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从第二代到第四代

移动通信:从第二代到第四代

一、移动通信:从第二代到第四代(论文文献综述)

胡冬[1](2020)在《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高能效资源分配方案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由于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和企业对数据传输的要求呈指数级增长,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第五代通信系统的研究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作为第五代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提高系统的频谱效率,增加系统用户接入数,提高系统容量,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能量消耗,这违背了绿色通信理念,因此本文从能量效率的角度着手研究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资源分配问题。首先研究了多载波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高能效功率分配方案,考虑了用户最小速率约束和最大发射功率约束,建立了多载波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能量效率最大化问题。我们将此问题分成两部分进行求解,第一部分中我们研究了子信道内功率分配问题,我们通过公式化简和数学推导得到了子信道内各用户最优功率分配系数的闭式解,使得每个子信道的能量效率最大化,第二部分中我们研究了子信道间功率分配问题,由于原问题是非凸的分式规划问题,所以我们使用序列凸近似的方法将原问题转化为近似的凸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功率分配算法得出了原问题的次优解,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能量效率。其次研究了多输入多输出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高能效资源分配方案,我们分别从用户分组和功率分配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我们基于每个用户的等效信道增益对用户进行分组,保证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案的有效性。分组完成后,我们考虑优化多输入多输出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功率分配,从而最大化系统的能量效率,由于所形成的问题是非凸的分式规划问题,我们无法直接求解,所以我们利用序列凸近似将原问题转化为标准的分数规划问题,然后基于分数规划理论提出了一种高能效的功率分配算法,得出每个用户的次优分配功率,提高了系统的能量效率,并且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

田雨欣[2](2020)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与技术演进的不断发展,技术标准竞争已经不再单单以国家作为主导力量,市场与企业逐渐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获得技术标准优势地位,各企业、政府部门及其他行动者积极利用资源采取行动,配置、协调资源以改变现有制度环境,推动制度向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本研究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核心合集数据库19902019年发表于技术管理领域顶级期刊的关于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的相关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已有文献划分为规制理论、技术管理、产业组织和战略管理四个理论视角。经过文献梳理,本研究发现,现有相关文献大多聚焦于技术标准竞争过程中企业如何受到外部环境如政府、市场、标准委员会的影响,对于企业在标准竞争过程中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文献相对较少。制度创业视角关注行动者如何利用资源改变环境以满足自身利益,尤其适合弥补移动通信行业现有理论视角的不足。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制度创业理论视角,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TD-SCDMA与TD-LTE技术发展与标准竞争过程进行了案例研究。其次,在对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的相关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回顾了制度创业理论的核心概念:合法性、制度创业行为和制度创业模型。通过将大唐电信公司推动TD-SCDMA成为中国3G技术标准之一所采取的制度创业行为及策略进行阶段性划分,选取了推动制度创业进程的关键事件,并参考其他学者关于制度创业的相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该模型将大唐电信的制度创业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及制度再生阶段。进一步地,本研究通过分析4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中TD-LTE合法性确立验证了该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最后,上述案例分析证实了制度创业理论可以适用于分析技术标准这一特殊“制度”的产生。本研究经过案例分析与模型建立得出以下结论:(1)制度创业动因与情境影响制度创业者行为方式;(2)新制度产生是不同行动者共同推动的结果;(3)新制度不一定代表行业效率最优解,而且制度创业者也并不一定是新制度下的最大受益者。本研究结论为政府及企业在未来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陈礼锐[3](2020)在《面向未来无线通信的MIMO检测预处理算法及硬件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无线通信为人们打开了俯瞰世界的视野,并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无线通信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新兴概念如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智能制造等的出现对无线通信的吞吐率、延迟、可靠性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另一方面,适合无线通信的频谱资源又非常有限。因此,增强对现有频谱的利用率是满足未来无线通信需求的不二选择。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能够在不明显提高发射功耗的基础上显着提升频谱效率,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扩大MIMO系统规模,深度挖掘MIMO技术的潜力对解决未来无线通信面临的高要求和频谱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大规模MIMO技术实际应用之前还需要克服诸多障碍,其中就包括MIMO检测的问题。MIMO检测涉及到较为复杂的矩阵运算,如排序的QR分解、格基规约、矩阵逆等。随着天线规模的扩大,这些运算不仅复杂度极大提升,而且延迟和吞吐率等性能也不断恶化。因此,开发更高效的MIMO检测算法及硬件结构对未来MIMO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将主要贡献总结如下。排序的QR分解(Sorted QR decomposition,SQRD)技术在MIMO系统中应用广泛,但是现有的关于SQRD的文献大多只关注矩阵分解环节,因为排序环节在小规模MIMO系统中并不起眼。然而,随着矩阵规模的增大,由排序步骤带来的延迟在系统总延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占到了主体地位。