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IRTV'2003信息发布与座谈会(论文文献综述)
苏润[1](2021)在《新时代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人才是各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一个地方高质量发展,既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又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强国战略,并将人才强国战略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人才强国战略是强国第一战略。近年来,广东省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着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新高地。近年来,潮州市积极推行人才强市战略,贯彻实施国家、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探索引才用才新模式,建立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和重点人才引培机制,不断优化人才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法、统计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勒温场论理论、赫希曼极化-涓滴效应学说等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三四线”城市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实践为研究样本,进行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优化问题研究。当前,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拼人才”实为“拼环境”。新时代潮州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支撑,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环境的优化。但是,由于受人才政策、引才机制、人才状况等因素影响,潮州市高层次人才环境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现有人才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大;政府对高层次人才职业生涯发展平台支持力度不够;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薄弱;宜居环境建设水平不高;潮汕地区人文风俗自闭,难以留住外来人才等。同时,在分析原因基础上,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做法,基于高层次人才环境的影响因素视角,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新时代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优化对策建议,即优化高层次人才的法治环境、畅通高层次人才职业生涯发展渠道、加快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营造高层次人才宜居环境、营造留住人才的人文环境。本文的研究方式主要是对潮州市现有的高层次人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环境优化的深层次因素挖掘不全面,这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胡劲红[2](2019)在《邓铁涛学术经验的传承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医学发展中永恒的主题。到目前为止,涉及国医大师邓铁涛及邓铁涛学术团队的研究有很多,研究的角度广泛而多样,内容也十分丰富,但是涉及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模式的研究不多。传承寓意着创新,传承模式是中医学术传承谱系及传承内涵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因此传承模式的研究,对于完善和改进中医教育方法,服务于现代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对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模式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从传承模式思考邓铁涛的中医教育,力求为现代中医教育起到指导作用。方法:1、文献收集法:做好文献收集的准备工作,确定文献收集的范围,利用网络信息渠道进行检索,以及搜索、查找、收集相关文献,发掘收集资料等,组成此次论文研究与写作的最基本材料。2、文献归类整理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认真检查、核实,有错误和遗漏的加以改正、补充,进行归类整理。使整理后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简明化。对邓铁涛学术经验的传承模式进行分析,从医史文献研究的角度,将收集到的资料按时间顺序分析,归纳提炼,在事实写作的基础上附加一定的观点评述。3、深度人物访谈法:对邓铁涛的学生、弟子进行深度访谈,更加详细地了解邓铁涛学术经验的传承模式及特点,获得鲜活的历史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第一手资料,弥补了单纯文献资料的不足。结果:20世纪50年代建国初期,靳士英、劳绍贤拜邓铁涛为师;改革开放后,中医院校教育快速发展,邓铁涛结合家传、师带徒模式培养中医人才,从1978-1989年邓铁涛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7人,博士研究生3人,1981年、1983年、1985年,由邓铁涛进行师资培训6人;从1990-2011年,邓铁涛招收博士研究生12人,其中非医攻博2人,博士后1人,199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倡导师承教育,邓铁涛积极响应,在2001、2002、2003、2004年共收徒8人,2003年邓铁涛研究所成立,2010年建立国医大师邓铁涛传承工作室,2009、2011年邓铁涛研究所颁发证书认定6人为邓铁涛学术继承人;2012年以后,邓铁涛不再招收研究生及收徒传授,其学术主要通过文献传播方式传承,近年来,还有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文化科普式传播传承邓铁涛学术经验。检索相关文献结果发现,通过中国知网搜索,用关键词“邓铁涛”,检索到文献517条;读秀学术搜索“邓铁涛”,发现与邓铁涛相关的图书631篇,期刊1337篇,报纸338篇,学位论文178篇,会议论文208篇;读秀学术搜索,导师为“邓铁涛”的学位论文49篇。其内容涉及邓铁涛学术经验的各个方面,包括五脏相关理论研究、临床诊治疾病经验传承、中国医学史、邓铁涛中医教育思想研究、邓铁涛学术经验及理论的实验研究、跟师心得等。结论:邓铁涛学术经验的传承方式有家族传承、师徒传承、院校教育、文献传承等,各种方式相互结合、互相补充。从建国初期以师徒传承为主,到1978年后家族传承、师徒传承、院校教育三者并存,传承模式的变化体现了国家中医药政策的变化。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结合师徒传承、文献传承等方式的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模式,对中医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文献传承贯穿了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的各个阶段,并成为2012年后的主要传承方式,是中医教育事业的有益补充,值得大力推广,同时给其他年事已高的名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的传承研究提供了参考。
