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一、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思[1](2021)在《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组织标本,到原代培养的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群落分析,最终到原子力显微镜在单细胞水平上的检测,三个层次、不同角度来解析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联合用药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抑制作用。1、通过解析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探讨Ki-67增殖指数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以期对胃肠间质瘤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2、研究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原代培养的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观察联合用药的效果,完善其靶向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机制研究。3、探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的原理和方法,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药物处理后,细胞膜机械性能变化及药物对配体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分子力的改变进行解析。方法:1、(1)回顾性纳入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胃肠外科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资料,分析Ki-67增殖指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2)随访2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预后生存信息,对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2、药物处理人胃肠道间质瘤细胞:(1)CCK-8实验观察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2)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观察细胞体外运动迁移能力的改变;(3)RT-PCR实验检测药物处理细胞后Gab1、Grb2、PI3K、AKT及GSK-3β基因水平的变化;(4)流式细胞术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凋亡比例的变化。3、基于AFM的纳米压痕技术测定药物作用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前后,单细胞机械特性及配体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分子力的变化。结果:1、(1)胃肠道间质瘤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细胞形状、核分裂象、NIH分级及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细胞形状、肿瘤原发位置、肿瘤大小、核分裂象、NIH分级、手术治疗方式、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CD117、DOG-1、CD34、SMA、S-100、Desmin均未影响患者预后,还需寻找更多的预后因子对临床预后进行精确评估。2、(1)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并减弱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联合作用时以上作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2)Gab1、Grb2、PI3K、AKT及GSK-3β基因水平在药物处理作用下降低,联合作用时以上作用效果更为明显(p<0.05);(3)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处理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G0/G1期比例增加,凋亡比例增高(p<0.05);联合用药凋亡比例较单独用药差异显着(p<0.05)。3、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进行扫描,分别得到GIST单细胞偏差图、高度图及三维成像图,利用纳米压痕测定抗癌药物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及联合用药对原代培养的胃肠道间质瘤单细胞机械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杨氏模量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GIST细胞硬度变小,趋于凋亡,即药物达到一定的疗效。同时利用修饰有EGF的探针测量药物作用下EGF与间质瘤细胞表面受体EGFR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结果显示药物作用后EGF-EGFR之间分子结合力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胃肠道间质瘤Ki-67增殖指数与肿瘤细胞形状、核分裂象、NIH分级及是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评估GIST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2、伊马替尼、舒尼替尼都可以抑制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联合作用时具有协同作用。3、伊马替尼、舒尼替尼可以通过影响GIST细胞的机械特性及EGFR通路中细胞膜表面配体与受体的分子结合力而发挥药效,深化对两种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总之,伊马替尼及舒尼替尼联合用药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膜表面机械特性及EGF-EGFR之间分子结合力产生影响,进而引起细胞内部信号转导通路的变化,从而引起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我们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对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杨莹[2](2021)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结直肠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最为主要的死亡原因。抑制转移及减少远处转移灶的大小和数量,降低肿瘤负荷,可以显着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肿瘤细胞的转移并不完全由肿瘤细胞决定。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对于肿瘤细胞的转移及在远处脏器的定植也有重要作用。其中肿瘤相关性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研究报道肿瘤细胞(种子)可以携带CAFs共转移,共转移的CAFs可以帮助肿瘤细胞在远处器官定植并形成转移灶。在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患者的外周血中均发现了 CAFs的存在,而且循环CAFs的数量和患者预后显着相关,抑制CAFs转移有希望减少结直肠癌转移的发生。所以我们计划研究结直肠癌中CAFs转移的机制,期望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研究方法1我们首先与结直肠癌细胞系共培养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将之诱导分化为CAFs,应用Western blot、流式细胞分析、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等验证CAFs的特征;粘附实验、迁移和侵袭实验、裸鼠结直肠癌皮下移植模型等验证CAFs本身迁移和侵袭能力上调及探索CAFs对结直肠癌转移的促进作用从而明确CAFs的功能。2探索调控CAFs迁移和侵袭的机制。应用Western Blot、RT-PCR分析MSCs和CAFs之间HIF-1 α、miR210、VMP1等基因表达的差异;基因干扰及过表达实验分析上述基因之间的调控作用;CHIP实验验证HIF-1 α对miR210的转录调控作用;双荧光素报告酶等验证miR210对VMP1的调控作用;并在裸鼠结直肠癌皮下移植模型中验证干扰miR210对CAFs转移及结直肠癌肺转移灶形成的影响。3在裸鼠构建结直肠癌皮下移植模型,检测CAFs对转移的结直肠癌细胞定植并形成转移灶的影响。(实验流程图见下)。