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植物学家考察横断山脉

中美植物学家考察横断山脉

一、Sino-US Botanists Make an Expedition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s(论文文献综述)

王轩[1](2020)在《基于形态性状数量统计分析对花楸属单叶类群的分类研究》文中提出花楸属(Sorbus L.)隶属于蔷薇科(Rosacea)苹果亚科(Maloideae),该属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其起源分布中心分别为黑海沿岸高加索地区和我国西南地区。世界上花楸属植物大约100余种,我国约分布60多种且部分种类为其所独有,中国是世界上花楸属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的国家之一。花楸属植物由于存在种内形态性状的丰富过渡类型以及杂交融合现象,导致种间关系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花楸属是否应当同时包含单叶和复叶类群,单叶类群能否独立成属迄今仍存在争议,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似。虽然分子系统学、数量分类学等技术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有关单叶类群的基础分类研究相对少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取样与植株腊叶标本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了包含云南、四川、西藏、浙江、山东等分布地区32种花楸,根据叶片形态特征的相似性和变异性,选取了具有表观分类意义的42个性状并讨论其遗传特点,同时根据标本记录对单叶类群花楸的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依照标本分布信息绘制单叶类花楸分布图,同时结合前人的亲缘地理研究,将花楸属单叶类群划分为4个分布区,分别是秦岭-太行分布区、云贵川分布区、喜马拉雅南麓条状分布区和华中分布区。结合形态分类、地理分布以及前人的分子系统学依据,修订了花楸属单叶类群分类系统,包含2组5系:组1.冠萼组Sect.Aria Pers.系1.大果系Ser.Megalocarpae Yü:保留大果系花楸原有种类不变。系2.康藏系Ser.Thibeticae Yü:康藏系花楸其它种不变,将黄脉花楸从江南花楸中分离出来,恢复黄脉花楸种的地位。组2.落萼组Sect.Micromeles(Dcne.)Rehd.系3.白毛系Ser.Folgnerianae Yü:将原属曲脉系的疣果花楸移入本系。秦岭花楸并入石灰花楸,归入本系。系4.褐毛系Ser.Ferrugineae Yü:将原属曲脉系的毛背花楸、毛序花楸和滇缅花楸转入本系。系5.无毛系Ser.Alnifoliae Yü:将原直脉系的种类与原曲脉系的圆果花楸、菱叶花楸无毛种类归为一系,为无毛系,因其包含直脉系Ser.Alnifoliae Yü的模式种,故而沿用其系名。另外,对一些种进行了修订。提议将墨脱花楸Sorbus megacarpus(L.H.Zhou et C.Y.Wu)L.D.Lu命名恢复成多蕊石灰树Pleiosorbus megacarpus Lihua Zhou et C.Y.Wu,秦岭花楸Sorbus tsinlingensis C.L.Tang应当是石灰花楸Sorbus folgneri(Schneid.)Rehd.的异名。

陈辈乐,彭建生,毕争,艾怀森[2](2019)在《高黎贡山 一个迷人的物种高地》文中研究指明高黎贡山是一条北接青藏高原,向南延伸至中南半岛的低纬度、高海拔、窄长型的巨大山脉,热带动植物沿着河谷往北扩散,温带高山物种随着高海拔山脊线向南迁移,形成"动植物种属复杂、新老兼备、南北过渡、东西交会"的格局,被认为是"地球上热带地区以外,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块生物多样性宝地。

向玉成,肖萍[3](2019)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国人对康区极高山的科学考察》文中提出近代入康外国人对于康区极高山多有关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康区极高山科考进入了"黄金时期"。文章以考察者原着为主要资料,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国人具有代表性的康区极高山科考活动,即格雷高利科考队、约瑟夫·洛克、勃特沙尔科考队对白马雪山、贡噶岭、贡嘎山三处极高山的科考活动的过程及考察成果进行梳理,并结合任乃强先生等中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文献,对历次考察成就加以分析评述。

董晓霞[4](2019)在《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现代文学”如何建构和想象“现代中国”这一思考维度出发,探讨在滇缅抗战的特定历史情境中,传统中国的边缘地带如何在“现代文学”中融入了“现代中国”的同一进程。在“现代中国”的国家感情中,对抗战建国有自豪、兴奋之一面的在滇缅抗战中比较明显。围绕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这三类观看和建构主体的相关书写,我们可以探讨滇缅抗战之中的“边地中国”是如何被“现代文学”叙述而同质化为“现代中国”的。第一章是以抗战时期的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体现了地理现代性和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在战时的融合。这些以纪实、致用为目标的游记不是流于印象的闲情逸致式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游记只记录山水风物的写法。在特定的地域空间,旅行、考察者以战时语境所促成的知识、话语来观看已处于国际战局前线的云南边地,把之前作为想象的“图像符号”式的边地构建成了自己实地体验后的真实世界。我们可以借此思考时人在抗战中是怎么来看边地山河的,具有空间流动性的铁路、公路旅行的风景叙事与民族国家认同的关系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带着去发现丰富之处的认识装置看边地人事时,是如何把边地民族塑造成抗战中的同胞的,边境城市在他们的笔下又呈现出何种风貌;将滇缅、滇越边地纳入现代中国的同一性后,去思考边地在抗战中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意义的同时,也会发现边地所存在的问题。旅行、考察者是从内地、中央进入边地,以“外边”人的视角主动认识云南这边。那原本生活在这些边缘地带的本土作者如何回应时代,书写和思考自己栖身其中的边地与现代民族国家关系的问题,就是第二章所要讨论的,这与第一章构成了观看、书写边地的内外视角。作为“文化持有者”,云南边地作家把抗战当作是提高边地重要性以及加强边地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以充满强烈地方色彩的创作把战争对边地的影响“介绍”给人们。他们贴近实情,拨开边地民族被异化的模糊面纱,发掘滇缅边地的历史隐痛,思考边地与国家的关系。笔者选择集中书写滇缅抗战中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作家,在凸显“地方性”的视野中来探讨边地作家的国家观念。第三章以远征将士和随军记者所建构的“烽火边地”形象,探讨现代民族国家与战争暴力的问题。从出征到前线战场,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的撤退到第二次反攻胜利后的凯旋,将士们和随军记者在往返征战中,把滇缅战场上的亲历见闻一一写下。这些诞生于战地,来自前线参战或是观战的作品,带有最真切的生命体验和对战争最为直观的表达。叙述者为战士,既在感同身受中来呈现抗战中的同袍、同胞所承担的共同命运,又有作为保家卫国的士兵的特殊使命感,所以在他们笔下呈现出了烽火硝烟中的边地真实且复杂的处境。出征的兴奋、撤退的忧患以及凯旋的自豪,都会给予滇缅边地不同的观看角度,我们也因此可以思考他们作为保卫者是如何看待战争以及怎样认识边地的。在“边地中国”形象的建构中,三类观看主体对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野人山的书写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在抗战中诞生的现代交通,滇缅公路与中印公路不仅把云南边地与中国腹地联结成了亲密的整体,而且也成为了边地进入世界秩序的通道。围绕滇缅公路的相关书写,既在强调这条现代公路会使滇缅边地“向新世纪跃进”,也在赞颂着公路的凝聚力,因为它使原本地图上“孤立的地方”变得彼此熟悉起来。对中印公路的书写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1941年中印公路测勘队队员的记述,是“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一是随军记者和驻印军的书写,为亲历者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现代知识分子的实地考察和亲历士兵的生死体验,让野人山成为一个体现人们思考边地与国家,边陲与边界之关系的地方。第四章以此作为个案分析,以地图中延伸至印缅的两条国际公路线和一个与边界点,来思考与其相关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国家共同感。旅行、考察者,云南边地作家以及远征将士、随军记者所认同的国家是一个兼有天下帝国历史和有限国家形态的现代中国。为了抗战时期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建构,他们把“想象”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彼此密切关联的感知对象,以亲历亲闻后的创作建立起边地与内地之间共同历史回忆的认同基础和文化认同空间。让我们看到在早已形成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这个不言而喻的“国家”基础上,滇缅抗战激发了云南边地融入“现代中国”的进程。

