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的创伤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顾盼[1](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冯少敏[2](2021)在《创伤理论视角下的“创伤写作”研究》文中提出文学性创伤诉说着人类的痛苦情感,构建着非常态的社会伦理,承载着历史、政治、经济、人文、生态等多重维度的创伤记忆。创伤理论蕴含在中外古代文学、文艺复兴文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存在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多种文学思潮及文本作品中。创伤写作对于勾勒主体内心情感世界与展现社会生活宏观图景方面皆有文学层面的突破创新。在迷惘的一代与信仰崩塌的文化语境中,对“创伤理论”与“创伤写作”的研究能够挖掘出文学的社会功能。本文由绪论、三章主体内容以及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起、选题目的、选题的学术价值、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内容。第一章介绍了创伤理论的主要内容:从“创伤”的多元呈现、弗洛伊德与赫尔曼的创伤理论三大方面具体展开。其中,“创伤”的多元性体现在个体创伤、家庭创伤代际传递、集体创伤与战乱创伤等三大创伤主题上。第二章分析了创伤理论对文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从创伤记忆与文学表达、创伤叙事与文学主题两大模块展开论述:创伤宣泄催生了创伤文学,创伤事件及生存困境衍生了创伤叙事,荒诞时代的审视与批判升华了文学主题。第三章论述了创伤写作的文学性价值:通过谭恩美在女性困境下的创伤写作与普里莫·莱维的奥斯维辛创伤写作,笔者阐释了创伤主题的多种创作意图;通过呈现创伤个体的生命韧性、创伤民族的存亡抉择、秩序崩塌下的文化创伤,笔者阐释了创伤写作所彰显的人文关怀。本文着意于探究创伤理论背后所蕴含的伦理内涵及道德意蕴,对创伤理论进行梳理、对创伤文学进行反思。
陈琪[3](2021)在《创伤体验与影像救赎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文中提出创伤体验与导演的创作之间存在着密切复杂的联系,是探究导演的创作动机和作品表现的重要线索。英格玛·伯格曼作为瑞典电影电视剧两栖导演、电影剧作家,他的作品在国内外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而童年时期所形成的心理创伤却牵引着其一生的创作方向,这种独特的创伤体验成为伯格曼进行艺术创作的不竭动力。伯格曼的创伤体验在影像作品中不断地进行呈现、解构与重塑,伯格曼借此实现对自己的精神救赎。本论文将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表明选题原因,阐明本选题的问题意识,对英格玛·伯格曼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对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并结合运用创伤理论与精神分析学、电影叙事学等相关理论,建立合理严谨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本篇论文将在创伤理论的视野之下对伯格曼在童年时期所遭受到的诸多创伤体验进行梳理,阐释心理创伤与其影像表达间的联系,以及他在影像中追求救赎的历程。第一章:主要论述英格玛·伯格曼成长过程中创伤形成的原因。父母子女间的反叛对抗、两性之间的情感纠葛使得英格玛·伯格曼内心的情感极度缺失。上帝在面对伯格曼遭受苦难时始终保持沉默,导致伯格曼对上帝的信任渐渐消失,却始终无法摆脱内心源于基督教深重的“原罪意识”。此外,伯格曼的童年常常直面死亡的威胁,年少时懵懂的性欲也被无情封印。以上是造成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主要原因。第二章:主要是分析英格玛·伯格曼的创伤体验在其电影作品中的主题映射。主要从影像作品中情感困境、信仰危机和生命哲思三方面内容来展开叙述,无情的家庭和无爱的婚姻充斥着成长历程的每一个阶段,也充斥着伯格曼的每一部影片;影片中伯格曼与上帝决裂,却未肃清“原罪意识”的纠缠;伯格曼渐渐领悟到死亡并不可怕,失去人生的意义才是可怕,而过度的放纵性欲却致精神越来越空虚,并映射到影片主题中。第三章:主要分析英格玛·伯格曼的创伤体验在其电影作品中的视听呈现。主要从镜头映像下的创伤折射、光影色彩展演执念、灵魂最深处的吟唱三个部分来分析英格玛·伯格曼如何运用视听语言展演创伤。第四章:主要是分析英格玛·伯格曼如何借助电影实现精神救赎和升华。电影成为伯格曼的避风港,在这里他找到了自我,并开始追求生命的意义,苦难之情得到疏导。伯格曼终于开始了与人生的和解,重新燃烧起爱的希望。结语部分:在这个时代谈伯格曼的电影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伯格曼通过对自身创伤的呈现和表达,使作品产生丰富的人性意味和独特的美学风格以及多元的视听表征。
