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院校教师教育绩效的测评(论文文献综述)
冯振艳[1](2021)在《高中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中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教师能否胜任起教师这一职业直接关乎着师生的成长、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的未来。因此,探讨高中教师胜任力的现实状况,不仅有助于了解高中教师这一群体胜任力的存在问题及问题成因,还有助于提升高中教师胜任力水平,促进高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鉴于此,本研究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对高中教师群体胜任力的现状、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及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本研究以山东省Q市与山东省P县四所普通高中学校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回收有效教师问卷510份,并对6名高中教师、3名高中学生和3名高中学校管理者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研究发现,高中教师胜任力的整体状况表现一般,从高中教师胜任力的各个维度来看,高中教师在个人特质维度的表现最好,在心理健康维度的表现次之,在职业道德维度与教学能力维度的表现一般;基于不同性别、学校性质的高中教师胜任力无显着性差异,基于不同年龄、任教年级、教龄、职称、获奖情况的高中教师胜任力则具有显着性差异。高中教师目前在胜任力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专业性知识掌握尚不牢固,学生基本情况了解较不全面,部分教学能力较薄弱,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学习意识淡薄,学习行动迟缓;科学观念缺乏,教学经验不足;培训针对性不强,学校管理观念落后;教师心理负担较重,激励措施不到位是制约高中教师胜任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最后,笔者结合研究结果对高中教师胜任力的有效提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切实增强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行动力度;树立科学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经验积累;有效完善培训机制,更新学校管理理念;加强教师心理疏导,提供可靠有利保障。
郝嘉月[2](2021)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开启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基,高水平的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加快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成为我国高校的必然选择。伴随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转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学生体验在本科教育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各国高校纷纷将学生体验嵌入本科教育的战略规划之中,围绕学生体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以优化本科教育的决策与管理。面对国家高等教育综合变革与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如何将学生体验与本科教育高效整合,推动高校基于学生体验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美国公立大学的旗舰,自21世纪以来,将美国本科教育改革的外部挑战转化为校内发展契机,基于学生体验对本科教育进行系统变革,实现了自身对一流本科教育的卓越办学承诺。本研究以一般系统理论、戴明环理论和院校影响理论为支撑,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流本科教育分为战略规划阶段、重点建设阶段、问责评估阶段与改进提升阶段,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其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进行系统探究。首先,回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历史进程,从外部推动因素、理论基础因素以及内部发展因素三方面,归纳其本科教育建设聚焦学生体验的动因;其次,梳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战略规划,探究其中关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价值取向与战略重点;再次,从本科教育的招生选拔、学位项目、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归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聚焦学生体验的特色化教育举措,探究其为优化学生体验而创设的学生支持机制、教师发展机制、问责评估机制与调查研究机制。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经验,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型、制定本科教育战略规划、推动跨学科教育发展、提升服务与管理机制、开展常态化教育质量评估、强化院校研究工作、营造多元包容校园文化七个方面,为我国高校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启发与借鉴。
孔胶胶,王新华,孔娜[3](2021)在《医学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是国家后备人才储备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医学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医德高尚、献身医学的医疗工作者,医学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尤为重要。本文分别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背景、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医学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应对策。
李薪茹[4](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王钰彪[5](2020)在《K12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认为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更甚以往,我国的教育改革也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作为发展AI的重要载体,机器人教育由于能有效培养学生的“21世纪技能”而备受青睐。然而机器人教育能否在基础教育阶段成功实施并广泛推广,在一定程度会受到教师接受度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在参照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探究了影响江西地区K12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的关键因素及其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机器人教育、教师信息化教学接受度已有国内外文献和技术接受理论模型,结合机器人教育领域专家建议,提出影响K12教师对机器人教育接受度的主要因素。(2)依据各因素间的关系,以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理论(UTAUT)作为研究框架,构建出K12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15个模型假设。