研究结果1 MSCs与结直肠癌细胞系共培养后可以被诱导分化为CAFs,其特征性蛋白α-SMA和FAPA表达显着上调,成骨及成脂分化能力消失。CAFs与MSCs相比,粘附能力下降,迁移和侵袭能力显着增强。在裸鼠结直肠癌皮下移植模型中,与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共移植的MSCs能够在皮下肿瘤组织中分化为CAFs。MSCs和HCT116共移植组的裸鼠有更多的远处转移灶。裸鼠活体荧光成像和肺组织多重免疫荧光染色发现人源的CAFs可以从裸鼠原发灶中转移到远处器官,其定植的部位和转移的结直肠癌细胞相邻。2 MSCs分化为CAFs后,HIF-1α表达显着上调,抑制HIF-1α具有抑制CAFs迁移和侵袭的作用。HIF-1α可以通过与miR210的启动子区结合,调控miR210的转录。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双荧光素报告酶的结果发现miR210可以直接作用于VMP1的3‘UTR区,调控VMP1的表达。miR210过表达或者VMP1干扰能够增强CAFs的迁移和侵袭,反之则结果相反。HIF-1α/miR210/VMP1信号通路可能具有调控CAFs迁移侵袭的功能。干扰miR210后,CAFs转移减少,同时结直肠癌转移灶的数量也显着下降,从而证实miR210通过调控CAFs转移影响结直肠癌转移。3将已经形成皮下肿瘤灶裸鼠分成4组,2组对侧肢体分别注射Matrigel胶或者CAFs混合Matrigel胶。5周后在CAFs混合Matrigel胶组注射处发现结直肠癌转移灶形成。另2组尾静脉分别注射PBS溶液或者CAFs。5周取出裸鼠肺组织检测,发现CAFs组的肺转移灶的数量显着增多,表明CAFs有促进转移的结直肠癌细胞定植并形成转移灶的作用。研究结论1结直肠癌裸鼠模型中,转移灶部分CAFs来源于原发灶2在结直肠癌中,HIF-1α/miR210/VMP1信号通路调控CAFs迁移侵袭。通过抑制miR-210表达能够抑制CAFs转移,减少结直肠癌的转移。3在裸鼠结直肠癌模型中,CAFs可能具有促进转移的结直肠癌细胞定植并形成转移灶的能力。

刘丽,白春侠,曹美荣[3](2021)在《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针对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在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对150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根据患者病理组织结果分组,分为观察组(90例,乳腺癌)和对照组(60例,乳腺良性病变),采用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两组患者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诊出率情况,分析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与乳腺癌疾病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CD34阳性诊出率(81.11%)明显高于对照组(13.33%),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诊出率(75.55%)明显高于对照组(15.00%)(P <0.05)。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超声BI-RADS分级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乳腺间质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患者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能够评估患者疾病发展情况。

王猛[4](2020)在《shRNA沉默AFAP1L1基因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内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研究肌动蛋白丝相关蛋白1相似蛋白1(AFAP1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达的临床意义。2、探讨shRNA沉默AFAP1L1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AFAP1L1参与调控肺癌发生进展的分子机制。3、通过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介导shRNA沉默AFAP1L1基因,观察其对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应用Max Vision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84例癌组织和69例正常组织中AFAP1L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AFAP1L1蛋白在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病理分期的关系。2、利用shRNA干扰技术敲减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的AFAP1L1基因,抑制其在细胞内的转录翻译水平。随后使用Celigo图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周期,以Annexin V(锚定蛋白)作为标记,测定细胞凋亡水平。通过Transwell实验研究AFAP1L1敲减肺腺癌细胞侵袭能力。进一步通过Path Scan细胞内信号转导阵列分析AFAP1L1敲减A549细胞的下游癌症信号蛋白。3、构建重组AFAP1L1基因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通过裸鼠成瘤实验体内验证AFAP1L1敲减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通过Max Vision免疫组化法我们在84例NSCLC癌组织中检测62例AFAP1L1的不同程度表达(73.8%),而在69例正常组织中仅检测到16例(23.2%)。AFAP1L1在NSCLC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组织中低或无表达(χ2=38.84且P<0.005),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2、进一步分析发现,AFAP1L1的表达与肺癌病理分期相关。在I期、II期NSCLC患者组织标本中分别检测到53.8%和65.6%存在AFAP1L1的表达,而在III期+IV期NSCLC病人中AFAP1L1的表达率为88.5%。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5.596且P<0.05)。3、AFAP1L1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淋巴结转移、胸膜侵犯和脉管浸润相关。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标本的AFAP1L1表达阳性率为85.1%,而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标本的AFAP1L1表达阳性率为62.2%。组间对比结果为χ2=4.653且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有胸膜侵犯组和无胸膜侵犯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2.5%和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6,P<0.05)。有脉管浸润组和无脉管浸润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2.1%和57.1%,有统计学差异(χ2=4.811,P<0.05)。此外,AFAP1L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4、成功构建AFAP1L1-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研究发现敲低肺腺癌A549细胞AFAP1L1基因后明显抑制其增殖和侵袭能力;在细胞周期方面研究发现敲低AFAP1L1基因促进细胞周期向G1和G2/M期转变,G1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与阴性对照的shRNA转染细胞相比,细胞凋亡在AFAP1L1-shRNA转染的细胞中的增加。Transwell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质粒对照组相比,干扰实验组穿膜的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ath Scan细胞内信号转导阵列分析,我们发现AFAP1L1的下调显着激活了P38和caspase3,并抑制PRAS40活化。5、利用活体成像技术通过裸鼠成瘤实验对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分析显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肿瘤体积分别为:619.80±278.97mm3、289.50±47.07mm3,差异有显着性差异。