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佳[1](2021)在《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研究通过收集临床湿热泻患儿的粪便样本,以耐药性大肠埃希菌为研究对象,运用药敏检测方法分析儿童粪便源性大肠埃希菌的抗生素耐药谱。应用中医经典方剂葛根芩连汤,主要针对群体感应系统(quorum sensing,QS)及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分析葛根芩连汤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干预作用及生物膜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相关性,在分子水平阐释葛根芩连汤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作用机制。方法:1.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检测儿童粪便源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纯化、鉴定及耐药谱检测,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革兰氏染色(快速法)。2.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BBF)的形态学观察结晶紫染色法筛选强成膜菌株,应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刀豆蛋白A(FITC-Con A)和碘化吡啶(PI)荧光染色,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的实验方法,镜下观察葛根芩连汤对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形态学改变。3.葛根芩连汤对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群体感应系统(QS)的影响运用实时定量荧光PCR(RT-PCR)分析葛根芩连汤对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作用是否与群体感应系统相关。结果:1.对儿童粪便源性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进行了包含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等11大类共计21种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分离菌株对2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6%~86%,多药耐药菌菌株比例高达88%。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为56.5%(CAZ%18%,CZ%74%,FEP%66%,CTX%68%)、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约为46.7%(CIP%44%,LVX%46%,MXF%50%)。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低(0%和8%)。头孢唑林、头孢吡肟和氨苄西林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均为>16μg/ml、头孢噻肟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为>32μg/ml、庆大霉素、四环素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均为>8μg/ml,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恶唑对ESBL表型大肠埃希菌的MIC最高值为>32μg/ml、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MIC最高值分别为>2μg/ml和>4μg/ml,粘菌素MIC最高值为1μg/ml,均呈现高水平耐药。2.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镜下观察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生物膜的形态学改变,药物作用48小时绿色荧光逐渐增强增多,红色信号开始有小团聚集,表示生物膜已逐步增多,并比较稳定。临床分离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经不同浓度黄连、黄芩处理后均粘附力降低,菌体形态发生改变。3.临床分离菌株菌经1/4MIC(400μg/m)的黄芩作用后,hflX、LuxS、motA、pfS、sdiA共5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下调。结合共聚焦显微镜镜下观察及RT-PCR的结果,1/4MIC(400μg/ml)黄芩是抑制生物膜的最适浓度。菌株经1/4MIC(400μg/ml)黄连作用后,pfS、motA、hfl A共3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均下调,fitsQ、hflX、omp A、sdiA共4个基因的表达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1/8MIC(200μg/ml)黄芩、黄连作用后,基因mRNA表达量均上调。但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8MIC(200μg/ml)的黄芩、黄连对于生物膜的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结论:1.临床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显示多药耐药菌菌株比例高。其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6.5%和46.7%,儿童抗生素耐药严峻。2.黄连、黄芩对儿童粪便源性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相同浓度情况下,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黄芩强于黄连,相同药物情况下,对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药物浓度更大,其作用越强。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RT-PCR,其中1/4MIC(400μg/ml)黄芩为生物膜形成的最佳抑制浓度。3.1/4MIC(400μg/ml)黄芩抑制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膜形成,其机制是通过下调hflX、LuxS、motA、pfS、sdiA共5个基因的mRNA表达量,抑制LuxS/AI-2介导的种间QS系统的AI-2信号分子的合成阶段。1/4MIC(400μg/ml)黄连抑制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生物膜形成,其机制是抑制了与大肠埃希菌鞭毛驱动紧密相连的双组分系统qse BC,进而AI-2生成减少。1/8MIC(200μg/ml)黄芩、黄连作用后,基因mRNA表达量均上调,但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1/8MIC(200μg/ml)的黄芩、黄连对于生物膜的形成均具有抑制作用,经RT-PCR后考虑可能与其他机制相关,后续可从其它角度研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范晓蓓[2](2021)在《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O)在我国的报道不断增多,通常对几乎所有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如何治疗和防止其传播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2019年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多中心研究该地区2020年临床分离的CRECO耐药基因型及同源性,探究该地区CRECO主要流行克隆型别,指导临床诊疗中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预防耐药菌株的传播。方法:1.对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3440株大肠埃希菌,应用VITEK-2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运用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了解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2.收集该地区3家三甲医院2020年临床分离的31株CRECO,应用MALDI-TOF质谱仪进行菌种再鉴定,K-B纸片扩散法和E test条复核药敏结果后得到23株CRECO;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3-氨基苯硼酸(3’-Aminobenzeneboronic acid,APBA)与亚胺培南(Imipenem,IMP)协同实验,即复合纸片法初筛CRECO产酶基因型;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8种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型bla KPC-2、bla OXA-48、bla VIM、bla GES、bla IMI、bla SME、bla IMP-4、bla NDM-5并对阳性产物测序,明确CRECO耐药基因型。