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骨皮与伪品荃皮及大青根皮的鉴别(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楠,闫立文,赵凯[1](2020)在《不同产地与等级地骨皮的指纹图谱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与规格等级地骨皮药材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与规格等级地骨皮药材的指纹图谱。采用Silgreen-GH0525046C18AQ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三氟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5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不同产地地骨皮药材的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地骨皮药材的规格等级与其地骨皮乙素的含量呈现一定相关性,等级越高的药材,其地骨皮乙素的含量越高。结论所用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为地骨皮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魏晓楠,郝铁成,刘庆华,谢国勇[2](2018)在《中药鉴别方法与技术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中药材又是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药。当前不少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但中药的真伪问题也十分突出,不少常用中药出现了伪品和混淆品,以次充好的情况十分严重,中药材质量的优劣严重影响着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以小香菇冒充猪苓、木薯冒充山药;西洋参中掺入生晒参、海马肚子里灌水泥增重、醋山甲炮制过程中加入硫酸镁增重、将质次的羚羊角上市前蒸一夜,使其色泽好并增重等。因此,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本文就中药鉴定的一般方法与技术进行了论述。
史庆瑞,马泽亮,周智,贺宪权,王志强,马云霞[3](2017)在《基于电子舌和模式识别的中成药品辨识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为了实现不同中成药品的快速区分辨识,采用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伏安电子舌系统对治疗感冒病症的4种不同中成药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分别采用特征点提取(FPE)法和离散小波变换(DWT)法对电子舌输出信号进行预处理,以样本点的聚集性和分类效果为依据,确定较佳的特征提取方法为以db4为母小波进行的8层离散小波变换。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聚类分析法(CA)和BP神经网络(BPNN)对不同中成药品进行区分辨识。结果表明,PCA结果中PC1和PC2累计贡献率为95.6%,除羚羊感冒片和银翘解毒片有重叠趋势外,其余各类得到有效区分;CA能够有效地观察出4种中成药品之间的差异程度,但4种药品最终被分成两类,区分效果较差;非线性分类模型BPNN对不同中成药品区分效果较好。通过优化实验,分别确定了模型的训练算法、激活函数和隐含层节点数目等参数,测试集验证表明,BPNN模型对4种中成药品的分类正确率达到100%。本研究结果可为中成药品的非感官质量评价和快速辨识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王晶晶[4](2017)在《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大米水分及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消费者对大米的适口性、营养等品质方面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大米的品质不但能让消费者在感官上特别享受,直接关系着人们身体对大米的消化以及吸收,而且在大米的贸易和相关科学领域的研究方面也至关重要。在大米的品质评定中,水分和蛋白质是评价大米价值的关键因素。大米的水分含量不单影响着大米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公众的食品安全问题。大米以及它的副产品同时提供人们每日所需要的能量和蛋白质,蛋白质含量的高低在大米的食味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以此作为着手点,采用大米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其水分和蛋白质的含量进行图谱拟合,以求探索快速检测实现的可能性。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1)从黑龙江各地收集109个不同种类的大米样品,利用Thermo Fisher公司Antaris II近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光谱扫描。然后采用传统的国家标准化学方法对主要组成成分水分和蛋白质的化学值进行测定,为后续的数据处理以及模型的建立做好准备工作。(2)针对大米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模型分别采用霍特林T2统计、X-Y残差以及3D视图分析三种方法进行异常样品的剔除。经对比发现通过X-Y残差分析方法剔除异常点后建立模型的RMSECV和R2分别从最初的0.2428和0.7626提升到了0.2060和0.8364。(3)采用The DUPLEX Method将水分和蛋白质的样品划分为校正集和预测集,结果表明二者不单单在含量的范围方面十分相近,在对样品求得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上也十分相似,从而获得符合实验要求且均匀分布的校正集和预测集,达到了本研究的预期效果。(4)对大米水分的原始光谱图分别采用导数、归一化以及平滑三种方法进行去噪处理,经对比发现平滑点数采用15点时去除噪声后的建模效果最佳。对大米蛋白质的原始光谱图分别采用一阶导数+平滑、二阶导数+平滑以及正交信号校正三种去噪方法对光谱中所含的噪声进行消除,研究表明二阶导数+平滑处理具有最好的去噪效果,其所建立模型的校正集决定系数R2更趋向于1,同时有着较低的校正集均方误差根RMSECV。