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2001年持有效健康证明餐饮服务业从业人员就业情况调查

海口市2001年持有效健康证明餐饮服务业从业人员就业情况调查

一、海口市2001年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情况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徐晓霞[1](2020)在《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创新性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日渐凸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想入住养老机构,希望得到专业的长期照护,导致我国养老机构床位需求迅速增加。公办养老机构作为养老机构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已将科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养老事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关于我国老龄和养老工作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人口老龄化事关我国发展全局和亿万百姓福祉,举国上下要戮力同心,加大力度完善顶层设计、重大政策和相关制度,提高综合应对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将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医养工作有机结合再次明确。养老问题成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部署,养老事业已经作为民生建设的头等大事。深圳市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作为深圳市罗湖区唯一家公办养老机构,通过三十多年的摸索前进,已形成相对成熟、相对固化的运营管理模式。基于此,本文作者通过使用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的调研方式,分析指出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在当前运营管理模式下的发展优劣势及突出问题。接着,作者从深入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厘清医养结合服务边界、鼓励全社会参与养老事业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策,希望此项研究能有助于推动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为深圳市公办养老机构的长期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本文研究通过六方面完成,一是总体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阐述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的成果,提出作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展现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创新所在;二是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三是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对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概况及运营管理现状进行介绍及多层次、全视角分析,研究分析其运营管理的成功经验、当前运营管理模式下的发展优势与劣势,提炼归纳出其运营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四是总结出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管管理存的突出问题;五是例举我国其他代表省市及深圳市其他代表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六是基于研究分析提出可供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实施开展的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性策略。最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贾亚雄[2](2020)在《晋中市乡村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和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年龄大并且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未富先老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受到人们关注的话题。2019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5388万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8.1%。有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得出结论,到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达50岁,而在美洲地区,例如美国,亚洲地区,例如,印度等,人口的中位数分别为42.3岁、37.5岁,年轻人的数量越来越少,老年人口的数量会与日俱增,年龄失衡和人口比例的不协调不仅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①在我国,农村地区面临养老问题比城镇居民面临的养老问题更加严重,且呈现愈演愈烈的情形。农村地区劳动人口不断向城市涌流以及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导致家庭养老功能逐渐瓦解,随着传统的原有的养老模式日渐退出历史舞台,融家庭养老、亲情照顾和机构养老服务优势为一体的日间照料中心呼之欲出。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机构模式,乡村日间照料中心在我国逐渐产生并慢慢发展起来,乡村日间照料中心是在实质上是一种养老机构,既有传统家庭养老的优势还借鉴和融合其他养老机构的经验和特色,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全新的养老体验,在某种程度上在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晋中市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机构,采用实地研究方法对晋中市Z日间照料中心、X日间照料中心,C日间照料中心、G日间照料中心典型乡村日间照料中心进行调研。通过观察四家日间照料中心的实际工作,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与日间照料中心的负责人、一线工作人员、老年人进行交流的方式,对晋中市农村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现状有了相对深刻的认识,并大胆对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调查发现,晋中市农村日间照料中心有多种发展形式,同时乡村日间照料中心在资金来源、服务递送和服务内容上存在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养老机构管理的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简要论述,主要从运营原理、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监督评估模式等四个维度对日间照料中心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是针对晋中市乡村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和管理现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在运营过程中的监管和项目评估等方面指出晋中市日间照料中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第三部分是对晋中市乡村日间照料中心运营中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从六个方面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第五部分是提出对策建议,对晋中市乡村日间照料中心出现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调查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日间照料中心具有公共服务的属性,自身“造血”功能较弱,资金相对匮乏;其次,由于人们受到由来已久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比较深刻,很少有人愿意去从事老年服务行业,特别是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愿意从事养老服务行业的人数更是寥寥无几,服务的递送上存在较大的短板;第三,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与服务供给匹配度差,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内容比较单一,而现代老年人对服务又呈现多样化的需求。可以得出结论,摆在乡村日间照料中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日间照料中心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从运营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和出路。结合国内外相关养老机构发展情况的研究,发掘出晋中市乡村日间照料中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并对找出相关的解决方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帮助解决晋中市乡村日间照料中心发展中的问题。

赵婕[3](2019)在《南宁市AX月子会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生产后选择月子会所提供的服务。2019年,我国月子会所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元。许多的商家和企业看好这个新兴市场,纷纷投身到这一领域。但是由于该领域涉及医疗卫生专业知识,并且跨学科、跨部门管理结构复杂。另一方面,国家至今没有出台与月子会所相关的政策和监管规范,导致行业目前仍处在一个低水平、无序竞争的状态,绝大多数从业者都在保本线上苦苦挣扎。本文以笔者所就职的企业——南宁市AX月子会所为例,旨在寻找适合该会所发展的战略,推动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笔者通过对AX月子会所发展所处的外部政策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梳理,然后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分析法分析了该行业的竞争特性。最后用SWOT分析法进行战略匹配,得出了企业发展的四个备选战略。在对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笔者选择了和AX月子会所现有资源最匹配的发展战略,同时对该战略进行逐步细化,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短期战略目标和中期战略目标,对各阶段的目标做了分解,提出了支持该发展战略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制度保障和流程保障等措施。鉴于AX月子会所选择的是自创品牌的单店自营模式,笔者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收购新的门店,以此分摊公共成本,同时引入核心合作者的发展战略的实施,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持续发展。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给出的措施具备操作性。AX月子会所的管理团队可以直接拿来就用,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持续优化,一定能将会所带入一个高速发展的轨道。