3.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ERIC-PCR)检测23株CRECO的同源性,结合相应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50.4%的大肠埃希菌来源于尿液标本,临床分布普外科为主,占17.3%,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113株CRECO,每年分别占0.7%、2.7%、5.7%,检出率逐年明显上升(P<0.05)。CRECO主要在痰液中被检出(40.7%),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室为主(30.1%),且耐药情况严重,只对少数几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相对敏感。2.耐药基因检测情况:23株CRECO中14株EDTA协同实验阳性,经PCR检测其中9株产NDM-5酶,2株产IMP-4酶;有6株APBA协同实验阳性,均产KPC-2酶。携带耐药基因的病人多为经历过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治疗的老年男性患者。3.同源性分析结果:本地区CRECO分7型,其中Ⅰ型6株,Ⅱ型9株,分别是本地区其中2家三甲医院的主要型别。未见覆盖本地区的优势型别。结论:1.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及多重耐药菌株逐年增加,应合理使用抗生素,规范诊疗操作,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2.本地区CRECO产酶基因型主要是NDM-5和KPC-2,除此以外,还可能存在其他耐药基因或合并多种耐药机制。部分医院可能存在院内克隆传播,但未发现本地区的克隆菌株爆发流行。应该加强院内管理及监测,避免耐药菌株传播。
郭慧慧[3](2021)在《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为临床不同科室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科室来源分为ICU和普通病房组,分别记录两组分离菌的标本来源、细菌种类、药敏结果等,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描述,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017-2019年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26株,其中ICU病区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0.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1.04%,真菌占8.44%。排名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普通病房分离出致病菌672株,革兰阴性菌占74.25%,革兰阳性菌占12.95%,真菌占12.80%。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前5位。在标本来源上,ICU和普通病房标本来源均主要以痰液为主,其次为尿液和血液。在细菌耐药性方面,两组中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类、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均小于10%;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率大于50%,其中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和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普遍偏高,其中ICU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房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氨曲南的耐药率为100%大于ICU的73.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在两组中除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外,对其余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30%左右,两组间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和普通病房病原菌分布及构成各有不同,ICU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大多高于普通病房,临床经验性用药前应结合各科室细菌分布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马鹤[4](2020)在《GLO1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问题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难题,菌株自身特点、抗生素的应用等诸多因素都可影响其耐药性的产生。抗生素是临床上预防和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主要手段,但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病原菌产生越来越严重的耐药性。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问题更加严峻,同时动物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也越发严重。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耐药大肠埃希菌的重要耐药机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通常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噻肟等头孢菌素类耐药性较高,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较敏感。但临床实践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阳性率可超过10%,为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直接导致感染相关的死亡率的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可能存在其他分子机制参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相关机制研究十分必要。目的1.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和非靶标代谢组学的方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敏感大肠埃希菌之间的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以揭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表达谱和代谢趋势的变化,为在蛋白质和代谢物水平上对该细菌耐药相关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2.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两组之间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结果进行关联分析,找到与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的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筛选相关的重要基因奠定基础。3.找到与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的重要基因。4.通过基因敲除、构建过表达质粒等及技术处理实验菌株,并检测实验菌株处理前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量的变化,以揭示差异基因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为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治疗及抗生素的研发提供新的方向。方法1.我们利用蛋白组学方法筛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敏感大肠埃希菌的差异表达蛋白。选取10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10例敏感大肠埃希菌,细菌培养后,每份样本各取等量,10例敏感对照组混为一份,定为A组,10例产酶实验组混为一份,定为B组,每组充分混匀后,各均分成三份。通过串联质量标签蛋白组学方法筛选两组之间的差异蛋白谱,并对结果进行基础数据处理、层次聚类分析、KEGG Pathway分析、差异蛋白网络构建分析。2.利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筛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敏感大肠埃希菌的差异代谢物。