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震前的中强震活动探讨川滇钻石地块未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

从强震前的中强震活动探讨川滇钻石地块未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

一、从强震前中强地震活动探讨川滇菱形块体内未来强震的可能性(论文文献综述)

贺素歌,周青云,刘自凤[1](2021)在《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发震断裂及震中周边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文中研究指明通过野外调查,结合震源机制解和余震分布情况,认为2021年漾濞MS6.4地震发震断裂不是维西—乔后断裂的主断裂,而是一条NW走向的断裂。收集了震中周边活动断裂、b值、P波速度和深部滑动速率等资料,对漾濞周边地区的地震风险进行了评估。分析认为,漾濞MS6.4地震发生于P波低速区域,未来原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维西—乔后断裂北段和南段断层性质具有较大差异,震中附近的断裂南段活动性相对较弱;震后漾濞及周边地区的地震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乔后镇及附近区域(龙蟠—乔后断裂南端)、鹤庆西区域(丽江—小金河断裂南西段),未来应重点关注。

史翔宇[2](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地震预测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测模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进步,地震观测数据在急剧增加,适用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研究区域,以仪器记录地震目录为主要数据,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常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广义线性模型(GLM)、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RF)和梯度提升机模型(GBM)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共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并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对4种模型进行集成,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构建次级线性学习器,对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次级学习以提高预测效果。本文根据全国地震目录和川滇区域目录整理得到了实验场1970-2018年的地震目录,并基于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区对实验场进行了地震区(带)的划分。考虑到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时空差异造成的不完备地震目录会对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的计算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方法基础上,采用了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和拟合度检测法的组合方法对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实验场分区域、分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并在本研究中统一确定最小完整震级为2.5。之后对常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选择了16个特征参数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地震频度类参数、地震能量类参数和综合类参数。采用了不同的窗口长度滑动计算特征参数构建数据集,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数据集时采用的窗口长度对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适应各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水平的可变窗口长度构建数据集,训练得到的各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固定窗口的模型。之后采用4种评价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绝对平均误差(MAE)、决定系数()、回归误差特征(REC)曲线及相应的曲线上面积(AOC)值和值评分。结果表明,RF模型在各模型中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GBM模型效果较好,但次于RF模型;GLM模型和DNN模型效果较差;集成模型与RF模型较为接近,没有较大改善。各模型预测效果在4.0-6.9级地震震级之间效果较好,3.0-3.9级和7.0级以上次之,3.0级以下效果较差。各模型在各地震区(带)预测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松潘—龙门山带、龙陵区、澜沧—耿马区和思普区效果较好,阿坝区和理塘—木里区效果较差。各地震区(带)的各模型在各震级档的预测效果与实验场区域总体上的效果基本一致。RF模型和各集成模型的值评分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GBM模型和DNN模型次之,GLM模型较差。最后对所采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在4种单一模型中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级—频度分布类贡献度较大,地震能量类参数次之,综合类参数再次,地震频度类参数相对较低;并且不同模型在不同的地震区(带),各特征参数的贡献度具有较大的差异。

高帅坡[3](2021)在《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及其西边界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习性》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是我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其变形模式一直是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刚性块体”与“连续变形”两个认识迥异、最具代表性的模式被广为关注。块体运动是我国大陆现今变形的主要特征,控制着我国绝大多数的强震活动。活动块体的层次性和分级性可以看做是“刚性块体”与“连续变形”模式相互耦合的一种地质学方式,活动地块的精细划分使得地质学上的“刚性活动块体”在尺度上越来越小,其变形模式越来越能代表局部变形的特征,使区域变形逐渐弥散化,并向“连续变形”靠拢。块体内部断裂的活动强度及频度是评判活动块体类别及能否进一步进行分级的重要依据。从强震分布来看,我国大陆约14%的7级及以上强震、10-40%的6-6.9级地震就发生在块体内部的活动构造带上。青藏地块区次级块体内部的一些断裂有很强的活动性。近期发生的青海玛多7.4级地震就可能受控于巴颜喀拉块体内部的玛多-甘德断裂,也提醒我们应加强对活动块体内部断裂的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是青藏高原现今变形最复杂的地区,也是活动块体和块体内部次级活动断裂非常发育的地区。川西北次级块体是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一个III级活动块体,其边界断裂带及其内部的理塘断裂带、玉农希断裂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块体内部发生过如1948理塘7.3级地震等多次6级以上强震,是研究次级断裂及其区域作用的理想场所。本文以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的理塘断裂、玉农希断裂以及西边界的巴塘断裂为研究对象,通过影像解译、摄影测量、地质调查、古地震研究等技术方法,获得了这些断裂的古地震序列,并结合断裂的几何特征、运动性质等,建立了目标断裂的大震破裂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块体活动与断裂之间的相互响应关系及其变形模式。论文主要获得了以下认识:(1)厘定了理塘断裂带现存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地震的关系。1948年理塘7.3级地震同时破裂了理塘段及康嘎-德巫段,破裂总长度约76km,最大同震位错3.1m。理塘段及康嘎-德巫段之间存在扎嘎山非永久性分段边界,这两段均具有独立的破裂能力且全新世以来至少发生过3次级联破裂事件。毛垭坝盆地北缘段地表破裂则可能是1729年历史地震的产物。(2)建立了理塘断裂带大震复发行为的断层破裂旋回模型。全新世以来理塘断裂带上的3个大的断层破裂旋回显示了理塘断裂带上破裂事件的非特征破裂行为,在理塘断裂带上表现出持续的沿破裂的迁徙特征,各个段落上的破裂次数大致相同以保持应力的均匀释放。古地震揭示的理塘断裂带上三次断层破裂旋回的时间跨度从约6000年迅速缩减为1800年再到520年,与各探槽揭露的古地震特征基本一致,表明理塘断裂带进入全新世以来活动在持续增强。(3)获得了巴塘断裂的古地震序列。揭示其在全新世早期整体上表现出较弱的活动性,但进入公元元年以来活动加剧,进入丛集阶段,复发间隔缩短至约830年。(4)获得了玉农希断裂的古地震序列。证实其晚更新世晚期复发周期较长,全新世以来活动加速且可能遵循准周期复发模型,大震复发间隔约2000-2500年,且目前离逝时间已2600余年,未来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5)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理塘断裂带和鲜水河断裂带、巴塘断裂带的全新世破裂行为基本保持一致,且次级块体内部存在主压应力方向的偏转,块体边界各断裂的运动性质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川西北次级块体的不均匀运动及局部的不均匀变形反映川西北次级块体可以分为更小的活动地块,即北东侧的雅江地块及南西侧的中甸地块。这意味着川滇块体已被分割成了更多、更小的活动地块,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构造变形更加趋于“分布式”展布,连续变形模型可能更能代表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主体变形模式。

