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 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台州市人民政府[1](2012)在《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政发[2011]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现将《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你们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要求和有关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十二五"期末前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
刘建华[2](2010)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文中认为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政府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有效政策措施,在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做出重要贡献,并对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在丰富和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基本原理,分析其构成要素和实施成效,从体系微观运行和宏观发展两个层面进行评价,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和战略选择,确定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现阶段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重要手段,为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文在理论分析的研究方面,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概念、管理原则和功能作用,结合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运用生态经济学相关原理,丰富发展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系统、生态模型和无公害农产品物品属性等理论。在体系认识的研究方面,主要从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形成和发展入手,提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是当前中国影响最大的农业生产方式,分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中标准或规范、生产主体及制度与体系队伍三个不可或缺要素。运用实例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推行取得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等成果进行总结,对其引领中国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及形成典型模式、维护农产品产地环境、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等成效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作用。在体系运行评价研究方面,对标准体系、生产主体的实施和市场三个方面的体系微观运行层面进行评价;运用SWOT原理从优势、劣势、机遇、制约四个方面在体系宏观发展层面进行评价。其中,体系运行层面分析产地环境和产品标准制定、生产主体的实施、无公害农产品制度建设等方面影响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问题;体系发展层面分析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自身的优势和一些劣势,外部发展的良好机遇及在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制约。在对策建议和战略选择方面,从科学优化标准体系、培育生产主体和完善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运行的对策,提出以SO战略为核心战略,WO战略和ST战略为补充战略,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发展战略。通过采取科学制定产地环境质量和产品标准、分层次优化生产操作规程;扶持主体采用适宜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鼓励主体运用现代化的组织和管理理念生产、促使主体承担农产品可追溯的社会责任;切实加强服务监管能力、建立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条件的产地准出制度和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的市场准入制度等措施;探索建立维护生态环境、加强基础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带动-科学技术的保障体系,完善体系发展。分析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安全品牌创建、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现现代农业基本要求“三步走”发展战略构想的目标和要求、方式和途径及保障措施。
唐胜军[3](2010)在《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也是国家繁荣安定、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要素。农产品质量安全已不仅仅涉及到人类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农产品贸易的迅速发展,各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消费者消费观念逐渐改变,新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而近几年,农产品安全问题依旧层出不穷,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不断,并显示出一些新特点。这些都要求政府不断完善农产品安全的管理,为保障国民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尽责,研究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更具意义。本文根据发展背景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科学界定,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信息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博弈论、西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出发,分析、总结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历程、现状、动态、趋势与经验。’本文通过对中外农产品安全监管中的体系建设、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监管中的重要思路与方法等进行国内外比较,探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中的可取之处。在分析现阶段全国、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情况,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因的基础上,探讨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战略目标和新疆政府的职能定位以及新疆农产品安全政府管理体系的组织构架。进而提出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战略目标应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解决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问题。以整个农业及其产品为对象,政府推动,强制执行,以提供公共产品为中心,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二层次是增强新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农业收益和农民收入。以优势特色农业及其产品为对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以为市场提供优质农产品为中心,追求经济效益。根据总体目标,新疆农业质量安全战略必须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绿色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实施区域资源优势发展战略,确定新疆绿色农业的优势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绿色农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提升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分别从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两个方面提出完善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对策。剖析农产品安全利益相关者责权,对农业环境、功能区划、基地建设,农户、农业企业、经济合作组织等生产环节和市场、消费者的政府监管提出政府管理措施。探讨新疆政府建立农产品安全可追溯制度、绿色农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以及新疆政府建立、完善农产品(农产品)安全风险分析、预警与应急体系。认为新疆需要优先建立适合的农产品安全预警体系,构建农产品安全预警体系框架,着重建设体系中的信息源系统、预警分析系统、反应和快速反应系统,提高预防和控制农产品安全卫生的能力。又进一步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措施,健全新疆政府农业质量安全管理的支撑体系,包括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检测检验体系。提出增加投入,完善绿色农业保护措施,加大绿色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整合现有农产品(农产品)认证机构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进程。最后得出论文的主要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靳延平[4](2009)在《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乳品作为我国人均消费量增长最快的食品之一,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国奶业在高速发展,但连接发生的乳品安全事件充分暴露了生鲜乳生产环节的“短板”,奶源已成为乳业发展的瓶颈。原料乳(即生鲜乳,以下同)的质量安全攸关消费者的健康、生命,攸关公众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预期,攸关奶农及相关产业农民的收入。“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给我国奶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奶业正逐渐恢复。但长期以来积累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因此,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生鲜乳乃至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指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食品及乳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还缺乏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其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了从源头上探索消除生鲜乳质量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和措施,本文在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借鉴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实践的基础上,以我国生鲜乳需求行为的分析为切入点,探讨安全生鲜乳的供给问题,进而探讨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由于内蒙古是我国乳品生产、加工、消费的主要省区之一,呼和浩特市已被命名为“中国乳都”,因此,以呼和浩特市的消费者、奶户(场)、乳品加工企业为例,在分析内蒙古及呼和浩特市奶业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典型性。本文基于对微观经济主体——消费者的需求、奶牛养殖户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奶站的行为——的分析来把握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这一宏观命题,分别对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生产者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管理体制、检验检测体系、认证和质量追朔体系、信息体系、预警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竞争机制、技术支撑体系和服务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措施。通过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和建议:经过分析,揭示出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需要政府干预和市场手段的有机结合;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奶牛养殖方式的基本国情还将是以散养为主,我国生鲜乳重量安全政策的制定要此为基础;提高奶农组织化程度不可急于求成;我国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管理以政府部门为主,已基本构建了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为奶业通过整顿向更高层次迈进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建议全社会都要把生鲜乳生产作为一项战略资源来抓,政府在本级财政预算内安排“奶农安全生鲜乳发展基金”,分散与规模化要辩证统一,大力发展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的的养殖组织,发展无公害奶业和有机奶业,提升政府监管生鲜乳重量安全的执行力。
