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语境与建筑创作

环境语境与建筑创作

一、环境脉络与建筑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虞志淳,张定青[1](2021)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融入——“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课程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课程从传统建筑及其文化获取营养,深入探讨中国性、现代性与地域性问题。课程通过传统民居解析,给学生传递传统建筑精髓,进而拓展到价值观、创作观与人文精神的塑造,同时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为怎样培养、培养怎样的人提供了深厚而鲜活的文化范本。课程采用案例式、讨论式教学组织,利用线上线下丰富的课程资源,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工匠精神,以及以人性化设计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在物质与精神层面都更高层次地实现新时代高等教育的课程思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探索。

张子鸣[2](2021)在《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文中认为1949年至今,西安地区的建筑业平稳发展,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到现在的较为成熟的设计阶段,西安市落成了大量的建筑作品,也形成了一定的地域风格以及创作理念。通过对西安市70年以来的建筑作品统计分析,对西安市的建筑创作与理论研究具有参考意义。首先,论文尽可能科学全面地收集到各类别建筑作品:办公、居住、商业、金融、体育、文化、医疗等建筑。根据建筑不同功能分类和设计单位研究、建筑作品区域等几个分类收集。然后,运用计量史学等方法对其进行外部数据特征和理论研究特征的分析,内外、纵横对比展开。在“数据特征”分析部分,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将收集到的建筑作品按每种类型进行年度变化、设计单位分布、建筑作品区域、获奖作品与未获奖作品数量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通过数据统计从侧面映射出西安市建国以来建筑的发展动向。在“理论研究特征”分析部分,在70年以来各个历史分期下,本文主要选取了建筑形态特征、构图设计特征进行分析,在形态特征方面采用了定量结合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西安市近70年以来的各类建筑的形态特征有了一定的梳理,在构图理论方面主要运用定性并结合一些图示的分析方法,对各类建筑进行了梳理。最后,依据本文统计的数据,归纳出西安市当代建筑在各时段下的发展趋势,结合各个时期的建筑特征,梳理出西安市当代建筑在各个时段下的理论倾向,以此希望对未来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建筑理论研究提供研究资料以及参考。

范小琳[3](2021)在《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有了极大的发展,跟随中国及世界变化发展的脚步,许多理论深刻影响着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的发展。《云南建筑》期刊作为展示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演变发展的重要文本,可以更好地把握媒体话语体现出来对建筑的客观认识和价值观念,可以更准确把握建筑演变的趋势。本文基于《云南建筑》专业期刊的重要文本,以“在地”一词为线索,梳理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以核心文献、关键词和典型案例解析来找寻、提炼、概括出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思想演变,并总结出当代云南地域性建筑演变的主要特征。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思想从“民族性、地方性”到回归真实即时的现代建筑语境,成为一个与地域主义密切相关的概念的演变过程,揭示“在地性”的精神性根源与存在主义哲学,使其在对传统建筑、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的批判性思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试图对云南当代地域性建筑创作进行反思。

陈纵[4](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李东梅[5](2020)在《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是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实践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住建部部署的2016年至2020年的历史建筑“五年划定工作”基本结束之际,总结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1)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2)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3)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4)“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本文的研究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促进历史建筑确定工作高效、高质推进展开讨论。为提出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比较的研究方法及资料调查与归纳的方法展开研究。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厘清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背景及其确定工作历程,然后对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及其申报体系进行分析,再总结了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机制(评价体系)的经验及从《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项目中获得的启示,最终提出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并基于此,提出了地方细化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三个工作思路:(1)梳理本地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2)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3)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结合以上研究,本文以西安为例,借鉴住建部《中华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及陕西省住建厅《陕西文明历史文化脉络及其城乡载体研究》两个课题研究历史脉络的方法,将西安市的近现代历史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四大主题类别,以见证国家凝成、工业、商业贸易等9个价值主题对其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将其历史文化发展特点总结为5条。