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快速推定水泥强度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蔡春乔[1](2021)在《回弹法推定北方地区Ⅳ类灌浆料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文中提出Ⅳ类灌浆料是一种与混凝土性能相似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早强、高强、流动度大、以及微膨胀等显着特点,在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改造加固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灌浆料的抗压强度是其众多性能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准确的掌握实际工程中的灌浆料强度大小以及随龄期变化的规律对于整个工程质量来说是极其重要的。21世纪以来,回弹法在测定混凝土强度、烧结砖标号、砂浆强度方面已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但在回弹法检测Ⅳ类灌浆料抗压强度方面尚无相关的标准。本文对北方地区四种常用的Ⅳ类灌浆料进行大量回弹及抗压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对龄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北方地区四种常用的Ⅳ类灌浆料的强度在1d后强度均能达到20MPa以上、3d后达到40MPa、28d达到60MPa。Ⅳ类灌浆料强度在养护前期增长很快,1d至7d内强度平均增长值达到了 28d强度的50.8%;在养护中期强度增长速度变缓,7d至21d内强度平均增长值为28d强度的11.4%;在养护后期,强度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21d至28d内强度平均增大量为28d强度的5.9%;在养护120d至180d内强度平均增大量仅为28d强度的0.7%。(2)对北方地区四种常用的Ⅳ类灌浆料在每个龄期的平均抗压强度与对应的养护时间进行回归分析后,给出两者之间的对数型函数关系式,即f=31.481+12.2151n(t-0.592),相关系数t为0.97,平均相对误差δ(%)和相对标准差er(%)分别为4.3%及5.5%。利用龄期-抗压强度之间的对数函数关系式计算值与180d长龄期的Ⅳ类灌浆料抗压强度进行误差分析可知:养护120d内,龄期-抗压强度对数型函数关系式吻合较好;养护龄期超出120d的Ⅳ类灌浆料抗压强度能够稳定在80 MPa左右。(3)经过误差计算验证了全国统一泵送及非泵送混凝土测强曲线并不适用于推定北方地区Ⅳ类灌浆料抗压强度,对468组回弹-抗压强度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给出了两者之间的抛物线型函数关系式:f=-0.088R2+9.166R-167.309,相关系数t为0.95,平均相对误差δ(%)和相对标准差er(%)分别为11.2%和14.8%,均满足地区测强曲线对于误差的要求。(4)在对影响Ⅳ类灌浆料抗压强度因素进行系统性试验分析后知:Ⅳ类灌浆料前期并无明显碳化现象,养护21d后,个别试件会出现1mm左右的碳化深度;试模的材质也不会对Ⅳ类灌浆料强度变化造成影响;在养护7~28d内,分别采用普通混凝土回弹仪与高强混凝土回弹仪所测Ⅳ类灌浆料的回弹值与抗压强度之比很接近。
王小勇[2](2021)在《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在水利工程中的现场检测和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硬性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它是指坍落度小于10 mm、维勃稠度值在10s~30s之间的混凝土,具有低水灰比、流动性小、收缩性小、早期强度高和抗冻性能优良的特点,同时模板周转速率和产品生产效率高,适合大批量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的生产,目前已逐渐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领域、公路工程、市政工程和机场地平等工程中。然而,干硬性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尚未形成完善的规程和标准,关于干硬性混凝土的研究尚不完善,为了进一步促进干硬性混凝土在水利工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对干硬性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施工工艺展开较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联系工程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影响因素、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结合河道工程应用实例对预制干硬性混凝土块铺装与施工工艺展开了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开展了干硬性混凝土的各组成成分对材料强度的影响研究,讨论了不同水灰比、砂率和粉煤灰掺量对于干硬性混凝土的强度变化规律,获得了混凝土各组分的合理取值如下:水灰比为0.30,砂率为0.35,粉煤灰掺量为15%或20%。开展水利工程中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的现场检测研究,通过针贯入法和拉脱法这两种无损/半无损检测方法进行现场强度测试时,其强度测试结果与传统抗压试验测试结果相关性显着,其中针贯入法在测试较低强度干硬性混凝土时其测试准确性较高,但在测试高强度混凝土时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均很差;而通过拉脱法测试混凝土强度时其测试结果相对稳定。结合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对干硬性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施工工艺流程,为进一步规范和推广干硬性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唐秀洁[3](2021)在《基于水平剪切波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港口、公路、桥梁等多个领域,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就成为土木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混凝土强度是评估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参数,而应力波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传统的超声检测使用的都是压缩波(P波),但是P波波速与混凝土强度的对应关系受混凝土中孔隙率和含水率的影响,所以在使用P波进行强度检测时无法建立统一的标准。而水平剪切波(SH)的波速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受混凝土孔隙率和含水率的影响,这就使得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成为可能。本文开展了基于水平剪切波的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介绍了国内外针对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的研究现状,找出了目前超声检测混凝土强度存在的问题,即影响因素众多,难以建立统一的检测模型。(2)研究了应力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性及波速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设计试验研究了通过混凝土的P波和SH波波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弹性模量试验研究了混凝土弹性模量与动态弹性模量之间的大小关系。(3)研究了孔隙率和含水率对应力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的影响。分别以添加引气剂和将试块泡水的方式改变试块的孔隙率和含水率,得到不同孔隙率和含水率之下两种应力波的波速和能量的变化情况。(4)建立基于应力波的强度检测回归模型。对混凝土进行波速和回弹试验,得到通过各组混凝土的应力波波速以及回弹值,然后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得到相应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分别建立基于应力波波速的单因素回归模型和基于应力波波速与回弹值的双因素回归模型。(5)对拟合关系进行验证。设计验证试验,将混凝土强度实测值与利用回归模型得到的强度换算值进行对比,证明了基于SH波的回归模型的准确性。
