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近期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瑞军[1](2020)在《典型草原牧户经济脆弱性与反脆弱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典型草原牧户经济是中国传统牧区牧户诸多经济类型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性样本。牧户经济是牧区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牧户社会经济体系中不可分的经济单位,是风险与冲击的最终承受者。牧户经济脆弱性表现出潜在性、波动性以及暴露性特征,并且会造成牧户经营目标偏离、决策偏误、行为扭曲。对牧户经济脆弱性进行研究,对于稳定牧户基本福利水平,保障民生,维持经济稳定,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自2013年始,牧户家庭经济陷入一轮由主要畜产品价格剧烈下跌引致的深度调整的阶段。牧户外部的政策变动、市场波动、低价进口畜产品等外部冲击,与牧户内部的家庭结构变化、家庭经营紊乱、劳动力流出等内部薄弱环节的叠加作用下,导致牧户经济暴露出一系列不可回避的潜在性、深层次脆弱性问题。研究按照“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策略研究”的主线依次推进。第一阶段,理论研究;第二阶段,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第三阶段,实证研究阶段;第四阶段,反脆弱策略研究。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多学科综合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方面,牧户经济脆弱性分解方面,通过构建牧户经济脆弱性分解模型,对牧户经济脆弱性进行三层次分解:第一层,在牧户经济脆弱性分解方面,异质性风险对牧户经济脆弱性的贡献最高,并且显着高于其它四类;第二层,在对异质性风险分解方面,人力资本波动冲击影响最大,收入波动冲击次之,资产波动冲击位列第三;第三层,对波动性冲击分解发现,非畜牧业劳动力比重贡献率最高,其余冲击因素从高到低依次是债务水平、畜牧业收入水平,然后是政府奖补、牲畜资产水平、抚养比、劳动力数量、外出务工或兼业收入以及打草量市场价值。第二方面,生计资本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方面,选择个体时点固定效应模型,针对生计资产对经济脆弱性的抑制作用进行估计,并且从所有制、区域、家庭结构、生计类型等多维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牧户经济脆弱性存在多维异质性,各类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影响方式显着不同。第三方面,风险冲击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方面,按照短期风险发生的频次及其影响程度,将牧户短期遭受到的冲击分解成为人力资本波动冲击、资产波动冲击以及收入波动冲击。采用低效用水平的脆弱性研究思路与分解方法,最终达成了对牧户异质性及其波动性风险的分解目标。结果表明,牧户家庭抗击风险、冲击,抑制脆弱性的能力普遍薄弱,进一步研究发现牧户经济韧性在不同社区、不同群体、不同牧户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牧户面临的风险冲击存在嘎查内(组内)差异,也存在苏木之间(组间)差异。第四方面,基于经济韧性理论的反脆弱策略。通过对经济韧性测度,全面掌握牧户应对风险的基本能力水平;通过研究韧性分异,精准把握牧户经济韧性水平及其差别;提出以生计资本抑制效应、风险冲击效应为根据的应对策略措施;进而提出建设“韧性牧户”的系统性、集成式构想,最终达成综合施策、精准防控、有效治理牧户经济脆弱性的目标。研究依托典型草原牧户家庭追踪数据,全面刻画典型草原牧户家庭经济状况及其脆弱性,通过三层次分解,探寻经济脆弱性形成的内在根源;拓展了典型草原牧区牧户经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增强了研究的前瞻性和解释力;构建牧户经济韧性单元作为对策研究的目标;精准诊断、识别、筛查家庭经济脆弱性较高或者经济韧性较低牧户,并找出其经济脆弱性的主要诱因及其生成机制;提出基于经济韧性理论的反脆弱策略。本研究回归到牧户家庭经济单位基本属性的剖析与研究当中,更深刻探究经济脆弱性的深层次问题;构建牧户经济脆弱性研究的概念体系;初步构建了牧户经济脆弱三层次分解体系。对牧户经济脆弱性进行研究,探究家庭经济脆弱性生成机制,对于稳定牧户基本消费与福利水平、保障民生,起到预防或抑制内外部冲击的“稳定器”作用。
孙伯驰[2](2020)在《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及减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发展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长期关注的焦点,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发展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世界各国长期奋斗的目标。作为世界上贫困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将扶贫开发作为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帮扶政策,特别是在“精准扶贫”战略的牵引下,贫困人口大规模地减少,减贫事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当然,减贫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以静态贫困标准衡量的结果,而脱贫是一个动态过程,低收入群体脱贫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可能又重新返贫,甚至落入“贫困陷阱”的恶性循环。动态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真正的贫根在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较高,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贫困脆弱性是衡量未来贫困状态的指标,具有前瞻性。传统的贫困指标仅以当前的福利水平作为界定贫困的标准,而贫困脆弱性兼具衡量当前贫困状态与预期未来福利状况的优良特征。传统贫困度量缺乏预见性和动态性,约束了扶贫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减贫措施的有效发挥,而以贫困脆弱性指标作为指导开展扶贫工作是打破这一约束的有效形式。因此,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评估精准扶贫措施的长期减贫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章基于“五个一批”精准扶贫思想,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的农村数据,将非农就业、非认知能力和农村低保三项减贫措施与贫困脆弱性指标一并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中,综合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特征以及减贫措施的长期减贫效果。全文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借鉴Chaudhur et al.(2002)提出的VEP方法,利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在不同的贫困线标准和50%脆弱线下测度了中国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基于此,我们分析了贫困脆弱性的总体特征以及贫困脆弱性与贫困之间的关系;最后我们按贫困脆弱性的成因对测度结果进行分解。二是系统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基于不同风险类型家庭和不同类型非农就业进行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地,从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平等视角探究非农就业影响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三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严谨性、外向性、顺同性、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五个方面构建非认知能力总指标,然后分别考察了非认知能力总指标和五个子指标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直接影响。并且,从社会资本,受教育程度和非农就业三个角度分析非认知能力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间接影响。四是探讨了农村低保是否有助于未来减贫,并针对不同风险类型家庭进行农村低保减贫效应的异质性分析;为了厘清农村低保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进一步探究了农村低保影响家庭贫困脆弱性的中介效应。经过上述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本文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在面对风险事件时,中国农村家庭普遍难以从容地应对,容易产生“贫困—脱贫—返贫”的现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程度逐渐降低,这一结论在国家贫困线和国际贫困线标准下都是成立的。贫困脆弱性与贫困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越贫困的家庭贫困脆弱性程度越高,且贫困脆弱性程度越高的家庭在未来越容易陷入贫困。中国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多是由于收入不稳定所导致,因此相比于低均值型脆弱(LM),高变动型脆弱(HV)在中国农村贫困脆弱家庭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二,农村家庭参与非农就业可显着降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这一结果是稳健可靠的。通过划分不同的贫困群体来看,这一作用对于暂时性贫困群体是有效的,对慢性贫困群体并无显着效果,这与慢性贫困群体的内在特征有关。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非农就业而言,外出务工能够显着降低家庭在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而非农经营在降低贫困脆弱性方面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农就业主要是通过提升收入水平和弱化收入不确定性来降低家庭的贫困脆弱性。第三,提高非认知能力是降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有效手段,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之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非认知能力五个维度下的严谨性、开放性和情绪稳定性对贫困脆弱性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随着脆弱性分位数的增加,非认知能力在缓解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方面的作用先提高后降低。此外,本文发现非认知能力可以通过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以及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产生间接影响。第四,现行的农村低保制度在长期减贫方面的效果不佳,反而会提高农村家庭在未来陷入贫困的可能,且这一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将家庭依两期贫困状态划分,发现农村低保主要提高了报告期处于贫困状态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进一步考察其背后机制,显示农村低保主要通过所引致的福利依赖效应、私人转移支付挤出效应以及家庭主观社会地位沉降效应从而对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本文的主要边际贡献在于:一是从事前贫困预测的视角出发,将非农就业、非认知能力、农村低保与贫困脆弱性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综合探讨三项精准扶贫措施的长期减贫效果。二是现有对贫困脆弱性的研究侧重于关注传统人力资本领域,将社会适应性和动机等非认知能力排除在外,对人力资本的评估造成偏差,本文构建了非认知能力总指标,实证分析非认知能力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三是本文并非只关注精准脱贫措施对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因果效应,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背后的作用机制。据此制定和完善的扶贫措施具有更高的正当性与合意性。总之,本文的研究由两大模块构成:一是对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总体特征;二是在测度的基础上评估三项精准扶贫措施的长期减贫效应。基于上述研究内容的分析,结合当前的贫困现状,分别从促进非农就业、提高非认知能力以及改善农村低保制度角度出发提出有效缓解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预示着当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时,我国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向应由静态贫困转为动态贫困,以贫困脆弱性家庭作为反贫困工作关注的主要对象,从以解决基本需求困难转向提高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坚决遏制返贫现象的发生,巩固现有脱贫成果,以期为政府设计合意的“2020后”农村扶贫政策和制定提供定量依据。
向雁[3](2020)在《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粮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水和耕地是支撑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资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也是种植结构优化的重点区域,研究其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对促进区域粮食可持续生产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1990-2017年时序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和粮食时空变化态势;利用LMDI、虚拟耕地、综合灌溉定额等方法探讨了粮食生产与耕地、水资源利用的关联关系;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阐明了三者的关联状况;建立了LSTM模型,预测了水-耕地-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最后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诊断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的基本态势和时空演变特征。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偏少,地下水供水比例及灌溉用水占比偏高,水资源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空间分布错位,三大平原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普遍偏高。1996年以来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耕地去向由生态用地为主,转变为建设用地为主,增加耕地来源以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为主,形成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耕地占用生态用地”占补格局;耕地利用结构主要变化方向为旱地向水田转化,水田面积及占比上升。1990-2017年粮食播种面积增加909.82万hm2;水稻和玉米面积占比分别上升11.09个和14.00个百分点,大豆、小麦、杂粮分别下降3.16个、13.42个、8.51个百分点。水稻生产向三江和松嫩平原地区聚集,玉米生产在中部至南部地区发展较快。(2)剖析了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二元关联关系。粮食-耕地关联分析表明,粮食生产中的低产作物转向高产作物,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0.24 hm2/t降至2017年的0.17 hm2/t,粮食种植结构向节地方向发展。粮食-水关联分析表明,水稻面积占比上升,旱地作物面积占比下降,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呈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838.30 m3/hm2增至2017年的2192.52 m3/hm2,粮食种植结构向耗水型方向发展。水土匹配分析表明,基于水资源自然本底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两种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差距较大。(3)建立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WLF),测算了四种情境下的关联关系。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域尺度均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且均缺水;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87.96%和82.41%的地市处于不平衡状态,主要为缺水状态。表明将全部耕地发展为灌溉耕地是不现实的。基于粮食生产现有灌溉耕地面积,无论在水资源本底情境,还是在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省级尺度均处于平衡状态,说明在不增加灌溉面积情况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是平衡的;地市级尺度,两种情境下分别有47.22%和44.44%的地市处于水多地少状态,说明还有一定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潜力。水多地少区域主要集中于山区,可采取水权流转方式实现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区域均衡。(4)构建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预测了未来三者关联状况,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到2030年,在灌溉用水总量控制情境下,基于粮食生产用地总面积,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仍处于缺水状态;基于粮食灌溉耕地面积,吉林省和辽宁省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总体将继续保持平衡状态,黑龙江省将变为轻度缺水状态。耕地资源、水资源、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灌溉定额等因素对水-耕地-粮食关联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各地市水-耕地-粮食关联特点,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水土资源配置,是改善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的有效手段。创新点:(1)构建了水-耕地-粮食关联模型,评价水、耕地与粮食生产的适宜和满足程度;(2)建立了水-耕地-粮食的LSTM综合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3)揭示了东北地区粮食结构调整与水、耕地资源的关系,提出精准调控策略。
