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殖池海水的酸碱度(论文文献综述)
乔春戈[1](2019)在《基于大涡模拟的梯形太阳池二维数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世界能源加快向低碳、绿色、清洁化转型,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因具有分布广泛、储量巨大等特点,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盐梯度太阳池作为是一种能够长时间、大规模储存太阳能的装置,其构造简单、清洁环保,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对盐梯度太阳池的研究已成为太阳能新型利用方面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盐梯度太阳池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基本理论,开展太阳池的CFD数值模拟研究。在考虑热盐双扩散的情况下,基于已有的太阳池实验系统,建立了太阳辐射模型、热损失模型、稳定性模型,形成了大涡模拟的梯形太阳池二维数学模型,进而对增强型太阳池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以Fluent 17.2为计算平台,分别采用雷诺平均(RANS)和大涡模拟(LES)两种湍流模型,模拟了梯形太阳池的运行过程,从太阳池的中心温度、速度场分布等多角度对比研究了两种湍流模型的差异,确定了适合于太阳池微湍流现象数值模拟的湍流模型,即LES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大涡模拟模型,深入分析了梯形太阳池内的温度场、速度场、涡量场以及盐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太阳池整体温度逐渐升高,高温区由UCZ转移至LCZ;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温度呈中间高、两侧低分布,最大温差出现在NCZ下部;速度场主要分布在LCZ,呈现出明显的涡旋结构,涡旋在太阳池运行过程中发生合并与拆分;涡量场主要分布在LCZ,高涡量区对应速度梯度较大的区域;盐浓度与池水密度变化趋势相同,受盐扩散影响上下交界面处的盐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为了提高太阳池的供热温度,本文提出在池表面铺设透明薄膜和结合太阳能集热器辅助集热的两种方法,并基于大涡模拟方法,分别建立了薄膜模型和辅助集热模型,并通过Fluent中的UDF将其引入到太阳池模型,构建了增强型太阳池数学模型,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了两种强化方式对太阳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设塑料薄膜以后,太阳池表面热损失减少,LCZ温度升高,在温度下降区间,薄膜太阳池的温度下降速率略低于无膜太阳池;太阳池与辅助集热器并联后,各层温度的整体分布趋势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辅助集热太阳池温度整体高于无集热器的太阳池。太阳池技术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太阳池作为低温热源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去。本文通过算例进行了以太阳池为热源的海产品越冬养殖的经济性分析,讨论了太阳池为冬季海水养殖供热的优势所在,旨在为太阳池的实际应用提供有益借鉴。
吴荣荣[2](2019)在《全固态离子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西南印度洋热液探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年来工农业的发展,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水域中的离子检测受到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全固态离子传感器法是实现各水域中原位长期离子检测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对于深海复杂环境中的离子检测,全固态离子传感器法更显出其独特的优势。海底热液系统是海洋的巨大宝藏,蕴藏着人类生活所需的许多资源。但由于热液喷口附近化学环境恶劣,目前能用于热液离子探测的化学方法较少。因此,研发一种既能用于不同水域离子原位检测,又能用于海底恶劣环境下热液探测的全固态离子传感器,对于水域污染评估和海洋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本文利用电化学方法,以铅膜为中间层,PbSiO3为敏感膜,制备了全固态Ag/Pb/PbSiO3硅酸根离子传感器。该传感器响应机理来源于敏感膜表面与待测溶液之间可逆的离子交换反应和金属与膜之间的可逆电子交换反应。利用电子扫描电镜和电化学分析对传感器进行性能表征分析发现,传感器表面覆盖一层直径约为0.2-0.5 μm的颗粒薄膜,传感器对硅酸根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0-1-10-5M,线性拟合斜率为-33.35~-3 1.77 mV/decade,响应时间为5 s左右,电阻抗约为65Ω,重复好,对NO3-、SO42-、CH3COO-、CO32-和PO43-等多种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除此之外,Ag/Pb/PbSiO3硅酸根离子传感器体积小(直径约0.4 mm,长约2-3 cm),操作简单,易于集成,能够在野外环境下实现自容/在线式原位监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本文介绍了全固态pH、Eh、H2S和Ag/AgCl参比传感器的组装及标定方法。