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泰市农村统计形成规范高效运行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孙祥[1](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问题的研究 ——以新泰市为例》文中指出
刘文娟[2](2021)在《疫情视域下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与创新研究 ——以山西省石楼县Z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为做好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明确了基本方向。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卷中国,在极短时间内就感染了数万人,甚至造成上千人死亡。这场疫情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农村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区域,更是凸显了基层治理的重要性和作用。本文以山西省石楼县Z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疫情期间山西省石楼县Z镇农村基层治理现状进行实地调研,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及访谈当地村民、村干部、医护人员等人的方法获得了详细的调研资料。Z镇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镇党委指挥有力,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基层政府和村委会实现有效联动,汇聚抗疫合力。农村基层治理效能得到充分展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得以贯彻,村民心理稳定,病毒传播得到有效遏制,农业基本生产照常进行,人民生活保持稳定。但疫情期间Z镇基层治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基层组织治理工作繁重,干部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基层组织动员力有限,村民配合度低;法治观念不强,基层执法不规范;医疗基础条件差,防控难度大;经济活力不足,村民失业严重。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对创新Z镇基层治理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创新基层治理机制,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强化村民道德培育,提高基层防控效能;完善基层法治制度,提升依法防控效能;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健全农村应急防控体系,构建网格化管理机制,运用新科技开展防控,进一步创新基层防控手段;发展特色农村产业和电商产业、创新就业体制机制,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和能力,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于海鹏[3](2021)在《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过去、现在、将来均如此。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至今农村经济依然比较落后和三农问题仍然很严峻。资金缺乏是困扰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难题,就目前中国的体制和小农经济形态来说,合作经济才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成功之路。发展好合作经济根源在于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中国农村拥有合作金融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村金融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上下功夫,鼓励开展农民合作金融试点,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农村合作金融道路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很多国家普遍存在且发展很成功的选择。河北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祥地,建国以来河北地区乃至全中国一直为农村合作金融事业而探索,目的就是解决三农问题。但是,河北乃至全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一直很缓慢,农村合作金融背离合作制发展方向,指导思想存在偏差,名不副实,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都出现了异化,这并不能证明我国不需要合作金融和没有合作金融发展的条件,而是各种其他因素限制了其发展。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河北省三农问题关乎精准扶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农村合作金融问题已经成为河北乃至全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难点、热点,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势在必行。直到1996年,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业银行脱钩,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独立发展道路,也标志着河北农村合作金融进入了独立发展的新阶段。农村合作基金会曾作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重要补充、填补了农村金融空白。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不断进行改革深化,从名称中删除了“合作”二字,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兴起。到2015年,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初步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逐步走向商业化和股份制,成为向农村商业银行和股份制联社方向发展的走向异化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金融体系中,商业性金融成为主体,政策性金融发展不足,合作性金融逐步消失。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兴起,非正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大量存在,形成了以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多样化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共同发展的局面。首先对农村合作金融进行了概念的界定,把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分为独立发展、探索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探讨了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历程,进行了正面和负面分析,分析了存在问题及原因和发展特点等问题。
严宏[4](2021)在《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就必须首先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基本的均等化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通过改变社会经济的福利状态,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条件和收入的高低。然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需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不同地区间,尤其是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矛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仍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并且这种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状况,随着“三农”问题的凸显,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农村公共品供给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对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要要求和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服务便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分配是国民收入的均等化分配的重要方面,能够增进社会经济福利,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保障农村居民生存权,享受基本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尊重农村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权是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更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西南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方面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仍在扩大。鉴于西南地区所处的地理、政治、文化、生态地位的特殊性,这种差距的扩大会随着一些不确定、不和谐因素的出现会越发的凸显,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更多的问题。首先,西南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重要聚集区主要涵盖四川省、西藏、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五个省市区民族自治区。该地区主要为农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基地和生态保障区,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边疆稳定、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次,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欠发达地区,相对于东部仍然比较落后;西南地区包括了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四省藏区多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我国构建了“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其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就在西南地区。