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聂力一行赴沈阳参加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嫣婕[1](2021)在《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文中认为
卢品[2](2021)在《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崔君君[3](2019)在《黄龙山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健康评价》文中指出黄龙山由于遭遇过度采伐,森林资源主要以次生林为主,林分多表现为低质、低效,生产力低下,群落稳定性差。“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大部分退化次生林,使其经过长时间的自然恢复,林分处于自然更新及演替状态,形成了复杂的林分状况及多样的演替格局。为了使黄龙山森林更好的发挥其生态功能,本文以黄龙山松栎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在对林分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与生态位、空间结构等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对现有的林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在理论上指导未来该区域的营林工作,促进森林可持续健康发展。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松栎混交林处于演替初期阶段,尚未达到稳定状态。林木直径分布符合倒“J”型分布,林内幼树及更新资源充足。树高分布不均匀,这与林分处于演替初期阶段有关。(2)林内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存在尺度依赖性;丰富度方差随尺度增加表现出缓慢增加-下降-增加的趋势,变异系数随着取样尺度的增加而下降,当取样尺度继续增加到2500m2时,其变异系数呈现小幅增加的趋势;多度方差随着取样尺度的增加几乎呈现单调上升的趋势,变异系数则随取样尺度的增加而下降。物种生态位宽度大小与生态位重叠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3)油松在种群密度和断面积上均占有明显优势,是乔木层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林分平均混交度达0.683,属强度混交,各树种混交度以油松最低;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0.487,表明该林分内林木的大小差异不明显,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为0.538,林木水平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较低;林分开敞度为0.21,林木生长空间处于严重不足与不足的临界状态。通过采伐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调整,采伐强度7%,确定采伐木64株。(4)主要树种种群的分布格局随尺度变化规律:油松、茶条槭和山杨在0-5m的小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在其他尺度上大多表现为随机分布,辽东栎种群则在大多数尺度上均表现为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高于油松、茶条槭和山杨种群。在主要树种种群的空间关系中,油松种群与辽东栎种群在大多数尺度上表现为正相关,只有在32-35m和37-40m少数大尺度上相关性小;油松种群和茶条槭种群、山杨种群只在个别尺度上呈现正或负相关关系,大多数尺度上表现为无关联;茶条槭种群与辽东栎、山杨种群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竞争。(5)油松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分布格局随尺度变化规律:幼苗和幼树个体在小尺度范围内表现为聚集分布,且样地Ⅰ的聚集强度高于样地Ⅱ,随尺度增加,个体趋于随机分布;中树和大树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或接近均匀分布。不同发育阶段之间存在关联性,幼苗与幼树、中树在中小尺度上显着正相关,大尺度上相关性不显着,幼苗与大树在一定尺度上呈负相关,大树与幼树、中树相关性不显着。(6)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评价,不健康的样方占总评面积的16%,中健康样方占36%,亚健康样方占28%,健康样方占20%。黄龙山松栎混交林主要处于中健康状态。
蒋沫沫[4](2018)在《刘仲华生平及相关史事考论》文中提出刘仲华是山西社会主义共青团组织的早期参加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长期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曾任中央特科情报工作负责人、中共上海临时中央局书记,其经历隐秘而复杂,且有些经历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史事相关联,但囿于资料的限制,并没有得到其应有的记录和评价。本文在多方面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对刘仲华的生平进行了考察、考订,并结合相关史事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综述学术界研究动态和探讨研究的空间、创新和不足,简述思路和框架以及介绍主要参考文献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一至第五章,对刘仲华的生平进行系统考察,在必要的环节综合运用各种资料进行考证,展示刘仲华本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活动的轨迹。其中,第一章主要考察刘仲华的家世及他早期参与革命的经历。在利用新发掘的档案资料基础上,还原了刘仲华领导山西省立一中学生运动,梳理了刘仲华在冯玉祥部、杨虎城部从事兵运、军运工作的基本史实,客观反映刘仲华在早期阶段的革命历程。