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氨酯树脂应用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向文凤,张焱焜,熊露瑶[1](2021)在《聚氨酯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中,除树脂基体的选用以外,增强材料的选择和成型工艺参数的设计对于树脂浸润以及成品制件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通过试验选用工艺性和力学性能均较好的乙烯基改性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改性树脂,两种树脂为基体分别制备(0°/90°)双向玻璃纤维布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和对比。结果表明乙烯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均明显高于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
田海英,武春余,姚克俭[2](2021)在《端胺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及其颜料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聚氨酯面层材料的耐磨性能,以及提供特殊的表面触感,在其分子链上引入端胺基有机硅进行共聚改性,所合成的聚氨酯/端胺基有机硅材料的相容性好。根据后加工要求,加入不同的色浆,考查颜料在端胺基改性的聚氨酯树脂中分散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端羟基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树脂相比,在后加工使用时,颜料在端胺基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树脂中分散的稳定性更高,不易出现絮凝、析出、分层等异常现象。
张珂[3](2021)在《聚氨酯基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在体育健身器材中的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文章着重针对半预聚体法制备连续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性能优势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双组分聚氨酯树脂在反应温度逐渐增高过程中粘度不断增强,当达到30℃条件时能够获得最佳的适用期;随固化温度的提升,纯聚氨酯材料力学性能中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基本呈先增强后逐渐降低变化趋势,分别对应最佳固化温度为120℃、110℃;拉伸模量呈先下降后迅速提升变化趋势,于140℃环境下达到最大值;随固化时间的增长,材料拉伸强度、伸长率呈先迅速提升后增幅放缓趋势,拉伸强度则呈先下降后提升变化态势;聚氨酯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温度等同样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但变化趋势与纯聚氨酯材料略有不同。
赵钰[4](2021)在《航空有机玻璃聚氨酯耐磨保护层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
赵钰[5](2021)在《航空有机玻璃聚氨酯耐磨保护层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有机玻璃(PMMA)作为飞机座舱透明件的主要材料,是航空飞行器上的关键性透明功能结构件。飞机座舱透明件在风沙地区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风砂冲蚀现象,造成透明度下降,严重影响飞行员的观察视野,威胁飞行安全。本文为航空有机玻璃保护层的研究,由于风砂侵蚀最先作用于材料的表面,通过在有机玻璃表面涂覆一层高性能聚合物保护涂层的方法来提升有机玻璃的耐磨性能,选用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耐热性和耐磨性等特点的透明聚氨酯材料作为保护层材料。本文分两个技术方案进行航空有机玻璃保护层的研究。(1)合成高透明聚氨酯胶黏剂,粘贴高透明聚氨酯薄膜,用于座舱透明件前风挡部位作为耐风砂防护层。(2)合成聚氨酯涂料,采用喷涂方法,用于座舱透明件其他部位的防风砂涂层。本文选用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和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两种二异氰酸酯与聚醚二元醇、聚酯三元醇合成光学性能优异的高透明聚氨酯树脂,透光率可达到92.01%。采用52Y72树脂作为高透明聚氨酯胶黏剂,粘贴透明聚氨酯薄膜制得防护层,透光率为91.82%。防护层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耐磨性,经吹砂试验后防护层的透光率仍保持79.2%。同时防护层具有优异的耐紫外老化性、耐水性和耐湿热老化性能。采用52Z11树脂为涂料成膜树脂,添加稀释剂、流平剂、消泡剂等,制得高透明聚氨酯涂料,透光率为91.97%。高透明聚氨酯涂料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耐磨性,经吹砂试验后涂层的透光率仍可达到75.9%。涂层的附着力好,具有优异的耐紫外老化性、耐水和耐湿热老化性能。