近些年来,由于受特定区位、自然条件、历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公共品供给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本研究针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不足,供给区域失衡,有限的资金渠道限制供给,单一的供给模式无法有效实现村民的需求表达等现状,立足西南地区,开展了如下研究:一是导论与基础分析。本部分围绕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依据公共品理论、公共品供给主体理论、农村公共品供给理论、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理论对本研究的农村公共品概念、研究范畴,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进行了界定,并将农村公共品划分为生活服务型公共品、生产保障型公共品、发展促进型公共品三类。二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理论逻辑提出与现实基础的研判。本部分基于西南地区农村生活服务型、农业生产保障型及发展促进型三类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考察、投资效率和结构效率评价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逻辑起点、开展理论论证,剖析现实基础,提出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机制。三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的现状和投资效率分析。本部分在以往公共品供给研究文献分析基础上,立足西南地区,通过对农村公共品进行准确分类基础上,开展生活服务型公共品、生产保障型公共品、发展促进型公共品的投资效率和结构效率评价基础上,深入探究不同类型农村公共品效率提升研究。四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案例分析。本部分主要通过西南地区“珙县农村修路”、“万春镇L村路灯维修”、“成都农贷通”三个案例,开展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五是国外农村公共品供给经验借鉴。本部分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经验进行总结,比较了不同国家间的共性与差异。提出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经验借鉴。六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配套制度设计。本部分从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新制度设计引导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加强农村公共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配套制度设计分析。基于上述分析,形成如下研究结论:一是当前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且低质量、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失衡且模式单一、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低、农村公共品供给区域间失衡、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错位等突出问题,并进一步梳理其成因,包括:农村公共品需求日益增长且出现多元化态势、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不健全、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监管不足、农村公共品供给单向决策限制、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权责划分不明确。二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投资技术效率水平呈现出梯度变化特征,即从高到低依次是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各地区对农村公共品自身资源利用有效程度的差异和资金投入的差距相对较大。具体来看,重庆市和四川省的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较高;西南地区的农村公共品投资的投入和产出效果存在差异。三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投资结构效率呈现梯度变化特征,即从高到低依次是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区域间在农村公共品资源配置和投资结构上的差距显着,但总体上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投资结构效率逐渐改善。四是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为显着的成效,较大的改善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状况,满足了农民多元化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公共品受益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农民的满意度评价较高,但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五是依据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经验的概括总结,本文从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新制度设计引导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加强农村公共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配套制度设计分析。
杨广勇[5](2020)在《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评价及其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领域,相继作出了农村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有效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然而,地方政府自有财力供给不足和大量财政资金沉淀并存的矛盾相当普遍,财政资金配置低效问题在涉农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为优化财政涉农资金配置,集中有限资源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中央政府于2016年启动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将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中央财政涉农资金按照原渠道下达,但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贫困县,由其按照权责匹配原则自主实施。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是在现有财政体制框架下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和地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次重大创新。鉴于此,论文尝试从财政分权视角构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客观评价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提出进一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脱贫攻坚与相对贫困纾解的有序衔接提供决策依据。理论上,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渠道主要包含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整合和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整合,这是由预算管理体制特别是财政分权特征决定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涉及决策主体、审批主体、实施主体、监督评价主体。根据公共产品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公共预算理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能够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助推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而且可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聚焦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可以通过政府间权责的合理划分和财力的协调适应、部门间职责的分工配合和预算管理职权的统筹整合产生增产效应,通过购买性支出间接渠道、转移性支出直接渠道产生增收效应。从政策变迁看,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自2013年以来逐步由地方自主探索转变为区域整体推进。通过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整体情况分析发现:财政涉农资金总体规模庞大且保持增长态势,但其高速增长难以持续;地方政府在涉农领域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相对更高、财政分权程度相对更低。进一步通过湖南省和安徽省两个不同类型贫困县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在整合资金的使用方向和项目配置方面,均以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为主,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规模在2019年均提升了 60%以上,而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资金配置相对不足,其中湖南省洞口县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出现36.65%的降幅;在整合资金的项目选择依据和绩效考评方面,均建立了脱贫攻坚项目库管理制度,且编制了绩效目标,但均存在着项目库资金缺口过大、绩效管理链条不全等问题。