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动性溢价分析与股权流动性变革(论文文献综述)
许嘉禾[1](2021)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要强、要兴,发展体育产业是主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体育产业要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当下,金融体系在体育产业中的效用功能尚未能够充分发挥。因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命题。本研究立足于体育产业的经营实践,综合运用体育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范式,以现代产业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按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机理、宏观效应、微观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次序,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展开工作。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是梳理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发现体育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二是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剖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三是在宏观产业层面,以耦合协调的视角,审视体育产业与金融体系的关联关系。通过建立序参量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剪刀差以及灰色关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影响因素。四是从在微观企业的层面,以“黑箱”的视角,根据金融支持与体育产业的不同维度,测度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通过筛选体育企业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五是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构建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着力点。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金融支持均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随着体育产业金融需求的不断升级,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金融活动的认识持续深化,政策工具与国有资本逐步活跃。金融市场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类体育产业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异军突起。体育产业嵌入金融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但同时,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三是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四是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2)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快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业态丰富的结构性特征、高不确定性的风险性特征和消费供需的不平衡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进一步衍生出了独特的金融需求特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的是政策引导下的规模化金融支持、层次多元化的系统性金融支持、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以及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3)资本形成、创新推动和消费刺激是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功能组成。金融体系一是可以扩大资本积累,促进资本形成,缓解体育产业融资约束;二是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创新风险,推动体育产业技术、模式创新;三是可以实现跨期平滑、财富效应和风险保障,刺激体育产业消费发展。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消费两端,通过平衡产值结构、改善融资结构、变革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加快要素流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效率;通过加速企业成长、优化公司治理、形成循环激励,促进产业的价值增值,精准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成长痛点,协助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4)宏观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体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内生耦合机理和外部耦合功能,具有双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二者不仅维持了长期、高度的耦合关联性,并且实现了耦合协调度的持续跃升,呈现出由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演化的动态趋势。金融体系对体育产业的短时间、爆发性增长起到了有效地支撑作用。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尚处于发展周期的前期,其交互胁迫作用远小于耦合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效应受到多种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风险投资市场、消费金融、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等内生动力型因素,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变动等外生环境型因素,均与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密切关联。(5)微观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静态来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金融支持效率尚可,多数样本企业接近最优生产前沿面,但同时具有明显的技术制约特征。扩大金融资源投入规模前,需要着重改善金融技术水平。在金融支持效率内部,债权效率较好,股权效率欠佳,且股权效率呈现规模制约特征。在体育产业内部,体育企业板块、行业业态和空间地域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第二,动态来看,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动态效率水平并未产生良性改观,反而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产业金融技术创新水平难以支撑金融资源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中,股权动态效率下滑,技术进步水平下降明显,是导致整体金融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三,动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表明,效率落后企业对领先集团具有追赶效应,但收敛速度较慢,且收敛速度存在体育产业内部的结构性差异,达到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均衡仍需要较长时间。(6)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证研究说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视为由政府金融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宏观金融环境和体育产业发展所组成的动力学系统。第一,强化金融市场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而言,强化股权市场的效能略优于债权市场。股权市场更有利于体育产业规模扩张和要素生产率提升,债权市场则更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政府干预会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弱化政府干预无益于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维持一定强度的政府金融支持具有必要性。适度增强政府干预有利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但当政府干预过度时,会造成规模增长与要素生产率下降并存,仅能“做大”而不利“做强”体育产业,最终无益于产业发展质量。第三,宏观金融风险能够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显着的负面冲击。随着体育产业深度嵌入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损害力度可能进一步增大,需要审慎防范、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创新投融资渠道模式;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金融工具;优化企业金融管理,重视复合人才培养等策略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探讨了金融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明确金融功能的作用支点,厘清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2)结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产业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及相关评价方法,设计序参量体系,测度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测度并评价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变动规律。形成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的深层次认识,为优化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效能提供着力点。(3)构建了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设计模型变量及函数关系,并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仿真。探究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企业部门的金融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
赵玲[2](2020)在《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融资策略选择 ——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创新和并购的视角》文中提出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在新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企业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就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问题发表重要论述。在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更是将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近年来金融工作的主题,并指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应该回归本源,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关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传统金融理论分析框架下,托宾Q理论一直被视为连接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桥梁,是资本市场发挥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但其依赖于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即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股票价格是公司内在价值的真实反映。然而,由于市场摩擦和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干扰,资本市场并非完全有效,市场价格往往难以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会出现错误定价现象(Baker等,2003;Polk和Sapienza,2009;Dong等,2017)。特别是在相关制度尚不十分健全的新兴转轨经济体中,市场投机氛围浓厚,信息不对称严重,投资者认知偏差较大,错误定价更为严重和频繁(游家兴和吴静,2012;赵玲和黄昊,2019)。因此,在资本市场错误定价可能成为常态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利”抵制其“弊”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并厘清相应微观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作为实体经济运行的重要微观组织形式,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力量和关键载体。从微观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视角出发,考察资产错误定价的影响有助于厘清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资本结构是企业融资决策的核心内容,不仅是管理者对融资成本权衡的结果,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与公司价值密切相关。同时,杠杆调整也是近年来政府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问题尤为突出,债务率高达156%。杠杆率的不断攀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埋下了重大风险隐患,杠杆调整迫在眉睫。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杠杆调整”列为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明确指出要增加权益资本比重,调整企业杠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企业杠杆调整决策取决于调整成本和调整收益的权衡,股价估值偏误会直接影响企业权益资金融资成本,改变企业权益融资意愿,进而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此外,资本结构作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管理层也势必会将其作为迎合提升股价的目标。基于这两个方面,本文尝试从资本结构调整的视角出发,考察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积累了诸多问题和矛盾。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质量不高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重要难题。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事实上,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要求发展模式从更多依靠高投入、低端产业增长向技术驱动、高端产业引领转变。