张嘉帅[6](2021)在《基于疫苗的化学型时间温度指示剂的制备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山东问题疫苗事件”的出现,我国在相关疫苗管理规范中明确要求疫苗制品必须加贴温度控制标签。由于疫苗作为一种特殊的药品,热稳定性差的疫苗对温度十分敏感,因此在贮运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必须采用冷链运输防止其效价的降低。该种时间温度指示剂可以粘贴在疫苗外包装上,其本质是化学聚合型时间温度指示剂,在温度、紫外线辐射等环境条件刺激下会发生化学固相聚合反应,通过温度和时间的作用使其颜色发生改变,来记录一段时间产品的累积热暴露量,可以间接地反映出疫苗的效价信息。本课题基于2,4-己二炔-1,6-二烷基脲TTI的制备以及改性方法的研究,确定了4种烷基脲TTI作为指示剂用于油墨的制备,并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刷到标签底纸上制成标签,进而探讨了各类烷基脲TTI标签与疫苗温度标签以及各种疫苗匹配的可靠性。该款化学型TTI是一种新型可印刷的标签,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2,4-己二炔-1,6-二乙基脲(简称为KE),2,4-己二炔-1,6-二丙基脲(简称为KPr)和2,4-己二炔-1,6-二丁基脲(简称为KB)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表征,对合成的三种产物分别进行了质谱表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表征以及X射线衍射表征,以上结果表明通过该制备方法所合成的产物是目标炔属化合物。(2)对2,4-己二炔-1,6-二烷基脲改性的原理及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得到了2,4-己二炔-1,6-二烷基脲产物不同颜色反应的变化规律以及粒径参数。通过在不同种类溶剂中对2,4-己二炔-1,6-二乙基脲(KE)的重结晶实验的研究以及不同比例KE和KPr的共结晶改性实验,得出了重结晶和共结晶实验可以改变颜色变化的速率以及单体晶体的热反应性的结论。进而通过选择沉淀添加剂的种类及浓度等因素,可以降低KE的粒径参数至10-12μm,从而符合油墨的最佳粒径要求。(3)对油墨的制备方法以及油墨配方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种类溶剂,不同比例的聚氨酯树脂连接料和异丙醇溶剂,添加不同浓度的润湿分散剂以及紫外线稳定剂的方法进行油墨性能测试,最终确定了时间温度指示剂油墨的配方的质量分数为:36%异丙醇溶剂、54%聚氨酯树脂连接料、8%指示剂、1%水杨酸苯酯紫外线稳定剂、0.6%润湿分散剂、0.2%消泡剂、0.1%氧化锌抗活化剂和0.1%二氧化钛抗光老化剂。(4)将4种烷基脲TTI指示剂油墨通过丝网印刷制作成指示剂标签,通过研究不同指示剂标签的显色反应规律以及不同种类疫苗热稳定性,将指示剂标签和疫苗进行温度依赖性匹配,进行时间温度指示剂标签的可靠性评价,最终研究指示剂标签在疫苗冷链运输中的适用性。创新点在于通过2,4-己二炔-1,6-二烷基脲晶体的改性实验,打破了传统机械研磨方法会导致晶体提前发生聚合反应的现状,使得晶体颗粒的粒径符合油墨的粒径要求且粒径分布较为均匀。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将其制作成时间温度指示剂标签,可以将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并且能够较好的将烷基脲TTI标签与不同种类疫苗匹配。
刘海旭[7](2021)在《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的研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半导体材料在消费电子、光伏照明系统、通信系统、医疗仪器、新能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半导体革命正在不断前行,由第一代半导体Si发展到商品化性能稳定的第三代蓝宝石(Al2O3)和碳化硅(Si C)材料,无不传递着时代高速发展的信息。化学机械抛光(CMP)技术是实现衬底材料表面全局平坦化最实用最有效的技术之一,目前传统的加工方法是游离磨料化学机械研磨和抛光,使用传统化学机械抛光技术加工中存在耗材成本高、废液处理对环境的危害性大等缺点。固结磨粒化学机械抛光(F A-CMP)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传统的CMP技术,该平坦化技术因工艺可控性强、加工成本低、环保无害等优点有望取代传统的化学机械抛光技术,但游离磨粒和固结磨粒抛光技术中都存在加工后表面划痕不一致等缺陷。本文提出了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的研制这一课题,为工件在固结磨粒化学机械抛光方向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固化方法对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三种固化方法对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制备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抛光垫的硬度、结构、润湿性能对比,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其性能,结果表明:热压法和热压+光固化法制备温度控制难度大、成型时间长;而光固化法成型方便高效、环保性能佳,易实现企业化生产。最终选用光固化法作为抛光垫制备成型方法。(2)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组分研究采用溶胀率和杨氏模量作为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的性能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和综合平衡法,研究树脂和活性剂对溶胀率和杨氏模量的显着性影响,确定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的组分,结果表明:光固化树脂对溶胀率的影响显着性都大于水性聚氨酯,杨氏模量影响显着性相同;抛光垫组分:UV树脂:23 ml,水性聚氨酯树脂:35 m l,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2 ml、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2 ml、光引发剂(UV1173D):3 ml,分散剂(YKC590):1.5 ml。(3)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固化工艺研究采用搭建的固化装置,通过正交试验对抛光垫的固化工艺进行探索,结果表明:固化时间180 s、固化距离180 mm、磨粒含量3 g时,抛光垫固化工艺最佳。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溶胀率、杨氏模量和摩擦系数为自退让固结磨粒抛光垫固化工艺的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溶胀率:聚氨酯抛光垫<分层固化抛光垫<直接固化抛光垫,杨氏模量:直接固化抛光垫<聚氨酯抛光垫<分层固化抛光垫,根据溶胀率、杨氏模量和摩擦系数稳定性选定分层固化工艺。(4)研究抛光垫加工性能与工件性能的关系,从磨粒粒径出发,验证抛光垫的加工性能,对抛光垫的退让性能检测,通过单因素试验,结果发现:聚氨酯抛光垫表面孔隙率为65%,自退让固结磨粒抛光垫表面孔隙率为44%,聚氨酯抛光垫表面粗糙度是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表面粗糙度的2倍,磨粒磨损后粒径平均变化0.023 mm,粒距变化0.04 mm,测得磨粒在抛光垫中退让范围在0-20μm。对Si C晶片和304不锈钢片抛光后试验结果对比可以看出: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更适用于降低或减少材料表面划痕。