综合以上研究,参照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将西安市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为20条,其中历史文化价值标准13条、艺术价值标准5条、科学技术价值2条,针对各价值项分别确定了年代标准,并选取案例对相应的标准进行说明,以期增强西安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在实践工作中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王子豪[6](2020)在《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建筑表皮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赋予的功能愈发多样化,应以实用的务实态度回归建筑基本问题,建筑表皮的表现成为学科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通过与环境、文化、生态、技术的关联产生多种表达途径,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等。同时,建筑表皮具有顺应历史文脉、关联地域文化,响应高新技术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选取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建立与建筑表皮相关的历史研究,构建系统化的表皮材料策略是指导博物馆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对此有所助益。西安地区截止2020年已经建成了150多座博物馆。随着历史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设,西安也逐渐被称为对于博物馆之城博物馆事业在西安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问题的滋生。西安地区博物馆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导致设计元素相近,缺乏对历史文化的解读、与环境的关联及相关技术的运用。需要通过合理研究,梳理其设计原则与提升思路。本文以“建筑表皮”作为研究对象,以“地域文化”为研究视角,以“西安地区博物馆”为研究范围。通过追溯现代建筑表皮观念的演变历程,解析建筑表皮设计脉络,总结其中的规律以及主线。然后回到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探索,探究地域文化与建筑表皮之间的关联,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表皮展现出来的不同功能,将西安地区对博物馆建筑表皮的设计内容作为研究重点,主要从建筑表皮形态、建筑表皮材料、建筑表皮肌理、建筑表皮构造入手,以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表皮设计的实施过程与方法。结论总结了论文成果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表现与设计研究的核心内容与创新点,针对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具体的设计原则与提升思路,以便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建筑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论文分成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提出主题(主要对应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从当代中国建筑面对的挑战、回归建筑基本问题的学科研究以及实际项目中遇到的建筑表皮实践出发,分析材料研究的背景。综合西方现代建筑历史,界定“博物馆建筑”的研究范围,,以“地域文化”为研究视角,“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以及指导“设计”为研究目的,制定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历史研究与理论解析(主要对应第二、三章)第二章以现代建筑表皮的发展脉络历史为研究核心,探究建筑表皮背后的观念演变。随着建筑表皮的演变沿着“线”性的历史轴进行追溯,基于历史研究建筑表皮发展的脉络,分别从两种建造逻辑、四种构成要素以及其现代功能为“点”带面进行解析。第三章主要论述以地域文化为视角来构建博物馆的建筑表皮的分析系统,从地域文化的环境、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社会文化和经济技术入手,阐明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特征。第三部分是构建思路(主要对应第四、五、六章)第四章对西安地区博物馆实际案例的建筑表皮设计进行分析,具体通过建筑表皮形态、建筑表皮材料、建筑表皮形肌理、建筑表皮构造相关联到地域环境、地域文化、地方工艺、地方材料以及地域色彩等,为下文重点论述的相关表皮设计表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做铺垫。第五章归纳总结了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的现存问题和成因,从整体建筑设计思路出发,从地域文化传承遗留问题进行分析,对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的现存问题现象进行讨论。从社会因素、历史因素、文化因素分析问题的成因,进一步解决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的不足之处,以提升其文化品味和文化内涵。第六章基于形态、肌理、材料、构造等对建筑表皮构成特点做了深入分析。从建筑及建筑表皮回应地域环境角度出发,对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内涵进行深挖,旨在契合西安文脉的表达。依托历史研究与现状解析的成果,为当代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提供有效准则与提升思路为核心内容与创新点,同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刘孟安[7](2020)在《基于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2015年正式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口号,其宗旨为建立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生态资源的良性循环以及生存质量的全面发展。建筑作为人类生存于环境之中的承载体,是与环境关联最为紧密的一环。我国东北具有特殊的寒地地域环境,面对建筑与环境共生的问题要远比其他地区复杂。因此如何在建筑创作中应用新方法是让寒地建筑创作迸发活力的关键。处于内陆的北方寒地由于客观的地缘限制以及滞后的政策传递,加上相对落后审美标准的制约,建筑创作多沿袭了固有单一的抵御思想,以巨大厚重的形态作为复制的模板,对于建筑与景观生态的关系,态度多停留在景观的附属关系甚至直接忽略其存在,由此积累形成的局面导致了可以融入、体验、互动的环境日趋减少,巨大厚重的建筑形态以强势的态度直接对立存在于环境之中。