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3S技术在乌兰察布盟森林分类区划界定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和娟[1](2021)在《基于GIS辅助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教学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GIS强大的功能对地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将GIS作为教学手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GIS与乡土地理相结合能够发挥出更大的育人功能,因此研究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十分必要。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为例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践研究法,分析了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和GIS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两类教学案例并总结出相应启示,指导本文教学案例的开发;根据初中地理教科书的内容收集和遴选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资料,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确定教学主题;设计了4个GIS辅助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实施了一个教学案例并进行了反思和优化;通过对教学案例设计过程的总结提出了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依据初中地理教科书的内容,通过查阅书籍、网站和实地走访收集到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资源13类。依据课标筛选出7类16个教学主题。第二,依据课程标准、“双动两案”教学模式以及GIS的功能,开发出4个GIS辅助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历史沿革、自然环境特征、工业和交通运输。教学案例包括教案和学案两部分。第三,通过总结GIS辅助呼和浩特市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过程,得到了3个阶段,9条策略。第一阶段乡土资料收集及遴选策略:以地理教科书内容为指导收集乡土地理资料、以多种资料收集方式确保乡土资料全新全面;第二阶段确定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主题的策略:以课程标准作为确定教学主题的依据;第三阶段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确定教学目标、恰当引用高中地理知识融入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以教学内容和学情为依据设计GIS的应用形式、以问题的形式对乡土地理和GIS进行总结反馈、课后探究环节以实践为主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以多元的教学评价方式作为落实教学目标的保障。
玉山[2](2020)在《内蒙古草原火行为及其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是我国草地资源大省,也是草原火易多发地区,年均草原火面积居全国之首。草原火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不可避免的干扰因子,如果草原火失去控制形成灾害,就会造成严重损失。草原火的燃烧和蔓延机理直接关系到草原火预测预警、草原火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管理等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对草原火行为进行深入全面的定量研究。本论文通过对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的可燃物野外调查和室内燃烧试验,分析了内蒙古草原可燃物燃烧特性、草原可燃物时空分布、草原火时空特征及对火灾碳排放量估算,并基于草原火燃烧实验对草原火行为模型参数进行了本地化处理,利用Python程序语言基于CA和GIS技术,构建了适用于内蒙古草原火行为模型,实现对草原火蔓延的模拟。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内蒙古草原火多发的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地区的70种主要草原可燃物野外调查为基础,应用锥形量热仪进行燃烧实验,获取了可燃物的10个燃烧参数。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草地类型可燃物燃烧难易程度进行低、中、高定级,为模型模拟提供参数支撑。结果表明歪头菜、菊等19种植被类型易燃性较高,大针茅、毛连菜等25种植被类型易燃性中等,鸢尾、鳞叶龙胆等26种植被类型易燃性较低。(2)结合遥感与地面监测数据,对内蒙古草原火以及可燃物量时空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草原火的年动态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00-2016年的17年间共发生的草原火燃烧面积为5298.75 km2,年均311.69 km2。内蒙古草原火主要集中在春季,火烧面积占全年总火烧面积的57.75%。草原火发生季节差异较强,4月草原火烧面积就约占总面积的1/3;秋季的9、10月份亦为草原火多发期。从空间分布上看,内蒙古草原火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两大草原以及阿尔山西部的草原地区。(3)通过大量野外调查与采样,结合室内控制燃烧实验,测定并计算了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计量参数和单位质量可燃物的碳释放量,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变化规律。内蒙古草原在2000~2016年的17年间草原火总碳排放量为2.24×107 kg,年均碳排放量为1.32×106 kg。碳排放量年际变化不大,2000-2016年碳排放散点图的趋势线的斜率为-4.57,表明略有下降的趋势。从空间上看,碳排放呈现出内蒙古东中部为高碳排放区,西部为低排放区,整体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边境地区排放量尤为集中。(4)基于王正非原始模型,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并辅以遥感技术,主要针对可燃物配置格局系数(Ks)和风速更正(Kw)两项指标,优化和修正了王正非火速模型,使部分模型参数本地化。结合Himawari-8数据获取草原火发生的同步观测信息,转换为真实草原火过程参数,进而推算草原火蔓延速度(R),获取常数c(c=0.35)值,对Kw风作用系数进行修正。根据改进的王正非火速模型模拟值与卫星遥感监测结果对比发现,在所模拟预测的3个时段的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误差小于10%,可以看出改进参数模型模拟结果精度具有一定可靠性。(5)基于改进后的王正非草原火蔓延模型,引入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CA),利用Python程序语言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和Arcpy站点包构建草原火蔓延CA-王正非模型,实现了草原火场的动态模拟。将修正后CA-王正非模型与东乌珠穆沁旗萨麦苏木接连发生的两起草原火遥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随着可燃物配置更正系数的增加,火蔓延速度、火线强度、火焰长度均呈现升高的态势。此外,基于模型模拟的4个时段的过火面积和监测的实际燃烧过火面积的重叠部分占监测的实际燃烧面积的87.49%,认为CA与GIS结合的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周浩[3](2018)在《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挠力河流域位于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三江平原的腹地,具有重要的粮食生产地位和湿地生态保育功能。近年来,该流域水田面积持续扩张,水田化系数已由2000年的16.89%增至2015年的37.28%,变化极其剧烈。水田的扩张导致了下垫面条件发生改变并促使产汇流机制发生变化,使得该流域的植被截留、陆面蒸发、土壤入渗等水循环环节发生了明显变化。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已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与匹配”的态势,且土地与水存在明显的错位情形。开展该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问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范式推广意义。本文遵循“理论机制-过程模拟-策略应对”的研究思路,围绕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综合应对的重大实践需求。由于耕地信息提取的准确与否及其精度直接关系到流域水循环过程、农田需水情势研究的准确性和精度,基于灰色理论提出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提取出挠力河流域有效耕地空间分布信息,研究基础性的耕地利用格局问题;其次考虑到挠力河流域水文变量及参数数据资料较为匮乏的特点和遥感及GIS信息技术在获取偏僻区域的信息以及直接和间接的常规手段难以测量得到的水文数据上独特的优势,通过改进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DTVGM),构建基于遥感驱动式的分布式水文模型(Remote sensing distributed time variant gain model,RSDTVGM),从逐日尺度上模拟研究区的水文循环过程;将水土资源平衡细分为3个层次,通过逐级增加限制因素来探讨气候、作物和土壤3个层次的水土资源平衡态势及其耕地利用下的水土资源平衡效应,其中气候水分平衡反映区域水分盈亏一般状况,作物水分平衡反映作物的理论水分收支关系,而土壤水分平衡表征农田实际水分收支关系,更具有农田灌溉指导意义;最后围绕水土资源平衡的综合应对,通过加入人工状态来研究该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农田精准灌溉管理等方面实现挠力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综合应对。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提出了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即:在排除面积较大的特殊地块(如大片林地、建设项目用地)前提下,在一定非耕地斑块面积区间范围内,对一定面积区间间隔的非耕地斑块进行面积统计和若干次累加处理,数据将表现出显着的指数回归特征。通过对非耕地信息变化规律的“灰色”规律挖掘,预测出不同区间范围下的灰色预测精度。进而提取挠力河流域2000、2005、2010和2015年有效耕地的空间分布信息。同时对有效耕地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近15年间挠力河流域水田化过程极其强烈,水田化系数由2000年的10.23%增至2015年的23.39%,逐渐进入水田化的中期阶段,而旱地面积则持续下降;4个研究时点耕地在空间分布上,流域旱地分布的标准差椭圆的主轴均沿东北偏北-西南偏南方向分布,在空间上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和离散型,旱地主要分布区域的水田化现象较为剧烈。水田空间分布整体顺时针收缩,分布趋于集中化,且其分布重心缓慢向西南方向移动,水田整体偏移特征恰好与三江平原水田“北移东扩”的整体特征相反,未来需根据挠力河流域的地区特点的差异性制定差别化的耕地管理策略。(2)挠力河流域的降雨特征差异较三江平原地区更为突出,流域夏季的降雨量逐渐下降,其周边的建三江垦区地区的降雨量缓慢波动上升,挠力河流域的水分供应条件逐渐变差,而这种变化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地表潜在蒸散量和地表的植被要素条件上,该流域的水资源供应情势逐渐变差。同时人工下垫面要素条件的改变,将会改变挠力河流域的地表覆被信息、沟渠信息等,对水循环规律造成了强烈的人工影响。(3)水土资源平衡研究实质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时空匹配问题。由于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互动耦合关系,需将水土资源平衡纳入复杂系统来开展研究。本文构建的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RSDTVGM,能够对挠力河流域地表径流、壤中流、潜在蒸散量和实际蒸散量进行逐日尺度的反演。同时数据检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在挠力河流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模拟结果显示,挠力河流域境内径流分布差异较大,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径流量偏低,挠力河干流沿岸和内外七星河地区地表径流量偏高。(4)对于气候水分平衡,挠力河流域常年处于“负”的气候水分盈亏态势,西部以及东北部的饶河县盈亏绝对值显着大于中部和南部地区,且整体呈现由西向南递减的趋势。同时夏季的盈亏高值区恰为冬季低值区。随着耕地内部结构的剧烈变化,旱地和水田的气候水分盈亏绝对值逐年下降,旱地和水田的平均水分亏缺量均表现出逐渐下降的情形,在水田急剧扩张、旱地面积持续下降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背景下挠力河流域的气候水分盈亏条件表现趋好特征:2000年,挠力河流域水田的气候水分亏缺量达到649.63 mm,至2015年,流域水田的平均水分亏缺量降低了 75.60 mm,变为574.03 mm,下降幅度达到11.64%。