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树轮б~(13)C序列中提取大气б~(13)C信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英,段爱国,张建国,张雄清,朱安明[1](2018)在《杉木树轮不同组分δ13C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初步探究》文中认为树轮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广泛用于生态学和气候学研究。以广西柳州杉木种源试验林中3个不同地理种源为试材,比较分析树轮全木和α-纤维素中的δ13C原值序列对年、季、月不同尺度气候要素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1)杉木树轮全木和α-纤维素中稳定碳同位素的序列(1987—2013)变化分别是-24.577‰~-26.336‰和-23.311‰~-25.597‰,平均值分别是-25.589‰和-24.063‰,两者之间的平均偏差约1.5‰,全木中δ13C的含量明显低于α-纤维素,且α-纤维素中δ13C序列方差及变异系数绝对值均大于全木,α-纤维素具有更优的灵敏度;(2)通过对比相关性分析,发现杉木树轮不同组分中的δ13C值对年气候年值响应没有明显差异,而对月值气候因子的响应中α-纤维素的δ13C较灵敏;(3)杉木树轮α-纤维素中δ13C值主要受春季和夏季的最小相对湿度、春季日照、秋季的温度、冬季的相对湿度以及3月的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影响。
路伟伟,余新晓,贾国栋,李瀚之,刘自强[2](2018)在《密云山区油松树轮δ13C对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北京市密云山区油松树轮δ13C对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重建1947—2014年密云山区气候资料,以期为揭示该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提供依据。【方法】测定密云山区红门川流域油松树轮δ13C值,建立1947—2014年的树轮δ13C序列,并剔除序列值中受大气CO2碳同位素值影响产生的下降趋势,之后获得油松树轮δ13C去趋势序列(DS),然后结合当地气象站资料分析油松树轮δ13C值对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响应,构建δ13C与降水和气温的关系方程,进而重建1947—2014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结果】1947—2014年,密云山区油松树轮δ13C呈下降趋势,其中,1995—2014年波动较大,剔除大气CO2背景值的DS序列呈现二次曲线的走势,拐点出现在1980年附近;油松树轮δ13C值DS序列与7月平均气温等极显着正相关(r=0.719 7,P<0.01),利用回归方法重建1947—2014年密云山区7月份平均气温,平均值为25.67℃,重建曲线显示该地区气温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油松树轮δ13C值DS序列与夏季降水量极显着负相关(r=-0.696 7,P<0.01),利用回归方法重建了1947—2014年密云山区夏季降水量,平均值为450.3 mm,自1980年以后,降水量年际变化出现较大波动,并且下降趋势明显。【结论】油松树轮δ13C对7月份气温和夏季降水量响应极为显着;1947—2014年密云山区气候变化呈现波动性变暖变干趋势。
常丽[3](2014)在《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演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于19世纪后期呈现强烈退缩态势,并在冰川前缘形成长约1250m的退缩迹地,为研究自然状态下的植物群落演替提供最为理想的场所。鉴于玉龙雪山干季火灾频发,生态系统亟待恢复,而相关研究却极为匮乏。因此,对该区生态演替的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选择典型高寒-海洋型冰川区玉龙雪山东坡海拔在3800-4300m之间冰川退缩迹地为研究区,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深入研究自小冰期最盛时以来,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前缘植物演替进程中群落的组成及其数量特征,群落优势种的散布机理及其生理生态特征,植物演替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和植物演替过程及规律与冰川变化关系等内容。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玉龙雪山白水1号冰川前缘累计调查的55个样方中共出现91种植物,已鉴定出63个种,分属于28个科,46个属,双子叶植物居多,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3种生活型的植物。从对植物属分布型的统计来看,这些植物可分为世界广布、北温带分布、北极-高山分布、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东亚分布,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7个分布区类型,包含3个变型,该区植物主要以北温带分布和世界广布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0%,60%和21.4%,20%。(2)基于2011年8月野外观测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数据,运用数量分类和排序技术,对白水1号冰川前缘植物演替及优势种散布机理进行了研究。冰川前缘革本植物群落被划分为三个演替阶段:演替早期有大理无心菜+多刺绿绒蒿群落;演替中期包括大理无心菜+囊状嵩草,丝叶苔草+圆穗蓼,甘肃苔草和岩居马先蒿四个群落类型;演替后期有囊状嵩草+丝叶苔草,囊状嵩草,囊状嵩草+玉龙藁本和囊状嵩草+川滇藁本四个群落类型。