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省基本实现职工工资发放目标(论文文献综述)
晋江艳[1](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张海成[2](2020)在《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指明1945年9月,西北实业公司被阎锡山集团接收。西北实业公司在接收初期延续实行抗战前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职工薪酬管理体系是公司稳定经营的核心制度之一,公司于抗战前建立了技能薪酬体系即根据职工技术水平划分职工基本薪酬等级。公司职工薪酬主要包括基本薪酬、辅助薪酬和各种福利。公司接收工作完成后为了适应阎锡山的“兵农合一”政策,公司重新调整了职工薪酬规定。将工厂分类,职工编伙,按照工厂类别划分职工服役方式和制定相应的薪资标准。公司接收完成后公司职工薪酬管理的侧重点发生了转移。公司在整顿期间修建了大量的福利设施,设立了各种福利机构,加强了职工福利事业的建设,同时鼓励职工发明创造以求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这种薪酬管理模式有一定的先进性。然而伴随着内战的爆发,公司的薪酬体系发生了质变。公司资金拮据物资缺乏,为了节省物资保证生产,公司通过裁员、变更工资结算等方式哄骗职工,如公司的福利机构员工消费社原本为了利民便民,但最终沦为了聚敛职工仅有财富的工具。在内战环境中,阎锡山的剥削压迫更加严重,再加之物价飞涨,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体系的先进性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压迫工厂职工的工具,职工的薪资水平也因此而不断下降,直接影响了职工的生活。
陈汝军[3](2013)在《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保障是民生之要,是安国之策。社会保险是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的人数众多,涉及的领域宽广,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建立到现在已经走过60多年的历程。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和职工大省。多年来,在贯彻国家养老保险政策的同时,江苏紧密结合省情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有效实施为江苏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国家和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实践,全面梳理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脉络,分析养老保险政策执行主体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职能、作用,对江苏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完善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政策,从而更好地提高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效果。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分为制度改革的起步、制度的统一与功能展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三个阶段。通过先行先试,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全社会养老保险意识普遍增强;二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全国统一,各项管理不断规范;三是省级统筹稳步推进,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制度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四是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五是养老保险的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面对新形势江苏省养老保险政策实施也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即政策实施的主体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源不足、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不高、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较大,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政策不够合理等四个方面。其中,这些不够合理的政策主要表现为: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水平不高,养老保险制度部分参数设计不够合理,多支柱体系不够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进展缓慢,养老保险参保结构不够科学等方面。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主体。根据我国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性质、职能,从理论上分析,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应该是服务型政府的执行机构。江苏省养老保险经办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机构的性质、编制、人员、经费等方面都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随着江苏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方式的变化,将有更多的人群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事业发展在整体上将进入科学管理、精细管理的新阶段。因此,必须逐步理顺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提升养老保险标准化建设的水平,大力推行网上社保经办业务,合理利用市场资源提高经办服务效率,以利于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资源。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产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稳定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据统计,2010年底,全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工3284万人,约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21.4%。对于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问题,全国各地进行了一些探索。江苏省较早地将农民工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范围,2007年至2011年,农民工参保人数五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但是历年的参保率都在40%左右徘徊。农民工参保率不高主要有历史因素、劳动力因素、企业因素和制度因素等原因。因此,必须对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坚持分类保障的原则。对在城乡各类单位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制度明确他们必须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对于收入不稳定,流动频繁的农民工和劳务派遣的农民工,在制度上可作出弹性规定,即根据本人自愿可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也可以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适应农民工流动频繁的特点和身份经常在农民和职工之间转换的情况,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两种制度的转换衔接。同时,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在城市的融入,加大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执法维权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流程,增强农民工参保的便携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养老权益。