匡奕敩[4](2020)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根据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指导思想以及国际社会、国家与地方各层面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围绕人类社会发展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下降,引发自然灾害的实情,本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为生态系统提升提供科技支撑,在实践中促进湘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基于目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差异和不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领域生态系统服务及在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社会经济耦合影响因素下的协同发展关系;进一步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各指标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明晰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特征,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特征,目的要在于为区域生态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建言献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经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区域具体情况,以典型喀斯特地貌地形特征且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结合遥感、统计年鉴、考察调研、政府网站、媒体相关数据,集成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指标数据,筛选出与协同发展模式有关的相关分析、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定性的PEST情景分析法对论文进行深度研究。以湘西州1980-2018年四个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Landsat-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GIS分析方法,对各年度土地利用变化率、空间核密度及转移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80-2018年湘西州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建用地面积不断增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生态功能逐年下降;空间变化分析得到城建用地不断由州中心向周边扩大,各市县水田正朝着生态区域空心化格局演变,有林地正朝着边缘化的格局演变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方面,湘西州总人口不断增加,乡村人口不断减少,第三产业逐渐替代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以GDP和人口等社会经济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空间变化分析得到湘西州各县区乡村人口正朝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心化凸显,城乡生产总值差距明显。气象环境方面,湘西州年降水量与湿度极值之间变化比较分散,而年均气温和光照较为集中;以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气象环境空间插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极值年份间年降水量高低界限移动明显,年均气温高低界限移动不明显,时空变化具有反复或交替变化特征,相应农作物与气象灾害随年度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波动变化发展规律。利用R语言作图及SPSS统计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指标因素进行相关关系、回归关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1),1980-2018年耕地与城建面积表现为竞争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耕地、林地、草地,总人口与城镇人口,GDP与三产业,年降水量与平均湿度,年均气温与光照时长表现为一定的协同发展关系;(2),研究期间耕地在总土地利用中的占比与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表现为同步下降的协同发展关系,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负面效应;(3),2009-2018年年均气温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2008-2012年降水量与直接经济损失、水灾面积、粮食减产在不同时期显着相关,呈现协同发展关系。综合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20余项指标因素,从中选择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较大的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受灾面积等宏观非线性数据指标,构建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作协同发展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正在下降,同时人均生产总值呈缓慢增长趋势,反映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难以呈现协同发展的趋势;泛化权重分析得到国民生产总值与粮食产量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大,宜优先决策农业生产为主的GDP,协调耦合度,以期获得GDP与生态系统服务及人均生产总值三者更好的协同发展作用。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得出湘西州及各县市农业发展可比价增速呈现波动性减缓的趋势;宜优先决策有效灌溉面积以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协调发展。结合湘西州州政社情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时与非完整数据的三废排放、灾害、旅游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一起,补以PEST为主的情景分析定性方法,整合成PEST-SWOT模型;针对前述理论分析的各种问题,在权衡决策上归并同化或整合同步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相关指标共同发展,结果得到,在社会发展机遇期引科技下乡能化解农村农田空心化问题以促进农田生态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在人与土地关系中转变经济基础弱势为优势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协同发展,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政策机遇与地方旅游业挑战下结合湘西森林优势与乡村人口空心化弱势结合下弥补促进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人口就业协同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化解技术挑战难题进而促进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农业经济恢复及协同发展,以及在环保宏观政策综合指导下拟促进湘西乡村社会经济振兴与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发展。今后将以决策支持的方式展开研究,并在南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上更好应用,以深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与农村社区发展协同提升模式,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李俊鹏[5](2019)在《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文中提出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直接改善了水资源的时空配置效率,缓解了农业用水供给不足或过量对粮食生产的限制;同时,农田水利设施对水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会进一步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综上,农田水利设施具备提高粮食产量的潜力。当前,我国粮食供给结构存在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粮食产量的连增主要来自玉米产量的提高,水稻与小麦产量仅为恢复性增长,其进口依赖程度逐年升高。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之一,其产量的增加对缓解我国粮食供给结构失衡,保证我国口粮安全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探寻有效的水稻生产改良手段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作为水资源投入密集型的粮食作物,水稻生产对农业用水供给的变动较为敏感,不足或过量的农业用水供给均不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鉴于农田水利设施对水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生产效率的积极影响,其极有可能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探究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具体而言,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与水稻产量水平在时间与空间上表现出何种变动趋势?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农田水利设施是如何影响水稻生产的:是作用于水稻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还是收获面积?(3)若农田水利设施提高了水稻生产效率或降低了水稻生产成本或扩大了水稻收获面积,其是否最终提高了水稻产量?且这种提升作用在宏观与微观(农户)层面是否具有一致性?(4)进一步,若农田水利设施提高了农户水稻产量,其是否进而改善了农户福利?(5)若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并改善农户福利,我们应如何增强农田水利设施供给?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梳理与归纳构建了理论研究框架,并选择适当的数据与实证技术对其进行依次分析,以最终验证农田水利设施的水稻增产效应。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相关结论具体如下:(1)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与水稻产量的时空趋势分析利用《中国水利统计年鉴》数据,本文首次估算了我国省级农田水利设施资本存量,并以此对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进行了时空趋势分析。分析发现:全国层面我国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地区层面变动趋势与全国层面基本一致,但地区间存在显着差异。省级层面,大部分省份农田水利资本存量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同时,利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本文也对水稻产量进行了时空趋势分析。分析发现:省级层面,粮食主产区省份的水稻产量呈现增长趋势。地区层面,粮食主产区水稻产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非主产区则呈现下降趋势,且两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国家层面,1997年之前,我国水稻产量呈现增长趋势,1997-2003年呈现下降趋势,2003年之后,再次呈现增长趋势。(2)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时空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SYS-GMM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各省水稻单产的影响。为较为全面的衡量水稻生产效率,本文同时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估算了各省水稻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并在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时空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YS-GMM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两种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水利设施有效促进了水稻单产、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3)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成本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各省(市/区)水稻生产要素投入数据,对水稻生产成本从总量与结构方面进行了时空趋势分析。其次,基于理论机制,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I3SLS)实证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成本的影响。所得结论具体如下: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中的私人投入具有明显的节约效应,对要素投入结构具有调整作用,并具体表现为:农田水利设施促进了水稻生产中机械对劳动的替代,促进了水稻生产技术朝劳动节约型方向变迁。同时,研究亦表明,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具有明显的总成本效应。(4)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收获面积和播种比例的影响利用本文估算的省级农田水利设施资本存量,在对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水稻占比和水稻水旱灾害受灾面积(旱灾、洪涝灾害受灾面积)时空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借助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和空间杜宾模型(SDM)分别实证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播种面积、水旱灾害受灾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水稻占比的影响,所得结论如下:农田水利设施通过改善田块灌溉与种植条件推动了水稻播种面积的扩大,并通过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降低了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的水稻水旱灾害受灾面积。同时,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播种面积的扩大作用并未导致粮食供给结构失衡的加剧。(5)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深化及路径探索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最终落脚于对水稻产量的分析,利用省级和农户数据,分别从宏微观层面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做了研究深化和路径探索。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各省(市/区)水稻产量绝对量(总产量)和相对量(增长率)的影响。其次,本文同时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农户水稻单产的影响。再次,作为研究深化,本文也分析了农田水利设施对农户水稻种植收入的影响。最后,本文对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以作为增强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路径探索。研究发现:宏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及其增长率。微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显着提高了农户的水稻单产及其水稻种植收入。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促进电脑的使用和增强农技服务是增强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发现在于:农田水利设施能够通过提高水稻生产效率、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和扩大水稻收获面积的途径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且其水稻增产效应并未加剧我国粮食供给结构的失衡。同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与建设亦是实现农户水稻种植增产、福利改善的有效路径。进一步,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强化农技服务可有效增强农户层面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
