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会计法》与公司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赖永添,柳光强,王静婷[1](2021)在《关于《会计法》修订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指出《会计法》是规范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现实需要,亟需进行修订。本文从《会计法》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要求出发,系统分析亟需修订完善的问题,阐述修订《会计法》应当坚持法治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前瞻性的原则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调整对象、延伸会计职能、健全财会监督、增强会计信息安全管理、完善代理记账机构监管、健全违法责任体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陈晓芳,蒋武,夏文蕾,陈昕[2](2021)在《会计研究核心热点主题评述及贡献分析:1980-2019》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会计研究》刊发的学术论文为样本,采用科学计量和知识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采集的科学文本数据进行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分析,在总体性识别《会计研究》刊文主要热点主题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社会等背景,将研究阶段划分为会计规范体系恢复重建阶段(1980-199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规范体系形成阶段(1992-199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规范体系完善阶段(2000-2017)、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规范体系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2019)四个阶段,并对《会计研究》刊文核心热点主题进行分阶段识别、评述与贡献分析,以期为会计理论研究引领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改革创新,客观促进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重建、形成、完善及高质量发展提供证据。
李洁[3](2020)在《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会计法规制》文中提出我国市场经济当前面临整个大环境形势下行,而司法建设可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目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屡禁不止,造成了投资者的巨大损失,同时也让原本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出现混乱;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对会计数据信息的虚构或者隐瞒进行财务造假,我国颁布的《会计法》正是以会计信息作为调整对象,在理论研究方面,目前主要的研究结果多为对财务造假行为的原因或者识别方式,在本文中,笔者结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和以会计信息为调整对象的《会计法》进行交叉研究,以财务造假行为作为基础,结合《会计法》对造假行为的规制提出修改建议。本文按照现状问题分析以及不足和建议的思路展开介绍:第一章是导论部分,作为背景引入,介绍当下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泛滥现状,在文献综述部分回顾已有关于会计法发展和地位的梳理以及此类行为规范化的研究。文章通过研究指出,会计法对会计信息的规制仍存在争议和不足;财务造假行为的动因有内部和外部之分,对财务造假的行为进行扼制,就要同时从内外部出发,内部强化并完善其自有的审计监督制度,而外部强调指导和监管,逐步完善法律机制。第二章是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进行会计法分析,通过国泰安CSMAR数据库、证监会网站和中国裁判文书网进行数据搜集和图表制作,展示当下造假的动因、手段和识别方式,并且对各类企图模糊财务造假的概念,比如会计差错以及盈余管理,予以区分,展示证监会和法院的处罚数量和处罚类别。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发现,在我国经济领域内,上市公司基数大,而财务造假现象频发,主要监管机构在处理违规违法事件时,主要依据的却是《证券法》及相关规章,并且最后的处罚主要类型以罚款为主,且数额不高,出现造假成本收益不均衡,责任行为不匹配的状况。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是主要的参与方,受到造假行为最直接的影响,而对于其利益的保护需要另案提起诉讼,依据《若干规定》来保护自身利益,并且在市场系统风险的存在下,对于证券持有期间损失赔偿的扣除金额没有明确的衡量标准,仍处于可自由裁量的司法实践中。因而会计法存在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空白地带。第三章是对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进行横向对比。选取同样引起广泛关注的美国安然和中国康得新造假及处罚情况对比;英美法系单独和大陆法系中的会计法体系对比;以及我国内部的会计法体系的结构分析。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国内的会计法体系以《会计法》为基础,在会计行为的规范上构成多级全方位的规范制度,协同性的特征更是要求会计法体系内和谐运作以保证会计法体系的最大效能,但我国由于会计法体系庞大,内部法律法规数量较多,所以在司法实践活动中规制仍然存在不足。第四章是通过前文的现象和数据总结,得出现行会计法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规制的不足之处,包括:会计行为界定模糊;造假行为违法成本低;民事责任缺失以及与《证券法》、《公司法》关系模糊等。第五章与前章对应提出关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会计法》相关规则的修改建议:通过对会计行为的明确界定后,完善会计监督制度,构造内外部合力监督体制度,明确监督范围,完善监督路径,合理利用做空机构研究规制企业造假行为,同时引入专家证人等法务会计的实践,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明确民事法律责任,同时也需要强化中介机构责任,达到完善责任体系并且提高违法成本的目的;明确不同法律规制边界,打造高协同性的会计法体系,强化《会计法》的基础地位,有利于提高遏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的法律规制效率。
