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在热环境运动时饮水(论文文献综述)
熊则鑫[1](2021)在《健康导向下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典型住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规划工作由增量向存量规划转型,优化城市功能结构、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成为现阶段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单位型老旧住区数量多范围广,具有环境舒适度差、交通组织混乱、设施陈旧不足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外环境亟待优化更新。城市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居民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且“城市病”造成的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等问题使居民愈来愈关注个人和社会健康问题,居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因此,本文从健康视角研究和探讨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的优化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单位型老旧住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住区更新改造以及住区外环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居民健康需求以及健康行为活动类型,明晰了住区外环境对居民健康的作用机制,结合对国内外相关评价体系和标准的详细解读,提炼出健康导向下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营造要点,以此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其次,选取西安市典型单位型老旧住区,通过实地调研、图表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其外环境现状、居民满意度及优化意愿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比对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营造要点进行病理分析。通过病理问题关系梳理总结出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要素构成及核心要素,并从整体层面及核心要素-场所空间两部分梳理总结此类住区外环境的病理问题。最后,在优化目标、原则及内容的指导下,从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实施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的整体优化策略,并从活动空间、绿化空间、交通空间及设施服务空间等四个方面对外环境核心要素-场所空间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并以中铁集团太乙路小区为例提出场所空间优化方案,探讨了西安市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健康化的可行性。本文研究目的是为单位型老旧住区创造支持性的健康生活环境,满足居民健康生活需求,以期探索适宜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的优化之路,为同类视角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种道坤[2](2020)在《建筑室内高温环境下人体热习服研究》文中指出人体对于热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主动适应能力,非一味地被动接受,这种主动适应称为热习服。热习服作为一种提高人体热耐受的主动性生理手段,可在短时间内通过周期性的高温体能训练人工诱导形成。本文开展了大量高温环境舱人体热习服实验,其中包括:3组15天的热习服训练,每组15人;2组8天的训练,每组16人;2组7天的训练,每组10人;10组3天的训练,每组11人,共计207个样本。不同批次设置了不同的控制变量以研究它们对热习服的影响,包括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服装热阻、运动强度和每天训练时长,而体能训练形式均采用跑步机运动。训练中对样本的生理参数、主观感受、劳动效率和安全绩效进行了测量。其中核心温度、皮肤温度和心率实现了实时测量,侧重于全过程生理安全的监测,克服了原有基于平均值的间断测量方法的弊端。此外,为将实验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开展了大量现场调研,选取了5类高温生产场所中的103名现场工人为对象,完成了连续多天热习服现场评估。首先,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热习服能够有效降低高温劳动中的静态核心温度、最大核心温度、出汗阈、最大皮肤温度、静态心率、最大心率,并增大出汗率,同时确定了每项参数的习服最大程度和形成时间。另外,热习服能够显着降低高温劳动过程中的热感觉和疲劳程度评分,从而改善主观感受;有效提高高温疲劳状态下的体力劳动效率并降低人为失误发生率,从而提高安全绩效。其次,建立了基于静态核心温度、静态心率和出汗率的人体热习服综合评价指标,依次划分出了轻度习服、劳效习服、安全习服和感受习服4个等级,将原有对于热习服程度的定性判断转化为了定量描述,弥补了评价指标的空缺。为解决热习服训练参数设置的盲目性,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了人体热习服训练效果预测模型,并对敏感因素进行了重要性排序:运动强度>训练天数>空气温度>每天训练时长>服装热阻>相对湿度。最后,通过多行业现场调研,克服了原有实验研究样本来源单一的问题,并发现了现有高温环境热应力评价标准的热暴露限值过低的问题。因此,将人体热习服的作用与高温工作环境热应力评价方法相结合,使热习服综合评价指标纳入到评价标准中,对现有标准进行了改进,提升了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张馨丹[3](2020)在《生化防护服适配型降温背心的试制及效果评价》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研制一种生化防护服适配型降温装备,并在高温模拟环境中评价其对生化防护服穿戴者的降温效果。研究方法:利用文献检索、市场调研和专家咨询等方法,优化设计思路并利用市面可购元件试制原型;模拟多种湿热环境(环境温度40℃,相对湿度50%;环境温度35℃,相对湿度50%;环境温度30℃,相对湿度50%),针对原型中核心部件的工作参数及部件型号进行优化,形成二代产品;在志愿者穿着防护服条件下,分静息和运动两种模拟工作状态,利用高温模拟实验平台,测量受试者穿戴或不穿戴降温装备时体温、心率、反应时和主观感觉等指标,评价降温装置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1、形成了一套水冷降温背心的设计思路,并制作初步产品,以半导体制冷片、风冷散热器、水冷头、微型高扬程水泵、水冷背心和智能温控等为核心部件,原型产品为亚克力背包式设计,包括:科纳德大容量移动电源、星河XH-C1205半导体制冷片、AVC 6热管双塔散热器、东远SC-C26CPURGB电镀铜喷射式微水道水冷头、东远SC-P67D水冷循环泵、智工W1411高精度数字温控器和网状管路水冷背心,全套重量3.5Kg,可随环境温度调整降温参数,续航1.5-3小时。2、在模拟湿热环境下,XH-C1206型半导体冷片降温效果优于XH-C1206S2、XH-C1205、XH-C1204、XH-C1203和XH-C1202等型号半导体冷片,差异显着(所有P<0.05);风冷散热器中,AVC6纯铜热管双塔散热器散热效果显着优于SOPLAY6热管均热版散热器、AVC 4热管和超频红海2热管散热器(所有P<0.05),将其喷涂石墨烯进行自身对照,背心内平衡温度比不喷涂时低1℃,差异不显着(P>0.05);水冷头中,东远SC-C26 CPURGB电镀铜喷射式微水道水冷头的导冷效率明显优于铜柱微水道水冷头和铝制粗水道水冷头(所有P<0.05);改变水泵的流速对降温背心的降温效果有影响,发现P67D型号水泵的效果显着优于P90D和JT-160A等型号水泵(所有P<0.05)。综合考虑续航时间、装备重量等因素,优化核心部件参数及外设部件后形成二代产品,包括:品晟大容量移动电源、星河XH-C1205高端半导体制冷片、AVC纯铜6热管双塔散热器、东远SC-C26 CPURGB电镀铜微水道水冷头、东远SC-P67D水冷循环泵、智工W1411高精度数字温控器和网状管路水冷背心,整个装置以碳纤维管为支架装于网状背包中,重2.5Kg,续航3-5小时,在环境温度40℃及以下时,非人体穿着背心内温度比环境温度低12℃。3、人体穿着降温背心进行红外热成像时,背心覆盖区域呈低温状态,背心进出水口温差为3-5℃,整体有效。在环境温度30℃和35℃条件下,试用者在静息状态下穿降温背心时其体温、防护服内微小气候区域温度、人员反应时和主观热感觉等指标均优于不穿降温背心时(所有P<0.05);在环境温度30℃条件下,试用者在运动状态下穿降温背心时其体温、心率、反应时、主观热感觉等指标均优于不穿降温背心时(所有P<0.05);在环境温度35℃条件下,试用者在运动状态下穿降温背心时,其耳蜗温度、主观感觉评分显着低于不穿降温背心时(P<0.05),但其皮肤温度、心率、反应时等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研究结论:形成了一款具有较好降温功能的生化防护服适配型降温背心,该降温背心小巧、便携、与生化防护服有较好的适配性,在低于35℃环境下使用有明显降温效果,能够显着提高防护服穿着者的热感觉和舒适度,也能提高穿着者的反应速度,具有一定实用性和潜在的转化开发价值。