第二章主要考察刘仲华在进入上海中央军委以后至上海临时中央局结束期间的经历。这一时期是刘仲华从事中国共产党秘密战线工作的重要时期,他的工作包括交通、军事、情报、破坏等活动。在领导中央特科期间,刘仲华曾掩护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陈云等重要领导人;负责联络吉鸿昌、邓宝珊、陈离、黄申芗、刘仲容等爱国人士;领导王世英、谢甫生、项与年、靖任秋、卢志英、张育民等情报人员;多次获取有关国民党“围剿”苏区中央的重要情报。根据共产国际驻沪代表及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指示,刘仲华临危受命,领导上海临时中央局重建组织机构,恢复对白区各省党组织的领导关系,恢复与中共北方局的联络。在领导上海临时中央局期间,刘仲华还具体领导特科及电台的工作,负责与共产国际代表及全总、青年团代表的联络。此时正值国民党特务组织对在上海的中共党组织大肆破坏之时,上海临时中央局的工作最终难以为继,刘仲华竭力安排重要人员疏散撤退。第三章主要考察刘仲华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期间的工作。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刘仲华返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担任参议职务。刘仲华在帮助李宗仁整肃军纪、配合李宗仁与中共建立联系的同时,不忘利用公开身份对第五战区内面临暴露危险的中共秘密党员及组织施以保护。刘仲华忍辱负重、忘却自身安危地帮助刘少奇、李先念开展对李宗仁的统战工作,帮助豫鄂边区的新四军第五师,提供物资上的帮助。在屡次申请恢复中共党员身份未获批准后,刘仲华加入由中共南方局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同盟,采取另一种形式促进共同抗战的胜利。第四章主要考察刘仲华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9年北平和谈期间的工作。这一阶段,刘仲华进行了在中共及李宗仁之间的联络工作,促进双方沟通的同时还向中共报告李宗仁部的重要情报,帮助中共掌握李宗仁专用的电台号码及密码,帮助转移和谈代表团成员张治中、邵力子等人的家属。通过刘仲华的努力安排,和谈破裂后,为代表团中国民党方面人士弃暗投明解除了后顾之忧。第五章主要考察刘仲华在建国后参与的建设工作的情况。新中国成立之初,刘仲华利用政务院参事、各界人民代表会代表、北京市人大代表等一系列民主人士的身份参政议政。在担任地政局局长、房管局局长、园林局局长的十几年间,刘仲华为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李宗仁归国一事对于新中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周恩来的安排,刘仲华参与了李宗仁归国的前期筹备工作、机场迎接、出席记者招待会等。第三部分为第六章,主要考察刘仲华生平中被“误会”、怀疑及“文革”受迫害等相关史事,同时进行了考证和分析。包括刘仲华被认定发表违反“联蒋抗日”方针的文件,特科被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怀疑并认定已经由国民党特务掌握,领导特科的刘仲华等人曾遭到立案审查并被组织“割断关系”的过程和成因。这些事情成为刘仲华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的一部分“罪名”。同时,刘仲华参与原上海地下组织成员写信反对江青与毛泽东结婚也成为刘仲华在“文革”中遭到迫害的重要原因。第四部分是结论,在前文考察、考证、评析的基础上对刘仲华的生平进行总结。刘仲华从事革命活动的年代正处于中国剧烈变革的时代,他的一生遭遇过误解、冤屈,但他始终坚持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中国人民的利益、党的利益、中国革命的利益为出发点。作为一名从事秘密战线的人员,刘仲华做过的工作大多未获披露,但是他为党的贡献、为革命事业的付出应得到合理的记录和评价。
董胜[5](2018)在《张恨水小说中佛教文化原型研究》文中认为张恨水是现代通俗文学大师,他所创作的通俗文学作品妇孺皆知,受众极多。其中既有怡情养性的社会言情题材,也有抒发报国情怀的抗战题材;形式上小说、散文、报刊评论等应有尽有,体现了其创作的多元和丰富性。张恨水的创作和生活中均体现了我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精髓,尤其以佛教的影响尤为重要。在其创作的作品中存在很多佛教文化原型,本文引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范畴,辅以现代西方叙事学理论和中国的传统神话传说,结合宗教的本质学说,以佛教文化原型为切入点,结合其作品重点阐述了张恨水其人及其作品中的佛教思想和教义原型,从而印证其创作动机和理论依据,进一步揭露出其生活信念和处事原则,从单纯的文本结构和情节分析中剥离出其深层的宗教文化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张恨水本人以及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和魅力。对于张恨水文本中的佛教文化原型,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盂兰盆会是张恨水言情叙事的苦难原型:佛教中类似于蛛儿与芝草的爱情故事,包含了贪嗔痴的苦情叙事模式,这在张恨水的言情叙事中反复出现,要想得到圆满就必须领悟佛教中的禁欲持戒以达到禅定获得大智慧,从而达到圆满。莲花是张恨水人性书写的慈悲原型:莲花是佛教中的经典法相,她代表了佛法的慈悲也是女性的代表,包括佛教的妙法莲花象征,莲花夫人和锁骨菩萨的善恶代表。金刚杵是张恨水抗战文学的护法原型:佛教中的金刚护法、金刚杵、金刚菩提、金刚经的原型考释,在张恨水抗战文学中有集中的表现,佛教中无遮大会的文化原型,斗战胜佛的象征也是张恨水抗战的重要标志。渡河是张恨水讽刺小说的禅定原型:佛教中忘川河、黄泉路、三生石、孟婆汤、彼岸花等原型,是张恨水历经社会动荡,沉静思考人生后的精神升华,包括渡与不渡的隐喻,是张恨水对人性和社会的再认识和重新思考。张恨水的创作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安排,而佛教人物和教义原型的再现正是这些人物形成的内在精神动力,研究张恨水现象,他对佛教文化原型的批评运用,是其作品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电器工业》编辑部[6](2017)在《电器工业风云策划 2016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月1月4日,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获悉,三峡集团葛洲坝、三峡、溪洛渡、向家坝四大水电站2015年合计发电超1900亿千瓦时。1月10日,以"互联共享、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16年正泰电器新春营销团拜暨昆仑系列新产品发布会"在温州举行,正泰昆仑全新系列产品正式亮相。正泰昆仑系列产品项目累计投入1.5亿资金,累计申请360余项专利,共进行7860项可靠性测试。