田径[5](2018)在《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锐减成为当今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植物多样性保护备受关注,植物区系研究为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我国华南和华东植物区系是中国-日本植物区系的核心部分,地理空间上诸广山脉地区正处于这两个区系的交界处——湘赣交汇的罗霄山脉南段,因此诸广山脉地区亦是联系南岭植物区系与罗霄山脉植物区系的纽带。研究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对丰富罗霄山脉区系资料,揭示相关植物区系的关系,探讨该区植物区系的性质及起源,深化对有关区系地理问题的认识等具有重要意义。从2013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诸广山脉地区开展区系调查的过程中,共采集了 8800余号植物标本。基于对标本的科学鉴定以及查阅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等馆藏标本和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出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名录。对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种类、区系成分、特有现象及其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了本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性质、起源及有关区系地理问题等。主要结果如下:1.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诸广山脉地区共有种子植物192科、915属、2442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其中裸子植物9科、23属、29种,被子植物183科、892属、2413种。该地区科、属和种分别占湖南种子植物的91.00%、63.23%和49.51%;科、属和种分别占江西种子植物的96.00%、78.88%和54.85%;科、属和种分别占中国种子植物的55.81%、28.74%和8.51%,表明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丰富,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在湖南省和江西省种子植物区系乃至整个华东植物区系中的构成及作用显着。科、属、种的数量分析表明: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和冬青科(Aquifoliaceae)等为该区的优势科和表征科,具有植物区系地理指示作用和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栎属(Quercus)、石栎属(Lithocarpus)、樟属(Cinnamomum)、润楠属(Machilus)、木兰属(Magnolia)、山矾属(Symplocos)、冬青属(Ilex)、杜鹃花属(Rhododendron)、柃属(Eurya)、荚蒾属(Viburnum)、榕属(Ficus)、山胡椒属(Lindera)等则为该区的优势属或表征属。优势科、属对该区植物区系的贡献作用显着,该区不足15%的大科拥有50%左右的属、种数量。Ⅳ、Ⅴ级的科数较多而科内所含属、种贫乏,一方面说明了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表明该区域是许多科、属的汇集与渗透地带。而高比例的单种科和寡种科的存在则暗示着该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自身特点的种系发生和演化趋势。2.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具有热带北缘性质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的地理成分共有12个分布型和13个分布变型,属的地理成分共有14个分布型和30个分布变型。该区有热带性科87个,占该区总科数(除去世界广布科,下同)的65.91%;温带性科44个,占该区总科数的33.33%。可见在科级水平上,以东亚为起源或分布中心的热带性科占明显优势。热带性科比例显着高于温带性科,表明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科级水平上具有强烈的热带亲缘性。属的分布区类型表明,该区植物区系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受诸多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影响,各地理成分比例上存在差异,显示了出彼此之间的亲疏程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热带亚洲分布型,有240属,占总属数(除去世界分布属,下同)的30.86%;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型,有155属,占总属数的19.92%;北温带分布型有130属,占总属数的16.71%。诸广山脉地区有热带性属395个,占该区总属数的50.78%,温带性属383个,占该区总属数的49.23%,热带属和温带属的比例基本持平,R/T比值为1.03,与整个华东植物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温带成分(50.63%)接近,可见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和华东植物区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该区具有较多的华南植物区系成分(如:拟兰属Apostasia、天料木属Homalium、粘木属Ixonanthes和西番莲属Passiflora等)渗入,与华南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显示出热带北缘性质。3.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特有成分丰富诸广山脉地区共有东亚特有科3科、中国特有科2科、中国特有属32个、中国特有种919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诸广山脉地区中国特有属占华东植物区系中国特有属(54属)的59.26%,比例超过了二分之一;在诸广山脉地区中国特有属中有单型属18个,占诸广山脉地区特有属总数的56.25%,这些属多为木本,且是植物系统进化发育中较为原始和古老的成分,如银杏属(Ginkgo)、银杉属(Cathaya)、青钱柳属(Cyclocarya)、伯乐树属(Bretschneidera)和半枫荷属(Semiliquidambar)等;诸广山脉地区拥有众多华东特有种,它们的分布范围通常狭窄,如闽赣葡萄(Vitis chungii)、九华蒲儿根(Sinosenecio jiuhuashanicus)、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等。诸广山脉地区具有如此多的特有成分,不仅说明该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优越和独特,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区植物区系的孑遗性和古老性。4.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历史久远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虽然整体上受华南、华中和华东区系的综合影响,其属的温带性成分与热带性成分比例相当,具有明显的过渡性。但本区具有华南地区起源或为分布中心的银杉(Cathay argvrophylla)、铁杉(Tsuga chinensis)、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和粗榧(Cephalotaxus sinensis)等成分;同时本区具有小叶买麻藤(Gnetum parvifolium)、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蕈树(Altingia chinesis)、五列木(Pentaphylax euryoides)和多枝拟兰(Apostasiaramifera)等许多热带性质的成分。基于所获得的资料及地史资料分析,认为本区植物区系的起源应该不会晚于第三纪。根据该区植物区系现代分布式样,作者推测其区系形成与发展历史可能存在三条扩散与渗入通道。多种成分渗透与汇集,彼此相互依存,它们在长期的环境适应与进化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竞争与适应,形成了本区植物区系的现代分布格局。5.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新发现本研究共发现诸广山脉地区植物新种3个,即:桂东锦香草(Phyllagathis guidongensis K.M.Liu&J.Tian)、衡山报春苣苔(Primulina hengshmuensis L.H.Liu&K.M.Liu)和长萼报春苣苔(Primulina longiloba L.Zhou&J.Tian sp.nov.)。发现6个新记录种,即:尖叶木姜子(Lindera acutivena Hay.)、大叶过路黄(Lysimachia fordiana Oliv.)、指叶山猪菜(Merremia quinata(R.Br.)V.Ooststr.)、圆苞山罗花(Melampyrum laxum Miq.)、弯管马铃苣苔(Oreochariscurvituba J.J.Wei&W.B.Xu)和大齿马苣苣苔(Oreocharis magnidens Chun ex K.Y.Pan)。发现数个珍稀濒危物种野生新居群,即:黄连(Coptis chinensis ranch.)、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T.Caang)、竹节参(Panaxjaponicus C.A.Mey.)、莼菜(Brasenia schreberiJ.F.Gmel.)和宽叶泽苔草(Caldesiaa grandis Sam.)等居群。

