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鲁迅先生用词的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田美丹[1](2021)在《叶圣陶短篇文学作品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叶圣陶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伟大的文学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地位。研究叶圣陶短篇文学作品词汇,我们不仅能看到叶圣陶作品词汇相对于普通话词汇的继承和发展,也能看到叶圣陶短篇文学独有的用词特色。本文尝试着对叶圣陶短篇文学作品的词汇状况进行全面地研究分析,主要从以下四部分进行概述:第一部分,描写叶圣陶短篇文学作品的词汇概貌。利用办公软件进行词频统计,得到叶圣陶短篇文学作品词汇词表,将叶圣陶短篇文学作品词汇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叶圣陶短篇文学作品词汇对于普通话的常用度、通用性情况。第二部分,分析叶圣陶童话词汇特色。通过对比叶圣陶童话与小说的词种数情况,得出叶圣陶童话对于小说的独用词汇1940个和共用词汇6412个,主要从叶圣陶童话对于小说的独用词汇,叶圣陶童话频次较高的词汇中分析叶圣陶童话的用词特点。第三部分,叶圣陶短篇小说的方言词。叶圣陶短篇小说中的方言词占据了相当大的分量,对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疏通文意,理解文本,更好地把握叶圣陶短篇小说的用词特点。基于此我们主要分析了叶圣陶短篇小说中独具吴方言特色的方言词和其他独属于短篇小说的方言词。对其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方言特色词汇进行释义举例,对于出现的个别现象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分析叶圣陶短篇小说的古语词、外来词和“旧词语”。古语词、外来词和“旧词语”是叶圣陶短篇小说的特色词汇。叶圣陶短篇小说的古语词,主要从文言词和历史词两方面对其代表性的词语进行了列举和意义阐释;叶圣陶短篇小说中的外来词,按照来源将其分为四类,并对各类中具有典型性的词语进行描写;叶圣陶短篇小说中的“旧词语”,按照词汇的实际情况,分为三类,对其典型性词语进行分析。
范氏清华(PH(?)M TH(?) THANHHOA)[2](2021)在《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越两国作为邻邦,其陆地和海洋是接壤的。两国已有数千多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历史。由于中越两国的密切交往,从秦代以来中国就对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文学都不可能只局限在本国的范围内,中国文学更不例外。中国艺术、文学的优秀作品早已被译介到越南,成为越南读者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它们在越南文学界陪伴着一代又一代越南读者,同时也丰富了越南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当中,被称为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的鲁迅是第一位被传播到越南的作家,其作品不仅被选入越南中学课本里作为教学内容而且还是越南大学文学系的研究对象。由于鲁迅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与越南民族的解放事业息息相关,因此深受越南读者的喜爱和敬仰,在越南被广泛地传播并成为中越文学文化的桥梁。本文将鲁迅及其文学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其在越南从翻译、接受、转播到研究这整个过程,进一步分析其对越南文学和教育等领域的影响,肯定鲁迅不仅在越南文坛而且在世界文坛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从鲁迅在文坛上出现至今,中国和世界上的诸多国家对鲁迅的译介与研究就没有中断过,而越南对鲁迅的译介与研究也已有近80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越南不断出版、再版许多关于鲁迅作品的越南语译本与鲁迅研究的专着、文章和博硕士论文,这证明了鲁迅不仅是在越南文坛上而且在越南人民心中也占据崇高的位置。本论文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阐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结构安排等,并总结出论文的创新、难点与不足之处。鲁迅的海外译介与研究近年来得到了中外学者的特别关注,尤其是日本,其次是美国、俄罗斯、韩国、新加坡和东南亚等国家。中国文坛对越南鲁迅译介与研究情况仍是一个相当陌生的领域。为此,我们想通过本论文来为鲁迅在海外译介传播与研究提供一份参考资料。第二部分,主要以越南的重要的历史阶段为背景论述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研究过程。1945年越南八月革命成功之前,外国进步文学在越南受到法国殖民者严密地封锁,而越南文坛正需要一种革新运动。本文介绍在此背景下邓邰梅与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译介与传播初期。之后,在1945年八月革命成功至1975年越南南部解放、越南全国获得了统一、独立自由的背景下,梳理了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译介与研究的繁荣期,分析其为何在越南广泛地被传播。最后,在1975年之后的背景下,从中越两国关系冷化到恢复正常外交关系之后,阐述了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的困境,同时也介绍了1986年越南改革开放之后,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的新面貌。本文通过这三个阶段分析、考察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接受,从而描绘一幅完整的越南鲁迅译介传播与研究的全景图,尽可能做到整体把握。第三部分,主要考察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传播媒介情况。在这一内容中,第一项工作是本文考察了鲁迅作品的越南译者和越南语译本。据统计,至今在越南已有五名翻译家翻译了鲁迅作品,因此能够搜集到的共有五种越南语翻译版本。不同的译者又因具有不同的生活时代背景、不同的地域背景以及不同的翻译风格导致鲁迅作品的越南语译本之间存在一些差别,并且与原文作品相比也存在一些翻译问题,引起了越南文坛上的一些论争。之后,本文还通过考察越南传播媒体来介绍致力于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的出版社、报纸期刊社等。第四部分,选取邓邰梅、芳榴和黎辉箫三位代表的研究学者及其鲁迅研究着作,分析他们的学术基础、不同的研究方法以及其研究成果,指出他们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评价,肯定他们在越南鲁迅研究领域的影响和贡献。邓邰梅是越南中国文学和鲁迅研究的奠基人。他的研究《鲁迅的生平与文艺》代表了20世界40、50代越南鲁迅研究。他将文学作品与作家的外形相貌相结合,可谓是准确的且相对全面的研究,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他早期的研究成果虽然不是很深入,但引起了当时越南鲁迅热,同时也为日后培养越南鲁迅研究者创造了条件。20世纪70年代,芳榴的《文学理论家鲁迅》对鲁迅文艺思想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越南鲁迅研究领域。他主要运用分析法和对比法与苏维埃的文学理论相结合,以“理论——实践”为研究模式展开对鲁迅的创作实践和文艺思想研究,使鲁迅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及易于运用。20世纪80年代黎辉箫的《鲁迅小说诗学研究》通过《呐喊》和《彷徨》两个小说集以诗学理论和鲁迅小说创作的主导思想为主,全面地分析鲁迅小说的创作手法,并证明作品的结构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作家的主观思想影响。最终的目的是清晰和明朗地介绍鲁迅及其作品在越南的研究情况。第五部分,研究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对越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文学领域和教育领域等两个方面。鲁迅及其文学作品不仅影响到越南文学现代化过程,还影响到越南作家、译者、读者以及批评家等。由于鲁迅的作品被选为普通高校教科书里的授课内容,因此鲁迅及其作品也影响到越南的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第六部分,浅谈研究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接受与研究这项工作的意义与价值。鲁迅的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而作品中对黑暗、腐朽的揭露和批判,则展现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其革命价值和教育价值积极地影响越南青少年,因此我们仍需要这种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批判精神。总之,研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批判现实主义大家的鲁迅及其作品对越南来说是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之后,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指出越南对鲁迅及其作品传播与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并针对这些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南鲁迅研究能跟上世界鲁迅研究。