李翔[7](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从这次全会开始,全国上下思想解放,进入了波澜壮阔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其中,中国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成就的缩影,是由“边缘化”到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典型代表。中国体育取得的成就与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是密切关联的,一定意义上,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的成就决定了中国体育的成就。目前,关于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的研究甚少,特别是运用史学研究方法,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进行史料性研究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这一意义深远的鸿篇巨着的基本时代背景、结合30多年来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对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情况进行描述,运用文献资料法、史学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中国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关系、中国与区域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中国与各个国家的双边体育关系为基本架构,以重大事件、主要人物为基本素材和索引,系统梳理,形成特定历史阶段的专题性文献。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的基本史料系统梳理,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是与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是密切关联的,而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本身而言,改革开放是原始动力,世界变化是历史机遇,中国体育的自身努力是根本原因。在今天,中国体育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扎实基础、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体育领域获得的制高点与话语权,应该也能够在体育本质的回归、人类共同社会理想追求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诠释,从而影响其他,满足国家与世界的和谐发展需求,引领人类文化的大同。
赵小平[8](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认为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范允奇[9](2012)在《我国碳税效应、最优税率和配置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碳税作为目前公认的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高碳困境最有效的手段已经在欧洲许多国家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除了能够降低碳排放外,碳税还有助于促进环境税制改革和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这些优点使得许多国家正积极筹措制定自己的碳税政策。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社会作出了大幅度降低碳排放的承诺。为了实现这一承诺,碳税已经被我国政府明确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需要开征的税种。在此背景下,对我国碳税相关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成为了目前制定碳税政策的迫切需要。与现有研究主要强调产业差异的做法不同,本文认为我国碳税政策制定需要考虑区域差异,并从区域差异角度对碳税效应、最优税率和配套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碳税在欧洲的实践经验表明,碳税对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政府制定碳税政策时应该考虑的关键因素。基于欧洲各国均为小国的实际情况,欧洲的碳税政策主要围绕这些关键因素在产业间进行了差异化处理。也正是受此影响,目前国内外的碳税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产业差异方面的关注。然而,我国是一个大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很大差异。本文通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对应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碳税对我国不同区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存在较大的系统性差异。