其演替方向是由裸地-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高山草甸的过渡。随着演替的进展,物种多样性、植被盖度、高度、多度和地上生物量均呈增加趋势。冰川前缘主要包括气流散布、食草动物散布和蚁布3种植物种子散布方式。在演替过程中优势种散布机理由风力散布向风力散布与动物散布及其他散布方式并存,并最终被动物散布所替代的变化趋势。(3)从群落优势种的碳同位素组成来看,冰川前缘的4种优势种大理无心菜、圆穗蓼,丝叶苔草和囊状嵩草都属于C3光合作用途径的植物。其δ13C值的总的变化趋势是:大理无心菜(SUC1),圆穗蓼(SUC2)和大理无心菜(SUC3)>囊状嵩草(SUC5)>丝叶苔草(SUC4),这与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优势种的δ13C值均随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从群落优势种的养分含量来看,其C、N含量总的变化趋势是:大理无心菜(SUC1)<圆穗蓼(SUC2)和大理无心菜(SUC3)<丝叶苔草(SUC4)和囊状嵩草(SUC5),而植物C:N的变化趋势是:大理无心菜(SUC1),圆穗蓼(SUC2),大理无心菜(SUC3)和丝叶苔草(SUC4)<囊状嵩草(SUC5)。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这4种优势种中,大理无心菜的养分含量是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响应最不显着的,而圆穗蓼的养分含量是对土壤养分含量响应最为显着的。这4个土壤养分指标中,绝大部分优势种(3种)都对土壤总氮含量响应较为显着,对土壤总碳含量的响应次之。(4)随着植物演替时间的增加,植物群落在物种间不断更迭,相应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包括土壤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和总钾TK)及土层厚度均有所增加,土壤分层现象亦趋明显。从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的排序图上来看,在已测定环境因子中,土壤总有机碳TOC,土壤总磷TP和海拔ELE是影响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其中ELE对植物早期定居影响较大,而TOC和TP则对演替后期植物群落影响较大。此外,通过土壤养分与4种表征植物群落性质的指标间变化关系的分析发现,土壤总有机碳TOC对植被盖度(Vegetation coverage)与丰富度指数(Richness index)的影响更加显着。(5)从群落外貌,物种动态变化和地表基质等方面,深入分析5个演替系列植物群落的组成、外貌及其所处生境的特征,揭示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及物种替代的规律,即,在白水1号冰川末端近250a的退缩迹地上经历了裸地-草本-灌木-乔木的发展阶段。从生态位理论方面来看,这是由于不同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及对环境的适应性,所以,在演替过程中构建了各自迥异的植物群落。优势种往往是那些生态位比较宽、.适应性较强,能在多个演替系列同时出现的物种。演替就是朝着生态位不断分化,能够最大限度利用资源的方向发展的。其中,物种的替代过程实质上就是在生态位不断的分化与接近,激烈的种内与种间竞争的过程中进行着的。
赵兴云,成瑞琴[4](2009)在《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文中研究说明树轮稳定同位素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发展与成熟起来的研究方法,现已成为树轮气候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树轮纤维素提纯技术与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改进以及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一些新树种的发现及应用,树轮研究的区域与对象得到了扩大,使得气候非限制因子地区的树轮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主要就国内外对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的分馏原理与机理、影响碳同位素分馏的因素、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应用研究以及目前暖湿地区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的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目前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的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方克艳,勾晓华,陈发虎,彭剑峰,刘普幸,王茂,朱有明[5](2008)在《树轮生态学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树轮生态学体系庞大,涉及众多研究方向,讨论主要限定在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上树轮气候响应模式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响应和狭义树轮生态学所定义的虫灾、火灾以及涉及人为活动影响如环境污染方面的研究.基于讨论所限定的树轮生态学的部分研究领域,通过与国际研究水平的对比,找出我国树轮生态学研究的不足,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国内树轮生态学的发展.通过吸取国外先进成果从而弥补国内树轮生态学研究的不足,结合全球变化研究的背景,在不同区域开展树轮生态学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定能更进一步推动我国树轮生态学研究的全面发展.
