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8年昌江流域暴雨洪水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苏茜,吴美芳,陈鲍发,孙华军[1](2021)在《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应用江西省地面降水观测资料、景德镇市水文局水位资料、高空与地面常规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天气系统配置等方法分析昌江流域2000年以来9次致洪大暴雨过程,主要结论有:2010年以来昌江流域洪水呈频发、高发态势,9次超警戒线3m及以上的洪水过程有8次出现在2010-2020年。昌江流域的致洪大暴雨过程,在江西省的降水空间分布上主要表现为赣北全域型和赣东北型,在景德镇市范围内可分为南部型、中部型和北部型3种。赣北全域型与赣东北型的主要影响系统有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低空与超低空西南急流;赣北全域型的中低层切变线与西南急流配合,范围更广,而赣东北型,低层在赣东北至安徽中南部有明显低涡环流,与之相伴随的中低层切变线伸展范围相对较小。景德镇市南部型、中部型、北部型致洪大暴雨影响系统主要表现在"上干下湿"区域与中低层切变线、地面气旋活动区域重叠。中部型多有景德镇市"簸箕" 口地形对暴雨的增幅作用,而北部型的急流及辐合系统比南部型更加偏北,副热带高压也更为强盛。这些为有效预测昌江流域洪水提供了科学支撑与参考依据。
刘高峰,龚艳冰,黄晶[2](2020)在《基于流域系统视角的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弹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孕灾承灾环境发生显着改变,洪涝灾害愈演愈烈,城市洪水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防洪体系的短板,也是未来一段时期防洪减灾的重点。针对目前城市洪涝灾害治理现状,提出基于流域系统视角的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框架,从流域水系、区域城市群和单个城市3个层面统筹规划城市海绵体的建设和弹性需求。以景德镇市为例,分析流域-区域-城市防洪格局下的城市洪水风险,从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机构设置、治理制度设计、战略规划制定等方面提出城市防洪弹性策略,从而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和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陈凤英,陈鲍发,黄龙飞[3](2020)在《景德镇市致洪暴雨与山洪的强降水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景德镇市致洪暴雨与山洪的强降水特征,针对2010-2017年昌江流域4次洪水与2019年乐平塔前山洪过程,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1 h、3 h、6 h、12 h、24 h等不同时段的降水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致洪暴雨之初往往为平均10 mm/h的雨强,偶有1个≧30 mm/h强降水点,但随着持续时间增长,区域平均降水强度增至20 mm/h或以上,并持续2-3 h以上,产生致洪暴雨。3 h平均雨强可达60~80 mm/3h或以上,单点超100 mm/3h。6 h达80~100 mm/6h或以上,单点超150 mm/6h以上。12 h达100 mm/12h以上,单点超200 mm/12h。24 h平均雨强达200 mm/24h或以上,单点出现特大暴雨。山洪的短时雨强更强,1 h超50 mm/h、2 h超100 mm/2h、3 h达150 mm/3h,是短历时致洪暴雨的极端情况。本研究对于致洪暴雨与山洪的预报和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与参考依据。
陆奕[4](2020)在《基于水文模型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山洪灾害不仅对基础设施、居民财产造成毁灭性破坏,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本研究以浙江省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分析了浙江省山洪灾害防御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山洪灾害预警研究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水文模型应用于山洪研究和山洪预警技术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以杭州建德市寿昌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水文气象数据、土壤数据、专家经验等信息,构建适用的水文模型,对山洪灾害进行预警,同时开发相应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山丘区水文模型适用性研究。基于1975~2001年的27场水文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成的DEM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新安江模型和HEC-HMS模型,模拟寿昌江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对比分析两模型在寿昌江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两模型在寿昌江流域均适用,但新安江模型精度及稳定性更好。