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一、物理教学中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邓李君[1](2021)在《初中物理错误资源:内涵、分类及统整性应用路径》文中指出初中物理错误资源在物理教学、学科育人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学生的学习遵循出错、认错、纠错、反思、消错的螺旋式上升规律。物理教师要站在物理学科的峰顶,对初中物理错误资源做出透彻的分类与归因,形成基于学情大数据的动态分类,并构建统筹物理学科教学和育人的统整性应用路径,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曹祝基[2](2021)在《抓住思维特点 提升解题实效——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能够有效增强高中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便需要教师采取多元化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通过具体论述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能够为最大限度提升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水平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蒋雪茹[3](2020)在《利用物理开放性习题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标准要求要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且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我国目前的迫切需求。学生在解决开放性物理习题的过程中需要对记忆中的知识经验进行筛选,然后将筛选出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整体,这个过程就是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因此开放性物理习题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开放性物理习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相关知识,并总结开放性物理习题存在的意义,接着以成都某中学初三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学生解决物理开放性习题的能力与其创造性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调查以笔试的方式进行,分为两部分:开放性物理习题和威廉斯创造性思维倾向表,其中开放性物理习题的评分标准采用“SOLO”(SOLO意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结构)分类评价理论对问题解决进行评分设计,并运用教育与心理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处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解决开放性物理习题的能力与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相关性为显着相关。然后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习题教学要以学生反馈为基础,设问要以破除学生在解决开放性习题的过程中的思维障碍为目的,并给出了运用开放性习题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四个基本步骤:(1)分析解题所需要用到的思维形式;(2)通过学生的反馈找出学生可能出现的思维障碍;(3)问题分解;(4)采用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破除思维障碍。最后在文章的第五章中,利用不同类型的物理开放性习题进行了举例说明,详细地描述了教师利用物理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

黄小萍[4](2020)在《物理练习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建模能力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建构系统的物理模型,是形成系统的科学研究问题理论方法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内容之一,也是进入大学学习各专业能力的必备基础。物理核心素养中针对模型构建提出了科学思维的五个水平。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在物理建模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在练习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对策进行实践研究。本文共有六个章节,其中大致内容设计如下:第一章为课题引言,主要简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并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整理、分析、归类,进而得出已有研究中还有待完善之处,其次是对本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意义进行阐述。第二章主要是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介绍。相关概念中对练习教学和物理建模能力等进行了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分为教学理论和物理建模能力理论两方面。第三章是对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现状调查进行了分析研究。笔者先对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一线物理教师进行访谈,对研究对象进行前测,之后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得出了学生学习物理模型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针对第三章的问题,基于实践的理论分析提出在物理练习题建模教学中的不同教学对策,并进一步地进行实践研究,其中列举了实际教学中的五个案例进行分析。第五章是基于对两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进行物理建模能力的后测,并对学生的前测、后测成绩进行整理、分析。其目的是检测笔者所提出的物理练习题教学对策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第六章是对课题研究的总结,反思本研究中所存在的不足及对后期的研究期望,以确保论文的后续研究。根据课程标准中对建构物理模型方面的要求,本研究在案例中,体现出在练习教学中开阔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维,利用任务驱动策略增强学生建模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解题程序化,引领学生总结归纳所学模型,将冥想方式融合在物理建模练习题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从整体的教学效果来看,较好的培养了实验对象的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本研究的可行性强,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有助于其他教师在物理建模教学中得以应用,对练习教学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孙晶晶[5](2020)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多元智能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以学生的智能倾向性特征为依据,研究设计科学恰当的教学策略及新型的教学模式,并予以实施,分析实际的应用效果。本文总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通过文献查阅,分析汇总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情况,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课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案的设计。第二部分是研究的理论基础。详细阐述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及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启示。第三部分是对上海地区初中生智能倾向性的实践调查。调查对象是上海市的两所民办中学和两所公办中学。