选取10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10例敏感大肠埃希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进行检测,并进行主要成份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置换检验、差异代谢物筛选、差异代谢物与相关代谢途径归因分析。3.对实验两组之间的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的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一步分析,首先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差异代谢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再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差异蛋白和差异代谢物的相关性通路分析,构建差异蛋白和代谢物的相关性网络,通过富集分析得到与耐药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的通路。4.采用靶标代谢组学方法对显着富集的嘌呤代谢通路中的2-脱氧腺苷一水合物、2,6-二羟基嘌呤和黄嘌呤进行进一步的定量验证分析。同时综合考虑MS2评分、p值、VIP和代谢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因素,结合靶标蛋白组学分析结果与非靶标代谢组学数据结果,根据两者的吻合情况,评估分析方法的可靠性。5.对实验菌株进行全基因框架测序,并结合关联分析结果中显着富集的通路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差异基因,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丙酮酸代谢通路中的GLO1基因高表达,构建GOL1基因敲除和过表达菌株,并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量变化。结果1.串联质量标签蛋白组学分析发现两组之间有155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通过功能富集性分析发现差异蛋白功能显着富集在53个GO项(p<0.05),其中29项与生物学过程相关,7项与细胞成份相关,10项与分子功能相关。2.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共筛查出差异代谢物1165个,其中上调差异代谢物350个,下调代谢物815个。基于差异代谢物的途径分析显示了两组之间的82种不同的代谢途径。正离子模式下显着差异代谢通路为嘌呤代谢通路、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烟酸盐和烟酰胺通路、维生素B6通路、链霉素生物合成通路等,负离子模式下的显着差异代谢通路为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烟酸盐和烟酰胺通路、泛酸盐和辅酶A生物合成、嘧啶代谢通路、甘油磷脂通路、甘油脂通路等。3.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18条通路与大肠埃希菌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显着相关,关联分析得到的差异通路有嘌呤代谢通路、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通路、丙酮酸代谢通路、烟酸盐与烟酰胺代谢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泛酸盐和Co A生物合成通路、嘧啶代谢通路等。4.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多反应监测质谱方法验证嘌呤代谢途径中的三种代谢物的含量,即对2-脱氧腺苷一水合物、2,6-二羟基嘌呤和黄嘌呤进行进一步的定量验证分析,MRM分析结果与非靶标代谢组学数据结果吻合性良好,说明本研究非靶标代谢分析方法的可靠性。5.综合分析全基因组框架分析结果和上述18差异通路,筛选出差异基因,这些基因包括add、pun A、gua D、apa H、adk、prd A、spe G、Ace deacetylase、PRODH、cod A、hch A、frd A、GLO1、ppn K、ilv E、pan decarboxylase、VNN、tdk、deo A、tmk,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上述候选基因m RNA在标准菌ATCC25922、对照组敏感大肠埃希菌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这些m RNA在标准菌ATCC25922和对照菌表达基本无差异,spe G、acetylputrescine deacetylase、GLO1及pantothenoylcysteine decarboxylase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其他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6.构建GLO1过表达及敲除菌种,并通过Elisa验证了GLO1基因表达情况对β内酰胺酶亚型产量的影响,共分析了10个亚型,包括β-内酰胺酶BES型、CTX-M1型、CTX-M2型、OXA1型、OXA2型、OXA10型、PER型、SHV型、TEM型及VEB型。结果显示,GLO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只对PER型β-内酰胺酶有影响,而对其他类型的β-内酰胺酶无显着影响。标准菌ATCC25922、对照菌大肠埃希菌中GLO1过表达后其PER型β-内酰胺酶表达显着增加,GLO1敲除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PER型β-内酰胺酶显着降低,这种降低可被转入GLO1过表达质粒后逆转。这些结果表明GLO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大肠埃希菌中PER型β-内酰胺酶表达量具有显着的相关性。结论1.实验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质谱显着改变,总体呈现下调趋势,且差异蛋白参与到与生物学过程、细胞成份及分子功能相关的各个方面。2.实验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与对照组敏感大肠埃希菌相比,代谢物以下调为主。3.GLO1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显着相关,其对耐药性的作用是通过增加PER型β-内酰胺酶产量介导的。
张凯睿[5](2020)在《地榆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消除及抗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肠埃希菌在兽医临床上可引起多种疾病,近年来愈来愈严重的耐药性问题对畜牧业以及人类的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威胁,从传统中药中寻找新的抗菌药物或耐药性抑制剂受到了广泛关注。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Longifolia(Bert.)Yüet Li的干燥根,味苦、酸、涩,性微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凉血解毒,止血敛疮的功能,现代研究证明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试验进行了地榆抗菌活性部位筛选、抗菌活性部位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消除及抗菌机制研究,取得以下结果:(1)地榆抗菌活性部位的筛选:通过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制备地榆醇提物,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萃取制备地榆不同部位提取物,并通过琼脂平板打孔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各部位的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地榆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部位提取物对沙门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对链球菌抑菌效果最强,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强。(2)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消除研究:采用联合棋盘法测定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与抗菌药物联用的效果,并检测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消除率,结果表明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主要与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呈协同作用,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消除率为3.1%,耐药消除子对美罗培南、氨曲南、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的敏感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机制:通过扫描电镜、碱性磷酸酶(AKP)检测法、SDS-PAGE等方法观察与检测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形态、AKP、DNA泄露和总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菌体细胞壁、增大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干扰细菌总蛋白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
