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及肺循环分流术治疗肺咯血

支气管动脉及肺循环分流术治疗肺咯血

一、肺咯血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分流的介入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谢磊,况虹宇,易岂建,田杰,吕铁伟[1](2020)在《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相关性咯血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相关性咯血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上对此少见病的认识及规范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10岁8个月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相关性咯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以反复中至大量咯血并进行性加重入院。胸部增强CT+血管重建示降主动脉右侧缘发出一血管,扭曲走行至右肺门区,心血管造影明确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经介入封堵后治愈出院。结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相关性咯血是咯血的少见病因之一,心血管造影为诊断金标准。介入封堵为具备适应证的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相关性咯血的一线治疗手段,预后良好。

屈长征,刘经武,吴廷创,柴从海,张芙蓉,田强标[2](2020)在《术前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术前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分析。方法选取张家界市人民医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9月因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75例患者,术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后介入手术的38例患者作为联合组,未行CTA检查直接介入手术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责任动脉、非支气管动脉源性体循环动脉的检出率,栓塞术后的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前CTA检出责任动脉93支,其中非支气管动脉22支,术中DSA检出责任动脉126支,其中非支气管动脉46支,行CTA敏感率为73.8%(93/126),止血有效率92.11%,复发率5.26%。对照组术中检出责任动脉97支,其中非支气管动脉24支,止血有效率83.79%,复发率13.51%。联合组责任血管检出数目、非支气管动脉源性体循环动脉检出数目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有效率上联合组更优,且复发率明显降低;CTA检出责任血管的能力低于DSA。结论 CTA能敏感发现支气管动脉及非支气管动脉源性体循环供血动脉,术前行CTA检查后再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栓塞,能明显提高责任动脉的检出率;而且疗效优于未行CTA直接介入栓塞,术后复发率降低。支气管动脉CTA在介入术前能充分了解责任血管的开口、位置、血管走行及直径,为术中快速准确寻找责任血管、超选择插管、合理选择导管提供帮助,可以缩短操作和曝光时间、缩小辐射量、减少造影剂用量,明显提高介入治疗疗效,减少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王保贵[3](2020)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疗效及咯血复发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术(SAE)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疗效,并对咯血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53例,对所有患者施行SAE术。记录手术情况、术后止血率、相关并发症及责任血管数量、来源和造影表现。分别采用Kaplan-Meier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介入术后止血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SAE,共栓塞136支咯血责任动脉,每例1~5支,其中1支7例、2支19例、3支18例、4支8例、5支1例。在136支病变血管中,92支(67.6%)为支气管动脉(BA),44支(32.4%)为非支气管体循环动脉(NBSA),前者具体包括左BA 30支(22.1%)、右BA 45支(33.1%)、左右共干BA 17支(12.5%),后者具体包括肋间动脉27支(19.9%)、胸廓内动脉12支(8.8%)、甲颈干动脉2支(1.5%)、膈动脉2支(1.5%)、胸外侧动脉1支(0.7%)。责任血管直接征象为对比剂溢出,间接征象为动脉主干增粗迂曲、BA-肺循环分流及远端小血管增多、扩张、紊乱。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25例,聚乙烯醇(PVA)颗粒栓塞28例。51例栓塞后即刻止血,止血率为96.2%(51/53),2例咯血减少(责任血管数量分别为3支和4支,均为重度支气管扩张)。无患者出现截瘫等严重并发症,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经对症处理后缓解。对成功止血的51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3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随访期间共有11例患者咯血复发,复发率21.6%(11/51),其中6例患者再次接受SAE治疗,截至随访终点均未出现咯血复发。