王婉儿[4](2021)在《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德占三部曲”的战争创伤叙事研究》文中认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1945-)是一位极具才华的作家,在法国当代文坛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德占三部曲”中,莫迪亚诺在借鉴法国现代派小说创作技巧的基础上,糅合了真实与虚构相交织的叙事风格,敏锐地捕捉了德占的阴影给法国集体带来的情感重创。对莫迪亚诺来说,二战的代际创伤不是一种抽象的话语模式,而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它给予了作者别具一格的视角来书写战争创伤。莫迪亚诺试图跨越漫长的物理距离,以文学想象的方式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边缘人物的命运相结合。通过冷静地审视二战带来的苦难与悲痛,莫迪亚诺对沉重的集体创伤进行了拷问与反思。因此,本论文拟采用创伤理论、叙事学理论等研究方法,来完整地勾勒出莫迪亚诺在“德占三部曲”中的战争创伤叙事的全貌,并将创伤叙事艺术在创伤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出来。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概述了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莫迪亚诺创伤书写的研究状况、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对莫迪亚诺战争创伤叙事原因的揭示,剖析了莫迪亚诺父母的神秘过往、犹太民族的苦难以及法国抵抗运动文学传统对作者文学创作的巨大影响。第三部分是对“德占三部曲”中小说人物的战争创伤症候的解读,其中包括过度警觉、暴虐狂与抑郁以及记忆侵袭三个维度,展现了作者对身份、大屠杀等元素的思考。第四部分是对“德占三部曲”中的多元化叙事策略的探讨。首先,莫迪亚诺使用了故事空间的对立和时间的空间化两种叙事空间技巧,以隐喻的方式将人物的战争创伤含蓄表达;其次,莫迪亚诺通过运用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两种话语模式将创伤暴力与艺术美感融合在一起,突破了创伤主体“难以言说”与“不得不说”的创伤叙事悖论;最后,莫迪亚诺选取第一人称内视角和两种叙事视角相切换的叙事技巧,挖掘了德占时期边缘人物沉重而隐秘的心理创伤。第五部分是对莫迪亚诺战争创伤治愈方式及意义的呈现。在治愈方式方面,莫迪亚诺首先主张建立“记忆之场”找回缺失的德占记忆来揭开战时的伤疤,然后再采用“自我虚构”的方式将破碎的德占岁月进行重构,实现战争创伤的真正治愈。在治愈意义方面,莫迪亚诺的战争创伤叙事实现了个人和集体两个层面的治愈效果。莫迪亚诺一方面通过寻父之旅来治愈代际创伤,最终实现自我疗救;另一方面,他立足五月风暴的文化语境,以重构法兰西民族集体记忆的方式,将对二战创伤的关注上升到对人类集体记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而其中渗透出的人道主义精神是莫迪亚诺为世界文学贡献的“超越时代的永恒的东西”。
周浔辉[5](2021)在《为反思而铭记 ——日本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囿于加害国与受害国不同历史角色的局限,日本社会对于“慰安妇”问题的认识与大多数受害国存在显着差异。尽管如此,在日本仍有部分群体的立场与受害国接近,即主张反思二战时期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铭记“慰安妇”问题、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对这一日本群体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更客观、更全面的观察和了解日本社会,从而增进中日两国民众互信、拓展中日两国交往空间,为中日两国共同维护亚洲和平稳定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文聚焦于日本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这是一座以“慰安妇”问题为主题的创伤纪念馆。该馆坐落于日本东京都新宿区西早稻田,由已故朝日新闻记者、女性运动家松井耶依女士发起,由西野0)美子、池田惠理子等人共同创办,立足于以性别平等的视角来看待战时性暴力,倡导和平与非暴力运动。其宗旨是实现没有暴力与歧视的未来。本文通过介绍该资料馆发起人的生平、创建过程、展示内容、主要出版物、社会活动相关内容,展示日本社会中主张铭记“慰安妇”问题、要求日本政府道歉赔偿的部分群体的种种努力。并探究日本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即促进日本民众铭记历史事实、维护女性人权和开拓和平的未来。在论述中凸显出加害国与受害国对于“慰安妇”问题理解上的差异,为两国社会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做到相互理解、解决历史问题探索新的可能。
王葡儿[6](2020)在《杜鲁门·卡波特短篇小说的创伤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1924—1984,又译杜鲁门·卡波蒂)是美国当代着名小说家、编剧,1946年、1947年、1951年三次获得欧·亨利文学奖,1959年获国家文学艺术研究院奖。他一生除长篇小说之外,还发表了大量短篇作品,对美国文学影响深远。卡波特的短篇小说写得短小精悍,发人深省,蕴藏其中的各式小人物背负着时代的浮沉与创伤。这为我们提供了挖掘小说文本潜在意蕴的可能,即从创伤角度出发,从这些短篇小说的外部深入内部,进一步探究其短篇小说中创伤书写的形态、动因追求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论文主要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回顾了卡波特短篇小说现有的研究成果,明确了其中有待商榷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同时对创伤理论的发展做了整体梳理,明确论文方向。