空白对照组、实验组肿瘤重量分别为:0.966±0.185g、0.583±0.057g,实验组肿瘤重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此外,通过对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进行活体成像,结果显示相比空白对照组,实验组荧光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1、AFAP1L1蛋白表达水平在NSCLC癌组织中显着高于正常组织,并且与NSCLC的病理分期、胸膜侵犯、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密切相关,与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无统计学意义。2、AFAP1L1加速肺腺癌细胞周期进程,抑制肺癌细胞凋亡,促进肺癌细胞的侵袭。3、RNA干扰作为一种高效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沉默肺癌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构建稳定表达靶基因RNA干扰的慢病毒载体(shRNA-AFAP1L1-LVs)进行后续实验发现,于在体内外特异地抑制人肺癌细胞系中AFAP1L1基因的表达,可以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549细胞株的生长增殖侵袭能力。利用活体成像技术,验证了沉默AFAP1L1基因对肺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细胞的恶性行为奠定基础,为揭示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更多证据,AFAP1L1有成为肺癌基因疗法中作用靶点的潜力。

西尔扎曼·阿不都拉[5](2020)在《Stathmin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全球范围内胃间质瘤作为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胃间质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日益增高,预后差,这与它的深侵袭性、高转移率、临床症状的隐匿性、高复发率密切相关。本研究中我们分析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微管解聚蛋白(Stathmin)的表达程度与一般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验证Stathmin是否是GIST患者的诊断、治疗及其预后中发挥重要机制的蛋白;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技术检测96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Stathmin蛋白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Stathm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一般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tathmin蛋白在胃肠间质瘤组织中阳性率为46%(44/96),Stathmin在胃肠间质瘤组织中过度表达;Stathmin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危险度以及CD34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块大小、浸润深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GIST患者中Stathmin过度表达并与肿瘤危险度分级、CD34(+)密切相关。Stathmin有可能成为判别该病的辅助诊断及患者病情恶化的指标,为今后GIST病人的诊断、临床治疗策略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苗洋洋[6](2016)在《免疫组化双染法在乳腺早期浸润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所有女性肿瘤发生的第二位。对于乳腺导管内癌患者而言,有无合并浸润癌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到治疗方法及预后,且对患者的心理及生活状态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判断导管内癌有无合并浸润,尤其是早期浸润,往往十分困难,早期浸润主要包括直径不超过1mm的微浸润癌和直径1-2mm的浸润癌。乳腺早期浸润癌经常在高级别导管原位癌的背景下发生,少数情况下会伴发其他类型导管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乳腺肿瘤的分类中,对于乳腺微浸润癌的定义是“在乳腺间质中,出现一个或多个独立的显微镜下的浸润灶为特征,并且每一个浸润灶的大小均不超过1mm”。由于癌灶过小,乳腺微浸润癌的诊断对于病理学家来讲仍然是很大的挑战:乳腺导管原位癌周围的纤维化,炎性反应和其他间质病变都有可能导致误诊为微浸润癌,另外一方面,在间质中的微浸润癌团块也很容易被忽略而导致漏诊。同样,对于直径1-2mm的乳腺早期浸润癌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而增加诊断难度。组织病理学上,乳腺浸润癌的标志是癌灶周围肌上皮细胞层的缺失。免疫组化法对于乳腺早期浸润癌的病理诊断过程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辅助手段,目前有多种用来检测肌上皮细胞层的抗体标记物,其中最常用的标记物有SMM-HC,Calponin和p63。然而,针对肌上皮的免疫组化单项标记,仍然不能确定间质中一些缺乏肌上皮细胞层的微小细胞团是否为癌细胞团(可表达上皮标记)或者仅仅是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不表达上皮标记)。免疫组化双染法是一种可以在组织中同时标记两类不同抗原的方法,每类抗原可以由一到两种抗体(显示同种颜色)标记,而两类抗原显示两种不同的颜色,从而在同一组织中的不同细胞类型中表达,由于免疫组化双染法的此种特性,同时双染肌上皮细胞层和上皮细胞层可对乳腺早期浸润癌的诊断提供帮助。本研究通过将乳腺特异性肌上皮细胞标记物(calponin和p63蛋白)和腺上皮细胞标记物(e-cadherin和ck7)搭配,在乳腺组织中进行免疫组化单染,两抗体双染和三抗体双染,并进行鸡尾酒法和顺序性双染法的比较,确定一组最优的组合和最优方法,之后将此组合和方法应用于下述实验中进行验证,检测在病理诊断中对有无浸润癌诊断困难的乳腺癌病例和高级别导管原位癌组织间质中的早期浸润癌的发生情况,从而尝试寻找一组适合推广到常规临床病理诊断中的免疫组化双染法及可搭配组合。目的通过分析对比免疫组化单染法(p63和calponin)、两抗体鸡尾酒双染法(p63+ck7和calponin+e-cadherin)、三抗体鸡尾酒双染法(calponin/p63+e-cadherin和calponin/p63+ck7)和三抗体顺序性双染法(calponin/p63+e-cadherin和calponin/p63+ck7)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效果,筛选出本研究中可在乳腺组织中应用的最优组合和最优方法。研究筛选出的最优组合和最优方法是否可以提高乳腺早期浸润癌病例的确诊率。研究高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中早期浸润癌的发生情况。方法1.(1)利用免疫组化单染maxvision二步法检测1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63和calponin两种蛋白在乳腺肌上皮细胞的表达情况;(2)利用两抗体鸡尾酒双染法检测calponin+e-cadherin和p63+ck7两组抗体在正常乳腺组织的肌上皮和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3)利用三抗体鸡尾酒双染法和三抗体顺序性双染法检测calponin/p63+e-cadherin和calponin/p63+ck7在乳腺正常组织肌上皮细胞层和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2.在临床病例中,选取34例在病理诊断中对有无早期浸润癌诊断困难的乳腺癌病例(包括病理诊断标明为可疑浸润或参加会诊后才确定浸润的病例),应用上一阶段筛选出的最优组合及方法进行检测。3.应用第一阶段筛选出的最优组合及方法检测29例乳腺高级别导管原位癌的部分组织中是否有早期浸润癌情况的发生。结果1.正常乳腺组织的检测结果显示,在肌上皮细胞层的染色强度上,三抗体鸡尾酒双染法优于三抗体顺次性双染法(p<0.05),并且优于单染法(p<0.05)和两抗体鸡尾酒双染法(p<0.05)。综合评分系统对肌上皮细胞层和腺上皮细胞层抗体表达情况的综合得分显示,calponin/p63+e-cadherin三抗体鸡尾酒双染法和三抗体顺序性双染法对于乳腺导管的肌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层的染色得分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lponin/p63+ck7三抗体鸡尾酒双染法优于三抗体顺序性双染法(p<0.05)。通过正常乳腺显微镜下图像的染色效果结合综合评分判断,显示calponin/p63+e-cadherin三抗体鸡尾酒双染法是染色效果的最优选择。2.通过应用calponin/p63+e-cadherin三抗体鸡尾酒双染法对有无早期浸润癌诊断困难病例检测结果显示,21例有明确浸润癌,含2例(5.89%)局灶片状浸润,5例(14.71%)浸润范围>1mm的浸润癌,14例(41.18%)微浸润癌(≤1mm),确诊率提高。3.通过应用calponin/p63+e-cadherin三抗体鸡尾酒双染法对乳腺高级别导管原位癌的部分组织检测结果显示,有4例(13.79%)可发现微浸润癌组织(≤1mm)。结论1.在乳腺组织中,三抗体鸡尾酒双染(calponin/p63+e-cadherin)法在提高肌上皮细胞显色的特异性和敏感度的同时,与导管腺上皮细胞显色形成鲜明对比,易于观察,是这项研究中同时检测乳腺组织腺上皮及肌上皮的最优组合及方法。2.三抗体鸡尾酒双染(calponin/p63+e-cadherin)法可提高乳腺早期浸润癌的确诊率及诊断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应用价值。