乔娣[6](2018)在《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蝇子草属的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蝇子草属(Silene L.)是石竹科(Caryollaceae)最大的属,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具有较高的园艺、药用和生态价值。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是蝇子草属全球分布格局中一个重要的多样性次中心,也是蝇子草属植物中适应高海拔和高寒类群的重要分化和形成区域。虽然前人已有一定的工作积累,但总体而言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的蝇子草属的分类研究尚不充分,属内存在名实不符、名称混乱,以及不同作者对种类的处理争议大等大量分类学问题,因此需要开展系统的分类修订工作。本文以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蝇子草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该属部分种类的种子形态,以野外居群调查为基础,通过模式及室内标本研究,并结合经典的形态-地理研究方法,对该地区蝇子草属植物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大量的标本研究和野外观察,基本上可以确定在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蝇子草属植物的分类中花与花序的特征最为稳定,是最重要的分类性状;其次种子是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而习性、叶、毛被等特征因物种而异,需要区别对待。2.首次系统研究了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蝇子草属32种1变种1亚种的种子微形态,并做了统计分析。该属植物种子的种脊类型主要有圆钝、凸起具棘凸、凹陷具“V”形浅沟、具环翅或凹凸不平等5种类型。种子表面纹饰可以分为五大类型:A.种子表面光滑,无纹饰;B.种子表面平坦,具有条状纹饰;C.种子表面吸盘状,具有吸盘状纹饰;D.种子表面颗粒状或乳突状突起,具有瘤状纹饰;E.种子表面隆起、脑纹状或血管状,具有皱状纹饰。3.对一些产于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的蝇子草属种类做了新的分类处理,具体如下:(1)修订了《Flora of China》对长花蝇子草(Silene longiuscula C.Y.Wu&C.L.Tang)的归并,恢复了Silene longiuscula C.Y.Wu&C.L.Tang的分类地位;(2)修订了《Flora of China》对黄绿蝇子草(Silene flavovirens C.Y.Wu)的归并,恢复了Silene flavovirens C.Y.Wu的分类地位;(3)粘萼蝇子草(Silene viscidula Franchet)和红齿蝇子草(Silene phoenicodonta Franchet)存在名实不副,分类混乱情况。Silene viscidula Franchet模式标本的花瓣略微伸出花冠外,与红齿蝇子草(Silene phoenicodonta Franchet)的特征相符,因此将Silene viscidula Franchet作为红齿蝇子草(Silene phoenicodonta Franchet)的异名。而粘萼蝇子草的花瓣远远伸出花萼,其正确学名应该是Silene lankongensis Franchet。(4)修订了《中国植物志》以及《Flora of China》对怒江蝇子草(Silene salweenensis W.W.Sm.)的归并,恢复了Silene salweenensis W.W.Sm.的分类地位;(5)初步理清了掌脉蝇子草(Silene asclepiadea Franchet)复合群的物种分类界定问题,承认掌脉蝇子草复合群存在3个形态特征稳定的物种,分别是掌脉蝇子草(Silene asclepiadea Franchet)、四川蝇子草(Silene szechuanensis F.N.Williams)和黄花蝇子草(Silene lutea Franchet)。4.本研究承认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共有蝇子草属植物59种,2变种和1亚种,其中锥萼组1种,长管组4种,亚灌木组1种,类大爪草组1种,禾叶组2种,囊萼组16种2变种1亚种,女娄菜组2种,齿瓣组11种,蔓生组21种。编制了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蝇子草属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张荣桢[7](2018)在《云南高原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云南高原的野生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和整理标本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整理形成了本地区种子植物名录,对其物种多样性的组成特点、区系性质、特有现象等进行了研究,并对云南高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云南高原植物物种多样性非常高,现知有野生种子植物5928种(包括种下等级),分属208科1392属;分别占云南省总科数的81.95%,总属数的68.00%,全部种类的54.65%;占中国总科数的79.27%,总属数的44.11%,种的20.28%。其中裸子植物9科18属39种,被子植物有199科1374属5889种。2.云南高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系地理单元,在区划上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区系的性质具有显着的亚热带特征,具有热带区系向温带区系过渡的特点;区系整体成分复杂,联系广泛,是一个众多区系成分汇集区域。3.云南高原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是大量古老孑遗类群的集中地;同时拥有大量的新特有物种,是新物种分化形成的重要区域。4.云南高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植物和狭域分布植物种类较多,应加大对这些类群的保护。