李美云[4](2019)在《《会计法》在民事诉讼运用中的理论基础与制度优化》文中研究表明《会计法》在民事审判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凸显了会计法律制度的欠缺和制度落实的窘境。我国应规范会计法的会计循环业务和审批程序,建立适用不同单位主体的会计核算、会计程序及民事责任赔偿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协调《会计法》与《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实现会计法律制度的优化和完善。
姚健[5](2019)在《《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背景下的股东知情权保护 ——以李玉荣等人诉金牧鑫农有限责任公司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商业繁荣的背后,社会矛盾也逐渐增多。在商法领域,2013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设立公司实行认缴制,导致公司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股东权益纠纷案件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对全国各地法院近几年受理的股东权益纠纷案件进行研究,作者发现股东知情权纠纷案件的数量在2013年之后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该权利作为股东维护其自身权益最核心、最基础性的权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股东知情权主要规定于《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中,但是《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并不完善,对其范围、正当目的以及举证责任等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概念的界定上,仍然存在诸多模糊之处。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审理股东知情权案件时,因无统一裁判标准,存在许多“同案不同判”的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以下简称《司法解释(四)》)于2017年9月1日正式实施,《司法解释(四)》为解决司法实践中股东知情权案件裁判的难题,对股东知情权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在股东权益保护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上述背景下,本文以2018年初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李玉荣等四位股东与金牧鑫农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知情权纠纷一案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法学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司法解释(四)》的最新规定,对案件中涉及的三个主要争议焦点进行深入分析。在对案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作者发现,《司法解释(四)》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仍不完善,特别是对股东查阅权的范围仍未明确规定。当前立法倾向于不断加强股东的权利,但是作者认为不能过于保护股东权利,公司的利益也应同时考虑,单方面对股东知情权加以保护不符合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股东知情权的保护范围是股东权益和公司利益博弈的结果,只有在实现两者平衡的情况下才能既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又能实现公司的健康运营。本文尝试从公司的信息披露这一角度入手,以我国当前的商业环境为基础,构建除上市公司以外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希望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法律难题。
张婷婷[6](2019)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基于雅百特公司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会计作为国家管理部门、企业、投资人以及债权人等各方利益主体提供财务经济状况的信息系统,对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为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其信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利益相关者决策的结果。尤其是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宏观层面可以影响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对国民经济的管理以及国民经济的运行,在微观方面可以影响企业经营者和投资者和经营管理与决策,因此,消除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是经济社会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是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根基。资本市场又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会计信息能够直接反映上市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是经济调整的风向标、利益分配的基础,具有参考权衡利益分配的功能。同时,会计信息也是履行约定的各类人员薪酬等的参考依据。倘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将会对整体社会经济、上市公司本身以及投资人和债权人等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和影响。