刘倩[3](2021)在《鲁迅杂文词汇的消隐与传承》文中指出鲁迅是中国现代思想解放的先驱,是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词汇的时代代表性及其对后世语言的影响力是毋庸赘言的。本文以鲁迅杂文为研究材料,观察描写其词汇面貌,以作品创作时代为起始点,观察由彼时到今时鲁迅词汇的传承和消隐,从社会和词汇系统内部调整两个方面探究传承与消隐的原因。文章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围绕论题梳理研究现状,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价值。第二部分,就本文择取的鲁迅杂文语料的基本面貌进行简要介绍。说明语料库的建设步骤和词表获取方法,重点对鲁迅杂文词汇进行分词性的概貌描写。第三部分,就鲁迅杂文消隐词进行描写与分析。首先,界定什么叫词的消隐,说明消隐词的判断筛査方法,最后是本文的两个重点内容:第一,对鲁迅杂文消隐词进行整体描写,呈现消隐词全貌;第二,从内因和外因分别分析探究发生消隐的原因。词的消隐的外因即社会原因,包括旧事物消亡、观念改变和缺乏普遍需求;内因则是词汇系统的自我调节和规范。第四部分,筛查获取鲁迅杂文传承词,进行语义领域和词频描写,分析传承原因。
张蓬[4](2021)在《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国“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清末民国时期新式教育制度、白话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新文学作品教学等方面的分析,发掘新文学在酝酿、发生、发展中与“国文教育”之间的互动影响。“新文学”借助教育制度奠定了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通过国文教科书编写加速了传播,影响了学生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奠定了其经典地位,同时“新文学”也全面推动了国文教育改革,加快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新文学”与中学“国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主要体现在教育改革、知识生产与传播、文学创作、经典形成等方面。为了清晰地呈现出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从“文学”“教育”的双视角,以国文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经典形成,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促进当下文学教育中对“新文学”作品的正确认识和科学选择,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等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共分五章,尝试从现存国文教育制度文件、发行量大且出版权威的代表性国文教科书等方面入手,进行细致的史料分析,探究中学“国文教育”与“新文学”之间在文学传播、知识生产、经典形成、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章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制度演变的考察,论证了学制和教育宗旨的变迁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的媒介、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双潮合一”,确立了“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的“知识身份”地位。第二章以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传播为研究内容,阐述了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文学如何通过国文教科书进行传播。其中政府教育部门的权力、教科书编写者的个人兴味制约着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的筛选,也影响了新文学知识的生产。从1920年代“新文学”开始进入国文教科书,到1940年代战争背景下,“国定本”以党化教育的名义对新文学作品的排挤,再到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坚决选用新文学作品以反抗“国定本”的压制,都体现了国文教科书对新文学作品经典化形成的推动作用。第三章论述了新文学对国文教学改革的促进。从“问题教学法”、“道尔顿制”实验到“精读”“略读”法,新文学选文帮助国文教育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新文学也促进了国文教育的作文教学改革,教科书中的新文学作品成为学生写作训练的范文,不仅促进了学生现代文体意识的形成,也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中学的作文教学中被强化,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得到了考试制度的官方认可,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第四章分析了新文学作家的文学创作与国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新文学作家倡导白话文,自主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带去新文化、新思想。从教经历也为作家提供了创作素材,他们将自己的教育理想诉诸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新文学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国文教育的改革、发展,加速了国文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第五章探讨了国文教育在现代文学作品经典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现代语文教科书中那些不可缺少的现代文学“经典篇目”,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作品本身的经典本质外,在经典形成的过程中,还有教育、政治等其他外部力量的参与,它们的共同作用形成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对于“新文学”来说,“国文教育”是一个最佳的传播途径。清末以降的学制改革和教育宗旨演变为新文学进入国文教育领域提供了先决条件,国语运动作为新文学和国文教育的桥梁,以“国语统一”为共同目的,实现了新文学与国文教育的全面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新文学也借助国文教育这一途径,推行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促进了现代文学审美观念及书写范式的形成。但是受到教育权力机制的约束和教育者个人视野及志趣的影响,国文教育对新文学存在着“限制性”选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新文学作品价值的认识。不过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二者之间的互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文学促进了国文教学改革,引领了民国教育的新风尚,加速了其现代化进程。在二者互动的过程中,新文学选文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文体意识,使新文学的知识地位、知识形象在国文教育中被强化,新文学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经典”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陈曦[5](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张然[6](2020)在《“珞珈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心雕龙》研究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显学,自黄侃先生拉开了《文心雕龙》研究的现代序幕,一代代学者砥砺前行。现如今,《文心雕龙》研究被称为“龙学”,这项研究已经成果斐然、蔚为大观。武汉大学位于中国的中部,其前身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在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武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早的百年老校之一。《文心雕龙》与武汉大学的缘分,也已有百年历程。1914至1919年,黄侃先生于北京大学传授《文心雕龙》。