(3)在参考已有成熟量表的基础上,制定了测量维度,设计并编制了K12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调查问卷,并选取江西省各地区接触过机器人教育的教师填写问卷,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80份。(4)采用SPSS22.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AMOS22.0软件检验了理论模型和模型假设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得到最终模型和假设检验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绩效期望、努力期望对接受程度有直接影响;(2)创新期望和促进条件对努力期望有显着影响;(3)感知愉悦性对接受程度有直接影响,且创新期望对其影响显着;(4)社群影响对绩效期望有影响,且感知愉悦性对其影响显着;(5)不同性别、信息技术精通程度的教师在创新期望、接受程度上存在显着差异性;(6)不同教龄的教师在绩效期望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为提升K12教师对机器人教育的接受程度,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建设课程体系;注重教龄差异,探索激励与评价机制;搭建教学平台,完善设备资源的建设;拓展内容形式,增加实践培训的趣味性;加强示范引领,关注创新能力的提升。
吴钰璇[6](2020)在《英国高等教育卓越教学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础,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由教学质量决定,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但高校如何稳步提升教学质量,为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提供卓越的教学以及如何精准和有效的评估高校教学质量高低,仍然是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难题。英国作为世界的传统高等教育强国,面临着高校“重科研,轻教学”以及无法为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提供物有所值的教育等问题。2016年5月,英国提出了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卓越教学框架”(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TEF)。该评估体系将自愿参加的英国高校之本科教学质量依次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三个评级,评级结果不仅将是英国政府向高校拨发教学经费的重要参考,且是各高校能否按照通货膨胀率调涨学费上限的核心依据。除此之外,评估结果直接影响高校社会声誉及考生报考。TEF对促进英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全面质量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对TEF的评估设计、实施操作、现存问题、后期发展以及特征做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的有益借鉴。本研究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TEF出台的背景,主要从英国社会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大、教学地位急需提升和高等教育价值衰退等现实背景角度分析,旨在为TEF的后续研究提供背景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TEF的内容体系,主要由实施目的、时间规划、评估框架、标准与指标体系以及具体实施方案的详细介绍六个部分组成。第三部分是结合全面质量理论和利益者相关理论总结出TEF的主要特征。第四部分首先对TEF实施中现存的问题作出了总结,其次研究了TEF的后期发展—向学科评估方向的转变。第五部分首先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现状以及问题并且结合TEF的成功经验,研究得出TEF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改革的启示,主要包括:重视评估的多元主体参与,保障评估过程中学生的权益保障和高度参与;注意评估信息资源的整合,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估方式;增强评估过程透明性,注重教学评估的结果反馈;坚持实证性测评,体现教学评估过程的客观性。
郑喜园[7](2020)在《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以辽宁省5所医学院校为例》文中认为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特别是应用型医学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医学创新发展战略需要,是提升医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新世纪,全球范围内先后爆发了非典、埃博拉病毒以及新冠肺炎病毒等引发的疫情,给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极大挑战。为了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高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率,国内应用型医学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笔者通过对辽宁省5所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应用型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绩,梳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原因,旨在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为其他同类应用型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对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部分主要对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展开了调查研究,分析应用型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重点剖析了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政府对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意识薄弱、医学生深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校园文化重视度不够、医学院校缺少“双师型”复合教师队伍、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提升。第五部分提出应用型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进措施,包括:提升政府对医学生创新创业扶持力度、转变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优化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构建高效全方位的双创教育体系。
