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舍小说叙事模式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彭佳琪[1](2021)在《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艺术叙事作为生活叙事的一种延续,是对生活叙事的“典型化”。生活中每个人都处于线性时间之中,时间性是叙事的必然本性。个人生活的线性化相互交织形成复杂、无限多重的社会叙事,只不过这种复杂的生活叙事并不能直接为艺术所用。社会生活的容量无限,但艺术叙事的容量却极为有限。另外,生活叙事的杂乱无序,很难让人去理解、把握,更遑论审美。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在此时得以体现,对生活叙事的筛选、提炼、典型化、想象乃至幻想,使艺术叙事产生了重要审美价值。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诞生于文学和戏剧之后。受前辈艺术影响,在电影发展历史过程中,对叙事方式的探讨始终存在,如严格按照时间和因果逻辑推进情节的线性叙事,因福斯特提出扁平人物进而引发探讨的扁平叙事,由巴赫金提出复调小说而推演出的复调叙事,以及20世纪80年代活跃于银幕的复合叙事等。近些年,学者们又根据故事对时间的态度进一步提出了单线线性叙事、复线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反线性叙事等,在非线性叙事中又细化出若干类型,如网状叙事、环形叙事、多段叙事、数据库叙事等。这些叙事方式的界定各不相同,没有明确分类。出于对电影叙事问题研究一致性考虑,本文将这些叙事分别归纳为单叙事、双叙事和多叙事。单叙事是具有单线叙事倾向的叙事模式,包括线性叙事;双叙事从属于多叙事,但因为其在多叙事中比重较大,因此单独列出讨论,包括双线索叙事、两段式叙事以及双视角叙事;多叙事则囊括了非线性叙事中三条或三条线索以上的叙事模式和反线性叙事模式。电影诞生至今有一百二十多年时间,在初创阶段,电影单纯地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当镜头单纯的记录无法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时,一些电影创作者尝试从经典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中取材,于是改编成为连接电影与前辈艺术的纽带。电影改编依附于文学作品,是将人物、人物关系、主要情节和其他保留因素,以声画组合的方式在影像媒体上进行的再创作。改编不是电影对文学作品的“直译”,在由文字转化为电影语言时,需要关注到由于文本叙事与电影叙事媒介属性的差异而给予读者和观众自我建构空间的不同。不可否认,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携有迷人的艺术基因。从单个镜头下的片段纪录,到无意中出现的剪辑,再到经由剪辑呈现在银幕上的长片,电影叙事伴随着电影的发展而多变,让人充满探索欲。在电影叙事的发展中,最先出现且至今占据主导地位的叙事方式是单叙事,好莱坞的大多数影片都采用了这种叙事模式。单叙事并非绝对的单一叙事或线性叙事,而是一种单叙事倾向。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创作者在叙事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不同倾向,电影内容的主导关系也由此发生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胶片的发展,电影的物理叙事容量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带来对于电影叙事模式的更多探索。双叙事倾向电影比单叙事倾向电影复杂,使得观众从接受相对单纯的叙事倾向作品提升到可以应对和欣赏情节相对复杂的双叙事电影的高度。在电影自身的发展中,电影创作者既需要把故事讲述清楚,同时还要注意把故事讲述丰满。在信息纵横交错传播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能体会到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五十多年前所提出的预言式观点的正确:媒介即是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网状的、立体的,因此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不再是平面的、单一的,信道的多元使得受众眼中的世界变得饱满起来,电影叙事手法随之悄然改变。然而无论是单叙事倾向故事,还是多重线索故事,都无法单独负起电影的多样审美任务。在单叙事中强化人物和叙事节奏,在多重叙事中建构主题、展现心理及情感的复杂性,这本身即是电影叙事发展的“历史必然”。与单叙事相对清晰、稳定的情节结构倾向不同,双叙事与多叙事倾向电影在电影实践中充当了“破冰船”,用一次又一次的电影实验摸索电影叙事的边界,不断扩大电影叙事的空间,变文字叙事之不可能为镜头叙事之可能。但是,在多叙事的电影实践中需要注意把握好多叙事的“度”。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叙事是有边界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如果把握不好多叙事的“边界”,那么极易造成电影叙事的困难,甚至形成电影审美灾难。从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说,娱乐消遣永远是人类必不可少的需求,从这一级需求来看,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是模糊的。从较高一级来看观众对电影的喜爱,则是更高的精神需求——艺术美感享受。在自我实现的审美需要下,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由于欣赏主体先在感知结构的不同而逐渐清晰明确。采用了多叙事模式、带有实验性质的电影在推动电影发展时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这种探索往往意味着高淘汰率。电影中表现性叙事与纪实性叙事的比重、影片包含的隐喻性符号与导演风格化倾向的体现,往往会帮助电影创作者在单叙事、双叙事或多叙事模式中做出相应选择。根据创作目的、作品主题与受众特征选择合适的叙事模式,将赋予电影作品更多内涵和价值。对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模式的探究,实则是对不同电影叙事模式阈值的探究,它既是电影审美与接受的“安全范围”,也意味着叙事破界的可能性。总而言之,电影有类型之分,有叙事方式之分,有逻辑是否自洽之分,有能否引发共鸣唤起思考之分,但或许永远不会、不应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评价之分。无论选择单叙事、双叙事还是多叙事模式,在电影故事吸引人的前提下去探索叙事边界,让观众持续保持期待,或许更有意义。