对区域生态及气候环境都缺乏回应,加上为迎合效率,形态上盲目复刻,直接导致建筑空间布置混乱,景观环境更显随意,大量没有灵魂缺乏对话的建筑由此产生。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强调对寒地建筑与环境的呼应关系,提出适用于当前我国的寒地建筑形态创作策略。文中通过引入景观生态学思想,以其理论基础与寒地建筑创作进行耦合,根据改变单一抵御思想、增强建筑与环境融合性的表现以及加大建筑与环境互动性尺度的三个创作目的,从寒地遵从、寒地协同、寒地整合三个角度应对寒地建筑形态的创作环境并分别进行细化研究,通过引入近年来逐渐被广泛关注的地景化设计方法,提出相关解决策略,形成核心框架并引出相关策略的具体创作方法。第一,寒地遵从原则下应对冲突环境的建筑形态地景化消隐创作。寒地建筑的创作多处在具有冲突性的特殊环境之中,本部分内容通过将冲突性的寒地环境分为地势冲突以及水陆冲突两个类别,以遵从的思想为指导原则去适应冲突的创作环境,从而建构起建筑形态地景化消隐创作策略。第二,寒地协同原则下应对严苛气候的建筑形态地景化拟合创作。寒地建筑创作最直接的问题是如何应对严酷的自然条件。温度的强烈变化,日照资源的稀少以及强风雪的侵蚀都是寒地建筑创作时不可回避的主要问题。本部分内容通过讨论如何应用科技让寒地建筑不应再以单一对抗防御的形式置于环境之中,并运用协同的指导原则进行相应的拟合创作,从协同光影的主动拟合及协同风雪的顺势拟合两个方向建构起针对寒地温度、光照及风雪的建筑形态创作策略。第三,寒地整合原则下应对区域异质性的建筑形态地景化拓印创作。寒地建筑形态创作是基于地域特色的精神传达方式,自然形态,环境肌理以及区域文脉等都是可以通过整合的思想重新拓印于创作中的,本部分内容通过讨论寒地建筑形态创作之于异质性环境应从最原真的独有特点入手,通过地域特点与建筑的互动性表达,升华建筑环境的整体氛围,从而创作出此时此地的寒地建筑作品。从寒地复杂环境的纹理还原性拓印以及多元区域场所精神的拓印营造两个方向建构起基于寒地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策略。本文将景观生态学这一目前前沿的思想引入当代寒地建筑形态创作之中,基于其与寒地创作耦合作用所提出寒地遵从、寒地协同以及寒地整合原则并将其对应到地景化创作的具体实践当中,提出了基于地景化手法的寒地建筑形态消隐个体、拟合环境、拓印营造的创作策略。针对目前生态背景下寒地建筑形态创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目前寒地建筑形态创作策略体系构建起到推动和完善的作用,拓展寒地建筑形态创作的视阈,推进寒地建筑行业高效、有序、健康的发展,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赵蕊[8](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提出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高毅[9](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的进步极大的推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时引发了严重的能源与生态危机。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建筑创作自由,导致建筑能耗总占比不断加大,在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6%,且未来将会持续增加。在可持续理念影响下,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低碳建筑等成为建筑界关注的热点。被动式设计正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途径,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意义。应用被动式建筑设计原理与图解分析、thsware软件模拟等方法,探索生态图书馆设计原则与策略。首先通过对绿色建筑脉络与现状的整理,确定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的研究方向。对国内外被动式理论实践与图书馆发展概述进行分析归纳,奠定图书馆被动式设计理论基础。然后针对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进行调研分析,依据其现状不足得出论文现实基础。在历史研究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研究该气候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原则与策略,并指导相应的设计实践。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原则主要为综合遮阳、舒适性采光、通风与防风以及隔热与得热设计原则。被动式设计策略主要包括了规划、单体、细部构造以及软件模拟。规划布局需考虑选址与环境、总平面布局、建筑朝向以及景观设计。选址要考虑可达性、良好生态景观,总平面采用小进深布局,大进深图书馆宜采用中庭、庭院等优化策略,景观设计绿植、水体、生态地面等优化室外微气候;单体设计主要包括了形体与空间设计,形体可通过形体切割扩大采光面,通过出挑、错动实现形体自遮阳,通过错动、倾斜屋面、形体高耸等加强通风;空间设计通过中庭、立体庭院、外围缓冲空间等策略。细部设计从生态表皮、采光、遮阳以及通风构件等入手,结合气候与功能属性优化被动式设计,同时利用斯维尔软件对上述策略进行模拟验证,检验策略科学性。图书馆被动式设计需从全方位建构系统化策略,趋利避害,采取被动式优先主动式辅助原则,满足健康、舒适室内环境需求。

钟鸣[10](2019)在《桂北地区新乡土建筑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桂北地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居住着汉族和壮、瑶、侗、苗等少数民族,保存着当地较为完整的民俗文化,同时桂北地区还保留着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乡土建筑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当地民居在应对现代生活的入侵时已经开始显露出很多不适应性,各种新的乡土营建活动开始向国际化的现代建筑逐渐靠拢。幸运的是,随着世界上建筑多元化思潮的发展,新乡土主义作为一种对抗建筑全球化的新趋势应运而生。新乡土建筑主要强调对传统乡土文化的挖掘并对其加以改进创新,以求乡土文化能在新的环境下能够继续发展下去。本文以桂北乡土建筑和近年来的新乡土建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希望在对桂北传统文化现状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新乡土建筑实践的分析,找出新乡土建筑理论在桂北的适应性创作思路,探索出一条新乡土主义指导下桂北传统乡土建筑的发展道路,为桂北地区今后乡土环境中建筑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第一章阐述了国内外对于传统乡土建筑和新乡土建筑的研究现状还有对相关概念的辨析,同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目的,同时给出对于桂北新乡土建筑创作研究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以桂北地区自然风貌和人文情况为背景,通过实地调研测绘所得的资料,分析桂北传统乡土民居在民族文化不同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特点,并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询问和现状观察得出桂北传统乡土建筑在现阶段发展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第三章以新乡土建筑的演绎形式对新乡土建筑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国内外新乡土建筑的发展特点总结出桂北地区新乡土建筑发展的四个阶段,加上对桂北近几年的新乡土建筑实践的分析,确定目前桂北新乡土建筑的发展方向。