胡野,缪德彬[4](2021)在《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的探讨》文中指出近些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对混凝土有着巨大需求。但近期国家的环保政策关停并转了大量不符合要求的砂石水泥厂,在原材料价格高企的情况下,个别混凝土生产厂家以次充好,许多强度不合格的混凝土被用于工程,造成财产损失。怎样在施工现场及早发现混凝土强度是否合格,是建筑业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及存在的缺陷,供同行探讨。
金楠[5](2020)在《基于拉脱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强曲线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建筑结构形式发展更加多元化,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应用广泛的同时,行业对于混凝土工程质量的检测更加注重,目前,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技术有很多种,检测方式主要包括无损和有损检测,而目前常用的几种检测技术在工程检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综合这些检测技术的特点及局限性近几年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拉脱法,目前拉脱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已建立全国统一的测强曲线,但由于全国范围内原材料的差异,采用统一测强曲线进行强度推定时会出现误差较大的情况,因此有必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地区测强曲线的研究。本课题查阅总结国内外文献中关于拉脱法强度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部分影响因素试验,分析不同的因素对拉脱强度值的影响;选择河北地区实际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材料、配合比、以及混凝土的制作工艺进行混凝土试块的制作,针对本次试验,混凝土试块设计强度等级范围为C15C80,混凝土试块的尺寸为150mm×150mm×150mm,试验龄期为1360d,对不同龄期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拉脱试验,获取试验数据,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以及支持向量机进行数据分析,建立适用于设计强度等级在C15C80的河北地区拉脱法测强曲线(侧面),对获取的测强曲线与现有统一曲线及其他地区已建立的曲线进行误差对比分析研究,可得:本次试验得到的测强曲线精度更高,更适合河北地区使用拉脱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推定;同时引入支持向量机智能模型,将部分试验数据进行训练对强度进行预测,将结果与传统回归拟合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精度略高于传统回归拟合方法,为拉脱法测强曲线建立过程中数据处理提供一种新的方式,同时进行拉脱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数值模拟,建立模型分析在受拉力状态下拉脱试件的应力分布。基于试验研究,最终建立了适用于河北地区的拉脱法测强曲线(侧面),并进行了验证,通过与行业标准中全国统一的测强曲线相比,最终建立的拉脱法测强曲线精度更高,且对于河北地区拉脱法测强曲线的建立提供重要的依据,更为本地区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罗浩洋[6](2019)在《广州地区新建建筑工程混凝土实体强度调查及分析》文中提出钢筋混凝土作为我国现代工程项目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应用的比例在民用建筑中占70%以上,而混凝土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能。因此,规定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必须通过混凝土质量检测,检测合格方能通过工程验收。混凝土实体强度推定值能很直观地反映该工程混凝土的真实质量情况。广州地区混凝土实体强度检测主要采用混凝土钻芯抗压与回弹两种方式。尽管广州市作为全国发达城市,工程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也越来越重视,但也存在个别质量不过关的搅拌站和施工单位。对于广州地区各建筑类型、各等级施工单位施工的混凝土质量情况,目前还缺乏一个整体数据分析。本文通过在广州某检测站调研收集,统计了近几年广州地区新建建筑工程混凝土实体检测数据,分析出广州地区各行政区新建工程混凝土实体强度的差异、广州地区各行政区各年度混凝土实体强度的走势、广州地区各种建筑类型混凝土实体强度的分布、各等级施工单位施工的混凝土实体强度差异等。通过参考文献以及多次测试,寻找出最优的神经网络算法,利用MATLAB软件建立广州地区新建建筑工程混凝土实体强度预测模型,实现对广州各新建建筑工程混凝土实体强度的预测,为广州市混凝土质量监控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董晨辉[7](2019)在《云南省公路工程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曲线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是公路工程结构现场无损检测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较常用的方法,现行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及《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JGJ/T294-2013中都分别给出了用以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全国统一测强曲线。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各异,混凝土原材料也千差万别,这直接影响了这些全国统一曲线在不同地区应用时的精确度和可靠性。大量实践结果表明,这些全国统一曲线在云南省公路工程中应用时的误差较大,给实际工程混凝土强度的过程控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不便。为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更好的控制工程质量和指导生产,迫切需要建立云南省公路工程混凝土无损测强的地区曲线。本研究根据云南省范围各地区所属的气候带,选取了处于各气候带的4条在建高速公路为代表,在各高速公路建设现场就地取材抽取了用于C30~C55结构混凝土原材料,并使用与实际工程完全相同的配合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中对制定地方性测强曲线的制样要求制备混凝土,并在各高速公路建设的工地现场试验室进行自然养护。达到养护龄期后,分别测试每个强度等级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回弹值、超声值、抗压强度值、碳化深度值等,其中回弹法分别采用标称能量为2.207J的普通回弹仪和4.5J的高强回弹仪。最后对采集的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分析,将拟合结果和现行标准规范中建议的回归方程对应的平均相对误差、相对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参数进行比对和优选。