最后写明研究卡波特短篇小说的创伤书写的价值,指明研究意义.论文的正文部分包括三章。第一章聚焦于卡波特短篇小说中创伤书写的多重形态。根据弗洛伊德创伤心理学和卡鲁斯等人的现代创伤理论,第一节解读战争创伤,说明二战环境下战争后遗症的难以治愈以及战后人们的心理重压和精神问题,阐释卡波特的反战态度以及其战争创伤书写的社会意义。第二节分析文本中的家庭创伤,探讨工业化进程中人物表现出来的幻觉、梦魇、暴力伤害、异化等创伤现象,说明创伤的不可言说特征。第三节着手于文本表现的文化创伤,分析同性恋情感的困境与性混乱问题。第二章阐释卡波特短篇小说中创伤书写的动因和价值追求,分析卡波特童年的成长经验对创伤表达的影响,同时探讨社会背景下创伤书写的隐喻意义。第三章关注创伤书写的审美表征。分别探讨作者进行创伤书写的写作策略,即意象群的选择、叙事技巧和视觉化描写的这三种风格化手法呈现。结语部分总结观点,对于卡波特的创伤书写进行整体评价,说明卡波特短篇小说中创伤书写的普遍的社会意义,反思当下情境。
叶力榕[7](2020)在《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家庭伦理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是英国当代文坛上极具个性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曾荣获包括毛姆奖、布克奖在内的多个文学大奖。他擅长勾绘现代人生存的种种不安和恐惧,关注历史事件、社会变革、伦理危机等诸多问题。家庭,通常是麦克尤恩小说事件生发的核心场所,他对家庭问题的书写与其个人经历紧密联系,并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本文围绕麦克尤恩小说的家庭伦理危机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个体危机对家庭伦理秩序的损害,接着探讨了时代变动对家庭伦理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辨析了麦克尤恩对重构家庭伦理秩序所作的尝试。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伊恩·麦克尤恩本人的生平经历及创作概况,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麦克尤恩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第一章基于麦克尤恩的早期创作侧重对隐秘人性进行剖析的特点,揭示个体危机对家庭伦理秩序产生的消极影响:个人由于情感的自私疏离和内心的自闭而漠视家庭伦理身份和责任;异化的权力意识则对家庭成员的生存空间进行不断挤压;个体还在性别意识危机中扭曲了家庭的和谐关系。第二章结合麦克尤恩中后期创作重心的转变,分别从政治干预、突发事件、理性危机、女性运动等社会层面来论述外部环境对家庭伦理的影响,凸显了作家在家庭伦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进程中的关照及反思。第三章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阐释了麦克尤恩在试图恢复家庭伦理秩序上所做的种种思索。对于个体来说,构建完善的自我和修正原生家庭中行为机制的缺陷是重构家庭伦理秩序的第一步;从社会层面来说,家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也需要应对时代变化,婚姻应当朝着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发展,并且建立一种以儿童福祉为核心的伦理文明。最终,作家尝试恢复家庭的本质性功能,即重申家庭对个体家庭身份和责任的确立以及为其成员提供应对创伤和威胁的保护网的重要性。面对碎片化与流动性的现实生活,伦理秩序与道德意识遭遇着全面的危机与挑战,麦克尤恩从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关注着当下的家庭伦理危机,一方面通过重新审视个体心理世界来调整内在的伦理失衡,另一方面反思了西方文明发展中的种种矛盾。他看出了传统家庭伦理的困境,为家庭伦理观念注入了新因素;同时也在呼唤爱、责任和尊重的复归,力图恢复家庭的本质性功能。特别是在当下伦理几近崩溃的境遇中,这样的努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瑞[8](2020)在《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姆·谢泼德(Sam Shepard)是美国当代戏剧界重要戏剧家之一,他自20世纪60年代涉足剧坛,戏剧创作生涯一直贯穿到21世纪,一生共创作50多部戏剧。谢泼德通过戏剧的创伤叙事言说身心痛苦,肩负社会责任,反思历史灾难,践行创伤见证,寻求疗愈途径。创伤叙事源于对历史长河中芸芸众生悲剧性生命存在的关怀和悲悯,以总结反思灾难之后的经验教训和探寻疗愈创伤之道为使命。基于此,从创伤叙事视角研究谢泼德的戏剧作品可以说是基于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对人类社会道德和情感伦理的关注,以及对探寻疗愈创伤之道的使命和责任。本研究以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为研究对象,探究创伤叙事视域下谢泼德戏剧中的主题内容、人物形象、文本特征以及舞台艺术等,创伤叙事既是戏剧主题思想和人物言说的表现内容,也是戏剧文学和舞台演剧的艺术手法,这四个方面错综交织,相互作用,交相辉映,共同成为构建谢泼德戏剧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重要要素。