中国大洋341和4911在西南印度洋热液探测过程中,将该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结合商业传感器(温度、甲烷、浊度、CTD传感器)搭载在摄像拖体上,在海水深超过2000 m的水下进行连续原位探测。在已知龙热液羽状流区,pH、Eh和H2S传感器分别显示出18、49和98 mV的电位异常,表明该多参数化学传感器在热液羽状流区会出现电位异常;在西南印度洋未知区域,该传感器显示了轻微的异常,暗示该处可能存在热液羽状流。在应用过程中,所有化学传感器电位异常处都与商业传感器对应。应用结果表明,多参数化学传感器能够快速响应热液羽状流引起的海水化学环境异常,是深海热液探测的有效工具。
李英梅,李素霞,林俊良,刘云霞[3](2018)在《茅尾海特殊区域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文中指出微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选择茅尾海淡水入海口、大蚝养殖区、人类活动较频繁的村镇附近等特殊区域调查微生物的分布情况,研究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由于细菌、真菌、放线菌所需生长条件不同,细菌的分布比较普遍,而真菌及放线菌分布于沉积物的数量大于海水分布的数量。
张宏志,王晓卉,杨晓丽,宋福,丁骥[4](2017)在《河北省河鲀产业现状调查》文中提出通过实地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及分析河北省河鲀产业现状,并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加强国内河鲀品牌的培育、原种保护和良种选育、TTX的提取和应用等,以期对河北省河鲀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政府部门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林思恒[5](2016)在《皱纹盘鲍度夏死亡与高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皱纹盘鲍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近年来福建等南方海区已成为其主养区。但作为引种自北方的物种,南方皱纹盘鲍养殖产业经常出现夏季大规模死亡问题,困扰着产业的发展。初步研究表明,高温胁迫可能是引起鲍夏季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对皱纹盘鲍的度夏死亡展开生物学调查,并进行高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初步研究。本研究首次对我国福建宁德三沙湾养殖的二龄皱纹盘鲍进行一系列生物学指标的检测,包括死亡率、性腺发育情况和各项生理指标,同时记录养殖环境的环境数据。性腺指标的测定是通过检测每月性腺的面积大小计算。结果表明:度夏期间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且死亡率随温度上升不断上升,直至温度下降后,死亡率的增加才变缓,度夏期间总死亡率达到了58.58%。与此同时,鲍鱼的性腺发育程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性成熟并不是导致夏季的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发现这些指标与环境压力密切相关,尤其是度夏期间的高温和不稳定的溶解氧含量。能量代谢指标中蛋白质、糖原、游离脂肪酸、乳酸脱氢酶均有明显的月度变化,所有的能量指标都呈减少趋势;抗氧化能力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都在度夏期间先上升后下降。这些变化说明各类供能物质含量下降,机体在度夏过程中的能量大量消耗并影响正常的能量分配;机体无法保证免疫活动所需能量,导致免疫能力下降,减弱的抗氧化能力无法抵御过氧化损伤,可能导致了死亡。虽然结论未有直接证据解释皱纹盘鲍的夏季大规模死亡,但这些结果将会对研究皱纹盘鲍高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有效信息,也有助于解决养殖过程出现的问题,改善和提高度夏成活率。对贝类进行高温胁迫下生存能力的鉴定也是研究生理响应及高温适应机制等科学问题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应用一种非损伤性的心率检测方法,检测两个皱纹盘鲍养殖群体在高温胁迫条件下心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心率变化指标精确并快速比较这两个群体高温耐受能力。由于高温胁迫下皱纹盘鲍的心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符合阿伦尼乌斯公式,且心率随温度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该研究通过计算两者直线拟合拐点即阿伦尼乌斯拐点温度(ABT,Arrhenius break temperatures)指标,用以指示皱纹盘鲍温度耐受程度。