路瑶[2](2020)在《小说《四世同堂》的伦理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是老舍波折创作道路上回归自我、回归文学的里程碑,尽管对作家及作品的研究已层出不穷,但在伦理叙事方面的研究仍未形成体系。纵观老舍前期的小说,不难发现伦理是其创作的重要主题,并延伸出多种叙事类型,如同辈伦理、祖辈伦理、邻里伦理等,并在《四世同堂》中的表现得尤为成熟与深刻。首先是同辈伦理方面,老舍从相爱相杀的兄弟姐妹关系和复杂多样的婚恋状态两个角度展现了家国危难之下的人心冷暖。其次是祖辈伦理方面,作者着眼于祖孙、父子、婆媳等家庭关系,唤醒了家庭的教育意义,重拾了祖辈之间的和睦温情。最后是邻里伦理方面,展现了“与邻为善,以邻为壑”正反两面的邻里法则,并由布衣百姓之交拓展至民族国家之间,描绘了家国危难之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处以及超越民族的反思。这部小说彰显了作者创作态度的转变,是个人、家庭、社会及民族的伦理关系的庞杂糅合,显示了中国新文学对伦理认识的回归,更是正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力作。
王珂[3](2020)在《论老舍中短篇小说的传奇性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小说对于传统文学并非一种断裂性存在,在论述中国现代小说在西方影响下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叙事特征的同时,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之间的承袭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老舍小说之所以至今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便与其小说的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叙事风格紧密相关。中国小说来自于“说书”,老舍本人也喜欢这种叙事模式。而“传奇”作为中国传统小说的重要叙事模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舍的创作思维和审美追求,他有意无意地将古代传统的传奇叙事模式带入到自己的创作中,从而造就了其小说的传奇性色彩,这种传奇性色彩在他的中短篇小说中尤为明显。传奇性无疑为其小说带来了某种程度的神秘或奇异的审美品格,从而在总体上为老舍的现实主义文学渲染了几分浪漫主义色彩,给其作品赋予了特殊的艺术价值和魅力,而对其传奇性的解读正是为了拓新对老舍小说独特性艺术特征的认识。本文分为两章展开,第一章从老舍中短篇小说的情节内容及小说背后的传奇归旨入手。小说的传奇性并不意味着都是传奇而不现实的故事,老舍将传奇与现实做了融合,传奇中蕴含现实,现实里又透露传奇。传奇故事背后的寓言性又透露着老舍创作的价值归属,对文化的反思寓于形形色色的故事和人物之中。第二章是老舍中短篇小说传奇性的建构方式,包括修辞形态和人物塑造两方面。修辞形态包含说书情境、反讽、语言的民间传统,修辞形态是重要的传奇因素和来源。另外,人物是故事的核心,传奇人物塑造同样也是小说的灵魂。本章节从这两个维度解释了为何老舍的中短篇小说会富有传奇性特征。
姜一凡[4](2020)在《“俗世”理想的幻灭 ——论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文中认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老舍的文学创作和他所生活的北京密不可分,老舍与北京的联系也常常是老舍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不过,单一的现实主义研究思路已经对老舍研究产生了桎梏。因此,本次研究以美国学者利罕提出的“文学在城市化进程中与城市实现了双重构建”研究思路作为理论依据,通过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以老舍小说中的北京,以及其笔下的人物命运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详细讨论北京在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老舍对于这座城市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间的书写与记录,试图寻找出在老舍如何在作品中反映出了与北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特性,以及文本与城市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双重构建。以上述研究思路作为切入点,本着能够使老舍研究跳出现实主义研究方法与现实主义价值取向为其带来的桎梏的初衷,本次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范围、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梳理城市发展与文学史发展的关系,确定城市空间与小说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确定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详细论证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以及其作品中不同层面的幻灭结局;最后在第四部分中系统分析老舍小说中的幻灭结局同彼时北京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客观联系。
