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棚室蔬菜“三期”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陈盟[1](2019)在《设施菜田温室气体浓度分布特征及N2O排放监测方法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三个阶段试验对设施菜田N2O、CO2排放进行了深入探究,首先观测了设施菜田棚室内部N2O、CO2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同步以静态箱法观测土壤N2O通量特征,对比二者,分析设施菜田棚室最终N2O、CO2排放与土壤排放之间关系。第二阶段为尝试引入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直接观测设施菜田排入大气的N2O、CO2气体,但由于模型功能所限,仅成功完成了N2O的观测。第三阶段同步使用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观测设施菜田N2O通量特征,对比观测结果,分析造成差异的各项因素,验证了新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最终结论如下:(1)设施菜田静态箱法最佳采气时间为9:00-12:00,但N2O通量结果可能存在14%-67%的误差,CO2通量结果可能存在6%-17%的误差,因此设施菜田每日单次观测可能不足以均衡全天N2O排放的时间差异性。(2)棚室内不同高度N2O浓度特征规律较为一致,与静态箱法测得土壤N2O通量特征吻合,N2O浓度随高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均高于外界背景浓度,表明棚室对N2O气体具有一定滞留作用(3)在短期高频观测中,土壤N2O通量特征与棚内N2O浓度分布特征规律一致;土壤CO2通量特征与棚内CO2浓度分布特征规律相反。表明棚内N2O主要排放源为土壤,CO2属于多源排放,棚室内作物和环境因素对CO2最终排放的影响力高于土壤。(4)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的自动采样装置可以明显捕捉到棚区上方的N2O浓度变化,棚区空置期3.5米高处N2O浓度变化范围为0.673-0.689 mg·m-3,种植期N2O浓度变化范围为0.695-0.716 mg·m-3,种植期明显高于空置期。(5)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和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在观测设施菜田N2O日排放特征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静态箱/气象色谱法测得三天平均排放通量为252.51μg·m-2·h-1,高于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观测结果192.21μg·m-2·h-1,高出26.75%。(6)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和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对棚室番茄全生长季的观测中,两种方法观测结果同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整个生长季中,静态箱测得土壤净排放通量为1817.49g·hm-2,排放因子为0.45%;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测得土壤净排放通量为1250.95 g·hm-2,排放因子为0.32%,较静态箱测得结果低了29%。综上可知,设施菜田环境对N2O、CO2排放有较强影响,仅观测土壤排放无法具体衡量设施菜田N2O、CO2的最终排放。本研究尝试引入的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与静态箱/气相色谱法N2O观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适用于设施菜田N2O排放观测,为观测设施菜田N2O排放提供了新思路,为建立健全我国氮排放清单提供了新方法。
郑大光[2](2019)在《政府工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8年工作回顾2018年,市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我?
马宁[3](2017)在《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16年是“特色小镇”建设元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从产业运营商到地产开发商,都同时把目光聚焦到了特色小镇建设。近年来,随着国家四万亿建设资金的投入,城市轨道建设快马加鞭,航空和高速公路建设不断完善,互联网科技蓬勃发展,大城市和小城市的空间距离已经不是障碍。而且随着大城市环境的污染、房价高、交通堵塞,生活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追求品质生活的需要。因此更贴近大自然,低碳、环保、绿色的特色小镇成为了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新的空间载体。同时,伴随着产业投资下降,为了有效推进经济转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中央提出来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后又衍生出了“四众”,说到底就是人才的创业,人才的创新。要创业、创新总得有适合的条件同时还要有资金的支撑,要有一块发展的场所,更要有相适应的发展政策,所以特色小镇的建设就落在经济的转型升级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孕育而生,适逢其时,必将高速发展。本文通过介绍绥芬河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分析特色小镇创新机制、规划理念、运营模式、政策作用之间的关系,系统阐述了作为新兴的城镇发展模式,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目标、基本形式。通过文献检索法、实地调研法、实证分析法等分析方法找出了绥芬河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绥芬河阜宁特色小镇,特色鲜明度不够、特色产业结构不合理、认识不够、特色小镇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合理的分析,结合绥芬河实际情况,对特色小镇建设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本文论证了发展特色小镇对绥芬河经济社会发展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对破解空间狭小缺少腹地纵深、人口红利不足、高端要素集聚不够等发展难点起到了有效推进作用。