全天文[6](2020)在《儿童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耐药性分析及应对策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感染多重耐药菌的高危因素,及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性,旨在了解儿童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现状,并为预防和治疗院内感染多药耐药菌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病区所有感染性疾病患者按照感染特点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对结果显示为多重耐药菌的病例进行病例资料收集,整理并记录多重耐药菌来源、构成及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菌株数,计算其耐药率,并分析感染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儿童重症医学科收治年龄满28天-14岁患儿,共61例次患者分离出多重耐药菌92株。61例次患者中男性43例次,女性18例次,治愈57例次,死亡4例次。患者的中位年龄为19个月,其中28天-1岁婴儿期患者27例次,1-3岁幼儿期18例次,3-6岁儿童5例次,6岁以上儿童11例次。住院时间的中位数为27d,≥20d的有36例次。白血病化疗期间引起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有14例次,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引起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5例次,确诊多重耐药菌前行肠外营养的患者有39例次。所有患儿入院前或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前均有1-3种抗生素的使用,其中有48例次患者有2种及以上抗生素使用情况。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天数≥20d、白血病、气管插管、肠外营养,入院或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前2种以上抗生素使用是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高危因素(OR值分别为4.764、6.404、1.784、2.039、2.236)。检出的多重耐药菌对3-8类抗生素耐药,其中静脉血标本来源39株,其次为痰及肺泡灌洗液、各类导管末端、腹水及腹腔引流液、中段尿、脑脊液和大便。92株多重耐药菌种革兰阴性菌51株,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多,共24株,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共41株,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多,各16株,其次为人葡萄球菌,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所有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70%以上,除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外,其余革兰阴性菌对碳氢酶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65%以上,其中鲍曼不动杆菌达1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有3株、1株和4株对替加环素耐药。革兰阳性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G、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在80%以上,未见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耐药菌株。结论: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以1岁以内婴儿期患者多见,其次为1-3岁幼儿期患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2.住院天数≥20d、白血病、气管插管、肠外营养,入院或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前2种以上抗生素使用是多重耐药菌的感染高危因素,也是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临床应加强耐药菌的监测并杜绝不合理用药,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患儿因加强护理,合理制定抗感染治疗策略,预防多重耐药菌的感染。3.革兰阳性多重耐药菌以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菌最多,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明显耐药。革兰阴性多重耐药菌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多见,且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仍是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的主要依据。
宋思惠[7](2020)在《虎杖膏组方药物对肛周脓肿菌群体外抑菌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索虎杖膏组方药物对肛周脓肿菌群的抑菌效果,为选择虎杖膏组方用于治疗肛周脓肿感染期及成脓早期提供用药依据。方法:与病人充分沟通、签订知情同意书后,采集符合试验要求的肛周脓肿患者脓液标本60份,微生物培养、菌种分离,使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保存病原菌或优势菌菌株,归纳肛周脓肿临床分离菌群分类、分布特点。采用本院药剂科提供的虎杖膏组方药物,分别配制低浓度组药液(含生药量浓度为200mg/mL)、中浓度组药液(含生药量浓度为400mg/mL)和高浓度组药液(含生药量浓度为800mg/mL)作为试验组药液;同时制备DMSO对照组溶液。将药液经琼脂稀释法分别制成含药MHA平皿和DMSO对照MHA平皿,复苏临床菌株并配制致病菌菌悬液均匀涂抹在平皿表面,经37℃培养箱孵育16-20h后,观察各组平皿抑菌效果。结果:1.60份肛周脓肿脓液标本的培养及鉴定结果:60份培养标本中有37份为混合感染(61.67%),23份培养标本经鉴定为单一病原菌感染致病。革兰氏阴性菌55株(91.67%),其中大肠埃希菌42株(70%);肺炎克雷伯菌10株(16.67%),铜绿假单胞菌3株(5%);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占总菌株的8.33%。2.虎杖膏组方药物对60株肛周脓肿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1)产ESBLs大肠埃希菌: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三组间抑菌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抑菌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5)(13)(15)(15)(15)),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抑菌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5)(13)(15)(15)(15)),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抑菌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5)(13)(15)(15)(24))。抑菌作用与三组含生药量浓度之间呈正相关(rs=0.8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三组间抑菌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抑菌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5)(13)(15)(15)(15)),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抑菌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5)(13)(15)(15)(15)),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抑菌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5)(13)(15)(16)(15))。