刘杨[8](2019)在《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文中认为教育部要求把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依据,是继2001年高中课程改革后又一次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变革。为使核心素养在生物学课程中得以落实,彰显生物学学科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应运而生。但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宏观性、系统性与复杂性,初中一线生物学教师尚存在些许误读,在教学改革热情中还掺杂着几许疑惑。另外,能否有效开展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直接关系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成效。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现象图析学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综合运用质性研究和量化分析,采用“理论构建——实证测评——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的构建。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初中一线优秀生物学教师的半结构式访谈材料进行质性分析,初步确定组成要素和结构维度;其次,运用德尔菲法咨询生物学教育专家对维度和要素的审阅意见;最后,以双重互证的形式构建出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该结构包括五个维度及其隶属的36个组成要素,五个维度分别是生物学知识内化、生命科学思维、生命科学实践、生物学原理应用、生命科学态度。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但彼此之间也相互联系、互为整体。第二,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构建的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明晰各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并通过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和最大特征根λmax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构建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五个维度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生命科学态度>生命科学思维>生命科学实践>生物学原理应用>生物学知识内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能清晰地区别开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明确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基于测评指标体系,结合初中生物学大概念,采用先进的国际通用研发程序,开发了包括试卷、量表、问卷在内的测评工具,并依次采用Rasch模型分析、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验证得知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然后,使用正式版的测评工具对1308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评,使用SPSS 24.0、Winsteps 3.72.3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并采用Bookmark法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等级水平划分。结果显示:(1)根据学生试卷测评结果,可将学生分为4个水平,从水平Ⅰ到水平Ⅳ素养水平逐渐提升,在Ⅱ水平的学生占比最高;(2)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生命科学态度”分数呈现偏正态分布,较高分数区间的学生人数最多;(3)学生的量表测评表现与试卷测评表现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水平等级的提升,学生的量表测评表现也越好。第四,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因素的揭示与探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学校、家庭、教师及学生四方面的背景信息,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差异性检验,揭示各因素对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情况,为生物学教育的决策提供事实依据。结果显示:(1)学生因素中,女生的素养水平显着优于男生;无留级现象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高于留级生;非住校生的素养水平显着优于住校生;参加课外辅导课程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高于未参加者。(2)教师因素中,女性教师所带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低教龄教师、高学历教师、专业对口的教师教授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教授班级数量越少的教师所带的学生的素养水平越高;教研活动频次过多过少均不利于学生素养水平的提高。(3)家庭因素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留守(或随迁)儿童的素养水平显着较低;家中学习资源丰富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随着家人对孩子学习的参与度的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4)学校因素中,城市学校的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随着学校学习资源丰富度的增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最佳班级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学生的素养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随着学校安全性的增强,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本研究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测评指标体系、评价工具、素养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讨论,并从国家宏观调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四个视角进行了学理性分析,以探寻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对策。
李丽平[9](2019)在《河北省财政支持高职教育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实现形式,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并逐步加大对其财政拨款的投入规模。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融资渠道逐步实现多元化,国家财政手段、金融手段、校企合作办学、事业性收入等都丰富了高职院校办学的融资体系。在逐步开放的办学机制下,国家财政支持依然主导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在资金拨付上为其提供巨大的经济支撑。因此,以规范财政资金合理有效使用为目标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不断深入,主要探讨怎样构建有序的绩效评价流程、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高效的资金管理制度,由此来对高职教育财政资金的高效率运用提出切实建议及改进举措。随着河北省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作为提供巨大专业技术人才支撑来源的高等职业教育一直以来是不容忽视的关注对象。