最后得出结论绥芬发展特色小镇的深入实践和研究对促进全国特色小镇发展模式的复制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柳金平[4](2013)在《现代农业建设与路径研究 ——基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实践》文中指出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共识。但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各地情况不同,发展现代农业不可能所有地方同步并进,必然需要在条件较为成熟的地区率先发展、先行探索以提供发展思路、模式和经验,继而引领区域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因此,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应运而生,目的是在点上寻求突破,进而带动面上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情况怎么样,探索了什么样的经验,有什么模式可以推广,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什么路径,还要进行深入研究,以获得可资借鉴的答案。本文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阶段特征出发,分析了农业发展需要应对的挑战,提出了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基础和依据。在分析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在各种因素方面的特殊性进行了阐述,这些因素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和路径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以上认识出发,本文将有关示范区调研的资料进行整理,作为分析示范区发展状况的依据。运用数理分析方法和SPSS软件对有关示范区的发展指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对30个示范区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发现示范区之间差异较明显,发展具有地域性特征。通过回归模型分析,对13个示范区的发展指标进行预估,发现地区间发展速度也有较大差异,按目前发展速度,个别地区部分指标难以达到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的要求。本文对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的做法进行定性分析,从自然条件、政策措施、主要做法几个角度对所选择的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5个示范区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地的经验启示,并提炼出建设现代农业的路径。本文分析认为,东部地区的玉田示范区主要经验是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资本、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替代作用下,转变农业生产结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设施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西部地区的田东示范区发挥政府推动作用,以农村金融改革为突破,带动和促进农户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湄潭示范区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推动了土地流转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逐渐实现了以农业特产为核心,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化经营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式。中部地区的长沙示范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生产经营规模和产出效益迅速提高。东北地区的肇东示范区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同时推进大合作,配以大农机和大科技,规模经营的效益得到全面挖掘。总结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实践,本文提出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且可行路径。示范区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包括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科技推广、农村金融和财政投入方面的问题和不足,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和农民培训力度等建议。
黄玉凡,李绍文[5](2013)在《关于青冈县创新新农村建设模式的调研与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黑龙江省青冈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把近郊村建设与县城发展有机结合,把资金重点向近郊村、中心村倾斜,不仅使近郊村能够主动融入城市,而且也加快了村民由"农民"变"市民"的进程。在确保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搬得进、住得起、富得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焦彦东[6](2013)在《友谊农场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绿色产业的研究是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当今低碳时代和可持续发展大环境下的必然选择。友谊农场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管理局,地处三江平原中部,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历史文化和生物质能源等,本文依托友谊农场发展绿色产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探索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客观分析友谊农场发展绿色产业的现状、资源要素、外部环境要素,对友谊农场以及黑龙江垦区乃至黑龙江省,都非常具有研究意义,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结合规划阶段实地调研数据,在对获得数据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友谊农场绿色产业构建的自身发展的要素和外部发展环境进行分析。