李枭[5](2020)在《老舍现代小说中的侠义书写》文中认为侠义在老舍现代阶段的小说创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老舍在他创作的第一篇作品《小铃儿》之中,便加入了许多的侠义元素。其后,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离婚》等小说中也有着形色各异的侠义人士。此外,老舍还创作了阐释他心中侠义文化的作品——《断魂枪》。侠义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它最初记载于先秦的史传之中,但却在文学领域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古典小说重要内容。老舍现代小说中的侠义书写是在多方面影响下形成的,其中有着中国传统侠义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还有着他自身对于侠义文化的喜爱。在不同的小说中,老舍塑造了形色各异的侠义人物。相较于传统侠义小说中武艺高强的大侠,老舍小说中的侠义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普通人,是挣扎生存的小市民。但老舍塑造的侠义人物同样的具备着行侠仗义、重恩图报、身怀武艺、舍生取义的侠义气质。同时,老舍还对侠义的局限性进行了反思,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救国救民之路。老舍有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对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他愿意投注自己的所有去拯救。侠义精神中所具有的仗义、勇武、忠诚和抗争,都是老舍在小说中反复强调的。通过对侠义思想的内化与深思,他希望可以用这些优秀的民族素质,冲洗掉民众身上不好的习性。同时,老舍还希望凭借中国特有的侠义精神,让中国的民众形成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在老舍现代小说的侠义书写中,老舍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进行创作,将自身沉浸在侠义人物身上,承载自身的情感。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老舍突出人物性格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鲜活人物。此外,老舍还继承了传统侠义小说中的叙事技巧,对传奇小说和大团圆结局进行了借鉴,以加强小说的通俗性。通过对侠义书写的研究,能够认识老舍对于文学创作的理解和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可以说,侠义成为了老舍的一个“符号”,这个“符号”蕴藏了老舍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蕴藏了老舍对于国民性与现代性的思考,是老舍于中国现代文学领域发出的独特声音。
卢颖[6](2020)在《初中语文教学整本书阅读实施探究 ——以《骆驼祥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整本书阅读自成为研究热词以来,越来越多学者和教师对其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但整本书阅读实施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有待研究。而《骆驼祥子》作为老舍代表作品,教学解读状况也不尽人意。基于以上现状,本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以《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为切口对初中整本书阅读实施模式进行研究,对新研究成果应用于《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为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经验。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选题意义,并对《骆驼祥子》和整本书阅读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包含五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是将新世纪研究成果应用于《骆驼祥子》的主题解读、形象解读和叙事特色分析,重点阐述了祥子身上所体现的厌女症倾向和男性气概;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将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课外阅读、名着阅读进行概念辨析,从而对整本书阅读的内涵进行定义,并提出初中阶段实施整本书阅读的依据和价值意义;第三章重点分析《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现状,从社会和教师两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第四章主要探讨初中整本书阅读实施课型和策略;而第五章则基于以上研究结论,尝试对《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实施提出教学设计。结语部分综述了本次研究结论,反思本课题研究中的优势与不足。
殷建东[7](2020)在《现代白话文建构与西语元素》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所论,现代白话文不限于语体或文体,应该包括从主体到语言修辞,乃至单个的字词句式;同理,西语元素也不限于语言形式的元素,宗教精神、文化思潮、修辞方式都为中国作家吸收化用而成为他们文学作品中的元素。由欧化而化欧达到自我建构,其最大的语言文学成就便是现代白话文的成功。五四白话文运动,不是偶然事件,它有其发生的渊源与历史背景。五四是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最高潮部分。从晚清到民国之初的启蒙运动表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三部曲,启蒙的思想内涵也不断深化,由追求“富国强兵”到“兴民权”,再到改造国民性和全面的文化更新。在这个逐步深入的启蒙过程中,“欧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中国的传统文化则地位越来越低下。洋务运动的意图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戊戌变法的主旨是改良政治体制“中西会通”,新文化运动的宗旨则是要全盘引进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体系以实现国民性的彻底改造。具体表现在文学上,便是以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倡导的白话文运动。