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井排矸多媒体轨道运输监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鹏亮[1](2021)在《固料特性对煤矿充填料浆流动性影响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煤矿胶结充填开采可大规模消纳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同时显着控制采煤沉陷,是绿色开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以矸石为骨料的充填料浆管道输送阻力损失大,多数条件下依赖泵送,设备投入高、堵管事故频发。受到流动性能优越的风积砂似膏体料浆的固料组份特性启发,提出优化固料组成以提高料浆流动性、降低管输阻力损失的思路。本文通过建立骨料颗粒悬浮态力学模型、固料静水沉降实验、料浆流动度实验、料浆流变实验等,分析了不同组合的骨料(风积砂和各粒径矸石)和粉料(粉煤灰、水泥、生石灰等)对充填料浆流动性的影响,并对输送管道管径设计方法提出优化。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煤矿充填料浆常用固料物理性能测试表明,粉煤灰、水泥、生石灰等胶结料,粒径一般0.1mm以下,相对于矸石和风积砂骨料,称为“粉料”。粉料颗粒在水中形成“絮网结构”,提高了骨料颗粒的介质阻力,构成骨料的悬浮液;骨料颗粒则破坏细颗粒之间的作用力,弱化“絮网结构”。研究提出采用骨料颗粒的悬浮性作为评价充填料浆在管道中的输送状态的指标之一。(2)建立了骨料颗粒在宾汉姆体料浆中悬浮力学模型,得到骨料颗粒沉降阻力大小、沉降末速、最大不沉粒径的影响因素及表达式,并分析了料浆中球形颗粒(群)和不规则颗粒(群)的悬浮态。表明骨料颗粒越大、形状越不规则、数量越多,使其悬浮所需的料浆屈服应力越大。(3)综合固料颗粒静水沉降实验、料浆流动度实验和流变实验得出:不同粒径的矸石颗粒在料浆中呈现不同的特性,0.315mm以下细颗粒矸石呈现和水泥、粉煤灰等相似的特征,可作为粉料使用,据此开发了粗细混合纯矸石膏体(浓度80%)充填材料,为井下充填处置矸石提供了新途径;粗颗粒矸石在一定粒径下,随粒径增加而提高料浆流动性,但当粒径增加到一定数值时,料浆离析、泌水。表明矸石骨料最大粒径应与灰浆性质呈合理匹配关系方能实现最佳流动性。(4)实验结果表明,0.315mm粒径以下矸石颗粒静水沉降速度小,且与水构成的浆体均质性好、流动度较大,呈现和水泥、粉煤灰等相似的特征。因此认为0.315mm是矸石颗粒作为粉料或骨料的粒径界限。据此开发了粗细混合纯矸石膏体(浓度80%)充填材料,并通过降低矸石骨料最大粒径,提高了料浆流动性,满足泵送管道输送要求,为井下充填处置矸石提供了新途径。(5)提出“倍数法”计算单位长度弯管阻力损失方法,通过试验测得自流浆体单位长度局部损失与沿程阻力损失的倍数关系,丰富了浆体输送管径设计理论。
张坤[2](2020)在《煤矿地面排矸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政策对能源生产提出的清洁低碳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矿设备的更新换代、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过程的控制自动化越来越重要。煤矿排矸系统涉及到矿车的运输、翻矸、矿车提升等控制过程,对各过程实现互联控制以及故障自动检测是更新煤矿排矸系统的关键。不仅能够提高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有效性,保证高效工作,同时也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占用及浪费。本文对煤矿排矸地面运输系统的主要结构进行阐述,包括矿车地面运输系统、翻矸系统和绞车提升系统,通过分析该矿井各个环节运输能力匹配度,确定了制约排矸系统能力的关键点在于地面机车运输系统和地面矸山提升运输系统,为后续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基础,并设计了地面排矸运输系统优化设计的整体方案。本文对全自动地面排矸运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阐述,对排矸地面运输系统全自动化实现主要有三方面的改进研究:运输机车联动控制系统、矸石山绞车无人全自动电控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完成了运输机车联动控制系统工艺流程设计,并给出了系统配置与网络拓扑;完成了矸石山绞车无人全自动电控系统的程序逻辑设计,并给出了变频器的具体参数设置;最后给出了视频监控方案设计。针对排矸运输系统掉道故障检测问题,分析多种检测实现方案,并对相应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估。通过比较分析拉力检测、红外线检测、电流检测以及振动检测四种方案实现的优缺点,振动检测选型和安装简单可靠,通过频谱进行判断,检测精度较高,并可通过电机、联轴器、滚筒等多点安装校验比对判断,误动作率极低,并设计了基于振动检测的排矸运输系统掉道故障检测方案。论文通过对提升机加速段、匀速段、减速段时电机工作基频为25Hz、10Hz、40Hz的掉道试验多点振动频谱分析,得出电机轴承处的振动数据作为检测翻矸车掉道现象的效果最优。掉道故障检测程序的实现以电机轴承处的振动数据作为判断矸石车掉道的依据,同时选择齿轮箱处的振动数据作为校验判断结果,从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该论文有图43幅,表4个,参考文献55篇。