1919年离开北大后,他将有关《文心雕龙》的课程带至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昌中华大学等高校,珞珈龙学由此开启。时至今日,已逾百年。黄侃、朱东润、刘永济、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李建中等多位先生的薪火相传,力保珞咖龙学历经风雨,仍龙脉不断。梳理珞珈龙学的百年历程,可分成三个阶段:阶段一,珞珈龙学初创期(20世纪初至5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黄侃、朱东润、刘永济三位先生。黄先生是导夫先路之人,在学术研究和三尺讲坛上,均点燃了珞珈龙学的星星之火。朱先生接棒,以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贡献了精彩的“刘勰”一章,进一步强化了对义理阐释的重视。刘先生则是筑其重镇式的学者,《文心雕龙校释》一书成为“龙学”经典,由此奠定了珞珈龙学重义理阐释、重宏观研究的学派特质。这三位先生皆注重理论阐释,尤其关注刘勰的创作论思想,此研究倾向对路珈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后的俊贤们基本都沿着这一方向,不断深化、拓展。同时,对理论阐释重视的背后,也有着学者们借古鉴今的良苦用心,注重现实的研究品格开始逐渐显现。简言之,初创期的珞珈龙学之特点可以概括为:开始重视对义理的阐释,并从整体、全面的角度对《文心雕龙》做研究。阶段二,珞珈龙学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这一阶段的代表学人有刘绶松、刘纲纪、吴林伯、易中天、罗立乾五位先生。刘绶松先生的学术蓬勃期遇上了政治运动的蓬勃期,他的“龙学”研究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记,时时处处都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角度,去分析刘勰文学思想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相关理论。虽然这种研究视角在无形中削弱了对《文心雕龙》审美思想的探讨,但却成为珞珈龙学现实品格的一种独特的表现。珞珈龙脉传至刘纲纪先生,刘先生凭借极高的理论水平,使珞珈龙学又上了一个高度。他以极强的逻辑性建构了刘勰美学思想的理论体系,并将刘勰及《文心雕龙》定位为哲学家与哲学典籍,这一观点仍时常被后学征引。同时,其专着《刘勰》是较早在台出版的来自大陆的学术专着,是珞珈龙学扩大对外影响的一个范例。吴林伯先生则是珞珈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位大家,虽着作等身,但所获声名并不相称,这与其专着《<文心雕龙)义疏》《<文心雕龙>字义疏证》出版时间较晚有关,但吴先生真正做到了校注释义全面发展,又因国学基本功扎实,其“龙学”着述功力深厚,是“龙学”界亟待挖掘的一座宝藏。吴先生还指导过一篇硕士论文《<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此文的作者是易中天先生,他同刘纲纪先生一样也研究了《文心雕龙》的美学问题。这篇讨论《文心雕龙》美学问题的论文,历经多次修改后,出版了同名专着《<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是首部研究《文心雕龙》美学思想的专着。发展期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是罗立乾先生,他同吴先生一样,在校注释义方面均有建树。他对刘永济先生及《文心雕龙校释》素有研究,其《新译文心雕龙》明显有《校释》的影子。罗先生还注重探讨《文心雕龙》的当下之用,在珞珈龙学现实品格方面,极具代表性。发展期的这几位代表人物,沿着初创期先贤们奠定的重义理、重宏观的研究方向,继承并光大了珞珈龙学的这种学统。无论是刘绶松先生被誉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奠基石”①的《<文心雕龙)初探》,还是刘纲纪、易中天两位先生在建构刘勰美学思想理论体系方面的努力,抑或是吴林伯先生对刘勰文学思想与其它典籍理论之间关系的厘清,以及罗立乾先生对《文心雕龙》理论精义当下之用的多番探讨,这些都彰显了珞珈学人对初创期先贤们理论品格的自觉追求,以及对刘勰文学思想古为今用的现实性考虑。概言之,发展期的珞珈龙学承接了初创期的研究方向与学术品格,在政治运动纷杂的历史时期没有放弃对刘勰及《文心雕龙》的研究,并想方设法从各种角度为刘勰及《文心雕龙》赋予“新生”,这也使得现实的品格一直流淌在珞珈龙学的血脉中,并成为其一大亮点。改革开放后,珞珈龙学的发展日益蓬勃。研究领域及方向日渐多元,理论着述都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对外交流不断扩大。这些都使珞珈龙学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现今珞珈龙学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忽视的“龙学”学派。阶段三,珞珈龙学拓新期(2001至2019年),这一时期的珞珈龙学成果不断,学人辈出,李建中先生是此期代表。他在《文心雕龙》文本的译注,理论的阐释与解读,刘勰的人格精神,“龙学”的学术史等多个研究领域,皆有涉猎。依靠以中西比较和古今对话的学术思路,他为新世纪的珞珈龙学不仅贡献了《文心雕龙讲演录》《文心雕龙导读》《龙学档案》等重要成果,还凭借“青春版《文心雕龙》”成功地完成了《文心雕龙》课程的教改。拓新期的其他珞珈学人同样在注重理论研究,强调现实针对性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对《文心雕龙》各种重要理论、观点、命题的探讨仍旧是主要的研究选题。尤其是珞珈讲坛上的老师善于把《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与学科的学术动向相结合,对学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珞珈龙学整体发展情况良好、有序。尤其是2011年成功承办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年会后,珞珈龙学更是维持每年都有相关“龙学”着述发表的势头,而这也体现了珞珈龙学积极的人才培养工作和合理的人员梯队建设。总体而言,新时期珞珈龙学的着述质量及学界认可度均较高,研究具有多学科、跨学科及多视角的特点,并开始有意识地总结前辈学人及整个学派的研究成果。不过,发展至百年的该学派仍然没有出现可以比肩《文心雕龙校释》的经典之作,缺乏可以扛鼎的“龙学”专着。这是种遗憾,但更是对珞珈龙学的鞭策与期待。总之,珞珈龙学以20世纪初黄侃先生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讲坛上传授《文心雕龙》为发端,以刘永济先生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心雕龙》并将讲义集结成书,作为其学统正式确立的重要标志。代表学人及作品有刘永济先生的《文心雕龙校释》、刘纲纪先生的《刘勰》、吴林伯先生的《<文心雕龙>义疏》、易中天先生的《<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罗立乾先生的《新译文心雕龙》以及李建中先生的《文心雕龙讲演录》等。该学派的主要特点在于注重对《文心雕龙》做整体性的研究,善于从义理阐释的角度去剖析刘勰的文学思想,突出学术研究的现实品格并着力与教学相结合。
何伶[7](2020)在《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 ——以昆明市C小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作文教学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倡导作文训练应该多读、多写、多改,其中修改作为习作的重要环节,是十分必要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自第二学段起,明确提出习作修改要求,且在教学具体建议、评价建议部分均有提到。习作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在许多教学实践中,受“文章多做而后工”的影响,对“多改”有所忽视。本研究者在实习期间发现学生习作训练次数不少,但写出来的作文仍然欠佳,这是本研究者实习期间一直思考的问题。小学四年级正处于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连词成句,连句成段,四年级习作训练更接近一篇完整的作文,是习作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善作不如善改,本研究立足于小学四年级,从习作修改的角度,探究其修改问题作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突破口,为高学段的习作奠定良好基础。本研究以搜集到的云南省昆明市C小学四年级学生所做的381篇习作文本为基础,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常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学生习作形式上常见问题为:习作字数不足、字词使用欠规范、语句欠通顺、标点符号欠规范、段落结构混乱。原因分析表明学生习作兴趣低、习作过程较粗心、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达能力弱、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习作内容上常见问题为:习作题目欠恰当、习作体裁要素描述欠充分、语言平铺直叙、开头结尾平淡。原因分析表明学生生活观察不够,素材积累不足;缺乏习作方法,习作技巧训练不足;应试思维明显,创新思维不强。教师课后批改与课堂讲评对学生习作修改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从教师层面探究了习作批改和习作讲评中的特色和常见问题。