郑龙章[5](2009)在《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指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正在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突出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生产、加工、销售领域多个环节,其中生产环节是形成农产品质量的源头,农户生产行为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农药使用则是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茶叶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产品,是消费者喜爱的健康、绿色、天然饮料。近10年来,全球茶叶消费量以年均3%的增幅递增,中国则达到5%。在茶叶消费不断增长的同时,人们绿色消费意识日益增强,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茶叶农药残留,是目前茶叶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茶农使用农药不合理是茶叶农药残留的源头和关键。茶农使用了已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或使用了某些不合格农药产品是导致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因素。到目前为止,受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的制约,除了少量的有机茶园外,茶树上有害生物的治理仍离不开化学农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茶园农药使用量逐年提高。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对茶叶的高产优质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带来农药环境污染、茶叶农药残留等负面影响。茶农在农药使用中产生的大量外部性没有反映到茶农的私人成本中,造成农药使用的过量和低效率。本研究综合利用自然科学成果和社会科学理论,从交叉科学角度综合研究茶农生产用药行为,探讨影响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主要因素,实证分析各因子的影响程度,根据各因子影响程度的不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茶农利益的前提下,引导茶农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负外部性,以提高茶叶质量、环境质量和保证人体健康,促进我国茶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内容分9章:第1章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方法、目标。第2章对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3章总结茶叶生产中使用农药的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对农药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等负外部性进行阐述。第4章根据农户行为理论,以茶农是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前提,分析影响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各种因素。第5章分析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特征,对茶农使用农药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并对茶农安全生产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第6章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对影响福建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第7章应用Logit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福建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8章对安溪县茶叶安全生产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第9章研究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研究以福建省为例,调查了福建省主要产茶区的500户茶农,回收386份,其中有效问卷331份,经实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应用Logit模型分析影响茶农购买使用绿色或无公害农药意愿的因素。具有显着影响的因素有9个:种茶收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对绿色或无公害农药的了解、参加合作组织、茶叶生产规模、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认识、种植年限、政府绿色补贴,再次是茶叶价格、茶园生态环境。其中前面7个为正面影响,最后2个为负面影响。结果表明,茶叶收入最大化是茶农生产的主要目标,茶农使用农药也以收入最大化为导向,选择最佳的投入组合使产出最优。茶农对绿色或无公害农药的了解越多,对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认识越深,购买的意愿越强。茶农参加合作组织、生产规模扩大、种茶年限的增长和政府绿色补贴有助于扩大绿色或无公害农药的使用。当茶叶价格持续高涨时,茶农的边际收益也不断增加。茶农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茶叶生产中,为保证产量,包括农药在内的生产资料投入也相应增加。由于无公害或绿色农药价格高于一般农药,且药效缓慢,为节省成本,快速杀灭害虫,茶农可能减少使用无公害或绿色农药,而更多地使用一般农药。茶园生态环境改善,会减少农药使用,其中绿色或无公害农药也相应减少。二、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茶农实际使用农药次数(量)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具有显着影响并通过模型检验的因素有6个。依次是:(1)考虑农药使用目标因素。当茶农购买农药时最先考虑的因素是防治效果时,农药使用次数是最多的。当最先考虑的是农药价格时和农药毒性时,使用次数依次减少。当最先考虑的是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时,使用次数更少。(2)茶叶销售方式。销售方式不同,农残检测概率不同。农药残留检测的次数越多,茶农使用农药的道德风险越大,茶农使用农药次数越少。(3)种茶收入比重。种茶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越高,为保证茶叶生产取得最大效益,茶农使用农药次数越多。(4)茶农技术培训。参加了农药使用技术培训的茶农比没有参加的茶农农药使用次数减少。(5)种茶年限。茶农种茶年限越长,农药年使用次数越少。(6)农药危害认识。茶农认为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危害越轻,使用农药次数越多。根据本文研究,结合我国茶叶生产现状,为了使茶农更加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减少茶叶农药污染和降低农药残留,建议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设生态茶园,优化茶叶生长环境。发挥茶园的自然调控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条件,是实现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前提,也是绿色食品茶叶和有机茶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二是加强茶农教育培训,提高农药知识水平。加大对无公害或绿色农药的宣传力度,多举办农药使用技术培训,组织茶农(尤其是新手)参加培训,提高茶农科学、合理、安全用药水平。三是进一步优化茶产业组织,提高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扩大茶叶经营规模,提高茶业产业化水平。推广茶业合作社和“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四是大力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规范茶叶生产行为。在制订和完善茶叶标准体系的前提下,全程推行标准化生产,在种植过程中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五是充分发挥政府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完善茶叶市场。补贴手段对激励农户采用无公害或绿色农药是有效的,要充分利用政府公共服务功能,发挥政府在推动茶叶安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适当增加投入,建立茶叶安全生产者补贴制度。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加强检测,确保消费安全。
尤晓林[6](2009)在《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WTO后过渡期”,一些经过三年适度保护的产业领域将陆续结束过渡期,开始到达“入世”承诺的终极目标。在农业领域,我国步入“WTO后过渡期”以后,WTO规则下的农产品贸易要求各国只能通过有限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不能或尽量减少非关税使用。而随着各国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逐步放开,和各个区域农业政策不同而导致农产品国际贸易不能完全按照自由贸易原则进行,随着加入WTO农产品贸易和市场更加开放,我国农产品整体竞争力的降低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着各种压力和风险。本文以“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为题对黑龙江省在“WTO后过渡期”的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即从WTO规则解读和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研究出发,以国内外相关理论为基础,研究区域农产品出口与WTO规则应用,根据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及政策体系现状,建立黑龙江省农产品的WTO农业政策干预模型,并以设置不同参数组的方式,对黑龙江省粮食、畜牧产品和果蔬产品出口政策的评价实现良好的适应性和拟合优度,并根据模型预测和评价,针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相关政策和措施调整,提出建议。通过对WTO相关规则阐述与解释,国内外应对措施和相应效果与政策调整,结合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实际状况,分析黑龙江省运用这些规则和措施的效果,并且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模型实证考查政策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贸易的影响,并在实证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分别从理论基础、宏观政策分析、黑龙江省省情、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模型实证与政策建议等几个层次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主要讨论贸易政策与格局演变下,世界各国的应对措施和效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参考,提出本文的逻辑框架,并着重谈论农业协议产生过程和主要内容,其次,对包括中国农业政策在入市后的调整与适应,应用规则前提下国内农业的支持内容与作用,与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不同与对比在内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历史分析和国内外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和完善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相应对策措施。再次,在前几部分中的理论阐述和中国应对农业开放对策措施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实际进行实证,并且通过建立出口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量了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效率,通过政策干预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考查了建立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是全文总结和对策建议,主要对以上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进行总结和概括,提出利用规则前提下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相关对策措施。本文系统地对WTO规则、WTO后过渡期的特征、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区域政策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国内支持、财政补贴、市场准入和动植物卫生为重点,分析了我国在WTO后过渡期政策层面调整应对复杂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其中分析了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提出应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和黑龙江省的比较优势,打好品牌战略。利用黑龙江省的土地和水资源优势及气候条件,发展本省的支柱产品出口,如黑龙江的大豆产业可以利用我国特殊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加强农产品贸易加工产品的出口。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是提升产品质量与竞争力,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增强农产品加工环节,加强农产品出口贸易是一项既扩大出口又解决过多剩余劳动力资源的好方法。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边境贸易,进一步开发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的边境贸易及非洲国家的市场。中俄有着超过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交通运输条件便捷,地缘优势突出。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日趋活跃,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对俄出口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并有利于进一步开发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潜力。建立健全农产品出口质量监管体制。现行的出口农产品质量管理体制仍存在多头管理、分而治之的现象。如畜禽产品,出口过程中国内的商检部门要检测检疫,畜牧部门也要检测检疫,而且部门之间宽严不同,标准不一。这种多头检、重复检、矛盾检的做法,不仅令出口企业左右为难,增加不必要的负担,而且使出口产品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是扩大农产品贸易强化硬件和改善软件的需要,条件成熟时可在俄境内选择适宜地点建立仓储基地或批发中心,同时发展果蔬产品的加工业务,开发果汁、罐头及各类深加工产品,提高对俄出口农产品的附加值。建立健全应对预警机制。健全应对预警机制可以及时指导企业改进生产,提高产品质量,规避出口风险,改进企业管理和积极参加应诉工作,以确保黑龙江省出口贸易发展。本研究从区域农业品出口政策调整的角度来分析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不仅局限于对作为外因的WTO规则的解读,还进一步对显着影响区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区域政策制度的演变和调整进行分析。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上,由于政策及其效应研究问题的性质,大量引入定性变量,以点带面,构建出完整并且真实的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政策干预的影响,建立干预分析模型,研究农产品出口问题,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预测。