孟昭彤[4](2021)在《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空间扫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川滇菱形块体前锋部位是指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南部边界,由近南北向的小江断裂带和北西向的滇东南弧形构造带共同组成。该地区地震活动多发且地震强度大,强震活动强烈,为地震学的研究提供了充足的地震资料。研究区内历史上曾经发生1733年8月2日东川紫牛坡73/4地震、1833年9月6日嵩明杨林8级地震和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7.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1970年以来发生了 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及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等灾害性地震,充分表明川滇地区面临较高的地震灾害风险。因此,勾画川滇块体前锋地区的地震活动性b值空间分布图像,确定低b值异常区并且厘定潜在的地震危险区,进而为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如何结合丰富的历史地震目录、活动构造及古地震研究等相关资料来建立与b值空间分布图像的关系,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的空间分布图像与研究区地震构造背景的关系。首先对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地震资料进行前、余震的删除和完整性分析,使用极大似然法计算b值,并选取合适的空间扫描方案绘制b值空间分布图像。其次,以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两个大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研究区b值空间分布图像异常与强震的关系。最后分析了 b值空间分布图像与研究区主要断裂分布的关系。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b值优势分布为0.6~1.3之间,b值分布范围较广泛,研究区平均b值为0.853。b值空间分布图低异常区域的强震分布比较密集,震中附近的b值也都相对较低,并且川滇块体前锋部位的b值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的条带性;不仅不同的断裂带之间的b值空间分布不均匀,同一断裂带的不同段落之间的b值空间分布也非常不均匀。澜沧江断裂的南段部分,无量山断裂带的东支、西支和中支南段,奠边府断裂南段处于研究区的低b值区域,如今的应力积累水平较高,未来有较大的可能性会发生强震。本研究利用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区的地震目录资料,分析研究了该地区的b值空间分布图像异常特征与强震的关系、与主要断裂分布的关系;并依据断裂带的低b值状态,推断澜沧江断裂的南段,无量山断裂带的东支、西支和中支南段,奠边府断裂南段未来有较大的可能性会发生强震。这些对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地震预测研究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姜一[5](2020)在《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及近断层坝址设定地震的地震动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NB35047-2015)指出,当发震断层到场址距离小于10 km、震级大于7.0时,应对近断层坝址进行地震动反应谱的模拟。然而,目前由于缺少近场强震动数据,国内外地震动预测方程不能很好的反映近断层的强震动特性。而且,近断层地震动模拟研究对研究区断层活动性参数(断层几何结构、孕震深度、滑动速率等)和地震动模型参数(应力降、几何扩散系数(G(R))、品质因子(Q(f)),高频衰减参数(?0)和局部场地放大系数等)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对于特定的近断层的重大工程场址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精确厘定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动模型参数,采用能反映近断层场址地震动特性的其他方法计算地震动反应谱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首先采用精定位小震数据、重力和GPS观测数据综合判定鲜水河-则木河断裂带深部几何结构特征以及长期滑动速率和断层深度等活动性参数。然后,研究了地震动模型参数的反演方法,并选取2019年长宁MS6.0地震的强震动记录,反演了长宁地震的震源特性、品质因子Q和场地响应。最后,以白鹤滩水电站为例,基于研究区断层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动模型参数,采用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近断层坝址设定地震的加速度反应谱。得到了如下研究结果:1、基于粒子群非线性算法,采用GPS和重力数据对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及大凉山断裂的滑动速率开展单独反演及联合反演。研究结果表明,联合反演研究区走滑型断裂带震间期滑动速率时,重力数据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较小。2、采用2011-2017年共七期的GPS观测资料反演了断裂带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结果表明,大凉山次级块体北、中和南三段总的滑动速率分别为9.8 mm/a、8.9 mm/a和8.4 mm/a,呈自北向南递减趋势,且具有顺时针旋转特性。安宁河断裂北段与南段、则木河断裂、大凉山断裂北段、中段以及南段的闭锁深度分别为6.2±3.6 km、16.8±2.0 km、14.1±3.3 km、23.3±5.1 km、20.8±1.9 km和15.5±2.6 km。除安宁河断裂北段和大凉山断裂北段,安宁河断裂南段、则木河断裂、大凉山断裂中段和南段均处于完全闭锁阶段,闭锁深度接近90%分位数小震深度的下界值,二者标准差约为0.94 km。3、通过鲜水河断裂道孚-康定段1981-2018年小震精定位数据(MS≥1.6),获得断裂带小震震源深度分布并解译了康定段深部几何结构特征。得到道孚段、乾宁段和康定段90%分位数小震截断深度分别为17.6、13.0和14.3 km。康定段三条分支断层雅拉河断裂、色拉哈断裂和折多塘断裂在15 km深度处汇成一条断层,并且从地表到15 km深呈现花状结构。4、采用鲜水河断裂带2004-2017年GPS观测资料反演得到道孚-乾宁段的左旋走滑速率为4.5±1.1 mm/a,闭锁深度为5.3±1.9 km。该段从地表到2.6 km深存在蠕滑运动,蠕滑速率为1.3±1.0 mm/a。推测道孚段和乾宁段发生M7以上地震可能性较小。色拉哈断层、雅拉河断层和折多塘断层的滑动速率分别为7.5±1.6、2.3±1.5和1.9±1.5 mm/a,总的滑动速率为11.7±1.5 mm/a,高于道孚-乾宁段滑动速率4.5±1.1 mm/a。反演结果表明色拉哈断层浅部存在蠕滑运动,蠕滑深度和速率分别为3.4±1.6 km和7.5±2.8 mm/a。自1725年MS7地震后,该段已累积了相当于发生一次MW7.1地震的能量。5、长宁地震的高频衰减模型为κ=0.0420+0.0001262R。盆地和山区的?0分别为0.0463 s和0.0319s,m值分别为0.0000958 s/km和0.0001873 s/km。反演结果表明,长宁主震的应力降为1.15 MPa,8个余震的应力降范围在0.11-1.04 MPa,平均值为0.43 MPa。在0.5-4.0 Hz,Q值从62快速增加到2920;在4.0-25.0 Hz,Q值的频率相关性变弱,在910到1500浮动。这种现象表明,Q值模型在高频时向固有衰减转变。因此,我们得到双线性Q(f)模型为Q(f)=237.6f1.27(Q<1280),在频率更高时Q=1280。此外,广义线性反演方法和HVSR方法计算的场地响应均表明51GXT台站受强震动引起的土层非线性响应的影响,其峰值加速度大于300 cm/s2。在1.0-5.0 Hz频率时,场地放大效应受非线性的影响明显增大。6、通过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不同破裂方式下布拖断裂、交际河断裂和大凉山断裂南段对白鹤滩坝址的地震动影响,揭示了破裂的方向性效应与破裂的起始点相关性较弱,而与断层破裂面的不均匀性和凹凸体分布具有较强相关性。此外,通过布拖断裂、交际河断裂和整个大凉山断裂南段的均值谱与NGA-West2地震动预测方程的均值和一倍标准差结果对比发现,交际河断裂和大凉山断裂南段的模拟结果与NGA-West2各个模型的均值预测结果较为一致,而布拖断裂的模拟结果在T<1.0 s时与NGA-West2模型的结果存在显着差异。

