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业税制改革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1](2021)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性的着力点,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落脚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产业链上还存在低端化的“卡脖子”“掉链子”现状,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理应纳入政治经济学研究视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税收既是政府在供给侧提供的公共政策产品,也是产业政策的有效工具,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政策支柱。“十三五”时期,税收在“三去一降一补”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重大税收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国地税机构合并的税务组织机构改革也配套跟进,税收总量负担和税收遵从成本双向降低,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和保障性作用凸显。实践证明,税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需求,充分利用税制优化来助力供给侧改革,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把税制纳入政府供给公共产品或公共经济政策结构性改革的视阈,分析税制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税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基于总量指标、结构指标、区域税收竞争等视角进行实证检验,多维度分析税制设计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效应。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显示,税收的总量负担、分产业负担、劳动力资本要素负担,消费和投资的税收结构比列、所得税和商品税的税收结构比例,地方税收竞争程度等都对产业结构具有显着的抑制或者促进作用。今后和未来一段时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面临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仍将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据此建议,在未来的税制优化过程中,继续把“减税降费”作为积极财政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政策的重要内容;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商品和劳务税比重,不断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现代税收体系;健全地方税体系,给予地方一定范围内独立的税收立法权和财政管理权限,在保证地方财政支出的前提下,鼓励地方税收竞争,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税收产业政策的作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针对个别产业、行业,甚至企业集团来制定鼓励或限制性的税收政策,达到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和效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的主要创新,一是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深入地阐释了税制作用于产业结构的内在机理,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视阈。二是鉴于目前国内外关于税收制度和产业结构研究多集中在税收制度的某个领域、某个税种、某项产业税收政策,本文从多角度全面分析税制的产业结构效应,并利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至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结果检验,对深化相关研究提供较好的研究资料和数据积累。三是多维度分析税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运用高度化和合理化两个指标来描绘产业结构的状态,并充分考虑全要素生产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而从税收总量、结构、行业、区域等四个维度,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分析税收制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增强了分析的系统性,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政策参考价值。
邹新凯[2](2021)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税制检视及补正》文中认为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的目标之一。税收法律与政策工具在导引农业绿色生产方面存在针对性不强、协同性不足等问题;在创新农业绿色科技方面存在工具类型和性能开发使用不足、工具地域差异估量不够等问题;在推动农业绿色消费方面存在税制工具不健全、激励与约束功能不足等问题;这些皆亟待有效应对。若欲建构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税制工具体系,宜坚持税收法定、量能课税、稽征经济的功能性标准,遵循简化税制要素、精选税制工具、打造透明税制与减少例外规定的效率性标准,最终在税法建制原则与结构性简化路线指引下,实现税收优惠等绿色农业激励工具的充分开发与组合适配,实现税收重课、基准税制等绿色农业约束工具的稳步探索与有序推进,进而为城乡统一税制奠基。
王晓丹[3](2019)在《河南省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也因此成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关注和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成中国的农业经济更是在全方面的公共政策的执行和作用的发挥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整体农业产业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向新良好发展趋势,进一步发挥了农业在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稳压器”的重要职能和作用,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扎实的根基。而税收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税收政策的不但调整以及涉及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扩大,税收在支持和引导中国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过程中也扮演着起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之所以选择涉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研究和分析,是因为自从税制改革后,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税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自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以来,增值税的政策以及执行也更加的完善,同时增值税在整个税收体系中的地位也快速提升。同时增值税的环环相扣的“链式”机制,也让增值税政策和执行对国民经济产生更直接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复杂性以及我国涉农增值税政策体系自身的原因,导致农产品增值税政策的执行在推进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影响了农产品值税应有政策效应的发挥。而河南省不仅仅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同时也是中国的农业大省,特别是粮食总产量一直居于全国第一位。选择中国有农业大省作为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的研究对象,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较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在本文中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以河南省为例,以增值税政策的执行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分析,通过对相关涉农增值税政策梳理、现行增值税政策包括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对农产品各环节的效应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发现当前农产品增值税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对未来农产品增值税的改革也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和思考。
郑涵[4](2019)在《“营改增”后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金融业的税收制度作为我国税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为国家贡献重要的财政收入以外,也潜移默化地给金融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税收原则理论、税收中性理论、最优税制理论及税收职能理论等基础理论,通过历史与现状的纵向比较,本行业与其他行业及国际上相关国家的横向比较,揭示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营改增”顺利落地实施这一历史契机,提出税收制度完善与税收立法应相辅相成,二者相得益彰。同时本文就推进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和立法的指导思路和路径选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根据以上思路,本文论述内容如下:论文首先探寻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进程,归纳各阶段的特点,金融业税收制度的沿革是与宏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但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发展仍需要关注一些问题。站在今天的历史时点和空间位置,对我国金融税制现状特点进行归纳和评价,更深刻的阐述了我国金融业税制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营改增”税制改革给金融业带来的影响,包括其对普遍关注的金融业税负的影响;对金融业经营模式、经营成果、管理行为等方面的影响,从多个侧面评价了“营改增”在金融税制改革中的历史作用、对金融业带来的影响和意义。本文以具有较好代表性的国有五大商业银行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对金融主体征收的税收,尤其是间接税,对金融主体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带来了非中性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主体的盈利能力和效率,进而影响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活力。