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认真研究国内外绿色产业相关理论,并归纳总结出适合友谊农场发展的思路,在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以黑龙江农垦绿色发展战略为指导、制订了友谊农场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友谊农场绿色产业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绿色种植产业、绿色生猪、大鹅养殖产业、创意文化旅游产业、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科技产业等,同时对水利建设项目、玉米微粉建设项目、凤林古城遗址景观区建设项目、农副产品综合集贸市场建设项目、物流园区重点建设等项目。已建立带动黑龙江农垦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的示范基地为目标,分析友谊农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自身优势、外部机遇及制约因素和外部挑战,最后提出如何发挥优势,把我机遇,规避挑战,克服不利因素的对策,促进友谊农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产业体系的构建。
赵月淼[7](2012)在《宁安市蔬菜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通过对宁安蔬菜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宁安市近几年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客观分析宁安市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经济学的理论,进一步分析宁安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当前全国蔬菜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宁安市的蔬菜产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全面了解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通过了解宁安蔬菜产业发展情况实际,深入研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找出适合宁安市的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特色道路模式,进而对其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相关建议,做出规划并提出宁安蔬菜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侯喜梅[8](2012)在《黑龙江省巨浪牧场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产业的研究是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发展绿色产业,不仅能助力该地区突破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而且也是当今低碳时代和可持续发展大环境下的必然选择。巨浪牧场隶属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齐齐哈尔管理局,地处松嫩平原西部,与扎龙自然保护区毗邻,远离工业发达区,土地肥沃,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和生物质能源等,是黑龙江垦区五大天然牧场之一,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良环境。如何充分利用巨浪牧场内的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着且平衡的绿色产业,制定较为完善和系统的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对巨浪牧场以及齐齐哈尔管理局甚至整个黑龙江垦区都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SWOT分析法,以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以巨浪牧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了巨浪牧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巨浪牧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现状和潜力进行了SWOT分析,总结出牧场面临着“六大优势、三大劣势、四大机遇、三大挑战”,优势突出、劣势明显、机遇较多、挑战不少,但总体上分析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本文积极将绿色发展理念和市场经济理念引入到巨浪牧场的产业规划发展思路中,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结合牧场实际,制定了巨浪牧场绿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了牧场将主要发展的绿色产业:温泉旅游产业、新能源产业、地热棚室有机蔬菜种植产业、有机温泉稻产业、特色经济作物(绿豆)产业和生态禽类产业等,同时对温泉旅游项目、沼气站和有机肥厂建设项目、温泉稻种植项目、地热供暖建设项目、地热棚蔬菜建设项目、有机绿豆基地建设项目以及质量可追溯体系等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探索了巨浪牧场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优化了牧场产业发展结构,形成了牧场绿色发展的新优势,开创了巨浪牧场绿色发展内生动力的新道路,最后对巨浪牧场发展绿色产业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进而将为整个垦区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起到先行示范和引导的作用。