近些年来本省高职教育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绝对规模不断上升,但相比于全国以及经济发达省份的水平来说依然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目前,对于河北省财政支持高职教育的绩效评价工作,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不足,资金的使用效率及相配套的改进举措有待做出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融合并借鉴了国内外高职教育绩效评价工作中相关经验,提出针对河北省财政支持高职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为后续开展高职教育绩效评价工作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文在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设立19个三级指标,分为6类二级指标,整体上涵盖教育资金的投入、运作及效益三大类一级指标,以选取的河北省12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数据为实证研究,应用主成分分析与DEA的数理统计方法,得出12所高职院校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率值及优化策略。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中可看出,对于河北省高职院校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整体较好,DEA效率值平均达到0.888。综合考虑高职财政资金的投入排名、产出排名、综合效率值以及所处的规模报酬增减状况,研究发现,高职院校投入的财政经费与使用效率之间并不必然存在严格的正反向关联。在此基础上给出政策性建议,并回顾整个研究过程分析其存在的不足[1]。
PHATTHARAMANAT SRITRAKUL(吴美灵)[10](2019)在《泰国PISA测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PISA2000年起,泰国参加了PISA测评项目,测评结果显示成绩一直以来低于OECD的平均成绩,一直以来排列于末尾阶段。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是探索研究影响泰国PISA测评成绩的因素以此提出提高泰国PISA测评的政策建议。为了实现该研究目标,本次研究首先综合梳理OECD的PISA测评结果报告中的教育指标,其次访谈专门负责泰国PISA测评项目与泰国各地区的教育督导人员共19位,把研究结果结合起来,再次深入访谈11所学校的校领导,分为:采访5所基础教育委员会办公室管辖下的学校、3所地方行政单位管辖下的学校、1所私立学校和1所职业教育学校,在访谈部分根据访谈记录进行转录,然后再归类影响泰国PISA测评的因素,最后对学生设计问卷调查,调查学生阅读、数学、科学和ICT知识和能力和访谈参加过PISA测评的学生,将学生的调查问卷以百分比的形成呈现出来。经过分析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影响泰国教育质量发展的因素有:1)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和策略,2)家长的经济和社会状况,3)招生政策和将学生分类,4)学校自治,5)教师方面及发展教师方面的问题,6)教育资源的管理,7)学校的学习氛围和学生行为,8)学校内部的质量保障系统,9)教育政策和各个部门在发展教育质量工作上的协作。最后,为了提出提高PISA测评成绩的政策建议,首先在《泰国国家教育执行计划》中使用SWOT分析泰国教育发展情况,然后根据9个影响泰国PISA成绩因素的研究发现配合《泰国国家教育执行计划》的教育指标设计提高泰国PISA测评的政策建议,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学校管理、及教学的效率。
二、医学院校教师教育绩效的测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院校教师教育绩效的测评(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1.基础教育政策导向的应然诉求 |
2.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
3.高中教师胜任力研究的客观审思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研究述评 |
(三)理论基础 |
1.人-职匹配理论 |
2.胜任力模型理论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胜任力 |
2.教师胜任力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问题 |
2.研究意义 |
3.研究方法 |
4.研究思路 |
一、高中教师胜任力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工具 |
3.调查对象 |
(二)调查实施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1.高中教师胜任力现状分析 |
2.不同群体间高中教师胜任力的差异分析 |
二、高中教师胜任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1.专业性知识掌握尚不牢固 |
2.学生基本情况了解较不全面 |
3.部分教学能力较薄弱 |
4.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
1.学习意识淡薄,学习行动迟缓 |
2.科学观念缺乏,教学经验不足 |
3.培训针对性不强,学校管理观念落后 |
4.教师心理负担较重,激励措施不到位 |
三、高中教师胜任力的提升策略 |
(一)切实增强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行动力度 |
1.强化专业发展意识,增强教学反省意识 |
2.逐渐丰富知识储备,努力补齐自身短板 |
(二)树立科学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经验积累 |
1.善于捕捉教学细节,增强职责使命感 |
2.设置经验积累目标,创造经验积累机会 |
(三)有效完善培训机制,更新学校管理理念 |
1.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加强培训的科学性 |
2.发挥管理者引导力,营造和谐学校氛围 |
(四)加强教师心理疏导,提供可靠有利保障 |
1.明确疏导目的与主体,寻找科学疏导方法 |
2.给予教师适当激励,提高高中教师影响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课题参与以及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一流本科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支撑 |
1.1.2 学生体验在世界各国一流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1.1.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为我国提供借鉴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一流本科教育 |
1.3.2 学生体验 |
1.4 理论基础 |
1.4.1 一般系统理论 |
1.4.2 戴明环理论 |
1.4.3 院校影响理论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研究文献述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个案研究法 |
1.6.3 历史研究法 |
1.6.4 比较研究法 |
1.7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研究思路 |
1.7.3 创新点 |
第二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历程与动因 |
2.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历史进程 |
2.1.1 初步探索期(二战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 |
2.1.2 全面兴起期(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 |
2.1.3 深化推动期(20 世纪90 年代后期—21 世纪) |
2.1.4 创新发展期(21 世纪初期至今) |
2.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流本科教育聚焦学生体验的发展动因 |
2.2.1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协同推动 |
2.2.2 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的学生转向 |
2.2.3 成果证据回应问责的必然趋势 |
2.2.4 学生体验理论实践的研究支持 |
2.2.5 学校实现卓越发展的内在诉求 |
第三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立足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战略规划 |
