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庆节的传播意义及其社会整合功能

论国庆节的传播意义及其社会整合功能

一、论民族年节的传播学意义及其社会整合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龚文丹[1](2021)在《新媒体语境下贵州雷山苗年节日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历史、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民族节日文化传播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民族节日文化内涵被消解的同时也为传承与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内外部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夯实了现实基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文化基础。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迫切需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及詹姆斯·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理论为研究视角对雷山苗年节日文化传播展开研究。研究表明,雷山苗年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加强雷山苗年节日文化的传播能促进苗族文化的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拉动雷山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经济及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雷山苗年节日文化传播呈现出“两个场域”,苗族内部的苗年节日文化传播着重于传承苗族的传统节日精神与文化,苗族外部的苗年节日文化传播倾向于呈现苗族独特的节日文化及民族风俗。现实场域和媒介场域的变革使雷山苗年节日文化传播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传播主体也由单一向多元转变,传播内容也不再局限于介绍性文字,图文结合、视频、直播齐上阵,丰富多样的传播渠道给大众带来对苗年全方位立体化的感知。但是,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为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空间的同时,也消解了苗年节日文化的民族性和独特性,使雷山苗年的商业性和娱乐性特点日益浮现。因此,要想促进以雷山苗年为代表的苗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发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必须要增强苗族文化的内生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政府扶持缺一不可;搭载新媒体技术的顺风车,打造专业化的苗族文化传播团队,深入挖掘苗族文化内涵,打造属于苗族的文化IP,联动多方合作,不断创新传播形式,整合各类传播渠道;增强苗族同胞的文化归属感,提升其他民族对苗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苗族内外部的交流与沟通,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为基础,进而为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

李彤[2](2021)在《内蒙古汉语卫视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汉语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内蒙古春晚)是内蒙古观众春节期间的一项娱乐活动,也是宣传内蒙古文化的重要窗口,自1984年内蒙古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春晚以来,至今(2020年)已举办了 36届,内蒙古春晚已经成为融民族情感和时代精神于一身的内蒙古广播电视文化品牌,为展现民族文化提供了舞台。本研究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1984年-2020年汉语春节联欢晚会为例,对其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深入探究内蒙古春晚中民族文化符号呈现的发展脉络和内涵。从内蒙古春晚展现的地域文化特点、内蒙古春晚的内容、形式、审美出发,探究地方综艺晚会中民族文化符号与地方形象构建的关系,期望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型综艺节目的创作及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补充和丰富。正文六大部分包含五个章节。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对电视文化符号、春晚的双重文化属性、艺术化处理的少数民族文化符号集合的“内蒙古春晚”进行辨析阐述,同时通过对1984年到2020年内蒙古春晚的内容分析,探索内蒙古春晚符号化传播的历史沿革,分析探索成长、蓬勃发展、瓶颈徘徊、求变突围四个时期的不同符号表达特点;第二章结合第一章的文本分析,从具体节日出发,从主题设置、节目类型、纪实影像、舞美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文化符号本体研究;第三章以文化要素分类,对内蒙古春晚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特色文化符号典型所蕴含的美学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的传播对内蒙古形象塑造的特征和意义,其特征包括传播内容的原生性、“家国”表征融入,强调主旋律、传统符号的娱乐化和扁平化。其意义包括构建权力仪式、维系地方认同、促进民族团结,探寻心理归属、集体意识再确认、加深民族文化认同,共享地方文化理念、促进文化交融、构建多元文化。第五章探讨了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的传播对内蒙古形象塑造的问题及对策,其局限性包括由于形象塑造单一,内容同质化、模式化,对文化符号的片面表达导致的传播效果受阻,精神内涵空洞泛化和形象认同偏差。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春晚传播民族文化面临的困境进行反思。

黄秋红[3](2021)在《基于教育视角的壮族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研究》文中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素有“歌海之乡”之称,歌圩是壮族歌圩文化的载体,是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家庭长辈在行为、思想、态度等对晚辈的影响,以及家族活动、传统节日等都是进行歌圩文化传承的过程。本研究基于教育视角,紧扣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从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角度来阐述歌圩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与传承价值。本研究选择广西武鸣区内不同村屯的10户家庭作为研究点,采用文献法、深入访谈和个案研究的方法,从家庭中传承主客体、传承内容、传承方式、路径等方面来分析家庭中的歌圩传承现状,调查发现目前家庭中存在传承主体老龄化、文化传承意识淡薄、传承方式简单化、家庭传承政策引导不足、缺乏与学校、社区联系等传承困境。以结构功能理论框架从社会环境变迁、人们对歌圩需求的改变、家庭与学校社区的合作、传承模式来分析歌圩文化传承逐渐衰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传承建议,为其他文化的传承提供借鉴,也为其他民族通过家庭场域传承民歌提供参考,丰富现有壮族歌圩与传承教育的相关研究。全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前言部分,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理论基础,概念界定等,从传承目的、内容、方式、场域梳理了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详细介绍了相关理论,并结合歌圩文化的传承构建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第二部分介绍了歌圩文化对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以及歌圩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和壮族人民的认同价值来进一步阐述传承的意义。第三部分分析了调研点武鸣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当前的传承现状。第四部分针对歌圩文化传承现状,基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框架对家庭中开展歌圩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所提的内容也是基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框架,从迁移圩场、提高文化传承意识、发挥家庭与学校、社区的联合作用以及保护发展在传承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的传承人这几个方面入手。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群体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信仰等产生共同的认识,是适应社会而产生的,是教育的基础。笔者希望能通过此次论文研究,深入了解不同家庭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态度,说明歌圩文化的教育价值和传承价值,唤起人们对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以及将文化与教育相结合,通过歌圩文化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学校教育打好基础。

