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影响中国的外资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詹嘉聪[1](2021)在《公司创业投资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创新驱动战略,国内投资者也纷纷重视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投资,我国创业投资(VC)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同时公司创业投资(CVC)也备受学术界的关注,一方面,公司创业投资为创业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也对我国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促进我国公司创业投资的高效发展,本文以具有公司创业投资(CVC)和跨国公司创业投资(CBCVC)投资背景的相关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综述,结合本文的理论基础,为本文提供研究依据,进而发现现有研究中不足的部分,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向。本文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投资方式的差异性对创业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随后从CVC价值创造机制出发,开展投资方式的不同对CVC活动的价值创造机制差异的实证分析,最终得出相关结论:公司创业投资对创业企业增值效应强于一般创业投资;本国资本对创业企业增值效应强于跨国资本;跨国与否的CVC活动对创业企业具有不同的价值创造机制,本国CVC活动主要通过提升创业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来创造价值,跨国CBCVC活动主要通过提升创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来创造价值,且中介效应要高于本国CVC活动。最后,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分别从政府角度、投资公司角度和创业企业角度提出可行可信的意见与建议。
邵青[2](2021)在《本刊评出2020年影响行业十大新闻》文中提出本刊讯(记者邵青)近日,本刊组织评选出2020年影响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十大新闻。中国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循环成为我国发展新战略、原油期货首次惊现负油价、氢能产业列入国民经济主要任务、国内油气勘采市场将全面放开等广受业内关注的新闻事件入选2020年影响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十大新闻。参加评选的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领导、业内着名专家、部分石化企业负责人及本刊编委等。
李金城[3](2020)在《FDI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前沿文献开始关注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对技术创新、收入分配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但鲜有文献探讨中国技术进步偏向的来源。FDI一直被认为是实现技术跨国扩散的重要途径,199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19年中国吸引外资达941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8%,在全球跨境直接投资持续多年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资逆势增长,继续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FDI流动是一种囊括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众多要素的国际转移,利用外资是经济及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促进自身技术进步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FDI会通过水平溢出效应和垂直溢出效应影响中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如何通过FDI促使中国朝着偏向本国丰裕要素方向发展,充分发挥要素禀赋优势推动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在技术进步偏向性跨国传递的视角下,探寻FDI如何影响中国技术进步方向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以FDI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研究为题,在梳理相关理论和前沿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行业内和行业间FDI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方向影响的理论框架,引入水平溢出和垂直溢出两类FDI技术溢出方式,考察二者作用于技术进步偏向的异质性机理。通过构建行业及省域FDI水平溢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指标,并利用长面板数据考察FDI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方向的作用效果,探析其基于不同来源地、不同区域的异质性影响。同时在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下,科学刻画并优选出内生的时空权重矩阵,在通用嵌套空间计量模型中遴选出最适宜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邻近地区FDI水平溢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对本地区技术进步偏向性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引入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的约束,对数据进行内生性分组,识别约束条件在全国、省域两个维度的作用效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构建本土-外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考察FDI对东道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机理,厘清了FDI的示范、竞争溢出与人员流动溢出,以及FDI的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分别对技术进步方向的作用机理。基于理论探讨,最后提出了关于FDI水平溢出的四大假说,关于FDI前向溢出的三大假说以及FDI后向溢出的三大假说。第二,对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性进行了全方面的测度,首先基于CES生产函数,利用供给面标准化三方程系统模型估计了分行业、分省区以及全国的技术进步偏向性参数,根据相应参数和收集的数据测算了三个维度的技术进步偏向性指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第三,利用分行业和省域两个维度面板数据,基于FDI水平溢出的视角,采用面板模型展开FDI水平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回归分析。进一步,将FDI水平技术溢出路径分解为示范、竞争溢出和人员流动溢出两个渠道,对省域层面样本展开面板回归分析,同时区分外资来源地、区分东中西部地区、引入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约束进行异质性分析,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省际间FDI水平溢出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空间溢出效应。第四,将FDI垂直技术溢出路径分解为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两个渠道,分别从全国和省域两个维度检验其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进一步对省域层面样本区分外资来源地、区分东中西部地区进行稳健性和异质性检验,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邻近省份FDI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对本省技术进步偏向性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检验。最后从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两个约束条件入手,基于面板门限内生分组方法,分析FDI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与技术进步偏向性存在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样本期内从全国(分行业)的角度看,FDI水平溢出促进全国(分行业)技术进步偏向劳动。FDI对全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受到人力资本的约束,低于门限值后显着促进技术进步偏向劳动。从省域的角度看,进一步将FDI水平溢出路径分解为示范、竞争溢出和人员流动溢出两个渠道,发现两个渠道均显着促进省域技术进步偏向劳动;对FDI不同来源地进行分组后回归,港澳台FDI示范、竞争溢出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强度大于非港澳台FDI示范、竞争溢出,二者的作用方向一致均促进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港澳台FDI人员流动溢出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强度大于非港澳台FDI人员流动溢出,二者的作用方向一致均促进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港澳台或非港澳台本身而言,FDI人员流动溢出强度均大于FDI示范、竞争溢出;对样本区分为东中西部地区后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只有东部地区的FDI水平溢出影响技术进步显着偏向劳动,对于中部和西部,只有FDI人员流动溢出影响技术进步显着偏向资本。进一步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FDI水平溢出的省际空间溢出效应,遴选出SAR模型为最优空间计量模型,发现邻近省份FDI示范、竞争溢出和FDI人员流动溢出对本省技术进步偏向性影响均为正,与直接效应方向一致,但FDI人员流动溢出的空间溢出效应更大。