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筋混凝土桥梁用C30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周昱程[1](2021)在《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文中研究说明人类使用的80%以上物质均源自矿业,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经过数百年的开采,地球表面的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理论上,地球的成矿空间分布从地表至地下10,000 m,因此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但是,深部地层“高应力、高渗透压、高地温和强腐蚀”的环境特点对工程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矿井安全的咽喉,井壁混凝土的选择是地下工程的重中之重。本文围绕中国东部滨海正在建设的纱岭金矿,根据现实地下环境设计并研发一种由石英砂、微丝纤维和纳米硅灰等组成的高强度、高韧性水泥基材料(High strength and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简称 HSTCC),探明不同种类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特征,明确典型种类混凝土受静、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能量特征和损伤程度,揭示相应硬化净浆受温度—复合盐耦合影响下的物相变化和破坏机理,通过探测受环境影响后的硬化净浆中C-(A)-S-H的结构形态以及纳米尺度力学性能反演宏观性能特征。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1)混凝土具有与岩石一样,能够积蓄变形能并产生冲击破坏的性质,称为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对不同强度等级、掺量和种类纤维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能量指数、冲击能量指数、动态破坏时间和脆性指数测定。结果表明:普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高,冲击倾向性越强。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HSTCC的相关冲击倾向性参数均最为优异,钢丝端钩型钢纤维混凝土次之。(2)采用单轴伺服压力机、声发射(AE)装置、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和超声检测分析仪研究C70普通高强混凝土(NHSC)、C70钢纤维混凝土(SFRC)和HSTCC三种典型种类井壁混凝土在静载和动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与能量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静载条件下,NHSC中多条裂纹的汇合形成一个贯通裂纹,而在动载作用下,破坏时释放的弹性能会造成巨大的损伤。SFRC中纤维的存在使单个裂缝分割成多个扩展方向,在混凝土中掺入纤维是一种有效的耗能方式。HSTCC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它可以通过自身的结构特征储存裂纹,耗散能量,并保证其完整性。(3)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微观定量方法研究了硬化净浆的物相组成、形貌和孔结构特征,并计算了水化程度(DoH)和火山灰反应程度(DoPR),以表征SFRC和HSTCC在滨海超深井环境中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高强度、高韧性硬化净浆(HSTHP)相比较于高性能硬化净浆(HPHP),其早期的DoH和DoPR很低,而受深部高地温影响后DoH和DoPR上升极为明显,这有利于HSTCC的抗渗性和耐久性。SFRC的失效原因复杂,其可能主要是由于水化氯铝酸盐(Friedel盐)的结晶压力诱发的,而导致最终的强度退化。(4)采用29Si和27Al固体核磁共振(NMR),SEM和纳米压痕技术研究硬化净浆中C-(A)-S-H的分子结构特征,元素变化和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结果表明:HSTHP受60℃和复合盐环境影响后C-(A)-S-H平均主链长达7.19,Ca/Si大幅降低及高密度和超高密度凝胶含量上升,其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宏观性能进一步提升。通过综上试验,HSTCC纱岭金矿进风井标高-1,120m的马头门处得以应用。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于保障深部地下工程中作业人员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肖宁[2](2020)在《中美欧钢-混组合梁桥设计规范对比与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我国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TD64-01-2015)和《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 50917-2013)、美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AASHTO LRFD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8th》以及欧洲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范《Eurocode 4:Design of composite steel and concrete structures》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和研究。结合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的特点,主要开展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对比工作:1)中美欧桥规关于设计准则和极限状态分类的对比。对比中美欧桥规的基本设计准则以及极限状态的划分,并对中美欧桥规的桥梁设计基准期、设计安全等级以及可靠度指标和目标可靠度进行比较。2)中美欧桥规关于材料特性的对比。针对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的常用材料:混凝土、钢材、普通钢筋和预应力钢筋,对比中美欧桥规的材料标号、材料强度、设计取值和物理性能指标。3)中美欧桥规关于设计荷载及其作用效应组合的对比。对比分析中美欧桥规在组合梁桥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荷载分类、作用效应组合、汽车荷载(包括荷载模式、疲劳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等)、温度梯度等相关规定。4)中美欧桥规关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中美欧桥规对组合梁桥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有关规定,具体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组合梁翼缘有效宽度、截面分类、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侧扭稳定性以及连接件设计。5)中美欧桥规关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中美欧桥规对组合梁桥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有关规定,具体包括: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应力计算规定及应力限值、挠度计算方法及挠度限值、抗裂性验算及开裂控制方法。6)工程实例计算及富余度对比分析。结合工程实例,分别按中美欧桥规建立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桥和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的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分析其荷载效应、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以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相关规定,并对中美欧桥规的抗弯富余度、抗剪富余度以及变形富余度进行对比分析。
熊鹏[3](2020)在《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新型模块化建筑方案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表明在工程建设领域,UHPC不仅能提高建筑质量,延长建筑物寿命,还能提升工程行业防灾减灾能力。模块化建筑采用全装配化、集成化的模块建造技术,高效节能的建造方式,符合智能化、绿色化的建筑业发展趋势。此文将以一款新型混凝土材料的模块化建筑项目为依托,差异化使用材料和构件,合理优化结构形式和材料组成,以结构合理性和经济适用性为依据,对该模块化建筑进行相关研究工作,梳理该产品的设计思路,综合改善和提升该模块化建筑综合性能,验证该产品的可靠性,为该产品在市场上产业化推广提供理论支持。第一,在充分了解和研究UHPC制备原理的基础上,立足于地方工程材料和常规生产工艺,通过优选骨料和优化材料配合比参数来研制一种适用于钢混组合结构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第二,在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最终确定部分填充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钢-UHPC混凝土组合结构为主体结构受力框架,并采用冗余设计理念设计出四种不同跨度和尺寸规格的框架结构方案进行设计选型。并根据不同方案的实际尺寸创建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对不同框架方案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况荷载组合作用下强度和刚度方面性能对比分析,确定最合理框架结构设计方案。第三,以确定的最合理骨架结构方案为基础,采用单一变量原则,通过从材料强度分析和综合成本分析的角度,对几种不同的框架结构加外墙板设计方案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以上不同角度的对比分析,综合确定最优设计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建筑实体生产,验证该方案的可靠性。