本研究首先基于发生学理论探究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的创作成因,即戏剧家和戏剧的创伤叙事之间的关系。继而从家庭、历史和文化三个主题维度研究谢泼德戏剧中的创伤叙事内容,家庭创伤主要包括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以及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同时谢泼德在戏剧中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创伤相结合,关注殖民扩张、西进运动、工业现代化、移民大潮等历史创伤主题,以批判、反思和冷峻的风格践行创伤叙事的艺术见证功能。文化创伤主要从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两方面分析谢泼德戏剧中的战争书写和恐怖袭击。家庭创伤展馆中的沉沦堕落的父亲、疏离冷漠的母亲和暴力怨愤的儿子成为典型家庭人物群像,不同家庭戏剧人物在叙事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角色叙事功能。谢泼德以幽灵形象承载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赋予与幽灵人物身份相配的行动特权,幽灵人物具有干扰叙事进程的身份功能。无论是创伤主题的表达,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都必须依托戏剧家高超的文学手法和舞台艺术。谢泼德在戏剧中精心部署戏剧文本结构,运用互文本和元文本的跨文本叙事特征来升华创伤主题,丰富人物形象,拓展表征创伤层次。同时谢泼德运用语言的意绪言说和幻想文本来模拟创伤记忆,凸显创伤心理和焦虑情绪。谢泼德戏剧魅力不仅在于戏剧文本中内涵深刻的文学性,更是从文本到舞台,从案头到演剧,展现了意象丰饶、诸感通汇、声光交融、引人入胜的舞台演剧效果。谢泼德运用丰富的舞台意象外化人物内心创伤,用看得见的道具象征看不见的创伤心理。同时,谢泼德通过舞台演剧艺术来丰富渲染创伤氛围,增强舞台上声、光、色的感官刺激,直接抵达观剧者感官功能,引起强烈共鸣,激发观众思考。谢泼德还设置意蕴丰富的舞台场景来隐喻创伤,彰显戏剧形式独特的舞台表现力和剧场艺术魅力。本研究不仅有益于丰富戏剧艺术美学研究,更有益于激发对于人类苦难生命和生存境遇的思考。
罗瑶[9](2020)在《救苦之心—约翰·福尔斯创伤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1926-2005)是英国当代着名小说家,其小说作品充满神秘和未知,受到普通读者的喜爱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他善于书写极端环境下人物的复杂心理,在时空误置、延宕、碎片化的创伤叙事背后是对后现代主义时代个体存在和生存困境的关注与关照,体现出强烈的哲理思辨与人文关怀。约翰·福尔斯笔下的生活是痛苦迷茫的,人在创伤体验中寻找爱与救赎。其小说作品中有对个体遭受家庭创伤、性别创伤、社会创伤的细致描绘,对情欲、疾病、疯癫的描述贯穿始终,其独特的审丑和悲情叙事令人不快亦令人警醒。约翰·福尔斯在欧美文学界享有独特的文学地位,国内外研究约翰·福尔斯小说的学者众多,研究成果繁多。研究者们立足其小说作品中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自由主题、女权主义思想、精神分析理论应用等视角展开了丰富的研究,形成了许多严谨、详实、周密的研究成果。基于笔者已有资料,可以发现国内外对约翰·福尔斯的小说研究大部分着重强调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和后现代人文情怀对约翰·福尔斯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心理学批评研究多运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分析小说中出现的亲子、神话等人物关系原型;存在主义批评研究多从萨特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入手分析小说体现出的存在主义悲情体验;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多分析小说中丰富的反讽、戏仿、互文等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以及时空误置和破碎化叙事背后蕴含的人文情怀。在约翰·福尔斯的诸多小说作品中,学者们普遍认为《收藏家》《巫术师》《法国中尉的女人》这三部小说的创作思想具有较明显的承接关系,最具代表性。三部小说的研究也各有侧重。《法国中尉的女人》因其鲜明的后现代主义叙事手法受到学者广泛关注;针对《收藏家》的研究多涉及其中的犯罪情节、畸恋爱情、权力角逐;对《巫术师》的研究则多侧重于其存在主义哲学内涵和小说丰富的象征意味。前者研究者较多,后两者的研究成果次之,其他虚构类小说作品因译介不畅等原因尚未在国内公开出版,研究者相对较少。在诸多研究成果之中,鲜有研究者基于创伤批评理论研究其小说作品中的创伤书写内涵。创伤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新兴文学批评理论,它综合了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关注创伤文学的精神分析、历史文化和伦理道德解读。笔者认为,从创伤理论视角对约翰·福尔斯的小说作品进行分析研究,是对创伤理论的具体应用,能够为读者了解和理解约翰·福尔斯的小说创作思想提供参考。