最后施加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约束,FDI示范、竞争溢出和FDI人员流动溢出均存在单一门限效应,技术差距越小,FDI示范、竞争溢出和FDI人员流动溢出越促进技术进步偏向劳动;人力资本水平低于门限值时,FDI示范、竞争溢出和FDI人员流动溢出显着促进技术进步偏向劳动,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限值时,FDI人员流动溢出促进技术进步偏向劳动的强度显着下降,FDI示范、竞争溢出对技术进步方向影响不显着。从FDI前向溢出的角度看,样本期内对全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线性影响显着为负,即偏向劳动,未识别到存在技术差距的非线性约束,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的单一门限效应,FDI前向溢出低于门限值时促使技术进步偏向劳动,跨越门限值后影响不显着。FDI前向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线性影响不显着,而港澳台FDI前向溢出的回归系数显着为正,非港澳台FDI前向溢出的回归系数为负但不显着。东中西部地区中只有东部的FDI前向溢出显着促进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SEM为最优模型,邻近省份FDI水平溢出对本省技术进步偏向性影响为正,与直接效应方向一致。FDI前向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存在基于技术差距的双重门限效应,仅在适当的技术差距区间内回归系数显着为正。FDI前向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亦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的双重门限效应,人力资本处于中低水平时回归系数显着为负,人力资本处于高水平时为正但不显着。从FDI后向溢出的角度看,样本期内对全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线性影响显着为负,即偏向劳动,均未识别到存在技术差距和人力资本的单一门限效应。FDI后向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线性影响为负不显着,港澳台及非港澳台的FDI后向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线性影响为负但均不显着。分东中西部来看,只有东部地区FDI后向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显着为负。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SEM为最优模型,邻近省份FDI水平溢出对本省技术进步偏向性影响为负,与直接效应方向相反。FDI后向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存在基于技术差距的双重门限效应,仅在适当的技术差距区间内回归系数显着为正。FDI后向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亦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的双重门限效应,人力资本处于中低水平时回归系数显着为负,高水平时为负但不显着。
李立[4](2020)在《中国保险市场约束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消费者的证据》文中指出市场约束这一概念再次受到学者的关注是源于《巴塞尔协议Ⅱ》中银行监管的“三支柱”框架。因为《巴塞尔协议Ⅱ》最先把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并列为银行业监管的三大支柱,以至于大家认为市场约束属于银行监管的专业术语,仅限于银行领域的研究。所以,国内外学者针对银行业市场约束的研究非常多,而对金融业其他领域的研究非常少。本文认为市场约束同样可应用于保险领域。欧盟SolvencyⅡ和C-ROSS是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它们都将市场约束列为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三支柱之一就足以说明这一问题。以C-ROSS为例,其确立的第三支柱——市场约束主要包括了两项内容:一是要求通过对外信息披露手段,充分利用除政府监管机构之外的市场力量对保险公司进行约束。二是要求政府监管机构通过多种手段,完善市场约束机制,优化市场环境,促进市场力量更好地发挥对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和价值评估的约束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已经注意到政府监管机构以外的市场力量可以对保险公司产生约束作用,并且认为政府监管机构通过完善市场约束机制能有效地促进市场力量更好地发挥约束作用。这就使得本文在保险领域研究市场约束问题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研究保险市场约束问题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但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研究保险市场约束的问题,都不能避开对市场约束有效性的检验,否则针对保险市场约束问题的研究就无法落到实处。以保险市场约束的有效性研究为主线,再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对保险市场约束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就不会出现研究中心偏移的问题,这也是本文直接以“中国保险市场约束的有效性研究”为题的原因。本文以研究保险市场约束的有效性为切入点,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种方法对保险市场约束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全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围绕保险市场约束“是什么”进行理论研究,接着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保险市场约束的现实环境,然后从消费者市场约束的角度对保险市场约束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用以回答保险市场约束现状“怎么样”的问题,最后就政府监管机构“该如何”提高保险市场约束的有效性提供了政策建议。全文划分为五大部分,包括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以及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全文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梳理和回顾了市场约束研究的相关文献,介绍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最后指出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保险市场约束的理论分析,包含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针对保险市场约束基础理论的研究。首先通过梳理西方经济学中“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之争的演化历程介绍了市场约束的相关理论基础,然后对保险市场约束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内容包括保险市场约束的定义、分类、有效性和保险市场约束的影响因素,最后研究了市场约束与政府监管以及市场约束与公司内部控制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保险市场约束的运行和最优市场约束水平的数理推导。首先指出保险市场约束的有效运行包括“市场监督”和“市场影响”两个阶段,接着对这两个阶段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保险市场约束的运行轨迹。然后通过数理方法推导出最优的市场约束水平,并对市场约束水平与保险公司外部性价值、经营失败概率、经营效益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市场约束成本、社会效益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是对我国保险市场约束的现实环境分析,为本文第三章。第三章从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政府的保险监管和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等三个方面对保险市场约束的基础环境进行了分析,为研究保险市场约束的有效性提供了现实基础。通过对保险市场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保险市场虽然规模巨大且增速较快,但并不强大。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在世界的排名都较为靠后,同时还发现我国保险市场存有明显供需失衡的不良现象。通过对我国政府的保险监管实践分析,尤其是“偿二代”监管制度的推行,可以发现政府监管机构对市场力量的关注和重视。保险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完善,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为产生保险市场约束提供了较好的实施基础。通过对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分析,发现我国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内部控制水平仍有待进一步的提升。第四部分是针对消费者直接和间接市场约束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包含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其中第四章和第五章是针对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有效性的研究,第六章是针对消费者间接市场约束有效性的研究。第四章是对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市场监督”阶段是否存在的实证研究。根据市场约束的基础理论,消费者会基于自身利益对高风险承担的保险公司采取价格约束和数量约束。因此,第四章从消费者是否会基于保险公司的高风险承担进行消费行为调整这一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用以检验“市场监督”阶段的存在性。实证研究的思路是先将我国的保险公司分为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分析消费者对不同险别下保险公司的风险承担变化而调整的消费行为,然后将保险公司按其资本结构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消费者对中资、外资公司的高风险承担进行消费行为调整的差异性。第五章是对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市场影响”机制是否有效的实证研究。“市场影响”阶段是市场约束的第二阶段,根据市场约束的基础理论,如果保险公司针对“市场监督”阶段产生的约束信号降低了公司的风险承担,则说明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的“市场影响”机制有效。