张俊峰[6](2019)在《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基于玉米临储政策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2008-2015年中国政府在东北地区施行玉米临储政策,该政策对玉米市场起到了托底的作用,抬高了玉米的市场价格。但是,玉米临储政策的影响是否仅此而已?玉米作为三大主粮之一,其下游产业众多,玉米产业的变动对下游产业的影响较大。以玉米-生猪产业链为例,从成本构成角度来看,单项玉米成本占生猪养殖总成本的25.00%左右,因此玉米产业和生猪产业的联系较为紧密。玉米临储政策的施行造成了玉米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地,玉米价格的上涨是否会顺着玉米-生猪产业链从上游传导到下游,从而对生猪产业形成冲击?本文从玉米-产业链角度,以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剖析上游玉米临储政策对下游生猪产业的影响。时间维度的研究包括,玉米临储政策对产业链影响的时间效应和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的时间机制,其中时间机制的研究分为价格传导的路径和价格传导的幅度。第一,识别玉米临储政策沿产业链对生猪价格在时间维度的影响。与以往使用线性模型进行分析不同,本文使用具有非线性特征的MSVAR模型,识别玉米临储政策对生猪价格造成结构性冲击的时点,避免了对政策时点主观划分的随意和偏误,从而更加客观和准确。具体来说,玉米临储政策施行前,生猪产业处于“平稳状态”;2008年玉米临储政策施行后,生猪产业显着地脱离了“平稳状态”,进入到“低迷状态”和“高涨状态”。第二,价格传导的路径。玉米-生猪产业链的价格传导路径从上游的玉米价格,到中游的生猪价格,再到下游的猪肉价格,最后至一般价格水平CPI。玉米-生猪产业链以原材料以及指标构成等产生联系,定量的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均支持传导路径的成立。从协整检验来说,玉米价格和生猪价格存在阈值协整,生猪价格和猪肉价格、猪肉价格和CPI均存在线性协整。阈值协整表示变量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线性协整表示变量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同时,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玉米价格、生猪价格、猪肉价格以及CPI中上一个环节均是下一个环节的Granger原因。第三,价格传导的幅度。不同政策时期,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受到的冲击幅度有显着差异。相比于玉米临储政策施行前,在政策施行期玉米价格对生猪价格的影响显着增大,近期效应由0.37%增大至0.78%,累积效应由55.00%增大至190.00%。同时,生猪价格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中,玉米价格的贡献也由2.87%增大至6.04%。并且,生猪价格受生猪市场自身影响同样较大。从生猪价格的预测误差的方差分解来看,无论是政策施行前还是政策施行期,生猪价格的贡献均在35.00%左右。空间维度的研究包括,玉米临储政策对产业链影响的空间效应和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的空间机制,其中空间机制的研究分为价格传导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区域性。第一,分析玉米临储政策对东北地区生猪价格的影响。由于玉米临储政策的施行地在东北地区,因此相比于其他省份,该政策对东北地区生猪价格的影响更为突出。结果显示,玉米临储政策对东北地区生猪价格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临储政策的施行,造成了东北地区生猪价格上涨了4.24%,政策的贡献率占8.39%。如果考虑生猪养殖到出栏的滞后因素,玉米临储政策使得东北地区生猪价格上涨了6.76%,临储政策的贡献率提高至27.35%。并且,玉米临储政策使得东北地区的生猪价格波动性加大了21.37%,政策贡献率为49.26%。此外,生猪价格和生猪价格的波动性受到解释变量滞后5个月左右的显着影响。第二,价格传导的空间相关性。空间相关性的分析侧重生猪市场在空间上的流通和贸易,从而形成空间联系。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在全国层面分析玉米临储政策对生猪价格的影响。空间计量模型较基础面板模型估计更为准确,且生猪总出栏量空间权重矩阵估计结果更加有效。玉米临储政策施行后,玉米-生猪价格弹性显着提高40.88%。价格弹性增大的主要原因是,玉米临储政策施行后,生猪产业市场势力下降玉米产业市场势力上涨,从而生猪产业的议价能力降低玉米产业的议价能力增大,造成了玉米价格对生猪价格的影响加大。第三,价格传导的空间区域性。空间区域性的分析侧重相邻各省玉米价格在空间分布上的特征,研究玉米临储政策对不同区域内玉米-生猪价格弹性的影响。从区域划分上来看,根据玉米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将全国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距离玉米临储政策施行地的距离由近至远。同时,临储政策施行前,每个区域玉米价格优势距离政策施行地由近至远逐渐减小。具体来说,在面板模型中加入玉米价格和区域虚拟变量的交乘项,采用双向固定效应进行估计。结果显示,玉米价格优势越大的地区,玉米-生猪价格弹性受玉米临储政策的冲击越大。因此,无论是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上游玉米临储政策都对下游生猪价格造成了显着冲击,本文的政策启示如下:(1)相关农业政策的制定应多从产业链角度出发,不能忽视上游政策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尤其是上游产品在下游生产成本中占比较大的产业链。(2)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认识应有阶段性思维,相关农业政策需要适时调整,使其符合新阶段农业产业的发展需要。(3)应从全国角度规划农业部门各产业的发展,发挥各地在生猪养殖的比较优势,在全国范围优化生猪产能布局。本文的可能创新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产业链视角。从玉米-生猪全产业链角度,分析上游玉米临储政策对下游生猪产业的影响,弥补现有价格传导研究仅关注局部环节的不足。以往研究大多局限在单个产业的层面,没有形成产业链思维,而是就生猪产业政策谈生猪产业的发展。玉米-生猪产业链联系紧密又存在矛盾,为了维持上游玉米产量和价格的稳定,玉米临储政策却对下游生猪产业形成了冲击。因此,这就需要从玉米-产业链角度进行分析,抓住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其次,多维度分析框架。从时间和空间对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进行多维度的剖析。现有文献对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的研究大多仅从时间维度进行分析。本文根据玉米临储政策的对象、时间和地点三个基本要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即时间机制和空间机制。时间机制的分析包括价格传导的路径和价格传导的幅度;空间机制的分析包括价格传导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区域性。最后,生猪市场空间权重矩阵。由于生猪价格存在空间相关性,为了更准确地体现生猪产业在空间上的联系,构建了生猪总出栏量空间权重矩阵(W2),摒弃传统空间权重矩阵仅包含空间距离的不足。使用W2时空间相关系数具有较好的显着性,2001-2007年在5%水平显着,2008-2015年在1%水平显着。W2的构建为生猪价格传导的空间机制分析提供了支撑。
李垚[7](2019)在《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差异的影响》文中认为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创新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与革新,而技术的差异是导致企业、地区和国家生产效率差异的关键因素。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创新是追赶甚至超越发达国家的重要手段。地区创新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企业规模、社会资本、政府扶持、外商投资、市场环境与外部制度等都被认为是导致企业和地区创新差异的原因。然而,现有对于地区创新差异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大多数都基于一个较短的时间维度,从长期角度探讨地区创新差异起源的研究还很匮乏。实际上,自然环境条件,尤其是和人类农业生产最为相关的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在长期历史演化过程中可能影响区域市场和个人的心理行为特征从而导致区域创新水平的差异。本文利用中国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数据和当代专利数据,实证检验了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于当代地区创新差异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水平有显着正向影响,而这一影响是通过影响区域市场发育和个体心理特质而实现的。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当代中国基本创新情况和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情况的剖析。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国区域创新情况。专利申请以及授权数量是地区创新产出水平的重要体现。本文利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1986-2012年中国各地级市的专利申请以及专利授权数量,首先研究了中国20多年来的创新水平变化情况。其次,利用该时间段不同地级市的专利申请以及专利授权情况,分析了中国不同地区的创新情况。最后,利用不同专利类型(发明型专利、实用型专利、外观设计型专利)在该时间段变化情况,分析了中国创新质量的变化和中国区域实质性创新差异情况。总体而言,中国1986-2012年间创新水平提高迅速。尤其是2000年以后,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迅速增长。然而,中国区域创新水平不平衡,基本呈现东高西底的格局。此外,本文分析了中国长期农业生产风险情况。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中人类面临的主要风险,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公布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灾害分布图集》及其拓展数据,研究了不同区域的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状况。从长期看,中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较高,中西部农业生产自然风险较低。该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区域创新水平以及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2)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地区创新差异影响的实证检验研究。利用中国专利数据以及《中国近五百年旱涝灾害分布图集》数据,本文在地市级层面实证检验了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地区创新差异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显着影响区域创新水平,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水平较高的区域,后期可能呈现更高的地区创新水平。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消除由于遗漏政治金融情况以及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再次通过去除大城市、分南北地区、分东西地区和分专利种类等稳健性检验,从不同角度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发现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依旧显着。本部分的研究,为区域创新水平提供了新的关键性解释,对了解区域创新差异的历史根源具有重要理论价值。(3)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影响区域创新差异的机制研究。该部分可分为两个子研究。第一,本文探究了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影响区域创新差异的市场机制。区域早期市场发育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早期区域市场发育情况又对后期区域创新水平产生影响。首先,利用清代农业生产风险数据和粮食价格数据,本文实证检验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农产品市场发育的影响,发现农业生产风险促进了区域市场整合和发育。当自然灾害等农业生产风险产生时,商人套利行为和政府救灾措施起到连接市场,促进区域市场发育的作用。随后,在研究农业生产风险对市场发育影响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早期市场对当代创新的影响。利用清代不同区域市场发育数据和中国当代专利数据,实证检验早期市场发育对后期地区创新的影响,发现早期市场发育较成熟地区,后期地区创新水平较高,而商业文化是早期市场影响后期创新水平的重要机制。总体而言,该部分从实证角度检验了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早期市场以及当代地区创新的内在联系。第二,本文研究了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影响区域创新差异的个人心理特质机制。外部自然条件在长期过程之中塑造了地区个体的性格和行为。作为外部自然条件中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可能在长期过程之中影响个人性格,从而对后期区域创新水平产生影响。具体而言,本文利用中国长期自然灾害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探究了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之中,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于个人对他人的信任的影响,从个人层面探索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于地区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影响了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自然灾害等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地区合作,从而推动地区信任水平提升。这两部分的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差异影响提供理论机制的探讨。总体而言,本文从长期历史角度对地区创新能力来源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正向影响了地区创新水平,而这一影响可能是通过市场和个人心理特质实现的。本文可能对经济学理论有如下贡献:一方面,本文的研究为创新来源提供了新的解释,从长期视角解释地区创新差异之前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本文丰富了农业生产风险理论,检验了农业生产风险塑造人类社会的长期影响。此外,本文研究揭示了农业生产风险影响区域创新水平的市场和个人心理特质机制,对于政府创造良好市场条件和提高区域个人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徐婷婷[8](2019)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古而有之,它是复杂的社会建构,发仓廪以救贫穷,使黎民不饥不寒,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目标;摆脱贫困,实现伟大中国梦,是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共同的奋斗目标。新中国的大规模减贫工作始于1978年,四十年来成效显着,尽管如此,“十三五”期间中国的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在减少贫困人口总量、降低贫困程度和缓解贫困集中度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智慧与决心。随着对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贫困度量标准的不断更新,贫困脆弱性(简称“脆弱性”)逐渐走入研究视野:贫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贫困,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贫困脆弱性。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减少、缓解和应付风险的机制能为穷人所用,他们的贫困脆弱性就会降低。据统计,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有25.2%来源于第一产业净收入,而贫困地区农村这一数字更是达到30.1%1。因此,减少、缓解和应对农业风险,稳定农村居民第一产业收入,是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中国的扶贫开发步入攻坚克难和巩固成果的阶段,面临新背景、新挑战,有限的支付能力与较高的风险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针对弱势群体的普惠性实践与精准对接脆弱性人群的特惠性需求之间的矛盾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满足贫困脆弱性农户的风险保障需要将成为新时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建立反贫困长效机制的现实要求。在这一系列背景下,具备政策性、保障性和公平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保险领域缓解贫困脆弱性最行之有效的工具之一,其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既有利于学术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又有助于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在脱贫攻坚中的定位,使其更好地参与脱贫攻坚。立足于贫困脆弱性,不仅应关注当前的贫困,更应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贫困。本文正是从农业风险冲击下的贫困脆弱性出发,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和功效进行研究的。具体而言,本文由9个章节构成。第1章,导论。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其产生的政策背景、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阐述对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对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根据研究问题的特性,阐述本文研究的边界,设计研究思路和框架内容,并对研究中使用的方法进行说明;最后提出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2章,相关理论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本文研究的主题之一,普遍存在的农业风险及其导致的贫困脆弱性是可持续脱贫的制约因素之一,需要有效的农业风险管理。由此,农业风险与农业风险管理理论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之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外部效应和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其成为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需要对外部效应与准公共物品理论进行了梳理阐述。贫困脆弱性是研究的另一个主题,因而本章从概念演进、与贫困的关系、生成机制、识别框架以及测度方法等方面阐述贫困脆弱性理论;并对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进行了阐述。本文实证研究采用了马尔可夫过程的思路进行模型求解,因此本章也对马尔可夫过程进行了阐述。