赵九英[7](2016)在《肝脏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肝脏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肝脏转移性乳腺癌、平滑肌肉瘤、胃肠道间质瘤、嗜铬细胞瘤、结肠癌各一例临床病理特征,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及鉴别诊断。[结果]:形态学特点和免疫组织化学可以准确诊断肝脏转移性肿瘤。[结论]:肝脏转移性肿瘤的明确诊断是基于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标记和临床病史三结合的统一。

刘君君[8](2015)在《乳腺叶状肿瘤KIT拷贝数变化及恶性叶状肿瘤恶性分级与预后分析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乳腺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urs,PTs)是一种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2012年WHO乳腺肿瘤病理学新分类仍保持对该肿瘤的命名和分类标准,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该病局部切除术后易于复发,恶性者易于发生血行转移。国内外已经开展了一些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通过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筛选出三类叶状肿瘤中染色体4q12位点有增益的差异,该增益的染色体区域所对应的候选基因有SCFR(干细胞因子受体原癌基因家族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 oncogene homolog,KIT,c-kit,CD117)。本研究旨在探讨叶状肿瘤中c-kit间质过表达与KIT基因拷贝数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叶状肿瘤恶性进程的发生发展机制。据美国监测、流行病学与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资料显示每年每10万女性有2.1例被诊断为恶性乳腺叶状肿瘤。与良性和交界性叶状肿瘤比较,恶性叶状肿瘤更具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也更具高的复发率及转移率,从而导致预后不良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对恶性叶状肿瘤的恶性分级尚未有统一标准,且国内外各类研究中缺乏专项探讨恶性叶状肿瘤生物学行为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回顾性研究,为了探讨恶性叶状肿瘤恶性分级的标准及意义,以及恶性叶状肿瘤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学特征对无病生存、无转移生存以及总生存率的影响,进行本研究。方法1、通过本课题组前期进行的乳腺叶状肿瘤染色体异常的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得知良性与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在染色体4q12(增益)处有差异(P<0.05),选定该染色体区域所对应的候选基因SCFR(干细胞因子受体原癌基因家族stem cell factor receptor oncogene homolog,KIT,c-kit,CD117)。研究中包括2005年至2014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叶状肿瘤病例348例,此研究期间共有恶性叶状肿瘤113例,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良性叶状肿瘤120例和交界性叶状肿瘤115例。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c-kit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中上皮以及间质表达的差异。2、因间质部分为叶状肿瘤的肿瘤性成分,故按照c-kit间质表达情况将病例分为c-kit表达阳性组和c-kit表达阴性组。通过组织HE染色定位,选取肿瘤组织丰富的区域进行石蜡组织提取DNA实验,提取叶状肿瘤组织DNA,以进行基因组PCR实验。3、结合基因组PCR引物设计原则与实时定量PCR实验引物设计原则,针对KIT基因的15号外显子和18号外显子设计引物,选取在叶状肿瘤中无表达差异的ACTB(β-actin)作为内参,进行基因组PCR实验,探讨KIT基因拷贝数变化与c-kit间质表达之间的相关性。4、总结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从1987年4月至2013年12月共计188例恶性叶状肿瘤病例,所有病例经过手术切检,福尔马林固定,切片HE染色后由三位病理医生进行诊断并且分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乳腺肿瘤的分类,当叶状肿瘤中同时出现间质细胞核多形性、间质过度生长从而使一个低倍视野下不能检出上皮成分仅存在间质成分、核分裂象增多(≥10/10HPF)、间质细胞过度弥漫性生长以及肿瘤浸润性边界应诊断为恶性叶状肿瘤。当叶状肿瘤中出现恶性异源性成分时,即使不同时出现以上情况也可诊断为恶性叶状肿瘤。叶状肿瘤的肿瘤性成分为间质成分,故结合叶状肿瘤的特点与软组织肉瘤分级标准对恶性叶状肿瘤进行恶性等级分级,结合肿物的间质异型性、间质过度生长情况、核分裂象数目、间质分化程度及异源性化生情况和肿物坏死情况将恶性叶状肿瘤分为低度恶性、中度恶性和高度恶性叶状肿瘤。分析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患病侧别、近期快速增长史、疼痛、低分级病史、异源性化生成分以及复发转移死亡与恶性叶状肿瘤恶性等级之间的相关关系。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探讨与恶性叶状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有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运用单因素生存分析以及多因素生存分析,分析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患病侧别、近期快速增长史、疼痛、低分级病史、异源性化生成分以及恶性等级对无病生存、无转移生存以及总生存率的影响。结果1、研究中包括乳腺叶状肿瘤病例348例,其中良性叶状肿瘤共计120例,占研究全部病例的34.4%;交界性叶状肿瘤115例,占研究全部病例的33.1%;恶性叶状肿瘤113例,占研究全部病例的32.5%。c-kit间质阳性表达者共计163例,研究病例的c-kit间质染色总体阳性率为46.8%,其中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叶状肿瘤c-kit间质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4.2%、53.1%和64.6%。C-kit间质表达阳性率随叶状肿瘤等级升高而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kit间质表达与叶状肿瘤的等级呈正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319,P<0.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良性叶状肿瘤c-kit间质阳性表达与交界性叶状肿瘤c-kit间质阳性表达具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良性叶状肿瘤c-kit间质阳性表达与恶性叶状肿瘤c-kit间质阳性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交界性叶状肿瘤与恶性叶状肿瘤c-kit间质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2、C-kit上皮表达阳性共计328例,总体阳性率达98.2%,其中良性、交界性与恶性叶状肿瘤c-kit上皮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99.1%和95%。C-kit上皮表达阳性率随叶状肿瘤等级升高而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C-kit上皮阳性表达与叶状肿瘤的等级呈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为-0.149,P=0.006)。