所以,检验“市场影响”机制是否有效可以用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是否对保险公司的风险承担产生了影响来验证。实证研究的思路是先将我国的保险公司分为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分析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对不同类别保险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然后将保险公司按其资本结构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对中资、外资公司风险承担影响的差异性。第六章是以消费者的投诉为切入点对消费者间接市场约束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消费者的投诉与本文第四章中消费者的价格约束和数量约束不同,消费者的价格约束和数量约束能直接体现在保险公司的经营数据上,但消费者投诉更多的是借助其他力量对保险公司产生某种影响。所以,本文认为消费者投诉是消费者间接市场约束的一种表现手段。因消费者投诉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政府监管机构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并且投诉的最终处理结果与政府监管机构或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对消费者投诉的持续关注有着紧密关联。所以在第六章的实证设计中,本文考虑了消费者投诉与政府监管的协同作用。实证研究的思路是先将我国的保险公司分为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分析消费者投诉行为对不同类别保险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然后将保险公司按其资本结构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消费者投诉行为对中资、外资公司风险承担影响的差异性。第五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主要内容是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就政府监管机构如何提高消费者市场约束的有效性提出了两项政策建议:一是建议政府监管机构为消费者的市场约束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二是建议政府监管机构积极引导保险公司重视消费者的市场约束。通过全文的论述,本文得出了以下两项结论:第一,消费者的直接市场约束无效。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无效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的“市场监督”阶段仅在部分领域存在,对于不同类别的保险公司和不同资本结构的保险公司,“市场监督”阶段的存在性存有差异。具体体现为:(1)对于中资和外资财险公司,它们上一年度风险承担的变化与本年度的保费收入增长率之间都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因此消费者的综合市场约束都存在“市场监督”阶段。但消费者的价格约束出现了差异:中资财险公司上一年度风险承担的变化与本年度成本支出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因此消费者对中资财险公司的价格约束存在“市场监督”阶段,而对于外资财险公司的价格约束则不存在“市场监督”阶段。(2)对于中资和外资寿险公司,消费者的综合市场约束和数量约束都不存在“市场监督”阶段。但消费者的价格约束却与此不同,中资、外资寿险公司上一年度风险承担的变化与本年度成本支出之间都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因此,消费者对中资和外资寿险公司的价格约束都存在“市场监督”阶段。另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的直接市场约束并没有产生“市场影响”作用。具体体现为:(1)对于保险公司财务方面的风险承担,消费者的综合市场约束和价格约束对中资、外资财险公司和中资、外资寿险公司都没有产生“市场影响”作用。(2)对于财险公司理赔方面的风险承担,消费者的综合市场约束和价格约束对中资和外资财险公司都没有产生“市场影响”作用。(3)对于寿险公司承保方面的风险承担,消费者的综合市场约束和价格约束对中资和外资寿险公司都没有产生“市场影响”作用。第二,在政府监管机构的介入下,消费者的间接市场约束也仅在部分领域有效。具体体现为:(1)对于保险公司财务方面的风险承担,在政府监管机构的介入下,消费者上一年度投诉量的变化与中资财险公司本年度财务方面的风险承担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因此消费者的间接市场约束对中资财险公司产生了“市场影响”作用,但对外资财险公司和中资、外资寿险公司都没有产生“市场影响”作用。(2)对于财险公司理赔方面的风险承担,在政府监管机构的介入下,消费者上一年度投诉量的变化与中资财险公司本年度理赔方面的风险承担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因此消费者的间接市场约束对中资财险公司产生了“市场影响”作用,但对外资财险公司没有产生“市场影响”作用。(3)对于寿险公司承保方面的风险承担,在政府监管机构的介入下,消费者上一年度投诉量的变化与中资和外资寿险公司本年度承保方面的风险承担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因此消费者的间接市场约束对中资和外资寿险公司都产生了“市场影响”作用。本文与之前的研究相比,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选题创新。目前针对银行市场约束的研究文献较多,但较为系统和全面地针对保险市场约束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所以,本文以此作为选题,有利于促进该领域的研究。2.指标选取上有创新。以消费者的投诉量作为消费者间接市场约束的衡量指标,符合客观实践,切实可行,有利于增强研究结论的说服力。3.对市场约束的研究范围有拓展。已有文献较多的是对市场约束“市场监督”阶段的存在进行检验并以此认定消费者是否产生了市场约束。本文认为仅凭“市场监督”阶段的存在并不能证明消费者产生了有效的市场约束。市场约束有效运行的关键不仅在于“市场监督”,而且还在于其“市场影响”,只有“市场监督”和“市场影响”两阶段都存在,才能称之为有效的市场约束。因此,本文不仅对“市场监督”阶段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检验,而且对“市场影响”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从“市场监督”和“市场影响”两个阶段深入剖析消费者的市场约束,拓展了市场约束的研究范围。但由于能力和篇幅所限,以及数据可得性的制约,本文仅从消费者这一方面寻找证据,这与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这也构成了作者后续的研究方向。
李健[5](2020)在《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是社会发展重要的微观基础和基本单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最重要的活跃因素。公司是企业组织发展的高级形态,对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工业化的作用更加重大。公司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西方世界崛起与扩张的关键,他与公司发展的历程相伴而行。为了维持和巩固当时现有商业规则,近代西方诸国实施公司立法活动,至此西方世界出现真正意义上营利性法人的“公司”概念。对比西方世界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有其自身特点。我国公司法律制度实践共经历六次变革:第一次变革是1872年具有公司法替代效用的《轮船招商局章程》制定;第二次变革是1904年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中国首部《公司律》颁布;第三次变革是1914年首次邀请商人参与制定的《公司条例》颁布;第四次变革是1929年首次确立公司“营利”目的的《公司法》颁布;第五次变革是1946年确立以公司制发展国营事业目的的《公司法》颁布;第六次变革是1993年确立公司概念重新正式走入中国经济社会规定的《公司法》颁布。由于中国当代公司法的完善建设都得益于近代公司法律制度的实践,所以本文以近代公司法颁布的时序为线索,针对与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所关联的特许公司制度《轮船招商局章程》以及四部公司法,对其公司发展状况、法律制度前提、利益集团博弈过程以及经济影响进行研究,进而揭示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的演化规律。本文依据制度演化理论、演化博弈论进行研究,以公司法演化的时序为线索,从晚清公司制思想产生开始,商人进行公司实践发端,主要分析公司法律制度演化的五个阶段过程,包括公司法律制度萌芽阶段商人实践与特许公司制度的替代、特许公司制度向准则公司制度的探索与转化、官商共同参与修律奠定近代公司法律制度体系的基础、官商共同兴办工业完善公司法律制度、再到抗战期间统制经济下官商进行公司产权争夺导致公司法律制度走向异化,以及五个阶段过程中官僚、商人、其他集团多方博弈行为特征,最终得出评述性结论。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提出公司法律制度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规范发展、异化五阶段演化模型。第三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萌芽阶段(1840-1872)。主要分析在无公司法的条件下,由于华商进行附股导致原有法律制度框架无法容纳新生经济因素,官僚制定《轮船招商局章程》的过程。第四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起步阶段(1872-1904)。主要分析在《轮船招商局章程》的示范下公司治理逐渐显露出官商集团监管经理人缺失问题,导致晚清工商业发展急需突破公司法律制度瓶颈,中央政府颁布《公司律》的过程。第五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初步发展阶段(1904-1914)。主要分析在《公司律》下公司内部道德风险问题与官剥商权情况,以及商人偷懒行为与机会主义,导致《公司律》无法使中国建立真正的经济自由民主,官僚与商人共同颁布《公司条例》的过程。第六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规范发展阶段(1914-1929)。主要分析《公司条例》缺失法人持股制度导致家族公司对外投资发展滞后,公司所承担的非营利性目的过多而影响公司发展,在涉及根本性商办公司改革方面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南京政府颁布1929年《公司法》的过程。第七章是公司法律制度的异化阶段(1929-1946)。主要分析1929年《公司法》以私企业为规范对象难以适应大力发展国营事业的需要,国民政府颁布1946年《公司法》的过程。论文第八章是结论。