王研[4](2020)在《复杂环境下山区铁路新型装配式桥墩适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不断地深入,铁路桥梁工程也不断的向西部延伸,由于西部地区处于多山地貌复杂的环境中,使得桥梁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为了克服以上的困难,研究开发施工简便、结构安全性高的桥梁结构成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装配式桥墩施工简便,对环境空间要求小,效率高,受到了建设者的极大关注,有助于解决以上问题。因此开发性能优越的装配式桥墩结构和研究其抗震性能是具有极大现实意义的。设计优化的三种新型装配式桥墩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山区铁路桥梁工程中,并通过与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桥墩对比分析新型装配式桥墩的性能,以高烈度地震区域为背景研究新型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主要研究内容为:(1)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书籍,总结复杂环境下山区桥墩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其中包括设计难点,施工难度,耐久性问题,抗震问题等,参考现行的国家规范和研究设计优化新型的装配式桥墩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桥墩(RC墩)和新型装配式桥墩(CFST-F墩、CFST-Y墩、CFST-G墩),对比分析其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等性能,并设计优化法兰连接方式,并探究连接的可靠性;(2)使用Open 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RC墩及新型装配式桥墩(CFST-F墩、CFST-Y墩、CFST-G墩)的单墩纤维模型,通过模拟低周往复试验讨论新型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其中包括滞回性能、耗能能力和延性性能等;(3)使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使用新型装配式桥墩的简支梁桥全桥进行地震响应分析,通过与RC墩的对照,对比分析新型装配式桥墩抗震性能。
高红帅[5](2020)在《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文中提出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技术的黏结材料一般采用复合砂浆进行防护,但容易出现复合砂浆开裂钢丝绳锈蚀等问题,将高强度和高韧性的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替代复合砂浆作为黏结材料可以解决开裂的问题。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技术将预应力钢丝绳的主动加固和聚氨酯水泥增大截面的被动加固进行有效结合,发挥了两种加固方式的优势。本文依托吉林省重点科技项目--“聚氨酯水泥-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桥梁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50107),首先对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然后对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有限元分析和理论研究,最后采用此加固技术对实桥进行了抗剪加固。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主要由聚氨酯和水泥组成,两者的反应速度和凝结时间通过催化剂调整,高强度、高韧性的聚氨酯水泥是致密均质的,制备过程要防止气泡产生,水是气泡出现的重要原因,水泥的炒干脱水是制备过程的关键步骤。基于抗压和抗折试验得到了聚氨酯水泥的最优配合比,聚灰比对强度影响较小,但对弹性模量影响较大,聚灰比大的材料主要表现为韧性,反之为脆性。(2)环境温度对聚氨酯水泥复合材料的弯曲和疲劳性能影响较大。在弯曲性能方面,温度升高,聚氨酯水泥弯拉强度和破坏荷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破坏应变和破坏位移均增大,劲度模量减小。聚氨酯水泥低温时表现为脆性破坏,温度升高后转变为弹塑性破坏,高温时表现为柔性破坏。在疲劳性能方面,弯拉劲度模量和残余劲度模量低温时表现为先缓慢减小后快速减小的特点,高温时一直表现为缓慢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初始弯拉劲度模量和每次加载耗散能均逐渐减小,但滞后角和疲劳寿命逐渐增大。基于经典疲劳理论,提出了温度和外力耦合作用下聚氨酯水泥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所提出预测模型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能够预测材料的疲劳寿命和疲劳极限。(3)采用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和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三种方式对钢筋混凝土试验梁进行抗剪加固,研究不同加固方式和钢丝绳配绳率对抗剪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试验梁的破坏过程、荷载-位移曲线、特征荷载和位移、荷载-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复合加固效果最好,能够大幅度提高试验梁的抗剪承载力和延性,复合加固中钢丝绳对混凝土提供预压力提高其核心强度,限制裂缝开展,发挥箍筋作用直接参与抗剪,聚氨酯水泥加固层增加了剪跨区的受剪面积和剪切刚度,其高强度的特点发挥出类似混凝土抗剪的作用,其高韧性的特点发挥出类似钢筋抗剪的作用,钢丝绳和聚氨酯水泥两者结合显着提高了加固梁的抗剪性能。(4)采用ABAQUS建立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发现两者吻合较好,说明ABAQUS有限元模型可以对抗剪加固梁进行有效合理的计算。基于有限元模型对影响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外部参数、原梁参数和加固参数进行了拓展分析,可以发现温度与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降低的趋势,但降低幅度很小;剪跨比对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大,但其大于3后,加固梁抗剪承载力不再提高;混凝土强度、配箍率、配筋率与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增长关系;原梁损伤程度增加,加固梁极限承载力减小,损伤程度大于70%,加固效果不变;钢丝绳配绳率与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关系;预应力水平小于0.35,加固梁承载力提高幅度较大,但大于0.35后承载力提高幅度很小;聚氨酯水泥U形粘贴加固效果最好;聚氨酯水泥粘贴厚度较小时,与极限承载力近似表现为线性增长的趋势,但粘贴厚度大于一定数值后,承载力不再增长。(5)基于B区和D区的概念将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梁剪跨区分为D-D梁、D-B-D短梁、D-B-D长梁三种类型,建立其拉压杆模型,总结了各杆件的刚度计算公式,分析了不同剪跨比加固梁的抗剪作用机理,D-D梁剪力传递分为直接传递和间接传递,并按比例分配,D-B-D梁剪力全部为间接传递,D-B-D短梁B区长度小,力流只发生一次间接传递,D-B-D长梁B区长度大,力流会发生多次间接传递,将拉压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模拟值对比,发现其吻合程度很好,验证了拉压杆模型计算加固梁抗剪极限承载力的有效性。考虑剪切变形对挠度的影响,研究了 D区和B区斜压杆角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考虑剪切变形的挠度计算公式,可以较好的预测正常使用阶段加固梁的变形。(6)采用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和粘贴钢板对两座钢筋混凝土 T梁桥进行抗剪加固,并进行加固前后的荷载试验,加固后腹板剪切刚度增强,T梁的挠度和主应变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降低程度多,加固效果好。在不同温度下对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的T梁桥进行了两次荷载试验,发现温度对加固后挠度和主应变的影响均小于5%,影响程度较小。
姚鹏飞[6](2020)在《装配式桥梁连接钢筋界面粘结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预制拼装结构具有现场施工工期短、施工质量可控以及节省临时占地和人工等优点已被大力推广,而预制拼装桥梁连接钢筋的有效粘结和锚固是保证装配化桥梁结构服役性能的关键。本文以江西省创新驱动“5511”项目为依托,通过中心拉拔试验对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钢筋和波纹管灌浆搭接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进行研究,分别得到其粘结锚固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钢筋与粘结材料的界面应力分布与发展规律,从而为装配式桥梁连接钢筋和灌浆搭接钢筋的锚固提供设计建议。以试验研究为基础,建立对应的有限元细观模型,深入分析粘结界面的破坏模式和破坏机理,以及粘结应力的连续分布和发展特征。最后,基于试验和有限元的分析结果给出连接钢筋锚固的建议取值。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通过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钢筋的拉拔试验,研究钢筋直径、混凝土强度和锚固长度等因素对试件破坏形式、承载力和界面粘结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预制拼装构件的连接钢筋,承载力与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锚固长度呈正相关;界面粘结强度与混凝土强度呈正相关,与钢筋直径呈负相关,与锚固长度关联度较小,在计算其粘结强度时可以不考虑锚固长度和保护层厚度的影响。(2)根据实测连接钢筋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应力沿锚固长度的分布特征,提出与界面刚度相关的荷载传递单元假设,分析了界面粘结应力沿锚固长度由单峰分布到双峰或多峰分布的演变过程。(3)建立装配式连接钢筋与普通混凝土粘结界面的细观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粘结长度方向以机械咬合力为主导的锯齿形应力分布和粘结界面的应力发展、破坏和向后传递的过程,通过钢筋轴向位移的非线性变化,分析了不同破坏模式下的粘结应力的分布状态,并提出了基于界面位移的粘结强度计算公式。