为实证分析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2013-2018年中部四省229个县域面板数据,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能够显着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即产生增产效应,贫困县的人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较非贫困县可提高1.47个百分点;不同类别的贫困县产生的增产效应均是显着的,但存在明显差异,国家扶贫重点县最高,增产效应高达2.55个百分点,连片特困地区县次之,达到1.22个百分点,省级扶贫重点县最低,仍达到1.04个百分点;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未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即直接的增收效应并不显着。进一步引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未能通过提高农业产出水平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仍不牢固;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涉农支出的增长表现为遮掩效应而非中介效应,增产效应被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增长遮掩了 5.5%,增收效应被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相对规模的增长遮掩了71.18%,适度规模下的转移支付结构优化和涉农投入绩效提升更为可取。最后,提出促进财政涉农资金有效整合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层面,加快涉农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合理划分,深化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推进财政涉农资金实质整合;地方政府层面,推动地方涉农部门职责的分工协调,深化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配套政策层面,通过加快财政转移支付、预算绩效管理等立法进程,提升财政治理法治化水平等。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尝试从财政分权视角构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首先,从预算管理体制特别是财政分权特征出发,尝试构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双向传导机制,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传导机制、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传导机制,其可通过政府间权责的合理划分和财力的协调适应、部门间职责的分工配合和预算管理职权的统筹整合产生增产效应,通过购买性支出间接渠道、转移性支出直接渠道产生增收效应;其次,引入中介效应模型,分别从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涉农支出验证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涉农支出的增长表现为遮掩效应而非中介效应。(2)运用双重差分准自然实验方法客观评价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政府直接推动的涉农资金重大改革试点,对于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实施四年多以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因果推断研究在现有文献中是鲜有涉及的。本研究在梳理我国贫困县政策和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的基础上,从粮食主产区中部四省选择了 129个贫困县和100个非贫困县共229个县1374个观测样本,运用双重差分准自然实验方法发现,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具有显着的增产效应,但直接的增收效应并不显着。(3)发现连片特困地区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增产效应的异质性。按照处理组样本贫困县类别进行分类检验,发现不同类别的贫困县在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中产生的增产效应存在显着差异,连片特困地区县的增产效应低于国家扶贫重点县,但明显高于省级扶贫重点县。考虑到连片特困地区县农业生产成本等因素,这一结论更具积极意义,尤其是对于未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发展乡村产业,改善相对贫困状况,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张超[6](2020)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新泰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山东省新泰市为例,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一、新泰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污水治理新泰市把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作为优化环境、改善民生的关键性工作来抓,市政府专门建立了分工市长为召集人,住
王泽林[7](2020)在《新泰市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2020年的到来,精准扶贫也进入攻坚期,具体到特定地区在政策执行中仍然存在实践困境和问题,影响精准扶贫的政策实施、目标实现以及脱贫成效的持续巩固。本文通过对新泰市精准扶贫的工作措施、成效的分析,总结了新泰市精准扶贫工作方面面临的困境及其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困境的对策建议。首先,文章介绍了新泰市精准扶贫的系统政策措施,构建精准扶贫工作格局,规范精准扶贫工作程序,建立精准扶贫工作制度,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同时,结合走访调研,对新泰市掌平洼村精准扶贫案例和新泰市泰茶“良心谷”精准扶贫案例进行了简要介绍,以期更加真实、全面得剖析新泰市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上的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对新泰市在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中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即——脱贫成效比较稳定、脱贫质量比较有保障、脱贫效果得到一定程度巩固。其次,文章分析了新泰市在精准扶贫中工作理念的局限性、聚焦存在偏差、扶贫中各参与方的压力与疲倦、政策措施落实困境、管理考核困境、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等六个方面的问题,为对策建议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助推县级政府更好精准扶贫,并且做好全面脱贫后预防新致贫及返贫的对策——源头疏导、标本兼治、长效管控的精准扶贫实践困境治理体系。一是革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体系,包括革新扶贫治理理念、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构建长效动态的监督预警体系、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等。二是完善配套机制,强化政策支撑,包括加强政府主导,引导多元参与;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其政策衔接;加强部门联动;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力度,支持鼓励村级发展等;三是激发内生动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包括补齐精神短板,让贫困户想脱贫;营造浓厚氛围,让贫困户愿脱贫;搭建广阔平台,让贫困户能脱贫等。
陈安伟[8](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Z市为例》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党和政府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重点,全面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总要求中,“治理有效”是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主体不断充实发展,乡村治理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乡村治理体系逐渐完善,但是乡村社会在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乡村治理主体发展不健全,乡村治理结构不合理,乡村治理能力与现代化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诸多因素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剖析乡村治理结构主体作用发挥的现状,分析乡村治理结构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总结国内优化乡村治理结构的先进经验,探索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结构的优化路径。为此,以山东省辖县级市Z市为例,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方法,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确定了研究的范围。其次,对目前国内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述评。第三,总结了Z市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结构中作用发挥情况,对Z市现有的村委会主导型、村党组织主导型、政府行政主导型乡村治理结构进行了比较。第四,总结了 Z市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结构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强,村民自治组织基础不够牢固,乡村治理主体不够多元丰富,乡村治理主体之间关系紊乱。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基本是:乡村治理主体意识观念错位,乡村治理法律制度不够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乡村治理主体公信力衰减,政府行政手段干预基层民主。第五,详细阐述了国内优化乡村治理结构的地方经验,并对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从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巩固领导基础,促进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巩固经济基础,完善法律制度与加强德治相结合、引导多元经济社会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理顺多元乡村治理主体良性互动关系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乡村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孟守卫[9](2019)在《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金融作为整体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农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影响一国或地区国民经济的运行。