龙丽琼[4](2019)在《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海南省8所公立医院调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调查海南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的认知情况、选择意愿、需求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孕产妇需求角度对产后照护机构建议,为海南省产后照护机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于2018年10月2018年12月期间分别对海南省6个市县的8所医疗机构内孕产妇随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有效回收问卷共计605份,总体有效回收率96.8%。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96.1%的孕产妇认为产后坐月子重要,仅有13.4%的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整体上孕产妇对其认知程度不高。极少数孕产妇有过产后照护机构坐月子的经历。2.仅有6.3%的孕产妇有去产后照护机构坐月子的意向,44.3%的孕产妇有意向但还在考虑阶段,49.4%不会选择产后照护机构坐月子。孕产妇分类、孕期时段、文化水平、常住地、家庭月收入、对产后照护机构了解程度、感兴趣程度、服务有益认同程度、价值认同程度和家人态度,这些因素组间差异对孕产妇选择产后照护机构坐月子的意愿具有影响(P<0.05),产后照护机构的定价、专业水平和监管水平同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3.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项目总体需求程度较高,各维度需求得分均在4分以上,影响服务需求程度的主要因素是文化水平、月收入和年龄,文化水平和月收入越高需求越大,而2043岁年龄组之间,年龄组年龄越大,需求程度越低。讨论:传统“坐月子”理念深刻,但产后照护机构公众认知不足,不同文化水平、经济水平及自主观念差异影响选择意愿,整体意愿低,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选择意愿还受产后照护机构的价格、专业水平和监管水平影响,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总体服务需求较高,需求程度主要受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产后照护机构服务环境不满足产妇需求。建议:为母婴提供多层次、个性化服务,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提升公众对产后照护机构的认知水平,改善机构内服务环境,加强政府监管及扶持力度。

李垒[5](2019)在《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地产经纪业作为房地产业的重要一环,是沟通房地产供需市场的桥梁,贯穿于房地产开发、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对于提高房地产市场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真实反映市场购买力和需求方向,引导和规范交易行为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房地产经纪业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总是万能的,市场也会“失灵”。近年来,全国各地房地产经纪市场乱象频发,导致各类矛盾纠纷激增,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于老百姓来说,房屋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如果在交易中出现风险,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因此,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需要政府规制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干预,来保障市场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但目前,对于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依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有鉴于此,加强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南充作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之一,房地产业发展快速,房地产交易火爆,其房地产经纪业发展及政府规制情况在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本文选择南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运用市场失灵和政府规制相关理论,首先梳理了我国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发展历程和规制内容,指出了当前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分析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南充政府规制的历程、模式、成果及问题,并总结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模式,最后据此提出优化对策。研究表明,我国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策略正从事前向事中事后转变,但法律建设滞后、监管机制不畅、规制力度不够严重影响了规制质效。具体到南充而言,虽然房地产经纪业在国家政策、城市发展以及行业自身发展等多层面的推动下发展迅速,但服务水平有限、职业化程度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是现实状况,其背后是负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过度竞争等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而政府规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存在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不畅、处罚力度不够、管理手段不足、自律组织发展较慢等问题。从成都、香港、美国的规制经验得出,健全法律法规是重要前提,强化市场整治是根本保障,建立信息平台是高效载体。针对南充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健全房地产经纪业的法律体系,将明确政府角色定位、行业准入门槛以及行业主体责任作为重点;应规范和完善政府规制现有手段,从事前“备案”、事中“监管”、事后“处理”三个环节加强措施;应搭建网络信息平台,破除政府、行业、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应加快行业自律组织建设,由政府放权、协会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刘秋艳[6](2019)在《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养老问题成为对经济社会有关键性影响的因素。老年人口作为我国具有特殊性的人口构成类型,基于其各项生理机能的退化和社会能力的衰减,患病率、死亡率、贫困率均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养老问题不但涉及社会保障领域,更涉及到医疗卫生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而且基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在完善中,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还有待提升,各项养老支付中主体的定位依旧模糊。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庞大的农村人口规模和与之相对应的老年人口基数,使得农村养老呈现出多项缺口,在社会养老服务的供给与支付上更是凸显了问题的集中性。当前,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实现,在城乡二元化格局尚未完全破除、二者差异依旧显着的环境下,农村地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和与之相伴随的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十分严峻。支付机制作为各项服务供给的基础保障机制,成为农村建构良性社会养老服务制度的博弈点,也是养老服务下沉,扩大受惠人群过程中应当面对与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以上内容,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据分析法以及归纳法与演绎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福利经济学理论、收入再分配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以及公共物品理论等理论范畴,运用经济学、社会保障学等多学科交互的研究范式和方法,研究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问题。以定性方式探究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的总体社会养老服务覆盖状况,以量化研究方式评价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中生活照料、康复理疗、家政服务、医疗保健以及紧急救援等各方面的支付水平,结合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发展现状,全方位衡量省内社会养老服务总体概况。总结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归纳农村社会农村养老服务途径,诠释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运作机制。在细化方面,本文介绍了黑龙江省内社会养老服务总体概况,概括了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服务途径,并归纳了该产业的运作机制。阐释了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主体、支付方式并衡量了其支付水平。此后,对于政府及政策因素、非营利机构因素、市场化企业因素、农村村集体因素以及农村老人及家庭因素等五大类因素进行了细致研究并依据主体层次划分了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重要因素,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因子对于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影响性质及影响程度。将宏观内容与微观内容相结合,提高对于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量化分析水平,将此作为探究提高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路径选择的依据,从央地财政、个人及群体、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不同方面入手,探究关涉多个主体、具有横向和纵向覆盖性的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提升机制。通过研究可知,家庭支付能力、社会养老产业发展水平、公有制企业投入社会养老服务业的程度、央地财政投入、新农保支付水平等因素对于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有显着影响。黑龙江省应当建立多主体合作、多支付机制协同、多途径补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机制。提高央地财政扶持力度,提高社会组织的介入性,提高农村村集体投入性,激活村民筹资养老意愿,提高企业农村养老倾斜,建设农村集体养老设施,提高资本支付辅助水平并提升农民自主支付水平,以多方联动途径建立良性的支付策略体系。同时,应确保政策制定的合理性,确保群体间政策针对性并确保政策及时变化调整以建构政策保障;通过设定专门管理组织,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并选择适当监督机构以建构组织保障;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组织水平以建构人员保障;通过提高央地财政扶持水平并提高非营利组织参与性以建构资金保障,为黑龙江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体系提供基础性保障,加快省内社会养老服务惠及农村地区的水平,完善城乡共享的社会养老服务支付制度。