西化不可避免,其中以钱玄同矫枉过正提出要全盘西化、废除记载孔子学说道家学派的汉字代之以ESPERANTO(世界语)为着。中国传统文化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西学也有相当的历史。西学在五四时期一涌而入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汇形成对峙,必定有交融衍生,从而形成两种文化之间的空罅。中国现代白话文的建构正是在赓续传统文化、立足中国现代语境和汲取西学叙事资源的基础上发生进行。目前我们的研究大多聚焦在传统白话文到现代白话文的“文化转向”,多理论的批评,却缺少了对“白话”到“国语”、从传统白话文到“国语的文学”过程中“语言转向”这一重要环节的研究,对“语言转向”这一环节中的西学影响研究更是缺乏。本文着重论述现代白话文建构与西语元素的关系,基本框架是选择显而易见、有双语或多语背景的新文学作家作品为典范,以传统白话文为比较对象,从欧化的角度分析现代白话文型塑过程中西语元素的介入。细大不捐,细到西式标点符号的进入与修辞,大到篇章结构的欧化布局和欧化句法的形成、再到欧化思想影响下的意识转型。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绪论部分首先厘清现代白话文建构所涉及的相关关键词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如白话,方言,官话,国语的定义与关系;如文学的两种书面语系统;又如国语的文学,白话文运动和现代白话文的界定与关系,并综述相关研究成果与所得启示。其次剖析现代白话文建构与西语元素的互融肌理。从传统文学的句读到西式标点修辞,从口语短句到欧化句式,从传统的到欧化的行文篇章布局,一直论述到西潮冲击下意识的欧化转型,并遴选出三位作家——鲁迅,老舍,林语堂——及其作品作为典范。第一章主要论述鲁迅心声与白话文小说的开端,分为两节。第一节主要论述《狂人日记》的心声。文章由《狂人日记》的私语(非典型性对话)切入,引出“心声”概念,分析小说深切、特别的叙事策略;知人论世发掘鲁迅心声源流及其社会政治背景,小结提出谜思引出第二节。第二节主要讨论《狂人日记》中对西式标点符号“……”的修辞匠心运用。在文本细读基础上,结合鲁迅小说《狂人日记》前后的文章及西式标点符号“……”进入五四的白话文语境,研讨“……”于《狂人日记》、于鲁迅之修辞作用,从而管窥西式标点符号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第二章重点分析老舍对现代白话文建构所作的贡献。第一节从结构、内容和句式谈老舍小说的欧化现象。其中欧化的内容部分主要从西方文学特有的“灵”的文学切入,欧化的句式部分则是回到欧化白话文形成发展的历史现场、结合科学的语言学分析清晰地阐述了何为欧化句式;第二节谈老舍主动赓续以口语白话为基础的传统白话文叙事,对欧化句式作“化欧”处理;第三节则是论述老舍小说对桐城散文作法的赓续;第四节讨论老舍自觉融合古文音韵叙述资源与西语声音修辞,为现代白话文增添视觉与听觉上的美感。第三章着重描述林语堂的欧化精神与其向中国传统文化寻根,并在摸索与实践中形成“中西体用”美学思想的过程。论述的框架依林语堂所经历的几种重要期刊而定,基本按时间顺序逐步展开。如此分类只为比较清晰地分析其“中西体用”美学思想在各个时期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及对其实践所造成的影响,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孤立看待。第一节讲述林语堂欧化精神的形成与“中西体用”美学思想的辩证关系;第二节重点讨论《语丝》时期的欧化思想与欧化文字;第三节偏重描述“大荒中孤游”时期辑译《新的文评》从而文学入门;第四节探讨林语堂在《中国评论周报》主持“小评论”专栏时期对英国“闲谈体”散文的吸纳和采用;第五节讲《论语》时期对“西方文学一派”的“幽默”的提倡;第六节分析林语堂为源于西学的“表现说”和闲谈体散文寻根于晚明公安派的“言志”、“小品文”,提出性灵说、近情说。总的说来,论文在合理遴选典范作家作品和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以文本细读方式分别抓住切入点进行抽绎,对各个作家作品研究成线、合而成面,以现代白话文建构理论提升成体,从西学影响角度见证并尝试填充传统白话文到现代白话文这一“文化转向”过程中的“语言转向”空罅。
张太兵[8](2016)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家族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家族小说是当代文学小说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门类,与其他类型相比,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显现出殊异的景象,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藉此窗口,既可以考察家族小说的源流、主题、叙事、审美等走向,亦可审视当代文学的回归本体之路。论文以当代文学中的家族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赵树理、梁斌、欧阳山、柳青、朱晓平、莫言、霍达、苏童、陈忠实、王安忆、李锐、张炜、周大新、庞瑞垠、李佩甫、范剑平、阿来、王蒙、张炜、桑邑、刘震云、高建群、余华等人家族小说文本的研读,阐释家族文化与家族小说内在关系,梳理家族小说的源与流、时间分期与主题呈现等问题。论文共九章,论题集中在两个方面展开。一至五章侧重讨论家族小说“写什么”,六至九章则主要讨论家族小说“怎么写”。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探讨家族小说的叙述视角、叙事模式、叙事利弊及家族小说中蕴含的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元素,找寻家族小说创作的规律及走向,挖掘文本中潜隐的文化、思想、政治、经济等因素。讨论家族小说中的历史书写怎样最大可能逼近历史真相、历史本相,规避人物形象塑造雷同化、平面化、符码化等问题,进而阐释家族小说的审美价值。