这就要求我国的碳税政策不但需要考虑产业间差异,还需要重视区域间差异。基于上述对我国碳税政策效应区域差异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遵循目前西方学者在经济增长框架下分析环境税最优税率的新思路,建立了一个多部门的动态优化模型,并结合中国的数据对适合不同区域的最优碳税税率进行了估算。由于区域差异化的税收政策可能诱发多层级政府间产生策略行为的风险,区域化碳税政策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于其它一系列配套机制。本文从环境联邦主义理论出发,在指出了现有环境联邦主义理论与我国实际脱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特征分别构建了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和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进行分析,对我国有效实施区域差异化碳税政策需要采取的配套机制改革提出建议,包括中央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上进行统一引导、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加强群众话语权;完善信息反馈机制;转变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等。
张煌[10](2011)在《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和国防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考察其群体特征与成才模式,无论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理论的深化,还是对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的培育与使用,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占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分层结构、年龄结构和学位结构出发,展开对中外高端人才群体的比较研究,揭示中国高端人才与国外同行之间存在的整体差距,并从科学优势积累的角度,对影响中国高端人才成才与展才的各种因素作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在潜人才阶段,双向自主选择关系的缺失,制约了高端人才基于兴趣的优长发挥;在由潜人才向显人才转变的过程中,高端人才主要以基础科学家和技术科学家的身份投身军事研究,两者相较,基础科学家的职业路径具有一定优势;在显人才阶段,由战略咨询——资源汇聚——组织管理——工程实现的过程,已经成为高端人才优势积累的一条重要路径,这一路径难免造成类似总设计师“赢家通吃”的局面,不利于基层研究人员的成长;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防领域盛行的大工程育才模式,在人才配置、人才流动与人才传承方面,制约了高端人才的优势积累。本文的结论,即是高端人才的成才应当在以任务为主导的军事研究和以兴趣为主导的自由探索之间探寻必要的张力。大工程是适合显人才展才的平台,却并不是适合潜人才育才的温床,发挥大工程模式固有优势,同时努力营造以兴趣导向的、自由的、宽松的创新氛围,构建兼容大科学与小科学优势的育才环境,应当成为今后高端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聂力一行赴沈阳参加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聂力一行赴沈阳参加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3)黄龙山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结构 |
1.2.2 森林群落多样性 |
1.2.3 森林群落生态位 |
1.2.4 空间结构 |
1.2.5 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 |
1.2.6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 |
2.1.4 气候 |
2.1.5 水文 |
2.1.6 植被 |
2.1.7 社会经济概况 |
2.1.8 研究地点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第三章 黄龙山松栎混交林群落结构特征 |
3.1 研究方法 |
3.1.1 树种组成 |
3.1.2 重要值 |
3.1.3 直径分布 |
3.1.4 林层划分 |
3.1.5 树高分布 |
3.1.6 树高与胸径的关系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林分树种组成 |
3.2.2 径级分布 |
3.2.3 林分垂直分布 |
3.2.4 树高-胸径关系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黄龙山松栎混交林物种多样性与生态位 |
4.1 研究方法 |
4.1.1 物种多样性计算 |
4.1.2 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2 空间尺度变化对物种多度和丰富度的影响 |
4.2.3 物种生态位宽度分析 |
4.2.4 物种生态位重叠分析 |
4.3 讨论 |
4.3.1 群落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的尺度效应 |
4.3.2 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 |
4.4 小结 |
第五章 黄龙山松栎混交林植物种群的空间结构特征 |
5.1 研究方法 |
5.1.1 调查方法 |
5.1.2 结构单元的确定及边缘效应的校正 |
5.1.3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的计算 |
5.1.4 采伐木的确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乔木树种组成 |