余燕波[7](2018)在《海口PQ养老中心经营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深入推进,海口的养老行业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海口的养老行业中,PQ养老中心的发展速度较快,入住老人数量最多,服务管理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同时也面临着养老模式单一、养老用地难、护理人员匮乏及护理风险高发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单制约了海口 PQ养老中心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海口民营养老机构的整体发展水平。因而,研究解决养老中心的经营问题,不但对改善该机构的经营发展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作用,也对海口地区乃至整个海南省的养老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本文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总结了目前海口PQ养老中心经营中存在四个主要问题:养老服务模式单一,服务理念僵化;养老用地难,配套设施不足;护理人员匮乏,专业化不高;护理风险高发,抗风险能力弱;其次,本文从企业自身、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四个方面对养老中心上述经营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分析,找出了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再次,通过对美国、日本和国内宁波、上海等地的先进养老服务经验的总结,得出了几点优化PQ养老中心经营管理的启示;最后,从企业自身、政府工作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对策和建议:企业自身应树立以人为文本的服务理念,配置灵活的养老模式;提升组织管理能力,构建特色文化养老服务;多方举措解决养老用地问题,完善机构配套设施;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战略,建立健全风险处置机制;政府部门应结合本地市场不断完善各项养老法律规章,建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机制和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完善养老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社会志愿工作建设和老龄化宣教工作,为海口民营养老市场规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应坚守公正的职业道德,积极参与养老宣传;而家庭作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坚实后盾,在老龄化背景下应该理性选择适合的养老方式。

陶翌[8](2018)在《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供需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上海作为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老年人口数量逐年递增,呈现出了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高、高龄化趋势明显、纯老、空巢家庭数量继续增加等特点。一个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不仅需要在经济上,也需要在服务上对老年人实现保障。在“十三五”期间,上海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9073”养老服务格局进一步完善。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给上海市养老服务带来诸多问题,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当今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发展愈发迅速,但仍存在着发展困境,供给及需求总量间存在巨大缺口,服务供给水平、服务资金投入、服务资源分布、服务内容匹配等方面的问题也体现了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结构上的不足,成为当前政策制度下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满足的障碍。迫切需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在供给及需求非均衡问题上深入研究,并寻求未来的发展策略,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优质合理的养老服务。基于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对具有居家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及其家属开展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再结合上海市老年人口现状和老龄化程度,进行需求预测。针对现阶段居家养老的供给状况,从供给模式、相关政策、从业人员现状、资金来源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了解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的供需矛盾及原因。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包括:转变政府在居家养老中的管理职能、完善居家养老法律环境、拓宽居家养老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倡导“互联网+”养老等,以完善上海市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形成合理完整的养老服务梯度,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了解国外、国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为相关理论基础的介绍,介绍社会嵌入理论和“服务链”理论等。第三部分为国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借鉴,通过了解日本、英国等居家养老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国家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汲取为老服务先进经验。第四部分为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分析,分别从供给模式、相关政策、从业人员现状、资金来源等四个维度展开。第五部分为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根据对具有居家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及其家属开展的问卷调查,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开展服务需求预测。第六部分结合服务供给的现状,指出了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之间存在的矛盾,并对矛盾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七部分为缓解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以完善上海市养老服务供给结构。论文拟进行的创新在于:基于供需平衡的视角进行研究,克服了以往供给或需求分别研究的不足,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信度和效度的定量分析,进行需求预测,阐述了当前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供需存在的非均衡问题。此外又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为缓解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王丛悦[9](2018)在《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哈尔滨市老年群体也日渐壮大,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而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及培养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分析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数量缺乏、结构不合理、学历偏低、专业性水平较差等现状并借鉴国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经验,分析目前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存在培养机制不健全、培养条件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直接和间接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结构如下:绪论部分,分析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并整理国内外的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为了解哈尔滨市老年人的需求情况,对养老机构中老年人发放问卷进行调研,从而了解老年人的服务需求。第三部分,为了解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人才的现势,对哈尔滨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分别进行随机的问卷调查,分析并总结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剖析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梳理了国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经验。第六部分,结合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针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给出制定政策、完善制度、鼓励中医院校发展养老服务业等建议。