对整体经济社会来讲,资源配置得不到合理的安排,市场秩序得不到良好的维护,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对上市公司来讲,虽然短期之内利用虚假的盈利信息规避了监管,达到上市、再融资或避免退市的目的,但是会计造假不可能长期维系下去,最终将降低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并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效率。对投资人和债权人来讲,会计信息失真会引导其做出错误的市场判断,并给投资者和债权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相对于一般企业来讲更为重要,影响面更广,一旦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难以估计。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始终是金融行业管理的重大难题。如何有效的防止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不良现象的发生,已然成为社会各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作出深入的研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主要表现形式等,并提出针对性的有效的解决对策或建议,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推动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雅百特公司为例,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和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分为六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与框架,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介绍,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及文献综述。首先阐述会计信息的概念、质量特征与主要作用,并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分类以及影响因素。接下来,介绍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第三章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与危害性。在介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从微观经济层面、宏观经济层面两个方面出发阐述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危害性。第四章是雅百特公司案例分析。在介绍雅百特公司发展背景和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从政府因素、人员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内部因素五个方面出发分析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并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经济后果展开叙述。第五章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从政府层面、人员层面、社会层面、技术层面、公司内部审计层面五个方面出发提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归纳了本研究形成的结论和成果,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自我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冯子轩[7](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会计法制建设回眸及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目次一、会计法制建设的四十年回眸二、会计法制建设成效的基本梳理三、会计法制建设的未来展望我国会计制度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现代意义的会计方法、会计法律的初步形成则在清末、民国时期。1914年《北洋政府会计条例》(后更名为《会计法》)系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现代意义的会计法律。随后,南京国民政府于1925年、1935年两次完善会计法律规范,并在1948年颁布《商业会计法》,专门用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78年,我
杨科锋[8](2019)在《黄某诉金龙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是股东财产权的延伸,股东对于公司的投资行为决定了股东应当被赋予充分获取公司信息的权利,特别是对于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的中小股东。黄某诉金龙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案属于股东会计账簿知情权类型案中的典型案例,案涉的核心争议主要集中在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的范围应否包含会计凭证、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是否具有不正当目的、股东会计账簿权的时间跨度等三个方面。关于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的范围应否包含会计凭证的问题,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在学理、法律上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国《公司法》并无关于查阅会计凭证的规定,而查阅会计凭证又必然会涉及公司的经营或者商业秘密。会计账簿的真实性与能否查阅会计凭证并无关联,理应在公司会计制度的完善上下功夫,而非以查阅会计凭证为代价。案涉黄某查阅会计账簿不应包含会计凭证。关于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是否具有不正当目的的问题,应完善立法关于“不正当目的”的正面界定,为法官提供判断目的正当与否的尺度与标准。同时,还需适当强化股东的初步说明责任,法官审查时不应只看形式,不看内容,此种说明责任虽不是举证责任,但应高于简单的声明。案涉黄某已说明其正当目的,但金龙公司不能证明黄某具有不正当目的,抗辩理由均不成立。关于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的时间跨度问题,基于股权平等原则,继受股东平等享有会计账簿查阅权,且查阅会计账簿的时间段不受限制。实际出资人因不具备股东身份无权查阅会计账簿,但依据合同的相对性,实际出资人可根据股权委托协议向显名股东主张权利,前提是显名股东不会违背与公司的保密约定,也不会损害公司的合法利益。案涉黄某作为继受股东应享有会计账簿查阅权,其查阅会计账簿的时间段不应受限制,而作为实际出资人的黄某不享有会计账簿查阅权。