茹桃勤[6](2007)在《刺槐无性系水分利用效率和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刺槐无性系苗木耗水量、耗水速率、气体交换和水分利用效率、碳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变化规律以及δ13C与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速率间的关系,同时研究了刺槐无性系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旨在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选育低耗水、水分利用效率高、抗逆性强的刺槐无性系提供理论依据。正常水分条件下,刺槐无性系苗木耗水量和耗水速率日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只有8041为“双峰型”),耗水日变化最大值和最大耗水速率出现在12:00~14:00之间;耗水高峰期每小时耗水量,占全天耗水量13%左右,占白天耗水量14%左右,最大耗水速率为白天平均耗水速率的1.7倍左右。白天耗水量约占全天总耗水量的90~95%,夜间耗水量仅占5~10%。无性系间耗水量存在一定差异,U2、U5、U7、U9、NC和8041全天耗水量分别为:0.27kg、0.29kg、0.30kg、0.29kg、0.23kg和0.26kg,U7耗水量最大,是最耗水无性系,NC耗水量最小,则是节水无性系。中等干旱条件下,耗水量下降幅度在35~50%之间;严重干旱条件下,耗水量下降幅度在80~90%之间;其中,无性系U5下降幅度最大,中度和严重干旱条件下,其耗水量分别下降47.95%和88.34%,为较节水抗旱无性系;而无性系NC下降幅度最小,中度和严重干旱条件下耗水量下降幅度分别为0.48%和80.19%,为最不耐早无性系。刺槐无性系间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存在着一定差异。年均光合速率以无性系U7(10.82μmolH2Om-2s-1)和U9(10.81μmolH2Om2s-1)最高,83002(6.90μmolH2Om-2s-1)和NC(7.69μmolH2Om-2s-1)最低;水分利用效率以无性系U9(2.07μmolCO2/mmol H2O)和U2(2.02μmolCO2/mmolH2O)最高,8043(1.70μmolCO2/mmolH2O)最低。无性系U7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较高,是一个高光合、高耗水无性系,适合于降雨量较充沛地区营造速生丰产林;无性系U9是一个高光合、低蒸腾优良无性系,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生产力高且节水,适宜于生产中大面积推广;无性系U2和8041虽然水分利用效率也很高,但属于低光合、低蒸腾无性系,生产力较低,不宜于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干旱胁迫将促使刺槐无性系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持续下降,中度干旱促使水分利用效率上升,严重干旱则导致水分利用效率下降。遭遇中度干旱胁迫后,无性系U5和U9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上升211%和244%,上升幅度最大,是适应干旱胁迫和抗旱性最强的无性系;NC和U7分别上升76%和99%,上升幅度较小,是抗旱型较差的无性系。无性系U5、U9、8041、NC、8048、3-Ⅰ、大叶和小叶光合作用最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7.13%、17.38%、16.87%、17.37%、16.92%、17.20%、16.98%和17.42%,适宜含水量幅度为:7.75、10.42、6.83、8.40、7.53、11.53、8.02和7.88%;蒸腾作用最适土壤含水量为:17.23%、17.61%、16.96%、17.44%、17.20%、17.70%、17.15%和17.64%,适宜含水量幅度为:7.55、11.06、7.74、8.53、10.92、11.93、8.48和8.71%。所有刺槐无性系,蒸腾作用最适土壤含水量均大于光合作用最适土壤含水量,这是中度干旱造成水分利用效率上升的原因。根据各无性系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适宜含水量值域,3-Ⅰ耐旱性较强,水分环境适宜幅度较宽;而无性系8041耐旱性相对较低,水分环境适宜幅度较窄。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刺槐无性系U5、U7、U9、8041、NC、8048、大叶、小叶和3-Ⅰ叶同位素比率δ13C分别为:-29.232、-29.055、-29.059、-29.772、-30.068、-29.241、-30.257、-29.849和-29.351‰,以无性系U9和U7最高,NC和大叶最低,该结果与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结果基本相同;刺槐无性系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t)与叶δ13C呈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随叶δ13C的增大而增大;耗水速率与叶δ13C呈负相关关系,耗水速率随δ13C的增大而降低。刺槐无性系对豫西丘陵山区的适应性分为四类,①最适无性系,包括:8041,8062,2F,G1,京24,84023和8048等7个无性系;②较适无性系,包括:3-Ⅰ,G,X5,箭杆,83002,A05和鲁10等7个无性系;③适应性较差无性系,包括:京13,R7,L5,京1和R5等5个无性系;④不适无性系为8042。刺槐年生长量增长率与林龄和年积温成反比,与年日照时数和冬春季降雨量成正比。在气象因子中,积温对刺槐无性系生长率影响最大,高温是影响该地区刺槐无性系生长的主要因子,冬春季降雨量,也对刺槐无性系的生长产生重要影响。表现较好的无性系,具有较高的抗旱性、δ13C和水分利用效率;而表现较差的无性系耐旱性、δ13C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低,干旱是限制其生长的重要因素。