李铜山[7](2008)在《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作为一个“天大的事”,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高度重视和急切解决的问题。就中国来说,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食品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事实,政府相关政策措施成效不够明显的情况,以及笔者的调查都表明,目前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方面正面临着高关注度、高期望值与低发展水平、低满意度并存的不和谐状况,已经凸显出监督管理、信息披露、质量追踪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而要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问题,绝对不能仅仅满足于个案治理,而需要从根本上分析和反思。通过分析和研究笔者发现,中国还没有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其症结之所在,是因为没有建立起健全的长效机制和完善的支撑体系。也正是基于此,本论文借助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无缝隙组织理论等多种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归纳与反馈相结合、案例分析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问题,全面拓宽相关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探寻中国推进和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路径取向和对策建议。本论文共分10章对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具体的结构安排和基本内容如下:第1章为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指出了对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深度分析之不足,以及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之匮乏,点明了要在明确研究思路、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问题开展深度分析和专题研究。第2章为理论研究。主要诠释了与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相关的一些概念,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博弈论、机制设计理论、无缝隙组织理论等理论基础,阐释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内在机理以及必要性和紧迫性,为。中国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第3章为现状分析。主要阐述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缘起和发展,洞察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发展现状,剖析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障碍性因素和风险因素,论述了中国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的集中体现及致因分析,找出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还缺少完善的支撑体系和健全的长效机制,进而说明必须将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作为推进中国开展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第4章为市场失效分析。主要进行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外部性问题分析和公共物品问题分析,在运用相关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解析和阐释的基础上,论述了这些问题的主要表现、不良后果和应对措施,阐明了这些问题同时存在且都能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进而揭示出中国要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必须引入非市场化的政府监管手段。第5章为博弈分析。主要进行了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合法安全生产者与潜在非法不安全生产者行为、政府执法者与生产者行为的博弈分析,洞察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中各方利益的着眼点,阐明了各种参与者行为方式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不同影响,还进行了一些理性化的思考、讨论和启迪,进而揭示出中国要推进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必须由政府出面强化监管。第6章为国外借鉴。主要阐述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要做法、基本评价、理念和启示以及经验借鉴,查找了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中的明显缺憾,以便洋为中用地学长补短。第7章为长效机制建设研究。主要阐释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各种长效机制的涵义和设计要求,列举了国内试图形成这些长效机制的典型个案,解析了这些长效机制的设计目的或目前存在问题,阐述了这些长效机制的建设途径,力争形成一些隐性化、制度化了的方法,使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长久的生机和活力。第8章为支撑体系建设研究。主要阐释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各种支撑体系的涵义和设计目的,分析了支撑体系构建与长效机制设计之间的照应关系,阐明了现实中存在的缺憾,提出了各种支撑体系的建设思路,力争形成一些显性化、系统化了的构架,使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支撑的强劲和坚实。第9章为案例分析。主要以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为例,介绍了示范区概况、建设路径选择、建设运行模式和建设成效,透视了示范区建设运作情况,说明了示范区建设运行模式正是在设计和建设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示范区建设路径选择正是在构架和建设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支撑体系,从而为本论文的主题观点提供佐证实例。第10章为结论和建议。主要归纳了本研究的重要结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运筹科学的建设规划,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促成明晰的协调体制,探索耦合的监管方式,寻求创新的发展思路,实施得力的配套措施等。最后,还进行了研究总结,指出了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以“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为研究宗旨,争取在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等方面都有新创意。归纳出来,本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有所创新:一是从新的研究视角为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架构了新的研究框架:二是全面构建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博弈分析体系;三是系统地提出和阐释了建设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的构想及方略。
袁新华[8](2008)在《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虾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渔业产业,虾类产品的捕捞和养殖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虾类产品的加工和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水产业中非常重要的高价值产品。近年来,世界虾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进出口贸易活跃,贸易量增长迅速,已经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虾类产品也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汇的主要水产品之一目前世界虾类生产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虾类产品的消费则集中在发达国家。由于虾类生产主要依赖自然资源条件和日益发达的养殖技术进步,而世界虾类产品消费市场相对比较集中,世界各虾类主要生产国之间的竞争表现得非常激烈;在虾类产品国际贸易方面,由于发达国家不断打着各种旗号对自由贸易进行限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反倾销诉讼成为了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虾类产品出口贸易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虾产业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2002年,欧盟由于虾类产品质量问题对我国出口虾类产品进行了禁运;2004年,美国对我国暖水虾产品销售提出了反倾销诉讼,我国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度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虾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问题也引起政府部门和业内专家的重视。本文旨在分析评价我国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现状,探讨我国虾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种因素,借鉴世界主要虾类生产国的发展经验,寻求扩大我国虾产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我国虾产业可持续和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我国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对于指导我国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水产养殖学原理,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以及抽象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虾产业的生产、贸易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除导言外,分七章,按逻辑顺序对我国虾产业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在导言部分,首先提出了研究问题,阐明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回顾及评述了国内外农产品和水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研究进展,说明了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最后介绍了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一章回顾了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以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对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第二章分析了世界虾产业的生产现状和贸易格局,分析了世界虾类生产的主要地区和世界重要的虾类进出口贸易国和地区。说明了世界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主要特征,阐明了中国在世界主要虾类生产和贸易中的地位。第三章分析了中国虾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现状及特征,指出了中国虾类产品生产的主要特征和在国际贸易的特征变化。第四章先对研究比较优势的指标和计算方法进行了回顾,然后对中国虾产业在区域比较优势和总体比较优势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计算和分析,在与亚洲主要虾类生产国的比较基础上,通过对地区专业化、显示性比较优势、可比净出口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和比较分析,对我国虾产业的区域和总体比较优势进行了评述,还对我国虾类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说明了我国虾类产品比较优势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虾产业不具有明显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其资源禀赋系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地区专业化程度均较低,但近年来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与东南亚虾类主要生产国相比,中国虾类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不是最高的,处于中间偏前的位置,且近年来,中国虾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表现为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中国虾产业的虽然比较优势不明显,但具有较强的潜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第五章对影响我国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应用钻石模型,在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和政府等因素进行了优势和劣势分析,指出了影响我国虾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第六章介绍了国外虾类主产国的主要产业发展经验,分别对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等国的虾产业发展特点和主要产业扶持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虾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第七章在前面章节对我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分析基础上,对如何发挥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比较优势,扩大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虾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陈健[9](2009)在《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更加突出。恩格斯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累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这种急功近利的生产方式完全是现代产业生产的真实写照。它建立在对自然界的单方面索取和掠夺上,因而生产越发展,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严重。科学技术的片面发展和应用,使这种破坏变本加厉。发展绿色产业就是对人类自身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产生的严重后果的深刻反思结果。我国绿色产业不仅肩负着确保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等经济重任,更承载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非经济重任。自然资源禀赋及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绿色产业发展的道路。绿色产业的提出是为解决我国产业发展中面临的自然资源短缺、产业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而提出的新的发展模式,是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以适应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产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其目标体现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取向,是时代的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本文阐述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导论和第七章结论之外,第二、三、四章着重理论研究,第五、六章着重现实分析。内容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为导论,阐述课题研究背景,分析国内外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在疏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绿色产业的内涵,为论文进一步实证及提出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提供理论基础和分析角度;第二章绿色贸易壁垒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双刃剑”为切入点,分析绿色壁垒产生的背景原因,国际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得出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壁垒的必然选择,也是唯一的出路的结论;第三章系统阐述了绿色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产业代谢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和物质循环理论;第四章立足于绿色产业的划分,阐述绿色产业链的内涵、耦合关系、运行机制和监控体系建设;第五章阐述我国绿色产业,包括绿色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评价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六章以珠三角地区为实例,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绿色产业发展进行具体分析,并运用MATLAB程序计算珠三角地区2001年-2005年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状况,得出珠三角在五年间生态赤字稍有好转,并有良性发展的趋势,但目前仍处于“低承载、低足迹、高赤字”的不可持续状态。