3.1 战略规划的制定环境 |
3.2 战略规划的重点选择 |
3.3 战略规划的指导原则 |
3.4 战略规划的使命愿景 |
3.5 战略规划的实施举措 |
第四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关照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关键环节 |
4.1 本科教育的招生选拔 |
4.1.1 公平竞争的招生录取 |
4.1.2 综合全面的入学审查 |
4.1.3 多元异质的生源结构 |
4.2 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 |
4.2.1 专博并重的课程结构 |
4.2.2 创意新颖的课程类型 |
4.2.3 学生民主的课程开发 |
4.3 本科教育的专业学位 |
4.3.1 研究旨趣的个人专业 |
4.3.2 学科交叉的联合专业 |
4.3.3 创新整合的同步学位 |
4.3.4 跨校合作的联合学位 |
4.4 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 |
4.4.1 循序渐进的教学阶段 |
4.4.2 科研参与的教学形式 |
4.4.3 灵活适切的教学方法 |
第五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优化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保障机制 |
5.1 学生支持机制 |
5.1.1 严谨包容的服务机构 |
5.1.2 互助合作的学生社区 |
5.1.3 类型多样的经济援助 |
5.2 教师发展机制 |
5.2.1 组织机构与发展平台 |
5.2.2 教学培训与奖励项目 |
5.2.3 多元主体的评估制度 |
5.3 问责评估机制 |
5.3.1 重视效能的自愿问责 |
5.3.2 评估质量的专业审核 |
5.4 调查研究机制 |
5.4.1 学生体验的调查项目 |
5.4.2 改进决策的院校研究 |
第六章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验与启示 |
6.1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验 |
6.1.1 将学生体验置于全校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 |
6.1.2 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学与科研的优势互补 |
6.1.3 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推动跨学科的人才培养 |
6.1.4 通过高影响力实践活动提供优质学习机会 |
6.1.5 依托机构联动保证服务与管理的高效实施 |
6.1.6 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
6.1.7 营造多元包容的校园氛围增进学生归属感 |
6.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启示 |
6.2.1 促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型 |
6.2.2 顶层规划制定本科教育的战略决策 |
6.2.3 跨学科界限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
6.2.4 改善服务与管理满足师生主体需求 |
6.2.5 开展常态化评估调查保障教育质量 |
6.2.6 强化院校研究以推动高校科学决策 |
6.2.7 重视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医学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医学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
2.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开展,但与专业课教育融合不充分 |
2.2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引导功能,但未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
2.3 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逐渐丰富,但针对性不足 |
2.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
2.5 学生的思政学习重视程度不够高 |
3 提升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路径 |
3.1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环境 |
3.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 |
3.3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同多学科交叉模式 |
3.4 加强医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
3.5 形成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互动机制 |
3.6 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 |
(4)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专业结构调整 |
三、产业需求 |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适配理论 |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案例研究方法 |
二、案例选择 |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
第三节 案例描述 |
一、案例背景 |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K12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工智能推动教育技术革新 |
1.1.2 机器人教育成时代变革焦点 |
1.1.3 K12 机器人教育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5.1 机器人教育 |
1.5.2 接受度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机器人教育理论基础 |
2.2 技术接受理论模型 |
2.3 感知愉悦性相关理论 |
2.4 创新期望相关理论 |
2.5 机器人教育现状 |
2.5.1 机器人教育教学现状 |
2.5.2 机器人教育研究现状 |
2.6 教师信息化教学接受度研究现状 |
第3章 K12 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模型构建 |
3.1 K12 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模型变量确定 |
3.1.1 因变量的设置 |
3.1.2 自变量的设置 |
3.1.3 背景变量的设置 |
3.2 K12 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模型的分析与假设 |
3.2.1 影响接受程度的因素 |
3.2.2 影响努力期望的因素 |
3.2.3 影响绩效期望的因素 |
3.2.4 影响社群影响的因素 |
3.2.5 影响感知愉悦性的因素 |
3.2.6 背景变量的相关假设 |
3.3 K12 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模型呈现 |
3.3.1 研究假设归纳 |
3.3.2 研究变量定义汇总 |
3.3.3 研究变量测量维度制定 |
3.3.4 机器人教育接受模型 |
第4章 K12 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问卷设计与修正 |
4.1 问卷的设计过程与结构 |
4.2 预测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4.3 预测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4.3.1 预测问卷信度分析 |
4.3.2 预测问卷效度分析 |
4.4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5章 K12 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实证分析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样本的特征分析 |