封丽霞[3](2018)在《制度与能力:备案审查制度的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备案审查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全方位、全覆盖的制度要求与现实有限的审查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强备案审查制度与能力建设,对于当前落实宪法监督、推进依法立法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出于制度设计与执行能力相统合的目的,应实现"备案"与"审查"在制度设计上的分离与区别对待,统一关于备案审查的法律规范,还要实行适度的人大与政府横向分权以及中央地方纵向分权,建构一个以权力机关审查为主导、以行政机关审查为重点、以中央审查为统领、以地方审查为必要补充的全方位、立体式备案审查工作机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发挥权力机关的审查主导作用之外,应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辅助审查作用以及公民、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动力源作用,善于运用高科技手段推动备案审查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与效能化。
许玉婵[4](2018)在《隐性知识研究的科学计量分析及对我国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对企业至关重要的资源。英国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企业的知识好比一座冰山,显性知识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占据知识总量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是隐藏在海面下的隐性知识。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基于隐性知识的,隐性知识是创造和维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根源。目前国内外学者们从不同研究视角、用不同研究方法对隐性知识的概念、分类、转化、共享及应用等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缺乏对隐性知识研究现状的国际测度和准确评估,关于该领域跨国科学合作论文的网络结构和演化特征的追踪更是空白,不利于隐性知识研究领域的总结和发展。基于此,本研究用科学计量学、数理统计、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技术,从多指标维度和长时间跨度的研究视角,结合地理学、生态学等方法系统分析隐性知识文献的科研状况与发展态势,并结合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理论,分析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存在的障碍,提出相关建议。首先,本论文对隐性知识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测度和国际比较,旨在全面把握隐性知识研究的科研状况,包括隐性知识研究的科研产出、科学影响力、科研产出与科学影响力综合评价、学科领域分布、作者情况5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隐性知识的研究经历了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和高产稳定期,近10年来科研成果显着但地域分布不均;中国属于高产出-低影响国家;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领域,涉及学科较多,但各学科的科研产出和科学影响力差别较大;科研以两人合着为主,合作程度较高,尚未形成高产作者群,中国学者在此领域缺乏权威性。其次,对隐性知识研究的跨国合作状况做进一步分析,主要包括隐性知识研究跨国合作的合作产出、合作关系特征及合作多样性、合作网络3个方面。研究发现,跨国科学合作论文总量与隐性知识论文总量随时间推移呈现一致的增长态势,合作产出显着增加;合作关系以双边合作为主,合作论文类型呈现多样化、分散化趋势;通过网络中心性指标变化分析,合作网络呈现出均衡化趋势。美国和英国在合作网络中占据优势地位,欧洲各国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跨国合作研究,中国隐性知识研究跨国科学合作呈现广泛性特点,中国已成为美国最活跃的合作者。然后,分析了管理学科下隐性知识研究的前沿热点和演化趋势,主要包括热点关键词、关键词共现网络和突现主题的演化3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主题围绕“隐性知识”展开,形成“知识管理”“知识”、“知识共享”、“创新”、“公司”等方向,并不断向外围拓展形成多个小型中心网络,其中围绕着“公司”这一关键词,有“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组织”、“行为”、“信任”等等,可见这些研究主题是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重点所在。值得注意的是,“知识转化”、“知识共享”是近几年出现的突现主题,说明学者们对其研究还在进一步深化和加强,未来在隐性知识管理领域具有较大的潜力。最后,为弥补科学计量学分析对隐性知识理论研究的不足,本文结合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主要理论及工具,分析了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存在的主要障碍,并建议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技术手段和企业文化四方面着手,加强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促进企业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杨咪[5](2017)在《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研究》文中指出从现阶段有关于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文章、报道可以发现个人捐赠档案有利于丰富馆藏、优化馆藏结构,有利于档案馆节省资金,更有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然而,目前影响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因素还有很多,主要有:档案捐赠制度还不健全、公众对档案馆知之甚少、档案所有者捐赠意识不高、档案捐赠工作专职人才紧缺、档案馆网站对捐赠宣传较少、捐赠奖励方式不够规范等。本文通过对现有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文章、报道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出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主体、动因、规律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做好捐赠思想宣传工作、突出地域特色激发家乡情怀、制定档案捐赠工作办法、搭建档案捐赠者信任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促进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对策。
王婷婷[6](2017)在《《人民日报》传染病疫情报道框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加深。传染病疫情因其突发性和易感染性等特性,与社会公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如何应对传染病疫情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健康议题。21世纪以来,“非典”、“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这三类传染病疫情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蔓延。传染病疫情对人们的影响不断加深,媒体对该类事件的报道也日益增多。《人民日报》作为中国最具权威的纸质媒体,是公众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认知模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做好传染病疫情报道能够更好地发挥《人民日报》的舆论引导作用。自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以来,《人民日报》的传染病疫情报道水平就在不断提高,力图从健康传播的角度做好相关新闻报道。本文以《人民日报》对“非典”、“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三类传染病疫情的新闻报道为分析样本,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健康传播理论为研究视角,主要从报道语言、报道体裁、传播侧重等方面探讨《人民日报》传染病疫情报道框架,力图清晰呈现其动态变化发展过程,提出健康传播理论指导下报道框架改进策略。本文以健康传播的三个层面作为贯穿全文的理论线索。文章开篇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详细介绍了研究思路和方法。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针对相关资料的归纳总结,力图清晰地呈现前人的研究脉络。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健康传播理论,并对国内的传染病疫情新闻报道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从新闻话语的对话模式、信息传递中的多元关系网络建构、新闻报道中的社会共同体指向三个方面来对《人民日报》的传染病疫情报道进行分析研究。第二章从新闻报道的词语和句式、报道焦点、报道语言等层面来研究新闻话语的对话模式在“非典”、“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三类传染病疫情新闻报道中的呈现。第三章主要从报道体裁和报道热度来分析新闻报道体系以及信息传播的多元关系网络。第四章从传播侧重和报道立场来分析《人民日报》的传染病疫情报道的社会共同体建构。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主要是根据前期的分析内容,在健康传播理论的指导下,提出完善《人民日报》传染病疫情报道框架的具体策略。
