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第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冯勇[1](2021)在《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人口和生态始终是区域发展所关注的核心,促进三者间协调发展也是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边境地区是国家领土和政权安全的特殊区域,其是否安定直系国家核心利益,西南边境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它是建设中缅孟印经济走廊的重要区域,对连接我国西面、南面区域主体,建设陆上、海上丝绸之路意义非凡。西南边境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开发历史、区域基础以及文化背景等影响,其经济、人口和生态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区域经济、人口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状态及其空间分异特征亟待分析与研究。文章对西南边境地区进行界定和阐述何为耦合协调度后,结合相关理论,运用科学方法对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和生态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并运用组合赋权模型(Combination Weighting Model)、耦合度模型(Coupling Degree Model)、协调度模型(Coordination Model)、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首位度(First Degree)和障碍度模型(Obstacle Degree)等定量方法和数理模型测度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和生态单系统发展水平、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障碍度等,并在此基础上为优化地区发展提出尝试性的有益探讨。文章主要结论如下:(1)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和生态单系统和综合作用系统发展水平时序演变特征方面。1)西南边境地区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1)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首位度指数(SW)均<2,总体波动提高但均为合理区间;区域间标准差(BZ)和变异系数(BY)呈波动下降趋势表明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1)发展态势更加平衡化。2)西南边境地区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2)总体波动增长但变化幅度不明显;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首位度指数(SW)均<2,总体波动提高但均为合理区间;区域间标准差(BZ)和变异系数(BY)总体波动上升表明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呈不均衡发展趋势。3)西南边境地区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3)总体波动增长,部分地区波动下降但变化较小;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首位度指数(SW)均<2,总体波动下降但均为合理区间;区域间标准差(BZ)和变异系数(BY)总体略微上升但变化较小。4)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综合系统发展水平(ZH)总体波动增长但变化幅度不明显;经济-人口-生态综合系统发展水平首位度指数(SW)均<2,波动变化明显但均为合理区间;标准差(BZ)较为稳定,但变异系数(BY)略微波动上升,表明本区相对差异变化幅度大于绝对差异。(2)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和生态单系统和综合作用系统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方面。1)西南边境地区红河州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1)相对较高,但存在波动变化;怒江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1)相对较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云南边境地区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1)普遍低于广西边境地区经济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1)。2)各州市人口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2)梯度分异渐趋明显,人口系统综合指数呈不均衡发展态势。3)西双版纳、怒江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3)历年处于较高水平,且总体趋于稳定;红河、百色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3)历年处于较低水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西南边境地区各州市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U3)呈均衡发展态势。4)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综合发展水平(ZH)呈非均衡发展态势,红河综合指数历年较高,怒江综合指数历年较低。(3)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时序性演变特征方面。西南边境地区耦合协调指数(XT)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各年份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明显差距和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各州市耦合协调首位度指数(SW)均<2,总体趋于稳定,略微波动上升,但均为合理区间;标准差(BZ)略微增长、变异系数(BY)波动上升表明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增大,且后者(BY)变化与前者(BZ)相比更为明显,但两者变化范围均较小。(4)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空间分异特征方面。红河耦合协调指数(XT)均较高,多处于优质耦合协调层级;怒江耦合协调指数(XT)较低,多处于低级耦合协调层级,但耦合协调指数(XT)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其余多数州市在中级耦合协调层级、高级耦合协调层级间波动,耦合协调指数(XT)总体呈发展态势。(5)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影响因素方面。1)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的第一障碍度(D First Obstacle)、第二障碍度(D Second Obstacle)、第三障碍度(D Third obstacle)分别为:经济维度、生态维度和人口维度。2)阻碍作用较强、出现频率较高的因素(Q)主要为:进出口总额(X9)、人均GDP(X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X4)、人均地表水资源量(Z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7)、经济密度(X10)、固定资产投资(X2)、工业总产值(X1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X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Z4)、工业废水排放量(Z2)、卫生机构床位数(Y11)与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Y7)等。(6)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方面,主要涉及经济维度、人口维度、生态维度和三维系统的综合作用维度。
蔡梓萱[2](2020)在《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增长到2016年的53%,而2016部平均年中国西城镇化率仅为47%。2016年以来,中国开始积极培育和建设城市群,在西部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共4个城市群来加速推动西部城市化进程。这些城市群不是由行政划分的、简单的地域组合,而是政府综合跨区域优势而确定的。关中平原城市群不仅是中西部省份拓展发展空间、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载体,而且关系到跨省域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目标的战略全局。探索性地从生态足迹方法的核心体系去评价描述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水平,再利用LMDI对影响生态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为建立城市群生态监测体系奠定基础,而且将为推动以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带动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探索新路子,实现关中平原城市群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选取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样本,以2005—2017年为研究的时间尺度,在分析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均生态赤字及各账户动态变化的基础上,采用生态压力指数和生态经济协调系数评价城市群生态安全水平,并采用足迹深度与广度指标探讨资本流量消耗与资本存量占用程度对生态安全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均生态足迹增加了49.55%,人均生态承载力平缓波动,导致人均生态赤字增加了1.44倍。(2)关中平原城市群EPI较高,生态经济协调性差,2005年以来长期处于“完全不安全”的6级水平。(3)3D生态足迹的结果显示,关中平原城市群需要4.44倍的区域面积才能江中其资源消耗程度,对存量资本的消耗速度是对流量资本占用速度的4.76倍。(4)在各驱动因素中,以结构因素影响最为显着且以促进作用为主,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以抑制作用为主。(5)四种因素中,经济因素的贡献比例最大,达到123.14%。为此,提出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控制大气污染源头、强化土地功能分区的建议。通过定量分析生态安全水平因素同各资源、环境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解,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发展力度等对策建议,为提高城市群应对生态变化的韧性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
