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大学英语考试(论文文献综述)
曹阳[1](2019)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适应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课堂所承担的任务之重不言而喻,高校课堂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对培养新人的需求,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型。在时代变迁、技术扩散与教育变革三者相互激荡的历史潮流中,高校课堂教学转型一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在实际的变革进程中却又面临着一系列非常突出的问题。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寻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成功驾驭信息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复杂性,可持续地推进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应用,最终真正完成高校课堂教学之关键历史转型的基础与前提。本文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这一中心命题,重点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是什么?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理论依据如何?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有哪些具体实践?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论文除绪论外,主体部分共有六个章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及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关系的理论探索和历史考察,即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本文所说的课堂教学转型,是指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转变。笔者首先从价值取向调整、教学过程转变、教学关系变化等三个维度探讨了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概念内涵,通过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和实例的列举,对以教为中心教学和以学为中心教学的理论缘起、结构要素、内涵特征和典型模式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的阐释。接着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论述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问题,对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国内外以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典型案例,从而确立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定位和取向,使其贯穿于整个研究。第二部分:对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实证研究,包括第三、四、五章。信息技术是否能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起到促进作用,必须借助详实的案例调查和数据分析进行证明。通过介绍H大学以常规方法推进以研究型教学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转型的总体情况,分析其成效和遇到的问题,论文提出了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措施。笔者采用深度访谈、课堂或视频观察、教学设计分析、教学效果分析等多种途径,深入到教师的课堂实践中,根据信息技术在新的课堂形态下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具体分析了H大学课堂教学转型的三个案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优化的微助教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翻转课堂教学以及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同步课堂教学,揭示了信息技术在促进课堂教学转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还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分别讨论了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对教学生态的影响,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的现行问题及解决策略。这些为最后部分的结论与展望提供了实践证明。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和政策建议,是论文最后一章。通过总结前面几章的研究问题,提出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其核心是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关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各方面都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通过分析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指导、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得出融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可以更好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展望,并对下一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大学课堂教学转型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刘文辉[2](2019)在《“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教学模式事关汉语教学的成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汉语教学中,传统的“分技能教学模式”在教学效率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我们通过数年的理论探索,尝试构建出汉语教学的一种新型模式——“听说+读写”教学模式,并经过两年的大规模实证研究,证明该模式是有效的,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检验的。本论文共分为4个部分,另加若干附录。第一部分为绪论与相关文献综述。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方法,勾勒出全文的研究框架;其次对国内外现有教学模式,尤其是汉语及对外汉语教学界的教学模式主要成果进行了较为详实的综述,从而为本教学模式的全方位构建提供借鉴。第二部分是“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主要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五大构成因素,即理论基础(包括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自主学习、“输入”与“输出”假说、联结主义等各种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包括课程设计、教师团队构建与培训、教材选用与改编、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部分。同时,本文还归纳了该教学模式的6大特点,即:以多种理论为基础、结合汉语及汉语教学的特点、进行了较大规模且较长时间的系统实证研究、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语言技能的全方位配合、以强有力的“管理”作为辅助和保障。第三部分是“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结果。重点展示了运用对比教学实验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实证检验的过程与结果。研究发现:(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汉语总体水平提升更为显着(以新HSK5级成绩为标准);(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能力进步明显;(3)实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显着提升;(4)实验组学生对“听说+读写”教学模式持非常肯定的态度(从实验时及实验半年后跟踪调查问卷数据所知);(5)该模式效果与学生汉语基础无关,适用于汉语高水平及低水平的学习者。实验结果达到预期目标,该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第四部分是针对“听说+读写”教学模式所展开的讨论以及本文的结论。首先,结合第二轮教学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证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其次,总结了这一教学模式对国内外汉语教学界的9点启示,并对未来该模式的进一步实施与推广提出6点展望;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彭锦[3](2018)在《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动新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MOOC作为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深入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也是现代教育中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它具有大规模、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MOOC的应用和推广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有着巨大的作用。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上其课程选择的灵活性、学习过程的指导性、弹性学制的机动性、学习内容的宽广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等特点而迅速地得到推广和不断的发展、完善,被世界各国高等学校采纳并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民办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面临着师资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等诸多困难,借助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MOOC这一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是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问题的有效办法。本论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和网络学习法,基于MOOC这一视角,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音剖析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如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等等。为了解决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面临的现实问题,论文提出利用MOOC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推进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论文探讨了 MOOC的特征及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实施的作用和影响,指出(1)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更多优质课程资源,促进了精品课程建设,从而助推学分制改革;(2)MOOC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的实施解决了优秀教师资源不足问题,提高了整体教师队伍质量;(3)MOOC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从而有利于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顺利推行。论文概括了当前民办高等学校运用MOOC推行学分制可以采用的几种模式:1)自助课程+课程证书认证模式;2)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3)联盟高等学校课程平台选课+高等学校间学分互认模式。并以D校为例,借助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设计了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该方案对部分高等学校实行的购买第三方课程平台选课+学校学分认证模式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概括、总结和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期为更多的民办高等学校进行基于MOOC的学分制改革提供参考。