王天鑫[10](2018)在《基于医养结合的我国养老服务供求研究》文中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难题之一。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走过了18年的历程。据2016年社会服务和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6年底我国总人口138271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达到总人口的16.7%。我国的人口金字塔已经呈现明显的铃铛型,人口红利式微。中国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还伴随着平均寿命增加所导致的高龄化、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所导致的空巢化趋势更加明显,高龄老人在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等多个方面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势必需要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性,报告将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重要性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以养老服务为研究对象,旨在以医养结合为研究视角,首先对国内外养老服务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回溯了人类社会的养老服务形成和演进,以及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发生发展。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养老服务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其中三个时间节点分别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后、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和2012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就是在第四阶段萌芽发展并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和支持。试图从养老服务发展的国际视野深入分析了英国、美国、日本的养老服务发展历程、内容和特点,英国的社区化养老服务、美国的机构型养老服务产业和养老金融服务业、日本的居家介护服务对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借鉴意义。其次对养老服务需求分两章进行分析。第四章运用宏观数据对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背景、需求特点进行描述分析,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潜在需求进行总量和趋势预测,根据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分析得出了我国老年人总体健康状况和分年龄、分地区、分层次的健康状况,根据对家庭结构变化的分析和空巢老人现状的分析得出了我国养老服务家庭功能弱化的结论。第五章主要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对全样本的二元Logit回归分析可以看出,性别、年龄、城乡、婚姻状况、照料人等因素都会影响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选择,随后分别对城乡、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进行异质性分析;第二部分为了更好的了解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访谈,运用Logit向后回归法实证检验影响老年人入住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意愿的因素为性别、年龄、收入、健康等。再次对我国养老服务进行供给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养老服务的现状,先分别从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盘点养老服务的供给现状,虽有增长但仍显不足。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度对影响我国养老服务劳动力供给的因素进行排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床位数、社工数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说养老服务的劳动力市场主要是由需求带动供给的转变。再次,运用1999年至2016年的宏观数据,对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和人口老龄化的综合评估指数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协调发展的系数进行测算,得出我国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始17年间的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及演变规律,即养老服务供给始终落后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结构性失衡四个角度分析了养老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最后通过养老服务宏观非均衡分析,结合老年人健康非均衡和城乡照料非均衡的具体体现,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非均衡的改进建议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市场细分。首先,分别从总量上、结构上、价格上三个层次对养老服务进行非均衡分析,指出了各个层次非均衡的体现。其次运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2011年和2014年的数据,通过QWB综合指标来衡量我国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的程度,并且对老年人健康的集中指数实施分解,从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安排等多个因素来对健康不平等的贡献进行重点计算。随后运用CLHLS2014年的数据分城乡计算失能老年人中照护需求完全满足、部分未满足和完全未满足的需求比例及规模,并进一步分失能程度、社会人口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安排)、资金支持是否充足以及地区分别比较城乡失能老年人未满足的照护需求比例,结果表明满足度与老年人收入、所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正相关,与失能程度呈现负相关。最后结合定性定量分析,从供给侧提出了宏观政策的具体建议,并以需求为导向提出考虑健康、地区、收入异质性的市场细分以及医养结合服务未来发展的三个层次,即对健康、低龄、非独居的老年人应实现社区医养结合的基本覆盖,对失能、独居、高龄的老年人尽量降低医养结合机构的门槛,对高收入、活力老人提供注重消费品质的新型养老方式。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本文得出主要结论,第一,发展医养结合能扩大对潜在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供给;第二,养老服务需求异质性的原因在于影响因素的差异;第三,养老服务供给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第四,医养结合服务供求非均衡应考虑健康不平等;第五,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要根据需求异质性进行市场细分。

二、海口市2001年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情况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口市2001年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情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创新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结构安排与创新之处
        1.5.1 结构安排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公办养老机构
        2.1.2 运营管理
        2.1.3 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
    2.2 相关理论
        2.2.1 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三章 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现状分析
    3.1 发展概况
    3.2 运营管理现状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3.2.2 养老规模及收住对象
        3.2.3 资金来源
        3.2.4 资金周转及盈利情况
        3.2.5 服务项目及收费情况
        3.2.6 基础设施及设备情况
        3.2.7 建章立制情况
        3.2.8 人员队伍情况
    3.3 运营管理成功经验
        3.3.1 养老服务品牌化建设
        3.3.2 科学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管理
        3.3.3 打造“医养结合”罗湖模式
        3.3.4 创新发展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
        3.3.5 推进“无围墙”社区公益服务力促功能外溢
    3.4 当前运营管理模式下的发展优势与劣势
        3.4.1 优势分析
        3.4.2 劣势分析
第四章 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4.1 养老护理人才问题
    4.2 养老护理风险问题
    4.3 养老护理职业技能认证问题
    4.4 服务外包单位多内部管理不统一问题
    4.5 医养结合服务边界不清,服务模式雷同化问题
    4.6 运营经费不足导致养老服务质量提升难问题
第五章 我国其他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5.1 全国其他省市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5.1.1 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5.1.2 浙江省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5.2 深圳市其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5.2.1 深圳市福田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5.2.2 深圳市南山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改革成功经验
第六章 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创新策略
    6.1 深入推动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6.1.1 转变机构性质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保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
        6.1.2 鼓励社会力量运营实现管办分离提升运营管理效能
        6.1.3 树立行业标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社会示范效应
    6.2 加强养老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软实力
        6.2.1 扩大养老护理人才规模
        6.2.2 降低护理员职业风险
        6.2.3 跟进国家政策,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6.2.4 建立全区护理人才培养及资源库
        6.2.5 引入专业化社会工作者角色
    6.3 以老人需求变化为核心厘清医养结合服务边界
        6.3.1 推动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支持
        6.3.2 输出医养结合行业服务标准化技术规范
        6.3.3 健全发展医养结合信息化管理
    6.4 鼓励全社会参与养老事业发展
        6.4.1 加强社会化互动
        6.4.2 弘扬敬老爱的良好社会氛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调查问卷
附录2 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调查问卷

(2)晋中市乡村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和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文献回顾
        1. 国内研究
        2. 国外研究
    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第一章 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机构和乡村日间照料中心
    1.1 老龄化背景下发展日间照料中心的必要性
        1.1.1 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需求大
        1.1.2 建立乡村日间照料中心的紧迫性