以此法对高温耐性皱纹盘鲍群体和对照群体各17个个体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记录每个个体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两个群体间的ABT存在显着差异,高温耐性组的皱纹盘鲍的ABT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个体ABT指标的高低与测定个体的壳高正相关(P<0.05)。本研究首次探讨了高温胁迫下皱纹盘鲍心率变化规律,并以ABT指标分析比较了两个皱纹盘鲍养殖群体间高温耐受能力。为了解释皱纹盘鲍高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我们对高温耐性和高温敏感的两个群体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和不同胁迫处理的表达谱测序。转录组测序组装获得了96,803条Unigene,组装完整性较高。对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包括与Nr、Swiss-Prot、KEGG、COG、GO和Pfam数据库的比对,共获得26,006条注释结果。差异表达基因初步结果为:高温胁迫前后差异表达基因7,912个,高温耐性群体与高温敏感群体间差异表达基因4,933个,一龄个体与二龄个体间差异表达基因6,463个。不同的高温耐受程度、高温胁迫与否以及实验个体的年龄都是导致基因差异表达的原因。这些结果为将来的高温胁迫响应相关功能基因的确定和分子标记育种提供基础信息。
董丽[6](2009)在《养殖大菱鲆几种重要细菌性疾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病原学初步研究》文中认为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欧洲名贵海水鱼种,原产于英国,隶属于鲆科。它具有适应低水温生活,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养殖和市场潜力大等优点,相继成为欧洲各国开发的优良海水养殖鱼类之一。我国于1992年由黄海水产研究所首先引进国内,在苗种驯化、亲鱼培育、人工育苗、工厂化养殖以及人工配和饲料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后,已经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工厂化养殖,成为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的支柱性产业,为我国北方沿海的工厂化养鱼向纵深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疾病的发生已越来越频繁,尤其是细菌性疾病,已成为制约这一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限制性因素,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大菱鲆养殖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积极开展细菌性疾病病原的鉴定和病原学的研究是对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本论文主要目的是对几种养殖大菱鲆细菌性疾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其病原学的初步研究。2007年8-9月份某一大菱鲆养殖场患有红体病,患病大菱鲆主要症状为病鱼的皮下肌肉充血发红,有腹水,鳃贫血,感染后漂浮于水面,内部解剖发现其肝脏颜色正常,肾、脾中等肿大,肠壁变薄,充水。感染率几乎达到100%。从患病的鱼体体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命名为H1,为革兰氏阴性,呈杆状,具有周生鞭毛,ID32E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相似率达到99.9%,进一步对其16SrDNA序列进行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结果显示H1菌与E.tarda自然聚类,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以上结果可将H1菌鉴定为E.tarda。用该菌感染健康大菱鲆,能够引起正常大菱鲆患红体病,且感染症状与自然状态下发病症状基本一致,其半致死量为2.82×105CFU/ml,从被人工感染患红体病的大菱鲆鱼体中再次分离得到的细菌,经ID32E鉴定也亦显示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故将此病病原确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根据细菌的16S rDNA的16S rDNA 3′端和23S rDNA 5′端的高度保守区设计引物,扩增了一株大菱鲆细菌性红体病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的16S-23S rDNA间区,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测序。以迟钝爱德华氏菌的16S-23S rDNA IGS为靶区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新的迟钝爱德华氏菌的PCR检测方法,此方法可快速、灵敏的检测出红体病的主要致病菌。