最终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混凝土早期养护时间的增长混凝土回弹值逐渐增大,随着含气量的增大混凝土回弹值逐渐减小,随着混凝土表层、中部、内部的变化回弹值逐渐增大,含气量A、标养时间B、回弹部位C三个因素对回弹值的影响显着程度排序为A>C>B;2)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抗压强度为25MPa-70MPa范围内,采用普通回弹仪和高强回弹仪得到的测强曲线的误差均低于全国统一曲线,而且两种回弹仪得到曲线的误差差异并不显着;3)最终得到的云南省回弹法测强曲线方程为fcuc=0.5956Rm 1.1903 × 10-0.0065dm,相关系数r=0.8160,平均相对误差δ=7.6254%(全国统一曲线8=17.6383%),相对标准差er=10.0494%(全国统一曲线er=20.3994%),比全国统一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 56.77%,相对标准差降低了 50.74%;4)最终得到的云南省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方程为fcuc=0.2321v1.3753Rm0.8478,相关系数r=0.8410,相对误差er=9.8319%(全国统一曲线er=19.8421%),比全国统一曲线的相对误差降低了50.45%。本研究拟合出的曲线均满足《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及《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JGJ/T 294-2013对建立地区测强曲线精度的要求,且精度均高于全国统一测强曲线,适用于云南省公路工程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和评定,预期将为云南省公路工程混凝土的生产和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提供更加精确的参考依据。
郭文琦[8](2019)在《基于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的隧道衬砌温度—应力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挖隧道衬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自身水化反应会导致温度应力产生,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往往会对衬砌提前拆模,衬砌变形会受到温度应力、自重以及约束共同作用,从而极易使其内部拉应力超过当前龄期下的抗拉强度而形成裂缝。因此有必要对隧道衬砌在早龄期下的温度—应力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探寻衬砌拆模的最佳时间,在达到快速施工目的的同时避免因拆模过早而形成裂缝。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所做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了不同配比混凝土,着重研究粉煤灰含量、水胶比、骨料体积含量变化对早龄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配比混凝土下立方体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弹性模量随龄期变化规律,通过对数据进行拟合修正,得到不同配比混凝土下各力学性能与龄期的拟合公式。为后文有限元模型力学参数确定提供了依据。(2)结合衬砌出现的裂缝位置将力学传感器进行针对性布点,对混凝土压力、应变、钢筋轴力的变化进行现场实测,得到了衬砌应力应变随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规律。(3)运用ABAQUS二次开发模拟混凝土水化放热过程,主要基于FORTRAN语言开发了 UMATHT用户子程序模拟混凝土内部水化放热,FILM用户子程序模拟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及环境温度动态变化,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用户子程序的正确性。(4)采用顺序热应力分析方法对隧道衬砌早龄期温度—应力场进行分析,得到了实际工程隧道衬砌温度—应力场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及衬砌拆模最佳时间,探究了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联系,并将实测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来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5)从混凝土材料入手对衬砌温度—应力场相关结果进行优化,基于试验结果,得到了粉煤灰含量、水胶比、骨料体积含量的变化对温度—应力场影响规律,明确不同配比下的混凝土衬砌最佳拆模时间,SK-0到SK-6分别为54h,52h,58h,56h,66h,0,58h,其中SK-5组在本文研究时间范围内并没有合适的拆模时间,按照0计。得到了基于温度裂缝层面考虑的试验研究范围内的最佳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粉煤灰:水:砂:碎石=1:0.18:0.41:1.69:2.88。
林悦慈[9](2019)在《回弹法测定灌浆料试件早期强度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由于老化、自然灾害及使用功能改变等因素,需要加固改造的建筑越来越多。灌浆料因其早期强度高、流动性能好、微膨胀、易于施工等特点,被大量应用于既有结构的加固、改造、修补中,且效果良好。为能有效减少施工周期及降低风险,工程对水泥基灌浆料早期强度的依赖越来越高。加之灌浆料强度较高,施工中的用水量、养护温湿度、龄期等因素对其强度影响较大,从而导致施工现场灌浆料的实际强度无法达到设计值。同时,还将对后续建设使用产生不利影响并造成安全隐患。因此,现场检测评定灌浆料早期强度的重要性越发突显。此外,回弹法属于非破损检测方法的一种,基于其操作便捷、费用低廉、检测面广、不破坏试件结构等特点,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试验分析,建立了灌浆料早期强度的回弹测强曲线,进一步得到龄期与灌浆料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提出适用于灌浆料的龄期强度计算式,从而为现场判定施工周期以及现场检测灌浆料强度提供依据和参考。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介绍了回弹法原理及回弹测强曲线的相关概念。简单介绍了回弹法的基本原理,明确了回弹值与抗压强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对三种回弹测强曲线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并给出特定情形下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及常用回归方程式。总结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并且明确了本文不考虑碳化深度影响的原因;(2)确立了回弹法检测灌浆料早期强度的试验研究方案。一方面,分别对试验设计和试验测试仪器进行了详细说明,从而为回弹试验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在前文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之上,系统介绍了试验测试方法;(3)依据试验数据对灌浆料早期抗压强度的预测进行了系统研究。对试验数据进行剔除与整理,并简单介绍了拟合软件以及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依据试验结果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按照不同的函数表达式,分别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及对比,选择对数表达式作为该灌浆料的回弹测强曲线;分析了龄期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探究水泥基灌浆料早龄期强度的发展规律,拟合得到由低龄期灌浆料抗压强度推导28d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龄期对回弹值、实测和换算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误差值均较小,且拟合结果较好,其中采用回弹法测量灌浆料时,可以适当考虑龄期的影响对换算强度进行修正,以达到与实测强度更接近的推定值。