为了解决排序引发的延迟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分组排序的MGS算法(Group-sorted MGS,GMGS)。该算法一次排序可以预测性地选择多个列向量,使后序的矩阵分解进程可以在多个列向量中连续进行,从而减少了列向量等待时间。此外,GMGS算法中所有的除法和开根号运算全部转换为较为简单的乘法运算,因此GMGS算法比传统MGS算法更有利于硬件设计。为了测试GMGS算法的预测排序机制在降低延迟的同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还设计了MIMO仿真链路并将GMGS算法作为一种信道预处理算法进行仿真。该仿真过程中对天线数、译码器类型等进行了多种不同配置。仿真结果表明,GMGS算法在降低延迟的同时,对MIMO检测性能和格基规约算法的复杂度均不产生明显影响,而且GMGS算法的延迟降低效益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更加显着。基于GMGS算法,本文还设计了两个面向16×16的MIMO系统的硬件结构。该结构采用了深度并行的流水线结构,以及模块复用技术。RTL综合结果表明,两种结构的处理延迟分别为0.32us和0.26us,优于其他同类设计。上述的GMGS算法虽然在延迟方面性能优越,但是在吞吐率和面积方面稍显不足。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松弛排序的GR算法(Sorting-relaxed GR,SRGR)。该算法在传统的GR算法的基础上,采用了细粒度高并行的CORDIC(Coordinated rotation digital computer)算法以达到低复杂度和高吞吐率的目的。为了缓解CORDIC算法拖尾现象引发的延迟问题,SRGR算法采用了一种松弛排序策略。该策略不仅可以一次选择多个列向量,而且在排序依据方面还采用了更加简单的一范数模,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系统延迟和复杂度。基于SRGR算法,本文还提出了对应的CORDIC阵列硬件结构。该结构中的所有CORDIC模块均可配置为向量模式或者旋转模式,因此矩阵的对角元和非对角元都可以用同一个CORDIC模块进行处理,减轻了数据转发的复杂度。在松弛排序策略的影响下,该结构中的空闲时钟数量大幅降低,延迟性能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最后,本文在65nm工艺下对该结构进行了综合,并与现有的代表性设计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SRGR结构在延迟、吞吐率、面积和面积效率方面均优于其他同类设计。格基规约(Lattice reduction,LR)技术在MIMO检测中具有重要地位,该技术可以显着提升MIMO检测的性能,或者在同等的性能约束下降低MIMO译码的复杂度。在LR技术中最着名的是LLL(Lenstra–Lenstra–Lovász)算法,该算法总是能够为同样的格点找到接近最优的格基。然而,由于并非每次迭代都需要进行列交换,标准的LLL算法存在着低硬件效率的问题,而且这种问题在大规模MIMO场景中愈发严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并行的贪婪LLL算法(Parallel greedy LLL,PGLLL)。该算法只对存在列交换的迭代进程进行处理,从而显着提升了该算法的硬件效率。相比于传统的贪婪LLL算法,本文的PGLLL算法采用了一种并行的算法结构,该结构中每一级都被分解为若干个独立的迭代进程,因此多个进程可以同时被选择以增强算法的收敛速率。在该结构的基础上,PGLLL算法还采用了一种新的迭代选择策略,该策略综合吸收了传统选择策略的低复杂性和高选择效率的优势。链路仿真结果表明,PGLLL算法在16×16的MIMO系统中只需要6级迭代就可以实现接近于标准LLL算法的性能,而其他贪婪LLL算法需要十几级甚至几十级的迭代。因此,PGLLL算法具有低延迟的潜力。此外,PGLLL算法每一级只需要处理两个进程,而其他非贪婪LLL算法如果采用相同的算法结构每一级需要处理8个迭代进程,因此PGLLL算法还具有低复杂度的潜力。更重要的是,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贪婪LLL算法的硬件结构并在65nm工艺下完成了频率综合。实现结果表明,本文的PGLLL结构在吞吐率和延迟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

雷小波[4](2020)在《基于NOMA的无人机协作FSO-RF通信系统的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也鼓励着人们对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探索。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有限的频谱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通信终端的不断增加,网络出现拥堵现象,现有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类对通信质量需求。提高通信用户接入量,以及通信质量,从而提高整个通信网络性能是当今通信网络技术的热点研究方向。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之一,能极大地缓解频谱资源短缺问题。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等优点与无人机协作通信,可以有效地为突发事件地点提供通信服务。本论文基于无人机的中继协作无线光通信NO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将无人机与FSO相结合,利用无人机作为空中中继平台,并将NOMA技术与之相结合,重点研究该通信系统的中断性能以及系统参数对该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该论文开头就与论文研究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首先从第一代移动通信到第五代移动通信中应用的多址接入技术开始介绍,即从频分多址接入技术到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热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做了介绍,并对NOMA技术中的接收机的解调原理以及物理层安全做了介绍。其次,介绍了无线光通信中相关知识,包括中继转发机制,其中包含放大转发与解码转发协议。本论文构建了FSO/RF的无人机中继系统模型,并将NOMA技术与该系统相结合成为新的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我们假设一个无人机作为通信中继平台并且采用解码转发协议,在信源和中继之间的通信方式假定采用无线光通信方案,无人机中继和两个NOMA用户之间的信号路径采用的是射频通信方式。在此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中断概率的封闭表达式。为了获得分集序信息,我们还进行了渐近分析。结果表明,无人机飞行高度对系统性能有显着影响。此外,指示误差和大气湍流也会影响系统的性能。本论文在前面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做了简化,考虑到NOMA物理层安全研究的复杂程度,这里考虑了单跳NOMA通信系统,对该NOMA系统从物理层安全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具体地说,该系统假设信源与两个NOMA用户之间采用RF通信方式,同时某处存在一个窃听者企图窃听从信源发送给两个合法用户的有用信息。在此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安全中断概率的封闭表达式,并通过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