2008年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一种由迟钝爱德华氏菌引起的疾病时有发生,其症状是病鱼体色发黑,眼周围组织有轻微浮肿。内部解剖发现,肝脏已经萎缩,且肝脏内有大量的积水现象,鳃绝大多数充血,也有个别贫血现象,有些鳃的顶部已经溃烂。由病鱼体中分离出一株优势菌并命名为E-1,经革兰氏染色为阴性菌,杆状。ID32E生理生化试剂条自动兼人工鉴定结果为迟钝爱德华菌,相似性为99.9%,所以初步认为此种病是由一株爱德华氏菌引起的。在分子水平上测定了其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与迟钝爱德华菌聚为一支,所以将此株菌鉴定为迟钝爱德华菌(E.tarda)。其半致死浓度为1.35×105CFU/ml。患鼓眼病的病鱼单眼或双眼凸起,其眼眶周围组织充血、浮肿呈现淡红色,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鱼眼会发生暴裂、出血;病鱼上颌部发生肿大,充血发红;鳃盖区域也往往伴有充血发红现象,严重者会出现多处出血斑;病鱼有腹水现象。病鱼表现为慢性死亡。从患有鼓眼病的大菱鲆体中处分离到的一株病原菌G1,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在油镜下观察为球形状。综合该菌在形态、生理生化、ID32E和API 20NE试剂条鉴定结果、16SrDNA同源性等方面的特征,确定为酪黄肠球菌(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患白斑病的大菱鲆主要症状是棘刺变浊白,棘刺周围的组织也开始被感染,形成白斑,有的白斑连成一片。主要感染体重在0.25公斤以上的大菱鲆,4个月左右达到感染后期,数天内病症蔓延较快,此时死亡率达到100%。在几次的细菌分离中,共得到五株优势菌株B1、B2、B3、B4和B5,经过16S rDNA序列的测定分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嗜冷雪杆菌,红平红球菌、嗜冷雪杆菌和埃希氏假交替单胞菌。经人工回接感染预实验证明只有B1(枯草芽孢杆菌)和B3(红平红球菌)能够导致大菱鲆发病,初步判定此病系有枯草芽孢杆菌和红平红球菌感染所引起。
张立宝[7](2007)在《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质参数监测是工厂化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厂化养殖向自动化、大规模、高产量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针对我国工厂化养殖水质监测手段落后、自动化水平低的现状,研制了一套适合国情的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它可对水温、酸碱度(pH值)、溶解氧含量、盐度四个水质参数进行连续在线监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传感技术,建立了一种全信息化的工厂化养殖在线监测模式,它采用分布式的两级微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第二,通过分析水质各参数与鱼类生长之间的关系和水质监测的环境特殊性,给出了测量传感器的合理选择。第三,下位机系统由AT89S52单片机和其外围扩展电路组成,包括ROM、RAM、键盘输入、液晶显示、数据采集、超限报警和数据通信等功能。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强,并设有RAM掉电保护功能。将多台下位机系统通过RS485总线与上位机相连,组成监测系统。第四,应用Visual C++和C51分别对上下位机进行软件编程,设计了一套多功能、人机界面灵活的监测程序,包括键盘扫描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通信模块、数据管理模块、在线监测模块和参数设置模块。最后,对所研制的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进行的测试,验证了上述设计和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在工厂化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价值。
王法琴,张汉珍,杨秀兰,王连华,燕会东,薄学锋,苑春亭,刘金明,黄学东[8](2007)在《黄河三角洲尚海海参池塘健康养殖的水环境控制技术》文中认为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健康养殖刺参,池塘水环境的控制技术非常重要。池塘水环境的控制包括水层环境和底栖环境,控制的主要内容为盐度、溶氧和底栖硅藻等饵料生物的生长。如果池水清新,参礁能够得到阳光,底栖硅藻可以光合作用,在生长自身的同时放出氧气,这在春、秋季节很有利于海参生长。但有时池塘浮游植物多,透明度只有50cm左右,参礁几乎不见光线,这时氧气主要靠浮游植物制造,浮游植物制造的氧气主要在水的中上层,