谢获宝,向同[9](2019)在《二十年会计监督改革与发展的成就、问题和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会计监督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会计监督是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推动公司治理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合约有效性的强大力量。改革开放四十年,伴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革新、资本市场的发展、公司企业制度的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会计监督相机而变,取得巨大成就。本文在线条式地回溯会计监督改革与发展的社会背景后,对会计监督的内涵及现实会计监督体系进行理论阐释,并对会计监督的供需动力和政府会计监督,尤其是财政部门会计监督的科学定位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回顾二十年来会计监督改革与发展成就,指出问题所在,并对会计监督的未来发展作出简单的展望。
朱红根[10](2017)在《波兰会计发展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背景下,波兰会计准则和会计体系的发展与转型具有代表性。波兰历史曲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与会计模式对当今波兰会计制度影响深远,计划经济时代的经济模式压抑了会计职能。转型后,波兰为加入欧盟而不断修订本国会计规制。"入盟"后,随着经济增长、FDI大量进入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波兰会计体系转型迅速,但是这一转型过程存在法律模式、经济模式、融资模式、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治理等诸多问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公允价值概念、"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新内容在波兰会计实践中难以普遍适用。波兰会计体系的转型有望在未来取得一定进展,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保持国内会计规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并行的状态。
二、新《会计法》与公司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会计法》与公司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会计法》修订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期《会计法》修订的必要性 |
(一)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修订《会计法》 |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修订《会计法》 |
(三)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会计改革与发展需要修订《会计法》 |
二、现行《会计法》亟需完善的问题 |
(一)适用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展 |
(二)会计职能需要适时延伸 |
(三)政府会计监督机制亟需完善 |
(四)对会计信息安全保障不够 |
(五)对代理记账机构监管规定不足 |
(六)法律责任亟需加强 |
三、明确《会计法》修订的原则要求 |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体现法治性 |
(二)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体现时代性 |
(三)以问题为导向,体现实践性 |
(四)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体现前瞻性 |
四、《会计法》修订的具体建议 |
(一)完善《会计法》调整对象 |
(二)将财务管理纳入《会计法》调整范围 |
(三)明确内部控制与管理会计的基本要求 |
(四)完善财会监督体系 |
(五)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规范 |
(六)健全代理记账监管法律制度 |
(七)加强与完善法律责任 |
(2)会计研究核心热点主题评述及贡献分析:1980-2019(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会计研究》刊文主要热点主题总体性识别 |
三、《会计研究》刊文核心热点主题分阶段识别、评述与贡献分析 |
(一)会计规范体系恢复重建阶段(1980-1991) |
1.核心热点主题识别 |
2.核心热点主题评述 |
3.贡献分析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规范体系形成阶段(1992-1999) |
1.核心热点主题识别 |
2.核心热点主题评述 |
(1)会计理论方法体系构建研究评述 |
(2)会计准则制定研究评述 |
(3)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评述 |
3.贡献分析 |
第一,促使会计理论研究逐步从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理论研究。 |
第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 |
第三,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规范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规范体系完善阶段(2000-2017) |
1.核心热点主题识别 |
2.核心热点主题评述 |
(1)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评述 |
(2)内部控制研究评述 |
(3)公司治理研究评述 |
(4)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评述 |
(5)盈余管理研究评述 |
(6)公允价值研究评述 |
3.贡献分析 |