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发现良性叶状肿瘤c-kit上皮阳性表达与恶性叶状肿瘤c-kit上皮阳性表达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而良性叶状肿瘤与交界性叶状肿瘤以及交界性叶状肿瘤与恶性叶状肿瘤之间c-kit上皮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57,P=0.068)。3、对所有348例病例进行DNA提取,据DNA质控以及实时定量PCR实验的原则要求,共计42例叶状肿瘤进行基因组PCR实验。对42例叶状肿瘤病例按照c-kit间质表达情况进行分组,c-kit阳性表达组共计29例(占所有进行基因组PCR实验病例的69.1%)与c-kit阴性表达组共计13例(占所有进行基因组PCR实验病例的30.9%)。针对KIT基因15号外显子设计引物进行的基因组PCR实验中,共计34例样本KIT基因拷贝数增加,占所有进行基因组PCR实验病例的80.9%,其中c-kit阳性病例为27例,占所有实验c-kit间质阳性病例的93.1%;c-kit阴性病例中KIT基因拷贝数增加为7例,占所有实验c-kit间质阴性病例的53.8%,两组间具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相关性分析KIT基因拷贝数增加与c-kit间质过表达的关系,证明叶状肿瘤中c-kit间质阳性表达与KIT基因拷贝数增加具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462,P=0.002)。4、针对KIT基因18号外显子设计引物进行的基因组PCR实验中,共计36例样本KIT基因拷贝数增加,占所有进行基因组PCR实验病例的85.7%,其中c-kit阳性病例为27例,占所有实验c-kit间质阳性病例的93.1%;c-kit阴性病例中KIT基因拷贝数增加为9例,占所有实验c-kit间质阴性病例的69.2%,两组间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相关性分析KIT基因拷贝数增加与c-kit间质过表达的关系,证明叶状肿瘤中c-kit间质阳性表达与KIT基因拷贝数增加具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315,P=0.042)。与针对KIT基因15号外显子设计引物进行的基因组PCR实验结果一致。5、结合恶性叶状肿瘤的组织学特点以及软组织肉瘤的分级标准,制定恶性叶状肿瘤的分级标准:将间质异型性与间质细胞过度生长分为两级,评分分别为1,2;根据核分裂象多少分为三级别,分别为10-14/10 HPF、15-20/10 HPF和≥20/10 HPF,评分别为1-3;根据间质分化以及异源性化生情况分为三级,无异源性化生成分或者分化良好的异源性化生成分(例如高分化脂肪肉瘤)评分为1分,有明确诊断的异源性化生成分评分为2分,有两种及两种以上异源性化生成分以及胚胎或未分化肉瘤、滑膜肉瘤或骨肉瘤者评分为3分;根据肿瘤坏死情况评分,肿瘤无坏死成分者评分为0分,坏死成分占肿瘤小于50%者评分为1分,坏死成分占肿瘤大于等于50%者评分为2分。根据以上评分系统将各项评分加和,获得对恶性叶状肿瘤的评分,并根据评分将恶性叶状肿瘤分为三级:4-6分为低度恶性叶状肿瘤,7-9分为中度恶性叶状肿瘤,10-12分为高度恶性叶状肿瘤。188例恶性叶状肿瘤中,低度恶性叶状肿瘤为88例(46.8%),中度恶性叶状肿瘤为77例(41%),高度恶性叶状肿瘤为23例(12.2%)。6、恶性叶状肿瘤的恶性等级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关系经过统计学分析得出,恶性等级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关(P<0.001),恶性程度越高越多选择全乳切除术,而恶性程度较低的患者则更多选择切缘阴性的局部广泛切除术;恶性程度不仅与治疗相关,还与远处转移(P<0.001)和死亡(P<0.001)的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分析中发现恶性等级越高的恶性叶状肿瘤患者具有肿物更大(肿物最大径≥5cm)、年轻(年龄<35岁)的特征,以及更多的患者具有疼痛和近期快速增长的临床症状,但无统计学意义。7、对于与肿瘤局部复发有关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随访期间共计37例恶性叶状肿瘤患者发生局部复发,总体复发率为19.7%,其中16例为低度恶性叶状肿瘤,占研究中所有低度恶性叶状肿瘤的18.2%;20例为中度恶性叶状肿瘤,占研究中所有中度恶性叶状肿瘤的26%;1例为高度恶性叶状肿瘤,占研究中所有高度恶性叶状肿瘤的4.3%。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轻(P=0.040)、肿物具有异源性化生成分(P=0.013)以及选择乳房全切术(P=0.031)的患者更易发生复发,为排除混杂因素的影响进一步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年轻(P=0.012)以及肿物具有异源性化生成分(P=0.027)对恶性叶状肿瘤的复发有影响,而术式的选择并非恶性叶状肿瘤复发的影响因素(P=0.065)。8、对于与肿瘤远处转移有关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随访期间共计10例恶性叶状肿瘤患者发生远处转移,总体转移率为5.3%,其中1例为低度恶性叶状肿瘤,占研究中所有低度恶性叶状肿瘤的1.1%;3例为中度恶性叶状肿瘤,占研究中所有中度恶性叶状肿瘤的3.9%;6例为高度恶性叶状肿瘤,占研究中所有高度恶性叶状肿瘤的26.1%。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年轻(P=0.033)、肿物更大(P=0.032)、近期快速增长史(P=0.047)以及恶性等级(P<0.001)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调整后发现恶性等级(P<0.001)、近期快速增长史(P=0.029)与肿物侧别(P=0.046)对恶性叶状肿瘤的转移有影响。9、对所有恶性叶状肿瘤进行无病生存、无转移生存及总生存的生存分析。对188名恶性叶状肿瘤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5个月到25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3.5个月。在无病生存的单因素生存分析中证明,肿物存在异源性化生成分(P=0.001)以及患者年轻(P=0.008)与患者不良的无病生存有关。选择局部广泛切除术的患者比选择乳房全切术的患者有更佳的无病生存时间(P=0.025)。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物具有异源性化生成分(P=0.003)以及年轻(P=0.012)为对患者无病生存影响的独立预后指标。对于无转移生存的单因素分析证明年轻(P=0.029)以及恶性等级(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无转移生存分析发现,恶性等级(P<0.001)为独立预后指标。对于总生存的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发现,恶性等级(P<0.001)为其独立预后指标。结论研究显示c-kit的间质阳性表达率随叶状肿瘤恶性程度升高而升高,二者正相关,而与之相反的是c-kit的上皮阳性表达率与叶状肿瘤恶性程度负相关。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c-kit间质阳性表达在良性与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之间具有明显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而交界性与恶性叶状肿瘤之间不具有差异,与之前本课题组对叶状肿瘤进行比较基因组杂交实验的结果一致。在叶状肿瘤中c-kit间质表达阳性与KIT基因拷贝数增加有明显相关性,KIT基因拷贝数增加可能在叶状肿瘤恶性进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恶性叶状肿瘤的恶性分级与其转移和死亡的不良预后明显相关,在临床诊断与应用中,应推广恶性叶状肿瘤的恶性分级系统。对恶性叶状肿瘤进行无病生存、无转移生存和总生存分析发现肿物过大、患者年轻以及肿物存在异源性化生成分时提示预后不良,应予以注意。恶性等级为患者在无转移生存以及总生存分析中的独立预后指标,而肿物中具有异源性化生成分以及患者年轻是对恶性叶状肿瘤无病生存期产生影响的因素。