杜涵宇[5](2020)在《涡旋电磁波的模式复用及在室内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崛起,出于对便捷生活的需求,各种智能化设备获得了空前发展,与此同时也导致无线通信所依赖的频带出现了资源紧张的问题。由于互联网应用的多样化,对现有的通信速率提出了新的挑战。截止到2019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了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5G)的商用测试,但是5G只能解决当前通信遇到的部分难题,仍需通过下一代通信技术的不断研究寻找通信发展的新方向,这对未来的生产生活有着重大的意义。经调查研究显示,不同模式的涡旋电磁波之间相互正交,这意味着将不同的模式的涡旋电磁波作为载波可以保证通信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在正交性的基础上,借助频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等技术可以有效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这也是未来无线通信技术达到更高传输速率的一个备选方案。但是,涡旋波最早是在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大进展,真正在微波段、毫米波段开展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因此要将涡旋波应用至现有通信频段内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涡旋电磁波应用于无线通信时发现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基于均匀圆阵(Uniform Circular Array,UCA)的涡旋电磁波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场景下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以及针对基于模式分集的涡旋电磁波系统在特殊场景下表现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第一,在目前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领域的研究中,用单一天线孔径辐射多个OAM模式波是一个很有挑战且极具意义的工作,因此本文针对在自由空间中均匀使用单口径的UCA同时产生多个模态的解决办法做了研究,研究分为理论推导与仿真验证两个部分。首先在已知需要产生的具体模式数时,通过数学公式推导得出使用单口径的UCA中每个阵元需要馈送的功率及相位,然后通过MATLAB仿真得出同时产生的多个模态在同一个接收面上的相位分布,并与HFSS中建立的阵列模型在输入相同激励得到的电磁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结果一致。相比于现有同时产生多个OAM模式的方法,该方式简化了发射端天线结构,主要包括减小了射频链路的数量以及满足了发射端天线单元还能尽量同时产生多模态涡旋波的要求,尤其是在多路涡旋波同轴复用的场景中有较好的利用。第二,针对较为理想状态的室内传输环境,鉴于同轴复用场景需要完美对准而极大的影响了OAM使用场景这一现状,本文采用模式分集的策略对OAM通信系统针对容量的影响做了研究。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不仅能提供阵列增益,还能提供分集增益,而OAM结合MIMO技术,在分集增益这一项还增加了模态这一新维度。此外,由于涡旋电磁波天然具有的发散特性,导致其直到现在也无法在远距离的传输中得以应用,但在短距离的传输下发散特性仍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文研究的是室内正属于LOS场景。在室内场景中分别建立了OAM和MIMO的确定性信道模型,通过MATLAB仿真比较了两者的系统容量,发现在使用OAM时比MIMO有更高的系统容量,为改善室内通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综上所述,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包括利用单口径UCA克服了难以同时产生多个不同模式的涡旋电磁波的问题,并简化了OAM通信系统的发射端结构,以及提出了涡旋电磁波模式分集在特殊场景中的应用,做出了原创性的研究。研究成果为解决在实际应用中同时产生多模同轴涡旋电磁波的问题提供了建设性的方法,也对扩展涡旋电磁波的使用场景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刘伟[6](2020)在《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地面移动通信网络受限于地理环境、建设难度,以及建设成本等原因,全球也尚未实现地面移动通信的全面覆盖,相比而言卫星移动通信可以实现广域乃至全球覆盖,能够为无地面网络覆盖的区域用户提供服务。近年来,随着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移动卫星通信的领跑者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简称Inmarsat)成功发射了第四代海事卫星,并已完成了卫星系统网络的部署,通过该系统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高带宽、全球无缝覆盖、灵活便捷的互联网接入服务。本文便是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便携式户外陆用宽带终端,用户使用该卫星终端通过卫星移动网络即可快捷的连接到互联网,并且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获取到所需服务资源。本文采用了从系统到终端再到模块的层次化设计思路,重点研究工作是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陆用便携式终端。首先是介绍了第四代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即: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并从中分析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介绍了卫星系统的话音通信、数据传输等主要业务类型。然后介绍了卫星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终端具备的功能和性能、终端模块组成、终端搜星入网和业务建立的工作原理、终端在户外通信等领域的典型应用。本文终端的实现包括模块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具体包括:应用管理模块、基带处理模块、射频前端模块和天线单元的硬件设计以及各模块对应软件的设计和关键流程分析,关键流程包括:入网注册流程、NAT网络共享模式流程、PPPoE网络专用模式流程。最后介绍便携式卫星终端常用的测试方法和步骤,并对卫星终端的对星、入网建链、数据传输、电话话音等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测试,通过测试结果验证终端设计的正确性和指标符合性。该终端是国内首家基于Inmarsat基带处理模块开发的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其功性能方面可以完全替代国外厂家生产的同类型卫星终端产品,该终端的成功研制将以低成本、便携式、高效性等优势打破国外厂家在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终端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在抢占卫星通信领域市场、积累卫星通信技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肖可鑫[7](2019)在《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的编码调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对未来无线网络提出了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海量设备连接等挑战。在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方案中,接入的终端数量严格受限于可分配的资源数目,因此无法满足未来通信高速率,广连接的需求。而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则允许用户共享时域,频域,码域等资源,从而在支持过载连接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现有的NOMA方案根据资源复用的方式不同,分为全部资源复用的功率域NOMA和部分资源复用的码域NOMA两类。其中功率域NOMA在技术实现上相对简单,但是全资源复用的多址干扰和检测复杂度会随着用户数目增多而急剧增加。而部分资源复用的码域NOMA,例如:稀疏编码多址接入(SCMA,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则可以灵活调控每一个资源上的复用用户数量。当然,无论是功率域NOMA还是码域NOMA,其所获得的显着性能增益一方面得益于多用户叠加信号的优化设计,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接收端高性能非线性检测算法的有效实施。