旱地的气候水分亏缺量则由2000年的659.57 mm降至2015年的573.71 mm。近年来,挠力河流域整体表现出“暖湿化”的气候变化特征,在自然气候要素变化条件下,挠力河流域初始层次的水分亏缺态势向良性发展。(5)作物水分平衡方面,中稻、春小麦和春玉米水分盈亏特征差异较大,其中中稻大部分处于轻度水分亏缺的状态,春小麦的盈亏状态最好,15年间大部分面积处于正常水分亏缺状态;而对于春玉米而言,由于其对水分需求大,同时旱作物中的春玉米是最主要的作物类型,2000年轻度缺水区占到总面积的94.43%,其余年份的轻度干旱面积占比依次为17.65%、31.24%和24.08%。挠力河流域水田以水稻种植为主,中稻的水分盈亏评价结果对应着水田水分盈亏状态,水田的急速扩张,使得其对应的水分盈亏评价结果发生强烈变化。轻度干旱区面积急剧增加,由2005年的2826 km2增至2015年的5473 km2。由于水田的持续性扩张和旱地的收缩作用,挠力河流域无旱区面积波动幅度较大。对于旱地而言,2000年流域旱地中的春小麦和春玉米的相对面积比例依次为20.77%和79.23%,其对应着约有2746.69 km2的旱地处于无旱的状态,9023.19 km2处于轻度干旱,2015年旱地的无旱区面积达到6985.21 km2,轻度干旱区面积为2247.96 km2。(6)土壤水分平衡方面,对于3大作物而言,2000年的水分亏缺态势较2005、2010和2015年更为严峻,对于中稻而言,缺水是该流域土壤水分平衡的最主要特征,同时不同年际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特征,而对于春玉米而言,水分亏缺也是挠力河流域春玉米的多年期农田土壤水分平衡的特征,但部分地区的春玉米处于水分盈余的状态。春玉米表现出土壤水分亏缺的特点,其亏水量逐年减少。对于耕地的土壤水分平衡而言,2000年平衡态势极其严峻,以重度和严重缺水为主,2005、2010和2015年则以轻度和中度缺水为主。研究期初,挠力河流域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平均水平处于-1194.63~277.44 mm范围内,其中缺水的高值区多位于挠力河干流沿岸地区和内外七星河腹地,该地区为挠力河流域水田化扩张的核心区域。而至2015年,耕地高水分亏缺地区的面积也迅速增加,高水分亏缺地区更为集中,且分布范围更广。(7)对于流域的水土资源平衡,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处于灌溉缺水的状态,其中富锦市缺水量达到2.71 X 108 m3,对应的水田平衡量为556.76 km2,是挠力河流域灌溉情势最为严峻的县域,宝清县的相对缺水情势良好,水田平衡量为584.68 km2,对于旱地而言,各县域的灌溉保障程度与水田基本一致,即宝清县、饶河县、七台河市和双鸭山市辖区处于开发盈余状态,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的现有供水条件不能满足其耕地的用水需求。(8)为保障挠力河流域的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应从科学调整作物结构布局、实施农田精准灌溉管理、实施区域间的调水工程和合理开采地下水4个方面来开展,其中农田精准灌溉管理可采用智能体模型(Agent)原理构建的空间优化配置模型(AgentLA)实现灌溉图层完整和灌溉需求程度高的双层目标下管理分区。针对挠力河流域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当地政府应在水土资源平衡评价的基础上,科学调整耕地作物结构布局(富锦市、友谊县和集贤县),同时实施区域间的调水工程,以保证跨区域的水资源分配,并且采取合理的精准灌溉管理措施,在保证作物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减少农业用水的损耗,同时根据地下水分布情况,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本研究对开展挠力河流域乃至三江平原地区的现代农业试验区农业结构调整、农田精准灌溉管理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均具有重要价值,丰富和完善了水土资源平衡研究,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郑颖[4](2016)在《基于3S的内蒙古湿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1993年和2013年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根据建立的内蒙古湿地遥感分类体系,采用人机交互式解译的方法,对内蒙古湿地信息进行提取。从湿地数量、空间分布、类型转化和空间格局的角度分析了内蒙古湿地1993~2013年动态变化情况,并且讨论了影响湿地动态变化的因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照先前的湿地系统分类方法,结合研究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基于遥感技术,将内蒙古地区的湿地划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个湿地系统,以及河流、湖泊、沼泽、湿草甸、盐生草甸、库塘、水渠7个湿地类型。(2)收集数据,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选用决策树分类法计算机自动提取湿地水体部分,并建立遥感解译标志,运用人机交互式解译的方法提取出完整的内蒙古湿地信息,以提高解译精度。(3)内蒙古湿地面积由1993年的42188.75km2减少到2013年的38912.76km2,减少了3275.99km2,降幅为7.77%。(4)二十年来,各湿地类型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其中,河流、湖泊、沼泽和湿草甸显着减少,湖泊减少量最大,为1673.83km2,占全区湿地减少量的51.09%。盐生草甸和人工湿地明显增加,增加量分别为407.02km2和45.OOkm2。但湿地总体仍然呈现出萎缩减少趋势。(5)内蒙古湿地主要表现出湿地与非湿地、各类型湿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分别有22.65%的河流、16.10%的湖泊、8.94%的沼泽、4.17%的湿草甸、15.76%的盐生草甸和8.05%的人工湿地转为非湿地。各有3.77%的河流、8.99%的湖泊、2.29%的沼泽和1.06%的湿草甸转向盐生草甸。(6)内蒙古湿地空间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呈现出显着的地区分异现象。其中西部区湿地减少幅度最大、速度最快。内蒙古湿地空间格局表现为大多数湿地类型斑块优势度基本稳定、斑块破碎化加剧、萎缩严重。
萨楚拉[5](2015)在《内蒙古草原牧区雪灾监测与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牧区雪灾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数学模型等方法,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社会经济数据统计分析等综合方法,进行了研究区积雪时空动态监测,建立了基于风云3B微波遥感数据的雪深反演模型,提出了内蒙古草原牧区雪灾快速监测评估方法,进行了实证雪灾风险评价,研发了雪灾监测与风险评价辅助决策系统。本研究对政府制定雪灾应急管理、防灾减灾决策以及相关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内蒙古近10年(20032012年)的积雪时空动态监测分析:时间序列特征,内蒙古积雪面积年内变化显着,平均最大积雪面积发生在每年的1月份,平均最小积雪面积发生在每年的10月份;内蒙古积雪面积在时间序列过程中整体上呈微减少的趋势,其中每年平均减少面积为7km2;稳定积雪区域面积的年际变化波动小,并呈微减少的趋势;初雪日期不断推后,且终雪日期逐渐提前,积雪持续时间在显着减少;年平均雪深呈稍微缓慢减少的趋势,减少率为0.56cm/10a。空间分布特征,锡林郭勒草原和乌兰察布草原的积雪面积变化是内蒙古总体积雪面积波动的主导区域;内蒙古平均雪深10cm以上的积雪地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山脉地区,并且初雪日期早和终雪日期晚,也是积雪日数较长的稳定积雪覆盖区域。(2)提出基于国产卫星风云3B微波数据的适合于内蒙古草原牧区的雪深反演模型,模型拟合决定系数R2为0.59,精度验证的均方根误差为3.12cm,平均相对误差为18%;利用模型对内蒙古草原牧区2012年12月中旬到2013年1月上旬雪深变化进行了一个月连续监测的结果表明:雪深20cm以上的区域面积显着增加,空间范围从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旗、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西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南部扩大到锡林郭勒草原全境和呼伦贝尔草原东部。雪深变化的反演结果同气象部门同时期的气象站点的降雪量观测值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3)发展了适用于内蒙古草原牧区雪灾快速监测评估的技术方法,可在降雪后使用近实时遥感观测数据对受灾情况进行快速监测评估;在此基础上,研究实证评估了内蒙古草原牧区2012年12月中旬到2013年1月上旬的雪情,内蒙古草原牧区受雪灾面积为4.562×105km2,其中受轻灾的面积为1.643×105km2、中灾面积为1.849×105km2、重灾面积为1.041×105km2及特大灾面积为0.29×104km2;内蒙古草原牧区受灾区域涉及到44个旗县,受灾总人口948万多,受灾牲畜为3742万头只。经与内蒙古气象部门实际雪灾案例对比精度达95.24%,监测结果与实际雪灾有很好的吻合。(4)揭示了内蒙古草原牧区致灾因子危险性最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东乌珠穆沁旗东北部、新巴尔虎左旗南部、陈巴尔虎旗西部和鄂温克旗西部;揭示了内蒙古草原牧区以发生轻度雪灾和重度雪灾为主,轻度雪灾在研究的时序中发生的频率最高为76%,且范围大。重度雪灾发生的频率最高为79%,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牧区。(5)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本研究从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及维护的角度出发,以Visual C#语言为开发平台,基于Arc GIS软件的Arc Engine开发包,设计实现了内蒙古草原牧区雪灾监测与风险评价的辅助决策软件系统。
刚成诚[6](2015)在《全球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其驱动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表面分布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大陆总面积的1/4,具有防风、固沙、保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对维系生态平衡、地区经济、人文历史具有重要地理价值。草地生态系统提供了人类食用的肉制品和奶制品,对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由于其广大的分布面积,草地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对平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降低陆地温室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碳循环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加剧,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相应变化。研究气候变化影响下的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不仅有助于了解全球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机制,且对评价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源/汇功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首先以典型区—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 1981-2010年间,4个地区的草地空间分布、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碳储量、土壤呼吸(Rs)、土壤异养呼吸(Rh)及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t ecosystems productivity,NEP)的时空动态,并根据草地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来揭示不同草地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此外,利用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CSCS)模拟了过去百年不同时期全球草地覆盖,并利用基于湿润度指数K的分段模型和单室模型模拟了全球草地NPP和NEP,分析其时空动态及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草地生产力对不同气候因子的敏感性;最后,利用NPP和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等级划分的指标,对全球草地退化进行遥感监测,并引入3种NPP做为指标,对造成草地退化的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种因素进行定量化和空间化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进展如下:1.典型区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以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 1981-2010年间,4个地区的草地空间分布、草地NPP、碳储量、Rs、Rh及NEP的时空动态,最后分析了不同草地NPP与年平均温度(MAT)和年总降水量(MAP)的相关性来揭示不同草地NPP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研究表明:(1).