提出建议如下:(1)继续控制人口的增长;(2)减少经济开发过程中对耕地的占用,合理开发未利用土地:(3)采用生物高新技术,提高自然资源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4)继续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5)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的建议:第七章为全文的总结和展望。本文可能的创新主要是:1、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本文以经济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总体描述绿色产业链运作机理的基础上,分别从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研究了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并结合实证分析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具体构想,从而系统地构建了我国绿色产业的研究框架;2、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珠江三角洲的个案资料为例,运用生态足迹等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3、注重应用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本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我国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并从总体上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试图提升本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
孙志敏[10](2008)在《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尽管中国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但伴随着渔业的迅速发展,与水产品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仍频繁发生,不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也严重影响了中国水产品出口信誉和竞争力。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促进中国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在总结中国养殖水产品生产、经营、消费等各环节监管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食品科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质量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工具,对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论文在回顾水产品质量管理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总结了水产品质量管理的一般规律,指出水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消费者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生产经营的集约程度相适应。并进一步提出了水产品全面质量管理(FPTQM)理论,即建立贯穿水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经济、高效的质量管理手段,实现质量管理效果最大化与成本最小化的有机统一。经综合分析,提出了中国现阶段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目标:即以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大力发展无公害水产品的同时,积极提倡发展绿色水产品和有机水产品,以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水产品更高的质量安全要求及提升中国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文概括了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取得的主要成绩,详细分析了目前在水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如标准化发展滞后、认证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文中以青岛市为例,对消费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需求行为和生产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供给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当前消费者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但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了解还有待进一步深化。生产者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是很强,对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认识还未达到应有的高度。本文还介绍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总结了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实施“从养殖场到餐桌”的一体化管理;采取公开与透明的工作方式;推进水产品质量标准的国际化;加强信息交流等。通过对水产品质量管理理论与国外管理实践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我国国情和渔业发展现状,本文提出了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和相关政策措施。提出应创新管理模式,构建统一协调、分工明确的食品(含水产品)管理机构——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应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管理法律保障体系、质量标准体系、检验监测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建议设立一星级安全食品、二星级安全食品、三星级安全食品的质量标准认证体系)、科技支撑体系、信息交流体系和安全预警体系;应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可追溯管理制度、社会信用制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实施品牌战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强水产品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源、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本文还对青岛市加强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有关政策措施提供了经验支持。综上所述,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构建完善的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设想;提出了水产品全面质量管理(FPTQM)理论和由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的管理新模式;另外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还针对中国水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的实际,提出了科学、实用的质量标准体系。
二、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 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 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2)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萌芽与发展 |
1.2.2 世界主要国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研究 |
1.2.3 中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发展 |
1.2.4 中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总体思路与框架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资料来源 |
1.5 主要特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理论分析 |
2.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内涵和外延 |
2.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概念和特点 |
2.1.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管理原则 |
2.1.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功能作用 |
2.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4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理论发展 |
2.3.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原理 |
2.3.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生态系统 |
2.3.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生态模型 |
2.3.4 无公害农产品的物品属性 |
第三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3.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3.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探索和形成 |
3.1.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发展 |
3.1.3 中国农产品主导生产方式的分析 |
3.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标准体系分析 |
3.2.1 产地环境的管理与标准 |
3.2.2 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与标准 |
3.2.3 生产过程的管理与标准 |
3.2.4 产品的质量标准 |
3.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体组成结构分析 |
3.3.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体类型分析 |
3.3.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主体比例构成及发展趋势 |
3.4 制度和体系队伍的建设情况分析 |
3.4.1 工作制度建设 |
3.4.2 体系队伍建设 |
第四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绩效分析 |
4.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取得的成果 |
4.1.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特点的形成 |
4.1.2 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
4.1.3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快速提升 |
4.2 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态势分析 |
4.2.1 组织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分析研究 |
4.2.2 市场化发展的分析 |
4.2.3 产业化发展成效的实例分析 |
4.3 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典型模式的形成 |
4.3.1 都市无公害农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
4.3.2 综合农场产业化生产模式 |
4.3.3 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
4.3.4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的产业化生产模式 |
4.4 生态环境作用和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黑龙江农垦红兴隆分局为例 |
4.4.1 黑龙江农垦红兴隆分局基本概况 |
4.4.2 红兴隆分局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主要措施 |
4.4.3 取得的成效 |
4.4.4 红兴隆分局产地环境评价 |
第五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运行评价分析 |
5.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的运行分析 |
5.1.1 标准体系建设的整体情况分析 |
5.1.2 标准体系运行作用和效果的分析 |
5.2 生产主体的实施效果分析 |
5.2.1 生产主体实施的现状分析 |
5.2.2 实证分析1——无公害农产品申报材料现状分析 |
5.2.3 实证分析2——生产者对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评价分析 |
5.3 无公害农产品市场情况的分析 |
5.3.1 无公害农产品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
5.3.2 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六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运行的对策 |
6.1 科学优化标准体系,提升标准科技水平 |
6.1.1 深入研究,科学制定产地环境质量和产品标准 |
6.1.2 分层次优化生产操作规程,增强标准针对性应用 |
6.2 培育生产主体,引领中国现代农业生产 |
6.2.1 因地制宜,扶持主体采用适宜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
6.2.2 提高服务能力,鼓励主体运用现代化的组织和管理理念生产 |
6.2.3 加强引导,促使主体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农产品可追溯 |
6.3 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可持续发展 |
6.3.1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切实提高服务监管能力 |
6.3.2 建立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为条件的产地准出制度 |
6.3.3 推行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的市场准入制度 |
第七章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选择与构想 |
7.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SWOT 分析 |
7.1.1 优势(Strengths) |
7.1.2 劣势(Weaken) |
7.1.3 机遇(Opportunities) |
7.1.4 制约(Threats) |
7.2 构建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选择与保障 |