该方案对D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减少了必修课的比例,扩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并且以优质的、丰富的MOOC通识教育综合素养选修课程替代了原有的狭窄的、贫乏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对学分管理及收费制度做了设计。为保证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顺利实施,论文还探讨了实施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的保障策略,包括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网络等后期服务和管理保障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点:(1)视角的创新。以MOOC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切入点对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进行研究,构建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全新模式和路径,这为探索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的新路子打开了视野。(2)内容的创新。论文以尔雅通识教育MOOC平台为依托,设计出基于MOOC的民办高等学校学分制方案,这对创新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开拓性意义。(3)方法的创新。本论文运用网络学习法,依据网络学习的特点进行MOOC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广阔性、互动性、自由性和精服务,从而凸显了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的优越性。本研究对深化民办高等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加快民办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推进民办高等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促进民办高等学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李胜利[4](2018)在《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世界经济转型发展的飓风席卷全球之时,思变创新、转型跨越成为时代主题词。语言作为时代发展的活化石,始于实践,终于应用。今天的英语教学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端应用型英语人才,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时代新使命。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首先选取国内10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调查对象,以英语类专业教师教学体验、学生学习体验为调查内容,结合麦可思提供的中国英语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相关定制化数据,分析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其次,选取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以及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共3所作为质性研究样本,通过解读不同属性院校英语类专业教学在转型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行动选择与教学组织再造四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评估诊断教学转型的制约瓶颈,反思剖析转型困难的深刻根源,探索总结推进转型的实践策略。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逻辑严密性,本研究在对新制度主义理论进行借鉴与适切性改造的基础上,尝试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建构了一个融“制度供给——制度认同——行动选择——组织再造”为一体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式理论框架。该教学转型框架宏微共现,中观拓展。首先,在大学组织视域下探讨教学转型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反应。在这个教学制度形成与变迁的多重博弈中,检视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之间的适配状况。其次,利用宏观层面的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对教学转型的正式制度供给进行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论证。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之间交叉关系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组合情况,各种情况为教学组织提供不同的制度供给选择。再次,本研究建构的“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通过促成教学转型制度环境的宏观框架、学院及教学组织的中观框架及教师教学转型认同与行动的微观框架之间的互动与耦合,深描出了一个“鲜活真实的教学转型全景世界”。教师对教学制度的认同程度和行动选择状况构成教学转型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基于学校、院系(部)组织及教师的转型行动反馈,本研究聚焦中观教学组织再造。本研究围绕应用型本科组织场域中,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为何迟迟难以推进这个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混合研究方法,整合量化调查与质性深访的结果,在借鉴与改造新制度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公办应用型本科、民办应用型本科和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实践为主线,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路径进行探索。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通过构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分析转型内外环境,探究教学转型在四个维度上的作用机制及相互关系;第二,通过问卷调查和量化分析对我国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进行整体扫描、问题凝练及瓶颈聚焦;第三,通过对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跟踪调查及对教师的深度访谈,深描教师教学转型的情感挣扎,探索教学组织再造的创新实践,重构教学转型理论,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转型策略。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本研究所建构的动态“四维立体”螺旋模型为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打造了环环相扣的行动链(Action Chain)。教学转型在四大因素(教学制度供给、教师制度认同、教师转型行动选择和教学组织再造)和三大机制(合作机制、心理机制和反馈机制)共同作用下螺旋上升演进。第二、在应用祛魅——理性附魅——创新返魅的教学转型逻辑指引下,不同属性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的教学转型,可能需要经历从学术型英语教学向应用型英语教学的“一次转型”和从传统通用英语(EGP)教学向“通用英语(EGP)+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二次转型”。与此同时,推动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教师发展等方面也做出配套的应用型转型。院校属性、生源状况以及教学基础不同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和特殊性特征。本研究针对英语类专业教学提出以下转型建议:第一,在提升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力方面,以需求为导向,使教学转型制度供需匹配;查缺补漏,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不留空白;强化升级,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与时俱进;坚守底线,使教学转型制度有令必行;沟通协调,使教学转型制度供给多元完善。第二,在强化教学转型制度认同方面,激发教学转型原动力,满足转型教师的利益诉求及心理动机;把握教学转型继发力,深化转型教师的制度认知;锁定教学转型趋向力,激发教师教学转型的参与动机;明辨教学转型指示力,转变教师的转型参与态度。第三,在促进转型行动理性高效方面,导航定向,明确教学转型路向何方;绘就蓝图,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转型发展;取舍有度,突出教学转型重难点。第四,在教学组织再造提质增效方面,再造流程,环节入手;以生为本,能力导向;创新教学,强化应用;技术支撑,补齐短板;管理转型,共治共享。
邹心胜[5](2013)在《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基于人文主义视角》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全球化、后现代主义和国际化等思潮日趋升温并深刻影响社会发展走向的背景下,外语教育俨然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和文化软实力的隐形标尺。外语教育在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沟通和交流的桥头堡之同时,也承载着促进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价值观的重要使命,而且,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民族身份认同、协调社会和谐发展以及达成国际理解中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教育是一块转播知识、追求真理、扞卫正义的精神净土,可是在当下的文化逻辑里面,教育逐步失去其固有的本质和理想。外语教育同样地“异化”其本来面目,正逐步陷入因追求教育工具价值所营造的功利主义泥坑中,其结果就是培养出一批善于考试、徒具文凭的“面具人”,外语教育失去自己的特性,成为知识的奴隶,从而丧失了人的尊严和自由。大学外语教育若要赢得尊严和体面,就必须真切地关注理论的建构和梳理,致力于外语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教学理论的建立,重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找出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不适和距离,关注实践领域出现的各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规范教育实践中的行为和举措。本文引言部分即导论主要论述和交代选题的缘由、价值和思路,同时介绍本研究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意义和可能的创新等问题。本研究将以语言(外语)教育与教育哲学的内在关联为线索,从将传统的语言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单纯的语言的教育到强调语言教育的丰富内涵应包括对人自身的教育,成功的语言教育应该建立在成功的对人的教育基础之上,外语教育也因此得以具有在人文主义视域进行探究的可能和必要。第一章是整个研究论题的出发点和基础,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本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厘清及界定,具体有语言、语言教育、外语教育、教育及教育哲学、人文主义及人文精神等方面;二是将论文整体立论的理论基础推出,即为何将语言教育的问题放置到教育哲学的视界中进行探讨,以及二者赖以贯通的共同理论支撑何在。具体介绍哲学上的本体论、目的论及认识论倾向及受各种哲学流派影响的语言哲学及语言学研究趋势;从而揭开对以“人的教育”为媒介而缔结起来的语言教育与教育哲学之间的内在关联的探究序幕。第二章则分别从本体论、目的论和认识论的哲学高度考察当前教育哲学中有关人的发展教育理念的实然所在。具体阐述外语教育的语言性和教育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外语教育的其它特性,比如说,人文性和社会性。为此系统、完整地追述外语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外语教育流派。第三章是本论述的重点章节。主要论述外语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从论述“人的形象”入手,抽丝剥茧地解析外语教育之于人的发展的关联,说明外语教育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不断充实和丰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从语言的获取是天性就具有的还是后天环境所致?是学得还是习得?是教育方法还是教育理念重要等命题出发,厘清困扰在外语教育过程中对于人的发展关系。以此同时,本文进一步分析语言或外语是人的成功的外在和内在的标杆,这也是本文的亮点之一。第四章是从本体论、目的论和认识论的元哲学方法论层面检视语言教育的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系列问题。通过对现存的外语教育的拷问和审视,厘清外语教育到底是知识教育还是能力教育之问题,分清外语教育与技术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新时期的师生关系。同时,通过对外语学科理论和现实中出现的不和谐杂音或者说杂乱的局面的解剖,升华了人们对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认识。第五章回应着第四章提出的问题。既然外语教育中出现诸多问题,何以得解?答案就是,在教育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导向下,构建一种合乎语言逻辑及教育本质的语言教育新理念和新途径。那就是,外语教育应当回归于人的教育,必须在外语教育实践中运用人文主义教育观丰富和指导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余论:在分析和探讨中国外语教育的种种实存的面貌和现象后,外语教育将走向何处?本文认为,无论是从语言学角度,还是从教育学角度,从根本意义上讲,外语教育的未来“场域”必定走向多元。