巩健[10](2019)在《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异性》文中提出高强混凝土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桥梁、港口海洋工程、地下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添加一定的掺合料(特别是粉煤灰)配制成的高强混凝土是一种多相复合材料,其离散性较大,如果对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变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可能导致这种新型材料构件或者结构质量事故的发生。而且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化是结构或者构件承载力随时间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构件设计安全可靠度,研究设计阶段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变异性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本文围绕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异性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探索研究:(1)分析不同规范中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和变异系数的取值差异,发现中国规范(GB50010-2010)高强混凝土变异系数(C60-C80)取值均为0.10,这与工程实际不符。因此对C80高强混凝土试验强度值进行统计调查,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C80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不确定性的统计参数。采用正态分布模型对C80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分布进行检验,应用贝叶斯的计算方法给出C80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差取为11.0 9MPa,变异系数的建议取值为0.12。(2)试验研究标准养护条件下C80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棱柱体抗压强度值,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粉煤灰掺量对高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均有较大影响;建立C80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均值和变异系数的经时变化数学模型;考虑高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变异系数的差异,分析计算不同粉煤灰掺量在不同龄期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取值差异,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粉煤灰掺量高强混凝土,考虑棱柱体抗压强度和立方体抗压强度变异系数的差异计算得到的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要小于规范的推定值,因此建议利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棱柱体抗压强度设计值进行结构计算分析时应通过试验确定。(3)试验研究标准养护条件下C80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强度的时变规律,发现粉煤灰掺量对高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均值、方差和变异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均有较大影响。通过不同规范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公式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现在规范中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公式对于C80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预测不再适用;基于可压缩堆积模型(CPM),考虑粉煤灰对抗压强度的贡献,建立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模型,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骨料级配的最大粒径对抗压强度有比较大的影响,骨料堆积密实度对抗压强度计算结果影响不明显。(4)由于骨料分布特性对强度的影响较大,因此建立了高强混凝土随机骨料模型;然后基于随机骨料模型利用Matlab程序对最大浆体厚度的取值进行分析,得知最大浆体厚度服从正态分布,并且运用弦长密度理论对最大浆体厚度的取值范围进行了理论验证,结果表明基于随机骨料模型建立的最大浆体厚度的计算表达式是合理的;最后建立了考虑最大浆体厚度随机性的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模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5)试验研究标准养护条件下C80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时变规律,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粉煤灰掺量对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均值、方差和变异系数随时间的变化均有较大影响。通过不同规范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公式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规范中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公式对于C80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预测不再适用;提出基于CPM的C80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计算表达式,然后分析计算模型中骨料弹性模量、硬化水泥浆体弹性模量和骨料堆积密实度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6)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建立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随机过程表达式,该公式可以分析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任意时刻的均值及其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之上,基于最大信息系数方法(MIC)分析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在不同龄期与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相关性大小及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理解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组成材料的反应机理以及为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计算表达式的改进修正提供借鉴。
二、快速推定水泥强度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快速推定水泥强度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回弹法推定北方地区Ⅳ类灌浆料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泥基灌浆料的发展历程及前景 |
1.2.1 国外水泥基灌浆料的发展历程 |
1.2.2 国内水泥基灌浆料的发展历程 |
1.2.3 灌浆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
1.3 水泥基灌浆料测强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对灌浆料抗压强度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对灌浆料抗压强度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回弹法推定建材强度的应用发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北方地区Ⅳ类灌浆料回弹及抗压试验研究 |