要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资源并购整合,加快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从企业投资的视角来看,研发创新是维持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掌握了创新的主动权也就等于抢占了未来发展的先机;兼并收购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公司实现资源整合、规模扩张、技术获取以及品牌价值提升的捷径(陈仕华等,2015;赖黎等,2017)。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资源整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翟进步等,2010;张学勇等,2017)。创新研发和兼并收购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战略决策,一方面必然会引起市场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这与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可能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渠道不谋而合。因此,从企业创新和并购投资决策出发,能更好地厘清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微观作用机理。本文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一重要命题为切入点,基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等行为金融理论,围绕企业市场择时和管理层迎合理论,构建了资产错误定价情境下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杠杆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资源整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发创新和兼并收购等具体投融资决策出发,实证检验了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本文共分为七章,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阐述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提出了预期创新点,同时对论文写作的结构和整体架构进行了规划和安排。第2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资产错误定价和企业投融资决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具体来讲,包括资产错误定价的涵义及其测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及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决策行为影响的经济后果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文献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析。第3章,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立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以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逻辑起点,基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等行为金融理论,结合企业市场择时和管理层迎合行为,逻辑推导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内在机理和作用路径,从而构建资产错误定价情境下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后文的实证检验奠定基础。第4章,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本章试图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视角出发,考察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一影响的作用机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在股价高估、过度负债的情形下,错误定价程度与资本结构向下调整速度显着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关系在股票流动性较高、企业成长性较好的样本中更为明显。高估的股价为企业股权融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提供了权益资金支持。(2)在股价高估、负债不足的情形下,错误定价程度与资本结构向上调整速度的关系不显着。(3)在股价低估、过度负债的情形下,错误定价程度与资本结构向上调整速度显着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关系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样本中更为明显。同时,错误定价的程度与定向增发的概率也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4)在股价低估、负债不足的情形下,错误定价程度与资本结构向上调整速度显着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关系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法律环境较好地区样本中更为明显。这些结果表明,市场估值偏误对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股价高估会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为过度负债公司提供更多股权融资机会。股价低估一方面为大股东定向增发、利益输送提供了机会,从而促使过度负债的公司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股价被低估同时负债不足时,会激励企业进行更多的债务融资,以期向市场传递公司盈利质量较高的信号,吸引投资者的关注拉升股价。第5章,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研发创新是企业的重要投资决策,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资本市场投资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本章详细考察了资产错误定价环境中企业对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决策权衡。实证结果发现:(1)在股价高估时,错误定价程度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显着正相关。即股价越被高估,企业专利申请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并且这一效果在过度负债、融资约束较高以及拥有股权融资的子样本中更为明显。(2)在股价低估时,错误定价程度与企业专利申请数量也显着正相关,但主要体现在非发明专利上,专利质量提升并不明显。即股价越被低估,企业非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越多;并且这一效果在负债不足、融资约束较低以及投资者短视的子样本中更为明显。这说明股价高估会给企业带来融资优势,进而促进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提升创新质量。股价低估时,企业倾向于进行策略式创新以博取市场投资者的关注提升股价,结果导致创新质量不高。第6章,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并购决策。并购既是企业配置资源的重要战略手段,也是公司实现规模扩张、技术获取以及品牌价值提升的捷径。通过兼并收购实现资源整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章考察了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并进一步结合是否热点并购、非相关并购等探究了其作用机理。实证结果发现:(1)在股价高估时,错误定价程度与企业并购概率显着正相关,且二者的正相关关系在融资约束较大、银行业竞争较低地区的样本中更为明显;此时的并购更倾向于采用股权方式进行对价支付,且在股票流动性较好、企业过度负债的样本中更为明显;从并购绩效来看,股价高估时企业支付的并购溢价显着较高,降低了企业的并购绩效。(2)当股价被低估时,错误定价程度与并购概率也呈现显着正相关,但此时企业更多采用策略性的并购,更倾向于实施多元化并购策略,并购对象也大多为产业政策支持的热门行业;对于支付方式而言,低估时企业并购更多采用现金支付,且在地区银行业竞争较强、企业负债不足的样本中使用现金支付的现象更为明显;从并购绩效来看,股价低估时,由于企业选择并购对象多为政策支持行业,且并没有支付过高的并购溢价,最终获得了显着为正的并购绩效。第7章,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本章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根据文章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在此基础上对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研究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资产错误定价的视角,研究资本市场与实体企业投融资策略之间的关系,拓展了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投融资行为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增值活动,如何提升投融资效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也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现有文献大多基于完美市场假说的条件下对此展开研究,在资产错误定价的情境下考察企业投融资行为的文献仍较少。本文从资产定价的视角出发,系统考察了资产价值高估和低估状态下企业投融资策略的变化,弥补了现有文献的不足。事实上,在制度转轨的新兴经济体中,各项制度尚不完善,投资者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错误定价现象较为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说,资产估值偏误对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影响可能比传统的公司治理、高管特征等因素更为深远。(2)基于市场非有效的观点,结合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研究资产错误定价下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变化,丰富了资产错误定价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错误定价是转型经济体资本市场呈现的常态,现有文献对错误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但关注错误定价经济后果的文献还相对较少。而且已有研究几乎都指出资产错误定价可能会造成资源错配、决策偏差等不良影响,仅有少数文献从产业结构调整、融资约束缓解等角度出发,发现了资产错误定价带来的有利一面。结合目前正在推进的杠杆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本文围绕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发创新和兼并收购等投融资决策行为展开研究,以期全面厘清资产错误定价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这有助于丰富资产错误定价经济后果研究的相关文献。(3)区别检验了股价高估和低估状态的非对称性影响,从多个维度探讨了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作用机理。已有文献对资产错误定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整体错误定价程度或股价高估状态,忽略了股价低估状态的影响,更鲜有文献从高估和低估两个维度考察资产错误定价的非对称影响。本文在区分股价高估和股价低估两个层面后,分别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改变、投资者关注、管理层外部压力和迎合等视角出发,实证考察了不同情形下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为后续关于市场估值与企业投融资策略选择相关文献的研究提供了很好地参考。此外,本文还从理性迎合渠道和股权融资渠道的视角出发,探讨了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作用机理。现有文献都认为资产定价偏误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行为,但少有文献进一步探讨定价偏误影响企业行为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同时,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本章的研究有助于监管层进一步认识资产定价偏误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为其制定金融市场改革相关政策提供依据。(4)通过对资产错误定价成因的分析,基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等行为金融理论尝试构建了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现有研究关于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理论基础、内在机理和实现形式,相对比较零散、片面、缺乏系统性。本文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以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逻辑起点,基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非理性等行为金融理论,结合企业市场择时和管理层迎合行为,逻辑推导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内在机理和作用路径,从而构建资产错误定价情境下企业投融资决策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夯实资本市场运行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王天童[3](2020)在《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并购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的控制权市场虽处于起步阶段,但近年来呈强劲崛起之势,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微观角度看,并购是公司最重大的投资经营决策和最直接的外源成长方式之一。从宏观角度看,每一次并购浪潮都有力地影响和转变着经济的格局和发展方向。公司并购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在中国经济进入改革纵深发展、产业动能新旧转换、区域性经济重大调整的新时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公开透明不仅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原则,更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由于信息是市场的基础要素,是经济主体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信息透明度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可谓是全方面的,特别是学术界对信息透明度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研究不仅内容丰富,并且很多议题取得了相当一致的结论。然而,信息透明度对控制权市场的影响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是通过资本市场建设促进实体经济繁荣活跃。资本市场为控制权市场发展提供了平台与基础。而控制权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延伸,又成为后者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关于信息透明度影响作用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资本市场,而应该将其对资本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的影响统一起来分析。现有文献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问题:(1)分析框架有待完善。现有研究大多只考察了并购交易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对并购活动的影响,却忽视了并购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然而由于作用不同,这两类信息不对称不能替代,也不能单独考虑,分析框架不完整,就很容易依据现有知识得到先入为主的结论。