何佳泽[4](2019)在《基于生理参数监测的建筑工人高温热应激劳动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各类工作中的职业安全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地夏季气温屡创新高,在高温环境下,从事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时,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容易因为体内蓄积热量,引起核心温度升高,当蓄热影响超过人体体温的生理调节范围时,就可能引发各类热疾病。目前,国内和国际上有关高温劳动保护方法的标准中大多采用WBGT(黑球湿球温度,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阈值配合工人的劳动强度进行,或者经过复杂的计算,预测工人的生理参数变化。若只简单的分析环境参数,就忽略了个体差异对人体热应激的影响,导致部分人群暴露在热风险中;若想精确预测每一位工人的热应激状态,则预测过程过于复杂且容易受到场地的限制,或干扰其正常工作。本文通过在重庆地区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的调研和实验,分析建筑施工现场的热应力情况和工人在高温环境下的生理反应及行为特征,探索简单有效的结合环境参数和生理参数的热应激安全评价方法,为高温劳动保护方案提出建议。本研究分别于2017年和2018年的夏季选取重庆地区的建筑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和实验,时间选在7、8月份晴朗的下午工作时间段,进行环境参数的测量,并选取受试者进行血压、耳道温度、心率和皮肤温度等生理参数的测量,同时对受试工人进行问卷调研。为了不打扰工人正常工作,血压及耳道温度仅在开工前和下工后进行测量,工人工作期间仅持续监测心率和皮肤温度。共进行22天的调研实验,受试工人69人(收集到有效调研问卷69份,有效心率样本71人次)。重庆地区夏季晴朗的下午工作时间段的平均WBGT为33.79±3.38℃,工人暴露在较强的热应力环境中。在工人的基本信息中发现,工人平均年龄为50.7岁,反映出了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受教育情况不高,基本上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并且分别有近三分之二和超过一半的工人分别有吸烟和饮酒的习惯。生理参数方面,工人的上臂皮肤温度在工作开始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WBGT有较强的线性关系(R2=0.89),工作结束后工人的上臂皮肤温度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四分钟后开始下降。在工作期间工人的心率区间为53161bpm,平均心率为100±14bpm,同一个体有着一定的波动,不同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工作结束后工人的心率随时间呈反比例下降,通过回归分析(Adj.R2=0.96)可以计算出工人休息3分50秒左右其心率的下降值达到最大下降值的80%,休息8分36秒左右心率的下降值达到最大下降值的90%。通过对2018年夏季工人工作期间的休息行为分析可以看出,饮水和移至阴凉处等行为可以有效地缓解工人热应激。工人工作期间或多或少均会进行休息,按照休息过程有无心率的明显变化可以分为短暂休息和长时间休息。短暂休息时工人心率并没有明显变化,长时间休息时心率有下降的趋势,并在较低的水平保持稳定。短暂休息次数占总休息次数的四分之三左右,主要休息行为为喝水;长时间休息次数占总休息次数的四分之一左右,主要行为有喝水、抽烟、聊天和移至阴凉处,多为几种行为的组合,其中移至阴凉处有助于休息期间心率的稳定。使用工人工作期间的平均心率和静息心率可以计算出工人工作期间的平均劳动代谢率,通过与ISO 7243中的WBGTeff(等效黑球湿球温度,effective 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阈值进行对比发现,在进行某一定劳动负荷的作业时,中国劳动人群可接受的WBGTeff高于标准中规定的WBGTeff阈值。同时,通过工人实际代谢率与标准中该劳动的平均代谢率相比,发现高温环境触发工人的自适应机制,工人减缓了工作节奏。使用K-均值聚类分析的方法找到通过自定工作节奏使自身代谢率降至安全水平的这一类工人,以代谢率为因变量,工人的个体信息及环境WBGTeff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R2=0.75,P<0.05)。定义这个代谢率为安全代谢率SMR,发现安全代谢率与WBGTeff、工人年龄吸烟习惯和饮酒习惯有相关关系。最后,本文使用安全代谢率计算安全心率SHR,结合休息行为分析的结果,为基于心率测量的高温劳动保护方案提出建议。该方案可以在不干扰工人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仅通过心率和环境参数的测量来评估工人的热应激状态,简单有效地进行高温劳动保护。
魏婧[5](2019)在《应用PHS预测婴幼儿遗留在汽车内中暑致命时间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家庭乘用车辆在中国的普及,阳光辐射导致的车辆高温引起的儿童死亡成为了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利用热应力预测模型PHS对儿童在密闭车厢内中暑及生存时间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对热应力预测模型PHS进行程序编写,梳理了LabVIEW程序中热应力的计算过程及编写逻辑,对程序的输入参数、输出参数和判定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为基于儿童参数对程序的修改奠定基础。接着,由于PHS的提出是基于对标准成人的研究,本文建立了儿童和成人的圆柱模型,理论计算儿童和成人的换热,以探究两者的区别。计算得出,由于儿童有更大的体表面积与质量比,因此在相同的高温环境中,儿童的体温上升更快,更容易发生危险。根据儿童特点对PHS进行调整,通过对比文献实验数据,验证了PHS应用于儿童的可行性。然后,因为PHS在应用时需要环境参数的输入,本文实测了夏季室外环境和风洞环境下汽车的车厢热环境参数。实验发现,汽车处于热浸泡时,若从环境温度开始升温,1h后车厢空气温度能比环境温度高出2224℃,并且温度升高主要发生在前40分钟。若汽车从关闭空调后的23.2℃开始升温,1h内空气温度会上升34.9℃。通过对比实验得出,不同车型的汽车温度上升大小有所差异,车内不同位置的热环境参数区别较小。打开车内空调,调节为最大制冷、最大风量、吹面模式,车厢前后排座位吹风感强烈,开启空调后的前10min,车厢内空气温度下降明显,前排座位温度下降了37.0℃,后排座位温度下降了32.1℃。最后,本文基于儿童参数,利用PHS的LabVIEW程序,结合实测的车厢环境温度,模拟了儿童在车厢中的热应力变化过程。以直肠温度为主要生理症状判断指标,儿童在38℃时身体无法承受,40℃时中暑,42℃时死亡。1岁男孩在较低的70W/m2代谢和较干燥的30%车厢相对湿度条件下,被遗留在从23.2℃开始温度上升的汽车内,48min会达到无法承受的状态,67min中暑,81min就有生命危险。若此车辆从环境温度38℃开始升温,则儿童在31min体温就不堪重负,49min中暑,63min就有死亡的危险。考虑儿童大声哭闹时代谢率急剧上升,以及人体水分蒸发引起车厢相对湿度增大,儿童的处境将更加危急,如儿童代谢率为100 W/m2,车厢相对湿度为50%时,在关闭空调后的车内,儿童的致命时间将缩短到61min。年龄较大的儿童在车内的可允许暴露时间稍长,性别引起的时长差异较小。