艾力·赛丁[9](2013)在《胃间质瘤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的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特征、病理免疫组化特点、生物学表现及预后相关因素。(2)研究DOG1在胃间质瘤中的免疫组化表达及临床意义,并与CD117、CD34等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比较,为进一步提高GST的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3)通过DOG1、CD117、CD34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胃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恶性潜能分级的对比研究,分析以上指标在两种民族间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70例胃间质瘤病例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电话和信件随访。分析胃间质瘤的临床生物学特性、诊治、以及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破裂、核分裂像、手术方式、病理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标志、恶性潜能分级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2)使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73例经手术与组织病理检查明确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检测DOG1的表达,分析DOG1在GIST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3)选择经手术与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资料完整的汉族和维吾尔族胃间质瘤病例共62例,经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DOG1,并通过比较DOG1、CD117和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胃间质瘤中的表达、恶性潜能分级等生物学特征分析等对比研究,分析GST的民族差异,分析比较两各民族的生存率和预后。结果:(1)在70例GST中CD117、CD34、SMA、S-100和Ki-67阳性比例各自是94.3%(66/70)、91.4%(64/70)、38.6%(27/70)、24.3%(17/70)、84.3%(59/70);以上免疫组化指标在GST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原发部位、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及恶性潜能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0.05)。(2)CD117、CD34、SMA、S-100和Ki-67对G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CD117检测是诊断GST的常规检查,但以上指标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3)GST患者性别、年龄、首发症状、肿瘤原发部位等因素与预后无相关性(P>0.05)。肿瘤大小、核分裂像计数和恶性潜能分级与预后相关,其中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计数是影响GST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4)在73例GIST中DOG1阳性率为91.78%(67/73),而在26例非GIST中阳性率为11.5%(3/26)。因此在GIST的诊断方面,特别是针对CD117阴性的GIST中,DOG1能够起很好的补充效益,能够提高GIST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作为诊断GIST的常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5)DOG1在GIST中的表达与GIST的性别、年龄、肿瘤的位置、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和恶性潜能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P>0.05)。(6) DOG1在GIST中的表达与GIST的预后无相关(P>0.05), DOG1不能作为评价GIST预后的指标。(7)GST中汉族和维吾尔族在性别方面有差异(P<0.05),GST在维吾尔族男性中比汉族男性多见。(8) DOG1、CD117、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的表达分别为91.67%(44/48)、93.75%(45/48)、91.67%(44/48)和92.86%(13/14)、92.86%(13/14)、92.86%(13/14),在两个民族之间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9)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和恶性潜能分级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与预后相关(P<0.05),但对两个民族间生存率的影响作用无区别。结论:(1)GST患者男女比例1.06:1,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0-69岁居多,中位年龄59.1岁。临床表现以腹胀不适为主,其次为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部包块,临床特异性不明显。(2)GST发病部位常见于胃体,其次是贲门和胃窦。GST以超声内镜检查率最高,免疫组化检查,特别是CD117检测是诊断GST的常规检查。免疫组化检测SMA和S-100蛋白有利于GIST的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3)DOG1在GIST诊断方面,具有CD117的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尤其对于CD117阴性的GIST,DOG1可发挥良好的互补作用,减少GIST的漏诊率,可推广应用DOG1在GIST诊断过程中的免疫组化检测。联合CD117和CD34在GIST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其诊断准确率。(4)DOG1不能作为划分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在划分肿瘤恶性程度方面,需要结合肿瘤实体大小、细胞分裂像等因素。(5)在临床上,运用NIH恶性潜能分级方法来判断GST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是合理、科学、简单、可行的方法。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是影响GST预后的独立因素。(6)GST的预后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位置、首发症状和DOG1、CD117、CD34、SMA S-100、Ki67的表达等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7)手术是原发GST的首选治疗,首次手术力争根治性切除肿瘤是GST手术治疗的关键。(8)GST在维吾尔族男性中比汉族男性多见。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和恶性潜能分级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与预后相关,但对两个民族间生存率的影响作用无差异。(9)DOG1、CD117和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同时与两个民族的预后无相关性。

李姝睿,赵峰,张银华[10](2012)在《CD34和α-SM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间质中的表达与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CD34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间质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并术后经病理科诊断为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50例)、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5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50例)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0例)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乳腺间质细胞中CD34和α-SMA的表达。结果 CD34在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原位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4%、78%、48%及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0,P=0.0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D34阳性表达率低于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乳腺上皮非典型增生及乳腺导管原位癌。α-SMA在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乳腺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乳腺导管原位癌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8%、46%、62%及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72,P=0.0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α-SMA阳性表达率高于乳腺导管上皮普通型增生、乳腺上皮非典型增生及乳腺导管原位癌。结论富含α-SMA阳性表达而缺少CD34阳性表达的乳腺间质细胞更加有利于肿瘤的发生。