(2)研究视角相对单一。现有研究大多从会计信息质量的单一层面考查信息对并购活动的影响。然而现实中会计信息质量并不能全部决定一家公司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平均信息成本。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强度与质量、信息中介对公司特质信息的加工生产、信息媒介的传播效果以及社会曝光的程度都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所以,现有研究只分析了并购信息作用机制的一个层面,缺少综合视角的分析。(3)研究方法有待精进。现有基于市值和行业标准配对的并购目标选择研究,在计量方法上存在极大似然估计系数偏误、配对组样本可能不标准以及数据信息量降低导致的实证研究结果失真问题。(4)由点及面的系统性研究有待完成。从本文掌握的文献来看,以信息透明度为作用内核,从交易动因到交易行为再到交易效果的系统性研究暂且处于空白。这使得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控制权市场中信息作用机制的了解是相对片面和不完整的。鉴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公司并购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为基础,从资本市场综合信息成本角度出发,将并购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补充纳入现有分析框架,使用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被并购及未被并购的随机配对研究样本,基于Logistic、OLS计量模型和事件研究法,按照“动因—行为—效果”的研究思路,对并购目标选择、并购定价以及并购市场反应的信息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进行系统地研究。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1)并购目标选择的信息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发现,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对其成为并购目标的可能性存在负向影响,高声誉财务顾问地域重叠加强该影响,航空枢纽距离减弱该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权市场存在低信息透明度公司治理机制,信息透明度通过资本市场资产定价、经营管理水平信号以及私有信息含量作用于并购目标选择。并购金融中介存在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临近航空枢纽降低了投标公司的并购前搜寻成本及并购后监督成本,地理区位因素通过加强信息流动、降低信息成本缓解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水平。(2)并购定价的信息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发现,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对并购溢价存在负向影响,分析师预测精度平均提高10%,并购溢价降低约2%,交易所信息质量评级提高一个等级,并购溢价降低约2.5%,以研究样本2018年为例可分别为投标公司共节约32亿或40亿元人民币交易成本。并购浪潮期间并购溢价对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敏感度升高,而投资者保护政策发布施行后并购溢价对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的敏感度降低。结果表明,信息透明度低是并购高溢价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投标公司与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于信息成本折价函数的差异决定了并购定价的信息作用机制,并购浪潮和投资者保护政策的外生冲击通过改变相对折价水平影响作用机制的边际贡献。(3)并购市场反应的信息作用机制与边界条件。实证发现,目标公司信息透明度对并购市场反应存在正向影响,投资者有限注意和大股东侵占威胁均加强了上述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则无明显作用。结果表明,信息透明度通过边际信息传递能力、投资者信息风险以及委托代理顾虑作用于并购市场反应,是决定目标公司股东并购宣告财富收益水平的重要因素。信息不透明导致投资者对“好消息反应不足”,市场价格发现效率受限。低信息透明度的目标公司没有因为宣告并购以及获得高溢价而被投资者重新认识,资产的信息折价效应依然存在。投资者关注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有价值效应。大股东的侵占威胁使外部投资者产生投资顾虑,抑制市场对好消息的反应。本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有:首先,相对完善了公司并购信息不对称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将并购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补充纳入现有分析框架,同时分析了并购中客观存在的两种信息不对称对交易活动的影响,进一步提升了并购研究中信息不对称分析结构的完整性。其次,拓展了基于信息作用的并购研究视角。本文通过分析师跟踪预测数据、股票交易的高频日内数据以及交易所公布的信息披露质量等级数据刻画市场感受到的上市公司平均信息成本,超越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单一层面,从资本市场综合信息成本角度分析了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并购的影响。再次,初步构建了基于信息透明度的公司并购研究理论基础。本文以信息透明度为作用内核,按照“动因—行为—效果”的研究思路,完成了对并购目标选择、并购定价以及并购市场反应信息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的系统性研究。第四,初步检验了并购金融中介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大量研究分析认为地域重叠为投资主体带来显着的信息优势,并购中投标公司与目标公司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得到了检验。然而具有信息效能优势的财务顾问地域重叠,可能为并购公司克服信息障碍发挥的作用却未被考察。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初步检验了并购金融中介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为现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证据。第五,通过对样本设计的优化,相对提升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通过使用构建与并购组样本容量接近的完全随机配对控制组的方法,相对克服了中国现有并购目标选择研究中存在的极大似然估计系数偏误和实证研究结果失真的问题,得到相对更为可靠的实证结果。最后,通过对变量设计的突破,增加了研究内容的丰富性。本文运用球面几何学的大圆距离公式通过精确计算获取上市公司航空枢纽距离变量,突破现有同地效果的研究约束,初步在中国并购实证研究中分析了地理距离对交易活动的影响,丰富了现有的并购信息不对称相关研究。此外,本文的研究发现还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意义:首先,加深各方对并购活动的理解;其次,对监管层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建议;再次,对交易双方分别提供相应的并购策略建议;最后,对投资者提供相应的投资建议。
李娜[4](2019)在《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和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在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稳定增长、居民财富快速积累的背景下,以代客理财为主的资产管理行业(简称“资管行业”)不断壮大。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类固定收益市场到股票市场,再到衍生品市场等,资管产品几乎无处不在。虽然存在各种“越位”、“踩线”的争议,但资管行业的蓬勃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和金融脱媒深化,商业银行也希望改变以往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的局面,并逐渐成为资管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尤其在近几年,商业银行作为资金的主要提供者,逐步处于资管行业的核心位置。而信托公司、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更多扮演着金融产品创设者的角色。但是,在不统一的监管体系下,资管行业发展伴随着社会各界的质疑,规避政策的模式创新和监管长期博弈,刚性兑付始终未被打破,使得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集聚了大量的风险,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作为资管链条的上游尤其如此,成为风险的最终传导环节。过去多年,为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监管部门出台了超过30部政策文件,内容囊括理财业务的资格准入、投资方向、风险管理、操作规范等各个方面,但总体来看,监管政策在出台不长时间内,总会被新的产品模式创新所突破,效果并不理想。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近些年,包括商业银行理财在内的资管行业成为一个重要的金融研究领域。在监管部门、学术界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4月27日,试图破解资管乱象的资管新规出台,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2018年9月28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管理办法”),作为指导意见的配套实施细则。2018年12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作为理财管理办法的配套制度。资管新规及理财管理办法、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意味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进入转型和发展新时期。在此背景下,本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透过监管政策变迁视角研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研究产品模式创新。首先,运用门限回归模型考察加入监管政策变迁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之后定性考察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模式创新的演变,并将收益率影响因素模型延伸,运用两时期横截面数据探索模式创新的效应。在这里必须指出,从逻辑关系上看,模式创新也是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其特殊性在于,模式创新的过程往往就是与监管政策博弈的过程,在短期内对收益率有重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监管政策变迁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者的博弈过程,以及模式创新如何突破监管政策而对收益率产生影响,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最后,在运用创新模型并结合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和研究2018年资管新规的政策效应及影响,并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和发展提出建议。第一,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在第三章,本文以4家国有大型银行、5家股份制银行、4家城市商业银行、4家农村商业银行2008年12月至2018年8月数据为样本,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基于监管政策带来的结构变异角度,考察了市场利率、产品期限、金融体系流动性和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协整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在政策平稳期,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保本和保本理财收益率与市场利率、产品期限、金融体系流动性均具有基本一致的协整关系。市场利率、产品期限和金融体系流动性一般具有与理财产品收益率同向的变动关系。在政策抑制期,各类型银行理财变量系统协整关系不尽一致,市场利率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明显减弱,部分模型的逻辑关系与理论上的状态出现不一致性,表明了重大监管政策出台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变动逻辑产生明显影响。(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大监管政策短期(即政策抑制期)降低了非保本理财收益率,非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带动保本理财收益率下降。表明2009年至2018年资管新规之前,重大监管政策仅是短期影响,并未影响收益率的长期变动逻辑。(3)由于数据持续至2018年8月,且自2018年4月及之后Policy均取值0,各类银行门限回归结果显着,表明2018年资管新规的抑制效应持续至今。(4)虽然监管政策主要针对的是非保本理财产品,但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存在门限效应,说明政策冲击对保本理财产品也产生影响。其原因主要是非保本理财收益率的带动作用,也就是说:非保本理财产品与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均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亦存在短期的传导效应,针对表外理财或非保本理财的监管政策会通过传导关系影响到保本理财产品。(5)在过去近10年内,监管政策出台后确实对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产生了短期的抑制效应,但并未产生长期实质性的影响;产品期限、市场利率是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决定因素,金融体系流动性变化亦能够对收益率产生影响。第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产品模式创新伴随着与监管政策的博弈: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创新,突破监管政策,从而实现理财资金投资于高收益资产。所以创新带来的效应十分显着。在第四章,本文从规范的角度分析了监管政策变迁下模式创新的演变,在进一步了解重大监管政策出台带来的短期抑制效应之后,商业银行如何通过模式创新突破监管政策。在第五章,本文基于收益率模型考察了模式创新的经验证据。但是,由于创新本身并不存在直接可以观察到的指标,所以需要找到度量理财产品创新力度的方法。幸运的是,本章基于两个思路找到了相应的测量方法。一是基于不同类型银行的方法:由于不同类型银行创新力度存在差异,如果我们控制了产品期限、市场利率、金融体系流动性变化,那么收益率的差别即可表示不同类型银行创新的差异程度。二是基于不同政策效应期的方法:在控制产品期限、市场利率、金融体系流动性变化的情况下,政策平稳期与政策抑制期收益率的差异,即可表示这两个时期创新程度的差别。基于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效应差异模型的结论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力度是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变量。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理财产品创新力度均强于国有大型银行。较早时期,股份制银行创新力度最强,后期逐步被城商行超越。近期理财产品创新力度或激进程度排序为:城商行、股份制银行、农商行、国有大型银行。基于不同政策效应期理财产品创新差异模型的结论是:政策平稳期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要明显高于政策抑制期,表明模式创新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重大监管政策出台之后一段时间,进一步的产品模式创新所带来的收益率提升十分可观,影响不同类型银行收益率水平大概在0.30%-0.50%。第三,关于2018年资管新规的研究。本文在第六章总结了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核心内容。资管新规的核心内容是:打破刚性兑付、破除多层嵌套、禁止资金池,同时推进业务更加规范,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的监管标准,防控和化解金融风险。针对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理财新规提出防止资金纯粹规避政策的空转,缩短融资链条;强化穿透式监管,充分披露底层资产;理财子公司成为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主要载体等内容。2018年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共同构建起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的框架。在对新规梳理之后,本文基于不同政策效应期理财产品创新差异模型对资管新规政策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控制产品期限、市场利率、金融体系流动性变量后,资管新规对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四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抑制效应十分明显,且随着时间推进(2018年5月至9月)抑制效应不断增强。新的政策出台后,类似于以往监管政策出台一段时间后被进一步的模式创新所突破的情况没有出现,在系统性改革背景下,预计将形成新的产品体系。最后,本文在完成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方向及政策建议。商业银行应对照新规要求,除做好存量业务处置以及新老产品有序衔接之外,还需要在理财产品体系、投资者培育、估值体系、风控体系以及组织架构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梳理和建设。