        1.1.3 发展乡村日间照料中心现实意义
    1.2 养老机构概述
        1.2.1 养老机构管理的概念
        1.2.2 养老机构管理的内容
    1.3 乡村日间照料中心概述
        1.3.1 乡村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营原理
        1.3.2 乡村日间照料中心的监督评估模式
    1.4 养老机构和乡村日间照料中心的关系
    1.5 理论基础
        1.5.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5.2 福利多元主义
        1.5.3 嵌入式社会福利模式理论
第二章 晋中市乡村日间照料中心发展现状
    2.1 运营现状
        2.1.1 运营模式
        2.1.2 服务对象
        2.1.3 收费项目
        2.1.4 收费标准
        2.1.5 资本运作情况
        2.1.6 老年人对日间照料中心服务需求情况
    2.2 日间照料中心的日常管理
        2.2.1 注重对老年人档案的管理
        2.2.2 加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的健康管理
        2.2.3 提高维护设施质量的力度
        2.2.4 创新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方式
        2.2.5 加大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
    2.3 日间照料中心的项目评估
第三章 晋中市乡村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3.1 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缺乏且素质较低
    3.2 日间照料中心资金筹集难
    3.3 老年人对乡村日间照料提供服务内容体验感差
        3.3.1 老年人对老年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
        3.3.2 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养老服务内容形式单一
    3.4 日间照料中心基础设施的设置不能满足老年人的要求
    3.5 日间照料中心的选址和布局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第四章 晋中市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和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政府定位和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4.2 日间照料中心的制度设计和执行存在短板
    4.3 日间照料中心的设计存在缺陷
    4.4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4.5 日间照料中心提供的服务和老年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差
    4.6 日间照料中心缺乏专业性人才
第五章 解决乡村日间照料中心问题的对策
    5.1 规范审批流程
    5.2 创新管理方式以及提高管理效率
        5.2.1 构建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5.2.2 提升人员管理水平
    5.3 提高日间照料中心服务质量
    5.4 探索可操作性强的项目评估
        5.4.1 探索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5.4.2 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评估制度
        5.4.3 规范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
    5.5 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5.5.1 提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素质
        5.5.2 发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服务者的作用
    5.6 积极推进乡村日间照料中心的“造血”功能建设
        5.6.1 创新农村日间照料中心的资金筹集方式
        5.6.2 充分发挥好政府补贴的作用
    5.7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创新服务方式
        5.7.1 提升服务设施质量
        5.7.2 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智能养老系统
    5.8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5.8.1 建立时间储蓄制度
        5.8.2 运用生命回顾法提高中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5.8.3 借鉴北欧的养老建筑设计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老年人乡村日间照料中心的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南宁市AX月子会所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战略管理研究现状
        1.4.2 月子会所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1.4.3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第二章 AX月子会所发展内部条件分析
    2.1 AX月子会所基本情况
    2.2 AX月子会所经营现状分析
    2.3 AX月子会所的自身条件
        2.3.1 AX月子会所自身的有利条件
        2.3.2 AX月子会所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 AX月子会所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3.1 AX月子会所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概述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AX月子会所行业环境分析
        3.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3.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3.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3.2.4 替代品的威胁
        3.2.5 同行业的竞争对手
第四章 AX月子会所发展战略选择
    4.1 AX月子会所SWOT分析
        4.1.1 AX月子会所的优势
        4.1.2 AX月子会所的劣势
        4.1.3 AX月子会所的机遇
        4.1.4 AX月子会所的挑战
    4.2 AX月子会所发展战略的备选方案及选择
        4.2.1 SO策略:依靠内部优势,利用外部机会
        4.2.2 ST策略:利用内部优势,规避外部威胁
        4.2.3 WO策略:利用外部机会,弥补内部劣势
        4.2.4 WT策略:减少内部劣势,规避外部威胁
    4.3 AX月子会所发展战略的描述
        4.3.1 愿景与使命
        4.3.2 AX月子会所发展总体目标
        4.3.3 AX月子会所的总体战略描述
第五章 AX月子会所发展战略的实施
    5.1 AX月子会所的发展战略的实施
        5.1.1 品牌战略
        5.1.2 营销战略
        5.1.3 产品战略
    5.2 AX月子会所的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5.2.1 人力资源保障
        5.2.2 组织保障
        5.2.3 制度保障
第六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6.1 研究局限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海南省8所公立医院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发展研究状况
        1.4.1 相关概念介绍
        1.4.2 国内产后照护机构的兴起及发展状况
        1.4.3 国外产后照护服务状况
        1.4.4 产后照护服务需求研究概况
    1.5 研究内容
    1.6 主要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问卷调查法
        1.6.3 定量分析法
    1.7 技术路线
    1.8 创新与局限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2.2.1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的确定
        2.2.2 研究工具
        2.2.3 资料收集方法
        2.2.4 统计学方法
        2.2.5 质量控制
3.结果分析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1.1 孕产妇人口学特征描述
        3.1.2 孕产妇孕产史特征描述
    3.2 孕产妇对“坐月子”及产后照护机构的认知情况
        3.2.1 对“坐月子”的看法与以往经历
        3.2.2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的认知情况
        3.2.3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的优势及存在问题的了解情况
    3.3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坐月子选择意愿分析
        3.3.1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的意愿需求及偏好选择情况
        3.3.2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的选择医院因素分析
    3.4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项目需求情况
        3.4.1 各维度项目总体需求情况
        3.4.2 产后照护机构具体服务项目的分值情况
        3.4.3 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项目需求分析
4.讨论
    4.1 传统“坐月子”观念深刻,但产后照护机构公众认知不足
    4.2 不同文化水平、经济水平及自主观念差异影响选择意愿,整体意愿低
    4.3 选择意愿受产后照护机构的价格、专业水平和监管水平影响
    4.4 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总体服务需求较高,需求程度主要受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
    4.5 产后照护机构服务环境不满足孕产妇需求
5.建议
    5.1 为母婴提供多层次、个性化服务
    5.2 构建专业的人才队伍
    5.3 提升公众对产后照护机构的认知水平
    5.4 改善机构内服务环境
    5.5 加强政府监管及扶持力度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海南省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5)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评析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研究不足
        (一)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二) 研究不足
第二章 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房地产经纪业
        (二) 政府规制
        (三) 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
    二、理论基础
        (一) 市场失灵理论
        (二) 政府规制理论