5.1.2 样本其它信息分析 |
5.1.3 核心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测量模型的信效度检验 |
5.2.1 测量模型的信度检验 |
5.2.2 测量模型的效度检验 |
5.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3.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5.3.2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5.3.3 模型拟合度检验 |
5.3.4 模型修正 |
5.4 差异分析 |
5.4.1 性别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4.2 教龄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4.3 信息技术精通程度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4.4 任教单位在各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5.5 假设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果与建议 |
6.1 研究结果讨论 |
6.1.1 教师特点分析 |
6.1.2 教师对机器人教育接受度及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6.1.3 教师对机器人教育接受度及影响因素特点分析 |
6.2 提升教师对机器人教育接受度的策略与建议 |
6.2.1 统筹顶层设计,加快建设课程体系 |
6.2.2 注重教龄差异,探索激励与评价机制 |
6.2.3 搭建教学平台,完善设备资源的建设 |
6.2.4 拓展内容形式,增加实践培训的针对性 |
6.2.5 加强示范引领,关注创新能力的提升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英国高等教育卓越教学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理论基础 |
(五)研究方案 |
一、英国高等教育卓越教学评估制度出台背景 |
(一)社会高技能人才缺失,要求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
(二)“重科研,轻教学”价值倾向严重,缺乏教学激励机制 |
(三)英国高等教育教学价值衰退,影响本科生培养质量 |
(四)英国前期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政策有待改善 |
二、英国高等教育卓越教学评估的内容体系 |
(一)实施目的 |
(二)执行规划 |
(三)评估框架 |
(四)评估标准 |
(五)指标体系 |
(六)评估实施方案 |
三、英国高等教育卓越教学评估的特征 |
(一)评估标准价值取向转变,以科研转向学生学业 |
(二)市场化竞争推动卓越教学,全力保障学生权益 |
(三)坚持全面高效评估原则,定性与定量评估证据整合 |
(四)多元化评估主体参与,全方位保障教学评估效率 |
四、英国高等教育卓越教学评估的问题与发展 |
(一)英国高等教育卓越教学评估现存问题 |
(二)英国高等教育卓越教学评估的发展 |
五、英国高等教育卓越教学评估对我国的启示 |
(一)重视学生的权益和评估参与,促进评估主体多元化 |
(二)注重评估信息资源整合,定性与定量评估相结合 |
(三)增强教学评估透明性,注重教学评估结果反馈 |
(四)坚持实证测评基础,体现教学评估过程客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以辽宁省5所医学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
3.文献评述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研究方法 |
2.创新点 |
二、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
(一)应用型高校相关概念界定 |
1.应用型高校的内涵 |
2.应用型高校的结构 |
3.应用型高校的特征 |
(二)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
1.创新教育及创业教育的内涵 |
2.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
3.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 |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个性教育理论 |
3.“三螺旋”理论 |
三、应用型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
(一)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二)应用型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效 |
(三)应用型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
1.政府对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扶持力度弱 |
2.医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知不足 |
3.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缺失 |
4.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师能力水平较低 |
5.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
(四)应用型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1.政府对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缺乏专业性 |
2.医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足 |
3.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
4.医学院校缺少“双师型”创新创业教师 |
5.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待提升 |
四、应用型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策 |
(一)提升政府对医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 |
1.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和组织领导 |
2.加强医学生创新创业资金投入 |
3.健全医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
4.完善转化医学政策,推进产、学、研、医协调发展 |
(二)转变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
1.提升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认知水平 |
2.更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
3.转变家长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 |
(三)培育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
1.积极培育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
2.加强对医学创新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 |
3.打造有医学专业特色的校园实践活动 |
(四)打造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师团队 |
1.加强对创新创业导师的遴选和培训 |
2.提升创新创业教师自身师德师风素养 |
3.构建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 |
4.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
(五)构建完善的双创教育体系 |
1.增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
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 |