因此,在夏季,若看护者关闭车内空调后进行12小时的购物,而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厢,会对儿童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罗维[6](2018)在《基于危险规避的多种热湿环境下人体热习服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高温环境广泛存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在高温环境下劳动会给身体健康和作业安全带来极大挑战。热习服可以增加人体热抵抗力,减少在高温环境下的生理紧张,同时改善心理和工作效率。探索热习服作用效果,寻找高效的热习服训练方法对高温环境下的作业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一方面由于采用劳动极限时长和工作效率评价高温下的劳动安全并不全面,而对于高温环境与安全绩效的研究较少,热习服是否能够通过缓解心理、生理紧张,从而改善安全绩效还尚未清楚;另一方面,由于热习服的效果是通过对比热习服训练前后的热应激测试表现来确定,大部分研究仅仅在特定环境下进行了热应激测试,忽略了不同测试环境可能给测试结果(热习服效果)带来影响。本文引入安全绩效概念,设计了一种危险规避能力测试系统用来评价高温环境下体力劳动者的安全绩效。同时选取男性青年作为实验对象,在38℃,40%环境工况下进行为期10天的热习服训练,并让所有受试者在训练前后都参加了6组不同环境工况的热应激测试(32℃,35℃,38℃与40%RH,70%RH两两结合)。实验过程中测量的参数包括直肠温度、皮肤温度、出汗量、心率、血压、疲劳、热感觉、热舒适、反应时间以及危险规避能力。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线性回归,配对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首先,危险规避能力具有环境敏感性。当外界环境热压力超过一定极限值时,危险规避能力会有显着的下降,下降程度与疲劳程度和生理紧张程度呈正相关。且热习服对高温环境下的危险规避能力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同时人体在进行躲避动作时,潜意识向左或者向右躲避的概率相同。危险规避能力测试能够准确地体现体力劳动者的安全绩效水平。其次,测试环境工况对热习服效果测试结果有影响。除收缩压和出汗量外,热习服对各参数的作用效果,在不同热湿环境中影响方向相同,但数值上有所差异。而热习服对舒张压和出汗量的影响方向取决于测试环境温湿度。热习服对不同指标的作用效果受温度、相对湿度影响程度不一致。最后,数据表明热习服对PSI(生理紧张)的改善效果与WBGT(环境热压力)温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WBGT温度越高,热习服对PSI的改善效果越大。
徐雅文[7](2018)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日运动时长对热习服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在高温高湿等非舒适的环境中从事复杂工作或体力劳动。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导致的热致疾病与操作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高热湿环境下的安全、健康和工效要求也更为严格。通过科学有效的热习服训练,能够帮助人体提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热耐受力,从而更好的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本研究涉及建筑环境学、生理学、心理学、工效学及医学等多学科,通过模拟真实的高温高湿作业环境以及劳动者工作强度,探索不同热习服训练时长对热习服训练效果的差异。目前国内外尚无在日训练时间对热习服效果差异方面做细致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将做进一步分析,为热习服训练方式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为职业健康机构进行相关标准的制定和修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共筛选出16名体质差异不大的男性大学生为测试对象,在环境舱模拟温度为36℃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工况,在跑步机上以5km/h的运动速度模拟中度劳动强度下的劳动工况。实验根据日训练时长分为4组,A组日训练时间为90分钟、B组为105分钟、C组为120分钟、D组为120分钟(分上下午各60分钟进行),实验共计十天。实验过程中测量的参数包括生理参数:直肠温度、心率、血压、皮肤温度、耳膜温度、肺活量、最大握力值等。心理参数包括:综合热湿感觉等。实验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法对数据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热习服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人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生理与心理热适应力,不同日训练时长对各单项指标的影响程度不一,其中以D组差异性最为明显。实验通过因子分析法建立了综合生理及心理参数的指标,对比PSI(Physiological Strain Index)指标法进一步评价了不同日训练时长对热习服形成效果的差异。此外,根据热适应性改善的判断标准,定量的得出不同日运动时长训练下的热习服形成天数,结果证明了训练时间对热习服训练效果的差异与单次连续日训练时长有关,而与总日训练时长无关,且日训练时间越长并不一定表现为热习服效果越好。
王京南[8](2018)在《军校学员军事训练暑热伤害风险管理研究 ——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进一步加强暑热伤害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建设完善、有效的暑热伤害风险管理体系,对保障高温环境下军事训练的顺利实施及降低中暑风险和暑热伤害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国防科技大学本科学员为研究对象,从环境因素、主体因素和训练因素三个方面,全面识别了可能导致军校学员暑热伤害的风险因子,并对其进行了梳理归类;在参照国内外权威数据和军内外标准的基础上,对所得风险因子进行了分级评定,划分出高风险因素、中等风险因素和低风险因素;按照时间维度先后顺序,从入学前、入学入伍及教学训练两个阶段,制定了军校学员暑热伤害风险应对措施,并以国防科技大学为实验对象,对制定的暑热伤害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本文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可能导致军校学员暑热伤害的风险因子主要分环境因素、主体因素和训练因素三个层面,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温、湿度、风力等风险因子;主体因素主要包括心理风险因子及体脂百分比、心血管系统功能、排汗功能与热习服情况、代谢产热量、体能水平、身体状态等生理风险因子;训练因素则主要包括运动强度、运动量及休息时间和频率等风险因子。(2)主体因素、环境因素和训练因素这三个层面的风险因子,每个层面的不同风险因子均可划分为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三个不同等级。(3)从入学前体检到入学入伍及教学训练阶段的环境热强度测量、训练计划制定、训练过程监控、中暑应急处理及训练后饮食与休息均可建立相应的风险应对举措。(4)本研究建立的暑热伤害风险管理体系在降低暑热伤害方面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对保障高温环境下军事训练的顺利实施,降低中暑风险和暑热伤害发生率,提高军事训练质量均具重要意义。
Sébastien Racinais,Juan-Manuel Alonso,Aaron J.Coutts,Andreas D.Flouris,Olivier Girard,José González -Alonso,Christophe Hausswirth,Ollie Jay,Jason K.W.Lee,Nigel Mitchell,George P.Nassis,Lars Nybo,Babette M.Pluim,Bart Roelands,Michael N.Sawka,Jonathan Wingo,Julien D.Périard.,徐金成,高璨,赵杰修[9](2016)在《高温环境中训练和比赛的共识性建议》文中提出高温环境中运动会引起体温调节和其它生理压力,继而可导致耐力运动能力的损害。本共识性声明的目的是提供最新的建议以使热环境中体育活动时的运动能力最优化。可用于降低热应激压力和优化运动能力的最重要干预方式是热习服,其应包括12周以上反复的运动—高温环境暴露。此外,运动员应在正常水合状态下开始比赛和训练,并将运动中的脱水最小化。随着商用降温系统(如降温背心)的发展,在高温环境中训练或比赛前,运动员可以采取降温策略来促进热的散发或提高蓄热能力。而且,赛事组织者应该设计大面积的遮阳区域,并提供降温和补水设施,按照最小化运动员的健康风险来安排赛事,尤其是在大众参与的赛事中及一年之中炎热天气开始之初。以最近的2008年奥运会和2014年国际足联世界杯为例,当比赛在高温环境中举行时,赛事主管机构应考虑在比赛中或比赛之间允许额外的(或更长的)恢复期以提供补水和降温的时机。