虽然HEC-HMS模型是半分布式模型,但由于其参数CN值的敏感性,模拟结果的径流总深偏大,Nash系数等级较低,模型拟合度不高,在寿昌江流域的模拟效果不如新安江模型。新安江模型是在总结分析建德市的新安江流域时提出的,已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获得广泛应用,本次研究的模拟结果Nash系数等级较高,合格率达到88.89%,拟合度较好。因此,新安江模型在寿昌江流域更为适用。(2)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分析方法研究。以寿昌江流域6个典型村落为例,分别选取前期土壤含水量Pa=0.75WM和0.90WM作为典型临界值,通过对新安江模型不断试算确定临界雨量,最后,综合考虑降雨特征、地形地貌、下垫面特征等要素,对比分析得出临界雨量预警指标值,绘制不同时段雨量预警指标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曲线,实现动态预警。(3)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结合小流域山洪动态预警指标分析,建立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平台。系统采用B/S架构进行设计,采用Java语言和Web Service及GIS技术进行通讯和展示,实现数据存储、查询、预警结果发布和可视化等功能,为山洪预警决策等提供服务,进一步提高基层山洪灾害预警与防御能力。
徐杰[5](2019)在《昌江流域洪水成因分析及防洪治理措施》文中认为景德镇位于昌江流域,沿江一带地势低洼,1949年以来多次遭受严重的洪水灾害,外洪内涝严重。本文对景德镇所处的昌江流域洪水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洪水成因及发生过程,提出合理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以减小洪水对市区造成的灾害,保障市区人民的安全。
尹志杰,王容,李磊,赵兰兰[6](2019)在《长江流域“2017·07”暴雨洪水分析》文中指出2017年6月下旬至7月初,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发生中游区域性大洪水。以实时报汛数据为基础,分析长江"2017·07"暴雨洪水特性,依据洪峰水位判断,强降雨导致洞庭湖水系湘江发生超历史最高水位特大洪水,资水、沅江发生超保证水位大洪水,洞庭湖超过保证水位;鄱阳湖水系乐安河上游发生超历史最高水位特大洪水,昌江、乐安河中下游、修水发生10a一遇较大洪水,鄱阳湖超过警戒水位;长江干流莲花塘以下江段全线超过警戒水位。在应对此次洪水过程中,长江上中游重点水库防洪效益十分明显,有效避免中游干流莲花塘至螺山江段超保,缩短洞庭湖城陵矶站超保时间6d左右。
乌景秀,范子武,杨帆,刘国庆,贾本有,顾芳芳[7](2018)在《防洪排涝排水一体化模型在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编制洪水风险图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城市防洪减灾工作中重要内容,它可反映区域洪涝成因、量级、特性、危及对象及应急对策等风险信息分布特征。采用水力学方法构建水力学模型模拟研究区域洪水演进情况是洪水风险图编制常用的方法,通过构建考虑河道、城市地下管网、排水系统设施、阻水建筑物、水利工程及调度的防洪排涝排水一体化模型,将城市防洪排涝与排水有机结合,并兼顾流域与区域风险,通过历史降雨对模型进行校核验证,保证模型的可靠性。模拟计算了景德镇市城区因超标准洪水导致防洪墙溃决或城市暴雨可能发生的受淹和积水情况,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洪水风险图,对景德镇市预防外围洪水、降低城市内涝洪水影响及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杨伟超[8](2018)在《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分析与脆弱性评估调控研究》文中认为山洪灾害是全球范围内最危险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全面客观描述山洪灾害格局演变规律,深刻认知山洪灾害成因机理演变过程,科学评判不同区域山洪灾害脆弱性及高效合理给出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对降低山洪灾害损失意义重大。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山洪灾害认知及防治方面的四个通用分析框架,分别为: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分析框架、山洪灾害成因机理演变分析框架、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框架及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框架。四个框架分别从山洪灾害格局演变认知、成灾机理分析、区域脆弱性评估及资源配置调控四个角度给出了山洪灾害防治过程的全方位研究。同时将四个框架应用于海南省,给出了海南省山洪灾害防治的具体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构建了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分析框架。该框架从县区级、乡镇级及小流域级三个空间尺度出发,分别进行了山洪灾害格局分析及格局演变分析。格局分析中,主要基于统计分析、GIS技术、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全局及局部自相关分析等技术手段展开了山洪灾害总体差异性分析、地理位置分析、分布均衡性分析及空间相关性分析四方面的探讨;格局演变分析中,主要基于M-K检验及马尔可夫链进行了山洪灾害时间分布格局演变分析,基于全局及局部自相关分析进行了空间分布格局演变分析。