全组患者半年、1年和2年一期累积止血率分别为98.0%、96.1%和81.8%,二期累积止血率分别为98.0%、98.0%和93.9%。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的止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血管数量、支气管扩张分级和栓塞剂材料患者的止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血管数量、支气管扩张分级和栓塞剂材料是介入术后止血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SAE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较好的中远期止血率。NBSA是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重要来源,其彻底栓塞有助于保证疗效和减少复发。病变血管数量、支气管扩张分级和栓塞剂材料是介入术后止血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刘阳阳[4](2020)在《支气管动脉CTA综合后处理技术在急诊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A综合后处理技术在急诊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入组标准,收集沧州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住院行DSA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急诊大咯血患者106例,根据术前是否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即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后行DSA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者为A组,术前未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直接DSA支气管动脉栓塞术者为B组。其中A组78例,B组28例。研究内容:1.术前通过CTA后处理技术观察并重建出咯血责任血管的三维立体模型,记录并比较术前支气管动脉CTA与术中DSA咯血责任BA的起源、开口位置、数量、走行等影像学特征。2.比较两组术中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对比剂用量,术后均密切关注栓塞疗效及连续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首次介入栓塞成功率。3.应用支气管动脉CTA后处理技术对正常起源责任BA的不同开口特点与MIK、CB2造影导管插管稳定的相关性进行研究。4.对所有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A组CTA共检出咯血责任BA145支,其中异位起源BA19支;A组DSA共检出咯血责任BA155支,其中异位起源BA20支。以DSA为金标准,CTA对检出咯血责任B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55%(145/155)、100%(145/145),CTA对检出异位起源BA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00%(19/20)、100%(19/19)。CTA对B-P分流或体-肺循环分流的检出能力差于DSA,差异有显着性。2.A组每台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00<0.05),差异有显着性;A组每台手术对比剂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00<0.05),差异有显着性。A组3例、B组5例术后24h内再发大咯血,二次栓塞后成功。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脊髓损伤、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再发大咯血。A组患者首次栓塞成功率为96.15%,B组患者首次栓塞成功率为82.14%,首次栓塞成功率A组大于B组(χ2=3.963,P=0.047<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Ⅰ组(BA纵向开口0°~59°范围并横向开口0°~44°范围)造影导管CB2插管稳定性明显高于MIK,差异有显着(P=0.008<0.05);Ⅱ组(纵向开口60°~119°范围并横向开口0°~44°范围)造影导管CB2插管稳定性高于MI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5);Ⅲ组(纵向开口120°~180°范围并横向开口0°~44°范围)、Ⅳ组(纵向开口0°~59°范围并横向开口45°~90°范围)和Ⅴ组(纵向开口60°~119°范围与横向开口45°~90°范围)造影导管MIK与CB2插管稳定性无显着差异(P>0.05);Ⅵ组(纵向开口120°~180°范围并横向开口45°~90°范围)造影导管MIK插管稳定性有高于CB2的趋势,但差异无显着(P=0.061>0.05)。结论:1.支气管动脉CTA综合后处理技术能术前及时发现和评估出血责任支气管动脉的起源、开口、数量及影像学特点。2.支气管动脉CTA指导下,术者术中能快速、准确找到出血责任BA,明显缩短介入手术时间,减少对比剂用量,提高首次介入栓塞成功率,对急诊咯血的及时精准救治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3.正常起源的责任BA:当纵向开口0°~59°范围并横向开口0°~44°范围时,造影导管选择CB2插管稳定性要明显优于MIK,当纵向开口60°~119°范围并横向开口0°~44°范围时,造影导管选择CB2造影导管插管稳定性要优于MIK;对于纵向开口0°~120°范围并横向开口45°~90°范围时,造影导管CB2与MIK插管稳定性无显着性差异。对于纵向开口120°~180°范围并横向开口45°~90°范围时,MIK插管稳定性有高于CB2的潜在趋势,但无显着性差异。