7.2.1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选择 |
7.2.2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保障要求 |
7.3 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战略构想 |
7.3.1 创建无公害农产品国家安全品牌阶段 |
7.3.2 全面实施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阶段 |
7.3.3 实现现代农业基本要求的发展阶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政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 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管理的基本概念 |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济学特征 |
2.3 政府经济学:政府干预的基础 |
2.4 政府在管理中的职能 |
2.5 政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问题 |
第3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国际比较分析 |
3.1 农产品(食品)安全政府管理模式 |
3.2 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 |
3.3 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3.4 国外政府加强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经验对新疆的借鉴意义 |
第4章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分析 |
4.1 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4.2 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因分析 |
4.3 案例分析 |
第5章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
5.1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机构及职能现状分析 |
5.2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现状分析 |
5.3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监管措施 |
第6章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的总体构想与管理体制 |
6.1 新疆政府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总体目标 |
6.2 总体构想和策略 |
6.3 实施统一监管模式 |
6.4 新疆农产品安全政府管理体系的组织构架 |
6.5 建立新疆政府农产品(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
第7章 政府对生产源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
7.1 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管理 |
7.2 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 |
7.3 突出安全农产品基地管理 |
7.4 政府对农产品(食品)生产者的监管 |
7.5 推广支持安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
第8章 政府对市场、消费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
8.1 政府市场治理模式的选择 |
8.2 市场准入 |
8.3 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 |
8.4 政府引导农产品安全消费 |
8.5 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
8.6 案例:谁让"三聚氰胺"如此猖狂 |
第9章 构建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和信息系统 |
9.1 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意义重大 |
9.2 新疆主要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建设 |
9.3 新疆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内容建设 |
9.4 政府推动农产品追溯制度 |
9.5 建立新疆农产品安全信息系统 |
9.6 社会和舆论的监督 |
第10章 构建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与应急系统 |
10.1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 |
10.2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体系 |
10.3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机制 |
10.4 典型案例 |
第11章 新疆政府农业质量安全管理支撑体系建设 |
11.1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政策体系 |
11.2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 |
11.3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 |
11.4 增加投入,完善农业保护措施 |
11.5 加大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
11.6 建立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
11.7 整合现有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职能 |
第12章 结论 |
12.1 主要结论 |
12.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1.4.1 研究特色 |
1.4.2 研究的创新 |
2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动态 |
2.1 有关乳制品安全的研究进展 |
2.1.1 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
2.1.2 食品质量安全特性与质量控制 |
2.1.3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
2.1.4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者行为研究 |
2.1.5 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管理研究 |
2.2 有关饲料营养与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
2.2.1 生鲜乳质量与饲料营养的关系 |
2.2.2 提高生鲜乳质量的营养调控技术进展 |
2.2.3 影响生鲜乳质量安全的营养因素 |
2.3 有关农户行为的研究 |
2.3.1 集中在农户是否理性的争论上 |
2.3.2 对农户的某一具体行为及其影晌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
2.4 有关乳及乳制品市场的研究 |
2.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2.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2.5 有关博弈论及其应用的研究 |
2.6 有关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
2.6.1 国外的研究 |
2.6.2 国内的研究 |
2.7 小结 |
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依据 |
3.1 基本概念 |
3.1.1 食品安全 |
3.1.2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与安全食品 |
3.1.3 有关牛奶的几个概念 |
3.1.4 行为主体 |
3.2 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及政府管制 |
3.2.1 政府行为的经济学依据 |
3.2.2 关于市场失灵及如何矫正的理论分析 |
3.2.3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
3.2.4 生鲜乳质量安全市场失灵的政府干预与市场手段 |
4 国外生鲜乳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4.1 有关国家生鲜乳质量保障体系 |
4.1.1 美国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2 加拿大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3 欧盟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4 法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5 荷兰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6 英国乳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7 日本生鲜乳及乳制品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
4.1.8 印度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
4.2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与欧盟、美国等的兽医管理体制 |
4.2.1 OIE 的官方兽医制度 |
4.2.2 美国的兽医管理体制 |
4.2.3 欧盟的兽医防疫体制 |
4.2.4 澳大利亚的政府兽医管理制度 |
4.3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比较 |
4.3.1 中外原奶质量安全管理的共同特征 |
4.3.2 中外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不同之处 |
4.3.3 我国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 |
5 消费者对生鲜乳质量安全及有关事项的需求行为分析 |
5.1 调查设计 |
5.2 样本特征描述 |
5.3 对政府的评价情况 |
5.4 消费者对企业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评价 |
6 奶户对生鲜乳质量安全的控制行为分析 |
6.1 数据来源 |
6.1.1 样本点的选择 |
6.1.2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 |
6.1.3 样本特征描述 |
6.2 奶牛养殖基本情况 |
6.2.1 养殖户奶牛购买情况 |
6.2.2 奶户奶牛养殖规模情况 |
6.2.3 奶户奶牛饲养管理情况 |
6.2.4 饲料使用情况 |
6.3 对奶牛养殖技术的掌握运用情况 |
6.4 对兽药的认知及使用状况 |
6.4.1 奶户对兽药效果的认知情况 |
6.4.2 兽药的来源及使用状况 |
6.5 对政府及社会服务的要求情况 |
6.6 对奶业风险的认知情况 |
7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7.1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
7.1.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机构及职能划分 |
7.1.2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现状 |
7.1.3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 |
7.1.4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 |
7.1.5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现状 |
7.1.6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
7.1.7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体系的现状 |
7.1.8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的现状 |
7.2 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7.2.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的问题 |
7.2.3 生鲜乳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
7.2.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体系存在的问题 |
7.2.5 生鲜乳质量安全信息体系存在的问题 |
8 完善我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措施 |
8.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8.1.1 加强配套法律建设工作及食品安全保障体制建设 |
8.1.2 加强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 |
8.2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 |
8.3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8.4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
8.4.1 建立全国性有效实时监控监测网络体系 |
8.4.2 检测资源、检测结果共享 |
8.4.3 建立第三方中立检验机构和完善牛奶质量一价格体系 |
8.5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认证和质量追溯体系建设 |
8.6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信息体系建设 |
8.6.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机制 |
8.6.2 加大生鲜乳质量安全的宣传力度 |
8.7 生鲜乳质量安全预警机制建设 |
8.8 生鲜乳质量安全利益分配机制建设 |
8.9 建立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的理性竞争机制 |
8.10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
8.10.1 加快良种繁育,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
8.10.2 加紧奶源基地建设,提高奶产品质量 |
8.10.3 大力支持乳品企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和科技创新 |
8.10.4 大力发展优质饲料饲草生产,建立奶牛饲料生产基地 |
8.10.5 加强奶牛的科学饲养管理 |
8.11 生鲜乳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
8.11.1 制定奶业保护政策 |
8.11.2 制定相关的政策,优化投资环境 |
8.11.3 完善奶牛疫病防治体制建设 |
8.11.4 建立有效的市场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 |
8.11.5 加强奶业行业协会的作用,确保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 |
9 结论和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1 消费者对牛奶质量安全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行为调查 |
附录2 奶户(场)的质量安全管理行为调查 |
附录3 我国乳品加工相关安全标准目录(征求意见稿) |
参考文献 |
(5)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目标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的含义 |
1.2.3 研究目标 |
1.2.4 研究关键问题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特色和创新 |
2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相关文献综述 |
2.1 食品安全相关理论与研究 |
2.1.1 “柠檬市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2 交易费用理论 |
2.1.3 食品安全理论 |
2.1.4 农户行为理论 |
2.1.5 经济组织与标准化 |
2.2 茶叶农药使用研究 |
2.2.1 农药使用的历史 |
2.2.2 茶叶农药使用与残留 |