武亚群[6](2019)在《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文中研究说明川滇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界,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强震频发。强烈又多发的地震灾害不仅会直接使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还可能通过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人类造成二次伤害。因此,从块体角度分析活动块体与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特征,并研究不同块体地震与地球自转、太阳黑子活动等相关因子的关系,对于实现活动块体与地震趋势判断的精细化对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可公度方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的时间对称性特征,运用太阳黑子周位相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地震事件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关系,运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地震灾害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2025年或2027年在101.1°E以西、31.2°N以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川滇块体Ms≥6.3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7年和2035年,其次是2021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5年11月,而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0年1月1日和2022年9月5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川滇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和下降段,而2025年、2027年分别处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峰值年附近、下降段,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川滇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变化减速期、加速期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接近,故2025年1 1月可能发生地震。在空间对称性上,川滇块体的震中纬度位置呈现出“3次南移、2次北移”变化特征,震中经度呈现出“2同1异”特征,因此,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在2025年或2027年可能出现北部地区。(2)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2019年或2028年7月29日在102.6°E以西、23.0°N以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8年,其次为2019年和2020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8年8月和2033年8月,其次为2020年10月,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1年8月16日、2021年8月17日、2028年7月29日、2028年8月1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滇西南块体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值年附近和下降段发生可能性较大,而2019、2028年分别处于太阳黑子周期的谷值年和下降段,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滇西南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加速期的发震可能性明显高于减速期,故2028年7月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滇西南块体发震时间分布规律表明,每月的下旬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在空间对称性上,滇西南块体震中纬度呈现“3同2异”特征,震中经度表现出“2东1西”或“2西1东”的迁移规律,因此,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2019年或2028年7月29日可能出现中部地区。(3)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在2019年或2032年3月在101.8°E以西、32.8°N以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巴颜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6年,其次为2019年和2020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19年7月、2032年3月,其次为2022年8月,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0年1月19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巴彦喀拉块体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而2019年和2032年正好处于太阳黑子周期的谷值年附近,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巴彦喀拉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减速期的发震频次明显高于加速期,故2032年3月发震可能性较大。在空间对称性上,巴彦喀拉块体地震震中纬度呈现“2同1异”分布特征,震中经度则呈现“3同2异”分布特征,因此,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2019年、2032年3月可能出现南部地区。(4)川滇块体、滇西南块体、巴彦喀拉块体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及活动周期相关性存在差异。川滇块体Ms≥6.3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和下降段,且主要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双周;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值年附近和下降段发生可能性较大,且与太阳黑子活动单、双周关系不大;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发生可能性高于上升和下降阶段,在太阳黑子相对数峰值年附近发震可能性最高,且与太阳黑子活动单、双周关系不大。(5)不同时间尺度上,川滇块体、滇西南块体、巴彦喀拉块体地震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加速年份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减速年份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川滇块体Ms≥6.3地震、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在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变化减速月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加速月发生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减速月。川滇块体Ms≥6.3地震的无震月为6-8月和10月,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的无震月为1月、9月和12月,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的无震月为6月、10月和12月。

张欣[7](2019)在《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所形成的天然地理环境,为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储蓄和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使得这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现代地震活动极其频繁,因此,以断裂活动性为主的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位于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白鹤滩大型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第二个梯级电站,小江断裂中北段(巧家-东川段)作为该水电站库区内最大的活动断裂构造,相对于整个小江活动断裂带来说,其研究程度较低,但该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显然,系统深入的研究小江断裂中北段分布特征和活动性,揭示断裂活动触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并总结其致灾效应,对该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实地的地质调查,利用相应的遥感解译、地球化学、显微构造学,年代学等技术手段,查明了小江断裂中北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通过大量地质资料(以实地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性资料为主)、GPS实测地壳变形数据、室内分析测试结果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和GIS空间信息分析处理,详细、系统地研究了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以及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致灾效应,最终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受川滇菱形块体持续向东南方向侧向挤出的影响,小江断裂带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最终在巧家对岸的华弹镇附近与则木河断裂带贯通,使得原小江断裂带北端的巧家北至莲塘段被取代,而现今小江断裂带北段起点则在对岸华弹镇西侧与则木河断裂带的松新-华弹断裂顺接。(2)通过对巧家盆地详细的研究分析,对其形成演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巧家盆地迄今为止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拉分断陷和不对称断陷两个阶段,前者是则木河断裂带南端与以巧家北-莲塘段为小江断裂带北端共同作用下形成左旋拉分断陷区,而后者则是在则木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贯通顺接后,在西侧单向拉张应力作用下的产物。(3)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所取得的地壳变形新成果数据与实地地质地貌调查相结合,显示小江断裂中北段是第四纪以来活动显着的左旋走滑(兼具逆冲)断裂带,对地壳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研究区断裂带现今滑动速率的定量结果,这一结果也与地貌学观点得出的断裂带滑动速率大致吻合。(4)沿小江断裂中北段跨断层布设多条测氡剖面显示,剖面高氡脉冲异常值的大小与断裂带规模以及破碎程度呈正相关,以氡气脉冲峰背值比值(峰值/背景值)作为断裂带相对活动的判别标准表明,溜姑乡-老村子-大塘子一线的断裂相对活动性要高于其余地段。(5)温泉沟露头中断层泥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的统计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北段最近一次强烈活动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晚更新世,结合X-粉晶衍射测试结果以及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理论,对该露头及其附近区域出现的明显碳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初步认为碳化现象是表征断裂带发生粘滑(地震)运动的标志。(6)以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为界,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具明显的分区性,西侧的川滇菱形块体最大主应力迹线由北向南自北西向至今南北向偏转,其应力状态类型主要是以走滑型为主;东侧的华南块体最大主应力方向则相对稳定,主要以北西西向、北西向为主,应力状态类型则主要为走滑型和逆走滑型。在有历史记录以来,该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区内断裂构造格架关系密切,其强震大多集中在块体的边界活动断裂上,块体内部的断裂构造上多以中强震为主,且地震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表现出研究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7)小江断裂中北段与该区地质灾害的孕育与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断裂的粘滑运动(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能够直接触发地质灾害;(2)断裂构造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使该区地形地貌格局发生了剧烈的改变,河流深切,高山峡谷地貌发育,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3)受断裂活动(粘滑、蠕滑)的影响,沿断裂带斜坡岩土体的变形、松动与破坏现象明显,稳定性较差,加之断裂带本身就是破碎和易风化的部位,更容易形成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在对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6大致灾效应,即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主动盘效应以及锁固段效应。