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作为农村金融产业组织结构中最基础的部分,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类型和特征直接或间接对农村金融主体(农村银行业等金融机构主体)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产生重大影响,决定着农村金融发展的整体效能,影响农村金融对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对农业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农业减排、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等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产生推动或阻碍的影响。而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的整体影响如何?国内外现有文献关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经济影响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少,值得深入探讨。作为全球第一农业大国,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发展经历了从人民银行的一家完全垄断类型向趋于更强竞争的垄断竞争类型发展演变。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无论从市场结构类型、农村金融市场主体资产投资规模、经营绩效、区域网点布局,还是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效果均在发生变动,并且出现较强的区域发展差异。而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发展和调整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又与中国农村地区农业生产要素资源禀赋结构和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这些农业生产要素资源与该国或地区的开放程度、农业发展政策、农业功能区域、区域发展环境等影响因素共同决定着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类型和发展特征,因而,如何在既有的农业经济结构约束下,寻求与之相匹配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二者的融洽发展,将为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积极影响中国农业持续高效发展提供更强的内在经济驱动力。中国农业发展从改革开以来的高歌猛进到目前的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持,促进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方式持续转变、农业发展效率稳步提升。但是,目前中国农村农业发展也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如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且农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污染严重等。譬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3.9%、6.1%、8.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9%、40.5%、51.6%。无论从农业增长速度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来看,均出现了严重弱化。一方面这与农业发展的先天弱质性,并面临更多的自然资源、气候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也与长期以来的主要依赖农业生产要素数量的高投入、粗放型农业增长、高消耗、污染物高排放、低效率生产、低产出有直接的关系。因而,基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和农业发展的现有基础条件和事实特征,探析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影响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或着力点,并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和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深入分析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区域特色,全面而系统地探究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影响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将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在既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中国农业发展影响的主要方面:农业增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减排,鉴于中国农村农业存在的区域差异性,本文在分析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全样本)对农业发展影响时,还关注了其在不同区域层面(区域样本)对农业发展的具体影响。通过分析,本文基本结论如下:(1)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大致经历了四个演变历程:从中国人民银行的一统天下、农业银行处于农村金融市场主导地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垄断、到目前包括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以及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内的多元农村金融市场经营主体并存,农村金融市场经营主体间的竞争逐渐增强。就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集中度而言,无论从中国整体层面、还是从省市(区)、东中西三大经济带,或者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市场集中度均呈现下降趋势,但区域差异非常显着。目前,从整体上判断,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类型仍为寡占型或高度寡占型农村金融市场类型,并且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垄断程度更强。(2)就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方面而言,从农业产业增长看,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和增长率均获得快速提升。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来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自1997年以来一直处于缓慢的上升过程,但2003-2011年间出现较大的波动,之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甚至出现下调的趋势,同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较高的地区并非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从农业污染减排来看,各类农业污染物(本文以农业源总磷、总氮和氨氮为例)排放量和排放强度仍然较高,尽管排放强度出现下降趋势,而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在中国多数农业生产大省,尤其是在粮食生产主产区,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相对较高。(3)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说明,与基本经济结构不相匹配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妨碍中国农业发展水平提升,不能保障农业建设资金的持续足量投入,影响农业生产要素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农业增长,进而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的自由流动,进而对农业减排带来不利的影响。(4)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系数为负值,即较高的农村金融市场集中度将不利于农业增长,在控制农村金融营业网点机构数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对中国农业增长的影响系数仍为显着的负值,这与既有文献中多数学者的观点基本一致。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同样会对农业增长产生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规模对农业增长影响系数为负值,且检验显着,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效率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系数为正值,且检验显着。(5)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同样具有显着的负向效应,垄断程度越强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越不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从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因素影响的回归结果来看,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技术进步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影响系数均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但是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系数为正值,并通过显着性检验,这说明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主要来自于农业技术进步,而不是农业技术进步效率,同时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区域差异性。