段辉琴[4](2019)在《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综合展示,更是主权国家的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提升国家地位、促进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在回应环境挑战时所特有的精神信念和价值选择。民族精神事关思想领域的国家利益,是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的力量源泉,是国家统一和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的思想基础。培育民族精神就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和维护国家安全意义重大。积极的国家形象塑造可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培育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支撑,国家形象塑造是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相互渗透,互为促进。论文从如何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现实的任务出发,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和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共生共进、相互促进。文章从研究二者之间通用的特色符号、相同的主要载体、公用的传播渠道和相通的实现路径出发,找到“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之间的契合点,并最终提出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方法和实现路径。论文在批判性地运用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和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特色文化、民族品牌、国民和国家行动等载体是如何展示国家形象和传递民族精神的,并结合全球化背景和时代要求,总结得出当前在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四种方法,即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用匠心打造民族品牌、提升国民素质为国家添彩、以积极的国际行动显示大国担当传递民族精神等。同时,本文还依据索绪尔的符号学原理和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从国家形象塑造的机制出发,将国家形象塑造分解为信息符号化、信息传播、制造认同和形象塑造等几大步骤,进而提出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路径,即“打造中国符号——传播中国故事——凝聚中国精神——传递中国梦”四位一体的路径图。

王海霞[5](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王宇[6](201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以来,通过在全社会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和广泛动员已经在人民群众中得到大力弘扬,如何进一步融入生活并扎实践行成为全社会更为关注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什么渠道、以何种方式才能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又如何才能通过在鲜活的生活中的落细、落小、落实得以彰显?本文将问题的思考聚焦到社会成员生活的社区,通过分析调查得到这样的认识:社区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弘扬和践行不应忽视的途径。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理论并尽可能为实践提供参考,是本文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这一主题,全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实践观、群众观等理论观点为指导,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探讨在城市居民社区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所面临的问题、所需要的理论视域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对策等,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上的实际运用。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社区功能为逻辑起点,论述了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社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教育引导内容、发生教育引导行为、体现教育引导作用、保持教育引导效果的生活场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教育实践系统、开展实践养成活动、强化实践教育效果的中介要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制度建设契机、运行制度建设内容、检验制度保障作用的现实平台。社区培育的特殊作用主要包括:可以实现培育行为的场域全覆盖,可以直接融入社会生活的最基层,可以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愿望和实践体验,可以促进制度建设和发挥制度保障作用等方面。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思想理论基础与方法借鉴研究。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实践观、群众观为社区培育提供了分析其内容、对象、过程、路径的理论支持,从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角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问题研究奠定了“何以可行、对谁进行、如何践行”等问题的理论依据。本文还根据社区培育的实际需要,探究和借鉴了与社区生活中的培育资源、居民生活体验、居民群体态度等问题相关的研究方法,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社区培育问题的认识,对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社区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情况及其融入生活、营造归属感、强化践行、延续学校教育影响等做法也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提出过程的梳理和实践基础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覆盖到社区的过程是以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状况为基础的。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归纳和调查发现,社区建设已经具备的基础和资源状况深刻影响社区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活动的参与愿望。为此,必须充分考察我国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才能理解在建设基础和发展水平差异性较大的不同社区开展培育的具体化问题。据此,本文分别选择我国社区建设程度较好并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广州、深圳、北京和上海等地区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社区建设发展速度快,可调度资源相对较多,政府投入也比较充分的社区,开展培育的基础就比较好,反之,社区建设发展速度慢,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活动参与愿望低的社区,开展培育的基础就比较差。本文认为目前社区培育能力的现状可以大体概括为四个方面:具备培育组织系统但组织能力相对较弱、社区活动丰富多彩但培育动员能力相对较弱、培育意识较强但宣传能力相对较弱、投入持续增加但资源调度能力相对较弱。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策略包括:在目标融入方面,进行社区培育目标与社区建设的紧密结合,提高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满意度,为社区培育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资源协调方面,增加社区培育的社会资本注入,强化社区居民归属感和社区共同体意识,为社区培育营造丰富的资源储备和舆论环境。在队伍建设方面主要解决社区培育的领导力量和培育主体问题。第四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教育引导研究。阐述社区培育应该坚持对居民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社区教育引导具有场景生活化和对象分散化的特点。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瓶颈,是社区资源不足导致的居民活动参与度不高。社区党组织借助其明确的宗旨定位、成熟的组织系统、强大的资源调度能力成为承担教育引导功能的组织力量和领导力量,同时,社区教育引导需要坚持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方法并主要通过文化熏陶实现。社区培育的教育引导包括:内容结合方面,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社区生活中的独特内涵,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生活中的切入点。需求强化方面,可以借助居民价值评价中的自我服务偏见、个体印象管理和从众心理影响等社会心理特点,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和传递。共识塑造方面,要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增加资源投入、强化居民动员、把控议题选择、提升说服技术,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社区实现教育引导的资源构成主要包括以社区生活场景为代表的环境资源、以居民文化活动为代表的活动资源、以社区规章制度为代表的制度资源和以社区传媒为代表的媒体资源等四个方面。