尚运生[6](2019)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撤资原因及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演进,跨国公司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竞相争夺的主要对象。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回归制造业,吸引跨国公司进行投资。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下,中国实体经济领域的外商直接投资撤资现象愈演愈烈,2014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撤资金额高达906.04亿美元,已经对中国利用外资的格局和中国经济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基于统计数据,测算外商直接投资撤资的规模(即企业数量),分析外资企业撤资状况,研究外资企业撤资的原因,测算外资企业撤资的影响情况,对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可以区分为投资和撤资两个方面。学术界对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的开始时间较早,且研究成果颇丰。而对跨国公司撤资行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多数研究是站在跨国公司的角度,基于问卷调查获得的微观数据,从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全球生产网络调整、撤资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撤资过程、撤资效率等方面进行研究。从东道国角度分析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撤资规模的研究较少。从东道国角度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撤资是跨国公司将资本撤回母国或转移到第三国进行投资。因此,本文尝试提出“外商直接投资撤资模型”,研究外商直接投资撤资问题,并将贸易摩擦作为外资企业撤资的一个影响因素或外生变量。此外,本文尝试着提出了“基于最优资本存量的外资企业撤资规模理论”,从外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出发,假定外资企业的生产满足“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求出外资企业的最优资本存量,当实际资本存量大于最优资本存量时,可以得出外资企业的撤资规模。该理论将成本因素、东道国国内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国内外技术进步因素、国外政策因素、危机冲击因素、贸易摩擦因素等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具体分析各个因素对外资企业撤资的影响。本文以该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相关计量模型,进而对外商直接投资撤资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外资企业的成本、税收水平、税收优惠程度等微观环境因素,以及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政府债务水平、贸易摩擦程度等宏观环境因素,均对外资企业的撤资行为产生显着影响。另外,基于中国统计数据,本文也测算了外资企业撤资在生产、就业、税收、国际收支等方面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及创新点包括:计算了历年的外资企业撤资占比数据,测算了全国、分行业、主要省市的外资企业撒资数量;提出了“外商直接投资撤资模型”,并分析了贸易摩擦对外资企业撤资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最优资本存量的外资企业撤资规模理论”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测算了外资企业撤资所产生的影响情况。
梁春茂[7](2016)在《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原因、效应及监管研究 ——基于有效竞争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企业的自由进入与退出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一个合理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能不断淘汰低效企业,保留有竞争力的企业,提升行业运行效率。但完全竞争市场只存在于理论假设中,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规模经济将形成垄断,制约竞争,产生了“马歇尔冲突”。为此,克拉克首创了“有效竞争”概念,认为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者相结合的有效竞争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高。自该理论产生以来,促进有效竞争成为各国在实施产业组织政策特别是市场准入政策的主要目标,中国保险业也不例外。中国近十余年来财产保险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伴随大量的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行为,文章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的原因,市场进入后的财产保险公司市场竞争行为和绩效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对立足于有效竞争理论的市场准入监管政策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现有市场准入政策的不足,并对改进和完善现行保险公司市场准入制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文章在对有效竞争理论概念和标准进行了论述基础上,指出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是出于满足公共政策的需要,并成为产业组织政策实施市场准入主要目标,据此提出了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有效竞争的理想化模式。随后分析了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不同方式和特征,构造了进入-容纳-壁垒博弈、进入后的“市场分割”博弈模型和“消耗战”模型分析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影响因素及对竞争的影响,得出保费规模、利润、市场进入转换成本将会影响保险公司市场进入行为的结论。再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面板模型对2002年至2013年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设立省级分支机构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近十年来财产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大量市场进入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保费规模持续增长,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趋向于转换成本较低的经济发达地区而和同期行业利润因素影响不大,这也符合保险业发展初期的典型特征。文章结合中国财产保险业实际分析了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的效应,首先借鉴S-C-P分析范式,运用市场集中度指标分析了我国财产保险业市场结构变化情况,并从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后行业的保险产品创新、产品费率、佣金水平、管理费用水平、服务能力、利润和资本收益率等指标分析了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对财产保险业竞争的影响。发现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后在产品创新和效益上并未得到显着提高,竞争手段主要为价格竞争,新进入市场中小保险公司利润和权益利润率长期为负。其次通过运行P-R模型测算中国财产保险业竞争程度,分析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发现中国财产保险市场在2002年至2013年间总体竞争程度较高,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同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最后运用DEA模型对2002年至2013年中国财产保险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发现2002年至2013年我国中小产险公司效率提升并不明显,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效率存弱正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研究并运用有效竞争理论,文章得出结论认为:近十余年来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大量进入市场后,市场竞争程度虽然明显增强,但竞争手段单一,市场两极分化明显,行业整体效益不佳,效率水平提升速度较慢,同政府市场准入实现有效竞争目标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是由于财产保险公司市场准入条件较低,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缺乏规模经济发展粗放,行业缺乏市场退出机制,尚未建立完善的市场约束机制。建议提高行业准入条件,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完善市场约束机制,优化保险业市场进入,促进有效竞争,建设一个竞争更加有效,运行效率更高的保险市场。