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假设发送信号是理想高斯分布的模型。当实际信号为离散调制星座集合时,这种假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理论失配。因此,贴合实际系统的编码调制方案仍然有待优化设计。本论文针对上述两种递进的NOMA机制,从发送端调制星座集合设计,到接收端检测解码算法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归纳如下:1、全部资源复用的功率域NOMA:基于概率成形的上行NOMA方案设计分析针对如何设计高可达速率、高可靠性的功率域NOMA信号传输机制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成形的上行NOMA编码调制方案。推导了每个用户星座约束(CC,Constellation Constrained)下的容量,优化求解了调制星座集合的最优概率分布,提高了每一个接入用户的传输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非等概率传输机制下的理论误码性能,验证了所提方案的优越性。具体地,在发送端采用非等概率分布的离散调制星座集合,在接收端采用基于最大后验的串行干扰抵消多用户检测算法。考虑瑞利衰落信道场景,分别推导了高斯分布信号的遍历容量和离散星座集合的CC容量。以最大化遍历CC容量为目标,提出了一种针对多用户场景的分步交替迭代优化算法,用以求解每一个用户输入信号的最优概率分布。本论文首次推导了基于非等概率传输机制的成对差错概率的闭式表达式。作为对比,本文也推导了高斯干扰信号假设下的闭式误码表达式。其结果表明误码性能不仅仅取决于干扰信号的功率水平,也同样取决于干扰信号的信号调制方式。最终,本文结合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设计了一种贴合实际的上行概率成形NOMA方案,验证其在误比特率上优于传统的等概率传输方案。2、为了提高多用户资源复用的灵活性,进一步研究了部分资源复用的码域NOMA:低密度扩频(LDS,Low-density Signature)方案和SCMA方案的多用户码本设计在LDS和SCMA多用户码本设计方面,现有的理论分析尚不完善,设计准则尚不明确。本文从互信息的角度推导了基于离散星座集合的CC容量,提出了以容量最大化为目标的稀疏码本设计方案,提升了系统的可达速率并降低了系统的误码率。具体地,针对线性扩频LDS系统,本论文推导了单用户的互信息表达式,并分析了其与多用户检测算法的关系。证明了当检测器采用单用户最优检测准则时,系统可以达到理论单用户互信息。此外考虑到每一个用户速率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化最小单用户互信息的扩频序列优化设计方案。渐进地,不同于简单的线性扩频LDS方案,为了获取多用户识别码的成形增益,本文针对非线性扩频的SCMA,提出了一种分步码本设计方案。在每一维度上,通过优化不同星座集合的旋转角度来获得更高的CC容量。其中最优的旋转角度是通过多起点内点法求解。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维度置换算法来寻找最优的高维星座码字的映射方案。并证明维度置换优化是SCMA获得优于LDS方案成形增益的重要原因。最终仿真验证,所提出的稀疏码本设计方案在中低信噪比区间缩小了可达速率与香农理论上界的间隙,在容量和误码性能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增益。3、部分资源复用的码域NOMA:研究LDS和SCMA的多用户检测解码算法在稀疏编码多址的检测算法设计方面,针对如何兼顾误码性能以及较低的计算复杂度的问题。本文结合信道纠错码设计了基于稀疏因子图的联合检测解码算法,提出了基于符号的外信息转移(EXIT,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er)图方法,据此从理论上分析了迭代算法的收敛特性并找到最佳的停机准则,所提算法提升了系统的误码性能。具体地,通过将SCMA检测器拆分为两个级联的等效译码器:变量节点检测器和功能节点检测器,来计算因子图上软信息流的互信息。其中先验信息是通过将高维度的SCMA码字以及扰动的高斯噪声相结合建模获得。通过观察EXIT曲线的收敛位置,分析了不同码本以及不同信道条件下的最优迭代停机准则。更进一步,为了在实际中接近理论可达速率的译码门限,本论文将LDPC信道译码器同SCMA检测器进行联合设计。其中多用户检测器和LDPC译码器内部均采用部分迭代,而外部则通过比特符号转换器将两个模块连接起来形成大循环模块。利用EXIT图工具,分析了最佳的内部迭代和外部迭代的组合策略。通过对算法计算复杂度的分析,该方案在不增加整体的检测复杂度的同时,取得了相比于传统串行检测译码机制明显的误码性能增益。

缑维哲[8](2018)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科技社会,车联网作为新型无线通信技术和现代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产物,受到了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建设新型智能化交通系统和加强管理道路交通安全系统的关键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通信功能日益强大,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4G移动通信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这些都为车联网技术的实现提供了强大支撑。针对4G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在车联网系统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如下。研究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和车联网的发展趋势。阐述4G基本状况、发展历程、技术特点及网络结构;介绍了 4G关键技术、OFDM、MIMO、智能天线等技术;介绍4G标准化及发展趋势。阐述了车联网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介绍了车联网的概念,结构和特点;重点研究了车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多传感器融合、语音识别、云计算、通信等技术;阐述车联网的三个发展阶段等。研究了 4G移动通信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明确了 4G车联网的基本架构,研究了 4G通信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了 4G车联网的核心技术-即LTE技术:给出了基于4G通信技术的车联网方案;举例说明4G移动通信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案例;最后阐述了车联网的创新应用及面临的问题。结合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引入4G车联网应用案例-吉利4G车联网项目,本章节将储备的理论知识应用实际项目,本章节首先对项目背景、项目需求、解决方案、项目意义等进行了介绍,阐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车联网的实现方法。然后提出解决方案及车联网系统实现,包含系统组网架构、4G车载通信服务-物联网卡、4G车载通信服务-通信模组、4G车载通信服务-车载通信实现、4G多APN传输服务、4G ’车载T-BOX设备、4G车载通信服务-路测数据、客户手机APP功能实现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第四代移动通信应用于车联网的场景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王小春[9](2017)在《苹果、三星双头竞争下华为手机知识吸收与创新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其中,苹果与三星的竞争在国内外享誉盛名,它们从美国市场战到中国市场,一直都是其他智能手机厂商竞相学习的对象。中国本土手机厂商凭借着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迅速切入到由苹果、三星主导的全球手机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虽然实现了产品的升级,但是工艺、功能的升级还停留在中低层面,加上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时间极短,导致前一代手机工艺、功能的升级都将被新一代的升级比下去。如何从苹果、三星锁定的全球手机价值链中低端环节突围,已经成为中国本土手机厂商亟待解决的问题,苹果、三星在华的双头竞争知识溢出就是中国本土手机厂商发展转型的一个契机。因此,本文通过分析苹果、三星双头竞争下的知识溢出,研究华为手机知识吸收过程和创新战略演进,并提出双头竞争下中国本土手机企业知识吸收机理和创新战略,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知识吸收和创新战略进行综述,包括跨国公司知识溢出,东道国本土企业知识吸收和创新战略,苹果、三星及华为手机在华研究现状四个方面;接着,本文第三、四、五章以苹果、三星及华为第四代到第六代智能手机为案例研究对象,按照三代智能手机发布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案例梳理;最后,本文在总结双头竞争下苹果手机、三星手机在华知识溢出过程的基础上,从跨国公司手机出发,提出双头竞争下跨国公司手机在华知识溢出机理。在总结双头竞争下华为手机知识吸收过程和创新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从中国本土手机出发,提出双头竞争下中国本土手机企业知识吸收机理和创新战略。