张沉香[6](2011)在《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构建》文中提出本论文从政策学、教育学和语言学多学科的视角探讨大学外语教育政策。政策分析的三维度,即价值分析、过程分析和内容分析作为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分析框架成为论文的主线索,贯穿于论文的各个篇章。从反思历时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到借鉴国外的外语教育政策或语言政策,再到尝试构建我国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本论文运用文献法和历史法回顾和反思“实然”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用比较和归纳的方式探讨国外的成功经验,探索构建“应然”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体系,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我国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深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在价值取向上,存在重视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的现象。本文从大学外语教育政策价值分析、文本分析以及政策产生的过程分析等三方面探讨我国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途径,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政策决策的时代弊病及实践中的失误。对三次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进行了文本分析。对“十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政策产生与实施,尝试着进行了过程分析,重现了这一时期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实践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对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决策主体的单一化、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工具性倾向、大学外语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偏离、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客体的边缘化以及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成因剖析。采用分析法和比较法归纳西方国家外语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相似性以及美国、英国、荷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的差异性,归纳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启示。譬如,以立法的方式确立语言教育政策、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程序、政策的决策与执行机制、外语教育的多语种选择、外语教育起始年龄与大学外语教育以及外语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本文尝试着构建我国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用社会“三元结构”理论剖析“教育的社会定位”和外语教育的社会定位与价值选择,认为社会需要、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者三者价值取向的统一是外语教育价值实现的保证。探讨了我国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本土化和乡土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途径。提出了我国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决策主体、决策模式、执行模式与评价模式。并对大学外语教育改革提出了建议,认为ESP英语教学模式是大学外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有必要修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外语教学的目标定位、英语必修课制度以及课程设置的规定;改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立权威的“外语教育咨询委员会”,规划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充分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制定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符合学习主体需求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大学外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特定专业知识且具有较高外语能力的人才的活动。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大学外语教育政策首要的价值目标,并以此为准绳制定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合理配置大学外语教育资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提供多样性的大学外语教育,使大学外语教育促进社会和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张善军[7](2011)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以江西财大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主要与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有关。自2004年开始,笔者先后多次组织相关教师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在江西财经大学2006级、2007级、2008级的近十个本科生班级进行探索性的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撰写成本论文。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进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发生了许多变化,也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困惑与挑战。为此,本研究针对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实际情况,运用外语教学的相关理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进行阐述和论证。提出一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适用于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模式的概念模型,设计了六个重点研究问题,展开全面的实证研究。这六个研究问题是:①为什么要设计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②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有哪些特点?③大学英语教学多元互动模式是否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④学生对新模式的评价如何?⑤我校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新模式实施的要求是否吻合?⑥我校组织实施的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对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有何启示?围绕上述的六个研究问题,本论文首先从模式与教学模式的涵义入手,回顾国内外在外语教学法、教学模式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讨论以“任务”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英语学习环境,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并从该模式的涵义、概念模型、操作程序模型、生生社区互动等四类典型模式、特点以及设计理据等方面进行阐述。在解释清楚何谓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之后,论文第三章重点阐述针对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四组实验教学设计以及教师教学信念调查设计。内容包括实验教学所涉及到的实验研究问题、实验对象、实验方案以及实验工具等。论文的第四章主要描述听说、读、写、译等实验教学的实验过程、典型实例以及相关的实验结果、调查结果及其分析。实验教学结果表明,实验班所采用的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对学生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策略使用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改善作用;对英语写作能力、翻译能力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以搜索和整合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小组协作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第三,由于新教学模式提供了大量接触真实语料和目的语文化的机会,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英语语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从研究者教学日志以及研究对象的学习档案、以及相关人员的访谈、调查问卷等研究材料中,我们发现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限性。教师教学信念调查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人件”是制约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瓶颈”。针对实验教学的结论以及教师教学信念调查结果,论文第五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反思意见:(1)正确处理好课堂外语教学与课外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虽然能较好地防止学生迷失方向或开小差,但是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之间不应该有明确的界限。为提高外语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把课外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自然延伸和补充;(2)加速外语学习资源库建设。从目前的情况看,学生最常用的英语学习资源是教材以及配套的网络学习平台。但是网络学习平台上的外语学习资源只是物理载体发生了变化,很难满足学生外语学习的个性化要求。所以,整合、利用多媒体资源,定立信息化大学英语学习资源库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3)关注学生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情感因素中的语言焦虑、兴趣和动机尤其值得关注。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内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4)加强网络自主学习管理。较之成人的学习而言,在校本科生(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并不明确,学习的针对性和稳定性也不那么强。对他们来说不可能存在完全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采取指导性自主学习的做法;(5)优化评估体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更加需要突出形成性评估在课程评估中的权重,采用诊断性评价、自我评价等方法,关注学生在互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经历和意志、情感以及态度的变化等;(6)提高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学习需要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感,提高基本技能素养,学会使用基本的信息通信工具、交流工具;(7)关注教师发展,提高教师“信息-教学素养”。