韩玥[3](2019)在《岩巷钻爆法快掘作业线的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东部矿区由于开采年限较久,矿井面临资源日渐枯竭、生产接续紧张等问题,加快采区开拓进度成为该部分煤矿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我国综掘机存在故障率高、对硬岩巷道适应性差、能耗大等问题,相当一部分矿井岩巷掘进仍以钻爆法为主。本文选取山东能源集团某矿北大巷延伸段为研究对象,对岩巷钻爆法快速掘进作业线进行了工程应用研究。通过现场调研、理论分析,总结归纳了影响该矿岩巷快速掘进的因素主要为机械设备、爆破方式、管理方式以及劳动组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影响因素权重分析,得出各因素的重要度排序依次为:设备选型>爆破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断面大小>围岩硬度,并根据影响因素的重要度针对性提出了改进措施,最终形成了适用于该矿地质及技术条件的岩巷快掘作业线。论文主要取得如下成果:(1)研究了机械化装备水平、施工工艺、工序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对巷道掘进速度的影响,利用AHP理论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权重分析;根据各因素对岩巷掘进速度影响的重要度排序,针对性地确定了适用于该矿大断面硬岩巷道快速掘进的机械化作业线及工艺、工序。(2)提出了以CMJ2-17型液压钻车、ZWY-160/56.5L型挖掘式装载机、SD-80型胶带输送机为主要设备的岩巷掘进机械化作业线,实现了速钻、快装和连运。提出了“4-3-3”大循环作业方式,即:劳动组织三天一个循环周期,第一天四班掘进,后两天三掘一喷,改变了煤矿原有的“三掘一喷”劳动组织模式,实现了各工序间的平衡、协调作业,提高了主要工序的作业效率。(3)提出了“双掏槽技术+反向装药爆破技术”、“机载液压前探临时支护+挖掘式装载机排矸”、“机械掘水沟”等新型工艺,提高了岩巷掘进速度,创出了该矿大断面岩巷钻爆法掘进单进新水平。研究成果现场应用情况良好,取得了大断面岩巷炮掘班进4 m、日进13 m、月进190 m的矿区新水平。形成的大断面硬岩巷道快速掘进技术、工艺及装备对于山东能源集团下属类似条件矿井的岩巷快速掘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论文包含图26幅,表格28个,参考文献136篇。
任萍[4](2019)在《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与路由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多种办法和措施来保障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建设智慧矿山,实现煤矿井下无人值守、少人作业就是一个重要举措。对煤矿井下物联网系统尤其是感知层和传输层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对于推进我国煤矿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煤矿产业结构更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煤矿井下无人值守、少人作业这一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本文从煤矿井下环境和设备参数获取和传输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矿井环境和现有煤矿网络感知层和网络层特点,对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的构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利用煤矿井下现有网络资源和电机车、人员的移动,在不增加移动设备、少增加感知装置的情况下,通过“有线固定节点+无线固定节点+无线移动节点”的方式构建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从而对矿山人员、环境、设备进行全面感知,保证了煤矿环境及设备参数的实时传输和矿井上下实时动态响应。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有线+无线固定节点+无线移动节点的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实现了对矿山人员、环境、设备状态信息的全面感知。(2)设计了煤矿井下物联网的智慧感知层与异构传输层。通过分级分类感控、协同感知、定义统一规范的接口,实现了煤矿井下多种信号的有效有序处理。研制的异构融合网关,实现了煤矿井下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3)提出了一种煤矿巷道无线通讯拓扑机制,建立了感知节点间方向性低误报感知模型,优化了煤矿井下异构融合网络及其节点拓扑结构,提高了煤矿井下移动机会感知网络的可靠性。(4)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移动机会感知网络布置策略,应用改进的卡尔曼节点交互预估模型,对受控移动节点的动态路线规划,以最小成本最大限度实现了井下物联网的全面覆盖。(5)为适应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中节点异质性、节点移动泛周期性等特点,设计了基于节点间历史相遇信息统计的路由算法,通过对节点历史信息的分析、受控移动节点与固定信息交互预估,实现了移动节点的路由和数据转发。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所需四类节点的软件和硬件,应用基于LoRa的低功耗广域网构建了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并在煤矿井下巷道部署网络进行现场实验。通过数据传输实验,节点间一次相遇的数据交互量最大达到1200KB/s,实现了煤矿井下环境中节点间有效通信。