在4个地区中,北美草地面积最大,其NPP为4225.30±215.43 Tg DW.yr-1,欧洲草地面积最小,其NPP为928.95±24.68 Tg DW·yr-1。30年间,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草地NPP呈现上升趋势,而欧洲和北美草地NPP整体下降;(2).北美地区草地的碳储量最高,为145.25 Pg C,中国草地碳储量最低,为36.42 Pg C,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碳储量分别为45.46和52.38 Pg C。草地碳储量的95%以上储存在土壤中;(3).澳大利亚草地的Rs最高,为5.72±0.62 Pg C.yr-1,欧洲草地的Rs最低,为1.39±0.05 Pg C.yr-1,中国和北美草地的Rs分别为2.13±0.07和5.55±0.18 Pg C.yr-1;北美草地的Rh最高,为2.96±0.09 Pg C.yr-1,欧洲草地的Rs最低,为0.73± 0.02 Pg C.yr-1,中国和澳大利亚草地的Rs分别为1.12±0.03和2.92±0.28Pg C.yr-1。30年间,中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Rs和Rh均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而北美草地Rs和Rh下降;(4).欧洲草地NEP最高,平均为11.92±9.22 Tg TgC·yr-1,澳大利亚草地NEP最低,平均为-1176.03±61.73 Tg C.yr-1,中国和北美草地NEP分别平均为-22.46±21.45和-682.73±48.90 Tg C.yr-1,即欧洲草地表现为碳汇,其他地区草地均为碳源。1981-2010年间,澳大利亚草地NEP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而中国、北美和欧洲草地NEP整体下降,即向大气中释放的碳逐渐增多;(5).草地NPP对降水的变化更加敏感,不同草地类型对降水变化的反应不同。2.全球草地面积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改进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模拟了过去百年不同时期全球及各大洲草地类组的时空动态及未来演变趋势,并研究了不同草地类组的迁移方向和距离,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研究表明:(1).全球草地面积为(5100.21±59.06)× 104km2,在5个草地类组中,热带萨王纳类组的面积最大,为(2010.05±108.32)× 104km2,典型草地类组面积最小,为(414.21±19.00)× 104km2,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荒漠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面积分别为(1442.78± 85.73)、(780.84±13.16)和(452.32±32.26)× 104 km2;(2).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草地面积从5175.73 ×104 km2下降到5102.16 × 104 km2,其中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的面积下降最多,为192.35 × 104km2,荒漠草地类组、典型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面积分别下降14.31、34.15和70.81 × 104 km2,热带萨王纳类组的面积增加了238.06 × 104 km2;(3).到本世纪末,全球草地面积将会继续下降,其中RCP8.5情景中草地面积将下降最多(516.55×104km2),RCP2.6情景中下降最少(405.84 × 104 10km2),在RCP4.5和6.0情景中,将分别下降503.74和482.02 × 104 km2;(4).在六个大洲中,亚洲的草地分布最广,为(1940.62±48.14)× 104 km2,欧洲的草地面积最小,为(201.52±12.95)× 104 km2,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草地面积分别为(1007.72±24.14)、(1065.10±53.19)、(397.39±7.19)和(487.85±47.31)× 104km2;(5).在过去的100年中,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草地面积呈现下降的趋势,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草地面积整体上升;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亚洲和北美洲草地面积将继续下降,欧洲草地面积在RCP8.5情景中将显着增加,而在其他情景中变化较小,非洲和南美洲草地面积将继续上升,大洋洲的草地面积将逐渐下降;(6).过去的100年中,在北半球,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其他草地类组的重心均向东北方向移动,其中典型草地类组的迁移距离最长,为633.11km;在南半球,荒漠草地类组和热带萨王纳类组分别向西南和东南方向迁移,其中荒漠草地类组的迁移距离最长,为1289.75km,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典型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则向北方迁移。而在未来几十年内,RCP8.5情景中,各草地类组的迁移距离最长,大部分草地类组将向北方移动,其中RCP2.6情景中迁移方向争议较大。3.全球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利用基于湿润度指数K的分段模型定量评估过去百年不同时期全球草地NPP的时空动态及未来演变趋势,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草地NPP对不同气候因子的响应。研究表明:(1).全球草地NPP为(26.09±0.44)Pg DW·yr-1,在5个草地类组中,热带萨王纳类组的NPP最高,为(14.08±0.86)Pg DW·yr-1,其次为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其NPP为(5.88±0.36)Pg DW.yr-1,典型草地类组NPP最低,为(1.59±0.06)Pg DW-yr-1,荒漠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NPP分别为(2.47±0.02)和(2.07±0.12)Pg DW.yr-1;(2).在过去的 100 年中,全球草地 NPP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共增加了 745.32 Tg DW·yr-1。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在RCP2.6情景中,草地NPP在2030s之后无显着变化;在RCP4.5情景中,将有微弱的增加;在RCP6.0和RCP8.5情景中,草地NPP在2030s之后将增加。在2070s,草地NPP与1920s相比,在不同情景将分别增加2.88%、4.45%、5.70%和12.35%;(3).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和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NPP在整个研究时间范围内逐渐下降,而荒漠草地类组和典型草地类组NPP波动较大,热带萨王纳类组的NPP在1920s-2070s逐渐上升,其中RCP8.5情景中将增加最多,在RCP2.6情景将增加最少;(4)在六个大洲中,亚洲草地NPP最高,占全球草地NPP的30.73%,其次为非洲草地NPP,占全球草地NPP的27.69%,欧洲草地的NPP最低,占全球草地NPP的4.40%,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草地NPP分别占全球草地NPP的17.26%、10.64%和9.29%;(5).在过去的100年中,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草地NPP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而欧洲和北美洲草地NPP下降;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亚洲和大洋洲的草地NPP将下降,非洲和南美洲草地NPP则会快速增加,而在欧洲和北美洲草地NPP在多数气候情景中变化较小;(6).降水是影响全球尺度草地NPP最重要的气候因子。4.全球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及驱动因素分析利用基于湿润度指数K的单室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时期全球草地NEP的时空动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NEP对不同气候因子的敏感性。研究表明:(1).全球草地NEP平均为117.66±173.44 Tg C·yr-1,在5个草地类组中,典型草地类组的NEP为-41.94± 32.38 Tg C.yr-1,表现为碳源,冻原与高山草地类组的NEP最高,为(82.38±108.16)TgC·yr1,具有最高的固碳潜力;其次为热带萨王纳类组,其平均NEP为(46.00±39.57)Tg C·yr-1;荒漠草地类组的NEP最低,为(4.61± 7.01)Tg C.yr-1;温带湿润草地类组的平均NEP为(26.61±27.43)Tg C·yr-1;(2).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草地NEP由8.40降低为到-42.91 TgC·yr1,即从吸收碳转化为释放碳。未来的几十年内,在RCP8.5情景中,全球草地NEP将一直下降,到2070s将下降至(-713.50±302.29)Tg C·yr-1;在RCP2.6情景中,草地NEP在2030s之后将有微弱上升,到2070s将达到(-166.63±103.14)Tg C·yr-1;在RCP4.5和6.0情景中,到2070s将分别下降至(424.51±177.63)和(406.43±167.49)Tg C.yr-1;(3).在六个大洲中,亚洲草地固碳潜力最强,最高达到135.37 Tg C·yr-1,在过去的100年中,除南美洲草地接近碳中性外,其他大洲草地均表现为碳汇;到本世纪末,全球各大洲草地均将转化为碳源;(4)在全球尺度,草地NEP更易受温度和降水的综合作用,其中降水的作用更加明显。5.全球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及其驱动力分析利用NPP和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等级划分的指标,研究2000-2013年全球草地退化状况,同时利用潜在NPP(NPPp)、实际NPP(NPPa)及二者差值(即人类活动作用导致NPP的损失,HANPP)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退化中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1).全球发生不同程度退化的草地面积为1401.01 × 104km2,占全球草地面积的23.90%,未发生变化的草地面积为3017.24 × 104km2,占全球草地面积的51.47%;(2).在发生变化的草地中,呈现轻度改善的草地分布面积最大,占16.30%,呈现轻度退化和显着退化的草地面积分别占全球草地面积的15.30%和2.07%;(3).亚洲和北美洲草地呈现轻度改善的面积分别占各自大洲草地面积的17.55%和23.48%,而在其他大洲,呈现轻度退化的面积较大,最大面积的草地退化和草地改善均发生在亚洲;(4).气候变化是全球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导致了 45.51%的草地退化,而人类活动次之,导致32.53%的草地退化,而人类活动是草地改善的主导因素,占改善草地总面积的45.51%,而气候变化导致了30.6%的草地改善;(5).由于草地退化引起的NPP损失在1.40(北美洲)和13.61 TgC·yr1(大洋洲)之间,而由于草地改善造成的NPP增加在1.59(北美洲)和17.57 Tg C·yr-1(欧洲)之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各个大洲草地退化的影响不同。6.精度验证和误差来源本研究的时间横跨过去百年到本世纪末,空间尺度由区域尺度到大洲尺度到全球尺度,从不同时空尺度探讨了气候变化对草地面积及生产力的影响。由于研究时间和空间尺度较大,模拟结果的验证难度较大,为了提高模型模拟精度、降低其不确定性,本论文采用立体取样-交叉验证-综合评判的方法,从样点实测数据、不同模型结果对比和文献结果验证的方法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及现有研究结果吻合度较高,能够合理的反映气候变化对草地碳循环的影响状况。论文结果的误差来源主要有:首先,在模拟全球草地生产力的研究中,模型中只用到降水和温度两个指标,许多重要的因子(如人类活动、CO2施肥效应、氮沉降、植被生理生态过程等)并没有考虑到模型中。不过模型抓住了影响草地发生与发展的主要气候因子,因此,从长时间序列大空间尺度看结果是合理有效的;其次,输入数据的误差,由于上个世纪初气象观测点很少,根据有限的资料外推到全球尺度会产生很大问题,特别是降水数据,其空间分布的变化很大,而草地生产力对降水敏感性更高,因此会对结果造成误差。最后,由于估算模型和参数方案各不相同,未来气候情景数据中不同GCM所模拟的气候因子的空间分布和强度差别也较大,本论文利用可搜集到的所有GCM模拟结果的平均值来研究未来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结果的不确定性。7.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目前关于草地生产力的观测和模拟都集中在小尺度的均质样地上,缺乏大尺度草地生产力的模拟。本研究结合草地生理生态特征,以4个典型区—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 1981-2010年间,4区草地空间分布特征、草地NPP、碳储量、Rs、Rh和NEP的时空动态,从区域尺度上研究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和碳源/汇功能的影响;(2).利用改进的CSCS、基于湿润度指数K的分段模型和单室模型,首次从全球尺度对长时间序列全球草地面积、NPP和NEP进行模拟,定量评估不同时期的时空动态及未来演变趋势,不仅为全球草地碳循环和碳格局提供了本底资料,对资料难以获取的地区或时间段的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为IPCC第6次评估报告提供数据支持;(3).