胡威[5](2019)在《股权流动性、企业并购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亟待调整,各产业综合成本上涨,企业间竞争愈发激烈,以并购重组方式带动企业成长成为适应这一变化的重要选择。历经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在结构上已经形成了递进式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为各类型企业的产权流动提供了有效场所,也为并购活动在资本市场上顺利开展提供了资产交易和股权转让的制度保障。尤其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后,公司股票全面流通,上市公司的股权流动性得到极大提高,上市公司活力得以充分释放,许多公司积极运用创新手段进行并购重组,收购模式也日趋复杂化,从股权分置改革前的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方式,转变为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二级市场公开收购、要约收购、定向增发或股权换购等多种方式;资产重组标的也从单一资产的买卖交易,转变为与股权交易相结合的复合方式。并购重组方式的创新,不断提升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并导致中国资本市场的企业并购次数急速上升,并购规模和交易价值屡创新高,并购交易方式不断变化,并购涉及产业不断扩张。从形式上看,股权流动性的提高是催生上市公司大量并购重组行为的外部条件,上市公司频繁实施并购重组活动的内在动机则是追求企业高速的成长。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企业并购成为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方式,并购重组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战略行为。企业成长理论将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分为外生性因素和内生性因素。从外生性成长理论出发,股权流动性的提高使企业间并购活动更为频繁;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视角,并购活跃将节约交易成本,进而促进企业的成长,股权流动性会通过影响并购行为对企业成长造成影响。但股权流动性动因下的企业成长结果却不尽相同,通过并购活动也未必一定会促进企业成长。因此,本文认为在股权流动性影响企业并购并推动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下,并购特征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股权流动性会影响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并购决策,使并购活动呈现不同的并购特征,不同并购特征下的企业成长会出现很大差异。从企业内生性成长理论来看,企业成长受到企业异质性影响较大,这种异质性让企业的竞争手段和竞争方式呈现不一致,并导致企业的结构和效率出现高低,体现了企业独特的特征。其中,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在决策和战略层次上体现了企业组织的异质性,不同的治理结构影响着企业并购,也会对企业成长产生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公司治理在股权流动性——并购特征——企业成长的分析框架中起到了重要的后置调节作用。在实证变量设定中,自变量使用Amihud非流动指标表征股权流动性,因为Amihud非流动性指标包含了股权交易中的价格和交易量等各方面因素,能更为全面的衡量流动性。因变量使用总资产收益率(ROA)表征企业成长,并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替代总资产收益率(ROA)。本文之所以没有使用托宾Q值表征企业成长,主要原因在于托宾Q值包含了股价变化的信息,与股权流动性变量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关联,虽然ROA使用频率不及托宾Q值,但也是表征企业成长的较好变量,因此本文最终使用ROA衡量企业成长。本文将并购特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并购类型,包括资产收购和股权收购;第二类是关联交易并购,包括关联并购交易和非关联并购交易;第三类是并购支付方式,包括现金支付并购和股权支付并购。为了规避政策因素和国有股背景对并购的影响,本文选择了2007-2016年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发生了并购行为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选择发生在2007年之后的样本,原因在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在2006年正式完成,后股权分置改革时期的股权具有同股同权、全面流通的特征,更能够表现本文研究主题。选择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我国主板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受到政策因素和国有股背景的制度因素干扰较大,在实证过程中无法较好的控制住政策与制度方面的影响,而中小板上市公司多为民营企业,并购活动受到行政因素干扰较低,能更好的验证股权流动性、企业并购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数量较多,而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不足、时间较短。因此,从样本数量和样本质量来说,中小板的样本优于主板的样本和创业板的样本。本文采用Eviews12.0和Excel2013等统计分析工具,使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实证相结合的方式,逐一探讨股权流动性与企业成长之间的主效应关系、并购特征在股权流动性与企业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关系以及加入公司治理的调节变量后是否会出现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关系,并形成如下结论和观点:第一、股权流动性越高,企业越容易发生并购行为,并且每年发生并购行为的次数也容易增加。股权流动性的提高,使得股权的交易成本下降,股权更容易变现并实现股权集中,也使得并购行为更容易发生。对于善于资本运作的企业,则更可能进行多频次的并购。第二、股权流动性的提高对于并购特征的影响显着。股权流动性越高,收购公司的并购类型更容易为资产收购,支付方式更容易为现金支付。第三、股权流动性的提高对企业成长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股权流动性的提高可以推动收购公司的持续成长,这一作用可以持续到企业完成并购后的第三年。在当前产能过剩的背景下,股权流动性的提高促进了股权交易的频率,为企业的并购重组提供了可能,加速了产业内的并购重组,强化了产业内现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企业成长。第四、根据并购特征的分类和对企业成长影响的滞后期数,不同并购特征在股权流动性影响企业成长的关系中起到了不同的中介影响。资产收购的经营协同效应在股权流动性影响当期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具有显着的中介作用;现金支付的财务协同效应在股权流动性影响滞后2期内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具有显着的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本文发现存在四条中介效应路线:股权流动性——资产收购——并购当期的企业成长;股权流动性——现金支付——并购当期的企业成长;股权流动性——现金支付——滞后1期的企业成长;股权流动性——现金支付——滞后2期的企业成长。第五、股权制衡度和高管薪酬比例对并购类型的中介作用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薪酬比例对支付方式的中介作用具有显着的调节作用。在股权流动性——并购类型——并购当期的企业成长过程中,在股权制衡度较高的情况下,并购类型的中介作用更强。在股权流动性——并购类型(和支付方式)——并购当期的企业成长过程中,在高管薪酬比例较高的情况下,并购类型和支付方式的中介作用更强。在股权流动性——支付方式——并购完成滞后1期以及滞后2期的企业成长过程中,独立董事比例较大的情况下,支付方式的中介作用会削弱。
顾昊[6](2017)在《基于IPO溢价的企业股权流动性折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间的并购重组频发,其中被并购企业大部分是非上市公司。因此,非上市企业的股权价值评估逐渐成为资产评估中的重点业务之一。在评估非上市公司股权价值时,股权价值的流动性调整是评估实务中的关键一环。目前企业流动性折价取值方法是依据评估师的经验,在行业流动性折价的基础调整得到。这样计量的股权流动性折价高度依赖于行业数据和从业人员经验,对于评估对象的流动性折价调整可能出现偏差。事实上,企业拥有的资源禀赋、核心能力和营运管理水平是不同的,企业股权的流动性也是不同的。基于此,本文从企业异质性出发,通过市场法研究企业股权流动性折价与企业的资源禀赋、核心能力和营运管理水平的相关关系,为评估实务中企业股权流动性折价的取值提供新思路,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传统的股权流动性折价估算方法,考虑到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选择了基于IPO溢价估算股权流动性折价的方法。其次,本文根据企业基础观理论、核心能力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选取了市场环境、资产规模、发展能力、人力资源水平、技术创新和研究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公司治理效率八个一级指标以及市场行情、总资产、资本密集度、总资产增长率等17个二级指标构建企业股权流动性折价可比指标体系。由于这17个二级指标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7个二级指标降维得到8个主成分因子。接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算灵动微电股权流动性折价的价值比率,进而计算灵动微电的流动性折价调整系数。本研究发现,企业的资产规模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标对企业股权流动性折价有显着影响。经计算,灵动微电的股权流动性折价调整系数是59.47%,企业估值为80,671,143.23元。与收益法下灵动微电估值结果相比较,差异率仅为3.77%,说明运用价值比率测算股权流动折价是科学严谨的。本文提供股权流动性折价系数取值的新方法,使得市场法下的股权价值评估结果更为科学严谨,更有说服力。
李媛[7](2017)在《中国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都在不断加强,全球资金在更为广阔的市场进行优化配置,与此同时,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金融政策、金融业务等方面的竞争和协调,也使全球金融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金融市场作为金融活动的主要载体,金融市场全球化是金融交易全球化的重要一环。现阶段,金融管制导致的市场分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球资本的流动。随着发达国家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筹备和发展,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和融合,证券市场全球化的程度逐渐加深。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境外上市,这不仅提高了金融开放的程度,促进了全球资本的流动,也打通了国内和国外两个证券市场,从而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的融合。对于我国大陆企业而言,除在大陆证券交易所上市之外,赴港上市已经成为趋势,A股和H股股票的价格差异也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在大陆、香港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的双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进行详细地阐述,并分析股权分置改革对A股和H股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其次,本文对双重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研究,并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再次,本文对影响两地股票价格差异的因素进行分析,首次将双重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纳入到考察中,并着重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在其中的作用。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论,并对股票市场的发展与政策的实施,提出了建议与对策。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本文梳理了相关文献,对上市公司双重上市的动因,以及影响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的因素进行了阐述,为文章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对影响公司双重上市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进行了梳理,并对需求差异、流动性差异、信息不对称差异、风险差异等因素,在影响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中的作用进行了说明。其次,本文对我国双重上市公司进行了界定,并对两地证券市场的发展进行了介绍。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无论从上市公司数量,还是从股票市价总值、股票成交量、股票成交额等角度来看,中国证券市场都已经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在各个方面不断进步和完善,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投融资渠道不断增加。证券市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多种投融资服务。本文研究的中国双重上市公司,是指在中国大陆、香港证券市场同时上市的公司,由于香港具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经济体系,证券市场融资成本低廉,上市过程简洁,因而吸引了越多越多的企业在港上市,自从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进入到香港金融市场。在市场和政策的推动下,上市公司从H股上市后再回归A股的数量不断上升,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之后,选择去H股进行再融资的数量也陆续增加。由此,我国企业A股和H股双重上市的局面逐步形成。