张文钦[7](2017)在《慈善视角下退休返沪知青的社会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60-70年代,我国兴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鼓励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从此,一代青年人深深打上“知青”的烙印,上海在上山下乡运动中共输出100多万人。进入21世纪,知青相继到了退休年龄,退休返沪成为大多数知青共同的选择。由于退休返沪知青享受工作地的社会保障,导致知青返沪后的养老保险金待遇、医疗保险水平、公共服务及社会福利等多方面严重滞后于上海经济的发展水平,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影响了上海市的稳定与发展。退休返沪知青的社会保障已成为上海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针对退休返沪知青的养老问题,上海市政府曾出台多项帮扶政策,但由于知青问题的历史性及现实状况等多方面的原因,仅靠政府已出台的帮扶政策和知青的自身努力,尚难以改变退休返沪知青目前的社会保障状况。论文根据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和慈善事业发展完善的特点,提出发挥慈善事业的作用,借助上海各类社会力量,探索从非政府保障渠道帮助解决退休返沪知青的养老保障问题的可能性。论文借助慈善行为经济学理论、移民权益补偿理论、多元福利主义理论等理论,通过文献研究、知青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知青现实的社会保障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退休返沪知青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论文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慈善为代表的非政府渠道在补充知青社会保障时存在的问题;然后,借鉴美国、英国以及国内慈善为代表的非政府渠道补充社会保障的相关经验;最后,设计慈善补充知青社会保障的具体运作模式,为知青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提供可行的对策建议。论文建议政府推进民间慈善的发展,着力培养慈善文化,在全社会形成慈善捐赠的良好氛围,将慈善事业与退休返沪知青的社会保障问题结合,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新思路。从慈善组织自身改革入手,提高慈善组织运行的透明度,充分发挥“互联网+”慈善的优势,更好的发挥慈善的积极作用。同时,鼓励曾共同战天斗地的知青发扬新时代的互助精神,建立知青互助帮困机制,为退休返沪知青社会保障问题的改善作出新的贡献。
郑招土[8](2014)在《基于所有制形式的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技术效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不仅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还对社会民生有重大影响。从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制度以来,房地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包括国有资金、国内私有资金和境外资金。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了一批规模庞大的房地产企业;2013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有7家之多,这类企业的经营效率到底如何值得探讨。对这些企业的经营效率的研究,特别是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房地产企业,具有理论上和现实上的紧迫性、必要性。本文的第三章利用全国商品房销售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情况历年数据分析了全国房地产业的基本情况,利用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重点分析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市场集中度;研究表明,2012年末,全国房地产业行业集中度CR8为9.1%,属于竞争型,但是历年的行业集中度在减小。在本文的第四章,对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房地产企业控股主体所有制形式将房地产企业分为国有控股、境内自然人控股、境外自然人控股、无控股主体四类,选取了31家上市房地产公司历年的年报数据,共211个决策单元,利用BC2-DEA模型和超效率DEA模型,对四类房地产企业经营效率进行了2012年截面数据分析和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变化分析,详细分析了四类企业在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企业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最低,但是规模效率较高;境外自然人控股企业的技术效率仅高于国有控股企业,但是纯技术效率较高,规模效率最小;境内自然人控股企业、无控股主体企业的技术效率较好,两者比较接近,但前者的规模效率较低,需要适当控制企业经营规模。
张滨楠[9](2013)在《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化时代,科学研究已经从“小科学”时代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方式则呈现出实验技术手段的复杂性和学科联合攻关的综合性趋势。这对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科研创新团队以其在人才、学科和资源上的优势,不断形成和培育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型大学科研竞争优势的创建和维持取决于科研创新团队的知识管理效率。在团队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充分挖掘科研创新团队的知识资本、实现知识有效转移、共享,促进知识创造和科研创新。目前,在理论层面对于知识管理过程中知识的传播、转移、共享等问题关注较多,而对于知识的识别、保存、积累、流失等问题关注较少。对于科研创新与知识积累、知识流失关系的研究也不够系统和深入。现实层面团队知识流失的现象十分严重,数据显示因知识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数据惊人。基于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知识存续问题,拟对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问题进行研究,以丰富和完善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为科研创新团队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在对知识转移与知识共享,知识积累与知识存储,知识流失与知识保护等理论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对本文的核心概念知识存续的内涵作了明确的阐述,对知识存续与知识存储、知识积累、知识保护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在深入剖析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及科研创新过程中知识特点的基础上,从团队知识存续的内容、知识存续的主体、知识存续的弹性等角度详细分析了知识存续的内涵。