第四章综合二、三章所得结论,对桂北地区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思路进行总结,然后利用桂林龙胜泗水游客中心的设计实践来进一步呈现理论策略。最后对全文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发现不足,提出对桂北传统乡土和新乡土建筑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二、环境脉络与建筑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脉络与建筑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融入——“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2 课程简介
3 中国性、现代性与地域性
4 空间的人文精神
5 教学设置
    5.1 课程内容与环节设置
    5.2 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方法
结语

(2)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西安建筑理论研究现状
        1.2.2 建筑作品与理论转译方法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计量史学研究现状
        1.2.4 计量史学方法下建筑学领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当代西安建筑发展概况
    2.1 历史分期划分依据
        2.1.1 1949-1952年
        2.1.2 1953-1957年
        2.1.3 1958-1964年
        2.1.4 1965-1976年
        2.1.5 1977-1989年
        2.1.6 1990-2000年
        2.1.7 2000年至今
    2.2 西安当代建筑发展概述
        2.2.1 新中国成立后
        2.2.2 改革开放后
        2.2.3 二十一世纪以来
    2.3 西安城市建设相关政策
        2.3.1 建筑风貌控制
        2.3.2 汉唐风貌区
        2.3.3 明清风貌区
        2.3.4 风貌协调区
        2.3.5 现代建筑区
    2.4 本章小结
3 建筑作品的数据统计分析
    3.1 资料收集流程
        3.1.1 建筑作品定义
        3.1.2 地方志与城建档案
        3.1.3 确定建筑设计机构
        3.1.4 建筑作品收集
    3.2 建筑理论研究范围
    3.3 建筑作品分类
    3.4 建筑作品统计分析
        3.4.1 建筑作品类型统计
        3.4.2 创作团队量化分析
        3.4.3 建筑作品地理分布
        3.4.4 建筑作品数量分析
    3.5 本章小节
4 建筑作品的理论特征分析
    4.1 研究框架的确定
    4.2 建筑形态特征
        4.2.1 居住类建筑
        4.2.2 酒店、金融与商业类建筑
        4.2.3 文化类建筑
        4.2.4 办公类建筑
        4.2.5 医疗类建筑
        4.2.6 教育类建筑
    4.3 建筑构图特征
        4.3.1 1949-1952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4.3.2 1953-1957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4.3.3 1958-1964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4.3.4 1965-1989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4.3.5 1990-2000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4.3.6 2001-2010年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4.3.7 2011年—至今西安市建筑构图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
    5.1 特征总结
        5.1.1 数据特征总结
        5.1.2 理论特征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一)图录
    (二)表录
附录2
致谢

(3)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
        1.1.2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建筑语境
        1.1.3 云南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历程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问题
        1.2.1 《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限定
        1.2.2 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的界定
        1.2.3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现状研究
        1.4.1 地域主义发展脉络
        1.4.2 中国地域性建筑发展脉络
        1.4.3 《云南建筑》折射出的云南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现状及其发展综述
    1.5 研究方法及视角
        1.5.1 文本分析法
        1.5.2 分类分析法
        1.5.3 量化分析法
        1.5.4 关键词分析法
        1.5.5 图解分析法
    1.6 论文提纲及结构框架
第二章 建筑话语中的“在地”
    2.1 “地方概念”进入中国建筑界
    2.2 从台湾的“在地”到地域建筑的“在地”
        2.2.1 local(地方)
        2.2.2 region(地域)
        2.2.3 in-situ(在地)
        2.2.4 地方性、地域性、在地性的异同
    2.3 “在地”的“在”与“地”
        2.3.1 建筑师的“在”与海德格尔的“在”
        2.3.2 地方性的“地”与地域性的“地”
    2.4 “在地性”在建筑学上的界定
    2.5 研究云南建筑的“在地性”的意义及价值
    2.6 小结
第三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3.1 《云南建筑》文本及文献分析
        3.1.1 《云南建筑》概述
        3.1.2 《云南建筑》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的重要文献