社区主要通过环境创设、活动体验、规范强化等文化熏陶路径,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区文化熏陶实现教育引导。第五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中的实践养成研究。社区实践养成是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和带动下,依托社区生活环境,借助社区生活内容,居民自愿参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活动载体。社区实践养成更注重培育活动的渗透性、体验性和生活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实践养成主要包括强化居民的社区角色、挖掘社区的培育资源、促进居民的培育体验等三个方面内容。由于居民普遍关注社区公共服务发展和建设情况,因此实践养成活动只有融入社区公共服务组织系统才能引发更多的居民参与。为此,要依靠和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推动作用、发挥社区居委会基层群众自治的服务功能、强化社区服务站的执行效能以及建立相关体制或机制有效促进社区其他社会组织的协调来开展。在整体统筹的前提下,社区实践养成活动要将国家价值目标融入政府公共服务、将社会价值取向融入社区公益建设项目、将个人价值准则融入社区志愿服务等各有侧重的三个方面来推进。第六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制度保障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需要来自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系统保障。经济制度方面主要包括在坚持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根本保障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力量统筹社区建设资金,有重点的继续强化市级财政对社区培育的投入。通过挖掘不同类型的社区培育资源使社会各方资金积极投入社区建设并建立社会资金使用监管办法,为社会资金进入社区提供制度支持。在政治制度方面则依靠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保障社区培育的政治地位、依靠社区党组织引领和建设社区培育的队伍、依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障社区培育的实践基础。在文化制度方面,主要体现在通过国家文化制度保障社区培育的观念导向,通过文化管理体制保障社区培育的有序开展等。总之,本文认为社区培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生活中落细、落小、落实的现实路径。社区培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需要激发居民的社区归属感,需要结合社区生活实际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社会功能,需要强化社区的培育能力。为此,社区可以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保障,紧密依托社区建设基础,始终围绕居民社区生活需求,扎实推进社区培育制度的创新,以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骆雪[7](2019)在《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于一个无文字民族来说,社会经验的延续主要靠文化的口头传承,山歌也因此成为布依族社会记忆、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重要沟通媒介。作为本土文明的产物,布依山歌是布依本土社会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文化符号和概念,它自布依族群的口中唱出,反映出族群过去以及现在的人情道德、生活形态、风俗习惯和制度文化等,并在乡村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已然内化为村民的生活方式、情感结构以及观念意识,为民众制造出在生活中所依赖的意义世界。然而,在现代社会发展主义的话语下,这一分析无文字落后民族的犀利工具、代表着中国软实力的乡土民间文化却被认为是愚昧与落后的。在早期发展传播学的强势影响下,在中国乡村社会传播的研究中往往只见外来文化及力量不见本土文化及其活动主体。于是在这样的研究语境中,许多前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及其活动,即所谓的传统媒介及其活动,没有被纳入中国乡村传播学的主流视野中。这在布依山歌的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成果的数量相比较少,显示出布依山歌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就现有的成果来看,研究的学术视野较为狭窄,仅仅停留在浅层的分析上,在这样的分析中,“人”的视角是完全缺乏的,即完全把歌谣与创造和实践它的本土社会以及广大民众及其生活现实脱离开来的。随着现代化的渗透,农民得以“安身立命”的价值基础和意义系统被不断改变和重构,乡村社会也相应开始出现价值荒漠化,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乡土社会中文化的解体,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其内蕴的意义和价值随现代性的加深而逐渐消失殆尽。但是在广大布依族地区,作为族群传统之一的布依山歌依旧活跃于布依族群的生活世界里,并发展成为布依社会在如今最为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传统文化代表形式,那么布依山歌为何能够在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得以持存?本文通过对黔中地区布依族村寨进行的为期八个月的田野考察,顺着当今中国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趋势,透过回到布依山歌这一布依族群传统文化的本体,在文化持有者、历史以及社会的互动中考察布依族群是如何阐释和实践自己的文化,以期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维系并发展乡土社会原生态的文化表达,形成“吾土吾民”在民族文化传播与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一些解决路径上的思考。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两章,主要是针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意义、文献回顾、方法、结构安排,以及布依山歌传播的文化生态系统作一番背景性的交代。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由第三、四、五三章组成。该部分从文化的内生性出发,围绕布依社区文化持有者的具体实践与日常生活、社会、历史的互动关系,动态、立体地把握布依山歌的本质。第三章引用“叠写传统”这一分析概念来探究布依族群在本土的“生活世界”中是如何通过山歌来言说历史,以构建其在不同特定时段所依赖的意义世界,将布依山歌“置身历史情境”来看其传播历程以把握当地社会与文化在稳定性与变迁性方面的全貌。第四章遵循格尔兹研究宗教象征符号的分析范式,从世界观和精神气质两方面来解码当地社会的传播文本――布依山歌所包含的“意义模式”。第五章借助互动与关系视角,采用“主体——实践”的情景、过程式研究范式,通过关注当地村民在社会生活中的声音实践,即布依山歌的传播活动,从“流动的歌声”中看到“流动的社会关系”进而看到村庄的社会网络以及蕴藏在其中的社会结构和秩序。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一方面是对前面分析过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总结,从“实践范式”出发对布依山歌作一番“实践化理解”。这一番“实践化理解”遵循以“物化”来理解媒介的思路来探讨布依山歌这一传统媒介,将布依山歌看作是布依族群文化实践的“行动场城”,其中所含的人,技术,权力,资本,记忆等传播要素在这一“行动场城”中彼此汇集和互嵌,体现的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和建构。同时,由于乡土中国是在自身闭合性与开放性的循环中不断发展,因而社会、人以及文化在其中得以再生产,并且由于有人的参与及实践,这样的再生产就不只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创造性地改变和创新。因此,布依山歌在现代社会的持存与转变也就映射出了布依族群在社会发展中对自身文化实践的主体性:首先,他们总是在自身社会文化体系中体会和理解时代、社会的发展。其次,他们又利用传统创造新的实践来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正是在这一糅合了传统与创新的实践,布依社会的“主体”得以始终“在场”,少数民族社会的逻辑与机制也在新形式下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对布依族群的传统文化——布依山歌在当代发展话语下如何传播进行了思考,从突出族群的主体性、形成价值维度的“复合表达”以及发扬容纳多元的文化传统三方面提出布依山歌传播的策略建议。本文遵循以乡村作为研究中国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对布依山歌传播的研究来体现国家对“三农”问题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观照;另一方面,从传播学的角度严密考察布依族群对山歌的文化实践,既能深入细致地窥见族群成员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理解当地社会及其文化的运行结构和整体机制,又能丰富和扩展布依山歌的研究,进而看到传播学本土化的一种有效实现途径。