最后,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之上论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研究表明:基于“风险-脆弱性”分析框架,在农业风险冲击下,脆弱性农户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共同作用,生成了贫困脆弱性;随后,脆弱性农户的风险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递次演化,使贫困脆弱性不断加剧,并恶性循环;最后,若要预防和应对脆弱性,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然而不充分的风险管理措施可能使脆弱性加剧,因而相较于商业性农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第3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及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实践启示。本章梳理和总结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历程及制度演进中的经验。随着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演进,其职能从风险保障拓展至防灾防损和资金融通,作用领域也逐步扩大至服务“三农”。进一步地,从多层面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1)在农业风险冲击下,我国的贫困脆弱性呈现出规模大、区域集中和收入来源单一的特征。(2)生态系统层面、经济层面和人文层面的原因交织,是导致贫困脆弱性的主要原因。(3)梳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供给与需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风险管理等三个层面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可为后文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以印度、巴西等国以及我国河北省阜平县、甘肃省农业保险扶贫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得出启示借鉴,有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发挥。第4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及因素。本章主要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具有风险保障、提供增信担保、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等功效,这些功效的发挥有助于贫困的缓解。供给端:宏观层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农业保险相关立法和条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等,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提供了政策环境、机制体制的必要配套;微观层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保障范围、保险险种和技术创新等,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提供了操作方式。需求端:普遍存在的农业灾害性风险和农业灾害损失导致农户产生了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农业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得农户基本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能力,进而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产生有效需求,以达到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目的。然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仍存在制约因素:政府层面,配套措施不明确、保障水平低且补贴项目单一、大灾补偿和再保险机制缺乏等;保险机构层面,基层服务水平不足、区域风险与费率不匹配、特色保险产品供给不足、保险教育宣讲力度不足等;贫困农户层面,风险感知能力和保险意识薄弱、有效需求不足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使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无法充分发挥。第5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临界点及传导机制。本章从农户行为出发,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边际效用、收入弹性、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以及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研究表明:当收入弹性为负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商品属性发生变化,即对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总效应为负,这也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障碍的原因之一。在期望效用中,公平保费条件下投保与否对农户收入没有影响,但实际上,不确定条件下的效用低于确定条件下的效用,即政策性农业保险所带来的净福利将更大,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将更好。基于效用分析,本文认为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存在着临界点,即门槛效应。在临界点之上,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缓解产生了直接和间接传导。其直接传导机制是:(1)农户参与农业保险后,若发生风险损失,保险公司给予经济赔偿,能够减少收入波动,缓解脆弱性;(2)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平滑消费并减少农户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农户的消费信心,实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进而实现脆弱性的缓解。其间接传导机制是:(1)通过“降低农业投资者风险预期→农业投资增加→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业产出率提高→农业收入增加→农业经济增长”这一路径推动经济增长,伴随着农业经济增长,涓滴效应带来了农户收入的增加和其它福利状况的改善,进而缓解贫困脆弱性;(2)通过保费收入可以实现财富的再分配,与此同时,保费补贴的实质是政府转移支付,能够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化。进一步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缓解贫困脆弱性。但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从农村缓解贫困的政策角度来看,初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的国家,采取收入再分配政策以推动贫困减缓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第6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本章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用。在对比相关模型的基础上,将MIU效用函数、贝尔曼方程和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构架理论模型;以农户在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度量贫困脆弱性。参考前人研究,对相关参数进行校准,模拟不同情况下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采用图形的方法直观显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用。研究表明:(1)当农户初始资产高于临界值时,投保农业保险后陷入贫困的概率低于未投保的概率;(2)当农户初始资产高于临界值时,赔偿比例越大,陷入贫困的概率越低,反之亦然;(3)相较于足额保险,投保不足额保险时,贫困概率下降的速度较慢(斜率较小);(4)农业保险财政保费补贴的增加,有助于降低贫困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本章从实证的角度初步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着临界点。第7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本章基于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FGLS法、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农村普惠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制、效应及政策研究”课题组在四川、甘肃、青海和河南等四省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在对样本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及Probit回归后,结果显示:(1)在1天1美元标准下(即年收入2600元),被调查的622户农户中,有65.59%的农户为贫困脆弱性家庭,其中建档立卡农户占比25.24%,非建档立卡农户占比40.35%。(2)整体样本中,参与农业保险、获得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但是保费支出不利于贫困脆弱性的缓解。对比建档立卡农户和整体样本农户发现:对于建档立卡农户而言,若要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减轻保费负担是十分重要的,同时,适当提高对建档立卡农户的保费补贴,能够有效降低其贫困脆弱性。非建档立卡农户中,农业保险参与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系数低于建档立卡农户,表明对建档立卡农户而言,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更大的边际效用。保费支出变量的系数低于整体样本和建档立卡农户样本,表明当农户实现摘帽之后,保费支出的压力在逐步降低,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在不断减弱。第8章,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本章基于我国2010年—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对整体样本和分组样本分别进行门槛回归后,结果显示:(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时,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的扩张,给农户带来一定的支付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农户负担,并不利于贫困脆弱性的缓解。随着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脆弱性的效果逐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规模的扩大,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的保费支付压力,但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即缓解脆弱性的效果并不明显。政策性农业保险赔偿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脆弱性。(2)分组后再次进行回归发现,低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对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出“由负到正”的趋势;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不存在门槛效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并不显着。中等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和保费补贴存在单门槛效应,且影响系数为正;保险赔偿存在单门槛效应,影响系数“先负后正”。高收入组中,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费补贴和保险赔偿均存在单门槛效应,系数均为正,但显着性较低。第9章,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如何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是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也是本章价值所在。研究表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功能是客观存在且不断演化的,其风险保障、提供增信担保、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业技术发展等方面功效的发挥,能够打破贫困脆弱性的恶性循环,缓解贫困脆弱性。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发挥,仍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也使得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存在着临界点(门槛效应)。进一步的,本文从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微观数据分析、宏观数据分析等角度,均证实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降低贫困脆弱性,也证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存在着临界点。基于对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结论的总结,本文建议:应遵循政策性农业保险功能的客观规律,肯定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微观效用机制,明确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功能定位;构建多层次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结构,扩大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保障范围;探索差异化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制度,提高其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最后,研究认为未来可以从探讨多层次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路径、机制与效应;在行为经济学框架下讨论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等两个方面入手,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该领域的边际贡献和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探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缓解贫困脆弱性中的定位。国内现有针对保险或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研究主要将其视为一种工具或路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目前处于贫困线下的扶贫对象,而对处于贫困线之上,但是具有高脆弱性,随时可能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农户关注甚少。本文从脆弱性的视角出发,不仅仅关注当前的贫困,更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贫困和造成贫困的农业风险因素,以前瞻性的视角进行研究,为建立防范返贫和持续脱贫长效机制提供思路。脆弱性视角下的贫困,研究对象范围更大,研究内容包含风险这一因素,在此视角下的研究有助于厘清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深层次原因,也能够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定位,即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应发挥是存在临界点的,只有在临界点之上,才能够达到贫困脆弱性缓解的目的。由此,本文在肯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提出如果在不恰当的时候、不恰当的对象采用了这一工具,就有可能使贫困加剧。第二,基于“风险-脆弱性”框架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与以往关于贫困的研究不同,贫困脆弱性具有前瞻性,且将风险融入贫困研究之中,重点关注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对农户贫困的影响。本文在“风险-脆弱性”这一分析框架内,探讨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在外部风险(普遍存在的农业风险)和内部风险(农户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共同作用下,贫困脆弱性逐步生成;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递次演化推动了贫困脆弱性的不断演化;为预防和应对贫困脆弱性,需要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毫无疑问,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保险领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农业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演化与预防机理,环环相扣构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第三,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尝试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尽管在实践中可以观察到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脆弱性,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本文从政府、保险机构和农户三个层面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以及制约因素,并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传导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通过稳定农户收入和平滑消费的直接传导机制达到缓解脆弱性的目的;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公平的间接传导机制达到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目的。第四,尝试用理论模型量化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但却可以通过总效用、边际效用等数理公式来表达。现有的研究中,理论模型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仅研究农业保险的消费效用;二是构建家庭资产增长模型,研究陷入贫困的概率。结合研究的重点和主题,本文将两类模型结合,构建包含农业风险冲击的效用函数,引入农业保险、保险免赔率、保费补贴比例等变量,并根据农业保险的特点,引入不足额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模型构建的创新。