(5)对大米水分光谱采用MWPLS和IPLS波长选择方法进行模型验证,通过对比发现,MW-IPLS对水分光谱特征吸收波长的选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结合MWPLS和IPLS方法进行波长选择,确定二者具有交叉的最优波长范围4108-4386cm-1。在此波段采用PLSR建立大米水分的定量模型,预测集均方误差根RMSEP为0.2753,其决定系数R2达到0.8597。(6)分别对80个校正集和24个预测集大米样品的蛋白质光谱建立PLSR和PCR模型。通过对比预测集均方根误差根RMSEP和决定系数R2可以得出,PCR模型对大米蛋白质含量的预测能力上表现更优,预测集均方根误差根RMSEP和其决定系数R2达到0.1288和0.8865。综上所述,本文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针对大米中水分和蛋白质含量所建立的模型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今后大米成分的快速检测提供新方法。
李莉,路继刚,刘志新[5](2017)在《便携式荧光(紫外)、激光笔在不同种属及易混淆中药饮片中鉴别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便携式荧光(紫外)、激光笔鉴别不同种属及易混淆中药饮片。方法通过使用便携式荧光(紫外)、激光笔等设备照射中药饮片表面或者断面,根据发出的紫外线、红外线在中药饮片或断面的颜色变化及颜色特征,鉴别不同种属及易混淆中药饮片的目的。结果此方法检查步骤简单、环保,能达到快速、绿色鉴别中药饮片的目的。结论此研究建立起的鉴别不同种属及易混淆中药饮片方法,低碳、环保、先进、准确、简便、快速。
高允海,王军龙,许斌[6](2016)在《慢性胆囊炎患者胆的俞募穴及下合穴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慢性胆囊炎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胆的俞募穴及下合穴的红外温度,探究特定穴是否能够反映脏腑病症。方法:收集慢性胆囊炎患者30例作为试验组,健康受试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自带系统对受试者左右双侧胆的募穴(日月)、背俞穴(胆俞)、下合穴(阳陵泉)进行测温,分别进行组内自身左右两侧温度及组间温度的比较。结果:1对照组的日月、胆俞及阳陵泉穴,自身左右温度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试验组的日月穴自身左右温度存在明显差异(P<0.05),胆俞及阳陵泉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试验组左右两侧的日月、胆俞及阳陵泉穴的温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胆囊炎患者胆的俞募穴及下合穴的红外温度与胆囊疾病相关,其特定穴具有反映脏腑病症的特异性。
向丽,张贵君,王晶娟[7](2015)在《中药真伪优劣鉴定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的真伪优劣,是指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均为"真",即正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均为伪品。"优"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且质量优的中药;"劣"是指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当前中药的真伪问题十分突出,不少常用中药出现了伪品和混淆品。尤以名贵药材的掺假、以次充好的现象较多,如生晒参掺入西洋参中;海马腹内灌水泥;将质次的羚羊角上市前蒸一夜,使其色泽好并增重;将个体小的三七粘
林俊英[8](2013)在《红外指纹图谱在藏药鉴别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红外指纹图谱在藏药鉴别中的应用,从定性的角度出发,利用红外光谱仪对藏药的检测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藏菖蒲、藏茜草、紫草茸、藏紫草、独一味、镰形棘豆六种藏药的红外指纹图谱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初步得到了该六种藏药的红外指纹图谱。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章:红外光谱在药材中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藏药在鉴别和质量控制方面面临的难题及红外光谱的发展及原理,综述了红外光谱研究药材的方法以及在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现状。第二章:红外指纹图谱在藏药鉴别中的实验技术研究。为了研究藏药的红外指纹图谱,对藏药样品的处理及红外光谱检测条件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三章:藏药红外指纹图谱的研究。基于第二章实验技术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用统一的方法对藏菖蒲、藏茜草、藏紫草、独一味、镰形棘豆、紫草茸六种藏药材进行红外光谱的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六种藏药材的红外指纹图谱,根据红外指纹特征,可以作为藏药鉴别的依据。
陈士林,郭宝林,张贵君,严铸云,罗光明,孙素琴,吴和珍,黄林芳,庞晓慧,陈建波[9](2012)在《中药鉴定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作者对近20年中药鉴定学研究和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和评述了每种技术或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实例及发展方向,探讨了现有新技术在鉴定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DNA条形码技术鉴定能力较强,在鉴定没有背景信息的中药样品及在方法通用性和可数字化方面具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光谱鉴定具有指纹特征性,在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管理和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显微鉴定新技术、色谱鉴定、特定引物PCR标记鉴定、生物效应鉴定、DNA芯片以及仿生技术等其他技术在特定中药鉴定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吴志刚,丁华,沈忱[10](2011)在《近红外快速鉴别中成药风湿定胶囊剂非法添加醋酸地塞米松》文中提出目的:准确快速地识别中成药风湿定胶囊剂非法添加醋酸地塞米松。方法:药品检测车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结合OPUS软件对添加醋酸地塞米松的中成药风湿定胶囊剂建模。结果:准确地区分正品中成药风湿定胶囊剂和非法添加醋酸地塞米松的中成药风湿定胶囊剂伪品。结论:该方法可以方便地进行非法添加醋酸地塞米松中成药风湿定胶囊剂伪品的快速鉴别,并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药品检测车快速筛查。