同时,随着金融主体积极性的降低,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实证分析后,本文论述了如何体现一个科学、现代的金融业税制体系的税收中性特征,如何选择实现税收中性的路径。通过比较国际上相关国家的整体税制设计思路和税种要素,分析其税制设计背后的原因,具体从直接税和间接税两方面比较税制结构、税种选择和税种要素等,分析国际上相关国家金融业税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实践,研究国际上相关国家税制给我国金融业税制完善带来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我国金融业双主体税种的情况下,完善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是完善我国金融税制体系的有力抓手。“营改增”改革之后,作为金融业主体税种的增值税立法已经刻不容缓。本文论述了金融税收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立法路径的选择上,应尽可能的采用原则性立法的模式,同时在法律具体内容中对相关产品服务约定清楚。在“营改增”后相对稳定的时期,应该尽可能做到先立法后改革。金融业税收制度的立法要明确立法与授权的关系,促进现代税制结构的形成,要明确政策目的,坚持税制改革的初衷。结合国内外热点问题,我国应着眼建立能适应经济全球化、防范金融危机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体系。税收制度完善与税收立法相辅相成。税制完善要通过深化税制改革,凝炼税制要素来完善,又通过税收立法来引领,从而推进税收立法。而我国税收立法应具有前瞻性,更好发挥税收立法对税收制度完善的引领作用。在使完善税收制度与税收立法二者相辅相成的总体思路下,本文从作为具体立法内容的税收制度,即从直接税、间接税结构和内容角度,对税制结构、税种要素的完善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写作视角具有创新性,从适用金融业税收政策的主体角度,对“营改增”实施后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问题进行研究。以税收制度对金融主体在经济运行中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述金融业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营改增”改革及“营改增”后金融业税收制度对金融业的影响及推进制度完善和税收立法的相关建议。以金融业市场主体的视角,对税收制度对金融业影响进行了量化评估,包括统计性的数据分析、归纳金融业税收政策特点、“营改增”对金融机构主体税负变化及经营结果的影响、降低间接税税率对金融机构主体的影响等等,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实证分析部分的模型建立、变量设定及结论分析具有创新性。论文结合面板数据是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混合的数据特点,选取税收变量和可以代表金融业经营指标的变量,建立模型,分析得到税收对金融主体盈利能力、经营效率、信贷规模等非中性影响的结论。为后文分析实现税收中性的途径奠定了基础。在比较我国与国际上相关国家税收制度时,本文并没有简单分析税收制度内容的不同,而是从税收制度设计的理念和整体思路出发,分析税收制度设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我国金融业特点,提出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需向国际上相关国家借鉴和完善方面的建议。本文提出了以下结论:关于通过实证分析得到金融业税收影响金融主体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和信贷规模,进而影响了金融业的活力和效率,不利于体现税收中性特征的结论。提出通过尽可能全面降低税收对金融业经营的影响,降低税负,尤其是间接税税负、缩小免税范围、保证抵扣链条完整、合理设定征税环节等方式以实现税收中性,提高社会整体福利;降低税收遵从成本也是体现税收中性的重要方面,税收中性不单单体现在税收金额上,也体现在不给纳税人带来超额负担,降低税收遵从成本,提高整体社会效率方面。通过与国际上相关国家的金融业税制结构、税种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其设计原因、理念及发展思路,提出需树立大局意识、全面考虑战略性、系统性的问题,需统筹考虑税制结构、各税种的配合与衔接,在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的同时优化各税种要素。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暂时不宜开征银行税等功能性税种,但可以向国际上相关国家借鉴,合理设计间接税征税环节,试点消费地原则增值税,以更好的发挥税收中性特征,均衡税源。对于税种要素中降低税率及税率简并的方式,国际上相关国家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不同,我国在减并税率的过程中,应统筹考虑如何完善税收优惠制度。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与税收立法的关系,二者相互推进,相辅相成。深化税制改革,凝练税制要素,完善金融业税制是推进金融业税收立法的基础;而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推进税收立法又引领税制改革。推进税收制度完善应兼顾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抑制金融风险与推进金融创新的平衡、建立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平衡、优化税制结构与构建地方税税制体系的平衡。我国宏观经济大形势和金融业发展热点问题不可避免的影响了金融业税制发展和演进,在金融全球化、数字化、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结合当今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热点问题,应更好发挥立法前瞻性对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的引领作用。结合金融业自身特点,本文论述了应在一种产品服务一种税收规则的方式明确税种要素的基础上,采用原则性的立法模式。同时在“营改增”实施后税种要素相对科学合理、税收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先立法后改革的路径。对于完善金融业间接税税收制度的具体建议,论文提出:1.应尽快完善传统信贷业务等核心业务间接税税收制度,短期内贷款利息支出进项税应允许下游企业进行部分抵扣,在财政收入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期,进一步允许贷款利息支出进项税全额抵扣;长期,应对金融业核心业务免税,并给融资企业配套的进项税扣除政策。2.随着我国增值税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改革,应进一步降低、简并增值税税率。短期内,参考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业的进项税配套扣除政策完善金融业相关抵扣配套政策;中期,考虑调整较高两档增值税税率,适当降低金融业核心业务税率;长期,随着我国增值税税率三档并两档的改革完成,对金融业核心业务免税。3.对金融业相关业务,理顺增值额,确定合理的计税基础。4.合理确定征税范围。5.将增值税改革融入到中央、地方税制建设的过程当中;中央地方的税收收入分配应保护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采用以事权定财权的原则,使地方政府具有积极性。我国可考虑由现在的按比例分成方式逐渐转变为特殊行业分配原则与消费地原则相结合的模式,对于部分特殊行业增值税收入归中央政府,用于风险防范、危机应对及补偿税式支出等,对于其他行业,结合可以调整的分成比例,试点实行消费地增值税,以更好的体现税收中性,公平各地区税负,使地方政府注重内涵式发展。6.尽快推进增值税电子发票建设,提高征管效率,降低遵从成本。7.用好税收优惠政策,有的放矢,通过完善资本市场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小微企业、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等,使金融业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等等。对于完善金融业直接税税收制度的具体建议,论文提出:1.合理设定金融业企业所得税税负。2.合理设定所得税税率结构。3.将金融业风险防范与企业所得税制度紧密结合。4.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更好的发挥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作用等。总之,“营改增”实施后应积极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的完善,同时加快推进适应并促进金融业发展的金融业税制(如增值税制等)的立法进程。
曾荣[5](2017)在《民国《地政月刊》(1933-1937)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3年1月在南京创刊发行的《地政月刊》是民国时期第一个较全面地讨论地政问题的学术刊物。它附属于中国地政学会,是民国地政人士“研究的园地及实际运动报告的喉舌”。它通过关注和研究欧、美、日、苏俄等国家地政问题以获取西方先进理念经验,并结合我国以往土地治理情况以及当时基本国情,探究解决当时我国地政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地政月刊》的内容涵盖了土地制度、土地改革、土地管理和利用、土地经济理论等方面,涉及地方经济发展问题、土地与人口问题、三农问题等话题。本文从《地政月刊》所涉内容及其自身发展等情况入手,运用历史事实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地政月刊》作全面系统的考察,以展现民国时期我国地政研究情况及地政思想的发展历程,发掘探究《地政月刊》的学术价值、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第一章首先对本研究基本情况作了概述,就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进行了说明。在完成相关文献综述后,笔者认为《地政月刊》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民国地政情况的重要参考材料,但目前仍无研究对其进行专门的梳理发掘。对《地政月刊》进行梳理可以较为全面和清晰地展现民国时期土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因此本研究就显得极具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第二章介绍了《地政月刊》总体概况。《地政月刊》自1933年1月发行第一期起,至1937年5月发行最后一期止,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每月编印一期,期间未有任何间断,据统计共发行五卷五十四期。《地政月刊》以“穷欲藉以聚集一切有关系之文献,虽不能兼容并蓄,巨细菲遗,亦将集中文稿,沟通消息,兼为研究该问题之向导,应达促进土地改革之目的”为其宗旨,即希望通过《地政月刊》的创办与发行,集中专家学者的研究与讨论,从而推动民国时期地政事业发展。《地政月刊》的编作者阵容十分强大,基本涵盖了当时地政方面的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这使得它能形成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诸如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对国外土地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土地制度的研究、对我国土地管理的研究等。这些成果无疑是我们进行相关研究时重要的材料来源,是我们在进行相关问题探究的重要参考借鉴。