李先帆[8](2018)在《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中研究表明云南位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陲,地理环境特殊,拥有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因交通问题,长期远离主流文化,被视为“秘境”。自古以来,该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其美术风格与中原地区也有较大区别,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国门初开,各种思潮此起彼伏。众多根植于云南本土的画家有感于时代的变化,将深厚宏博的本土文化元素与外来文化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相融合,以云南神奇多彩的地域风光、悠久的民族历史、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绘制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在画面中营造了野境、景境、情境、灵境,在海内外造成广远的影响,使国人为之侧目,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些作品堪称中国民族美术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深度的突破,不但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地区的美术地位,而且奠定了其后云南乃至全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丰富解读,具有人类学、民族志与美术学上的多重价值,在中国民族美术发展与现代美术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论文以民族美术的发展为视角,以“造境”为过程工具,研究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探讨其在坚持地域个性的前提下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灿烂的美术成果的成功经验。通过剖析组成该时期云南地区民族题材绘画这一母题的众多艺术现象与艺术群体,厘清该时期发生的详实历史背景,全面探讨其艺术现象在中国美术现当代进程中的地位,发掘潜藏在艺术对象与绘画图式下的审美精神与时代意志,以期对中西方文化互斥与结合、传统与现代文化摒弃与继承、边缘与主流文化对话与融合等核心问题有所揭示。论文除了绪论与结论,共分五章。绪论为本文的导论,以近年相关的田野调研积累为基础,结合当前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选题原由,以及论文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另外就论文中涉及到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造境”等概念作了定义与简要分析,提出“造境”作为过程工具的意义。第一章以大量的文献梳理与田野调研为依据,考察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诞生的土壤——“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指出云南民族美术的发展受地域性的自然背景、历史背景、文化交融背景影响,阐述了云南多元共生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成因以及道路文化、人口流动带来的文化交融等独特的文化现象,列举了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影响的崖画、壁画、古滇青铜器、民族建筑、民族服饰以及甲马、剪纸、东巴画等典型的民族民间美术样式。这些背景为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产生与发展及其多元、融合的特点提供了铺垫。第二章研究影响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时代因素——“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阐述了云南美术自建国以来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的美术创作情境、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的创作者,构成其独特的文化立场与审美取向。最后介绍了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以及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包括“申社”、“云南画派”、“新具象”群体、云南版画现象、写生活动等,这些美术现象与群体与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有直接的关联。第三章以大量的作者与作品资料为依据,以“造境”为过程工具,解析云南美丽多姿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多元化的民族审美文化、旺盛的生命意识、独特的宗教与信仰状况等因素对创作者的影响,解读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审美意境的成因。将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呈现的审美意境归纳为四部分:“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此章列举了 20世纪80、90年代较为活跃的50多位画家的170多张作品,较为完整地覆盖了该时期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个方向。针对作者的创作历程与其重要作品中营造的意境,展开详实的分析与研究,追溯作品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解析其作品的审美特征与意境的独特性。第四章上承第三章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解析,就其艺术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审美意境的创造展开思辨:提出民族美术场域视野下边缘与主流、地域与整体的问题;研究云南地域性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题材创作的关系、地域性意境的生发;以地域性审美场域的视角展开对“边陲的野境”、“形式的情境”、“生命的情境”、“魔幻的灵境”四重意境的解读;研究在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的视域中,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的承接、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对抗与交融所产生的作用及意义;进而推导出,在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多元文化融合与审美意境营造中,新的民族美术场域的衍生及其意义。第五章以大量的田野调研为依据,延续对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余绪的跟踪与研究:反思民族风情热的起伏;研究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商品经济对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影响;研究在全球化文化场域中表达地域情境、实现地域符号突围的可能性;进而根据已有的成功经验,寻找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能给予的启示,并以此展望云南乃至中国各区域民族美术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与蓬勃生命。

许涌彪[9](2016)在《大陆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与利用研究(2001-2015)》文中认为近代来华西人游记是一种重要且独特的历史文献,它对于我们了解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风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同视野下的中国历史印象为我们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各式各样的珍贵材料,受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因其丰富多样的历史资料而变得异常重要,增加对其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其价值的开发与运用。2001-2015年期间大陆出版的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得到了学术界的较大关注,它的出版状况、学术价值以及存在的出版问题值得挖掘和反思。通过对近代旅藏游记出版史的回顾与总结、代表性游记的学术利用情况分析以及游记价值的深层开发等方式,了解近代西人旅藏游记中重要的史料价值。另外,对出版游记中的出版问题进行考察,分析其原因与解决途径,并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思考,进而完善对十五年来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认识。了解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所蕴藏的史料价值和存在的不足有助于为当下的旅藏游记出版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学术界与出版界的积极互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肖冠兰[10](2015)在《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基于对西南地区现存的丰富的干栏建筑的田野调查和现有研究成果,对西南地区干栏建筑体系的系统性研究,目的是在西南地域文化视野下系统总结西南广大地域中多样化的干栏的系统关系和特点。针对目前对单一地区或单一民族干栏研究的现状,本研究具有“整体观”的积极意义,对更全面把握西南干栏建筑文化和加深对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认识有重要价值。论文选取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和保持着较为完好原生态的村落或集镇作为干栏的样本采集地。通过在这些村落、集镇展开的田野调查、测绘访谈等工作,一方面补充和完善了西南地区干栏的影像、图纸资料,另一方面动态地考察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特征演变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结合学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为系统研究提供了基础。在历史文化层面,先从对世界范围内的干栏文化现象进行阐述,指出了世界栅居现象的存在是源自人类早期文化的同源性,再从民族关系和文化特质上分析了亚太栅居文化区的亲缘性。在中国范围内,利用考古遗址,出土器物和古代文献中的信息探索了中国干栏的兴衰过程和形态出现分化的历史节点。在针对西南干栏体系的研究上,论文运用了文化地理学中“形式文化区”的概念,将“干栏”作为一种形式文化的指标,根据这个指标的分布情况,确定出滇西沿边地区,黔南桂北山区,武陵山地区三大干栏建筑文化的核心区。并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这三大核心区空间范围的结构、形成过程是和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自治、移民活动、改土归流这些政治活动以及对外的交通路线布局有直接关系的。结合这三个核心区的人文地理特点,对其“地域文化属性”与其“建筑类型特征”进行关联性研究,在区域差异和类型差异两条线索上做出“区、系、类型”的区划,并结合实例详细剖析各区系类型的建筑特征,总结出干栏建筑在空间上从滇西沿边到黔南桂北,再到武陵山的三个区域,代表了滇云系、黔桂系和武陵系三个不同的区系,在这样的地域空间内呈现出了从原生(全干栏)——嬗变(半干栏)——蜕化(局部干栏及山地建筑)的演化历程。对于干栏的“群体”——聚落,运用“文化景观”的概念进行研究,剖析“人地关系”、“人人关系”的互动结果对聚落最终物质形态的影响。在营造学的范畴,总结了西南地区干栏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叉手”和“穿斗”两种结构体系在屋架、出挑檐口等方面的技术特征,从匠作文化的层面分析了西南地区风俗各异的营建习俗下共通的匠作文化的机制。论文结构上形成了从文化、文化区、建筑、聚落、营造几个层面的整体研究框架。从研究方法上引入了“人文地理学”的方法,参考了“考古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干栏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从研究结论上分析了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南地区干栏的谱系关系,以及从区系建筑类型特征的对比中总结出的干栏的形态演化规律。