通过数据采集和网络覆盖实验比对,引入机会网络后,煤矿井下的网络覆盖率比只用固定有线节点的10%提高到95%,显着提高了煤矿井下网络覆盖率,引入受控移动节点后,网络性能和感知传输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工业性实验证明了该机会网络和路由算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我们将机会网络应用于煤矿井下斜巷运输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的研究工作为煤矿物联网的智能感知和传输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基础,将进一步推动煤矿物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从而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图[38]表[9]参[125]
曹东京[5](2019)在《枣庄矿区新旧动能转换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对煤炭行业装备发展水平及生产系统的研究,结合枣矿集团各矿区实际生产情况,开展优化生产系统、提升装备水平,从而实现新旧动能模式的转换,推动了煤炭企业全面无夜班生产作业、周末休息等新型劳动组织方式的变革,让煤炭行业职工“公务员式”工作成为可能。主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对矿井三大系统进行分析,总结了采煤取消夜班作业需满足的三个基本要求:工作面生产能力>运输缓冲能力>主井提升能力,为优化生产系统带动劳动组织模式变革奠定了基础。2)提出了“洗选前置、精煤前置”的思想,充分释放装备效能,实现矿井利润最大化,研究了井下膏体充填技术,解决了分离矸石的去向问题,缓解了主副井提升的压力。3)优化了全流程原煤生产系统,形成了集约高效的生产模式,通过革新支护工艺进一步减少回采期间的人工占用,大力实施煤仓扩容,为停产不停运创造了条件。4)形成了矿井全套的生产系统智能化装备升级方案,尤其在采掘工作面装备升级方面,以智能自动、少人无人化方式代替传统作业模式,实现了符合现场实际的生产装备最优配置,并具备作为行业标准进行推广应用的条件。5)研究了超前支护的方式,提出“超前加固、主动支护、矿压观测、取消单体”的组织方式。全面升级采、掘装备,持续优化生产系统,精简人员占用,提升了人员工效。该论文有图39幅,表7个,参考文献106篇。
廖振国[6](2019)在《视频多媒体矿灯在煤矿小型斜巷轨道运输系统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小型斜巷轨道运输是许多老矿井采掘工作面物料运输的主要方式,存在运输环节多、岗位多、单人作业现象,作业人员有时需要重复上下坡行走,容易疲劳,极易发引发事故。开滦煤业公司所属矿井投入使用视频多媒体矿灯作为移动监控设备,虽然投入资金少,却有效起到了现场监控作用,规范了员工操作行为,大大减少了斜巷轨道运输事故。
张磊[7](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荀家宝[8](2017)在《矿井轨道运输智能监控与优化调度系统研究》文中指出矿井机车轨道运输是井下矸石、物料等主要的运输方式。井下轨道分布广泛且交错复杂,极易发生运输机车撞车、追尾等事故,一旦发生事故会在短时间内影响整个矿井的运输生产任务。随着采掘运输任务的不断增加,煤矿对运输机车的实时监控和调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研究矿井轨道运输智能监控与优化调度系统对于提高矿井机车运输效率和矿井经济效益,保障机车运输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屯煤电公司孔庄煤矿为背景,针对该矿井轨道运输监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利用PLC控制技术,计算机远程监控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传感器检测技术并结合蚁群算法机车优化调度策略实现了矿井轨道运输的智能监控与优化调度。首先研究设计了轨道运输智能监控与优化调度系统的总体结构,分析了轨道机车运输过程中进路区间信号机的设计方法以及联锁规则,论述了系统的控制原理与机车定位原理。紧接着针对矿井机车的运输调度问题,确立了满足机车载重量情况下运输路径最短的优化目标,根据优化目标建立了机车优化调度数学模型,并利用蚁群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完成了机车运行路径的规划。随后根据系统功能的实现和现场设备情况,完成了控制系统硬件和现场设备的选型设计,并对相关电气控制原理图进行设计,采用西门子S7-1200 PLC完成系统数据的监测和自动控制运行。在系统网络方面,利用PROFIBUS DP现场总线和PROFINET工业以太网以及无线通讯构建系统通讯网络,实现系统的数据传输。最后利用STEP7 V13编写PLC控制系统程序,实现机车调度运行过程中进路区间转辙机信号机的自动控制和信号闭锁;采用WINCC设计监控计算机显示界面,实现机车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谢如谦[9](2010)在《福建省煤炭工业科技发展史》文中研究指明(1991~2005年)简述煤炭是福建的主要能源,约占全省能源消耗的60%~70%。福建省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根据福建省的煤炭资源条件,积极保持适度的煤炭生产规模,确保有一定比例的本省煤炭自给能力,对于福建省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高能源市场调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吴奉亮[10](2009)在《集成化采矿CAD的知识协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矿CAD在矿井设计、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采矿CAD的集成度、智能性有助于提升矿井设计与安全管理水平。