(4)根据试验和有限元结果,拟合预制构件连接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经验公式,并推导出对应的临界锚固长度,同时对比分析国内外规范的相关规定,给出装配式混凝土桥梁连接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建议取值:对于HRB400及以下的带肋钢筋,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及以下时,建议取为18d;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及以上时,建议取为15d。(5)通过波纹管灌浆料钢筋搭接试验的试验结果和试验现象,分析钢筋直径、波纹管直径、搭接长度、灌浆料和外部混凝土强度对试件破坏模式、承载力和钢筋灌浆料界面粘结应力的影响规律,同时为波纹管灌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灌浆连接的锚固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所有试件均发生钢筋拉断破坏,未出现钢筋拔出、混凝土锥体破坏和胶混界面破坏形式,钢筋与灌浆料、灌浆料与波纹管、波纹管与混凝土的界面粘结锚固充分,说明在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中采用波纹管灌浆钢筋搭接的连接方式较为可靠。(6)通过波纹管灌浆试验的结果,在保证灌浆效果的情况下,考虑波纹管对灌浆连接钢筋的约束加强作用,推荐波纹管直径为灌浆搭接钢筋直径的4倍。分析发现,钢筋与灌浆料的界面粘结应力沿锚固长度呈单峰分布,搭接段非加载钢筋存在先受压再受拉现象。(7)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波纹管灌浆连接的细观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试件承载力与锚固长度、灌浆料强度和外部混凝土强度均呈正相关;当锚固不充分使试件发生钢筋拔出破坏时,试件承载力与钢筋直径和波纹管直径呈负相关。当试件发生波纹管拔出破坏时,试件承载力与波纹管直径呈正相关,当钢筋锚固充分时,试件承载力与钢筋直径呈正相关。(8)对比分析发现,钢筋与灌浆料、灌浆料与波纹管和波纹管与外部混凝土三个粘结界面的应力沿锚固长度方向均呈拉压交替的锯齿形分布特征。随着荷载的增大,钢筋混凝土界面主压应力的分布形式由单峰分布转为多峰分布发展规律,灌浆料与波纹管界面的主压应力仍呈单峰分布,波纹管与混凝土粘结界面主压应力呈单峰分布并逐渐后移。(9)结合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考虑1.2倍的安全系数,建议波纹管灌浆连接钢筋的搭接长度为12d。
夏洋[7](2020)在《预制UHPC永久模板-GFRP筋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筋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性好、抗疲劳性好、电绝缘性好、成型方便等优点,可以替代钢筋用于部分混凝土结构,有效解决钢筋锈蚀问题。FRP筋抗拉强度远高于钢筋,但FRP筋弹性模量通常只有钢筋的20%-70%,本构模型无屈服平台,导致FRP筋混凝土构件抗弯刚度较低、裂缝宽度和挠度较大,无法充分发挥FRP筋的高抗拉强度。本文从提高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GFRP)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角度出发,提出预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永久模板-GFRP筋混凝土组合梁和混合配筋(钢筋、GFRP筋)混凝土组合梁,其利用UHPC优异的抗拉压性、良好的韧性和耐久性,提升GFRP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和耐久性,降低裂缝宽度和挠度。目前有关预制UHPC永久模板-GFRP筋混凝土组合梁和混合配筋(钢筋、GFRP筋)混凝土组合梁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通过5根新型组合梁四点受弯试验,研究了不同配筋率、GFRP筋取代钢筋面积比对试验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对新型组合梁参数化分析,研究了不同预制UHPC永久模板形式、混凝土强度、底模板厚度对试验梁受弯性能的影响;基于本文试验结果,考虑UHPC永久模板的贡献,研究了新型组合梁相关理论计算公式,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GFRP筋拉伸性能试验,研究不同直径GFRP筋的极限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极限延伸率、破坏形态的变化规律,得到了GFRP筋单轴拉伸应力-应变曲线。通过UHPC材性试验,研究钢纤维掺量对其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钢纤维掺量为3%,并测试其轴心受拉和受压应力-应变曲线。(2)通过四点受弯试验研究表明新型组合梁满足平截面假定;预制UHPC永久模板有效抑制了GFRP筋梁的裂缝开展,改变了裂缝的分布规律,明显减少了裂缝数量。随着配筋梁的增加(0.63%、0.95%、1.43%),显着提高了试验梁的极限荷载和刚度,极限荷载分别提高51.4%,77.4%,极限挠度分别降低4.9%,5.7%,试验梁出现三种破坏模式。随着GFRP筋取代钢筋配筋梁的提高(0、1/3、1),相比于纯钢筋梁,极限荷载分别提高26%和8%,相比于纯GFRP筋梁,混合配筋梁的刚度和变形性能显着提高,UHPC模板没有发生剥离破坏;混合配筋梁充分发挥了GFRP筋的高强度和钢筋的高弹性模量,增加了试验梁的延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3)采用数值模拟软件对新型组合梁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纯GFRP筋梁,底模板、侧模板和全模板组合梁受弯性能均有所改善,开裂荷载分别提高49.1%、55.7%、67.2%;极限荷载均提高了20%左右;极限挠度分别降低10.1%、19.9%和21.9%。随着混凝土强度(C30、C40、C50)的提高,新型组合梁开裂荷载基本不变,极限荷载分别提高24.6%、46.9%;4.4%、10.2%;极限挠度分别降低7.4%、20.7%;7.4%、14.6%。随着预制UHPC永久底模板厚度(20mm、35mm、50mm)的提高,新型组合梁开裂荷载提升效果明显,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分别提高40.6%、87.9%;9.3%、18.4%;极限挠度分别降低6.1%、12.1%。(4)本文在现行规范基础上,考虑UHPC永久模板的作用,提出了新型组合梁开裂荷载、极限荷载计算公式,通过试验数据的验证,其吻合度较好。新型组合梁极限挠度试验值小于有效截面惯性矩法求出的极限挠度,可能是由于预制UHPC永久模板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效果较好,UHPC极高的抗拉强度及钢纤维的桥接作用,均可以起到抑制裂缝开展,降低挠度的作用。
郭晓宇[8](2019)在《耐候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抗弯性能及其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组合结构桥梁自20世纪50年代后得到了迅速发展,从20m~50m跨径的中小跨径梁桥到跨径近千米的斜拉桥和悬索桥,都有组合梁的应用。早期建造的组合梁桥经过几十年运营,由于受到各种荷载、自然环境作用以及材料本身退化影响,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为解决组合梁桥钢梁腐蚀严重、桥面板易开裂、内部钢筋锈蚀等问题,提出采用耐候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的形式来设计和建造组合梁桥,以此改善结构耐久性,提升结构承载能力。本文基于耐候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应用于海洋大气中桥梁工程时存在的问题,围绕耐候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的抗弯性能及其设计方法开展了以下研究:1、主要对模拟海洋大气中两种耐候钢(Q420q NH和Q420q NHY)的腐蚀行为和力学性能退化进行了研究,选择低碳钢(Q420q)作为对比。首先,通过中性盐雾试验对比分析了3种钢材在模拟海洋大气中的腐蚀特征。随后,通过拉伸试验,获得了3种钢材的初始力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随腐蚀程度的退化规律。最后,通过分析拉伸试件应变场,探究了3种钢材腐蚀试件的力学性能退化机理。结果表明,Q420q NHY表现出最好的耐蚀性,更适用于海洋大气;而Q420q NH并不适用于海洋大气;Q420q NH和Q420q NHY腐蚀后力学性能退化程度类似,均小于Q420q;局部腐蚀加速了断裂截面应变发展,导致伸长率随腐蚀程度增加而减小;耐候钢桥设计时,应同时考虑耐候钢的腐蚀行为和力学性能。2、主要对模拟海洋大气中腐蚀初期耐候钢锈层在拉应力下的稳定性以及锈层损伤后基体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室外喷淋盐雾试验对耐候钢试件进行了预腐蚀;随后,对腐蚀试件进行静力拉伸,应力施加过程中,捕捉了锈层的失效过程,采集了耐候钢表面锈层的应变场,并对锈层的开裂应力和应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不同程度轴拉荷载作用后的腐蚀试件进行了电化学测试;最后,建议了能够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耐候钢桥耐久性设计提供依据的锈层开裂临界应力和应变。结果表明,经30d室外喷淋腐蚀后,Q420q NH表面形成的锈层比Q420q NHY具有更强的黏附能力;随拉应力增加,耐候钢呈现加速的腐蚀过程;取0.9倍和0.8倍屈服强度作为Q420q NH和Q420q NHY表面锈层开裂临界应力是合理的。3、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元胞自动机(3D CA)的模拟大气中耐候钢腐蚀演化过程的方法。模拟过程包含了基于Fick第二定律的扩散过程和基于法拉第定律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并通过引入概率考虑了腐蚀过程的随机性和外界环境参数的不确定性。为了简化模拟过程,根据3D CA特点针对钢材复杂大气腐蚀过程做了几点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根据钢材腐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建立了化学反应规则,根据氧气在电解液膜层中的扩散规律建立了扩散规则,最后通过编制Matlab程序实现了钢材在大气中腐蚀演化过程的模拟。通过将模拟获得的耐候钢腐蚀动力学曲线、腐蚀形貌和蚀坑分布特征与钢材基本腐蚀规律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模型初始参数对耐候钢腐蚀特征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在模型中引入时间和尺寸量纲,并将模拟结果与大气中耐候钢实际腐蚀数据进行对比,建立了模型初始参数与腐蚀动力学公式相关系数的关系式,为模型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途径。