2.1 回弹法测强原理 |
2.2 回弹仪的使用特点 |
2.3 试验设计 |
2.3.1 试件材料的选择 |
2.3.2 试件尺寸 |
2.3.3 试件数量 |
2.3.4 试件制作 |
2.3.5 试件的养护及编号 |
2.4 试验仪器 |
2.5 试验方案 |
2.5.1 回弹试验 |
2.5.2 抗压试验 |
2.6 抗压试验现象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北方地区Ⅳ类灌浆料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
3.1 试验数据的处理 |
3.2 回归分析 |
3.2.1 概念 |
3.2.2 一元线性回归的数学模型 |
3.2.3 一元线性回归方差的系数估计 |
3.2.4 一元非线性回归 |
3.2.5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及误差分析 |
3.3 北方地区Ⅳ类灌浆料龄期-强度对比分析 |
3.3.1 绘图软件简介 |
3.3.2 四种常用Ⅳ类灌浆料强度对比分析 |
3.4 Ⅳ类灌浆料龄期-抗压强度回归曲线的建立 |
3.4.1 回归模式的选取 |
3.4.2 回归曲线的建立 |
3.4.3 北方地区Ⅳ类灌浆料后期强度分析 |
3.5 北方地区Ⅳ类灌浆料龄期-回弹值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北方地区Ⅳ类灌浆料测强曲线的建立 |
4.1 回弹测强曲线 |
4.1.1 回弹法测强曲线的分类 |
4.1.2 全国统一测强曲线 |
4.1.3 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 |
4.2 全国统一测强曲线适用性分析 |
4.3 Ⅳ类灌浆料回弹测强曲线的建立 |
4.4 测强曲线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Ⅳ类灌浆料回弹法测强影响因素研究 |
5.1 碳化现象的影响 |
5.1.1 碳化试验方案 |
5.1.2 碳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
5.2 试模材质的影响 |
5.3 回弹仪类型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在水利工程中的现场检测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硬性混凝土制作与成型工艺研究 |
1.2.2 干硬性混凝土的材料用量与配合比优化研究 |
1.2.3 混凝土材料质量的现场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
1.2.4 混凝土材料质量的现场半破损检测技术研究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的原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3 结果分析和讨论 |
2.3.1 水灰比和龄期对干硬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2 砂率对干硬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粉煤灰掺量对干硬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硬性混凝土预制砌块的现场检测 |
3.1 概述 |
3.2 试验设计 |
3.2.1 配合比设计 |
3.2.2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与异常值处理 |
3.3.1 异常数据处理 |
3.3.2 试验结果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数据有效性分析 |
3.4.2 试验结果准确性分析 |
3.4.3 测强曲线拟合 |
3.5 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工程取样和强度检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在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中的应用 |
4.1 工程概况 |
4.2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概况 |
4.3 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的施工工艺 |
4.3.1 坡面修整 |
4.3.2 齿槽开挖 |
4.3.3 土工布铺设 |
4.3.4 垫层铺设 |
4.3.5 预制块铺设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水平剪切波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抗压强度相关试验方法 |
1.2.1 回弹法 |
1.2.2 超声法 |
1.2.3 超声回弹综合法 |
1.2.4 标准试验法 |
1.3 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损检测研究现状 |
1.3.1 相关模型研究现状 |
1.3.2 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3.3 基于S波的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应力波检测混凝土强度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波速与力学参数的关系 |
2.3 应力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 |
2.3.1 应力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征 |
2.3.2 弹性模量试验 |
2.4 应力波在混凝土中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 |
2.4.1 水泥-骨料多相介质的影响 |
2.4.2 孔隙率的影响 |
2.4.3 含水率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混凝土力学参数试验研究方案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设计 |
3.2.1 试验原材料选择 |
3.2.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2.3 试件的制作及养护 |
3.3 混凝土力学参数试验方法及过程 |
3.3.1 准备工作 |
3.3.2 波速的测量 |
3.3.3 回弹值的测量 |
3.3.4 抗压强度的测量 |
3.4 本章小结 |
4 数据分析及回归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数据分析 |
4.2.1 抗压强度分析 |
4.2.2 回弹值分析 |
4.2.3 波速值分析 |
4.3 单因素回归模型的建立 |
4.3.1 波速回归模型的建立 |
4.3.2 动弹性模量回归模型的建立 |
4.3.3 回弹值回归模型的建立 |
4.3.4 相关性分析 |
4.4 双因素回归模型的建立 |
4.4.1 最小二乘法 |
4.4.2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波速回弹模型的建立 |
4.4.3 逆回归融合法 |
4.4.4 基于逆回归融合法的波速回弹模型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5 回归模型的验证 |
5.1 引言 |
5.2 试验过程 |
5.3 验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检测的紧迫性 |
2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
2.1 混凝土加速养护法 |
2.2 砂浆促凝压蒸法 |
2.3 早龄期法 |
3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
3.1 混凝土加速养护法 |
3.2 砂浆促凝压蒸法 |
3.3 早龄期法 |
4 标准推荐的三种检测方法的对比 |
5 其他方面的探索 |
5.1 新拌混凝土现场检测法 |
5.2 半小时快速推定混凝土28天强度方法 |
5.3 神经网络预测法 |
5.4 灰色理论预测法 |
6 总结 |
(5)基于拉脱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强曲线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国内常用的几种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技术的比较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拉脱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原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