陈小华[8](2021)在《水性涂膜材料分子柔顺性调控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水性涂膜材料具有环保、节能、安全、使用方便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但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水性涂膜材料系列产品的工艺稳定性、应用便捷性、绿色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过程中持续出现新要求、新问题,影响着水性涂膜材料的推广应用,其根源之一在于对水性涂膜材料分子结构尤其是对其分子柔顺性的研究不够深入。目前人们对于水性涂膜材料分子柔顺性的调控手段和调控方法主要借鉴溶剂型涂料的相关理论,较少专门针对水性涂膜材料分子开展研究,导致对水性涂膜材料分子柔顺性的调控机理认识不够,调控手段也十分有限,无法满足水性涂膜材料应用领域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揭示水性涂膜材料分子柔顺性与其宏观性能的关系,本文针对主要应用领域(涂料)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柔顺性的水性树脂分子、相应乳液及其涂膜。通过引入亲水组分剂(即可赋予所合成分子不同亲水性的原材料)主链结构分子链长短的不同成功合成了聚乙二醇基亲水组分剂系列水性环氧-聚氨酯树脂;通过引入亲水组分剂分子侧基体积大小的不同成功合成了二羟甲基酸亲水组分剂系列水性环氧-聚氨酯树脂;通过引入亲水组分剂分子侧基的极性和对称性不同成功合成了二醇类亲水组分剂系列水性环氧-聚氨酯树脂。针对所设计、制备的具体分子结构,探讨了各类基团的引入对水性树脂分子柔顺性的影响。对所制备水性树脂乳液及涂膜的宏观性能如耐腐蚀性、耐磨性、耐水性、附着力等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水性涂膜材料分子柔顺性与耐腐蚀性、耐磨性等性能的初步关系。通过对乳液透射电镜观察、粒径大小及分布、乳液稳定性等测试,研究了乳液的各项性能,比较了不同聚乙二醇、不同二羟甲基酸以及不同小分子二醇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制备的各乳液的粒径都较小,分布较均匀,粒子外观呈较规整的球形,乳液呈稳定的分散液状态;乳液粒径越小,粒径分布越窄,乳液的稳定性越好;在一定程度上,聚乙二醇分子量越大、二羟甲基酸侧基的体积越小、小分子二醇侧基的分布越对称,乳液的稳定性越好。将各乳液固化成膜后,研究不同聚乙二醇、不同二羟甲基酸、不同小分子二醇对涂膜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的影响,并测试涂膜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热性等各种性能。SEM图显示各涂膜平整光滑,未见裂痕、斑点等不规则微相区,在固化过程中涂膜没有出现明显收缩,成膜性能较好;树脂分子的柔顺性越好,相应涂膜的耐腐蚀性能越好、硬度越大,树脂分子的柔顺性与涂膜的硬度、耐腐蚀性呈正相关;树脂分子的柔顺性越好,相应涂膜的耐磨性越差、接触角越小,树脂分子的柔顺性与涂膜的耐磨性、接触角呈负相关。随着聚乙二醇、二羟甲基酸或小分子二醇的柔顺性增大,涂膜硬度增加,吸水率增加,耐磨性减小,耐水、耐酸、耐盐等各项性能稍有变差,但制备的各涂膜的耐冲击性均为0级/120cm、柔韧性均为0T、附着力均为0级,综合性能较好。本文所得分子柔顺性调控及其对宏观性能的影响,有助于人们认识水性涂膜材料分子柔顺性的调控机理,掌握水性涂膜材料分子柔顺性的调控手段和调控方法,有利于改善水性涂膜材料的性能,同时有利于认识水性涂膜材料分子柔顺性与其宏观性能的关系,为通过调控水性涂膜材料分子柔顺性来改善水性涂膜材料的性能提供了有效途径。
刘凡[9](2021)在《不同损耗型材料掺杂氧化石墨烯涂层织物的电磁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材料性质、巨大的性能可调控工作表面、良好的导电性以及特殊的边界效应等特点,但是单一石墨烯的吸波机理主要是介电损耗,很难同时满足“薄、轻、宽、强”的要求,因此需要将多种吸波材料进行复合以获得最佳效果。将不同损耗机制、不同吸收频带的材料进行多元复合,可方便地调节复合物的电磁参数以达到阻抗匹配要求,而且能够减轻质量,这已成为电磁防护材料研究与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课题以涤棉织物为基布,以聚氨酯树脂为粘结剂,分别以聚苯胺(电损耗型)和金属铁粉(磁损耗型)掺杂的石墨烯为功能粒子,采用纺织涂层(刮涂法)工艺制备涂层织物。首先,制备聚苯胺/涤棉复合织物,探究苯胺浓度、掺杂剂和氧化剂种类及浓度对复合织物屏蔽效能、表面电阻、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得出聚苯胺的最佳合成工艺;以最佳工艺制备的聚苯胺粉末掺杂石墨烯为功能粒子制备涂层织物,研究石墨烯含量、聚苯胺含量、涂层厚度对复合织物屏蔽效能、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其次,以金属铁粉掺杂石墨烯为功能粒子制备涂层织物,探究石墨烯含量、金属铁粉粒径及含量、涂层厚度对复合织物屏蔽效能、介电常数实部、虚部、损耗角正切值的影响;最后,采用XRD、XPS、VSM等测试手段对两种复合织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聚苯胺/涤棉复合织物时,当苯胺浓度为0.2 mol/L,掺杂剂对甲苯磺酸浓度为0.4 mol/L,氧化剂过硫酸铵浓度为0.4 mol/L,频率为1.81×107Hz时,屏蔽效能达到最大值(9.84 d B);当苯胺浓度为0.4 mol/L,掺杂剂对甲苯磺酸浓度为0.4 mol/L,氧化剂过硫酸铵浓度为0.4 mol/L时,在106~109 Hz频率范围内,介电常数实部、虚部以及损耗角正切值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10、2.00、0.60。制备聚苯胺掺杂石墨烯复合织物时,当石墨烯含量为4%,聚苯胺含量为5%,涂层厚度为1.1 mm,频率为2.31×107 Hz时,屏蔽效能达到最大值(10.69d B);在所研究频段内,介电常数实部、虚部以及损耗角正切值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95、0.40、0.13。制备金属铁粉掺杂石墨烯复合涂层织物时,当石墨烯含量为4%,金属铁粉含量为20%,涂层厚度为1.1 mm,频率为1.23×107 Hz时,屏蔽效能最大值可达14.61 d B;在所研究频段内,介电实部、虚部及损耗角正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80、0.50、0.12。测试分析两种复合织物的性能,发现金属铁粉掺杂的复合织物的力学性能与电磁屏蔽性能均优于聚苯胺掺杂的织物。