4、基于对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基本受力体系的认识,以肋高与面板净厚比、纵肋宽与肋间距比、横纵肋间距比、华夫板截面高度和栓钉布置形式为变化参数,设计了6片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试件,并对其抗弯性能展开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试件的裂缝发展、破坏形态、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分布和发展以及钢混相对滑移等试验结果,考察了不同参数对试件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表现出明显的弯曲破坏特征,具有良好的延性;在横向配筋率为0.33%时仍能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而不发生明显纵向剪切破坏;破坏时钢梁下翼缘和板顶纵向应变均得到充分发展,UHPC华夫板与钢梁匹配良好,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有效避免了实心UHPC板与钢梁组合时出现的“钢梁弱,UHPC强”的现象;减少纵横肋数量会减弱华夫板的横向刚度和整体性,导致华夫板顶面较早出现纵向裂缝或开裂更为明显。5、建立了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抗弯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的抗弯工作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开展了更为广泛的参数分析,以确定影响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抗弯性能的主要参数以及各参数的影响规律。基于以上研究,同时借鉴普通组合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结合现有普通组合梁设计规范和本文研究成果,进一步建议了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的抗弯设计方法。最后,根据耐候钢的研究成果,在普通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基础上增加耐候钢腐蚀余量,从而提出耐候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的抗弯设计方法。结果表明,与减少纵横肋相比,减小华夫板上部面板厚度将显着减弱其整体性并且增加了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发生纵向劈裂破坏的风险,桥面板宜采用矮肋华夫板形式;增加华夫板横向配筋率对提高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极限承载能力的作用有限,但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其极限变形能力,建议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的最小横向配筋率取0.5%;纵横肋对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抗弯承载力的贡献较小,而纵横肋对保证组合梁极限变形能力具有较为显着的贡献;建议的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弹性抗弯设计方法和提出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具有较高可靠性和精度,给出的抗弯设计建议可为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桥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提出的耐候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抗弯设计方法,可为今后该类桥梁的设计建造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张涛[9](2019)在《在多因素影响下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试验研究》文中指出增大截面法作为一种通用的混凝土加固技术,因其施工方便快捷性,其被广泛运用在在建建筑和旧建筑加固改造当中,然而增大截面法中往往会出现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研究,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处理方式、界面剂、新老混凝土本身强度等都会对新旧界面抗剪强度产生影响,而目前针对新老混凝土本身强度及混凝土老化效应对新老混凝土粘结界面受力性能研究还较少,并且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开展对混凝土老化对新旧混凝土粘结面性能影响研究,更能体现旧建筑物加固真实境况,提高加固的可靠性。本文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在冻融和氯盐侵蚀作用下抗剪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设计了不同混凝土材料加固及不同加固方位加固,分析各参数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性能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如下:(1)以自密实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为新混凝土,考察了新老混凝土在不同混凝土材料加固下的粘结面抗剪强度。结果表明:侧面和底面加固条件下,自密实加固时极限抗剪强度分别比普通混凝土抗剪强度平均提高了 5.02%和9.21%。自密实混凝土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加固抗剪性能更好,底面加固更能体现自密实混凝土优越性。(2)介绍了植入钢筋和沟槽加固的作用机理,设计了不同加固方位下新老混凝土界面植筋加固和沟槽加固的抗剪实验,并采取了界面凿毛切槽、凿毛植筋两种粘接方式,结果表明:侧面加固、底面加固条件下,界面凿毛植筋试件极限抗剪强度比凿毛切槽试件平均提高了 21.97%、43.73%。界面采取植筋加固抗剪强度要远好于沟槽加固,底面加固下采用凿毛植筋涂刷界面剂能得到较为理想的抗剪强度。(3)以冻融循环、氯盐侵蚀周期等影响混凝土耐久性因素为变量,对4组Z形新老混凝土试件开展了粘结面抗剪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各因素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性能的影响。整理其他文献中新老混凝土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并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新老混凝土受不同因素影响的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混凝土冻融和氯盐侵蚀后均会降低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效果,其老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损失是粘结面抗剪强度损失的主要原因,冻融对新老混凝土粘结面破坏程度相比氯盐侵蚀更大。粘结面凿毛植筋涂刷界面剂能较大地缓解老混凝土老化效应对新老混凝土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殷光吉[10](2019)在《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化学-力学损伤演变及数值模拟》文中指出长期处于海洋、盐湖及地下水等侵蚀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不仅承受动/静荷载作用,还遭受硫酸盐等环境介质的化学侵蚀。环境中硫酸根离子扩散进入混凝土内,与水泥水化产物发生化学反应,使得混凝土产生化学损伤,从而降低混凝土力学性能。而荷载作用产生的应力效应,使得水泥基体内微裂纹扩展,导致混凝土产生力学损伤,加速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进程。因此,硫酸盐侵蚀引起的化学损伤与荷载产生的力学损伤的共同作用,是导致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退化、结构服役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开展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化学-力学损伤演化研究,为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服役寿命的预测提供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硫酸盐侵蚀引起的混凝土损伤问题,开展了硫酸钠溶液腐蚀水泥净/砂浆的实验,获得了试件宏微观性能的时变规律,揭示了混凝土的损伤破坏是一种传输-化学-力学行为的宏微观交互作用结果:离子传输-化学反应-水泥基体微结构损伤-混凝土宏观膨胀开裂-加速离子传输。结合结晶压理论和体积增加理论,解释了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的膨胀损伤全过程,包括膨胀潜伏期与显着膨胀期两个阶段。(2)针对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传输及化学反应问题,考虑混凝土开裂引起的边界移动,基于Fick定律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硫酸根离子的非稳态扩散-反应模型及侵蚀产物生成量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差分法,给出了一维及二维扩散方程的数值解。同时,测定了受硫酸钠溶液腐蚀的水泥砂浆试件内硫酸根离子浓度及侵蚀产物生成量,与模型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3)考虑硫酸盐传输-反应引起的混凝土化学损伤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耦合化学损伤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基于向后欧拉隐式算法,数值求解了该本构模型中的塑性模型部分。同时,研制了一种测试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装置,获得了硫酸钠溶液腐蚀下水泥砂浆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并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模型的建立为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化学-力学响应分析打下基础。(4)针对硫酸盐化学反应引起的水泥基体微结构损伤问题,选取代表性体积单元RVE作为微观研究对象,分别基于固相体积增加理论和结晶压理论,建立了RVE化学-力学响应的微观尺度模型。同时,在无约束RVE微观尺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坐标系转换与均匀化方法,获得了球、柱和直角坐标系下混凝土的宏观特征应变。该宏观特征应变的获得是分析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宏观化学-力学响应的前提。(5)考虑到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的膨胀损伤是宏-微观交互作用的结果,确立了与RVE微观损伤和混凝土宏观劣化相关的混凝土边界移动准则;结合RVE化学-力学响应的微观尺度模型,建立了可分析硫酸盐侵蚀过程中膨胀潜伏期与显着膨胀期混凝土化学-力学响应的宏微观尺度模型。通过宏微观化学-力学响应的分析,定量表征了硫酸盐侵蚀引起的混凝土化学损伤演变规律。(6)针对硫酸盐与荷载共同作用引起的混凝土化学-力学响应问题,基于Galerkin法和变分原理,建立了该问题的有限元控制方程;利用无网格法及Newton-Raphson迭代法,数值求解了该有限元控制方程。基于上述建立的一系列传输-化学-力学模型及其数值求解方法,利用MATLAB编制计算机分析程序,开展了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箱体结构以及抗硫酸盐混凝土桩基础的性能退化过程分析及寿命评估研究。