“信息-教学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用好“活书”的能力、善于遴选适切的英语学习资源的能力、设计和利用虚拟外语教学环境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能力。上述反思是本论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尽管只是针对江西财经大学的个案研究,有些反思的表述可能还不够成熟或完善,但就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却值得借鉴和应用,尤其是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教学素养”提高的问题值得当前大学英语教师予以关注。总之,本研究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王仁彧[8](2006)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背景下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教学关系到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及他们将来利用这一语言工具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与技巧,所以,一直以来很多高校都比较重视这门公共课程。国家设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初衷是把它视为一项教学性考试,用以检测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学习水平。在其推行的十几年时间里,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对四、六级考试及其证书过于看重甚至走向极端,使得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演变成为四、六级考试服务的本末倒置的局面。 教育部于2005年2月草拟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随着这一指导性意见的出台,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实施,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教学应该得到重新思考,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其中包括:如何调整和定位原先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如何设置和完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调整和开发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方法,把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与考试更好地结合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本论文探讨的主要维度。以期在新的形势下,为提高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提供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英语教学应有的绩效,更好地推动大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的发展。 论文的主要观点包括: 1、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把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作为基本目标。我们不仅要把这个目标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来领会,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更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互动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教学过程,进而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再细化大学英语课程,大学英语教学四年不间断,增加应用型课程等思想指导下,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设计编排时可以划分为基础型、较高型和高级英语课程等几个层次,按照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形式分类设计和指导。 3、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提出了改变教学指导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等设想。 4、在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方面,提出了在指导思想,教学评价与评估,英语测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管理等几个不同角度的合理化建议。
楚慧杰[9](2021)在《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文中提出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与英语听、说、读技能相比,英语写作过程具有更复杂的心理、语言学和文化等机制,因而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难题。伴随着21世纪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科育人理念的深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解决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试价值倾向、过度依赖某种方法或模式和缺乏语言实践活动等问题,建构以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以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21世纪英语写作教学转型的研究课题。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对英语学科写作教学改革的需求,本研究在基于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深化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需要及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思考之上,采用多学科视角,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及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理论基础阐释和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对拓宽我国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视域、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写作教学观和形成个人的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理论、以及丰富我国外语写作教学的理论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分析了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概念,认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就是通过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对社会、生活和学习所需的书面交流的技能,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书面语言自由表达意义和进行交流的能力。英语写作教学对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促进语言知识内化和思维发展、重建学生的可能生活有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从写作的心理过程、语言哲学依据、文化基础和教学法基础四个部分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重点探索:揭示了英语写作的心理过程机制;语言的结构(语形)、语言的意义(语义)和语言的使用(语用)等语言逻辑关系;英语写作超越“工具性”通达“人文性”的文化内蕴,进一步明晰了英语写作教学的本质内涵;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后方法论”视角的必要性,为构建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为进一步厘清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建构的现实基础和实践依据,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英语写作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学方法等维度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分别发放了 343份教师问卷和700份学生问卷,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发现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全面育人价值尚未落实;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侧重应试训练;中学英语写作教学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经分析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知识本位”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教师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本研究在阐述理论基础和揭示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教学理念、方法论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对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探索:一是对“知识为本”和“素养为本”两种不同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英语写作教学应坚持“素养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及其教学;二是在阐释“后方法”是对“方法”的一种超越与重建,后方法视角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不局限于理论原则、注重情境、重视教师进行理论建构和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的教学的基础上,倡导英语写作教学应打破以往英语写作教学中“迷信”某种固定原则、方法或模式的传统,建立一种强调教学活动的情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方法论视角,以复杂性的思维审视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解决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遭遇的困境;三是提出了实现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的三个关键途径:提倡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出应通过写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学习活动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获得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英语写作是基于跨文化理解的表达。对以“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探讨,既需要从多学科的理论角度对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深入剖析,也需要基于教学实践进行反复、不断的探索。本研究对此进行尝试,以期望能探索出一条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之路。