目前草地退化的监测多集中在样地尺度或均质斑块,不同研究中监测指标不统一,结果可比性较差,而大尺度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的研究较少,同时缺乏草地退化驱动力的定量评估。基于此,本文利用多元遥感数据,以NPP和覆盖度作为草地退化监测指标,选取3种NPP—潜在NPP、实际NPP及二者差值人类占用的NPP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定量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驱动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明确了全球草地退化现状,而且确定了不同区域草地退化的主导驱动因素。这对草地生态恢复措施的合理调整和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可为生态恢复工程的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参考。8.总结草地生态系统分布广阔,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使其生产力分布具有较大的空间异质性。根据IPCC的第5次评估报告,过去的30年是近800年中最热的30年,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和澳大利亚草地NPP和Rh均上升,但在中国Rh上升速度更快,导致草地NEP下降,而在澳大利亚,草地NPP上升速度较快,因此草地NEP整体上升;欧洲草地NPP下降而Rh上升,导致NEP下降;北美地区草地NPP和Rh均下降共同导致草地NEP整体下降。与其他植被类型相比,草地更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过去百年的气候变化已导致全球草地面积整体下降,尤其是中高纬度草地面积持续下降,热带地区草地分布不断扩张。虽然草地NPP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大部分草地NPP下降。到本世纪末,草地面积将继续下降,草地NPP将继续上升,而草地也将由碳汇转变为碳源。降水是影响草地生产力的主要因素。草地退化驱动机制的定量评估表明,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是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人类活动主导着草地改善。本研究不仅对了解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反馈,而且为国家和政府从科学角度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方案,并为IPCC第6次评估报告提供数据支持。
罗瑞林[7](2013)在《气候变化对内蒙古春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内蒙古气象因子的动态变化,分析了玉米实际产量和气候生产力的变化趋势以及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温度和降水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探讨了通过应用“3S”技术实现作物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定量分析,以期为内蒙古玉米种植面积提取、生长发育监测和产量估算等提供便利手段。1.研究区域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在内蒙古玉米主要种植区域选取8个代表性气象站点,对其近50年(1961-2010年)温度和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进行肯德尔检验(Mann-Kendall test)、计算干燥度指数,分析了温度、降水量和玉米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50年来,内蒙古玉米种植区域气温呈上升趋势,气温突变发生在20世纪80-90年代之间。从1961-2010年,东部区年平均温度的变化幅度在2-6℃,1969年温度最低,年均气温是2.32℃,2008年温度最高,为5.95℃;西部区年平均温度的变化幅度在5-9℃,1968年温度最低,年均气温是5.39℃,1998年最高温度,为8.96℃。(2)近50年来内蒙古降水量呈波动性变化,东、西部玉米种植区的降水量呈略减的变化趋势,东部区的降水量高于西部区。在东部区1998年是近50年降水量的最多年份,达565mm;西部区降水量的最多年份在2003年,为444mm。(3)年均气温同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相关系数较小,而年降水量和玉米产量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温度,因而降水量与内蒙古春玉米生产的关系更为密切,在较为温暖的地区尤为明显。2.玉米种植区的气候生产潜力与实际生产力(1)根据桑斯维特纪念模型(Thornthwaite memorial model)的模拟值分析,内蒙古东、西部主要玉米种植区在雨养条件下的气候生产力波动性很大,趋势变化不明显,但东部区的气候生产力远远高于西部区。东部区气候生产力在2001年最低,为5151.3kg/hm2,1998年最高,为8186.2kg/hm2;西部区气候生产力在1965年最低,为2902.2kg/hm2,1961年最高,为7692.4kg/hm2。(2)1991-2010年,内蒙古东部区玉米单位产量变化范围为4116-8011kg/hm2,西部区玉米单位产量变化范围为5463-12727kg/hm2。2010年,通辽市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区种植面积的26.9%,总产量为全区总产量的29.8%,单位产量为6529.6kg/hm2,是内蒙古玉米的最大产区。3.内蒙古未来气候变化情景(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SRES)及其对玉米生产的可能影响21世纪,在B1(低排放)、A1B(中等排放)和A2(高排放)三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内蒙古不同年代的年平均气温都在增加,除海拉尔在B2情景下比基准值降低0.17℃外,其余区域在3种情景下都比基准值升高0.77-3.01℃,且西部区增温明显高于东部区。与温度变化模拟的结果相比,降水的变化比较复杂,不同的排放情景下差别很大。21世纪内蒙古东、西部区的降水量呈波动性变化,但总体上都将增加,其中东部区明显高于西部区,相对于基准值(1971-2000年),年降水量表现为:A2(高排放)>A1B(中等排放)>B1(低排放)。4.遥感估产模型的建立初步尝试通过“3S”技术,对玉米试验田进行了遥感估产,结果表明预测产量和实测产量误差为0.30-3.69%,估产的精准度非常高,说明了作物信息快速收集和定量分析的有效性,可为玉米种植面积的遥感提取和产量估算提供了便利手段,对内蒙古玉米种植业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成军锋[8](2010)在《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文中认为土地荒漠化是是全球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了36亿ha的土地,占干旱区土地面积的70%,它作为极其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困扰着世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从东北到西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分布带。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西部,是我国北方土地荒漠化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其自然环境具有典型的过渡性和脆弱性。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长期融合形成了草地与沙地交错的自然景观和农牧交错、蒙汉杂居的人文景观,因而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典型区域。本研究选用1985年、1995年、2000年、2004年4个夏季植物长势较好时期的Landsat TM影像影像图,同时收集1984-2005年的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利用ERDAS IMAGE、ArcView GIS、Arcview、SPSS等软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格局、动态、变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依据干燥指数、地貌、土壤、植被、水文地质、风沙运动等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及行政区划将研究区分为4个亚区,分别是河套平原区、鄂尔多斯高原区、银川平原区和阿拉善高原区,分别代表不同的生态环境类型。(2)在整个研究区内,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共同组成基质,两者占总面积的85%以上。通过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分析发现,1985-2004年,斑块整合,形状变得复杂,各斑块面积差异减小。对于不同的亚区,土地利用格局有所差异:绿洲景观,如河套平原区和银川平原区,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限制,耕地、草地是基质,景观破碎度大,平均斑块面积小,差异也小,形状规则;而作为荒漠化的地区,受气候的影响,鄂尔多斯高原区的基质是草地,阿拉善高原区的基质是未利用土地,两个地区的景观异质性程度下降,斑块形状趋于简单,景观愈来愈由少数斑块类型控制,其中未利用土地不但总面积在增加,而且斑块越来越大,这对沙漠化治理越来越不利。(3)在整个研究区,耕地、林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增加,草地、水域减少,在三个时间段,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趋势不同。从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整个研究区的变化率远远小于分区的变化率,说明在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很小,而在局部地区变化很大,这一方面反映了,未利用土地,尤其是荒漠化的日益严重与自然因素的恶化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短期内,局部的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频繁而强烈的影响。从转化方向上看,耕地、林地、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向草地的转化反映了荒漠化地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草地向未利用土地的大量转化,也反映出了该地区局部荒漠化的加剧,荒漠化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绿洲地区,盐碱地增加,土地盐碱化程度加重,并且来源于滩地、戈壁和耕地的转化,这是绿洲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4)通过对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主因子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当地荒漠化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土壤等。人为因素包括人口过度增长、过度垦荒、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决策失误等。干旱荒漠地区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荒漠化自我逆转的可能性很小,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得以治理。(5)以鄂尔多斯南部为例,对近期荒漠化动态进行研究发现,从1991-2004年,无荒漠化面积基本保持不变,重度荒漠化面积大幅减少,斑块复杂性降低,轻度和中度荒漠化增加,同时不同荒漠化程度的斑块转化频繁,研究区的荒漠化程度在减弱,荒漠化程度处于中度荒漠化。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自然因素,研究表明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植被的恢复,且存在滞后效应。二是人为因素,荒漠化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影响。在半干旱地区,水分、植被较干旱地区稍好,如果消除人为干扰,有自我逆转的可能,但具有反复性。