2.1 拉脱法检测技术原理及特点 |
2.1.1 拉脱法检测技术原理 |
2.1.2 拉脱法的特点 |
2.2 影响因素分析 |
2.2.1 拉脱试件直径大小的影响 |
2.2.2 拉脱试件高径比的影响 |
2.2.3 不同粗骨料粒径的影响 |
2.2.4 干湿不同状态下对混凝土试件拉脱强度的影响 |
2.2.5 不同成型面的影响 |
2.2.6 破损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拉脱测强曲线试验研究 |
3.1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
3.2 混凝土试块的来源 |
3.3 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制作与养护 |
3.3.1 混凝土试块的尺寸 |
3.3.2 混凝土强度等级 |
3.3.3 混凝土试块龄期 |
3.3.4 立方体试块制作数量 |
3.3.5 混凝土试块的成型及养护 |
3.4 试验仪器及设备 |
3.4.1 拉脱仪 |
3.4.2 轴压试验数据采集装置 |
3.4.3 其他仪器设备 |
3.5 试验设计 |
3.5.1 拉脱试件布置 |
3.5.2 试验方法 |
3.6 拉脱试验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地区拉脱法测强曲线研究 |
4.1 拉脱法试验数据处置 |
4.1.1 格拉布斯(Grubbs)检验法 |
4.1.2 奈尔(Nair)检验法 |
4.1.3 狄克逊(Dixon)检验法 |
4.1.4 拉依达(3σ)检验法 |
4.2 试验数据中异常值剔除 |
4.3 回归分析理论 |
4.4 河北地区拉脱法测强曲线建模 |
4.4.1 拉脱法测强曲线建模 |
4.4.2 拉脱值、混凝土强度随龄期的变化 |
4.4.3 回归曲线推定值与同条件试块强度实测值的比较 |
4.4.4 本文曲线与现有文献中测强曲线及国家统一曲线的比较 |
4.5 河北地区测强曲线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拉脱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预测 |
5.1 支持向量机理论 |
5.2 支持向量机原理 |
5.3 核函数的选取 |
5.4 参数的选取 |
5.5 建模步骤 |
5.6 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建立 |
5.7 支持向量机建模预测与传统回归拟合的对比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拉脱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有限元分析 |
6.1 ABAQUS有限元理论 |
6.1.1 ABAQUS有限元概述 |
6.1.2 ABAQUS的主要功能 |
6.2 ABAQUS模型的选择 |
6.3 建立有限元模型 |
6.4 有限元应力云图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广州地区新建建筑工程混凝土实体强度调查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混凝土的发展 |
1.3 混凝土材料的构成 |
1.4 混凝土强度的相关研究 |
1.4.1 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性 |
1.4.2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
1.4.3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 |
1.4.4 混凝土强度的预测研究 |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技术路线 |
1.5.3 本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广州地区新建建筑工程混凝土实体强度现状调查概况 |
2.1 概述 |
2.2 广州地区混凝土实体强度检测数据收集概况 |
2.3 各混凝土强度等级检测数据的强度分布 |
2.3.1 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计算 |
2.3.2 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地区新建建筑工程混凝土实体强度分类分析 |
3.1 概述 |
3.2 不同因素下混凝土实体强度推定值的分布特点 |
3.2.1 各年度混凝土实体强度推定值的分布特点 |
3.2.2 各行政区混凝土实体强度推定值的分布特点 |
3.2.3 各建筑类型混凝土实体强度推定值的分布特点 |
3.2.4 各结构部位混凝土实体强度推定值的分布特点 |
3.2.5 各浇筑季节混凝土实体强度推定值的分布特点 |
3.2.6 各资质等级施工单位浇筑的混凝土实体强度推定值的分布特点 |
3.3 混凝土实体强度推定值的线性相关分析 |
3.3.1 相关性分析方法 |
3.3.2 混凝土实体强度推定值相关性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 混凝土实体强度-龄期趋势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新建建筑工程混凝土实体强度预测 |
4.1 概述 |
4.2 神经网络的概念 |
4.2.1 神经网络的发展 |
4.2.2 BP神经网络的原理 |
4.2.3 BP神经网络的几种算法 |
4.3 新建建筑工程混凝土实体强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4.3.1 神经网络模型主要参数选择 |
4.3.2 神经网络代码编写及说明 |
4.4 模型运算结果分析 |
4.5 自定义测试集预测结果误差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本文主要结论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云南省公路工程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曲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
1.3.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原理 |
1.3.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
1.4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
1.4.1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原理 |
1.4.2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法 |
2.1 数据采集地区的选取 |
2.2 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1 小龙高速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2 香丽高速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3 弥泸高速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4 昭通大山包一级路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
2.3 成型及养护方法 |
2.3.1 试件的成型 |
2.3.2 试件的养护 |
2.4 建立测强曲线所采用的试验方法 |
2.4.1 测试仪器及设备 |
2.4.2 测试方法 |
2.4.3 试验数据处理 |
2.5 研究回弹法影响因素所采用的试验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回弹法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
3.1 混凝土配合比 |
3.2 试验结果 |
3.3 单因素影响分析 |
3.4 多因素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强曲线的建立 |
4.1 小龙高速测强曲线建立与评价 |
4.1.1 回归方程的选择 |
4.1.2 回弹法测强曲线的建立与评价 |
4.1.3 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的建立与评价 |