李雪莹[9](2016)在《老舍留英时期长篇小说叙述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老舍一生留下了大量着述,其中以小说成就最为瞩目。其早期小说中的叙述者在讲述方式、价值立场等方面体现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特征,本文即以老舍在英国期间创作出的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以及《二马》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的叙述者问题。老舍于1924年写作出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之后分别创作出了《赵子曰》和《二马》。他出生的年代以及时代氛围赋予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留英经历提供给他接触西方价值观念的机会,二者之间的冲突矛盾也体现在了老舍所创造的叙述者身上。这种矛盾不仅表现在叙述者的讲述方式上:既习惯于权威叙述者的叙述模式又表现出了非权威主体的讲述特征,也体现在叙述者对各种冲突所进行的价值选择上在面对新旧价值观冲突时表现出的迷茫不安。叙述者作为小说中完成讲述的主体人格,他如何存在显示出了这个叙述者对讲述权力、责任的理解,同时从他的讲述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这样一个主体人格对小说中的各种人生观念、文化冲突持有何种理解。本论文将采用文本细读、叙述学等方法,分为四章来论述老舍早期三部长篇小说的叙述者问题。第一部分绪论说明研究问题及研究现状,阐明研究意义及方法;第二部分论述老舍早期长篇小说中叙述者的讲述特征,分析中国传统小说叙述模式在老舍笔下叙述者身上产生了何种影响,以及在西方叙述特征影响下,叙述者有着何种努力;第三部分分析这样一个叙述者从讲述中表现出了何种人格特征,而这也关涉到了一个现代人如何建构自身的理解认知;最后一部分论述老舍早期叙述者在其之后创作中以及在现代文学语境中有何意义。本论文希望能通过对老舍在英国时期作品中的叙述者进行研究,了解现代文化生成过程中,这样一个讲述主体对不同文化观念的冲突有着何种看法与表现,他怎样去认知当时的世界,怎样去表达自我。
章涛[10](2016)在《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建制运动,知识分子改造对当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有其特殊的研究意义。第一,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看,知识分子改造运动是毛泽东现实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构想中关键的一环,与当代中国前三十年的政治文化与意识形态建构紧密相关,也与八十年代中国二度现代性转型有直接联系。因此,改造虽然以政治运动的面目出现,但其承担的历史和思想内涵要远远大于革命的暴力规训,涉及的关于知识、意识形态的曲折想象,也远非"反智主义"可以概括;第二,从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来看,改造可以被视作某种"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一一它上承了现代知识分子自我启蒙、自我忏悔的内在要求,下启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精英的群体性失语。换句话说,改造运动的发生是知识分子主体与意识形态客体双重作用的结果,而它对当代知识分子在新时期后的主体重建具有延续性的影响。最后,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说,极端化的改造运动毫无疑问是应该被否定的,但如何跳出二元对立的思维结构对"知识分子改造"进行知识性的梳理,而不是无视了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制度建设的基本需要与无可避免的矛盾,将对制度、革命和政治权力的反思简而化之地推向对整个社会体制乃至于意识形态的否定,则不但关系到我们今天是否能还原历史语境,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内部逻辑给出一个较为客观公允的结论的问题,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准确把握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心灵史。基于此,本论文将从制度的建构,主体身份的认同,文本阐释三个角度,考察知识分子改造这一政治事件在"历史现场"与"文学想象"两个话语场中呈现的各异面貌。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从马恩原典和党关于知识分子管理、培养和批判的史料的互读中,对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理论资源及其历史误读做了耙梳。同时,也对这种误读所造成的种种悖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的阐释。最后,结合新时期的文艺政策,探讨了知识分子改造在"文革"后的"承继"与"变体"。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宏观角度,以左翼文学、延安文学和当代"前三十年"为界,梳理知识分子在时代语境变迁下的不同文化人格状态与生存处境。同时,对运动的发生、发展和主要釆取的方法、模式作出必要的交代。第二章从制度的建构入手,探讨组织化的单位结构和意识形态化的批判体制对知识分子改造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前者以提供物质生活保障和社会地位等方式,为改造的顺利进行提供外部条件,而后者则通过与政治权力结合的方式,推行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审美范式与文化逻辑。但制度又是以人为根本的,或者说思想改造的悖谬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怀揣着不同目的进入"制度"的知识分子。因此,本章还以专节讨论了掌握话语权的"中心作家"在运动中的不同表现,以呈现历史本身的复杂面。第三章承接第二章的体制研究,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出发讨论作家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叙事立场的迁移。在"前三十年",知识分子大多全盘接受了意识形态的改造要求,自觉成为革命宣传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但是,这种身份认同的原因又是极其多样的,当个人的因素参杂进来时,就需要我们分别分析。八十年代以后,集权政治指挥下的破坏性改造被指认为"历史错误"而得到逐步纠正,归来者们随之通过叙述悲惨的改造经验,来重新建构启蒙者的言说身份,但在这一过程中,创作主体和主流话语又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同构关系。直到后现代主义兴起,知识分子越来越走向个体立场,他们所表现出了身份认同才真正趋于多元化。第四章和第五章转入对文本的具体考察,分别从知识分子形象建构与审美范型流变两个角度,讨论当代文学中改造题材的叙事流变。在这部分中,笔者没有从狭义的"形象分析"和"审美范式"角度阐释作品,而是力图在形象学、叙事学与思想史、文化史的中间建立起一套动态平衡的阐释机制,不只告诉读者有哪些形象和叙事手法,更要从这些表征性的符码背后找到不同时代话语留下的文化印记。结语一定程度上跳脱出"前三十年"意义上的"改造"概念,思考后现代语境中知识分子的思想困境和重归精神高地的可能性,并从专业化和道德化两方面提出了新的"自我提升"和"自我改造"要求。