人口结构是影响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负面影响尤为突出。江苏是在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作为人口大省,江苏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主要呈现“二大三高”的特征,即绝对数量大、地区差异大,高速、高龄、老年抚养比高,养老金的实际支出占GDP的比例逐年上升。从最近几年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数据看,虽然当期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总体上并不严重,但是人口老龄化对基金长期平衡的渐进影响仍然是十分明显的。必须切实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来源,强化基金的预算管理,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对于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针对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不够合理的问题,必须进行适当调整,达到完善政策的目的。第一,要提高省级统筹的水平,在实现统一制度政策、统一经办管理规程、统一信息系统等基础上,实现基金的统收统支,增强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二,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是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重要参数,维持适当的企业缴费比例是促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科学发展的重要条件。缴费比例是一个动态的量,应该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基金运营状况适时调整。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高达20%的费率,给许多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不利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还会引起严重的代际冲突,增加扩面征缴的难度。要适当降低企业缴费比例,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我国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但是多年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没有全面展开,个人账户空账运行,致使制度变形。由于国家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没有给予补助等原因,江苏省的个人账户做实工作进展缓慢。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加快步伐,积极实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政策。第四,建立养老保险多支柱体系,确立政府、单位、个人养老保险责任合理的分担协调机制,是未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江苏省的企业年金发展滞后,没有起到养老保险第二支付应有的作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规定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强制参加企业年金,不断扩大企业年金制度的实施范围。第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人群应该主要是企业职工,但是由于江苏省养老保险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比例明显偏高,必须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改善。
詹华[4](2013)在《建国以来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历史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老年社会经济保障是整个社会保障体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保障步入老年期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面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人口赡养比率的日益提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重要性不断显现,改革、健全、完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政府官员、工商实业界人士、专家学者们等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与焦点民生问题之一。在国内外有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研究方面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名家辈出、着述颇丰。丰富、充实的研究文献资料对于开展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历史研究而言是大有裨益的,为研究的有效进行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物质条件,也提供了比较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线索,使本研究能够充分借鉴前人的学术成果,站在较高的理论视角上,对福建城镇社会基木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历史沿革以及在此历史进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体制运行的机制性问题做一番比较全面、客观、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对于中国而言,特别是对处于东南沿海的主要省份福建而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较低的历史条件下,面临较快的社会转型与经济体制转轨,面对社会人口日益老龄化的现实,构建一套符合现阶段国情与省情的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与严肃的政治任务。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改革与实践,基本上没有完整、现成的范例可以充分效仿,它是一个需要不断试验和探索的长期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学术理论的先行先试,即学术理论方面的先行性探索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改革与实践是国家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地区化管理和运作的重要内容。探索与研究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改革与实践问题必须要引入本土化的视角,立足于福建省的具体省情,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据。建国以来建立和不断健全、完善的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历史发展进程是福建省情的重要体现,不同历史阶段的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发展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福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运行状况所决定的。每个历史阶段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发展都有着包涵时代特色的鲜明特征。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会民生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既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体制优越性和积极因素,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负面因素。对于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的历史性评价,应当要有一个全面、客观、辩证、理性的认识。