研究表明教师批改中呈现出批改方式多样化、多就少改、启发修改、针对性批改等优点,教师习作讲评中呈现出评价主体多元化、讲评主体多元化等优点。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教师习作批改中常见问题为:忽略个别学生习作形式方面的要求、忽略个别学生习作内容的充实具体、习作批改耗时长、评语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日常教学任务太重、批改标准欠具体、习作批改形式化。教师习作讲评中常见问题为:指导欠具体、习作讲评时间短、忽视习作修改评价。以上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教学课时有限、淡化作后讲评。基于以上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本研究者以《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依据,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建议教师加强课堂教学,从词汇教学、语感训练、培养学习习惯、与阅读相结合方面着手,促进学生习作修改正向迁移;加强指导性修改,从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合理规划批改时间、优化习作讲评、重视修改评价方面着手,完善评改过程。作为学生,应积极主动修改,加强积累、敢于表达、总结修改心得,从而通过习作修改不断提升作文水平。小学四年级正处于练习写作的重要阶段,本研究所分析的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和改进方法是对习作教学相关研究的补充和完善,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引起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对学生习作修改问题的重视,以改促写,提升四年级学生习作能力,从修改的角度为教师提高习作教学效率提供更多参照。
王波羽[8](2020)在《小学古典小说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典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小学教材也非常重视古典小说的编选,阅读古典小说,有利于学生感受中华语言文化的魅力,汲取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力量,体会到阅读带给他们的乐趣。然而目前的小学古典小说教学却有僵化趋势,且偏离选文的阅读目标,整体而言,未免浪费了古典小说的教学价值。宜综合运用文献法、统计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才能对小学古典小说教材呈现情况、教学情况有详细的统计和分析,考察现有的教学要求,结合最新的小说教学研究成果,提出适合小学的古典小说教学策略,力求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学古典小说选文统计分析。现存13个版本的教材资料有助于对教材中古典小说选文的概况、单元类别编排以及内容改编实施具体详细的统计分析。各版本都选入了可观数量的古典小说选文,且重视选文来源的经典性,整体上倾向于将古典小说置于小学高年段进行学习。教材中的古典小说选文以丰富多样的单元类别进行组合,常见的有中外名着主题、人物品质主题、技能训练专题、选读课文专题。在内容的改编上各版本相差较大,但都遵循简化原文的原则。第二部分为小学古典小说教学内容及问题的探究。文本内容和学生固有印象两个方面是小学古典小说教学难度所在,课程标准和教材各处对古典小说选文教学提出了要求。对课程标准进行分解、归纳后,可发现其在阅读上对学生的要求在于阅读方法、字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文章表达方法和阅读量这几方面。而教材对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具体化后,古典小说选文教学要求更加清晰明了、丰富多样,适合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也很好地体现了古典小说教学价值。近年的25个小学古典小说选文教学设计案例有助于考察目前教学状况,提取其中的教学内容,结合最新的语文教学内容、小说教学内容研究成果之后,可以发现案例教学内容的以下几点不足:教学内容过于分散且浮于表面、教学内容不够恰当、教学内容未紧密联系单元目标、个别教师的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需要。这样的教学内容很难发挥古典小说的教学价值。第三部分为小学古典小说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的示例。首先鉴于当前教学内容不够深入的情况对小学古典小说整本书阅读进行了探索,指出教师在小学阶段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要更加谨慎细致,小学古典小说的整本书阅读应该让原着本和改编本之间相辅相成;其次在进行选文教学时,也可以适时地引入原文来弥补简化选文的缺憾,让学生感受到古典小说的丰富内涵;最后要回归古典小说本身,关注古典小说体裁特征,落实“定篇”类型选文的教学目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草船借箭》为例完成较有新意的小学古典小说选文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适宜且集中,专注于作品本身的学习,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吴宝玲[9](2020)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汉教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高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学习是提高学习者对汉语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且在中高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占据了很大的篇幅。中国现代散文是中国现代社会、历史、文化习俗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其中蕴含的大量的优秀语言表达方式及丰富的中国文化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材料。虽然散文在中高级阶段文学作品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得到了教材编写者和学习者的普遍喜爱,但是散文教学的效果却不理想,学者们也就散文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李双双(2017)曾指出,由于散文本身词汇量较大,如成语、歇后语、俚语的大量使用,在缺乏标注和英文译文情况下,汉语学习者很难通过自己的力量去理解其中的意思。另一方面,各种修辞手法的频繁使用在增加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储备的同时,也为学生带来了相应的学习困难。基于学者们研究提出的对外汉语散文教学中的问题,本人认为将我国着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译注的精选中国现代散文名篇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在散文教学的过程中有着较为权威的中英双文的散文译文教材,在学生自主预习、学习散文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也可以减少教师在散文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翻译障碍和教学障碍。且因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时主张“忠实通顺”翻译观,力求保持原文风格的翻译原则,也可以让学习者学习到原汁原味的中国现代散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地道的社会风情。本篇论文主要围绕《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作为对外汉语散文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展开,全文共分为三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其次从三个方面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别是英语母语的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特点与需求、对外汉语散文教学现状及《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相关研究这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在第一章中,本文对《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所选作品的选文特点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所选作品的作者群体进行研究,二是对所选作品的文体特点的代表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译者所选的作者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领域,且所选作者对中国文学和思想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不断觉醒、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集中表现。