Expert Consensus Writing Group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ptysis,Respiratory Branch of Beijing Doctor Association;[5](2020)在《咯血诊治专家共识》文中认为咯血是一种临床上很常见的症状,未能及时、正确处理的咯血有时会导致患者猝死。以往的教科书、专业书对于咯血的临床诊断描述大同小异,不外乎是介绍其定义、咯血量等,之后罗列了几十种可以引起咯血的疾病(病因),再分别介绍一下相关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有时画一个简单的流程图,极少体现咯血诊治的个体化。在临床上很少会有医生按照流程图那样询问病史,再进行体检以及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然后得出结论。初学者乃至多年从事临床的医生仍旧不得要领。某些比较简单的疾病,如典

戴立果[6](2018)在《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参与咯血的影像学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和目的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on-bronchial systemic artery,NBSA)是咯血血管的重要相关动脉,有效的介入栓塞能巩固咯血治疗效果,降低近期复发率。为了解不同解剖分布的肺部病变与NBSA的关系,本课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析的影响因素还包括性别、年龄、肺部基础疾病、左右肺叶之间的差异。探讨并总结NBSA的分布情况及供血规律。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共471例NBSA参与供血的咯血患者的DSA、CT等影像资料。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及左右肺NBSA的发生率,统计分析导致咯血的疾病分类、病变解剖位置和相关NBSA的来源及分布情况,归纳NBSA向肺部病变供血的规律。结果本组病例包括男性280人、女性191人;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88岁,平均年龄54.1±15.3岁;检出病理性NBSA共计1203支,发生率为67.3%。不同性别、年龄、左右两肺的NBSA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支气管扩张和肺结核是诱发咯血相关NBSA的最常见病因,不同疾病的NBSA数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中发生NBSA数量最多的是肺毁损(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所致)和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其中肺毁损发生NBSA的数量多于肺慢性炎症、肺部肿瘤,但当肺部病变弥漫、累及多个肺叶或全肺时,不同疾病间的NBSA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见NBSA来源为膈下动脉(369支)、胸廓内动脉(304支)、食管固有动脉(128支)、肋间后动脉(143支)、胸外侧动脉(85支)、肋颈干(48支)、甲状颈干(25支)等。不同起源血管的NBSA在不同肺叶的分布不同(P<0.05)。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肋颈干、胸外侧动脉、肋间后动脉来源的NBSA主要发现于肺上叶病变,其中以肋颈干分布趋势最为集中;膈下动脉、食管固有动脉来源的NBSA主要发现于肺下叶病变,其中以食管固有动脉分布趋势相对集中。常见分布于肺中/舌叶病变的NBSA主要起源于膈下动脉、食管固有动脉、胸廓内动脉。结论1、诱发咯血相关NBSA的最常见疾病是支气管扩张。不同基础疾病的NBSA数量有差异,其中肺毁损NBSA数量最多、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2、膈下动脉、胸廓内动脉等胸腹部体动脉是NBSA的主要来源。NBSA的分布与肺部疾病的解剖部位密切相关,NBSA供血规律在很大程度上遵循“就近原则”。当肺部疾病邻近胸腹部体动脉的供血区域时,这些体动脉有可能参与肺内病灶供血,成为咯血相关血管。3、年龄、性别对NBSA的数量无影响,左、右肺间NBSA的数量无统计学差异。

廖志中[7](2018)在《肺部CT在结核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肺部CT对结核性咯血的预测用价值并分析其对结核性咯血介入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本实验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中长沙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结核患者,根据其是否有咯血将其分成咯血组与30例非咯血组,每组收集30例。比较咯血组患者和非咯血组患者的CT表现,研究找出与咯血相关的肺部病变;并将这些有意义的相关性病变分别与同一患者DSA下发现的责任血管分布进行对照,并分别运用SPSS 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看能否通过观察肺部CT表现达到对咯血责任血管的预测作用。结果:(1)咯血组患者和非咯血组患者病例在年龄、性别比、术前痰培痰检、结核中毒症状方面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2)肺结核咯血组患者在空洞、空洞内伴液平、空洞伴曲菌球、磨玻璃影、支气管扩张、胸膜增厚等CT表现方面所占百分比较非咯血组高(表-2),统计学上有显着性差异(P值均<0.005);(3)30例咯血组内DSA发现咯血动脉的数量共发现141支,来源于肋间后动脉的占比最高,有30.50%;(4)应用空洞、支气管扩张、毛玻璃样影、胸膜增厚这四种肺部CT病变对30例咯血组患者病灶相应肺叶出现责任血管(以DSA作为金标准)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应用磨玻璃影来预测结核性咯血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最高,分别为85.71%、96.25%、91.33%。结论:1.肺部CT能发现与结核性咯血相关的肺部病变。2.肺部CT中一些特征性表现能对结核性咯血责任动脉进行不同程度的预测。3.介入术前CT能为结核性咯血患者寻找咯血责任动脉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操作时间,减少漏栓,提高栓塞止血成功率及其疗效。

高天俊,詹雨林,张宏光,徐志勇,刘利兰,范义,娄明武[8](2016)在《多材料复合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多种材料复合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及咯血复发的原因。方法搜集经内科治疗无效的97例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种栓塞材料,对支气管动脉进行逐级、多方位复合栓塞,术后随访患者2个月2年,观察栓塞治疗的效果、复发咯血的时间及原因并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97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栓塞治疗,其中94例术后咯血即止。随访至2个月时,共10例咯血复发,其中8例属于责任血管漏栓,2例为结核病灶进展致再发咯血。在2个月后的随访中,共8例咯血复发,原因均为原基础病灶进展(6例结核,2例肺癌)。所有患者中未见有因栓塞血管再通而复发咯血者。17例复发者中16例给予2次栓塞治疗后未再发咯血,1例肺结核患者复发2次,行第3次栓塞治疗后咯血停止。结论多材料复合栓塞可减少栓塞血管的再通率,其栓塞彻底、止血效果显着、疗效确切。责任血管漏栓及术后原发病灶进展是其咯血复发的主要原因。

保广鹤,马彦寿[9](2016)在《混合栓塞治疗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肺咯血中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混合栓塞对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B-P分流)的肺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造影证实存在B-P分流的肺咯血患者的支气管动脉进行混合栓塞治疗。结果:治疗后3天内19例全部止血,术后半年随访无复发。结论:B-P分流发生于病变区域的血管网络,支气管动脉远端用明胶海绵碎块、PVA颗粒栓塞,明胶海绵长条栓塞相对细小主干,近端用羊毛钢圈栓塞,这样永久、完全栓塞病变区域血管网,能彻底防止咯血复发。