二、Sino-US Botanists Make an Expedition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ino-US Botanists Make an Expedition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s(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形态性状数量统计分析对花楸属单叶类群的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花楸属分类研究进展
    1.1 花楸属的研究历史及存在问题
    1.2 花楸属分类研究的依据
    1.3 数量分类学基础知识及应用
第二章 花楸属单叶类群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花楸属主要分类性状的形态学研究
    2.2 样本的收集
    2.3 数据处理方法
    2.4 稳定分类性状的筛选
    2.5 墨脱花楸分类性状选择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花楸属32 种花楸质量性状的形态聚类分析
    3.2 花楸属32 种花楸质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3 花楸属24 种花楸叶片统计分析
    3.4 花楸属24 种花楸的形态聚类分析
    3.5 花楸属24 种花楸主成分分析
    3.6 花楸属单叶类群以单个标本为单元聚类分析
    3.7 植物分类性状稳定性的结果分析
    3.8 墨脱花楸系统学分类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分类性状选取的讨论
    4.2 单叶类群分类单元的讨论
    4.3 部分种的分类学讨论
    4.4 无毛系花楸的讨论
    4.5 单叶类群检索表
第五章 花楸属单叶类群地理分布研究
    5.1 野生花楸地理分布的记录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花楸属单叶类群植物的分类处理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高黎贡山 一个迷人的物种高地(论文提纲范文)

“地球上热带地区以外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不断发现的动植物新种和新记录
腾冲高黎贡山,一个物种荟萃的区域
穿越百年的生态魅力
680天野外考察的新发现
高黎贡山:还珍藏着多少秘密?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国人对康区极高山的科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格雷高利科考队对白马雪山和“三江并流”区的考察
二、洛克对贡噶岭和贡嘎山的考察
三、勃特沙尔科考队登顶贡嘎山

(4)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滇缅抗战文学研究现状
        (二)“边地文学”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和论题思路
第一章 走入边地——战时滇缅、滇越边地旅行记
    第一节 战时的边地河山
        一、滇越道上
        (一)殖民符号的“消隐”
        (二)抗战流亡中的“车窗山水”
        (三)“祖国形势的天险”
        二、滇缅路纪行
        (一)从“神秘区域”到“有关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地域”
        (二)“看出云南高原的伟大”
        (三)风景之“似”
    第二节 发现边地丰富之处
        一、从“边夷”到抗战中的同胞
        (一)“古风”犹存
        (二)“孔明传说”与边地民族认同
        (三)“野蛮的可爱”
        二、边城风貌
        (一)芒市:从“蛮烟瘴雨”到静穆祥和
        (二)保山:滇西重镇的“中原”气息
        (三)车里:“揭开了神秘之幕”
    第三节 战时边地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介绍边地——云南边地作家的地方经验与国家观念
    第一节 彭桂萼:澜沧江畔“保卫南方”的史诗
        一、主动汇入“抗战总流”的家乡边地
        二、自觉担起“号兵”的启蒙责任
        三、呈现边地由“牧歌”转向“战歌”的进程
    第二节 白平阶:跨过横断山脉见到古树繁花
        一、国家话语的传达
        二、边民主体身份的觉醒
    第三节 马子华:陷入战火的滇南边地
        一、边民的国家认同危机
        二、抗战中的觉醒
        三、“夷方地”在战火中的苦难
        四、“漂亮的说词”背后的事实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卫边地——诞生于滇缅抗战前线的作品
    第一节 “扬威异域”
        一、远征壮志——出征时的畅想
        (一)强调远征之正义
        (二)“寄征友”诗作中的豪迈想象
        (三)士兵出征感怀
        二、远征人语——反攻时期的豪情
        (一)抒写反攻复仇的信念
        (二)记录战地亲历的血与火
    第二节 保卫的边地
        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
        (一)出征时对边地风光的赞美
        (二)战地中描摹所要守卫的国土
        (三)败退后踏入国境的感怀
        (四)反攻胜利归国所见
        二、飞机上看边地河山
        三、远征士兵笔下的边地同胞
        (一)战火中边民的处境
        (二)“一致抗日”的边地民族
    第三节 战争与边地国土之关系
        一、“处在同一命运里”
        二、牺牲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线”与“点”联结起的国家共同感
    第一节 滇缅公路——歌颂路的现代化与凝聚力
        一、“向新世纪跃进”
        (一)“与世隔绝”的边民修筑着“现代交通”
        (二)路带来的“现代文明”
        二、路的凝聚力
        (一)参与筑路的边地民族
        (二)筑路民工的奉献精神
        (三)滇缅路上的华侨机工
    第二节 中印公路——现代化的胜利之路
        一、勘路记——“中央人”对沿线民族的主动认识
        二、通车记——亲历士兵对现代化工程的颂赞
        (一)“机械的能”
        (二)战士的血
    第三节 “野人山”书写与民族国家观念表达
        一、对空白区域的认识
        (一)从“未定界”到“国土”
        (二)从“野人”到“边胞”
        二、“野人山的新主人”
        (一)战火的“标识”
        (二)征服野人山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区系学概述
        1.1.1 植物区系的相关概念
        1.1.2 植物区系研究的对象
        1.1.3 植物区系研究的内容
        1.1.4 植物区系的研究方法
        1.1.5 植物区系研究的意义
    1.2 世界植物区系概述
        1.2.1 世界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1.2.2 世界植物区系划分
    1.3 中国植物区系概述
        1.3.1 中国植物区系研究概述
        1.3.2 中国植物区系划分
        1.3.3 湖南、江西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3.4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研究现状
        1.3.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诸广山脉地区自然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
    2.4 水系和水文特征
    2.5 土壤特征
    2.6 植被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点及路线的确定
    3.2 野外调查与标本数据获取
    3.3 标本鉴定及数据分析
        3.3.1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败据库建立
        3.3.2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地理成分分析
        3.3.3 诸广山脉地区与周边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4.1.1 科的多样性分析
        4.1.2 属的多样性分析
        4.1.3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特有现象
    4.2 诸广山脉地区与其周边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
        4.2.1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与其周边地区植物区系属的R/T值比较分析
        4.2.2 诸广山脉地区与其周边地区植物区系属相似性
        4.2.3 诸广山脉地区与其周边地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聚类分析
        4.2.4 小结
    4.3 植物区系新发现
        4.3.1 植物新种
        4.3.2 植物分布新记录
        4.3.3 珍稀濒危物种野生居群
5 结论与讨论
    5.1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及其区系区划归属问题
    5.2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的起源问题
6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
    6.1 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
    6.2 阐述和探讨了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性质及有关区系区划归属问题
    6.3 对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起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6.4 诸广山脉地区植物区系新发现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诸广山脉地区部分植物照片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Ⅲ 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名录
致谢