团队知识存续是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团队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分析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影响因素以及知识存续对团队科研创新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关联性和相互制约关系。基于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的基本工作流程和任务匹配,从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团体、小团体与团队三个层面和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个维度分析了团队知识存续的实现路径。探讨了知识存续得以实现的支持机制,分别讨论了团队知识存续内在发生机制、外在动力机制、技术支持机制和制度约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综合机制模型。为了防止因人员流失导致的团队知识存续问题,运用logistic方程研究一般情况下团队知识存续模型,通过存续成本计算,给出团队稳定科研产出的条件和防止团队知识过度流失的解决方案,为团队持续稳定的科研产出提供可行方案。选择某研究型大学典型案例构建了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的社会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该网络的结构及特征进行分析。以集合论为基础,对团队的知识进行了解构,根据团队不同生命周期知识存续的不同特点提出了累加式、整合式、复合式和选择式的动态管理方式,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了佐证。最后针对前文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知识存续支持机制研究、社会网络分析、团队生命周期知识存续动态管理的研究结果提出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改进策略。通过以上研究,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存续理论研究构架,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参考,丰富了知识管理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展了知识管理的研究领域。知识存续问题是科研创新团队知识管理实践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的完成,能够为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管理服务,普遍提高团队知识使用效率和创新水平。
王伶[10](2013)在《基于健康公平的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人权,健康对个人而言不仅是参与一切社会活动的资本,而且也是人生追求的基本目标。维护健康公平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本能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健康公平的必要条件,而健康公平的实现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的全面实施,辽宁经济已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七,政府的财政收入显着增加,医疗卫生支出呈快速增长趋势。但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仍存在着结构布局不合理,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区域内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等现象。本文从社会保障的视角,以健康公平为基点,借鉴国内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经验,探寻适合辽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方案,以保障辽宁居民人人享有健康公平。本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篇(第1章),介绍研究的意义、梳理相关文献、提出研究框架和目标;第二部分是基础篇(第2章),以社会保障的视角对健康公平进行了理论阐述,论述医疗卫生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及原则,阐明健康公平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相关关系;第三部分是实践篇(第3、4、5章),在对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公平性进行多维分析后,指出造成辽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的深层次原因;第四部分是仿真实验与模型优化篇(第6、7章),根据实验预测的结果调整参数,进行模型优化,形成最佳优化方案:第五部分是建议结论篇(第8、9章),提出优化辽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可行路径与政策建议。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计量经济学模型(Gini系数、Lorenz曲线)对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公平性和利用率进行分析:运用专家访谈、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入户调查法对辽宁省医疗卫生保障的满意度和居民的就医选择进行调查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行仿真实验,根据仿真的结果调整优化方案,最终形成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可行路径。分析表明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上地面积角度配置的医疗卫生资源公平性低于人口角度配置的医疗卫生资源;区域内两类地区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差异不大,但质量差异较大;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不公平,80%以上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大医院,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造成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悬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健康公平主责的缺失。仿真实验与模型优化的结果显示,按照目前政策不变的条件下,到2020年辽宁省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但通过加大政府的医疗卫生投入、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比例和增加远程会诊的次数,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显着改善。事实表明,医疗卫生投入不足深层次的原因是健康公平彰显不足,提高健康保障资源的公平性应成为建设文明、富庶、幸福新辽宁的社会民生基础性工程。
二、BIRTV'2003信息发布与座谈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IRTV'2003信息发布与座谈会(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选题的背景 |
2.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3.研究评述 |
(三)研究内容框架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 |
3.问卷调查法 |
4.统计分析法 |
(五)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高层次人才 |