刘玉法[8](2018)在《川西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及砂土液化预测研究》文中认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单条断层的强震活动与其所处的断裂系统存在明显的大震响应关系,因此,单条活动断层的地震危险性研究不仅要考虑断层本身的活动特点,更应将其放置于断裂系统中从总体上把握。而活动块体边界断裂是大震的主要发震构造,在我国,块体边界断裂控制了全部的8级以上及约80%的7级以上强震,在1973年以前的150多年里,鲜水河-安宁河断裂系统共发生10次7级以上强震,现今随时都有发生强震的可能。南河断裂正是处于川滇块体东边界鲜水河-安宁河断裂系统的一条活动断裂,长期以来由于无强震记录而被忽略,尚未开展系统性研究,那么南河断裂的空间展布如何?晚第四纪活动强度如何?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如何响应?由南河断裂参与的川滇块体东边界的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该如何构建?南河断裂未来的强震危险性如何?未来在强震作用下的最大位错、地质灾害又如何分布?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为南河断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定量资料,对川西地区的灾害防治提供指导,而且有助于理解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系的破裂行为、滑动行为及大震响应模式。鉴于目前地震短临预报存在具体的科学难题,建立活动断裂的地震危险性到强震引起的灾害预测关联显得尤为必要。本论文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确定了南河断裂的空间展布与活动性;通过对断错微地貌的精细测量与被错断地貌年龄测试,确定了南河断裂的晚第四纪滑动速率。通过对断裂的探槽研究,确定了南河断裂的晚全新世古地震序列与最大发震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模式,构建了川滇块体东边界的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并在总结以往震例最大位错和砂土液化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在强震作用下,南河断裂的最大位错分布范围与砂土液化的风险性分布范围。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认识:1)查明了南河断裂的空间展布。南河断裂位于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断裂北起于安宁河谷与安宁河断裂相交,总体走向N45°E,穿越冕宁盆地,过芫根地、河里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东方村,向南西延伸,在尔马嘎村一带线性消失,总体长度约70km。断裂结构在北段分为南北两支,北支隐伏通过冕宁县城,南支分布于冕宁盆地南麓。两条分支断层北端与安宁河断裂相交,南端在芫根地一带交汇。继续向南西延伸,过河里乡、卫星发射中心,在东方村一带形成左旋右阶结构,表现为地貌上的线性挤压脊,而探槽揭露断裂在南段形成左旋左阶结构,表明南河断裂为以走滑性质为主,同时存在张剪破裂与压剪破裂样式。2)查明了南河断裂的活动性、滑动速率及古地震序列。南河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的断裂,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少量逆冲性质,本论文共揭露了三次地震事件,分别距今为468a—118a、891a—468a和5690a-6400 a。古地震事件反映了断裂发生过全段破通性事件,断裂活动可能表现为丛集特征。断错地貌表现为断层陡坎、断层槽谷、断层垭口、堰塞塘、断错水系与洪积扇体、断尾沟等活动地貌特征。断面擦痕揭露水平与垂直分量约为4:1,断裂晚全新世以来的水平滑动速率约为2.6±0.2mm/a,垂直约为0.6±0.1mm/a。3)提出了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模式为级联破裂和大震触发。古地震表明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产生两次级联破裂事件,分别为Event(5690a-6400aBP)和(118a-468aBP),最新一次级联破裂的历史地震可能为1786年康定7?级地震;南河断裂上的事件Event(468a-891aBP)可能是对安宁河断裂紫马垮—野鸡洞段地震事件Event(1030a-1050aBP)的响应,二者最短的时间间隔为39a。同时说明南河断裂即可以与安宁河断裂发生级联破裂,也可以独立成为发震构造。历史记录中的1480年越西地震的发震构造可能为普雄河断裂。4)提出最大同震位错一般位于地表破裂的中后段,地表最大位错的主控因素为断面的构造样式,局部的岩性差异为次要控制因素。倒转逆断层、顺层断面及岩性差异是形成最大同震位错的有利地质条件。5)分析了南河断裂的强震危险性。通过南河断裂所处的构造位置、断层规模及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地表位错值,综合确定认为南河断裂的最大发震能力为7.5级。估算的南河断裂的同震最大水平位错为3.1±0.43m,分布于纸厂河沟—东方村一带的可能性最大。6)构建了南河断裂参与的川滇块体东边界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南河断裂分解了来自安宁河断裂约2.6mm/a的水平滑动速率,较合理的解释了安宁河断裂与则木河断裂的滑动亏损问题,本结论支持GPS反演结果,支持川滇块体东边界的非连续变形模式。7)提出了砂土液化风险性评估的构造地质学方法,能较快速的判定震后砂土液化的分布范围,对防灾、救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利用该方法得到南河断裂设定7.5级地震的液化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冕宁县城一带、惠安乡、大桥水库、河里乡以及林里乡-泸沽镇一带,这些地区可能会发生砾石土液化,尤其是在冕宁县城一带的南河河谷;中等液化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彝海乡、礼州-西昌一带;液化低风险区主要位于Ⅵ度区,如拖乌乡、黄联关镇一带。