而后,本文三至七章又对《地政月刊》所涉及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以《地政月刊》涉及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包括对国外土地经济理论的分析考察和我国土地经济理论的分析考察,以期从这些文章的介绍和评论中,寻找出地政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发展脉络和应用情况。笔者以为,就其历史贡献来看,《地政月刊》上关于土地经济理论的介绍只有寥寥几篇,不能完全反映民国时期土地经济思想脉络,但它们却是我们现在研究土地经济理论的重要史料补充。第四章以《地政月刊》关于国外土地问题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涉及日本、欧美以及苏俄等的国家和地区。笔者从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改革等角度入手,对这些区域或国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从中总结出这些区域或国家的先进的地政思想。通过这部分的分析,笔者得到两点启示:一是发达国家较为完备的土地制度、合理的土地政策以及积极的土地改革为其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我国土地改革事业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国家的土地改革的经验。第五章以《地政月刊》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土地改革等方面入手分析。在这部分研究中,笔者以为完备的土地制度体系是我国破解土地难题的关键所在,《地政月刊》实现“平均地权”的思路是正确的,不过由于时局和政治立场的原因使得它维护地主阶级利益而迟迟难以推动土地改革,没有实现其“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但至少它的思想是正确的,日后台湾土地改革的成功也证明了这一点。国民党推行土地改革的前后对比,进一步说明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土地制度的关键性。第六章以《地政月刊》涉及我国土地管理问题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土地利用管理、土地政策、土地法规等方面入手分析,以期全面客观地展现民国时期我国土地管理情况。笔者以为,民国政府绕过了土地所有制的问题而研究土地管理体系不失为一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路,但应该明白土地所有制问题是最基础的,不解决大量农民少地无地的情况而谈土地利用是不切实际的。但《地政月刊》对于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整理、土地税赋、土地法等问题的研究倒是非常有见地,有一些研究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七章以《地政月刊》涉及其他的土地问题的研究为对象进行了考察,主要从土地与金融问题、土地与地方经济、土地与人口问题、土地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等方面入手分析。通过这一章的分析,笔者以为其一,《地政月刊》上关于其他土地问题的介绍和分析能很好地反映民国时期土地问题的重要性,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二,《地政月刊》关于其他土地问题的介绍和分析,其中有许多做法值得当今借鉴和学习。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对《地政月刊》进行了总体考察,在学术贡献、历史影响以及现实启示对《地政月刊》进行了总结,同时也考察了《地政月刊》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和不足,希望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思考来客观地评价《地政月刊》。
郭慧丽[6](2012)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税收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阐述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税收制度的演进规律,探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经济变化对农业税收制度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新中国成立后,为尽快实现工业化,国家实行了牺牲农业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长期以来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利用农业剩余哺育工业成长,这种模式阻碍了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削弱了农业。尤其是“城乡二元”税收制度成为农民负担沉重的原因之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思想落实到行动上,农业税收制度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200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标志着农业税成为历史。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也就是说,改变城乡二元税制的格局,公平城乡居民税收负担,构建一个统一的城乡税制体系是未来税制的发展方向。因此,取消农业税后,在工业化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新构建农业税制?如何总体设计农业税制改革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基于此,本文以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税收制度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章阐述农业社会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税收制度。农业社会的课税对象主要是人口和土地。对人口课税一般以人口数量为计税依据,尽管各国的叫法不尽相同,但从性质上都可归于所谓的“人头税”。对农业土地的课税按计税依据的不同有多种类型,除了以土地面积征税外,还以土地收益额为计税标准征收土贡,有的国家把土地视为所有者的财产而课税。中国古代先后建立了夏商周的劳役税制,秦汉的田租口赋力役税制、魏晋南北朝隋至中唐的租庸调税制、中唐以后至明中后期的两税法、明后期至清代的一条鞭法等5个相对稳定、实行时间较长的农业税制,在中国数千年的农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三章评述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税收制度。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现是逐渐完善、逐渐成熟的过程。这期间要经历若干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各国都确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目标,为实现目标均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同样,在农业税收政策选择上也有所区别。在工业化前期,各国农业税收政策的重点是通过征收高额农业税来汲取农业剩余扶持工业的发展。在工业化的中期,各个国家对农业实行支持政策,采取了逐步削减农业税措施。在工业化后期,各国政府对农业采取了保护性农业税收政策。不仅对农业减税,而且利用关税手段保护本国农业,通过设置较高的农产品进口关税,提高进口农产品价格,来削弱进口农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保护国内同类农产品的生产。工业化国家对农业的征税散布于城乡统一税制下的各相关税种之间,大体可划分为:进行农业生产和销售农产品,需要缴纳流转类税收;有了农业所得,需要缴纳所得类税收;拥有农业土地和其他资产的所有权,需要缴纳财产类税收。同时,工业化国家的税收制度大多地体现涉农优惠,对凡是涉及农业生产经营、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税收规定一些优惠政策。第四章阐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农业税收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优先发展工业战略,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也确立了城市征收制度和农村征收制度城乡分离的二元税制结构,即对工商业和城市居民实行以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的税收制度,而对农业和农村居民实行以农业税及农业特产税为核心的税收制度。中国农业税制是特定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产物,曾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从事农业生产、取得农业收入的农民与城市居民区别对待,单独征收农业税呈现出很多缺陷和弊端。历史地看,《农业税条例》施行以来,对于贯彻国家的农村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国家掌握必要的粮源、保证基层政权运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农业税条例》实施已近50年,中国经济社会状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取消农业税是必要的。废止《农业税条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五章分析中国现行农业税收制度。取消农业税以后,相关税制体系的配套改革并没有及时跟进,这就造成了目前农业税收管理“真空现象”。农业税收真空所引发的现实问题不容忽视:农业税收真空,税收财政职能缺位;农业税收真空,削弱了税收经济职能;农业税收真空,违反税收公平原则;农业税收真空,违反税收经济效率原则。第六章探讨中国现行农业税收制度的发展方向。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可以概括为收费形式、价格分配形式、税收形式和地租形式。从国家有效得取得财政收入,参与宏观经济调控,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国家参与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分配理想形式是税收。但是,无论财产税形式的农业税制、流转税形式的农业税制,还是所得税形式的农业税制,均不能在财政、公平和效率等方面达到兼顾和统一。对农业实行单一的税收制度,不可能满足地方政府的财政需求,也不可能完全发挥国家运用税收来调节农民收入、调整产业结构的经济职能,实行城乡统一税制下的复合税制则是最佳选择。农业税制改革应遵循如下原则:减轻农民负担与保证税收相结合;税收制度规范化与农业特殊性相结合;公平税负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目前,全面取消农业税只能算是农业税制改革的前奏,农业税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应是统一城乡税制。农业税收体系的重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并辅之以一系列配套措施。改革的近期目标:微调现行涉农税制,调整和完善支持农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消除农业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扶持农业产业化合作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随着中国农业基础地位夯实,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工商业、农村自然经济与城市现代商品经济的二元经济特征弱化,城乡得到统筹发展的情形下,中国将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税收制度,建立起各产业统一适用的税收体系。在一体化税制具体内容的选择上,应当采取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走以所得税为主、多税种并存的道路,在现有税制的基础上,将征税范围进一步扩大,增加相应税目,按其经济活动属性分别并入相应的增值税、所得税,并废止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城乡统一征收土地使用税,同时开征遗产税等。另外,考虑到农业的基础性、弱质性、高风险性等情况,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要坚持对农业的倾斜,对农业和农民给予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以此作为政府对农业扶持的一个重要手段。完善涉农税收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并不只是单纯税收制度上的调整。其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的效果与农村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建设、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布局的调整及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等问题密切相关,必须同步推进与之相关的各项制度改革,从而形成与新税制相适应的外部整体环境。