(6)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蝇子草属的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历史与研究方法
    1.1 蝇子草属的分类研究历史
    1.2 蝇子草属种子形态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野外采集和观察
        1.3.2 室内研究
        1.3.3 标本研究
第二章 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蝇子草属形态性状及分类价值
    2.1 习性
    2.2 根
    2.3 茎
    2.4 叶
        2.4.1 叶柄
        2.4.2 叶片
        2.4.3 叶脉
    2.5 花序
    2.6 花
        2.6.1 花的大小
        2.6.2 花梗
        2.6.3 花萼
        2.6.4 花瓣
        2.6.5 雌蕊群
        2.6.6 雄蕊群
    2.7 果实及种子
    2.8 毛被
    2.9 小结
第三章 蝇子草属种子形态学研究
    3.1 材料来源
    3.2 方法
        3.2.1 种子选取
        3.2.2 种子观察
        3.2.3 蝇子草属种子种内稳定性讨论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蝇子草属种子形态特征
        3.3.2 蝇子草属种子形态学的分类学意义
第四章 横断山区蝇子草属植物分类处理
    4.1 属的形态特征
    4.2 分类处理
        4.2.1 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蝇子草属分类系统
        4.2.2 横断山区蝇子草属分种检索表
        4.2.3 横断山区蝇子草属分类修订概况
        4.2.4 种类研究
        1 麦瓶草Silene conoidea Linnaeus
        2 无鳞蝇子草Silene esquamata W. W. Smith
        3 道孚蝇子草Silene dawoensis Limpr
        4 长花蝇子草Silene longiuscula C.Y. Wu & C.L. Tang
        5 鹤草Silene fortunei Visiani
        6 藏蝇子草Silene subcretacea F. N. Williams
        7 蔓茎蝇子草Silene repens Patrin
        8 灌丛蝇子草Silene dumetosa C. L. Tang
        9 细蝇子草Silene gracilicaulis C. L. Tang
        10 隐瓣蝇子草Silene gonosperma (Ruprecht) Bocquet
        11 喜马拉雅蝇子草Silene himalayensis (Rohrb.) Majumdar
        12 宽叶变黑蝇子草Silene nigrescens (Edgew.) Majumdar subsp.latifolia Bocquet
        13 球萼蝇子草Silene chodatii Bocquet
        14 阿扎蝇子草Silene atsaensis (Marquand) Bocquet
        15 红萼蝇子草Silene rubricalyx (Marquand) Bocquet
        16 囊谦蝇子草Silene nangqenensis C. L. Tang
        17 尼泊尔蝇子草Silene nepalensis Majumdar
        18 甲拉蝇子草Silene kialensis (F. N. Williams) Lidén & Oxelman
        19 中甸蝇子草Silene chungtienensis W. W. Smith
        20 黄绿蝇子草Silene flavovirens C. Y. Wu
        21 腺毛蝇子草Silene yetii Bocquet
        22 多裂腺毛蝇子草Silene herbilegorum (Bocquet) Lidén &Oxelman
        23 木里蝇子草Silene muliensis C. Y. Wu
        24 丛生蝇子草Silene caespitella F. N. Williams
        25 狭果蝇子草Silene huguettiae Bocquet
        26 德钦蝇子草Silene sveae Lidén & Oxelman
        27 坚硬女娄菜Silene firma Siebold & Zuccarini
        28 女娄菜Silene aprica Turczaninow ex Fischer
        29 垫状蝇子草Silene davidii (Franchet) Oxelman & Lidén
        30 纤细蝇子草Silene gracilenta H. Chuang
        31 喇嘛蝇子草Silene lamarum C. Y. Wu
        32 毛萼蝇子草Silene pubicalycina C. Y. Wu
        33 栗色蝇子草Silene atrocastanea Diels
        34 大子蝇子草Silene stewartiana Diels
        35 岩生蝇子草Silene scopulorum Franchet
        36 黑花蝇子草Silene melanantha Franchet
        37 西南蝇子草Silene delavayi Franchet
        38 倒披针叶蝇子草Silene oblanceolata W. W. Smith
        39 线瓣蝇子草Silene lineariloba C. Y. Wu
        40 石生蝇子草Silene tatarinowii Regel
        41 大花蝇子草Silene grandiflora Franchet
        42 宽叶蝇子草Silene platyphylla Franchet
        43 云南蝇子草Silene yunnanensis Franchet
        44 糙叶蝇子草Silene trachyphylla Franchet
        45 掌脉蝇子草Silene asclepiadea Franchet
        46 黄花蝇子草Silene lutea Franchet
        47 四川蝇子草Silene szechuanensis F.N. Williams
        48 心瓣蝇子草Silene cardiopetala Franchet
        49 沧江蝇子草Silene monbeigii W. W. Smith
        50 丽江蝇子草Silene lichiangensis W. W. Smith
        51 粘萼蝇子草Silene lankongensis Franchet
        52 怒江蝇子草Silene salweenensis W.W. Sm
        53 红齿蝇子草Silene phoenicodonta Franchet
        54 耳齿蝇子草Silene otodonta Franchet
        55 巴塘蝇子草Silene batangensis Limpr
        56 纺锤根蝇子草Silene napuligera Franchet
        57 宽瓣蝇子草Silene platypetala Bur. et Franchet
        58 双舌蝇子草Silene bilingua W. W. Smith
        59 柳叶蝇子草Silene salicifolia C. L. Tang
        60 狗筋蔓Silene baccifera (L.) Roth
第五章 存在问题及展望
    (一)物种划分标准
    (二)复合群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版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云南高原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云南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1.2 云南高原植物采集历史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2.1 云南高原种子植物名录的整理及研究
    2.2 物种丰富度分析
    2.3 植物多样性组成
第3章 特有现象研究
    3.1 科的特有现象
    3.2 属的特有现象
    3.3 种的特有现象
第4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保护
    4.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4.2 物种红色名录
    4.3 狭域分布种
    4.4 保护措施
第5章 总结
    5.1 总结
    5.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云南高原种子植物名录