2.2.3 茶叶农药残留来源 |
2.2.4 茶叶农药残留标准 |
2.2.5 茶叶农药残留降解 |
2.3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与茶叶安全生产研究 |
2.3.1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与茶叶安全生产 |
2.3.2 安全茶叶生产认证 |
2.3.3 茶产业组织 |
2.3.4 茶叶品牌 |
2.4 文献综述的启示与借鉴 |
3 茶叶生产中农药使用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及趋势 |
3.1 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概况 |
3.1.1 中国茶叶生产概况 |
3.1.2 中国茶叶消费概况 |
3.1.3 中国茶叶生产与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茶叶生产中农药使用的历史 |
3.3 茶叶生产中农药使用的现状 |
3.3.1 茶树害虫防治的基本方法 |
3.3.2 茶树害虫防治的最重要方法----化学农药防治 |
3.3.3 茶叶不同品质等级对农药及其使用的要求 |
3.4 茶叶生产中农药使用存在的问题 |
3.4.1 对农药使用负外部性的忽视 |
3.4.2 茶农使用农药不够科学 |
3.4.3 农药使用管理难度大 |
3.5 茶园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 |
3.6 茶叶生产中农药使用的趋势 |
3.6.1 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更多使用绿色或无公害农药 |
3.6.2 大力发展使用生物农药,成为茶园农药使用新趋势 |
3.7 本章小结 |
4 茶农行为理论及使用农药行为的影响因素 |
4.1 农户行为理论 |
4.1.1 农户行为理论主要学派 |
4.1.2 农户模型 |
4.2 茶农行为主要特征 |
4.2.1 茶农行为的理性化 |
4.2.2 茶农行为的社会化 |
4.2.3 茶农行为的相对稳定性 |
4.3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影响因素 |
4.3.1 茶农个人因素 |
4.3.2 市场经济因素 |
4.3.3 生态环境因素 |
4.3.4 产业组织与规模 |
4.3.5 茶叶生产标准化程度 |
4.3.6 茶叶生产安全管理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5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博弈分析 |
5.1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分析 |
5.1.1 茶农使用农药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 |
5.1.2 茶农使用农药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
5.1.3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存在路径依赖 |
5.2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博弈分析 |
5.2.1 茶农与消费者的博弈 |
5.2.2 茶农与政府的博弈 |
5.2.3 茶农之间的博弈 |
5.3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与绿色生产补贴 |
5.3.1 茶业绿色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 |
5.3.2 茶业绿色生产补贴的模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福建茶农使用农药行为调查分析 |
6.1 福建省茶叶生产概况 |
6.2 福建茶农使用农药行为的问卷调查 |
6.2.1 调查问卷设计 |
6.2.2 样本的选择 |
6.2.3 研究与整理方法 |
6.3 福建茶农使用农药行为描述性分析 |
6.3.1 茶农的基本情况 |
6.3.2 茶农农药基本知识 |
6.3.3 茶农购买农药情况 |
6.3.4 茶农使用农药情况 |
6.3.5 茶叶农药检测与农药残留情况 |
6.4 本章小结 |
7 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福建为例 |
7.1 茶农使用不同类型农药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1.1 影响因素假定 |
7.1.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 |
7.1.3 模型计算:应用SPSS软件 |
7.1.4 结果与分析 |
7.2 茶农实际使用农药数量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7.2.1 回归模型建立:Y =α_0 +α_1Z + u |
7.2.2 模型的计算:应用皮尔逊相关法、向前逐步线性回归法 |
7.2.3 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福建安溪茶叶安全生产的案例分析 |
8.1 安溪县茶叶生产概况 |
8.2 安溪县茶叶安全生产的案例调查分析 |
8.2.1 建设生态茶园 |
8.2.2 探索创新茶产业组织 |
8.2.3 充分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建设生态茶园,优化茶叶生长环境 |
9.2.2 加强茶农教育培训,提高农药知识和技术水平 |
9.2.3 创新茶产业组织模式,提高茶业产业化水平 |
9.2.4 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茶叶生产行为 |
9.2.5 充分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完善茶叶市场 |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茶农使用农药行为调查问卷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6)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论文结构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2 WTO 农业框架评述 |
2.1 经济全球化与WTO 的概述 |
2.1.1 WTO 农产品贸易规则发展沿革 |
2.1.2 关贸总协定有关农产品贸易的缺陷 |
2.1.3 乌拉圭回合中的农产品贸易谈判 |
2.2 WTO 农产品贸易规则框架的基本内容与主要内涵 |
2.2.1 WTO《农业协定》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2.2.2 WTO《农业协定》三大支柱的内容 |
2.2.3 WTO《农业协定》的规则、义务和实施时间 |
2.3 中国加入WTO 关于农业问题的主要承诺 |
3 WTO 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
3.1 中国现行农产品贸易体制、政策及目标 |
3.2 WTO 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 |
3.3 加入WTO 与中国农业及贸易政策调整 |
4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 |
4.1 农业与国内支持政策 |
4.1.1 农业政策的一般理论 |
4.1.2 农业是一个需要政策扶持的特殊产业 |
4.2 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国内外比较 |
4.2.1 中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现状 |
4.2.2 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比较 |
4.3 WTO 规则下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改革与调整 |
4.3.1 加大力度,增加国家对农业的预算 |
4.3.2 以WTO 规则为导向,优化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结构 |
4.3.3 对“绿箱政策”支持的项目应择优重点扶持 |
5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实证分析 |
5.1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现状及分析 |
5.1.1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现状 |
5.1.2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出口实证分析 |
5.2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现状及分析 |
5.2.1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现状 |
5.2.2 黑龙江省主要畜牧养殖产品出口实证分析 |
5.3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现状及分析 |
5.3.1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现状 |
5.3.2 黑龙江省主要果蔬副产品出口实证分析 |
5.4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5 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效率评价 |
6.1 “WTO 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干预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
6.1.1 黑龙江省农产品的WTO 农业政策干预模型的机理分析 |
6.1.2 模型的相关假设与参数设定 |
6.1.3 预测及模型质量评价 |
6.1.4 小结 |
6.2 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6.2.2 评价目的 |
6.2.3 指标筛选 |
6.2.4 畜牧业产业链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3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6.3.1 层次分析法对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2 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结果的评价 |
6.3.3 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 |
7 基于WTO 规则的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对策 |
7.1 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积极扶持优势农产品出口 |
7.2 发展“三高”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 |
7.3 进一步增加“绿箱”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 |
7.3.1 增加“绿箱”投入 |
7.3.2 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私人资本和外资进入农业领域 |
7.4 积极利用WTO 贸易规则,努力开拓新的出口市场 |
7.5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系统 |
7.6 加快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建设 |
7.7 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
7.7.1 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全面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质量 |
7.7.2 加强磋商和谈判,合理运用规则 |
7.7.3 建立一批外向型农业生态示范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 |
7.7.4 提高产品质量,走发展品牌的道路 |
7.8 健全黑龙江省农产品检验检疫体系 |
7.9 黑龙江省主要出口农产品的具体对策 |
7.9.1 玉米 |
7.9.2 大豆 |
7.9.3 水稻 |
7.9.4 畜产品 |
7.9.5 蔬菜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
1.2.2 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监管必要性研究 |
1.2.3 食品(食用农产品)生产者的安全动机、成本和效益研究 |
1.2.4 食品(食用农产品)消费者的安全行为研究 |
1.2.5 政府监管食品(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研究 |
1.2.6 既有相关研究评述 |
1.3 本论文研究来源、假设和思路 |
1.3.1 研究来源 |
1.3.2 研究的基本假设 |
1.3.3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 本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 |
1.4.1 论文结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可能的创新 |
2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相关概念诠释 |
2.2.1 食用农产品 |
2.2.2 食用农产品安全 |
2.2.3 安全食用农产品 |
2.2.4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 |
2.2.5 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 |
2.2.6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
2.2.7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支撑体系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外部性理论 |
2.3.3 公共物品理论 |
2.3.4 博弈论 |
2.3.5 机制设计理论 |
2.3.6 无缝隙组织理论 |
2.4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内在机理 |
2.4.1 产前环节 |
2.4.2 产中环节 |
2.4.3 产后环节 |
2.5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2.5.1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客观必要性 |
2.5.2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现实重要性 |
2.5.3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时间紧迫性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
3.1 引言 |
3.2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缘起和发展现状 |
3.2.1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缘起和发展 |
3.2.2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发展现状 |
3.3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
3.3.1 资源障碍 |
3.3.2 规模障碍 |
3.3.3 市场障碍 |
3.3.4 成本障碍 |
3.3.5 贸易障碍 |
3.3.6 素质障碍 |
3.4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风险分析 |
3.4.1 国内生产困扰 |
3.4.2 国外市场风险 |
3.5 中国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的集中体现及致因分析 |
3.5.1 中国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的集中体现 |
3.5.2 中国食用农产品非安全生产的致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市场失效分析 |
4.1 引言 |
4.2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
4.2.1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 |
4.2.2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良后果 |
4.2.3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信息不对称导致不良后果的成因 |
4.2.4 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应对措施 |
4.3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外部性问题分析 |
4.3.1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的主要表现 |