第三章 我国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总体考察
    一、我国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发展历程
        (一) 管制阶段(建国初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二) 放宽阶段(改革开放至1992年之前)
        (三) 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二、我国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主要内容
        (一) 准入规制
        (二) 价格规制
        (三) 服务质量规制
    三、我国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突出问题
        (一) 法律约束失之于松
        (二) 规制主体失之于繁
        (三) 监督力度失之于软
第四章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地方实践
    一、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的现状分析
        (一)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环境
        (二)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现状
        (三)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的发展问题
    二、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时期(1985年—1993年)
        (二) 起步时期(1994年—2001年)
        (三) 成长时期(2002年至今)
    三、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模式
        (一)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主体
        (二)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内容
    四、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成果
        (一) 政府的重视程度提升,规制力度成效明显
        (二) 行业规范经营意识增强,服务水平提升明显
        (三) 选择经纪服务意愿增强,消费需求增长明显
    五、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问题分析
        (一) 行业准入和退出规制不畅
        (二) 行业乱象处罚力度不够
        (三) 政府监督管理手段不足
        (四) 行业自律组织发展较慢
第五章 国内外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一、成都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经验
        (一) 线上以强大的政府网络平台为依托,政府与市场形成发展合力
        (二) 线下以强力的市场综合执法为手段,行业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
    二、香港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经验
        (一) 地产代理监管局
        (二) 地产代理发牌制度
        (三) 投诉调查制裁机制
    三、美国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经验
        (一) 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二) 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三) 成熟的行业自律组织
    四、国内外房地产政府规制经验的启示
        (一) 健全法律法规是重要前提
        (二) 强化市场整治是根本保障
        (三) 建立信息平台是高效载体
第六章 南充市房地产经纪业政府规制的优化对策
    一、有法可依,健全房地产经纪业的法律体系
        (一) 明确政府规制机构的角色定位
        (二) 提高房地产经纪业的准入门槛
        (三) 明确行业主体的法律责任
    二、规制有方,规范房地产经纪业的市场行为
        (一) 把好事前“备案”关
        (二) 把好事中“监管”关
        (三) 把好事后“处理”关
    三、信息共享,创新房地产经纪业的规制手段
        (一) 供需信息的壁垒被破除
        (二) 行业信息的壁垒被破除
        (三) 政府信息的壁垒被破除
    四、自我规制,提高房地产经纪业的自律水平
        (一) 政府要逐步向协会放权
        (二) 协会要加快自身建设
        (三) 协会要加强行业引导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5.3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
        2.1.2 支付能力及养老服务支付能力
    2.2 理论基础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2 收入分配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公共物品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3.1 英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模式经验借鉴与启示
        3.1.1 经验借鉴
        3.1.2 启示
    3.2 美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模式经验借鉴与启示
        3.2.1 经验借鉴
        3.2.2 启示
    3.3 德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模式经验借鉴与启示
        3.3.1 经验借鉴
        3.3.2 启示
    3.4 日本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模式经验借鉴与启示
        3.4.1 经验借鉴
        3.4.2 启示
    3.5 国内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典例探索
        3.5.1 江苏省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3.5.2 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模式
        3.5.3 “江苏模式”的有效建构
        3.5.4 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的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兴起
        4.1.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概况
        4.1.2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内驱因素
    4.2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
        4.2.1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4.2.2 养老产业扶持制度
        4.2.3 养老服务业行政审批制度
    4.3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类型
        4.3.1 生活照料服务
        4.3.2 康复理疗服务
        4.3.3 家政服务
        4.3.4 医疗保健服务
        4.3.5 紧急救援服务
    4.4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运行机制
        4.4.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发起
        4.4.2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提供
        4.4.3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结算
    4.5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4.5.1 县域农村服务供给不足
        4.5.2 服务对象的精准程度不高
        4.5.3 服务供给的内驱动力不足
        4.5.4 有效支付能力和意愿不高
    4.6 本章小节
5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现状
    5.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主体
        5.1.1 政府、家庭及个人
        5.1.2 个人、家庭及农村自治组织
    5.2.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方式
        5.2.1 基于主体的支付方式
        5.2.2 基于结算顺序的支付方式
    5.3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水平
        5.3.1 支付水平衡量方式
        5.3.2 全国支付水平预测
    5.4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评价
        5.4.1 生活照料支付能力评价
        5.4.2 康复理疗支付能力评价
        5.4.3 家政服务支付能力评价
        5.4.4 医疗保健支付能力评价
        5.4.5 紧急救援支付能力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6.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维度及影响机制
        6.1.1 政府及政策因素
        6.1.2 非营利机构因素
        6.1.3 市场化企业因素
        6.1.4 农村村集体因素
        6.1.5 农村老人及家庭因素
    6.2 研究样本和影响因子筛选
        6.2.1 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6.2.2 影响因子筛选
        6.2.3 主成分分析
    6.3 信度及效度检验
        6.3.1 KMO检测
        6.3.2 Cronbach's alpha检测
    6.4 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6.4.1 模型建构
        6.4.2 相关性分析
        6.4.3 回归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提高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策略
    7.1 提高政府财政及政策扶持力度
        7.1.1 提升新农保财政扶持水平
        7.1.2 探寻多种路径谋求新农保与财政之间的平衡
        7.1.3 切实发挥财政及税收机制的调控作用
        7.1.4 提高资本支付辅助水平
        7.1.5 建设农村集体养老设施
    7.2 提高非营利机构的参与性
        7.2.1 黑龙江省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
        7.2.2 丰富非营利组织的参与形式
        7.2.3 政府加强引导非营利组织参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
    7.3 提高企业在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的作用
        7.3.1 发挥寿险企业的资本运作作用
        7.3.2 发挥企业对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辅助作用