张强[10](2020)在《拉挤聚氨酯树脂体系设计及固化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拉挤成型工艺是制备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重要成型方法,采用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通用树脂基体可以制备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为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耐腐蚀性,提高复合材料加工速度,聚氨酯树脂基体越来越受到重视。聚氨酯树脂具有冲击韧性好、反应速度快、性能可调整幅度大、与纤维粘接性好等优点,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中已经得到了较多应用。本文研究了适用于拉挤成型的双组份聚氨酯树脂体系,通过配方组份相容性测试、固化反应特性研究,及聚氨酯浇铸体力学性能研究,得到了性能优良的拉挤用聚氨酯树脂体系,与玻璃纤维复合,制备了玻纤增强聚氨酯拉挤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对复合材料加工制备具有实际意义。首先确定了聚氨酯树脂基体的配方。为降低树脂粘度,以多异氰酸酯PAPI和聚丙二醇PPG为主要组份,通过扩链剂相容性测试及浇注体力学性能测试,确定了多扩链剂并用的配方原则,当羟基组份中PPG、MOCA和BDO的含量为30%、56%和14%时,树脂浇注体拉伸强度29.3MPa,断裂伸长率10%,邵D硬度93,可以满足拉挤成型树脂基体性能要求。为研究拉挤成型工艺及树脂反应特性,进行了配方体系的反应动力学研究。根据Crane方程计算了反应级数n,基于Flynn-Wall-Ozawa、Kissinger方程进而对E、A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聚氨酯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反应级数0.84,反应活化能为37KJ/mol;采用T-β外推法,得到反应起始、峰顶及终止温度分别为40℃、120℃、208℃。聚氨酯树脂反应活化能较低,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开始反应,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但反应终止温度较高,在工艺中需要有较高温度的后固化过程。通过模拟工艺制备了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在一定体积范围内,玻璃纤维的体积份数与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呈正比,当玻纤体积份数上升到72%时,复合材料性能达到最佳,树脂与玻璃纤维的界面性能达到最佳。
二、聚氨酯树脂应用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氨酯树脂应用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氨酯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内容及方法 |
2 性能测试原理 |
2.1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测试 |
2.2 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测试 |
3 试验数据研究 |
3.1 试验现象 |
3.1.1 拉伸试验 |
3.1.2 弯曲试验 |
3.2 数据分析 |
3.2.1 拉伸试验数据 |
3.2.2 弯曲试验数据 |
4 结语 |
(2)端胺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及其颜料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试样制备 |
1.3.1 端胺基有机硅油改性聚氨酯树脂制备 |
1.3.2 聚氨酯树脂皮膜制备及革样制备 |
1.3.3 聚氨酯树脂浆料制备 |
1.4 测试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端胺基和端羟基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树脂皮膜物性对比 |
2.2 端胺基和端羟基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树脂制备合成革物性对比 |
2.3 颜料在端胺基和端羟基有机硅改性的聚氨酯树脂中分散稳定性对比 |
3 结论 |
(3)聚氨酯基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在体育健身器材中的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双组分聚氨酯树脂制备 |
1.2.2 复合材料制备 |
1.2.3 仪器与测试 |
2 结果分析 |
2.1 反应温度对纯聚氨酯树脂黏度影响 |
2.2 固化条件对树脂浇注体影响 |
2.2.1 固化温度 |
2.2.2 固化时间 |
2.3 纯聚氨酯热性能分析 |
2.4 聚氨酯基增强复合材料性能变化分析 |
2.4.1 玻纤含量 |
2.4.2 固化温度及时间 |
3 结论 |
(5)航空有机玻璃聚氨酯耐磨保护层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冲蚀磨损机理 |
1.2 抗冲蚀磨损涂层 |
1.2.1 硬质与超硬涂层 |
1.2.2 弹性涂层 |
1.2.3 自润滑涂层 |
1.2.4 仿生涂层 |
1.3 高透明聚氨酯树脂及涂层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5 论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透明聚氨酯树脂的制备 |