王建柱[7](2006)在《三峡大坝的修建对库区动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世界上最大的大坝—三峡大坝―于2003年6月正式建成并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由蓄水前的84m上升至蓄水后的139m。三峡大坝的修建与蓄水,已经显着地改变了三峡库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三峡大坝的修建将如何影响生活在这一区域(包括陆地和水域)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陆地生态系统,三峡大坝的修建,使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破碎化(Fragmentation)和岛屿化(Island)。为了了解三峡大坝的修建对三峡库区野生动物所产生的影响,我们选择适应性强且对环境变化敏感的啮齿动物为研究对象,在三峡库区选取两个岛屿(洛碛岛和皇华岛)及其对岸为研究点,在野外调查了啮齿动物的群落组成、种群密度与分布,并用胃容物分析和稳定性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了两个研究点优势种啮齿动物的食物来源与组成。结果表明,两个研究点间啮齿动物群落组成有很大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啮齿动物分布的地域性差异引起的。在同一个研究点,岛屿上的啮齿动物群落组成与对岸的没有差异,但在岛屿上的啮齿动物种群密度却明显高于其对岸的,这说明随着库区水位的大幅度提升,岛屿的面积急剧减小,使原本栖息在水边的啮齿动物不得不向岛屿的中上部迁移,致使岛屿上的啮齿动物的种群密度迅速增加。啮齿动物的食物来源有四种:C3非豆科植物,C3豆科植物,C4植物及水生生物。不同种啮齿动物的食物种类组成也不同,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的食物中有水生生物的组成成分,但其它啮齿动物食物中不含水生生物。不同食物来源在啮齿动物的整体食物中所占比例也不同,并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变化与田间的农作物种类密切相关。动物组织的稳定性同位素组成不仅可以示踪动物的食物来源,也反映了动物的生存状况。我们的结果显示:对岸啮齿动物的稳定性同位素组成相对集中,并且不同种啮齿动物间没有重叠。这一方面说明对岸啮齿动物的食物来源相对丰富,啮齿动物可以选择各自喜食食物,在此环境下的啮齿动物种间竞争相对较弱,至少是种间食物竞争较弱。岛屿上啮齿动物的稳定性同位素值分布范围远大于在对岸的,并且种间稳定性同位素组成有明显的重叠部分。稳定性同位素组成的重叠意味着有相似的食物来源,
赵兴云[8](2006)在《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树轮δ~(13)C年序列及方位变化的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树木年轮具有定年准确、连续性好、分辨率高、对环境变化敏感性强等优势,已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在我国西部及北部干旱地区,已有学者利用树木年轮对气候变化进行了较多研究,而东部地区,尤其是热带、亚热带暖湿地区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地处我国东部亚热带地区的浙江大目山、江西庐山和南京紫金山为研究区域,以树轮δ13C作为研究手段,分析了树木年轮δ13C年序列变化特点及其环境意义;论证了树轮δ13C方位变化存在的普遍性与稳定性,分析了树轮δ13C方位变化的特点、极值的时空迁移规律;探讨了树轮δ13C随方位变化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为: 1.对天目山三株柳杉树轮δ13C年序列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三株树轮δ13C序列含有相似的高频与低频变化,气候因素与大气因素对不同柳杉个体δ13C年序列高、低频变化的影响是共同的。三个δ13C序列间也存在差异,但其个性差异对其共性变化影响较小,个性差异并不影响树轮δ13C作为气候变化研究代用资料的适宜性与重建历史气候结果的可靠性与一致性。 2.在对树轮δ13C序列的高频变化与气候要素相关检验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法求得了树轮△δ13C与气候要素间的最佳多元回归方程,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0.703,方差解释量达到49.2%。回归结果表明,该区树轮δ13C值受多个气候变量的综合影响。 3.通过建立信息转换函数重建了天目山地区1685年以来3~9月降水量及年平均气温。分析与检验表明:重建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区300年的气候变化历史。300年的气候冷、暖变化与我国近500年的气候变化及我国东部地区其它地质记录所反映的区域气候变化有较好对应。重建结果证明了小冰期信息在天目山树轮δ13C中存在的可信性。史料所记载的一些大寒年、大涝年及大旱年在重建序列中得到较好印证。重建序列中含有58.82a、21.28a、13.70a、3.23a、2.63a、2.33a和2.07a的准周期振荡。表明该区树轮δ13C组成序列对太阳活动与ENSO事件等有较好记录。 4.用三个树轮δ13C序列重建了该区过去大气CO2浓度变化,重建结果很好的反映了300年大气CO2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三个δ13C序列重建大气CO2浓度结果的一致性证明,用同一地区不同树木个体的δ13C序列可以重建出基本一致的大气CO2浓度的历史变化。 5.利用三株树轮δ13C序列研究了树木生长对水分状况的响应,结果表明三株树木所反映的水分利用率均是增加的,且增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1835年后均呈现出明显增长。 6.进一步验证了树轮δ13C方位变化存在的稳定性,分析了树轮δ13C极值时空迁移变化,结果表明树轮δ13C极值并不固定出现在某些方位,而是随树木生长坡向及时间发生方位转移及年际漂移。 7.对树轮δ13C年序列间的差异及方位变化机理进行了探讨。不同坡向上树木受光强度与温度差异以及树冠周围受光时间的差异是导致树轮δ13C年序列差异及方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8.树轮不同方位的△δ13序列对气候信息的记录能力及强度存在差异,采用同归分析法,对各个△δ13C序列记录的气候信息进行较好的重建,且重建精度及效果较好。
赵兴云,王建,钱君龙[9](2005)在《用树轮δ13C重建1685年以来的大气CO2浓度变化趋势》文中指出对采自浙江西天目山地区的3株柳杉树盘,交叉定年后,测定了3株树轮δ13C的年序列,分析了3株树轮δ13C序列中所含的共同环境变化信息。用二项式拟合法去除气候因素引起的3个δ13C序列的高频变化,得到3个低频变化序列。分析了theLowDome冰芯记录的大气CO2浓度与树轮δ13C序列低频变化趋势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转移函数,重建了天目山地区1685年以来大气CO2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用3株树轮δ13C序列重建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与南极冰芯的记录及前人研究结果有很好的吻合。这一结果表明用同一地区不同树木个体的树轮δ13C序列的低频变化序列可以重建出基本一致的大气CO2浓度变化历史。