将该框架应用于海南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空间尺度下,海南省山洪灾害的整体差异性、地理位置分布规律、均衡性及空间相关性既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呈现出不同的规律,降低空间尺度能够从更为细观的角度发现山洪灾害分布的细节内容;海南省历史山洪灾害暴发次数于1995年发生突变,1996年之后,山洪灾害暴发次数呈显着上升趋势;不同阶段海南省各市县山洪灾害的演变模式不同且1996-2014较1938-1995阶段山洪灾害问题更加复杂;近些年海南省山洪灾害暴发的空间聚集模式更加显着,且乡镇级尺度的空间聚集程度最为明显;在不同阶段下,海南省双阶段三尺度下的山洪灾害局部空间聚集模式发生显着转变。(2)构建了山洪灾害成因机理演变分析框架。该框架基于文献总结给出了涵盖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及降雨因素三方面共计14个指标作为山洪灾害的潜在成因;基于M-K检验给出山洪灾害典型阶段的划分;结合动态因素及静态因素的不同分区,从单因子及双因子两个角度出发,耦合地理探测器及优化热点分析,对山洪灾害成因机理及其演变规律展开研究。将该框架应用于海南省,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山洪灾害暴发的主要驱动力是自然因素,为高程和土壤,且此两类因子在D14阶段较D95阶段对山洪灾害的驱动力均呈上升趋势;短历时强降雨和年均降雨量对山洪暴发的影响越来越严大;社会因素对山洪暴发的驱动力较小,但人口密度的增加对山洪暴发的影响显着增加。(3)构建了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框架。该框架基于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能力之间的两两关系,首次提出了脆弱性多测度概念;基于过去山洪灾害脆弱性的研究成果,构建了新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基于木桶理论及熵值法提出了脆弱性评估中指标间不均匀系数,结合综合指数法给出脆弱性三要素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能力的评估结果;进一步充分考虑脆弱性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提出了脆弱性多测度评估的六类测度及四类等级,给出了山洪灾害脆弱性的全面评估。海南省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结果表明:多测度评估能够发现潜在高危区,海南省依然存在严重不协调的潜在灾损型区域;海南省有大部分地区有着较大的潜在灾频;就敏感性和适应能力角度分析,海南省大多小流域为潜在自组织能力型;基于脆弱性多测度评估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山洪灾害支援的“三二一”决策思路,优先支援三消极区域、其次双消极、最后单消极,为山洪灾害资源配置提供了必要的决策基础。(4)构建了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框架。该框架从灾前区域脆弱状态出发,充分考虑了脆弱性对山洪灾害防治资金配置的影响,耦合了脆弱性多测度评估及资金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基于多测度评估结果及“三二一”决策思路,确定山洪灾害防治中优先支援区域;基于历史数据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确定投入设施及效益系数;最后构建资金优化配置模型(FAOM),提出积极类型最多及效益面积最大两个目标函数,基于保留精英策略的遗传算法及TOPSIS给出模型量化及求解过程,得到山洪灾害防治资金的最优配置方案。将该框架应用于海南省山洪灾害防治资金的优化配置中,给出了海南省三种空间尺度下山洪灾害防治的最优资金分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小流域脆弱性多测度中由消极类型转为积极类型的总数为672,效益面积为4486km2;通过与基于各小流域历史山洪灾害强度资金分配方案(FFIS)及基于各小流域防治区聚集度分配方案(CVIS)对比分析,表明了防灾资金优化配置模型的合理性与优势性。最后,提出了该框架在山洪灾害防治中递进识别及分期支援的深入应用思路,为实现科学全面可持续的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唐国华[9](2017)在《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鄱阳湖是一个吞吐型、季节性、大型浅水湖泊。认识鄱阳湖演变和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化的科学规律,特别是深入认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对策建议,对保障鄱阳湖区可持续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论文首先分析河漫湖(洪泛湖)形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收集、分析了东汉至民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发生的435年水旱灾害历史记录和江西北部和中部138次地震记录,为鄱阳湖历史演变和湿地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背景资料。利用保存至今的史料和历代诗词考证了鄱阳湖的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松门山以南形成辽阔的大水面是在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到南宋时期全面形成,自然因素是这一时期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明清时代,鄱阳湖演变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进一步扩展。