抑菌作用与三组含生药量浓度之间呈正相关(rs=0.0.74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炎克雷伯菌: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三组间抑菌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抑菌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5)(13)(15)(19)(21)),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抑菌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5)(13)(15)(15)(15)),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抑菌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5)(13)(15)(15)(18))。抑菌作用与三组含生药量浓度之间呈正相关(rs=0.91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铜绿假单胞菌: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三组间抑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金黄色葡萄球菌: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三组间抑菌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肛周脓肿的常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2.虎杖膏组方药物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抑菌作用与三组含生药量浓度呈正相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与三组含生药量浓度无显着相关性。3.虎杖膏组方药物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不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抑菌作用,为选择虎杖膏组方药物用于治疗肛周脓肿感染期提供用药依据。
詹煜慧[8](2020)在《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温血动物的肠道内,属于肠道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自身的免疫力降低时,会引起严重的疾病。如尿道炎、腹泻、膀胱炎、胆囊炎、阑尾炎、败血症等,是人类重要的条件致病菌。所以抗菌药物的使用仍然是防治大肠埃希菌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不规范使用,导致大肠杆菌的耐药率越来越高。因此构建阿米卡星诱导大肠杆菌的耐药模型以及耐药菌株接合实验,为大肠杆菌耐药提供理论依据。目的本课题通过分析大肠杆菌的耐药谱并进一步用阿米卡星诱导敏感大肠杆菌,以及耐药株接合敏感菌株实验等,通过基因组测序等手段,比较诱导前后菌株的耐药表型变化以及基因的缺失、插入、CRISPR位点有无突变、筛选耐药基因等,从而进一步探讨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的机制。方法1.大肠杆菌的收集:从洛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收集大肠杆菌63株。2.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并用微量肉汤法测得所研究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3.抗生素诱导:用次抑菌浓度的阿米卡星同时诱导4株大肠杆菌耐药。4.无抗生素压力传代培养:对诱导耐药后的4株大肠杆菌在无抗生素的压力下传代培养。5.基因组测序:挑选一株诱导耐药株YDecoli27和诱导前敏感株ecoli27进行二代和三代测序,筛选有无基因的突变、以及CRISPR系统有无发生改变等。6.耐药接合转移实验:对临床耐阿米卡星的耐药株NYecoli、敏感株ecili27进行耐药接合实验,得到接合菌株JHecoli,并对3株菌株进行质粒拼装。结果1.63株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都较高,除头孢西丁外均高于60%;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都较低,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20%和1.60%。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分为group1和group2两个组,5个亚群。2.从63株大肠杆菌中检测出4株敏感大肠杆菌,用阿米卡星次抑菌浓度诱导至耐药,终浓度为1024μg/ml。诱导浓度与诱导时间呈正比关系。3.诱导后的菌株除阿米卡星耐药外,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磺胺异恶唑、头孢曲松均耐药。无抗生素压力传代培养65代,阿米卡星的敏感性恢复。4.对耐药株YDecoli27和敏感株ecoli27测序后,经过比对发现诱导前后有4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分别为xylh、yiah,yiaf,yiac。诱导后菌株比诱导前菌株少了16bp,诱导前后菌株无CRISPR位点的突变。5.耐药株上比对到865个基因岛。6.在敏感株ecoli27的质粒上没有检测到耐药基因,接合转移株JHecoli的质粒上检测到多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分别是AAC(6’)-Ib-cr、AAC(6’)-Ib9、AAC(6’)-Ib10、AAC(6’)-Ib7、AAC(6’)-IId、AAC(6’)-Ib8、AAC(6’)-Ib’、AAC(6’)-Ib、AAC(6’)-Ib4、AAC(6’)-Ib3、AAC(6’)-Ib’、AAC(6’)-Ib’’、AAC(6’)-Ib11、AAC(6’)-31、APH(3’)-Ia、APH(6)-Id、APH(3’’)-Ib、AAC(3)-IIa、AAC(3)-IIc、AAC(3)-IIe、AAC(3)-IId。并且接合转移后的菌株JHecoli对阿米卡星耐药,说明临床耐阿米卡星菌株的耐药质粒成功接合到JHecoli菌株中。结论携带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的耐药质粒可以通过接合实验使敏感大肠杆菌耐药。
王喆[9](2020)在《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住院患儿感染大肠埃希菌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探讨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患儿血液、脑脊液及无菌体液感染大肠埃希菌患儿共48例。总结其临床病例资料,包括患儿的性别、年龄、住院科室、感染途径、有无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病前是否应用抗菌素、是否进行外科手术、有无呼吸机使用及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分析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根据是否产生ESBLs分为产ESBLs组(18例)和非产ESBLs组(30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8例患儿中男36例,女12例,男女比例3:1,年龄6小时至13岁(中位年龄8岁),其中≤28天患儿17例(占35.4%)。内科36例(占75%),外科12例(占25%)。48例患儿主要临床诊断:化脓性脑膜炎11例(合并血流感染7例,合并血流感染及尿路感染2例)。腹腔肠道感染13例(合并血流感染9例),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16例,脐部感染合并血流感染1例,单纯血流感染7例。其中化脓性脑膜炎多见于新生儿期患儿(9例),占本研究新生儿期患儿大肠埃希菌感染的64.7%。婴儿期尿路感染引起血流感染最多见,占本研究婴儿期患儿大肠埃希菌感染的77.8%。学龄期患儿以阑尾炎合并血流感染多见,占本研究学龄期患儿大肠埃希菌感染的60%。21例(43.8%)患儿存在基础疾病包括早产(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脐尿管瘘(3例)、肠发育异常(3例)、白血病(6例)。明确存在的感染途径占总数66.7%,包括尿路(18例)、肠道(13例)、脐部(1例)。10例(20.8%)患儿接受手术治疗。3例(6.3%)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科、新生儿内科、新生儿外科。单因素分析示存在基础疾病、院内获得感染、3月内住院史、细菌培养前抗生素使用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培养前抗生素使用(OR=6.168,P=0.03)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产ESBLs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其余药物的耐药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5.56%、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5.56%、美罗培南耐药率为5.56%,显示耐药率较低。产ESBLs、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替加环素(TGC)均无耐药。结论:1.