张丹霞[10](2015)在《浅析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文中提出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20年代,从80年代初开始商用,从第一代到目前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可谓发展迅速。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的快速推进,人们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也有了从量到质的改变,这就要求移动通信系统的不断更新换代。本文主要讲述在市场需求下,通信技术从第一代的模拟通信发展到目前的第四代数字通信,并在持续演进的过程。

二、移动通信:从第二代到第四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动通信:从第二代到第四代(论文提纲范文)

(1)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高能效资源分配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非正交多址技术分类
        1.2.2 NOMA基于频谱效率的资源分配研究现状
        1.2.3 NOMA基于能量效率的资源分配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成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概述
    2.1 NOMA的基本概念
        2.1.1 OMA技术和NOMA技术
        2.1.2 NOMA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2.2 NOMA系统理论基础
        2.2.1 重叠编码技术
        2.2.2 串行干扰消除技术
        2.2.3 一种典型的NOMA方案
    2.3 基于NOMA系统的资源分配
        2.3.1 NOMA系统中的用户分组方案
        2.3.2 NOMA系统中的功率分配方案
    2.4 NOMA技术的兼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载波NOMA系统基于能量效率的最优功率分配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和问题建模
        3.2.1 系统模型
        3.2.2 问题建模
    3.3 高能效功率分配方案研究
        3.3.1 子信道内功率分配
        3.3.2 子信道间功率分配
    3.4 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3.4.1 仿真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IMO-NOMA系统基于能量效率的资源分配优化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3 MIMO-NOMA系统中资源分配问题研究
        4.3.1 用户分组方案研究
        4.3.2 MIMO-NOMA系统能效问题建模
        4.3.3 优化问题求解
    4.4 算法性能仿真与分析
        4.4.1 仿真参数设置
        4.4.2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2)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实践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数据
    2.2 描述性统计: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制定相关文献的全景图
        2.2.1 发文数量与发文机构分析
        2.2.2 发文期刊分析
        2.2.3 发文作者和合着网络分析
    2.3 共词分析
    2.4 不同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的文献梳理
        2.4.1 基于规制理论视角的研究
        2.4.2 基于技术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2.4.3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视角的研究
        2.4.4 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视角的研究
    2.5 已有文献的研究局限
第三章 中国3G技术研发背景与大唐电信面临的挑战
    3.1 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代际更迭
    3.2 中国政府与企业支持本土3G技术的原因
        3.2.1 经济原因
        3.2.2 政治原因
    3.3 大唐电信开发TD-SCDMA技术标准面临的挑战
        3.3.1 来自内部技术资源的挑战
        3.3.2 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
第四章 大唐电信制度创业行为与TD-SCDMA合法性确立
    4.1 TD-SCDMA技术标准发展历程
    4.2 制度创业相关概念及理论
        4.2.1 制度创业与制度创业者
        4.2.2 合法性
        4.2.3 制度创业行为
        4.2.4 制度创业模型
    4.3 数据来源
    4.4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制度变化、标准构建及寻求技术可行性
        4.4.1 直接参与策略与代言人策略
        4.4.2 协作R&D
        4.4.3 内向型开放式创新
    4.5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标准的理论化与扩散
        4.5.1 产业联盟
        4.5.2 开放型标准战略
        4.5.3 调动社会力量
        4.5.4 信息咨询策略
    4.6 制度再生阶段——TD-SCDMA合法性确立
    4.7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构建
第五章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验证:TD-LTE合法性确立案例
    5.1 数据来源
    5.2 TD-LTE发展概述
    5.3 制度创业阶段划分及模型构建
        5.3.1 制度创业准备阶段
        5.3.2 制度创业能动变化阶段
        5.3.3 制度再生阶段
    5.4 制度创业三阶段模型:TD-LTE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与启示
        6.1.1 结论
        6.1.2 启示