2.1 实验原材料及试剂 |
2.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2.3 高透明聚氨酯合成 |
2.4 样品测试及表征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2.4.2 表面外观 |
2.4.3 透明度及雾度测试 |
2.4.4 硬度测试 |
2.4.5 力学性能 |
2.4.6 附着力 |
2.4.7 热失重分析 |
2.4.8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4.9 紫外老化 |
2.4.10 黄色指数 |
2.4.11 光学畸变 |
2.4.12 表面耐磨性 |
2.4.13 表干时间 |
2.4.14 实干时间 |
2.4.15 湿热老化 |
2.4.16 耐水性 |
2.4.17 高低温实验 |
第3章 高透明聚氨酯材料的研究 |
3.1 高透明聚氨酯的筛选 |
3.2 异氰酸酯种类的影响 |
3.2.1 异氰酸酯种类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 |
3.2.2 异氰酸酯种类对聚氨酯光学性能的影响 |
3.2.3 红外分析 |
3.2.4 热失重曲线分析 |
3.2.5 DSC曲线分析 |
3.3 多元醇种类的影响 |
3.3.1 多元醇种类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多元醇种类对聚氨酯光学性能的影响 |
3.3.3 红外分析 |
3.3.4 热失重曲线分析 |
3.3.5 DSC曲线分析 |
3.4 扩链剂种类的影响 |
3.4.1 扩链剂种类对聚氨酯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2 扩链剂种类对聚氨酯光学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透明聚氨酯防护层研究 |
4.1 高透明聚氨酯胶黏剂的性能 |
4.1.1 胶黏剂的适用期 |
4.1.2 胶黏剂的热失重曲线分析 |
4.1.3 胶黏剂的DSC曲线分析 |
4.2 高透明聚氨酯防护层 |
4.2.1 防护层制备 |
4.2.2 薄膜的性能 |
4.2.3 薄膜的热失重曲线分析 |
4.3 防护层的性能分析 |
4.3.1 紫外老化 |
4.3.2 耐磨性 |
4.3.3 光学畸变性能分析 |
4.3.4 湿热老化 |
4.3.5 耐水性 |
4.3.6 高低温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透明聚氨酯涂料研究 |
5.1 高透明聚氨酯涂料的制备 |
5.1.1 稀释剂的选择 |
5.1.2 不同助剂对涂层的影响 |
5.2 高透明聚氨酯涂层的制备 |
5.3 涂层的性能分析 |
5.3.1 紫外老化 |
5.3.2 热失重曲线分析 |
5.3.3 表面耐磨性 |
5.3.4 光学畸变性能分析 |
5.3.5 湿热老化 |
5.3.6 耐水性 |
5.3.7 高低温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基于疫苗的化学型时间温度指示剂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时间温度指示剂概述与工作原理 |
1.2.1 时间温度指示剂的概述 |
1.2.2 时间温度指示剂的工作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疫苗的概况 |
1.4.1 疫苗的概述 |
1.4.2 疫苗的质量控制 |
1.5 时间温度指示剂在疫苗上的应用 |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目的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2,4-己二炔-1,6-二烷基脲的合成和聚合反应 |
2.1 2,4-己二炔-1,6-二烷基脲的变色原理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2,4-己二炔-1,6-二烷基脲的制备方法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质谱结果分析 |
2.3.2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
2.3.3 核磁共振结果分析 |
2.3.4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4-己二炔-1,6-二烷基脲的改性与显色反应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原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2,4-己二炔-1,6-二烷基脲改性的实验原理与方法 |
3.2.1 KE重结晶实验的原理及方法 |
3.2.2 KE粒径控制实验的原理及方法 |
3.2.3 KE和KPr共结晶实验的原理及方法 |
3.2.4 热反应实验方法 |
3.2.5 粒径参数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KE的重结晶实验结果分析 |
3.3.2 KE粒径控制试验结果分析 |
3.3.3 KE和KPr共结晶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时间温度指示剂标签油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时间温度指示剂油墨的组成成分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设备与仪器 |
4.2.3 油墨配方设计原理 |
4.2.4 油墨的制备方法 |
4.2.5 油墨印刷性能表征及测试方法 |
4.2.6 光密度值的测定方法 |
4.3 油墨的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1 不同种类溶剂对油墨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2 不同比例的聚氨酯树脂和溶剂对油墨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3 添加不同比例的润湿分散剂对油墨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4 紫外线稳定剂对油墨抗紫外线性能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5 油墨配方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烷基脲时间温度指示剂标签在疫苗上的应用 |