5.2.2 混交度及大小比数 |
5.2.3 角尺度及开敞度 |
5.2.4 采伐木的确定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黄龙山松栎混交林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 |
6.1 研究方法 |
6.1.1 点格局分析 |
6.1.2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主要树种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
6.2.2 主要树种种群的空间关联性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黄龙山松栎混交林油松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 |
7.1 研究方法 |
7.1.1 样地设置 |
7.1.2 油松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
7.1.3 点格局分析 |
7.1.4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油松群落特征与径级结构分布 |
7.2.2 样地内油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
7.2.3 油松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 |
7.2.4 油松种群不同发育阶段之间的空间关联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黄龙山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
8.1 研究方法 |
8.1.1 样地调查内容与方法 |
8.1.2 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 |
8.1.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分析 |
8.2.2 评价指标标准值的建立 |
8.2.3 相对隶属度的计算 |
8.2.4 对级别的相对隶属度向量的确定和分析 |
8.2.5 黄龙山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
8.3 讨论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刘仲华生平及相关史事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三、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四、本文的思路和框架 |
五、参考文献概述 |
第一章 早期革命经历 |
第一节 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
一、家世与成长 |
二、青年学会干事 |
三、学生运动领袖 |
四、经李大钊介绍入党 |
第二节 在冯玉祥部的军运工作 |
一、在冯部的经历 |
二、随鹿钟麟访苏 |
三、东路军司令部俱乐部任主任 |
四、杨虎城部政治军事学校教官 |
五、秘密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 |
第三节 参与组织皖北阜阳起义 |
一、到皖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 |
二、皖北特委委员 |
三、离开皖北 |
第二章 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 |
第一节 在中央军委的交通与情报工作 |
一、初涉交通与情报工作 |
二、负责军委情报工作 |
第二节 领导特科和上海临时中央局 |
一、恢复电台和领导特科 |
二、出任上海临时中央局书记 |
三、领导上海临时中央局工作 |
第三节 上海时期具体的情报和保卫工作 |
一、卓有成效的情报工作 |
二、上海地下交通和保卫工作 |
第三章 在第五战区的统战工作 |
第一节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徐州时期 |
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议 |
二、战区民众动员委员会委员 |
三、青年干部训练班教官 |
四、被迫离开徐州 |
第二节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驻老河口时期 |
一、重任李部参议 |
二、战区军纪督察处督察官 |
三、“阵中小学”理事 |
第三节 身在李营心在党 |
一、帮助中原局与李部建立统战关系 |
二、联系与配合李先念部 |
三、加入中国民主革命同盟 |
四、处理杜石公叛变事件 |
第四章 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 |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中的多重身份 |
一、从汉中行营到北平行营 |
二、利用官方身份参与经商 |
三、协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 |
第二节 为国共和谈而奔走 |
一、为和谈初探消息 |
二、接待“南京人民代表团”和“上海和平代表团” |
三、“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顾问 |
第三节 和谈背后的工作 |
一、帮助中共秘密掌握电台 |
二、安排和谈代表家属转移 |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 |
第一节 从政务院参事到人大代表 |
一、政务院参事 |
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
三、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第二节 从地政局到房产局 |
一、地政局局长 |
二、房地产管理局局长 |
三、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及市政建设委员会委员 |
第三节 在园林局的十年 |
一、园林局局长 |
二、重新入党 |
三、北京市政协常委 |
第四节 迎接李宗仁归国与“文革”遭受迫害 |