4.2 云南省公路工程混凝土测强曲线建立与评价 |
4.2.1 回归方程的选择 |
4.2.2 回弹法测强曲线的建立与评价 |
4.2.3 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的建立与评价 |
4.3 强度等级为C50和C55混凝土测强曲线建立与评价 |
4.3.1 回归方程的选择 |
4.3.2 回弹法测强曲线的建立与评价 |
4.3.3 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的建立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强曲线的验证 |
5.1 回弹法测强曲线的验证 |
5.2 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的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小龙高速混凝土集料信息 |
附录2 香丽高速混凝土集料信息 |
附录3 弥泸高速混凝土集料信息 |
附录4 昭通大山包一级公路混凝土集料信息 |
附录5 回归分析数据汇总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发表的论文 |
发明的专利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8)基于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的隧道衬砌温度—应力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早龄期混凝土的定义 |
1.2.2 考虑隧道温度裂缝的依据 |
1.2.3 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4 混凝土温度裂缝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路线 |
2 混凝土热学原理及ABAQUS二次开发 |
2.1 热学基本理论 |
2.1.1 热传导方程 |
2.1.2 温度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定义 |
2.2 混凝土热学性能 |
2.2.1 热传导方程 |
2.2.2 绝热温升方程 |
2.3 ABAQUS软件及相应二次开发介绍 |
2.3.1 ABAQUS介绍 |
2.3.2 ABAQUS热应力分析方法 |
2.3.3 基于UMATHT的混凝土水化热开发 |
2.3.4 基于FILM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开发 |
2.3.5 用户子程序开发所需软件及环境配置 |
2.4 自编用户子程序的可行性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早龄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配合比设计 |
3.2.2 试验内容 |
3.3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3.1 不同配比对立方体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
3.3.2 立方体抗压强度与龄期拟合曲线 |
3.4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3.4.1 不同配比对劈拉强度影响分析 |
3.4.2 劈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拟合曲线 |
3.5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结果分析 |
3.5.1 不同配比对静力受压弹性模量影响分析 |
3.5.2 弹性模量与龄期关系曲线 |
3.6 本章小结 |
4 某明挖隧道衬砌应力应变现场实测 |
4.1 工程概况 |
4.2 测试方案 |
4.2.1 力学传感器构件 |
4.2.2 测点布置方案 |
4.2.3 力学传感器编号及现场安装 |
4.2.4 数据采集频率 |
4.3 实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
4.3.1 数据处理说明 |
4.3.2 中部横截面数据整理分析 |
4.3.3 端部横截面数据整理分析 |
4.3.4 纵断面数据整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隧道衬砌温度—应力场有限元分析 |
5.1 基本假定 |
5.2 模型尺寸 |
5.3 热力学参数的确定 |
5.3.1 热传导方程 |
5.3.2 材料本构模型确定 |
5.4 网格划分与工况设置 |
5.4.1 温度场网格划分与工况设置 |
5.4.2 应力场网格划分与工况设置 |
5.5 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5.6 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
5.7 温度场对应力场影响分析 |
5.8 有限元分析与实测数据对比 |
5.9 本章小结 |
6 不同配比混凝土下隧道衬砌温度—应力场优化分析 |
6.1 不同配比下的材料参数 |
6.2 不同配比下的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
6.2.1 粉煤灰含量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6.2.2 水胶比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6.2.3 骨料体积含量对温度场影响分析 |
6.3 不同配比下的应力场计算结果分析 |
6.3.1 粉煤灰含量对应力场影响分析 |
6.3.2 水胶比对应力场影响分析 |
6.3.3 骨料体积含量对应力场影响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回弹法测定灌浆料试件早期强度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灌浆料的发展概况 |
1.2.1 国外灌浆料的发展概况 |
1.2.2 国内灌浆料的发展概况 |
1.2.3 灌浆料的特点 |
1.2.4 灌浆料加固混凝土的研究应用 |
1.3 回弹法研究现状 |
1.3.1 回弹法的应用与发展 |
1.3.2 回弹法的应用及特点 |
1.4 早期混凝土强度推定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回弹法检测抗压强度基本原理 |
2.1 回弹法基本原理 |
2.2 回弹法测强曲线 |
2.2.1 测强曲线的概念与分类 |
2.2.2 全国统一测强曲线 |
2.2.3 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 |
2.3 测强曲线影响因素 |
2.4 灌浆料早期强度碳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回弹法检测灌浆料早期强度的试验研究 |
3.1 试件设计 |
3.1.1 原材料选择 |
3.1.2 试件规格 |
3.1.3 试件数量 |
3.1.4 试件制作 |
3.1.5 试件编号与养护 |
3.2 测试仪器 |
3.2.1 回弹仪 |
3.2.2 压力试验机 |
3.2.3 其他仪器设备 |
3.2.4 人员、记录表格及其他 |
3.3 试件测试方案 |
3.3.1 回弹测试 |
3.3.2 抗压强度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灌浆料早期强度的分析研究 |
4.1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1.1 试验数据整理 |
4.1.2 全国统一测强曲线适用性分析 |
4.2 回归分析 |
4.2.1 概述 |
4.2.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
4.2.3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系数估计 |
4.2.4 一元非线性回归方程 |
4.2.5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评价及误差分析 |
4.3 回弹强度分析及测强曲线的建立 |
4.3.1 Matlab软件介绍 |
4.3.2 回归模式的选择 |
4.3.3 回归方程的建立及选取 |
4.4 龄期强度分析及拟合公式的建立 |
4.4.1 龄期强度结果分析 |
4.4.2 龄期强度推导公式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龄期对回弹值的影响 |
4.5.2 龄期对实测与换算强度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灌浆料试验数据记录表)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异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异性的来源 |