第一,为推动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
第二,为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撑。 |
第三,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规范体系的完善。 |
(四)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规范体系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2019) |
1.核心热点主题识别 |
2.核心热点主题评述 |
(1)内部控制研究评述 |
(2)审计质量研究评述 |
(3)会计信息质量研究评述 |
(4)盈余管理研究评述 |
3.贡献分析 |
四、总结 |
(3)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会计法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 研究重点及不足 |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会计法分析 |
(一)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状 |
(二)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处罚数据分析 |
(三) 法院裁判案例分析 |
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国内外比较 |
(一)安然与康得新公司财务造假行为数据对比 |
(二) 国内外会计法体系对比 |
(三) 我国会计法体系内部结构分析 |
四、现行会计法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规制的不足 |
(一) 会计行为界定模糊 |
(二)造假行为违法成本低 |
(三) 现行会计法中民事责任缺失 |
(四) 《会计法》与证券法公司法关系模糊 |
五、会计法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规制的修改建议 |
(一) 完善会计监督制度 |
(二) 明确民事法律责任 |
(三) 强化中介机构责任 |
(四) 明确不同法律规则的边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会计法》在民事诉讼运用中的理论基础与制度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法》在民事审判诉讼中的现状分析 |
(一)全景式分析 |
1. 原、被告情况分析。 |
2. 自然人原、被告身份特征分析。 |
3. 会计法涉案行为类型划分。 |
4. 涉案公司类型分析。 |
5. 法院审判级别情况。 |
6.《会计法》涉案中适用的会计法条文情况。 |
(二)典型案例分析 |
1. 关于会计资料问题的案例。 |
2. 关于会计核算业务问题的案例。 |
3. 关于会计行为程序问题的案例。 |
4. 关于会计期间问题的案例。 |
二、会计法律制度演进的梳理及分析 |
三、会计法基础理论的发展是会计民事案件审判的理论基石 |
四、《会计法》立法之应对 |
(一)会计行为规范应对 |
(二)民事赔偿责任问题应对 |
(5)《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背景下的股东知情权保护 ——以李玉荣等人诉金牧鑫农有限责任公司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案情概述 |
1.1 基本事实 |
1.2 法院判决 |
1.3 争议焦点 |
1.3.1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 |
1.3.2 股东行使知情权是否具有正当目的 |
1.3.3 股东行使知情权举证责任分配 |
第二章 股东知情权的范围 |
2.1 股东知情权范围的定义 |
2.1.1 股东知情权范围的实证法定义 |
2.1.2 会计法关于股东知情权范围的规定 |
2.1.3 法律解释学下的股东知情权范围 |
2.1.4 股东知情权范围的立法价值分析 |
2.2 股东知情权范围的理论争议 |
2.3 本案中原告查阅公司信息范围的界定 |
第三章 股东行使知情权的正当目的法律分析 |
3.1 股东知情权目的限定的边界 |
3.1.1 股东知情权目的限定的理论学说与实证考察 |
3.1.2 对《司法解释(四)》中“正当目的”条款的分析 |
3.2 本案中原告是否具有不正当目的评析 |
3.3 司法实务中关于“不正当目的”衡量标准 |
第四章 股东知情权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
4.1 股东知情权纠纷中的举证内容 |
4.2 举证责任的分配 |
4.2.1 股东请求查阅、复制公司章程、会议记录和决议的举证责任分配 |
4.2.2 股东请求查阅、复制财务会计报告的举证责任分配 |
4.2.3 股东请求查阅会计账簿的举证责任分配 |
4.2.4 股东请求查阅原始会计凭证的举证责任分配 |
4.3 本案中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评析 |
第五章 结合《司法解释(四)》对本案的若干法律思考 |
5.1 明确股东知情权的范围 |
5.2 细化“不正当目的”的判定标准 |
5.3 多重视角下举证责任的划分 |
5.4 有关股东知情权保护的其他途径探究 |
5.4.1 引入和完善检查人选任制度 |
5.4.2 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基于雅百特公司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层面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定量分析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定性分析法 |
1.4.5 计量分析法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概述 |
2.1.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概念 |
2.1.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
2.1.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 |
2.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
2.2.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 |
2.2.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 |
2.2.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
2.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理论 |
2.3.1 经济人假设与利益驱动 |