李大虎[9](2016)在《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其特殊的地震构造环境和频繁的强震活动特征表明该地区是研究现今构造运动、大陆强震孕育背景和预测未来强震危险区的理想场所,对该区深部构造环境和介质物性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探查川滇活动块体的深部构造环境和形变场特征,深化各向异性与构造变形作用的认识,以及研究块体内部和边界地震成因的深部构造背景。近年来,川滇交界地段地震频次增加,地震强度增大,该地段强震/大地震的中-长期危险背景和潜在的发震能力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地学科研工作者的强烈关注。但由于该地段长期缺乏可靠的深部地球物理场资料,这就给研究强震潜在危险区内地震孕育、发生的深部介质环境和地震构造背景、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各种地球物理反演方法往往存在程度不同的非唯一性,所以,对同一研究区域,采用不同的地球物理观测数据源和多种数据处理和反演方法研究其深部结构背景无疑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充分收集了四川省和云南省及其周边区域所布设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流动地震科考台站和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喜马拉雅”项目一期)共计634个台所记录到的18530个近震事件和754个远震事件(具体包括四川、云南等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224个固定地震台站2009年1月~2014年12月的观测数据、“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南段"356个流动地震台阵2011年8月~2013年5月的观测数据、四川芦山Ms7.0地震科学考察35个台阵2013年6月~2014年9月的观测数据、四川西昌19个流动台阵2013年5月-2015年3月的观测数据),拾取了249316条P波到时和103902条相对P波走时残差,应用近震和远震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了川滇地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接着,采用重力三维视密度反演和航磁数据的位场分离和异常特征提取的方法获得了川滇地区重磁异常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和讨论了川西高原中下地壳是否具备发生塑性流动的环境、高原东缘中下地壳物质的塑性流展边界以及中下地壳物质流动方向转变的重磁响应依据等问题,并重点剖析和研究了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莲峰、昭通断裂带、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和攀西构造带)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P波成像结果表明,川西高原20km深度以下的中下地壳显示出明显的低速异常分布特征,松潘—甘孜地块和川西北次级块体均有大范围的低速层存在,结合三维视密度反演结果表明在松潘—甘孜地块存在低密度中心带,低速、低密度的塑性层的存在成为松潘—甘孜地块深部动力作用的依据。同时,大凉山块体在中下地壳深度范围内也存在连续的低速层分布,且低速异常的优势展布方向为近SN向,与大凉山断裂的走向基本一致,该低速层自西向东越过大凉山断裂,最终止于四川盆地西缘的荥经—马边断裂构造带附近。壳内低速层的存在也是大凉山块体内部及边界断裂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的深部动力来源。(2)重磁异常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西缘、雅安-泸定-石棉一带及其东侧表现出高密度、强磁性的重磁场响应特征,随着川青块体向南东方向滑移,受到高密度、强磁性的四川盆地西缘、雅安-泸定-石棉一带及其东侧刚性基底的强烈阻挡,青藏高原东缘的中下地壳物质的塑性流动转向强度较低的大凉山次级块体内部。因此,雅安-泸定-石棉一带刚性基底的存在是造成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物质塑性流展过程中转向南东—南南东方向的深部制约因素。(3)莲峰、昭通断裂带:P波速度结构结合视密度反演、航磁正则化滤波等结果,共同揭示了鲁甸Ms6.5地震及其余震位于上地壳高、低速异常的交会地带,而余震沿着高低速异常的分界线NW向聚集分布,这与航磁正则化滤波结果揭示出鲁甸Ms6.5地震的震中位于正负磁异常的分界线附近相互吻合。视密度反演结果和P波速度结构特征均表明了鲁甸地震震源体下方低速、低密度的异常体的存在,进而论证了鲁甸地震震源体处在坚硬的、脆性的中上地壳介质内。考虑到昭通断裂北段(鲁甸—彝良段)沿着高波速、正磁异常区呈NE向的条带状展布,表明昭通断裂北段上地壳深度范围内的介质较之南段坚硬,有利于应力的积累,川滇交界东段的昭通断裂带北段具有强震/大地震的中-长期危险背景。(4)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P波成像结果表明了在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壳内10-30km深度处存在低速层,我们认为该低速层应是该区壳内深部重要推覆构造滑脱界面的反映,它构成了本区重要的深部动力来源。一方面,该壳内低速层在地壳的构造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塑性软弱层,难于积累应变能,容易将应力传递给上地壳的脆性介质,使之产生一系列收敛壳内低速层的断层。另一方面,低速层的流动过程中受到扬子地块西缘的强烈阻挡,容易产生了塑性形变,并将应力转递给上部的脆性地壳,当应力持续积累,就会使上地壳的断块沿该低速层产生滑动,形成了木里一盐源地区一系列的推覆构造。(5)攀西构造带:根据我们的P波速度结构、视密度反演和航磁异常分布特征结果,综合表明了在攀西构造带地壳内存在着较大范围的高密度、强磁性、高波速的异常分布,我们推断这可能是晚古生代地幔柱活动时期,大量基性和超基性幔源物质侵入地壳有关。在地壳穹隆的过程中,大量幔源物质的侵入增强了地壳介质的力学强度,并形成以攀枝花为核心的壳内坚硬块体,轴部地区存在一系列海西期的层状基性、超基性侵人岩体便是很好的证据。攀西地区坚硬物质的存在对青藏高原物质SE向逃逸也起到了一定的阻挡作用,造成了攀西—滇中等地的新构造运动是以间歇性的抬升运动为主,第四纪以来的抬升幅度大约在2000m左右,由于区内较强烈的隆升运动,形成了深切河谷并以基岩裸露的高山峡谷地貌为特征,同时区内存在更次一级的差异断陷,形成了元谋、昆明等断陷盆地。P波速度结构还揭示了攀西构造带80km~120km存在上地幔低速层,加之攀西构造带位于上地幔隆起区,正是由于上地幔的隆起及深大断裂的存在为地幔热物质侵入提供了条件,成为该区中强地震活动的深部构造背景。

薛艳[10](2012)在《巨大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在天然地震研究中,巨大地震(本文指8级以上地震)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这首先是因为巨大地震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是地震预测的首要对象。2004年以来全球特大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开展全球地震活动,特别是巨大地震的预测研究已成为全球地球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从科学意义上看,巨大地震的孕育、发生需要特殊的构造环境和条件,包括地质构造环境与构造条件和地球内部物理条件。因此,本文首先地震活动性方面研究全球巨大地震,再对巨大地震的深部、浅部孕震环境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地震活动性方面,本文定量计算了全球及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的显着周期,分析了全球巨大地震活动的空间特征,总结归纳了板内和板缘巨大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的共性及差异性特点,研究了1976年以来全球8级以上巨大地震序列演化的统计特征。数值模拟方面,首先从区域应力应变场特征、动力学发震机制、大震间的黏弹性应力触发、库水载荷触发等方面研究了2008年汶川Ms8.0地震;其次,研究了板块俯冲带附近区域应力场特征,解释了逆冲型浅源巨大地震震源区附近俯冲角度比较小的原因,探讨了中深源地震的发生对浅源地震的影响。地震活动性方面的研究结果为:①全球地震活动的显着周期为45.5年,其次为32年;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显着周期为45.5年;低纬度环球剪切带为30.9年,其次为47.5年。②全球8级以上浅源地震中绝大多数为逆冲型,主要发生在俯冲型板块边界带上,其震源附近Benioff带倾角较小,俯冲板块的运动方向与海沟夹角较大;逆冲型巨大地震发生在两个板块接触部位,正断层型巨大地震发生在洋壳的侧坡上。③绝大多数板内和板缘巨大地震前出现两类地震空区(空段);板内巨大地震前长期阶段中强以上地震形成增强活动环分布区(也称增强区),主震位于活动环包围的空区内,增强区内地震分布不均匀,震群活动显着;板缘巨大地震前长期阶段表现为强震的集中活跃或异常平静;板内巨大地震前中短期阶段震群频度增多,并形成小震活动图像;中深源地震活动增强、震源深度增大是板缘特大浅源地震前中短期阶段的特有现象。④1976年以来全球8级以上地震以逆冲型破裂为主,序列类型以主-余型为主;前-主-余型地震和多震型地震均为逆冲型破裂;全球8.5级以上特大地震中29.4%具有7级前震,明显高于中强地震中有前震的比例。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结果为:①在印度板块的强烈推挤作用和下地壳软流层的水平拖拽下,巴颜喀拉地块向东南的水平运动受到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挡,造成川西高原相对于四川盆地的差异性抬升,这是汶川高角度逆冲型地震发生的重要动力学成因;汶川地震受到的来自巴颜喀拉地块边界带7级以上大震的应力触发作用很小。地震孕育主要依赖于在背景应力场作用下,孕震断层自身的能量积累,地震间的触发作用仅仅是外因。地震强度和空间距离是影响触发作用的主要因素。本文从应力触发角度解释了龙门山南段未破裂的原因;汶川地震的初始破裂点位于紫坪铺水库蓄水时库伦应力的减少区和放水时的库仑应力的增加区,但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量非常有限,库水载荷对汶川地震的发生没有明显的触发作用。②通过库仑应力计算,得到当俯冲带倾角为30。时,最容易产生逆冲型破裂;当倾角大于60。和小于10。时,发生逆冲型地震的可能性不大。③岩石圈分层结构的水平差异运动(或地幔和岩石圈的水平差异运动)对地形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二、从强震前中强地震活动探讨川滇菱形块体内未来强震的可能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强震前中强地震活动探讨川滇菱形块体内未来强震的可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1)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发震断裂及震中周边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区概况
2 基于活动断裂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2.1 维西—乔后断裂
    2.2 本次地震发震断裂
    2.3 周边断裂滑动速率
3 基于地球物理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3.1 b值
    3.2 P波速度
    3.3 深部滑动速率
4 基于地震前兆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4.1 历史震例
    4.2 前兆数据
5 讨论
6 结论