杨富亿,李秀军,赵春生,陈渊,杨欣乔,孙丽敏[9](2007)在《对虾对内陆苏打型高盐碱水环境的适应性》文中指出采用室内单因子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水环境碱度和pH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毒性效应,探讨对虾对内陆苏打型高盐碱水环境的适应性,为移殖驯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碱度对幼虾的24 h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2.78mmol/L,24、48及96 h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94、11.89及11.65 mmol/L,生存的安全浓度(SC)为3.10mmol/L。pH对幼虾急性毒性作用的24、48、72及96 h半数致死值(LpH50)分别为9.26-8.54、9.14-8.47、9.10-8.80及9.00-8.80,生存的安全pH(SpH)为8.42-7.85。苏打型盐碱水环境中对虾对盐度的适应能力将比海水环境有所降低。认为对虾对碱度、pH的适应性以及对天然盐碱水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都不如淡水鱼类;未经过驯化的对虾尚难以适应内陆苏打型高盐碱水环境。
黄汝添,谢海平,陆勇军,吕军仪,吴金英[10](2006)在《枯草芽孢杆菌Bs-1拮抗溶藻弧菌的特性》文中认为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1)抗菌物质产生的特点及培养液的无菌滤液的抗菌谱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Bs-1生长快速,在5h内产生抗菌物质;该物质能抑制多种分离自养殖大海马Odobenus rosmarus肠道和海水的弧菌如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该物质对热、酸碱、变性剂和蛋白酶均有较好的稳定性。进一步尝试用Bs-1的含菌培养液来控制养殖海水中弧菌的数量,结果表明每升海水中加入4ml培养液(浓度为4×106CFU.ml?1)已能达到较好的抑菌效果;改变海水的pH和盐度,Bs-1培养液仍有较理想的抑菌作用。因此,Bs-1有望开发成良好的益生菌剂。
二、养殖池海水的酸碱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殖池海水的酸碱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大涡模拟的梯形太阳池二维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太阳池概述 |
1.3 国外太阳池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太阳池的实验研究 |
1.3.2 国外太阳池的理论研究 |
1.4 国内太阳池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太阳池的实验研究 |
1.4.2 国内太阳池的理论研究 |
1.5 太阳池的应用领域 |
1.6 太阳池数值模拟目前存在的问题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盐梯度太阳池物理数学模型 |
2.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2.1.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
2.1.2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2.1.3 太阳池CFD模拟的求解流程 |
2.2 太阳池数学模型假设 |
2.3 太阳池大涡模拟控制方程 |
2.4 稳定性模型与太阳辐照量模型 |
2.4.1 稳定性模型 |
2.4.2 太阳辐照量模型 |
2.5 边界热损失模型 |
2.5.1 表面边界热损失 |
2.5.2 侧壁边界热损失 |
2.5.3 底部边界热损失 |
2.6 本章小结 |
3 梯形太阳池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3.1 太阳池RANS与LES模型的对比 |
3.1.1 模型参数设置 |
3.1.2 RANS与LES模型温度分布对比 |
3.1.3 RANS与LES模型速度场分布对比 |
3.1.4 RANS与LES模型涡量场分布对比 |
3.2 基于大涡模拟的梯形太阳池数值研究 |
3.2.1 梯形太阳池温度场特性分析 |
3.2.2 梯形太阳池速度场特性分析 |
3.2.3 梯形太阳池涡量场特性分析 |
3.2.4 梯形太阳池盐梯度与密度的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增强型太阳池的数值模拟及经济性分析 |
4.1 薄膜太阳池的数值模拟 |
4.1.1 薄膜模型 |
4.1.2 薄膜太阳池模拟结果及讨论 |
4.2 辅助集热太阳池的数值模拟 |
4.2.1 辅助集热太阳池概述 |
4.2.2 太阳池辅助集热模型 |
4.2.3 辅助集热太阳池的模拟结果及讨论 |
4.3 太阳池经济性分析 |
4.3.1 太阳池能源效率分析 |
4.3.2 太阳池经济性分析算例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全固态离子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西南印度洋热液探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写清单 |
1 绪论 |
1.1 离子检测 |
1.1.1 离子检测的意义 |
1.1.2 离子检测方法 |
1.2 海底热液探测中的离子检测 |
1.2.1 海底热液系统 |
1.2.2 热液流体物理化学特征 |
1.2.3 热液流体中离子检测方法 |
1.2.4 全固态离子传感器及其分类 |
1.3 全固态离子传感器在热液探测中的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1.6 论文创新点 |