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初中生的“优势智能”是音乐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男生的逻辑-数理智能优于女生;女生的身体动觉智能和音乐智能优于男生;男女生其余智能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第四部分主要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策略研究。内容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着重研究与物理学科联系较为密切的四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根据学生的智能倾向性现状,开发相应的物理教学策略。第二板块是基于初中生的八项智能特点,设计高效的物理教学策略。第五部分是优质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探析。主要设计了两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种是物理“竞答游戏”单元复习教学,另一种是物理“问题连续体”教学。在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教学模式,包括两者的相互渗透方式,渗透意义及实施的具体操作步骤。第六部分以问卷调查、学生的成绩及师生访谈结果为评判依据,分析了第五章两个案例的实施过程及其应用效果,结论显示:两个案例均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收获、不足、改进方案及研究的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与物理学科相关的四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和身体-动觉智能,设计高效的物理教学模式,并予以实施,突破了传统只重视学生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的训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了初中物理教学。

陈珂[6](2020)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关键,也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想要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就要在学校教育中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实验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最终能创造性地解决物理问题,为以后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了解了国内外对于创新思维的研究现状,总结目前关于创新思维的研究重点与不足,深入研究创新思维的相关理论;(2)了解创新及思维的概念,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创新思维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其结构及特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引进物理创新思维的概念,介绍其品质,并提出几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3)通过问卷与访谈了解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教学现状及学生创新思维水平现状;(4)基于对创新思维理论的研究,提出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从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两个实验课型入手,提出具体的教学途径,并通过教学片断加以说明;(5)根据提出的教学原则与教学策略,创造性地设计了《电阻定律》的教学案例,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笔者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确定了启发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实际性的教学原则;在演示实验中的教学策略有自制实验教具、增加学生参与度、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实验中的教学策略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猜想、训练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操作实验、促进学生改进实验。

江静波[7](2019)在《假设性问题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基础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及高中地理新课标的提出,学科教育越来越注重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高中自然地理学习存在重难点理解困难、学以致用困难、学生兴趣低、知识面窄等问题。假设性问题是指在一定事实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假设某一自然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不存在或与现实相反而向学生提出问题,具有逆向性、客观性、逻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假设性问题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对解决上述现实问题有很大帮助,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巩固知识、学以致用、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对其以后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目前假设性问题在教学应用方面还缺乏专门系统的研究,通过访谈和课堂观察发现,假设性问题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存在应用策略不系统,甚至被忽视等问题。鉴于此现状和假设性问题的优势,本文通过界定假设性问题概念和归纳其特征,提出了假设性问题的应用理论,包括假设性问题在设计时应坚持目的性、合理性、启发性、开放性的原则,遵循选择适宜的设问内容、确定设问的目的和时机、设计问题展示形式的程序,可采用并列式假设性问题或递进式假设性问题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围绕假设性问题的教学理念,对自然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假设性问题及对应课题进行了总结,并从中选取两个课题分别作为并列式假设性问题和递进式假设性问题教学的实践案例,以期为地理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思考。

戴艳[8](2019)在《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西方的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流传到我国教育界,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便不断地进行着碰撞与融合。“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教学模式是根据我国教育现实对西方PBL教学进行改进而成的,它符合我国国情,能够更快地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与创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传统教育下的人才缺乏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小组合作协调能力的培育、敢于质疑权威的批判精神的形成,这更符合培养社会型人才的最终目标。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对其教学效果提出质疑:它是否真的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基于问题为中心对高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进行实践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题要研究的内容和所用方法。第二部分从理论方面概述“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教学和物理思维的定义。