赵丹丹,费佐兰[9](2012)在《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文中提出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副食品,蔬菜产业是民生产业。随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人们对蔬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发展优质蔬菜是生产者追求的目标。文章采用了问卷调查形式,将哈尔滨市周边6个村庄作为调研对象,对其蔬菜种植情况及消费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调研对象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黄小燕[10](2009)在《安徽沿淮水涝灾害气候分析及棚室蔬菜避洪减灾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安徽沿淮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区,是水涝灾害频发的地区。水涝灾害不仅使人民财产遭受惨重的损失,而且打乱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严重影响各项建设和经济发展。沿淮地区水涝灾害主要由梅汛期强降水造成的。梅雨期的长短,梅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旱涝灾害的形成。本文根据沿淮地区梅汛期易遭水灾、无汛期适宜发展大棚蔬菜的特点,着重分析了安徽沿淮地区降水量基本特征、洪涝灾情特征、棚室蔬菜避洪种植热量资源特征、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和无汛期蔬菜棚室光热资源特征,探讨了安徽沿淮地区无汛期棚室蔬菜作物高效避灾栽培的作用机理和栽培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安徽沿淮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安徽沿淮地区棚室蔬菜作物避洪减灾高效种植的技术模式。研究结果可为农业洪涝易发区无汛期发展大棚蔬菜拓展思路,并为农村大棚蔬菜避洪减灾和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模式。现将本项研究的主要结果简述如下:1.安徽沿淮降水量的变化特征:以蚌埠站为例,沿淮地区夏季的降水量最大,占全年降水量的54%;冬季最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7%。各月平均降水量变化基本呈现明显的“单峰型”。2.安徽沿淮水涝灾情特征:受水涝灾害影响,沿淮11站历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农业经济损失和受灾面积都呈上升趋势。历年平均受灾面积为29511.0 hm2。其中阜南站受灾面积最大,蚌埠站最小。安徽省沿淮地区水涝受灾面积各站分布总趋势为自西向东的“降—升—降—升”W型。3.安徽沿淮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以蚌埠站为例,分析沿淮地区近57a来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变化,结果均呈上升趋势。无汛期积温多在2900℃~3500℃,平均积温为3207.8℃,历年无汛期积温及其五年滑动平均值变化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4.安徽沿淮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分析沿淮地区蚌埠站历年来≥10℃的起止日期和积温的变化,结果发现起始日期有逐步提前趋势,而终止日期有逐渐推迟趋势,持续日数有逐渐延长趋势。蚌埠站历年活动积温及其五年滑动平均值变化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5.安徽沿淮无汛期蔬菜棚室光热资源特征:棚室内气温白天的变化与棚室外气温的变化同步。棚内温度均高于棚外温度,不同材质的棚室其气温日变化幅度不同:春季,胖龙温室>钢架拱棚(双层膜)>钢架大棚(旧,单层膜)>室外;冬季,钢架大棚(新,单层膜)>钢架拱棚(双层膜)>室外。棚室内外气温日变化晴天为单峰型曲线。夜间棚内温度缓慢下降。最低温度出现在早晨7:00左右。棚室内光照强度均比露地光照强度弱。6.安徽沿淮棚室蔬菜作物避洪减灾高效的种植模式:①双层膜塑料大棚栽培模式:(秋)番茄—(春)辣椒;(秋)番茄—(春)芹菜—(春)黄瓜。②单层膜塑料大棚栽培模式:(秋)辣椒—(春)芹菜—苋菜;(秋)芹菜—(春)小白菜—(春)黄瓜;(秋)番茄—(春)芹菜—(春)小白菜—马齿苋;(秋)黄瓜—(春)辣椒—(春)黄瓜。这些种植模式的共同点是利用8月下旬至次年5月中旬的无汛期进行蔬菜作物棚室高效栽培,以实现避洪减灾,丰产丰收。
二、棚室蔬菜“三期”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棚室蔬菜“三期”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设施菜田温室气体浓度分布特征及N2O排放监测方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及氮素损失 |
1.2.2 温室气体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1.2.3 土壤温室气体的产生与排放 |
1.2.4 土壤N_2O、CO_2排放影响因素 |
1.2.5 设施菜田日光温室环境因素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1.1 徐水试验位点 |
2.1.2 博野试验位点 |
2.2 试验方案 |
2.2.1 徐水试验位点试验布置 |
2.2.2 博野试验位点试验布置 |
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1 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2 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的样品采集与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4.1 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计算公式 |
2.4.2 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的相关计算及数据质量控制 |
2.4.3 排放因子的相关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设施菜田N_2O、CO_2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3.1.1 高频监测设施菜田N_2O通量特征及浓度分布特征 |
3.1.2 高频监测设施菜田CO_2通量特征及浓度分别特征 |
3.1.3 长期观测设施菜田N_2O通量特征及浓度分布特征 |
3.1.4 长期观测设施菜田CO_2通量特征及浓度分布特征 |
3.1.5 土壤N_2O、CO_2累计排放量及净温室效应 |
3.1.6 小结 |
3.2 基于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观测设施菜田N_2O排放 |
3.2.1 供试棚区N_2O背景浓度观测 |