毕胜[3](2020)在《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中提出了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要求,为中国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指出了方向。但如何优化经济发展质量、强化政府治理能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是在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京津冀地区既是华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国家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对于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有着迫切的需求。如何把握城市发展质量的内涵,评价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质量的现状,分析其变动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于京津冀地区提升区域发展质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系统论、城市区位论、城市空间发展等相关理论,在界定城市发展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城市功能角度出发,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四个维度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城市发展质量进行测度与分析,具体内容如下:一是基于城市功能视角界定了城市发展质量的内涵,创新性地构建了包含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四个维度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06-2016年京津冀区域城市发展质量进行了测度,通过对指标权重和各维度分数的对比分析,发现城市服务功能和经济功能提升是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质量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各城市发展质量差异产生主要原因。京津冀地区整体城市发展质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整体发展呈不均衡状态,各城市社会发展质量差异很大,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京津冀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始终呈现不均衡发展状态。二是探索性地从城市发展质量角度考察了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的空间分异和演化规律。基于空间分类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从空间分类、空间关联两方面分析了 2006、2011、2016年三个截面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发现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关联与集聚趋势显着,城市发展极化现象仍比较突出。从城市发展质量整体层级特征来看,城市发展高质量和较高质量区域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环绕其周围的城市发展质量普遍较低。从城市发展质量的空间关联特征来看,城市发展质量的局部自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以北京、天津为H-H集聚、环北京周边L-H集聚以及环石家庄周围的H-L集聚三种类型,经济发展质量空间关联格局变化显着,社会发展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的空间格局未发生显着变化,环境质量的集聚模式与整体城市发展质量未形成显着关联特征。三是基于空间相关性与空间异质性实证研究了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差异的影响因素。运用2006-2016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别使用空间常系数和变系数模型对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空间杜宾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固定投资水平、财政支出水平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交通与通讯水平存在显着空间溢出效应,城市化水平对邻近城市发展产生负外部性,第二产业以及进出口贸易方面对城市发展质量的作用不显着;空间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固定投资水平、城市化水平、财政支出水平对城市发展影响程度最高的是北京和天津,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越高城市发展质量水平越高,对外开放程度对各个城市发展质量影响作用不显;空间收敛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区域投资、第三产业、交通与通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区域城市发展的差距的缩小,而财政支出水平和第二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京津冀各城市发展质量的差距。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探讨了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升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质量的路径。京津冀地区发展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协调,按照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规划的要求,优化京津冀地区城市空间格局,加快次级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引导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行政体制的引导作用和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抓住北京功能疏解契机,通过产业转移提升周边地区吸纳能力,提升京津冀城市发展环境,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
王彦芳[4](2019)在《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基于GVC与NVC对接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升级问题已然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要素禀赋优势形成的国内分工体系融入全球分工网络,通过采取“干中学”与竞争性模仿策略,实现了经济起飞和快速工业化。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与技术复杂度也已经远超过同等收入国家,甚至接近于高收入国家的水平。然而,由于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参与垂直分工,加之“技术封锁”、“市场限制”、“贸易壁垒”等因素,国内代工企业被“俘获”于GVC中低创新能力的低附加值环节,无法向价值链高端跃升。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要着力推动我国产业向GVC中高端迈进,加快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也明确指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诚然,中国作为发展中的转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贫富差距扩大,将加剧社会矛盾与不安定因素。从各地区融入国际专业化分工与国内分工的实践不难发现,GVC与国内价值链(Natiaonl Value Chain,NVC)分工有效对接机制的缺失将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例,其低附加值的GVC嵌入模式主要是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供给为前提与基础的,与中西部地区的分工协作被限制在初级生产要素的供给层面,并没有很好地履行GVC与NVC之间的二传手功能。不仅东部地区自身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与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而且也限制了其经济扩散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不利于欠发达地区摆脱低端技术路径依赖的贫困陷阱。这在一定程度将加剧区域经济差异与不平衡问题,致使我国面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当前,“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叠加,中国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将难以为继,更加迫使我国加快价值链升级进程,并从双重价值链分工的视角探索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行路径。由此,我们不禁思考,NVC与GVC分工是如何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GVC与NVC分工之间的对接态势如何?如何通过GVC与NVC双重价值链的对接互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对于以上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是促使本文展开相关研究的重要出发点。本文基于克鲁格曼提出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尝试从价值链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出发,为协调我国地区差距、破解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具体而言,本文的逻辑思路在于首先对现有相关研究及理论进行梳理与计量分析,然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及参与NVC和GVC分工的程度及演变态势进行全面系统地测度与把握,在此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考察国内外价值链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与机制,以及GVC与NVC双重价值链对接互动对于协调地区差距的作用路径,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论文主要包括八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及结论简要概括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相关背景、理论及现实意义、研究框架、主要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等方面,并基于此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二章为范畴界定及文献综述。在这一章,本文先基于现有文献对于区域经济差异、GVC与NVC的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而后运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最后从区域经济差异、价值链分工、双重价值链对接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概括及综述。第三章是关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差异现状的典型事实。本章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态势,并结合夜间灯光数据考察了我国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差异。我们发现,各省市之间的人均GDP差异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动趋势,大多数省份内部的经济差距呈现不同程度的缩小,运用夜间灯光数据的测度结果与官方统计数据大体不差。第四章是对不同地区参与GVC和NVC分工的测度。本章主要基于现有GVC分工的理论框架及分解逻辑,将中国省际间投入产出表整合到世界投入产出表中,考察我国各省区在双重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及演变。研究表明,部分东部省份参与NVC的程度明显下降,而参与GVC的程度有所上升;省际中间品贸易规模趋于扩大,分工日益密切;国内贸易增加值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国外贸易;大部分地区的生产链不断延伸,但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仍处于微利运营阶段。第五章是关于NVC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本章主要基于新经济地理和区域专业化分工构建了理论框架,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了NVC分工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结果显示,各区域之间的简单NVC分工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GVC分工对于NVC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调节效应并不确定,简单NVC分工对于GDP增长率的贡献存在明显的地区与产业偏向性。