崔莹[8](2019)在《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满族原称满洲,始建于17世纪,是以建州女真为核心,融合汉族、蒙古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索伦族和锡伯族等民族并将其纳入八旗制度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发展的历史悠久,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到女真,是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后由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建立自己的民族政权,最终在皇太极时期结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成功入主中原,建立清朝。满族及其先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民族文化,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中,也留下了光辉的印记。“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视为一种文化,自身具有内在的传播属性,传播构成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传播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和重要举措。纪录影像作为承载信息的传播媒介,具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功能,传播又是构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生成的核心要素。因此,本课题尝试性地将纪录影像纳入到满族“非遗”的传播研究中,分五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是从传播与满族社会的嬗变为切入点,剖析满族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传播在其政治统治中所发挥的作用。满族的历任统治者对信息进行“把关”,享有主宰和优先支配信息传播的权力,成为意义的主要赋予者,不断构建和完善整个帝国的传播网络和机构,来实现庞大帝国的统治和运行。渔猎采集、氏族部落、八旗制度、满语文、萨满信仰、国语骑射等社会实践正是在满族崛起、统治和衰落的过程中形成的满族文化遗产,其承载的符号和意义凝聚着满族的“集体记忆”,延续着满族的民族特征;第二章针对传播与满族“非遗”保护的内在关系展开论述,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传播是构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要素,也是其传承与保护的内在驱动力,以此来论证传播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第三章指出纪录影像作为传播媒介是信息的载体,它承载着满族“非遗”及其意义的传递与传播。从纪录影像与传播的关系探讨着手,梳理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的书写历程,分析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的创作特征以及纪录影像参与满族“非遗”保护过程中生发的伦理悖论问题;第四章就纪录影像传播的“仪式”表征、“编码/解码”现象以及“场域”生成与变迁展开论述,总结出满族“非遗”纪录影像传播,其核心要素便是意义建构与意义生成,并进入仪式化媒介的传播渠道,经由仪式化传播,使承载满族“非遗”意义的纪录影像随着传播“场域”的变迁,实现更广泛的传播;第五章探析新媒体时代的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趋势和现实意义,从纪录影像传播的媒介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三个层面,加入融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和云平台的运用,分析满族“非遗”及其意义的现实转换。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化不断深入发展,满族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生存境况正在遭受现代化的冲击,那些依赖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人“人亡艺绝”的困境。影像作为视听结合的媒介兼具艺术与传播的双重功能,以“仪式”与影像同构的表征形式在特定文化空间中呈现和传播“仪式”,又借鉴影像深描的表述范式与编码形成紧密结合,使得影像置身于不同的“场域”,以一个更自由的角色与“非遗”进行融合,传播经过精炼和改造的文化元素或地域文化的代表符号,实现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意义的生成与传播。纪录影像可以将“非遗”以活态的形式广泛播扬,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传播,依靠融媒体和互联网的技术力量,以期实现非遗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开辟一条“由术及道”的新路径,使之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留存的价值和意义。

杨利贞[9](2019)在《社会转型中的春节仪式变迁与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春节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人文底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提醒着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仪式的内涵与价值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春节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春节仪式是春节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春节文化的本质,春节仪式的传承是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当今的时代需求。然而近些年人们逢年便触发感叹——“年味淡了!”年味变淡的背后是春节习俗仪式的淡化甚至消失。随着社会转型,传统的祭祀仪式在城市当中消失,仅在农村还保留有被简化了的祭祀;人们禁忌观念逐渐淡化,对待传统春节的禁忌变得随意;春节仪式失去了传承的代际衔接,切断了与传统的联系。随着传统春节仪式逐渐淡化消失,以大众传播为媒介的新型春节仪式产生。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拿出手机在微信发“红包”、抢“红包”;过年期间每天登录支付宝参与集“五福”活动等,还有仪式场域的阔化,近些年的春运以及反向春运成为一个“大迁徙”奇观;相对于在家中团年,人们更愿意走出家门旅游以及去影院观看贺岁档电影过年。春节仪式的变迁是随着社会转型而失去了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土壤,现代化的理性运动带来的价值观转变,西方“洋”节日的冲击以及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传统春节仪式便随之淡化并衍生出现代春节仪式。本文运用无结构式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传统春节仪式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概述,探究在现代转型社会背景下传统春节仪式的淡化以及现代春节仪式的演化,寻找出春节仪式变迁的多方面原因。最后,提出春节仪式的文化传承创新路径,即对于春节仪式的传承应当秉承“两创”——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的思想,从官方、民间和全媒体多层面多样化地传承春节仪式。

晁晓峰[10](2018)在《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文中认为作为纪录片家族中意识形态性最强、与政治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文献纪录片具有弘扬主旋律、进行国族建构和社会整合的功能。修辞是语言发出者利用语言的选用和调整,以产生说服或认同效果为目标。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是创作者通过选择题材内容、采用一定的创作策略、风格,组合使用影像视听语言,创作出文献纪录片文本,目的是使观众认同作品所承载的意识形态。本文认为,中国文献纪录片的主导风格是格里尔逊式和形象化政论。在中国文献纪录片多个发展阶段中,这两种风格以强烈的观点倾向性和兼容性较强的修辞策略,成为构建国家民族、塑造集体记忆、反映当代意识形态的有力形态。根据政治经济、媒体政策、文艺思潮等外部因素进行权力支点选择是进行政治修辞的必要前提和措施。本文将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2年是意识形态的人文化呈现时期,这一时期创作者用“纪录”突破“汇编”美学,主要选用文化作为支点,利用纪录山川河岳进行国家民族精神的建构。1993-2002年受到纪实观念影响,以伟人题材作品为代表的这一时期文献纪录片利用平视的视角和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进行主旋律的弘扬。2003-2010年的创作思潮受到新纪录电影的影响,在重大历史题材和人文历史题材作品中充分利用情景再现等新虚构纪录手段,对历史进行当代的编织,完成符合当下意识形态的诠释。在政策的主导下,2010年开始,纪录片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对时代主题的反映中,非逻辑的论证这一政治修辞手段被广泛运用到“中国梦”、“反腐”等现实题材作品中,完成了当下国家主题展现的政治修辞。在纪录、诠释和论证三种政治修辞手段的选择中,每个阶段都体现出了不同的使用特征。它们的组合使用形成了文献纪录片不同的形态风格。它们内在的关联互动生发了文献纪录片的艺术性质。

二、论民族年节的传播学意义及其社会整合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民族年节的传播学意义及其社会整合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语境下贵州雷山苗年节日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雷山苗年的文化内涵及传播价值
    一、雷山苗年
    二、雷山苗年的文化内涵
    三、雷山苗年的传播价值
第二章 雷山苗年的文化传播要素
    一、苗族内部苗年文化传播:指向精神交流和群体认同
    二、苗族外部的苗年文化传播:指向仪式性和奇观化
    三、苗年中苗族内外文化传播的互动
第三章 新媒体的发展对雷山苗年文化传播的影响
    一、传播场域变革
    二、传播主体多样化
    三、传播内容及传播渠道多元化
    四、新媒体语境带来的雷山苗年文化传播发展隐忧
第四章 新媒体语境下雷山苗年文化传播发展思路
    一、增强雷山苗年文化传播的内生力
    二、搭乘新媒体技术顺风车