3.2.2 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数据筛选 |
3.2.3 棚区N_2O排放通量监测 |
3.2.4 小结 |
3.3 结合静态箱法和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观测设施菜田N_2O排放 |
3.3.1 棚区N_2O日排放规律 |
3.3.2 棚室番茄全生长季N_2O排放特征 |
3.3.3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
3.3.4 小结 |
4 讨论 |
4.1 设施菜田N_2O、CO_2时空分布特征 |
4.2 设施菜田半封闭小气候环境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4.3 设施菜田应用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的关键要素 |
4.4 微气象学法与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
4.5 不同方法测定结果与IPCC清单N_2O排放系数比较的意义 |
5 结论 |
6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2)政府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18年工作回顾 |
二、2019年主要任务 |
(3)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特色小镇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新农村建设 |
2.2 理论基础 |
2.2.1 现代规划理论 |
2.2.2 产业集群理论 |
2.2.3 区域核心理论 |
2.2.4 区域特色理论 |
第3章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 |
3.1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的背景 |
3.1.1 特色小镇发展基本条件 |
3.1.2 发展特色小镇主要优势 |
3.1.3 发展特色小镇主要劣势 |
3.2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的主要做法 |
3.2.1 坚持抓典型 |
3.2.2 坚持抓机制 |
3.2.3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 |
3.2.4 挖掘调研特色民居 |
3.2.5 抓好污水整治工作 |
3.2.6 多渠道筹集特色小镇建设资金 |
3.2.7 营造“一统三化”的模式推进 |
3.3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主要成效 |
3.3.1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
3.3.2 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速 |
3.3.3 农村社会日益和谐 |
3.4 绥芬河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分析 |
3.4.1 典型案例的背景 |
3.4.2 特色农业型小镇发展模式 |
3.4.3 发展特色农业小镇的措施 |
3.4.4 特色农业小镇模式推广思路 |
第4章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1.1 产业定位不准,特色不鲜明 |
4.1.2 产业缺乏支撑,后劲不足 |
4.1.3 产业规划有待完善 |
4.1.4 特色小镇认识有待提升 |
4.2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体制方面 |
4.2.2 运营方面 |
4.2.3 认识方面 |
第5章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相关经验及借鉴 |
5.1 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
5.1.1 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小镇 |
5.1.2 法国·蒙顿小镇 |
5.1.3 意大利·波托菲诺小镇 |
5.1.4 芬兰·罗瓦涅米小镇 |
5.2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经验 |
5.2.1 龙泉青瓷小镇 |
5.2.2 萧山空港小镇 |
5.2.3 丽江玫瑰小镇 |
5.3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对绥芬河的启示 |
5.3.1 特色小镇建设要符合时代共性 |
5.3.2 特色小镇建设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 |
5.3.3 树立市场经济理念是特色小镇建设成功的关键 |
5.3.4 改革创新是特色小镇建设成功的根本动力 |
第6章 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对策 |
6.1 构建协调发展的小镇布局 |
6.2 打造各具特色的试点小镇 |
6.3 打造集约型小镇 |
6.4 打造环境最优、政策最好的特色小镇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现代农业建设与路径研究 ——基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
1.7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研究评述和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现代农业 |
2.1.2 农业现代化 |
2.1.3 现代农业示范区 |
2.1.4 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相互关系 |
2.2 研究综述 |
2.2.1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
2.2.2 示范区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 |
2.3 相关理论 |
2.3.1 区位和区域经济理论 |
2.3.2 农业发展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 |
3.1 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特征 |
3.1.1 农业经济和生产经营特征 |
3.1.2 农业政策特征 |
3.1.3 生产要素的变化特征 |
3.1.4 农村人口和农民收入增长特征 |
3.2 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 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2 现代农业影响因素的实践分析 |