2.高层次人才环境 |
(二)理论基础 |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勒温场论理论 |
3.赫希曼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
二、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环境优化的概况 |
(一)潮州市高层次人才概述 |
(二)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环境优化的主要措施与成效 |
1.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环境优化的主要措施 |
2.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环境优化取得的成效 |
三、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环境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
(一)问卷调查设计 |
(二)人才环境的存在问题 |
1.现有人才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大 |
2.政府对高层次人才职业生涯发展平台支持力度不够 |
3.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薄弱 |
4.宜居环境建设水平不高 |
5.潮汕地区人文风俗自闭,难以留住外来人才 |
(三)存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
1.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滞后,高层次人才保障机制不畅 |
2.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对高层次人才吸引乏力 |
3.产业水平不高,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优势不强 |
4.安于现状观念尚存,生活节奏慢 |
四、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优化对策建议 |
(一)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经验做法 |
1.福建省漳州市人才行动计划的经验做法 |
2.福建省泉州市人才“港湾计划”的经验做法 |
3.广东省惠州市实施“惠”聚优才行动计划的经验做法 |
4.对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环境优化的启示 |
(二)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优化对策建议 |
1.优化高层次人才的法治环境 |
2.畅通高层次人才职业生涯发展渠道 |
3.加快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
4.营造高层次人才宜居环境 |
5.营造留住人才的人文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潮州市高层次人才环境调查问卷 |
附录 B:潮州市高层次人才访谈提纲及访谈对象一览表 |
致谢 |
(2)邓铁涛学术经验的传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现状 |
1.3 创新性 |
第二章 中医传承模式概述 |
2.1 家族传承 |
2.2 师徒传承 |
2.3 院校教育 |
2.4 其他 |
2.4.1 私淑 |
2.4.2 自学 |
2.5 小结 |
第三章 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模式探讨 |
3.1 邓铁涛生平与贡献简介 |
3.2 邓铁涛学术经验的传承体系 |
3.2.1 传承模式概况 |
3.2.2 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模式 |
3.2.3 传承方式的创新 |
3.3 文献传承 |
3.3.1 文献传承的意义 |
3.3.2 分析结果 |
3.4 传承特点分析 |
3.4.1 传承双重性 |
3.4.2 多学科交叉 |
3.4.3 结合新技术革命的成果 |
3.4.4 文献传承贯穿了始终 |
3.5 小结 |
第四章 对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模式的思考 |
4.1 邓老学术经验传承模式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
4.2 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模式有岭南特色 |
4.3 邓老学术经验传承模式对中医传承模式的启示 |
4.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2:不涉及统计分析证明 |
(3)制度与能力:备案审查制度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我国备案审查制度的基本构成 |
(一) “备案”与“审查”关系之辨 |
(二) 审查的提起方式 |
(三) 审查的内容与标准 |
(四) 审查的法律后果与效力认定 |
二、当前我国备案审查制度的特点与能力分析 |
(一) 备案审查的主体复合、层级多元与权力分散 |
(二) “被动审查”的启动机制乏力 |
(三) 柔性纠错机制的刚性不足、强制力不够 |
(四) 存在大量审查“权力真空地带” |
(五) 缺乏与其他相关制度的整合力、协调力 |
1. 与立法沟通、协调制度的前后关照 |
2. 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附带审查制度的协调 |
三、制度与能力的统合:完善备案审查制度的基本思路 |
(一) “备案”与“审查”的分离 |
(二) 统一有关备案审查的制度规范 |
(三) 审查权自上而下的适度下放 |
(四) 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辅助审查作用 |
(五) 建立公民与法人审查建议的反馈机制 |
(六) 运用高科技手段推动备案审查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 |
(4)隐性知识研究的科学计量分析及对我国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数据来源与收集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隐性知识研究的相关文献 |
2.1.1 隐性知识的相关概念 |
2.1.2 隐性知识研究的国外相关文献 |
2.1.3 隐性知识研究的国内相关文献 |
2.2 科学计量学方法在隐性知识研究测度方面的相关文献 |
2.2.1 科学计量学方法在隐性知识研究测度方面的国外相关文献 |
2.2.2 科学计量学方法在隐性知识研究测度方面的国内相关文献 |
2.3 简要评述 |
3 隐性知识研究的总体状况分析 |
3.1 数据及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2.1 科研产出 |
3.2.2 科学影响力 |
3.2.3 科研产出和科学影响力综合评价 |
3.2.4 学科领域分布 |
3.2.5 作者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隐性知识研究的跨国科学合作状况及动态演化分析 |
4.1 数据及方法 |
4.2 研究结果 |
4.2.1 合作产出 |
4.2.2 合作关系特征及合作多样性 |
4.2.3 合作网络 |
4.3 本章小结 |
5 管理学科下隐性知识研究的热点前沿及演化趋势 |
5.1 数据及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5.2.1 研究热点及前沿 |
5.2.2 关键词共现网络 |
5.2.3 研究主题的兴衰 |
5.3 本章小结 |
6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及启示 |
6.1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论及工具 |
6.1.1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论 |
6.1.2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主要工具 |
6.2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障碍分析 |
6.2.1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主客体障碍 |
6.2.2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组织环境障碍 |
6.3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策略分析及启示 |