第三,本文对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股权分置现象进行了说明,并对在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研究A股和H股股票价格差异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在对股权分置改革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地阐述之后,本文对股权分置改革包含的多个重要事件进行了研究,并采用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首个交易日,以及上市公司第一个解禁交易日,A股和H股股票市场的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在对A股股票市场的研究中,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的平均异常收益率显着为正,在事件窗口期内,累计异常收益率也显着为正,即股权分置改革对A股股票产生了显着地影响。而在上市公司第一个解禁交易日,尽管A股股票的平均异常收益率发生了下降,但并不是显着异于0的,事件窗口期内,A股的累计异常收益率也不是显着异于0的,说明市场对于A股限售股解禁的消息反应较为平稳。其次,在对H股股票市场的研究中,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首个交易日,H股并没有明显的变动,但在之前的一个交易日,H股的平均异常收益率显着为正,表明在A股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之前,H股股票市场已经对股权分置改革做出反应。而在上市公司第一个解禁交易日,H股股票市场基本没有受到影响,说明H股股票市场对A股限售股的解禁反应也较为平稳。第四,本文对双重上市公司股票收益率与两地证券市场收益率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由于A股和H股在不同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其收益率与两地证券市场收益率之间的联动关系,成为本文首先考察的问题。通过对A股和H股股票的对比分析,本章得到了如下结论:首先,A股股票收益率的变动,受到了大陆证券市场显着的正向影响,只有少数公司受到香港证券市场收益率变动的影响;H股股票收益率的变动,受到大陆和香港两地证券市场的共同影响,但香港证券市场收益率的变动,对H股股票收益率产生的影响更大。由于A股上市公司的上市地和主要业务均在中国大陆,因此,A股受到了大陆证券市场的显着正向影响,H股则与香港证券市场中的股票更相似。其次,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A股仍然主要受大陆证券市场收益率变动的影响,且大部分公司受大陆证券市场收益率变动的影响增强;H股仍然受到两地证券市场收益率变动的共同影响,且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部分上市公司受到大陆证券市场收益率变动的影响增强。第五,本文对我国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首先,随着A股股票相对供给量的增多、相对风险的增加以及相对流动性的降低,A股和H股股票价格的差异缩小。此外,人民币的升值也会缩小两地股票价格的差异。其次,在考虑我国双重上市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之后,上述结果没有发生实质的改变。在双重上市公司发展的第二、第三和第四阶段,两地股票价格差异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鉴于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股权分置改革提出之后,侧面验证了股权分置改革在两地股票价格差异中的作用,即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两地股票价格差异逐步缩小。再次,股权分置改革之后,A股和H股股票价格差异不断缩小,在去除时间趋势的影响之后,上述结果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在A股逐步实现自由流通的过程中,随着A股流通股的增加,A股和H股股票价格差异不断缩小。最后,在因变量的选择上,本文使用股票收盘价格和考虑分红派息后的股票价格进行对比,结果并没有产生差异。第六,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加,我国A股市场和H股市场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股票市场的市场分割现象逐步缓解。根据以上结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议: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拓宽投资渠道,改善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现状,完善监管措施。
周瑜胜[8](2015)在《公司控制权、流动性与并购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并购是企业配置资源以分散风险、提升效率、增加价值、实现成长为目的的重要战略扩张行为。但并购绩效却具有波动性、周期性特征,引发并购绩效差异的因素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或者是来自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世纪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了多轮并购浪潮。这些并购行为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目标的实现,而且也促进了行业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也是国家经济成长的重要方式。而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国企的公司制股份制、股权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等改革,以及中国经济快速成长与资本市场日渐成熟,涉及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每年达到数千起。特别是2005年至2006年中国资本市场开启了股权制度改革——将原来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及法人股变成可上市交易的流通股,使得中国企业的并购数量出现了跃迁式增长,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数量为2087起,到2007年中国上市并购重组的数量达到4579起,数量上翻了一倍还多,现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制度改革,改变的是大股东的股份属性,由原来的非流通股成了可上市自由流动的流通股,股份性质的变化本质上改变了公司控制权状况及对大股东的激励,大股东的财富与经营绩效直接与股票市场表现相关联,大股东自身的利益对股票市场价格变得更具敏感性,大股东的经营绩效有了更快速直接的评价机制,这极大改变了大股东的行为。其次是占据了市场近三分之二股权份额的大股东的股份变成流通股,给股票市场注入了数量巨大的可交易股票,增加了股票市场容量;再加上大股东对股票市场的重视,也激发了中小投资者参与股票市场投资的热情,大大增强了股票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使得股票市场流动性大大增强,所以随着2006年股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完成,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数量出现了巨大的飞跃,特别是2006年及以后一些年份公司并购绩效也有了巨大的提升。这个异象背后有两股力量——公司控制权和流动性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了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数量与并购绩效的改变,是公司控制权状况的改变推动的,还是股票市场流动性增加驱动的,抑或是两者合力驱动的结果,现实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问题的视角。公司并购本质上是一种战略扩张行为,其并购绩效的高低取决于选取合适的并购对象以及选取合适的并购时机。当可选的并购对象一定的情况下,并购对象选择的影响因素就取决于公司决策者,也即是公司控制权人或者说公司控制权状况,因此公司控制权状况会最终影响到并购绩效;而当公司控制权状况已定的情况下,并购绩效就取决于并购的时机选择了,最佳的并购时机的选择取决于市场交易的条件,好的市场交易条件是与公司永续发展以及业务结构适合的条件,好的条件是能减少并购交易成本和并购整合风险的条件,而这些条件与市场流动性密切相关,因此市场流动性会对并购绩效产生影响。本研究从影响并购对象选择的公司控制权因素,以及影响到并购时机的流动性因素进入来研究他们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并购绩效受到了公司控制权因素与流动性因素的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在2006年的提升是与股权制度改革后公司控制权状况的改善与流动性的改善密切联系的。2.单纯考察公司控制权时,发现控制权中多个变量对公司的并购绩效产生明显的影响。首先是公司控制权中的大股东身份差异会给并购绩效带来差异,国家大股东对短期并购绩效的影响为负向,法人大股东对公司的短期并购绩效的影响为正向;在大股东的长期绩效影响上也有差异,国家大股东对长期并购绩效的影响不显着,法人大股东身份对长期并购绩效的影响为正向;其次,大股东的股权份额的增加会带来长期收购绩效的增加,但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其三,实际控制人身份也影响并购绩效,国家实际控制人和法人实际控制人对长期并购绩效产生显着的不利作用;其四,收购公司内对大股东的股权制衡程度能有效增加公司的长期并购绩效等。3.单纯考察流动性时,发现三个层次流动性变量对并购绩效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一是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与公司并购绩效之间关系为负向关系,即利率高时,并购绩效就低;二是股票市场流动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是正向的,即在股票市场流动性高时,公司并购绩效就高;三是个股票流动性对并购公司的长期绩效的影响是负向,即单个股票流动性高时,其长期并购绩效就低。4.当共同考察控制权和流动性对并购绩效影响时,发现公司控制权与流动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上存在交互性。公司控制权因素对个股流动性与并购绩效之间关系的调整不太显着,而流动性对公司控制权因素与并购绩效之间关系的调整比较显着。其一、当货币市场流动性低时,公司控制权的并购绩效效应越显着;其二、当市场流动性越高,公司控制权的并购绩效效应越显着。其三、个股流动性对控制权与并购绩效之间关系的调整不显着。国内外学者在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积累,但其研究视角与研究框架与本研究是完全不同的。相比前人的研究,本研究的创新或贡献如下:1.考虑到控制权与流动性的交互性,本文构建了新的基于交互性的研究框架。在新框架中将控制权与流动性相结合起来研究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重点研究控制权与并购绩效的关系在流动性因素调整下的效应变化,获得有价值结论,在研究框架上有创新。并购绩效好坏与并购对象选择与并购时机选择相关,并购对象与并购时机可能会同时发生作用,因此公司控制权与流动性可能同时对并购绩效产生影响。同时考虑到公司控制权与流动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性,本文在对控制权与流动性变量交互性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公司控制权与流动性对并购绩效的共同影响模型,以及控制权因素在流动性因素调整下的并购绩效影响模型,从整合和交互的视角解释了公司并购的内部控制权配置因素与外部流动性因素合力作用于并购绩效的机制,这也是本研究创新之一。2.并购目标选择是影响并购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不考虑到流动性因素的情况下,创新性引入并购目标决策的决定性因素公司控制权来展开研究,设计控制权描述变量,研究公司控制权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获得控制权对并购绩效影响的重要结论,扩展了绩效研究的范围。从理论上看,并购绩效的好坏取决于合适并购对象选择和合适并购时机的选择,本研究与其他分析并购对象方面的研究视角不同,是从并购对象选择决策的决策者角度进入、引入并设计了公司控制权复合变量,研究公司控制权因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这是其他学者没有系统展开研究的视角。同时在对控制权变量的描述上充分考虑到了其复合性,采用了多个维度的变量来刻画公司控制权的特征与控制权结构,力求全面准确概括控制权的内涵,反映控制权本身的复合性,因此本研究在研究视角和变量选取上具有创新性。3.并购时机选择是影响并购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在不考虑到公司控制权的情况下,创新性将流动性作为一种影响并购时机的因素,设计三个层次流动性、研究各层次流动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获得流动性对并购绩效影响的重要结论,扩展了择时研究的内容。在并购对象确定的情况下,并购绩效的好坏与并购的时机选择有关,流动性作为一种并购交易条件会直接影响并购时机,从而影响并购绩效。因此本文选择从流动性角度研究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共选取了宏观流动层次、市场流动层次和个股流动性层次等三个层次的流动性分别来研究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这种研究是前人很少系统进行的,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4.研究相比同类研究选取了更长周期的样本,研究使用了2003—2013年的并购与财务数据,包含近10年的并购样本,更大规模的数据保证了研究结论的相对可靠性。
张丹[9](2010)在《股票市场流动性价值: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任何资产或财富权利的价值,均来自于其能够产生预期的货币收入,资产或权利价值的大小由预期收入折现后得到。进入流通领域与交易过程中的股票资产,因其买卖的灵活性与便利,赋予资产持有者一种自由出售的选择权,使其能够在不确定性环境中相机抉择出售资产以获取期望收益。因此,与内在价值的产生机理相类似,股票资产因其流动性而提供给持有者的这种能够产生预期收益的权利也具有相应的价值,即为“流动性价值”。流动性价值的大小,对应着预期收益的折现值,并在股票价格中得到反映。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进行股票流动性价值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尤其是为阐明存在高换手率现象的新兴证券市场中,股票价格会远高于由其未来收益所反映的价值这一现象提供了思路。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股票市场流动性价值问题的探讨,主要围绕以下三个研究环节展开,每个环节均包含一个创新点:基于选择权的思想,通过对股票流动性价值的来源分析与期权属性的总结,界定了股票流动性价值的涵义。在此基础上,借鉴期权定价原理与方法,构建股票市场流动性价值定量测度模型。紧接着,在理论支撑下,展开A股市场流动性价值水平的实证研究。具体说来,股票流动性价值的涵义界定、模型构建与中国股票市场实证分析这三个环节各自的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关于股票流动性价值的理论分析与内涵界定。首先,通过对股票内在价值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探讨了内在价值理论所遵循的资本价值评估思想,以及一系列评估模型所依照的更加接近股票真实价值的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广义的资本价值的来源问题,并通过与内在价值的类比分析论证了股票流动性价值存在的合理性。随后,探讨期权的本质并将期权价值推广至一种广义上的期权性价值。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流通领域中股票资产所蕴含的期权属性,以及相应的流动性价值属于期权性价值。最后,通过对股票流动性价值的来源与期权属性的总结,明确界定了股票流动性价值的涵义:股票资产的流动属性带来的交易便利,赋予资产持有者一种不确定性条件下、未来时间的选择权,使其能够相机抉择出售资产以把握潜在的获利时机,并且具有出售资产的权利而没有出售的义务。这种因流动性而提供给资产持有者的能够产生预期收益的选择权具有相应的价值,可称之为流动性价值。资产的流动性价值也可以视为流通领域中股票资产本身所蕴含的一种转售期权的价值,这种转售期权的价值内化为资产价格的有效组成部分。2、构建股票市场流动性价值理论模型。在股票流动性价值理论分析与涵义界定的基础上,为定量测度股票价格中所蕴含的流动性价值的大小,无疑需要进一步构建股票市场流动性价值理论模型。基于流动性价值属于一种期权性价值,本文借鉴期权定价方法,在连续时间均衡模型框架内对其展开分析:首先,对J-W模型进行扩展,分别研究两种市场情形下的交易均衡与相应转售期权的价值。具体而言,当不确定性出现“有利”一面时,在市场上涨情形中,投资者过度自信系数,资产持有者可以通过行使获利期权而获取收益;而当不确定性出现“坏”的一面时,在市场下跌情形中,投资者信心不足,信心系数,资产持有者可以通过行使止损期权而限制损失。在扩展的J-W模型中,通过对信心系数的扩展,给出了统一的均衡期权价值函数。接着,在统一的框架内进行模型分析,探讨模型内在逻辑的合理性并分析流动性价值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的重点在于探讨模型中某一参数的变化对于转售期权价值q*的影响。3、进行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价值的实证研究。在股票流动性价值理论依据下,运用扩展的J-W模型,展开A股市场流动性价值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求解流动性价值即转售期权价值,需要确定研究期间内各模型参数值。因此,实证分析分两步走:首先,对A股市场中影响流动性价值水平的各因素的参数值进行实证分析与计算。所涉及的因素具体包括投资者信心系数、无风险利率、均值回复参数、泊松分布参数、股票资产基础价值的波动率以及市场交易成本。随后,与扩展的J-W模型相对应,分为两种情况测算了A股市场资产价格持续上涨与市场持续下跌情形中的流动性价值水平。在本文研究期间,市场上涨期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由理论模型测算出流动性价值为6.835元,以相对值形式表示出的流动性价值水平约为48%;在市场下跌期2007年11月至2008年10月,得出流动性价值为2.718元,以相对值形式表示出的流动性价值水平约为20%。