第六章为GVC分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经验检验。本章首先对GVC框架下中间品关联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进行了机理分析,然后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的中间品前向及后向关联指数,在此基础上检验了中间品关联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的前向关联弱化了经济集聚效应,有利于提升欠发达地区企业的生产率,进而缩小区域差距;中间品出口的后向关联则强化了本地市场效应,加剧了要素市场扭曲,倾向于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第七章为GVC与NVC双重价值链对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路径。本章基于国际分工收益分配理论,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维度分析了双重价值链对接互动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协调路径,提出相关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基础设施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利于促进GVC与NVC的有效对接,而双重价值链的对接互动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同质竞争,进而缩小地区差距。第八章为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从深化NVC分工体系、优化GVC中间品关联及促进双重价值链对接三个方面提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总而言之,相比于现有文献,本文对价值链分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首先,将中国省区差异及价值流纳入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同时考察GVC与NVC分工及其对接互动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并运用现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实证检验,这有别于只考虑NVC或仅关注GVC的研究。其次,将现有研究中笼统的“国外(或境外)”或“国内”进一步细分到国内各个省市和主要贸易伙伴国,以期更准确细致地把握不同省市在GVC与NVC分工系统中的融入程度及地位演变。第三,本文立足于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提出通过构建GVC与NVC的有效对接机制,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突破了以往研究关注因果关系忽视实际问题的限制。
杨润春[5](2019)在《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精神方面的追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在节庆旅游不断发展的今天,民族节庆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广西世居12个民族,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资源丰富。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广西丰富的民族节庆资源,整合民族节庆旅游产品,提升广西民族节庆旅游的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全域旅游、节庆旅游以及民族节庆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节庆旅游和民族节庆旅游定义进行了理清,以系统论、区域理论、旅游体验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法和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全域旅游视角,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包括:(1)本文选择广西为研究区域,对广西民族节庆的环境、资源分布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①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在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下迅速发展,出现“壮族三月三”等品牌,并向个性化需求发展;②民族节庆资源类型丰富、季节性明显、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等特点,主要分为浓郁的壮文化、多彩的瑶文化、原生态的侗苗文化、独特的京族文化和毛南文化、丰富的仫佬文化、仡佬文化等;③以武鸣“三月三为案例,对游客的满意度进行了市场分析,发现:广西民族节庆旅游主要是以学历较高的中青年人群为主,游客对“指示牌清晰度、活动氛围浓郁度、当地人友好程度、购物环境舒适度、娱乐项目种类/特色、旅游商品种类/价格”等满意度较高,对“公共休息区、公共厕所、交通便利度、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市场容量、娱乐项目互动性/参与性强弱、旅游商品质量/特色”等满意度较低,其中“市场容量”满意度最低。(2)通过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活动现状进行梳理,从全域旅游视角,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存在缺乏品牌知名度、开发层次浅、民族节庆旅游与产业融合不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智慧旅游体系平台建立不完善和缺少旅游专业人才等问题进行分析。(3)通过分析借鉴国外的加拿大枫糖节、诺丁山狂欢节和国内知名度高的西双版纳泼水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和凉山彝族火把节等典型案例,从全域旅游视角,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提出了①“全空”布局,优化整合民族节庆旅游资源;②“全景”引客,扩大民族节庆旅游吸引力;③“全时”迎客,打造全天候民族节庆旅游活动;④“全业”好客,共建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举办地;⑤“全民”留客,发挥全民参与能动性;⑥“全程”服务,提高民族节庆旅游服务质量;⑦“全制”保障,塑造民族节庆旅游大环境。
田月娜[6](2019)在《重庆民间投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78年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自由化程度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深化和发展,民间投资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发展规模在我国经济成分中的比例不断壮大,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逐渐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特别在西部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国有投资和外商投资较少,民间投资逐渐成为地方的主要投资主体,对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及促进地方就业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央政府对民间投资的日益重视,重庆民间投资规模快速增加,逐渐成为拉动重庆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但是重庆民间投资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存在整体效率水平低、投资效率亟待提高的问题。重庆在产业布局、人才、交通、资源、投资及商贸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先天优势,且近年来“一带一路”及重庆自贸区战略的推进,使重庆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重庆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重庆民间投资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重庆民间投资的快速发展对带动西部地区投资活力,带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重庆是西部重镇同时也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点城市及“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节点城市,承担着带动西部开放发展及“一带一路”推进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的“经济辐射效应”及自贸区产生的“磁吸效应”也带动西部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化经济的推进,重庆民间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由重庆统计信息网上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民营经济对重庆经济实现增加值占比超过一半,占全市经济的50.8%,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0.8%,由此可见重庆民间投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以重庆为研究视角,运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及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对重庆民间投资的效率与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通过三阶段DEA模型测度近5年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民间投资效率,通过与全国各省市效率对比,计算重庆民间投资效率的排名;然后通过重庆民间投资与国有投资两者效率对比,分析不同投资主体的效率,并发现民间投资的问题。然后,对重庆民间投资按主体不同进行分类,再来研究重庆民间投资的效率;最后,利用DEA-Malmquist模型对重庆民间投资的动态效率进行研究,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对重庆民间投资的动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三阶段DEA的静态分析来看,重庆民间投资效率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相对靠后,造成效率低下的原因是规模效率较低。在对重庆国有投资与民间投资效率对比分析时发现,第一阶段规模效率分析时,国有投资规模效率大于民间投资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分析时,民间投资纯技术效率大于国有投资纯技术效率,综合技术效率分析时,国有投资综合效率大于民间投资综合效率。重庆民间投资效率低下是由重庆民间投资的规模效率低下引起的。经过第二阶段的调整,第三阶段重庆民间投资的规模效率上升,国有投资的规模效率下降,民间投资的效率均值高于国有投资效率,说明民间投资效率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但重庆民间投资效率仍是由于规模效率低下造成的。对重庆民间投资分主体分别作为投入变量进行效率测算时发现,环境变量对纯民间投资主体冗余量的影响系数要大于混合经济民间投资主体冗余量的系数,且外部影响因素对投入冗余量的影响系数较大,经过第二阶段的调整,第三阶段重庆民间投资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最后,进行DEA-Malmquist动态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时,发现民间投资全要素生产率受外部环境影响也较大,主要是由于民间投资逐利性的特点,使民间投资效率变化较为敏感,政策环境好的时候民间投资效率上升。