(6)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中国农业减排影响的实证分析表明,对农业污染排放强度的影响系数为正值,或者说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农业污染减排呈反向影响关系,较高的农村金融市场集中度不利于农业污染减排,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控制变量中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将导致农业污染排放强度的提高而不是相反,而政府政策的干预与农业污染排放强度呈负向影响作用,即政府的环境规整或治理污染的努力将会显着降低农业污染排放强度,有助于农业减排工作的持续推进。基于全文分析结果,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和农业发展的基本事实特征。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结构,有序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并继续推进农村金融市场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机制改革,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提升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增强农村金融市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针对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实施区域化分类改革,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激励政策,引导资金投向农业生产重点区域(如粮食主产区)和农村经济基础较差而农业发展又相对滞后的地区,缩小农村农业区域发展差距;引导农村金融市场更多资金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农村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影响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较为系统全面。论文以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为切入点,将产业发展的速度、效率和质量三个关键方面即农业增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减排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具体而系统地论证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新意。(2)实证分析借助省际面板数据,从全国、三大经济带和粮食功能区三个层面分析检验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区域差异性较为独特和有一定深度。论文采用涵盖中国29个省市(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销平衡区和粮食主销区)的2005-2016年间的面板数据,能够较好地捕捉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基本特征、变动趋势和区域差异性,更贴近中国农村农业发展现实。(3)依据研究结论提出的政策建议具有新意。论文分析结果认为,能够与农业结构相匹配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有利于农业增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农业污染减排,据此论文提出农村金融市场信贷资金等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分行业优先投入重点领域、分区域差别化实施、按功能类别分步推进的农村金融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机组合发展政策。
刘士伟[10](2018)在《山东省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普惠金融的概念从2005年提出至今经过13年的发展,已有长足的进步。其含义是一个能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群体和阶层,特别是低收入、贫穷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在我国,弱势群体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落后的乡镇农村地区。在广大的落后乡镇和农村,仍然有较大一部分农民、个体工商户、中小微企业等群体享受不到充分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随着互联网、数字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不断深入发展,普惠金融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产品服务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推动着普惠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金融机构持续开展的机构创新、组织架构创新、产品服务创新,同时国家从顶层制度保障、财政支持、人才培养等多维度鼓励支持普惠金融发展都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为建立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政策支撑、资金支撑。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1月,国务院公布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普惠金融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时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伴随着国家层面的财政支持、政策优惠支持、人才吸引政策等诸多措施的实行,助推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更加丰富多样化、更加智能化、覆盖面更广。同时有助于推动广大乡镇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优良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金融机构在乡镇农村设立创新性的营业机构,广大乡镇农村地区能够享有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日益增多。但现阶段与城市地区特别是东部发达城市相比,金融机构相对单一以农村信用社、邮政银行为主的服务机构,中小微企业贷款融资难、居民金融知识薄弱金融整体素养低,投资理财意识较差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普惠金融发展整体水平较低。本文主要从普惠金融的定义、特征出发结合普惠金融相关理论,就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开展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从普惠金融的供给、需求两方面对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新泰市目前的普惠金融体系尚不完善,仍以传统商业银行为供给主体,供给相对不足,普惠金融发展不均衡问题相对突出,城区与乡镇农村差距较大,目前新泰市乡镇农村地区传统金融机构网点较少,难以满足广大以中小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居民为代表的相对弱势群体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通过研究分析新泰市莱商银行的惠农综合服务站、直销银行和鲁担惠农贷的发展实践对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总结新泰市发展普惠金融的路径政策选择。通过普惠金融的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振兴都离不开完善的普惠金融体系为广大农村居民、农村种养殖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群体提供便捷的支付结算服务、存贷款服务、投资理财服务、农业保险服务以及证券基金股票等一系列金融服务。本文着眼于山东省新泰市一座县域城市的普惠金融发展实践,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秀的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来进一步指导普惠金融发展。进而从政府角度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执行差异化监管、做好结合文章将普惠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相结合,让二者相互存进协同发展、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金融机构角度加大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机制创新、网点创新等方面对新泰市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措施。
二、新泰市农村统计形成规范高效运行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泰市农村统计形成规范高效运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2)疫情视域下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与创新研究 ——以山西省石楼县Z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本文的创新 |
(一)本文研究的方法 |
(二)本文的基本思路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农村基层治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
一、农村基层治理的相关概念解析 |
(一)治理、治理制度和治理效能 |
(二)基层治理和农村基层治理 |
二、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历程与经验 |
(一)新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变化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的效能分析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的基本经验 |
三、2020 年的疫情与检验农村基层治理的新视角 |
(一)我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定性分析 |
(二)疫情防控效果是检验农村基层治理效能的“天然”尺度 |
注释 |
第三章 疫情视域下农村基层治理的制度优势和效能展现 |
一、大疫之下彰显农村基层治理制度的优势 |
(一)党中央统一领导,上级党组织要求明确 |
(二)镇党委指挥有力,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三)基层政府和村委会有效联动,汇聚抗疫合力 |
二、大疫之下农村基层治理效能得到充分展现 |
(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得以贯彻 |