周雷[7](2011)在《2000-2010年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即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结构和经济事项以及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外部环境的专门史。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取得丰硕成果,20002010年,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在此前的基础上获得巨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搜集、整理、出版了一批珍贵的资料专书。第二,全史型着作出版了20部左右。第三,发表了3000多篇期刊论文。2000——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经济制度变迁,“三农”,工业、城市,商业、物价与市场,财政、金融、投资,人口、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中外经济关系,经济史研究理论、方法及学科建设等8个主题展开。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4部分组成。正文采取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概括出每个主题的总体研究特点,然后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每一部分都重点介绍了这一时期有一定学术分量或史学价值的代表性论着,然后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述评。结语部分概括了到目前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的整体特点,指出欠缺之处和有待努力的方向,结合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存在有利条件,对未来提出展望。
王现军[8](2007)在《烟叶专卖品的市场化改革及政策调整取向》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的是烟叶在农产品市场化环境下的政府管制和专卖制度变革问题。由于其制品的有害性,烟草行业一直是在世界范围内受政府管制较多的一个行业,但我国学者以往的研究都侧重于诸如电信、航空、铁路、电力等自然垄断产业,较少涉猎烟草行业和专卖制度这一领域。在烟草专卖制度确立和实施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烟草专卖制度如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烟草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将对烟草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烟叶既是农产品,又是烟草专卖品,在其他农产品全部实行市场化条件下,烟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并基本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环境中,烟叶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明显滞后,并因其计划配置、纵向管理、专卖专营和行政调控的行业特点,被系统外称为“市场经济中的计划孤岛”,“最后的官方作物”。在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共识的今天,烟叶经济显然不能独立于农业经济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之外,继续按照传统的方式运行。在这样的背景下,论文以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实践为切入点,运用产业的管制经济学理论框架和方法论,采用分析、比较、实证的手段,深入剖析我国烟草专卖制度。论文突出以政府管制的职能转变和专卖制度的变革和重构为基本视角来分析我国烟叶专卖管制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在市场环境下烟叶专卖的发展路径,并通过对世界各国烟草行业管制的国际比较,尝试从行业自身和外部环境层面提出制度变革的政策建议。本项研究认为,烟叶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要在专卖专营制度下引入竞争机制,在市场引导下,实施政府的计划控制和管理,建立一种既符合烟叶产业特点,又能适应市场化改革趋势要求的市场——计划型的内圆外方体制。具体而言,这一体制,一要有利于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烟叶资源,逐步实现烟叶供需总量平衡、结构合理的目标,提高我国烟叶的总体质量水平和竞争力,促进烟叶的可持续发展;二要有利于合理分割和分配烟草行业利益,建立烟农、烟草公司和烟厂之间稳定和良性的产业联系,促进行业内部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不断提高烟草行业总体效益;三要有利于增加烟叶产业经济体制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体制安排上确保烟叶经济运行能够对外部经济环境和政策(特别是对大农业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变化做出适时反应,并完成自我调整。总体上看,这一体制改革包括四个核心要件,即专卖体制,计划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供给管理(Supply management),合理的定价和税收,科学的政策措施。论文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将烟草专卖品置于宏观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研究分析。研究认为转轨国家不应把“市场”和“政府”对立起来,而是应该在二者之间保持恰到好处的平衡。对于烟草这一特殊商品而言,它需要更多的政府介入和管理控制,而不能从概念出发或受新自由主义理论误导,盲目推崇市场改革。这为我国烟草专卖体制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然,重要的是在专卖体制下引入竞争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和机制创新,以期提高系统内部效率,增加政策收益。具体而言,要在坚持满足卷烟生产需要的烟叶计划总量控制前提下,建立以市场需求为核心的计划资源配置机制。所以,建立市场——计划型管理体制是本研究的重要成果和论文其他内容的基石。二是对烟叶在政府管制下的市场化运行框架和机制进行了重新的设计。论文尤其强调计划的严肃性,以及重新设计烟叶的生产经营主体。论文根据利润函数、生产函数模型及其优化理论提出了烟叶收购价格调整的理论模型,成为烟草行业进行价格调整的重要依据。从理论上论证增加烟叶收购价的弹性、提高收购价水平(保证烟农获得高于一般农业生产的平均利润)和逐步放开调拨价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烟叶价格政策的变动提供理论支撑。同时,烟叶税制的改革研究,能够理清烟叶税存在的经济学理由。三是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烟叶发展的政策措施。论文从多个方面详尽的设计了烟叶生产平稳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这一设计既充分考虑了市场经济的特征,又照应作为专卖品的特点,是可供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采纳的政策措施。论文力求在充足理论支撑下,构建我国烟叶政策目标方向和措施,以克服烟叶对市场化环境的不适应。
李玉梅[9](2005)在《我国现阶段农民税收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税赋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从税费制度改革到农业税的全面取消,体现了国家“多予、少取、放活”的惠农思想。但在这一进程中,改革所牵涉的农民税收立法却严重滞后,学术界也存有很多混乱的认识。研究农民税收法律问题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以税收法定主义为立论基础,结合国外经验和国内实际,对现阶段农民税收问题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从法律角度进行了评判,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民税收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和基本思路。论文首先阐述了以税收法定主义、税收公平与量能负担原则为主的税法基本原则,以及国外有关农民从事农业职业的税收制度设计、税收优惠和财政支农措施等惠农税收法律实践;其次,分析了我国农民的收入构成、收入分化和税收负担现状,进而探讨了农民收入与税收负担的关系,提出国家应该并用“以税惠农”和财政补贴等财税扶持手段,提高农民收益,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最后,从法理角度分析了城乡税制统一的障碍,并结合农民特殊的市场主体角色分析,提出了构建城乡统一税制的立法原则,即坚持税收法定主义,坚持量能负担原则和坚持中性改革原则。