“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教学是2011年在扬州教研室牵头下确立研究的,本文在详细剖析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流程的过程中阐述出它的教育理念和原则,笔者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之后,结合学术界对“思维”的定义和物理学科特点,对“物理思维”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三部分本人针对高一学生物理思维制定了调查问卷,并对高一年级新生进行抽样调查,依据样本对学生物理思维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物理思维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1)学生的情境迁移能力一般,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2)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渐发展并趋向成熟,抽象思维开始形成且有待发展;(3)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表现得差强人意;(4)学生的建构思维能力欠缺,不能自主的将零散知识点整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第四部分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提出了实验方案并依据调查结果探索了具体的教学对策。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多方面对比研究后,分析出新授课、实验课、建构型整合课等不同的课型,对高中生物理思维不同维度发展程度不同。对实施研究的过程进行详尽的剖析,通过实验前后测问卷结果对比、前后期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教学对培养高中生物理思维的影响效果。第五部分对实践研究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对高中生物理思维的积极影响。找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延续性研究作出了展望。

曲艺[9](2019)在《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核心素养的提出,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在知识更新和教学方法改善方面取得了迅速发展。问题解决理论与模型教学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引起了许多重视。在理论知识应用方面,问题解决理论应用于物理学科教学中,会有效促进教学过程的进行,从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之一。在物理模型教学方面,我国物理模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显得十分薄弱,学生在遇到和生活联系的实际物理问题时,虽然物理知识掌握的很牢固,但还是会有些无所适从,认为物理学科难以理解,缺乏对物理学科探索的渴望和热情。很多学生无法根据实际的物理问题抽象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针对高中物理学科在问题解决以及模型教学方面的现状,笔者认为,问题解决理论下的物理模型教学的研究,具有非常实用的研究价值。因此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问题解决下的物理模型教学策略,并进行了实践的可行性研究。本文分析了问题解决理论和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现状,并说明了问题解决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介绍了物理模型教学理论分类以及主要特征和功能,探究了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策略,努力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提高建模能力和应用物理模型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能力。文章对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进行了分析,同时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且总结实践结论。经过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形成如下结论:本研究建构的策略在实践中的合理运用对物理模型教学的实践效果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根据数据统计分析了基于问题解决物理模型教学策略与物理模型教学的实际效果之间存在相关性,证明了基于问题解决物理模型教学策略对物理模型教学的实际效果有显着影响,可以把握科学方法,提高建模能力,促进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果,进一步改善物理模型现状的不足,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物理,验证本研究所提出的策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黄智谨[10](2019)在《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是一门与思维联系紧密的学科,是讲究思维方法的科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前,创新创业大潮滚滚而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成为时代所需,而创新性人才的基础是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作为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向思维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研究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现状及培养方式,不仅对提升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更有助于改善学生思维品质,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本文以研究培养初中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为主旨,首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培养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价值;其次运用问卷调查研究了当下初中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现状,并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通过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的方法对初中数学逆向思维的具体运用策略进行阐述,并给出培养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最后将初中生逆向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并验证其教学有效性.

二、物理教学中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物理教学中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物理错误资源:内涵、分类及统整性应用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初中物理错误资源内涵探寻
二、初中物理错误资源归因性分类
三、初中物理错误资源统整性应用路径
    1. 共性错误:抓住错误资源的重难点
    2. 随物赋形:错误资源系统融入物理教育的全场景
    3.“消错”思维:错题集引领学生在错误管理中实现主体性发展

(2)抓住思维特点 提升解题实效——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物理课堂中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物理情境,直观转化知识重点
    (二)强化物理知识衔接,增强物理抽象思维能力
二、物理课堂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建立物理概念,培养逆向思维
    (二)引入物理实验,锻炼逆向思维
三、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一)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
    (二)打造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四)在总结归纳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3)利用物理开放性习题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开放性问题的研究现状