2.3.2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本效益理论 |
2.3.3 基于现代契约理论的会计信息失真 |
2.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4.1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定义的研究 |
2.4.2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分类的研究 |
2.4.3 关于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研究 |
2.4.4 关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对策的研究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与危害性 |
3.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
3.1.1 虚构交易事实 |
3.1.2 不恰当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3.1.3 掩饰交易事实 |
3.1.4 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
3.1.5 采用线下项目调节利润 |
3.2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危害性 |
3.2.1 微观经济层面的危害性 |
3.2.2 宏观经济层面的危害性 |
第四章 雅百特公司案例分析 |
4.1 雅百特公司简介 |
4.2 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始末 |
4.3 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
4.3.1 虚构交易事实 |
4.3.2 掩饰交易事实 |
4.3.3 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 |
4.3.4 采用线下项目调节利润 |
4.4 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动因分析 |
4.4.1 政府因素 |
4.4.2 人员因素 |
4.4.3 社会因素 |
4.4.4 技术因素 |
4.4.5 内部因素 |
4.5 雅百特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后果 |
4.5.1 影响公司经营和利润 |
4.5.2 资金财产风险加剧化 |
4.5.3 严重误导投资行为 |
4.5.4 影响金融市场秩序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对策 |
5.1 政府层面 |
5.1.1 实现对配股政策的优化改进 |
5.1.2 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监督力度 |
5.1.3 完善会计准则与会计法 |
5.2 人员层面 |
5.2.1 加大对会计人员的招聘与甄选 |
5.2.2 强化对会计人员工作能力的培训 |
5.2.3 加大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 |
5.2.4 加强对领导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 |
5.3 社会层面 |
5.3.1 完善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 |
5.3.2 统一会计管理体系与执法体系 |
5.3.3 实现会计环境变化与会计方法变化的同步 |
5.4 技术层面 |
5.4.1 应用区块链技术识别会计信息失真 |
5.4.2 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
5.5 公司内部审计层面 |
5.5.1 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
5.5.2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
5.5.3 健全内部审计工作监督机制 |
5.5.4 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黄某诉金龙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适用与本文的选题依据 |
1.1.2 对本案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1.2 文献综述、相关案件的整理与研究的切入点 |
1.2.1 本案相关的文献综述 |
1.2.2 相关判例的整理与评价 |
1.2.3 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
1.3 主要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基本案情介绍与争议点归纳 |
2.1 基本案情 |
2.2 法院审理结果与裁判要点 |
2.2.1 一审法院的裁判要点 |
2.2.2 二审法院的裁判要点 |
2.3 案件审理判决中的争议点 |
2.3.1 黄某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应否包含会计凭证 |
2.3.2 黄某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是否具有不正当目的 |
2.3.3 黄某请求查阅会计账簿的时间跨度 |
第3章 黄某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应否包含会计凭证 |
3.1 公司会计账簿查阅对象的学理分析 |
3.1.1 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及查阅对象的概念与内涵 |
3.1.2 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的性质 |
3.1.3 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区别与联系 |
3.1.4 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的查阅对象 |
3.2 关于会计账簿查阅对象的规范分析 |
3.2.1 既有法律文本之规定 |
3.2.2 对会计账簿查阅对象相关规定的分析 |
3.2.3 域外主要国家或地区关于会计账簿查阅对象的考察 |
3.3 实践中涉及查阅公司会计凭证的裁判分析 |
3.3.1 既有同类案型判决的基本态度 |
3.3.2 关于查阅公司会计凭证合法与否的裁判分析 |
3.4 本案中黄某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不应包含会计凭证 |
3.4.1 会计账簿与会计凭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与范畴 |
3.4.2 我国《公司法》并无关于会计凭证查阅的规定 |