另一方面,散文选中的三种各具特点的散文文体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不同的深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途径。在第二章中,主要从词汇、语法、修辞三个方面对《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所选作品的语言特点及其教学价值进行研究,并且基于每个方面的特点探讨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在第三章中,对《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所选作品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及其教学价值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散文所中体现的各地故乡风情及社交生活、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世界及价值观念、体现的对于现代社会文化的评说及思考三个方面。并且基于研究成果,对所选散文在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部分进行教学设计。
艾紫君[10](2020)在《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陆文蔚是南通现代教育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教育家,是语法修辞研究的专家。陆文蔚自一九三七年以来,从事语文教育五十多个年头,一直致力于语文教育实践、教材建设和语法修辞理论研究。丰富的语文教育实践经验和深厚的语法修辞理论知识形成了他富有特色的科学的语文教学思想。他的语文教育实践和教学观念影响了很多人,对推动江苏省的教育发展和开创我国现代语文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陆文蔚的育人观可以概括为三点: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全面培养高等师范教育人才,着力建设方言调查研究队伍。这是陆文蔚宏观的育人思想,是他六十年代至文革期间主持南通县中小学教师进修,一九七六年组建南通师专中文科,退休以后一九八八年开始组织南通方言调查研究这三项教育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思想精髓。陆文蔚秉承这样的育人观并付诸语文教育实践,分别对率先普及小学教育和义务教育,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用现代语言学理论记录南通方言产生过重要影响。陆文蔚的语言教学观是实现文字、语法、修辞三者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具体概括为:把熟练掌握文字、语法、修辞知识作为理论武器,着重分析文章中语言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这个观念渗透在他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由于同时从事语法修辞研究和师范教学的缘故,使得陆文蔚的语言教学观具有特殊价值,这样对知识起到了很好的整合作用。陆文蔚的阅读教学观是“大语文教学观”,即素质教育观,强调语文学习的外延跟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他的阅读教学观首先表现为对“语文”的定义: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他就是希望教师慢慢领悟,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其次,他反复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双基”,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基础知识:语、修、逻、文,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最后,他强调语文是姓“语”,阅读教学要从语言入手,要把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作为教学的着眼点与核心。陆文蔚的作文教学观是“培养有个性的学生”和“关注学生的成长”,强调作文对人的教育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作文指导步骤,作文批改方法。这种作文教学观念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传承下去的,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个性,达到长期渗透,潜移默化的效果,表面上看到的是技术,是工具,其实背后落实的是对人的关注。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陆文蔚的语文教学思想对推进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端正教风学风有较强的指导和启示意义。只有重视“双基”,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语文教学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只有重视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复兴。
二、浅谈鲁迅先生用词的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鲁迅先生用词的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叶圣陶短篇文学作品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叶圣陶作品的语言研究 |
1.2.2 同时期作家作品的语言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价值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叶圣陶短篇文学作品词汇概貌 |
2.1 叶圣陶短篇文学作品词汇基本情况 |
2.2 叶圣陶短篇文学作品词汇与《常用词表》 |
2.2.1 叶圣陶作品词汇与《常用词表》基本情况对比 |
2.2.2 叶圣陶作品见于《常用词表》的词汇 |
2.2.3 叶圣陶作品未见于《常用词表》的词汇 |
第三章 叶圣陶童话词汇特色 |
3.1 叶圣陶童话独用词汇 |
3.1.1 灵活妙用的拟声词 |
3.1.2 丰富的动植物名称 |
3.1.3 善用词缀“儿”“子” |
3.1.4 表传说中常见的人或物 |
3.2 叶圣陶童话频次较高的词汇 |
3.2.1 词语指称日常生活事物和社会角色 |
3.2.2 词语表述基本概念范畴 |
第四章 叶圣陶短篇小说的方言词 |
4.1 动词 |
4.2 代词、助词、数量词 |
4.3 副词 |
4.4 其他类 |
4.4.1 日常生活类 |
4.4.2 称谓类 |
4.4.3 概念类 |
4.4.4 身体类 |
4.4.5 时间方位类 |
4.4.6 工作娱乐类 |
4.4.7 性质状态类 |
第五章 叶圣陶短篇小说的古语词、外来词和旧词语 |
5.1 叶圣陶短篇小说的古语词 |
5.1.1 文言词 |
5.1.2 历史词 |
5.2 叶圣陶短篇小说的外来词 |
5.2.1 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
5.2.2 来源于梵语的外来词 |
5.2.3 来源于日语的外来词 |
5.2.4 来源于其他语言的外来词 |
5.3 叶圣陶短篇小说的“旧词语” |
5.3.1 日常生活类 |
5.3.2 官府行政类 |
5.3.3 教育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
1.4.2 在越南的研究综述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6.1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1.6.2 论文难点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过程 |
2.1 1945年前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 |
2.1.1 法国殖民者对越南封锁政策的社会背景 |
2.1.2 越南文坛发展需要的文学背景 |
2.1.3 邓邰梅对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译介与传播初期 |
2.2 1945年至1975年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 |
2.2.1 越南南北统一之前的社会背景 |
2.2.2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译介与传播的繁荣期 |
2.2.3 越南广泛传播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主要原因分析 |
2.3 1975年至今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接受 |
2.3.1 中越战争时期传播与接受被间断 |
2.3.2 越南改革开放后传播与研究的新趋势 |