5.1 疫苗温度标签(VVM)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时间温度指示剂标签显色反应的研究方法 |
5.2.4 疫苗有效性的测量方法 |
5.2.5 烷基脲TTI标签可靠性判定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烷基脲TTI体系时间温度的显色规律 |
5.3.2 烷基脲TTI体系反应速率的确定 |
5.3.3 烷基脲TTI标签与疫苗温度标签的显着性分析及评价 |
5.3.4 烷基脲TTI标签与不同热稳定性疫苗的可靠性分析及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第二章数据 |
附录 C:第三章数据 |
附录 D:第四章数据 |
附录 E:第五章数据 |
(7)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CMP抛光概述 |
1.2.1 CMP原理 |
1.2.2 CMP技术应用 |
1.2.3 CMP系统发展现状 |
1.3 固结磨粒抛光垫化学机械抛光 |
1.3.1 固结磨粒抛光垫优势 |
1.3.2 光固化固结磨粒抛光垫研究 |
1.3.3 冰冻固结磨粒抛光垫 |
1.3.4 半固着磨粒抛光垫 |
1.4 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概念提出 |
1.5 课题来源、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验条件及抛光垫评价方法 |
2.1 试验条件 |
2.1.1 试验设备及条件 |
2.1.2 样品处理及条件 |
2.2 样品检测及抛光垫性能评价 |
2.2.1 样品检测 |
2.2.2 抛光垫性能评价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的组分设计 |
3.1 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固化方法选择 |
3.1.1 热压固化试验 |
3.1.2 加热+UV固化试验 |
3.1.3 UV固化试验 |
3.2 树脂类型对溶胀率的影响 |
3.2.1 树脂类型对溶胀率显着性的影响 |
3.2.2 树脂类型对抛光垫基体溶胀率的影响 |
3.3 树脂类型对杨氏模量的影响 |
3.3.1 树脂类型对杨氏模量显着性的影响 |
3.3.2 树脂类型对抛光垫基体杨氏模量的影响 |
3.4 不同类型树脂交互作用 |
3.5 活性剂类型对溶胀率和杨氏模量的影响 |
3.5.1 TMPTA对溶胀率和杨氏模量的影响 |
3.5.2 PEGDA对溶胀率和杨氏模量的影响 |
3.6 自退让固结磨粒抛光垫磨粒分布 |
3.7 抛光垫组分的确定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固化装置及工艺优化 |
4.1 固化装置的搭建 |
4.2 自退让固结磨粒抛光垫制备流程及步骤 |
4.3 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制备工艺参数研究 |
4.3.1 固化时间对溶胀率和杨氏模量的影响 |
4.3.2 固化距离对溶胀率和杨氏模量的影响 |
4.3.3 磨粒含量对溶胀率和杨氏模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性能研究 |
5.1 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性能评价 |
5.1.1 溶胀率和杨氏模量对抛光垫性能的影响 |
5.1.2 摩擦系数对抛光垫性能的影响 |
5.2 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结构的设计 |
5.2.1 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结构设计 |
5.2.2 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制备 |
5.3 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物理、力学性能检测 |
5.3.1 抛光垫表面形貌与结构 |
5.3.2 抛光垫表面孔隙率 |
5.4 磨粒退让模型及性能检测 |
5.4.1 抛光垫表面磨粒退让模型建立 |
5.4.2 抛光垫基体对磨粒把持力检测 |
5.4.3 抛光垫退让性检测 |
5.5 化学机械抛光试验 |
5.5.1 碳化硅化学机械抛光试验 |
5.5.2 304不锈钢化学机械抛光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8)水性涂膜材料分子柔顺性调控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性涂膜材料研究进展 |
1.3 水性树脂的主要类型 |
1.3.1 水性环氧树脂 |
1.3.2 水性聚氨酯 |
1.3.3 其他类型 |
1.4 水性树脂分子柔顺性及其影响 |
1.4.1 高分子链的构象 |
1.4.2 高分子链的构象统计 |
1.4.3 高分子链柔顺性的影响因素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
1.5.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2 不同柔顺性水性涂膜材料的分子设计及工艺 |
2.1 引言 |
2.2 合成工艺基本流程 |
2.3 聚乙二醇基亲水组分剂系列水性环氧树脂的分子设计 |
2.3.1 PEG200体系 |
2.3.2 PEG400体系 |
2.3.3 PEG1000体系 |
2.4 二羟甲基酸亲水组分剂系列水性环氧树脂的分子设计 |
2.4.1 DMBA体系 |
2.4.2 DMPA体系 |
2.4.3 PEG200 体系 |
2.5 二醇类亲水组分剂系列水性环氧树脂的分子设计 |
2.5.1 1,2-PDO体系 |
2.5.2 1,3-PDO体系 |
2.5.3 1,4-BDO体系 |
3 聚乙二醇基亲水组分剂系列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及表征与分析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材料 |
3.3 实验仪器 |
3.4 聚乙二醇基亲水组分剂系列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 |
3.4.1 合成原料的选择 |
3.4.2 合成步骤 |
3.5 乳液测试与表征 |
3.5.1 环氧值的测定 |
3.5.2 红外光谱的测定 |
3.5.3 乳液固含量的测定 |
3.5.4 透射电镜测试 |
3.5.5 热失重分析 |