(二)村民心理稳定,社会秩序井然 |
(三)病毒传播得到有效遏制,生命健康得到保障 |
(四)农业基本生产照常进行,人民生活保持稳定 |
注释 |
第四章 大疫之下石楼县Z镇基层治理概况及问题成因分析 |
一、山西省石楼县Z镇自然概况和疫情防控概况 |
(一)山西省石楼县Z镇的自然概况及典型意义 |
(二)山西省石楼县Z镇的疫情防控概况 |
二、大疫之下石楼县Z镇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 |
(一)基层组织治理工作繁重,干部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
(二)基层组织动员力有限,村民配合度低 |
(三)法治观念不强,基层执法不规范 |
(四)医疗基础条件差,防控难度较大 |
(五)经济活力不足,村民失业问题严重 |
三、大疫之下石楼县Z镇基层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基层治理机制不健全,村民防控意识弱 |
(二)基层法治建设不完善,法治宣传不到位 |
(三)基层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防控手段落后 |
(四)农村产业发展落后,村民外出务工困难 |
第五章 疫情视域下我国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的对策 |
一、创新基层治理机制,提高基层防控效能 |
(一)构建多元共治机制,整合防控力量 |
(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促进群防群治 |
(三)强化村民道德培育,促进村民自觉防疫 |
二、创新基层法治制度,提升依法防控效能 |
(一)加强农村法治建设,依法开展防疫工作 |
(二)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营造依法防治氛围 |
三、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创新基层防控手段 |
(一)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创建专业医疗队伍 |
(二)健全农村应急防控体系,提高应急防控能力 |
(三)加强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提升村民防控意识 |
(四)运用新科技开展防控,提升基层防控效率 |
(五)创建网格化管理机制,促进基层防控精细化 |
四、发展特色农村产业,创新就业体制机制 |
(一)培育特色乡村产业,发展多元经营模式 |
(二)创新就业保障机制,促进农民返岗就业 |
(三)发展农村电商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1 疫情期间石楼县 Z 镇基层治理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疫情期间石楼县 Z 镇基层治理情况访谈提纲 |
(3)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 |
四 研究对象的基本说明 |
第一章 农村合作金融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合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现代合作思想的发展 |
二 现代合作经济的发展 |
第二节 合作金融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 |
第二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独立发展阶段 |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 |
一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背景 |
二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走向独立发展 |
三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独立发展阶段分析 |
第二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 |
一 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背景 |
二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历程 |
三 农村合作基金会发展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探索发展阶段 |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全面深化改革 |
一 正面分析 |
二 发展问题分析 |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
一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背景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开展的资金互助 |
三 其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一节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制 |
一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 |
二 河北省农村商业银行 |
三 石家庄汇融农村合作银行 |
四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正面分析 |
五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分析 |
第二节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
一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快速发展 |
二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整顿规范 |
第五章 河北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分析 |
第一节 正面分析 |
一 肩负了三农的历史责任和支持三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
二 推动了河北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三 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为河北省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四 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储蓄动员 |
五 做出了很大的社会贡献 |
第二节 发展问题分析 |
一 正规农村合作金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二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畸形发展 |
三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难以承担三农历史重任 |
四 农村合作金融历史问题复杂 |
五 农村合作金融供给不足 |
第三节 发展特点分析 |
一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
二 政府在其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 |
三 河北省农村信用合作社占主要地位 |
四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公共品内涵研究 |
1.3.2 公共品供给主体研究 |
1.3.3 农村公共品需求研究 |
1.3.4 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 |
1.3.5 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公共品 |
2.1.2 农村公共品供给 |
2.1.3 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基于W-L模型的农村公共品最优供给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基于效率研究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3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逻辑与现实基础 |
3.1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逻辑起点 |
3.1.1 政府供给与政府失灵 |
3.1.2 市场供给与市场失灵 |
3.1.3 第三方供给与志愿失灵 |
3.1.4 农户参与 |
3.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基础 |
3.2.1 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且结构失衡 |
3.2.2 农村公共品需求日益增长且出现多元化态势 |
3.2.3 农村公共品供给地区差异明显 |
3.2.4 第三部门壮大 |
3.2.5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的历史演进与现状考察 |
4.1 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发展历程 |
4.1.1 改革开放前中央“大统一”单一制农村公共品供给 |
4.1.2 改革开放至分税制改革中央地方分层的农村公共品供给 |
4.1.3 分税制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 |
4.1.4 全面税改后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探索 |
4.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种类多元化供给现状考察 |
4.2.1 生活服务型农村公共品 |
4.2.2 生产保障型农村公共品 |
4.2.3 发展促进型农村公共品 |
4.3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且低质量 |
4.3.2 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失衡且模式单一 |
4.3.3 农村公共品供给碎片化 |
4.3.4 农村公共品供给区域间失衡 |
4.3.5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错位 |
4.4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种类多元化供给问题的成因分析 |
4.4.1 农村公共品需求日益增长且出现多元化态势 |
4.4.2 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不健全 |
4.4.3 农村公共品供给单向决策限制 |
4.4.4 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缺乏监管不到位 |
4.4.5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权责划分不明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效率测算、演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
5.1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效率测算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测算 |