    6.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面向未来无线通信的MIMO检测预处理算法及硬件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
        1.1.2 MIMO的研究意义和挑战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 QR分解研究现状
        1.2.2 格基规约技术研究现状
        1.2.3 MIMO译码算法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背景
    2.1 MIMO上行链路
    2.2 MIMO上行仿真链路
    2.3 MIMO模型
    2.4 SQRD算法
        2.4.1 SQRD算法的功能
        2.4.2 HT算法
        2.4.3 GS算法
        2.4.4 GR算法
        2.4.5 Cholesky算法
        2.4.6 SQRD总结
    2.5 LR算法
        2.5.1 LR算法的功能
        2.5.2 LLL算法
    2.6 MIMO译码算法
        2.6.1 线性译码算法
        2.6.2 SIC译码算法
        2.6.3 球形译码算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组排序的MGS算法及硬件结构
    3.1 问题提出
    3.2 传统的MGS算法分析
    3.3 分组排序MGS算法
        3.3.1 算法迭代路径更短
        3.3.2 倒数平方根单元
        3.3.3 低延迟排序策略
    3.4 算法性能仿真
        3.4.1 GMGS算法对MIMO译码性能的影响
        3.4.2 GMGS算法对LR的影响
        3.4.3 GMGS算法在大规模MIMO中的特性
    3.5 硬件结构顶层模块
    3.6 子模块设计
        3.6.1 初始化模块(Initial)
        3.6.2 排序模块(sort)
        3.6.3 列处理模块(PS)
        3.6.4 倒数平方根模块(RSR)
        3.6.5 寄存器字长设计
    3.7 实现结果及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松弛排序的GR算法及硬件结构
    4.1 问题提出
    4.2 传统GR算法特征分析
    4.3 松弛排序GR算法(SRGR)
        4.3.1 松弛排序策略
        4.3.2 多列并行分解及CORDIC缩放优化
        4.3.3 算法灵活性
    4.4 复杂度和延迟分析
        4.4.1 复杂度分析
        4.4.2 延迟分析
    4.5 基于SRGR算法的硬件结构
        4.5.1 SRGR顶层结构
        4.5.2 初始化模块(Initial)
        4.5.3 排序模块(sort)
        4.5.4 Givens旋转阵列模块(GRA)
        4.5.5 基本旋转单元
    4.6 实现结果与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并行贪婪LLL算法及硬件结构
    5.1 问题的提出
    5.2 现有的贪婪LLL算法分析
    5.3 并行贪婪LLL算法
        5.3.1 并行算法架构
        5.3.2 迭代选择策略的特征
        5.3.3 迭代选择策略的低复杂度优势
    5.4 算法性能分析
        5.4.1 PGLLL算法参数设置
        5.4.2 K-best和 SIC译码器中PGLLL算法的BER性能
        5.4.3 相干信道下PGLLL的性能
    5.5 硬件结构设计
        5.5.1 PGLLL顶层结构
        5.5.2 尺寸规约模块(R-size reduction)
        5.5.3 状态检查和迭代选择模块(Check& selection)
        5.5.4 LLL规约模块(LLL-reduction)
        5.5.5 全尺寸规约模块(FSR)
        5.5.6 定点数仿真
    5.6 硬件实现结果对比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基于NOMA的无人机协作FSO-RF通信系统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NOMA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NOMA系统物理层安全研究现状
        1.2.3 FSO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1.2.4 UAV通信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1.4 章节结构
第二章 基础知识与关键性技术介绍
    2.1 引言
    2.2 多址接入技术方案
        2.2.1 频分多址FDMA
        2.2.2 时分多址TDMA
        2.2.3 码分多址CDMA
        2.2.4 正交频分复用 OFDMA
        2.2.5 非正交多址NOMA
    2.3 SIC接收机的解调原理
    2.4 物理层安全
        2.4.1 安全容量
        2.4.2 安全中断概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人机光通信系统相关特性
    3.1 引言
    3.2 UAV通信技术
    3.3 FSO通信技术
    3.4 中继通信中的转发模式
        3.4.1 放大转发协议
        3.4.2 解码转发协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无人机结合RF/FSO的 NOMA通信系统
    4.1 引言
    4.2 系统模型
    4.3 信道模型
    4.4 中断概率分析
    4.5 渐进分析
    4.6 仿真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F单跳NOMA系统物理层安全分析
    5.1 引言
    5.2 系统模型
    5.3 信道模型
    5.4 NOMA安全系统
        5.4.1 SOP分析
    5.5 仿真分析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涡旋电磁波的模式复用及在室内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轨道角动量在光领域的研究
        1.2.2 轨道角动量在微波领域的研究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涡旋电磁波的基础理论
    2.1 角动量的数学描述
    2.2 涡旋电磁波的数学描述
    2.3 涡旋电磁波的性质
        2.3.1 正交性
        2.3.2 稳定性
        2.3.3 量子性
        2.3.4 反射性
        2.3.5 发散性
    2.4 涡旋电磁波的产生方法
        2.4.1 透射移相法
        2.4.2 反射移相法
        2.4.3 超表面法
        2.4.4 均匀圆阵法
        2.4.5 单天线法
    2.5 涡旋电磁波的接收方法
        2.5.1 完整孔径接收法
        2.5.2 部分孔径接收法
    2.6 涡旋电磁波模式数的检测方法
        2.6.1 单点测量法
        2.6.2 相位梯度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UCA同时产生涡旋波的设计
    3.1 引言
    3.2 常用同时产生涡旋波的设计
        3.2.1 螺旋相位板组合
        3.2.2 柱状介质谐振腔天线
        3.2.3 行波环形缝隙天线
        3.2.4 时间开关阵列
        3.2.5 超表面天线
    3.3 UCA同时产生双模涡旋波的设计
        3.3.1 UCA产生单模涡旋波
        3.3.2 UCA产生单模涡旋波的仿真验证
        3.3.3 UCA产生双模涡旋波
        3.3.4 UCA产生双模涡旋波的仿真验证
    3.4 UCA产生多模涡旋波的方法
        3.4.1 UCA产生多模电磁波
        3.4.2 UCA产生多模涡旋波的仿真验证
        3.4.3 工作频率对方向图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室内场景下基于OAM阵列的通信系统