论文分析了采矿CAD的研究现状,给出采矿CAD智能性低、集成度不高的原因,指出实现知识协同可提高集成化采矿CAD智能性,并基于此结合协同设计的基本理论,分析了矿井协同设计的内容,提出了以协同采矿CAD(Cooperative Mine CAD,CMCAD)为核心的矿井协同设计应用模型。针对CMCAD模型的建立,本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了基于智能对象的采矿CAD知识表示方法。以面向对象知识表示方法为基础,提出智能对象的概念;通过智能实体、符号智能体、虚智能体、智能容器与代理类的建立,将智能对象的概念具体化。研究了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CMCAD知识协同性表达方法。采用模糊设计结构矩阵分析法,揭示了矿井设计知识串行、并行、耦合的协同结构,给出了基于可达矩阵的耦合任务识别和最小信息依赖度解耦方法。以任务的协同性为基础,建立对象设计结构矩阵,将设计任务之间的协同性转变为智能对象的协同性,指出了耦合智能实体的存在形式。研究了智能对象的实现方法。基于ObjectARX可视化技术,确定了AcDbObject接口为虚智能体实现协议,AcDbEntity接口为智能实体、符号智能体的实现协议,研究了基于扩展字典的耦合智能实体知识单元管理方法。以“网络解算智能容器”的实现为例说明了智能实体、智能容器、代理类之间的关系。基于NHibernate、Ajax、反射机制等技术,研究了与数据库无关的智能对象存储方法,浏览器端智能对象的操作方法,智能对象中领域知识的标识方法,并给出了关键代码。最后以矿井通风一体化系统的实现为例来验证CMCAD模型的有效性。首先指出矿井通风一体化系统以通风网络理论为核心,业务范围包括设计与生产两个阶段。其次为增强一体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从风阻获取、通风网络动态解算、网络图的自动生成三方面对通风网络理论进行了扩展应用研究。以vc.net、ObjectARX为工具实现了一个以通风设计为主,包括开拓开采、断面设计、井巷工程概算的CMCAD系统,以及一个集通风网络动态解算、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管理为一体的Web应用系统。最后给出了软件系统在矿井设计与通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二、矿井排矸多媒体轨道运输监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井排矸多媒体轨道运输监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固料特性对煤矿充填料浆流动性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充填采矿的发展历史 |
1.2.2 胶结充填采用的主要物料、配比及管道输送研究现状 |
1.2.3 充填料浆流动特性研究 |
1.2.4 固料对料浆流动性影响研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充填料浆构成及管道输送基本特性 |
2.1 充填料浆中固体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 |
2.1.1 矸石 |
2.1.2 风积砂 |
2.1.3 粉煤灰 |
2.1.4 水泥 |
2.1.5 生石灰 |
2.1.6 固料物理特性小结 |
2.2 充填料浆管道输送特点 |
2.3 充填料浆流变机理探究 |
2.3.1 粉料灰浆流变特点 |
2.3.2 充填料浆流变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3 骨料颗粒悬浮状态力学分析及固料静水沉降实验 |
3.1 骨料颗粒自由沉降力学分析 |
3.1.1 骨料颗粒在料浆中所受重力和浮力 |
3.1.2 骨料颗粒在料浆中所受阻力 |
3.1.3 骨料颗粒在料浆中的沉降末速 |
3.1.4 骨料颗粒最大不沉粒径 |
3.2 球形骨料颗粒悬浮态力学分析 |
3.2.1 球形骨料单颗粒悬浮态 |
3.2.2 球形骨料群颗粒悬浮态 |
3.3 不规则形状骨料颗粒悬浮态力学分析 |
3.3.1 不规则形状骨料单颗粒悬浮态 |
3.3.2 不规则形状骨料群颗粒悬浮态 |
3.4 粉料和骨料颗粒静水沉降实验 |
3.4.1 实验方法 |
3.4.2 粉煤灰和水泥沉降规律 |
3.4.3 风积砂和矸石沉降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骨料和粉料组合充填料浆流动性实验研究 |
4.1 不同粉料灰浆流动度特征 |
4.1.1 单一粉料灰浆 |
4.1.2 混合粉料灰浆 |
4.1.3 细颗粒矸石浆 |
4.2 不同骨料粉料组合充填料浆流动性特征 |
4.2.1 充填料浆流动度实验 |
4.2.2 充填料浆流变实验 |
4.3 纯矸石膏体充填材料流动性实验 |
4.3.1 流动度 |
4.3.2 坍落度 |
4.4 本章小结 |
5 充填料浆输送管道管径设计方法 |
5.1 料浆管路输送阻力损失分析 |
5.2 充填料浆现场自流输送实验 |
5.2.1 现场实验的优势 |
5.2.2 实验准备 |
5.2.3 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煤矿充填料浆流动性优化应用效果 |
6.1 粉煤灰高浓度料浆充填开采 |
6.1.1 项目概况及充填开采工作面条件 |
6.1.2 粉煤灰高浓度自流输送充填开采方案 |
6.1.3 管道输送效果 |
6.2 风积砂似膏体充填开采 |
6.2.1 项目概况及充填开采工作面条件 |
6.2.2 风积砂似膏体自流输送充填开采方案 |
6.2.3 管道输送效果 |
6.3 煤矿纯矸石膏体充填开采 |
6.3.1 项目概况及充填工作面条件 |