二、老舍小说叙事模式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舍小说叙事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叙事概念溯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成果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文本叙事与镜头叙事 |
第一节 叙事理论发展概述 |
一、古典叙事理论 |
二、经典叙事学 |
三、后经典叙事理论 |
第二节 电影叙事实践与发展 |
一、欧美小说对电影叙事的影响 |
二、电影作为一种语言 |
三、电影叙事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
一、自我建构空间差异 |
二、依附与反哺 |
三、改编:忠于原着,再现精髓 |
四、叙事与交流 |
第二章 作为电影故事基本架构的单叙事 |
第一节 电影单叙事历史地位的形成 |
一、电影单叙事概念界定 |
二、电影单叙事的经典性 |
第二节 电影叙事节奏与隐性叙事元素 |
一、剧本的叙事节奏 |
二、色彩的叙事节奏 |
三、音乐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单叙事并不绝对 |
一、单叙事是一种叙事倾向 |
二、单叙事不意味着单一 |
第三章 双叙事给电影叙述带来的改变 |
第一节 叙事观念与方式的嬗变 |
一、跨学科视野下的电影叙事观 |
二、电影双叙事的界定 |
第二节 电影双叙事分析 |
一、双线交替叙事 |
二、两段式叙事 |
三、双视角叙事 |
第三节 双叙事对电影欣赏的影响 |
第四章 多叙事,电影故事的另一种可能 |
第一节 电影多叙事出现的必然 |
一、社会变革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
二、电影艺术重心的漂移 |
第二节 电影多叙事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电影多叙事模式 |
一、多角度叙事 |
二、拼图式叙事 |
三、多线程起点重置式叙事 |
第四节 电影多叙事的实验性特征 |
一、叙事的实验性 |
二、导演意识的实验性 |
第五节 电影多叙事的审美边界 |
一、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 |
二、电影故事的叙事边界 |
三、从单叙事到多叙事:电影叙事探索的殊途同归 |
第五章 叙事与选择 |
第一节 电影镜头的两种叙事倾向 |
一、表现性叙事 |
二、纪实性叙事 |
三、只是倾向而已 |
第二节 叙事符号的隐喻性与风格化:导演意识与导演选择 |
一、隐喻性 |
二、风格化 |
第三节 电影叙事选择与影片效果 |
一、单叙事:故事至上 |
二、多叙事:电影审美接受的两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小说《四世同堂》的伦理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界说与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阶段与发展 |
第一章 前期作品的伦理价值 |
一、两性关系的悲剧性 |
二、血缘关系的解构化 |
三、社会伦理的多样性 |
四、爱国情怀的突出性 |
第二章 《四世同堂》的同辈伦理 |
一、兄弟姐妹关系的对比性 |
二、两性婚恋关系的传统性 |
第三章 《四世同堂》的祖辈伦理 |
一、子子辈辈的榜样传承 |
二、非血缘关系的理想色彩 |
第四章 《四世同堂》的社会群体伦理 |
一、邻里相处的双面原则 |
二、超脱民族的人性光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论老舍中短篇小说的传奇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传奇世界的主题 |
第一节 现实中的传奇 |
第二节 传奇中的现实 |
第三节 传奇的旨归 |
一、文化反思 |
二、文化挽歌 |
第二章 传奇世界的建构 |
第一节 修辞形态运用 |
一、说书情境 |
二、语言的民间文化传统 |
三、反讽 |
第二节 传奇人物塑造 |
一、底层江湖传奇人物 |
二、都市传奇下的病态人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俗世”理想的幻灭 ——论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城市空间发展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 |
2.1 城市诞生的原因与组成基础 |
2.1.1 城市的起源 |
2.1.2 城市的两种特性 |
2.1.3 城市的三重空间 |
2.2 城市发展催生了小说繁荣与传播 |
2.2.1 城市化推动了小说的发展与普及 |
2.2.2 城市规则与文学创作相互构建与影响 |
2.3 老舍与北京 |
2.3.1 老舍鞭策现实的创作目的 |
2.3.2 老舍的“不完全市民身份”与“非典型现实主义创作” |
2.3.3 乡土文明对北京“城市化”进程的干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 |
3.1 老舍小说中城市的物质构成 |
3.1.1 老舍小说中城市中的地理空间 |
3.1.2 老舍小说中城市中的人物阶级 |
3.1.3 老舍小说中城市中的“京味儿”语言 |
3.2 老舍小说中城市的制度构成 |
3.2.1 老舍对上层建筑的总体书写 |
3.2.2 老舍对上层建筑的失望态度 |
3.3 精神空间:老舍小说中普遍的幻灭叙事 |
3.3.1 世俗理想的幻灭 |
3.3.2 现代启蒙的幻灭 |
3.3.3 社会根基的幻灭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老舍小说中“幻灭书写”与城市发展的联系 |
4.1 老舍小说中“幻灭书写”与城市物质空间层面的联系 |
4.1.1 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在老舍创作中的失语 |