3.5.6 乳液粒径及分布测试 |
3.5.7 乳液稳定性测试 |
3.6 乳液测试结果与讨论 |
3.6.1 红外光谱分析 |
3.6.2 透射电镜分析 |
3.6.3 热失重分析 |
3.6.4 乳液粒径及粒径分布分析 |
3.6.5 粒径大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6.6 不同聚乙二醇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3.6.7 不同固含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 |
3.7 涂膜性能测试 |
3.7.1 红外光谱测试 |
3.7.2 涂膜吸水率测试 |
3.7.3 表面接触角测试 |
3.7.4 涂膜表面形貌观察 |
3.7.5 热失重测试 |
3.7.6 涂膜硬度测试 |
3.7.7 涂膜耐磨耗测试 |
3.7.8 涂膜的电化学工作站测试 |
3.7.9 涂膜的其他性能测试 |
3.8 涂膜测试结果与讨论 |
3.8.1 红外光谱分析 |
3.8.2 涂膜表面形貌分析 |
3.8.3 涂膜的极化曲线分析 |
3.8.4 涂膜的表面接触角分析 |
3.8.5 固化剂用量对涂膜耐热性能的影响 |
3.8.6 涂膜的其他性能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4 二羟甲基酸亲水组分剂系列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与表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主要试剂 |
4.3 实验主要仪器 |
4.4 二羟甲基酸亲水组分剂系列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 |
4.4.1 合成原料的选择 |
4.4.2 合成步骤 |
4.5 乳液测试与表征 |
4.5.1 异氰酸酯基的测试 |
4.5.2 乳液的其他性能测试 |
4.6 乳液测试结果与讨论 |
4.6.1 红外光谱分析 |
4.6.2 透射电镜分析 |
4.6.3 乳液热失重分析 |
4.6.4 乳液粒径分析 |
4.6.5 不同亲水组分剂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4.7 涂膜性能测试 |
4.8 涂膜测试结果与讨论 |
4.8.1 红外光谱分析 |
4.8.2 涂膜表面形貌分析 |
4.8.3 涂膜的极化曲线分析 |
4.8.4 涂膜的表面接触角分析 |
4.8.5 固化剂用量对涂膜耐热性能的影响 |
4.8.6 涂膜的其他性能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二醇类亲水组分剂系列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与表征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原材料 |
5.3 实验主要仪器 |
5.4 二醇类亲水组分剂系列水性环氧涂料的制备 |
5.5 乳液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5.6 乳液测试结果与讨论 |
5.6.1 红外光谱分析 |
5.6.2 透射电镜分析 |
5.6.3 乳液热失重分析 |
5.6.4 不同二醇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5.7 涂膜性能测试 |
5.8 涂膜测试结果与讨论 |
5.8.1 红外光谱分析 |
5.8.2 涂膜表面形貌分析 |
5.8.3 涂膜的极化曲线分析 |
5.8.4 涂膜的表面接触角分析 |
5.8.5 固化剂用量对涂膜耐热性能的影响 |
5.8.6 涂膜的其他性能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6 分子柔顺性对水性涂膜材料性能的影响 |
6.1 水性涂膜材料分子柔顺性的影响因素 |
6.1.1 调节分子主链结构 |
6.1.2 调节分子的侧基结构 |
6.1.3 调节分子链长短及固化与交联 |
6.2 分子链长短不同的聚乙二醇对分子柔顺性的影响 |
6.3 不同取代基的二羟甲基酸对分子柔顺性的影响 |
6.4 侧基分布不同的二醇对分子柔顺性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不同损耗型材料掺杂氧化石墨烯涂层织物的电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磁防护材料简介 |
1.2.1 电磁屏蔽材料简介 |
1.2.2 吸波材料简介 |
1.2.2.1 吸波材料的吸收机理 |
1.2.2.2 吸波材料的分类 |
1.2.3 电磁参数 |
1.2.3.1 屏蔽效能 |
1.2.3.2 介电常数及损耗角正切 |
1.2.3.3 磁导率 |
1.2.3.4 反射损耗 |
1.3 石墨烯基电磁防护材料 |
1.3.1 石墨烯简介 |
1.3.2 石墨烯基电磁防护材料研究现状 |
1.4 导电聚合物基电磁防护材料 |
1.4.1 导电聚合物简介 |
1.4.2 导电聚合物基电磁防护材料的研究现状 |
1.5 磁性金属微粉基电磁防护材料 |
1.5.1 磁性金属微粉简介 |
1.5.2 磁性金属微粉基电磁防护材料的研究现状 |
1.6 课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苯胺掺杂石墨烯复合涂层织物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主要的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主要实验材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制备工艺 |
2.3.1 聚苯胺/涤棉复合织物制备工艺 |
2.3.2 聚苯胺掺杂石墨烯/涤棉复合涂层织物的制备工艺 |
2.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2.4.1 屏蔽效能 |
2.4.2 表面电阻 |
2.4.3 介电常数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聚苯胺的合成 |
2.5.1.1 苯胺浓度的优化 |
2.5.1.2 掺杂剂种类的优化 |
2.5.1.3 掺杂剂浓度的优化 |
2.5.1.4 氧化剂种类的优化 |
2.5.1.5 氧化剂浓度的优化 |
2.5.2 聚苯胺掺杂石墨烯复合涂层织物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