6.3.2 矸石膏体充填方案 |
6.3.3 充填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煤矿地面排矸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煤矿地面排矸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 本文各章节的安排 |
2 基于自动化技术的煤矿排矸运输系统优化设计 |
2.1 煤矿地面排矸运输系统的构成及现状 |
2.2 各个环节运输能力匹配度分析 |
2.3 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运输能力优化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地面全自动排矸运输系统控制设计 |
3.1 运输机车联动控制系统 |
3.2 矸石山绞车无人全自动电控系统 |
3.3 视频监控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4 地面排矸运输系统掉道故障检测研究 |
4.1 地面全自动排矸运输系统掉道故障检测方法 |
4.2 振动检测 |
4.3 本章小结 |
5 地面全自动排矸运输系统掉道检测设计与实验 |
5.1 振动传感器选择 |
5.2 掉道检测系统设计 |
5.3 地面全自动排矸运输掉道检测实验分析( |
5.4 经济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岩巷钻爆法快掘作业线的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岩巷快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岩巷快速掘进影响因素分析 |
2.1 设备与施工工艺影响 |
2.2 劳动组织管理的影响 |
2.3 爆破与支护技术影响 |
2.4 岩巷快掘影响因素AHP评价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3 钻爆法快掘作业线设计及组织优化 |
3.1 岩巷机械化作业线设计 |
3.2 施工工艺及组织管理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岩巷钻爆法快掘工业性试验 |
4.1 工程背景 |
4.2 北大巷延伸段快掘实现思路 |
4.3 北大巷延伸段快速掘进技术 |
4.4 岩巷安全生产标准化补充标准 |
4.5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与路由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山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异构网络研究现状 |
1.2.3 机会网络研究现状 |
1.2.4 煤矿物联网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2 煤矿井下物联网智慧感知层与异构传输层设计 |
2.1 煤矿井下物联网感知层设计 |
2.1.1 煤矿井下物联网感知层感控系统构建 |
2.1.2 煤矿设备和环境感知 |
2.1.3 煤矿井下物联网协同感知 |
2.1.4 煤矿井下感知层的感控分层和控制分级 |
2.2 煤矿井下物联网的网络层设计 |
2.2.1 硬判决实现关键信息及时可靠地传输 |
2.2.2 煤矿井下异构传输网络设计 |
2.2.3 煤矿井下巷道无线通讯拓扑机制 |
2.3 煤矿物联网感知与传输统一规范接口分析 |
2.4 煤矿物联网感传数据真实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模型构建 |
3.1 煤矿井下现有网络概述 |
3.2 煤矿井下异构机会感知网络构建方法 |
3.3 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关键技术 |
3.3.1 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节点移动预测建模及网络性能分析 |
3.3.2 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部署策略 |
3.3.3 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路由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4 煤矿井下移动机会感知网络拓扑研究 |
4.1 煤矿井下异构融合网络及其节点拓扑结构 |
4.2 感知节点间方向性低误报感知模型 |
4.3 感知节点间通讯丢失概率及冗余感知分析 |
4.4 井下节点间交互数据量分析 |
4.5 机会感知网络硬件设计 |
4.5.1 固定节点结构设计 |
4.5.2 移动节点硬件电路设计 |
4.6 实验及结果分析 |
4.6.1 实验环境与数据采集 |
4.6.2 实验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布置策略 |
5.1 概述 |
5.2 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布置策略 |
5.3 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四类节点的组成及功能 |
5.4 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四类节点交互信息分析 |
5.5 下一周期受控移动节点与固定信息交互预估 |
5.6 本章小结 |
6 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路由算法设计 |
6.1 机会路由算法概述 |
6.1.1 Epidemic算法 |
6.1.2 Spray and Wait算法和Spray and Focus算法 |