一、迎接李宗仁回国事宜 |
二、“文革”遭受迫害含冤病逝 |
第六章 刘仲华被组织“割断关系”、受迫害及相关史事考析 |
第一节 刘仲华被“误会”与“反蒋抗日”方针转变的时间和路径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反蒋抗日”方针的转变 |
三、中共中央关于“反蒋抗日”方针的转变 |
四、上海临时中央局关于“反蒋抗日”的文件与刘仲华“误会”的由来 |
第二节 “莫须有”的上海特科和刘仲华“叛变案” |
一、事情的由来 |
二、上海地下党组织和特科受到严重怀疑 |
三、刘仲华等人被立案审查和错误定性 |
第三节 “文革”期间遭受迫害的原因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张恨水小说中佛教文化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张恨水作品中的宗教文化 |
二、张恨水作品中的原型批评 |
第一章 人间佛教:张恨水的宗教信仰 |
第一节 张恨水生平经历与佛教的关系 |
第二节 九华山、天柱山佛教文化对张恨水的影响 |
第三节 张恨水其人及作品中的儒道面孔佛家心 |
第二章 盂兰盆会:张恨水言情叙事的苦难原型 |
第一节 蛛儿与芝草:半新半旧的恋爱母题 |
第二节 贪嗔痴:苦情叙事模式 |
第三节 节欲:红尘救赎法门 |
第四节 悲凉的圆满结局 |
第三章 莲花:张恨水人性书写的慈悲原型 |
第一节 妙法莲华与浊世子宫 |
第二节 女性善观:从鹿母莲花夫人到锁骨菩萨 |
第三节 男人的阿尼玛平衡系统 |
第四节 慈航普度:杨杏园式启示意象 |
第四章 金刚杵:张恨水抗战文学的护法原型 |
第一节 金刚护法原型考释 |
第二节 无遮大会:大丈夫投笔从戎 |
第三节 伏魔咒:《大悲咒》传奇叙述模式 |
第四节 斗战胜佛的象征:低眉与怒目 |
第五章 回头是岸:张恨水讽刺小说的禅定原型 |
第一节 论忘川河风景 |
第二节 渡与不渡的隐喻 |
第三节 尘归尘:空皮囊结构原型 |
第四节 筏喻:放下过河的姑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6)电器工业风云策划 2016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四、 相关概念与内容安排 |
(一) 相关概念 |
(二) 内容安排 |
上篇 1977-1992 年中国体育对外关系的变革与发展 |
第一章 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
一、 “奥运模式” |
(一) 国际奥委会的努力 |
(二) 中国的努力 |
(三) “奥运模式”的意义 |
(四) 新中国的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 |
二、 1977-1992 年,中国与奥运会 |
(一) 1980 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 |
(二) 抵制 1980 年莫斯科奥运会 |
(三) 洛杉矶、汉城、巴塞罗那 |
(四) 萨拉热窝、卡尔加里、阿尔贝维尔 |
三、 受邀来访的国际奥委会委员 |
第二章 中国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 |
一、 积极争取重新加入相关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
(一) 足球、羽毛球、田径 |
(二) 其他项目 |
二、 广泛邀请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负责人访华 |
(一) 1977-1984 年 |
(二) 1985-1992 年 |
三、 全面参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事务 |
(一) 亮相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
(二) 参加国际体育组织竞选 |
四、 参加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各项重要赛事 |
(一) 1977-1984 年 |
(二) 1985-1992 年 |
五、 承办单项国际体育赛事和承接国际体育组织会议与培训 |
(一) 承办单项国际体育赛事 |
(二) 承接国际体育组织会议与培训 |
第三章 中国与亚洲地区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 |
一、 亚洲运动会 |
(一) 1978 年曼谷亚运会 |
(二) 1982 年新德里亚运会 |
(三) 1986 年汉城亚运动会 |
二、 成功举办第 11 届亚洲运动会 |
(一) 中国申办第 11 届亚洲运动会 |
(二) 第11 届亚洲运动会的筹办过程 |
(三) 第11 届亚洲运动会的胜利召开 |
三、 努力在各种亚洲体育组织中发挥作用 |
(一) 承担亚洲体育组织委托的任务 |
(二) 争取在亚洲体育组织的话语权 |
第四章 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一、 中国与欧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一) 中国与西欧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二) 中国与东欧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二、 中国与美洲大洋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一) 中国与美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二) 中国与大洋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三、 中国与亚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一) 中国与东亚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三) 中国与西亚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四) 中国与南亚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四、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一) 中国与北非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二) 中国与东非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三) 中国与西非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四) 中国与中部和南部非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上篇小结 |