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主要从准入领域、财税政策、市场开放、融资渠道及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给出了提高重庆民间投资效率的建议。以往关于民间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间投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上,近几年来也有部分学者开始对民间投资效率进行测算,但大多数集中在增量资本产出比ICOR,或者运用简单的计量方法,仅有少数学者将DEA数据包络分析法运用到民间投资效率的测算中,利用三阶段DEA法测量的少之又少。同时,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大多数也是针对民间投资影响因素的分析上,对民间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成果较少。因此,为了提高民间投资的效率,本文对民间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做了研究,这对推进我国民间投资的管理与技术进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宋红团[7](2018)在《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迫于周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亟需在具有战略纵深的中西部地区建立稳固的大后方。于是,一场以军工企业建设为主体的三线建设浩浩荡荡的拉开了序幕,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成了一大批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核等多个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出一大批支撑国防安全的武器装备,保证了当时复杂国际局势下的国防安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主要内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贡献、社会责任及经验教训的解读;二是对三线军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三是对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应对策略的探讨。本文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回顾了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分析了“备战备荒”、“军转民”、“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发展历程中的五个阶段。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决策历史背景、形成、实施及特点,分析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三线军工企业五十多年来的历史贡献,总结其经验教训并进行当代反思。从社会责任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同时运用“SWOT”工具,系统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探讨三线军工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在大量数据印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力求全面对整个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面貌进行勾勒,使我们对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整个历史过程有更加完整的认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深入分析三线军工企业历史特点、现实环境,借鉴先进的理论与模式来丰富实践,系统阐述三线军工企业的阶段性特点、历史贡献、发展经验、正反两方面启示和未来发展战略。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分析、比较、研究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得失,为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提供系统理论体系和全面路径规划,对助推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改革创新和快速发展有较大的正面价值。三线建设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它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军工体系建设,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反映了我国政治国防、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几十年来的命运变迁。鉴古而知今,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历史及发展演变,探讨其形成发展及其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从中提升出相关理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发展两个维度,探索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对策,希望对新形势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有所助益。
张宝方[8](2018)在《和林格尔新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 ——以国家级新区为导向》文中提出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在“一带一路”重要国家战略方针背景下,作为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建设及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紧密对接的重要节点,享有诸多发展优惠政策,同时凭借其良好的产业基础已形成了绿色食品、大数据、云计算、能源、光伏等优势产业集群。经十余年发展,和林格尔新区在客观上已具备成为国家级新区的基础条件,而作为西部的新区,和林格尔新区在平衡国家空间战略布局、政策层面也有自身显着优势。为了实现新区下一阶段更好的发展,发挥更大的区域带动效应,助推西部新型城镇化和扶贫攻坚的落实,和林格尔新区已进行国家级新区的申报,目前正在审批中。对和林格尔新区而言,深入研究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新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明晰自身发展目标的关键。当前国家级新区的职能虽为综合功能区,但多数学者认为其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仍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因此本文认为新区能否形成先进产业集聚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建设能否获得成功,故本文主要选取产业发展角度进行重点研究,涵盖产业选择及产业空间布局两大部分。现有的新区产业研究与实践中,大多沿用区域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的一般化方法,或就某特定类型产业园区选择特定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均不适用于国家级新区导向下的产业选择,同时当前也不够重视不同区域的地域特征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使得全国范围内新区产业选择趋同性现象严重。因此本文从国家级新区的目标导向出发,来构建一套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新区产业选择与产业空间布局方法,丰富细化了新区产业领域的研究。本文构建了国家级新区导向下新区产业选择方法,在定量分析模型中,依据新指导原则与基准体系选取了合适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结合定性分析综合得出主导产业选择结论;产业空间布局部分,宏观上,梳理五大产业发展阶段对应的“增长极”、“点轴”“网络化”空间布局模式,中观上,总结先进制造业等十大不同类型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微观上,提出“圈层布局”、“轴带布局”、“偏侧布局”、“卫星布局”四种新区的产业单元空间布局模式。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产业发展阶段进行识别,对所涉产业进行筛选,确定了八大主导产业体系及其升级发展策略;接着在对其产业空间演进历程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其产业空间演进、现状特征及其与目标的差距,继而选择了适宜的产业空间布局模式,对其主导产业自身布局进行优化,最后从宏观层面:确立四大统筹策略;中观层面:优化核心区“一环、双轴、四组团、多极核”的产业空间组织;微观层面:进行重点产业项目布局共三个层次进行产业空间整体布局关系的优化。
杨灿[9](2019)在《基于生态赤字的湖南省绿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和发展一直以来是学术界关心的重要问题,绿色发展研究的就是生态和发展之间的关系。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必将带来环境恶化和资源枯竭的恶果。当人类通过过度使用,甚至透支自然资源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时,就会导致生态赤字。生态赤字问题,实际上就是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平衡问题。对区域自然系统生态赤字演变和发展趋势的研究其实也是对区域绿色发展实践和成效的检验。以中部典型省份湖南省为例,定量化研究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的支撑能力,寻找与湖南省生态赤字的产生和加剧密切相关的驱动因素,有助于深入认识湖南省的绿色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建构和维持合理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从而为湖南省的绿色发展和生态安全提供决策依据,为其他中部省份的绿色发展和绿色崛起提供有益的借鉴。生态足迹是影响生态赤字的主要能动因素。在应用能值分析和本地生态足迹方法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以湖南省2000-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湖南省的生态赤字现状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对湖南省生态赤字的历史演变过程和生态承载力区域差异,以及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基于湖南省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与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进行统计与分析,找出对湖南省生态足迹影响最大的驱动力因素,并判断其与具体产业的对接关系,从而揭示湖南省生态赤字演变的轨迹和原因。基于上述研究,提出湖南省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以及具体推进对策。主要结论和观点如下:(1)2000-2015年,除2002年为生态盈余,湖南省其余各年均为生态赤字,人均能值生态足迹与人均能值生态承载力呈现背向发展的趋势。湖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逐年增大,湖南省自然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研究时段里,湖南省各类型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态足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耕地和化石能源地足迹所占比例始终最大。湖南省对自然生态的压力主要来自于耕地和能源消费,此二者是湖南省生态足迹的主导控制因子。湖南省生态赤字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耕地、化石能源用地和建筑用地生态足迹的增加造成的,它们之间供需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湖南省未来能否持续健康发展。