    三、依托新媒体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内蒙古汉语卫视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丰富中国电视节庆晚会的理论体系
        2. 在时代背景下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的深层内涵
        3. 提升传播价值,促进内蒙古形象的立体化呈现
    (三) 国内外研究概况
        1. 以符号学研究春晚的理论依据
        2. 媒介传播的相关理论研究
        3. 内蒙古地域文化符号传播的相关研究
        4. 春晚文化视角的研究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 文本分析法
        2. 案例研究法
        3. 文献分析法
        4. 创新点
一、基于电视文化符号的内蒙古春晚解读
    (一) 符号研究下的电视文化及其范例——春晚
        1. 电视文化符号及其能指和所指的统一
        2. 电视文本的范例——春晚
        3. 艺术化处理的民族文化符号的集合——特色浓郁的“内蒙古春晚”
    (二) 历史与现状——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传播的发展沿革
        1. 探索成长期(1984-1996)
        2. 蓬勃发展期(1997-2009)
        3. 瓶颈徘徊期(2010-2017)
        4. 求变突围期(2018-)
二、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之本体
    (一) 主题设置
        1. 准确定位
        2. 独树一帜
        3. 耳目一新
        4. 深入浅出
    (二) 歌舞节目
        1. 舞蹈
        2. 歌曲
    (三) 语言类、戏剧戏曲及原生态
        1. 语言类节目
        2. 地方戏剧戏曲
        3. 原生态节目
    (四) 纪实影像
        1. 地方民俗文化符号影像化呈现
        2. 民族政策的直观阐述
        3. 民族心理共情的强化剂
    (五) 舞美设计
三、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载体多样性
    (一) 物质文化符号典型
        1. 春晚中的“服饰”——蒙古族审美文化的体现
        2. 春晚中的“道具”——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呈现
        3. 春晚中的“乐器”——蒙古族文艺风采的展示
    (二) 精神文化符号典型
        1. 英雄精神
        2. 崇尚自然,“天地人合一”
    (三) 制度文化符号典型
四、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的特征和意义
    (一) 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的特征
        1. 传播符号的原生性
        2. “家国”主旋律的融入
        3. 传统符号的娱乐化和扁平化
    (二) 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的意义
        1. 构建权力仪式,促进民族团结
        2. 加深民族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
        3. 促进文化多元交融发展
五、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的问题及对策
    (一) 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现存问题
        1. 符号选取单一,传播效果受阻
        2. 内容同质化模式化,精神内涵空洞泛化
        3. 对文化符号的片面表达,容易造成形象认同偏差
    (二) 内蒙古春晚文化符号构建对策建议
        1. 吸取民族文化精髓,突出时代特色
        2. 丰富艺术形式,创新节目形态
        3. 多媒体融合互动,提升地区文化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着作
    (二) 博硕士论文
    (三) 期刊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基于教育视角的壮族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国家政策的重视
        二、个人研究兴趣
    第二节 文化传承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民族文化传承的目的研究
        二、民族文化传承内容的研究
        三、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
        四、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研究
        (一)家庭场域的民族文化传承
        (二)学校场域的民族文化传承
        (三)社区场域的民族文化传承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理论
        二、结构功能理论
        (一) “适应”功能
        (二) “目标达成”功能
        (三) “整合”功能
        (四) “潜在模式维持”功能
        三、文化自觉
        (一)文化认同与适应
        (二)文化的选择
        四、文化资本理论
        (一)身体化文化资本
        (二)客观化文化资本
        (三)制度化文化资本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
        一、家庭教育
        二、文化传承
        三、壮族歌圩
第二章 歌圩文化的功能与价值
    第一节 歌圩文化的教育功能与价值
        一、德育
        二、智育
        三、体育
        四、美育
        五、劳育
    第二节 歌圩文化的传承价值
        一、歌圩文化的自身价值
        二、壮族人民的文化认同价值
        三、歌圩文化的载体
        (一)家庭场域
        (二)传承人
        (三)物质形式
        (四)语言符号
第三章 壮族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现状
    第一节 武鸣环境背景
        一、武鸣区自然环境背景
        二、武鸣区人文环境背景
    第二节 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现状
        一、歌圩文化传承主客体
        (一)歌圩文化主客体传承态度
        (二)传承主体老龄化,传承主客体显现年龄断层现象
        二、歌圩文化传承方式
        (一)家庭传承方式使用情况
        (二)家庭传承与学校、社区的联动情况
        三、家庭传承内容
        (一)歌圩文化家庭传承内容
        (二)家庭教育政策缺乏对民族传承的引导
第四章 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现状分析
        一、社会环境的变迁冲散歌圩文化土壤
        (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二)打工潮促进人口迁移
        (三)寄宿制教育的发展
        二、需求的变化削弱文化传承意识
        (一)家庭目标追求现实化,文化认同低
        (二)政府对文化传承官方化、商业化
        三、家庭、学校、政府歌圩文化传承联动性差
        (一)家庭成员的价值整合度低
        (二)学校与家庭缺乏文化传承合作
        (三)政府部门协作联动能力差
        四、缺乏稳定的文化传承体系
        (一)文化载体影响力下降
        (二)个体潜在文化认同感低
    第二节 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圩点转移城镇,顺应时代更新家庭传承方式
        二、发挥家庭传承基础作用,提高文化意识
        三、创建家庭与学校、政府传承联动机制
        四、保护发展传承人,保障文化传承系统的运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学者有关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
        1.2.2 国内外学者对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4 理论暴础
        1.4.1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的理论
        1.4.2 习近平关于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的论述
        1.4.3 符号学原理
        1.4.4 建构主义理论
2 国家形象塑造和民族精神培育概述
    2.1 国家形象
        2.1.1 国家形象的概念
        2.1.2 国家形象的构成
        2.1.3 国家形象的特性
        2.1.4 国家形象的功能
    2.2 国家形象塑造的因素
        2.2.1 国家形象塑造的机制
        2.2.2 影响国家形象的因素
        2.2.3 国家形象塑造的载体
        2.2.4 国家形象塑造的途径
    2.3 民族精神
        2.3.1 民族精神的概念
        2.3.2 民族精神的特征
        2.3.3 民族精神的功能
    2.4 民族精神培育
        2.4.1 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容
        2.4.2 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式
        2.4.3 民族精神培育的载体
3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统一
    3.1 民族精神培育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
        3.1.1 民族精神是支撑国家形象大厦的柱石