陈爱侠[9](2010)在《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级公路建设近几年在国内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公路建设促进了区域的人流、物流和经济流,使区域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公路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特别是荒漠化区域,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该区域修建高等级公路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甚至造成不可逆的生态环境影响。论文以内蒙古省际通道桑根达来-公主埂公路(以下简称“桑公公路”)和商都-安业段公路(以下简称“商安公路”)为依托,分析公路建设对荒漠化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提出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总结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效果,促进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论文通过对公路建设前后植被覆盖度、沙面湿润度变化对输沙率的影响以及工程取弃沙造成沙丘活化的原因分析,探索公路沙害与风沙流动等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机理,为公路防沙治沙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提供依据;通过调查和总结风积沙路段的沙粒特性和流体特性,探讨公路建设对风积沙脆弱生态区环境扰动的机理;通过分析公路施工期对地表植被的扰动、工程区土壤养分的变化以及风沙流对植被蒸腾作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荒漠化农牧区公路建设扰动难以恢复的原因。依据桑公公路经过浑山达克沙地和商安公路经过荒漠化农牧区的环境特点,提出荒漠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即在穿沙公路路基两侧各30m区域和公路取弃土场等处设置低立式网格沙障;在穿沙公路路基上风侧50-80m和下风侧40-50m流沙区设置高立式沙障;在大面积流沙区设置低立式沙障和高立式沙障结合的组合式沙障。对荒漠化农牧区风蚀较严重的公路路堤采用碎石或碎石土压盖坡面补救措施。结合物种组合实验,提出荒漠化区域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物种组合方式,即柠条为穿沙公路沿线防风固沙植物的优势种,黄柳是快速固沙的优良灌木,沙蒿是快速固沙的优良草本植物;荒漠化农牧区可以以小叶锦鸡儿为主要优势灌木种,结合羊草、冷蒿、冰草、沙芦草及紫花苜蓿等草本植物形成灌草组合,实现立体生态恢复。通过现场测试手段,总结分析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应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穿沙公路低立式沙障设置使地面粗糙度提高为5.64cm,地表防风效能达63.1%,高立式沙障地表防风效能达58.5%,组合沙障最大防风效能达74.8%;低立式和高立式沙障内的土壤环境明显地改善,具体表现为沙障内土壤容重下降、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大,土壤养分含量明显高于流动沙地。荒漠化区域路域生态工程的建设,为路域野生植被提供了较好的土壤生态环境。经现场调查,在桑公公路路域内野生植物种有明显增加,多年生的稳定的野生固沙植物达到2-4株/m2,主要是沙米、叉分蓼和沙蒿,野生植被盖度由5%提高到15%,有利于路域生态系统的恢复。穿越浑山达克沙地的桑公公路在采取以上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以后,从根本上消除了公路沙害,据初步估算,其经济效益约为2.52亿元。穿越荒漠化农牧区的商安公路路基边坡在采取生态工程补救措施后,公路年养护费用减少了35%。因此,荒漠化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徐建红[10](2008)在《基于生态规划方法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总体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政府重要的公共政策,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洛阳市自1952年以来共编制完成了三期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目标时,依赖于自然资源开发和粗放、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模式与生态环境和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在全面系统分析历版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加强了城市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约束条件的分析和评价,使城市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融合,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研究既要做到使洛阳的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完善工业布局、防治污染,又要从生态承载力角度分析,重点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生态环境的宜居城市,促进文化教育发展、保护洛阳文化古迹、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研究中应用了遥感、GIS等新技术,结合大量地面调查,根据确定的各专题评价指标,应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洛阳的资源、环境、空间布局进行系统、全面的数据采集、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动态的综合分析和判断洛阳市的生态环境现状、变化趋势及存在的潜在问题;采用生态承载力方法分析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城市发展规模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策略提供技术支撑;以制约建设用地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为评价指标,采用因子生态学方法对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分析和综合评定,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的确定和空间布局奠定了基础;并在洛阳市空间分异基本格局的指标项进行单项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主导因素和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了功能区划,明确洛阳市未来发展、调整和限制的区域范围。
二、浅谈3S技术在乌兰察布盟森林分类区划界定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3S技术在乌兰察布盟森林分类区划界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IS辅助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GIS |
2.乡土地理 |
3.教学案例 |
(二)理论基础 |
1.生活教育理论 |
2.多元智能理论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一)GIS辅助乡土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
1.落实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
2.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
3.巩固地理知识,奠定高中GIS学习基础 |
(二)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的可行性 |
三、GIS辅助呼和浩特市初中乡土地理教学课程资源收集和遴选 |
(一)依据教材内容确定乡土地理资源收集类型 |
(二)依据GIS的功能确定乡土地理的教学内容 |
(三)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主题 |
四、案例分析与启示 |
(一)案例来源及筛选 |
(二)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 |
1.案例分析目的 |
2.案例分析内容 |
3.案例分析呈示 |
(三)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案例分析 |
1.案例分析目的 |
2.案例分析内容 |
3.案例分析呈示 |
(四)案例分析启示 |
1.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启示 |
2.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启示 |
五、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 |
(一)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依据 |
1.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
2.依据GIS的功能 |
3.依据“双动两案”教学模式 |
(二)教学案例设计 |
1.教学案例设计说明 |
2.教学案例一:阴山南麓、锦绣青城 |
3.教学案例二:依山傍水,四季分明 |
4.教学案例三:内外联动,朝发夕返 |
5.教学案例四:乳香四溢,百业俱兴 |
(三)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反思 |
1.课前准备 |
2.教学过程 |
3.实施启示 |
六、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的策略 |
(一)乡土资料收集及遴选策略 |
(二)确定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主题的策略 |
(三)GIS辅助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策略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呼和浩特市乡土地理资源 |
附录2 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案例一览表 |
附录3 中学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4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案例一览表 |
附录5 GIS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案例分析表 |
附录6 学生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致谢 |
(2)内蒙古草原火行为及其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可燃物燃烧特性研究 |
1.2.2 基于遥感的草原可燃物载量估算 |
1.2.3 草原火碳排放研究 |
1.2.4 草原火行为研究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4.1 可燃物燃烧特性分析 |
1.4.2 内蒙古草原地上可燃物载量时空规律分析 |
1.4.3 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估算及时空规律分析 |
1.4.4 草原火行为分析 |
1.4.5 基于CA的草原火蔓延模拟研究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 |
2.1.4 水资源 |
2.1.5 草地类型 |
2.1.6 植物资源 |
2.1.7 光能 |
2.1.8 降水 |
2.1.9 风能 |
2.2 数据来源与简介 |
2.2.1 土地覆被数据 |
2.2.2 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 |
2.2.3 草原火烧迹地和火点数据 |
2.2.4 Himawari-8 卫星数据 |
2.2.5 历史统计资料 |
2.2.6 野外样点采集 |
第三章 草原可燃物燃烧特性分析 |
3.1 实验 |
3.1.1 可燃物野外调查 |
3.1.2 燃烧实验 |
3.2 草原可燃物燃烧特性综合分析 |
3.2.1 主成分提取 |
3.2.2 建立因子得分模型 |
3.2.3 草原可燃物燃烧性排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燃物量和草原火的时空特征 |
4.1 内蒙古草原可燃物量时空分布特征 |
4.1.1 草原可燃物量估算 |
4.1.2 内蒙古草原可燃物量年际变化 |
4.1.3 内蒙古草原可燃物量空间分布 |
4.2 内蒙古草原火时空分布特征 |
4.2.1 内蒙古草原火年际变化 |
4.2.2 空间分布规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火碳排放估算 |
5.1 实验 |
5.1.1 野外实验 |
5.1.2 室内实验 |
5.2 碳排放估算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内蒙古草原不同植物单位重量碳排放量 |
5.3.2 草原火碳排放时间变化 |
5.3.3 草原火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草原火行为模型与分析 |
6.1 火行为影响因子 |
6.1.1 可燃物因子 |
6.1.2 气象因子 |
6.1.3 地形因子 |
6.2 王正非火蔓延模型及其改进 |
6.2.1 王正非模型 |
6.2.2 模型的适宜性分析 |
6.2.3 模型的改进 |
6.2.4 模型精度检验 |
6.3 草原火行为参数计算 |
6.3.1 火蔓延速度计算 |
6.3.2 火强度计算 |
6.3.3 火焰长度计算 |
6.4 不同易燃性等级下草原火行为分析 |
6.4.1 火蔓延速度分析 |
6.4.2 火线强度分析 |
6.4.3 火焰长度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CA和GIS的草原火蔓延模拟研究 |
7.1 草原火蔓延CA模拟模型构建 |
7.1.1 元胞空间 |
7.1.2 元胞邻域定义 |
7.1.3 元胞状态 |
7.1.4 状态转换规则 |
7.1.5 着火点的定位 |
7.2 草原火蔓延CA模拟模型程序实现 |
7.2.1 Python语言及Arcpy站点包简介 |
7.2.2 系统流程设计 |
7.2.3 程序实现 |
7.3 草原火蔓延CA模型验证 |
7.3.1 可燃物类型对草原火蔓延的影响 |
7.3.2 风对火蔓延的影响 |
7.3.3 地形对火扩散的影响 |
7.3.4 结果分析 |
7.4 模拟与验证 |
7.4.1 模拟 |
7.4.2 模拟结果验证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与讨论 |
8.1.1 结论 |
8.1.2 讨论 |
8.2 论文特色与展望 |
8.2.1 论文特色 |