新中国建立以后,鄱阳湖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并堤加固、围湖造田等活动,阻止了鄱阳湖自然扩展的趋势。然后从现代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近些年湖水位低枯现象及原因、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鄱阳湖水文及水环境演变过程。以生态水文关系为主线,从鄱阳湖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湿地植被演变、大型底栖动物和鱼类资源分布与变化、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等方面研究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过程及其机理。最后根据鄱阳湖历史演变的线索和水文、水环境现状,已揭示的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内在联系和动态演变机制,采用类比法预测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可能前景;论证了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目标和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鄱阳湖湿地健康的有关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1)根据鄱阳湖流域水旱灾害历史记录进行了科学分级并赋予了相应湿润指数,改进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将鄱阳湖历史干湿阶段统计参数序列化。(2)利用地理、水旱灾害、地震、气候变化等历史文献和历代诗词,论证了鄱阳湖南部湖域大水面北宋前期形成并快速扩展、北宋后期全面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明清以前自然因素是鄱阳湖扩大的主要原因,1949年以后人类活动主导了鄱阳湖演变。(3)利用2010年以来在湖区进行的7次网格式定点定位、流场—水质同步监测资料分析研究,揭示了鄱阳湖区氮磷污染物分布、转移、扩散和消减特征,对于鄱阳湖污染防治具有一定指导作用。(4)应用生态水文学知识,剖析了湿地生态系统与湖泊水文、水环境的内在关系和演变机理。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提出的鄱阳湖管理对策建议,也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张锦堂,李京兵,方泓,顾李华,史俊,朱琼,吴峥[10](2017)在《2016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文中指出2016年6月18日至7月21日,安徽省长江流域发生暴雨洪水(主降雨集中在6月18日至7月5日),最大3,7 d降雨量位居历史第一,重现期大于50 a一遇,最大15 d降雨量位居历史第二,重现期接近50 a一遇,至7月5日长江安徽段全线超警戒水位。通过收集、整理此次暴雨洪水的资料,对该次暴雨的过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历史特征年资料进行比较,指出强降雨的空间分布以及前期长江底水等是影响此次洪水历史排位(即汛情危急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此次暴雨洪水的分析,以便为今后防汛减灾,洪水预报等提供借鉴。
二、1998年昌江流域暴雨洪水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年昌江流域暴雨洪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流域系统视角的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弹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流域系统视角的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框架 |
二、流域系统视角的流域-区域-城市洪水风险分析 |
三、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弹性策略 |
1.加强生态智慧型防洪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空间洪水弹性 |
2.优化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组织结构设计,提升社会洪水弹性 |
3.开展以公众参与为核心的社区洪水风险综合治理,构建弹性社区 |
4.制定城市海绵体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加强组织协调,实现弹性城市 |
四、结 语 |
(3)景德镇市致洪暴雨与山洪的强降水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4次致洪暴雨的基本情况 |
2 4次致洪暴雨的强降水特征 |
2.1 1 h强降水 |
2.2 3 h |
2.3 6 h |
2.4 12 h |
2.5 24 h |
3 乐平塔前特大山洪的强降水特征 |
4 结论与思考 |
(4)基于水文模型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水文模型在山洪预警中的应用现状 |
1.2.2 山洪预警技术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寿昌江流域基本情况 |
2.1 流域概况 |
2.1.1 自然地理 |
2.1.2 水文气象 |
2.1.3 河流水系 |