左洁[10](2020)在《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文中指出在国家倡导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鼓励高校“依校定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实现英语专业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理工类院校着眼于本校理工特色,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以问卷和结构性访谈的方式对选定的两所理工类院校(“南邮”和“南航”)英语专业相关师生,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研究:一、英语专业指导性文件从《大纲2000》到《国标》,为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何种启示?二、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现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现状如何?三、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校本课程实施效果怎样?基于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首先对两份英语专业指导性文件(《大纲2000》和《国标》)进行了要素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国标》放宽了高校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权限,强调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倡议将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拓展到专业核心课程和培养方向课程等;同时,《国标》还强调了现代教育技术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呼吁各高校创新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并对英语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其次,笔者通过对两校英语专业培养文件的梳理,对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现状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在校本课程设置体系建设、语言能力与本校理工特色知识的学习步调、“英语+专业方向”培养特色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发现为其后的访谈研究等提供了初步的调研基础。接着,本文采取问卷和访谈法,借助校本课程实效性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对两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与效果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一方面,从两校的的对比调研来看,在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认识与态度上,两校英语专业存在显着性差异;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学生在学习效果、跨学科知识学习能力和对未来发展的帮助等方面均高于南邮英语专业。另一方面,两校英语专业师生对校本课程的总体评价一般;校本课程目标不够清晰,课程内容艰深,缺乏情境呈现和实际运用的机会和平台;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校本课程课堂氛围与教师跨学科专业素养较为满意,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慕课、微课等网络教学模式,以及与企业对接的实践教学有待普及;当前校本课程的评估手段不合理,对阶段性测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形成性评价重视不够;校本课程教师队伍中“双师型”师资明显不足等。最后,我们就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尝试对提升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效性提出了如下改进建议:革新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理念;构建英语专业校本课程体系,凸显理工特色;寻求校本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建立动态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整合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教师队伍等。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研究涉及面广,各校校本课程开发和运用都会经历一个不断自我评价、自我修正的过程。因此,本文的研究旨在抛砖引玉,以期为未来的校本课程研究提供启示。
二、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大学英语考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大学英语考试(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要求 |
(二) 传统课堂教学弊端日益凸显 |
(三) 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
二、文献回顾 |
(一)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
(二) 教育信息化及其发展研究 |
(三) 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
(四) 研究展望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概述 |
一、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 |
(一)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概念 |
(二) 课堂教学转型相关概念辨析 |
二、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必要性 |
(一)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 高校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三、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
(一) 国外高校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
(二) 我国高校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
四、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 |
(一) 以教为中心教学的特征及典型模式 |
(二) 以学为中心教学的特征及典型模式 |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 |
一、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现实障碍 |
(一) 教师方面 |
(二) 学生方面 |
(三) 学校管理 |
二、信息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影响 |
(一) 信息技术的应用动摇了以教为中心教学存在的“合法性” |
(二)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以学为中心教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三、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典型案例解读 |
(一) 国外典型案例 |
(二) 国内典型案例 |
第三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实施路径 |
一、H大学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过程 |
(一) H大学推进研究型教学的过程 |
(二) H大学推进研究型教学取得的初步成果及遇到的问题 |
(三) 利用信息技术:H大学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思路 |
二、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措施 |
(一) 优化顶层设计,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
(二) 重构教学环境,实现物理、资源、社交空间的融合 |
(三) 开展进阶培训,助力教师角色转变和能力提升 |
(四) 变革教学过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
(五) 改革评价方式,开展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 |
(六) 重组管理机构,落实制度安排和组织保障 |
(七) 重塑教学文化,形成教学创新的整体氛围 |
(八) 重构育人生态,建立信息化支撑的育人环境 |
第四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案例分析 |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优化:“微助教”教学 |
(一) 教学设计原理 |
(二) 教学过程实施 |
(三) 教学效果评价 |
(四) 教学经验总结 |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变革:翻转课堂教学 |
(一) 教学设计原理 |
(二) 教学过程实施 |
(三) 教学效果评价 |
(四) 教学经验总结 |
三、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同步课堂 |
(一) 教学设计原理 |
(二) 教学过程实施 |
(三) 教学效果评价 |
(四) 教学经验总结 |
四、案例分析与总结 |
第五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成效与反思 |
一、课堂教学转型中教师的变化 |
(一) 教学方式:信息技术高效融入 |
(二) 效果: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及对混合式学习课堂认可度的提升 |
二、课堂教学转型中学生的变化 |
(一) 学习模式:自我探究与互动合作 |
(二) 效果: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变及其混合式学习课堂接受度的提升 |
三、学校教学生态的变化 |
(一) 高校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得以完善 |
(二) 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发展 |
(三) 科教融合得以有效推进 |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成效总结 |
(一) 教师教学方式多元化,引导性增强 |
(二) 教学资源来源广泛化,前沿性增强 |
(三) 学生课程学习主动化,自主性增强 |
(四) 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真实性增强 |
(五) 学校课堂管理系统化,实效性增强 |
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一) 混合式学习课堂现行问题 |
(二) 混合式学习课堂对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展望与讨论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 以学为中心是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核心 |
(二) 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推动高校课堂教学转型 |
二、研究的展望 |
(一) 高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 |
(二) 信息技术促进未来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的讨论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局限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研究型课堂卷) |
附录2: 《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3: 《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后记 |
(2)“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教学模式 |
2.2 国内研究 |
2.3 国外研究 |
2.4 模式研究述评 |
第3章 “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
3.1 理论基础 |
3.2 教学目标 |
3.3 操作程序 |
3.4 实现条件 |
3.5 教学评价 |
3.6 本模式特点 |
第4章 “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的实验与结果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对象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步骤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章 相关讨论 |
5.1 适用性 |
5.2 教学启示 |
5.3 未来展望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局限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1(学期初) |
附录2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2(学期末) |
附录3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3(学年末) |
附录4 :华文教育系2016级实验班教学调查表之4实验结束半年后跟踪调查 |
附录5 :汉语中级读写I课 第十九课教案 |
附录6 :汉语中级听说I课 第十九课教案 |
附录7 :汉语中级读写II课 第十课教案 |
附录8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10 :课外学习资源推荐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后记 |
(3)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解析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MOOC的定义 |
2.1.2 民办高校的概念 |
2.1.3 学分制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能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网络学习环境理论 |