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正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各部分虽立足福尔斯创伤书写的各个层面,其内部却有机统一,共同构建出其创伤书写体系。第一章简述创伤批评理论与约翰·福尔斯的创作背景、创作经历。第二章分析福尔斯小说中出现的家庭创伤、性别创伤和社会创伤三种创伤情节,指出约翰·福尔斯的小说人物始终遭受着无意识创伤记忆的困扰,是创伤体验推动人物走向悲剧命运。第三章论述小说中替罪羊、疯女人、患病者三种创伤意象与西方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第四章论述小说中囚禁、流亡两种极端创伤环境对人物造成的创伤体验和对人物生存起到的重要影响。第五章分析小说的创伤治疗主题,揭示小说中创伤治疗的两种途径:内在的自我重构和外在的爱与信任。结语部分对约翰·福尔斯的创伤书写进行总结,提出运用创伤理论视角研究其小说作品可能产生的缺点与不足,揭示其小说作品中出现的悖论特质。笔者以《收藏家》《巫术师》《法国中尉的女人》三部小说为研究文本,尝试从创伤情节、创伤意象、创伤环境、创伤主题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约翰·福尔斯小说中的创伤书写,揭示其作品的创伤叙事与创伤审美。笔者认为约翰·福尔斯小说作品中的创伤书写是作者自身痛苦创伤经历的艺术复现,亦是对后现代主义时代受创伤群体的关注与关怀。从某种程度上说,约翰·福尔斯小说创作中体现出的深切人文情怀与强烈社会责任感对当下疫情期间的创伤书写创作亦能起到些许启发。
徐佳妮[10](2020)在《城市想象:新世纪以来国产电影中的南京影像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的发展催生了电影艺术的产生,电影以城市为表征对象,用影像的方式对城市进行构形,二者相辅相成,互为镜像。在城市电影研究的版图中,南京一度面临“失语”的窘境,新世纪以来,南京被纳入影像叙事之中,相关影片将南京想象性地再现于银幕,在构筑城市记忆载体的同时参与了南京公共形象与城市文化的建构,呈现了南京空间的多重指向。作为历经沧桑的“六朝古都”,南京的影像表述与特定的历史症候息息相关,政治/历史话语对南京空间的规训遮蔽了市民生活的空间。近年来,精英叙事被日常生活经验所消解,属于普罗大众的生存空间不再“缺席”,底层空间的边缘人群同样得到正视。作为多重话语博弈的空间场域,南京的影像文本表征具有流动性,突出地缘身份的地域性空间、可移植的跨地域空间、多元混杂的异质空间共存于南京影像构形中,与秦淮河、明城墙、评弹曲等景观符码共同建构了影像南京的多元意象,投射出南京影像背后的话语逻辑与文化隐喻。对南京城市的想象再现隐含着对历史想象的情感投射,有鲜明的怀旧意味,是对过去与当下的象征性弥合,然而不少影像中的怀旧情感在机械化的复制中失去灵韵,成为供观众对历史表象进行视觉消费的文化产品。南京的影像建构或多或少都留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创伤记忆带来的情感共振,影像对创伤的再现建构了南京城深远的集体文化创伤。政治/历史的宏大叙事缔造了国族共同体,以影像的方式加强了集体身份认同,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个体生存的重视消解了宏大话语对集体认同的规训,现代个体陷入主体身份失落的窘境。如何在影像建构中书写城市身份成为南京影像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下的南京影像书写中,当城市以叙事后景的身份存在,南京的标志性景观仅仅走马观花式地被呈现于影像中,成为空洞的视觉符号;而当城市系统参与进影像叙事中,成为影片氛围的营造者时,城市的地域文化又呈现出模糊不清的特质。电影能够塑造城市的文化身份,影响城市的身份认知,影像在书写城市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城市的影像特质,呈现出城市的多元化意象,并加强对本土地域文化的挖掘,明确影像的地缘身份,书写城市本身独有的文化气质,形塑出人们关于城市的文化记忆。
二、21世纪的创伤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的创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何谓布克奖 |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
(四)选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
(一)布克奖的设立 |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
三、轮回与重构 |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
一、元叙事的终结 |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
(三)作者之死 |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
(二)自我边缘化 |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
(一)“欲望中的暴力” |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
(一)人性的危机 |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
三、美的哀悼 |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创伤理论视角下的“创伤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一)学术价值 |