杨振中[10](2014)在《航天中的人体热舒适研究》文中指出航天器密闭乘员舱内热环境是人类进军空间不可回避的环境要素。它不仅影响着航天员的健康和舒适,更与航天员的工作效率、物质能量流的循环密切相关。舱内热环境对人的热舒适性影响和其评价是航天器工程设计和航天飞行任务物质能量循环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航天飞行中失重对人体热调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机体皮肤血管舒张反应能力下降和核心体温的升高;而且自然对流的消失和低风速等飞行因素造成的机体与周围环境热交换能力下降,会进一步扰乱航天员的热平衡和热舒适。这些都可能对航天员的身心健康、工作生活以及包括舱外活动(Extravehicular activity, EVA)和应急逃逸等的航天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因而维持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下,特别是长期飞行任务中的体温恒定与热舒适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外载人航天器热环境的工程设计均基于稳态热舒适理论,舱内空气的流动依靠恒速通风(Artificial constant air flow, CAF)的风扇提供。一份“和平号”空间站研究总结报告指出,“失重消除了气体自然对流,也对机体温度的产生和维持产生了影响”,通过对和平号空间站上28个批次长期考察组驻站期间热环境状态进行评价,证明乘员舱普遍存在着热环境控制不良的状态,甚至在第23次考察任务期间由于座舱温度过高,乘组全体人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最高体温达37.5℃)。最近的研究发现,与CAF相比,自然风或仿自然风(Simulated natural air flow, SNAF)产生的动态热舒适环境可有效增强人体的散热和冷感觉,并改善可接受性。那么,前瞻性探索SNAF对失重状态人体散热和核心体温维持的作用很有必要。航天环境下人体热舒适维持与调整的重要前提是客观真实地评价热环境的舒适性。热舒适是人体暴露于热环境中基于自主性体温调节出现的心理感知结果,人体主观热反应会受生理体温调节活动的影响。但迄今为止,主观热反应与生理指标之间的有效对应关系,仍未完全建立。我国现有的航天热舒适评价体系主要通过主观问卷的方式,调查航天员在轨期间的热感觉和舒适程度,其评价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个体掩饰、航天心理因素、天地通讯等的限制和影响,其时效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充分利用在轨的生理信息监测资源,对人体整体热舒适性状态进行主客观结合地评价,对于实时、准确地掌握航天员个体的热舒适性及健康状态,进而提出热环境调节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出舱活动状态下人体代谢负荷、健康状态的评估,具有直接的指导价值。为此,必须开展航天器密闭舱内人体的主观热反应与热效应敏感生理指标的有效对应关系研究,建立生理与主观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性别、生活地域、工作生活方式、基础能量代谢率等个体因素的差异,人体热舒适性感受并不一致。人体能量代谢率(Energy metabolismrate, EMR)即单位时间人体的产热量,不仅是热舒适评价模型和热平衡方程中的重要个体参数,而且还是载人航天器热环境控制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对于飞行乘组这个有限的群体,有必要准确了解其个体的能量代谢状态,为航天器热环境评价和热舒适性研究提供支持。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如下:1)探索相同平均风速的SNAF是否较CAF更能有效维持模拟失重状态人体的体温恒定和热舒适;2)探讨密闭气候室内人体主观热反应与生理反应的关系,筛选航天活动时可以反映热舒适的敏感生理指标;3)探索建立模拟失重状态下的双标记水(Doubly labeled water, DLW)和改善心率(Heartrate, HR)估测EMR评价方法,分别提高航天飞行和EVA条件下EMR估测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研究目的,本课题采取以下实验方法:首先,以30天-6°头低位卧床模拟微重力的生理效应,以各国航天器普遍采用的热舒适温度23℃为背景环境温度,7名男性受试者分别在卧床前3天和卧床第29天,暴露于对照无风环境(CON,平均风速<0.05m/s,暴露时间为50min)及采用动态送风装置产生的SNAF(=0.2m/s,30min)和CAF(=0.2m/s,30min)环境中。分析仿自然通风和恒速机械通风下,卧床状态人体的直肠温度(Rectal temperature,Tre)、皮肤温度(skin temperature, Tsk)、皮肤血流传导率(Cutaneous vascularconductance, CVC)、热感觉投票(Thermal sensation vote, TSV)等热反应指标的变化。其次,在密闭气候室设置34℃、31℃、28℃、26℃、23℃和20℃6种温度环境。实验以15名男性青年为受试对象,测量受试者在密闭室60min静坐状态下的Tsk、Tre、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和EMR等生理指标,同时受试者填写TSV和热舒适投票(Thermal comfort vote, TCV)等主观问卷,分析不同环境下的生理指标与主观热反应变化及两者的相关程度;最后,课题关注了热舒适评价重要参数EMR的估测方法。1)以30天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效应,依据DLW服用方法将21名男性受试者分为3组:15天测量周期的常规剂量法(A组)、20天测量周期的补充剂量法(B组)和1.5倍常规剂量法(C组),分析不同服用方法所测EMR的质量控制准确性,建立模拟失重状态人体的DLW估测方法;之后按照在轨飞行任务安排,3名受试者(2名男性,1名女性)在组合体实验舱生活工作13天。分别采用常规剂量DLW法和氧气消耗法估测密闭舱内受试者的平均EMR,并进行结果的比较,进一步确定DLW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通过测量10名男性受试者在跑台、上肢和下肢自行车功量计三种运动方式下的EMR和HR等生理指标,分别建立个体在不同运动方式和整体运动方式下EMR和HR的线性回归方程,并采用验证性实验评价两种方法估测EMR的准确性和估测误差率。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发现如下:1.仿自然风对模拟失重人体热调节的影响1)随着卧床时间延长,受试者静息状态腋温(Axillary temperature, Taxil)逐渐升高,并在第15天后具有显着性差异(P <0.05),其中在第20天升高了0.37℃。HR、舒张压、收缩压及静息状态氧耗量无显着变化(P>0.05);卧床后,受试者体重减轻约1.7kg(P <0.01);排尿量在卧床期间并未发生明显改变,但受试者的饮水量在卧床第1天出现显着下降(P <0.01);2)对照环境下,经过29天卧床,Tre升高了约0.18℃(P <0.05)。与卧床前对照相比,卧床后CAF通风环境下Tre仍然显着升高,但卧床后SNAF通风环境下Tre无显着差异(P>0.05),这提示在SNAF通风暴露下,核心体温接近卧床前对照水平;3)与CAF相比,SNAF的湍流度(Turbulence intensity, Tu)更高,这可能提高了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散热,抑制了卧床导致的Tre升高,维持了体温的相对恒定;4)经过29天卧床,平均皮肤温度(Mean skin temperature,)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卧床后,与CAF或CON环境相比,SNAF环境下的和CVC显着降低(P <0.05),表明SNAF对人体的散热效果更强;5)与卧床前相比,卧床后对照环境下的TSV未见显着差别;卧床前,CON、SNAF和CAF气流模式的TSV间均无显着差异。卧床后,与CON和CAF环境相比,SNAF环境下的TSV显着降低(P <0.05)。