6.3.1 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 |
6.3.2 构建有效的管理体制 |
6.3.3 建立隐性知识共享平台 |
6.3.4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不足 |
7.4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5)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个人档案捐赠行为概述 |
第一节 个人档案捐赠概念 |
第二节 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特性 |
第三节 个人档案捐赠法律依据 |
第二章 个人档案捐赠主体分析 |
第一节 不同年龄层次捐赠主体分析 |
第二节 境外方面捐赠主体分析 |
第三章 个人档案捐赠行为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动因分析 |
第二节 微观层面动因分析 |
第四章 个人档案捐赠行为规律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个人档案捐赠行为规律 |
第二节 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五章 促进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的对策 |
第一节 做好捐赠思想宣传工作,培育公民的档案捐赠观 |
第二节 举办地域特色专题活动,激发家乡情怀促进捐赠 |
第三节 建立私人档案登记制度,制定档案捐赠工作办法 |
第四节 提升档案馆整体水平,搭建档案捐赠者信任平台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人民日报》传染病疫情报道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方法及样本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样本选取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健康传播”理论的基础研究 |
2、关于传染病疫情报道的研究 |
3、媒体报道框架研究 |
一、健康传播与传染病疫情报道 |
(一)健康传播理论探析 |
1、健康传播的起源与发展 |
2、健康传播的定义与内涵 |
(二)传染病疫情报道综述 |
1、传染病疫情报道的概念 |
2、国内传染病疫情报道概况 |
(三)健康传播视角下的传染病疫情报道框架 |
1、新闻话语的对话模式 |
2、信息传递中的多元关系网络 |
3、立足社会共同体的报道指向 |
二、《人民日报》传染病疫情报道新闻话语的对话模式 |
(一)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 |
1、关注词语表达,注意平等均衡 |
2、侧重报道语言,追求真实生动 |
(二)新闻话语的交互表达 |
1、体现报道焦点,着重人文关怀 |
2、重视信息传播,关切双向对称 |
三、《人民日报》传染病疫情报道信息传递中的多元关系网络建构 |
(一)新闻报道的多元呈现 |
1、新闻报道的体裁选择 |
2、新闻报道的传播热度 |
(二)新闻报道的信息传播格局 |
1、“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 |
2、公众健康话题引领 |
四、《人民日报》传染病疫情报道的社会共同体指向 |
(一)新闻报道的价值选择 |
1、新闻报道的传播侧重 |
2、新闻报道的立场探析 |
(二)立足社会共同体的报道策略 |
1、构建信息共同体,提升健康素养 |
2、构建利益共同体,改善健康技能 |
3、构建价值共同体,培养健康观念 |
五、《人民日报》传染病疫情报道框架展望 |
(一)在互动式报道中体现人文情怀 |
1、报道模式实现双向互动 |
2、报道内容体现人文情怀 |
(二)建立多元的传播网络 |
1、建立完善的信息传播机制 |
2、运用互联网时代新思维做好新闻报道 |
(三)以社会共同体为指向多层面延伸报道内容 |
1、疫情暴发期——做好信息认知 |
2、疫情蔓延期——提高信息质量 |
3、疫情消退期——注重信息影响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7)慈善视角下退休返沪知青的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退休返沪知青的社会保障水平低 |
1.1.2 以慈善为代表的非政府保障渠道的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知青回迁问题的文献综述 |
1.3.2 知青返沪与移民权益保障的文献综述 |
1.3.3 以慈善为代表的非政府保障渠道的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上海知青与退休返沪 |
2.1.2 慈善与社会保障 |
2.1.3 慈善与非政府保障渠道 |
2.2 理论基础 |
2.2.1 慈善行为经济学理论 |
2.2.2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
2.2.3 卡尔多—希克斯补偿理论 |
2.2.4 福利多元主义 |
第三章 退休返沪知青社会保障的评价分析 |
3.1 上海知青的基本数据 |
3.1.1 上山下乡总人数及分布 |
3.1.2 上海知青返沪的政策演变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1 调研问卷的设计思路 |
3.2.2 调研的形式 |
3.2.3 调查数据的整理 |
3.3 调研数据的评价指标构建 |
3.3.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
3.3.2 构造判断矩阵 |
3.3.3 一致性检验及层次单排序 |
3.3.4 层次总排序 |
3.4 调研结果的评价分析 |
3.4.1 社会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
3.4.2 恩格尔系数对绝对贫困率的测度 |
3.4.3 相对贫困率的测度 |
第四章 慈善保障退休返沪知青的现状与不足 |
4.1 企业对知青社会保障的补充 |
4.1.1 食品公司对困难知青提供食品慰问 |
4.1.2 佰瑞福国际机构与知青研究会的战略合作 |
4.1.3 知青时代家园房产向知青提供住房补贴 |
4.2 社区互助对知青社会保障的补充 |
4.2.1 梅陇街道对退休返沪知青的安置 |
4.2.2 荷花池居委对退休返沪知青的医疗互助 |
4.3 慈善保障退休返沪知青存在的问题 |
4.3.1 慈善捐赠水平较低 |
4.3.2 慈善捐赠缺乏长效机制 |
4.3.3 慈善保障的隐形成本较高 |
4.3.4 社区互助力量薄弱 |
4.3.5 知青组织定位不准确 |
第五章 慈善补充社会保障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经验借鉴 |
5.1.1 慈善捐赠对社会保障的补充 |
5.1.2 非政府组织对社会保障的补充 |
5.2 国内经验借鉴 |
5.2.1 南京慈善总会对弱势群体的支持 |
5.2.2 香港慈善对新移民的生活安置 |
5.2.3 北京市社区互助对社会保障的补充实践 |
5.2.4 上海市慈善事业的发展 |
5.3 相关经验对知青社会保障的启示 |
5.3.1 重视非政府保障渠道的发展 |
5.3.2 培养全社会的慈善文化氛围 |
5.3.3 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督 |
5.3.4 拓宽慈善捐赠的分配领域 |
第六章 慈善保障退休返沪知青的模式构建 |
6.1 构建的原则 |
6.1.1 公平性原则 |
6.1.2 社会化原则 |
6.1.3 广泛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
6.1.4 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相统一的原则 |
6.2 慈善主体的界定 |
6.2.1 慈善等非政府组织 |
6.2.2 社区互助 |
6.2.3 知青群体 |
6.3 慈善保障的物资来源 |
6.3.1 政府财政支持 |
6.3.2 社会捐赠 |
6.4 受助对象的界定 |
6.4.1 低收入知青的界定 |
6.4.2 患病知青的界定 |
6.4.3 无住房知青的界定 |
6.5 慈善保障的运作流程 |
6.5.1 慈善对低收入知青的保障 |
6.5.2 慈善对患病知青的保障 |
6.5.3 慈善对无住房知青的保障 |
第七章 提高退休返沪知青社会保障水平的对策建议 |
7.1 政府促进民间慈善的发展 |
7.1.1 加强慈善文化建设,鼓励全民慈善 |
7.1.2 完善发展慈善事业的优惠政策 |
7.1.3 奖励企业和慈善家捐赠行为 |
7.1.4 加强知青聚集地的经济建设 |
7.2 塑造“知青”慈善品牌项目 |
7.2.1 设立知青社保专项救助基金 |
7.2.2 全力打造“两加(+)”模式 |
7.3 建立知青互助帮困机制 |
7.3.1 发挥知青组织的作用 |
7.3.2 发挥知名知青的明星效应 |
7.3.3 支持知青群体的善举 |
7.3.4 知青个体发挥各自特长 |