(2)湖南省耕地能值生态足迹逐年增大,但增长缓慢。增速最快的是林地、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用地。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湖南省居民生活消费对生物资源的生态需求整体下降,对能源资源的生态需求逐年增加。湖南省的快速工业化进程是以消耗大量能源为代价的。同时,湖南农业可利用资源的存量锐减,农村生态承载力下降,资源环境压力渐大。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湖南需要大量的农业资源。能源和农业问题是湖南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3)湖南省的万元GDP生态足迹呈现不间断的逐年减小趋势,至2015年达到研究时段内的最低值(6.36 hm2)。这表明近些年来,湖南省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逐年提高,经济发展在不断从资源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表现为经济与环境的逐步协调共赢,湖南省因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代价在逐步显着减小。(4)湖南省各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差异明显,生态承载力也因此水平不一。除大湘西区外,长株潭城市群区、环洞庭湖区、湘中南区都出现了生态赤字。生态压力指数小于1的只有大湘西区,数值为0.60,其他区域的生态压力指数都大于1,面临较为严重的生态压力。尤其是长株潭城市群区,有着最为显着的生态压力。(5)湖南省的能源消费总量逐年增长,且增速较快,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费的同步增长。各种类能源的消费量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原煤的消费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最大份额,达到74.06%,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原油和天然气等在总的能源资源中占比较小,湖南省的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鲜明的“高碳”刚性特征。各类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中,原煤占绝对优势,原油是第二大碳源。作为新能源的天然气占比极低。未来湖南省低碳减排的任务依然艰巨。随着经济的增长,湖南省碳足迹强度持续减小,表明能源利用率在不断提高。(6)根据生态足迹增长与其社会经济驱动力之间的驱动机制模型,分析得出:能源消费和城镇化率的增加是生态足迹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人口和产业结构变化是生态足迹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富裕程度和消费水平是引起生态足迹变化的重要因素,全社会固定投资和进出口总额也会对生态足迹的变化产生一定影响。(7)现阶段,要降低湖南省的生态赤字,缓和现有的人地矛盾,同时保证不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尽快转变该省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广能源技术创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倡导绿色消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兼顾生态保护,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土地生态承载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构建平衡发展新格局;健全综合考核机制,完善湖南省绿色发展的环境规制。
王海燕[10](2018)在《增长极视角下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呼包鄂城市群土地面积共13.6万平方公里,为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11.4%,2016年呼包鄂城市群常住人口达到800.23万人,占内蒙古自治区的31.8%,创造地区生产总值11459.10亿元,占内蒙古自治区的61.5%,是内蒙古自治区现有的重要增长极,为内蒙古自治区各方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位于位于呼包鄂城市群腹地,和林格尔新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系统理论为指导,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潜力进行了模型分析,发现呼包鄂城市群整体上可以为新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条件,但是在人力资源和对外经济合作方面的潜力不足。然后介绍了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的基本情况,认为现阶段新区在历史文化、区位交通、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级新区的建设要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新区规划定位不鲜明,人才、创新能力尚待提高,开发建设资金不足,现有的产业经济效益较低,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因此,和林格尔新区的建设需要从规划的制定,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拓展投融资渠道,培养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最大限度发挥和林格尔新区的增长极作用,辐射、带动呼包鄂城市群以及周边区域的发展。
二、内蒙古第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第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 |
2.1.1 西南边境地区 |
2.1.2 耦合协调度 |
2.2 理论依据 |
2.2.1 协调发展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口理论 |
2.2.4 系统论 |
2.2.5 增长极理论 |
第3章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和生态发展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
3.2.1 区域经济稳步增长,发展总量有待提高 |
3.2.2 产业结构效益不高,且优化进程缓慢 |
3.2.3 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区域内部差异明显 |
3.3 西南边境地区人口发展现状 |
3.3.1 人口增速有所放缓,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3.3.2 城镇人口比重逐年上升,男女性别比变化不明显 |
3.3.3 地区人口密度不高,区域间差距较大 |
3.3.4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
3.4 西南边境地区生态发展现状 |
3.4.1 地表水资源丰富,总体变化较小,区域内部差异明显 |
3.4.2 生态要素普遍改善,区域差距逐渐缩小 |
3.4.3 生态压力普遍减小,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
第4章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4.1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指标体系 |
4.1.3 评价方法 |
4.2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综合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 |
4.2.1 经济-人口-生态综合发展水平时序性特征 |
4.2.2 经济-人口-生态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 |
4.3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特征 |
4.3.1 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序性特征 |
4.3.2 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 |
第5章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
5.1 研究方法 |
5.2 影响因素 |
5.3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各子系统的障碍度分析 |
5.3.2 单项指标的障碍度分析 |
第6章 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和生态耦合协调发展对策 |
6.1 经济维度 |
6.1.1 科学评价区域资源,合理规划经济发展方式 |
6.1.2 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发展多样的边境经济 |
6.1.3 加快三次产业融合,纵深推进经济发展 |
6.1.4 辩证看待边境优势与劣势,科学的将劣势转变为优势 |
6.2 人口维度 |
6.2.1 活化户籍管理制度,挖掘人口数量与质量红利 |
6.2.2 完善“引流”与“吸流”机制,加快促进人口素质提升 |
6.2.3 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构建友好和谐民族关系 |
6.2.4 推动社会服务平衡发展,提高区域人口服务水平 |
6.3 生态维度 |
6.3.1 重视环境保护,建立生态保护区 |
6.3.2 优化地区建筑布局,提高区域生态质量 |
6.3.3 贯穿生态发展理念,发展多样的生态经济 |
6.3.4 提高生态治理能力,构建环境保护路径 |
6.4 经济-人口-生态综合系统维度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生态安全及其评价方法 |
2.2 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 |
2.3 LMDI模型研究进展 |
3 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概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特征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2 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生态足迹模型及改进 |
4.1 生态足迹理论与研究方法概述 |
4.1.1 生态足迹 |
4.1.2 生态承载力 |
4.1.3 均衡因子 |
4.1.4 产量因子 |
4.2 生态足迹模型的改进 |
4.2.1 增加水资源账户 |
4.2.2 考虑水资源的生态承载力 |
4.2.3 生物资源账户的细分 |
4.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4.3.1 数据来源 |
4.3.2 相关参数来源及说明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生态足迹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 |
5.1 用于评价城市群生态安全的指标构建 |
5.1.1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 |
5.1.2 生态压力指数与安全等级 |
5.1.3 生态经济协调系数 |
5.1.4 足迹深度与广度 |
5.2 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测算结果分析 |
5.2.1 人均生态赤字及各账户的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
5.2.2 生态安全水平等级评估 |
5.2.3 足迹深度与广度对生态安全水平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6 基于LMDI模型的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6.1 LMDI模型的简介 |
6.1.1 Divisia迪氏指数法 |
6.1.2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 |
6.2 LMDI模型的依据与构建 |
6.2.1 模型依据—Kaya公式 |
6.2.2 LMDI—生态足迹模型的构建 |
6.3 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策与建议 |