将效用函数、贝尔曼方程和马尔可夫过程相结合并进行数值模拟,从理论层面论证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作用。第五,用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评估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脆弱性的影响。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能使得农户贫困脆弱性降低多少?是各界关注的重点,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然而,已有的数据库无法满足本文实证所需:大多数微观调研数据没有针对农业保险的数据。因此,本文研究中,采用了笔者亲身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9年在西部地区典型村庄的微观调研数据,一方面评估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另一方面探究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尽管样本量有622份,但涵盖了四川、甘肃、青海等贫困大省,因而仍具有说明意义。进一步的,本文还将受访农户区分为建档立卡农户和非建档立卡农户,对比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其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俞书傲[9](2019)在《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以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着区,1951~2017年我国升温率达到了每10年0.24℃,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我国是人多地少的人口大国,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尤其口粮安全,一直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农业的区域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经济最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浙江已从过去的粮食主产区转变为主销区,如何实现浙江等主销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稳定增长,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于2016年提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增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高省内农业生产稳定性。因此,在此背景下,研究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的影响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全面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1987~2016年气候数据,首先采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ell气候突变检验等气候统计学方法,刻画了过去30年浙江气温、降水量和日照等三大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然后运用H-P滤波分析技术,对浙江水稻(早稻和中晚稻)、小麦、玉米、大麦、大豆、薯类和油菜等8种主要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分解为趋势单产和气候单产,并根据相对气候产量、平均减产率和减产变异系数等指标来分析气候变化对浙江主要农作物生产波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1996~2015年全省73个县(区、市)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和17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气候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构建了包含气候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生产投入要素的空间误差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因素变化以及极端高温(低温)和极端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对浙江8种主要农作物生产的边际影响。进一步地,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理论,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实证估计了考虑气候要素变化情况下的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指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并与不考虑气候要素变化情况下的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映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上述实证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提出浙江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气温升高已经成为浙江最近30年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增温速率达到了 0.42℃/10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降水量和日照均值未出现明显变化,但存在一定的年际波动及地区和季节差异。(2)近30年气候变化对浙江不同农作物单产波动的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水稻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小,气候歉年和灾年次数最少;而玉米、小麦、大麦和油菜等旱田作物的气候灾年数量较多,气候平均减产率较高,减产变异系数也高于其他作物,受气候变化冲击影响较大。(3)不同气候要素变化对不同农作物单产的边际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生长期有效积温变化对早稻、中晚稻、小麦和油菜单产的影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态势,气温每升高1℃对这4种作物将分别增产3.61%~4.42%、2.95%~3.64%、3.12%~3.63%和 1.14%~2.18%。有效积温对玉米和大豆单产的影响显着为负,但气温每升高1℃可使玉米和大豆减产不大。生长期降水量对小麦、大麦、薯类和大豆单产的影响也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态势,其中降水量增加对薯类单产的边际增产效应最明显。生长期降水量对早稻、中晚稻和玉米单产的影响显着为负。生长期日照时长对所有农作物单产的影响并不明显。(4)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作物单产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其中极端高温天数每增加]天,可使早稻和中晚稻分别减产3.9%~5.1%和2.3%~2.8%,极端低温天数每增加1天,油菜将减产0.5%~0.8%;中晚稻平均每年因生长期内极端降水减产的幅度也达到了 14.1-17.7公斤/亩。(5)农作物生产中的自然适应和人为适应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增产或减产影响,提高农作物单产稳定性;化肥、机械和灌溉等生产要素投入与温度和降水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而与日照的关系并不明显。(6)气候变化阻碍了浙江农业生产前沿面的提升,对浙江农业TFP产生负面影响,并在省内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平原地区农业TFP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大于沿海地和山地丘陵地区,这意味着忽略气候变化因素可能会高估浙江农业TFP。随时间推移,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TFP的负面影响呈现出覆盖面扩大、程度增强的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业TFP的不利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加深。(7)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稳产增产,改进田间管理技术、缓解极端天气影响,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户适应能力和完善气候预警机制、做好事前事先应对等四方面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是:(1)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以8种农作物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气候变化对不同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差异;同时本文以浙江为例研究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拓展了现有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更具现实针对性。(2)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单产波动性、单产边际影响和农业TFP等3个方面来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问题,拓展了现有研究主要从单产边际影响视角来研究的局限性。(3)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一方面引入农学和气候学领域中的概念与方法分析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作物单产波动性,另一方面构建了包含标准化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误差面板模型来实证估计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单产的边际影响,同时还将气候变化因素引入了农业TFP的研究,考察了气候变化对农业TFP的影响问题,这在现有研究中尚不多见。
李海涛[10](2019)在《不确定环境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旱灾呈现进一步加剧趋势,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受旱灾影响严重,但当前阶段抗旱减灾体系总体上仍较为滞后。在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下,我国抗旱减灾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旱灾风险管理新理念、新思路已得到我国各界人士的关注与研究。本文立足旱灾风险调控决策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紧跟风险管理与群决策理论方法的研究前沿,按照理论分析、方法构建、案例实证的思路开展研究。提出多主体参与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框架,构建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进而针对旱灾风险调控决策中的一般性问题,建立基于不确定语言信息、不确定混合信息以及不确定随机动态信息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选取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调控典型问题实证分析,形成方法应用模式。研究成果对揭示旱灾风险调控决策不确定性并构建量化分析模型具有理论意义,对丰富和发展群决策理论方法体系具有推动作用,对政府科学调控和综合应对旱灾风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工作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1)提出多参与主体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框架,分析了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通过分析旱灾风险系统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指出风险的不确定性和系统的复杂性是旱灾风险调控面临的决策环境;基于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协同发展理念,提出了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框架,分析了开展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一是反映旱灾风险系统内在本质的随机性等不确定性;二是反映由于人类认识不足、信息缺失或知识缺乏而导致群决策信息不确定性;三是反映群决策过程与方法的不确定性。(2)融合随机模拟与滤波分析方法,提出了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分析指出传统群决策方法大多须对专家赋权实现群决策信息集结,但赋权方法存在主观性大、无统一衡量标准等问题;分析了群决策信息的差异性、无序性、不确定性特征,基于群决策信息包含主观成分与客观成分、客观成分对决策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假设,融合Monte Carlo随机模拟与EMD方法优势设计MC-EMD算法,实现群决策信息的自适应提取与集结,提高群决策结果客观性和可靠性;运用大数定律讨论了方法的收敛性与物理意义;结合数值算例对比分析了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3)提出了不确定语言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针对群决策信息为不确定语言变量的情形,运用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提出了基于不确定语言信息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梳理了现有的语言评估标度,设计了多粒度语言信息一致化处理规则;为充分利用群决策信息,基于LHA(Linguistic Hybrid Averaging)算子、数值覆盖与灰信息表征方法、模糊正态分布隶属函数,分别构建了不确定语言群决策信息融合的LHA法、三参数区间灰数法与正态分布随机变量法;应用示例对比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均可行有效,可为旱灾风险调控多领域专家方案论证提供支持。(4)提出了不确定混合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针对群决策信息呈现多元不确定表征方式混合特征,运用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混合信息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设计了基于社会调查的混合决策信息采集办法,总结了常用的不确定偏好信息表征方式,提出了一致化为归一化效用值的转换方法;基于云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思想,提出了不确定混合群决策信息的正态云融合方法,以弥补随机抽样决策信息不完全、信息处理中决策信息丢失以及多次决策结论非一致等不足;应用示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有效性,可为面向公众参与的旱灾风险调控方案决策提供支持。(5)提出了不确定随机动态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针对旱灾风险发展演变的随机性与决策者心理行为复杂性,根据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构建了基于参照点依赖与不确定混合信息的不确定随机动态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提出了该类群决策问题的一般框架;依据TRP(Tri-reference Point)基本思想,提出将群体理想点、预期点和临界点设置为风险型群决策参照点,综合利用了累积前景理论、Markov链以及Orness测度等理论优势,提出了风险型动态群决策信息融合方法;应用示例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有效性,可为旱灾风险调控方案的多阶段动态群决策提供支持。(6)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实证分析。构建了多元截面数据灰色变化率关联分析模型,识别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关键驱动因子;针对河南省雨养农业区和灌溉农业区防控与化解农业旱灾风险中的突出问题,构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的区域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群决策信息采集的评价问卷与调研提纲,分别以陕州区和滑县为例,运用本文理论成果解决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择优投放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优选问题,形成方法应用模式,可为一般区域政府决策部门提高旱灾风险调控效率、增强公共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水平提供支持。
二、我国近期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近期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典型草原牧户经济脆弱性与反脆弱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及相关概念界定辨析 |
1.2.1 核心概念界定辨析 |
1.2.2 其他重要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章节安排 |
1.5 调研区概况与数据说明 |
1.5.1 调研区概况 |
1.5.2 追踪调查与数据说明 |
1.5.3 牧户畜牧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7 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1.7.1 主要贡献 |
1.7.2 创新点 |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济脆弱性理论 |
2.1.2 可持续生计理论 |
2.1.3 家庭风险冲击理论 |
2.1.4 家庭经济韧性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2.1 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基本认识 |
2.2.2 家庭经济脆弱性的测量思路及测量方法 |
2.2.3 家庭经济脆弱性分析框架 |
2.2.4 家庭经济脆弱性生成机制 |
2.3 研究述评 |
三、牧户经济脆弱性的测量与初次分解 |
3.1 模型设定与分解思路 |
3.1.1 典型草原牧户经济脆弱性的模型设定与分解 |
3.1.2 牧户效用函数的确定与条件期望估计方法 |
3.2 调研数据与变量描述 |
3.2.1 数据来源 |
3.2.2 因变量的选取 |
3.2.3 自变量的选取 |
3.2.4 数据处理 |
3.3 实证结果与影响因素分析 |
3.3.1 牧户脆弱性及其分解依据 |
3.3.2 牧户经济脆弱性分析 |
3.3.3 脆弱与贫困牧户分布特征 |
3.3.4 牧户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四、牧户经济脆弱性的再分解:异质性风险与波动性冲击 |