(二)应用前景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创伤理论的主要内容 |
一、“创伤”的概念及多元呈现 |
(一)个体创伤:成长与愈合 |
(二)家庭创伤代际传递:宿命般的精神桎梏 |
(三)集体记忆与战乱创伤:时代烙下的悲剧 |
二、弗洛伊德的创伤理论 |
三、赫尔曼的创伤理论 |
第二章 创伤理论推动了文学发展 |
一、创伤记忆与文学表达 |
(一)创伤宣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
(二)精神寄托:难以言表的希冀之轻 |
二、创伤叙事与文学主题 |
(一)沉重的笔触:绝境中的生存与抵抗 |
(二)荒诞的时代:黑暗下的审视与批判 |
第三章 创伤写作的文学性价值 |
一、创伤主题的多种创作意图 |
(一)谭恩美:女性困境下的创伤写作 |
(二)普里莫·莱维:奥斯维辛创伤写作 |
二、创伤写作彰显人文关怀 |
(一)创伤个体的生命韧性 |
(二)创伤民族的存亡抉择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创伤体验与影像救赎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英格玛·伯格曼研究综述 |
二、从创伤角度研究电影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相关概念界定 |
一、创伤理论 |
二、创伤体验 |
三、创伤体验与影像救赎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心理归因 |
第一节 成长历程的创伤记忆 |
一、父母子女间对抗 |
二、两性情感间纠葛 |
第二节 宗教文化的创伤浸染 |
一、惨遭上帝遗弃 |
二、陷入罪恶深渊 |
第三节 生命禁忌的创伤印痕 |
一、直面死亡威胁 |
二、被动囚禁性欲 |
第二章 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影像主题表达 |
第一节 情感困境 |
一、冷漠的家庭 |
二、无爱的婚姻 |
第二节 信仰危机 |
一、否定上帝存在 |
二、生活即是苦难 |
第三节 生命哲思 |
一、向死而生 |
二、尽性而止 |
第三章 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影像视听呈现 |
第一节 镜头下的创伤折射 |
一、长镜头叙写孤独 |
二、特写对抗隔阂 |
三、剪辑释放苦闷 |
第二节 光影色彩展演执念 |
一、光影强化纠结 |
二、色彩浮凸情感 |
第三节 灵魂最深处的吟唱 |
一、音乐引导深度哲思 |
二、对白独白直抒胸臆 |
第四章 英格玛·伯格曼创伤体验的影像救赎 |
第一节 苦难之情的疏导 |
一、反思爱的悲剧 |
二、达成新的和解 |
第二节 人生之味的探寻 |
一、梦中探寻存在 |
二、燃起爱的希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4)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德占三部曲”的战争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状况 |
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战争创伤叙事的原因 |
第一节 神秘莫测的父母的影响 |
第二节 犹太人遭受的悲惨迫害 |
第三节 法国抵抗运动文学浪潮 |
第二章 战争创伤的症候表现 |
第一节 过度警觉:漂泊无依的“弃儿” |
第二节 暴虐狂与抑郁:身份的焦虑 |
第三节 记忆侵袭:纳粹屠犹的梦魇 |
第三章 战争创伤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叙事空间 |
一、故事空间:“中心与边缘”的对立 |
二、时间的空间化:“战时与战后”的重叠 |
第二节 话语模式 |
一、自由直接引语:与音乐歌词相拼贴的内心独白 |
二、直接引语:“沉默”与“发声”抗衡的人物对话 |
第三节 叙事视角 |
一、第一人称内视角:回忆与幻觉的交织 |
二、两种叙述视角的切换:倾诉与想象的配合 |
第四章 战争创伤的治愈方式及意义 |
第一节 战争创伤的治愈方式 |
一、暴露创伤:记忆之场 |
二、直面创伤:自我虚构 |
第二节 战争创伤的治愈意义 |
一、自我疗救:寻父之旅中的代际创伤治愈 |
二、集体疗救:五月风暴后的集体记忆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为反思而铭记 ——日本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创立者松井耶依——博爱与斗争的一生 |
第一节 战争与童年 |
第二节 为社会弱者发声 |
一 青年时代 |
二 留学海外 |
三 职业生涯 |
第三节 为“慰安妇”受害者而斗争 |
一 关注 |
二 发声 |
三 斗争 |
第二章 从“慰安妇”国际战犯法庭到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 |
第一节 “慰安妇”国际战犯法庭 |
一 “慰安妇”国际战犯法庭的成果与意义 |
二 “慰安妇”国际战犯法庭的遗产与继承 |
第二节 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 |
一 历史沿革 |
二 宗旨与功能 |
三 结构布局与日常运营 |
四 展出内容 |
五 出版物 |
六 举办活动 |
第三节 观众留言与社会评价 |
第三章 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铭记历史事实 |
第二节 维护女性人权 |