8.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三江平原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情势—研究的紧迫性 |
1.1.2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平衡研究的必要性 |
1.1.3 水土资源平衡研究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 |
1.1.4 挠力河流域水土综合利用特点及区域研究的示范性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耕地利用 |
1.4.2 水土资源平衡 |
1.4.3 缺资料区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 |
1.4.4 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 |
1.4.5 动态评述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构想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点 |
第2章 水土资源平衡的基础理论与研究框架 |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1 流域水循环理论 |
2.1.2 耕地利用及水土资源平衡 |
2.1.3 流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 |
2.2 相关概念 |
2.2.1 蒸腾、蒸散和蒸发 |
2.2.2 陆面潜在蒸散量 |
2.2.3 陆面实际蒸散量 |
2.3 研究框架 |
2.3.1 有效耕地信息的提取 |
2.3.2 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的构建 |
2.3.3 水分平衡评价及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 |
2.3.4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及应对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流域概况 |
3.1.1 地理位置及行政隶属 |
3.1.2 地形地貌条件 |
3.1.3 气候及水文状况 |
3.1.4 土壤条件 |
3.1.5 社会经济条件 |
3.2 背景数据库建立 |
3.2.1 MODIS数据源 |
3.2.2 气象数据源 |
3.2.3 土地利用/覆被数据源 |
3.2.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挠力河流域耕地信息提取及耕地格局 |
4.1 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 |
4.1.1 灰色系统理论 |
4.1.2 耕地信息统计理论假设 |
4.2 挠力河流域有效耕地提取 |
4.2.1 有效耕地提取思路 |
4.2.2 有效耕地提取数值过程 |
4.3 挠力河流域耕地格局研究 |
4.3.1 测度模型及处理方法 |
4.3.2 耕地格局变化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影响关键参数计量 |
5.1 降雨量变化特征 |
5.1.1 数据空间插值 |
5.1.2 研究方法 |
5.1.3 变化特征分析 |
5.2 常年地表蒸散特征 |
5.2.1 估算方法 |
5.2.2 地表蒸散结果分析 |
5.3 地表植被要素条件 |
5.3.1 叶面积指数 |
5.3.2 植被覆盖度 |
5.3.3 根系深度 |
5.4 挠力河流域下垫面条件 |
5.4.1 水利工程条件 |
5.4.2 历史土地利用状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挠力河流域遥感驱动式水文模型构建 |
6.1 需求分析与模型构建思路 |
6.2 DTVGM模型原理及其改进 |
6.2.1 模型原理 |
6.2.2 DTVGM的改进 |
6.3 模型水循环过程 |
6.3.1 植被截留过程 |
6.3.2 融雪模型 |
6.4 蒸散发模型 |
6.4.1 产流模型 |
6.4.2 汇流模型 |
6.5 模型能量传输过程 |
6.5.1 净辐射计算模型 |
6.5.2 日升/日落时间计算 |
6.5.3 日均太阳温度 |
6.5.4 瞬时大气温度 |
6.6 其它循环过程 |
6.6.1 土壤水分参数 |
6.6.2 植被覆盖率计算 |
6.7 模型的开发 |
6.7.1 植被截留蒸发函数 |
6.7.2 地表有效降雨量函数 |
6.7.3 地表实际蒸散发函数 |
6.7.4 土壤水模拟函数 |
6.7.5 产流计算函数 |
6.8 流域水文信息数据库 |
6.9 模型参数 |
6.9.1 基础数据源项 |
6.9.2 反演过程项 |
6.10 参数验证 |
6.11 本章小结 |
第7章 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 |
7.1 耕地利用下气候水分平衡效应 |
7.1.1 研究思路 |
7.1.2 研究方法 |
7.1.3 潜在蒸散量时空格局 |
7.1.4 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 |
7.1.5 气候水分盈亏变化格局 |
7.1.6 耕地利用下气候水分平衡效应 |
7.2 耕地利用下作物水分平衡效应 |
7.2.1 研究思路 |
7.2.2 研究方法 |
7.2.3 作物需水量分析 |
7.2.4 有效降雨量 |
7.2.5 作物水分盈亏评价 |
7.2.6 耕地利用下作物水分平衡效应 |
7.3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及其变化效应 |
7.3.1 研究方法 |
7.3.2 农田土壤水分胁迫蒸散量 |
7.3.3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耕地利用下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综合应对 |
8.1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平衡 |
8.1.1 水土资源平衡计算模型 |
8.1.2 水土资源平衡研究路线 |
8.2 挠力河流域农田精准灌溉管理 |
8.2.1 需求分析与思路 |
8.2.2 利用AgentLA辅助进行农田灌溉管理分区 |
8.2.3 灌溉管理分区结果 |
8.3 挠力河流域水土资源利用的适应对策 |
8.3.1 科学调整作物种植结构 |
8.3.2 实施区域间调水工程 |
8.3.3 实施农田精准灌溉管理 |
8.3.4 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 |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4)基于3S的内蒙古湿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湿地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湿地研究回顾 |
1.2.2 3S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区概况 |
第二章 数据预处理及建立湿地分类系统 |
2.1 数据来源 |
2.1.1 遥感数据 |
2.1.2 非遥感数据 |
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2.2.1 波段组合 |
2.2.2 图像校正 |
2.2.3 图像增强 |
2.3 建立湿地分类系统 |
2.3.1 湿地分类研究进展 |
2.3.2 基于遥感的内蒙古湿地分类体系 |
第三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湿地现状与动态变化信息提取 |
3.1 湿地现状信息提取 |
3.1.1 提取方法 |
3.1.2 基于遥感影像的内蒙古湿地现状信息提取 |
3.2 湿地动态变化信息提取 |
第四章 湿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湿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变研究方法 |
4.2 湿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变分析 |
4.2.1 湿地数量及变化分析 |
4.2.2 空间分布及变化 |
4.2.3 类型转化分析 |
4.2.4 空间格局及变化分析 |
第五章 内蒙古湿地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 |
5.1 自然因素 |
5.1.1 气温 |
5.1.2 降雨量 |
5.2 人为因素 |
5.2.1 人口 |
5.2.2 耕地 |
5.2.3 过度放牧 |
5.3 修建水库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内蒙古草原牧区雪灾监测与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积雪面积遥感监测研究 |
1.2.2 积雪深度遥感监测研究 |
1.2.3 雪灾灾情评估研究 |
1.2.4 雪灾风险评价研究 |
1.2.5 雪灾监测评估应用系统研发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区概况 |
第二章 近10年内蒙古积雪时空动态监测 |
2.1 数据源及研究方法 |
2.1.1.数据来源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积雪面积动态 |
2.2.2 积雪日数动态 |
2.2.3 初雪日期和终雪日期动态 |
2.2.4 积雪深度动态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FY-3B被动微波数据的内蒙古草原牧区雪深反演研究 |
3.1 研究区与数据 |
3.1.1 研究区 |
3.1.2 数据来源 |
3.2 积雪深度反演模型建立 |
3.2.1 被动微波遥感原理 |
3.2.2 内蒙古草原牧区雪深反演算法的建立 |
3.2.3 精度验证 |
3.3 模型应用案例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内蒙古草原牧区雪灾快速监测评估 |
4.1 雪灾监测指标的确定 |
4.2 数据源及处理 |
4.2.1 积雪覆盖率提取数据及处理 |
4.2.2 雪深提取数据及处理 |
4.2.3 其他数据 |
4.3 积雪覆盖率提取 |
4.3.1 可见光积雪遥感监测原理 |
4.3.2 研究方法与精度验证 |
4.3.3 结果与分析 |
4.3.4 结论 |
4.4 积雪深度提取 |
4.5 雪灾快速评估技术 |
4.5.1 雪灾评估数据库建立 |
4.5.2 雪灾快速评估方法 |
4.5.3 雪灾等级划分指标 |
4.6 结果与分析 |
4.7 精度检验 |
4.8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内蒙古草原牧区雪灾风险评价 |
5.1 草地雪灾风险的形成机理与评价方法 |
5.1.1 草地雪灾风险的形成机理 |
5.1.2 草地雪灾风险评价方法 |
5.2 内蒙古雪灾损失时空特征 |
5.2.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结论 |
5.3 内蒙古草原牧区雪灾风险评价 |
5.3.1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5.3.2 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
5.3.3 雪灾承载体脆弱性评估 |
5.3.4 雪灾风险区划 |
5.5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内蒙古草原牧区雪灾监测与风险评价辅助决策系统 |
6.1 系统设计目标与总体结构 |
6.2 系统开发步骤 |
6.3 系统分析 |
6.3.1 系统需求分析 |
6.3.2 系统建设原则 |
6.4 系统设计 |
6.4.1 数据库设计 |
6.4.2 系统功能模块总体设计 |
6.4.3 详细功能设计 |
6.4.4 界面设计 |
6.5 系统实施 |
6.6 系统评价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全球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其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草地生态系统及其分类 |
1.2.2. 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进展 |
1.2.3. 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因素 |
1.2.4. 草地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3. 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1.3.1. 草地分类方法研究不足 |
1.3.2. 长时间序列大空间尺度草地生产力本底资料不足 |
1.3.3. 大面积草地退化遥感监测研究不足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 全文研究区概介 |
2.1.1. 全球草地生态系统 |
2.1.2.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 |
2.1.3. 北美草地生态系统 |
2.1.4. 欧洲草地生态系统 |
2.1.5. 澳大利亚草地生态系统 |
2.2. 主要数据来源 |
2.2.1. 气象数据 |
2.2.2. 全球土壤有机碳数据 |
2.2.3. 自修正的帕默尔干旱指数 |
2.2.4. 草地分类数据—MODIS IGBP |
2.3. 主要研究方法 |
2.3.1. 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草地土壤呼吸估算模型 |
2.3.2. 改进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 |
2.3.3. 不同草地类组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向 |
2.3.4. 全球草地NPP估算模型—分段模型 |
2.3.5. 全球草地NEP估算模型—单室模型 |
2.3.6. 草地覆盖度的计算 |
2.3.7.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的构建 |
2.3.8. 相关性分析 |