        1.3.2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可行性
2 初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探索
    2.1 创造性思维概念界定
    2.2 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何作用
    2.3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2.3.1 如何培养联想思维
        2.3.2 如何培养发散思维
        2.3.3 如何培养收敛思维
        2.3.4 如何培养逆向思维
        2.3.5 如何培养灵感思维
3 物理开放性习题的理论探索
    3.1 开放性习题概念界定
    3.2 物理开放性习题
        3.2.1 方法开放性习题
        3.2.2 条件开放性习题
        3.2.3 结果开放性习题
    3.3 物理开放性习题存在的意义
        3.3.1 培养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3.3.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3.3 难度逐步递增,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
        3.3.4 连续性检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学生解决物理开放性试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系
    4.1 物理开放性试题
        4.1.1 物理开放性试题的选择原则
        4.1.2 试题的选择
        4.1.3 试题的评分标准及得分细目表
    4.2 创造性思维的测量
    4.3 研究过程
        4.3.1 研究对象
        4.3.2 研究方法
        4.3.3 研究过程
    4.4 数据分析
    4.5 研究结果
5 开放性习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1 方法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2 条件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3 答案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5.3.1 信息开放题
        5.3.2 设想开放题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4)物理练习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建模能力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及要求
        1.1.2 实际学情需要教师重视物理建模教学
        1.1.3 解答练习题需要构建物理模型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已有研究
        1.2.2 国内已有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练习教学
        2.1.2 物理模型
        2.1.3 物理建模能力
    2.2 教育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2.2.3 费曼技巧——没有独立于输出的输入
    2.3 物理建模能力相关理论基础
        2.3.1 建立模型过程的层级结构
        2.3.2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评价标准
        2.3.3 高中阶段物理模型的分类
        2.3.4 物理必修一物理模型的分类梳理
3.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现状研究
    3.1 调查问卷设计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依据
        3.1.4 调查问卷维度设计
    3.2 调查问卷数据汇总与结果分析
        3.2.1 高中生对物理模型的认知情况
        3.2.2 高中生对物理模型的构建情况分析
        3.2.3 高中生对于物理模型的应用情况
        3.2.4 问卷分析总结
    3.3 高中物理教师应用建模思想教学的实际情况的访谈与分析
        3.3.1 访谈的目的
        3.3.2 访谈对象
        3.3.3 访谈维度
        3.3.4 访谈记录
        3.3.5 访谈总结
        3.3.6 访谈后对教学对策的启示
    3.4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前测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4.1 前测目的
        3.4.2 前测对象说明
        3.4.3 前测结果的统计
        3.4.4 前测结果的分析
    3.5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所存在的问题
        3.5.1 高中生学习物理模型所存在的问题
        3.5.2 教师在物理建模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4.培养高中生建模能力的实施对策及案例
    4.1 物理练习题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建模能力的实施对策
        4.1.1 从思维发展的角度建立物理建模
        4.1.2 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建模能力
        4.1.3 注重学生解题过程的程序化训练。
        4.1.4 引领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的主要物理模型及其特点
        4.1.5 利用冥想方式进行物理模型的教学
    4.2 物理练习题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建模能力的案例
        4.2.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的练习题教学片段
        4.2.2 《追及和相遇问题》的专项练习题教学片段
        4.2.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一)》的练习题教学片段
        4.2.4 物理必修一期中考试前的复习练习题教学片段
        4.2.5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练习题教学片段
5.物理练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对策实施结果分析
    5.1 高中生物理建模能力的后测结果统计
    5.2 后测分析
6.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调查问卷
    附录2 ——有关物理建模教学的现状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物理建模前测试卷
    附录4 ——物理练习题建模教学后测附录
    附录5 —实验班与对照班物理练习建模教学的前测、后测成绩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现状
        1.1.1 课题的提出背景
        1.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2.1.1 多元智能理论的形成背景及产生依据
        2.1.2 多元智能理论的结构和要点
        2.1.3 多元智能理论与中国教育的适应性
    2.2 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启示
第3章 初中生智能倾向性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问卷来源
    3.2 调查对象
    3.3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测
    3.4 初中生的多元智能现状整体特征
    3.5 初中生智能差异性分析
        3.5.1 性别差异性分析
        3.5.2 学校差异性分析
    3.6 问卷调查结果汇总
    3.7 初中生智能倾向性调查结果的启示
第4章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
    4.1 多元智能指导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
        4.1.1 基于语言智能规范物理学术用语
        4.1.2 基于逻辑-数理智能拓宽物理思维
        4.1.3 基于空间智能呈现物理图像
        4.1.4 基于身体-动觉智能发展物理实验教学
    4.2 多元智能助力初中物理教学