谭明[10](2004)在《中国高分辨气候记录与全球变化》文中研究表明20 0 1年第一届全国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会议提出 ,用 3~ 5年时间 ,建立几个较长的可靠的高分辨气候记录。文章介绍了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已经获得的数个千年及更长的记录 ,这些记录数据多已在世界数据中心向科学家公开并很快为科学界引用 ,从而结束了国际高分辨气候记录数据库极少中国千年气候重建数据的历史 ;通过对比最近 2 0 0 0年来中国的高分辨气候记录和北半球其他高分辨记录 ,发现数个世纪的缓慢变冷紧随世纪尺度快速变暖的气候变化模式至少在半球范围是准千年重现的 ,这一结果指出 ,我们应该从更长时间跨度的气候旋回自然背景来诊断 2 0世纪的快速变暖
二、从树轮б~(13)C序列中提取大气б~(13)C信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树轮б~(13)C序列中提取大气б~(13)C信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杉木树轮不同组分δ13C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初步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树轮资料 |
2.2 α-纤维素提取 |
2.3 碳稳定同位素 (δ13C值) 的测量 |
2.4 气候数据来源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杉木不同组分δ13C的统计特征 |
3.2 杉木树轮各组分δ13C值的一元线性回归 |
3.3 不同组分δ13C序列与气候指标的相关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杉木不同组分δ13C之间的关系 |
4.2 杉木树轮不同组分与气候因子的敏感性分析 |
(2)密云山区油松树轮δ13C对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2.2 气象资料获取 |
2.3 大气CO2浓度校正 |
2.4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序列统计特征 |
3.2 树轮δ13C值DS序列对气温的响应 |
3.3 7月平均气温的重建 |
3.4 树轮δ13C值DS序列对降水的响应 |
4 讨论 |
4.1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值对气温的响应 |
4.2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值对降水量的响应 |
5 结论 |
(3)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演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冰川前缘植物演替研究进展 |
1.2.2 植物演替的影响因素分析 |
1.2.3 植物演替中优势物种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 |
1.2.4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生态学研究 |
1.3 科学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区位特征 |
2.1.2 气候概况 |
2.1.3 土壤分布特征 |
2.1.4 植被分布特征 |
2.2 实验设计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演替阶段划分及散布机理的研究方法 |
2.3.2 植物演替中优势种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
2.3.3 植物演替与土壤养分关系 |
2.3.4 植物演替规律与冰川变化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区系特征 |
3.1 种类统计与生活型特征 |
3.2 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区系特征 |
3.3 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特有性分析 |
3.4 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的生态适应性 |
第四章 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演替阶段的划分及散布机理研究 |
4.1 演替阶段划分及演替趋势分析 |
4.1.1 演替阶段的划分 |
4.1.2 演替趋势分析 |
4.2 植物演替中群落的数量特征 |
4.2.1 演替中群落多度、盖度、高度和生物量的变化 |
4.2.3 群落演替中物种多样性变化 |
4.3 植物演替中主要物种散布机理分析 |
4.3.1 植物演替中优势种和常见种散布机理的变化 |
4.3.2 植物演替中优势种和常见种散布机理变化的解释 |
第五章 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演替中优势种碳同位素和C、N含量变化特征 |
5.1 冰川前缘各演替系列优势种δ~(13)C值的差异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响应 |
5.1.1 各演替系列优势种δ~(13)C值的差异 |
5.1.2 优势种δ~(13)C值随演替时间的变化 |
5.1.3 优势种δ~(13)C值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响应 |
5.2 优势种的营养元素含量分析 |
5.2.1 各演替系列优势植物养分含量的差异 |
5.2.2 优势种元素含量随演替时间的变化 |
5.2.3 优势种养分含量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响应 |
第六章 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演替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6.1 植物演替中土壤养分及水分的变化 |
6.2 植物群落的DCCA排序与土壤养分 |
6.2.1 植物群落演替与土壤养分 |
6.2.2 植物群落性质与土壤总有机碳 |
第七章 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群落演替规律与冰川变化关系初步研究 |
7.1 冰川前缘植物演替过程与规律分析 |
7.1.1 各演替系列植物群落因子得分模型分析结果 |
7.1.2 冰川前缘植物演替过程 |
7.1.3 植物演替中植被类型变化规律及其解释 |
7.2 冰川前缘植物演替与冰川变化关系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进展 |
1.1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的分馏原理与机理研究 |