        3.1.2 民族精神是保持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3.2 国家形象塑造是民族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
        3.2.1 重大国家行为能激发民众的爱国心
        3.2.2 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
    3.3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内在一致性
        3.3.1 特色符号通用——标识与象征
        3.3.2 主要载体相同——国民和产品
        3.3.3 部分渠道共用——交流与传播
        3.3.4 实现路径相通——接受与认同
    3.4 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精神培育共生共进
        3.4.1 民族精神渗透于国家形象塑造的全过程
        3.4.2 国家形象塑造源自民族精神的凝聚
        3.4.3 二者都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的演变及现状
    4.1 中国国家形象的演变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4.1.1 中国国家形象的演变
        4.1.2 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
    4.2 中国国家形象调查
        4.2.1 境外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调查
        4.2.2 中国外文局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4.2.3 外国来华人员对中国的印象调查
    4.3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民族精神培育不足的表现
        4.3.1 经济高速发展和民族精神弱化之间的落差
        4.3.2 制造大国和品牌小国之间的巨大反差
        4.3.3 为中国国家形象抹黑的“游客丑闻”频频曝光
    4.4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中民族精神培育不足的原因
        4.4.1 全球化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带来挑战
        4.4.2 西方媒体给中华民族精神培育造成压力
        4.4.3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5 国家形象塑造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和方法
    5.1 国家形象塑造中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原则
        5.1.1 准确定位——坚持世界性和民族性相互融合
        5.1.2 整体规划——坚持形象塑造和精神培育同步
        5.1.3 与时俱进——坚持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结合
        5.1.4 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
    5.2 在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
        5.2.1 深刻诠释并积极传播中华文化
        5.2.2 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民族品牌
        5.2.3 用文明中国人为国家形象代言
        5.2.4 积极的国际行动彰显中国担当
6 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培育民族精神的路径
    6.1 扎深中华根——打造体现民族特色的中国符号
        6.1.1 提取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符号
        6.1.2 挖掘中国符号里的文化内涵
        6.1.3 为传统元素赋予新时代精神
    6.2 亮出好声音——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
        6.2.1 观念创新——从“被动”到“主动”
        6.2.2 内容创新——从“政治”到“生活”
        6.2.3 方式创新——从“单一”到“多元”
    6.3 凝聚中国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1 积极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2 自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3.3 践行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
    6.4 传递中国梦——以和谐之心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6.4.1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6.4.2 “和谐”是中国梦与国家形象塑造的核心
        6.4.3 人类命运共同体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
7.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5)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六、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一、体裁类型
        二、题材类型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一、唱词韵式特点
        二、唱词韵律个性
        三、语言演唱特色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一、学校教育传承
        二、激活民俗传承
        三、传统歌唱延续
        四、媒体化新视界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结论
    一、研究之结论
    二、传承之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附录三 图目录
    附录四 图表目录
    附录五 谱例目录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后记
附图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论文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
第一章 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社区及其功能
        (一)社区的定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社区再认识的必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社区的功能定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
        (二)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特殊作用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思想理论依据与借鉴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论述对社区培育的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是社区培育内容的思想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社区培育途径的理论依据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社区培育主体的界定思路
    二、其它相关学科为社区培育问题提供的思考和借鉴
        (一)教育学为社区培育问题提供的思考和借鉴
        (二)传播学为社区培育问题提供的思考和借鉴
        (三)社会心理学为社区培育问题提供的思考和借鉴
        (四)社会学场域理论对社区培育现状分析的借鉴意义
    三、西方国家通过社区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借鉴
        (一)西方国家通过社区开展价值观教育的缘由
        (二)西方国家通过社区开展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第三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现状分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提出过程和实践基础
        (一)点与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覆盖到社区
        (二)长与短: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简要历程
    二、社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资源状况
        (一)快与慢:社区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础影响
        (二)强与弱:对社区培育资源和能力的清晰认识
    三、依托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实策略
        (一)目标融入:社区培育目标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
        (二)内外协调:社区培育力量的资源整合
        (三)强化队伍:社区培育队伍的综合构建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中的教育引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中教育引导的特殊性
        (一)依靠社区党组织开展教育引导
        (二)突破教育引导的资源瓶颈