彭莉[10](2010)在《基于股改效应的大宗股权转让问题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大宗股权转让相对于散股交易而言,因各方面影响更大而受到重视。在中国渐进式转轨过程中、高股权集中度条件下,大宗股权转让问题与成熟市场比较有不一样的内容和特点。尤其是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资本市场上大宗股权转让活跃,对股权定价、公司治理、市场效率和投资者保护等带来新的重大影响。要检验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股东大宗转让行为是一个很好的视角。通过深入研究大宗限售股权定价影响因素,探索大宗股权转让动因,总结和检验大宗股权转让影响,可以更有说服力地解释中国大宗股权转让问题呈现与国外不一样特点的现象,可以为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变革效果、股权结构内生性假说和公司外部治理理论提供股东行为角度的经验证据,有利于完善监管、改善市场效率、完善外部治理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投资者投资策略选择提供实证依据。在介绍国内外在大宗股权转让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界定相关概念、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围绕股权分置改革这一重大制度变革时点和金融危机下市场趋势转折时点,按时间顺序,较连续的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和之后,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大宗股权转让的热点问题——大宗限售股权定价影响因素、大宗股权转让动因和影响,运用流动性溢价与控制权收益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代理理论和部分控制权市场假说等相关理论,结合中国宏观制度和环境变化,采用理论研究、数理统计基础上的实证研究、情景分析和对比研究等方法,对大宗股权转让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比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大宗限售股权转让价格相对于流通股价格比值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与国外成熟市场更多关注的是定价的驱动因素,而不是定价公允性不同,由于制度背景和市场环境的不同,中国大宗股权转让方大多具有国有性质,证券市场的定价效率又不高,这决定了全流通后仍需加强大宗股权定价研究,为大宗国有股权、IPO限售股、高管限售股和逐渐趋于活跃的购并市场大宗股权定价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研究发现:流动性约束与大宗限售股转让相对价负相关;每股净资产定价兼具合理性和局限性;控制权收益、存在控制权转移时的限售股转让比例以及公司流通股比例与大宗限售股转让相对价正相关;受让方为非国有性质时,限售股转让相对价较低。这些结论为大宗股权定价模型研究提供了因素选择经验证据。其次,利用2006-2008年175个大宗股权增、减持数据,对获得流通权的限售股东的大宗增、减持行为动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国外学者对于股东的大宗增、减持行为动因研究多基于活跃的控制权市场,以兼并收购为研究背景,和国内股权分置改革后大宗股权转让行为背景不同。国内学者对于股东的大宗增、减持行为动因研究主要是总结归纳式研究,缺乏经验证据。论文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后,股东大宗交易活跃,公司绩效与原有股权结构是股东大宗增、减持的重要动因。公司绩效指标中实业角度的营业毛利率显着影响股东大宗增减持行为,而常用的ROA、PBV指标并不显着;股权集中度较低、中央国资委为终极控制人的股东倾向于增持;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市场情景与大宗增减持比例成反比。这些经验证据一方面说明公司原有股权结构与实业角度的营业毛利率水平是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大宗股权转让的重要动因,为股权结构内生性假说提供了间接证据;另一方面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增、减持动因较理性,有助于外部治理机制的完善。第三、区分股权转让方向,基于市场情景,本文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大宗股权转让的公告效应。国外学者的研究集中于兼并收购中的大宗交易以及IPO限售股流通对市场的影响,没有区分转让方向进行研究,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很高,以控制权转移为目的的大宗股权转让较少,研究背景存在差异;国内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前的大宗非流通股权转让的公告效应研究较多,股权分置改革后的研究很少,也没有区分市场情景的研究。我们区分股权转让方向(增持和减持)、大宗转让公告前对市场供求影响和公告后信号效应影响,并考虑了不同市场情景下的变化,研究发现:减持样本在公告前,增持样本在公告后有显着的正累计异常收益,投资者在大宗增持公告后买入是一种较好的投资策略;公告后的信号效应对市场的影响大于公告前转让行为,说明对于上市公司股东大宗股权转让的信息披露监管较交易行为监管更为重要;公告前数据显示存在牛熊市不对称价格影响,熊市减持样本有公告前股东操纵股价迹象。最后,本文初步验证了金融危机背景下,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大宗交易行为能改善结构性和系统性市场定价效率,并起到部分控制权市场作用。由于股东大宗增减持公告并没有显示股东实际增持或减持的具体时间,只给出了大致区间,无法使用市场高频交易数据进行大宗股权转让对市场定价效率影响的分析。本文尝试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从大宗股权转让优化股价结构和平抑系统性过度反应的角度,构建了Logit统计分析模型,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138个大股东大宗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大宗股权转让对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大宗交易行为能改进结构性和系统性市场定价效率,绩效高的公司有更高的定价,绩效差的公司股价降低,上升趋势和市场投机性较强时,大股东大宗减持意愿更强烈,下跌趋势和市场换手率较低时,大股东大宗增持概率更大,这有益于减弱市场系统性过度反应、减弱金融危机对市场的冲击。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制衡度较高公司的控股股东倾向于增持,控股股东的增持使其实施利益侵占行为的激励下降,更多的与公司整体上保持“利益趋同效应”,有益于外部治理机制的改善。股东的大宗股权转让行为起到了部分控制权市场作用。中国大宗股权转让问题的实证研究,课题比较大,涉及理论较多,文章可能会有缺陷和遗漏,由于数据的时间限制,很多研究还有待继续,对此寄希望后续研究和后来者对本研究的完善和拓展。
二、流动性溢价分析与股权流动性变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动性溢价分析与股权流动性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
1.1.2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
1.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诉求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体育产业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
2.1.4 金融支持 |
2.2 文献综述 |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2 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3 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
2.2.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认识 |
2.2.5 文献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2 产业结构理论 |
2.3.3 产业融合理论 |
2.3.4 Schumpeter金融促进理论 |
2.3.5 金融结构理论 |
2.3.6 金融深化、金融约束与金融内生理论 |
2.3.7 系统理论与经济效率理论 |
第3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与不足 |
3.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
3.1.1 政府金融支持现状 |
3.1.2 信贷市场支持现状 |
3.1.3 债券市场支持现状 |
3.1.4 股票市场支持现状 |
3.1.5 风险投资支持现状 |
3.1.6 其他金融市场支持现状 |
3.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不足 |
3.2.1 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 |
3.2.2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 |
3.2.3 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 |
3.2.4 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尽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特征与机理 |
4.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
4.1.1 “支柱地位”与扩张趋势: 亟需政策引导的规模化金融支持 |
4.1.2 丰富业态与结构演进: 亟需层次多元的系统化金融支持 |
4.1.3 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亟需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 |
4.1.4 消费升级与供需优化: 亟需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
4.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 |
4.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组成 |
4.2.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耦合协调视角 |
5.1 研究方案设计 |
5.2 研究方法选择 |
5.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征 |
5.2.2 耦合的应用 |
5.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3.1 耦合机制的内涵 |
5.3.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 |
5.3.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
5.4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5.4.1 耦合测度模型 |
5.4.2 灰色关联模型 |
5.4.3 序参量体系与数据选取 |
5.4.4 熵值赋权处理 |
5.5 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1 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
5.5.2 耦合关联与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5.5.3 基于剪刀差的进一步讨论 |
5.6 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因素 |
5.6.1 影响因素识别 |
5.6.2 变量选取 |
5.6.3 影响因素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金融支持效率评价——以上市公司为例 |
6.1 研究方案设计 |
6.2 研究方法选择 |
6.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产出特征 |
6.2.2 方法思路与适用性 |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样本选取 |
6.3.3 指标测算与数据处理 |
6.4 静态效率矩阵分析 |
6.4.1 综合金融效率分析 |
6.4.2 股权静态效率分析 |
6.4.3 债权静态效率分析 |
6.5 动态效率演变分析 |
6.5.1 金融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2 股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5.3 债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
6.6 效率收敛性分析 |
6.6.1 金融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2 股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6.3 债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建模与仿真 |
7.1 研究方案设计 |
7.2 研究方法选择 |
7.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
7.2.2 系统动力学组成模块—基于Vensim实现 |
7.2.3 系统动力学特点及适用性 |
7.3 建模准备 |
7.3.1 模型构建原则 |
7.3.2 系统边界确定 |
7.3.3 模型基本假设 |
7.4 模型与变量关系构建 |
7.4.1 子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2 总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
7.4.3 系统流图设计及主要变量 |
7.4.4 变量函数关系确定 |
7.5 模型检验 |
7.5.1 外观检验 |
7.5.2 运行检验 |
7.5.3 稳定性检验 |
7.5.4 历史检验 |
7.5.5 灵敏度检验 |
7.6 策略仿真分析 |
7.6.1 基础仿真结果 |
7.6.2 市场金融策略仿真 |
7.6.3 政府金融干预仿真 |
7.6.4 金融风险情景仿真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融资策略选择 ——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创新和并购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预期创新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文献综述 |
2.1 资产错误定价的含义及其测度 |
2.1.1 资产错误定价的概念界定 |
2.1.2 资产错误定价的测度方法 |
2.2 资产错误定价影响因素 |
2.2.1 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 |
2.2.2 市场交易制度 |
2.2.3 投资者非理性认知 |
2.3 资产错误定价经济后果 |
2.3.1 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 |
2.3.2 资产错误定价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
2.4 简要评述 |
3.资产错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理论基础 |
3.1.1 有效市场理论 |
3.1.2 行为金融理论 |
3.2 内在机理 |
3.2.1 资产错误定价视角下的企业择时 |
3.2.2 资产错误定价视角下的企业迎合 |
3.3 实现形式 |
3.3.1 投融资行为的切入点 |