3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基于四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
3.1 基于四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
3.1.1 调查对象、方法和过程 |
3.1.2 调查内容和结果 |
3.2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面临的问题分析 |
3.2.1 学科专业设置单一,课程面狭窄 |
3.2.2 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
3.2.3 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
3.2.4 基本教学条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相对滞后 |
3.2.5 学生选课盲目缺乏导向,学习自主性不强 |
3.2.6 制度不全与保障缺失 |
4 MOOC的特征及其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
4.1 MOOC的特征 |
4.1.1 大规模 |
4.1.2 开放性 |
4.1.3 个性化 |
4.2 MOOC的技术背景 |
4.2.1 MOOC平台的功能 |
4.2.2 MOOC平台的基本技术架构 |
4.3 MOOC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影响 |
4.3.1 现实与契机 |
4.3.2 MOOC促进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几种模式 |
4.3.3 MOOC对民办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
4.3.4 民办高校利用MOOC进行学分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
5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以D校为例 |
5.1 D校的基本情况 |
5.1.1 学校概况 |
5.1.2 D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 |
5.2 D校基于MOOC的学分制方案设计 |
5.2.1 指导思想 |
5.2.2 设计原则 |
5.2.3 设计思路 |
5.2.4 方案构架 |
6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实施的保障策略 |
6.1 制度保障 |
6.1.1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
6.1.2 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 |
6.1.3 建立健全导师制 |
6.1.4 建立健全收费制度 |
6.1.5 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 |
6.2 经费保障 |
6.3 后勤保障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访谈提纲 |
附录二: 民办高校学分制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超星尔雅综合素养选修课目 |
附录四: 尔雅通识教育网络课程平台介绍 |
附录五: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已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问题聚焦与思路框架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路向分析与应用局限 |
第二节 新制度主义分析框架的借鉴与修正 |
第三节 “四维立体”整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研究可靠性、伦理、自反性和限制 |
第四章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依据 |
第二节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与学的现状与问题 |
第四节 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现状与问题 |
第五章 “双一流”卓越梦的辗转:公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L大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六章 “二等公民”的涅盘:民办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F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七章 “第三部门”的蹊径:混合所有制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 |
第一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供给 |
第二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制度认同 |
第三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的行动选择 |
第四节 W学院英语类专业教学组织再造 |
第八章 讨论与检思 |
第一节 差异与趋同:教学转型案例比较 |
第二节 检思与重构:教学转型理论框架完善 |
第三节 策略与实践:教学转型的行动方略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三、结语:尚在征程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邀约信 |
附录2: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院长) |
附录3: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学院长) |
附录4: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研室主任) |
附录5: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访谈提纲(教师及教辅) |
附录6: 访谈摘要单 |
附录7: 课堂观察表 |
附录8: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9: 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学生学习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1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基于人文主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及写作框架 |
第一章 外语教育概念之说及理论之源 |
一、概念的界定 |
(一) 何谓语言:多学科的检视 |
(二) 外语教育:多维度的界说 |
(三) 哲学:外语教育的航标灯 |
二、理论的支撑 |
(一) 外语教育本体论:属性之根本 |
(二) 外语教育目的论:价值之归属 |
(三) 外语教育认识论:方法之源泉 |
第二章 哲学视野中的外语教育 |
一、本体论视角:外语教育是一种语言教育 |
(一) 外语教育的“语言性” |
(二) 外语教育的“教育性” |
二、价值论视角:外语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教育 |
(一) 外语教育的“人文性” |
(二) 外语教育的“交往性” |
三、认识论视角:外语教育的内在透视 |
(一) 外语教育的历史沉钩 |
(二) 外语教育流派的梳理 |
第三章 外语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之辨析 |
一、“人的形象”概述 |
(一) 人的形象与本质的历史解读 |
(二) 外语教育之于人的人文意蕴 |
二、外语教育之于人的发展问题之诘问 |
(一) 外语教育中的“白板说”或“下智不可移”? |
(二) 外语教育中的“学得”或“习得”之诘问 |
(三) 后现代教育观与多元智力理论下的顺势而为 |
三、人的发展之于外语教育的彰显 |
(一) 外语教育:个性养成的天平 |
(二) 外语教育:人性培育的桥梁 |
第四章 现存的外语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当前外语教育的拷问 |
(一) 雾里看花: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 |
(二) 孰重孰轻: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 |
(三) 何处何从:教师与学生 |
二、“学”与“道”之辨析:理论失位与实践杂乱 |
(一) 学科的弱小与理论的失位 |
(二) 实践的杂乱 |
(三) 教材的空洞化与非致学性 |
第五章 人文主义教育:外语教育的应然走向 |
一、经验借鉴:他山之石 |
(一) 欧洲外语教育的人文传统意识 |
(二) 英美的外语教育的人文实践 |
(三) 亚洲各国外语教育的人文思索 |
二、理念重构:外语教育的人文追求 |
(一) 从“世界理解”中彰显外语教育的人文价值 |
(二) 从“和谐教育”中透视外语教育的人文价值 |
(三) 从“素质教育”中复归外语教育的人文价值 |
三、实践探索:外语教育实践应对 |
(一) 外语教育主体:人文尊严的唤醒 |
(二) 外语课堂教学:人文生成的栖息地 |
(三) 外语教育评价:人文价值的返魅 |
余论:全球化时代的外语教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之问题 |
(二)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之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教育政策研究概况 |
(二) 大学外语教育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一) 研究思路 |
(二) 基本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意义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意义 |
第一章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理论建构 |
1.1 关于研究对象:大学外语教育政策 |
1.1.1 大学外语、外语教育、外语教学 |
1.1.2 公共政策、教育政策、大学外语教育政策 |
1.2 关于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分析框架 |
1.2.1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分析三维度 |
1.2.2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价值分析 |
1.2.3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内容分析 |
1.2.4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过程分析 |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我国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 |
2.1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
2.1.1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环境 |
2.1.2 大学外语教育的价值关系 |
2.1.3 大学外语教育价值观 |
2.2.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回顾 |
2.2.1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
2.2.2 政策的文本分析:从《教学大纲》到《课程要求》 |
2.2.3 政策的过程分析:十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
2.3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反思 |
2.3.1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工具化倾向 |
2.3.2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决策主体的单一化 |
2.3.3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政策偏离 |
2.3.4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客体的边缘化 |
2.3.5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评价体系的负面影响 |
第三章 借鉴与启示:国外外语教育政策 |
3.1 国外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
3.1.1 西方的学术自由与大学的功能 |
3.1.2 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两者并重 |
3.2 各具特色的外语教育政策 |
3.2.1 凸显国家安全的美国外语教育政策 |
3.2.2 凸显外语素质提升的英国外语教育政策 |
3.2.3 凸显经济发展的荷兰外语教育政策 |
3.2.4 多元文化下的澳大利亚语言政策 |
3.2.5 四大语言群体下的新加坡语言政策 |
3.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3.3.1 以立法的方式确立语言教育政策 |
3.3.2 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程序 |
3.3.3 外语教育政策的决策与执行机制 |
3.3.4 外语教育起始年龄与大学外语教育 |
3.3.5 外语教育的多语种选择 |
3.3.6 外语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
第四章 构建与探索:大学外语教育政策 |
4.1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构建 |
4.1.1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构建路径的探讨 |
4.1.2 大学外语教育的社会定位与价值选择 |