6.1.3 PRoPHET算法 |
6.2 煤矿井下机会路由策略 |
6.2.1 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特点 |
6.2.2 路由策略 |
6.3 基于历史相遇信息统计的路由算法 |
6.3.1 基于历史相遇信息的机会路由性能指标 |
6.3.2 基于历史相遇数据统计路由算法设计 |
6.3.3 路由算法中消息的管理 |
6.4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节点交互预估模型分析 |
6.4.1 建立卡尔曼节点交互系统方程 |
6.4.2 卡尔曼节点交互状态预测与修正 |
6.4.3 卡尔曼节点交互状态的收敛性分析 |
6.4.4 卡尔曼节点交互状态预估与修正的机会路由算法 |
6.5 受控移动节点的动态路线规划 |
6.5.1 受控移动节点的路线规划 |
6.5.2 受控移动节点的路由算法 |
6.6 本章小结 |
7 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实验及应用 |
7.1 煤矿井下巷道实验 |
7.1.1 实验装置及环境 |
7.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7.2 煤矿斜巷运输系统中的应用 |
7.2.1 煤矿斜巷系统概述 |
7.2.2 无记忆性的连续时间系统模型构建 |
7.2.3 有记忆性系统的模型构建 |
7.2.4 具有反馈控制系统的模型构建 |
7.2.5 煤矿井下人机环物联网感知系统感控层离散模型构建 |
7.2.6 煤矿井下人机环物联网系统状态模型表示 |
7.3 煤矿井下斜巷运输系统感知模型构建 |
7.3.1 斜巷运输信号子系统感知模型构建 |
7.3.2 斜巷运输防错道子系统感知模型构建 |
7.3.3 斜巷运输防跑车子系统的模型构建 |
7.3.4 斜巷运输变频调速子系统模型构建 |
7.3.5 矿井斜巷运输系统模型构建 |
7.4 井下运输斜巷机会网络设计与应用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枣庄矿区新旧动能转换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新旧动能转化分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生产系统能力匹配 |
2.1 主井提升能力的匹配核算 |
2.2 缓冲煤仓能力的匹配核算 |
2.3 主运皮带能力的匹配核算 |
2.4 工作面生产能力的匹配核算 |
2.5 小结 |
3 生产系统优化 |
3.1 采煤工作面生产系统优化 |
3.2 掘进工作面生产系统优化 |
3.3 辅助系统升级 |
3.4 革新支护工艺 |
3.5 仓储扩容工程 |
3.6 井下智能分矸、洗选前置系统建设 |
3.7 井下矸石充填 |
3.8 小结 |
4 劳动组织优化 |
4.1 采煤专业劳动优化 |
4.2 掘进专业劳动组织优化 |
4.3 小结 |
5 保障措施 |
5.1 加快装备全面升级 |
5.2 持续优化生产系统 |
5.3 大数据平台建设 |
5.4 小结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视频多媒体矿灯在煤矿小型斜巷轨道运输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采取的措施 |
2.1 监控设备 |
2.2 视频矿灯设置 |
2.3 视频矿灯的管理 |
3 取得效果 |
4 结语 |
(7)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矿井轨道运输智能监控与优化调度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轨道运输系统研究情况与发展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2 运输智能监控与优化调度系统方案设计 |
2.1 概述 |
2.2 系统总体结构 |
2.3 系统功能 |
2.4 机车调度方式与进路区间联锁规则 |
2.5 本章小结 |
3 机车运输优化调度研究 |
3.1 概述 |
3.2 机车运输调度问题描述 |
3.3 机车运输调度模型的建立 |
3.4 机车运输调度模型的求解方法 |
3.5 基于蚁群算法的机车运输优化调度 |
3.6 本章小结 |
4 系统硬件设计与网络构建 |
4.1 概述 |
4.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4.3 PLC系统硬件设计 |
4.4 现场设备选型 |
4.5 智能监控系统电气原理图设计 |
4.6 智能监控系统网络构建 |
4.7 本章小结 |
5 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5.1 概述 |
5.2 PLC控制程序设计 |
5.3 基于WINCC的监控计算机软件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福建省煤炭工业科技发展史(论文提纲范文)
简述 |
煤田地质与勘探 |
一、煤田地质 |
(一) 简况 |
(二) 地质科研 |
1、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研究 |
2、推覆-滑脱构造研究 |
3、煤田预测 |
4、煤岩学研究 |
5、勘查后备基地研究 |
6、煤炭资源可供性分析及勘查规划 |
(三) 主要勘查项目及成果 |
1、红层下找煤 |
2、推覆体下找煤 |
3、滑脱构造下找煤 |
二、勘探技术 |
(一) 钻探 |
1、概述 |
2、主要科研项目和技术攻关工作 |
3、福建绳钻技术在省外的应用和技术交流工作 |
(二) 测绘技术 |
(三) 测井技术 |
(四) 化验测试技术 |
(五) 地质报告软件化 |
三、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
(一) 矿井地质 |
1、矿井补充勘查 |
2、矿井地质分析 |
3、矿井资源储量核实 |
(二) 水文地质 |