3.3.2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3.3.3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 |
3.3.4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并购 |
4.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
4.1 问题提出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资本结构调整 |
4.2.2 资产错误定价 |
4.2.3 假设推导 |
4.3 研究设计 |
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2 变量说明 |
4.3.3 模型设定 |
4.3.4 描述性统计 |
4.4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 |
4.4.1 资本结构调整:基准结果 |
4.4.2 资产错误定价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 |
4.4.3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稳健性检验 |
4.5 进一步研究:异质性分析以及调整路径选择 |
4.5.1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股价高估&过度负债 |
4.5.2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股价低估&过度负债 |
4.5.3 资产错误定价与资本结构调整:股价低估&负债不足 |
4.6 本章小结 |
5.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策略选择 |
5.1 问题提出 |
5.2 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 |
5.2.1 企业创新 |
5.2.2 资产错误定价 |
5.2.3 假设推导 |
5.3 研究设计 |
5.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5.3.2 变量说明 |
5.3.3 模型设定 |
5.3.4 描述性分析 |
5.4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 |
5.4.1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基本结果 |
5.4.2 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创新:稳健性检验 |
5.5 进一步分析:股价高估与企业创新的机理及异质性检验 |
5.5.1 股价高估与企业创新:资本结构的影响 |
5.5.2 股价高估与企业创新:融资约束的影响 |
5.5.3 股价高估与企业创新路径分析:迎合渠道VS股权融资渠道 |
5.6 进一步分析:股价低估与企业创新的机理及异质性检验 |
5.6.1 股价低估与企业创新:资本结构的影响 |
5.6.2 股价低估与企业创新:融资约束的影响 |
5.6.3 股价低估与企业创新路径分析:迎合渠道VS股权融资渠道 |
5.7 本章小结 |
6.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并购决策 |
6.1 问题提出 |
6.2 理论分析与假设推导 |
6.2.1 企业并购 |
6.2.2 资产错误定价 |
6.2.3 假设推导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2 变量说明 |
6.3.3 模型设定 |
6.3.4 描述性统计 |
6.4 股价高估与企业并购 |
6.4.1 股价高估与企业并购概率 |
6.4.2 股价高估与并购支付方式选择 |
6.4.3 股价高估与企业并购绩效 |
6.5 股价低估与企业并购 |
6.5.1 股价低估与企业并购概率 |
6.5.2 股价低估与并购支付方式选择 |
6.5.3 股价低估与企业并购绩效 |
6.6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并购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信息透明度 |
1.3.2 公司并购 |
1.3.3 并购目标选择 |
1.3.4 并购溢价 |
1.3.5 并购市场反应 |
1.3.6 其他重要概念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理论创新 |
1.6.2 方法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信息透明度的相关文献 |
2.1.1 信息透明度的内涵 |
2.1.2 信息透明度的测度 |
2.1.3 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及作用 |
2.2 并购目标选择的相关文献 |
2.2.1 并购目标选择研究的发展脉络 |
2.2.2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并购目标选择研究 |
2.3 并购溢价的相关文献 |
2.3.1 并购溢价研究的发展脉络 |
2.3.2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溢价的影响 |
2.4 并购市场反应的相关文献 |
2.4.1 并购市场反应研究的发展脉络 |
2.4.2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市场反应的影响 |
2.5 并购地理区位的相关文献 |
2.5.1 并购地域重叠的信息溢出效应 |
2.5.2 并购地理距离的信息成本效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息透明度与公司并购的相关理论基础 |
3.1 公司并购理论 |
3.1.1 公司并购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3.1.2 公司并购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3 委托代理理论 |
3.3.1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3.3.2 委托代理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4 行为金融理论 |
3.4.1 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
3.4.2 行为金融理论与本研究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目标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4.2.1 信息透明度与并购目标选择 |
4.2.2 地理区位的调节作用 |
4.3 研究设计 |
4.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3.2 变量选取与操作性定义 |
4.3.3 实证模型的构建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2 相关性检验 |
4.4.3 回归分析 |
4.5 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
4.5.1 内生性检验 |
4.5.2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溢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1 信息透明度与并购溢价 |
5.2.2 外生事件的调节作用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5.3.2 变量选取与操作性定义 |
5.3.3 实证模型的构建 |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相关性检验 |
5.4.3 回归分析 |
5.5 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
5.5.1 内生性检验 |
5.5.2 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信息透明度对并购市场反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6.2.1 信息透明度与并购市场反应 |
6.2.2 行为和代理因素的调节作用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6.3.2 变量选取与操作性定义 |
6.3.3 实证模型的构建 |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相关性检验 |
6.4.3 回归分析 |
6.5 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 |
6.5.1 内生性检验 |
6.5.2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和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界定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
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管政策变迁文献综述 |
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资产定价相关理论 |
二、期限结构相关理论 |
三、金融创新相关理论 |
四、金融抑制相关理论 |
五、金融监管相关理论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和监管政策变迁 |
第一节 资管行业发展概况 |
一、2008 年之前:公募基金主导资管行业 |
二、2008-2012 年:银信合作推动资管行业发展 |
三、2012-2017 年:“大资管”和多层嵌套 |
四、2018 年之后:资管新规和统一监管 |
五、资管业务中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通道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和监管政策变迁 |
一、发展历程 |
二、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
三、监管政策变迁和重大政策核心要点 |
第三章 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样本选择、指标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
一、样本选择 |
二、指标选取 |
三、描述性统计 |
第三节 门限回归方法和模型设计 |
一、门限回归模型 |
二、模型设计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和回归分析 |
一、国有大型银行模型 |
二、股份制银行模型 |
三、城市商业银行模型 |
四、农村商业银行模型 |
第五节 非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FBY)和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BBY)的逻辑关系 |
一、四种类型银行 |
二、基于EG-ADF模型的长期关系检验 |
三、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的短期关系检验 |
第六节 模型总结 |
第四章 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演变 |
第一节 2009年12 月规范银信合作的信贷资产出表前后 |
一、早期的合作模式 |
二、合作模式演变和产生原因 |
三、产生原因 |
第二节 2010年8 月规范银信合作理财业务前后 |
一、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理财 |
二、规避72号文和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创新 |
三、其他创新模式 |
第三节 2013年4 月规范理财投资运作前后 |
一、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 |
二、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加入后的商业银行理财创新 |
三、银监会8号文的核心内容及影响 |
四、参与“非非标”资产的创新 |
第四节 2018 年资管新规之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体系 |
一、依据投资资产分类 |
二、依据客户类型分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模式创新的经验证据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一、研究对象选取 |
二、不同类型银行创新效应差异的思考 |
三、不同政策效应期创新效应差异的思考 |
四、模型设定的思考 |
第二节 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应差异的检验 |
一、数据来源 |
二、指标选取和变量定义 |
三、描述性统计 |
四、回归结果分析 |
五、模型总结 |
第三节 不同政策效应期理财产品创新差异检验 |
一、数据来源 |
二、指标选取和变量定义 |
三、描述性统计 |
四、回归结果分析 |
五、模型总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2018 年资管新规的政策效应及影响 |
第一节 资管新规前商业银行理财存在问题与风险分析 |
一、刚性兑付风险 |
二、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 |
三、多层嵌套风险 |
四、信用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 |
第二节 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核心内容 |
一、资管新规的总体思路 |
二、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的核心内容 |
第三节 资管新规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分析 |
一、资管新规政策效应的描述性统计 |
二、资管新规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 |
三、收益率降低原因和产品模式影响 |
四、资管新规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基于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模型的结论 |
二、基于不同类型银行理财产品创新效应差异模型的结论 |
三、基于不同政策效应期理财产品创新差异模型的结论 |
四、2018 年资管新规的研究结论 |
第二节 资管新规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和发展 |
一、转型发展方向 |
二、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本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一、本文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股权流动性、企业并购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四、主要研究创新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并购相关理论 |
二、企业成长理论 |
三、小结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股权流动性相关研究 |
二、企业并购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 |
三、公司治理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 |
四、研究变量测度的相关综述 |
五、文献评述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模型与实证框架设计 |
第一节 概念模型 |
一、股权流动性、企业并购和企业成长的内在关系 |
二、股权流动性、企业并购和企业成长的概念模型 |
第二节 实证框架设计 |
一、实证过程设计 |
二、实证方法选择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假设 |
第一节 股权流动性与并购行为 |
一、股权流动性与并购频次 |
二、股权流动性与并购特征 |
第二节 股权流动性、并购特征与企业成长 |
一、股权流动性与企业成长 |
二、并购特征的中介效应 |
第三节 公司治理的调节效应 |
一、独立董事比例的调节效应 |
二、股权制衡度的调节效应 |
三、高管薪酬比例的调节效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一、样本选择 |
二、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变量选择与定义 |
一、因变量 |
二、自变量 |
三、中介变量 |
四、调节变量 |
五、控制变量 |
第三节 实证模型构建 |
一、股权流动性与并购行为 |
二、股权流动性与企业成长 |
三、并购特征的中介效应 |
四、公司治理的调节效应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股权流动性与并购频次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结果分析 |
第二节 股权流动性与企业成长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并购特征的中介效应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结果分析 |