因此,要充分地理解和认识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改革与实践问题的实质,必须对其整个历史沿革的概况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做一个全方位、详细、深入的考察,由此可见,开展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相关历史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客观必要性。本论文着重于从历史学的视角,对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演变情况进行研究。考虑到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历史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与应用性,由此,本论文将采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资料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并用的方法进行课题研究。本文以“建国以来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历史演变研究”为题,围绕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发展的基本线索,充分结合史料,理论联系实际,介绍了社会养老保险金制度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内涵以及社会养老保险金制度构建的主要思想理论依据与制度建立、发展的历史渊源,论述了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发展历程,对各个历史阶段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归纳和分析,从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等角度入手,对不同历史时期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的社会历史背景做了较为详细、深入地剖析与说明,就不同历史阶段的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重点分析了其运行机制的历史积极作用和历史局限性,最后论述了现阶段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发展的主要改进思路。
朱珏[5](2012)在《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精简城镇人口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和措施。本文以浙江省档案馆所藏档案为基础,结合调查访谈所获资料,对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的背景、过程、结果,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进行分析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打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但是,随后的“大跃进”运动却导致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出现严重的困难。激进的工业化不仅使经济结构严重失调,也使短期内城镇人口出现了非正常的膨胀,国家财政和市场供应压力巨大。解决困难的办法,就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调整,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就是精简城镇人口。精简城镇人口是一项全国性的工作。浙江省在精简工作中,无论是城镇人口减少的绝对数,还是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的下降率,在全国各省份中都处于中上水平。历时三年多的精简工作,涉及到浙江全省各地区各部门。从地区情况看,除台州地区本身人口较少外,其他几个地区被精简的城镇人口分布较为均匀。从各部门情况看,由于相互间部门特性的差异,被精简的人口数和构成也各不相同。关于浙江省被精简的人口数,由于统计口径等原因,档案资料中出现了不同的数据。综合考实,全省被精简城镇人口数应为92.3万人,这部分人口的构成则相当复杂。安置是精简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安置政策的落实,直接关系到精简工作的整体进展以及整项工作的实效。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安置政策和措施。就安置的政策和措施本身而言,兼顾到了精简时以及精简后的各个环节,较为完善。然而,这一系列安置政策和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呈现出复杂而多样的特点,乃至遗留了许多历史问题,久悬而不能彻底解决。精简工作造成了三个层面的不同结果。就政策层面而言,精简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成功。就社会层面而言,大量人员离开城镇,进入农村,给城镇、农村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了多方面的冲击。就个体层面而言,精简改变了全国两千多万人、几百万个家庭的生存状态和历史命运。尽管从1965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政策,对部分被精简人员进行救助,但由于救助的水平较低,且只涉及到少部分被精简人员,因此这些救助政策并未真正改善被精简人员的生活境况。时至今日,当年的被精简者由于在精简中失去了工作,同时失去了相应的社会保障等,以至生活普遍困难,个人养老及家庭子女问题突出。精简城镇人口,是一次“政治主导”下的人口“逆迁徙”。这项工作之所以能在政策层面取得成功,是执政党的社会动员,国家体制、城乡差异以及民众的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张慧霞[6](2011)在《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文中提出在现代社会,国民收入一般有三种来源:工作报酬、资产收益和国家对国民进行的再分配收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一般被定性为再分配基金。它在许多国家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来源。从社会分层的角度来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分配方式对社会阶层结构会产生影响,因此,讨论谁得到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什么时候和怎么获得的?就具有了社会学的研究意义。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是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分配方式的依据,故本文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如何被分配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涉及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它分配方式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1922-2007这段并不太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镶嵌于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亦经历了巨变。在政策巨变的背后,是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覆盖范围和待遇标准的不断调整和变化。从再分配的角度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调整和变化,直接影响了个体利益的损益,也影响了受益群体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结构。建国之初,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覆盖范围被界定为城镇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的固定工或合同工,随后被扩展到城镇企业的所有固定工或合同工;1984年之后,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展到城镇企业所有职工;2005年以后,覆盖范围又进一步扩展,部分事业单位职工、部分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被包括在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政策范围之中。从政策文本的演变来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是不断扩展的。