针对血液、脑脊液及无菌体液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中,我院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血液科、新生儿内科、新生儿外科。新生儿期化脓性脑膜炎比例高,婴儿期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比例高。2.ESBLs组和非ESBLs组在性别、年龄、感染途径、外科手术、呼吸机使用及预后均无差异;存在基础疾病、院内获得感染、3月内住院史、细菌培养前抗生素使用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培养前抗生素使用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3.本院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替加环素敏感性较好,在临床治疗中应优先选用,应需注意避免使用耐药率高的抗菌药物,且应根据临床症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的产生。用药过程中应将儿科用药限制考虑在内。4.应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治疗中应分析临床特点,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控制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与传播,为患儿减轻负担与痛苦。
罗德云[10](2020)在《大肠埃希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征及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血流感染是一种病死率高的危重疾病,大肠埃希菌是引起血流感染常见的病原菌。本文通过分析大肠埃希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2014-2018年的菌株分布特点、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大肠埃希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的药敏试验结果、临床数据。成组设计的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Mann-Whitney U检验用于单因素分析,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用于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00例大肠埃希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的年龄为(18-91)岁,中位年龄64岁,60岁以上患者占64.0%;其中男31(31.0%)例,女69(69.0%)例。86例患者合并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基础疾病以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泌尿系结石多见;14例患者未合并基础疾病。泌尿道为最多见合并的感染部位。泌尿外科(22.0%,22/100)、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2.0%,22/100)、内分泌科(14.0%,14/100)为大肠埃希菌检出数前三的科室。产ESBLs菌株数检出前三的科室分别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5株、泌尿外科13株、重症医学科6株。2014-2018年大肠埃希菌检出数无明显变化趋势,2016-2018年检出数较高。5年间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总体检出率为55.0%(55/100),2014-2018年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69.2%(9/13)、63.6%(7/11)、44.0%(11/25)、50.0%(13/26)、60.0%(15/25),5年间ESBLs检出率无明显变化趋势(χ2=0.274,P=0.601)。药敏试验显示5年间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高度敏感。ESBLs阳性组对我院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氨苄西林(100.0%VS 68.9%)、氨曲南(98.2%VS 0.0%)、头孢曲松(98.2%VS 0.0%)、头孢他啶(98.2%VS 0.0%)、头孢噻肟(98.2%VS 0.0%)、头孢唑啉(96.4%VS 20.0%)、头孢吡肟(100.0%VS 0.0%)、头孢呋辛(100.0%VS 4.4%)、庆大霉素(61.8%VS 31.1%)、左氧氟沙星(63.6%VS 20.0%)、哌拉西林(80.0%VS 53.3%)、妥布霉素(45.5%VS 13.3%)]高于ESBLs阴性组,P<0.05。预后差组对氨苄西林(100.0%VS 80.0%)、氨曲南(76.7%VS 44.3%)、头孢曲松(76.7%VS 44.3%)、头孢他啶(76.7%VS 44.3%)、头孢噻肟(76.7%VS 44.3%)、头孢唑啉(86.7%VS 51.4%)、头孢吡肟(76.7%VS45.7%)、头孢呋辛(83.3%VS 45.7%)的耐药率高于预后好组,P<0.05。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差组年龄大(Z=2.130,P=0.033)、ESBLs检出率高(χ2=8.129,P=0.004)、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χ2=7.229,P=0.007)、住院时间短(Z=2.336,P=0.020)、随机血糖高(Z=2.193,P=0.028)、白蛋白低(t=2.565,P=0.012)。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2型糖尿病(OR=4.391,95%CI:1.22815.694,P=0.023)、ESBLs阳性(OR=6.662,95%CI:2.07621.377,P=0.001)和白蛋白降低(OR=0.899,95%CI:0.8220.983,P=0.020)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1.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泌尿系结石为常见合并的基础疾病。泌尿道为最多见合并的感染部位。2.2014-2018年100例大肠埃希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中,产ESBLs总体检出率为55.0%,2014-2018年产ESBLs检出率无明显变化趋势。3.2014-2018年大肠埃希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药敏试验显示总体对除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外的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ESBLs阳性菌株耐药率高于ESBLs阴性菌株。预后差组菌株耐药率高于预后好组。4.患2型糖尿病、ESBLs阳性、白蛋白降低的患者预后不佳。
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论文提纲范文)
(1)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 |
2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 |
3 葛根芩连汤的研究进展 |
4 其他中药缓解细菌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
5 小结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一、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分离鉴定及药敏检测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菌株 |
1.2 实验药物 |
2 实验试剂与器械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器械 |
3 实验方法 |
3.1 样本采集 |
3.2 样品的处理保存 |
3.3 耐药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离 |
3.4 革兰氏染色(快速法) |
3.5 生化鉴定及药敏检测 |
3.6 药物的配备 |
3.7 微量肉汤稀释法改良法测定MIC、MBC |
4 实验结果 |
4.1 患儿基本信息 |
4.2 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分离结果 |
4.3 革兰氏染色(快速法)结果 |
4.4 药敏检测结果 |
4.5 MIC、MBC 测定的结果 |
5.小结 |
二、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大肠埃希菌的培养 |
2.2 生长曲线的绘制 |
2.3 结晶紫染色法筛选强成膜菌株 |
2.4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 |
2.5 中药对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表达及QS的影响 |
3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生长曲线的绘制 |
4.2 强成膜菌株的筛选 |