第3章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译介与传播媒介考察 |
3.1 鲁迅文学作品的越南译者与越南语译本的考察 |
3.1.1 鲁迅文学作品的越南译者考察 |
3.1.2 鲁迅文学作品的越南语译本考察 |
3.2 鲁迅文学作品在越南翻译的特点 |
3.2.1 鲁迅文学作品越南语译本的翻译特点 |
3.2.2 越南译者在翻译鲁迅作品时的词语选择 |
3.3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媒介的考察 |
3.3.1 越南出版社传播鲁迅文学作品考察 |
3.3.2 越南报刊杂志、网络媒介传播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考察 |
第4章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学术研究考察 |
4.1 越南鲁迅研究的开创期:邓邰梅与《鲁迅的生平与文艺》 |
4.1.1 邓邰梅研究鲁迅的缘由 |
4.1.2 邓邰梅“以貌取人”之鲁迅研究 |
4.1.3 越南鲁迅研究的指南针《鲁迅的生平与文艺》 |
4.2 越南鲁迅研究的开拓期:芳榴与《文学理论家鲁迅》 |
4.2.1 芳榴的学术背景及其研究鲁迅的缘由 |
4.2.2 从《文学理论家鲁迅》看“理论——实践”模式 |
4.2.3 “国民性”思想与《阿Q正传》的分析 |
4.3 越南鲁迅研究的成熟期:黎辉箫与《鲁迅小说诗学研究》 |
4.3.1 黎辉箫的学术背景及其研究风格 |
4.3.2 黎辉箫超越前人之鲁迅小说诗学研究 |
4.3.3 《鲁迅小说诗学研究》以“继承”与“革新”为核心 |
第5章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对越南的影响分析 |
5.1 鲁迅作品对越南文学界的影响 |
5.1.1 鲁迅的文学作品对越南文学现代化过程的影响 |
5.1.2 越南作家对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接受与借鉴 |
5.1.3 鲁迅的文学作品对越南读者的影响 |
5.1.4 鲁迅的文学作品在越南译者、研究学者、批评家的视野里 |
5.2 鲁迅的文学作品对越南教育领域的影响 |
5.2.1 越南中学教育中的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
5.2.2 越南大学教育中的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
第6章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6.1 鲁迅的文学作品在越南的社会价值 |
6.1.1 鲁迅作品的革命价值 |
6.1.2 鲁迅作品的教育价值 |
6.2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研究的不足 |
6.2.1 传播与研究存在偏差问题分析 |
6.2.2 传播与研究存在误区问题分析 |
6.2.3 传播与研究存在其他不足分析 |
6.3 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传播与研究的经验教训 |
6.3.1 注重全面扩大传播与研究对象 |
6.3.2 注重把关译作质量与培养文学翻译人才相结合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鲁迅杂文词汇的消隐与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 鲁迅作品词汇研究 |
1.2.2 词汇消隐研究 |
1.2.3 词汇传承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 |
1.4.1 语料价值 |
1.4.2 词汇史价值 |
第二章 鲁迅杂文语料及其词汇面貌 |
2.1 鲁迅杂文语料 |
2.2 语料库建设 |
2.3 鲁迅杂文词汇 |
第三章 鲁迅杂文词及词义的消隐 |
3.1 词的消隐和词义的消隐 |
3.2 消隐词及词义的筛查 |
3.3 消隐词、消隐词义总貌 |
3.3.1 消隐词的面貌 |
3.3.2 消隐词义的面貌 |
第四章 消隐原因分析 |
4.1 外部原因 |
4.1.1 旧事物消失 |
4.1.2 观念改变 |
4.1.3 鲁迅自造词 |
4.2 内部原因 |
4.2.1 竞争淘汰 |
4.2.2 替代消隐 |
第五章 词的传承 |
5.1 词的传承 |
5.1.1 词的传承和传承词 |
5.1.2 如何判断鲁迅杂文词汇在现代汉语里得到了传承 |
5.2 传承词的基本面貌 |
5.2.1 词性分布 |
5.2.2 词频分析 |
5.2.3 领域分布 |
5.3 传承原因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文学在国文教育中“知识身份”的确立 |
第一节 晚清至“五四”教育制度变迁中的“文学”演变 |
一、晚清学制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奠基 |
二、民初教育改革对“文学教育”地位的确定 |
三、“五四”时期教育制度改革对“文学教育”的强化 |
第二节 新文学与国文教育“联姻” |
一、“言文一致”的必然结果 |
二、文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利益共谋 |
第二章 新文学以国文教科书为媒介的传播 |
第一节 192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新文学兴味的体现 |
一、《白话文范》的“新思潮”倾向 |
二、《初中国语文读本》的新文学经典倾向 |
三、《初级国语读本》的“新文学理念”倾向 |
四、编者个人因素对新文学选文编排的影响 |
第二节 1930 年代国文教科书“文学教育”观的转变 |
一、“新思潮”的延续与深化 |
二、“文艺性”的强调与凸显 |
三、从“文学”到“文章” |
第三节 1940 年代国文教科书中新文学的“遮蔽”与“反抗” |
一、“国定本”对“新文学”的有意遮蔽 |
二、《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对“新文学”的坚持 |
三、国文教科书新文学选文特征 |
第三章 新文学对国文教育改革的推动 |
第一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阅读教学改革 |
一、“人生问题”选文引发“问题教学法” |
二、艺术性选文引发“道尔顿制”教学实验 |
三、新文学教育引发“精读”“略读”改革 |
第二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写作教学改革 |
一、语体文作文观的形成 |
二、写作教学内容的明确 |
三、写作指导方法的转变 |
第三节 新文学选文促进国文考试改革 |
一、考核方式的改变 |
二、考核内容的改变 |
第四章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创作与国文教育的相互影响 |
第一节 新文学家教育思想对国文教育的影响 |
一、周氏兄弟的“儿童本位”思想 |
二、叶圣陶与朱自清的国文教育观 |
第二节 国文从教经历对新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以学生为假想读者群的“范文式”创作 |
二、以抒发个人教育理想为目的的创作 |
三、从教经历影响在作家写作风格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新文学中的“教育书写” |
一、以“教育批判”为主题的创作 |
二、以“儿童为本”的创作 |
三、为教育助力的新文学读物编辑 |
第五章 国文教育视野下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反思 |
第一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化”历程 |
一、散文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二、小说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三、新诗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四、戏剧作品的“经典化”形成 |
第二节 新文学作品在国文教科书中的“经典”成因 |
一、符合选文标准 |
二、具有教学价值 |
三、文化斗争需要 |
四、自我经典化努力 |
第三节 国文教育对新文学“经典”产生的影响 |
一、节选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二、删改对原作解读的影响 |
三、教学阐释对原作的影响 |
四、教育及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本文参考的中学国文教科书及新文学选文篇目 |
后记 |
(5)《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
(一)明清研究状况 |
(二)现代成果评述 |
(三)当代研究现状 |
二、选题依据 |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一)论文创新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
(一)桃园结义 |
(二)怒鞭督邮 |
(三)千里独行 |
(四)三顾茅庐 |
(五)草船借箭 |
(六)华容放曹 |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珞珈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初创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奠基 |
一、珞珈龙学之诞生 |
二、黄侃与珞珈龙学 |
三、朱东润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永济:珞珈龙学之功臣 |
一、“龙学”专着之特点 |
二、《文心雕龙校释》义理研究 |