(2)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2 前兆分析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机器学习回归算法
    2.1 引言
        2.1.1 机器学习概述
        2.1.2 本文选用的模型
    2.2 广义线性模型
        2.2.1 经典线性模型及参数估计
        2.2.2 指数族分布
        2.2.3 广义线性模型定义
        2.2.4 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2.3 基于决策树的模型
        2.3.1 CART回归树
        2.3.2 随机森林
        2.3.3 梯度提升机
    2.4 深度神经网络
        2.4.1 M-P神经元模型
        2.4.2 激活函数
        2.4.3 深度神经网络
        2.4.4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2.5 Stacking集成学习
        2.5.1 Stacking算法
        2.5.2 交叉验证
    2.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3.1 引言
        3.1.1 最小完整性震级概述
        3.1.2 实验场分析思路
    3.2 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方法
        3.2.1 震级—序号法
        3.2.2 最大曲率法
        3.2.3 拟合度检测法
    3.3 实验场概况及地震目录
        3.3.1 地质构造背景
        3.3.2 地震活动特征
        3.3.3 地震目录
        3.3.4 地震区(带)划分
    3.4 实验场分析结果
        3.4.1 时间演化特征
        3.4.2 空间分布特征
        3.4.3 汇总分析结果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
    4.1 引言
        4.1.1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概述
        4.1.2 本文所选特征参数
    4.2 特征参数定义
        4.2.1 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
        4.2.2 地震频度类参数
        4.2.3 地震能量类参数
        4.2.4 综合类参数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预测研究
    5.1 实验场研究方案
    5.2 实验场震级预测研究结果
        5.2.1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50 的预测结果
        5.2.2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不同值的预测结果对比
        5.2.3 窗口事件数可变的预测结果
    5.3 模型预测效能评价
        5.3.1 平均绝对误差
        5.3.2 决定系数
        5.3.3 回归误差特征曲线
        5.3.4 R值评分
    5.4 特征参数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
    5.5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及其西边界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习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 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0.2.1 理塘断裂带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0.2.2 巴塘断裂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0.2.3 玉农希断裂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
    0.3 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0.3.1 论文的研究目标
        0.3.2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0.4 论文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0.5 论文获得的成果及主要创新点
第1章 研究方法
    1.1 古地震研究技术
    1.2 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
    1.3 年代测定技术
第2章 区域地震地质背景
    2.1 活动构造位置
    2.2 主要断裂活动性
    2.3 地震活动特征
第3章 理塘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习性
    3.1 理塘断裂带几何结构
        3.1.1 理塘断裂带的几何展布
        3.1.2 理塘断裂带的平面几何模型
    3.2 理塘断裂带古地震研究
        3.2.1 毛垭坝盆地北缘段古地震研究
        3.2.2 理塘段古地震研究
        3.2.3 康嘎-德巫段古地震研究
    3.3 理塘断裂带现存地震地表破裂与历史地震的关系
        3.3.1 1948 年理塘7.3 级地震考察及主要争议
        3.3.2 理塘断裂带现存地震地表破裂展布及大震历史记录
        3.3.3 现存破裂与历史地震间的关系讨论
    3.4 理塘断裂带大震破裂行为讨论
第4章 巴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习性
    4.1 巴塘断裂几何展布
    4.2 巴塘断裂古地震研究
        4.2.1 莫西探槽
        4.2.2 党巴探槽
        4.2.3 黄草坪探槽
        4.2.4 莽岭探槽
    4.3 巴塘断裂古地震复发行为讨论
第5章 玉农希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习性
    5.1 玉农希断裂几何展布
        5.1.1 斯丁措段
        5.1.2 兰尼巴沟段
        5.1.3 玉农希-盐水塘段
        5.1.4 八窝龙段
    5.2 玉农希断裂古地震研究
        5.2.1 木雅探槽
        5.2.2 汤古探槽
        5.2.3 木雅圣地剖面
    5.3 玉农希断裂古地震复发行为讨论
第6章 川西北次级块体断层破裂行为与变形模式讨论
    6.1 川西北次级块体断层破裂行为对比分析
    6.2 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活动构造变形模式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主要研究成果

(4)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空间扫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b值的研究现状
        1.2.2 b值空间图像的研究现状
        1.2.3 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技术思路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1.7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地震构造背景和强震活动
    2.1 主要活动断裂
    2.2 强震活动特征
        2.2.1 历史强震资料概况
        2.2.2 历史强震分布特征
        2.2.3 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
    2.3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现代仪器地震资料
    3.1 地震监测台网概述
        3.1.1 地震台网发展情况
        3.1.2 地震台网监测能力
    3.2 现代中小震活动特征
        3.2.1 现代中小震资料概况
        3.2.2 现代中小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3.3 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3.3.1 地震目录完整性分析的方法
        3.3.2 整体最小完整性震级Mc
        3.3.3 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间变化特征
        3.3.4 Mc多方法时序结果分析
    3.4 地震的定位精度讨论
    3.5 震级转换
    3.6 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b值空间扫描
    4.1 b值计算方法
        4.1.1 最小二乘法计算b值
        4.1.2 极大似然法计算b值
    4.2 空间扫描方案
        4.2.1 扫描半径r、网格单元大小的设定
        4.2.2 滑动时间窗长、滑动步长的设定
    4.3 b值空间图像
    4.4 小结
第五章 b值空间图像的构造意义
    5.1 与历史强震关系
        5.1.1 1988 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级地震
        5.1.2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
    5.2 与主要活动断裂关系
        5.2.1 低b值区
        5.2.2 高b值区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2.1 存在的问题
        6.2.2 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基本信息