7.4 发挥社区的互助作用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所有制形式的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技术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房地产企业效率研究 |
2.1.1 房地产企业经营效率研究 |
2.1.2 房地产企业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2.2 房地产产业效率研究 |
2.3 效率的概念 |
2.4 理论基础 |
2.4.1 委托代理相关理论 |
2.4.2 股权结构相关理论 |
2.4.3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
2.4.4 规模经济相关理论 |
2.5 效率测算方法 |
2.5.1 参数前沿法 |
2.5.2 非参数前沿法 |
第三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结构研究 |
3.1 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
3.1.1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阶段(1980 年—1998 年) |
3.1.2 住房商品化阶段(1998 年-2003 年) |
3.2 房地产调控政策梳理 |
3.3 房地产业发展概况 |
3.3.1 全国商品房销售情况 |
3.3.2 房地产开发企业情况 |
3.4 房地产业集中度研究 |
第四章 基于所有制形式的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经营效率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 |
4.1.1 BC~2模型 |
4.1.2 超效率 DEA 模型 |
4.2 指标选取 |
4.2.1 选取原则 |
4.2.2 已有文献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 |
4.2.3 投入产出指标选定 |
4.3 决策单元选取 |
4.4 基础数据分析、处理 |
4.4.1 研究样本分析 |
4.4.2 研究数据处理 |
4.5 计算结果分析 |
4.5.1 2012 年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效率研究 |
4.5.2 不同控股主体的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动态研究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科研创新团队相关研究综述 |
1.3.2 知识转移与知识共享研究综述 |
1.3.3 知识积累与知识存储研究综述 |
1.3.4 知识流失与知识保护研究综述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概念提出及相关研究基础 |
2.1 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的阐释 |
2.1.1 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的特点 |
2.1.2 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过程中知识的特点 |
2.2 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概念与内涵分析 |
2.2.1 知识存续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2.2.2 知识存续的内容 |
2.2.3 知识存续的主体 |
2.2.4 知识存续的弹性 |
2.2.5 团队知识存续现状问题分析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
2.3.2 知识创造理论 |
2.3.3 交互记忆系统理论 |
2.3.4 团队知识管理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1 团队知识存续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
3.1.1 概念模型提出的理论依据 |
3.1.2 知识存续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
3.1.3 知识存续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
3.2 调查问卷设计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对象 |
3.2.3 问卷量表设计 |
3.2.4 变量度量 |
3.2.5 数据收集 |
3.3 数据分析 |
3.3.1 结构方程模型应用 |
3.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3 量表的信度 |
3.3.4 量表的效度 |
3.4 模型分析 |
3.4.1 模型拟合度评价及修正 |
3.4.2 模型的修正 |
3.5 假设检验与结果分析 |
3.5.1 假设检验 |
3.5.2 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实现路径及模型 |
4.1 团队知识存续的实现路径 |
4.1.1 团队工作流程及任务匹配 |
4.1.2 团队知识存续的实现路径 |
4.2 团队知识存续实现的支持机制 |
4.2.1 团队知识存续的内在发生机制 |
4.2.2 团队知识存续的外在动力机制 |
4.2.3 团队知识存续的技术支持机制 |
4.2.4 团队知识存续的制度约束机制 |
4.2.5 团队知识存续实现的综合机制分析 |
4.3 典型案例分析 |
4.3.1 团队基本情况 |
4.3.2 团队发展中的知识存续实现路径存在的问题 |
4.3.3 解决策略 |
4.4 团队知识存续建模及分析 |
4.4.1 团队知识存续模型的建构 |
4.4.2 团队知识存续成本损失模型 |
4.4.3 促进团队知识存续策略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社会网络构建与分析 |
5.1 社会网络与团队知识存续 |
5.2 团队知识存续社会网络构建 |
5.2.1 团队知识存续社会网络描述 |
5.2.2 团队知识存续社会网络构建 |
5.3 团队知识存续社会网络分析 |
5.3.1 团队知识存续网络黏性分析 |
5.3.2 团队知识存续网络中心性分析 |
5.3.3 团队知识存续网络凝聚子群分析 |
5.3.4 团队知识存续网络结构洞分析 |
5.4 团队知识存续网络稳定性分析 |
5.4.1 网络密度视角的团队知识存续网络稳定性分析 |
5.4.2 中心性视角的团队知识存续网络稳定性分析 |
5.4.3 结构洞视角的团队知识存续网络稳定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生命周期知识存续动态管理研究 |
6.1 基于集合论视角的团队知识的解构 |
6.1.1 集合论理论 |
6.1.2 团队知识的解构 |
6.1.3 知识领域间的关系与运算 |
6.1.4 知识主体间知识集合的关系 |
6.2 团队生命周期知识存续动态管理研究 |
6.2.1 团队形成期的知识存续管理累加式管理 |
6.2.2 团队发展期的知识存续管理整合式管理 |
6.2.3 团队成熟期的知识存续管理复合式管理 |
6.2.4 团队蜕变期的知识存续管理选择式管理 |
6.3 典型案例分析 |
6.3.1 团队基本情况 |
6.3.2 团队形成期的知识存续管理 |
6.3.3 团队发展期的知识存续管理 |
6.3.4 团队成熟期的知识存续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改进策略 |
7.1 基于团队知识存续影响因素的改进策略 |
7.1.1 建立博士生助教制度增强主体知识转移能力和知识吸收能力 |
7.1.2 加大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建设增强知识存续技术保障 |
7.1.3 培养利于知识存续的文化土壤 |
7.1.4 利用交互记忆系统促进隐性知识存续 |
7.2 基于团队知识存续支持机制的改进策略 |
7.2.1 建立自我管理机制增强知识存续的源动力 |
7.2.2 完善奖惩考核制度增强知识存续的外部牵引力 |
7.2.3 建立学术交流制度促进隐性知识存续 |
7.3 基于团队知识存续网络的改进策略 |
7.3.1 利用中心性识别小团队核心人物 |
7.3.2 利用洞与桥打通知识存续的渠道 |
7.3.3 培养合理梯队结构保证网络稳定性 |
7.4 基于团队生命周期的知识存续动态管理的改进策略 |
7.4.1 甄选团队成员保证团队形成期知识存续顺利实现 |
7.4.2 狠抓过程管理规范团队发展期知识存续 |
7.4.3 避免核心人员流失保证团队成熟期知识存续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基于健康公平的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问题提出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综述 |