巴志鹏[10](2005)在《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文中认为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后,我国农民负担渐趋沉重。农民负担过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当前,我国广大农村正在积极进行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农村税费改革。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改革中会不断产生新问题。所以,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农民过重负担产生的原因、演变的规律,并积极探索减轻农民负担的新途径,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篇论文除了导言和结语之外,共分 8 章。第一章是对中国历史上农民负担问题进行回顾。在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饱受封建地租、徭役、兵役等沉重负担之苦。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农民负担问题仍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历代政权更迭的主要导火索之一。 第二章写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的负担状况,从整体上介绍 20 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农民诸多负担的全貌和演变情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新的土地经营模式也使得农民负担问题逐步显现,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后,农民的税内税外负担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农民负担遂演变成一个重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第三章剖析农民负担过重带来的不良后果。农民负担过重,不但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他们生产和再生产的能力。农民收入低,负担重,广大农村市场就启动不起来,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乏力。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导致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因农民负担引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稳定构成了威胁。 第四章分析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经济、政治原因。农业税制的缺陷和弊端、分税制的不完善、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过多等等都对农民负担造成很大影响,但农民负担过重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第五章写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的种种努力。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制订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要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二、中国农业税制改革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农业税制改革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内容框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税制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1 税收职能定位的研究 |
2.1.2 税制选择的理论研究 |
2.1.3 关于税制优化的经济学研究 |
2.2 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综述 |
2.2.1 相关概念界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研究 |
2.2.3 产业结构的评价标准研究 |
2.2.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方法研究 |
2.3 关于税制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综述 |
2.3.1 税收负担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2.3.2 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
2.3.3 产业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税制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理分析 |
3.1 税制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依据 |
3.1.1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视域下的税收 |
3.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 |
3.1.3 产业政策有效性理论 |
3.2 税制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 |
3.2.1 产量效应 |
3.2.2 替代效应 |
3.3 税制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调整途径 |
3.3.1 税制在供给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3.3.2 税制在需求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税制和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 |
4.1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税制和产业结构演进(1949-1978 年) |
4.1.1 产业结构从恢复到失衡 |
4.1.2 税制从简化到再简化 |
4.1.3 税制与产业结构的配合 |
4.2 改革开放到全面深化改革前的税制和产业结构演进(1979-2011 年) |
4.2.1 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
4.2.2 市场经济税制体系日渐完善 |
4.2.3 税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4.3 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的税制和产业结构演进(2012-2019 年) |
4.3.1 产业结构优化趋势明显 |
4.3.2 现代税制体系日臻完善 |
4.3.3 税制与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 |
第5章 税制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设定 |
5.2 变量说明 |
5.2.1 被解释变量 |
5.2.2 解释变量 |
5.2.3 控制变量 |
5.3 回归结果 |
5.3.1 税收负担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5.3.2 税制结构比例与产业结构分析 |
5.3.3 税收激励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税收负担与产业结构的稳健性检验 |
5.4.2 税制结构比例与产业结构的稳健性检验 |
5.4.3 税收激励与产业结构的稳健性检验 |
5.5 实证结论 |
5.5.1 税收负担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抑制作用 |
5.5.2 提升直接税比重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5.5.3 税收创新激励显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第6章 税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
6.1 持续推进减税降费降成本 |
6.1.1 统筹减税降费的多元衍生效应 |
6.1.2 强化减税降费的宏观引导效应 |
6.1.3 畅通减税降费的间接传导机制 |
6.2 不断优化税制结构促升级 |
6.2.1 持续深化增值税税制改革 |
6.2.2 持续优化消费税制度调控职能 |
6.2.3 强化提升所得税制度竞争力 |
6.3 健全地方税体系规范税收竞争 |
6.3.1 完善地方财政管理权限 |
6.3.2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6.3.3 赋予地方限度内税收立法权 |
6.4 逐步调整完善产业税收政策 |
6.4.1 配合产业组织政策的税制优化 |
6.4.2 促进科技创新的税制优化 |
6.4.3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税制优化 |
6.4.4 推动“一带一路”的税收合作 |
附录 我国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汇总表(1994至2020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税制检视及补正(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当前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税制设计与实施困境 |
(一)导引农业绿色生产的税制激励不足 |
1.农业绿色生产税制针对性不强 |
2.农业绿色生产税制协同性不足 |
(二)创新农业绿色科技的税制尚不健全 |
1.税制工具类型和性能开发使用不足 |
2.工具的地域差异估量不够 |
(三)推动农业绿色消费的税制结构失衡 |
三、税制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功能基础与效率保障 |
(一)税法建制原则:农业绿色税制的功能基础 |
1.税收法定层面 |
2.量能课税层面 |
3.稽征经济层面 |
(二)税法结构性简化:农业绿色税制的效率保障 |
1.简化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税种税制要素 |
2.精选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税收法律与政策工具 |
3.致力打造扶助绿色农业的透明税制,减少例外规定 |
四、促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税制补正:以农业绿色生产为例 |
(一)域外促进农业绿色生产的税制经验与启示 |
(二)农业绿色生产税制的体系完善与征管优化 |
1.税收激励工具的开发与适配 |
2.税收约束工具的探索与推进 |
(3)河南省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主要研究情况 |
(二)国外关于农产品增值税的主要观点 |
(三)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基本内容 |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我国农产品增值税政策相关理论概述 |
一、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 |
(一)公共政策的起源与发展 |
(二)公共政策的定义及功能 |
(三)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
二、农产品增值税内容概述 |
(一)农产品增值税作为一项公共政策的要素体现 |
(二)农产品增值税政策的定义 |
(三)农产品增值税的执行的影响因素 |
(四)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依据 |
第二章 河南省农业发展及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现状 |
一、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
(一)粮食生产持续取得突破 |
(二)其他农业经济也不断取得发展 |
(三)“互联网+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
二、近年河南省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总体情况 |
(一)现行河南省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主要依据 |
(二)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影响对象 |
(三)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总体情况 |
第三章 河南省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现行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公共政策顶层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农产品增值税政策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 |