        4.2.1 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促进教学方式多元化
        4.2.2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促进科学探究深入化
        4.2.3 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师生反思全面化
第5章 优质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5.1 渗透“多元智能”的物理“竞答游戏”单元复习教学模式探析
        5.1.1 物理“竞答游戏”单元复习教学简介
        5.1.2 两者的渗透方式
        5.1.3 两者的渗透意义
    5.2 渗透“多元智能”的物理“问题连续体”教学模式探析
        5.2.1 物理“问题连续体”教学简介
        5.2.2 两者的渗透方式
        5.2.3 两者的渗透意义
第6章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
    6.1 渗透“多元智能”的物理“竞答游戏”单元复习教学实践研究
        6.1.1 研究方案
        6.1.2 实践研究过程
        6.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 渗透“多元智能”的物理“问题连续体”教学实践研究
        6.2.1 研究方案
        6.2.2 实践研究过程
        6.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不足和实施建议
    7.3 本课题研究的前景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生智能倾向性调查问卷
附录 B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物理“竞答游戏”实践应用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 C 教学设计(一)
附录 D 教学设计(二)
致谢

(6)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1.1.2 创新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1.1.3 创新是实验教学的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意义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意义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1.1 创新
        2.1.2 思维
        2.1.3 创新思维
        2.1.4 物理创新思维
    2.2 创新思维培养的理论依据
        2.2.1 脑科学理论
        2.2.2 发现学习理论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3章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的目的
    3.2 学生问卷调查
        3.2.1 问卷的设计
        3.2.2 问卷的实施
        3.2.3 问卷的分析
    3.3 教师访谈
    3.4 调查小结
第4章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4.1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原则
    4.2 演示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4.2.1 设计自制实验教具
        4.2.2 实验前创设问题情境
        4.2.3 实验中增加学生参与度
        4.2.4 实验后多向思考与总结
    4.3 探究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4.3.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3.2 鼓励学生提出猜想
        4.3.3 训练学生设计实验
        4.3.4 培养学生操作实验
        4.3.5 促进学生改进实验
第5章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实践案例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总结
    6.2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假设性问题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的转变
        三、自然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评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自然地理教学
        二、假设性问题
    第二节 假设性问题的特点
        一、逆向性
        二、客观性
        三、逻辑性
        四、开放性
    第三节 假设性问题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自然地理知识客观性和规律性强
        二、假设性问题解决自然地理难点作用突出
        三、假设性问题提升自然地理学习兴趣
    第四节 理论基础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
        三、有意义学习理论
第二章 假设性问题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第一节 基于访谈法的现状研究
        一、访谈前的准备
        二、访谈过程及记录
        三、访谈结果
    第二节 基于课堂观察法的现状研究
        一、观察前的准备
        二、观察记录
        三、观察结果
    第三节 假设性问题在自然地理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假设性问题的设计存在的问题
        二、假设性问题的课堂实施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影响假设性问题教学的原因分析
        一、专业知识不足
        二、教育观念落后
        三、备课不充分
        四、教学能力不足
第三章 假设性问题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假设性问题的设计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二、合理性原则
        三、启发性原则
        四、开放性原则
    第二节 假设性问题的设计程序
        一、选择适宜的设问内容
        二、确定设问目的和时机
        三、设计问题展示的形式
    第三节 假设性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假设性问题与教学模式的关系
        二、假设性问题的教学模式
第四章 假设性问题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第一节 自然地理教学中常见的假设性问题
    第二节 并列式假设性问题教学的案例
        一、课题选择的原因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教学设计
        三、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递进式假设性问题教学的案例
        一、课题选择的原因
        二、“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设计
        三、评价反思
第五章 总结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8)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外关于问题式学习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思维的研究
        1.2.3 国内外关于教学中思维的研究
    1.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
        2.1.1 思维的定义
        2.1.2 思维的基本性质
        2.1.3 多样化的物理思维现象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
        2.2.2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2.2.3 布鲁纳(Jerome Seymor Bruner)的认知加工模式