二、钢筋混凝土桥梁用C30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钢筋混凝土桥梁用C30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1.2.1 匹配深地属性的混凝土结构材料的设计与研发 |
1.2.2 深部环境影响下混凝土的破坏行为 |
1.2.3 深部环境中服役混凝土物相变化特征以及劣化机理 |
1.2.4 深部环境中服役混凝土微结构特征 |
1.3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深地高应力环境下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 |
2.3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和冲击倾向性试验方法 |
2.3.1 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2.3.2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试验方法 |
2.4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与强度等级间相关关系 |
2.4.1 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
2.4.2 混凝土的弹性能量指数 |
2.4.3 混凝土的冲击能量指数 |
2.4.4 混凝土的动态破坏时间 |
2.4.5 混凝土的脆性指数 |
2.4.6 混凝土的冲击倾向性表征方式 |
2.4.7 高强混凝土声发射特征 |
2.5 钢纤维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5.1 钢纤维掺量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5.2 纤维种类对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影响规律 |
2.6 高强度、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HSTCC)的设计 |
2.6.1 功能型混凝土材料设计思路 |
2.6.2 现阶段深部矿井混凝土的不适用性 |
2.6.3 新井壁材料的设计方法 |
2.6.4 HSTCC相关力学性能 |
2.7 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破坏特征及能量演化机制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3 井壁混凝土受荷载的破坏模式和能量特征 |
3.3.1 单轴加卸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
3.3.2 混凝土在静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能量演化 |
3.4 井壁混凝土在动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和能量特征 |
3.4.1 动力荷载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方法 |
3.4.2 混凝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 |
3.4.3 典型种类混凝土受动力荷载作用的应力和应变特征 |
3.4.4 典型种类混凝土受动力荷载作用能量与损伤特征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温度与复合盐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演变及机理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3 混凝土宏观性能演变规律 |
4.3.1 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 |
4.3.2 混凝土冲击倾向性的演变规律 |
4.4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含量演变规律 |
4.4.1 硬化净浆中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 |
4.4.2 结合XRD-Rietveld分析硬化净浆中的主要晶体物相 |
4.4.3 结合TG分析硬化晶体中的主要非晶体物相 |
4.5 硬化净浆微观形貌及孔结构特征 |
4.5.1 结合SEM-EDS分析硬化净浆表面微观形貌 |
4.5.2 结合MIP分析硬化净浆的孔结构特征 |
4.6 混凝土中氯离子渗入含量 |
4.6.1 化学滴定测定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方法 |
4.6.2 不同种类混凝土中氯离子渗入含量 |
4.7 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温度与复合盐耦合作用下C-(A)-S-H结构演化历程及其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3 硬化净浆中C-(A)-S-H结构特征 |
5.3.1 NMR测试及分析C-(A)-S-H结构方法 |
5.3.2 干拌胶凝材料(原材料)中主要物相的结构特征 |
5.3.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含Si物相结构特征 |
5.3.4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的含Al物相结构特征 |
5.4 硬化净浆表面化学元素分布规律 |
5.4.1 SEM协同EDS的硬化净浆表面化学元素的试验方法 |
5.4.2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表面单种类化学元素分布特性 |
5.4.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表面复合化学图像 |
5.4.4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C-(A)-S-H凝胶的Ca/Si变化特征 |
5.5 硬化净浆在纳米尺度下的力学性能 |
5.5.1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 |
5.5.2 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 |
5.5.3 不同种类硬化净浆中主要物相纳米尺度的力学性能 |
5.6 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美欧钢-混组合梁桥设计规范对比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国内外钢-混组合梁桥发展概况 |
1.1.2 中美欧组合梁桥设计规范发展概况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设计基本规定及材料特性 |
2.1 设计准则 |
2.1.1 设计要求 |
2.1.2 设计方法 |
2.2 极限状态 |
2.3 设计安全等级 |
2.4 目标可靠度 |
2.5 材料 |
2.5.1 混凝土 |
2.5.2 普通钢筋 |
2.5.3 预应力钢筋 |
2.5.4 钢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荷载及作用组合 |
3.1 荷载分类 |
3.2 作用效应组合 |
3.3 汽车荷载 |
3.3.1 设计车道数 |
3.3.2 荷载模式 |
3.3.3 疲劳荷载 |
3.3.4 横向分布系数 |
3.4 温度梯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对比分析 |
4.1 基本规定 |
4.1.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
4.1.2 组合梁翼缘有效宽度 |
4.1.3 截面分类 |
4.2 抗弯承载力 |
4.3 抗剪承载力 |
4.4 侧扭稳定性 |
4.5 连接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比分析 |
5.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
5.2 应力验算方法 |
5.3 挠度验算方法 |
5.4 混凝土开裂及控制方法 |
5.4.1 抗裂性验算 |
5.4.2 裂缝宽度及开裂控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程实例计算及富余度对比分析 |
6.1 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桥计算示例 |
6.1.1 设计基本资料 |
6.1.2 结构内力计算 |
6.1.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
6.1.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
6.2 钢-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计算示例 |
6.2.1 设计基本资料 |
6.2.2 基于Midas Civil的组合梁施工阶段建模分析 |
6.2.3 结构内力计算 |
6.2.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 |
6.2.5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新型模块化建筑方案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超高性能混凝土概述 |
1.1.1.1. UHPC国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1.1.2. UHPC国内研究和应用现状 |
1.1.1.3. 超高性能混凝土主要性能特点 |
1.1.2. 模块化建筑概述 |
1.1.2.1. 模块化建筑国外研究和应用现状 |
1.1.2.2. 模块化建筑国内研究和应用现状 |