但从实践来看,由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在这段时期内频繁调整和变化,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所覆盖的对象能否享受相应的政策承诺是值得商榷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所界定的受益对象因政策改变是否影响了其在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也有待考察。即政策规定的受益对象是谁,他得到了什么,得到后对他的影响是什么,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本文重要的研究概念“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不包括国家推行的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狭义的社会福利,也不包括目前在大部分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所实行的退休制度,更不包括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它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政策。因此,本研究对象主要指国家颁布并实施的正式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时间从1922年到2007年。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只针对城镇企业职工,因为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长期以来主要的覆盖范围就是城镇企业及其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参与主体主要涉及代表国家的政府(主要指地方政府)、单位(其中以企业为主)和个人(以城镇职工为主)。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养老保险有相对独立的基金和服务机构。论文基本结构可分为三大部分,用七章来论述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内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结果,对结果的分析。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是文献综述部分。首先提出研究问题。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资源,是如何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进行再分配的。文献综述部分主要阐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重在对概念的界定、研究目的和意义的阐述。第二方面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研究进行阐述,重在强调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与社会阶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主要服务对象,实施的结果,分析其社会再分配的功能。第二部分:第二至第六章,其基本内容有三层。在每一章,首先简单描述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特征和社会阶层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指标有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经济成分。社会阶层结构的主要指标有就业人口的变化、职工流动和职工工资。这些指标是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基础。然后,以时间为线索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条文进行描述性分析,主要阐述政策目标、政策的覆盖范围、责任主体和待遇的支付标准四个方面。此部分主要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进行文本性分析。第三,对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指标主要有:政策的覆盖范围、基金状况、参保过程、退休及待遇标准多少等。本研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法,比较在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后,政策规定覆盖的群体与其他没有被政策覆盖的群体在收入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别;被政策覆盖的群体内部因地区、行业类别、单位性质和雇佣形式的不同,他们在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方面存在的差别。第三部分为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把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一种资源,总结在不同历史阶段条件下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在资源分配方面的文本特征,对受益群体的具体影响。政策实施的结果对文本政策的背离情况,最终对资源分配所造成的影响。简要阐述在各阶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工具,应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作用,并针对目前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易爱军[7](2011)在《我国国有林场贫困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生态建设、社会稳定和林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国有林场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半数以上的国有林场在资源、经济、生态和人才等方面都陷入了危困状态,林场发展举步维艰。其贫困局面不仅影响了国有林场自身的发展,对我国的生态安全也构成了巨大的隐患,同时损害了社会公平的原则,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研究国有林场的贫困问题,不仅有利于帮助国有贫困林场摆脱困境,逐步改善其经营状况,促进国有林区的稳定和发展,提高林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为国有林场的进一步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确保实现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利用国有林场的普查资料,结合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对我国国有林场的贫困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其贫困的形成因素进行研究,探寻反贫困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探究我国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的变迁过程。(2)对贫困国有林场进行界定,并构建统一的国有林场贫困标准指标体系。(3)对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4)提出我国国有林场脱贫的系统性对策建议。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初步摸清了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现状。我国国有林场贫困主要体现为森林资源支撑乏力、经济发展落后、人力资源状况不合理三个方面。森林资源支撑乏力集中表现为平均经营面积和有林地面积增长趋势不明显、营林及管护资金投入不足、森林经营状况差、生态公益林管护水平亟待提升、林木资源存量和质量都偏低等方面。经济发展落后集中表现为基础设施落后、收入来源渠道单一、资产负债率高、职工生产生活困难。人力资源状况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林场职工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管理体制不顺,人力资源投资不足,职工培训难以正常开展等方面。(2)科学的界定了国有林场贫困的概念,认为国有林场贫困是指由于历史、政策以及各林场自身原因导致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支撑乏力、经济发展落后和人力资源状况不合理,无法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3)根据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现状和特点,构建了由资源、经济和人力资源3个系统层,森林经营水平指标、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指标、基础设施指标、人力资源质量指标等7个状态层和林地利用率、资产负债率、职工居住危房比例、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等23个变量层构成的国有林场贫困标准指标体系,并采用赋值法依次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国有林场贫困综合指数,以确定国有林场贫困的程度,为如何确定扶贫主体提供了思路。