2.4. 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典型区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以中国、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为例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3.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3.1. 1981-2010年4个地区气候因子的变化 |
3.3.2. 1981-2010年4个地区草地空间分布特征 |
3.3.3. 1981-2010年4个地区草地NPP动态变化 |
3.3.4. 1981-2010年4个地区草地R_s和R_h的动态变化 |
3.3.5. 1981-2010年4个地区草地NEP动态变化 |
3.3.6. 4个地区草地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草地生产力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3.4.2. 气候变化对4个地区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3.5. 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球草地面积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2. 研究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全球年平均气温(MAT)与年降水量(MAP)时空动态变化 |
4.3.2. 全球草地类及类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全球草地类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 |
4.3.4. 全球各大洲草地类组时间变化动态及未来演变趋势 |
4.3.5. 全球不同草地类组迁移距离和迁移方向 |
4.4. 讨论 |
4.4.1. 数据来源与CSCS分类方法的讨论 |
4.4.2. 气候变化对全球草地分布的影响 |
4.5. 小结 |
4.6.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球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2. 研究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全球草地NPP空间分布特征 |
5.3.2. 全球不同草地类组NPP时间动态分析 |
5.3.3. 各大洲不同草地类组NPP时间动态变化 |
5.3.4. 草地NPP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NPP估算方法的讨论 |
5.4.2. 气候变化对草地NPP的影响 |
5.5. 小结 |
5.6.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球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驱动因素分析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研究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全球草地NEP空间分布特征 |
6.3.2. 全球不同草地类组NEP时间动态分析 |
6.3.3. 各大洲不同草地类组NEP时间动态变化 |
6.3.4. 全球草地类组NEP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4.1. NEP估算方法的讨论 |
6.4.2. 气候变化对草地NEP的影响 |
6.5. 小结 |
6.6.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球草地主要干扰因素(退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因素分析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研究区概况 |
7.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2.3. 研究方法 |
7.2.4. 大面积草地退化驱动因素定量评估方法的构建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2000-2013年全球草地NPP和覆盖度变化的空间动态分布 |
7.3.2. 2000-2013年全球草地NPP和覆盖度变化的时间动态变化 |
7.3.3. 2000-2013年草地动态变化分布 |
7.3.4.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退化中的作用 |
7.3.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草地改善中的作用 |
7.4. 讨论 |
7.4.1. 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方法的讨论 |
7.4.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全球草地退化的影响 |
7.5. 小结 |
7.6.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最后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 |
8.4. 研究展望 |
附录一、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主要成果 |
附录二、个人简历 |
附录三、论文中部分彩图 |
致谢 |
(7)气候变化对内蒙古春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标 |
1.2 研究意义 |
1.2.1 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1.2.2 气候变化成为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因子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气候变化及其主要特征 |
1.3.2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3.3 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措施 |
1.3.4 未来变化情景下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1.3.5 “3S”技术在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中的应用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内蒙古气候资源概况 |
2.1 内蒙古玉米主产区气候资源特点及其时空变化 |
2.1.1 光能资源 |
2.1.2 热量资源 |
2.1.3 降水资源 |
2.2 小结 |
3 内蒙古玉米典型种植区气候资源变化及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
3.2.1 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
3.2.2 温度的变化特征 |
3.2.3 降水量的时空变化 |
3.3 小结 |
3.3.1 日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3.2 温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3.3 活动积温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3.3.4 降水量对玉米单产的影响 |
4 玉米种植区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 |
4.1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内蒙古东、西部气候生产力的变化趋势 |
4.2.2 研究区域气候生产力的变化趋势 |
4.2.3 内蒙古东、西部玉米实际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特征 |
4.2.4 玉米种植区气候生产力与年均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 |
4.2.5 玉米种植区气候生产潜力与经济产量的关系 |
4.2.6 玉米气候增产潜力的变化 |
4.2.7 玉米气候增产潜力的空间变化 |
4.3 小结 |
5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及其对内蒙古玉米生产的可能影响 |
5.1 气候变化情景简介 |
5.1.1 IPCC 的排放情景 |
5.1.2 排放情景的不确定性 |
5.2 材料与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未来气候情景下内蒙古温度的变化趋势 |
5.3.2 未来气候情景下预估 21 世纪内蒙古的气温变化 |
5.3.3 未来气候情景下内蒙古玉米主产区降水量的变化 |
5.3.4 未来气候情景下预估 21 世纪内蒙古的降水量变化 |
5.3.5 3 种排放情景下玉米气候生产力的变化 |
5.4 小结 |
6 遥感技术在玉米估产中的应用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的设置和选取 |
6.1.2 数据来源 |
6.2 作物遥感原理及遥感影像处理 |
6.2.1 作物遥感原理 |
6.2.2 遥感影像融合方法 |
6.2.3 遥感影像处理流程 |
6.3 研究区域玉米信息的提取及产量的估算 |
6.3.1 基于时间序列影像的玉米种植区遥感监测 |
6.3.2 玉米种植区的提取 |
6.3.3 NDVI 变化及基于 NDVI 的玉米产量估算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气候资源变化趋势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7.1.1 日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7.1.2 温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7.1.3 降水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7.2 未来排放情景下玉米产量的变化 |
7.3 遥感技术在玉米估产中的应用 |
8 讨论 |
9 研究的创新点 |
10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1.1 荒漠与荒漠化 |
1.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 |
1.2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LUCC研究现状 |
1.2.2 国内LUCC研究现状 |
1.2.3 目前LUCC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背景、意义、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生态区划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环境 |
2.1.3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区生态区划 |
2.2.1 生态区划概述 |
2.2.2 生态分区的目的与原则 |
2.2.3 生态分区的方法与结果 |
2.2.4 各分区的主要特点 |
3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格局分析 |
3.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的分类方案 |
3.2 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 |
3.3 景观格局分析 |
3.3.1 整个研究区域 |
3.3.2 河套平原区 |
3.3.3 鄂尔多斯高原区 |
3.3.4 银川平原区 |
3.3.5 阿拉善高原区 |
3.4 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区差异 |
3.4.1 景观破碎化指数 |
3.4.2 斑块形状类指数 |
3.4.3 多样性类指数 |
3.5 小结 |
4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分析 |
4.1 河套平原区 |
4.1.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1.2 土地利用变化速率 |
4.1.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方向 |
4.2 鄂尔多斯高原区 |
4.2.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2.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2.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3 银川平原区 |
4.3.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3.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3.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4 阿拉善高原区 |
4.4.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4.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4.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5 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
4.5.1 土地利用总体变化 |
4.5.2 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变化 |
4.5.3 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向 |
4.6 小结 |
5 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动态变化 |
5.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结果分析 |