三种环境的TSV值均在“稍凉”和“中性”之间。2.密闭环境人体热舒适生理研究1)TSV随周围实测环境温度而上升,并且与环境温度相关程度很高(R2=0.99);受试者静坐状态下,感到热中性的环境温度约25.78℃;TCV随着环境温度的上升呈现倒“U”型分布,曲线顶点对应环境温度约为26℃;2)Tsk和HRV随环境温度变化较为显着,而Tre、额足温差和EMR随环境温度变化不显着;其中与躯干Tsk相比,肢端Tsk随环境温度变化更为显着;多重检验表明,上臂和前臂Tsk更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3)随着环境温度上升,HRV的LFnorm值(低频标准化值)和LF/HF比值呈现升高趋势,HFnorm(高频标准化值)呈现降低趋势;机体EMR的最低值出现在热中性环境附近;4)Tsk、HRV、EMR和Tre分别与TSV具有显着相关性(P <0.05),其中上臂、前臂的Tsk和与热感觉的密切程度最高(r>0.82);受试者感到最舒适时的为33.42°C。3.航天热舒适环境人体能量代谢的估测方法研究1)A组、B组和C组三种DLW服用方案获得的人体模拟失重状态能量代谢数据均符合质量控制准确性要求,分别适合15天至20天的飞行任务,受试者平均能量代谢率为(433.3±79.2) kJ/h512.5±29.2 kJ/h;2)采用氧气消耗法估测密闭组合体舱内受试者在全周期任务段的平均能量代谢率为417.36kJ/h,与双标记水法估测结果(408.89kJ/h)接近;受试者活动水平介于静息和轻度活动之间;3)不同的运动方式下的个体EMR-HR线性关系有一定的差异性。完成同样负荷运动时所对应的心率,跑台最低,上肢自行车功量计最高。采用基于运动方式的估测方法,HR与EMR相关程度较不加区分的分析方法更为密切(r=0.97),而且估测误差更低(P <0.05),这表明基于运动方式的分析可提高运动状态下HR估测个体EMR的准确性。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卧床模拟失重可导致人体静息状态下Tre的升高,这可能与皮肤血流量改变,机体表面对流、蒸发散热降低有关。2)与恒速机械风相比,仿自然风可更为有效地维持模拟失重状态下的核心体温恒定,热感觉接近中性。仿自然风维持模拟失重状态核心体温的机制可能与高湍流度增加了身体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散热有关;3)密闭舱室环境中,人体上臂、前臂Tsk及与主观热反应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航天员空间飞行热舒适的客观评价指标;4)首次在我国建立了模拟失重状态人体EMR的DLW估测方法,其中常规剂量服用方案可满足测试周期为15天的航天飞行任务;与补充剂量方案相比,对于测试周期为20天的飞行任务,1.5倍常规剂量服用方案更利于在空间任务中进行实施;5)航天员运动状态或EVA期间,基于运动方式改进的HR-EMR回归方程,可降低心率法估测个体能量代谢的误差,提高估测的准确性。
二、如何在热环境运动时饮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在热环境运动时饮水(论文提纲范文)
(1)健康导向下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典型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新经济常态下增量向存量规划转型 |
1.1.2 健康战略:推进健康中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
1.1.3 政策导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全面推进 |
1.1.4 社会需求:城市居民对健康生活环境迫切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健康城市与健康社区相关研究 |
1.3.2 住区更新改造相关研究 |
1.3.3 住区外环境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健康导向 |
1.4.2 老旧住区 |
1.4.3 单位型住区 |
1.4.4 住区外环境 |
1.4.5 优化 |
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健康导向下住区外环境相关研究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环境与健康理论 |
2.1.2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
2.1.3 健康促进理论 |
2.2 住区外环境与居民健康的关联构建 |
2.2.1 住区外环境居民健康需求分析 |
2.2.2 住区外环境健康行为活动解析 |
2.2.3 住区外环境对居民健康的作用机制 |
2.3 相关评价体系及标准解读及借鉴 |
2.3.1 相关评价体系及标准概述 |
2.3.2 重要评价体系及标准解读 |
2.4 健康导向下的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营造要点 |
2.4.1 住区外环境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
2.4.2 丰富多元的场所空间 |
2.4.3 积极健康的精神环境 |
2.4.4 安全适用的环境设施 |
2.4.5 舒适宜人的物理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现状调研 |
3.1 西安市既有住区发展概况 |
3.2 典型住区选取及调研技术路线 |
3.2.1 调研对象选取依据 |
3.2.2 调研方法及内容 |
3.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院家属院 |
3.3.1 住区整体概况 |
3.3.2 场所空间现状 |
3.3.3 精神环境现状 |
3.3.4 环境设施现状 |
3.3.5 物理环境现状 |
3.3.6 室外健康行为及空间现状 |
3.4 中铁集团太乙路东院小区 |
3.4.1 住区整体概况 |
3.4.2 场所空间现状 |
3.4.3 精神环境现状 |
3.4.4 环境设施现状 |
3.4.5 物理环境现状 |
3.4.6 室外健康行为及空间现状 |
3.5 纺织城六棉光明小区 |
3.5.1 住区整体概况 |
3.5.2 场所空间现状 |
3.5.3 精神环境现状 |
3.5.4 环境设施现状 |
3.5.5 物理环境现状 |
3.5.6 室外健康行为及空间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4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病理问题分析 |
4.1 优化意愿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
4.1.1 调研样本回收情况 |
4.1.2 调研居民基本情况 |
4.2 外环境优化意愿及健康病理问题分析 |
4.2.1 场所空间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
4.2.2 环境设施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
4.2.3 物理环境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
4.2.4 精神环境优化意愿及病理问题分析 |
4.3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核心要素分析 |
4.3.1 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要素病理关系分析 |
4.3.2 场所空间为核心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要素构成 |
4.4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病理问题总结 |
4.4.1 缺乏统筹布局,消极空间增多 |
4.4.2 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不足 |
4.4.3 热环境质量差,影响生理舒适 |
4.4.4 健康意识薄弱,健康管理落后 |
4.5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核心要素-场所空间病理问题总结 |
4.5.1 活动空间引导不足,减少活动时间 |
4.5.2 绿化植物配置失衡,破坏生态景观 |
4.5.3 交通空间秩序混乱,威胁安全出行 |
4.5.4 健康配套设施滞后,服务水平偏低 |
4.6 本章小结 |
5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目标、原则及策略 |
5.1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目标、原则及内容 |
5.1.1 优化目标 |
5.1.2 优化原则 |
5.1.3 外环境整体优化内容及重点 |