    4.1 引言
    4.2 室内传播模型
        4.2.1 室内环境建模
        4.2.2 传输信道建模
    4.3 信道容量分析
        4.3.1 散射信道下的信号相关性分析
        4.3.2 室内模型的信道容量分析
    4.4 数值仿真及结果
        4.4.1 仿真参数
        4.4.2 分集复用的仿真结果与分析
        4.4.3 室内LOS径对OAM系统容量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的现状
        1.2.2 海事卫星宽带终端技术的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卫星系统组成及功能
    2.2 卫星系统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
        2.2.1 主要技术指标
        2.2.2 主要关键技术
    2.3 卫星系统业务类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便携式终端的总体设计
    3.1 主要功性能
    3.2 组成框图
    3.3 工作原理
    3.4 典型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便携式终端的硬件设计
    4.1 应用管理模块
        4.1.1 功能及组成
        4.1.2 电路设计
        4.1.3 模块调试
    4.2 基带处理模块
    4.3 射频前端模块
        4.3.1 功能及组成
        4.3.2 详细设计
        4.3.3 模块调试
    4.4 天线单元
        4.4.1 主要功能
        4.4.2 仿真设计
        4.4.3 实物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便携式终端的软件设计
    5.1 应用管理软件
        5.1.1 软件运行环境
        5.1.2 软件总体架构和功能
        5.1.3 软件开发流程
    5.2 射频前端控制软件
        5.2.1 软件运行环境
        5.2.2 软件功能组成与实现
    5.3 手机APP软件
        5.3.1 软件架构
        5.3.2 软件功能实现
    5.4 关键流程设计
        5.4.1 用户登录注册流程
        5.4.2 共享网络链路流程
        5.4.3 专用网络链路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便携式终端的测试与评估
    6.1 对星功能测试
    6.2 入网建链测试
    6.3 数传功能测试
    6.4 电话功能测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的编码调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多址接入技术的演进
        1.1.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功率域完全复用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1.2.2 基于稀疏编码多址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1.3 论文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4.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概率成形的上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2.1 引言
    2.2 系统模型
        2.2.1 基于概率成形的上行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模型
        2.2.2 接收端的多用户检测机制
    2.3 互信息分析以及概率分布优化
        2.3.1 遍历容量分析
        2.3.2 最后一个译码用户J输入信号的最优概率分求解
    2.4 误码性能分析
        2.4.2 Case2:最后一个译码用户J的平均误符号率ASEP
        2.4.3 Case3:基于高斯多用户干扰假设的成对差错概率分析
    2.5 设计样例以及仿真结果分析
        2.5.1 基于方形正交幅度调制星座的概率成形编码调制方案设计
        2.5.2 可达速率性能分析
        2.5.3 误码性能分析
    2.6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基于稀疏扩频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设计
    3.1 引言
    3.2 系统模型
    3.3 互信息分析
        3.3.1 单用户最优检测
        3.3.2 针对单用户最优检测的互信息分析
    3.4 扩频序列的优化设计
    3.5 仿真结果与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稀疏编码调制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设计
    4.1 引言
    4.2 SCMA系统模型
    4.3 基于CC容量的SCMA码字设计方案
        4.3.1 针对SCMA系统的星座约束下的容量分析
        4.3.2 星座集合叠加机设计
        4.3.3 高维码本的维度置换策略研究
        4.3.4 构造SCMA码本的完整设计方案总结
    4.4 设计样例和仿真结果分析
        4.4.1 码本设计样例和容量分析
        4.4.2 误码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基于稀疏编码调制的多用户检测算法设计
    5.1 引言
    5.2 SCMA系统模型
        5.2.1 基于消息传递算法的SCMA多用户检测器设计
        5.2.2 简化的对数域LLR计算方法
    5.3 多用户检测器和信道译码器的联合设计
        5.3.1 SCMA检测器的收敛性能分析
        5.3.2 基于LDPC的迭代多用户检测解码机制设计
        5.3.3 迭代检测译码策略:实施方案与收敛性分析
    5.4 设计样例以及仿真性能分析
        5.4.1 收敛性能分析
        5.4.2 误码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6.1 主要结论和贡献
    6.2 研究展望
附录A 定理2.4的证明
附录B 定理2.6的证明
附录C 两用户上行PS-NOMA:调制星座集合概率分布样例
附录D SCMA码本样例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8)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概述及车联网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基本介绍
    2.2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技术
        2.2.1 OFDM技术
        2.2.2 MIMO技术
        2.2.3 智能天线技术
        2.2.4 软件无线电技术
        2.2.5 多用户检测及移动定位技术
    2.3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化及发展趋势
        2.3.1 支持更多的业务应用
        2.3.2 更高数据速率及新频段支持
    2.4 车联网概念、结构和特点
    2.5 车联网关键技术
        2.5.1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2.5.2 语音识别技术
        2.5.3 云计算
        2.5.4 通信及互联网技术
        2.5.5 关联应用技术
    2.6 车联网发展趋势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4G通信技术在车联网系统中的应用方案设计
    3.1 车联网系统的基本架构
        3.1.1 车联网感知层