4.1.2 处于乡土与工业之间的老舍 |
4.2 老舍小说中的“幻灭书写”与城市制度空间层面的联系 |
4.2.1 上层建筑的杂糅与模糊 |
4.2.2 中层制度的生存困境 |
4.2.3 基层制度的“破”与“立” |
4.3 老舍小说中幻灭书写的必然性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老舍现代小说中的侠义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老舍现代小说中侠义书写的生成 |
2.1 侠义的源流 |
2.2 老舍现代小说中侠义书写的生成 |
2.2.1 侠义文化的影响 |
2.2.2 地域文化的影响 |
2.2.3 作家自身的喜爱 |
第三章 老舍现代小说中侠义的独特呈现 |
3.1 老舍现代小说中侠义人物的类型 |
3.1.1 仗义行侠型 |
3.1.2 重恩图报型 |
3.1.3 身怀武艺型 |
3.1.4 舍生取义型 |
3.2 老舍现代小说中的侠义思想 |
3.2.1 展现平民的责任与担当 |
3.2.2 传达对义的践行与追求 |
3.2.3 对于侠义局限性的反思 |
3.3 老舍侠义之道的发展变化 |
第四章 老舍现代小说中侠义书写的深层意蕴 |
4.1 老舍思想精神的投射 |
4.1.1 以侠义补偿人生缺失 |
4.1.2 行动方能救国与救民 |
4.2 促进民众觉醒的诉求 |
4.2.1 重振抗争精神 |
4.2.2 重塑国民性格 |
4.2.3 形成家国意识 |
第五章 老舍现代小说中侠义书写的策略 |
5.1 第三人称叙事视角 |
5.2 不同性格人物的塑造 |
5.2.1 扁平的人物形象 |
5.2.2 圆形的人物形象 |
5.3 对古典小说叙事模式的继承 |
5.3.1 对传奇小说的借鉴 |
5.3.2 团圆式的故事结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初中语文教学整本书阅读实施探究 ——以《骆驼祥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有利于促进《骆驼祥子》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 |
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提升语文素养 |
三、有利于推进初中整本书阅读研究、改善阅读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骆驼祥子》文学研究 |
二、《骆驼祥子》教学解读 |
三、整本书阅读研究 |
四、总结 |
五、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一章 《骆驼祥子》新解读 |
第一节 主题解读 |
一、阶级革命视角 |
二、城乡视角 |
第二节 形象解读 |
一、厌女症与祥子 |
二、男性气概与祥子 |
三、虎妞形象分析 |
第三节 叙事特色 |
第二章 初中整本书阅读概述 |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概念及特点 |
一、阅读与整本书 |
二、整本书阅读与单篇阅读、课外阅读、名着导读 |
三、整本书阅读与语文课程 |
四、初中整本书阅读内涵及特点 |
第二节 初中整本书阅读实施依据 |
一、初中整本书阅读理论依据 |
二、初中整本书阅读现实依据 |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价值和意义 |
一、推动语文课程的内外整合 |
二、培养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方法 |
三、提高语言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
四、培养健全人格,提升审美情趣 |
第三章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
第一节 调查内容及其他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
一、学生阅读情况调查分析 |
二、教师指导情况调查分析 |
第三节 成因分析 |
一、社会环境影响阅读风气 |
二、教师缺乏充分的指导和认识 |
三、小结 |
第四章 初中整本书阅读实施课型与策略 |
第一节 读前激趣课及其策略 |
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
二、指导阅读方向,商讨阅读计划 |
三、了解阅读基础,传授阅读方法 |
第二节 读中指导课及其策略 |
一、了解阅读进度,品析重点片段 |
二、尝试以问带读,推动深入阅读 |
第三节 读后交流课及其策略 |
一、多种方式互动,交流阅读成果 |
二、多种方式评价,巩固阅读成果 |
第五章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
第一节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背景 |
第二节 《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
第三节 《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特点 |
一、立足理论,回归生活 |
二、以生为本,遵循规律 |
三、学生主体,教师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现代白话文建构与西语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现代白话文与白话、白话文运动 |
1.1 方言,白话,官话与国语 |
1.2 文学的两种书面语系统: 白话文/文言文 |
1.3 国语的文学与白话文运动 |
1.4 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与启示 |
二、现代白话文建构与“欧化” |
2.1 从句读到西式标点的修辞 |
2.2 从口语短句到欧化句式 |
2.3 现代白话文: 西潮·欧化·意识转型 |
2.4 作家作品典范: 鲁迅、老舍、林语堂 |
第一章 鲁迅心声与现代白话文的开端 |
一、《狂人日记》的心声 |
1.1 《狂人日记》的私语与显性对话 |
1.2 《狂人日记》心声 |
1.3 心声的源流 |
1.4 心声与遵命 |
1.5 小结 |
二、《狂人日记》“省略”修辞管窥 |
2.1 “……”修辞·虚/实辩证 |
2.2 “……”的五四白话文语境 |
2.3 省思与省略的“吃/救”脉络 |
2.4 小结 |
第二章 欧化/化欧·汲古/融西:老舍熔铸现代白话文 |
一、老舍小说之欧化 |
1.1 长篇小说形式的欧化: |
1.2 内容的欧化: “灵”的文学 |
1.3 句式的欧化 |