(三)政策执行主体中存在的问题 |
(四)增值税政策执行对象中存在的问题 |
二、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增值税的链条机制在农产品中难以体现 |
(二)增值税政策惠农效应存在转嫁 |
(三)“自开自抵”缺少有效的监管体系 |
(四)农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体系不完整 |
第四章 优化河南省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的相关建议 |
一、明确农产品增值税政策定位 |
二、完善农产品增值税政策内容 |
(一)改进现行农产品进项税额扣除计算方式 |
(二)修订完善《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 |
(三)明确农产品发票的相关政策规定 |
(四)统一流通环节农产品的增值税征退免政策 |
三、完善农产品值税政策执行主体管理 |
(一)拓展农产品增值税涉税信息渠道 |
(二)加强涉农增值税信息的分析利用 |
(三)加强农产品出口退税的管理 |
四、完善政策执行对象建议和措施 |
第五章 未来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改革设想 |
一、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改革基本原则 |
二、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改革的思路 |
三、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改革的具体内容 |
(一)全面取消农产品直接减免税政策 |
(二)分类确定税率、统一农产品增值税的进项扣除政策 |
(三)农产品的出口退税改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营改增”后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五节 写作难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六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金融业税收制度演变 |
第二节 从税制历史沿革看我国金融业税制发展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
第三节 我国现行金融业税收情况概况 |
第三章 “营改增”的改革背景及对金融业的影响 |
第一节 “营改增”的理论依据和改革背景 |
第二节 “营改增”对金融业税负的影响 |
第三节 “营改增”对金融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
第四节 “营改增”对金融业影响评价 |
第四章 我国税收制度对金融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效应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实证研究结论分析与政策启示 |
第五章 国际金融业税制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国际金融业税制设定基本思路与框架 |
第二节 国际上相关国家金融业税制要素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国际上相关国家金融业间接税制研究 |
第四节 国际上相关国家金融业直接税制研究 |
第五节 国际税制比较对我国金融业税制的启示 |
第六章 我国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与立法的指导思路与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与税收立法的指导思路 |
第二节 从国内外新形势视角看金融业税收制度的完善 |
第三节 金融业税制体系的法制现状评价 |
第四节 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与立法的实现路径选择 |
第七章 完善我国金融业间接税制的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我国金融业间接税制的整体思路 |
第二节 从税收职能看金融业间接税制完善 |
第三节 从税收原则看金融业间接税制完善 |
第四节 完善我国金融业间接税制的建议 |
第八章 完善我国金融业直接税制的建议 |
第一节 对我国金融业企业所得税制现状的评价 |
第二节 完善我国金融业直接税制的建议 |
附表:实证研究原始数据 |
附表1:我国国有五大商业银行2006-2018年财务数据一 |
附表2:我国国有五大商业银行2006-2018年财务数据二 |
附表3:我国国有五大商业银行2006-2018年财务数据三 |
附表4:2007年-2018年全国贷款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民国《地政月刊》(1933-1937)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地政月刊》总体概况 |
第一节 《地政月刊》创办始末 |
一、创办机构——中国地政学会 |
二、创办经过 |
第二节 《地政月刊》的地位及其基本情况统计 |
一、《地政月刊》在同类刊物中的地位 |
二、栏目设置 |
三、文献统计 |
第三节 《地政月刊》的编着情况 |
一、《地政月刊》编者团队 |
二、《地政月刊》作者群体 |
三、《地政月刊》重要论着 |
第三章 《地政月刊》关于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第一节 国外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关于西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第二节 我国对土地经济理论的研究 |
一、关于土地生产关系的分析 |
二、关于土地报酬的分析 |
第四章 《地政月刊》关于国外土地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国外土地制度的研究 |
一、日本土地制度研究 |
二、俄国土地制度研究 |
三、美国土地制度研究 |
四、欧洲土地制度研究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土地政策的研究 |
一、美国土地政策研究 |
二、欧洲各国土地政策研究 |
三、苏俄土地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关于国外土地改革的研究 |
一、日本土地改革分析 |
二、欧洲各国土地改革分析 |
三、苏俄土地改革分析 |
第五章 《地政月刊》对我国土地制度的研究 |
第一节 对我国土地制度研究的概况 |
一、我国古代土地制度研究 |
二、民国土地制度研究 |
第二节 关于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
二、我国都市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土地所有权问题分析 |
一、土地国有问题研究 |
二、平均地权问题研究 |
第六章 《地政月刊》关于我国土地管理的研究 |
第一节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管理问题的研究 |
一、我国土地集约利用问题分析 |
二、我国土地整理问题分析 |
第二节 关于我国税赋政策的研究 |
一、我国田赋政策分析 |
二、土地税收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关于我国土地法问题的研究 |
一、关于土地法内容的介绍 |
二、关于国外土地法内容的介绍 |
三、关于土地法内容的评述 |
第七章 《地政月刊》对土地相关的其他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土地金融问题分析 |
一、农村金融调剂问题探讨 |
二、土地金融体系分析 |
第二节 土地与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一、土地与地方财政问题分析 |
二、土地与国民经济建设问题分析 |
第三节 土地与人口问题研究 |
一、土地与人口分布问题研究 |
二、土地与人口增长问题研究 |
第四节 农民、农村、农业与土地问题研究 |
一、农民与土地问题 |
二、农村与土地问题 |
三、农业与土地问题 |
第八章 结束语 |
一、《地政月刊》的学术贡献 |
二、《地政月刊》的历史影响 |
三、《地政月刊》的局限性 |
四、《地政月刊》的现实启示 |
五、综评《地政月刊》 |
附录1: 《地政月刊》目录 |
附录2: 《地政月刊》作者群(部分)简况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后记 |
(6)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税收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4 研究结论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2 农业社会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税收制度 |
2.1 农业社会的基本特点 |
2.2 西方农业社会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税收制度 |
2.2.1 西方农业社会的农业经济 |
2.2.2 西方农业社会的农业税收制度 |
2.3 中国农业社会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税收制度 |
2.3.1 中国农业社会的农业经济 |
2.3.2 中国农业社会的农业税收制度 |
3 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税收制度 |
3.1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
3.1.1 工业化必然趋势 |
3.1.2 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确立 |
3.2 发达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
3.2.1 促进土地集中,实现土地制度变革 |
3.2.2 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进程 |
3.2.3 形成大农场与中小农场并存格局,优化农业组织结构 |
3.3 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税收制度 |
3.3.1 工业化前期的农业税收制度 |
3.3.2 工业化中期的农业税收制度 |
3.3.3 工业化后期的农业税收制度 |
3.4 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农业税收制度 |
3.4.1 工业化国家的界定 |
3.4.2 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农业经济 |
3.4.3 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农业税收制度 |
3.5 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税收制度演变的规律性 |
4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与农业经济、农业税收制度 |
4.1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
4.1.1 早期工业化阶段 |
4.1.2 社会主义初期工业化阶段 |
4.1.3 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阶段 |
4.2 中国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
4.2.1 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4.2.2 推动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
4.2.3 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
4.2.4 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 |
4.2.5 农业就业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 |