5.3 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因子 |
5.3.1 自然因素 |
5.3.2 人为因素 |
5.4 小结 |
6 研究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2 结果分析 |
6.3 研究区荒漠化因素分析 |
6.3.1 自然因素 |
6.3.2 人为因素 |
6.4 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对策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2.1 研究方法 |
7.2.2 防治荒漠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对策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研究成果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预期研究成果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
2.1 荒漠化基础理论 |
2.1.1 荒漠化概念、类型及程度 |
2.1.2 土地荒漠化成因 |
2.1.3 中国土地荒漠化现状 |
2.2 沙质荒漠化过程 |
2.2.1 近地风性质 |
2.2.2 风沙流的性质 |
2.3 生物防沙的原理 |
2.3.1 植被层存在的物理意义 |
2.3.2 植被层防沙原理 |
第三章 依托工程选择及概况 |
3.1 依托工程选择 |
3.2 依托工程概况 |
3.2.1 桑公公路工程概况 |
3.2.2 商安公路概况 |
第四章 荒漠化区域环境特点研究 |
4.1 浑善达克沙地区域环境特征 |
4.1.1 浑善达克沙地地理位置 |
4.1.2 浑善达克沙地区域环境概况 |
4.1.3 浑山达克沙地沙粒特性和风沙流特性 |
4.2 乌兰察布荒漠化农牧区环境特征 |
4.2.1 乌兰察布盟地理位置 |
4.2.2 乌兰察布荒漠化农牧区环境特征 |
4.3 研究样区环境特征小结 |
第五章 沙质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对环境的扰动机理研究 |
5.1 沙质荒漠化区域修建高速公路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
5.2 公路经过风积沙地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
5.2.1 公路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
5.2.2 公路营运期沙害影响分析 |
5.2.3 公路经过风积沙区影响小结 |
5.3 公路建设对农牧交错区荒漠化影响分析 |
5.3.1 施工期公路建设对沿线土地荒漠化影响分析 |
5.3.2 营运期公路对沿线农牧区土地荒漠化影响分析 |
5.3.3 公路经过农牧交错区荒漠化影响小结 |
5.4 荒漠化区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修复限制因子分析 |
5.4.1 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
5.4.2 荒漠化地区植被生长水分影响因素分析 |
5.4.3 风沙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5.4.4 路域路域温度的变化 |
第六章 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
6.1 公路施工期扰动减缓与防护措施 |
6.1.1 路基工程减缓扰动措施 |
6.1.2 公路经过风积沙沙区施工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小结 |
6.2 公路运营期的风沙防治措施 |
6.2.1 公路防沙治沙分类与作用原理 |
6.2.2 低立网格沙障 |
6.2.3 高立式沙障 |
6.2.4 组合沙障 |
6.2.5 公路经过风积沙区运营期的生态保护措施小结 |
6.3 荒漠化农牧区路域生态恢复技术 |
6.3.1 公路扰动区生态恢复的必要性 |
6.3.2 公路扰动区植被恢复的方向性 |
6.3.3 公路扰动区植被恢复植物种类的筛选 |
6.3.4 公路扰动区植被恢复物种组合实验研究 |
6.3.5 荒漠化农牧区路域生态修复技术 |
第七章 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保护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
7.1 生态环境效益 |
7.1.1 路域景观环境的改善 |
7.1.2 防风效果的增强 |
7.1.3 土壤环境的改良 |
7.1.4 路域植被覆盖度的增加 |
7.1.5 路域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
7.2 经济效益 |
7.3 社会环境效益 |
结论和讨论 |
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论文的创新点 |
3.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10)基于生态规划方法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1 概述 |
2.2 自然环境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工程地质及地质构造 |
2.2.3 气候 |
2.2.4 水文 |
2.2.5 土壤 |
2.2.6 生物 |
2.2.7 植被 |
2.2.8 矿产资源 |
2.2.9 旅游资源 |
2.3 社会经济环境 |
2.3.1 人口 |
2.3.2 历史文化遗产 |
2.3.3 产业 |
2.3.4 交通 |
2.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技术路线 |
3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
3.1 有利因素分析 |
3.1.1 地理优势 |
3.1.2 科技优势 |
3.1.3 自然资源优势 |
3.1.4 历史文化和整体生态环境优势 |
3.2 制约因素分析 |
3.2.1 城镇空间发展的客观制约 |
3.2.2 区域影响力比较薄弱 |
4 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分析 |
4.1 动态监测中应用的数据源 |
4.2 技术路线的实现 |
4.2.1 技术路线的基础 |
4.2.2 技术路线的实施 |
4.2.2.1 数据采集 |
4.2.2.2 遥感图像处理 |
4.2.2.3 遥感图像解译 |
4.3 指标项和生态环境分析 |
4.3.1 评价指标项 |
4.3.2 生态环境分析与评价 |
4.3.2.1 市域 |
4.3.3.2 规划区 |
4.3.3.3 中心建成区 |
4.3.3 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划定 |
5 生态承载力分析与评价 |
5.1 自然资源承载力 |
5.1.1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5.1.1.1 水资源现状分析 |
5.1.1.2 市域水资源总量 |
5.1.1.3 市域水资源可利用量 |
5.1.1.4 市域用水量预测 |
5.1.1.5 市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1.1.6 市区水资源可利用量 |
5.1.1.7 市区需水量预测 |
5.1.1.8 市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1.1.9 市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
5.1.2 能源承载力分析 |
5.1.2.1 河南省能源发展现状和发展形势分析 |
5.1.2.2 洛阳市能源消费与利用效率 |
5.1.2.3 洛阳市能源承载力分析 |
5.2 环境承载力 |
5.2.1 市域污染物排放状况 |
5.2.1.1 市域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 |
5.2.1.2 市域水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 |
5.2.1.3 市域固体废气物排放状况分析 |
5.2.2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 |
5.2.2.1 空气质量指数 |
5.2.2.2 环境空气主要污染因子现状分析 |
5.2.2.3 污染特征及原因分析 |
5.2.3 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5.2.3.1 地表水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
5.2.3.2 地表水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
5.2.3.3 地表水污染特征和原因 |
5.2.3.4 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定性评价 |
5.2.3.5 地下水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
5.2.3.6 地下水污染特征和原因 |
5.2.4 环境承载力分析 |
6 建设用地适宜性的分析与综合评定 |
6.1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意义 |
6.2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
6.3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范围 |
6.4 评价指标项和分析 |
6.4.1 指标选择原则 |
6.4.2 评价指标的分析 |
6.5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
6.5.1 综合评定结果 |
6.5.2 相关建设影响因素分析和结论 |
6.6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空间发展方向 |
6.6.1 中心城区各方向建设用地发展条件分析 |
6.6.1.1 市区内城市各方向用地发展条件分析 |
6.6.1.2 市区外建设用地发展条件分析与评价 |
6.6.2 用地发展方向判断 |
7 功能区划指标评价体系和区划方案分析 |
7.1 评价区域数据源和信息处理 |
7.1.1 资料与数据来源 |
7.1.2 信息提取和处理 |
7.2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评价指标 |
7.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7.2.2 评价指标 |
7.3 指标项的分析与评价 |
7.3.1 自然条件评价 |
7.3.2 生态环境评价 |
7.3.3 社会经济条件评价 |
7.3.4 小结 |
7.4 功能区划方案分析 |
7.4.1 划分原则 |
7.4.2 市域功能区划方案 |
8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证研究 |
8.1 市域空间管制的目标与措施 |
8.1.1 目标 |
8.1.2 分区管制的原则与措施 |
8.2 规划区空间管制区的划定与措施 |
8.2.1 空间管制的目标和原则 |
8.2.2 空间管制区的划定和管制措施 |
8.3 城市空间布局规划 |
8.3.1 城市整体生态格局 |
8.3.2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
8.4 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8.4.1 生态保护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8.4.2 生态保护战略 |
8.4.3 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
8.5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
8.5.1 环境保护目标 |
8.5.2 环境功能分区 |
8.5.3 陆域环境控制 |
8.5.4 环境治理措施 |
8.6 绿地和景观系统规划 |
8.6.1 绿地系统规划 |
8.6.2 城市景观规划 |
9 结论 |
9.1 结论 |
9.2 问题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浅谈3S技术在乌兰察布盟森林分类区划界定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IS辅助的初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设计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D]. 和娟.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内蒙古草原火行为及其模拟研究[D]. 玉山.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3]挠力河流域耕地利用下水土资源平衡效应研究[D]. 周浩. 东北大学, 2018(02)
- [4]基于3S的内蒙古湿地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演变研究[D]. 郑颖. 内蒙古大学, 2016(02)
- [5]内蒙古草原牧区雪灾监测与风险评价研究[D]. 萨楚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03)
- [6]全球草地生产力时空动态定量评估及其驱动因素分析[D]. 刚成诚. 南京大学, 2015(01)
- [7]气候变化对内蒙古春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D]. 罗瑞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10)
- [8]乌兰布和沙漠及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 成军锋.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荒漠化区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研究[D]. 陈爱侠. 长安大学, 2010(11)
- [10]基于生态规划方法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应用研究[D]. 徐建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