5.2 物质环境健康优化策略 |
5.2.1 强调统筹布局的空间规划,提高整体效率 |
5.2.2 加强自然调蓄的海绵建设,提高舒适水平 |
5.2.3 构建平灾结合的弹性空间,提升应急能力 |
5.3 精神环境健康优化策略 |
5.3.1 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居民健康意识 |
5.3.2 提高健康管理水平,实现健康生活品质 |
5.3.3 增强居民情感归属,体现住区人文关怀 |
5.4 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实施保障策略 |
5.4.1 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同机制 |
5.4.2 建立资源共享的服务机制 |
5.4.3 建立资金充足的筹集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核心要素-场所空间优化策略 |
6.1 场所空间优化要素及重点 |
6.2 活动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
6.2.1 营造健康多元的空间层次,提升空间品质 |
6.2.2 创建功能融合的复合空间,提高使用效率 |
6.2.3 兼顾弱势人群的活动需求,优化空间设计 |
6.2.4 增加安全舒适的环境设施,提升空间活力 |
6.3 绿化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
6.3.1 丰富植物配置,恢复绿色健康的绿化景观 |
6.3.2 增设功能空间,构建多元共享的绿化空间 |
6.3.3 增加绿化面积,营造舒适美观的绿化环境 |
6.4 交通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
6.4.1 构建舒适的慢行网络,提倡健康安全出行 |
6.4.2 优化动静态交通布局,减少人车互相干扰 |
6.4.3 增加保障性安全设施,营造安全交通环境 |
6.5 设施服务空间健康优化策略 |
6.5.1 补齐健康服务设施短板,完善服务设施体系 |
6.5.2 整合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构建全龄健康服务 |
6.6 典型住区优化方案——中铁集团太乙路东院小区 |
6.6.1 整体优化方案 |
6.6.2 活动空间优化方案 |
6.6.3 绿化空间优化方案 |
6.6.4 交通空间优化方案 |
6.6.5 设施服务空间优化方案 |
6.6.6 精神环境优化方案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 健康导向下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满意度及优化意愿问卷调查 |
附录二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三 《健康住宅评价标准》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四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五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六 WELL建筑标准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附录七 LEED-ND评价体系中住区外环境要素 |
(2)建筑室内高温环境下人体热习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热习服的分子层面研究 |
1.3.2 热习服的生理作用 |
1.3.3 热习服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
1.3.4 热习服对主观感受的改善 |
1.3.5 热习服训练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人体热习服理论基础 |
2.1 高温环境对人体的危害 |
2.1.1 中暑 |
2.1.2 脱水 |
2.1.3 热疲劳 |
2.2 热适应与热习服 |
2.2.1 生理适应 |
2.2.2 行为适应 |
2.2.3 心理适应 |
2.2.4 热习服与热应激 |
2.3 典型热生理参数 |
2.3.1 核心温度 |
2.3.2 皮肤温度 |
2.3.3 心率 |
2.3.4 出汗率 |
2.4 热习服训练 |
2.4.1 热习服训练分类 |
2.4.2 热习服训练场所 |
2.4.3 热习服训练参数设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工环境舱人体热习服实验 |
3.1 人工环境舱 |
3.2 实验方案 |
3.2.1 受试者情况 |
3.2.2 实验工况 |
3.3 实验测量参数和仪器 |
3.3.1 生理参数 |
3.3.2 主观感受 |
3.3.3 劳动效率 |
3.3.4 安全绩效 |
3.4 实验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体热习服训练效果与分析 |
4.1 生理参数的习服效果 |
4.1.1 核心温度 |
4.1.2 皮肤温度 |
4.1.3 心率 |
4.1.4 出汗率 |
4.1.5 小结 |
4.2 主观感受的习服效果 |
4.2.1 高温劳动的主观感受 |
4.2.2 室内较热环境下的热感受 |
4.3 热习服对劳动效率的影响 |
4.4 热习服对安全绩效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体热习服综合评价指标 |
5.1 单项生理指标的选取 |
5.2 最大习服程度的确定 |
5.2.1 静态核心温度 |
5.2.2 静态心率 |
5.2.3 出汗率 |
5.3 单项生理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变量标准化 |
5.3.2 主成分分析 |
5.3.3 权重计算与指标建立 |
5.4 热习服指标的效度验证 |
5.5 热习服指标的信度验证 |
5.6 热习服程度分级标准 |
5.6.1 改善主观感受的热习服程度 |
5.6.2 提高劳动效率的热习服程度 |
5.6.3 提高安全绩效的热习服程度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人体热习服训练效果预测 |
6.1 预测模型的选取 |
6.2 多元线性回归 |
6.2.1 Ridge回归与传统多元线性回归的区别 |
6.2.2 Ridge回归模型原理 |
6.3 Ridge回归模型的建立 |
6.3.1 数据准备 |
6.3.2 最佳正则化系数的确定 |
6.3.3 模型结果 |
6.4 随机森林模型 |
6.4.1 随机森林模型原理 |
6.4.2 模型建立与预测结果 |
6.4.3 预测变量权重的确定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温工作环境下热习服现场评估 |
7.1 调研地点选取 |
7.2 现场测试环境 |
7.2.1 建筑工地 |
7.2.2 机加工厂 |
7.2.3 轧钢厂 |
7.2.4 高温喷漆车间 |
7.2.5 纺织印染厂 |
7.3 测量参数与方法 |
7.3.1 环境热应力 |
7.3.2 服装热阻 |
7.3.3 人体自身产热 |
7.4 调研数据分析 |
7.5 现有标准的改进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生化防护服适配型降温背心的试制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适配型降温背心的设计及原型制作 |
一、降温装备的现状 |
二、适配型降温系统的设计要点 |
三、适配型降温背心的原型制作 |
第二部分 适配型降温背心的部件优化 |
一、材料选择 |
二、实验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第三部分 适配型降温背心人体试穿效果评价 |
一、材料和设备 |
二、对象及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作战人员热损伤防护对策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及参加科研工作 |
致谢 |
(4)基于生理参数监测的建筑工人高温热应激劳动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温环境及其危害 |
1.2.1 热应力与热应激 |
1.2.2 高温环境的危害 |
1.3 高温环境的管理措施 |
1.3.1 国内外相关标准 |
1.3.2 我国法律及政策 |
1.4 热应力指标研究现状 |
1.4.1 国际标准中使用的热应力指标 |
1.4.2 国内外热应力指标的研究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2 人体热平衡和人体生理反应的理论基础 |
2.1 人体热平衡 |
2.1.1 人体热平衡方程 |
2.1.2 人体的产热 |
2.1.3 人体的散热 |
2.1.4 体温调节 |