二、地骨皮与伪品荃皮及大青根皮的鉴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骨皮与伪品荃皮及大青根皮的鉴别(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产地与等级地骨皮的指纹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方法与结果 |
1.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的试验 |
1.2.2 溶液的制备 |
1.2.3 精密度、重复性与稳定性的试验 |
1.2.4 不同等级地骨皮的HPLC色谱图比较 |
1.2.5 地骨皮样品共有模式的建立和指纹图谱分析[7-9] |
2 讨论 |
(2)中药鉴别方法与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源鉴定法[5] |
2 性状鉴定法[6] |
2.1 中药微性状鉴定法 |
2.2 电子鼻, 电子舌 |
2.3 组织化学定位法 |
3 显微鉴定法 |
4 理化鉴定 |
5 生物鉴定法 |
5.1 免疫鉴定法 |
5.2 生物效价测定法 |
5.3 细胞生物学鉴定法 |
5.4 单纯指标测定法 |
5.5 DNA分子鉴定技术 |
5.6 蛋白质标记技术 |
5.7 mRNA差异显示鉴定法 |
(3)基于电子舌和模式识别的中成药品辨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电子舌系统 |
2.3 样本检测流程 |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1 数据预处理 |
3.1.1 FPE |
3.1.2 DWT |
3.2 模式识别方法 |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1 电子舌响应信号 |
4.2 信号预处理 |
4.2.1 FPE |
4.2.2 离散小波变换 |
4.3 数据分析 |
4.3.1 PCA |
4.3.2 CA |
4.3.3 BPNN |
5 结论 |
(4)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大米水分及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米品质研究发展现状 |
1.2.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1.2.3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大米中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2 样品处理及光谱测量 |
2.1 样品采集 |
2.2 原始光谱采集 |
2.3 标准化学测定 |
2.3.1 水分含量标准化学测定 |
2.3.2 蛋白质含量标准化学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大米水分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3.1 样品集的划分 |
3.2 光谱去噪处理 |
3.2.1 导数去噪 |
3.2.2 归一化去噪 |
3.2.3 平滑去噪 |
3.3 特征波长选择 |
3.3.1 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 |
3.3.2 间隔偏最小二乘 |
3.4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4 大米蛋白质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4.1 剔除异常样品 |
4.1.1 霍特林T2统计 |
4.1.2 X-Y残差 |
4.1.3 3D视图分析 |
4.2 样品集的划分 |
4.3 光谱去噪处理 |
4.3.1 导数+平滑去噪 |
4.3.2 正交信号校正去噪 |
4.4 最佳主因子数的确定 |
4.5 模型的建立 |
4.5.1 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 |
4.5.2 主成分回归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便携式荧光(紫外)、激光笔在不同种属及易混淆中药饮片中鉴别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6)慢性胆囊炎患者胆的俞募穴及下合穴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诊断标准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2 红外热成像研究方法 |
1.2.1 红外热成像采集方法 |
1.2.2 红外热成像测温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对照组自身左右两侧的比较 |
2.2 观察组自身左右两侧的比较 |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左右双侧的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7)中药真伪优劣鉴定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药真伪优劣鉴定的研究思路 |
二、中药真伪优劣鉴定的方法 |
2.1 基原鉴定法[3] |
2.2性状鉴定法[4] |
2.3 显微鉴定法 |
2.4 理化鉴定法 |
2.5生物鉴定法[14] |
(8)红外指纹图谱在藏药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红外光谱在药材中的研究进展 |
1.1 概述 |
1.2 红外光谱的发展 |
1.3 红外光谱的原理 |