第三节 开拓和平未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杜鲁门·卡波特短篇小说的创伤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卡波特小说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创伤理论与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创伤书写的多重形态 |
第一节 战争创伤:二战环境下的悲剧性命运 |
第二节 家庭创伤:工业文明进程中的现代性问题 |
第三节 文化创伤:同性恋性向的选择与表达 |
第二章 创伤书写的价值追求 |
第一节 个人经历和情感的表征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隐喻 |
第三章 创伤书写的审美表征 |
第一节 动植物意象群 |
第二节 多样的叙事手法 |
第三节 视觉化描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7)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家庭伦理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伊恩·麦克尤恩及其创作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选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个体危机中被扭曲的家庭伦理 |
第一节 心理的迷失 |
一、父母身份的迷失 |
二、自我的封闭心理 |
三、病态的个人欲望 |
第二节 权力的失衡 |
一、霸权心理的压制 |
二、异化的性别意识 |
第二章 时代变动中被颠覆的家庭伦理 |
第一节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纷乱 |
一、政治干预下的家庭关系 |
二、社会事件对家庭结构的破坏 |
三、理性危机中的家庭情感 |
第二节 时代转向中的两性关系 |
一、新旧婚恋观的冲突 |
二、新女性的伦理选择 |
第三章 家庭伦理秩序的重构 |
第一节 超越原生家庭 |
一、构建完善的自我 |
二、修正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 |
第二节 重建新时代的家庭关系 |
一、建构合作式的现代婚姻 |
二、以儿童福祉为核心的伦理 |
第三节 恢复家庭的本质性功能 |
一、确立个体家庭身份的根基 |
二、应对创伤和威胁的保护网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创伤叙事探因 |
第一节 谢泼德戏剧概述 |
第二节 谢泼德戏剧创伤叙事探因 |
一、父子矛盾的创伤记忆 |
二、暴力滋生的创伤书写 |
三、创伤时代的使命担当 |
四、创伤主题的戏剧传承 |
小结 |
第二章 创伤叙事的主题维度 |
第一节 家庭创伤 |
一、伦理关系异化下的亲情创伤 |
二、家庭男权暴力下的女性创伤 |
三、孤独漂泊旅途中的失家创伤 |
第二节 历史创伤 |
一、西进史上的血腥:印第安土着之挣扎 |
二、工业化中的驱逐:西部农场主之失家 |
三、现代化下的变异:生态环境之危机 |
四、美国身份的困境:移民寻梦之梦碎 |
第三节 文化创伤 |
一、战争创伤与英雄主义的悖论 |
二、创伤悼歌与政治批判的交响 |
小结 |
第三章 创伤人物及其叙事功能 |
第一节 创伤人物的家庭群像 |
一、沉沦堕落的父亲 |
二、疏离冷漠的母亲 |
三、暴力怨愤的儿子 |
第二节 创伤人物的幽灵群像 |
一、驱之不散的《神圣幽灵》:创伤记忆的赋形 |
二、为情所困的《情痴》:创伤过往的附魅 |
三、《已故的亨利·摩斯》的复活:创伤他者的复归 |
四、《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创伤幽灵的徘徊 |
五、《震惊》的战争创伤:死亡之地的幽灵 |
第三节 创伤人物的叙事功能 |
一、家庭人物的角色功能 |
二、幽灵人物的身份功能 |
小结 |
第四章 创伤叙事的文本特征 |
第一节 创伤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
一、《献给康斯薇拉的眼睛》的互文改写 |
二、《已故的亨利·摩斯》:创伤叙事的互文性 |
第二节 创伤叙事的元戏剧特征 |
一、理性和反思:自我指称 |
二、埋葬与重生:戏中典仪 |
三、批判与探求:关涉现实 |
第三节 创伤文本的语言特征 |
一、意绪言说外化创伤 |
二、幻想文本凸显焦虑 |
小结 |
第五章 创伤叙事的舞台艺术 |
第一节 外化创伤的舞台意象 |
一、《饥饿阶级的诅咒》的羔羊:献祭之挽歌 |
二、《被埋葬的孩子》的玉米:乱伦之暗恐 |
三、《地狱之神》的盆栽植物:焦虑之投射 |
四、《饥饿阶级的诅咒》的门:被破坏的家园 |
五、《被埋葬的孩子》的门廊:被遮蔽的通道 |
第二节 渲染创伤的声光效果 |
一、变异与警示:《地狱之神》的声光交错 |
二、囚禁与逃离:《情痴》的声声撞击 |
三、压抑与复现:《被埋葬的孩子》的蓝色雨帘 |
第三节 隐喻创伤的舞台场景 |
一、《地狱之神》的阈限空间与身份危机 |
二、《徒劳》的荒原场景与精神救赎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谢泼德戏剧作品资料年表 |
附录 B 谢泼德戏剧剧照选集 |
附录 C 国内研究成果相关统计表 |
附录 D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救苦之心—约翰·福尔斯创伤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创伤理论与福尔斯的小说创作简述 |
第一节 创伤理论溯源 |
一、创伤理论的产生:从医学到文学 |