7.3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基于城市功能角度的城市发展相关研究 |
2.1.1 城市功能的内涵 |
2.1.2 城市发展内涵中的量与质 |
2.1.3 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演变 |
2.2 城市发展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1 城市发展质量内涵的研究 |
2.2.2 城市发展质量评价的研究 |
2.2.3 城市发展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
2.3 城市功能与城市发展质量的研究 |
2.3.1 城市功能的维度分析 |
2.3.2 城市发展质量与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 |
2.3.3 基于城市功能的城市发展质量维度分析 |
2.4 理论基础 |
2.4.1 系统论 |
2.4.2 城市区位理论 |
2.4.3 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
3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指数的测度研究 |
3.1 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指标选取与解释 |
3.1.3 数据来源说明与统计口径确定 |
3.2 城市发展质量指数测度方法 |
3.2.1 指数测度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3.2.2 熵值法的计算过程 |
3.3 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质量测度结果分析 |
3.3.1 熵值法所得指标权重分析 |
3.3.2 城市发展质量整体测度结果 |
3.3.3 城市发展质量分维度测度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研究 |
4.1 空间分异研究理论及方法 |
4.1.1 空间分析理论解析 |
4.1.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
4.2 空间分异层级特征 |
4.2.1 城市发展质量整体空间分布 |
4.2.2 城市发展质量层级特征分析 |
4.2.3 分维度层级特征分析 |
4.3 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关联性分析 |
4.3.1 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关联特征演变 |
4.3.2 分维度空间关联特征分析 |
4.3.3 城市发展质量与各维度空间关联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差异的成因分析 |
5.2 相关变量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1 变量的选取与分析 |
5.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城市发展质量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5.3.1 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设定 |
5.3.2 空间效应模型的选取检验 |
5.3.3 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的收敛性分析 |
6.1 空间效应收敛性模型的构建 |
6.1.1 空间效应收敛性模型的构建 |
6.1.2 收敛速度与收敛周期测度 |
6.2 城市发展质量收敛性的空间计量分析 |
6.2.1 基于α收敛模型的城市发展收敛性分析 |
6.2.2 基于绝对β收敛模型的城市发展收敛性分析 |
6.2.3 基于条件β收敛模型的城市发展收敛性分析 |
6.3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收敛稳健性检验 |
6.3.1 基于不同空间计量模型的城市发展收敛性检验 |
6.3.2 基于不同时间段的城市发展收敛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的优化调控 |
7.1 京津冀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7.1.1 京津冀城市各项功能发展不均衡 |
7.1.2 京津冀城市间的资源配置不协调 |
7.2 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提升路径分析 |
7.2.1 统筹规划京津冀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
7.2.2 全面推动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7.2.3 市场驱动京津冀地区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
7.2.4 民生导向促进京津冀城市发展环境优化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基于GVC与NVC对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主要研究背景 |
1.1.2 理论及现实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基本思路 |
1.2.2 主要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范畴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范畴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1 区域经济差异的界定 |
2.1.2 全球价值链的界定 |
2.1.3 国内价值链的界定 |
2.2 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
2.2.1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文献计量分析 |
2.2.2 关于价值链分工的文献计量分析 |
2.3 文献梳理及综述 |
2.3.1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
2.3.2 价值链分工及其分析框架 |
2.3.3 GVC与 NVC对接互动 |
2.3.4 GVC与 NVC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
2.3.5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及演变 |
3.1 区域经济差异的识别及测算 |
3.2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及演变 |
3.2.1 中国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 |
3.2.2 中国区域内部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 |
3.3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区域经济差异测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NVC与 GVC分工测度 |
4.1 GVC与 NVC分解的理论框架 |
4.1.1 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 |
4.1.2 GVC与 NVC的分解框架 |
4.1.3 GVC与 NVC产业微笑曲线的检验 |
4.2 投入产出数据整合及说明 |
4.2.1 多国(区域)投入产出表的整合 |
4.2.2 投入产出数据归并及处理 |
4.3 国内各地区GVC与 NVC分工测度 |
4.3.1 GVC与 NVC中间品关联网络 |
4.3.2 双重价值链分工的参与程度 |
4.3.3 双重价值链的收益率与产业微笑曲线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VC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
5.1 理论框架 |
5.1.1 模型假设 |
5.1.2 均衡分析 |
5.1.3 存在NVC分工的情形 |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3 实证检验与估计结果 |
5.3.1 散点图趋势分析 |
5.3.2 基准估计 |
5.3.3 倒U型及GVC调节效应检验 |
5.3.4 内生性检验 |
5.4 进一步分析及检验 |
5.4.1 对不同区域GDP增长的影响 |
5.4.2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5.4.3 对要素流动及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VC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基于中间品关联视角 |
6.0 作用机理与假设分析 |
6.0.1 中间品关联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 |
6.0.2 中间品关联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中介效应 |
6.1 模型设定与指标说明 |
6.1.1 基准模型设定 |
6.1.2 中间品前后向关联测度 |
6.1.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6.2 实证结果分析与检验 |
6.2.1 基准回归 |
6.2.2 稳健性检验 |
6.2.3 内生性检验 |
6.3 作用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GVC与 NVC对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路径 |
7.1 内在机理与研究假设 |
7.1.1 理论框架 |
7.1.2 直接效应假设 |
7.1.3 间接效应假设 |
7.2 分析方法及指标说明 |
7.2.1 GVC与 NVC对接态势的评价方法 |
7.2.2 作用路径的分析方法选取 |
7.2.3 相关指标选取及说明 |
7.3 实证分析及路径检验 |
7.3.1 GVC与 NVC对接态势的评价结果分析 |
7.3.2 GVC与 NVC对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路径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深化NVC分工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8.2.2 优化GVC中间品关联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8.2.3 促进GVC与 NVC有效对接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民族节庆旅游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 |
3.1 研究区范围 |
3.2 地理位置 |
3.3 自然条件 |
3.4 民族文化条件 |
3.5 社会经济条件 |
3.6 广西全域旅游发展概况 |
3.7 广西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 |
第四章 全域旅游驱动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1 民族节庆旅游发展历程 |
4.2 民族节庆旅游资源调查与特点 |
4.3 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市场分析 |
第五章 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品牌知名度不高 |
5.2 开发层次较浅 |
5.3 民族节庆旅游与产业融合不足 |
5.4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
5.5 智慧旅游体系平台不健全 |
5.6 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
第六章 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 案例借鉴 |
6.2 启示小结 |
第七章 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对策 |
7.1 “全空”布局,优化整合民族节庆旅游资源 |
7.2 “全景”引客,扩大民族节庆旅游吸引力 |
7.3 “全时”迎客,打造全天候民族节庆旅游活动 |
7.4 “全业”好客,共建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举办地 |
7.5 “全民”留客,发挥全民参与能动性 |
7.6 “全程”服务,提高民族节庆旅游服务质量 |
7.7 “全制”保障,塑造民族节庆旅游大环境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创新与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成果 |
致谢 |