4.2.6 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 |
4.3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税收制度 |
4.3.1 中国近代农业税收制度 |
4.3.2 建国后至1978年的农业税收制度 |
4.3.3 改革开放后农业税制度的调整 |
4.3.4 农村税费改革从启动到全面推进 |
4.3.5 2005年以来农业税收制度:全面取消农业税 |
5 中国现行农业税收制度分析 |
5.1 现行农业税收制度的基本特征 |
5.2 现行农业税收制度的主要问题 |
5.2.1 收入原则分析 |
5.2.2 公平原则分析 |
5.2.3 效率原则分析 |
6 中国农业税收制度发展方向 |
6.1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前景 |
6.1.1 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
6.1.2 农业产业化经营 |
6.1.3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6.1.4 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
6.1.5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和转移 |
6.2 中国现代农业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理论基础 |
6.2.1 国家参与农业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 |
6.2.2 价格分配分析 |
6.2.3 收费分析 |
6.2.4 地租分析 |
6.2.5 税收分析 |
6.3 中国现代农业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税种设置 |
6.3.1 农业财产税 |
6.3.2 农业产品税 |
6.3.3 农业所得税 |
6.4 中国现代农业税收制度的建立:应当遵循的原则与阶段性 |
6.4.1 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6.4.2 应当经历的基本阶段 |
6.5 中国现代农业税收制度的建立:应当进行的配套改革 |
6.5.1 农村乡镇机构改革 |
6.5.2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建设 |
6.5.3 进行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布局的调整 |
6.5.4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2000-2010年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回顾 |
(四) 2000——2010年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概况 一、经济制度变迁研究 |
(一) 经济体制 |
1、计划经济体制 |
2、市场经济体制 |
(二) 经济结构 |
1、所有制结构 |
2、产业结构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农”经济史研究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农”经济史总论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农”经济政策体制变迁 |
1、第一次重大变迁——土地改革 |
2、第二次重大变迁——集体化运动 |
3、第三次重大变迁——以家庭承包制为中心的改革开放 |
4、第四次重大变迁——统筹城乡发展,二元制度向一元制度转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经济史、城市经济史研究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经济史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经济史总论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问题 |
3、两个专题:五年计划和三线建设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经济史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经济史总论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化问题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史、物价史、市场史、企业史研究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史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价史 |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史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问题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化问题 |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流通体制问题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流通和粮食市场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购统销”政策 |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史 |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史总论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企业史 |
3、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体企业史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企业史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史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金融史、投资史研究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 |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资料与全史型着作 |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状况 |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收入 |
4、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支出 |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体制 |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思想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史 |
1、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史总论 |
2、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体制 |
3、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业和金融市场 |
4、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组织 |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史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金融史 |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史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经济史、劳动就业史、收入分配史、社会保障史研究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经济史 |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迁移问题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就业史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就业史总论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制度、就业政策问题 |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入分配史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入分配史总论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收入问题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入差距问题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史 |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史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史总论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济史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史 |
4、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福利史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社会保障史 七、中外经济关系史研究 |
(一) 中外经济关系史总论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史 |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问题 |
1、利用外资问题 |
2、引进技术问题 |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外债史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史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债史 |
(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史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理论、方法及学科建设研究 |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理论、方法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烟叶专卖品的市场化改革及政策调整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市场化研究现状 |
1.2.1 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
1.2.2 中国农产品市场体制进程 |
1.3 国内外烟叶经济研究 |
1.3.1 我国烟叶经济政策 |
1.3.2 国外烟叶经济政策 |
1.4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的逻辑思路和技术路线 |
1.6 资料来源 |
1.7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政府管制理论及烟草专卖体制的实施 |
2.1 政府管制的定义 |
2.2 政府管制的历史考察 |
2.2.1 大工业时代的管制更替 |
2.2.2 现代管制确立和扩张 |
2.2.3 以私有化为导向的放松管制 |
2.2.4 引入竞争的管制改革 |
2.2.5 当代管制的发展趋势 |
2.3 政府管制理论 |