3.4.3 查阅会计凭证必然会涉及公司的经营或商业秘密 |
3.4.4 会计账簿的真实性与是否查阅会计凭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 |
3.4.5 会计账簿的真实性应以完善公司会计制度为支撑或保障 |
第4章 黄某行使会计账簿查阅权是否有不正当目的 |
4.1 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阻却事由的学理分析 |
4.1.1 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正当目的的界定 |
4.1.2 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不正当目的的主要类型 |
4.2 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不正当目的之规范分析 |
4.2.1 既有法律文本对股东查阅会计账簿不正当目的的规定 |
4.2.2 域外立法例关于会计账簿查阅不正当目的的比较分析 |
4.3 股东查阅权会计账簿是否具有不正当目的的裁判分析 |
4.3.1 既有同类案型判决之基本态度 |
4.3.2 拒绝股东基于不正当目的查阅会计账簿的裁判分析 |
4.4 本案中黄某请求查阅会计账簿不能认定为有不正当目的 |
4.4.1 黄某请求查阅会计账簿“以全面了解公司经营状况”之目的正当 |
4.4.2 本案中金龙公司不能证明黄某具有不正当目的 |
4.4.3 金龙公司提出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 |
第5章 黄某请求查阅会计账簿的时间跨度 |
5.1 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存续期间的学理分析 |
5.1.1 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行使主体的范围 |
5.1.2 实际出资人是否享有会计账簿查阅权 |
5.1.3 股权受让人在正式成为股东前是否享有会计账簿查阅权 |
5.1.4 股权实际交割后至变更登记前出让股东应否享有会计账簿查阅权 |
5.2 会计账簿查阅权行使时间跨度的规范分析 |
5.2.1 关于实际出资人会计账簿查阅权相关规定之分析 |
5.2.2 关于继受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相关规定之分析 |
5.3 查阅会计账簿时间跨度认定的裁判分析 |
5.3.1 既有同类案型有关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时间跨度判决之基本态度 |
5.3.2 关于实际出资人、继受股东会计账簿查阅权的裁判评析 |
5.4 本案中黄某享有会计账簿查阅权的不同情形分析 |
5.4.1 本案中作为继受股东的黄某应享有会计账簿查阅权 |
5.4.2 本案中作为实际出资人的黄某不享有会计账簿查阅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二十年会计监督改革与发展的成就、问题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计监督改革与发展的背景分析 |
二、会计监督的内涵和会计监督体系 |
(一) 会计监督的内涵 |
(二) 会计监督体系 |
三、会计监督的供需动力分析和政府会计监督的定位 |
(一) 会计监督的供需动力分析 |
1、会计监督的需求动力分析。 |
2、会计监督的供给动力分析。 |
(二) 政府会计监督的定位 |
四、二十年会计监督的改革与发展成就回顾 |
(一) 会计监督法律法规的供给 |
(二) 会计监督理念的革新 |
(三) 会计监督目标的改进 |
(四) 会计监督体系的建设 |
(五) 会计监督人才的培养 |
五、会计监督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 |
(一) 会计监督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二) 会计监督未来发展的简单展望 |
(10)波兰会计发展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波兰会计体系的发展历程回顾 |
(一) 波兰会计规制的现状 |
(二) 转型前波兰会计体系的发展历程回顾 |
(三) 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波兰会计体系 |
二转型前波兰会计体系的主要特点 |
(一) 早期发展阶段对波兰会计体系的影响深远 |
(二) 计划经济时代波兰会计的职能受到限制 |
三波兰会计模式及其主要特点 |
四波兰会计制度转型的动力 |
(一) 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 |
(二) 来自外部的因素推动了波兰会计的快速转型 |
(三) 政府与民间职业团体在会计转型中的作用 |
(四) FDI和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的推动作用 |
(五) 波兰采用IFRS存在有利的一面 |
五波兰会计转型中的主要问题探讨 |
(一) 财务报表与税务报表的分离问题 |
(二) 关于公允价值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波兰适用性的探讨 |
(三) 采用IFRS的其他问题 |
(四) 其他不利因素 |
六总结与展望 |
四、新《会计法》与公司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会计法》修订若干问题的思考[J]. 赖永添,柳光强,王静婷. 财会通讯, 2021(21)
- [2]会计研究核心热点主题评述及贡献分析:1980-2019[J]. 陈晓芳,蒋武,夏文蕾,陈昕. 会计研究, 2021(04)
- [3]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会计法规制[D]. 李洁. 山东大学, 2020(02)
- [4]《会计法》在民事诉讼运用中的理论基础与制度优化[J]. 李美云. 法学杂志, 2019(10)
- [5]《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背景下的股东知情权保护 ——以李玉荣等人诉金牧鑫农有限责任公司案为例[D]. 姚健. 兰州大学, 2019(02)
- [6]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基于雅百特公司的案例研究[D]. 张婷婷.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7]改革开放四十年会计法制建设回眸及展望[J]. 冯子轩. 经济法学评论, 2018(02)
- [8]黄某诉金龙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案研究[D]. 杨科锋. 湖南大学, 2019(07)
- [9]二十年会计监督改革与发展的成就、问题和展望[J]. 谢获宝,向同. 财政监督, 2019(01)
- [10]波兰会计发展与转型研究[J]. 朱红根. 欧亚经济,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