二、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病理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免疫组化检测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判读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临床特征
        3.1.1 性别、年龄
        3.1.2 发生部位
        3.2 病理特征
        3.2.1 大体检查
        3.2.2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3.3 免疫组化检测
        3.3.1 HE染色
        3.3.2 免疫组化检测
        3.4 Ki-67增殖指数与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关系
        3.4.1 Ki-67与GIST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3.4.2 Ki-67与免疫组化指标的关系
        3.5 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6 生存曲线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原代培养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原代细胞培养
        2.3.2 免疫荧光
        2.3.3 细胞总RNA的提取
        2.3.4 引物设计与合成
        2.3.5 CCK-8实验
        2.3.6 划痕实验
        2.3.7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
        2.3.8 cDNA合成
        2.3.9 实时定量PCR
        2.3.10 凋亡实验
        2.4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原代培养
        3.2 免疫荧光实验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细胞CD117蛋白的表达
        3.3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外显子基因突变测序分析
        3.4 CCK-8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的抑制情况
        3.5 划痕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迁移的影响
        3.6 Transwell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侵袭的影响
        3.7 qRT-PCR实验检测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对PI3K/AKT信号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3.8 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诱导胃肠道间质瘤细胞凋亡情况检测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对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及分子结合力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
        2.2 主要仪器
        2.3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杨氏模量
        2.4 探针功能化
        2.5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胃肠道间质瘤单细胞纳米级成像
        3.2 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机械特性测量
        3.3 探针功能化结果验证
        3.4 EGF与EGFR分子间作用力测量
    4 讨论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一)胃肠道间质瘤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对生物学相关机械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结直肠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MSCs来源的CAFs具有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转移的作用
    3.2 MSCs分化为CAFs后迁移侵袭能力增强
    3.3 HIF-1α调控CAFs的迁移和侵袭
    3.4 HIF-1α通过上调miR210的表达调控CAFs的迁移和侵袭
    3.5 miR210通过调控VMP1调控CAFs迁移和侵袭
    3.6 体内实验中干扰miR210表达后CAFs远处转移能力及其促肿瘤细胞转移能力减弱
    3.7 CAFs在裸鼠体内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定植
4 讨论
结论
创新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循环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主要缩略词表
致谢

(3)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试剂与设备
        1.2.2 方法
    1.3 评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诊出率比较
    2.2 CD34与患者疾病发展相关性分析
    2.3 平滑肌肌动蛋白与患者疾病发展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shRNA沉默AFAP1L1基因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内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AFAP1L1 在 NSCLC 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1.1.3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AFAP1L1在NSCLC组和正常肺组织组中的表达
        1.2.2 AFAP1L1 表达与 NSCLC 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病理分期的关系
    1.3 讨论
    1.4 小结
二、shRNA 沉默 AFAP1L1 对肺癌细胞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AFAP1L1基因在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
        2.2.2 shRNA靶点设计和AFAP1L1 基因慢病毒载体构建
        2.2.3 RT-PCT检测AFAP1L1 m RNA表达
        2.2.4 Western Blot检测AFAP1L1 的蛋白表达
        2.2.5 shRNA沉默AFAP1L1 导致A549 细胞增殖降低
        2.2.6 shRNA沉默AFAP1L1 抑制A549 细胞周期进程
        2.2.7 shRNA沉默AFAP1L1 促进A549 细胞凋亡
        2.2.8 shRNA沉默AFAP1L1对A549 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2.2.9 Path Scan细胞内信号转导阵列分析
    2.3 讨论
        2.3.1 AFAP1L1的结构与功能
        2.3.2 RNA干扰及对AFAP1L1 基因的沉默作用
        2.3.3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 RNA 干扰 AFAP1L1 表达对肺癌细胞 A549 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2.3.4 AFAP1L1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探讨
    2.4 小结
三、AFAP1L1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的体内试验研究
    3.1 对象及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慢病毒转染A549细胞
        3.2.2 MTT 检验细胞增殖能力
        3.2.3 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及活体成像情况
    3.3 讨论