(4)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成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国有林场贫困的主要影响因子为职工教育培训和森林资源;层次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根本原因依次为政策因素、管理体制因素、国有林场自身因素和自然历史因素,其中政策因素为最主要的因素。(5)系统的提出了国有林场脱贫的对策建议。针对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改革完善林业政策,改革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和加强国有林场自身建设等对策建议。其中,改革完善林业政策是实现国有林场尽快脱贫的关键所在,而改革完善林业政策的重点是要完善现行林业政策体系,尽快制定专门针对国有林场的相关政策并切实保障相关政策的执行。
苏志希[8](2003)在《关于甘肃省200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3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文中提出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甘肃省200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3年全省及省级预算的决议甘肃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过审查,并根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甘肃省2003年省级预算,批准省财政厅厅长苏志希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做的《关于甘肃省200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3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会议同意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在审查报告中为完成2003年全省及省级预算提出的各项建议。会议要求省人民政府及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继续落实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严格执行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全面完成2003年的预算任务。会议强调,要加强税收征管,严格依法治税,确保各项税收应收尽收。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财源建设。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加大审计力度,严肃财经纪律。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要依法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
苏志希[9](2002)在《关于甘肃省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02年2月1日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肃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审议,并根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甘肃省二OO二年省级预算,批准省财政厅厅长苏志希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甘肃省二OO一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二OO二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会议同意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计划预算审查委员会在审查报告中为完成二OO二年全省及省级预算提出的各项建议。会议要求省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严格按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执行,全面完成二OO二年预算任务。
本刊记者[10](2002)在《致力财政改革与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全面进步——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财政系统代表访谈》文中指出 今天,人们对于财政问题的关心、对于财政改革与发展中难点热点问题的关注,胜过任何一个时期。因为今天的财政更加贴近百姓,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此次人代会更是把财政问题作为重要议题,公共财政建设、财政支出改革、财政制度创新、确保工资发放等等都成为代表们议论的焦点。人代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10位财政系统人大代表,他们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今后的财政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王加林代表:乘风借势推进部门预算改革
二、全省基本实现职工工资发放目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省基本实现职工工资发放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2)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
1.2 相关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西北实业公司发展历程及职工概况 |
2.1 西北实业公司的发展过程 |
2.1.1 西北实业公司的筹建及发展 |
2.1.2 抗战时期的西北实业公司 |
2.1.3 抗战胜利后的西北实业公司 |
2.2 抗战后西北实业公司职工概况 |
2.2.1 职工来源 |
2.2.2 职工数量 |
2.2.3 职工团体 |
小结 |
第三章 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标准的顶层设计 |
3.1 国民政府制定的各类职工薪酬法令 |
3.2 阎锡山对不同分配制度的考量 |
3.3 阎锡山战时用人策略 |
3.3.1 纳入“兵农合一”政策 |
3.3.2 重视技术人员 |
3.3.3 满足工人最低生活需求 |
小结 |
第四章 西北实业公司职工工资 |
4.1 西北实业公司接收初期职工薪资 |
4.1.1 接收初期职工基本薪资 |
4.1.2 接收初期职工辅助薪资 |
4.2 接收完成后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资 |
4.2.1 华籍职员的基本薪资 |
4.2.2 日籍职员的基本薪资 |
4.2.3 工人基本薪资 |
4.2.4 职工辅助薪资 |
4.3 抗战后公司职工的薪资水平 |
小结 |
第五章 西北实业公司职工福利 |
5.1 集体福利 |
5.1.1 公司设施性福利 |
5.1.2 公司培训性福利 |
5.1.3 公司文娱性福利 |
5.1.4 公司服务性福利 |
5.2 个人福利 |
5.2.1 职工储蓄 |
5.2.2 职工抚恤 |
5.3 西北实业公司福利事业的局限 |
5.3.1 职工福利规定及办法存在缺陷 |
5.3.2 西北实业公司福利经费严重短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综述 |
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研究 |
二、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
三、综合评价 |
第三节 论文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社会保险 |
二、养老保险 |
三、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总体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总体思路 |
第五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有待完善之处 |
第二章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回眸和审视 |