        3.1.3 《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1.4 《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1.5 《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1.6 《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文本及文献分析
    3.2 当代云南“在地性”创作的影响因素
        3.2.1 主体创作意识因素
        3.2.2 社会环境因素
        3.2.3 文化环境因素
        3.2.4 历史文脉因素
        3.2.5 技术特征因素
    3.4 小结
第四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
    4.1 云南地域性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期
    4.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特征及建筑创作
        4.2.1 20 世纪80 年代震荡反思时期——地域特色外在表达时期
        4.2.2 20 世纪90 年代多元突破时期——地域特色内在表达时期
        4.2.3 21 世纪00 年代理性创新时期——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时期
        4.2.4 21 世纪10 年代本土话语建立时期——立足本土的地域精神追求时期
        4.2.5 小结
    4.3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云南地域性建筑设计思想演变
        4.3.1 CNKI关于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4.3.2 基于《云南建筑》的当代云南建筑“在地性”创作思想关键词解析
        4.3.3 基于关键词解析出的四大特征趋势变化
    4.4 小结
第五章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典型案例解析
    5.1 典型作品与图解方法
        5.1.1 图解方法理论
        5.1.2 生成性图解和埃森曼图解方法
        5.1.3 典型建筑选取方法和解析价值
    5.2 20 世纪80 年代昆明旧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民族性”的图示体现
        5.2.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2.2 建筑生成手法
        5.2.3 工人的纪念碑——现代建筑的乡土纪念性
    5.3 20 世纪90 年代’99 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案例解析——“地方性”的图示体现
        5.3.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3.2 建筑生成手法
        5.3.3 在传统的形式中追寻“现代化理想”
    5.4 21 世纪00 年代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案例解析——“地域性”的图示体现
        5.4.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4.2 建筑生成手法
        5.4.3 “真实”的现代建筑语言
    5.5 21 世纪10 年代昆明新工人文化宫案例解析——“在地性”的图示体现
        5.5.1 建筑师及建筑作品基本概述
        5.5.2 建筑生成手法
        5.5.3 解构与重构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云南建筑》1982-2018 年期刊状态及刊号列表
附录 C:《云南建筑》1980 年以后重要文献列表
附录 D:《云南建筑》20 世纪8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附录 E:《云南建筑》20 世纪9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附录 F:《云南建筑》21 世纪0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附录 G:《云南建筑》21 世纪10 年代重要作品列表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5)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我国历史建筑概念的提出及确定工作历程
        1.4.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相关研究概述
        1.4.3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及相关研究概述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我国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现状及应用中存在主要问题分析
    2.1 我国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2.1.1 国家住建部公布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2.1.2 各方地政府制定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
    2.2 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2.1 国家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较为笼统,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2.2.2 地方的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未进一步细化,在实践工作中指导性不足
        2.2.3 年代界定不清晰是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的问题之一
        2.2.4 “自下而上”的申报机制造成部分历史建筑潜在对象被忽视
    2.3 本章小结
3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工作思路
    3.1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3.1.1 美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3.1.2 英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3.1.3 法国的历史建筑登录标准
        3.1.4 加拿大的历史建筑评价体系
        3.1.5 国外历史建筑登录标准(评价体系)的启示
    3.2 山东省历史建筑确定专项工作第三方评估过程的启示
    3.3 细化地方标准是加强历史建筑确定标准指导性的重要手段
    3.4 地方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的工作思路
        3.4.1 梳理地方的历史文化脉络,总结其历史文化特点
        3.4.2 对照国家标准,细化地方标准的各项价值
        3.4.3 结合各项价值包含的历史时期,分项确定年代界定标准