2 硅酸根离子传感器的研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溶液配制 |
2.1.3 全固态硅酸根离子传感器的制备 |
2.2 全固态硅酸根离子传感器的响应机理 |
2.3 传感器的表征 |
2.3.1 传感器膜层的SEM和EDS能谱分析 |
2.3.2 传感器的电阻抗分析 |
2.4 性能测试 |
2.4.1 传感器响应时间、响应稳定性与重现性 |
2.4.2 响应的线性范围 |
2.4.3 硅酸根传感器的pH响应 |
2.4.4 寿命 |
2.4.5 选择性 |
2.5 硅酸根离子传感器的应用前景 |
2.6 本章小结 |
3 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 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
3.2.1 Ag/AgCl参比电极的制备 |
3.2.2 pH电极的制备 |
3.2.3 Eh电极的制备 |
3.2.4 H_2S电极的制备 |
3.3 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的组装 |
3.4 传感器标定 |
3.4.1 pH传感器的标定 |
3.4.2 H_2S传感器的标定 |
3.5 小结 |
4 多参数化学传感器在西南印度洋热液探测中的应用 |
4.1 西南印度洋区域背景 |
4.2 多参数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4.3 应用结果与讨论 |
4.3.1 341应用结果与讨论 |
4.3.2 4911应用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茅尾海特殊区域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细菌在海水中的分布特征与分析 |
2.2 细菌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与分析 |
2.3 真菌在海水中的分布特征与分析 |
2.4 放线菌的分布特征与分析 |
3 结论 |
(4)河北省河鲀产业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河鲀基本情况 |
3 河鲀养殖现状 |
3.1 养殖种类 |
3.2 苗种来源及育苗量 |
3.3 养殖模式 |
3.3.1 土池养殖模式 |
3.3.2 工厂化养殖 |
3.4 养殖区域和面积 |
3.5 养殖饲料使用及疾病防控 |
3.6 河鲀销售 |
4 河鲀加工出口情况 |
5 问题及建议 |
5.1 河鲀市场流通监管 |
5.2 原种保护和良种选育 |
5.3 TTX的提取和应用技术 |
6 结论 |
(5)皱纹盘鲍度夏死亡与高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皱纹盘鲍养殖产业与度夏死亡 |
1.1.1 皱纹盘鲍养殖产业现状 |
1.1.2 皱纹盘鲍度夏死亡概述 |
1.2 海水贝类度夏死亡与高温胁迫的相关研究 |
1.2.1 海水贝类度夏死亡研究现状 |
1.2.2 海水贝类高温胁迫研究方法 |
1.2.3 海水贝类高温胁迫响应分子机制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本研究的目的 |
1.3.2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皱纹盘鲍度夏死亡的初步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环境数据监测 |
2.1.3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死亡率与生长数据 |
2.2.2 环境数据 |
2.2.3 性腺可视化指数测定结果 |
2.2.4 能量代谢指标测定结果 |
2.2.5 抗氧化能力指标测定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皱纹盘鲍高温胁迫下心率指标的生理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心率测定结果 |
3.2.2 皱纹盘鲍ABT指标的可行性分析 |
3.2.3 皱纹盘鲍ABT指标的实际应用 |
3.3 小结 |
第四章 皱纹盘鲍高温胁迫转录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转录组基本统计分析 |
4.2.2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结果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养殖大菱鲆几种重要细菌性疾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病原学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国内外养殖大菱鲆常见疾病 |
0.1.1 主要细菌性疾病 |
0.1.2 病毒性疾病 |
0.1.3 寄生虫病 |
0.1.4 营养性疾病 |
0.2 常见鱼类病原菌鉴定技术 |
0.2.1 微量多项试验鉴定系统 |
0.2.2 分子生物学方法 |
0.2.3 免疫学方法 |
0.3 鱼类疾病的研究方法 |
0.3.1 诊断 |
0.3.2 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
0.3.3 流行病学调查 |
0.3.4 病理学研究 |
0.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1 养殖大菱鲆两株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与鉴定 |