(5)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及近断层坝址设定地震的地震动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断层几何参数研究现状
        1.2.2 断层深度研究现状
        1.2.3 GPS滑动速率
        1.2.4 随机有限断层法
        1.2.5 白鹤滩坝址地震危险性评估的研究现状
    1.3 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4 论文内容及安排
第2章 研究区断层活动性及地震活动
    2.1 鲜水河断裂带
    2.2 安宁河断裂带
    2.3 则木河断裂带
    2.4 大凉山断裂带
    2.5 断层滑动速率
        2.5.1 地质滑动速率
        2.5.2 GPS滑动速率
    2.6 强震危险性
    2.7 小结
第3章 基于GPS和重力数据的滑动速率联合反演
    3.1 位错理论模型
        3.1.1 矩形位错引起的水平位移
        3.1.2 位错引起的高程变化
        3.1.3 矩形位错引起的重力变化
        3.1.4 联合反演
    3.2 粒子群算法
        3.2.1 粒子群算法基本原理
        3.2.2 粒子群算法的流程
    3.3 联合反演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其东侧大凉山断裂带滑动速率
        3.3.1 断层模型的建立
        3.3.2 GPS和重力数据
        3.3.3 模型检验
        3.3.4 反演结果与讨论
    3.4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及最大潜在地震的研究
    4.1 弹性半空间模型
    4.2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及大凉山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及最大潜在地震
        4.2.1 地震深度
        4.2.2 GPS反演闭锁深度和滑动速率
        4.2.3 累积地震矩及最大潜在地震
    4.3 鲜水河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及最大潜在地震
        4.3.1 地震数据
        4.3.2 康定段的断层模型
        4.3.3 地震构造深度
        4.3.4 GPS数据和反演方法
        4.3.5 结果和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地震动模型参数的反演方法
    5.1 方法
    5.2 长宁地震概况
    5.3 数据
    5.4 高频衰减参数
    5.5 残差分析
    5.6 震源参数
    5.7 品质因子
    5.8 局部场地效应
    5.9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近断层坝址设定地震的地震动模拟
    6.1 随机有限断层法
    6.2 参数设定
    6.3 模拟结果
        6.3.1 破裂方向性效应简介
        6.3.2 破裂方向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6.3.3 模拟结果与NGA-West2 模型结果对比
    6.4 讨论与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地震灾害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对称性在地震灾害中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概况
    1.4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统计规律
    2.1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统计
        2.1.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2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发震时间特征
        2.1.3 川滇地区地震发震间隔特征
    2.2 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2.2.1 川滇地区地震密度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川滇地区不同块体内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3.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3.1.1 资料来源
        3.1.2 研究方法
    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3.2.1 年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2 月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2.3 日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3.3.1 年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2 月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3.3 日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4 巴颜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3.4.1 年尺度上巴颜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4.2 月尺度上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4.3 日尺度上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川滇地区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4.1 资料来源与方法
        4.1.1 资料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2 太阳黑子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4.2.1 太阳黑子相对数数量变化特征
        4.2.2 太阳黑子相对数周期变化特征
    4.3 川滇块体Ms≥6.3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4.3.1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4.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4.4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4.4.1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4.4.2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4.5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4.5.1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4.5.2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川滇地区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5.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资料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周期分析
    5.3 川滇块体Ms≥6.3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5.3.1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5.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5.4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分析
        5.4.1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5.4.2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5.5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分析
        5.5.1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5.5.2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川滇地区Ms≥6.0地震历史统计
        6.1.2 川滇地区地震时空对称性
        6.1.3 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
        6.1.4 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
    6.2 对策
        6.2.1 强化地震预警研究,增强科研成果转化
        6.2.2 划定重点防御区域,确定重点防御时段
        6.2.3 重视地震趋势判断,提前制定防范措施
    6.3 创新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构造活动性研究现状
        1.2.2 活动断裂致灾效应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2.1.2 区域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2.1.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2.2.1 地貌
        2.2.2 地层
        2.2.3 断裂构造特征
第3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基本特征
    3.1 小江断裂中北段几何学特征
    3.2 分段特征
        3.2.1 巧家县城-蒙姑乡段
        3.2.2 格勒村-达朵村段
        3.2.3 东川盆地西缘段
    3.3 小江断裂中北段断裂碳化带发育分布特征
    3.4 断陷盆地特征及形成演化
        3.4.1 巧家断陷盆地
        3.4.2 东川断陷盆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特征
    4.1 断裂带水系山脊扭错特征
        4.1.1 水系扭错特征
        4.1.2 山脊扭错特征
    4.2 断裂带滑动速率研究
        4.2.1 小江断裂中北段长期平均滑动速率
        4.2.2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滑动速率
    4.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球化学异常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3.1 测氡原理与方法
        4.3.2 测线布置
        4.3.3 测量结果与分析
        4.3.4 测氡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评价
    4.4 断层带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4.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4.4.2 石英微形貌观测结果与讨论
    4.5 断裂带粘滑高温碳化异常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5.1 碳质来源
        4.5.2 成因机制
        4.5.3 构造意义
    4.6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4.7 小江断裂中北段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4.7.1 地震带划分
        4.7.2 强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3 弱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4 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区应力-形变场模拟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反演参数取值
    5.2 区域应力-形变场基本特征模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其致灾机制
    6.1 概述
    6.2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6.2.1 滑坡分布规律
        6.2.2 泥石流分布规律
    6.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6.3.1 滑坡发育特征
        6.3.2 泥石流发育特征
    6.4 1733年东川Ms7.8地震震害调查
    6.5 小江断裂中北段致灾效应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7.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7.2 基于AHP-CF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7.2.2 评价原理和方法