1、地面防排水 |
2、井下探放水 |
3、井下截堵水 |
4、矿井防治水研究 |
5、矿井涌水量观测仪器使用 |
(三) 矿山测量 |
1、测量仪器应用 |
2、贯通测量 |
3、地表移动观测 |
(四) 计算机制图 |
煤矿开采工程技术 |
一、矿井建设 |
二、矿井联合开拓 |
三、矿井开拓延深 |
四、采煤技术 |
五、掘进技术 |
六、淘汰落后生产力, 提高矿井办矿水平 |
煤矿器材与设备 |
一、采掘机械 |
二、提升机械 |
三、压风通风排水机械 |
四、供电与通讯 (信息化建设) 与地面设备 |
(一) 供电 |
(二) 通讯 |
选煤与综合利用 |
一、选煤方法与装备 |
(一) 筛分技术 |
(二) 洗煤技术 |
(三) 洁净煤技术 |
二、矿山环境保护 |
(一) 矸石山植被恢复 |
(二) 除尘 |
(三) 矿井废水处理 |
(四) 煤矸石综合利用 |
1、煤矸石发电 |
2、填沟造地、填筑路基 |
3、建材 |
4、矿井回填 |
煤矿安全与灾害防治 |
一、矿井通风 |
二、矿井防治水 |
三、防火与防治瓦斯灾害 |
(一) 监测监控系统 |
(二) 煤矿救护队 |
四、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 |
五、防尘与工业卫生 |
六、安全管理系统 |
(一) 安全系统工程 |
(二)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三) 安全整顿 |
(四) 煤矿安全评估工作 |
(五)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颁发实行 |
(六) 福建省煤炭 (集团) 公司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七)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八)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制度 |
(九) 福建煤矿安全监察局成立 |
煤矿机械制造和火工产品 |
一、主要产品、新产品开发及产品认证 |
二、产品认证 |
三、火工产品 |
附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新产品奖) 项目 |
1、福建省煤资源管理系统 |
2、福建省下二叠统童子岩组沉积环境、聚煤规律及找煤方向 |
3、煤田地质微机作图软件包 |
4、控制爆破采煤工艺试验研究 |
5、液压钻机、变量泵、发电机组负荷试车台 |
6、安全系统工程管理研究与实施 |
7、山区地形建筑物下开采研究 |
8、富屯溪河下坚硬覆岩无隔水层中厚煤层开采的试验研究 |
9、单管高压定喷注浆工艺 |
10、福建省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报告 |
11、可控循环风试验研究 |
12、《安全系统工程基础与实践》 |
13、矿井安全评估管理系统 |
14、井口型筛选厂筛分工艺改造与自生介质洗煤技术的应用 |
15、岩石、煤矿许用膨化硝铵炸药 |
16、丘陵地区覆岩裸露多水平开采的矿井防治水研究 |
17、绳索取芯金刚石钻进工艺技术在煤田勘探中的推广与应用 |
18、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
(10)集成化采矿CAD的知识协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CAD 技术的发展趋势 |
1.1.2 矿井设计对采矿CAD 的功能需求 |
1.1.3 煤矿安全生产对采矿CAD 的功能需求 |
1.1.4 数字矿山建设对采矿CAD 的功能需求 |
1.2 采矿CAD 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采矿CAD 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采矿CAD 研究现状 |
1.3 采矿CAD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3.1 现有采矿CAD 的技术问题 |
1.3.2 采矿CAD 存在问题的原因 |
1.4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 |
1.4.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
1.4.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及其研究现状 |
1.4.3 协同设计到实际应用还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2 CMCAD 应用模式分析 |
2.1 矿井设计过程协同性分析 |
2.1.1 矿井设计分析 |
2.1.2 矿井设计中的协同性 |
2.2 协同设计的内涵 |
2.2.1 协同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2 协同设计系统的分类 |
2.2.3 协同设计系统的结构 |
2.2.4 协同设计系统的特点 |
2.3 矿井协同设计支持环境 |
2.3.1 矿井协同设计 |
2.3.2 矿井协同设计的发展路线 |
2.3.3 CMCAD 系统的结构分析 |
2.3.4 CMCAD 系统实现的关键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智能对象的CMCAD 知识协同性研究 |
3.1 概述 |
3.1.1 采矿CAD 一般建模原理 |
3.1.2 CAD 技术与知识工程 |
3.1.3 设计协同性研究 |
3.2 智能对象的概念及其特点 |
3.2.1 设计智能性概述 |
3.2.2 智能对象的概念 |
3.2.3 传统采矿设计模式中的“智能”缺陷 |
3.3 基于面向对象的智能对象知识表达 |
3.3.1 设计知识类型及表达要求 |
3.3.2 面向对象方法学 |
3.3.3 面向对象知识表达的基本结构 |