(6)重庆民间投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价 |
1.4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论文的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民间投资概念界定 |
2.1.1 民间投资概念界定 |
2.1.2 民间投资效率 |
2.1.3 全要素生产率 |
2.2 效率理论基础 |
2.2.1 投资效率理论 |
2.2.2 效率的测量方法 |
第3章 重庆民间投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
3.1 重庆民间投资规模 |
3.1.1 重庆民间投资占比及总量 |
3.1.2 重庆民间投资增长态势 |
3.2 重庆民间投资投资主体结构 |
3.3 重庆民间投资的产业及行业 |
3.3.1 重庆民间投资产业投向 |
3.3.2 重庆民间投资行业领域 |
3.4 重庆民间投资环境分析 |
3.4.1 重庆民间投资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
3.4.2 重庆民间投资的金融市场环境分析 |
3.4.3 重庆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环境分析 |
3.4.4 重庆民间投资的产业环境 |
3.4.5 重庆民间投资的投资领域 |
3.4.6 重庆民间投资的其他环境 |
第4章 重庆民间投资静态效率的实证研究 |
4.1 模型与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构建 |
4.1.1 第一阶段:传统DEA模型 |
4.1.2 第二阶段:建立随机前沿模型 |
4.1.3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投入产出变量的DEA效率分析 |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数据来源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数据来源 |
4.3 重庆民间投资效率与其他省市份民间投资效率对比 |
4.3.1 第一阶段DEA |
4.3.2 第二阶段———SFA回归 |
4.3.3 第三阶段DEA效率值比较 |
4.4 重庆民间投资效率与国有投资效率的对比分析 |
4.4.1 第一阶段DEA |
4.4.2 第二阶段———SFA回归 |
4.4.3 第三阶段DEA效率值比较 |
4.5 重庆民间投资分主体投资效率研究 |
4.5.1 第一阶段DEA |
4.5.2 第二阶段———SFA回归 |
4.5.3 第三阶段DEA效率值比较 |
第5章 重庆市民间投资动态效率实证研究 |
5.1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重庆民间投资效率分析 |
5.1.1 DEA-malmquist模型 |
5.1.2 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
5.1.3 重庆市民间投资的动态效率分析 |
5.2 重庆市民间投资动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2.1 重庆市民间投资动态效率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5.2.2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重庆民间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5.2.3 灰色关联度计算结果及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提升重庆市民间投资效率的对策 |
6.1 放开民间资本投资准入领域 |
6.2 优化重庆民间投资的产业结构 |
6.3 积拓宽重庆民间投资融资渠道 |
6.4 加大重庆民间投资的政策扶持力度 |
6.5 扩大开放重塑重庆民间投资格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 |
1.4.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的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发展思路 |
1.4.2 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 |
2.1 企业、军工企业和三线军工企业 |
2.1.1 企业的特点与分类 |
2.1.2 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
2.1.3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
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特殊性 |
2.2.1 独特的地域布局 |
2.2.2 以奉献为核心的三线文化 |
2.2.3 涉及国防安全的关键行业 |
2.2.4 以国家优势资源构成主体 |
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 |
2.3.1 以“备战备荒”为目标的创建与发展阶段 |
2.3.2 以“军转民”为调整改造核心的再创业阶段 |
2.3.3 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为标志的大发展阶段 |
2.3.4 以逐步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依托的发展新阶段 |
2.3.5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三线军工企业生产力 |
第三章 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3.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特殊历史背景 |
3.1.1 国际局势 |
3.1.2 国内政治局势(备战为主) |
3.1.3 国内经济发展的导向 |
3.1.4 工业布局调整 |
3.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与实施 |
3.2.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 |
3.2.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部署 |
3.2.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 |
3.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特点 |
3.3.1 以国家安全目标为基础 |
3.3.2 以均衡发展战略为目标 |
3.3.3 以领导集体对形势的洞察为判断 |
3.3.4 以强有力的体制为支撑 |
第四章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反思 |
4.1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 |
4.1.1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的界定准则 |
4.1.2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 |
4.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教训 |
4.2.1 三线军工建设的经验 |
4.2.2 三线军工建设的教训 |
4.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启示 |
4.3.1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时代规律 |
4.3.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4.3.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
第五章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当代反思 |
5.1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
5.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发展 |
5.1.2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与范围 |
5.1.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责任 |
5.2.1 三线军工企业的政治及国防责任 |
5.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发展责任 |
5.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工业布局及科技经济发展责任 |
5.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启示 |
5.3.1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新内涵 |
5.3.2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
第六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6.1 市场经济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
6.1.1 市场经济的含义 |
6.1.2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典型特征 |
6.1.3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6.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 |
6.2.1 环境和资源的优势 |
6.2.2 技术和人才优势 |
6.2.3 精神和文化优势 |
6.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劣势 |
6.3.1 地域方面的劣势 |
6.3.2 政策机制方面的劣势 |
6.3.3 管理方面的劣势 |
6.3.4 历史方面的劣势 |
6.4 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6.4.1 国家经济总体布局调整的机遇和挑战 |
6.4.2 国家发展经济新举措实施的机遇和挑战 |
6.4.3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七章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 |
7.1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 |
7.1.1 多种所有制混合发展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2 社会主流价值观变迁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3 改革开放利益共享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4 区域差异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2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
7.2.1 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 |
7.2.2 探索军民融合的新思路 |
7.2.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7.3 三线军工企业面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
7.3.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 |
7.3.2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 |
7.3.3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制度 |
7.3.4 积极探索适应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分类改革 |
第八章 三线军工企业改革发展实践案例研究—以黎阳公司为例 |
8.1 历史沿革 |
8.1.1 独立分散的合作机制 |
8.1.2 统一的行政指挥机制 |
8.1.3 松散的公司制管理机制 |
8.1.4 统一的现代化企业机制 |
8.2 公司基本状况 |
8.2.1 总体人员状况 |
8.2.2 产品基本情况 |
8.3 公司社会责任发展实践与探索 |
8.3.1 利益相关方责任 |
8.3.2 地区发展责任 |
8.4 未来改革发展探讨 |
8.4.1 把握两机重大专项机遇,牢固中小推力的地位 |
8.4.2 把握军民融合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 |