下篇 1993-2008 年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 |
第一章 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
一、 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 |
二、 北京第二次申办奥运会 |
(一) 不申办 2004 年奥运会 |
(二) 酝酿申办 2008 年奥运会 |
(三) 确定北京再次申奥 |
(四) 北京获胜 |
三、 1993-2004 年,中国与奥运会 |
(一) 亚特兰大、悉尼、雅典 |
(二) 利勒哈默尔、长野、盐湖城、都灵 |
四、 北京成功举办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 |
第二章 中国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关系 |
一、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中国的往来 |
(一)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负责人频繁来华 |
(二)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中的中国声音 |
二、 中国参加的国际单项体育比赛 |
(一) 世界锦标赛 |
(二) 世界杯赛 |
(三)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
三、 中国承办的国际体育比赛和重要会议 |
(一) 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 |
(二)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其他重要国际比赛 |
(三) 国际重要体育会议和体育培训 |
第三章 中国与亚洲地区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 |
一、 中国在亚洲地区国际体育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
二、 中国与亚洲运动会和东亚运动会 |
(一) 中国与亚洲运动会 |
(二) 中国与东亚运动会 |
(三) 中国承办的亚洲锦标赛和亚洲杯赛 |
第四章 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一) 中国与欧洲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二) 中国与亚洲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三) 中国与美洲、大洋洲等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二、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一) 中国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二) 中国与欧洲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三) 中国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四) 中国与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三、 中国与最不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一) 中国与亚洲最不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二) 中国与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三) 中国与大洋洲最不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 |
下篇小结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科技法制 |
(二) 科技文化 |
(三) 法治科技观 |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研究重点难点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三)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
5.2.1 科技基本法 |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5.2.3 科技成果法 |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
6.2.1 科技基本法 |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6.2.3 科技成果法 |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我国碳税效应、最优税率和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评介 |
1.3 文章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
2 主要研究方法 |
2.1 博弈论与机制设计 |
2.2 动态最优化方法 |
2.3 分位数回归模型 |
2.4 对应分析方法 |
3 欧洲碳税政策与实践研究 |
3.1 欧洲碳税政策与实践 |
3.2 欧洲主要国家碳税政策对比分析 |
3.3 欧洲碳税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4 我国碳税对能源消费、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区域差异效应实证研究 |