沈旭瑜[8](2016)在《加入WTO前后大陆外资政策变革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外资政策的调整上许多学者做了研究,但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外资政策变化已经老旧过时,纯粹分析外资政策改变的背景,却对已经实施外资政策的调整效果缺乏实例探究;加入WTO符合国际规范化之后,外资政策调整不再是缺口因素而是国际规则问题,以及两税合一的全面国民待遇化,也多半在阐述中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对于外资政策调整的缺口动因较未着墨,更鲜少分析加入WTO前后外资政策调整的具体动态。因此本文将对中国加入WTO前后外资政策开展的调整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采用“制度分析”与“渐进决策”两理论来梳理大陆外资政策的变革,寻找其中的规律,并总结出新的外资政策模式,具体分析中国加入WTO前后外资政策调整的动因,并针对目前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下一阶段外资政策调整提出些许建议。它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张弛[9](2012)在《中国人身保险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身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也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具有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和提供资本中介的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身保险业高速发展。但是,也暴露出了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这都会影响到我国人身保险业持续、健康地发展。本文从我国人身保险业实现社会作用的角度出发,在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人身保险业的发展现状,进一步使用了投入导向型数据包络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人身保险业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发现,我国人身保险业效率的均值在2001-2010年间存在下降的趋势,当对我国人身保险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研究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追赶效应”。进一步对影响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时,发现是否为中资公司、公司规模、劳动生产率和开业时间对效率有显着的影响。本文建议,可以通过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合理调整业务结构、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优化市场主体结构、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我国人身保险业的效率水平。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从人身保险业实现其社会作用的角度出发,重新选择了投入与产出变量,得出的结论与其他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对我国人身保险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一次积极探索。
陆静,梁芹,曹志强[10](2012)在《我国产险市场的三阶段DEA效率演进——基于2004年~200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文中认为在产险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我国产险市场正面临着如何提升效率、维持竞争力的严峻考验。本文根据2004年~2009年20家中国内外资产险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我国产险市场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演进趋势。实证结果显示,中资产险公司的规模效率高于外资合资公司,但在纯技术效率上要低于外资公司。外资公司整体效率虽然较低,但是在管理决策上效率相对较高,规模无效率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整体而言,中国产险市场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从影响产险公司效率的环境因素来看,市场份额对产险公司的各项效率都有显着的负向影响,而分公司数对产险公司效率有正向的影响。通过一阶段DEA效率值和三阶段DEA效率值的比较,发现中国保险行业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因素对产险公司的经营来说还没有起到足够的正面推动作用,环境的波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产险公司效率的提升。
二、2001年影响中国的外资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影响中国的外资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公司创业投资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公司创业投资的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公司创业投资的动机 |
2.2.1 投资公司的动机 |
2.2.2 创业企业的动机 |
2.2.3 跨国公司创业投资的动机 |
2.3 公司创业投资的模式 |
2.4 公司创业投资的价值创造 |
2.5 文献评述 |
第3章 公司创业投资价值创造的理论分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资源基础观 |
3.1.2 知识基础观 |
3.1.3 组织学习理论 |
3.1.4 实物期权理论 |
3.1.5 折衷理论 |
3.2 研究假设 |
3.2.1 公司创业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
3.2.2 跨国公司创业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与差异性 |
3.3 理论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司创业投资价值创造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2 研究变量设计 |
4.1.3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样本公司分布情况 |
4.2.2 相关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国内公司创业投资对创业企业价值影响的比较分析 |
4.3.1 国内公司创业投资PSM分析 |
4.3.2 国内公司创业投资比较结论 |
4.4 跨国公司创业投资对创业企业价值影响的比较分析 |
4.4.1 跨国公司创业投资PSM分析 |
4.4.2 跨国公司创业投资比较结论 |
4.5 公司创业投资价值影响的中介效应研究 |
4.5.1 本国CVC的价值影响中介 |
4.5.2 跨国CBCVC的价值影响中介 |
4.5.3 本国与跨国资本的价值创造机制差异分析 |
4.5.4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与建议 |
5.3 创新之处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本刊评出2020年影响行业十大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二、双循环成为我国发展新战略 |
三、原油期货首次惊现负油价 |
四、氢能产业列入国民经济主要任务 |
五、国内油气勘采市场将全面放开 |
六、全球首套太阳燃料项目试车成功 |
七、一批化工技术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 |
八、疫情中全球化工行业密切合作 |
九、欧佩克+达成规模最大减产协议 |
十、新固废法、资源税法同日施行 |
刊评:转型时不我待 |
(3)FDI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述评 |
第一节 相关理论概述 |
一、技术创新理论 |
二、技术进步偏向性理论 |
三、FDI技术溢出理论 |
第二节 前沿文献述评 |
一、技术进步偏向性测度的文献综述 |
二、技术进步偏向性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
三、FDI溢出效应的文献综述 |
四、FDI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偏向性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三章 FDI对技术进步偏向性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FDI水平溢出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机理 |
一、本土企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求解 |
二、外资企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求解 |
第二节 FDI垂直溢出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机理 |
一、FDI前向溢出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机理 |
二、FDI后向溢出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影响机理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度 |
第一节 技术进步偏向性测度的指标体系 |
一、指标设计 |
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度及分析 |
一、参数估计结果及分析 |
二、全国、省域和行业技术进步偏向性的测度结果及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DI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的实证检验:水平溢出视角 |
第一节 FDI水平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一、FDI水平溢出对全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二、FDI水平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第二节 技术差距约束下FDI水平溢出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一、技术差距约束下FDI水平溢出对全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二、技术差距约束下FDI水平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第三节 人力资本约束下FDI水平溢出对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一、人力资本约束下FDI水平溢出对全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二、人力资本约束下FDI水平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FDI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的实证检验:垂直溢出视角 |