1.2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的分馏原理与机理研究 |
1.2.1 光因素对树轮δ13C值的影响 |
1.2.2 大气CO2浓度及其δ13Ca对树轮δ13C值的影响 |
1.2.3 温度对树轮δ13C值的影响 |
1.2.4 湿度对树轮δ13C值的影响 |
1.2.5 土壤养分与盐度对树轮δ13C值的影响 |
1.2.6 空气污染对树轮δ13C值的影响 |
1.2.7 风对树轮δ13C值的影响 |
1.3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应用研究 |
1.3.1 对过去大气CO2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 |
1.3.2 重建气候与环境参数 |
1.3.3 重建极端气候事件 |
1.4 新的研究领域与对象不断扩大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存在问题 |
3.1 研究区域仍主要局限于气候限制性因子强的地区 |
3.2 树轮稳定碳同位素分馏模式存在缺陷 |
3.3 多种树轮代用指标与气候参数的综合研究较少 |
3.4 研究的时、空分辨率相对较低 |
3.5 树轮δ13C的应用研究领域相对较少 |
4 展望 |
4.1 树轮δ13C研究将进一步向更高分辨率和气候非限制因子地区发展 |
4.2 相关学科的交叉与渗透研究会进一步加强 |
4.3 多种代用指标与多环境变量的联合研究是树轮同位素气候学发展的潜力之一 |
4.4 更多其他学科方法将被应用于树轮同位素的研究中 |
(5)树轮生态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树轮生态学在树轮气候响应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
1.1 水平梯度上树轮气候响应模式的研究 |
1.2 垂直梯度上树轮气候响应模式研究 |
1.3 树轮气候响应模式与生态系统响应研究 |
2 狭义树轮生态学研究和树轮所记录的人为活动的信息 |
3 研究展望 |
(6)刺槐无性系水分利用效率和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刺槐的分布与发展 |
1.2 刺槐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刺槐研究 |
1.2.2 国内刺槐研究 |
1.2.2.1 刺槐良种选育 |
1.2.2.2 育苗技术研究 |
1.2.2.3 混交林研究 |
1.2.2.4 刺槐饲料林研究 |
1.3 刺槐耗水特性研究 |
1.3.1 树木耐早性及其机理 |
1.3.2 树木蒸腾耗水的研究方法 |
1.3.3 刺槐耗水特性 |
1.3.3.1 苗木耗水特性 |
1.3.3.2 单木耗水动态 |
1.3.3.3 最适水分环境与刺槐的水分利用效率 |
1.4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进展 |
1.4.1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概念的发展 |
1.4.2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测定方法的发展 |
1.4.3 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子 |
1.4.3.1 遗传基础 |
1.4.3.2 内在生理因子 |
1.4.3.3 外在因子 |
1.4.4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变化 |
1.4.4.1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时间变化 |
1.4.4.2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空间变化 |
1.4.5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与植物抗旱性 |
1.4.6 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措施 |
1.4.7 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发展趋势 |
2 试验点概况和技术路线 |
2.1 试验区自然概况 |
2.1.1 洛宁县试验点基本情况 |
2.1.2 北京林业大学试验区 |
2.1.3 郑州河南省农科院试验区 |
2.2 技术路线 |
3 刺槐无性系苗木的耗水特性 |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苗木培育 |
3.1.2.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水分状况下苗木耗水日变化规律 |
3.2.1.1 苗木水分状况和环境因子的比较 |
3.2.1.2 正常水分条件下的耗水量日变化 |
3.2.1.3 干旱胁迫下的耗水量日变化比较 |
3.2.2 苗木耗水速率日变化的比较 |
3.2.2.1 水分正常条件下不同无性系耗水速率日变化 |
3.2.2.2 干旱胁迫对耗水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3.3 小结 |
4 干旱胁迫对刺槐无性系气体交换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及季节变化测定 |
4.1.2.2 干旱胁迫对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4.1.2.3 刺槐无性系苗木最适土壤含水量研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光合速率变化特征 |
4.2.1.1 光合速率日变化特征 |
4.2.1.2 光合速率季节变化 |
4.2.1.3 不同无性系光合速率比较 |
4.2.2 蒸腾速率 |
4.2.2.1 蒸腾速率日变化和季节动态 |
4.2.2.2 蒸腾速率的季节变化 |
4.2.2.3 不同无性系蒸腾速率比较 |
4.2.3 气孔阻力 |
4.2.3.1 气孔阻力的日变化 |
4.2.3.2 不同无性系气孔阻力比较 |
4.2.4 水分利用效率 |
4.2.4.1 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 |
4.2.4.2 水分利用效率季节变化 |
4.2.4.3 无性系间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
4.2.5 干早胁迫对刺槐无性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5.1 干旱胁迫对刺槐无性系光合速率的影响 |
4.2.5.2 干旱胁迫对刺槐无性系蒸腾速率的影响 |
4.2.5.3 干旱胁迫对刺槐无性系气孔阻力的影响 |
4.2.5.4 干旱胁迫对刺槐无性系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6 刺槐无性系生长最适土壤含水量研究 |
4.3 小结 |