4.3.2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的经济效率损失 |
4.3.3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
4.3.4 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外部性问题的应对措施 |
4.4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公共物品问题分析 |
4.4.1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存在公共物品属性的主要表现 |
4.4.2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公共物品属性的主要影响 |
4.4.3 解决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公共物品问题的应对措施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博弈分析 |
5.1 引言 |
5.2 生产者与消费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
5.2.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5.2.2 模型的基本表述 |
5.2.3 模型的求解 |
5.2.4 现实思考 |
5.3 合法安全生产者与潜在非法不安全生产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
5.3.1 博弈要素的设定 |
5.3.2 模型的构架及说明 |
5.3.3 博弈模型均衡求解 |
5.3.4 对博弈均衡结果的进一步讨论 |
5.4 政府执法者与生产者行为的博弈分析 |
5.4.1 博弈模型基本假设 |
5.4.2 政府执法者和生产者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
5.4.3 政府执法者和生产者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念及其借鉴 |
6.1 引言 |
6.2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主要做法 |
6.2.1 美国的主要做法 |
6.2.2 欧盟的主要做法 |
6.2.3 日本的主要做法 |
6.3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做法的基本评价 |
6.3.1 美国管理科学、法制完善、运作透明 |
6.3.2 欧盟管理严、认证严、追究严 |
6.3.3 日本两部门管理、行政部门权力大、措施精细化 |
6.4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念及其启示 |
6.4.1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念 |
6.4.2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理念的启示 |
6.5 发达国家和地区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经验借鉴 |
6.5.1 建立权威的专门统管机构 |
6.5.2 完善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 |
6.5.3 实施透明的管理法规制度 |
6.5.4 采取切实的有效控制手段 |
6.6 本章小结 |
7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设计 |
7.1 引言 |
7.2 策动诱导机制 |
7.2.1 目标导向机制 |
7.2.2 价格调节机制 |
7.2.3 政策激励机制 |
7.2.4 诚信承诺机制 |
7.3 运行操作机制 |
7.3.1 标准规范机制 |
7.3.2 技术创新机制 |
7.3.3 科学测评机制 |
7.3.4 污染控制机制 |
7.4 市场促动机制 |
7.4.1 市场准入机制 |
7.4.2 跟踪反馈机制 |
7.4.3 质量信号机制 |
7.4.4 强制退出机制 |
7.5 监管保障机制 |
7.5.1 法规约束机制 |
7.5.2 监测预警机制 |
7.5.3 责任追溯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8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支撑体系构建 |
8.1 引言 |
8.2 宏观调控体系 |
8.2.1 政策法规体系 |
8.2.2 行政管理体系 |
8.2.3 市场拓展体系 |
8.2.4 壁垒规避体系 |
8.3 生产监控体系 |
8.3.1 清洁生产体系 |
8.3.2 农资监管体系 |
8.3.3 农业标准体系 |
8.3.4 HSE管理体系 |
8.4 质量管理体系 |
8.4.1 质量标准体系 |
8.4.2 检验监测体系 |
8.4.3 质量认证体系 |
8.4.4 质量仲裁体系 |
8.5 技术保障体系 |
8.5.1 生产技术体系 |
8.5.2 环境建设体系 |
8.5.3 安全信息体系 |
8.5.4 考核指标体系 |
8.6 本章小结 |
9 案例分析——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 |
9.1 引言 |
9.2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概况 |
9.2.1 基本情况 |
9.2.2 示范内容 |
9.2.3 基本任务 |
9.2.4 实现目标 |
9.3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路径选择 |
9.3.1 “摸清家底” |
9.3.2 选(制)定标准 |
9.3.3 开展安全生产控制技术示范 |
9.3.4 开展检验检测技术示范 |
9.3.5 开展法律法规监管示范 |
9.3.6 拓宽信息渠道 |
9.3.7 强抓教育培训 |
9.3.8 建设产业组织 |
9.4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运行模式 |
9.4.1 政府推动 |
9.4.2 技术支撑 |
9.4.3 企业自律 |
9.4.4 意识提升 |
9.5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效 |
9.5.1 猪肉食品安全基地建设进展良好 |
9.5.2 示范区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全面提升 |
9.5.3 猪肉食品安全人才队伍得到培养锻炼 |
9.6 河南猪肉食品安全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运作透视 |
9.6.1 运行模式与长效机制建设 |
9.6.2 路径选择与支撑体系建设 |
9.7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和相关讨论 |
10.1 研究结论 |
10.1.1 中国还没有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 |
10.1.2 中国没有实现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症结在于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存在缺失 |
10.1.3 要建设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就必须强化政府监管 |
10.1.4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及经验 |
10.1.5 健全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需精准设计和多途径建设 |
10.1.6 完善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支撑体系需精心构架和多思路建设 |
10.1.7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需采取组合式、创新性的对策措施 |
10.2 对策建议 |
10.2.1 运筹科学的建设规划 |
10.2.2 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 |
10.2.3 促成明晰的协调体制 |
10.2.4 探索耦合的监管方式 |
10.2.5 寻求创新的发展思路 |
10.2.6 实施得力的配套措施 |
10.3 相关讨论 |
10.3.1 本论文的研究总结 |
10.3.2 本论文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1: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调查问卷 |
调查问卷2:食用农产品生产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相关论文及科研一览 |
致谢 |
(8)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表格目录 图形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 |
四、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五、 创新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 |
一、 比较优势理论 |
二、 竞争优势理论 |
三、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
四、 理论小结 第二章 世界虾产业生产和贸易格局 |
一、 世界虾产业生产现状 |
二、 世界虾产业贸易格局 |
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虾产业生产和贸易特征 |
一、 中国虾产业生产特征 |
二、 中国虾产业贸易主要特征 |
三、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与竞争力分析 |
一、 虾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研究方法 |
二、 数据来源 |
三、 虾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分析 |
(一) 虾类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及国际比较 |
(二) 虾类产品总体比较优势及国际比较 |
(三) 中国虾类主产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分析 |
四、 小结与评价 第五章 影响我国虾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一、 要素条件 |
二、 需求条件 |
三、 相关和支持产业 |
四、 生产、储运、经营主体状况 |
五、 政府 |
六、 小结 第六章 国外虾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
一、 泰国 |
二、 印度尼西亚 |
三、 越南 |
四、 巴西 |
五、 评述与启示 第七章 我国虾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一、 研究结论 |
二、 中国虾产业发展战略思路 |
三、 中国虾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一) 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扩大虾产业生产 |
(二) 完善四大支撑体系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 |
(三) 实施品牌营销,提高营销能力 |
(四) 转变政府职能,提供制度保证 |
(五) 加强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处理能力和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主要科研工作 |
(9)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 |
(二) 对新时期我国发展模式的思考 |
(三) 绿色壁垒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 |
(四) “绿色奥运”带来了绿色契机 |
(五) “毒奶粉事件”导致的信任危机 |
二、绿色产业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
(一) 绿色产业概述 |
(二)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研究述评 |
(三) 绿色经济的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和可能的创新 |
(一) 研究的基本框架 |
(二) 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三)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产业: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
一、绿色壁垒对当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
(一)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
(二) 绿色壁垒的国际发展趋势 |
二、绿色壁垒是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双刃剑” |
(一)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
(二)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
三、绿色产业是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必然选择 |
第三章 绿色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产业代谢理论 |
(一) 代谢理论的来源 |
(二) 物质代谢理论 |
(三) 产业代谢理论 |
二、物质平衡理论 |
(一) 总量平衡与分量平衡 |
(二) 克尼斯等环境经济学家的物质平衡理论 |
(三) 质量平衡方法 |
(四) 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
(五) 对环境恶化与资源过量使用关系的分析 |
三、物质循环理论 |
(一) 物质循环概念分析 |
(二) 生物系统中的碳循环 |
(三) 循环经济理念 |
(四) 循环经济的概念 |
(五) 循环经济的基本实施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
第四章 绿色产业链的构建 |
一、绿色产业的分类 |
(一) 产业分类 |
(二) 绿色产业分类 |
(三) 绿色产业的划分 |
二、绿色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一) 产业链与传统的生产方式 |
(二) 绿色产业链的概念及简化模型 |
三、绿色产业链的构建原理 |
(一) 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
(二) 因地制宜 |
(三) 系统集成 |
四、绿色产业链构建的诊断 |
(一)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二) 诊断指标体系 |
(三) 诊断指标 |
五、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方法 |
(一) 主导产业链优选 |
(二) 引入补链企业 |
(三) 横向共生、纵向耦合 |
(四) 绿色产业链构建层次 |
(五) 绿色产业链支撑系统设计 |
(六) 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操作步骤 |
六、绿色产业链构建的技术 |
七、绿色产业链的效益 |
(一) 绿色产业链环境效益 |
(二) 绿色产业链经济效益 |
八、绿色产业链的运行机制 |
(一) 企业与绿色产业链 |
(二) 政府与绿色产业链 |
(三) 社会与绿色产业链 |
九、绿色产业链在各产业中的构建方向 |
(一) 绿色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
(二) 绿色工业产业链的构建 |
(三) 绿色服务业产业链的构建 |
第五章 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领域 |
一、我国绿色工业的发展 |
(一) 绿色工业对传统环保理念的冲击和突破 |
(二) 工业绿色化与绿色工业节能 |
(三) “清洁生产”:绿色工业的本质 |
(四)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 |
(五) 我国绿色工业发展评价 |
二、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 |
(一) 从“有机农业”到“绿色农业” |
(二)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
(三) 绿色农业的组织实施 |
(四)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评价 |
三、我国绿色服务业的发展 |
(一) 绿色消费与绿色服务 |
(二) 绿色服务业的主要领域及其基本要求 |
(三) 绿色流通的组织实施 |
(四) 绿色营销的组织实施 |
(五) 我国绿色服务业发展评价 |
第六章 绿色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
一、珠三角现代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
(一) 珠三角的概况 |
(二)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
(三) 珠三角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压力 |