第一节 FDI前向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一、FDI前向溢出对全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二、FDI前向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第二节 FDI后向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一、FDI后向溢出对全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二、FDI后向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第三节 技术差距约束下FDI垂直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一、技术差距约束下FDI垂直溢出对全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二、技术差距约束下FDI垂直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第四节 人力资本约束下FDI垂直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一、人力资本约束下FDI垂直溢出对全国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二、人力资本约束下FDI垂直溢出对省域技术进步偏向性的作用效果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本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中国保险市场约束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消费者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范围及基础概念界定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保险市场约束的基础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市场约束的理论基础 |
一、斯密革命与穆勒综合 |
二、凯恩斯革命和萨缪尔森综合 |
第二节 保险市场约束的界定 |
一、保险市场约束的定义 |
二、保险市场约束的分类 |
三、保险市场约束的有效性 |
四、保险市场约束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市场约束与政府监管的关系 |
一、市场约束与政府监管的区别 |
二、市场约束与政府监管的联系 |
第四节 市场约束与公司内部控制的关系 |
一、市场约束与公司内部控制的区别 |
二、市场约束与公司内部控制的联系 |
第二章 保险市场约束的运行及数理推导 |
第一节 保险市场约束的运行 |
一、市场监督阶段 |
二、市场影响阶段 |
第二节 最优市场约束水平的数理推导 |
一、基本假设 |
二、数理推导及分析 |
第三章 保险市场约束的现实环境分析 |
第一节 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 |
一、“大而不强”的保险市场 |
二、“供需失衡”的保险市场 |
第二节 我国政府的保险监管 |
一、保险监管的历史演进 |
二、当前的保险监管政策 |
三、保险信息披露制度 |
四、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 |
第三节 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 |
一、政府监管推动了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 |
二、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 |
三、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
第四章 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监督阶段的存在性检验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二、主要变量定义及说明 |
三、模型构建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不同险别下消费者综合市场约束的结果分析 |
三、不同险别下消费者价格约束的结果分析 |
四、不同险别下消费者数量约束的结果分析 |
五、不同资本结构下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监督阶段的差异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影响机制的有效性检验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二、主要变量定义及说明 |
三、模型构建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影响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结果分析 |
三、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影响财险公司赔付风险的结果分析 |
四、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影响寿险公司退保风险的结果分析 |
五、不同资本结构下消费者直接市场约束影响机制的差异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消费者间接市场约束的有效性检验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二、主要变量定义及说明 |
三、模型构建 |
第三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消费者间接市场约束影响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结果分析 |
三、消费者间接市场约束影响财险公司赔付风险的结果分析 |
四、消费者间接市场约束影响寿险公司退保风险的结果分析 |
五、不同资本结构下消费者间接市场约束有效性的差异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消费者的直接市场约束无效 |
二、监管机构介入下消费者间接市场约束在部分领域有效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为消费者的市场约束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 |
二、积极引导保险公司重视消费者的市场约束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济演化理论 |
2.1.2 制度变迁的演化理论 |
2.1.3 演化博弈论 |
2.2 分析框架 |
2.2.1 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制定的规则与过程 |
2.2.2 公司法律制度演化博弈的参与者行为 |
2.2.3 公司法律制度的博弈均衡与演化 |
2.2.4 具体分析方法与模型介绍 |
第3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萌芽(1840-1872):华商公司实践与《轮船招商局章程》的制定 |
3.1 《轮船招商局章程》制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
3.1.1 “公司”语源考察 |
3.1.2 公司法律制度缺失的社会根源 |
3.2 华商公司的首次实践 |
3.2.1 西方公司法律制度的发展评说 |
3.2.2 近代华商公司的具体实践路径 |
3.3 《轮船招商局章程》制定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
3.3.1 晚清政府原有法律制度无法容纳新生经济因素 |
3.3.2 华商集团与洋商集团的竞争导致官商利益冲突 |
3.3.3 传统民营企业中的公司制度因素影响 |
3.3.4 官僚体制下传统官营制度的路径依赖 |
3.4 《轮船招商局章程》制定的演化博弈分析 |
3.4.1 航运业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3.4.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
3.4.3 地方政府洋务派与华商集团、洋商集团的演化博弈分析 |
3.4.4 中央政府的立法行为选择 |
3.5 《轮船招商局章程》颁布的经济影响 |
3.5.1 通过发行股票达到了募集资金的目的 |
3.5.2 利用航运业达成了与洋商竞争的效果 |
3.5.3 社会上掀起了积极投资兴办公司的热潮 |
3.5.4 官督特许公司制度是公司法的初次探索 |
3.6 小结 |
第4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起步(1872-1904):官督公司没落与《公司律》的颁布 |
4.1 《公司律》颁布前的公司发展状况 |
4.1.1 特许制度下官督公司的盛行 |
4.1.2 特许制度下官督公司的没落 |
4.1.3 特许制度下商办公司的崛起 |
4.2 《公司律》颁布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
4.2.1 晚清工商业发展急需突破公司法律制度瓶颈 |
4.2.2 官督公司模式的缺陷导致官商利益的冲突 |
4.2.3 官督特许公司治理实践推进法制化进程 |
4.2.4 《振兴工艺给奖章程》扶持工商业法规化 |
4.3 《公司律》颁布的演化博弈分析 |
4.3.1 晚清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4.3.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
4.3.3 官僚经理与洋务派、股东集团的演化博弈分析 |
4.3.4 中央政府的立法行为选择 |
4.4 《公司律》颁布的经济影响 |
4.4.1 提高了工商业者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
4.4.2 约束了各级官吏改善官商关系 |
4.4.3 终结了官督商办公司模式 |
4.4.4 推动了民族工商业发展 |
4.5 小结 |
第5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初步发展(1904-1914):官商共同修律与《公司条例》的颁布 |
5.1 《公司条例》颁布前的公司发展状况 |
5.1.1 《公司律》颁行后公司治理官剥商权局面的改善 |
5.1.2 《公司律》颁行后公司治理道德风险问题的出现 |
5.1.3 家族公司的创建 |
5.2 《公司条例》颁布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
5.2.1 《公司律》无法使中国建立真正的经济自由与经济民主 |
5.2.2 官督公司模式回光返照导致官商利益的冲突 |
5.2.3 《中华民国约法》倡导自由经济政策 |
5.2.4 《改定大清商律草案》开创立法调查先河 |
5.3 《公司条例》颁布的演化博弈分析 |
5.3.1 民初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5.3.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
5.3.3 官僚集团与商人集团关于修律的演化博弈分析 |
5.3.4 中央政府立法行为选择的转变 |
5.4 《公司条例》颁布的经济影响 |
5.4.1 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的形成 |
5.4.2 家族公司规模的壮大 |
5.4.3 官僚与商人可以均衡博弈 |
5.4.4 民族工商业的黄金发展阶段 |
5.5 小结 |
第6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规范发展(1914-1929):官商兴办工业与1929年《公司法》颁布 |
6.1 1929年《公司法》颁布前的公司发展状况 |
6.1.1 《公司条例》颁行后私人资本投资的扩张发展 |
6.1.2 《公司条例》颁行后家族公司企业集团的迅猛发展 |
6.1.3 《公司条例》颁行后官僚资本投资公司的热情高涨 |
6.2 1929年《公司法》颁布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
6.2.1 《公司条例》缺失法人持股制度导致公司对外投资发展滞后 |