5.1.4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区域异质性分析 |
5.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效率的时间演化趋势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期间划分 |
5.2.3 核密度估计结果分析 |
5.3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结构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结构效率空间理论模型 |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3.3 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效率测算分析 |
5.3.4 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案例分析 |
6.1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应用及分析 |
6.1.1 政府—市场—农民供给模式:以“珙县农村修路”为例 |
6.1.2 村集体—政府—市场供给模式:以“万春镇L村路灯维护”为例 |
6.1.3 政府—自治组织—私人部门供给模式:以“和顺镇H村图书馆建设”为例 |
6.1.4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评价 |
6.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绩效评价:以“农贷通”为例 |
6.2.1 “农贷通”平台介绍 |
6.2.2 数据来源与样本介绍 |
6.2.3 “满意度评价内容与基本情况 |
6.2.4 “农贷通”平台满意度综合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国际经验借鉴 |
7.1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1.1 美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1.2 德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1.3 日本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1.4 韩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2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共性与差异 |
7.2.1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共性 |
7.2.2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差异 |
7.3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借鉴与启示 |
7.3.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制度体系 |
7.3.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合作组织体系 |
7.3.3 多主体筹措资金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配套制度设计 |
8.2.1 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体系 |
8.2.2 明确农村公共品供给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8.2.3 引导非营利组织与村级组织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
8.2.4 强化农民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 |
8.2.5 优化激励机制设计,健全农村公共品质量监管体系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5)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评价及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3.1 创新之处 |
1.3.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贫困县脱贫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相关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理论分析 |
3.1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界定 |
3.1.1 财政涉农资金的范围 |
3.1.2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内容 |
3.1.3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理解 |
3.2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理论依据 |
3.2.1 公共产品理论 |
3.2.2 财政分权理论 |
3.2.3 公共预算理论 |
3.3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理 |
3.3.1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对农业产出的传导路径 |
3.3.2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对农民收入的传导路径 |
第4章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变迁与实施情况 |
4.1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的演变历程 |
4.1.1 地方自主探索阶段:2005-2012年 |
4.1.2 区域性整体推进阶段:2013年至今 |
4.2 财政涉农资金的配置情况 |
4.2.1 整体概况 |
4.2.2 农业发展财政资金的配置情况 |
4.2.3 农民脱贫增收财政资金的配置情况 |
4.3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政策规定与典型案例 |
4.3.1 贫困县发展概况 |
4.3.2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政策规定 |
4.3.3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典型案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 |
5.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5.1.1 研究假设 |
5.1.2 双重差分模型构建 |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1 变量选取 |
5.2.2 数据来源 |
5.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对农业产出的效应 |
5.3.3 对农民收入的效应 |
5.3.4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基于中介效应模型 |
6.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6.1.1 研究假设 |
6.1.2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1 中介变量选取 |
6.2.2 数据来源 |
6.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农业产出的传导效应 |
6.3.3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传导效应 |
6.3.4 地方财政涉农支出的传导效应 |
6.3.5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与奖励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新泰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泰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 |
(一)加强领导,强力推进污水治理 |
(二)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治理模式 |
(三)多措并举,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
(四)创新举措,强化设施运营管理 |
二、新泰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现状排水系统不完善 |
(二)建设运行资金压力较大 |
(三)技术管理力量薄弱 |
(四)长效管理有待加强 |
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 |
(一)合理选择治污模式 |
(二)拓宽融资渠道 |
(三)加大督查考核力度 |
(7)新泰市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精准扶贫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及其标准 |
2.1.2 精准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治理理论 |
2.2.2 福利依赖理论 |
2.2.3 参与式发展理论 |
2.2.4 精细化管理理论 |
3 新泰市农村精准扶贫实践现状分析 |
3.1 新泰市基本概况 |
3.2 新泰市精准扶贫工作措施 |
3.2.1 构建精准扶贫工作格局 |
3.2.2 规范精准扶贫工作程序 |
3.2.3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制度 |
3.2.4 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 |
3.3 新泰市精准扶贫实践典型案例分析 |
3.3.1 新泰市掌平洼村精准扶贫案例 |
3.3.2 新泰市泰茶“良心谷”精准扶贫案例 |
3.4 新泰市精准扶贫工作成效 |
3.4.1 脱贫成效比较稳定 |
3.4.2 脱贫质量比较有保障 |
3.4.3 脱贫效果得到一定程度巩固 |
4 新泰市精准扶贫实践困境分析 |
4.1 工作理念的局限性 |
4.1.1 善治理念不够成熟 |
4.1.2 管理理念的局限性 |
4.2 精准扶贫中的“聚焦”偏差 |
4.2.1 覆盖不全面 |
4.2.2 扶贫资源分配“搞平衡” |
4.2.3 政策实施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够均衡 |
4.2.4 政策实施中的统和分不够协调 |
4.3 精准扶贫中各参与方的压力与疲倦 |
4.3.1 政府在精准扶贫中的实践困境 |
4.3.2 扶贫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实践困境 |
4.3.3 社会力量在精准扶贫中的实践困境 |
4.4 政策措施落实困境 |
4.4.1 扶贫措施仍然倾向于“输血式”扶贫 |
4.4.2 扶贫资源来源不稳定 |
4.4.3 扶贫措施供求不对称性 |
4.5 精准扶贫的管理考核困境 |
4.5.1 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倾向 |
4.5.2 重短期轻长效的管理倾向 |
4.5.3 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倾向 |