三、“龙学”对词学的影响 |
四、“龙学”的中西比较思维 |
第二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上) |
第一节 珞珈龙学的发展 |
一、珞珈龙学之长成 |
二、胡国瑞的“龙学”成果 |
第二节 刘绶松对“龙学”的贡献 |
一、高度强调政治性的学术研究思路 |
二、论《文心雕龙》中的现实主义 |
三、关于《文心雕龙》研究的“阶级性” |
四、刘绶松“龙学”之特点 |
第三节 刘纲纪的“龙学”成就 |
一、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定位 |
二、《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三、刘勰的人格精神、佛学思想与思维模式 |
四、对刘勰生平事迹之考证 |
五、与刘纲纪先生的商榷 |
第四节 吴林伯:珞珈“龙学”的巨匠 |
一、极富特点的“龙学”着作 |
二、论《文心雕龙》诸命题 |
三、论《文心雕龙》与其它典籍的关系 |
四、吴林伯“龙学”治学方法 |
第三章 发展期的“珞珈龙学”(下) |
第一节 易中天的“龙学”着作 |
一、《文心雕龙》之文学本体论 |
二、《文心雕龙》之创作规律论 |
三、《文心雕龙》之审美理想论 |
四、易中天对珞珈龙学的贡献 |
第二节 罗立乾的“龙学”着述 |
一、《新译文心雕龙》的“承”与“新” |
二、两大类“龙学”论文 |
三、罗立乾对“龙学”的态度 |
第四章 拓新期的“珞珈龙学” |
第一节 新世纪的珞珈龙学 |
一、论文的定量和定性分析 |
二、珞珈龙学之壮大 |
第二节 李建中:传承“珞珈龙学”的薪火 |
一、发现《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 |
二、重释《文心雕龙》的关键词 |
三、创生《文心雕龙》青春版 |
结语 |
一、珞珈龙学的现实品格 |
二、珞珈龙学的辐射效应 |
附录 “珞珈龙学”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 ——以昆明市C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选题缘由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习作修改要求 |
(二)重视习作修改有利于提高四年级习作教学效率 |
(三)重视习作修改有利于提高四年级学生习作能力 |
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习作 |
(二)习作修改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写作修改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文章修改的研究 |
(一)古代关于文章修改研究 |
(二)近代关于文章修改研究 |
(三)当代关于作文修改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一)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的重要性分析 |
(二)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的改进方法建议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的重要性分析 |
第一节 习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要求重视习作修改 |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习作教学目标与习作修改目标 |
(一)习作教学目标要求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
(二)习作修改目标要求在修改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
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习作编排要求重视习作修改 |
(一)习作板块编排情况传递了习作修改的重要性 |
(二)习作板块与其他教学板块之间的联系需要重视习作修改 |
三、习作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要求重视习作修改 |
(一)习作教学有利于积累和巩固学生语文知识 |
(二)习作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技能的重要途径 |
(三)习作教学有利于升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
第二节 小学四年级习作教学的关键作用要求重视习作修改 |
一、习作内容与习作技能方面注意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
(一)巩固和运用学到的字词句 |
(二)合理规范运用标点符号 |
(三)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
(四)逐步提高习作修改能力 |
(五)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象 |
二、习作过程与习作方法方面注意提高学生习作技巧和求新意识 |
(一)掌握习作方法和习作技巧 |
(二)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
三、习作品质与习作态度方面注意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和生活态度 |
(一)提高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
(二)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
第三节 习作修改有利于提高四年级学生习作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
一、习作修改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
(一)增加语言词汇量 |
(二)增强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性 |
(三)丰富语言表达方式 |
二、习作修改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
(一)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
(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三、习作修改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真善美品质 |
(一)有利于鼓励学生真实具体地描写生活 |
(二)有利于内化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
(三)有利于形成个人特色和风格 |
第三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形式上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学生习作形式上常见问题 |
(一)习作字数不足 |
(二)字词使用欠规范 |
(三)语句欠通顺 |
(四)标点符号欠规范 |
(五)段落结构混乱 |
二、学生习作形式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
(一)习作兴趣较低 |
(二)习作过程较粗心 |
(三)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四)表达能力较弱 |
(五)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
第二节 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内容上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学生习作内容上常见问题 |
(一)习作题目欠恰当 |
(二)习作体裁要素描述欠充分 |
(三)语言平铺直叙 |
(四)开头结尾平淡 |
二、学生习作内容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
(一)生活观察不够,素材积累不足 |
(二)缺乏习作方法,习作技巧训练不足 |
(三)应试思维明显,创新思维不强 |
第三节 教师课后习作批改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教师习作批改中常见问题 |
(一)忽略个别学生习作形式方面的要求 |
(二)忽略个别学生习作内容的充实具体 |
(三)习作批改耗时长 |
(四)评语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
二、教师习作批改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
(一)日常教学任务较重 |
(二)批改标准欠具体 |
(三)习作批改形式化 |
第四节 教师课堂习作讲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教师习作讲评中常见问题 |
(一)习作讲评指导欠具体 |
(二)习作讲评时间短 |
(三)忽视习作修改评价 |
二、教师习作讲评常见问题原因分析 |
(一)教学课时有限 |
(二)淡化作后讲评 |
第四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改进方法建议 |
第一节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保持完善亮点 |
一、教师保持习作批改亮点 |
(一)批改方式多样化 |
(二)尊重学生文本,多就少改 |
(三)批注设疑,启发修改 |
(四)准确把握,针对性批改 |