刘武军,李焕祥,吕峰泉,马彦寿,吴泽涛[10](2015)在《平阳霉素在肺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附21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明胶海绵(Gelatin Sponge granule-GSG)介入治疗肺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1例咯血患者经DSA发现存在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判定责任血管、瘘口的类型、数目、大小,全部病例使用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本组21例手术均成功,栓塞术后随访6个月3年,20例患者临床咯血症状消失,1例术后8个月再次咯血,第二次使用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行介入治疗,咯血症状消失。结论:对肺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的患者,选择性血管内使用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疗效显着,安全性高。

二、肺咯血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分流的介入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咯血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分流的介入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2)术前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CTA扫描方法
    1.3 支气管动脉栓塞
    1.4 随访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供血动脉数及非支气管动脉占比
    2.2 两组止血疗效及复发率对比
3 讨论

(3)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疗效及咯血复发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患者资料
    2.2 所需设备、药品和器材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与随访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治疗情况
    3.2 随访结果
    3.3 介入术后止血率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3.4 介入术后止血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BA栓塞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2 不同栓塞剂材料的疗效差异
    4.3 责任血管的多样性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4.4 咯血介入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4.5 总结、不足和展望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综述 咯血的诊疗现状和新进展
    参考文献

(4)支气管动脉CTA综合后处理技术在急诊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支气管动脉CTA成像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参与咯血的影像学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肺部CT在结核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
    2.1 病例资料
    2.2 研究对象资料
    2.3 检查方法
        2.3.1 胸部CT检查
        2.3.2 介入方案及DSA表现
    2.4 研究方法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基本情况比较
    3.2 咯血与CT表现病灶的关系
    3.3 咯血组责任动脉与CT病灶的关系分析
        3.3.1 咯血责任动脉的数量和来源
        3.3.2 肺部病灶与咯血责任动脉分布对照
第四章 讨论
    4.1 肺结核咯血的病理基础
        4.1.1 结核性咯血的主要发病机制
        4.1.2 咯血的动脉来源
    4.2 肺结核咯血的CT表现
        4.2.1 基础病变CT表现
        4.2.2 咯血的直接CT征象
        4.2.3 咯血动脉的CTA表现
    4.3 肺结核继发血管异常在DSA的表现
    4.4 肺部病变预测咯血责任动脉分布的可行性
    4.5 肺部不同基础病灶发生咯血机率存在差异
        4.5.1 空洞病变
        4.5.2 继发性支气管扩张
    4.6 提示咯血发生的肺部征象:磨玻璃影
    4.7 胸膜增厚与NBSA侧支参与的咯血
    4.8 肺循环参与供血
    4.9 肺曲霉菌引起咯血也不容忽视
    4.10 本研究的临床价值和局限性
        4.10.1 本研究的临床价值
        4.10.2 本研究的局限性
    4.11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多材料复合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的临床观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血管造影及栓塞情况
    2.2 随访结果
    2.3 并发症
3 讨论
    3.1 复合栓塞的原理及依据
    3.2 责任血管的查找与判定
    3.3 疗效分析
    3.4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9)混合栓塞治疗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肺咯血中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2.1 插管
3 并发症
4 疗效分析

(10)平阳霉素在肺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附21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临床症状
    3方法
结果
    1 21例肺咯血患者经DSA造影发现病变血管
    2 动脉造影表现
    3 治疗效果
    4 围手术期并发症
    5 随访
讨论

四、肺咯血支气管动脉与肺循环分流的介入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相关性咯血一例并文献复习[J]. 谢磊,况虹宇,易岂建,田杰,吕铁伟.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09)
  • [2]术前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 屈长征,刘经武,吴廷创,柴从海,张芙蓉,田强标. 当代医学, 2020(17)
  • [3]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疗效及咯血复发相关因素分析[D]. 王保贵.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支气管动脉CTA综合后处理技术在急诊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D]. 刘阳阳.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5]咯血诊治专家共识[J]. Expert Consensus Writing Group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ptysis,Respiratory Branch of Beijing Doctor Association;.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0(01)
  • [6]非支气管性体动脉参与咯血的影像学相关性研究[D]. 戴立果. 广州医科大学, 2018(05)
  • [7]肺部CT在结核性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D]. 廖志中. 南华大学, 2018(01)
  • [8]多材料复合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 高天俊,詹雨林,张宏光,徐志勇,刘利兰,范义,娄明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06)
  • [9]混合栓塞治疗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肺咯血中的效果分析[J]. 保广鹤,马彦寿. 青海医药杂志, 2016(01)
  • [10]平阳霉素在肺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附21例分析)[J]. 刘武军,李焕祥,吕峰泉,马彦寿,吴泽涛. 青海医药杂志, 2015(01)

标签:;  ;  ;  ;  ;  

支气管动脉及肺循环分流术治疗肺咯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