    3.5 本章小结
4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
    4.1 西安市第一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4.2 西安市第二阶段的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现状及不足
    4.3 本章小结
5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及历史文化特点分析
    5.1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梳理思路及技术路线
    5.2 西安近现代历史脉络
        5.2.1 西安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概述
        5.2.2 政治变迁历史脉络
        5.2.3 经济发展历史脉络
        5.2.4 社会发展历史脉络
        5.2.5 文化科技发展历史脉络
    5.3 西安近现代历史文化特点总结
    5.4 本章小结
6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方案
    6.1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标准细则
    6.2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艺术价值标准细则
    6.3 西安市历史建筑确定的科学技术价值标准细则
    6.4 关于年代界定的补充说明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表目录
图目录
致谢

(6)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发展现状
        1.1.2 建筑表皮表现趋势的兴起
        1.1.3 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相关概念解释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相关概念的解释
        1.3.3 建筑表皮与建筑装饰的区别与联系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建筑表皮研究综述
        1.4.2 国内建筑表皮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建筑表皮发展脉络及构成要素
    2.1 建筑表皮发展脉络简述
        2.1.1 建筑表皮萌芽阶段
        2.1.2 建筑表皮发展阶段
        2.1.3 现代建筑表皮阶段
    2.2 建筑表皮建造逻辑
        2.2.1 围合与承重兼具的结构表皮
        2.2.2 艺术与生态并重的饰面表皮
    2.3 建筑表皮构成要素
        2.3.1 建筑表皮形态
        2.3.2 建筑表皮材料
        2.3.3 建筑表皮肌理
        2.3.4 建筑表皮构造
    2.4 建筑表皮的基本功能
        2.4.1 表现功能层
        2.4.2 物理功能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分析
    3.1 地域文化简述
        3.1.1 地域文化概念的论述
        3.1.2 地域文化的构成与特征
    3.2 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特性
        3.2.1 博物馆建筑的设计特性
        3.2.2 建筑表皮设计对博物馆建筑设计反应
    3.3 地域文化视角下博物馆建筑表皮的设计需求
        3.3.1 地域环境关联
        3.3.2 历史文化关联
        3.3.3 地域材料及特定工艺关联
        3.3.4 地域文化对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案例分析
    4.1 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形态设计分析
        4.1.1 以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为例
        4.1.2 以陕西自然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为例
    4.2 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材料设计分析
        4.2.1 以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为例
        4.2.2 以西安市羊文化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为例
    4.3 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肌理设计分析
        4.3.1 以陕西富平陶艺博物馆群建筑表皮设计分析为例
        4.3.2 以西影电影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为例
    4.4 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构造设计分析
        4.4.1 以大唐西市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分析为例
    4.5 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存在问题
    5.1 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存在问题
        5.1.1 博物馆建筑表皮同质化
        5.1.2 博物馆建筑表皮形态对于地域环境的响应弱化
        5.1.3 建筑表皮肌理对于传统建筑的生硬模仿
        5.1.4 建筑表皮材料选择的随意拼凑
        5.1.5 建筑表皮构造的缺失
    5.2 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问题的深层原因
        5.2.1 当代地域文化发展的缺失
        5.2.2 经济技术响应的弱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提升思路
    6.1 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原则
        6.1.1 以人为本原则
        6.1.2 建造理性原则
        6.1.3 重视表皮原则
        6.1.4 绿色设计原则
    6.2 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提升思路
        6.2.1 建筑表皮形态设计提升思路
        6.2.2 建筑表皮材料设计提升思路
        6.2.3 建筑表皮肌理设计提升思路
        6.2.4 建筑表皮构造设计提升思路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西安地区博物馆与建筑表皮统计表
附录2 博展类建筑表皮材料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景观生态学视角下的寒地建筑问题
        1.1.2 社会需求发展下的地景化创作