二、教师保持习作讲评亮点 |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讲评主体多元化 |
第二节 教师加强课堂教学,促进习作修改有效迁移 |
一、加强词汇教学,规范习作字词修改 |
(一)夯实词汇基础,合理运用字词 |
(二)语言规范训练,纠正表达 |
二、加强语感训练,促进习作语句修改 |
(一)在品词析句中积累语感 |
(二)在朗读背诵中培养语感 |
(三)从个性表达中生成语感 |
(四)从读写结合中表现语感 |
三、培养学习习惯,提髙习作修改质量 |
(一)培养观察习惯,生动具体修改 |
(二)培养写字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
(三)培养阅读习惯,激发修改灵感 |
(四)培养书面表达习惯,规范语言文字应用 |
四、阅读与习作修改相结合,以读促改 |
(一)精彩开头,结尾有力 |
(二)刻画细节,形象立体 |
(三)锤炼语言,优美出彩 |
(四)掌握顺序,条理清晰 |
(五)对比修改,感受详略 |
第三节 教师加强指导性修改,完善评改过程 |
一、提高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修改 |
(一)善于发现亮点,感受习作乐趣 |
(二)培养读者意识,促进修改动力 |
(三)创造发表机会,激发修改热情 |
(四)借用信息技术,丰富修改形式 |
二、合理规划批改时间,增强评改时效性 |
(一)明确习作教学要求,分散批改 |
(二)细化习作修改目标,分层修改 |
三、优化习作讲评,有效指导修改 |
(一)优化讲评时间,创新讲评方式 |
(二)立足学生文本,及时记录总结 |
四、重视修改评价,加强有效反馈 |
(一)强化习作修改行为,经常反馈 |
(二)采用激励性评价言语,及时反馈 |
第四节 学生积极主动修改,完善作文 |
一、加强积累,奠定修改基础 |
(一)积累语言和素材 |
(二)积累语法和修辞知识 |
二、敢于表达,激活修改意识 |
(一)课堂勇于发言,乐于表达 |
(二)积极参加活动,及时表达 |
三、总结修改心得,提高习作水平 |
(一)明晰修改目标,自主修改评价 |
(二)总结修改问题,积累修改经验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探究了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中的常见问题 |
二、分析了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的原因 |
三、提出了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的改进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本研究的特色 |
二、本研究的适用性 |
三、本研究对统编本教科书的教学参考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小学古典小说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古典小说选文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古典小说选文概况统计分析 |
一、选文数量情况分析 |
二、选文来源情况分析 |
三、选文分布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古典小说单元类别编排情况 |
一、中外名着主题 |
二、人物品质主题 |
三、技能训练专题 |
四、选读课文专题 |
第三节 小学语文各版本教材古典小说改编情况 |
一、题目的改编 |
二、正文的改编 |
第二章 小学古典小说教学内容及问题探究 |
第一节 小学古典小说教学难度高 |
一、文本内容 |
二、学生固有印象 |
第二节 小学古典小说教学要求 |
一、课程标准的概述 |
二、教材中的具体要求 |
第三节 小学古典小说教学内容概述与现状分析 |
一、小学古典小说教学内容概述 |
二、人教版古典小说选文代表性课例教学内容统计分析 |
第四节 人教版古典小说选文教学内容评析 |
一、人教版古典小说选文教学内容合理性分析 |
二、人教版古典小说选文教学内容不足之评议 |
第三章 小学古典小说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示例 |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理念在小学古典小说教学中贯彻的可能性 |
一、整本书阅读的内涵及其在小学阶段的特性研究 |
二、小学古典小说整本书阅读理论支撑 |
三、小学古典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参考 |
第二节 与原着进行有机链接 |
一、回目阅读 |
二、原文阅读 |
第三节 感受古典小说体裁特征 |
一、作品背景 |
二、表达特征 |
三、文学常识 |
第四节 小学古典小说选文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
四、《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经验总结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9)《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汉教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和意义 |
2.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选本研究及其教学价值 |
1.1 作者群体的代表性 |
1.2 文体特点的代表性 |
第二章 语言特点及其教学价值 |
2.1 词汇方面的特点及教学价值 |
2.1.1 词汇方面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
2.2 语法方面的特点及教学价值 |
2.2.1 语法方面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
2.3 修辞方面的特点及教学价值 |
2.3.1 修辞方面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
第三章 文化内涵及其教学价值 |
3.1 散文中所体现的各地故乡风情及社交生活 |
3.2 散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世界及价值观念 |
3.3 散文中体现的对于现代社会文化的评说及思考 |
3.4 文化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陆文蔚简介 |
二、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研究 |
三、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四、本选题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陆文蔚的育人观 |
第一节 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 |
第二节 全面培养高等师范教育人才 |
第三节 着力建设方言调查研究队伍 |
第二章 陆文蔚的语言教学观 |
第一节 文字 |
一、仔细书写汉字笔顺与笔画 |
二、端正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
第二节 语法 |
一、对长句的分析与探讨 |
二、长句与短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
第三节 修辞 |
一、把熟练掌握修辞知识作为理论武器 |
二、着重分析语言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 |
第三章 陆文蔚的阅读教学观 |
第一节 大语文教学观 |
一、对“语文”的定义 |
二、“大语文教学观”与“双基”主张的关联 |
第二节 三维度教学观 |
一、语文教学的“三维” |
二、三维度教学观的要领 |
第三节 课文分析的示范性 |
第四章 陆文蔚的作文教学观 |
第一节 作文教学理念 |
一、培养有个性的学生 |
二、关注学生的成长 |
第二节 作文指导步骤 |
一、作文体裁 |
二、写作具体指导 |
第三节 作文批改方法 |
一、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 |
二、作文批改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四、浅谈鲁迅先生用词的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叶圣陶短篇文学作品词汇研究[D]. 田美丹. 河北大学, 2021(02)
- [2]鲁迅及其文学作品在越南的传播与研究[D]. 范氏清华(PH(?)M TH(?) THANHHOA). 辽宁大学, 2021(02)
- [3]鲁迅杂文词汇的消隐与传承[D]. 刘倩. 河北大学, 2021(02)
- [4]中国“新文学”与“国文教育”互动关系研究[D]. 张蓬.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6]“珞珈龙学”研究[D]. 张然. 山东大学, 2020(11)
- [7]小学语文四年级学生习作修改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 ——以昆明市C小学为例[D]. 何伶.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8]小学古典小说教学研究[D]. 王波羽.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的汉教价值研究[D]. 吴宝玲. 山西大学, 2020(12)
- [10]陆文蔚语文教学思想研究[D]. 艾紫君. 喀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