        3.3.1 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3.3.2 慢病毒载体及其介导的RNA干扰应用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APAP家族:结构、功能及在肿瘤中的作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Stathmin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免疫组化双染法在乳腺早期浸润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部分免疫组化双染法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肝脏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病例分析
    1.1 肝脏转移性乳腺癌
    1.2 肝脏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
    1.3 肝脏转移性恶性嗜铬细胞瘤
    1.4 肝脏转移性平滑肌肉瘤
    1.5 肝脏转移性结肠癌
2. 肝脏转移性肿瘤的病理机制
3. 肝脏转移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4.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乳腺叶状肿瘤KIT拷贝数变化及恶性叶状肿瘤恶性分级与预后分析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乳腺叶状肿瘤c-kit过表达与KIT基因拷贝数变化间的相关性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实验试剂
        1.1.3 实验主要仪器
        1.1.4 病理组织学诊断和分析
        1.1.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1.6 基因组PCR
        1.1.7 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c-kit免疫组化染色
        1.2.2 KIT基因拷贝数变化与c-kit间质表达之间的相关性
    1.3 讨论
        1.3.1 KIT基因的异常表达
        1.3.2 c-kit在乳腺叶状肿瘤中表达的研究现状
        1.3.3 KIT基因突变在乳腺叶状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1.3.4 帕唑帕尼对于乳腺叶状肿瘤治疗作用的探讨
    1.4 小结
二、乳腺恶性叶状恶性分级系统及预后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2.2.2 恶性叶状肿瘤恶性分级系统
        2.2.3 恶性叶状肿瘤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2.4 生存分析
    2.3 讨论
        2.3.1 恶性叶状肿瘤分级系统
        2.3.2 恶性叶状肿瘤预后影响因素
        2.3.3 恶性叶状肿瘤的治疗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乳腺恶性叶状肿瘤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9)胃间质瘤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胃间质瘤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统计资料
        2.2 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2.3 治疗
        2.4 病理组织学形态
        2.5 免疫组织化学
        2.6 生存分析
    3 讨论
        3.1 胃间质瘤的定义
        3.2 胃间质瘤的流行病学现状
        3.3 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
        3.4 辅助检查
        3.5 组织病理学与免疫组化
        3.6 GST的治疗
        3.7 预后分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材料
        1.3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组织学形态
        2.2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2.3 生存及预后分析
    3 讨论
        3.1 DOG1的介绍
        3.2 DOG1与GIST的免疫组化特点
        3.3 DOG1在其他肿瘤中的研究情况
        3.4 GIST的诊断步骤
        3.5 基因学研究及诊断
        3.6 DOG1与GIST预后
    4 小结
第三部分 新疆汉族、维吾尔族胃间质瘤CD117、CD34、DOG1表达及恶性潜能对比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一般资料
        1.3 实验材料
        1.4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临床表现及特征
        2.2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组织病理特点
        2.3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免疫组化特点
    3 讨论
        3.1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临床病例特点比较
        3.2 DOG1、CD117和CD34在汉族和维吾尔族GST中的表达
        3.3 汉族和维吾尔族GST预后分析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10)CD34和α-SM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间质中的表达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方法
    1.3 结果判定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CD34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间质中的表达
    2.2 α-SM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间质中的表达
3 讨论

四、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伊马替尼与舒尼替尼对胃肠道间质瘤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D]. 王文思.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2]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结直肠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 杨莹.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3]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 刘丽,白春侠,曹美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21(06)
  • [4]shRNA沉默AFAP1L1基因对肺腺癌细胞增殖影响的体内外研究[D]. 王猛.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Stathmin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D]. 西尔扎曼·阿不都拉.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免疫组化双染法在乳腺早期浸润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D]. 苗洋洋. 郑州大学, 2016(02)
  • [7]肝脏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D]. 赵九英. 昆明医科大学, 2016(02)
  • [8]乳腺叶状肿瘤KIT拷贝数变化及恶性叶状肿瘤恶性分级与预后分析的研究[D]. 刘君君. 天津医科大学, 2015(05)
  • [9]胃间质瘤临床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的分析研究[D]. 艾力·赛丁. 新疆医科大学, 2013(02)
  • [10]CD34和α-SM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间质中的表达与意义[J]. 李姝睿,赵峰,张银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2(07)

标签:;  ;  ;  ;  ;  

乳腺间质CD34和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