1.1 大菱鲆红体病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及鉴定 |
1.1.1 材料与方法 |
1.1.1.1 材料与试剂 |
1.1.1.2 病鱼的检查 |
1.1.1.3 病原菌的分离 |
1.1.1.4 人工感染试验及其致病原的确定 |
1.1.1.5 病原菌形态的观察 |
1.1.1.6 生理生化特征 |
1.1.1.7 16S rDNA序列的分析及其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
1.1.1.8 病原菌药物敏感实验 |
1.1.2 结果 |
1.1.2.1 病鱼检查结果 |
1.1.2.2 病原菌分离结果及形态特征 |
1.1.2.3 人工感染结果及半致死浓度的确定 |
1.1.2.4 生理生化特征 |
1.2.2.5 16S rDNA序列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1.2.2.6 菌种鉴定结果 |
1.1.2.7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
1.1.3 讨论 |
1.2 大菱鲆突眼病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 |
1.2.1 材料与方法 |
1.2.1.1 材料 |
1.2.1.2 病鱼的检查及病原菌的分离 |
1.2.1.3 人工感染试验及其致病原的确定 |
1.2.1.4 病原菌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测试 |
1.2.1.5 16S rDNA 序列分析 |
1.2.1.6 药物敏感试验及药物筛选 |
1.2.2 结果 |
1.2.2.1 患病症状及解剖检查 |
1.2.2.2 病原菌的分离结果及形态特征 |
1.2.2.3 生理生化特征 |
1.2.2.4 16S rDNA序列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1.2.2.5 人工感染试验的结果 |
1.2.2.6 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
1.2.3 讨论 |
1.3 利用165-23S rDNA 间区序列快速检测迟缓爱德华氏菌方法的建立 |
1.3.1 材料与方法 |
1.3.1.1 材料 |
1.3.1.2 菌株培养 |
1.3.1.3 16S–23S rDNA间区的PCR扩增 |
1.3.1.4 迟钝爱德华氏菌特异性PCR引物的设计和PCR扩增 |
1.3.1.5 PCR检测方法特异性的检测 |
1.3.1.6 PCR 检测方法敏感性的检测 |
1.3.1.7 PCR 检测方法的应用 |
1.3.2 结果 |
1.3.2.1 16S-23S rDNA间区序列PCR扩增结果 |
1.3.2.2 测序及序列的分析 |
1.3.2.3 特异性引物设计 |
1.3.2.4 PCR 检测方法特异性的检测 |
1.3.2.5 PCR 检测方法敏感性的检测 |
1.3.2.6 PCR 检测方法的应用 |
1.3.3 讨论 |
2 养殖大菱鲆鼓眼病病原菌酪黄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组织病理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及与试剂 |
2.1.2 致病菌的分离 |
2.1.3 石蜡切片的制备及观察 |
2.1.4 病原菌的形态的观察 |
2.1.5 生理生化测定 |
2.1.6 16S rDNA 序列分析 |
2.1.7 病原菌药物敏感实验 |
2.2 结果 |
2.2.1 流行病学特征 |
2.2.2 病原菌形态特征 |
2.2.3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2.4 生理生化测试结果 |
2.2.5 16S rDNA序列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2.6 药敏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3 养殖大菱鲆白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细菌的分离与纯培养 |
3.1.3 人工感染预试验 |
3.1.4 病原菌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测试 |
3.1.5 16S rDNA 序列分析 |
3.2 结果 |
3.2.1 感染试验结果 |
3.2.2 形态学特征 |
3.2.3 生理生化特征 |
3.2.4 16S rDNA 序列比对分析 |
3.3 讨论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水质监测在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 |
1.1.1 工厂化养殖概述 |
1.1.2 养殖中的水处理问题 |
1.1.3 水质监测的意义及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来源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的组成 |
2.1 系统的选型 |
2.1.1 分布式控制系统介绍 |
2.1.2 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模型 |
2.2 系统的基本组成 |
2.3 传感器的选择 |
2.3.1 PH值及其测量传感器 |
2.3.2 温度传感器 |
2.3.3 溶解氧传感器 |