3 高中学生物理思维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3.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2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3.4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4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4.1 基于理论提出的实验假设
    4.2 实验对象与操作方法
    4.3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新授课发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4.3.1 物理概念课对思维发展的实践分析
        4.3.2 物理规律课对思维发展的实践分析
        4.3.3 物理模型课对思维发展的实践分析
        4.3.4 新授课的实践小结
    4.4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实验课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4.4.1 实验课对思维的要求
        4.4.2 对照班级实践分析
        4.4.3 实验班级实践分析
        4.4.4 对比小结
    4.5 基于问题为中心的建构型整合课发展学生思维的系统性
    4.6 实验效果分析
    4.7 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5 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总结
        5.1.1 研究的体会
        5.1.2 研究存在的不足
    5.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 研究假设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主要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技术依据
第三章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现状分析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与说明
    3.2 调查问卷的实施与阐明
    3.3 前测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4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级及归因分析
第四章 问题解决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策略
    4.1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原则和基础
    4.2 物理模型特征把控策略
    4.3 深化主次辩证关系策略
    4.4 设置有效问题链策略
    4.5 采用逆向思维推出物理模型策略
    4.6 利用变式训练提高建模迁移策略
    4.7 重视建模步骤策略
    4.8 灵活开发STSE教学提高物理建模策略
第五章 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5.1 后测研究对象的选取与说明
    5.2 教学实践研究的设计思路
    5.3 实践案例与分析
    5.4 策略实践效果的后测与分析
第六章 结束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关于物理模型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学生半结构访谈提纲

(10)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一章 研究基础
    第一节 初中生数学思维特点
    第二节 逆向思维概述
        一、逆向思维的概念
        二、逆向思维的特点
        三、逆向思维的分类
    第三节 数学逆向思维
        一、数学逆向思维的内涵
        二、数学逆向思维的意义
    第四节 培养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的价值
        一、有助于思维品质的优化
        二、有助于数学问题的解决
        三、有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第二章 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的现状调查研究
    第一节 面向教师的问卷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二、调查结果
    第二节 面向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二、调查结果
    第三节 初中生逆向思维现状的可能性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态度和能力不到位
        二、教师思维培养方法不明确
        三、学生固有思维定势的束缚
第三章 初中数学逆向思维的具体运用
    第一节 概念定义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具体运用
    第二节 公式法则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数学定理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具体运用
    第四节 其他解题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具体运用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正逆有别,设疑激思”——基于概念教学的培养
    第二节 “正逆交替,一探究竟”——基于命题教学的培养
    第三节 “正思逆想,交相辉映”——基于解题教学的培养
第五章 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培养的教学实践
    第一节 初中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培养的教学案例分析
        一、探索“矩形的判定”教学实施案例及其分析
        二、探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的逆命题”教学实施案例及其分析
    第二节 初中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培养的实践效果分析
        一、基于学生个案研究的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二、基于学生个案研究的教学实践效果总结
    第三节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
        二、处理好两个关系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不足和展望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物理教学中训练学生逆向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物理错误资源:内涵、分类及统整性应用路径[J]. 邓李君. 中小学班主任, 2021(18)
  • [2]抓住思维特点 提升解题实效——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 曹祝基. 高考, 2021(25)
  • [3]利用物理开放性习题培养初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D]. 蒋雪茹.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4]物理练习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建模能力的对策研究[D]. 黄小萍.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5]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物理教学应用研究[D]. 孙晶晶.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研究[D]. 陈珂. 扬州大学, 2020(05)
  • [7]假设性问题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江静波.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 戴艳. 扬州大学, 2019(02)
  • [9]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与实践[D]. 曲艺. 延边大学, 2019(01)
  • [10]初中生数学逆向思维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D]. 黄智谨.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逆向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