4.1 异质性与波动性风险 |
4.2 波动性风险识别标准与分解方法 |
4.2.1 家庭经济波动性风险识别标准 |
4.2.2 家庭经济波动性分解方法 |
4.3 牧户波动性冲击变量及其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波动性冲击变量选取与说明 |
4.3.2 牧户波动性冲击的描述性分析 |
4.4 异质性风险与波动性冲击贡献结果 |
4.4.1 牧户经济脆弱性与异质性分解 |
4.4.2 牧户异质性风险及其波动性风险分解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五、生计资本对牧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 |
5.1 生计资本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理论分析 |
5.1.2 变量选取 |
5.1.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牧户生计资本特征分析 |
5.2.1 总体特征分析 |
5.2.2 不同消费组别牧户生计资本特征分析 |
5.3 模型构建 |
5.3.1 数据来源与数据质量 |
5.3.2 模型设定检验 |
5.3.3 计量模型设定 |
5.4 实证结果与稳健性估计 |
5.4.1 实证结果 |
5.4.2 稳健性估计 |
5.5 本章小结 |
六、风险冲击对牧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 |
6.1 风险冲击理论分析 |
6.1.1 理论分析 |
6.1.2 牧户风险定义及其分类 |
6.2 牧户面临的总体风险冲击及其特征 |
6.2.1 总体风险及主要生计资产描述性统计 |
6.2.2 牧户风险差异的多维度差异比较与检验 |
6.3 总体风险冲击对牧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 |
6.3.1 模型设定检验 |
6.3.2 模型设定 |
6.3.3 总体风险冲击对牧户家庭经济脆弱性影响 |
6.4 分类风险特征及其对经济脆弱性的影响 |
6.4.1 牧户各分类风险状况及其基本特征 |
6.4.2 牧户各分类风险的描述性统计 |
6.4.3 模型设定检验 |
6.4.4 模型设定 |
6.4.5 分类风险对牧户经济脆弱性的影响 |
6.5 稳健性估计 |
6.5.1 总体风险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
6.5.2 分类风险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的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七、基于经济韧性理论的反脆弱策略 |
7.1 牧户经济韧性测度 |
7.1.1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7.1.2 指标体系与变量说明 |
7.1.3 牧户经济韧性测度结果 |
7.2 牧户经济韧性分异 |
7.2.1 牧户社区经济韧性苏木(镇、牧场)分异 |
7.2.2 不同牧户生计类型的资本特征及分析 |
7.2.3 牧户经济韧性指数及其分异 |
7.3 牧户经济韧性分级与精准诊断 |
7.4 基于牧户经济韧性的反脆弱策略 |
7.4.1 基于牧户经济脆弱性分解结果的反脆弱策略 |
7.4.2 基于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反脆弱策略 |
7.4.3 基于生计资本抑制效应的反脆弱策略 |
7.4.4 基于风险冲击效应的反脆弱对策及启示 |
7.5 建设“韧性牧户”构想 |
7.5.1 “韧性牧户”基本构建维度 |
7.5.2 “韧性牧户”建设构想 |
八、结论、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1.1 牧户经济脆弱性分解方面 |
8.1.2 生计资本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方面 |
8.1.3 风险冲击对牧户经济脆弱性影响方面 |
8.1.4 基于经济韧性理论的反脆弱策略体系构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2.1 家庭经济脆弱的基础理论研究亟待推进 |
8.2.2 分解方法对牧户经济脆弱性研究的适用性 |
8.2.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2)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及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贫困脆弱性成为贫困治理的关键所在 |
1.1.2 从贫困脆弱性视角考察减贫效应更具前瞻性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贫困脆弱性的测度 |
1.3.2 非农就业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1.3.3 非认知能力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1.3.4 农村低保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1.3.5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线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贫困脆弱性相关理论 |
2.1.1 贫困相关理论 |
2.1.2 风险冲击理论 |
2.1.3 风险冲击与贫困 |
2.1.4 贫困脆弱性的内涵 |
2.2 非农就业理论 |
2.2.1 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 |
2.2.2 哈里森——托达罗(HT)模型 |
2.2.3 新迁移经济学理论 |
2.3 新人力资本理论 |
2.3.1 认知能力 |
2.3.2 非认知能力 |
2.4 社会救助理论 |
2.4.1 福利经济学的社会救助理论 |
2.4.2 凯恩斯和新剑桥学派的社会救助理论 |
2.4.3 货币学派的社会救助理论 |
2.4.4 基于福利国家的社会救助理论 |
2.4.5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2.5 理论分析框架 |
2.5.1 非农就业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2.5.2 非认知能力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 |
2.5.3 农村低保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 |
第3章 贫困脆弱性的测度与分解 |
3.1 脆弱性测度的基本准则 |
3.2 贫困脆弱性的测度方法 |
3.2.1 VEP测度方法 |
3.2.2 VEU测度方法 |
3.2.3 VER测度方法 |
3.3 贫困脆弱性的测度结果 |
3.3.1 数据来源 |
3.3.2 变量的选择和处理 |
3.3.3 贫困脆弱性测度结果 |
3.3.4 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
3.4 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分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农就业的减贫效应评估 |
4.1 实证方法 |
4.1.1 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 |
4.1.2 模型设定 |
4.2 数据和变量选取 |
4.3 非农就业的减贫效应估计 |
4.3.1 倾向得分估计 |
4.3.2 平衡性检验和共同支撑检验 |
4.3.3 平均处理效应(ATT)的估计 |
4.3.4 稳健性检验 |
4.4 非农就业减贫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
4.4.1 基于不同贫困类型和非农就业方式的异质性分析 |
4.4.2 非农就业减贫效应的作用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认知能力的减贫效应评估 |
5.1 数据和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非认知能力的测度 |
5.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5.3 非认知能力减贫效应分析 |
5.3.1 基准回归分析 |
5.3.2 内生性问题 |
5.3.3 稳健性分析 |
5.3.4 异质性分析 |
5.4 非认知能力减贫效应的作用机制 |
5.4.1 通过提高社会资本产生减贫效应 |
5.4.2 通过提高教育的边际收益产生减贫效应 |
5.4.3 通过参与非农就业产生减贫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减贫效应评估 |
6.1 实证方法与模型设定 |
6.2 数据和变量选取 |
6.3 农村低保减贫效应估计 |
6.3.1 倾向得分估计 |
6.3.2 平衡性检验和共同支撑检验 |
6.3.3 平均处理效应(ATT)的估计 |
6.3.4 稳健性检验 |
6.4 农村低保减贫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
6.4.1 农村低保对不同贫困类型家庭的影响 |
6.4.2 农村低保减贫效应的影响机制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3)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耕地-粮食安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
1.1.2 我国水-耕地-粮食安全出现新的挑战 |
1.1.3 东北地区面临新一轮粮食生产及种植结构调整的压力较为突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水土资源匹配以及水土粮的关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1.2.2 为相关部门提供“控”与“调”的决策参考 |
1.2.3 有助于提高公众对灌溉定额及灌溉需求的认识 |
1.2.4 有助于强化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的运用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区域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多源信息复合 |
1.4.2 多模型与多指标综合 |
1.4.3 多研究尺度整合 |
1.4.4 总体研究与分类研究结合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耕地-粮食的研究进展 |
2.1 耕地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1.1 耕地数量、质量和粮食生产的表征关系 |
2.1.2 耕地数量保障范畴与目标争议 |
2.1.3 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两大类方向 |
2.1.4 耕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
2.2 水资源利用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2.1 水资源配置思想的转变 |
2.2.2 水资源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
2.2.3 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承载力 |
2.2.4 粮食作物虚拟水与水足迹 |
2.2.5 灌溉需水量与作物需水量 |
2.2.6 灌溉与雨养的产量差距 |
2.2.7 灌溉定额与种植结构 |
2.3 水土资源匹配及粮食生产研究进展 |
2.3.1 水土资源匹配的重要性 |
2.3.2 水土资源匹配的生态学与地理学解释 |
2.3.3 水土资源匹配测算 |
2.3.4 粮食结构调整的水土资源效应 |
2.4 总结评述 |
2.4.1 粮食结构调整对不同时空尺度的耕地利用的影响研究有待加强 |
2.4.2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有待加强 |
2.4.3 水土资源匹配的测度存在较大差异 |
2.4.4 水-耕地-粮食三者的关联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2.4.5 耕地、水、粮食的未来情景预测方法仍有改进与丰富的空间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概述 |
3.1 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3.2.1 自然资源经济学理论 |
3.2.2 农业经济学理论 |
3.2.3 资源地理学理论 |
3.3 分析模型 |
3.3.1 耕地利用与粮食空间分布分析模型 |
3.3.2 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3 水-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4 水-耕地-粮食关联分析模型 |
3.3.5 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 |
3.4 研究区概况 |
3.4.1 地形地貌 |
3.4.2 气候特征 |
3.4.3 土壤条件 |
3.5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水-耕地-粮食时序变化特征 |
4.1 耕地变化特征 |
4.1.1 耕地总量 |
4.1.2 耕地利用结构 |
4.1.3 耕地灌溉面积 |
4.1.4 耕地质量等别 |
4.2 水资源变化特征 |
4.2.1 水资源总量 |
4.2.2 供水能力 |
4.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
4.2.4 用水量变化 |
4.2.5 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
4.2.6 农田灌溉用水 |
4.3 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
4.3.1 粮食生产 |
4.3.2 水稻生产 |
4.3.3 玉米生产 |
4.3.4 小麦生产 |
4.3.5 大豆生产 |
4.3.6 杂粮生产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水-耕地-粮食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 耕地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1.1 水田与旱地的空间分布 |
5.1.2 “水改田”与“旱改水”分布区域 |
5.1.3 新增耕地来源与分布区域 |
5.1.4 减少耕地去向与分布区域 |
5.2 水资源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2.1 水资源总量空间分布 |
5.2.2 供水量空间分布 |
5.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级分区评价 |
5.2.4 水资源总量与用水量的空间匹配分布 |
5.2.5 灌溉用水量空间分布变化 |
5.3 粮食作物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 |
5.3.1 粮食生产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2 粮食生产重心移动特征 |
5.3.3 粮食生产空间分布 |
5.3.4 各粮食作物生产空间分布 |
5.3.5 粮食种植结构空间聚类 |
5.4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粮食-耕地(LF)关联研究 |
6.1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效应 |
6.1.1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
6.1.2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时序差异 |
6.1.3 耕地利用效应分解因素的空间分异 |
6.1.4 耕地利用效应主导因素 |
6.2 粮食生产结构对虚拟耕地的影响 |
6.2.1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特征 |
6.2.2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时序变化的影响 |
6.2.3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空间聚类 |
6.2.4 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变化幅度的空间差异 |
6.2.5 粮食生产变化对虚拟耕地含量影响的空间差异 |
6.2.6 结构及单产变化对粮食虚拟耕地含量增减变化的影响 |
6.3 章节小结 |
第七章 粮食-水(WF)关联研究 |
7.1 粮食生产结构变化对综合灌溉定额影响 |
7.1.1 粮食作物综合灌溉定额时序变化 |
7.1.2 粮食种植结构对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的阶段特征 |
7.1.3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空间分布 |
7.1.4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变化影响因素 |
7.2 粮食生产变化对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 |
7.2.1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 |
7.2.2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时序变化的影响因素 |
7.2.3 粮食生产变化对需水强度的影响 |
7.2.4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空间分布 |
7.2.5 粮食作物灌溉需水量变化影响因素空间特征 |
7.2.6 粮食作物需水强度主要影响因素 |
7.3 章节小结 |
第八章 水-耕地-粮食(WLF)关联研究 |
8.1 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
8.1.1 粮食生产可利用水资源 |
8.1.2 粮食生产可利用耕地资源 |
8.1.3 粮食生产水土资源匹配变化 |
8.2 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研究 |
8.2.1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时空变化 |
8.2.2 不同情境下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变化影响因素 |
8.3 章节小结 |
第九章 未来水-耕地-粮食(WLF)关联及调控 |
9.1 预测模型构建 |
9.1.1 LSTM模型构建 |
9.1.2 对比模型构建 |
9.1.3 模型评价指标 |
9.2 粮食生产的耕地利用情况预测 |
9.2.1 耕地总面积预测 |
9.2.2 耕地复种指数变化预测 |
9.2.3 粮食面积比例变化预测 |
9.3 粮食种植结构变化预测 |
9.3.1 水稻播种面积预测 |
9.3.2 玉米播种面积预测 |
9.3.3 大豆播种面积预测 |
9.3.4 其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预测 |
9.3.5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预测 |
9.4 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情况预测 |
9.4.1 粮食综合灌溉定额预测 |
9.4.2 粮食灌溉用水量预测 |
9.4.3 农田灌溉用水效率预测 |
9.4.4 灌溉耕地面积预测 |
9.5 未来水-耕地-粮食关联关系预测 |
9.6 水-耕地-粮食关联调控策略 |
9.6.1 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
9.6.2 灌溉水资源管理 |
9.6.3 灌溉用水效率优化 |
9.6.4 灌溉定额管理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10.2.1 方法创新 |
10.2.2 内容创新 |
10.2.3 实践创新 |
10.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 |
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协同发展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 |