4.1.3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本土化 |
4.1.4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 |
4.1.5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制定的制度化 |
4.1.6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民主化 |
4.1.7 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科学化 |
4.2 "需求分析"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 |
4.2.1 大学英语课程本位的回归 |
4.2.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进一步完善 |
4.2.3 ESP课程:大学外语课程的发展方向 |
4.3 "以人为本"的大学外语教育政策 |
4.3.1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与大学外语教育的个性化 |
4.3.2 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
4.3.3 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7)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以江西财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
一、本研究的缘起 |
二、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三、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四、本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 模式与教学模式 |
(一) 模式的涵义与特征 |
1. 模式的内涵 |
2. 模式的特征 |
(二) 教学模式的涵义 |
1. 教学法 |
2. 教学方法 |
3. 教学模式 |
4. 教学模式的特点 |
5. 教学模式的要素 |
二、外语教学模式研究回顾 |
(一) 西方主要外语教学法的演变 |
(二) 西方外语教学法演变的特点 |
(三) 西方外语教学模式发展情况 |
(四) 我国近30年外语教学模式发展情况 |
三、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 |
(一)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涵义 |
1. 何谓多元互动教学模式 |
2. 多元互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概念模型 |
3. 多元互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操作程序模型 |
(二) 多元互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类型 |
1. 师生课堂互动 |
2. 生生"社区"互动 |
3. 生机多维互动 |
4. 教师多维互动 |
(三)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比较 |
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
2.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 |
3.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
(四)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理据 |
1. 大学生的特点 |
2. 相关学习理论及教学、互动涵义 |
3.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小结 第三章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之实验设计 |
一、听说实验教学设计 |
(一) 实验研究问题 |
(二) 实验对象 |
(三) 实验方案 |
(四) 实验工具 |
二、阅读实验教学设计 |
(一) 实验研究问题 |
(二) 实验对象 |
(三) 实验方案 |
(四) 实验工具 |
三、写作实验教学设计 |
(一) 实验研究问题 |
(二) 实验对象 |
(三) 实验方案 |
(四) 实验工具 |
四、翻译实验教学设计 |
(一) 实验研究问题 |
(二) 实验对象 |
(三) 实验方案 |
(四) 实验工具 |
五、教师教学信念调查 |
(一) 教师教学信念 |
(二) 研究工具 |
小结 第四章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之实验研究 |
一、听说实验教学 |
(一) 实验过程 |
(二) 实例说明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 |
二、阅读实验教学 |
(一) 实验过程 |
(二) 实例说明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 |
三、写作实验教学 |
(一) 实验过程 |
(二) 实例说明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四、翻译实验教学 |
(一) 实验过程 |
(二) 实例说明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 |
五、我校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调查研究 |
(一) 大学英语教师的信念认知问题 |
(二) 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的认知情况 |
(三) 大学英语课堂实际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情况 |
(四) 适应信息技术环境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需求分析 |
小结 第五章 启示与反思 |
一、实验教学的启示 |
(一) 听说实验教学的启示 |
1. 口语策略训练的有效性 |
2. 人机互动的双重性 |
3. 合作、互动对口语交际的促进作用 |
4. 教师主导作用不可或缺 |
(二) 阅读实验教学的启示 |
1. 丰富的输入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保障 |
2. 指导性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
3.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教学效果提升的必要条件 |
(三) 写作实验教学的启示 |
1. 正确对待学生作文中的语言错误 |
2. 教师的指导与反馈是学生写作质量提高的保证 |
3. 学生的元认知策略能力亟待培养与加强 |
(四) 翻译实验教学的启示 |
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刻不容缓 |
2.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
3. 锻造学生的译文鉴别能力 |
4. 提供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语言输入 |
(五) 教师教学信念调查的启示 |
1. 重视教师的信息能力素养 |
2. 提高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素养 |
3. 丰富教师现代教育理论素养 |
4.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
二、实验教学的反思 |
(一) 正确处理课堂内外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
(二) 加速外语学习资源库建设 |
(三) 关注学生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
(四) 加强网络自主学习管理 |
(五) 优化教学评估体系 |
(六) 提高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 |
(七) 关注教师发展 |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一) 听说实验教学研究结论 |
(二) 阅读实验教学研究结论 |
(三) 写作实验教学研究结论 |
(四) 翻译实验教学研究结论 |
(五) 教师外语教学信念的调查结果 |
二、本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
(一) 明确目标,问题引路 |
(二) 巧设任务,引发思考 |
(三) 小组协作,集思广益 |
(四) 适时小结,重视评价 |
(五) 优化环境,创造条件 |
三、本研究的贡献和创新点 |
四、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一) 研究范围方面 |
(二) 研究深度方面 |
(三) 研究内容方面 |
五、未来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2006级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 |
附录2 学生合作感觉调查 |
附录3 阅读元认知策略运用调查问卷 |
附录4 Syllabus for College English Ⅲ |
附录5 Learning Management |
附录6 英语写作调查问卷Ⅰ |
附录7 写作策略运用调查问卷Ⅱ |
附件8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卷调查Ⅰ |
附件9 教师信念问卷 |
附录10 生生互动口语实践计划 |
附录11 Task three-step-talk |
附录12 Task Read Aloud |
附录13 Task呈现一个语言"作品" |
附录14 Task Open discussion |
(8)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背景下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文献述评 |
四、本研究的切入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
五、有关概念界定 |
六、研究方法说明 |
第一篇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武改革的背景和效果分析 |
第一章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动因、背景及其可能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分析 |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原因与背景分析 |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走势分析 |
第二章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可能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分析、各高校对此的反应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分析 |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 |
二、各高校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反应以及将来可能的进一步发展趋势分析 |
第二篇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
第三章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目标分析 |
一、制定教学目标的意义 |
二、制定教学目标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
三、分析与深化《大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要求》提出的教学目标 |
第四章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分析 |
一、课程概念的演变及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
二、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
三、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必要性 |
四、大学英语课程分类设置分析与建议 |
1、指导思想 |
2、课程设置类型 |
3、大学英语教学组织形式 |
第五章 公共英语教学分析 |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
1、教学指导思想相对滞后 |
2、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不平衡 |
3、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学相对脱节 |
4、教学方法单调、相对陈旧 |
5、教学设备匮乏,教学能手不多、教学手段落后 |
6、英语师资短缺 |
二、现代教学思想与理论 |
三、对教学方法的更新的建议 |
1、改变教学指导思想 |
2、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4、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5、加强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
第六章 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教学测量、评价分析 |
一、课程与教学测量与评价的现状分析 |
二、实施课程与教学的测量与评价的理论依据 |
1、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 |
2、教师评价和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 |
三、对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教学的测量、评价与管理的建议 |
1、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 |
2、正确进行教学评价与评估 |
3、改革英语测试的形式与内容 |