6.2.2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导致官商利益冲突 |
6.2.3 《建设大纲草案》倡导重点发展国有经济政策 |
6.2.4 《训政时期经济建设实施纲要方针案》规定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
6.2.5 《公司条例》奠基中国公司法体系 |
6.3 1929年《公司法》颁布的演化博弈分析 |
6.3.1 民国中期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6.3.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
6.3.3 官僚集团与商人集团关于立法的演化博弈分析 |
6.3.4 中央政府立法行为选择的转变 |
6.4 1929年《公司法》颁布的经济影响 |
6.4.1 公司法人持股制度的发展 |
6.4.2 投资控股公司的产生 |
6.4.3 民营经济得到鼓励与支持 |
6.4.4 公司营利目的的回归 |
6.5 小结 |
第7章 公司法律制度的异化(1929-1946):官商产权争夺与1946年《公司法》的颁布 |
7.1 1946年《公司法》颁布前的公司发展状况 |
7.1.1 1929年《公司法》颁行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
7.1.2 统制经济下国营公司向官僚垄断公司的转变 |
7.1.3 民营公司生存环境的转折与恶化 |
7.2 1946年《公司法》颁布前的法律制度前提 |
7.2.1 1929年《公司法》难以适应大力发展国营事业的需要 |
7.2.2 抗战爆发统制经济政策导致官商利益的冲突 |
7.2.3 《特种股份有限公司条例》规定政府控制国家经济主体的合法性 |
7.2.4 《第一期经济建设原则》为战后政府与民资合办公司提供依据 |
7.3 1946年《公司法》颁布的演化博弈分析 |
7.3.1 民国后期利益集团博弈系统基本假设与模型构建 |
7.3.2 利益集团的认知分析 |
7.3.3 商人集团与官僚集团、官僚经理的演化博弈分析 |
7.3.4 中央政府立法行为选择的转变 |
7.4 1946年《公司法》颁布的经济影响 |
7.4.1 公司注册登记数量激增 |
7.4.2 国营公司规模空前扩张 |
7.4.3 有限公司与外资公司迅速增长 |
7.4.4 民营经济产权弱化与衰败 |
7.5 小结 |
第8章 评述性结论与现实启示 |
8.1 评述性结论 |
8.1.1 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演化是后世公司立法对前世立法制度创新的结果 |
8.1.2 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演化是官僚集团与商人集团持续博弈均衡的结果 |
8.1.3 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演化是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相互转化的结果 |
8.1.4 官商集团谈判能力的差异变化是近代公司法律制度演化成败的关键 |
8.1.5 近代公司法律制度保障较好的时期是商人集团公司发展的发达时期 |
8.2 现实启示 |
8.2.1 营业自由立法是激发企业活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的关键 |
8.2.2 简政放权制度是完善政府职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保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6)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撤资原因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1.4 创新点 |
2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撤资状况分析 |
2.1 外商直接投资撤资数据的选择 |
2.2 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公司撤资状况 |
2.3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撤资案例 |
2.4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撤资的统计数据状况 |
2.5 小结 |
3 外商直接投资撤资成因:理论分析 |
3.1 影响外资企业撤资的理论文献回顾 |
3.2 基于最优资本存量的外资企业撤资规模理论 |
3.3 外资企业撤资规模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3.4 小结 |
4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撤资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撤资影响因素假说 |
4.2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撤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4.3 小结 |
5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撤资的经济影响分析 |
5.1 中国外资企业撤资在生产方面的影响 |
5.2 中国外资企业撤资在就业方面的影响 |
5.3 中国外资企业撤资在税收方面的影响 |
5.4 中国外资企业撤资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方面的影响 |
5.5 小结 |
6 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目录 |
(7)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原因、效应及监管研究 ——基于有效竞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本文框架和主要内容 |
1.3.4 主要创新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市场进入与有效竞争 |
第一节 市场进入的基本内涵与相关理论 |
2.1.1 市场进入的概念、形式和动因 |
2.1.2 竞争理论对市场进入与竞争关系的研究 |
2.1.3 产业组织理论对市场进入与竞争关系的研究 |
2.1.4 新奥地利学派创新与竞争理论对市场进入与竞争关系的研究 |
第二节 市场进入的效应分析 |
2.2.1 市场进入与市场结构 |
2.2.2 市场进入与效率 |
2.2.3 市场进入与运行绩效 |
第三节 有效竞争的概念及标准 |
2.3.1 有效竞争的概念 |
2.3.2 有效竞争的评价标准 |
2.3.3 市场结构与有效竞争 |
第四节 有效竞争与合理市场进入 |
2.4.1 有效竞争:产业组织政策的直接目标 |
2.4.2 基于有效竞争判断市场进入的标准 |
2.4.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壁垒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市场进入的壁垒 |
3.1.1 市场进入的壁垒 |
第二节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进入壁垒 |
3.2.1 财产保险业的基本特征 |
3.2.2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壁垒 |
第三节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的市场准入政策 |
3.3.1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准入政策的变迁 |
3.3.2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准入与保险市场有效竞争 |
3.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情况分析 |
第一节 新时期的中国财产保险业 |
4.1.1 新时期中国财产保险业发展历程 |
4.1.2 中国财产保险业整体发展状况 |
第二节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特征分析 |
4.2.1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形式 |
4.2.2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概况 |
4.2.3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的特征 |
4.2.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的因素 |
5.1.1 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
5.1.2 资本金和沉没成本因素 |
5.1.3 保险市场结构因素 |
5.1.4 人力资本储备因素 |
5.1.5 品牌信用壁垄和退出壁垒因素 |
第二节 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的博弈模型分析 |
5.2.1 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容纳-壁垒博弈分析 |
5.2.2 财产保险公司进入后的“市场区域分割”博弈分析 |
5.2.3 保险公司的市场退出博弈模型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动因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的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5.3.2 模型估计结果与结论 |
5.3.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竞争分析 |
第一节 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市场结构变化分析 |
6.1.1 市场结构衡量指标 |
6.1.2 市场结构类型 |
6.1.3 市场进入与市场结构变化 |
第二节 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竞争行为变化分析 |
6.2.1 财产保险公司产品竞争分析 |
6.2.2 财产保险公司服务竞争分析 |
6.2.3 财产保险公司价格竞争分析 |
第三节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竞争程度的计量分析 |
6.3.1 竞争及其度量方法 |
6.3.2 中国财产保险业Panzar—Rosse模型实证分析 |
6.3.3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竞争关系 |
第四节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后的效益变化分析 |
6.4.1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行业利润变化分析 |
6.4.2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公司利润变化分析 |
6.4.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效率分析 |
第一节 财产保险公司效率及度量 |
7.1.1 效率的概念与分类 |
7.1.2 效率度量的方法 |
第二节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效率分析 |
7.2.1 国外保险公司效率的实证研究 |