        (三)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相结合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中教育引导的主要内容
        (一)结合社区实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教育
        (二)重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需求
        (三)积极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共识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中教育引导的资源路径
        (一)社区教育引导的文化资源构成
        (二)社区教育引导的文化熏陶途径
第五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中的实践养成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实践养成的培育作用
        (一)强化居民的社区角色
        (二)挖掘社区的培育资源
        (三)促进居民的培育体验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实践养成融入公共服务组织系统
        (一)社区党组织领导推动实践养成
        (二)通过社区居委会自治发挥服务作用
        (三)强化社区服务站的服务效能
        (四)协调其他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实践养成活动的价值引导
        (一)将国家价值目标融入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
        (二)将社会价值取向融入社区公益建设项目
        (三)将个人价值准则融入社区志愿服务
第六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培育的制度保障
    一、经济制度对社区培育的保障
        (一)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保障
        (二)政府财政投入的制度保障
        (三)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的制度保障
    二、政治制度对社区培育的保障
        (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保障
        (二)社区党组织建设对培育队伍优化的保障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对培育实践的保障
    三、文化制度对社区培育的保障
        (一)国家文化制度对社区培育导向的根本保障
        (二)文化管理体制对社区培育过程的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语境及缘由
        1.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1.2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布依族研究综述
        1.2.2 布依山歌的研究
        1.2.3 现有布依山歌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1.3.1 乡村传播学:乡村文化传播的本土化
        1.3.2 研究方法:民族志调查
    1.4 研究路径
第二章 布依山歌传播的文化生态系统
    2.1 布依族传统历史与文化
        2.1.1 布依族的族源与族称
        2.1.2 布依族的历史发展
        2.1.3 布依族的民间文化
    2.2 布依山歌传播的民间现实形态:拐吉村与拐吉村的山歌
        2.2.1 拐吉村概述
        2.2.2 拐吉村的山歌
第三章 叠写的传统:布依山歌的地方传播史
    3.1 1953年以前:“传统”的想象
        3.1.1 定位身份:家谱的追溯
        3.1.2 族群传统的“在地化”:布依山歌的学唱
        3.1.3 “拟制”的族群文化实践:传统的想象与再造
    3.2 1958—1990:政治话语与社区记忆
        3.2.1 国家的力量:自然村落到社会主义集体社会
        3.2.2 布依山歌的社会主义表达
        3.2.3 歌声串起的社区记忆
    3.3 1990——至今:现代化与山歌听觉的现代性
        3.3.1 布依山歌传播的式微
        3.3.2 自制山歌录像碟:信息社会中村民听觉经验的变革
    小结
第四章 可供解读的文本:布依山歌传播的意义模式
    4.1 地方性知识与地方的世界:布依山歌描绘的“乡村图景”
        4.1.1 《砍牛经》与“老祖公”:宗教经典中的大宇宙与小世界
        4.1.2 情歌对唱文本中的“阴阳相合”
        4.1.3 村庄山歌文本中的“生态整体性”表达
    4.2 地方的语言与地方的人群:山歌所散发的族群精神气质
        4.2.1 山歌中的地方语言与族群的道德隐喻
        4.2.2 山歌中地方语言的审美特征与村民的审美意识
        4.2.3 村庄山歌中地方语言所折射的族群文化性格
    小结
第五章 歌声的流动:声音实践中的社会网络
    5.1 “声临其境”:村庄山歌传播的仪式化场景
        5.1.1 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场景
        5.1.2 生命过渡的仪式化场景
        5.1.3 历法/节庆的仪式化场景
    5.2 声音实践中家庭系统的互动
        5.2.1 从自由到个人主义:布依山歌与村庄青年的恋爱和择偶
        5.2.2 微信里的对歌:布依山歌传播中的夫妻互动
        5.2.3 走下神坛:布依山歌传播中的亲子关系
    5.3 声音实践中的社群互动
        5.3.1 身份的交融:“声音共同体”的时代
        5.3.2 关系的区隔:山歌演唱队与社群边界
        5.3.3 “礼物经济”还是“商品经济”:社群关系的变与不变
    5.4 声音实践中的“国家—社会”
        5.4.1 传统节庆歌会:乡野自生的文化空间
        5.4.2 “被发明的传统”:舞台节日的国家发明
第六章 结论:族群传统·文化实践·发展
    6.1 布依山歌:族群文化实践的“行动场域”
    6.2 发展话语下布依山歌该如何传播
附录
    附录一:田野笔记摘选
    附录二:田野调查图片选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传播与满族社会的嬗变——意义的赋权机制
    1.1 传播与满族社会的崛起
        1.1.1 八旗制度的建立——从“牛录”到“固山”的嬗递
        1.1.2 满文的创制——老满文向“有圈点满文”的改进
        1.1.3 信息传播机构形成与管理——八贝勒共议与六部三院的设置
        1.1.4 宣传策略与情报战——“君权神授”的灌输、“七大恨”檄文的宣告以及军事密报的获取
    1.2 传播与满族统治的确立
        1.2.1 信息传播系统的革新————南书房、军机处设立和启动御史制以及密折制度
        1.2.2 信息传播网络的完善——“驿、铺、塘”驿传网络的搭建
        1.2.3 新闻传播与官方出版——“邸报、京报及辕门抄”和以“资治”为目的的刊刻
    1.3 传播与满族统治的衰落
        1.3.1 驿传的衰落——文报“迟递、私拆和丢失”与政令传达“上下不通”
        1.3.2 大兴文字狱——从“华夷之辨”到“万马齐喑”的局面
        1.3.3 满语的衰落——“国语骑射”的废弃与强大缜密的汉语文
第2章 传播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的传播核心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辨析
        2.1.1 概念的提出与流变
        2.1.2 概念的外延与中国经验
        2.1.3 新时期“非遗”保护体系的完善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属性
        2.2.1 “文化、传播、符号”三者呈现高度正相关性
        2.2.2 传播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动能
    2.3 传播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2.3.1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概况
        2.3.2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实困境与传播路径
第3章 纪录影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呈现——意义的传播载体
    3.1 何谓纪录影像:区别于语言文字的又一种语言
        3.1.1 影像语言符码与意义表征
        3.1.2 纪录影像与传播的天然交集
    3.2 纪录影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书写历程
        3.2.1 “文以载道”的范畴——服务于政治的新闻纪录片
        3.2.2 “未始即终”的滥觞——关于满族的“民纪片”拍摄计划被迫中断
        3.2.3 “乍暖还寒”的时节——带有人类学色彩的满族调查纪录影像
        3.2.4 纪录时代的“春天”——满族“非遗”纪录影像的多元化发展
    3.3 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的创作特征
        3.3.1 文化空间与情感体验
        3.3.2 “意象”的产生与表达
    3.4 纪录影像参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伦理悖论
        3.4.1 纪录影像的建构性——非绝对客观真实纪录
        3.4.2 “原生”与“再生”的博弈——原真性的缺失
        3.4.3 谁是“他者”?谁是“我者”?——触碰敏感的伦理问题
第4章 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意义的生成与传播
    4.1 纪录影像传播的“仪式”表征
        4.1.1 媒介仪式化与仪式化传播——纪录影像仪式化传播的特征
        4.1.2 纪录影像仪式化传播的动态过程
        4.1.3 仪式与影像同构——满族“非遗”纪录影像传播的表征形式