4.3 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机理 |
4.4 各种因素影响下的现代农业模式 |
4.4.1 国外现代农业模式 |
4.4.2 中国的特殊性和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静态测评 |
5.1 相关性分析 |
5.1.1 相关性分析的基本原理 |
5.1.2 相关性分析的过程 |
5.2 因子分析 |
5.2.1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5.2.2 因子提取 |
5.2.3 因子得分和综合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动态测评 |
6.1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目标指向 |
6.2 示范区发展指标预估和对比 |
6.3 示范区有关指标测评示例 |
6.3.1 地区生产总值预测 |
6.3.2 第一产业增加值预测 |
6.3.3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预测 |
6.3.4 粮食作物面积预测 |
6.3.5 粮食总产量预测 |
6.3.6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 |
6.3.7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预测 |
6.3.8 农用机械总动力预测 |
6.3.9 耕种收机械化水平预测 |
6.3.10 有效灌溉面积预测 |
6.3.11 灌溉水利用率预测 |
6.3.12 作物统防统治面积预测 |
6.3.13 农村土地流转面积预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示范区的现代农业模式探索和路径选择 |
7.1 东部地区示范区的现代农业模式 |
7.1.1 基本特征 |
7.1.2 玉田实践分析 |
7.2 西部地区示范区的现代农业模式 |
7.2.1 基本特征 |
7.2.2 田东县实践分析 |
7.2.3 湄潭县实践分析 |
7.3 中部地区示范区的现代农业模式 |
7.3.1 基本特征 |
7.3.2 长沙县实践分析 |
7.4 东北地区示范区的现代农业模式 |
7.4.1 基本特征 |
7.4.2 肇东市实践分析 |
7.5 现代农业建设路径选择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问题和对策建议 |
8.1 示范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
8.1.1 土地流转中的强制性问题 |
8.1.2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保障粮食生产的问题 |
8.1.3 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条件建设问题 |
8.1.4 政府财政投入中的分散和力度不够问题 |
8.1.5 农村金融的支持和活力欠缺的问题 |
8.2 加快推进示范区现代农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
8.2.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
8.2.2 整合涉农项目资源 |
8.2.3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
8.2.4 全面加快科技进步 |
8.2.5 强化农业人才支撑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成果及不足 |
9.2.1 可能的创新 |
9.2.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关于青冈县创新新农村建设模式的调研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先行先试, 创新资金筹集和建设模式 |
立足发展, 打造新村发展的不同功能区 |
(6)友谊农场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友谊农场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
2.1 地理区位 |
2.2 自然资源状况 |
2.2.1 面积 |
2.2.2 地貌 |
2.2.3 土壤 |
2.2.4 河流 |
2.2.5 水文 |
2.2.6 气候 |
2.3 经济社会状况 |
2.3.1 第一产业结构 |
2.3.2 第二产业结构 |
2.3.3 第三产业结构 |
2.4 社会发展状况 |
2.4.1 人口 |
2.4.2 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 |
2.4.3 科技 |
2.4.4 教育 |
2.4.5 文化 |
2.4.6 医疗卫生 |
2.4.7 城镇建设 |
2.4.8 社会保障 |
2.4.9 生活水平 |
3 友谊农场发展绿色产业 SWOT 分析 |
3.1 优势分析(Strengths) |
3.1.1 区位优势 |
3.1.2 资源优势 |
3.1.3 科技优势 |
3.1.4 粮食产能优势 |
3.1.5 历史文化优势 |
3.1.6 品牌优势 |
3.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
3.2.1 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
3.2.2 各类经济组织耦合度不高 |
3.2.3 资源过度开发制约可持续发展 |
3.3 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
3.3.1 国家坚持绿色发展的政策优势 |
3.3.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消费升级机遇 |
3.3.3 全社会重视食品安全的历史机遇 |
3.3.4 垦区”三年工业攻坚战”带来的时代机遇 |
3.4 挑战分析(Threats) |
3.4.1 人口向城镇集中后带来一系列新挑战 |
3.4.2 同质竞争压力日渐增大 |
3.4.3 生态承载力呈现下降趋势 |
4 绿色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
4.1 规划总论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基本原则 |
4.1.3 发展定位 |
4.1.4 发展战略 |
4.1.5 发展思路 |
4.1.6 发展目标 |
4.1.7 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 |
4.2 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
4.2.1 绿色种植作物产业链发展规划 |
4.2.2 绿色畜产品产业链发展规划 |
4.2.3 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