2.2 历史山洪灾害 |
第三章 水文模型适用性研究 |
3.1 HEC-HMS模型 |
3.1.1 HEC-HMS模型概述 |
3.1.2 基础数据处理 |
3.1.3 流域模块 |
3.1.4 时间序列模块 |
3.1.5 气象模块 |
3.1.6 控制运行模块 |
3.2 新安江模型 |
3.2.1 新安江模型概述 |
3.2.2 蒸散发计算 |
3.2.3 产流计算 |
3.2.4 水源划分 |
3.2.5 汇流计算 |
3.2.6 模型参数取值范围 |
3.3 模型的综合评价 |
3.3.1 HEC-HMS模型模拟精度 |
3.3.2 新安江模型模拟精度 |
3.3.3 模型综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的确定 |
4.1 山洪预警指标的定义和分类 |
4.2 防灾区基本概况 |
4.2.1 典型村落位置分布 |
4.2.2 河道断面情况 |
4.3 研究区预警指标的计算 |
4.3.1 水文模型法 |
4.3.2 水位/流量反推法 |
4.3.3 动态预警指标的计算 |
4.4 研究区预警指标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应用 |
5.1 系统建设目标及方法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3 系统功能与操作 |
5.3.1 首页 |
5.3.2 综合信息 |
5.3.3 日常管理 |
5.3.4 调查评价1 |
5.3.5 调查评价2 |
5.3.6 基础信息 |
5.3.7 水库巡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昌江流域洪水成因分析及防洪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昌江流域概况 |
2 昌江流域洪水成因及机理分析 |
2.1 源头及区间暴雨 |
2.2 缺少有效的防洪水利工程 |
2.3 山区洪水传播快, 响应时间短 |
3 防洪应对措施 |
3.1 大力兴建防洪水利设施 |
3.2 构建洪水应急准备与响应体系 |
4 结 语 |
(6)长江流域“2017·07”暴雨洪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暴雨分析 |
1.1 降雨概况 |
1.2 降雨过程 |
2 洪水分析[2-6] |
2.1 洪水过程 |
(1) 洞庭湖水系洪水 |
(2) 鄱阳湖水系洪水 |
(3) 长江中下游干流洪水 |
2.2 干流洪水量级 |
(1) 最大30d洪量 |
(2) 洪峰水位 |
2.3 高水位成因 |
(1) 洞庭湖高水位成因 |
(2) 干流高水位成因 |
2.4 水利工程调控作用 |
(1) 长江上游库群及三峡水库 |
(2) 洞庭湖水系五强溪、柘溪水库 |
(3) 鄱阳湖水系柘林水库 |
3 暴雨洪水特点 |
(1) 降雨范围广、强降雨集中 |
(2) 超警河流多、洪水量级大 |
(3) 洪水叠加猛、高水历时长 |
(4) 水库拦洪多、削峰作用大 |
4 结论 |
(7)防洪排涝排水一体化模型在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洪排涝排水一体化模型 |
1.1 水文产汇流模型 |
1.1.1 产流模型 |
1.1.2 汇流模型 |
1.2 城市管网排水系统模型 |
1.3 城市洪涝水动力学模型 |
1.3.1 河道-管网一维水力模型 |
1.3.2 二维城市洪涝淹没模型 |
1.3.3 一二维耦合模型 |
2 模型构建及参数选择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模型构建 |
2.2.1 水文模型 |
2.2.2 一维模型 |
2.2.3 二维模型 |
2.3 模型验证 |
3 城市洪涝风险分析 |
3.1 方案设置 |
3.2 模拟结果合理性分析 |
3.3 洪水风险图编制 |
4 结语 |
(8)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分析与脆弱性评估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山洪灾害定义认识 |
1.2.2 山洪灾害分布格局研究 |
1.2.3 山洪灾害成因机理研究 |
1.2.4 风险与脆弱性概念发展 |
1.2.5 山洪灾害脆弱性研究 |
1.2.6 山洪灾害防灾减灾决策研究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文章结构 |
第2章 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研究 |
2.1 引言 |
2.2 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分析框架构建 |
2.2.1 山洪灾害格局分析 |
2.2.2 山洪灾害格局演变分析 |
2.3 分析方法 |
2.3.1 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 |
2.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2.3.3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
2.3.4 马尔科夫链 |
2.4 实例应用及数据来源 |
2.5 海南省不同空间尺度下历史山洪灾害分布格局研究 |
2.5.1 不同空间尺度下山洪灾害分布总体差异性分析 |
2.5.2 不同空间尺度下山洪灾害地理位置分布分析 |
2.5.3 不同空间尺度下山洪灾害分布均衡性分析 |
2.5.4 不同空间尺度下山洪灾害空间自相关分析 |
2.6 海南省历史山洪灾害时间分布格局演变研究 |
2.6.1 山洪灾害历年演变趋势分析及突变阶段划分 |
2.6.2 不同阶段山洪灾害年际分布格局演变分析 |
2.7 海南省历史山洪灾害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研究 |
2.7.1 不同阶段三种空间尺度下的全局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2.7.2 不同阶段三种空间尺度下局部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洪灾害成因机理演变研究 |