3.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激励体系建设 |
4.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
附录 B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8)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教育高度关注学生素养的评价 |
1.1.2 核心素养的有效测评直接关系到我国新课改的成效 |
1.1.3 教育评价已逐渐由知识的评价转向素养的测评 |
1.1.4 监测性评价可以科学地测评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1.1.5 现行测评工具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缺乏针对性 |
1.1.6 初中阶段即将毕业的学生是测评的主要对象 |
1.2 研究主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素养 |
2.1.1 概念梳理 |
2.1.2 研究缘起 |
2.1.3 框架体系 |
2.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1 概念梳理 |
2.2.2 生命观念 |
2.2.3 科学思维 |
2.2.4 科学探究 |
2.2.5 社会责任 |
2.3 素养的测评 |
2.3.1 概念梳理 |
2.3.2 测评的目标取向 |
2.3.3 科学素养测评框架 |
2.3.4 相关因素问卷设计 |
2.3.5 测评试题的研制 |
2.3.6 评分理念 |
2.3.7 评价结果等级的划定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整体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现象图析学理论 |
3.1.2 项目反应理论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 |
3.5 研究对象 |
3.6 创新之处 |
第4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编码信度分析 |
4.3.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出现频次分析 |
4.3.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聚类结果分析 |
4.3.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及要素的科学性分析 |
4.3.5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说明 |
4.3.6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3.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级评价指标 |
5.3.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结构 |
5.3.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判断矩阵 |
5.3.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权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 |
6.1 问题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3.1 评价试卷 |
6.3.2 测评量表 |
6.3.3 调查问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及相关因素 |
7.1 测评的组织与实施 |
7.2 测评工具质量特征 |
7.2.1 试卷的质量特征 |
7.2.2 量表的质量特征 |
7.2.3 问卷的质量特征 |
7.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分析 |
7.3.1 学生试卷测评成绩分析 |
7.3.2 学生量表测评成绩分析 |
7.3.3 学生试卷成绩与量表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7.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
7.4.1 学生因素的分析 |
7.4.2 教师因素的分析 |
7.4.3 家庭因素的分析 |
7.4.4 学校因素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
8.1.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
8.1.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工具 |
8.1.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 |
8.1.5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因素 |
8.2 研究建议 |
8.2.1 国家宏观调控 |
8.2.2 家庭教育 |
8.2.3 学校教育 |
8.2.4 教师专业发展 |
8.3 启示 |
8.3.1 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再理解的启示 |
8.3.2 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启示 |
8.3.3 对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
8.4 局限 |
8.4.1 研究自身的局限 |
8.4.2 研究样本的局限 |
8.5 展望 |
8.5.1 扩大研究范围 |
8.5.2 推广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河北省财政支持高职教育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可能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高职教育 |
2.1.2 财政支持 |
2.1.3 绩效评价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2.2.3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学者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学者研究现状 |
2.3.3 文献述评 |
3 河北省财政支持高职教育绩效评价的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高职教育财政支出与政策现状 |
3.1.1 河北省高职教育财政支出规模 |
3.1.2 河北省高职教育财政拨款政策 |
3.1.3 河北省高职教育发展税收政策 |
3.2 河北省高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概况 |
3.2.1 我国高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现状 |
3.2.2 河北省高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现状 |
3.2.3 河北省高职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河北省财政支持高职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
4.1 绩效评价体系与流程 |
4.1.1 绩效评价体系 |
4.1.2 绩效评价流程 |
4.2 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4.2.1 指标设计原则 |
4.2.2 评价指标选取 |
4.3 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4.3.1 主成分分析方法 |
4.3.2 数据包络法 |
4.4 本章小结 |
5 河北省财政支持高职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
5.1 样本高职院校的选取依据及基本情况 |
5.2 样本院校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5.2.1 建立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
5.2.2 运用DEA模型进行分析 |
5.3 样本高职院校绩效评价研究总结 |