第一节 湘西概况 |
一、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与民族分布 |
二、湘西地区地形地貌与自然灾害特点 |
三、湘西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分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 |
第二节 研究区域的实地考察与调研 |
一、湘西实地考察 |
二、参与式调研与集中会议研讨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一、遥感监测数据 |
二、资料收集与数据整理 |
第二节 技术支持 |
一、应用软件工具材料 |
二、机器学习技术模型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和评价模式 |
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关系分析模型与评估方法 |
三、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与情景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基于3S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时空变化分析 |
第一节 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
一、1980-2018年湘西土地利用变化及转移矩阵分析 |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及价值估算 |
第二节 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时空演变分析 |
一、湘西州社会人口因素变化分析 |
二、湘西州经济生产总值因素变化 |
三、湘西州社会经济人均产总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分析 |
第三节 区域气象环境影响下作物生产时空演变分析 |
一、1980-2018湘西气象环境因素变化情况分析 |
二、湘西州气象环境影响下的农作物变化分析 |
第五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关系分析 |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内部因素影响关系 |
一、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
二、社会经济内部各因素间影响关系分析 |
三、气象环境内部各因素影响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
一、土地生态系统对社会人口因素的影响分析 |
二、土地生态对经济产值的时空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区域复杂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一、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
二、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灾害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
第六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预测与情景分析 |
第一节 区域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
一、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
二、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的情景分析及协同发展上的建议 |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中的情景分析 |
二、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在PEST-SWOT模型上的协同发展分析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讨论 |
第二节 结论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农业基础设施供给的研究 |
1.3.2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研究 |
1.3.3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生产成本节约效应影响的研究 |
1.3.4 农业基础设施对生产规模及结构影响的研究 |
1.3.5 农业基础设施对农业抗灾能力影响的研究 |
1.3.6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2章 农田水利设施内涵、研究理论基础与文章分析框架 |
2.1 农田水利设施内涵 |
2.1.1 农田水利设施定义 |
2.1.2 农田水利设施分类 |
2.1.3 农田水利设施特性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社会先行资本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农业生产理论 |
2.2.4 空间经济理论 |
2.2.5 农田水利设施影响水稻生产的理论机制 |
2.3 文章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与水稻产量时空趋势分析 |
3.1 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水平时空趋势分析 |
3.1.1 农田水利设施的衡量:资本存量的估算 |
3.1.2 农田水利设施资本存量时空趋势分析 |
3.2 水稻产量时空趋势分析 |
3.2.1 省级层面水稻产量趋势分析 |
3.2.2 全国及地区层面水稻产量趋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效率的影响 |
4.1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单产的影响 |
4.1.1 中国水稻单产变动趋势分析 |
4.1.2 实证方法 |
4.1.3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4.1.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4.2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
4.2.1 水稻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
4.2.2 水稻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分析 |
4.2.3 实证方法 |
4.2.4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4.2.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4.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
4.3.1 水稻生产技术效率趋势分析 |
4.3.2 实证方法 |
4.3.3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4.3.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成本的影响 |
5.1 农田水利设施对私人投入的替代效应 |
5.1.1 粮食生产成本变动趋势 |
5.1.2 理论分析 |
5.1.3 实证方法 |
5.1.4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5.1.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2 农田水利设施对要素投入的结构调整效应 |
5.2.1 粮食要素投入结构变动趋势 |
5.2.2 理论分析 |
5.2.3 实证方法 |
5.2.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3 农田水利设施的总成本效应 |
5.3.1 实证方法 |
5.3.2 实证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收获面积和播种比例的影响 |
6.1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播种面积的影响 |
6.1.1 水稻播种面积时空趋势分析 |
6.1.2 理论分析 |
6.1.3 实证方法 |
6.1.4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6.1.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2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受灾面积的影响 |
6.2.1 水稻水旱灾害受灾面积趋势分析 |
6.2.2 理论分析 |
6.2.3 实证方法 |
6.2.4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6.2.5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粮食播种比例的影响 |
6.3.1 水稻粮食播种比例时空趋势分析 |
6.3.2 实证方法 |
6.3.3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6.3.4 实证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影响的宏微观分析 |
7.1 宏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实证方法 |
7.1.2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7.1.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7.2 宏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增长率的影响分析 |
7.2.1 实证方法 |
7.2.2 变量选定与数据处理 |
7.2.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7.3 微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 |
7.3.1 实证方法 |
7.3.2 实证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7.3.3 农户水稻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7.3.4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产量影响的评估 |
7.4 微观层面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种植收入的影响分析 |
7.4.1 变量选择 |
7.4.2 水稻种植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
7.4.3 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种植收入影响的评估 |
7.5 增强农户层面农田水利设施供给的路径探索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6)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基于玉米临储政策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1.1.2 玉米-生猪产业链 |
1.1.3 玉米产业和生猪产业的矛盾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业支持政策及其影响 |
2.1.1 中国的农业支持政策 |
2.1.2 国外的农业支持政策 |
2.1.3 农业支持政策的影响 |
2.2 临储政策对产业链的影响 |
2.2.1 产业链影响的时间维度 |
2.2.2 产业链影响的空间维度 |
2.3 价格传导的时间机制 |
2.3.1 价格传导路径 |
2.3.2 价格传导幅度 |
2.4 价格传导的空间机制 |
2.5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玉米-生猪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
3.1 玉米临储政策的基本情况 |
3.2 玉米量价齐升 |
3.3 生猪量价齐涨 |
3.4 生猪利润波动加大 |
3.5 生猪价格影响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玉米临储政策对产业链的影响 |
4.1 产业链影响的时间维度 |
4.1.1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
4.1.2 实证结果 |
4.1.3 产业链影响的时间维度总结 |
4.1.4 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的时间效应 |
4.2 产业链影响的空间维度 |
4.2.1 基础分析 |
4.2.2 双重差分法适用性检验 |
4.2.3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
4.2.4 实证结果 |
4.2.5 东北地区生猪价格传导机制 |
4.2.6 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的空间效应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的时间机制 |
5.1 价格传导路径 |
5.1.1 基础分析 |
5.1.2 协整检验 |
5.1.3 Granger检验 |
5.2 价格传导幅度 |
5.2.1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
5.2.2 实证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的空间机制 |
6.1 价格传导的空间相关性 |
6.1.1 基础分析 |
6.1.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6.1.3 实证结果 |
6.1.4 空间权重矩阵有效性 |
6.2 价格传导的空间区域性 |
6.2.1 基础分析 |
6.2.2 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
6.2.3 实证结果 |
6.3 生猪产业市场势力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1.1 时间维度 |
7.1.2 空间维度 |
7.2 政策启示 |
7.3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7)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差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
英文缩写表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创新与贡献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贡献 |
1.4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创新理论 |
2.1.1 创新概念及内涵 |
2.1.2 创新的影响因素 |
2.1.3 创新与经济增长 |
2.2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理论 |
2.2.1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的概念及内涵 |
2.2.2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的评估与规避 |
2.2.3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的影响与后果 |
2.3 农业生产对创新影响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区域创新与农业生产风险概况 |
3.1 中国区域创新概况 |
3.1.1 创新的基本情况 |
3.1.2 创新的区域差异 |
3.1.3 创新的质量情况 |
3.2 中国农业风险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4 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差异影响的实证检验 |
4.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4.2 基准回归结果 |
4.3 稳健性检验 |
4.3.1 去除超大城市结果 |
4.3.2 分南北回归后结果 |
4.3.3 分东西回归后结果 |
4.3.4 分不同专利种类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业生产风险影响创新的市场机制 |
5.1 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促进市场发育的实证检验 |
5.1.1 自然灾害影响粮食市场一体化的内在机制 |
5.1.2 数据来源与统计性描述 |
5.1.3 实证分析 |
5.1.4 稳健性检验 |
5.1.5 结论 |
5.2 早期市场发育促进当代创新的实证检验 |
5.2.1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5.2.2 早期市场影响当代创新的实证检验 |
5.2.3 早期市场影响当代创新的商业文化机制 |
5.2.4 稳健性检验 |
5.2.5 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6 农业生产风险影响创新的心理特质机制 |
6.1 引言 |
6.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3 农业生产风险影响信任的实证检验 |
6.4 基于地域划分的进一步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局限性 |
7.3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20个观测点位置 |
附录2 CFPS中涉及社会信任的具体问题 |
附录3 民国民用企业情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8)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
1.3.2 农业风险与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
1.3.3 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贫困脆弱性的相关文献 |
1.3.4 文献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贫困及贫困脆弱性 |
1.4.2 缓解贫困脆弱性:与脱贫、扶贫的比较 |
1.4.3 政策性农业保险 |
1.4.4 机理 |
1.4.5 功效:功能+效应 |
1.5 研究问题、思路及内容 |
1.5.1 研究问题及研究边界限定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框架及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创新与不足 |
1.7.1 创新之处 |
1.7.2 不足之处 |
2.相关理论及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 |
2.1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
2.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 |
2.1.2 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 |
2.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相关理论 |
2.2.1 效用理论与预期效用理论 |
2.2.2 模型的求解工具:马尔可夫过程 |
2.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 |
2.3.1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生成机理 |
2.3.2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演化机理 |