4、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管理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源于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 |
二、基于深化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需要 |
三、出于对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思考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与价值 |
第一节 英语写作的概念 |
一、写作的概念 |
二、第一语言写作、第二语言写作与外语写作的区别 |
三、英语写作的概念 |
第二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 |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及目的 |
二、英语写作教学与阅读及口语教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价值 |
一、夯实学生写作基础,为其终身发展做准备 |
二、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 |
三、发展学生思维 |
四、全面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
五、重建学生的可能生活 |
第二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写作的心理机制 |
一、写作的心理转换理论 |
二、写作过程的“阶段模式” |
三、写作过程的“认知模式” |
四、知识陈述和知识转换模式 |
第二节 写作的语言哲学依据 |
一、语言逻辑概述 |
二、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及其“语言能力” |
第三节 写作的文化基础 |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二、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
第四节 写作的教学法基础 |
一、几种主要的写作教学法 |
二、“后方法”语言教学 |
第三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第二节 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
一、调查过程 |
二、结果分析 |
第三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全面育人价值尚未落实 |
二、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侧重应试训练 |
三、中学英语写作教学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
第四节 归因分析 |
一、“知识本位”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
二、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 |
三、教师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
第四章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理念 |
第一节 素养为本的价值取向 |
一、“知识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
二、“素养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
第二节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目标 |
一、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 |
二、课程标准中的文化知识与英语写作教学 |
第五章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论:后方法视角 |
第一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要义 |
一、后方法教学与折中主义教学 |
二、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要义 |
第二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特征 |
一、情境性 |
二、开放性 |
三、创造性 |
第三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 |
一、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
二、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师 |
第六章 实现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关键途径 |
第一节 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写作兴趣 |
一、写作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
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写作兴趣 |
第二节 通过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
一、活动及英语学习活动 |
二、英语写作学习活动 |
三、注重“学习活动”设计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 |
第三节 培养中学英语写作中的跨文化理解 |
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
二、基于跨文化理解的英语写作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10)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缩略词以及术语英汉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本研究文献回顾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 |
2.1.2 课程设置 |
2.1.3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 |
2.1.4 校本课程实效性 |
2.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
2.2.1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内容 |
2.2.3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趋势 |
2.3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综述 |
2.3.1 国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现状 |
2.3.2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内容 |
2.3.3 国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趋势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2.5.1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2.5.2 斯基尔贝克校本课程开发理论 |
2.5.3 CIPP评估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的要素分析 |
3.1 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分析 |
3.1.1 物理环境分析 |
3.1.2 心理环境分析 |
3.2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设置 |
3.2.1 英语专业培养目标 |
3.2.2 校本课程定位分析 |
3.2.3 校本课程课程设置 |
3.2.4 校本课程教学目标 |
3.3 校本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 |
3.4 校本课程实施策略与手段 |
3.5 校本课程的评估 |
3.6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现状研究 |
4.1总体现状 |
4.2 南航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现状 |
4.2.1 南航英语(民航业务)专业发展概况 |
4.2.2 南航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
4.3 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现状 |
4.3.1 南邮英语专业发展概况 |
4.3.2 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分析 |
4.4 南航与南邮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对比分析 |
4.4.1 英语专业校本特色课程培养目标对比 |
4.4.2 英语专业课程结构对比 |
4.4.3 英语专业校本特色人才培养侧重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效性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调查问题 |
5.1.2 调查对象 |
5.1.3 研究工具 |
5.1.4 研究过程 |
5.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
5.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5.2.3 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与路径分析 |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3.1 校本课程开设及其意义 |
5.3.2 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 |
5.3.3 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过程 |
5.3.4 校本课程实施效果与改进意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问题与建议 |
6.1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6.1.1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理念不明确 |
6.1.2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体系未形成 |
6.1.3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实施手段单一 |
6.1.4 英语专业校本课程评估体系不完善 |
6.1.5 英语专业教师跨学科素养待提高 |
6.2 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建议 |
6.2.1 革新英语专业校本课程教学理念 |
6.2.2 构建英语专业理工特色校本课程体系 |
6.2.3 寻求校本课程多样化教学模式 |
6.2.4 建立动态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
6.2.5 整合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师资队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2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四、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大学英语考试(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D]. 曹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听说+读写”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D]. 刘文辉. 暨南大学, 2019(03)
- [3]基于MOOC的民办高校学分制方案设计研究[D]. 彭锦. 武汉大学, 2018(01)
- [4]应用型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转型研究[D]. 李胜利. 厦门大学, 2018(07)
- [5]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基于人文主义视角[D]. 邹心胜.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6]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构建[D]. 张沉香.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1)
- [7]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以江西财大为例[D]. 张善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7)
- [8]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背景下的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D]. 王仁彧.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0)
- [9]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D]. 楚慧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10]理工类院校英语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及其实效性对比研究 ——以“南邮”和“南航”为例[D]. 左洁.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