        7.2.3 计算各指标确定性系数
        7.2.4 计算各因子权重
        7.2.5 计算各因子确定性权
        7.2.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川西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及砂土液化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南河断裂及其断裂系统研究现状
        1.2.2 活动断裂强震破裂预测研究现状
        1.2.3 砂土液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
    2.1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
        2.1.1 松潘—甘孜造山带
        2.1.2 扬子陆块
    2.2 活动块体及其GPS形变场
    2.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2.4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2.5 区域主要断裂
        2.5.1 鲜水河断裂带
        2.5.2 安宁河断裂带
        2.5.3 则木河断裂
        2.5.4 大凉山断裂
        2.5.5 南河断裂的基本特征
第3章 南河断裂的空间展布与活动性
    3.1 南河断裂的几何展布与活动地貌特征
        3.1.1 南河断裂南支活动地貌特征
        3.1.2 南河断裂北支活动地貌特征
        3.1.3 冕宁县城一带断裂隐伏区断层探测
    3.2 南河断裂的断面擦痕与滑动速率
        3.2.1 断面擦痕
        3.2.2 断层滑动速率
    3.3 断裂的古地震序列
        3.3.1 东方村探槽(TC1)及古地震分析
        3.3.2 河边乡探槽(TC2)及古地震分析
        3.3.3 安家村探槽(TC3)及古地震分析
    3.4 南河断裂古地震综合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
    4.1 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断裂主要历史强震
    4.2 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
        4.2.1 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大震响应模式
        4.2.2 南河断裂与安宁河断裂的级联破裂分析
    4.3 川滇块体东边界区域地球动力学模型
    4.4 最新一次古地震的历史记录归属
        4.4.1 1536 年西昌北7?地震分析
        4.4.2 1480 年越西地震发震构造分析
        4.4.3 南河断裂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历史地震记录归属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研究
    5.1 地表破裂峰值分布特征研究
        5.1.1 以往震例地表破裂峰值分布规律研究
        5.1.2 同震地表破裂峰值的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5.2 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研究
        5.2.1 强震震级与位置的预测
        5.2.2 南河断裂未来百年最大水平位错评估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砂土液化预测研究
    6.1 以往地震砂土液化分布特征
        6.1.1 汶川Mw7.9 级地震砂土液化分布
        6.1.2 2013 年芦山Ms7.0 级地震砂土液化分布特征
        6.1.3 康定Ms6.3 级与九寨沟Ms7.0 级地震砂土液化分布特征
        6.1.4 砂土液化分布规律
        6.1.5 砂土液化判定的构造地质学方法的实例验证
    6.2 南河断裂未来强震的砂土液化预测研究
        6.2.1 南河断裂未来强震的地震动分布预测
        6.2.2 南河断裂未来强震的砂土液化预测研究
    6.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构造背景
1.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论文的研究特色 第二章 P波走时层析成像
2.1 地震层析成像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2.2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原理
2.3 近震远震层析成像
    2.3.1 近震层析成像
    2.3.2 远震层析成像
    2.3.3 近震远震联合反演
2.4 数据资料和成像方法
    2.4.1 数据来源和分析
    2.4.2 成像方法
    2.4.3 初始模型和网格划分
    2.4.4 反演结果和评价
2.5 反演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2.5.1 反演结果分析
    2.5.2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重磁数据的位场分离和异常特征提取
3.1 视密度反演方法原理
    3.1.1 切割法分离
    3.1.2 迭代法延拓
    3.1.3 反演视密度
3.2 航磁异常特征提取
    3.2.1 航磁ΔT化极处理
    3.2.2 航磁正则化滤波
    3.2.3 航磁ΔT化极向上延拓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强震潜在危险区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
4.1 莲峰、昭通断裂带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
    4.1.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4.1.2 P波速度结构
    4.1.3 视密度反演、航磁正则化滤波
    4.1.4 结论与讨论
4.2 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的深部构造和孕震环境
    4.2.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4.2.2 地震活动特征
    4.2.3 P波速度结构
    4.2.4 视密度反演结果
    4.2.5 航磁异常特征
    4.2.6 结论与讨论
4.3 攀西构造带的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
    4.3.1 地质构造背景
    4.3.2 P波速度结构
    4.3.3 重磁异常特征
    4.3.4 结论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5.1 结论
    5.1.1 川西高原壳内管流层存在的物性依据
    5.1.2 川西高原壳内管流层的塑性流展边界问题
    5.1.3 青藏高原东缘中下地壳物质流动方向转变的重磁响应依据
    5.1.4 莲峰、昭通断裂带深部构造背景
    5.1.5 木里—盐源弧形构造带深部构造背景
    5.1.6 攀西构造带深部构造背景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10)巨大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与我国大陆及邻区巨大地震活动概况
    1.2 巨大地震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设计
第二章 全球巨大震活动的时空特征
    2.1 全球及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的周期性分析
    2.2 全球巨大地震活动的空间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板内、板缘巨大地震前中强地震活动特征的对比分析
    3.1 板内2次巨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异常
    3.2 板缘5次Mw≥8.5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
    3.3 板内与板缘巨大地震前地震活动的共性及差异性
    3.4 讨论
第四章 巨大地震的序列统计特征研究
    引言
    4.1 日本本州以东附近海域9.0级地震序列活动特征
    4.2 1976年以来全球8级以上地震序列统计分析
    4.3 8级以上地震余震区尺度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俯冲带浅源巨大地震动力学机制的模拟研究
    引言
    5.1 库仑破裂应力
    5.2 俯冲带应力应变场特征及中深源地震对浅部应力场的影响
    5.3 逆断层倾角与库仑破裂应力
    5.4 俯冲带附近不同震源机制的地震发生地点的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汶川地震动力学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引言
    6.1 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背景与历史地震活动
    6.2 汶川地震前横跨龙门山断裂带的地壳形变特征
    6.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汶川地震孕育机理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三维黏弹性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黏弹性应力触发研究
    7.1 青藏高原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7.2 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与演化
    7.3 青藏高原的震源机制解
    7.4 GPS观测揭示的青藏高原地区构造变形特征
    7.5 青藏高原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7.6 1900年以来巴颜喀拉地块7级以上地震间粘弹性应力触发研究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紫坪铺水库蓄水和放水对汶川地震的影响
    引言
    8.1 紫坪铺水库概况与有限元模型设计
    8.2 计算结果分析
    8.3 讨论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岩石圈分层结构的差异运动对地形的影响
    9.1 地幔与岩石圈的水平差异运动对板块俯冲带附近地形的影响
    9.2 川滇地区下地壳流动对地形的影响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主要结论与进展
    10.2 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从强震前中强地震活动探讨川滇菱形块体内未来强震的可能性(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云南漾濞MS6.4地震发震断裂及震中周边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J]. 贺素歌,周青云,刘自凤. 地震研究, 2021(03)
  • [2]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D]. 史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3]川西北次级块体内部及其西边界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习性[D]. 高帅坡.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1(02)
  • [4]川滇菱形块体前锋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空间扫描[D]. 孟昭彤.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2021
  • [5]断裂带活动性参数及近断层坝址设定地震的地震动模拟研究[D]. 李姜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6]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D]. 武亚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7]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D]. 张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川西南河断裂潜在强震危险性及砂土液化预测研究[D]. 刘玉法.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9]川滇交界地段强震潜在危险区深部结构和孕震环境研究[D]. 李大虎.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6(11)
  • [10]巨大地震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D]. 薛艳.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2(11)

标签:;  ;  ;  ;  ;  

从强震前的中强震活动探讨川滇钻石地块未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