4.2.4 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科技创新规划 |
4.3 重点建设项目 |
4.3.1 水利建设项目 |
4.3.2 玉米微粉建设项目 |
4.3.3 凤林古城遗址景观区建设项目 |
4.3.4 有机肥厂建设项目 |
4.3.5 农副产品综合集贸市场建设项目 |
4.3.6 重点产业信息化建设 |
4.3.7 物流园区重点建设项目 |
5 友谊农场发展绿色产业的对策 |
5.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
5.2 科技创新,注重转化 |
5.3 弘扬精神,繁荣文化 |
5.4 多方融资,大上项目 |
5.5 品牌带动,提升效益 |
5.6 注重质监,品质至上 |
5.7 开拓市场,强化营销 |
5.8 监测评价,绩效考核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宁安市蔬菜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蔬菜产业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蔬菜产业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蔬菜产业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蔬菜产业 |
2.1.2 农业产业化 |
2.1.3 设施农业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及对宁安市的启示 |
3.1 寿光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做法 |
3.2 寿光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4 宁安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4.1 宁安市农业发展回顾 |
4.2 宁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 |
4.2.1 蔬菜种植历史悠久 |
4.2.2 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
4.2.3 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
4.2.4 品牌效应不断凸显 |
4.2.5 科技进步优势明显 |
4.2.6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共赢 |
4.3 宁安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3.1 基础设施不完善 |
4.3.2 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
4.3.3 农业标准化体系不够完善 |
4.3.4 资金投入渠道狭窄 |
4.3.5 缺乏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
5 宁安市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5.1 宁安市蔬菜产业发展需求分析 |
5.1.1 国际市场需求 |
5.1.2 国内市场需求 |
5.2 宁安市发展蔬菜产业的机遇 |
5.2.1 区位优势明显 |
5.2.2 生态条件优良 |
5.2.3 技术队伍经验丰富 |
5.2.4 物流基础比较完善 |
5.2.5 市场前景广阔 |
5.3 宁安市进一步发展蔬菜产业面临的挑战 |
5.3.1 蔬菜产业市场竞争激烈 |
5.3.2 蔬菜产品与市场需求的矛盾十分尖锐 |
5.3.3 蔬菜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不断加剧 |
5.3.4 蔬菜产业发展规模与经营体制的矛盾日益突出 |
5.3.5 蔬菜深加工产业化率低 |
6 宁安市蔬菜产业未来发展思路和发展规模设计 |
6.1 宁安市蔬菜产业的发展思路 |
6.1.1 蔬菜产业规划布局 |
6.1.2 蔬菜产业品种布局 |
6.2 宁安市蔬菜产业发展规模设计 |
6.2.1 蔬菜产业发展规模 |
6.2.2 相关企业发展规模 |
6.2.3 园区建设规模 |
7 加快宁安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
7.1 加强蔬菜产业组织领导 |
7.2 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 |
7.3 强化产业管理体系建设 |
7.4 强化蔬菜产业市场开拓 |
7.5 优化蔬菜产业发展环境 |
7.6 建立完善信息网络平台 |
7.7 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产业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黑龙江省巨浪牧场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绿色产业体系概论 |
1.3.1 绿色产业概念的界定 |
1.3.2 绿色产业体系范畴 |
1.3.3 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2 巨浪牧场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
2.1 地理区位 |
2.2 自然资源现状 |
2.2.1 土地资源 |
2.2.2 气候条件 |
2.2.3 自然资源条件 |
2.2.4 生物资源条件 |
2.3 经济发展现状 |
2.3.1 产业结构与规模 |
2.3.2 第一产业结构 |
2.3.3 第二产业结构 |
2.3.4 第三产业结构 |
2.4 社会发展现状 |
2.4.1 人口现状 |
2.4.2 科技发展现状 |
2.4.3 文化发展现状 |
2.4.4 城镇建设现状 |
2.4.5 牧场生活条件 |
2.4.6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
3 巨浪牧场发展绿色产业SWOT分析和评价 |
3.1 优势分析 |
3.1.1 区位优势 |
3.1.2 优质奶源基地优势 |
3.1.3 生态环境优势 |
3.1.4 地热资源优势 |
3.1.5 企业管理优势 |
3.1.6 生态产品品牌优势 |
3.2 劣势分析 |
3.2.1 经济总量偏小 |
3.2.2 产业结构不合理 |
3.2.3 环境污染压力大 |
3.3 机遇分析 |
3.3.1 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机遇 |
3.3.2 国家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机遇 |
3.3.3 国家扶持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机遇 |
3.3.4 总局实施绿色发展的产业机遇 |
3.4 挑战分析 |
3.4.1 资金匮乏,人才缺乏 |
3.4.2 周边温泉产业竞争多 |
3.4.3 同质同位竞争挑战大 |
4 巨浪牧场绿色产业发展规划 |
4.1 绿色产业规划总论 |
4.1.1 指导思想 |
4.1.2 基本原则 |
4.1.3 发展定位 |