4.5.4 考核指标通用化 |
4.5.5 第三方检查考核缺乏监管 |
4.6 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 |
4.6.1 贫困户预防返贫的内生动力不强 |
4.6.2 致贫因素长期存在,抗风险能力低 |
4.6.3 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福利保障难以落实 |
5 促进新泰市精准扶贫实践的对策建议 |
5.1 革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体系 |
5.1.1 革新精准扶贫治理理念 |
5.1.2 加强扶贫干部队伍建设 |
5.1.3 构建长效动态的监督预警体系 |
5.1.4 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
5.2 完善配套机制,强化政策支撑 |
5.2.1 加强政府主导,引导多元参与 |
5.2.2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及其政策衔接 |
5.2.3 加强部门联动 |
5.2.4 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力度,支持鼓励村级发展 |
5.3 激发内生动力,提升抗风险能力 |
5.3.1 补齐精神短板,让贫困户想脱贫 |
5.3.2 营造浓厚氛围,让贫困户愿脱贫 |
5.3.3 搭建广阔平台,让贫困户能脱贫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Z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献计量分析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乡村组织振兴 |
2.1.3 乡村治理结构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善治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第3章 山东省Z市乡村治理结构现状 |
3.1 山东省Z市乡村治理结构主体作用发挥基本情况 |
3.1.1 村党组织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
3.1.2 村民自治组织决策机制逐步规范 |
3.1.3 集体经济合作组织逐步发展壮大 |
3.1.4 其他经济社会组织作用初见成效 |
3.2 山东省Z市三类乡村治理结构比较 |
3.2.1 村委会主导型 |
3.2.2 村党组织主导型 |
3.2.3 政府行政主导型 |
3.3 山东省Z市乡村治理结构面临的困境 |
3.3.1 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强 |
3.3.2 村民自治组织基础不够牢固 |
3.3.3 乡村治理主体不够多元丰富 |
3.3.4 乡村治理主体之间关系紊乱 |
3.4 山东省Z市乡村治理结构面临困境的原因 |
3.4.1 乡村治理主体观念意识错位 |
3.4.2 乡村治理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
3.4.3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程度不高 |
3.4.4 乡村治理主体的公信力衰减 |
3.4.5 政府行政手段干预基层民主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结构优化的典型经验 |
4.1 河北省安平县村党组织发挥作用引领乡村治理 |
4.2 海南省定安县聘用专职村级雇员延伸政府服务 |
4.3 山东省新泰市平安协会维护乡村社会安全稳定 |
4.4 山东省烟台市村党组织领办集体经济合作组织 |
4.5 江苏省张家港市永联村“五位一体”治理结构 |
4.6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结构优化的经验启示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改进乡村治理结构的对策 |
5.1 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巩固领导基础 |
5.1.1 明晰领导核心主体地位 |
5.1.2 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 |
5.1.3 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
5.2 促进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巩固经济基础 |
5.2.1 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
5.2.2 积极引导乡村土地流转 |
5.2.3 党支部领办经济合作社 |
5.3 完善法律制度与加强德治相结合 |
5.3.1 完善法律法规推进乡村法治 |
5.3.2 健全民主制度推进乡村自治 |
5.3.3 加强道德建设推进乡村德治 |
5.3.4 形成“三治融合”治理体系 |
5.4 引导多元经济社会主体参与乡村治理 |
5.4.1 下沉乡村治理重心 |
5.4.2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
5.4.3 发挥民间组织作用 |
5.5 理顺多元乡村治理主体良性互动关系 |
5.5.1 基于相互尊重的独立运作关系 |
5.5.2 基于互惠互利的合作共赢关系 |
5.5.3 基于公平公正的相互制约关系 |
结束语 |
附录 |
1. 政府负责人访谈提纲 |
2. 村级组织负责人访谈提纲 |
3. 党员、村民代表、普通村民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第三章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农业发展:事实与特征 |
第一节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测度与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农业发展的事实描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产业增长的影响 |
第二节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第三节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污染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回归估计与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二节 计量模型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四节 回归估计与结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计量模型设定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回归结果分析与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山东省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普惠金融的定义 |
2.2 普惠金融的特征 |
2.3 普惠金融的相关理论 |
3 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泰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3.2 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现状问卷调查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样本调查情况 |
3.3 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
3.3.1 需求者日益增多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
3.3.2 普惠金融供给主体更加丰富 |
3.3.3 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
3.3.4 弱势群体金融服务有所提升 |
3.3.5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宣传教育持续增强 |
4 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4.1 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普惠金融服务不均衡 |
4.1.2 普惠金融供求不平衡 |
4.1.3 乡镇金融机构少,信贷产品适合度低 |
4.2 制约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的因素 |
4.2.1 普惠金融总体规划、理念相对落后,发展活力不足 |
4.2.2 金融素养偏低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滞后 |
4.2.3 普惠金融法律法规仍不健全 |
5 典型案例分析及启示 |
5.1 莱商银行普惠金融实践 |
5.1.1 惠农综合服务站 |
5.1.2 直销银行 |
5.1.3 莱商银行鲁担惠农贷 |
5.2 案例启示 |
6 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发展建议 |
6.2.1 加大政府对普惠金融扶持政策和执行差异化监管举措 |
6.2.2 建设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提升普惠金融服务便民性 |
6.2.3 发展普惠金融关键还在于金融创新 |
6.2.4 加强普惠金融发展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
6.2.5 积极作为勇于创新打好组合拳 |
6.2.6 树立全新的普惠金融理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新泰市农村统计形成规范高效运行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问题的研究 ——以新泰市为例[D]. 孙祥. 南昌大学, 2021
- [2]疫情视域下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与创新研究 ——以山西省石楼县Z镇为例[D]. 刘文娟.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河北农村合作金融研究(1996~2015)[D]. 于海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D]. 严宏. 西南大学, 2021(05)
- [5]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评价及其优化[D]. 杨广勇. 山东大学, 2020(04)
- [6]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新泰市为例[J]. 张超. 城乡建设, 2020(15)
- [7]新泰市精准扶贫的实践困境及对策研究[D]. 王泽林.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2)
- [8]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治理结构问题研究 ——以山东省Z市为例[D]. 陈安伟. 山东大学, 2020(10)
- [9]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 孟守卫.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10]山东省新泰市普惠金融发展研究[D]. 刘士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