        3.1.2 车联网网络层
        3.1.3 车联网应用层
    3.2 4G通信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
        3.2.1 LTE通讯技术
        3.2.2 频率复用技术
        3.2.3 MIMO技术
        3.2.4 车联网的主要技术特点
        3.2.5 LTE通信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策略
    3.3 基于4G通信技术的车联网改造方案
    3.4 车联网应用案例
    3.5 创新应用及面临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应用案例-吉利4G车联网项目
    4.1 项目背景
    4.2 项目需求简述
        4.2.1 车载设备需求简述
        4.2.2 4G多APN传输需求简述
        4.2.3 客户手机APP管理需求简述
    4.3 解决方案及车联网系统实现
        4.3.1 系统组网架构
        4.3.2 4G车载通信服务-物联网卡
        4.3.3 4G车栽通信服务-通信模组
        4.3.4 4G车载通信服务-车载通信实现
        4.3.5 4G多APN传输服务
        4.3.6 4G车载T-BOX设备
        4.3.7 4G车,载通信服务-路测数据
        4.3.8 客户手机 APP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苹果、三星双头竞争下华为手机知识吸收与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案例分析法
        1.3.2 对比分析法
        1.3.3 归纳分析法
        1.3.4 文献分析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跨国公司知识溢出文献综述
    2.2 东道国本土企业知识吸收文献综述
    2.3 东道国本土企业创新战略文献综述
    2.4 苹果、三星和华为手机在华研究现状
        2.4.1 苹果手机在华研究现状
        2.4.2 三星手机在华研究现状
        2.4.3 华为手机在华研究现状
第三章 四代机下苹果、三星双头竞争与华为手机知识吸收过程
    3.1 苹果四代智能手机退出与知识溢出
        3.1.1 苹果四代机的推出
        3.1.2 苹果四代机的知识溢出
    3.2 三星Galaxy S竞争跟进与知识溢出
        3.2.1 三星Galaxy S系列竞争跟进
        3.2.2 三星Galaxy第四代知识溢出
    3.3 华为四代机知识吸收与创新
        3.3.1 华为四代机的推出
        3.3.2 华为四代机的特性
第四章 五代机下苹果、三星双头竞争与华为手机知识吸收过程
    4.1 苹果五代机竞争跟进与知识溢出
        4.1.1 苹果五代机竞争跟进
        4.1.2 苹果五代机的知识溢出
    4.2 三星Galaxy S竞争再跟进与知识溢出
        4.2.1 三星Galaxy S系列竞争再跟进
        4.2.2 三星Galaxy第五代知识溢出
    4.3 华为五代机知识吸收与创新
        4.3.1 华为五代机的推出
        4.3.2 华为五代机的特性
第五章 六代机苹果、三星双头竞争与华为手机知识吸收过程
    5.1 苹果六代机再竞争跟进与知识溢出
        5.1.1 苹果六代机再竞争跟进
        5.1.2 苹果六代机知识溢出
    5.2 三星Galaxy S竞争再再跟进与知识溢出
        5.2.1 三星Galaxy S系列竞争再再跟进
        5.2.2 三星Galaxy第六代知识溢出
    5.3 华为六代机知识吸收与创新
        5.3.1 华为六代机的推出
        5.3.2 华为六代机的特性
第六章 苹果、三星双头竞争下跨国公司在华知识溢出机理
    6.1 双头竞争下苹果手机在华知识溢出过程
    6.2 双头竞争下三星手机在华知识溢出过程
    6.3 双头竞争下跨国公司手机在华知识溢出机理
第七章 双头竞争下华为手机知识吸收与创新战略
    7.1 双头竞争下华为手机知识吸收过程
    7.2 双头竞争下本土手机企业知识吸收机理
    7.3 双头竞争下华为手机创新演进过程
    7.4 双头竞争下中国本土手机创新战略
第八章 结束语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10)浅析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1. 移动通信系统演进历程
2.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2.1模拟蜂窝通信系统的兴起
    2.2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缺点
3.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3.1数字通信系统的发展
    3.2多种标准共存的二代通信网络
4.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4.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4.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
    4.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业务
    4.4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
5.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5.1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崛起
    5.2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标准和特点
6. 未来通信发展的趋势
7. 总结

四、移动通信:从第二代到第四代(论文参考文献)

  • [1]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高能效资源分配方案研究[D]. 胡冬.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2]制度创业理论视角下移动通信行业技术标准竞争研究[D]. 田雨欣. 山西大学, 2020(01)
  • [3]面向未来无线通信的MIMO检测预处理算法及硬件结构研究[D]. 陈礼锐.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NOMA的无人机协作FSO-RF通信系统的性能研究[D]. 雷小波.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5]涡旋电磁波的模式复用及在室内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 杜涵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6]便携式海事卫星宽带通信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 刘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7]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中的编码调制技术研究[D]. 肖可鑫.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1)
  • [8]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研究[D]. 缑维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3)
  • [9]苹果、三星双头竞争下华为手机知识吸收与创新战略研究[D]. 王小春. 广西大学, 2017(01)
  • [10]浅析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A]. 张丹霞. 《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317期), 2015

标签:;  ;  ;  ;  ;  

移动通信:从第二代到第四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