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ΣR、ΣQ、ΣST的演变特征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ΣR、ΣQ、ΣST的演变特征

一、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ΣR、ΣQ、ΣST演变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仇杰,谢勇,李雨涵,徐超凡[1](2020)在《入院时胸导联Q波总振幅与R波总振幅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定量分析心电图QRS波群有利于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筛查高危患者。目的探讨入院时胸导联Q波总振幅与R波总振幅比值(ΣQ/Σ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01例,根据入院时胸导联ΣQ/ΣR三分位数分为低ΣQ/ΣR组(n=67)、中ΣQ/ΣR组(n=67)和高ΣQ/ΣR组(n=67)。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PCI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电图检查结果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入院时胸导联Q波总振幅(ΣQ)、R波总振幅(ΣR)、ΣQ/Σ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发作至入院时间(SOD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PCI后24 h LVEF及随访3个月LVEF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入院时胸导联ΣQ/Σ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三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吸烟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肌酐、Na+及行血栓抽吸术、右冠状动脉狭窄率>70%、PCI后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PCI后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男性比例、收缩压、心率、Killip分级≥3级者所占比例、SOTD、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K+、无复流发生率、回旋支狭窄率>70%者所占比例、PCI后24 h LVEF、随访3个月LVEF及入院时胸导联ΣQ、Σ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高ΣQ/ΣR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高于低ΣQ/ΣR组、中ΣQ/ΣR组(P<0.05)。(3)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胸导联ΣQ、ΣQ/Σ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SODT、CK-MB呈正相关,与PCI后24 h LVEF、随访3个月LVEF呈负相关(P<0.01);入院时胸导联Σ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SODT、CK-MB呈负相关,与PCI后24 h LVEF、随访3个月LVEF呈正相关(P<0.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胸导联ΣQ/ΣR是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15,95%CI(1.057,1.252),P<0.05〕。(5)入院时胸导联ΣQ/ΣR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95%CI(0.721,0.858)〕,最佳截断值为3.655,灵敏度为0.661,特异度为0.841。结论入院时胸导联ΣQ/ΣR是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住院期间MACE的影响因素,且对患者住院期间MACE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后短期预后的指标。

冯晓霞[2](2005)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规律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Q波、R波及ST段演变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单极胸导联心电图对13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胸部进行体表标测,分别计算∑R、∑Q、∑ST。结果:∑R在胸痛发作后12h内下降速度最快,12h后下降速度较慢,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Q在24h内与24h后形成对比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01);∑ST在24h内下降速度比24h后下降速度显着增快,两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观察心肌梗死急性期心电图∑R、∑Q、∑ST演变规律,有助于临床上尽早采取急救措施,及时挽救濒死心肌。

薛兆利[3](2001)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速度及规律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

薛兆利[4](2001)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ΣR、ΣQ、ΣST演变特点》文中提出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Q波、R波及ST段演变规律。方法 采用单极胸导联心电图在胸部进行体表标测 ,分别计算∑R、∑Q、∑ST。结果 ∑R在胸痛发作后 12h内下降速度最快 ,12h后下降速度较慢 ,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 (P <0 .0 1) ;∑Q在 2 4h内与 2 4h后形成对比差异有非常显着性 (P <0 .0 1) ;∑ST在 2 4h内下降速度比 2 4h后下降速度显着增快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 (P <0 .0 5 )。结论 观察心肌梗死急性期心电图∑R、∑Q、∑ST演变规律 ,以便采取急救措施 ,及时挽救濒死心肌。

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ΣR、ΣQ、ΣST演变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ΣR、ΣQ、ΣST演变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入院时胸导联Q波总振幅与R波总振幅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3.1 一般资料
        1.3.2 实验室检查指标
        1.3.3 PCI情况
        1.3.4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3.5 心电图检查结果
        1.3.6 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PCI情况、LVEF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2.2 三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比较
    2.3相关性分析
    2.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5 ROC曲线
3 讨论

四、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ΣR、ΣQ、ΣST演变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入院时胸导联Q波总振幅与R波总振幅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J]. 仇杰,谢勇,李雨涵,徐超凡.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01)
  • [2]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规律及临床意义[J]. 冯晓霞. 实用医学杂志, 2005(01)
  • [3]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速度及规律的探讨[J]. 薛兆利. 临床荟萃, 2001(10)
  • [4]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ΣR、ΣQ、ΣST演变特点[J]. 薛兆利. 临床内科杂志, 2001(01)

标签:;  ;  ;  ;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ΣR、ΣQ、ΣST的演变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