(四) 珠三角现代产业面临的转型 |
二、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现状 |
(一) 珠三角绿色工业发展现状 |
(二) 珠三角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
(三) 珠三角绿色服务业发展现状 |
三、对珠三角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定量评价—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 |
(一)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
(二)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假定 |
(三)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
(四)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珠三角的应用分析 |
(五)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局限性 |
四、珠三角绿色产业发展前瞻 |
(一) 改变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二) 控制人口数量 |
(三) 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提倡绿色生活消费 |
(四) 提高生物生产用地的面积和质量 |
(五) 加快一体化整合,明确发展潜力所在 |
第七章 发展我国绿色产业的政策选择 |
一、构建和完善我国的绿色壁垒建设体系 |
(一)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监测、调查制度 |
(二) 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管理服务的前置化 |
(三) 实施质量安全战略,构建和完善出口产品标准体系和检验检疫体系 |
(四)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
(五) 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实行标准化生产 |
(六) 完善外贸体制,形成外向型经济的强大合力 |
(七) 实行环境外交 |
二、调整产业结构 |
(一) 发展绿色科技,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进程 |
(二) 发展绿色生产力,提高资源生产力 |
(三) 调整产业结构,从企业做起 |
三、加大对绿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
(一) 构建我国绿色产业的投资机制 |
(二) 强化绿色立法、执法,严禁国外污染源进入 |
(三) 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人才 |
(四) 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新时尚 |
(五) 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 |
四、加强对绿色产业的宏观管理 |
(一) 加强国家绿色企业认证的标准化工作 |
(二) 建立绿色产业的信息服务机构与分类、统计及审计系统 |
(三) 充分发挥政策与市场的作用 |
(四) 制定适合各地特色的绿色发展战略 |
(五)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
(六) 加强统一领导,完善绿色产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
(七) 打破产业分割,地域分割,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 |
(八) 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大力发展绿色第三产业 |
(九) 尽快统一绿色核算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件: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MATLAB计算程序 |
致谢 |
(10)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我国渔业在世界渔业中的地位 |
0.1.2 渔业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0.1.3 我国渔业发展前景广阔 |
0.1.4 问题的提出 |
0.1.5 我国水产品质量管理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 |
0.2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目的 |
0.2.3 研究意义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0.5 食品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动态 |
0.5.1 国外研究动态 |
0.5.2 国内研究动态 |
0.5.3 小结 |
0.6 关键术语之定义 |
0.6.1 渔业的涵义 |
0.6.2 食品、农产品与水产品、养殖水产品 |
0.6.3 食品安全 |
0.6.4 常规食品与安全食品 |
0.6.5 常规水产品与安全水产品 |
0.6.6 质量认证及有关概念 |
0.6.7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
1 水产品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分析 |
1.1 质量观的演变与质量管理理论 |
1.1.1 西方质量理念的演变 |
1.1.2 西方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
1.1.3 质量管理理论 |
1.2 水产品质量及其特征 |
1.2.1 水产品质量的涵义 |
1.2.2 水产品质量特征 |
1.3 水产品质量管理的产生与发展特点 |
1.3.1 养殖水产品食物链 |
1.3.2 水产品中存在的三大危害 |
1.3.3 水产品质量管理的产生 |
1.3.4 水产品质量管理的发展特点 |
1.4 水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理论 |
1.4.1 水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原因分析 |
1.4.2 信息不对称对水产品市场的影响 |
1.4.3 水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案 |
1.5 水产品质量管理的外部性理论 |
1.5.1 水产品外部性的界定 |
1.5.2 水产品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
1.5.3 水产品质量管理外部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
1.6 水产品质量保障—市场与政府 |
1.6.1 市场对水产品质量保证的有限性 |
1.6.2 政府对水产品质量的保障作用 |
1.7 FPTQM:水产品全面质量管理 |
1.7.1 FPTQM的涵义 |
1.7.2 FPTQM的提出依据 |
1.7.3 FPTQM是质量管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1.8 食品质量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
2 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
2.1 我国水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
2.1.1 初步建立了食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
2.1.2 水产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
2.1.3 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基本框架已经形成 |
2.1.4 水产品认证工作已初见成效 |
2.1.5 水产品质量管理效能不断增强 |
2.2 我国水产品质量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
2.2.1 我国水产品质量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2.2.2 有关水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相互间协调和配套性差 |
2.2.3 水产品标准化发展滞后 |
2.2.4 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性 |
2.2.5 水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不健全 |
2.2.6 水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过程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
2.2.7 水产品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 |
2.2.8 水产品品牌建设困难重重 |
2.2.9 科研开发滞后,水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不配套 |
2.2.10 渔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管理模式相对滞后 |
2.2.11 水产品质量管理资金投入不足,使用效率不高 |
2.2.12 渔业环境污染出现加重趋势 |
2.3 我国水产品质量管理目标 |
2.4 安全水产品需求与供给行为分析(以青岛市为例) |
2.4.1 消费者对安全水产品的需求行为分析 |
2.4.2 生产者对安全水产品的供给行为分析 |
2.4.3 小结 |
3 水产品质量管理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3.1 典型发达国家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的主要做法 |
3.1.1 欧盟的水产品质量管理 |
3.1.2 美国的水产品质量管理 |
3.1.3 日本的水产品质量管理 |
3.1.4 挪威的水产品质量管理 |
3.2 典型发达国家水产品质量管理经验总结 |
3.2.1 水产品质量管理运作机制 |
3.2.2 水产品生产、加工及产后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
3.2.3 完善的保障体系 |
3.3 典型发达国家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4 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及政策措施 |
4.1 水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
4.1.1 建立统一协调、分工明确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
4.1.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
4.1.3 完善我国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
4.1.4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
4.1.5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
4.1.6 完善水产品质量科技体系 |
4.1.7 建立健全水产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体系 |
4.1.8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
4.2 加强水产品质量管理的政策措施 |
4.2.1 实行严格的水产品准入制度 |
4.2.2 建立水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制度 |
4.2.3 建立水产品质量管理社会信用制度 |
4.2.4 加强道德教育和专业培训 |
4.2.5 实施水产品品牌战略 |
4.2.6 充分发挥水产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媒体的作用 |
4.2.7 增加投入,加强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 |
4.2.8 加强对渔业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
4.2.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4.3 小结 |
5 个案分析:青岛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
5.1 青岛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
5.1.1 初步建立起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
5.1.2 全面推进水产品标准化工作进程 |
5.1.3 加强监督、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
5.1.4 积极推进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出口水产品原料基地建设 |
5.1.5 积极开展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及名牌水产品推荐工作 |
5.1.6 强化水产养殖投入品的管理工作 |
5.2 青岛市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 |
5.2.1 整顿和规范水产品生产经营秩序 |
5.2.2 实施示范工程,不断提高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
5.2.3 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管理长效机制 |
5.2.4 加强监管,提高政府执行力 |
5.3 实证研究:FPTQM在青岛茂余、佳元等水产养殖企业的应用 |
5.4 几点启示 |
5.4.1 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势在必行 |
5.4.2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可追溯体系建设 |
5.4.3 严格绩效考核,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
6 研究结论、创新之处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1 英文缩略语表 |
附录2 安全水产品生产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3 安全水产品消费意愿调查问卷 |
附录4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有关规定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 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台州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台州市人民政府. 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2(03)
- [2]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理论与实践[D]. 刘建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3]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D]. 唐胜军. 新疆农业大学, 2010(07)
- [4]中国原料乳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D]. 靳延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 [5]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郑龙章.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0)
- [6]WTO后过渡期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问题研究[D]. 尤晓林.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2)
- [7]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李铜山.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7)
- [8]中国虾产业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研究[D]. 袁新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9]我国绿色产业发展研究 ——以珠三角为例[D]. 陈健. 华中农业大学, 2009(07)
- [10]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 孙志敏. 中国海洋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