第一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发展历程 |
一、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起步(1984—1996年) |
二、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与功能展开(1996—2000年) |
三、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2000—2010年) |
第二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成效 |
一、全社会养老保险意识普遍增强 |
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全国统一,各项管理不断规范 |
三、省级统筹稳步推进,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制度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
四、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
五、养老保险的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水平显着提升 |
第三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面临的问题 |
一、政策实施的主体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源不足 |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不高 |
三、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较大 |
四、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部分政策不够合理 |
第三章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主体--社保经办机构 |
第一节 我国社保经办机构概述 |
一、社会经办机构是服务型政府的政策执行机构 |
二、当前我国社保经办机构存在的问题 |
三、实现社保经办机构管理体制创新 |
第二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的现状与进展 |
一、江苏省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概况 |
二、江苏省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的进展 |
第三节 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
一、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
二、提升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的思考 |
第四章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分析 |
第一节 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状及政策回顾 |
一、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状 |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回顾 |
第二节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内容 |
一、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历史沿革 |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调查分析 |
一、江苏省农民工基本特征 |
二、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基本情况 |
三、基于苏南、苏中、苏北农民工的调查分析 |
第四节 江苏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五节 完善江苏省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建议 |
一、调整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政策 |
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
三、加大执法维权力度,提高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参保率 |
四、调整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优化转移接续流程 |
第五章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 |
第一节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
一、绝对数量大 |
二、地区差异大 |
三、老龄化速度快 |
四、高龄占比高 |
五、老年抚养比高 |
第二节 江苏省养老金支付情况分析 |
一、养老金支付水平现状 |
二、未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的合理支出水平 |
第三节 江苏省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基本特点 |
一、参保人数变化情况 |
二、离退休人数变化 |
三、负担系数 |
四、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情况 |
五、总结 |
第四节 实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简要探索 |
一、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来源 |
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预算管理 |
三、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 |
第六章 优化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思考 |
第一节 提高省级统筹的水平 |
一、全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历程 |
二、江苏省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实践 |
三、江苏省省级统筹面临的问题 |
四、提升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水平的路径是实现基金的统收统支 |
第二节 降低企业缴费比例 |
一、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现状 |
二、企业缴费比例偏高的负面效应 |
三、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
一、个人账户的产生和发展 |
二、我国个人账户做实的简要历程 |
三、江苏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的基本情况 |
四、江苏省个人账户做实情况 |
五、加快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的步伐 |
第四节 扩大企业年金的范围 |
一、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回顾 |
二、企业年金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三、江苏企业年金发展情况 |
四、完善企业年金发展的对策 |
第五节 完善养老保险的参保结构 |
一、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结构情况 |
二、参保群体结构形成的原因 |
三、采取切实措施优化参保结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江苏省养老保险部分年份相关图表 |
附录2 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 |
附录3 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 |
致谢 |
(4)建国以来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主要概念、基本内涵、思想理论来源及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制度的主要概念 |
一、社会保险的定义和显着特征 |
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定义 |
三、制度的一般特点 |
第二节 制度的基本内涵 |
一、制度的基本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 |
二、制度构建的理念与原则 |
三、制度的筹资模式 |
第三节 制度的思想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社会养老保障的思想简述 |