1.2.2 国内关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的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健康公平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
2.1 健康公平 |
2.1.1 健康公平的内涵 |
2.1.2 健康公平的理论 |
2.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
2.2.1 资源 |
2.2.2 医疗卫生资源 |
2.2.3 影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因素 |
2.2.4 医疗卫生资源的内涵与外延 |
2.2.5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 |
2.3 健康公平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相关关系 |
第3章 辽宁省社会经济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
3.1 辽宁省社会经济状况 |
3.1.1 自然状况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1.3 居民健康状况 |
3.2 卫生费用状况 |
3.2.1 辽宁省与全国卫生总费用对比情况 |
3.2.2 辽宁省医疗保障支出情况 |
3.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况 |
3.3.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总体状况 |
3.3.2 医疗保障满意度调查一典型地区调查 |
第4章 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
4.1 全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和地理公平性分析 |
4.1.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人口公平性分析 |
4.1.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地理公平性分析 |
4.2 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
4.2.1 指标选取 |
4.2.2 区域分类结果 |
4.2.3 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比较分析 |
4.3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
4.3.1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比较 |
4.3.2 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全国比较分析 |
第5章 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政府投入因素 |
5.1.1 城乡财政补助收入比较分析 |
5.1.2 不同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比较分析 |
5.1.3 两类地区的财政投入比较分析 |
5.1.4 政府投入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的相关关系分析 |
5.2 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因素 |
5.2.1 不同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比较分析 |
5.2.2 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相关关系分析 |
5.3 居民就医选择因素 |
5.3.1 调查的方式 |
5.3.2 样本特征 |
5.3.3 医疗保障水平 |
5.3.4 就医选择 |
第6章 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仿真实验 |
6.1 系统动力学 |
6.1.1 系统动力学建模遵循的基本原则 |
6.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6.2 研究设计 |
6.2.1 研究工具——复杂系统仿真平台AnyLogic |
6.2.2 仿真模型的基本假设 |
6.2.3 研究变量 |
6.2.4 研究变量类型 |
6.2.5 概念模型设计 |
6.3 研究变量的操作定义及变量间关系 |
6.3.1 状态变量 |
6.3.2 流率变量 |
6.3.3 辅助变量 |
6.3.4 常量 |
6.4 基准实验——基于目前政策不变条件下的仿真实验 |
6.4.1 初始模型的检验 |
6.4.2 基于目前政策不变的仿真实验结果 |
6.4.3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第7章 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优化实验 |
7.1 优化实验的目的 |
7.2 优化实验的原则 |
7.3 政策组的筛选 |
7.4 优化实验结果 |
7.4.1 第1组优化实验 |
7.4.2 第2组优化实验 |
7.4.3 第3组优化实验 |
7.5 优化实验小结 |
7.5.1 实验小结 |
7.5.2 优化实验的思考 |
第8章 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思考与建议 |
8.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思考 |
8.1.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方式 |
8.1.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差距 |
8.2 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建议 |
8.2.1 加大政府医疗卫生投入 |
8.2.2 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固定资产投入比例 |
8.2.3 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投入比例 |
8.2.4 加快构建医疗信息化平台,实现远程会诊常态化 |
8.2.5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
8.2.6 加快构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 |
8.2.7 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提高弱势群体对医疗卫生资源的使用能力 |
第9章 结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四、BIRTV'2003信息发布与座谈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潮州市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环境优化研究[D]. 苏润.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邓铁涛学术经验的传承模式研究[D]. 胡劲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制度与能力:备案审查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封丽霞. 政治与法律, 2018(12)
- [4]隐性知识研究的科学计量分析及对我国企业隐性知识管理的启示[D]. 许玉婵. 山东工商学院, 2018(05)
- [5]个人档案捐赠行为研究[D]. 杨咪.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6]《人民日报》传染病疫情报道框架研究[D]. 王婷婷. 新疆大学, 2017(01)
- [7]慈善视角下退休返沪知青的社会保障研究[D]. 张文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7
- [8]基于所有制形式的中国房地产上市企业技术效率分析[D]. 郑招土.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9]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研究[D]. 张滨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10]基于健康公平的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研究[D]. 王伶. 东北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