1.2.2 混凝土力学性能统计特性 |
1.2.3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取值 |
1.2.4 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异性对结构影响 |
1.2.5 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变性 |
1.2.6 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变性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高强混凝土立方体和棱柱体抗压强度变异性 |
2.1 前言 |
2.2 不同国家规范中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对比 |
2.2.1 设计取值 |
2.2.2 变异系数取值 |
2.3 高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变异系数取值 |
2.3.1 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数据统计特性 |
2.3.2 基于贝叶斯变异系数估值 |
2.4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试验及结果分析 |
2.4.1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试验 |
2.4.2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2.5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随机时变性 |
2.5.1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统计特性 |
2.5.2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随机时变性 |
2.6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取值 |
2.6.1 规范推定值 |
2.6.2 考虑变异系数差异性的推定值 |
2.7 本章小结 |
3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随机模型 |
3.1 前言 |
3.2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强度时变性试验 |
3.2.1 试验设计 |
3.2.2 试验结果 |
3.3 基于CPM的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模型 |
3.3.1 规范中抗压强度计算模型的适用性 |
3.3.2 可压缩堆积模型(CPM) |
3.3.3 基于CPM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模型 |
3.3.4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强度发展贡献因子 |
3.3.5 模型参数和验证 |
3.4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参数时变性分析 |
3.4.1 骨料最大粒径 |
3.4.2 骨料堆积密实度 |
3.5 基于随机骨料模型的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随机模型 |
3.5.1 最大浆体厚度的模拟值 |
3.5.2 最大浆体厚度的理论验证 |
3.5.3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模型随机性 |
3.6 本章小结 |
4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时变不确定性 |
4.1 前言 |
4.2 Monte Carlo模拟值计算 |
4.3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机过程表达式 |
4.4 基于MIC的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参数相关性分析 |
4.4.1 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 |
4.4.2 基于MIC的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参数相关性排序 |
4.4.3 基于MIC的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参数相关性时变规律 |
4.5 本章小结 |
5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发展模型 |
5.1 前言 |
5.2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变性试验 |
5.2.1 试验设计 |
5.2.2 试验结果 |
5.3 基于CPM的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模型 |
5.3.1 规范中弹性模量计算模型的适用性 |
5.3.2 基于CPM的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模型 |
5.4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参数时变性分析 |
5.4.1 骨料弹模 |
5.4.2 水泥基弹模 |
5.4.3 骨料堆积密实度 |
5.5 本章小结 |
6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时变不确定性 |
6.1 前言 |
6.2 Monte Carlo模拟值计算 |
6.3 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随机过程表达式 |
6.4 基于MIC的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参数相关性分析 |
6.4.1 基于MIC的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参数相关性排序 |
6.4.2 基于MIC的粉煤灰高强混凝土弹性模量参数相关性时变规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快速推定水泥强度在工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回弹法推定北方地区Ⅳ类灌浆料抗压强度试验研究[D]. 蔡春乔.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2]干硬性混凝土预制块在水利工程中的现场检测和应用研究[D]. 王小勇. 扬州大学, 2021(08)
- [3]基于水平剪切波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 唐秀洁.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的探讨[J]. 胡野,缪德彬. 居舍, 2021(03)
- [5]基于拉脱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强曲线试验研究[D]. 金楠.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6]广州地区新建建筑工程混凝土实体强度调查及分析[D]. 罗浩洋.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云南省公路工程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曲线研究[D]. 董晨辉. 云南大学, 2019(02)
- [8]基于早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的隧道衬砌温度—应力场研究[D]. 郭文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9]回弹法测定灌浆料试件早期强度的试验研究[D]. 林悦慈. 湖南大学, 2019(07)
- [10]粉煤灰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变异性[D]. 巩健.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标签:灌浆料论文; 混凝土回弹仪论文; 混凝土强度推定值论文; 水泥强度论文; 高强混凝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