三、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结果分析 |
三、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一、股权流动性会显着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 |
二、较好的股权流动性有利于企业成长 |
三、资产收购和支付方式具有显着的中介效应 |
四、不同时期的公司治理对中介效应的调节效应 |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
一、保持良好的股权流动性 |
二、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体系 |
三、明确企业并购重组目的 |
四、升级企业并购重组方式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性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IPO溢价的企业股权流动性折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本文理论基础 |
2.1 流动性折价相关理论 |
2.1.1 流动性理论 |
2.1.2 流动性折价理论 |
2.2 企业异质性理论 |
2.2.1 企业异质性来源 |
2.2.2 企业异质性理论基础 |
2.3 企业异质性对股权流动性折价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股权流动性折价估算方法的选择 |
3.1 流动性折价传统估算方法及局限性 |
3.1.1 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式 |
3.1.2 市盈率对比方式 |
3.1.3 金融衍生品估价方式 |
3.2 基于IPO溢价的股权流动性折价估算方法 |
3.2.1 IPO溢价估算方式及优势分析 |
3.2.2 IPO溢价测算股权流动性折价的原理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比公司股权流动性折价的测算 |
4.1 灵动微电简介 |
4.2 评估方法与思路 |
4.2.1 评估方法 |
4.2.2 评估思路 |
4.3 灵动微电可比公司的选择 |
4.3.1 可比公司选择标准 |
4.3.2 可比公司选择结果 |
4.4 可比公司的股权流动性折价测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股权流动性折价的可比指标及价值比率的确定 |
5.1 企业股权流动性折价的影响因素 |
5.1.1 市场环境 |
5.1.2 资源禀赋 |
5.1.3 核心能力 |
5.1.4 营运管理 |
5.2 股权流动性折价可比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 股权流动性折价可比指标的主成分因子分析 |
5.3.1 可比指标的处理方法 |
5.3.2 可比指标主成分因子的确定及得分权重公式 |
5.4 价值比率的确定 |
5.4.1 价值比率估算模型 |
5.4.2 价值比率估算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灵动微电股权流动性折价的测算 |
6.1 灵动微电可比指标分析 |
6.2 灵动微电股权流动性折价测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国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特色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关于双重上市动因的文献综述 |
2.1.1 市场分割假说 |
2.1.2 流动性假说 |
2.1.3 投资者认知假说 |
2.1.4 信号假说 |
2.1.5 融资约束假说 |
2.1.6 信息披露假说 |
2.1.7 绑定假说 |
2.2 关于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的文献综述 |
2.2.1 需求弹性差异 |
2.2.2 流动性差异 |
2.2.3 信息不对称差异 |
2.2.4 风险差异 |
2.2.5 汇率因素 第3章 中国双重上市公司概述 |
3.1 双重上市公司的界定 |
3.2 两地证券市场概述 |
3.2.1 A股股票市场概述 |
3.2.2 H股股票市场概述 |
3.3 双重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 |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股权分置改革对双重上市公司的影响 |
4.1 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 |
4.1.1 股权分置改革概述 |
4.1.2 股权分置改革与A+H股票价格的联系 |
4.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股权分置改革对A股股票市场的影响 |
4.3.2 股权分置改革对H股股票市场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与市场联动性研究 |
5.1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
5.2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 |
5.3 实证研究设计及结果分析 |
5.3.1 实证研究设计 |
5.3.2 实证结果分析I |
5.3.3 实证结果分析II |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研究 |
6.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6.2 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
6.2.1 变量选择 |
6.2.2 数据说明 |
6.3 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研究 |
6.3.1 模型设定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启示与政策建议 |
7.2.1 推进资本市场开放 |
7.2.2 拓宽投资渠道 |
7.2.3 改善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现状 |
7.2.4 完善监管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1 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统计表 附录2 面板数据周度回归结果(调整价格) 附录3 面板数据日度回归结果(收盘价格) 附录4 面板数据日度回归结果(调整价格)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
(8)公司控制权、流动性与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管理意义 |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4.1 并购与并购绩效 |
1.4.2 控制权 |
1.4.3 流动性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内容、方法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7 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企业并购绩效的理论研究 |
2.1.1 并购动因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 |
2.1.2 并购特征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 |
2.1.3 并购收益的理论研究 |
2.1.4 并购绩效研究述评 |
2.2 控制权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 |
2.2.1 控制权特征与控制权收益研究 |
2.2.2 控制权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 |
2.2.3 控制权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述评 |
2.3 流动性与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 |
2.3.1 流动性对资产价格的影响研究 |
2.3.2 流动性对企业治理影响研究 |
2.3.3 流动性对并购绩效影响相关研究 |
2.3.4 流动性与并购绩效相关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架构设计、并购变量与样本特征 |
3.1 研究架构设计 |
3.2 并购研究的常用变量 |
3.2.1 描述并购公司特征的变量 |
3.2.2 描述并购交易特征的变量 |
3.2.3 描述并购绩效的变量 |
3.3 并购样本特征统计 |
3.3.1 上市公司并购特征概述 |
3.3.2 上市公司并购行业特征分布统计 |
3.3.3 上市公司并购交易特征统计 |
3.3.4 并购绩效统计分析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公司控制权对并购绩效影响研究 |
4.1 公司控制权与并购绩效的研究背景 |
4.2 公司控制权影响并购的研究基础 |
4.2.1 公司控制权对并购行为的影响 |
4.2.2 公司控制权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
4.3 公司控制权对并购影响的机制与相应假设 |
4.3.1 大股东的掏空机制 |
4.3.2 大股东的风险分散机制 |
4.4 实证研究过程 |
4.4.1 控制权变量选取与统计分析 |
4.4.2 实证研究设计 |
4.4.3 公司控制权对并购影响研究——单变量分析 |
4.4.4 公司控制权对并购的影响研究——多变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流动性对公司并购绩效影响研究 |
5.1 流动性影响并购的研究背景 |
5.2 流动性影响并购的相关研究基础 |
5.3 流动性影响并购的机制与相应研究假设 |
5.3.1 流动性的估价机制 |
5.3.2 流动性的交易成本机制 |
5.3.3 流动性的信息机制 |
5.3.4 研究假设提出 |
5.4 实证研究过程 |
5.4.1 流动性变量的选择 |
5.4.2 流动性变量的统计分析 |
5.4.3 流动性与并购行为特征关系分析 |
5.4.4 流动性的短期并购绩效影响研究 |
5.4.5 流动性的长期并购绩效影响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交互关系下控制权与流动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 |
6.1 控制权与流动性相互影响的相关研究 |
6.1.1 流动性对企业的治理作用的研究 |
6.1.2 公司控制权及治理影响股票流动性 |
6.2 控股权结构影响股票流动性的机制与相应假设 |
6.3 样本与变量概述 |
6.4 实证研究过程 |
6.4.1 公司控制权对流动性影响研究 |
6.4.2 流动性与控制权对并购绩效的共同影响研究 |
6.4.3 流动性分组下控制权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研究结论 |
管理启示 |
本研究的不足 |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1:近十年中国上市公司交易规模超100亿元的并购重组交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股票市场流动性价值: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各章表格索引 |
各章图形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 |
1.3 数据说明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股票市场流动性价值研究综述 |
2.1 股票流动性价值相关概念 |
2.1.1 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内涵 |
2.1.2 证券市场流动性的涵义与测度 |
2.1.3 股票流动性价值的涵义与测度 |
2.2 股票流动性价值理论模型 |
2.3 股票流动性价值实证研究 |
2.3.1 基于限售股票的流动性价值研究 |
2.3.2 基于IPO股票的流动性价值研究 |
2.3.3 基于多重上市股票的流动性价值研究 |
2.3.4 交易场所转移股票的流动性价值研究 |
2.3.5 股指期货成分股流动性增值研究 |
2.3.6 基于非流通股票的流动性价值研究 |
2.3.7 基于大宗交易股票的流动性价值研究 |
2.4 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文的研究方向 |
2.4.1 现有研究的不足 |
2.4.2 本文的研究方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股票流动性价值的理论分析 |
3.1 股票的内在价值与流动性价值 |
3.1.1 内在价值理论的发展脉络 |
3.1.2 流动性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类比分析 |
3.1.3 流动性价值存在性的辅证 |
3.2 期权定价理论与流动性价值 |
3.2.1 期权定价理论的发展 |
3.2.2 股票的流动性价值是一种期权性价值 |
3.3 股票流动性价值的涵义与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股票市场流动性价值理论模型 |
4.1 扩展的J-W模型 |
4.1.1 第一种情形:过度自信、预期获利 |
4.1.2 第二种情形:信心不足、预期止损 |
4.2 模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价值实证研究 |
5.1 A股市场中各参数值的确定 |
5.2 流动性价值的计算与分析 |
5.2.1 具体计算过程 |
5.2.2 不同时期A股市场流动性价值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基于股改效应的大宗股权转让问题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2 大宗股权转让问题的理论探讨 |
2.1 流动性溢价与控制权收益理论 |
2.2 代理理论 |
2.3 信息传播理论 |
2.4 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与部分控制权市场假说 |
3 大宗限售股权转让定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1 理论分析与假设发展 |
3.2 样本数据与变量说明 |
3.3 检验模型与回归结果 |
3.4 结论及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评述 |
3.5 本章小结 |
4 大宗股权转让动因的实证分析 |
4.1 理论分析与假设发展 |
4.2 样本数据 |
4.3 检验模型与变量说明 |
4.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4.5 结论及对股权结构内生性的思考 |
4.6 本章小结 |
5 大宗股权转让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基于情景的大宗股权转让公告效应 |
5.2 大股东大宗转让对市场定价效率和公司治理影响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及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和政策建议 |
6.3 本文的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 |
附录3 部分样本公司财务数据 |
附录4 部分样本公司其它数据 |
四、流动性溢价分析与股权流动性变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许嘉禾. 山东大学, 2021(11)
- [2]资产错误定价与企业投融资策略选择 ——基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创新和并购的视角[D]. 赵玲.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3]信息透明度对公司并购影响的研究[D]. 王天童. 吉林大学, 2020(08)
- [4]监管政策变迁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和模式创新研究[D]. 李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股权流动性、企业并购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D]. 胡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基于IPO溢价的企业股权流动性折价研究[D]. 顾昊. 东南大学, 2017(04)
- [7]中国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研究[D]. 李媛.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7)
- [8]公司控制权、流动性与并购绩效研究[D]. 周瑜胜.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9]股票市场流动性价值:理论与实证研究[D]. 张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0)
- [10]基于股改效应的大宗股权转让问题实证研究[D]. 彭莉.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