2.2 高温环境人体生理反应 |
2.2.1 高温环境的特点 |
2.2.2 高温对人体机能影响 |
2.2.3 高温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
2.2.4 热习服与热适应 |
2.3 心率 |
2.3.1 高温环境中的心率 |
2.3.2 心率的测量 |
2.3.3 热应激的心率极限 |
2.4 代谢率 |
2.4.1 代谢率的测定 |
2.4.2 心率与代谢率 |
2.5 核心温度 |
2.5.1 核心温度的测量 |
2.5.2 热应激的核心温度极限 |
3 建筑施工现场研究方案 |
3.1 研究概况 |
3.2 环境参数的测量 |
3.3 生理参数的测量 |
3.4 调研问卷及行为记录 |
3.5 实验流程 |
3.6 实验原则 |
4 建筑施工现场热应激研究结果分析 |
4.1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及工人基本信息 |
4.1.1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参数 |
4.1.2 建筑施工现场工人概况 |
4.2 受试工人生理参数分析 |
4.2.1 耳道温度 |
4.2.2 血压 |
4.2.3 皮肤温度 |
4.2.4 心率 |
4.2.5 工作结束后受试工人生理参数变化 |
4.3 受试工人的行为调节 |
4.3.1 休息频率分析 |
4.3.2 休息行为分析 |
4.3.3 饮水情况 |
4.3.4 行为调节时心率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温劳动保护的心率和代谢率阈值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温劳动保护概述 |
5.2.1 高温劳动保护的原则 |
5.2.2 自适应机制 |
5.3 受试工人的劳动代谢率分析 |
5.3.1 工人劳动代谢率的计算 |
5.3.2 不同工种与其代谢率 |
5.3.3 现场研究结果与ISO7243 对比 |
5.4 安全代谢率阈值的确定与分析 |
5.4.1 聚类分析方法确定工人工作状态 |
5.4.2 考虑个体差异的安全代谢率的计算 |
5.5 基于安全心率阈值的高温劳动保护措施 |
5.5.1 安全心率的计算 |
5.5.2 瞬时心率极限分析 |
5.5.3 方案措施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C 施工现场热应激调研问卷 |
D 施工现场工人行为记录表 |
E 实验注意事项及背景调查表 |
F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应用PHS预测婴幼儿遗留在汽车内中暑致命时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人体体温调节 |
1.3 高温对人体的危害 |
1.4 汽车车厢热环境研究概述 |
1.5 热环境工效学标准 |
1.5.1 热环境领域的国际标准 |
1.5.2 高温热环境的标准 |
1.5.3 有关人类对热环境反应的标准展望 |
1.6 ISO7933 标准 |
1.6.1 主要计算步骤 |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热应力预测模型的Labview程序编写 |
2.1 热应力预测模型的Labview程序编写 |
2.1.1 Labview程序的输入参数 |
2.1.2 Labview程序的初始值 |
2.1.3 人体表面积和比热容计算 |
2.1.4 最大出汗率和最大皮肤湿润度的计算 |
2.1.5 稳态核心温度和蓄热率的计算 |
2.1.6 预测皮肤温度的计算 |
2.1.7 静态和动态服装热阻特性 |
2.1.8 需求蒸发热流密度的计算 |
2.1.9 身体蓄热热流密度的计算 |
2.1.10 预测核心温度和直肠温度的计算 |
2.1.11 人体生理判定指标及输出值 |
2.2 LabVIEW设计说明 |
2.3 本章小结 |
3 儿童和成人换热计算的区别 |
3.1 儿童体表面积计算公式 |
3.2 儿童和成人换热计算 |
3.2.1 儿童和成人的圆柱模型建立 |
3.2.2 环境参数及空气热物理性质 |
3.2.3 儿童和成人的对流换热计算 |
3.2.4 儿童和成人的辐射换热计算 |
3.2.5 儿童和成人的蒸发换热计算 |
3.2.6 儿童和成人的代谢率取值 |
3.2.7 儿童和成人的呼吸换热计算 |
3.2.8 儿童和成人的体温上升时间计算 |
3.2.9 儿童和成人换热计算结果分析 |
3.3 儿童和成人PHS模拟对比 |
3.3.1 PHS模拟参数设置 |
3.3.2 儿童和成人PHS模拟结果 |
3.3.3 PHS模型模拟的差异 |
3.4 PHS模型应用于儿童的验证 |
3.4.1 验证的数据来源 |
3.4.2 验证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密闭车厢热环境参数测试 |
4.1 密闭车厢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方法 |
4.1.1 密闭车厢热环境参数的测试仪器 |
4.1.2 密闭车厢热环境参数的测试环境 |
4.1.3 密闭车厢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方法 |
4.1.4 热浸泡状态不同车型热环境参数比较 |
4.1.5 热浸泡状态车内不同位置热环境参数比较 |
4.1.6 空调制冷状态车厢热环境参数测试 |
4.2 密闭车厢热环境参数的测试结果 |
4.2.1 室外环境实验结果 |
4.2.2 风洞环境实验结果 |
4.2.3 热浸泡状态不同车型热环境参数比较结果 |
4.2.4 热浸泡状态车内不同位置热环境参数比较结果 |
4.2.5 空调制冷状态车厢热环境参数测试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儿童在密闭车厢中的热应力预测 |
5.1 PHS模拟中的参数设置 |
5.1.1 PHS模拟中儿童服装参数 |
5.1.2 PHS模拟中儿童生理症状判定指标 |
5.1.3 PHS模拟中儿童初始值设定 |
5.1.4 PHS模拟中车厢环境条件 |
5.1.5 改变代谢和相对湿度条件的模拟 |
5.1.6 不同年龄儿童的模拟比较 |
5.2 儿童热应力预测结果 |
5.2.1 儿童在不同车厢环境下的热应力 |
5.2.2 改变代谢率和相对湿度条件的模拟结果 |
5.2.3 不同年龄儿童的模拟结果 |
5.3 儿童车辆高温死亡预防措施 |
5.4 PHS模拟儿童车辆热应力的局限性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论文的结论 |
6.1.2 论文的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危险规避的多种热湿环境下人体热习服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安全绩效与高温环境 |
1.3.2 热应激测试 |
1.4 小结 |
1.5 研究目标 |
第2章 高温环境下体力劳动者安全绩效评价方法 |
2.1 安全绩效的评价 |
2.2 任务的选取 |
2.3 危险规避能力测试系统设计 |
2.4 危险规避能力测试系统原理 |
第3章 热习服效果在不同热湿环境下的表现实验 |
3.1 实验目的 |
3.2 环境的模拟 |
3.3 实验测量参数和仪器 |
3.3.1 生理参数 |
3.3.2 主观评价 |
3.3.3 反应时间 |
3.4 实验设计 |
3.5 样本征集 |
第4章 高温环境下危险规避能力测试 |
4.1 危险规避在高温环境下的表现 |
4.2 热习服对危险规避的效果 |
4.3 疲劳与危险规避的关系 |
4.4 生理参数与危险规避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习服效果在不同热湿环境下的表现 |
5.1 生理参数 |
5.1.1 直肠温度 |
5.1.2 皮肤温度 |
5.1.3 心率 |
5.1.4 血压 |
5.1.5 出汗量 |
5.2 主观评价 |
5.2.1 疲劳 |
5.2.2 热感觉和舒适感 |
5.3 反应时间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温湿度对热习服效果的影响因素分解 |
6.1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6.2 生理参数 |
6.2.1 直肠温度 |
6.2.2 皮肤温度 |
6.2.3 心率 |
6.2.4 血压 |
6.2.5 出汗量 |
6.3 主观评价 |
6.4 反应时间和危险规避能力 |
6.5 热习服对PSI改善效果与WBGT指标的关系 |
6.6 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高温高湿环境下日运动时长对热习服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高温高湿环境概念 |
1.1.2 高温高湿环境对人员的影响 |
1.1.3 热习服的概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温高湿环境的研究现状 |