5.3.1 测算效率分析 |
5.3.2 投入产出改进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性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样本高职院校绩效评价指标数据汇总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泰国PISA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意义 |
四、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PISA测试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PISA测评的结果研究 |
三、关于PISA各参与国的研究 |
四、关于泰国的PISA测试结果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PISA测评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PISA测评简介 |
一、PISA测评的发展 |
二、PISA测评的特征 |
三、PISA测评的结果作为政策导向 |
四、PISA测评的争议 |
第二节 PISA测评内容 |
一、阅读素养 |
二、数学素养 |
三、科学素养 |
第三节 PISA收集信息的方式 |
一、PISA测评操作过程 |
二、PISA2015评估的方法 |
第二章 泰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泰国基本概况 |
一、泰国地理位置 |
二、泰国历史阶段 |
三、泰国人口 |
四、泰国政治统治 |
五、泰国的经济状况 |
六、泰国社会的特点 |
第二节 泰国基础教育概述 |
一、泰国基础教育系统 |
二、泰国基础教育的管理制度 |
三、泰国国家教育发展计划 |
第三节 泰国基础教育核心课程 |
一、泰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程 |
二、2008年泰国基础教育核心课程 |
第四节 泰国教育发展的问题 |
一、教育质量的差距巨大 |
二、教师和发展教师问题 |
三、学生行为问题 |
四、学校执行的政策发生了变化或有所增加 |
第三章 泰国参与PISA测评的结果 |
第一节 泰国参与PISA的实践 |
一、泰国参与PISA测评的历程 |
二、参与PISA测评的学校与学生样本 |
第二节 泰国参与PISA的结果概述 |
一、阅读素养 |
二、数学素养 |
三、科学素养 |
第四章 调查探究泰国PISA测评成绩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基于OECD的PISA测评报告综合分析影响泰国PISA分数的因素 |
第二节 泰国PISA教育专家访谈的分析 |
一、泰国在开展PISA测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 |
二、影响泰国提高教育质量的因素与国际评估(PISA) |
三、提高泰国教育质量的建议与解决问题方向 |
第三节 校长访谈与学生的调查问卷的分析 |
一、设计问卷调查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
二、校长访谈的内容分析 |
第四节 以PISA测评的视角分析影响泰国教育质量的因素 |
第五章 泰国PISA测评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与PISA测评成绩的关系 |
一、学生的阅读参与度、学习策略与阅读成绩的关系 |
二、影响学生学习与数学素养成绩的关系 |
三、学生对科学的态度、考虑焦点、学习动机及乐趣与科学素养的关系 |
第二节 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与PISA测评成绩的关系 |
一、社会经济地位和其他背景的特征 |
二、泰国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情况与PISA测评成绩的关系 |
第三节 学校的学习环境与PISA测评成绩的关系 |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提高学生的纪律性 |
三、家长的参与度 |
第四节 招生和分组学生与PISA测评的关系 |
一、泰国招生政策与实践 |
二、学生分组 |
第五节 教师质量与PISA测评的关系 |
一、泰国教师的缺乏对师生比例产生影响 |
二、工资低不能吸引好的教师 |
三、泰国的师范教育不能吸引优秀高中毕业生 |
四、教师学历与职业发展方案与教学投入的关系 |
第六节 基本教育资源与PISA测评关系 |
一、教育经费对泰国提高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帮助 |
二、教育基础资源 |
三、学生学习时间多但分数低 |
四、学生的ICT技能很低 |
第七节 教学自主管理与PISA测评关系 |
一、学校的决策权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
二、泰国自主管理权力 |
三、校长的领导能力 |
第八节 学校的质量保障与PISA测评成绩关系 |
一、泰国质量保障有助于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 |
二、教师评估 |
第九节 泰国教育政策的变动与PISA测评的关系 |
一、教育政策不稳定 |
二、各个单位间协作方面的问题 |
三、提高PISA测评的实践未能连续性进行 |
第十节 影响泰国教育质量发展的各因素间的关系 |
第六章 提高泰国PISA成绩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运用SWOT方法分析泰国教育发展计划 |
一、泰国国家教育发展计划 |
二、运用SWOT方法分析泰国教育发展计划 |
第二节 提高泰国PISA测评成绩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一、总结 |
二、对未来进行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英文文献 |
三、泰文文献 |
附录 |
一、8所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 |
二、11位校长的访谈记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医学院校教师教育绩效的测评(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教师胜任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D]. 冯振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基于学生体验的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研究[D]. 郝嘉月. 河北大学, 2021(02)
- [3]医学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 孔胶胶,王新华,孔娜.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01)
- [4]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 [5]K12教师机器人教育接受度模型建构与实证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王钰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6]英国高等教育卓越教学评估研究[D]. 吴钰璇. 西南大学, 2020(02)
- [7]应用型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以辽宁省5所医学院校为例[D]. 郑喜园.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8]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D]. 刘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河北省财政支持高职教育绩效评价研究[D]. 李丽平.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泰国PISA测评研究[D]. PHATTHARAMANAT SRITRAKUL(吴美灵).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标签:机器人教育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大学论文;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论文; 胜任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