(8)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引言
    二、相关定义与说明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综述
    五、研究手段
第一章 “多元”“融合”的民族民间文化孕育之境
    第一节 云南美术的原始性生态环境与多元文化交织的秘境背景
    第二节 云南民族美术“多元”、“融合”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云南民族美术产生的文化交融背景
        一、云南的道路文化与文化交融
        二、云南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融
    第四节 云南民族民间美术中的典型样式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时代浪潮推动下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情境
    第一节 云南现代美术创作情境及其学脉
        一、新时代的云南美术创作情境
        二、云南现代美术学脉的形成及其学术语境
    第二节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发展概况与重要美术现象、美术群体
        一、20世纪80、90年代云南绘画创作的发展概况
        二、20世纪80、90年代云南重要美术现象与群体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及其意境表现
    第一节 审美因素的流转——云南民族题材绘画中“境”的形成
    第二节 边陲的野境
        一、丰饶、苍郁之境
        二、雄奇、壮阔之境
        三、平静、悠扬的之境
    第三节 形式的景境
        一、多变的图境
        二、梦幻的画境
    第四节 生命的情境
        一、野性之境
        二、厚土之境
    第五节 魔幻的灵境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融合与造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文化场域
    第一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一、建构于地域文化中的边缘与主流美术场域视野
        二、边缘化、地域化的意境与场域视野
    第二节 融合与造境中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东方与西方美术元素
        一、地域与时代背景下的传统美术情结与现代思绪
        二、民族题材绘画创作中的中国美术元素与西方美术元素
    第三节 融合与造境中衍生中国民族美术场域
第五章 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余绪与启示
    第一节 余绪: 时代与地域情境中的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
        一、民族风情热起伏中“融合与造境”的思考
        二、商业热潮催生新的创作场域及其余绪
    第二节 启示: 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云南特性的“融合与造境”对新时代的呼唤
        二、地域性、民族性为主线的艺术理想的坚守
        三、全球化多元共生文化背景下“融合与造境”特质的民族美术之光
结语
注释及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9)大陆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与利用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史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在大陆的出版(2001-2015)
    第一节 十五年来大陆西人旅藏游记出版状况
        一、着者
        二、编译校队伍
        三、主要的出版社
    第二节 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史定位
        一、1949年以前的旅藏游记出版
        二、1949-2000年出版的旅藏游记
        三、十五年来出版的西人旅藏游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学界对相关旅藏游记的利用情况
    第一节 利用游记的主要作者群
        一、作者群的区域分布
        二、作者群的学术网络
    第二节 对游记利用内容的分析:对《叩响雪域高原的门扉》、《西藏扎什伦布寺访问记》的综合考察
        一、利用的主要原因分析
        二、游记利用的主要分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全球地域化:西人旅藏游记中的藏传佛教寺庙(以塔尔寺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西人旅藏游记中对塔尔寺的记载
        一、宗喀巴大师及其传说
        二、塔尔寺神树
        三、异域风情的朝拜者
        四、塔尔寺整体的形象
    第二节 西人旅藏游记中的塔尔寺特点与价值
        一、西人游记中的塔尔寺特点
        二、西人游记中的塔尔寺形象价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专有名词翻译问题:关于译名的规范与统一——以人名翻译为例
    第一节 相关译名的规范与统一:以人名为中心的分析
    第二节 译名统一与人物形象的建构
    第三节 专有名词翻译的规范化
        一、专有名词翻译的问题
        二、规范化的门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出版的进一步思考
    第一节 近代西人旅藏游记的深度开发
    第二节 关于西人旅藏游记出版的反思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一:近代以来大陆出版或出刊的旅藏游记情况汇总表(2000年以前)
附录二:近十五年来出版的涉藏游记(2000—2015)
附录三:尚未汉译出版的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部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对象、范围及意义
        1.1.1 研究对象——干栏建筑
        1.1.2 研究范围——西南地区
        1.1.3 研究的学术价值
    1.2 干栏建筑的研究概况综述
        1.2.1 人文社科类的相关研究
        1.2.2 建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1.2.3 研究概况的总结
    1.3 研究构架的提出
        1.3.1 研究目的——将干栏建筑的研究体系化
        1.3.2 研究构架——五个层面的研究与三个层次的区划
    1.4 创新点
        1.4.1 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对干栏建筑的谱系进行区划研究
        1.4.2 通过区系类型的特征对比总结干栏建筑的嬗变规律
        1.4.3 运用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来考察干栏建筑的文化特征
    1.5 田野调察与实证分析
        1.5.1 调查路线与范围的制定
        1.5.2 调查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2 干栏建筑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2.1 从世界栅居文化看干栏的发生与演变