        7.3.3 鼓励农村龙头企业多参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
    7.4 提高农村村集体投入性
        7.4.1 村集体在社会养老支付中承担部分额度
        7.4.2 村委会牵头丰富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主体
        7.4.3 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对关联主体的沟通性与协同性
    7.5 激活农民筹资养老及自主支付意愿
        7.5.1 激活农民筹资养老意愿
        7.5.2 针对农村老年人开展社会养老服务宣传普及教育
        7.5.3 以多种方式推广社会养老服务
        7.5.4 进行多策略定价,提高养老机构的产品研发水平
    7.6 本章小结
8 提高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的保障措施
    8.1 政策保障
        8.1.1 确保政策制定的合理性
        8.1.2 确保群体间政策针对性
        8.1.3 确保政策及时变化调整
    8.2 组织保障
        8.2.1 设定专门管理组织
        8.2.2 引导社会组织参与
    8.3 人员保障
        8.3.1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8.3.2 提高人员组织水平
    8.4 资金保障
        8.4.1 央地财政补贴保障
        8.4.2 非营利组织参与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提供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参与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海口PQ养老中心经营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主要内容
        1.2.2 主要研究方法
    1.3 研究路径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的路径
        1.3.2 论文框架
    1.4 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1.2 需求层次理论
    2.2 国外文献综述
        2.2.1 有关机构养老的研究
        2.2.2 有关机构养老供给的研究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对养老市场的研究
        2.3.2 对海南养老市场的研究
    2.4 文献研究述评
3 海口PQ养老中心经营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海口PQ养老中心发展概况
        3.1.1 养老中心发展历程
        3.1.2 养老中心组织架构与品牌文化
        3.1.3 养老中心经营概况
    3.2 海口PQ养老中心的成功经验
        3.2.1 多业态一体化养老服务模式
        3.2.2 可复制的标准化服务管理体系
        3.2.3 高效的管理人才团队建设
        3.2.4 大力进行品牌的宣传营销
    3.3 海口PQ养老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养老服务模式单一,服务思维僵化
        3.3.2 养老企业用地(房)难,配套设施严重不足
        3.3.3 机构护理人员匮乏,护理专业化有待提高
        3.3.4 机构护理风险高发,抗风险能力特别薄弱
    3.4 海口PQ养老中心经营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养老服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3.4.2 养老中心投资大,融资难
        3.4.3 养老中心护理人才问题归因
        3.4.4 政府法规不完善,政策落实难
        3.4.5 社会和家庭层面的原因
4 国内外养老服务实践经验及其启示
    4.1 美国的养老服务经验
        4.1.1 弗罗里达“候鸟式”养老模式
        4.1.2 养老机构风险管理保障制度
        4.1.3 美国养老服务经验对于海口PQ养老中心的启示
    4.2 日本的养老服务经验
        4.2.1 构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实行分级护理管理
        4.2.2 大量志愿者和义工队伍参与养老服务
        4.2.3 日本养老服务经验对海口PQ养老中心的启示
    4.3 国内民营养老机构的发展经验
        4.3.1 宁波江东区养老机构的“家院互融”模式
        4.3.2 上海“多元参与”与“养老机构意外责任团体保险”尝试
        4.3.3 海口市恭和苑“医养结合”模式
        4.3.4 国内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经验对海口PQ养老中心的启示
    4.4 小结
5 海口PQ养老中心经营优化对策与建议
    5.1 养老中心的经营优化对策
        5.1.1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灵活配置养老模式
        5.1.2 增强机构组织管理能力,构建特色文化养老服务
        5.1.3 多方举措解决用地问题,完善养老机构配套设施
        5.1.4 拓展人才引入渠道,调整机构用工策略
        5.1.5 建立健全机构风险防御机制,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5.1.6 合理利用多营销渠道,打造养老服务品牌
    5.2 对政府养老工作的建议
        5.2.1 建立完善系统的地方性养老法律规章
        5.2.2 建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机制和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5.2.3 建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行人才薪酬制度和奖励政策
        5.2.4 加强社会工作建设,引导志愿者辅助养老事业
        5.2.5 加强老龄化宣教工作,转变人们传统养老观念
    5.3 对社会和家庭层面的建议
        5.3.1 媒体应树立公正职业道德,积极参与养老宣传报道
        5.3.2 家庭应理性认识老龄化,选择合适的养老方式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海口市民营养老机构调查问卷
附录2: 海口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3: 调查问卷说明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8)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供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居家养老”的概念
        1.3.2 国外社区居家养老的研究现状
        1.3.3 国内居家养老的研究现状
        1.3.4 上海市居家养老的研究现状
        1.3.5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社会嵌入理论
    2.2 服务链理论
第三章 国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借鉴
    3.1 日本的“护理保险制度”概述及经验借鉴
        3.1.1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发展的概述
        3.1.2 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对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借鉴
    3.2 英国的“社区照顾”概述及特点
        3.2.1 英国的“社区照顾”概述
        3.2.2 英国的“社区照顾”的特点
    3.3 澳大利亚和瑞典等发达国家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体系的概述及借鉴
        3.3.1 澳大利亚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体系的概述
        3.3.2 瑞典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体系的概述及借鉴
第四章 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4.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模式
    4.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政策概述
    4.3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现状
    4.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与供给状况分析
        4.4.1 政府投入是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主要来源
        4.4.2 养老金是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家庭来源
        4.4.3 商业护理保险未对居家养老服务形成资金支撑
第五章 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5.1 上海市为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过程
        5.1.1 关于问卷调查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5.1.2 为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的设计及调查过程
        5.1.3 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5.2 为老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5.2.1 被调查老人个人基本情况
        5.2.2 对上海市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的认知情况
        5.2.3 老年人为老服务需求情况
    5.3 上海市老年人口现状、老龄化程度分析
        5.3.1 上海市老年人口“双龄化”加速
        5.3.2 上海老年人口性别女性化明显
        5.3.3 纯老户家庭和独居老人增多
        5.3.4 失能老人数量递增
    5.4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5.4.1 社区居家养老人数发展趋势预测
        5.4.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分析
第六章 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及原因分析
    6.1 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现状与需求分析的矛盾
    6.2 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
        6.2.1 居家养老政策不健全
        6.2.2 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来源一
        6.2.3 居家养老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第七章 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
    7.1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法律环境
        7.1.1 优化顶层设计,整合各级部门
        7.1.2 健全社区居家养老相关政策
        7.1.3 完善评估标准,建立科学监管
    7.2 拓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来源
        7.2.1 统筹社会资源,兼顾商业保险,扩展居家养老资金来源渠道