1.2.2 热习服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
1.3.1 热习服研究还存在的不足 |
1.3.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2章 人体对高温高湿环境反应的理论基础 |
2.1 生理学基础 |
2.1.1 高温环境下的人体热平衡 |
2.1.2 体温调节系统 |
2.1.3 心血管系统 |
2.1.4 呼吸系统 |
2.1.5 疲劳 |
2.2 心理学基础 |
2.2.1 热感觉 |
2.2.2 热舒适 |
2.3 小结 |
第3章 高温高湿实验方案设计 |
3.1 实验舱介绍 |
3.2 实验测试参数及仪器 |
3.2.1 生理参数测试仪器 |
3.2.2 心理参数测量及调查问卷 |
3.3 实验方案 |
3.3.1 实验样本的选择 |
3.3.2 实验内容及方案 |
3.4 小结 |
第4章 高温高湿热习服训练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体温调节系统 |
4.1.1 直肠温度 |
4.1.2 耳膜温度 |
4.1.3 皮肤温度 |
4.2 心血管系统 |
4.2.1 心率 |
4.2.2 收缩压 |
4.2.3 舒张压 |
4.3 主观疲劳检测 |
4.4 肺活量 |
4.5 综合热湿感觉 |
4.6 再运动时长调查 |
4.7 小结 |
第5章 训练时长对热习服形成的影响 |
5.1 PSI法 |
5.2 综合评价法 |
5.2.1 建立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
5.2.2 变量标准化 |
5.2.3 计算结果 |
5.3 不同日训练时间对热习服形成天数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军校学员军事训练暑热伤害风险管理研究 ——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定义及理论基础 |
2.1 暑热伤害的概念、定义及理论基础 |
2.1.1 热生理概述 |
2.1.2 暑热伤害分类 |
2.1.3 暑热伤害的临床表现 |
2.1.4 暑热伤害对机体功能的影响 |
2.2 风险管理的概念、定义及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概述 |
2.2.2 风险管理程序 |
第三章 军事训练暑热伤害风险因子识别研究 |
3.1 主体因素 |
3.1.1 生理因素 |
3.1.2 心理因素 |
3.2 环境因素 |
3.2.1 气温 |
3.2.2 风力 |
3.2.3 空气湿度 |
3.3 训练因素 |
3.3.1 运动强度 |
3.3.2 运动量 |
3.3.3 休息时间和频率 |
第四章 军事训练暑热伤害风险评估研究 |
4.1 主体因素 |
4.1.1 高风险因素(一级) |
4.1.2 中等风险因素(二级) |
4.1.3 低风险因素(三级) |
4.2 环境因素 |
4.3 训练因素 |
第五章 军事训练暑热伤害风险应对研究 |
5.1 入学前应对措施-体检 |
5.2 入学入伍及教学训练阶段应对措施 |
5.2.1 环境热强度测量 |
5.2.2 训练计划制定 |
5.2.3 训练过程的监控 |
5.2.4 中暑应急处理 |
5.2.5 训练后饮食与休息 |
5.3 暑热伤害风险管理体系的效果检验 |
5.3.1 实验对象 |
5.3.2 实验方法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中暑预防9知识普及提纲 |
附录B 部队、军事院校暑热伤害预防机制调研问卷 |
附录C 主体风险因素定级专家调查表 |
(9)高温环境中训练和比赛的共识性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目标和范围 |
2 前言 |
3 热习服 |
3.1 热习服的诱导 |
3.1.1 持续时间 |
3.1.2 训练 |
3.1.3 环境 |
3.2 短期热习服的衰退和周期 |
3.3 个体化热习服 |
3.4 热习服作为训练刺激 |
3.5 热习服主要建议的总结 |
4 补水 |
4.1 运动前补水 |
4.2 运动中补水 |
4.3 运动后补水 |
4.4 补水主要建议的总结 |
5 降温策略 |
5.1 冷水浸泡 |
5.2 降温服 |
5.3 冷液的摄取 |
5.4 冰浆饮料 |
5.5 混合方法的降温策略 |
5.6 连续运动回合间降温以改善运动能力 |
5.7 降温策略主要建议总结 |
6 给赛事组织者的建议 |
6.1 取消赛事抑或采取对策? |
6.2 建议的特异性 |
6.2.1 运动项目间的差异 |
6.2.2 给定运动项目中个体间的差异 |
6.3 给赛事组织者的主要建议总结 |
7 总结 |
(10)航天中的人体热舒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1 热舒适与热生理反应 |
2 载人航天中的热环境 |
3 失重状态下的体温调节 |
4 载人航天热舒适状态的能量代谢 |
5 我国航天热舒适医学研究面临的问题 |
第一部分 仿自然风对模拟失重人体热调节的影响 |
1 实验条件 |
1.1 受试对象 |
1.2 仿自然风设计 |
1.3 实验室温度环境 |
2 方法 |
2.1 实验流程 |
2.2 测试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础生理指标 |
3.2 饮水量与排尿量 |
3.3 核心体温 |
3.4 平均皮肤温度 |
3.5 皮肤血管传导率 |
3.6 热感觉投票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密闭环境人体热舒适生理研究 |
1 实验条件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环境 |
2 方法 |
2.1 实验程序 |
2.2 测试方法 |
3 结果 |
3.1 不同温度环境的主观热舒适反应 |
3.2 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热生理变化 |
3.3 主观热反应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航天热舒适环境人体能量代谢估测方法研究 |
1 实验条件 |
1.1 双标记水法估测模拟失重的人体能量代谢 |
1.2 基于运动方式的个体心率法能量代谢估测 |
2 方法 |
2.1 双标记水法估测模拟失重人体的能量代谢 |
2.2 基于运动方式的个体心率法能量代谢估测 |
3 结果 |
3.1 双标记水法估测模拟失重的人体能量代谢 |
3.2 基于运动方式的个体心率法能量代谢估测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如何在热环境运动时饮水(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导向下的单位型老旧住区外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以西安市典型住区为例[D]. 熊则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建筑室内高温环境下人体热习服研究[D]. 种道坤. 天津大学, 2020(01)
- [3]生化防护服适配型降温背心的试制及效果评价[D]. 张馨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4]基于生理参数监测的建筑工人高温热应激劳动保护研究[D]. 何佳泽. 重庆大学, 2019(01)
- [5]应用PHS预测婴幼儿遗留在汽车内中暑致命时间的研究[D]. 魏婧. 东华大学, 2019(03)
- [6]基于危险规避的多种热湿环境下人体热习服效果评价研究[D]. 罗维. 天津大学, 2018(06)
- [7]高温高湿环境下日运动时长对热习服训练效果的实验研究[D]. 徐雅文. 天津大学, 2018(06)
- [8]军校学员军事训练暑热伤害风险管理研究 ——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例[D]. 王京南.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9]高温环境中训练和比赛的共识性建议[J]. Sébastien Racinais,Juan-Manuel Alonso,Aaron J.Coutts,Andreas D.Flouris,Olivier Girard,José González -Alonso,Christophe Hausswirth,Ollie Jay,Jason K.W.Lee,Nigel Mitchell,George P.Nassis,Lars Nybo,Babette M.Pluim,Bart Roelands,Michael N.Sawka,Jonathan Wingo,Julien D.Périard.,徐金成,高璨,赵杰修.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6(02)
- [10]航天中的人体热舒适研究[D]. 杨振中. 第四军医大学, 2014(01)
标签:舒适温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