1.1.3. 部分填充式组合结构概述 |
1.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2. 基本材料和结构 |
2.1.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 |
2.1.1. 制备原理 |
2.1.2. 配合比设计 |
2.1.3. 原材料选择 |
2.1.4. 搅拌工艺 |
2.1.5. 浇筑养护 |
2.1.6. 力学性能 |
2.2. 模块化建筑的结构设计 |
2.2.1. 尺寸规格 |
2.2.2. 基本框架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3. 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及选型 |
3.1. 结构荷载条件 |
3.2. 评价指标 |
3.3. 有限元软件简介 |
3.4. 有限元模型过程 |
3.4.1. 简化及假定 |
3.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4.3. 单元属性 |
3.4.4. 材料属性 |
3.4.5. 网格划分与约束设定 |
3.5. 各方案结果分析 |
3.5.1. 3.6m方案有限元结果分析 |
3.5.2. 6.0m方案有限元结果分析 |
3.5.3. 9.0m方案有限元结果分析 |
3.5.4. 12.0m方案有限元结果分析 |
3.6. 四种方案对比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整体方案的优化分析 |
4.1. 对比方案的确定 |
4.2. 有限元分析参数设定 |
4.3. 材料强度对比分析 |
4.4. 材料成本对比分析 |
4.5. 优化方案的确定 |
4.6. 实体建筑的生产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复杂环境下山区铁路新型装配式桥墩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复杂环境下山区铁路桥墩建设存在的问题 |
1.1.1 复杂环境下山区铁路桥墩设计的难点 |
1.1.2 复杂环境下山区铁路桥墩施工的难点 |
1.1.3 复杂自然环境对桥墩结构的影响 |
1.1.4 复杂环境下山区桥墩的养护维修难度大 |
1.1.5 复杂山区环境下桥墩的抗震难度大 |
1.2 新型装配式桥墩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结构形式 |
1.2.2 截面形式 |
1.2.3 连接形式 |
1.2.4 抗震性能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桥墩结构设计 |
2.1 结构形式 |
2.2 截面形式 |
2.3 连接形式 |
2.4 材料 |
2.4.1 耐候钢 |
2.4.2 高性能混凝土 |
2.5 设计荷载 |
2.6 桥墩设计 |
2.6.1 钢筋混凝土空心高墩设计 |
2.6.2 新型装配式空心桥墩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装配式桥墩模型的建立及抗震性能分析 |
3.1 抗震分析方法 |
3.1.1 有限单元法 |
3.1.2 纤维模型法 |
3.2 模型的建立 |
3.2.1 OpenSees软件介绍 |
3.2.2 本构关系的确定 |
3.3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
3.4 滞回曲线 |
3.4.1 RC墩 |
3.4.2 CFST-F墩 |
3.4.3 CFST-Y墩 |
3.4.4 CFST-G墩 |
3.5 骨架曲线 |
3.6 延性性能 |
3.7 耗能性能 |
3.7.1 累积滞回耗能 |
3.7.2 等效粘滞阻尼系数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装配式桥墩地震响应分析 |
4.1 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4.1.1 静力法 |
4.1.2 反应谱法 |
4.1.3 动力时程分析法 |
4.2 全桥动力模型的建立 |
4.3 动力特性计算分析 |
4.4 地震波的选取 |
4.4.1 选取原则 |
4.4.2 地震波的选取 |
4.5 全桥地震响应分析 |
4.5.1 桥墩内力时程曲线 |
4.5.2 桥墩位移时程曲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复合加固技术的提出 |
1.2.1 预应力钢丝绳加固技术 |
1.2.2 聚氨酯水泥加固技术 |
1.2.3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技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钢筋混凝土梁抗剪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3.2 聚氨酯水泥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聚氨酯水泥的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聚氨酯水泥的制备过程 |
2.2.1 原材料 |
2.2.2 制备过程 |
2.3 聚氨酯水泥配合比的选择 |
2.3.1 配合比设计 |
2.3.2 抗压和抗折试验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聚氨酯水泥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
2.4.1 试件制备 |
2.4.2 试验方法和装置 |
2.4.3 弯曲试验结果分析 |
2.5 聚氨酯水泥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2.5.1 疲劳试验方法的选择 |
2.5.2 试验方案的设计 |
2.5.3 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2.5.4 疲劳寿命预测 |
2.6 本章小结 |
3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RC梁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件设计 |
3.3 试验材料 |
3.4 试件制作过程 |
3.4.1 试验梁浇筑施工 |
3.4.2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施工 |
3.5 试验装置和测点布置 |
3.6 试验结果分析 |
3.6.1 试验梁破坏过程分析 |
3.6.2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
3.6.3 荷载和位移特征点分析 |
3.6.4 箍筋应变分析 |
3.6.5 混凝土或聚氨酯水泥应变分析 |
3.6.6 钢丝绳应变分析 |
3.6.7 纵向受拉钢筋应变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RC梁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 |
4.2.1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 有限元分析结果和验证 |
4.3.1 荷载位移曲线 |
4.3.2 特征荷载 |
4.3.3 荷载应变曲线 |
4.4 有限元拓展分析 |
4.4.1 环境温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2 剪跨比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3 混凝土强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4 配箍率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5 配筋率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6 原梁损伤程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7 钢丝绳配绳率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8 钢丝绳预应力水平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9 聚氨酯水泥粘贴方式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10 聚氨酯水泥粘贴厚度对加固梁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抗剪加固RC梁抗剪承载力和实用变形计算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B和D区的抗剪加固梁类型划分 |
5.2.1 B区和D区的概念 |
5.2.2 加固梁类型划分 |
5.3 构件D区拉压杆模型的选择 |
5.4 加固梁D区拉压杆模型的建立 |
5.5 加固梁剪跨区拉压杆模型 |
5.5.1 D-D梁拉压杆模型 |
5.5.2 D-B-D短梁拉压杆模型 |
5.5.3 D-B-D长梁拉压杆模型 |
5.6 加固梁拉压杆模型验证 |
5.7 加固梁变形研究 |
5.7.1 剪切变形计算的重要性 |
5.7.2 拉压杆模型 |
5.7.3 斜压杆倾斜角度 |
5.7.4 加固梁跨中变形计算 |
5.8 本章小结 |
6 预应力钢丝绳-聚氯酯水泥在实桥抗剪加固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桥工程概况 |
6.2.1 实桥一工程概况 |
6.2.2 实桥二工程概况 |
6.2.3 T梁尺寸和配筋信息 |
6.3 实桥T梁破损状况 |
6.3.1 实桥一T梁破损状况 |
6.3.2 实桥二T梁破损状况 |
6.4 抗剪加固方案 |
6.4.1 实桥一加固方案 |
6.4.2 实桥二加固方案 |
6.5 加固效果验证 |
6.5.1 静载试验 |
6.5.2 加固效果分析 |
6.6 所提加固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6)装配式桥梁连接钢筋界面粘结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项目研究的背景 |
1.2 装配式桥梁连接方式 |
1.2.1 灌浆连接 |
1.2.2 后浇混凝土连接 |
1.2.3 其他连接 |
1.3 钢筋混凝土界面粘结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试验研究 |
1.3.2 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 |
1.4 波纹管灌浆锚固粘结界面研究国内外现状 |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1 钢筋混凝土界面粘结锚固 |
1.5.2 波纹管灌浆锚固粘结研究 |
1.6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2章 预制拼装混凝土桥梁连接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试验 |
2.1 试验简介 |
2.1.1 试件设计 |
2.1.2 试件制作与测点布置 |
2.1.3 试验仪器 |
2.1.4 加载装置及现场布置 |
2.1.5 试验材料及性能 |
2.1.6 试验准则 |
2.2 试验结果与现象 |
2.2.1 试验结果 |
2.2.2 试验现象 |