        1.1.3 回归本真的寒地建筑形态创作方向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框架
第2章 景观生态学与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
    2.1 景观生态学理论综述
        2.1.1 景观构成与研究原理
        2.1.2 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
        2.1.3 景观生态学研究原则
    2.2 寒地景观生态格局解析
        2.2.1 寒地景观生态构成
        2.2.2 寒地景观生态格局特性
    2.3 景观生态学与寒地建筑创作应用
        2.3.1 景观生态学于寒地的研究目的
        2.3.2 寒地生态环境下的建筑困境
        2.3.3 寒地建筑创作的景观生态学应用原则
    2.4 地景化创作方法解析
        2.4.1 理论与逻辑
        2.4.2 地景化创作内涵
        2.4.3 地景化创作特征
    2.5 地景化寒地生态适应性解析
        2.5.1 生态适应性解析
        2.5.2 地景化与生态适应的相通性
        2.5.3 地景化寒地适应性体系
    2.6 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目标
        2.6.1 改善建筑与环境的冲突
        2.6.2 增强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2.6.3 加大建筑与环境的互动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应对冲突环境的寒地地景化消隐方法
    3.1 创作目标——寒地消隐
        3.1.1 掩形还原
        3.1.2 借势调节
        3.1.3 衍生维护
    3.2 地势冲突下的地景化消隐
        3.2.1 随形就势的消隐起伏
        3.2.2 顺势成景的弥合高差
        3.2.3 景筑相融的消解冲突
    3.3 水陆冲突下的地景化消隐
        3.3.1 寻求和谐的共存式消隐
        3.3.2 发现规律的动态融入
        3.3.3 主动融合重构稳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应对严苛气候的寒地地景化拟合方法
    4.1 创作目标——寒地拟合
        4.1.1 拟合温度重建结构
        4.1.2 生态拟合的空间组织
        4.1.3 材料拟合的兼顾选择
    4.2 协同光影的主动拟合
        4.2.1 外部形态拟合区域光环境
        4.2.2 空间形态拟合增强建筑采光
        4.2.3 表皮拟合优化建筑光影
    4.3 协同风雪的顺势拟合
        4.3.1 顺应风雪的外部形态拟合
        4.3.2 导引风雪的空间形态拟合
        4.3.3 利于疏解风雪的表皮拟合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应对生态传承的寒地地景化拓印方法
    5.1 创作目标——寒地拓印
        5.1.1 异质地势条件的优化延续
        5.1.2 冰雪生态元素的具象运用
        5.1.3 寒地多元文脉的传承延展
    5.2 寒地复杂环境纹理的拓印还原
        5.2.1 寒地建材的创新利用
        5.2.2 寒地植被提炼化再现
        5.2.3 冰雪基因的叠合再现
    5.3 多元区域场所精神的拓印营造
        5.3.1 环境的情绪升华
        5.3.2 节点的凝练强化
        5.3.3 精神的具象重塑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相关概念界定
        1.3.4 论文框架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2.1.1 地位从属阶段
        2.1.2 自我独立阶段
        2.1.3 主动表达阶段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2.3.1 生态美学
        2.3.2 构成美学
        2.3.3 意象美学
        2.3.4 感知美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3.2.1 仿生叙事语言
        3.2.2 自然叙事语言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3.3.1 适应性原则
        3.3.2 高效原则
        3.3.3 生态审美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4.1.1 分层构建
        4.1.2 体块穿插
        4.1.3 肌理塑造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4.3.1 中心消隐秩序
        4.3.2 逆抽象秩序
        4.3.3 无序的有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5.1.1 人文为根
        5.1.2 艺术为邻
        5.1.3 自然为居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5.3.1 相似性机制
        5.3.2 聚合性机制
        5.3.3 延续性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危机
        1.1.2 绿色建筑盲目化
        1.1.3 地域气候差异化
    1.2 概念界定
        1.2.1 夏热冬冷地区
        1.2.2 图书馆
        1.2.3 被动式设计策略
    1.3 研究来源、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来源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案例剖析
        1.4.2 软件模拟
        1.4.3 语义差异法
    1.5 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被动式设计理念发展与图书馆设计概述
    2.1 被动式设计概述
        2.1.1 被动式设计发展脉络
        2.1.2 被动式设计原理
        2.1.3 被动式设计目标
    2.2 国外被动式设计相关理论与实践
        2.2.1 早期朴素被动式设计探索
        2.2.2 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理论
        2.2.3 生态高技派的被动式设计
    2.3 国内被动式设计相关理论
        2.3.1 早期建筑风水理论
        2.3.2 结合气候的被动式设计
    2.4 图书馆概述
        2.4.1 图书馆发展脉络
        2.4.2 生态图书馆设计
        2.4.3 图书馆室内环境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设计以及图书馆调研分析
    3.1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
    3.2 夏热冬冷地区传统建筑被动式设计分析
        3.2.1 选址布局
        3.2.2 单体建筑
        3.2.3 细部构造