3.1 引言 |
3.2 山洪灾害成因机理演变框架构建 |
3.2.1 因子选取及确定 |
3.2.2 阶段划分及因子分区 |
3.2.3 地理探测器介绍及应用 |
3.2.4 优化热点分析 |
3.3 实例应用 |
3.3.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与分区 |
3.4 各因子不同阶段的空间分布结果 |
3.4.1 山洪强度空间分布结果 |
3.4.2 环境因子空间分布结果 |
3.4.3 社会因子空间分布结果 |
3.4.4 降雨因子空间分布结果 |
3.5 双阶段下山洪灾害成因机理及演变分析 |
3.5.1 各阶段山洪灾害主要驱动因子分析 |
3.5.2 不同阶段各要素对山洪灾害驱动力演变分析 |
3.5.3 不同因子对山洪灾害组合驱动力分析 |
3.5.4 驱动力分析在山洪防治和管理的潜在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研究 |
4.1 引言 |
4.2 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框架构建 |
4.2.1 指标体系选取及其表征值 |
4.2.2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指标权重确定 |
4.2.3 基于木桶理论及熵值法的指标间不均匀系数的提出 |
4.2.4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及脆弱性评估 |
4.2.5 基于协调发展度模型的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 |
4.3 实例应用—海南省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 |
4.3.1 基础数据来源 |
4.3.2 数据量化结果 |
4.3.3 指标权重量化结果 |
4.3.4 指标间不均性量化结果 |
4.4 海南省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结果分析 |
4.4.1 海南省山洪灾害暴露度、敏感性及适应能力评估结果分析 |
4.4.2 海南省山洪灾害综合脆弱性评价与空间分异特征 |
4.4.3 海南省山洪灾害脆弱性多测度评估结果与空间分布 |
4.4.4 指标间不均性对脆弱性评估的影响 |
4.5 基于多测度评估结果的“三二一”决策思路及评估结果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研究 |
5.1 引言 |
5.2 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框架构建 |
5.2.1 山洪灾害防治资金配置过程 |
5.2.2 资金分配优化模型(FAOM)构建 |
5.3 实例应用—海南省山洪灾害防治资金优化配置研究 |
5.3.1 海南省山洪防治优先支援区域识别 |
5.3.2 海南省山洪防治投入措施及效益系数确定 |
5.3.3 海南省山洪灾害资金投入确定及模型应用 |
5.4 海南省FAOM模型防灾效益及资金分配结果分析 |
5.4.1 消极类型改善效果及效益面积分析 |
5.4.2 多空间尺度下防灾资金分配结果分析 |
5.5 海南省FAOM模型资金分配结果合理性与优势性分析 |
5.5.1 对比方案设计及计算结果 |
5.5.2 FAOM方案资金分配结果合理性分析 |
5.5.3 FAOM方案资金分配结果优势性分析 |
5.6 山洪灾害防灾措施递进识别与分期支援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文章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鄱阳湖与鄱阳湖流域 |
1.1.1 鄱阳湖简介 |
1.1.2 鄱阳湖流域 |
1.1.3 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鄱阳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鄱阳湖历史演变 |
1.2.2 鄱阳湖水文特性研究 |
1.2.3 鄱阳湖水环境特征研究 |
1.2.4 鄱阳湖水生态研究 |
1.2.5 研究成果述评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意义和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研究意义和价值 |
第2章 湖泊演变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2.1 鄱阳湖的成因 |
2.1.1 湖泊成因分类 |
2.1.2 鄱阳湖成因分析 |
2.1.3 河漫成湖的主要因素 |
2.2 鄱阳湖地区地形地质结构 |
2.2.1 鄱阳湖地区的地质状况 |
2.2.2 鄱阳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状况 |
2.2.3 鄱阳湖地区的地貌成因分析 |
2.3 形成鄱阳湖的河流及其演变 |
2.3.1 汉代及其以前的长江中下游河段演变 |
2.3.2 鄱阳湖水系的演变 |
2.4 鄱阳湖入湖水量与湖盆蓄水面积、容积关系分析 |
2.4.1 鄱阳湖水位和水面面积、蓄水量关系 |
2.4.2 季节性水文节律 |
2.4.3 鄱阳湖流域径流量与湖盆蓄水的关系 |
2.4.4 小结 |
2.5 长江水文条件与鄱阳湖蓄水关系——江湖水文关系 |
2.5.1 长江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及其条件 |
2.5.2 湖口站流量倒灌分析 |
2.5.3 长江低水位对鄱阳湖的拉空作用 |
2.5.4 湖口梅家洲对鄱阳湖蓄水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序列参数化 |
3.1 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1.1 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国际背景 |