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1 钢筋拉断破坏 |
2.3.2 钢筋拔出破坏 |
2.4 影响因素分析 |
2.4.1 钢筋直径分析 |
2.4.2 混凝土强度分析 |
2.4.3 锚固长度分析 |
2.4.4 钢筋表面形式 |
2.4.5 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 |
2.5 粘结应力与相对位移 |
2.5.1 粘结应力发展 |
2.5.2 粘结应力沿锚固长度分布规律 |
2.5.3 相对位移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连接钢筋粘结锚固有限元分析 |
3.1 模型建立 |
3.1.1 试件设计 |
3.1.2 接触问题模拟 |
3.1.3 参数选取 |
3.1.4 材料本构模型 |
3.1.5 有限元模型验证 |
3.2 结果分析 |
3.2.1 计算结果 |
3.2.2 界面破坏过程 |
3.2.3 荷载-位移曲线 |
3.3 参数分析 |
3.3.1 混凝土强度等级 |
3.3.2 钢筋直径 |
3.3.3 锚固长度 |
3.4 钢筋混凝土界面应力 |
3.4.1 钢筋混凝土界面应力分布特征 |
3.4.2 界面粘结主应力分布与发展 |
3.4.3 界面粘结应力本构曲线 |
3.4.4 界面位移 |
3.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6 国内外粘结强度计算公式对比 |
3.7 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波纹管UHPC灌浆拉拔试验 |
4.1 试验简介 |
4.1.1 模型设计与制作 |
4.1.2 试件参数 |
4.1.3 加载装置及现场布置 |
4.1.4 试验材料及性能 |
4.1.5 试验准则 |
4.2 试验结果 |
4.3 灌浆锚固试验现象 |
4.3.1 破坏模式 |
4.3.2 灌浆效果分析 |
4.4 试验数据分析 |
4.4.1 荷载位移曲线 |
4.4.2 荷载应变曲线 |
4.5 影响因素分析 |
4.5.1 钢筋直径 |
4.5.2 波纹管直径 |
4.5.3 搭接长度 |
4.5.4 灌浆料种类 |
4.5.5 外部混凝土强度 |
4.6 粘结应力分布 |
4.7 钢筋锚固长度与搭接长度 |
4.7.1 钢筋锚固长度 |
4.7.2 钢筋搭接长度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波纹管灌浆锚固有限元模拟 |
5.1 模型设计 |
5.1.1 模型尺寸与参数选取 |
5.1.2 有限元模型验证 |
5.2 计算结果与破坏模式 |
5.2.1 计算结果 |
5.2.2 破坏模式分析 |
5.2.3 UHPC灌浆料裂缝发展过程 |
5.3 参数分析 |
5.3.1 波纹管直径影响 |
5.3.2 钢筋直径影响 |
5.3.3 锚固长度影响 |
5.3.4 灌浆料影响 |
5.3.5 外部混凝土强度 |
5.4 界面应力分布 |
5.4.1 钢筋与灌浆料粘结界面 |
5.4.2 灌浆料与波纹管粘结界面 |
5.4.3 波纹管与混凝土粘结界面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预制UHPC永久模板-GFRP筋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材料特性 |
1.2.1 FRP筋材料特性 |
1.2.2 UHPC材料特性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FRP筋混凝土梁研究现状 |
1.3.2 UHPC永久模板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3 FRP筋混凝土梁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2 材性试验 |
2.1 普通混凝土及钢筋材料性能 |
2.1.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 |
2.1.2 钢筋基本力学性能 |
2.1.3 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本构模型 |
2.2 GFRP筋拉伸性能试验 |
2.2.1 试验材料和方案 |
2.2.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2.3 试验设备和方法 |
2.2.4 试验现象和破坏形态 |
2.2.5 试验结果分析 |
2.2.6 GFRP筋本构模型 |
2.3 UHPC材料性能测试 |
2.3.1 试验材料和方案 |
2.3.2 试验结果分析 |
2.3.3 UHPC本构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预制UHPC永久模板-GFRP筋混凝土组合梁参数设计 |
3.1 预制UHPC永久模板最优厚度计算方法 |
3.2 配筋率的确定 |
3.2.1 最小配筋率的确定 |
3.2.2 平衡配筋率的确定 |
3.2.3 最大配筋率的确定 |
3.3 拟研究试件参数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预制UHPC永久模板-GFRP筋混凝土组合梁受弯试验研究 |
4.1 试验概况 |
4.1.1 加载装置 |
4.1.2 试验测试内容 |
4.1.3 预制UHPC永久模板的制作 |
4.1.4 试验梁的制作 |
4.1.5 伴随试块及模板厚度测试结果 |
4.2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式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4.3.1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
4.3.2 裂缝分布情况 |
4.3.3 平截面假定 |
4.3.4 纵向GFRP筋和钢筋荷载-应变关系曲线 |
4.4 本章小节 |
5 基于MATLAB条分法程序受弯全过程分析 |
5.1 MATLAB条分法程序操作原理 |
5.2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模拟值与试验值对比 |
5.3 MATLAB条分法程序数值模拟结果 |
5.3.1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
5.3.2 弯矩-曲率曲线 |
5.3.3 荷载-纵向受拉筋应变曲线 |
5.3.4 荷载-中和轴高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ABAQUS有限元分析 |
6.1 ABAQUS概述 |
6.2 各试验材料本构模型和单元模型的选取 |
6.3 预制UHPC永久模板-GFRP筋混凝土组合梁建模过程 |
6.3.1 模型建立 |
6.3.2 约束设置 |
6.3.3 设置边界条件、荷载及划分网格 |
6.4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模拟值与试验值对比 |
6.5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6.5.1 荷载-挠度曲线对比及挠度验算 |
6.5.2 纵向GFRP筋和钢筋荷载-应变关系曲线 |
6.5.3 延性分析 |
6.5.4 试件破坏后应力云图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预制UHPC永久模板-GFRP筋混凝土组合梁理论计算分析 |
7.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7.1.1 中国GB50608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
7.1.2 新型组合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
7.1.3 新型组合梁开裂荷载计算公式 |
7.1.4 试验值与计算值对比 |
7.2 抗弯刚度与挠度计算公式 |
7.2.1 中国GB50608刚度计算公式 |
7.2.2 美国ACI440有效截面惯性矩计算公式 |
7.2.3 新型组合梁有效截面惯性矩计算公式 |
7.2.4 挠度计算公式 |
7.2.5 试验值与计算值对比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耐候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抗弯性能及其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耐候钢在桥梁中的应用现状 |
1.2.2 耐候钢腐蚀力学行为研究 |
1.2.3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桥面板力学性能及其设计方法 |
1.2.4 高强(性能)钢-混凝土组合梁力学性能及其设计方法 |
1.2.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模拟海洋大气中桥梁用耐候钢腐蚀力学行为研究 |
2.1 概述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2.2 中性盐雾腐蚀试验 |
2.2.3 拉伸试验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3.1 腐蚀演化规律及形貌特征 |
2.3.2 基本力学性能及其退化规律 |
2.3.3 腐蚀试件应变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拟海洋大气中拉应力下耐候钢锈层稳定性及其腐蚀行为研究 |
3.1 概述 |
3.2 应力状态下耐候钢腐蚀行为既往研究 |
3.3 试验概况 |
3.3.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3.3.2 室外喷淋腐蚀试验 |
3.3.3 胶带粘贴测试 |
3.3.4 静力拉伸试验 |
3.3.5 电化学测试 |
3.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1 厚度损失 |
3.4.2 锈层形貌 |
3.4.3 锈层稳定性 |
3.4.4 电化学特性及腐蚀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三维元胞自动机的耐候钢大气腐蚀演化过程模拟与预测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耐候钢大气腐蚀机理 |
4.2.1 电化学反应过程 |
4.2.2 氧气扩散过程 |
4.3 元胞自动机方法 |
4.4 腐蚀演化的3D CA模型 |
4.4.1 基本假设 |
4.4.2 腐蚀演化规则 |
4.5 模型稳定性验证 |
4.6 模型分析与应用 |
4.6.1 大气腐蚀演化过程 |
4.6.2 参数分析 |
4.6.3 CA模型的应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5.1 概述 |
5.2 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体系及试验模型设计思路 |
5.2.1 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基本受力体系 |
5.2.2 试验模型设计思路 |
5.3 试验概况 |
5.3.1 试件设计参数 |
5.3.2 试件制作及养护 |
5.3.3 材性试验及结果 |
5.3.4 试验加载和测试 |
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1 破坏过程及特征 |
5.4.2 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比较 |