二、创伤批评理论:文学性创伤研究的具体应用 |
三、创伤书写的内涵:在见证中疗愈创伤 |
第二节 约翰·福尔斯创作背景探析 |
一、物质丰裕下的精神匮乏 |
二、文学创作形式的创新与复归 |
三、精神困境中的人文关怀 |
第三节 约翰·福尔斯的人生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 |
一、尚未散去的战争阴霾 |
二、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 |
三、爱情与孤独的体验 |
四、自我放逐的隐逸生活 |
第四节 约翰·福尔斯代表作简析 |
一、畸形爱恋下的暴力囚禁——《收藏家》 |
二、孤独和情欲营造的神话幻境——《巫术师》 |
三、逃避罪责的自我放逐——《法国中尉的女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约翰·福尔斯小说中的创伤情节 |
第一节 家庭创伤 |
一、父母亲情的缺失 |
二、家庭观念的误置 |
第二节 性别创伤 |
一、性别压迫 |
二、情感错位 |
第三节 社会创伤 |
一、阶层对立 |
二、伦理束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约翰·福尔斯小说中的创伤意象 |
第一节 患病者 |
一、身体疾病 |
二、精神疾病 |
第二节 疯女人 |
一、无能为力的绝望 |
二、至死不渝的抗争 |
第三节 替罪羊 |
一、身份鸿沟的受难者 |
二、性别伦理的受难者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约翰·福尔斯小说中的创伤环境 |
第一节 囚禁 |
一、暴力囚禁 |
二、幻境囚禁 |
三、伦理囚禁 |
第二节 流亡 |
一、身份失根 |
二、情感漂泊 |
三、自我放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约翰·福尔斯小说中的创伤治疗主题 |
第一节 自我重构 |
一、自我与逆某的交锋 |
二、自我与逆某的制衡 |
三、自我与逆某的和解 |
第二节 爱的救赎 |
一、从神爱到人爱 |
二、直面挫折与死亡 |
三、消解迷茫和孤独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10)城市想象:新世纪以来国产电影中的南京影像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产电影中南京影像的建构形态 |
第一节 宏大叙事中的民国首府 |
一、权力话语的博弈场 |
二、满目疮痍的战争地 |
第二节 微观叙事中的现代都市 |
一、市民生活的日常空间 |
二、都市底层的边缘空间 |
第二章 国产电影中南京影像对城市的文本建构 |
第一节 南京影像中的时间再现 |
一、历时性的纵向变迁 |
二、共时性的横向表征 |
第二节 南京影像中的空间再现 |
一、地域性空间:金陵城的记忆载体 |
二、跨地域空间:可移植的空间构形 |
三、异托邦空间:边缘化的异质场域 |
第三节 南京影像中的景观符码 |
一、秦淮河与长江水:江南水乡的悠长意韵 |
二、古城墙与帝王陵:六朝古都的绵延大气 |
三、折子戏与评弹曲:金陵雅音的士人风情 |
第三章 国产电影中南京影像对城市的文化建构 |
第一节 怀旧想象下的南京 |
一、金陵风物的意义重塑 |
二、南京声景的构形阐释 |
三、历史表象的怀旧消费 |
第二节 创伤表征下的南京 |
一、再现:创伤文本的影像转译 |
二、记忆:历史遗留的文化创伤 |
三、复原:现代城市的文化重建 |
第三节 身份困局中的南京 |
一、身份缔造:国族认同的政治言说 |
二、身份危机:现代个体的主体失落 |
第四章 国产电影中南京影像建构的启示 |
第一节 对南京影像建构的理性审思 |
一、城市作为叙事后景:南京影像对城市的景观化讲述 |
二、城市参与叙事之中:南京影像与城市地缘身份的互动 |
第二节 南京影像建构带来的启示 |
一、挖掘城市影像特质:呈现南京的多元意象 |
二、明确城市地缘身份:属于南京的电影书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四、21世纪的创伤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创伤理论视角下的“创伤写作”研究[D]. 冯少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创伤体验与影像救赎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研究[D]. 陈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德占三部曲”的战争创伤叙事研究[D]. 王婉儿.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为反思而铭记 ——日本女性战争与和平资料馆研究[D]. 周浔辉.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6]杜鲁门·卡波特短篇小说的创伤书写研究[D]. 王葡儿.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7]麦克尤恩小说中的家庭伦理意识研究[D]. 叶力榕. 江南大学, 2020(12)
- [8]山姆·谢泼德戏剧的创伤叙事研究[D]. 孔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救苦之心—约翰·福尔斯创伤书写研究[D]. 罗瑶.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0)
- [10]城市想象:新世纪以来国产电影中的南京影像建构研究[D]. 徐佳妮.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