3.1.2 历史气候的定义与内涵 |
3.1.3 我国历史气候变化研究 |
3.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记录分级及其代表性分析 |
3.2.1 水旱灾害属性 |
3.2.2 鄱阳湖流域历史水旱灾害纪录 |
3.2.3 鄱阳湖流域历史旱涝灾害等级化 |
3.2.4 历史水旱灾害系列的代表性分析 |
3.3 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推求历史阶段干湿统计参数 |
3.3.1 湿润指数 |
3.3.2 水文统计的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3.3 基于历史湿润指数推求统计参数的准P-Ⅲ型频率曲线适线法 |
3.4 鄱阳湖流域湿润指数系列化 |
3.4.1 鄱阳湖流域气候水文特征 |
3.4.2 两宋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3 元朝至明初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4 明清时期湿润干旱情况分析 |
3.4.5 两宋至民国各干湿时期湿润指数系列参数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鄱阳湖的历史演变 |
4.1 前言 |
4.2 北宋时期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 |
4.2.1 彭蠡泽的变迁 |
4.2.2 鄡阳平原的沉陷 |
4.2.3 鄱阳湖南部大水面形成时间 |
4.2.4 鄱阳湖南部湖区扩展的原因 |
4.2.5 小结 |
4.3 明清时期人与自然抗争中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1 明清时期鄱阳湖继续扩展 |
4.3.2 明清时期鄱阳湖流域堤防建设与维护造田 |
4.3.3 碟形湖的形成与堑湖捕鱼 |
4.3.4 结束语 |
4.4 现代湖区围垦、开发过度和退田还湖 |
4.4.1 新中国建立后鄱阳湖区大规模的圩堤建设 |
4.4.2 围湖垦殖的效益与问题 |
4.4.3 鄱阳湖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和干堤加固 |
4.4.4 结束语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鄱阳湖水文与水环境现状 |
5.1 鄱阳湖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1 鄱阳湖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 |
5.1.2 有关鄱阳湖的几个地理概念 |
5.1.3 近60年来气候变化的总趋势 |
5.2 鄱阳湖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特征 |
5.2.1 流域降水 |
5.2.2 鄱阳湖进出湖流量分析 |
5.2.3 入湖出湖流量变化原因剖析 |
5.2.4 森林植被改善增加河道湖泊基流 |
5.2.5 小结 |
5.3 近十多年鄱阳湖低枯水位现象 |
5.3.1 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 |
5.3.2 低枯水位发生的原因分析 |
5.4 鄱阳湖入湖泥沙变化及湖盆冲淤情况 |
5.4.1 第一次鄱阳湖科考关于泥沙与沉积情况 |
5.4.2 入湖泥沙过程 |
5.4.3 最近15年冲淤变化 |
5.4.4 入江水道冲刷对湖口出流的影响 |
5.5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 |
5.5.1 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结果 |
5.5.2 入湖污染负荷 |
5.5.3 湖区水流特征 |
5.5.4 鄱阳湖区污染物运动、消减特征 |
5.5.5 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的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 |
6.1 生态水文学与系统生态学 |
6.1.1 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 |
6.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研究思路 |
6.2 浮游生物及其时空分布 |
6.2.1 上世纪 80、90 年代鄱阳湖浮游生物状况 |
6.2.2 鄱阳湖浮游生物的种类和密度的现状 |
6.2.3 鄱阳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时空变化 |
6.2.4 水文过程变化对鄱阳湖藻类动态变化的影响 |
6.2.5 鄱阳湖蓝藻水华种类、生物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6.3 鄱阳湖湿地植被动态变化 |
6.3.1 上世纪 80、90 年代的植被概况 |
6.3.2 鄱阳湖湿地植被现状 |
6.3.3 湿地植被鄱阳湖水文要素的响应 |
6.3.4 人类活动对湿地植被的影响 |
6.3.5 鄱阳湖湿地植被呈现退化趋势 |
6.4 大型底栖动物动态演变 |
6.4.1 三十年来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
6.4.2 水文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
6.4.3 鄱阳湖钉螺分布与特性 |
6.5 鄱阳湖鱼类资源的动态演变 |
6.5.1 三十年来鄱阳湖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
6.5.2 水文要素变化对鱼类的影响和鱼类响应 |
6.6 越冬候鸟动态变化及其对鄱阳湖水位的响应 |
6.6.1 鄱阳湖越冬候鸟的监测 |