        2.1.1 广泛性——世界栅居文化的分布情况
        2.1.2 同源性——巢居、栅居的发生与演变
        2.1.3 原始性——世界栅居形态的原始特征
    2.2 东南亚与中国构成的亚太栅居文化圈
        2.2.1 族源关系——东南亚民族与中国古代民族的渊源
        2.2.2 文化指标——东南亚与中国南方的文化共同特征
        2.2.3 栅居文化——“长脊短檐”现象及栅居特质的分化
    2.3 中国干栏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价值
        2.3.1 主流的建筑形式——先秦的干栏
        2.3.2 建筑形态差异化——汉代的干栏
        2.3.3 非主流的少数派——汉以后的干栏
        2.3.4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的源泉之一——干栏的价值与作用
3 西南地域文化下的干栏建筑文化区
    3.1 西南地域文化区的空间范围及特征
        3.1.1 文化地理学上的西南地域范围
        3.1.2 西南地域文化的人文地理构成
        3.1.3 西南地域文化的三大亚文化
        3.1.4 西南地域文化与中国文化格局
    3.2 西南地域文化下的干栏建筑文化区
        3.2.1 形式文化的指标——“架空”与“楼居”的基本特征
        3.2.2 三大核心区——干栏建筑文化区的空间范围
        3.2.3 文化的边缘——干栏建筑文化区的文化环境特征
        3.2.4 山地与峡谷——干栏建筑文化区的地理环境特征
    3.3 干栏建筑文化区形成的历史原因
        3.3.1 坚守的内核——羁縻制度与土司自治下原生文化的延续
        3.3.2 强势的文化——政策性移民与改土归流至上而下的影响
        3.3.3 空间的挤压——移民走廊与交通孔道对区域格局的影响
4 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区系类型及其特征
    4.1 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谱系区划研究
        4.1.1 建筑的地域性与民族性之关系
        4.1.2 干栏建筑体系谱系区划综合依据
        4.1.3 三大干栏核心区对应的三大区系
    4.2 原始的干栏——滇云系
        4.2.1 滇云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两大地域支系
        4.2.2 灿若星河——滇西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2.3 氐羌一脉——滇西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2.4 天地初开——滇云系干栏中保留的原始建筑意象
    4.3 嬗变的干栏——黔桂系
        4.3.1 黔桂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其三大地域支系
        4.3.2 古韵犹存——滇黔桂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3.3 地居之形——黔南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3.4 更上层楼——湘黔桂支系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4.3.5 楼居之变——黔桂系干栏中空间与形态的嬗变
    4.4 蜕化的干栏——武陵系
        4.4.1 武陵系干栏的文化地理环境及两大类型支系
        4.4.2 形制完备,局部楼居——乡土支系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4.4.3 灵活自由,创造空间——城镇支系的建筑类型及特征
        4.4.4 蜕形留意——武陵系干栏对干栏建筑文化与技术的传承
    4.5 小结:从区系类型特征看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嬗变规律
5 干栏文化区的聚落文化景观
    5.1 人地关系——干栏聚落与地理环境的互动
        5.1.1 环境认知——干栏聚落文化的生态观念
        5.1.2 环境适应——干栏聚落的地理应对策略
        5.1.3 立体分布——干栏聚落选址的地理类型
    5.2 文化整合——干栏聚落与社会文化的互动
        5.2.1 聚落的根基——土地制度与经济生活
        5.2.2 聚落的结构——社会组织与公共活动
        5.2.3 聚落的灵魂——宗教信仰与精神生活
    5.3 文化景观——干栏聚落的物质形态与特征
        5.3.1 景观的生成——文化进程中的干栏聚落生长机制
        5.3.2 景观的形态——干栏聚落的空间结构与平面布局
        5.3.3 景观的要素——住宅、公共建筑与宗教建筑
6 干栏建筑的营造学研究
    6.1 木结构的启蒙——干栏中的“叉手”结构
        6.1.1 原始的空间营造——叉手
        6.1.2 叉手结构干栏的屋架形式
        6.1.3 叉手结构干栏的细部构造
    6.2 木结构的机巧——干栏中的“穿斗”结构
        6.2.1 精妙的治木之术——穿斗
        6.2.2 穿斗结构干栏的屋架特征
        6.2.3 穿斗结构干栏的细部构造
    6.3 干栏建筑匠作文化的地域性关联与差异
        6.3.1 营建习俗——族群集体创作的抒情诗
        6.3.2 技术传承——专业性与非专业性并存
        6.3.3 装饰艺术——视觉与精神的双重审美
    6.4 小结匠作文化机制的“同”与具体民俗内容的“异”
7 结语——西南地区干栏建筑的多样性应得到继承与发展
致谢
参考文献
后记

四、Sino-US Botanists Make an Expedition in the Hengduan Mountain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形态性状数量统计分析对花楸属单叶类群的分类研究[D]. 王轩. 聊城大学, 2020(08)
  • [2]高黎贡山 一个迷人的物种高地[J]. 陈辈乐,彭建生,毕争,艾怀森. 森林与人类, 2019(09)
  • [3]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国人对康区极高山的科学考察[J]. 向玉成,肖萍.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4]滇缅抗战与“边地中国”形象建构[D]. 董晓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8)
  • [5]诸广山脉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D]. 田径.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6]横断山—云南高原地区蝇子草属的分类研究[D]. 乔娣. 云南大学, 2018(01)
  • [7]云南高原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 张荣桢. 云南大学, 2018(01)
  • [8]融合与造境 ——民族美术视野下的20世纪80、90年代云南民族题材绘画创作[D]. 李先帆.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9]大陆近代来华西人旅藏游记的出版与利用研究(2001-2015)[D]. 许涌彪.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10]中国西南干栏建筑体系研究[D]. 肖冠兰. 重庆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中美植物学家考察横断山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