7.2.2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效率的实证研究 |
第三节 DEA模型与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效率计量 |
7.3.1 DEA模型简述 |
7.3.2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效率分析 |
第四节 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效率关系分析 |
7.4.1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竞争与效率关系 |
7.4.2 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与保险业效率关系分析 |
7.4.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8.1.1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的总体效应 |
8.1.2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的有效竞争评价 |
8.1.3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存在问题分析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8.2.1 完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
8.2.2 提升中小财产保险公司竞争力 |
8.2.3 促进财产保险业有效竞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加入WTO前后大陆外资政策变革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文献研究法 |
1.2.2 调查法 |
1.2.3 案例分析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外资政策调整的文献综述 |
1.3.2 加入WTO对中国利用外资政策变化的文献综述 |
1.3.3 缺口理论与外资政策结合的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框架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理论概述 |
2.1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
2.1.1 制度分析理论 |
2.1.2 渐进决策理论 |
2.2 缺口理论及其应用 |
2.2.1 关于缺口理论的介绍 |
2.2.2 四缺口理论的应用 |
第三章 加入WTO前后大陆外资政策沿革变化 |
3.1 1949 -1979 年成立新中国华侨回国投资(未提国民待遇) |
3.1.1 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建厂 |
3.1.2 政府开始制定外资投资条例 |
3.1.3 社会主义改造外资成为国有 |
3.1.4 中国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 |
3.2 1979 -1990 年改革开放采取经济特区形式(超国民待遇) |
3.2.1 开始制定外资法规 |
3.2.2 对外商投资采取限制性措施 |
3.2.3 在特定开放区域实施优惠政策 |
3.2.4 由排斥外资转向利用外资 |
3.3 1990 -2010 年外资规模扩大(加入WTO之后逐步实行国民待遇) |
3.3.1 产生真正法律和经济意义上的外商投资企业。 |
3.3.2 1992 -1994 年利用外资的首要方式 |
3.3.3 1995 -1999 年鼓励外商投资企业技术开发和创新 |
3.3.4 2000 年后与WTO国际规则接轨 |
3.4 2010 -2015 年统一内外资企业税收(全面国民待遇化之后) |
3.4.1 2010 年两税合一后全面国民待遇化 |
3.4.2 2011 年「十二五规划」“调经济”从税改着手。 |
3.4.3 2012 年引进外资开始注重「质」「量」 |
3.4.4 2013 年取消外资特殊税收优惠 |
3.4.5 2014 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
第四章 加入WTO之后的外资政策调整分析 |
4.1 外资政策调整的国际背景 |
4.1.1 外资政策发展的国际趋势是逐步限制外资优惠政策 |
4.1.2 外资政策本身不再是吸引国际企业投资的重点 |
4.1.3 跨国并购投资取代新建投资方式 |
4.1.4 国际企业开始将地区总部或全球制造基地迁至东道国 |
4.2 外资政策调整的国内背景 |
4.2.1 两税合一税收激励(资金缺口不复存在) |
4.2.2 财政补贴奖励优惠(造成“假外资”现象) |
4.2.3 限制性待遇,例如股权比例、投资领域等限定 |
4.2.4 专向性贷款补贴不公 |
4.2.5 由“市场换技术”转变为透过市场竞争诱导创新技术 |
4.3 外资相关政策调整方向 |
4.3.1 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投资环境 |
4.3.2 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加强竞争力 |
4.3.3 开创多元投资方式 |
4.3.4 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利益 |
4.3.5 放宽外资进入门坎,注重引入外资质量 |
第五章 从四缺口理论看入世后外资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
5.1 2000 年以后的外商投资状况 |
5.1.1 香港是内地外商投资最大和最稳定的来源地 |
5.1.2 东部地区是吸引外商主要投资地区 |
5.2 观察“各缺口”的现实状况 |
5.2.1 中国储蓄、外汇两缺口已被填满 |
5.2.2 涉外税收稳定占全国比重二成,回补缺口 |
5.2.3 制造业投资占比10 年来下降一半,技术缺口存在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加入WTO之后外资政策调整的现况 |
6.1.1 质量转变-追求外资数量到追求外资质量 |
6.1.2 区域分布-中西部利用外资规模逐渐扩大 |
6.1.3 弥补技术性缺口 |
6.1.4 多样化引进外资扩大服务贸易领域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人身保险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重要性 |
1.1.2 研究的必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关于目前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效率的概念及一般理论 |
2.1.1 经济学中的效率 |
2.1.2 效率理论的不同流派 |
2.1.3 效率的分解 |
2.2 效率相关理论 |
2.2.1 市场结构与效率 |
2.2.2 产权与效率 |
2.2.3 创新与效率 |
2.3 效率的分析方法 |
2.3.1 效率的财务指标分析法 |
2.3.2 前沿面效率分析法 |
2.3.3 数据包络分析法的理论模型 |
3 中国人身保险业发展现状 |
3.1 发展历程 |
3.2 发展状况 |
3.2.1 保费收入快速增长 |
3.2.2 市场主体增多 |
3.2.3 市场集中度下降 |
3.2.4 银邮渠道保费收入占比高 |
3.2.5 产品结构变化较大 |
3.2.6 业务品质提高 |
3.2.7 区域发展不平衡 |
3.3 存在的问题 |
3.3.1 保险代理人素质有待提高 |
3.3.2 理赔诚信度低 |
3.3.3 重营销轻管理 |
3.3.4 中资公司股权集中度过高 |
3.3.5 人身保险市场开发不合理 |
3.3.6 人身保险公司获利能力不强 |
3.3.7 产品创新不足 |
3.3.8 缺乏竞争机制 |
3.3.9 风险保障职能发挥不充分 |
4 中国人身保险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4.1 中国人身保险业效率的实证研究 |
4.1.1 模型的选取 |
4.1.2 样本集的构建 |
4.1.3 投入与产出变量的选择 |
4.1.4 效率的实证结果研究 |
4.1.5 效率进步指数的实证结果分析 |
4.2 影响中国人身保险业效率因素的实证研究 |
4.2.1 模型的选取 |
4.2.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4.2.3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4.2.4 实证结果研究 |
5 提高中国人身保险业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
5.1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
5.2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
5.3 合理调整业务结构 |
5.4 适度引入竞争机制 |
5.5 优化市场主体结构 |
5.6 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我国产险市场的三阶段DEA效率演进——基于2004年~200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样本来源和变量选取 |
1. 样本来源 |
2. 投入与产出指标的选择 |
五、实证结果分析 |
1. 第一阶段效率分析 |
2. 第二阶段效率分析 |
六、结论 |
四、2001年影响中国的外资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司创业投资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研究[D]. 詹嘉聪. 东华大学, 2021(10)
- [2]本刊评出2020年影响行业十大新闻[J]. 邵青. 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 2021(Z1)
- [3]FDI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研究[D]. 李金城.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9)
- [4]中国保险市场约束的有效性研究 ——基于消费者的证据[D]. 李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近代中国公司法律制度演化研究[D]. 李健. 辽宁大学, 2020(01)
- [6]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撤资原因及影响研究[D]. 尚运生.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市场进入原因、效应及监管研究 ——基于有效竞争的视角[D]. 梁春茂. 云南大学, 2016(12)
- [8]加入WTO前后大陆外资政策变革及分析[D]. 沈旭瑜.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 [9]中国人身保险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弛.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12(02)
- [10]我国产险市场的三阶段DEA效率演进——基于2004年~200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J]. 陆静,梁芹,曹志强. 保险研究,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