2.3.1 政府管制的公共利益论 |
2.3.2 政府管制的俘获理论 |
2.3.3 政府管制的理论模型 |
2.3.4 政府管制的其他理论 |
2.4 政府管制的模式 |
2.4.1 许可证制度 |
2.4.2 价格管制 |
2.5 烟草政府管制背景及实施 |
2.6 小结 |
第三章 专卖管制的烟叶市场运行分析 |
3.1 我国烟叶生产的SCP分析 |
3.1.1 市场结构分析 |
3.1.2 市场行为分析 |
3.1.3 市场绩效分析 |
3.2 烟叶运行的市场化探索 |
3.2.1 烟叶市场化主要体现对市场需求的适应 |
3.2.2 烟叶市场化探索在不断延伸 |
3.2.3 烟叶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
3.3 烟叶运行的市场化主要特征 |
3.4 烟叶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 |
3.4.1 政府管制下计划额度分配与烟农市场化生产主体地位不适应 |
3.4.2 烟叶收购价格的僵硬性导致烟叶生产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
3.4.3 烟叶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 |
3.4.4 烟叶税制改革带来了新问题 |
3.4.5 烟农收入偏低 |
3.5 小结 |
第四章 烟叶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方向 |
4.1 制度变革方式 |
4.1.1 制度变革回顾 |
4.1.2 制度变革的前提条件 |
4.1.3 专卖制度不适应性及其争论 |
4.2 烟叶管理体制的国际比较 |
4.2.1 国外各主产国的烟叶生产与流通体制 |
4.2.2 从国际比较中看我国烟叶管理体制的改革 |
4.3 烟草专卖的渐进式改革 |
4.4 深化改革:建立市场—计划型的内圆外方的烟叶运行体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烟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总体设计 |
5.1 重塑烟草行业的市场主体 |
5.1.1 地方市场分割成因与烟草专卖制度下的市场 |
5.1.2 烟草行业现行工商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
5.1.3 重塑市场竞争主体推动全国烟草统一市场的形成 |
5.2 建立严格的市场-计划型烟叶管理体制 |
5.3 建立全国统一的烟叶资源大市场 |
5.4 重塑烟叶生产经营主体 |
5.4.1 确立地市级烟草公司的烟叶生产经营主体地位 |
5.4.2 健全合同制,确立烟农的烟叶生产主体地位 |
5.5 建立协调一致的工商互动机制 |
5.6 小结 |
第六章 烟叶价格政策调整机制 |
6.1 烟叶价格基本情况 |
6.1.1 烟叶收购价 |
6.1.2 烟叶调拨价 |
6.2 烟叶定价的国际比较 |
6.3 不同农产品价格形成的比较 |
6.4 烟叶收购价格应继续实行国家干预政策 |
6.5 烟叶调拨价加快市场化步伐 |
6.6 小结 |
第七章 烟叶税制改革的经济分析 |
7.1 我国税收制度现状及改革思路 |
7.1.1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及税收现状 |
7.1.2 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
7.1.3 涉及烟草行业的税收制度 |
7.2 烟叶税改革对烟叶的影响 |
7.2.1 烟叶税的演变过程 |
7.2.2 烟叶农特产税的影响 |
7.2.3 取消农特税的经济学分析 |
7.3 烟叶农业特产税改革政策思考 |
7.4 小结 |
第八章 烟叶的支持政策分析 |
8.1 强化政府管制 |
8.1.1 坚持控制总量的目标,严格执行国家计划 |
8.1.2 完善烟叶收购合同制,建立政府管制的良好模式 |
8.2 推进烟叶市场体系建设 |
8.2.1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市场的主导作用 |
8.2.2 建立烟叶生产市场化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 |
8.2.3 积极推进烟叶保险 |
8.2.4 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
8.3 建立烟叶生产的规范化管理手段 |
8.3.1 建立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加强烟田基础设施建设 |
8.3.2 积极推进烟叶生产规范化、标准化,建立烟叶质量保证制度 |
8.4 建立高素质的烟叶技术推广队伍和新型烟农队伍 |
8.4.1 加强烟叶基层队伍建设 |
8.4.2 加强烟农队伍建设 |
8.5 合理界定地市级公司、县级烟草部门和基层站(点)的职能 |
8.6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
9.1 结论 |
9.2 政策性建议 |
9.2.1 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
9.2.2 烟叶价格改革 |
9.2.3 烟叶税制改革 |
9.2.4 专卖体制烟叶市场化平稳发展的具体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我国现阶段农民税收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问题和方法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农业税制改革探讨 |
1.2.2 城乡二元税制与农村税费改革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税法基本原则及国外惠农税收法律实践 |
2.1 税法的基本原则 |
2.1.1 税收法定主义 |
2.1.2 税收公平与量能负担原则 |
2.2 国外惠农税收法律实践 |
2.2.1 税制设计与税收优惠 |
2.2.2 财政支农措施 |
第三章 我国农民收入构成及税收负担现状 |
3.1 农民收入构成及分化 |
3.1.1 农民收入构成 |
3.1.2 农民收入分化 |
3.2 农民收入与税收负担 |
3.2.1 农民税收负担现状 |
3.2.2 农民收入与税收负担的关系 |
3.3 农业的地位及税收惠农 |
第四章 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平税制 |
4.1 城乡税制统一障碍的法理分析 |
4.1.1 对农民纳税人认识的偏差 |
4.1.2 减免农业税的法理缺憾 |
4.1.3 区别产业主体,保证税收政策实效 |
4.2 城乡税制统一中农民的特殊市场主体角色 |
4.3 构建城乡统一税制的立法原则 |
4.3.1 坚持税收法定主义 |
4.3.2 坚持量能负担原则 |
4.3.3 坚持中性改革原则 |
第五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对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
二、国内外关于土地家庭承包制下中国农民负担研究状况述评 |
三、本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及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中国农民负担的历史回顾 |
一、秦汉时期的农民负担 |
二、隋唐时期的农民负担 |
三、宋元时期的农民负担 |
四、明清时期的农民负担 |
五、民国时期及革命根据地的农民负担 |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农民负担 |
第二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负担的状况 |
一、土地家庭承包制与农民负担 |
二、土地家庭承包制下我国农民的农业各税负担 |
三、土地家庭承包制推行以后我国农民承担的税外负担 |
四、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发展的几个阶段 |
五、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的区域差别 |
第三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危害 |
一、农民负担过重对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
二、农民负担过重对扩大内需政策绩效的影响 |
三、农民负担过重对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形象以及对农村和整个社会稳定的影响 |
第四章 土地家庭承包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症结 |
一、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与我国农民负担 |
二、我国的农业税制与农民负担 |
三、分税制对我国农民负担的影响 |
四、乡镇行政、财政体制缺陷对农民负担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的实践 |
一、20 世纪80 年代和90 年代初期:制止“三乱”、规范农民负担 |
二、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遏制恶性案件发生,强化领导干部责任 |
三、世纪之交:费改税、理顺税费关系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减轻农民负担实践的绩效分析 |
一、“三令五申”减农负绩效不佳现象分析 |
二、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思考 |
第七章 中国历史上及国外涉农税制借鉴 |
一、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制考察 |
二、我国历史上农业税制沿革的启示 |
三、国外涉农税制概述 |
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第八章 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路径探讨 |
一、统筹城乡发展,早日完成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到一元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 |
二、乡镇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绕不过去的坎儿 |
三、增收是减负的关键一环: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国农业税制改革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制研究[D]. 李佳. 辽宁大学, 2021(02)
- [2]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税制检视及补正[J]. 邹新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2)
- [3]河南省农产品增值税政策执行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晓丹. 河南大学, 2019(02)
- [4]“营改增”后推进金融业税收制度完善问题研究[D]. 郑涵.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1)
- [5]民国《地政月刊》(1933-1937)研究[D]. 曾荣. 武汉大学, 2017(06)
- [6]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税收制度研究[D]. 郭慧丽.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7]2000-2010年中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发展[D]. 周雷. 扬州大学, 2011(04)
- [8]烟叶专卖品的市场化改革及政策调整取向[D]. 王现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6)
- [9]我国现阶段农民税收法律问题研究[D]. 李玉梅.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
- [10]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 巴志鹏.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