4.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观察 |
4.4 RT-PCR(荧光实时定量PCR) |
5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原晓风教授辨证治疗儿科疾病学术经验粹集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一、引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标本来源 |
2.纳入及排除标准 |
3.主要材料及试剂 |
4.主要仪器及设备 |
5.方法 |
5.1 标本的采集、接种与培养 |
5.2 细菌的鉴定 |
5.3 药物敏感性实验 |
5.4 耐药基因PCR检测 |
5.5 用ERIC-PCR技术进行同源性检测 |
5.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三、结果 |
1.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 |
1.1 标本分布情况 |
1.2 科室分布情况 |
1.3 耐药分布情况 |
2.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CRECO)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 |
2.1 标本分布情况 |
2.2 科室分布情况 |
2.3 耐药分布情况 |
3.本地区CRECO耐药基因检测及分布情况 |
3.1 耐药表型检测结果(复合纸片法) |
3.2 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 |
3.3 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分布情况 |
3.4 临床资料分析 |
4.ERIC-PCR同源性检测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病原菌分布 |
3.2 标本来源分布 |
3.3 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3.4 主要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3.5 主要阳性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本人简历 |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综述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4)GLO1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临床细菌标本的收集 |
2.1.2 标本混样、分组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临床细菌标本的培养 |
2.2.2 蛋白质组学样品制备 |
2.2.3 蛋白质定性与定量分析 |
2.3 TMT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 |
2.3.1 差异蛋白分析 |
2.3.2 聚类层次分析 |
2.3.3 功能分析 |
2.3.4 KEGG Pathway分析 |
2.3.5 PPI网络构建分析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耐药大肠埃希菌的代谢组学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临床细菌标本的收集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代谢组学分析 |
3.2.2 数据分析 |
3.3 质量控制 |
3.3.1 过程质控 |
3.3.2 数据质控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主成成份分析 |
3.4.2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
3.4.3 差异代谢物筛选 |
3.4.4 差异代谢物与相关代谢途径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代谢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关联分析 |
4.1 蛋白质学和代谢组学的关联性分析 |
4.1.1 相关性分析 |
4.1.2 KEGG Pathway分析 |
4.1.3 相关性网络图构建分析 |
4.2 靶标代谢组学分析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 |
4.3.1 色谱分析 |
4.3.2 方法学研究 |
4.3.3 靶标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GLO1对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材料、试剂 |
5.1.2 实验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大肠埃希菌培养 |
5.2.2 大肠埃希菌总DNA提取及质检 |
5.2.3 大肠埃希菌DNA文库构建 |
5.2.4 耐药菌全基因组框架图测序 |
5.2.5 耐药菌候选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5.2.6 构建候选基因GLO1敲除菌落 |
5.2.7 过表达质粒构建 |
5.2.8 Elisa测定β-内酰胺酶产量 |
5.3 实验结果 |
5.3.1 耐药菌筛选 |
5.3.2 11号耐药菌DNA提取质检结果 |
5.3.3 文库大小测定结果 |
5.3.4 耐药菌全基因组框架图测序结果 |
5.3.5 候选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
5.3.6 基因敲除和过表达菌种构建结果 |
5.3.7 Elisa测定β-内酰胺酶产量结果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研究进展 |
1.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现状 |
1.2 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治疗现状 |
1.2.1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的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治疗现状 |
1.2.2 对耐细胞病变效应和粘菌素大肠埃希菌的处理 |
1.3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 |
1.3.1 降低细胞膜通透性 |
1.3.2 靶标位点突变 |
1.3.3 外排泵机制 |
1.3.4 酶解作用 |
1.4 蛋白组学在细菌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
1.4.1 多重反应监测技术(SRM)检测病原菌库 |
1.4.2 监测细菌代谢过程 |
1.4.3 探索细菌致病性机制 |
1.4.4 探索细菌抗药机制 |
1.4.5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诊断应用 |
1.5 代谢组学在细菌研究方面的应用 |
1.5.1 菌株定量分析 |
1.5.2 细菌酶活性的代谢组学分析 |
1.5.3 揭示细胞内部调节机制 |
1.5.4 微观测量代谢状态 |
综述2 GLO1对疾病和微生物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
2.1 GLO1对人类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
2.1.1 GLO1对精神类疾病的调节机制 |
2.1.2 GLO1对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
2.1.3 GLO1对衰老的机制研究 |
2.1.4 GLO1对肿瘤的调节机制 |
2.2 GLO1在微生物方面的作用 |
2.2.1 GLO1对真菌的作用机制 |
2.2.2 GLO1对细菌的作用机制 |
2.2.3 GLO1对原虫的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地榆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消除及抗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畜牧业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 |
1.2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 |
1.1.1 抗生素结合靶点结构改变 |
1.1.2 产生对抗生素的灭活酶或钝化酶 |
1.1.3 主动外排系统活跃 |
1.1.4 细菌外膜通透性的改变 |
1.1.5 质粒介导的耐药 |
1.3 中药抗耐药菌的研究 |
1.3.1 中药对耐药菌的直接抑制作用 |
1.3.2 中药与抗生素联用的抗耐药菌作用 |
1.3.3 耐药性消除作用 |
1.4 地榆的研究进展 |
1.4.1 地榆的化学成分 |
1.4.2 地榆的药理作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地榆部位提取物的制备及抗菌活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地榆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
2.2.2 地榆部位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消除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与抗菌药联用药敏试验 |