2.3.4 盐分传感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下位机硬件设计 |
3.1 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总体设计 |
3.1.1 AT89S52简介 |
3.1.2 外围电路总体设计 |
3.2 外部RAM、ROM扩展电路 |
3.2.1 RAM芯片扩展 |
3.2.2 ROM芯片扩展 |
3.3 复位及时钟震荡电路 |
3.3.1 复位电路 |
3.3.2 时钟电路 |
3.4 数据采集电路 |
3.5 超限报警电路 |
3.6 键盘及显示电路 |
3.6.1 键盘电路及其原理 |
3.6.2 按键抖动及连击处理 |
3.6.3 显示原理及其电路 |
3.7 串口通信电路 |
3.7.1 RS-422A/RS-485总线标准 |
3.7.2 RS-485总线接口器件MAX487 |
3.7.3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下位机软件编程 |
4.1 软件开发语言及环境 |
4.2 主程序设计 |
4.3 初始化程序 |
4.4 数据采集程序 |
4.5 键盘扫描及显示程序 |
4.5.1 键盘扫描程序 |
4.5.2 液晶显示程序 |
4.6 串口通信程序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位机监测管理软件设计 |
5.1 开发工具的选择 |
5.2 系统功能介绍 |
5.3 数据库的设计及操作 |
5.3.1 数据库结构设计 |
5.3.2 ADO数据库访问技术 |
5.3.3 连接数据库 |
5.4 串行操作的设计与编程 |
5.4.1 串行通信的实现方法 |
5.4.2 串口参数设置界面设计与编程 |
5.5 参数设置界面的设计 |
5.6 监测和报警界面的设计 |
5.7 数据查询界面的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对虾对内陆苏打型高盐碱水环境的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用水的配制 |
1.2.1 基础水 |
1.2.2 碱度毒性实验用水 |
1.2.3 pH毒性实验用水 |
1.3 实验方法 |
1.4 水质分析与参数计算 |
1.5 天然水域生存能力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虾对碱度的适应性 |
2.2 对虾对 |
2.3 对虾对盐度的适应性 |
2.4 对虾对天然盐碱水环境的综合适应性 |
3 讨论与结论 |
3.1 对虾对碱度的适应性不如淡水鱼类 |
3.2 对虾对 |
3.3 苏打型盐碱水环境中对虾对盐度的适应性将下降 |
(10)枯草芽孢杆菌Bs-1拮抗溶藻弧菌的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Bs-1菌的培养和抗菌活性物质的处理 |
1.2.2 抗菌活性测定 |
1.2.3 弧菌数量检测方法 |
2 结 果 |
2.1 溶藻弧菌对Bs-1发酵液的敏感性 |
2.2 Bs-1生长曲线和抗菌活性曲线 |
2.3 抗菌活性物质对热的稳定性 |
2.4 抗菌活性物质对pH的稳定性 |
2.5 抗菌活性物质对变性剂和蛋白酶的稳定性 |
2.6 Bs-1液控制海马养殖水中弧菌的效果 |
2.7 不同盐度和pH海水条件下Bs-1液对弧菌的抑制效果 |
3 讨 论 |
3.1 Bs-1抗弧菌活性物质的产生 |
3.2 Bs-1抗弧菌活性物质的理化特性 |
3.3 Bs-1液对海水中弧菌菌群的抑制作用 |
四、养殖池海水的酸碱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大涡模拟的梯形太阳池二维数值研究[D]. 乔春戈.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2]全固态离子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西南印度洋热液探测中的应用[D]. 吴荣荣. 浙江大学, 2019(07)
- [3]茅尾海特殊区域微生物分布特征分析[J]. 李英梅,李素霞,林俊良,刘云霞. 轻工科技, 2018(06)
- [4]河北省河鲀产业现状调查[J]. 张宏志,王晓卉,杨晓丽,宋福,丁骥. 检验检疫学刊, 2017(04)
- [5]皱纹盘鲍度夏死亡与高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D]. 林思恒.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6(02)
- [6]养殖大菱鲆几种重要细菌性疾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病原学初步研究[D]. 董丽.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7]在线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的研究[D]. 张立宝. 青岛大学, 2007(01)
- [8]黄河三角洲尚海海参池塘健康养殖的水环境控制技术[J]. 王法琴,张汉珍,杨秀兰,王连华,燕会东,薄学锋,苑春亭,刘金明,黄学东. 齐鲁渔业, 2007(04)
- [9]对虾对内陆苏打型高盐碱水环境的适应性[J]. 杨富亿,李秀军,赵春生,陈渊,杨欣乔,孙丽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07(01)
- [10]枯草芽孢杆菌Bs-1拮抗溶藻弧菌的特性[J]. 黄汝添,谢海平,陆勇军,吕军仪,吴金英. 热带海洋学报, 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