6.6.2 鄱阳湖主要越冬候鸟的食性功能群 |
6.6.3 越冬候鸟空间分布特征 |
6.6.4 越冬候鸟对鄱阳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
6.7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
6.7.1 碟形湖的形成、特征与分布 |
6.7.2 碟形湖湿地生态的系统特征 |
6.7.3 碟形湖在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意义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及其对策建议 |
7.1 国内外湖泊湿地管理的实践和经验 |
7.1.1 北美五大湖治理和保护的实践与经验 |
7.1.2 美国佛罗里达大沼泽的保护和治理 |
7.1.3 云南洱海的保护和治理 |
7.1.4 国内外湖泊保护和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
7.2.1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
7.2.2 鄱阳湖水体形态和水环境演变趋势预测 |
7.2.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衰退 |
7.2.4 湖泊萎缩和人类活动加剧叠加,使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步丧失 |
7.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
7.3.1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
7.3.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 |
7.3.3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
7.3.4 关于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问题 |
7.4 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永保“一湖清水” |
7.4.1 完善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 |
7.4.2 加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管理 |
7.4.3 因地制宜处理湖区周边农业污染和面源污染 |
7.4.4 鄱阳湖湖汊和碟形湖中的水产养殖禁止投放肥料饲料 |
7.5 休养生息,把湖区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范围内 |
7.5.1 坚决制止酷渔滥捕,保护天然水产资源 |
7.5.2 有序采砂,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需求 |
7.5.3 保护候鸟,人鸟和谐相处 |
7.5.4 封洲轮牧,巩固防治血吸虫病的成果 |
7.6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保障机制 |
7.6.1 改革完善鄱阳湖湿地管理体制 |
7.6.2 以“河长制”为抓手,把流域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之处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2016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暴雨洪水过程 |
2.1 降雨过程及雨量 |
2.2 主要洪水过程 |
3 暴雨洪水成因分析 |
3.1 降雨带来回摆动,形成多次叠加 |
3.2 降雨空间分布不均 |
3.3 底水高,上涨快,湖泊外排难,河流顶托重 |
4 结论 |
四、1998年昌江流域暴雨洪水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J]. 苏茜,吴美芳,陈鲍发,孙华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1(03)
- [2]基于流域系统视角的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弹性策略研究[J]. 刘高峰,龚艳冰,黄晶.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3]景德镇市致洪暴雨与山洪的强降水特征分析[J]. 陈凤英,陈鲍发,黄龙飞. 江西科学, 2020(03)
- [4]基于水文模型的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D]. 陆奕.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5]昌江流域洪水成因分析及防洪治理措施[J]. 徐杰.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9(07)
- [6]长江流域“2017·07”暴雨洪水分析[J]. 尹志杰,王容,李磊,赵兰兰. 水文, 2019(02)
- [7]防洪排涝排水一体化模型在洪水风险图编制中的应用[J]. 乌景秀,范子武,杨帆,刘国庆,贾本有,顾芳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8(06)
- [8]山洪灾害多尺度格局演变分析与脆弱性评估调控研究[D]. 杨伟超. 天津大学, 2018(06)
- [9]鄱阳湖湿地演变、保护及管理研究[D]. 唐国华. 南昌大学, 2017(12)
- [10]2016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分析[J]. 张锦堂,李京兵,方泓,顾李华,史俊,朱琼,吴峥. 人民长江,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