5.4.3 荷载-应变曲线 |
5.4.4 跨中截面沿高度纵向应变分布 |
5.4.5 沿板宽方向纵向应变分布 |
5.4.6 沿板宽方向横向应变分布 |
5.4.7 荷载-相对滑移曲线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抗弯工作机理研究 |
6.1 概述 |
6.2 有限元模型 |
6.2.1 单元类型、表面接触和边界条件 |
6.2.2 材料本构模型 |
6.3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6.4 抗弯工作机理分析 |
6.4.1 应力、应变分布 |
6.4.2 钢混相对滑移分布 |
6.4.3 翼板纵向相对位移分布 |
6.4.4 纵横肋影响分析 |
6.5 参数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耐候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抗弯设计方法研究 |
7.1 概述 |
7.2 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抗弯设计方法 |
7.2.1 弹性设计方法 |
7.2.2 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7.2.3 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设计流程及抗弯设计建议 |
7.3 耐候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抗弯设计方法 |
7.3.1 耐候钢腐蚀余量 |
7.3.2 抗弯设计方法 |
7.3.3 细节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在多因素影响下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老混凝土粘结面处理方式 |
1.2.2 混凝土中氯盐侵蚀 |
1.2.3 混凝土冻融损伤 |
1.2.4 混凝土氯化和冻融试验方法 |
1.2.5 新老混凝土粘结机理 |
1.2.6 新老混凝土粘结面薄弱环节研究 |
1.2.7 其它有关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抗剪性能试验 |
2.1 试验概况 |
2.1.1 实验设计 |
2.1.2 试验原材料与配合比及性能 |
2.1.3 混凝土老化处理 |
2.1.4 混凝土结合面处理 |
2.1.5 试件制作 |
2.2 试验过程 |
2.3 剪切试验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老混凝土抗剪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3.1 不同加固方位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2 不同粘结面处理方式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3 不同材料加固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4 混凝土老化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5 混凝土强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3.6 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
3.6.1 切槽与植筋试件 |
3.6.2 不同加固材料 |
3.6.3 不同加固方位 |
3.6.4 不同混凝土标号 |
3.6.5 冻融和氯离子侵蚀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老混凝土极限抗剪承载力计算 |
4.1 切槽加固试件抗剪计算公式 |
4.2 植筋加固试件抗剪计算公式 |
4.3 不同因素对抗剪强度的影响修正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化学-力学损伤演变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硫酸盐侵蚀混凝土试验研究 |
1.2.1 硫酸盐侵蚀的定义 |
1.2.2 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的分类 |
1.3 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模型研究 |
1.3.1 硫酸根离子扩散-反应模型 |
1.3.2 硫酸盐侵蚀化学-力学模型 |
1.4 目前存在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化学损伤过程的实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原材料及其性能 |
2.3 试件配合比及制作 |
2.3.1 试件配合比 |
2.3.2 试件制作 |
2.4 试验方案 |
2.4.1 溶液浓度 |
2.4.2 溶液温度 |
2.4.3 溶液pH值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宏观结果 |
2.5.2 微观结果 |
2.5.3 损伤过程描述 |
2.6 小结 |
参考文献 |
3 混凝土内硫酸根离子的扩散-反应模型 |
3.1 引言 |
3.2 扩散-反应模型 |
3.2.1 扩散模型 |
3.2.2 反应模型 |
3.3 数值求解方法 |
3.3.1 一维传输问题 |
3.3.2 二维传输问题 |
3.4 模型验证 |
3.4.1 原材料及样品 |
3.4.2 测试方法 |
3.4.3 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 |
3.5 数值模拟 |
3.5.1 水泥砂浆圆筒 |
3.5.2 混凝土圆柱 |
3.6 小结 |
参考文献 |
4 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
4.1 引言 |
4.2 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4.3 考虑化学损伤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
4.3.1 本构关系 |
4.3.2 塑性模型 |
4.3.3 损伤模型 |
4.3.4 数值求解 |
4.4 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研究 |
4.4.1 原材料、试件及试验方案 |
4.4.2 测试方法 |
4.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5 模型验证 |
4.5.1 无腐蚀混凝土 |
4.5.2 腐蚀水泥砂浆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5 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化学-力学响应的微观尺度模型 |
5.1 引言 |
5.2 微观尺度模型 |
5.2.1 基于体积增加理论的微观尺度模型 |
5.2.2 基于结晶压理论的微观尺度模型 |
5.3 特征应变 |
5.3.1 球坐标系下微观特征应变 |
5.3.2 坐标系转换 |
5.3.3 直角和柱坐标系下微观特征应变 |
5.3.4 宏观特征应变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6 硫酸盐侵蚀下混凝土化学-力学响应的宏观尺度模型 |
6.1 引言 |
6.2 基本假设 |
6.2.1 膨胀损伤机理 |
6.2.2 代表性体积单元 |
6.2.3 贯通微裂纹的临界特征 |
6.2.4 边界移动准则 |
6.3 化学-力学响应模型 |
6.3.1 RVE微观膨胀损伤 |
6.3.2 混凝土宏观膨胀损伤 |
6.4 模型验证 |
6.5 数值算例 |
6.5.1 水泥砂浆圆筒 |
6.5.2 混凝土输水管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7 硫酸盐和荷载共同作用下混凝土化学-力学响应的数值分析 |
7.1 引言 |
7.2 分析模型 |
7.2.1 基本方程 |
7.2.2 有限元控制方程 |
7.3 数值求解 |
7.3.1 径向基点插值法形函数 |
7.3.2 无网格径向基插值法的实现 |
7.3.3 位移边界条件的施加 |
7.3.4 塑性阶段的迭代求解 |
7.4 数值模拟 |
7.4.1 研究对象 |
7.4.2 分析流程 |
7.4.3 数值结果 |
7.5 小结 |
参考文献 |
8 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过程分析及寿命评估 |
8.1 引言 |
8.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箱体结构 |
8.2.1 工程概况 |
8.2.2 计算参数 |
8.2.3 模型结果 |
8.3 抗硫酸盐混凝土桩 |
8.3.1 工程概况 |
8.3.2 计算参数 |
8.3.3 模型结果 |
8.4 小结 |
参考文献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工作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四、钢筋混凝土桥梁用C30普通混凝土高性能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滨海环境中超深井井壁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细观结构特征[D]. 周昱程.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中美欧钢-混组合梁桥设计规范对比与分析[D]. 肖宁. 东南大学, 2020(01)
- [3]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新型模块化建筑方案分析及优化[D]. 熊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2)
- [4]复杂环境下山区铁路新型装配式桥墩适用性研究[D]. 王研.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5]预应力钢丝绳-聚氨酯水泥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研究[D]. 高红帅.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6]装配式桥梁连接钢筋界面粘结性能研究[D]. 姚鹏飞.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7]预制UHPC永久模板-GFRP筋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研究[D]. 夏洋. 郑州大学, 2020(02)
- [8]耐候钢-UHPC华夫板组合梁抗弯性能及其设计方法研究[D]. 郭晓宇. 天津大学, 2019
- [9]在多因素影响下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剪试验研究[D]. 张涛.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10]硫酸盐环境下混凝土化学-力学损伤演变及数值模拟[D]. 殷光吉.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