2.5.2.1 石墨烯含量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2.2 聚苯胺含量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5.2.3 涂层厚度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属铁粉掺杂石墨烯复合涂层织物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1 主要实验材料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金属铁粉掺杂石墨烯复合涂层织物的制备工艺 |
3.4 测试指标及方法 |
3.4.1 屏蔽效能 |
3.4.2 表面电阻 |
3.4.3 介电常数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石墨烯含量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3.5.2 金属铁粉粒径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3.5.3 金属铁粉含量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3.5.4 涂层厚度对复合织物电磁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属铁粉掺杂石墨烯与聚苯胺掺杂石墨烯复合涂层织物的表征 |
4.1 引言 |
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3 X射线衍射分析 |
4.4 磁性分析 |
4.5 微观形貌分析 |
4.6 力学性能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拉挤聚氨酯树脂体系设计及固化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合材料 |
1.1.1 复合材料的原料及性能 |
1.1.2 复合材料成型方法 |
1.1.3 拉挤成型复合材料 |
1.1.4 拉挤复合材料的应用 |
1.2 聚氨酯 |
1.2.1 聚氨酯树脂简介 |
1.2.2 聚氨酯的合成工艺 |
1.2.3 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 |
1.2.4 聚氨酯拉挤复合材料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聚氨酯树脂测试样的制备 |
2.3 聚氨酯拉挤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 分析与表征 |
2.4.1 NCO值的测定 |
2.4.2 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2.4.3 傅氏转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4.4 力学性能测试 |
2.4.5 邵氏硬度测试 |
2.4.6 动态力学性能测试(DMTA) |
2.4.7 热失重测试(TGA) |
2.4.8 示差扫描量热法分析(DSC) |
2.4.9 扫描电镜(SEM)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聚氨酯树脂原料的选择 |
3.1.1 聚氨酯固化时间及MOCA和PPG的相容性研究 |
3.1.2 聚氨酯树脂力学性能分析 |
3.1.3 小结 |
3.2 聚氨酯树脂固化反应特性研究 |
3.2.1 固化动力学理论基础 |
3.2.2 模型拟合法研究聚氨酯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 |
3.2.3 外推法求最佳反应温度 |
3.2.4 小结 |
3.3 反应条件对聚氨酯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1 固化温度对聚氨酯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2 固化时间对聚氨酯树脂体系性能的影响 |
3.3.3 聚氨酯树脂体系热性能研究 |
3.3.4 小结 |
3.4 模拟工艺制备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 |
3.4.1 聚氨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
3.4.2 反应条件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3.4.3 玻纤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4 玻纤增强聚氨酯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
3.4.5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录 |
四、聚氨酯树脂应用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氨酯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J]. 向文凤,张焱焜,熊露瑶. 低温建筑技术, 2021(08)
- [2]端胺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及其颜料稳定性研究[J]. 田海英,武春余,姚克俭. 安徽化工, 2021(04)
- [3]聚氨酯基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在体育健身器材中的优势分析[J]. 张珂. 粘接, 2021(08)
- [4]航空有机玻璃聚氨酯耐磨保护层研究与应用[D]. 赵钰.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2021
- [5]航空有机玻璃聚氨酯耐磨保护层研究与应用[D]. 赵钰. 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 2021
- [6]基于疫苗的化学型时间温度指示剂的制备及应用[D]. 张嘉帅. 江南大学, 2021(01)
- [7]自退让性固结磨粒抛光垫的研制[D]. 刘海旭. 河南科技学院, 2021
- [8]水性涂膜材料分子柔顺性调控及其性能研究[D]. 陈小华. 西华大学, 2021(02)
- [9]不同损耗型材料掺杂氧化石墨烯涂层织物的电磁性能研究[D]. 刘凡.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10]拉挤聚氨酯树脂体系设计及固化动力学研究[D]. 张强.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