4.1.4 发展战略 |
4.1.5 发展目标 |
4.1.6 产业布局 |
4.1.7 发展模式 |
4.2 绿色产业发展规划 |
4.2.1 温泉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
4.2.2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
4.2.3 地热棚室有机蔬菜种植发展规划 |
4.2.4 有机温泉稻产业发展规划 |
4.2.5 特色经济作物(绿豆)发展规划 |
4.2.6 生态禽类产业发展规划 |
4.3 绿色产业重点建设项目规划 |
4.3.1 温泉旅游项目 |
4.3.2 沼气站、有机肥厂建设项目 |
4.3.3 温泉稻种植项目 |
4.3.4 地热供暖建设项目 |
4.3.5 地热棚蔬菜建设项目 |
4.3.6 有机绿豆基地建设项目 |
4.3.7 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 |
4.4 巨浪牧场主要建设项目总投资概算 |
5 巨浪牧场绿色产业发展对策 |
5.1 解放思想,绿色发展 |
5.2 狠抓队伍,强力执行 |
5.3 整合资源,做强产业 |
5.4 科技支撑,增加投入 |
5.5 优化服务,强化营销 |
5.6 打造品牌,内生发展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简介 |
二、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 |
(一) 大棚蔬菜生产为主 |
(二) 农户自主性强 |
(三) 中间商收购为主, 蔬菜处理简洁 |
三、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蔬菜种植规模小, 难形成规模化生产 |
(二) 政府作用不大 |
(三) 多级中间商获利大, 农户增收慢 |
四、结论 |
(10)安徽沿淮水涝灾害气候分析及棚室蔬菜避洪减灾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概述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洪涝灾害的研究概况 |
1.3.2 国内外棚室蔬菜的研究概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特点和创新之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处理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数据采集 |
2.3 测定项目及使用仪器 |
2.3.1 气温的测定 |
2.3.2 空气湿度的测定 |
2.3.3 地温的测定 |
2.3.4 光照强度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
2.4.1 相关分析 |
2.4.2 回归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安徽沿淮水涝灾害气候分析 |
3.1.1 安徽沿淮降水量的基本特征 |
3.1.2 安徽沿淮梅汛期降水的特征分析 |
3.1.2.1 安徽沿淮梅雨期的基本特征 |
3.1.2.2 安徽沿淮梅汛期雨量的基本特征 |
3.1.3 安徽沿淮梅汛期降水的地域差异特征分析 |
3.1.4 安徽沿淮水涝对农业的影响 |
3.1.5 安徽沿淮农业水涝灾期特征分析 |
3.1.6 安徽沿淮地区水涝灾情分析 |
3.2 安徽沿淮水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
3.2.1 黄河夺淮恶果所致 |
3.2.2 特殊的地形 |
3.2.3 特殊的气候,暴雨集中、雨型恶劣 |
3.2.4 生态失衡人水争地 |
3.3 棚室蔬菜避洪种植农业气候特征分析 |
3.3.1 安徽沿淮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 |
3.3.2 安徽沿淮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
3.4 安徽沿淮无汛期蔬菜棚室光热资源特征 |
3.4.1 棚室内气温变化特征 |
3.4.2 设施内光照的变化特征 |
3.5 蔬菜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和反应 |
3.6 棚室蔬菜避洪减灾高效种植的机理与模式 |
3.6.1 棚室蔬菜避洪减灾高效栽培的机理分析 |
3.6.2 棚室蔬菜避洪种植的茬口安排 |
3.6.3 棚室蔬菜避洪减灾高效种植的技术模式 |
4. 结论 |
4.1 安徽沿淮水涝灾害气候特征 |
4.1.1 安徽沿淮降水量的基本特征 |
4.1.2 安徽沿淮地区水涝灾情特征 |
4.2 棚室蔬菜避洪种植农业气候特征 |
4.2.1 安徽沿淮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 |
4.2.2 安徽沿淮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
4.2.3 安徽沿淮无汛期蔬菜棚室光热资源特征 |
4.3 安徽沿淮棚室蔬菜作物避洪减灾高效的种植模式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棚室蔬菜“三期”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设施菜田温室气体浓度分布特征及N2O排放监测方法比较研究[D]. 陈盟.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2]政府工作报告[N]. 郑大光. 双鸭山日报, 2019
- [3]绥芬河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D]. 马宁. 吉林大学, 2017(04)
- [4]现代农业建设与路径研究 ——基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实践[D]. 柳金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3)
- [5]关于青冈县创新新农村建设模式的调研与启示[J]. 黄玉凡,李绍文.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3(09)
- [6]友谊农场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 焦彦东. 东北农业大学, 2013(S2)
- [7]宁安市蔬菜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 赵月淼. 吉林大学, 2012(03)
- [8]黑龙江省巨浪牧场绿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D]. 侯喜梅. 东北农业大学, 2012(02)
- [9]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 赵丹丹,费佐兰. 中国集体经济, 2012(03)
- [10]安徽沿淮水涝灾害气候分析及棚室蔬菜避洪减灾技术研究[D]. 黄小燕. 安徽农业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