8.4.3 把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机遇,加快梳理非航空产业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和林格尔新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 ——以国家级新区为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概念辨析与界定 |
1.4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2 一般新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的文献综述 |
2.3 国家级新区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3 国家级新区导向下新区的产业选择方法与空间布局模式 |
3.1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发展差距及国家级新区的要求 |
3.2 新区产业选择定量分析模型 |
3.3 新区产业选择定性分析方法 |
3.4 新区产业空间布局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家级新区导向下的和林格尔新区产业选择 |
4.1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发展阶段识别 |
4.2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选择定量分析 |
4.3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选择定性分析 |
4.4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体系及升级发展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国家级新区导向下的和林格尔新区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
5.1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空间演进历程及特点 |
5.2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空间布局现状与目标导向的差距 |
5.3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空间布局模式选择 |
5.4 和林格尔新区主导产业自身布局优化 |
5.5 和林格尔新区产业空间整体布局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2 :相关规划图纸 |
附录3 :数据资料类 |
附录4 :运算结果类 |
致谢 |
(9)基于生态赤字的湖南省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述评 |
1.3.1 生态赤字(足迹)研究进展 |
1.3.2 能值生态足迹方法研究进展 |
1.3.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赤字 |
2.1.2 绿色发展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承载力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资源价值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生态承载力与绿色发展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 |
2.3 研究区概况 |
2.3.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2.3.2 自然资源状况 |
2.3.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数据来源 |
3 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现状(2015) |
3.1 能值生态足迹理论与计算方法 |
3.1.1 能值生态足迹理论 |
3.1.2 能值生态足迹改进模型 |
3.2 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测算与分析(2015) |
3.2.1 2015年湖南省能值生态足迹的测算与分析 |
3.2.2 2015年湖南省能值生态承载力的测算与分析 |
3.2.3 2015年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的测算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演变与趋势分析研究(2000-2015) |
4.1 湖南省能值生态足迹演变分析 |
4.2 湖南省能值生态承载力演变分析 |
4.3 湖南省生态盈余(赤字)演变与趋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生态赤字(盈余)区域差异比较研究 |
5.1 研究区域划分 |
5.2 区域能值生态承载力差异比较分析 |
5.3 区域能值生态足迹差异比较分析 |
5.4 区域生态赤字(盈余)差异比较分析 |
5.5 区域生态压力指数差异比较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研究 |
6.1 计算方法 |
6.1.1 碳足迹计算方法 |
6.1.2 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 |
6.2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动态研究 |
6.2.1 湖南省分品种能源消费分析 |
6.2.2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序分析 |
6.2.3 湖南省能源消费碳足迹的时序分析 |
6.2.4 湖南省碳排放强度的动态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湖南省生态足迹驱动力因素分析 |
7.1 驱动分析方法介绍 |
7.1.1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简介 |
7.1.2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建模方法 |
7.2 生态足迹驱动力因素的分析 |
7.2.1 驱动因子的筛选与模型的建立 |
7.2.2 分析与讨论 |
7.3 生态足迹与各影响因素的时序演变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湖南省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推进对策 |
8.1 湖南省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 |
8.1.1 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健全绿色发展的综合考核机制 |
8.1.2 推进市场化环境保护机制,完善绿色发展的环境规制 |
8.1.3 支持面向绿色发展的产品和服务,健全绿色金融机制 |
8.1.4 倡导绿色消费,完善绿色生活方式的舆论引领和制度保障 |
8.1.5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强化绿色人才的培养与科技创新机制 |
8.1.6 加强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完善绿色发展的信息公开制度 |
8.2 湖南省绿色发展的推进对策 |
8.2.1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创新能源技术,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
8.2.2 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8.2.3 强化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提升土地生态承载力 |
8.2.4 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 |
8.2.5 坚持协调发展,构建平衡发展新格局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9.2.1 创新之处 |
9.2.2 研究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_1 湖南省生物资源消费项目实物量(2000-2015) |
附录A_2 湖南省可更新资源消费项目实物量(2000-2015) |
附录A_3 湖南省碳排放相关数据(2000-2015) |
附录A_4 湖南省各项社会经济指标(2000-2015) |
附录B_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和课题 |
附录B_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增长极视角下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三)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内容 |
3. 技术路线 |
(四) 创新点和不足 |
1. 创新点 |
2. 不足之处 |
(五) 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综述 |
2. 国内研究综述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新区 |
2. 国家级新区 |
(二) 理论基础 |
1. 增长极理论 |
2. 点轴系统理论 |
三、呼包鄂城市群发展潜力分析 |
(一) 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 呼包鄂城市群发展潜力实证分析 |
1. 呼包鄂城市群发展潜力指标体系计算 |
2. 呼包鄂城市群发展潜力指标体系评价 |
四、基于呼包鄂城市群的和林格尔新区增长极建设分析 |
(一) 和林格尔新区在呼包鄂城市群的作用分析 |
(二) 和林格尔新区建设基本情况 |
1. 新区建设的整体情况 |
2. 新区规划的发展格局 |
(三) 和林格尔新区增长极建设所具备的条件 |
(四) 和林格尔新区增长极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
五、推动和林格尔新区形成增长极的对策建议 |
(一) 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 |
(二) 增强新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
(三) 扩大融资渠道 |
(四) 培养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 |
(五) 加强新区的对外交流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内蒙古第三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边境地区“经济-人口-生态”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研究[D]. 冯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关中平原城市群生态安全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蔡梓萱.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3]京津冀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毕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4]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基于GVC与NVC对接的视角[D]. 王彦芳. 东南大学, 2019(01)
- [5]全域旅游视阈下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研究[D]. 杨润春.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6]重庆民间投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田月娜. 重庆工商大学, 2019(01)
- [7]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D]. 宋红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8]和林格尔新区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 ——以国家级新区为导向[D]. 张宝方.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9]基于生态赤字的湖南省绿色发展研究[D]. 杨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12)
- [10]增长极视角下和林格尔新区建设研究[D]. 王海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