二、老舍小说文字之化欧 |
三、老舍小说为文之汲古 |
四、老舍小说之中西圆融 |
五、小结 |
第三章 “中西体用”: 林语堂文学创作与欧化 |
一、林语堂的“中西体用”与“欧化的精神” |
二、《语丝》时期的欧化思想与文字 |
三、《新的文评》辑译 |
四、The Little Critic(“小评论”):Familiar Essay(闲谈体散文) |
五、《论语》的“幽默” |
六、《人间世》的“性灵”、《宇宙风》的“近情” |
七、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家族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 论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 论题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家族、家族文化与小说文本 |
第一节 家族、家族文化与家族小说 |
第二节 作家的家族情怀与经验书写 |
第三节 家族文化对文本的浸润与滋养 |
第二章 家族小说的源与流 |
第一节 家族小说溯源 |
第二节 家族小说流变 |
第三章 当代家族小说创作的时间分期 |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的家族小说 |
第二节 1980年代的家族小说 |
第三节 1990年代以来的家族小说 |
第四章 当代家族小说的主题呈现 |
第一节 个体、家族、民族的整合 |
第二节 宏大主题的消解 |
第三节 个人话语的重建 |
第五章 当代家族小说的历史书写 |
第一节 家族小说的抗日战争书写 |
第二节 家族小说的土地改革书写 |
第三节 家族小说的“文化大革命”书写 |
第六章 当代家族小说的叙述视角 |
第一节 全知视角与次知视角 |
第二节 “正常人”视角与“非正常人”视角 |
第三节 魔幻叙述与现实书写 |
第七章 当代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 |
第一节 家族小说的村落史模式 |
第二节 家族小说的家族史模式 |
第三节 家族小说的权力斗争史模式 |
第八章 当代家族小说叙事的利弊阐释 |
第一节 寻根的复杂性 |
第二节 审美的多元化 |
第三节 真实与虚构之间的错位 |
第九章 当代家族小说的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元素 |
第一节 家族小说的文化学元素 |
第二节 家族小说的社会学元素 |
第三节 家族小说的心理学元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老舍留英时期长篇小说叙述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叙述者地位:主体权威中的现代萌芽 |
2.1 说书身份的选择:老舍创作的起点 |
2.2 叙述主体分割中的视角与声音 |
2.3 主体权威消解的初步尝试 |
第三章 叙述者立场:新旧价值冲突中的认同选择 |
3.1 叙述者的两种态度:嘲讽或同情 |
3.2 叙述者的国族认同观念:自卑焦虑 |
3.3 人物命运选择的困境:彷徨与不安 |
第四章 老舍早期长篇小说叙述者的文学史意义 |
4.1 早期作品奠定的老舍个人叙述者特色 |
4.2 老舍早期小说叙述者于现代文学史的意义 |
第五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发生与反思 第一节 |
阶级话语的错位与知识分子的改造悖论 第二节 |
研究现状的梳理 第三节 |
基本概念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
思想溯源与历史发展 第一节 |
左翼作家的自我改造与延安文艺整风的发生 第二节 |
当代知识分子改造的方法与形式 第二章 |
文学制度的建立与思想改造的展开 第一节 |
文学组织的建立与改造的外部保障 第二节 |
文学批评制度的建立与改造的内部操作 第三节 |
"中心作家"与改造的话语权 第三章 |
知识主体的身份认同与创作立场 第一节 |
社会转型与作家的身份认同 第二节 |
改造运动中政治身份的多重认同路径 第三节 |
新启蒙立场的生成与思想改造的余音 第四节 |
个体化的历史叙述与其内在矛盾 第四章 |
文化语境的变迁与文学形象的转向 第一节 |
改造叙事中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 第二节 |
知识:难以消弭的"他者"想象 第三节 |
苦难:从革命的殉道者到权力的受难者 第四节 |
人民:历史主体的建构与退场 第五章 |
时代嬗变下改造叙事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
叙事的"去政治化"与日常生活的呈现 第二节 |
暴力的现代性诠释与审美的偏误 第三节 |
审父叙事与知识分子受难神话的解构 结语 |
未完成的知识分子"自我改造" 第一节 |
问题的提出:后现代时期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第二节 |
由文本到现实:另一种意义的"自我改造"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科研成果 |
四、老舍小说叙事模式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D]. 彭佳琪. 吉林大学, 2021(02)
- [2]小说《四世同堂》的伦理叙事研究[D]. 路瑶. 暨南大学, 2020(06)
- [3]论老舍中短篇小说的传奇性特征[D]. 王珂. 青岛大学, 2020(02)
- [4]“俗世”理想的幻灭 ——论老舍小说中的“城市书写”[D]. 姜一凡. 燕山大学, 2020(01)
- [5]老舍现代小说中的侠义书写[D]. 李枭. 延边大学, 2020(05)
- [6]初中语文教学整本书阅读实施探究 ——以《骆驼祥子》为例[D]. 卢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现代白话文建构与西语元素[D]. 殷建东. 扬州大学, 2020(04)
- [8]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家族小说研究[D]. 张太兵.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7)
- [9]老舍留英时期长篇小说叙述者研究[D]. 李雪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10]制度·主体·文本 ——当代文学史视域下的“知识分子改造”研究[D]. 章涛. 浙江大学,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