5 干旱胁迫对刺槐无性系δ~(13)C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2.1 苗木处理 |
5.1.2.2 耗水速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测定 |
5.1.3 稳定性碳同位素参数δ~(13)C和△~(13)C的测定 |
5.1.3.1 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
5.1.3.2 碳同位素分辨率△~(13)C的计算 |
5.1.3.3 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碳同位素比率(δ~(13)C)比较 |
5.2.1.1 枝条碳同位素比率(δ~(13)C_(stem))和叶碳同位素比率(δ~(13)C_(foliar))比较 |
5.2.1.2 无性系间碳同位素比率比较 |
5.2.1.3 刺槐无性系同位素分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比较 |
5.2.2 干旱胁迫对叶δ~(13)C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2.1 干旱胁迫对刺槐无性系叶δ~(13)C的影响 |
5.2.2.2 干旱胁迫对刺槐无性系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3 δ~(13)C和长期水分利用效率与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5.2.4 δ~(13)C和刺槐无性系耗水速率的关系 |
5.3 小结 |
6 刺槐无性系适应性研究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林概况 |
6.1.3 生长量调查 |
6.1.4 气象资料收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刺槐无性系适应性聚类分析 |
6.2.1.1 生长量调查结果 |
6.2.1.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6.2.1.3 适应性聚类分析 |
6.2.1.4 适应性判别分析 |
6.2.2 刺槐生长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
6.2.2.1 试验区气候条件 |
6.2.2.2 刺槐无性系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6.3 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7.1 正常水分条件下苗木蒸腾耗水特性 |
7.1.1 耗水日变化特点 |
7.1.2 耗水量 |
7.1.3 耗水速率 |
7.2 干旱胁迫对苗木耗水特性的影响 |
7.2.1 对日变化的影响 |
7.2.2 对耗水量的影响 |
7.2.3 对耗水速率的影响 |
7.2.4 对昼夜耗水比例结构的影响 |
7.3 干旱胁迫对刺槐无性系气体交换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3.1 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
7.3.2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比较 |
7.3.3 干旱对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7.3.4 最适土壤含水量和适宜含水量 |
7.4 干旱胁迫对刺槐无性系δ~(13)C影响研究 |
7.4.1 刺槐无性系δ~(13)C和同位素分辨(△~(13)C) |
7.4.2 干旱对叶δ~(13)C的影响 |
7.4.3 叶δ~(13)C与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耗水速率相关性 |
7.5 刺槐无性系适应性研究 |
7.5.1 适应性 |
7.5.2 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文章与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三峡大坝的修建对库区动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稳定性同位素概念 |
1.2 植物稳定性同位素特征 |
1.3 动物稳定性同位素特征 |
1.4 稳定性同位素在调查动物食物来源及营养级方面的应用 |
1.4.1 动物的食物来源 |
1.4.2 分析动物食物来源的模型 |
1.4.3 动物的营养级位置 |
1.5 稳定性同位素在动物分布格局及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
1.5.1 鸟类的迁徙 |
1.5.2 哺乳动物的活动 |
1.5.3 鱼类的迁移 |
1.6 稳定性同位素在研究河流中有机物来源中的应用 |
1.7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国内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1.8.1 三峡大坝修建后的岛屿化影响 |
1.8.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三峡库区的植被概况及其分布 |
2.2 三峡库区的野生动物概况及分布 |
2.3 三峡库区的水文概况 |
2.4 三峡库区的水生生物资源 |
2.4.1 浮游植物 |
2.4.2 浮游动物 |
2.4.3 水生底栖动物 |
2.4.4 鱼类资源 |
第三章 三峡大坝的修建对库区啮齿动物群落组成与分布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2.1 样地描述 |
3.2.2 实验材料 |
3.2.3 研究方法 |
3.2.4 统计分析与制图 |
3.3 研究结果 |
3.3.1 洛碛啮齿动物的群落组成与种群分布 |
3.3.2 皇华城啮齿动物的群落组成与种群分布 |
3.4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三峡大坝的修建对库区啮齿动物食物来源及组成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4.2.1 样地描述 |
4.2.2 实验材料 |
4.2.3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3.1 啮齿动物及其可能食物的稳定性同位素组成 |
4.3.2 啮齿动物不同组织的稳定性同位素组成 |
4.3.3 啮齿动物的食物来源及组成 |
4.4 讨论 |
4.4.1 啮齿动物的食物组成与季节性变化 |
4.4.2 啮齿动物的稳定性同位素组成与岛屿化过程的潜在影响 |
第五章 三峡大坝的修建对库区有机物组成及水生生物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研究材料和方法 |
5.2.1 样地描述 |
5.2.2 长江中有机物来源 |
5.2.3 实验材料 |