        7.2.2 培育社会组织,增强服务供给主体力量
        7.2.3 增加公共投入,优化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7.2.4 深化养老顾问试点,提高对服务的认知度和利用率
    7.3 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7.3.1 开展职业化培训,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7.3.2 制定岗位激励政策,实现人才队伍合理流动
        7.3.3 强化职业归属感,稳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7.3.4 完善科学的考核制度,建立人才评价体系
    7.4 积极探索养老服务发展新路径,为居家养老作有益补充
        7.4.1 搭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为居家养老保驾护航
        7.4.2 倡导“互联网+”养老,创新科技助老技术平台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
        1.1.2 哈尔滨市人口老龄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养老服务
        1.4.2 养老服务体系
        1.4.3 养老服务人才
    1.5 理论基础
        1.5.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5.2 人力资本理论
        1.5.3 终身教育理论
        1.5.4 双因素理论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方法
    1.7 信度和效度分析
        1.7.1 信度分析
        1.7.2 效度检验
    1.8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创新之处和不足
        1.8.1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8.2 创新之处和不足
2 哈尔滨市老年人需求分析
    2.1 老年人的需求
    2.2. 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情况调查
        2.2.1 老年人基本情况
        2.2.2 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3 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养老服务护理人才的现状及问题
        3.1.1 数量缺乏
        3.1.2 年龄、性别结构不合理
        3.1.3 学历层次偏低
        3.1.4 专业知识、技能缺乏
        3.1.5 人才流失严重
    3.2 养老服务管理人才的现状及问题
    3.3 志愿者队伍发展现状
4 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现状
        4.1.1 院校的培养现状
        4.1.2 养老培训机构的现状
    4.2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支持力度不足
        4.2.2 资金投入不到位
        4.2.3 上岗制度缺少统一标准
        4.2.4 培训机制不健全
        4.2.5 培养条件不足
        4.2.6 激励措施较少
5 国外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经验借鉴
    5.1 美国
    5.2 日本
    5.3 奥地利
    5.4 澳大利亚
6 加强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及培养的建议
    6.1 制定政策、完善体系
    6.2 补充资金补助项目
    6.3 建立上岗制度
    6.4 完善培训制度
    6.5 提倡校企合作
    6.6 鼓励中医药院校发展养老服务业
    6.7 制定人才激励措施
    6.8 引导舆论宣传,满足失业者的就业需要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10)基于医养结合的我国养老服务供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数据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医养结合
    2.1.2 养老服务业
    2.1.3 养老服务需要与养老服务需求
2.2 理论基础
    2.2.1 老年需求理论
    2.2.2 福利经济学理论
    2.2.3 公共产品理论
    2.2.4 供需均衡模型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内研究综述
    2.3.2 国外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养老服务演进过程回顾
3.1 人类社会养老服务形成与演进的基本轨迹
    3.1.1 农业社会的养老服务
    3.1.2 工业社会的养老服务
3.2 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历程
    3.2.1 萌芽孕育期(1949 年-1977 年)
    3.2.2 探索发展期(1978 年-1998 年)
    3.2.3 体系建立期(1999 年-2011 年)
    3.2.4 快速发展期(2012 年至今)
3.3 主要发达国家养老服务发展历程
    3.3.1 英国的养老服务
    3.3.2 美国的养老服务
    3.3.3 日本的养老服务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4.1 养老服务需求宏观背景
    4.1.1 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
    4.1.2 养老服务的经济背景
    4.1.3 养老服务的社会环境
4.2 养老服务需求特点
    4.2.1 日常照料服务需求比例较大
    4.2.2 医疗康复服务需求普遍
    4.2.3 精神文化服务需求提高
4.3 基于宏观数据的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4.3.1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3.2 老年人的家庭支持
    4.3.3 人口现状和趋势预测
    4.3.4 养老服务的潜在需求评估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5.1.1 数据来源
    5.1.2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择
5.2 描述性分析
    5.2.1 健康状况
    5.2.2 家庭支持
5.3 计量分析
    5.3.1 总体样本的二元Logit回归
    5.3.2 城乡异质性分析
    5.3.3 性别异质性分析
    5.3.4 年龄异质性分析
    5.3.5 婚姻状况异质性分析
5.4 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4.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5.4.2 模型选择与变量设定
    5.4.3 实证分析
    5.4.4 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分析
6.1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结构
    6.1.1 居家养老服务
    6.1.2 社区养老服务
    6.1.3 机构养老服务
6.2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影响因素的灰关联排序
    6.2.1 理论基础和模型构建
    6.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6.2.3 灰关联分析
6.3 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协调发展系数测算
    6.3.1 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3.2 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的综合指数测算
    6.3.3 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协调发展的演进逻辑
6.4 养老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分析
    6.4.1 政府失灵现象导致效率损失
    6.4.2 市场失灵现象限制产业发展
    6.4.3 养老服务劳动力供给不足
    6.4.4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性失衡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医养结合的我国养老服务供求非均衡分析
7.1 我国养老服务供求非均衡分析
    7.1.1 总量上的非均衡
    7.1.2 结构上的非均衡
    7.1.3 价格上的非均衡
7.2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非均衡分析
    7.2.1 数据来源和变量设定
    7.2.2 模型选择
    7.2.3 描述性分析
    7.2.4 计量分析
7.3 我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照料非均衡分析
    7.3.1 数据与方法
    7.3.2 城乡失能老年人及其照料需求满足度
    7.3.3 城乡不同群体的失能老年人未满足需求差异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基本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促进养老服务供给与人口老龄化协调发展
    8.2.2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市场细分
    8.2.3 发展多层次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海口市2001年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情况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市罗湖区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管理创新性研究[D]. 徐晓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2]晋中市乡村日间照料中心运营和管理问题研究[D]. 贾亚雄. 山西大学, 2020(01)
  • [3]南宁市AX月子会所发展战略研究[D]. 赵婕. 广西大学, 2019(06)
  • [4]孕产妇对产后照护机构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以海南省8所公立医院调查为例[D]. 龙丽琼. 海南医学院, 2019(02)
  • [5]房地产经纪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D]. 李垒.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6]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支付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 刘秋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海口PQ养老中心经营问题与对策研究[D]. 余燕波. 海南大学, 2018(03)
  • [8]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供需问题研究[D]. 陶翌.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2)
  • [9]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D]. 王丛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12)
  • [10]基于医养结合的我国养老服务供求研究[D]. 王天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海口市2001年持有效健康证明餐饮服务业从业人员就业情况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