3.2.2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的耐药性消除试验 |
3.3 讨论 |
3.3.1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与抗菌药联用药敏试验 |
3.3.2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的耐药性消除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4.2.2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形态的影响 |
4.2.3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细胞壁的影响 |
4.2.4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4.2.5 地榆正丁醇部位提取物对供试菌总蛋白合成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儿童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耐药性分析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人口流行性学特征 |
1.3 感染者临床特点 |
2.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
2.1 细菌培养检查项目 |
2.2 细菌培养方法 |
2.3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方法 |
3.纳入标准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MDRO感染者的临床特点 |
1.1 感染者年龄、性别及住院天数。 |
1.2 感染者原发感染灶、感染危险因素及转归情况 |
1.3 MDRO感染高危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 |
2.MDRO来源、构成及耐药性 |
2.1 MDRO来源及构成 |
2.2 MDRO的耐药性 |
讨论 |
1.PICU中 MDRO感染的高危因素 |
2.MDRO的来源 |
3.MDRO耐药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常见耐药菌感染现状及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7)虎杖膏组方药物对肛周脓肿菌群体外抑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肛周脓肿的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细菌耐药发展及机制 |
1.2 大肠杆菌耐药原因及机制 |
1.3 CRISPR与细菌耐药的关系 |
1.4 CRISPR系统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
1.5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关内容介绍 |
1.5.1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简介 |
1.5.2 氨基糖苷类主要作用机制 |
1.5.3 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 |
第2章 前言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来源 |
3.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3.1.3 主要实验试剂 |
3.1.4 主要试剂配方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株复苏 |
3.2.2 K-B法进行菌株药敏试验 |
3.2.3 微量肉汤法测定菌株最低抑菌浓度 |
3.2.4 阿米卡星体外诱导 |
3.2.5 耐药菌株接合实验 |
3.2.6 细菌DNA的提取 |
3.2.7 基因组测序 |
第4章 结果 |
4.1 临床收集大肠杆菌耐药情况及聚类分析 |
4.1.1 大肠杆菌药敏结果 |
4.1.2 大肠杆菌耐药谱结果 |
4.1.3 大肠杆菌聚类分析结果 |
4.2 四株敏感大肠杆菌药敏情况 |
4.3 阿米卡星诱导大肠杆菌耐药结果 |
4.4 基因组测序结果 |
4.4.1 基因组测序质控结果 |
4.4.2 基因组拼装结果 |
4.4.3 基因岛预测 |
4.4.4 CRISPR序列预测 |
4.4.5 前噬菌体预测 |
4.4.6 基因突变预测 |
4.5 耐药接合转移结果 |
4.5.1 耐药质粒拼装结果 |
4.5.2 质粒接合转移电泳结果 |
第5章 讨论 |
5.1 大肠杆菌药敏结果分析 |
5.2 阿米卡星诱导耐药分析 |
5.3 测序结果分析 |
5.3.1 基因岛结果分析 |
5.3.2 CRISPR结果分析 |
5.3.3 前噬菌体结果分析 |
5.3.4 基因突变结果分析 |
5.4 耐药接合转移结果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词汇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菌株来源 |
1.1.2 药敏鉴定及ESBLs鉴定 |
1.2 .研究方法 |
1.2.1 分组 |
1.2.2 数据 |
1.3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大肠埃希菌株来源及产ESBLs、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分布 |
2.2 产ESBLs、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科室分布 |
2.3 产ESBLs、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性别及年龄分布 |
2.4 血液、脑脊液、无菌体液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 |
2.4.1 病例特点 |
2.4.2 不同年龄段感染大肠埃希菌临床特点 |
2.4.3 患儿住院史及培养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
2.4.4 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住院时间 |
2.5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
2.5.1 单因素分析 |
2.5.2 多因素分析 |
2.6 产ESBLs、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耐药分析 |
3.讨论 |
3.1 儿童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特征 |
3.2 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
3.3 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科:分子流行病学和治疗方案的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大肠埃希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征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对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葛根芩连汤干预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佳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范晓蓓. 湖北医药学院, 2021(01)
- [3]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郭慧慧.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GLO1对耐药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影响研究[D]. 马鹤. 吉林大学, 2020(03)
- [5]地榆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消除及抗菌机制研究[D]. 张凯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6]儿童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因素、耐药性分析及应对策略[D]. 全天文. 青岛大学, 2020(01)
- [7]虎杖膏组方药物对肛周脓肿菌群体外抑菌试验研究[D]. 宋思惠.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8]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机制研究[D]. 詹煜慧.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7)
- [9]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D]. 王喆.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大肠埃希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征及预后分析[D]. 罗德云.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