4.1 碳税政策效应经济机理分析 |
4.2 碳税政策效应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4.2.2 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
4.2.3 面板分位数模型分析 |
4.3 我国建立区域差异化碳税政策的必要性分析 |
5 我国差异化区域最优碳税税率研究 |
5.1 最优碳税理论和发展 |
5.2 我国区域最优碳税模型设计 |
5.2.1 生产模块 |
5.2.2 消费模块 |
5.2.3 环境模块 |
5.2.4 模型求解 |
5.3 我国区域最优碳税税率估算 |
5.3.1 碳税效应差异化的区域划分 |
5.3.2 区域最优碳税税率估算 |
5.4 结论与分析 |
6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区域碳税政策配套机制研究 |
6.1 西方联邦制下区域环境政策执行有效性分析 |
6.2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特征分析 |
6.3 中国式财政分权下区域碳税配套机制设计 |
6.3.1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6.3.2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分析 |
6.4 结论和建议 |
7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详细摘要 |
(10)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对象概述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 基础数据来源 |
1.3.1 经典科学社会学的数据选取原则 |
1.3.2 本文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形成过程与结构特征 |
2.1 形成过程 |
2.2 分层结构 |
2.2.1 三级金字塔式的分层结构 |
2.2.2 “科学共同体—社会”的双向承认机制 |
2.3 年龄结构 |
2.3.1 三类参与军事研究的年龄模式 |
2.3.2 参与军事研究的时长分析 |
2.4 学位结构 |
第三章 潜人才阶段的准备 |
3.1 大学教育与师承关系 |
3.1.1 大学教育的本土化转向 |
3.1.2 师承关系的局部缺失 |
3.2 早期的研究成果 |
3.2.1 早期研究成果的时空分布特点 |
3.2.2 早期研究成果与未来军事研究的关联性 |
3.3 初始的职位 |
3.3.1 学术职位与工程职位的分野 |
3.3.2 “补课”与类师承效应作用 |
3.4 学术界与工程界的升迁 |
3.4.1 两种不同的升迁环境 |
3.4.2 军事研究迟滞优势积累速度的边际条件 |
第四章 实现潜人才向显人才转变的职业路径 |
4.1 高端人才在军事研究中扮演的职业角色 |
4.1.1 基础科学家角色与特征 |
4.1.2 技术科学家角色与特征 |
4.1.3 工程管理专家角色与特征 |
4.1.4 战略咨询专家角色与特征 |
4.2 跻身显人才行列的职业路径与优势积累 |
4.2.1 两种主要的职业路径 |
4.2.2 基础科学家与技术科学家的优势积累方式 |
第五章 显人才阶段研究工作的继续 |
5.1 显人才阶段军事研究的时空分布 |
5.1.1 军事研究的时间分布 |
5.1.2 军事研究的空间分布 |
5.2 棘轮效应作用下的优势积累路径 |
5.2.1 提出军事研究的战略咨询建议 |
5.2.2 汇聚军事研究与开发资源 |
5.2.3 以工程管理职位主导工程运行 |
5.2.4 以工程实现提升科学威望 |
第六章 理性看待大工程模式的育才功效 |
6.1 大工程育才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
6.1.1 知识分子政策方面不均衡博弈的产物 |
6.1.2 工业化发展路线与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契合 |
6.1.3 古代实用理性传统在现代科学教育领域的延续 |
6.2 大工程育才模式对高端人才的积极影响 |
6.2.1 提升高端人才涌现的效率 |
6.2.2 强化实践环节的工程技术训练 |
6.2.3 培育大型国防工程的管理能力 |
6.3 大工程育才模式对高端人才的消极影响 |
6.3.1 有悖于兴趣导向的高端人才配置原则 |
6.3.2 阻碍名师高徒的高端人才传承路径 |
6.3.3 抑制良性竞争的高端人才流动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一览表 |
附录B 外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一览表 |
四、聂力一行赴沈阳参加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D]. 王嫣婕.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2]邓小平家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卢品. 西华师范大学, 2021
- [3]黄龙山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健康评价[D]. 崔君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4]刘仲华生平及相关史事考论[D]. 蒋沫沫. 吉林大学, 2018(12)
- [5]张恨水小说中佛教文化原型研究[D]. 董胜. 苏州大学, 2018(01)
- [6]电器工业风云策划 2016大事记[J]. 《电器工业》编辑部. 电器工业, 2017(01)
-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研究[D]. 李翔. 苏州大学, 2013(10)
- [8]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9]我国碳税效应、最优税率和配置机制研究[D]. 范允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07)
- [10]中国现代军事技术创新高端人才研究[D]. 张煌.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