    3.3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现状调研
        3.3.1 南京图书馆
        3.3.2 安徽大学磬苑校区文典阁
        3.3.3 上海嘉定图书馆
        3.3.4 上海浦东图书馆
        3.3.5 武汉理工大学南湖校区图书馆
        3.3.6 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图书馆
    3.4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现状分析
        3.4.1 图书馆被动式策略使用现状
        3.4.2 图书馆室内环境现状分析
        3.4.3 图书馆现状问题反思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原则
    4.1 综合遮阳原则
        4.1.1 遮阳设计
        4.1.2 遮阳与采光动态平衡原则
        4.1.3 兼顾通风的遮阳原则
        4.1.4 结合形式美的遮阳原则
    4.2 舒适性采光原则
        4.2.1 自然采光特点
        4.2.2 采光设计
        4.2.3 遮光设计
    4.3 通风与防风对立统一原则
    4.4 隔热与得热统筹兼顾原则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策略
    5.1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规划布局被动式设计策略
        5.1.1 建筑选址与环境
        5.1.2 总平面布局
        5.1.3 建筑朝向
        5.1.4 景观设计
    5.2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单体设计被动式策略
        5.2.1 建筑体形设计策略
        5.2.2 建筑空间设计策略
    5.3 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细部构造被动式设计策略
        5.3.1 被动式生态表皮
        5.3.2 采光构件
        5.3.3 遮阳构件
        5.3.4 通风构件
    5.4 基于斯维尔软件模拟验证策略
        5.4.1 采光模拟验证
        5.4.2 通风模拟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湘潭两馆三中心图书馆被动式设计实践
    6.1 项目背景
        6.1.1 湘潭市气候概述
        6.1.2 项目简介
        6.1.3 方案简介
    6.2 项目被动式策略
    6.3 项目被动式策略软件模拟
        6.3.1 光环境
        6.3.2 风环境
        6.3.3 热环境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10)桂北地区新乡土建筑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基础概念研究和相关概念的辨析
        1.2.1 乡土建筑
        1.2.2 新乡土主义
        1.2.3 相关概念辨析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桂北地区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论文框架
2 桂北传统乡土建筑
    2.1 桂北地区地域背景
        2.1.1 地域特征
        2.1.2 自然生态概况
        2.1.3 历史人文概况
    2.2 桂北传统乡土建筑特点
        2.2.1 桂北实地调研情况
        2.2.2 百越民居特点
        2.2.3 汉族民居特点
        2.2.4 百越民居与汉族民居的比较
    2.3 桂北传统乡土建筑现状
        2.3.1 生活方式的变化
        2.3.2 居民思想的变化
        2.3.3 自然条件的变化
    2.4 本章小结
3 新乡土主义及其在桂北的发展与实践
    3.1 国外的新乡土主义
    3.2 国内新乡土建筑设计策略及案例
        3.2.1 回应所在环境
        3.2.2 转译传统乡土语素
        3.2.3 展现乡土营造模式
    3.3 桂北新乡土建筑概况
        3.3.1 桂北新乡土建筑的发展
        3.3.2 桂北新乡土建筑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桂北新乡土建筑创作策略及应用
    4.1 桂北新乡土建筑的创作策略
        4.1.1 环境回应策略
        4.1.2 空间构成策略
        4.1.3 材料技术的适宜性
        4.1.4 表达乡土记忆和情感
        4.1.5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4.2 桂北新乡土设计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泗水游客中心设计
        4.2.1 项目背景
        4.2.2 激活泗水乡镇
        4.2.3 回应山地地形
        4.2.4 传统空间组合形式的继承和转化
        4.2.5 传统空间原型的转化
        4.2.6 游客中心中材料技术的运用
        4.2.7 对实践结果的总结
    4.3 研究的成果与未来的展望
        4.3.1 研究成果
        4.3.2 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调研情况表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环境脉络与建筑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融入——“地域性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课程研究[J]. 虞志淳,张定青. 建筑与文化, 2021(11)
  • [2]基于建筑作品统计分析的西安市当代建筑理论梳理[D]. 张子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云南建筑》文本解析的云南“在地性”建筑创作研究(1980-2020s)[D]. 范小琳.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历史建筑确定标准细化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D]. 李东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地域文化视角下西安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皮设计研究[D]. 王子豪. 长安大学, 2020(06)
  • [7]基于景观生态学思想的寒地建筑形态地景化创作方法研究[D]. 刘孟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9]夏热冬冷地区图书馆被动式设计策略研究[D]. 高毅.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桂北地区新乡土建筑创作研究[D]. 钟鸣.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环境语境与建筑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