二、西方社会养老保障理论简述 |
第四节 制度的历史渊源 |
一、国际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历史渊源 |
二、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历史渊源 |
第二章 建国后至文革时期的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研究 |
第一节 体制的发展概况 |
一、体制的管理机构沿革 |
二、企业退休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制度 |
三、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社会养老保险金待遇制度 |
四、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退休社会养老保险金待遇制度 |
五、企业退休职工出国及出境定居的社会养老保险金待遇制度 |
六、企业退职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金待遇制度 |
第二节 体制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建国后至文革前体制适度参照了苏联的国家保险模式 |
二、文革前在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方面实行全国统筹制度 |
三、重视对社会特定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政策的制定 |
四、文革期间国营企业基本成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的责任主体 |
第三节 体制运行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建国后至文革期间体制运行的社会政治背景 |
二、建国后至文革期间体制运行的社会经济背景 |
第四节 体制运行的主要社会历史作用 |
一、建国后至文革期间体制运行的历史积极作用 |
二、建国后至文革期间体制运行的历史局限性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研究 |
第一节 体制的发展概况 |
一、体制管理机构沿革、相关管理职能的变化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概况 |
二、企业职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发展概况 |
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建立、发展概况 |
四、福建省城镇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的建立、发展概况 |
五、特殊社会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制度(以宗教教职人员为例) |
六、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
七、基金的监督管理工作 |
第二节 体制发展的主要特征 |
一、逐步实行“统帐结合”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模式 |
二、不同行业间及同一行业内部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度差异 |
三、体制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加 |
四、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的征收和支付水平不断提高,收支平衡且略有结余 |
五、重视对特定社会群体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等政策的制定 |
六、政府成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运行的责任主体 |
第三节 体制运行的社会历史背景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体制运行的社会政治背景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体制运行的社会经济背景 |
第四节 体制运行的主要社会历史作用 |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体制运行的历史积极作用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体制运行的历史局限性 |
第五节 体制的主要改进思路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5)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资料 |
2 精简城镇人口的背景 |
2.1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
2.2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
2.3 激进的“工业化”与城镇人口的膨胀 |
3 精简城镇人口的过程 |
3.1 精简工作在全国的推进 |
3.2 浙江省精简工作的开展 |
3.3 浙江省被精简人口数及构成分析 |
3.4 基于部门和地区的分析 |
4 精简工作中的安置问题 |
4.1 安置工作的部署 |
4.2 安置政策与措施 |
4.3 安置工作的开展及存在的问题 |
5 精简城镇人口的结果 |
5.1 政策层面的分析 |
5.2 社会层面的分析 |
5.3 个体层面的分析 |
5.4 精简工作的历史遗留问题 |
6 精简工作的评价 |
6.1 “政治主导”下的人口“逆迁徙” |
6.2 精简过程中的社会动员 |
6.3 国家体制、城乡差异与社会心理 |
结语 |
附录 调查采访记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框架 |
第二节 关于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文献回顾 |
第二章 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萌芽期(1922-1950)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社会养老保险 |
第三节 总结 |
第三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期(1951-1968)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和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四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维持期(1969-1983) |
第一节 文革及其恢复期的经济结构和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文革及其恢复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文革及其恢复期的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和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五章 现代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初创期(1984-1990) |
第一节 初创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初创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过渡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实施情况及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六章 现代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期(1991-2007) |
第一节 建立与完善期的经济结构和阶层分布特征 |
第二节 建立与完善时期的社会养老保险思想 |
第三节 现代社会养老政策的实施情况和评价 |
第四节 总结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演变特征 |
第二节 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与社会阶层的关系 |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再分配功能 |
参考文献 |
附录:国家颁布的有关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例 |
后记 |
(7)我国国有林场贫困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动态及评价 |
1.2.1 研究动态 |
1.2.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目标、技术路线、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及其解决的主要问题 |