5.2.4 研究方法 |
5.3 研究结果 |
5.3.1 有机物来源的稳定性同位素组成及C:N 比 |
5.3.2 水生生物及其稳定性同位素组成 |
5.3.3 鱼类肌肉δ~(15)N 值与体长关系 |
5.3.4 库区水生生物的营养级间判别值的计算 |
5.4 讨论 |
5.4.1 三峡库区的有机物来源、组成及洪峰前后的变化 |
5.4.2 三峡库区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及食物网模型 |
5.4.3 用稳定性同位素划分三峡库区水生生物的营养级位置 |
5.4.4 三峡大坝对水生生物的潜在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博士发表和投稿的文章目录 |
(8)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树轮δ~(13)C年序列及方位变化的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选区依据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树木年轮学研究基础 |
2.1 树木结构、生长及年轮的形成 |
2.1.1 树木的结构 |
2.1.2 树木生长及年轮形成 |
2.1.3 年轮变异 |
2.2 树木的基本生理过程 |
2.2.1 植物水分代谢 |
2.2.2 植物的矿质营养代谢 |
2.2.3 光合作用及营养物质的合成 |
2.2.4 呼吸作用 |
2.2.5 同化物质的运输 |
2.3 影响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 |
2.3.1 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 |
2.3.2 树木的逆境生理 |
2.4 树木年轮学的基本原理 |
2.4.1 均一性原理 |
2.4.2 限制因子定律 |
2.4.3 生态幅原理 |
2.4.4 敏感性原理 |
2.4.5 交叉定年原理 |
2.4.6 复本原理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材料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天目山地区自然生境概况 |
3.1.2 南京紫金山自然环境概况 |
3.2 本研究所用材料 |
第四章 天目山柳杉树轮δ~(13)C年序列与环境变化 |
4.1 δ~(13)C年序列分析 |
4.2 天目山柳杉树轮δ~(13)C年序列的共性变化与个性差异分析 |
4.2.1 δ~(13)C年序列共性变化分析 |
4.2.2 δ~(13)C年序列的差异分析 |
4.3 天目山柳杉δ~(13)C年序列差异的原因分析 |
4.3.1 不同坡向太阳辐射量的计算 |
4.3.2 局部小环境条件对3个树轮δ~(13)C序列差异的影响 |
4.4 天目山树轮δ~(13)C年序列记录的气候变化信息 |
4.4.1 气象资料的选择及检验 |
4.4.2 CF-2树轮δ~(13)C高频序列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 |
4.4.3 气候要素的重建与分析 |
4.5 天目山柳杉树轮δ~(13)C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记录及其生理响应 |
4.5.1 天目山地区1685年以来大气CO_2浓度历史变化重建 |
4.5.2 天目山树轮δ~(13)C序列所反映的植物对大气CO_2浓度变化的响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树轮δ~(13)C方位变化及成因探讨 |
5.1 树轮δ~(13)C方位变化的特征 |
5.1.1 树轮δ~(13)C方位变化的特点 |
5.1.2 方差检验 |
5.2 树轮δ~(13)C值方位变化的普遍性 |
5.3 树轮δ~(13)C值方位变化的规律 |
5.3.1 谐波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5.3.2.树轮δ~(13)C方位序列的谐波特征 |
5.3.3 树轮δ~(13)C极值的年际漂移 |
5.4 树轮δ~(13)C方位变化的成因初探 |
5.4.1 相关性与变化趋势分析 |
5.4.2 树轮δ~(13)C随方位变化的成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树轮δ~(13)C方位变化的气候意义 |
6.1 材料及方法 |
6.2 树轮CF-1各方位Δδ~(13)C序列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及重建 |
6.2.1 CF-1与温度的相关分析及重建 |
6.2.2 与降水的相关分析及重建 |
6.3 CF-3树轮Δδ~(13)C序列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与重建 |
6.3.1 与气温的相关分析与重建 |
6.3.2 CF-3与降水的相关分析与重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四、从树轮б~(13)C序列中提取大气б~(13)C信息的可行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杉木树轮不同组分δ13C对气候因子响应的初步探究[J]. 刘小英,段爱国,张建国,张雄清,朱安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8(06)
- [2]密云山区油松树轮δ13C对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J]. 路伟伟,余新晓,贾国栋,李瀚之,刘自强. 林业科学, 2018(03)
- [3]玉龙雪山冰川前缘植物演替研究[D]. 常丽. 兰州大学, 2014(03)
- [4]树轮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进展与未来趋势[J]. 赵兴云,成瑞琴.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
- [5]树轮生态学研究进展[J]. 方克艳,勾晓华,陈发虎,彭剑峰,刘普幸,王茂,朱有明. 冰川冻土, 2008(05)
- [6]刺槐无性系水分利用效率和适应性研究[D]. 茹桃勤. 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7]三峡大坝的修建对库区动物的影响[D]. 王建柱.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6(03)
- [8]中国东部亚热带地区树轮δ~(13)C年序列及方位变化的环境意义[D]. 赵兴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9]用树轮δ13C重建1685年以来的大气CO2浓度变化趋势[J]. 赵兴云,王建,钱君龙. 第四纪研究, 2005(05)
- [10]中国高分辨气候记录与全球变化[J]. 谭明. 第四纪研究,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