    4.2 纪录影像传播的“编码/解码”现象
        4.2.1 含蓄蕴藉、意趣旨规的“深描”表述范式
        4.2.2 纪录影像语言是一个含蓄意指系统
    4.3 纪录影像传播意义的“场域”生成与变迁
        4.3.1 意义生成的四个“场域”
        4.3.2 满族“非遗”纪录影像传播的“场域”变迁
第5章 新媒体时代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新路径——意义的现实转换
    5.1 纪录影像传播的媒介价值:数字化催生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影像大数据与云平台建设
    5.2 纪录影像传播的社会价值:“互联网+”时代纪录影像传播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5.3 纪录影像传播的文化价值:“一带一路”背景下纪录影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战略布局
        5.3.1 “一带一路”的提出及赋予时代的意义
        5.3.2 “一带一路”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5.3.3 “一带一路”背景下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影像传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附录1: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
附录2:满族人口普查统计表
附录3: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纪录影像列表

(9)社会转型中的春节仪式变迁与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四节 相关概念辨析
        一 年、岁、春节
        二 仪式
第一章 异彩纷呈:传统春节仪式概述
    第一节 祭祀迎神仪式
        一 祭天祭祖
        二 祭灶
        三 迎“喜神”、“财神”
    第二节 生产生活仪式
        一 食腊八粥
        二 扫房子、磨豆腐
        三 食年夜饭
        四 围炉守岁
    第三节 祝福娱乐仪式
        一 贴春联、年画
        二 爆竹
        三 拜年庆贺
        四 归宁
        五 闹元宵
第二章 时异势殊:社会转型中的传统春节仪式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传统春节仪式淡化
        一 祭祀式微与禁忌观念渐消
        二 信仰解体与集体记忆弱化
        三 民间习俗技艺与工艺失传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中的传统春节仪式淡化缘由
        一 传统农业文明的消解
        二 转型社会中价值观的转变
        三 西方“洋”节日的冲击
        四 新媒体环境对群体仪式的瓦解
第三章 别开生面:社会转型中的现代春节仪式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中的春节仪式场域变革
        一 春运与反向春运
        二 春节黄金周出游
        三 影院新春“贺岁档”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中的春节新兴媒介仪式
        一 电视媒介仪式:春节联欢晚会
        二 手机媒介仪式:抢“红包”、集“五福”
第四章 积厚流光:春节仪式的文化传承价值
    第一节 春节仪式的文化内涵
        一 祭祀与禁忌的超越性与敬畏
        二 “天人合一”的天人哲学观
        三 “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
        四 “辞旧迎新”的乐观精神
        五 “阖家团圆”的家族观念
    第二节 春节仪式的社会功能
        一 情感凝聚功能:家庭互动仪式的情感能量蓄积
        二 社会整合功能:祭祀中的“神圣物”与文化认同
        三 娱乐满足功能:全民“闹”元宵的狂欢化
        四 文化传承功能:春节文化的创造、传承与扩布
第五章 薪火相传:春节仪式的文化传承创新
    第一节 秉承“两创”的传承思想
        一 创造性转化:春节精神的继承发扬
        二 创新性发展:春节仪式的与时俱进
    第二节 实现多样化的传承路径
        一 官方对春节的引导和支持
        二 民间对春节仪式的参与和继承
        三 全媒体对春节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 文献纪录片的内涵与外延
        (二) 文献纪录片文本的政治修辞现象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对文献纪录片的综合研究
        (二) 对“纪录片修辞”的研究
        (三) 和“纪录片政治修辞”相关的研究
    三、本研究展开思路
        (一)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方法和任务
        (二) 本研究的展开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文献纪录片政治修辞的理论架构
    第一节 政治修辞的内涵解析
        一、文献纪录片的意识形态性质
        二、政治修辞:发出意识形态“声音”
    第二节 政治修辞的文本显现
        一、政治修辞的手段:纪录、诠释与论证
        二、政治修辞的主导风格:格里尔逊模式和形象化政论
    第三节 政治修辞的作用机制
        一、权力关系:政治修辞的作用支点
        二、修辞效果:观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二章 国家话语的人文化呈现:人本主义思潮中政治修辞初现(1978-1992)
    第一节 折射政治动向:作品内容回归现实
        一、反映“拨乱反正”的政治形势
        二、为正面历史人物与革命事件立传
        三、宣传“改革开放”政策
    第二节 “纪录”:政治修辞人文化的主导手段
        一、“人声”出现软化政治话语
        二、与“新闻”分家淡化宣教色彩
    第三节 “论证”:回归逻辑的政论手段
        一、使用“论据”:客观理性的论证手段
        二、“知识”权力:政治修辞的新支点
第三章 主旋律的大众化表达:纪实观念下政治修辞转向(1993-2002)
    第一节 对主旋律的坚守
        一、“一面提示”:用发展成就弘扬主旋律
        二、“合作”模式:对主旋律性质的保障
    第二节 故事化:主旋律表达的大众化策略
        一、将政治观点寓于故事讲述之中
        二、平视视角带来“日常化”效果
        三、故事结构的变化突出叙述主旨
    第三节 故事讲述迎合大众:纪录与诠释相结合
        一、多种纪录手段贴近观众的接受习惯
        二、对文献史料的诠释契合大众心理
第四章 在历史诠释中表现政治:新纪录电影理念下政治修辞变更(2003-2010)
    第一节 “历史相对论”推动对历史的诠释
        一、格里尔逊风格的回归加强政治修辞力度
        二、复归历史题材构建新型文化记忆
        三、红色记忆的强化与国族软形象的“硬化”
    第二节 “新虚构”:诠释历史的技术手段
        一、“情景再现”等手段填补文献空白
        二、“新虚构”的人物串联起历史碎片
        三、与观众的“契约”:通往意识形态的认同之路
    第三节 凸显当下意识形态:历史叙事的政治诉求
        一、与历史的时空对话:强化与重构文化记忆
        二、历史故事的编织带来“主体化”的认同效果
        三、象征与归纳论证导向政治意图
第五章 国家主题的多元化展现:产业化进程中政治修辞新阶段(2011-2017)
    第一节 发展动力:政策与产业的双轮驱动
        一、“意识形态+产业”:纪录片双重属性的确立
        二、政策保障:对重大题材作品创作的扶持
        三、产业助力:新型产业格局带动精品创作
    第二节 国家主题展现方式的多元化
        一、技术美学下政治内容的视听呈现
        二、周期性叙事的戏剧化策略
        三、中国故事的“世界讲述”
    第三节 论证手段主导政治话语表达
        一、“向人民汇报”:政治成就的影像展现
        二、兼容叙事:政治话语的“论证化”表达
        三、非逻辑论证:“论证”手段的发展
余论
    一、文献纪录片政治修辞策略的嬗递
    二、政治修辞的生成:三个手段的共生整合
    三、政治修辞提升文献纪录片的艺术品质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纪录片主要片目(1976—2017)
致谢

四、论民族年节的传播学意义及其社会整合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语境下贵州雷山苗年节日文化传播研究[D]. 龚文丹.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2]内蒙古汉语卫视春晚文化符号构建研究[D]. 李彤.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教育视角的壮族歌圩文化家庭传承研究[D]. 黄秋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论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华民族精神培育[D]. 段辉琴.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6)
  • [5]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区培育研究[D]. 王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7]山歌传播与族群文化实践 ——黔中百宜乡布依村寨的个案研究[D]. 骆雪. 上海大学, 2019(02)
  • [8]纪录影像与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D]. 崔莹. 吉林大学, 2019(10)
  • [9]社会转型中的春节仪式变迁与传承研究[D]. 杨利贞. 郑州大学, 2019(08)
  • [10]新时期以来文献纪录片的政治修辞研究[D]. 晁晓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论国庆节的传播意义及其社会整合功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