1.3.4 研究内容 |
2 研究基础 |
2.1 贫困的涵义和特征 |
2.1.1 贫困的涵义 |
2.1.2 贫困的特征 |
2.2 贫困的成因 |
2.2.1 贫困成因理论 |
2.2.2 我国贫困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
2.3 贫困的测度 |
2.3.1 贫困线的确定 |
2.3.2 贫困程度测度的基本指标 |
2.3.3 贫困程度测度的指标体系 |
2.4 反贫困的策略 |
2.4.1 发达国家反贫困的策略 |
2.4.2 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主要策略 |
2.4.3 我国反贫困的主要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国有林场的改革与变迁 |
3.1 我国国有林场概况 |
3.1.1 国有林场的产生和发展 |
3.1.2 国有林场的性质和现状 |
3.2 国有林场经营环境的变化 |
3.2.1 国有林场社会环境的变化 |
3.2.2 国有林场政策法律环境的变化 |
3.2.3 国有林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
3.3 国有林场经营目标的变化 |
3.3.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目标体系 |
3.3.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营目标体系 |
3.4 国有林场经营手段的变化 |
3.4.1 林业调查规划设计的变化 |
3.4.2 森林经营决策手段的变化 |
3.4.3 森林培育采伐技术方面的变化 |
3.5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体制的变化 |
3.5.1 改革内部经营管理阶段 |
3.5.2 转换经营机制阶段 |
3.5.3 综合配套改革阶段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现状分析 |
4.1 国有林场贫困现状研究概况 |
4.1.1 国有林场贫困现状研究的总体框架 |
4.1.2 国有林场的区域划分 |
4.1.3 实地调研基本情况 |
4.2 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
4.2.1 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的总体演化趋势 |
4.2.2 部分省(自治区)森林资源现状 |
4.2.3 调研林场森林资源状况 |
4.2.4 我国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评述 |
4.3 我国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4.3.1 我国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
4.3.2 部分省(自治区)国有林场经济现状 |
4.3.3 调研林场经济资源状况 |
4.3.4 我国国有林场经济发展现状评述 |
4.4 我国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
4.4.1 我国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的总体演化趋势 |
4.4.2 部分省(自治区)人力资源现状 |
4.4.3 调研林场人力资源状况 |
4.4.4 我国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评述 |
4.5 国有林场贫困的涵义 |
4.5.1 国有林场贫困的传统定义 |
4.5.2 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国有林场贫困的涵义 |
4.6 本章小结 |
5 我国国有林场贫困标准的设计 |
5.1 当前我国各省(自治区)国有林场贫困的确认标准 |
5.2 我国国有林场贫困标准设计的基本原则 |
5.3 我国国有林场贫困标准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1 我国国有林场贫困指标体系的构成 |
5.3.2 我国国有林场贫困标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释义 |
5.3.3 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5.3.4 变量层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
5.3.5 国有林场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和分级 |
5.4 实证研究—调研林场贫困综合指数计算 |
5.4.1 万全县国有林场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4.2 黑龙山林场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4.3 褒忠山林场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4.4 各林场贫困综合指数计算结果分析 |
5.5 全国国有林场贫困综合指数测算 |
5.6 本章小结 |
6 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成因分析 |
6.1 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主要影响因素辨识 |
6.1.1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
6.1.2 数据收集 |
6.1.3 因子分析的过程 |
6.2 我国国有林场贫困的根本原因分析 |
6.2.1 分层构建我国国有林场贫困成因的判断矩阵 |
6.2.2 排序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我国国有林场反贫困的对策建议 |
7.1 改革完善林业政策 |
7.1.1 完善林业政策体系 |
7.1.2 制定直接针对国有林场的相关政策 |
7.1.3 切实保障相关政策的执行 |
7.2 改革国有林场管理体制 |
7.2.1 明确国有林场的职能和权利 |
7.2.2 明确国有林场的性质定位 |
7.2.3 明确国有林场的产权归属 |
7.2.4 明确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权 |
7.3 加强国有林场自身建设 |
7.3.1 改进经营管理方式 |
7.3.2 因地制宜调整国有林场产品和产业结构 |
7.3.3 加大职工培训的力度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主要创新点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全省基本实现职工工资发放目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2]西北实业公司职工薪酬研究(1945-1949)[D]. 张海成. 河北大学, 2020(08)
- [3]江苏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研究[D]. 陈汝军. 南京大学, 2013(05)
- [4]建国以来福建城镇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体制历史演变研究[D]. 詹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13(01)
- [5]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精简城镇人口问题研究[D]. 朱珏. 浙江大学, 2012(05)
- [6]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D]. 张慧霞.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09)
- [7]我国国有林场贫困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 易爱军.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8]关于甘肃省200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3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J]. 苏志希. 财会研究, 2003(03)
- [9]关于甘肃省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2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02年2月1日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J]. 苏志希. 财会研究, 2002(03)
- [10]致力财政改革与发展 促进社会经济全面进步——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财政系统代表访谈[J]. 本刊记者. 中国财政, 2002(04)
标签:养老保险论文; 新农保论文;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论文; 国有林场改革论文; 养老保险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