1.4 红外光谱研究药材的方法 |
1.5 红外光谱在药材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
1.6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红外指纹图谱在藏药鉴别中的实验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样品 |
2.2.2 仪器 |
2.2.3 试验方法和条件 |
2.2.4 装样量试验 |
2.2.5 分辨率试验 |
2.2.6 扫描次数试验 |
2.2.7 重复测定次数试验 |
2.2.8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装样量试验 |
2.3.2 分辨率试验 |
2.3.3 扫描次数试验 |
2.3.4 重复测定次数试验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藏药红外指纹图谱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 |
3.2.2 方法 |
3.2.2.1 重复性试验 |
3.2.2.2 精密度试验 |
3.2.2.3 稳定性试验 |
3.2.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藏菖蒲药材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2 藏茜草药材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3 藏紫草药材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4 独一味药材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5 镰形棘豆药材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6 紫草茸药材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药鉴定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分子鉴定技术 |
1.1 DNA分子鉴定 |
1.1.1 DNA条形码鉴定技术 |
1.1.2 基于PCR的分子鉴定技术 |
1.1.3 基于分子杂交的DNA分子技术 |
1.2 蛋白质标记技术 |
1.2.1 抗血清鉴别技术 |
1.2.2 蛋白质电泳鉴别 |
1.2.3 同工酶鉴别技术 |
1.2.4 蛋白飞行时间质谱鉴定技术 |
1.3 发展方向 |
2 化学鉴定技术 |
2.1 光谱鉴定技术 |
2.1.1 中红外光谱鉴定技术 |
2.1.2 近红外和拉曼光谱鉴定技术 |
2.1.3 X-射线衍射图谱鉴定技术 |
2.1.4 其他光谱鉴定技术 |
2.1.5 光谱鉴定技术的发展方向 |
2.2 色谱鉴定技术 |
2.2.1 HPLC鉴定技术 |
2.2.2 GC鉴定技术 |
2.2.3 HPCE鉴定技术 |
2.3 色谱-光谱联用鉴定技术 |
2.3.1 HPLC-MS鉴定技术 |
2.3.2 其他色谱-光谱联用技术 |
2.4 色谱鉴定技术的发展方向 |
3 性状显微鉴定新技术 |
3.1 仿生识别鉴定 |
3.1.1 嗅觉仿生 (电子鼻) |
3.1.2 味觉仿生 (电子舌) 味觉仿生技术是模仿人类味觉细胞和受体传感的工作模式, 实现对液体“味道”的检测。 |
3.1.3 视觉仿生 |
3.2 偏光显微镜鉴定技术 |
3.3 电子显微镜鉴定技术 |
3.4 体视显微镜鉴定技术 |
3.5 其他方法 |
3.6 性状和显微鉴定新技术的发展方向 |
4 生物效应鉴定技术 |
5 中药鉴定学各方法评价和技术方法体系构建 |
(10)近红外快速鉴别中成药风湿定胶囊剂非法添加醋酸地塞米松(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仪器 |
1.2 样品的来源 |
1.3 有无添加醋酸地塞米松样品的检验定性 |
1.4 样品近红外光谱的采集方法 |
2 结果 |
2.1 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特征 |
2.2 验证 |
2.3 样品1、2、3的聚类分析 |
2.4 醋酸地塞米松中成药风湿定胶囊模型的建立 |
2.5 建模结果 |
3 讨论 |
四、地骨皮与伪品荃皮及大青根皮的鉴别(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产地与等级地骨皮的指纹图谱研究[J]. 赵子楠,闫立文,赵凯. 华西药学杂志, 2020(05)
- [2]中药鉴别方法与技术探究[J]. 魏晓楠,郝铁成,刘庆华,谢国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8(04)
- [3]基于电子舌和模式识别的中成药品辨识方法研究[J]. 史庆瑞,马泽亮,周智,贺宪权,王志强,马云霞.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7(07)
- [4]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大米水分及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研究[D]. 王晶晶.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3)
- [5]便携式荧光(紫外)、激光笔在不同种属及易混淆中药饮片中鉴别应用[J]. 李莉,路继刚,刘志新. 中国卫生产业, 2017(13)
- [6]慢性胆囊炎患者胆的俞募穴及下合穴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J]. 高允海,王军龙,许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06)
- [7]中药真伪优劣鉴定的研究思路与方法[A]. 向丽,张贵君,王晶娟. 第四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暨中药鉴定学科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2015
- [8]红外指纹图谱在藏药鉴别中的应用研究[D]. 林俊英. 兰州大学, 2013(12)
- [9]中药鉴定学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进展[J]. 陈士林,郭宝林,张贵君,严铸云,罗光明,孙素琴,吴和珍,黄林芳,庞晓慧,陈建波. 中国中药杂志, 2012(08)
- [10]近红外快速鉴别中成药风湿定胶囊剂非法添加醋酸地塞米松[J]. 吴志刚,丁华,沈忱. 中国当代医药, 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