3.4 CMCAD 中智能对象模型 |
3.4.1 智能对象方法在CMCAD 中的知识结构 |
3.4.2 CMCAD 统一的知识模型 |
3.5 基于任务划分的智能对象识别 |
3.5.1 任务划分 |
3.5.2 智能对象的识别 |
3.6 基于DSM 的智能对象协同性表示 |
3.6.1 DSM 的概念 |
3.6.2 DSM 中的设计结构 |
3.6.3 数值DSM |
3.6.4 对象DSM |
3.7 基于模糊DSM 的任务重组 |
3.7.1 DSM 建立的一般方法 |
3.7.2 模糊DSM 及其运算关系 |
3.7.3 DSM 的分解 |
3.7.4 耦合任务集的识别与解耦 |
3.7.5 对象DSM 的建立 |
3.8 本章小结 |
4 智能对象实现关键技术 |
4.1 概述 |
4.1.1 可视化技术 |
4.1.2 WEB 技术 |
4.2 AutoCAD 二次开发工具 |
4.2.1 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
4.2.2 ADS 与LISP |
4.2.3 AutoCAD.NET API |
4.2.4 ObjectARX 开发工具 |
4.3 基于 ObjectARX 的智能对象实现方法 |
4.3.1 ARX 数据库 |
4.3.2 虚智能体实现协议 |
4.3.3 智能实体实现协议 |
4.3.4 智能实体、智能容器、代理类之间关系 |
4.4 基于OPM 的智能实体知识单元管理 |
4.4.1 面向对象的操作 |
4.4.2 智能实体对OPM 的支持 |
4.5 耦合智能实体的知识单元管理 |
4.5.1 基于“设计主题”的智能对象响应机制 |
4.5.2 属性集成知识单元管理 |
4.5.3 基于扩展字典的智能实体知识单元管理 |
4.6 基于反应器的智能对象数据协同 |
4.6.1 数据库反映器 |
4.6.2 对象反应器 |
4.7 智能对象的远程加载与远程激活 |
4.7.1 远程请求加载方法 |
4.7.2 远程激活 |
4.8 WEB 环境下的智能对象实现 |
4.8.1 基于NHibernate 的智能对象持久化 |
4.8.2 基于反射原理的智能对象知识识别 |
4.8.3 基于Ajax 的浏览器端智能对象 |
4.9 本章小结 |
5 矿井通风一体化系统的实现 |
5.1 通风一体化系统概述 |
5.1.1 通风设计 |
5.1.2 通风管理 |
5.2 通风网络扩展应用 |
5.2.1 风阻跟踪方法研究 |
5.2.2 矿井通风网络动态解算方法研究 |
5.2.3 多风机系统分区网络图的自动生成 |
5.3 以通风设计为主的任务规划 |
5.3.1 设计任务DSM 的建立 |
5.3.2 智能对象的识别 |
5.4 基于智能对象的CMCAD 系统的实现 |
5.4.1 基于ObjectARX 的智能对象模型 |
5.4.2 实例CAD 系统基本功能 |
5.5 基于WEB 的管理系统实现 |
5.5.1 通风一体化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
5.5.2 关键功能的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6 CMCAD 在矿井设计与通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
6.1 CMCAD 在府谷镇二矿资源整合设计中的应用 |
6.1.1 开拓、开采设计的智能表达 |
6.1.2 断面设计的智能表达 |
6.1.3 通风设计 |
6.1.4 井巷工程概算生成 |
6.2 一体化管理系统在象山煤矿的应用 |
6.2.1 象山矿大小井合并通风状况分析 |
6.2.2 通风网络动态解算在象山矿的应用 |
6.3 一体化管理系统在华亭煤矿的应用 |
6.3.1 矿井管理体系的建立 |
6.3.2 基于智能对象的生产数据管理 |
6.3.3 基于智能对象的报表自动生成 |
6.3.4 生产数据统计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结论 |
7.2 论文创新之处 |
7.3 今后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矿井排矸多媒体轨道运输监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固料特性对煤矿充填料浆流动性影响规律研究[D]. 刘鹏亮.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2]煤矿地面排矸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及应用[D]. 张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岩巷钻爆法快掘作业线的工程应用研究[D]. 韩玥.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4]煤矿井下机会感知网络与路由算法研究[D]. 任萍.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3)
- [5]枣庄矿区新旧动能转换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 曹东京.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6]视频多媒体矿灯在煤矿小型斜巷轨道运输系统中的应用[J]. 廖振国.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19(03)
- [7]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
- [8]矿井轨道运输智能监控与优化调度系统研究[D]. 荀家宝. 中国矿业大学, 2017(02)
- [9]福建省煤炭工业科技发展史[J]. 谢如谦. 能源与环境, 2010(01)
- [10]集成化采矿CAD的知识协同性研究[D]. 吴奉亮. 西安科技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