2.3.3 农业风险冲击下贫困脆弱性的缓解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及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实践启示 |
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演进 |
3.1.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1982-1992年 |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1992-2003年 |
3.1.3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确立与变迁:2004年至今 |
3.1.4 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演进中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
3.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多层面分析 |
3.2.1 农业风险冲击下的贫困脆弱性及其成因 |
3.2.2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供给和需求层面 |
3.2.3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收入和消费层面 |
3.2.4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现状:风险保障层面 |
3.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典型案例:中国实践 |
3.3.1 “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河北省“阜平模式” |
3.3.2 “精准滴灌”的甘肃省农业保险扶贫模式 |
3.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的典型案例:国际实践 |
3.4.1 基于减贫目标的印度农业保险政策 |
3.4.2 巴西农业保险制度及其经验 |
3.5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中外实践的启示借鉴 |
3.5.1 制度体系和政策支持较为健全 |
3.5.2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通力协作 |
3.5.3 保险产品供给和配套措施完备 |
3.6 本章小结 |
4.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及因素 |
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职能及其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功效 |
4.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职能 |
4.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风险保障功效 |
4.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其他功效 |
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影响因素:供给层面 |
4.2.1 宏观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 |
4.2.2 微观供给层面的影响因素 |
4.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影响因素:需求层面 |
4.3.1 农业风险损失产生农业保险需求意愿 |
4.3.2 农业收入增加提高农业保险购买能力 |
4.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功效的制约因素 |
4.4.1 政府层面的制约因素 |
4.4.2 保险机构层面的制约因素 |
4.4.3 贫困农户层面的制约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5.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临界点及传导机制 |
5.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用 |
5.1.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边际效用 |
5.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收入弹性 |
5.1.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
5.1.4 不确定条件下的期望效用 |
5.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临界点:门槛效应 |
5.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 |
5.3.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收入效应 |
5.3.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直接传导机制:消费效应 |
5.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 |
5.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经济增长 |
5.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间接传导机制:收入分配 |
5.5 本章小结 |
6.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理论模型及数值模拟 |
6.1 相关模型比较及选择 |
6.1.1 模型比较 |
6.1.2 模型选择 |
6.2 理论模型构建 |
6.2.1 基本模型 |
6.2.2 引入农业风险冲击 |
6.2.3 引入农业保险 |
6.2.4 引入不足额保险 |
6.2.5 引入农业保险保费补贴 |
6.2.6 陷入贫困的概率 |
6.3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用的数值模拟 |
6.3.1 相关参数校准及函数假定 |
6.3.2 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6.3.3 赔偿比例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6.3.4 不足额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6.3.5 保费补贴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典型村庄的调研数据 |
7.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7.1.1 基于农户资产的贫困脆弱性测度模型 |
7.1.2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评估模型 |
7.1.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7.2 农户贫困脆弱性测度 |
7.2.1 收入期望和方差的FGLS估计 |
7.2.2 贫困线的确定 |
7.2.3 农户贫困脆弱性的估计结果 |
7.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7.3.1 变量的相关关系 |
7.3.2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
7.3.3 政策性农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渠道 |
7.4 本章小结 |
8.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
8.1 门槛效应的经济学解释 |
8.2 门槛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及选择依据 |
8.2.1 门槛回归模型的基本理论 |
8.2.2 门槛模型选择依据 |
8.3 解释变量、数据说明与模型设定 |
8.3.1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8.3.2 模型设定 |
8.4 门槛效应存在性检验 |
8.5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的实证分析:整体样本回归 |
8.5.1 保费收入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
8.5.2 保费补贴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
8.5.3 保险赔偿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效果分析 |
8.6 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效果的实证分析:分组样本回归 |
8.6.1 样本分组依据 |
8.6.2 低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
8.6.3 中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
8.6.4 高收入组回归结果分析 |
8.7 本章小结 |
9.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建议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9)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框架结构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 |
2.1.2 趋势产量与气候产量 |
2.1.3 有效积温与活跃积温 |
2.2 理论基础 |
2.2.1 气候统计学理论 |
2.2.2 农业生产经济学理论 |
2.2.3 气候变化经济学理论 |
2.2.4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
2.2.5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
2.3.2 气候变化对农业种植制度的影响 |
2.3.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4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
2.3.5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主要研究方法 |
2.3.6 总结性述评 |
3 浙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3.1 浙江地理与气候概况 |
3.2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
3.2.1 气候倾向率 |
3.2.2 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 |
3.2.3 数据来源 |
3.3 气温变化特征 |
3.3.1 年际变化 |
3.3.2 季节变化 |
3.4 降水变化特征 |
3.4.1 年际变化 |
3.4.2 季节变化 |
3.5 日照变化特征 |
3.5.1 年际变化 |
3.5.2 季节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浙江农作物生产波动性研究:基于气候单产视角 |
4.1 农作物生产现状 |
4.1.1 种植面积和产量变化 |
4.1.2 单产变化 |
4.2 分析思路与方法 |
4.2.1 分析思路 |
4.2.2 单产分解 |
4.2.3 气候减产分析 |
4.3 研究结果 |
4.3.1 趋势单产 |
4.3.2 气候单产 |
4.3.3 气候减产 |
4.4 本章小结 |
5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边际影响视角 |
5.1 实证策略 |
5.1.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5.1.2 空间误差面板模型 |
5.1.3 考虑适应性的模型 |
5.2 变量与数据 |
5.2.1 变量设置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描述性统计 |
5.3 结果及讨论 |
5.3.1 空间相关性:Moran's Ⅰ指数 |
5.3.2 空间误差面板回归结果 |
5.3.3 适应性回归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气候变化对浙江农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TFP视角 |
6.1 影响机制 |
6.2 研究方法 |
6.2.1 DEA-Malmquist指数法 |
6.2.2 考虑气候因素的改进 |
6.3 变量与数据 |
6.3.1 变量设置 |
6.3.2 数据来源 |
6.3.3 描述性统计 |
6.4 结果及讨论 |
6.4.1 全省农业TFP分解及其变化趋势 |
6.4.2 分地区农业TFP分解及其变化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不确定环境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与评述 |
1.2.1 旱灾风险调控相关研究 |
1.2.2 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相关研究 |
1.2.3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 |
1.3.1 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分析 |
2.1 旱灾与旱灾风险 |
2.1.1 旱灾 |
2.1.2 旱灾风险 |
2.2 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 |
2.2.1 旱灾风险调控 |
2.2.2 旱灾风险调控决策 |
2.2.3 多参与主体的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 |
2.3 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中的不确定性特征 |
2.3.1 旱灾风险系统自身的不确定性 |
2.3.2 群决策信息的不确定性 |
2.3.3 决策过程与方法的不确定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群决策信息提取和集结的随机EMD方法 |
3.1 传统群决策方法存在的问题 |
3.2 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基本原理 |
3.2.1 方法概述 |
3.2.2 基本原理 |
3.3 基于随机EMD的群决策基本思想 |
3.3.1 群决策信息序列的成分分析 |
3.3.2 群决策信息序列的无序性分析 |
3.3.3 基于随机EMD的群决策算法设计 |
3.4 数值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确定语言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 |
4.1 决策问题与方法基础 |
4.1.1 决策问题描述 |
4.1.2 语言评估标度及相关概念 |
4.2 决策方法原理 |
4.2.1 多粒度语言信息一致化处理 |
4.2.2 群决策语言信息LHA集结 |
4.2.3 三参数区间灰数信息集结 |
4.2.4 正态分布随机变量信息集结 |
4.2.5 一般决策过程 |
4.3 应用示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确定混合信息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 |
5.1 决策问题与信息预处理 |
5.1.1 决策问题描述 |
5.1.2 信息获取与预处理 |
5.2 决策方法原理 |
5.2.1 常用不确定决策信息表征 |
5.2.2 不确定混合信息一致化处理 |
5.2.3 不确定混合信息随机EMD集结 |
5.2.4 不确定混合信息正态云集结 |
5.2.5 一般决策过程 |
5.3 应用示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确定随机动态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 |
6.1 决策问题与方法基础 |
6.1.1 决策问题描述 |
6.1.2 决策方法基础 |
6.2 决策方法原理 |
6.2.1 群决策信息采集规则 |
6.2.2 阶段群决策信息集结 |
6.2.3 动态群决策信息集结 |
6.2.4 一般决策过程 |
6.3 应用示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南省农业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实证分析 |
7.1 河南省农业干旱特点及灾害概况 |
7.2 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关键驱动因子识别 |
7.2.1 河南省农业旱灾脆弱性驱动因子识别原理 |
7.2.2 多元截面数据变化率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
7.2.3 关键驱动因子识别结果与成因分析 |
7.3 雨养农业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择优投放群决策实证 |
7.3.1 河南省农业保险与雨养农业区概况 |
7.3.2 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择优投放群决策—以陕州区为例 |
7.3.3 河南省雨养农业区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建议 |
7.4 灌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优选群决策实证 |
7.4.1 河南省灌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现状 |
7.4.2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优选群决策—以滑县为例 |
7.4.3 河南省灌区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模式的建议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我国近期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典型草原牧户经济脆弱性与反脆弱策略研究[D]. 王瑞军.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2]中国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及减贫效应研究[D]. 孙伯驰.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3]东北地区水—耕地—粮食关联研究[D]. 向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D]. 匡奕敩.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农田水利设施对水稻生产影响的经济分析[D]. 李俊鹏.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6]玉米-生猪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研究 ——基于玉米临储政策的分析[D]. 张俊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长期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对区域创新差异的影响[D]. 李垚. 浙江大学, 2019(02)
- [8]政策性农业保险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机理及功效研究[D]. 徐婷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9]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 ——以浙江为例的实证研究[D]. 俞书傲. 浙江大学, 2019(02)
- [10]不确定环境下旱灾风险调控群决策方法研究[D]. 李海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