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透视贪官的“表演术”(论文文献综述)
于琦[1](2013)在《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文中提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外来势力的刺激和影响下,逐渐走出传统的封闭体系,开始寻求现代化并走向世界。二十世纪前期,报纸期刊等现代传媒业迅速崛起,对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二十世纪前期也是中国戏曲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其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更有力的传播工具,因此戏曲期刊与戏曲艺术的联合成为一种必然。戏曲期刊一经产生,就刊发了大量戏曲理论批评文章,它们是二十世纪前期戏曲理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戏曲期刊之于戏曲理论批评的重大意义。本文的关注范围划定在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主要研究对象是这一时期戏曲期刊所刊载的戏曲理论批评,探讨作为新传播媒介的戏曲期刊,如何参与戏曲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如何凭借自身力量影响戏曲理论批评的发展。第一章简述戏曲期刊兴起、发展的原因,并根据戏曲期刊上的理论批评发展状况,对其进行了时段上的划分,同时介绍戏曲期刊所登载的戏曲批评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第二章从戏曲期刊入手,梳理戏曲观念的演变过程。西方戏剧艺术传入中国后,为传统戏曲艺术提供了新的参照物,刷新了人们的戏曲观念。戏曲期刊关于“旧剧”和“国剧”的探讨.反映了理论界对中国戏曲的定位与评价,建构了中国戏曲之于世界戏剧艺术的意义。第三章阐述了戏曲期刊对戏曲特征的探寻。戏曲期刊一方面通过对戏曲“综合性”和“写意性”的论证,在本体上肯定其作为一个艺术门类的特殊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考察戏曲艺术中的民间意识与民族意识,梳理出戏曲在文化系统中的流动与蘖变,从而获得戏曲对于中国文化的独特意义。第四章主要分析戏曲期刊对戏曲变革问题的探讨。二十世纪前期,传统戏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革新、演变,人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关注、推动戏曲艺术的更新。作为戏曲舆论的前沿阵地,戏曲期刊对戏曲改革的相关话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戏曲期刊始终留意戏曲领域的新变,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教训,在戏曲改革的潮流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五章论述戏曲期刊开辟了新的“批评空间”,影响了戏曲理论批评的生成与传播。戏曲期刊的办刊宗旨与批评主体的思想意识,对戏曲批评进行了筛选和整合,使其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戏曲期刊凭借占有戏曲资料的丰富性,以及与读者之间密切、频繁的联系,使人们增进对戏曲的理解和思考,并为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争鸣提供了平台,从而推动了戏曲理论批评的更新与发展。结语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通过对二十世纪前期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研究所获得的当代意义。
李娜[2](2011)在《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文中提出在汉语史诸部门中,词汇史的研究向来是比较薄弱的。吕叔湘曾经说过:“汉语史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应该说是语汇的研究。个别词语的考释,古代和现代学者都做了不少,但是在全部汉语语汇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是很微小的。”①而在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中,关注于民国词汇的研究又显得更加稀少了。社会的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会在词语中被真实地记录和保存下来,词汇就象研究历史的活化石,所以对民国时期词汇的全貌进行细致的考察、描写和分析,不仅对汉语词汇史、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也将为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宝贵的材料。本文以《汉语大词典》为原始语料库,对其中始见书证(主要为新词、新义)为民国作品的词语进行搜集整理,在对这些语料进行全封闭、穷尽式统计、描写的基础上,通过定量分析中反映的数字变化,来表现词汇的消长变化,表现词汇发展的动态过程,从而发现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对词汇发展进行定性的研究。并借鉴语义场理论的成果,从宏观上将词汇研究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探索词汇中的系统联系,把握词汇发展的历史动因。我们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能够引起研究者们对民国词汇的关注,对词汇史研究的关注。文章整体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前言部分,主要是分析当前词汇史研究的现状、民国词汇研究的意义及本论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在词汇的研究中,民国词汇的研究始终是十分薄弱的,也许我们还可以说,这是一块尚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历来对这段时期的词汇的研究都仅仅局限在词语的举例、或者是三言两语一笔带过。而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我们又都不能忽视这段历史,忽视在那段动荡的历史之中,词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的转折与变化。处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交界期,处于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思想文化交融、磨合、争斗的历史时期,对这一时期词汇的发展我们尤其要关注。而传统的词汇研究的那些套路:一般词汇、基本词汇、同义词、反义词、方言词语、外来词等等的分类研究方法,尤其是举例式的方式,我们认为难以对民国时期词汇发展变化的全貌作出比较客观的判定,所以,我们运用语义场的研究方法,将词汇的发展置身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并引用自然科学数量统计的方法,同时大胆的选用《汉语大词典》作为我们的语料库,用数字结论作为我们理论探析的基础和出发点,在一系列数字的基础上,我们对民国词汇的发展展开研究。第二章到第五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在这四章中,前两章都是关于“标志性新词语场”①的,即对民国新词中,那些能够代表或者反映出民国时代独特特色的词语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与系联。第四、五章是分别进入到词汇内部,即对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的研究。第二、三章是系统的从社会角度总结归纳民国时期能够表现民国时代特色的民国时期时代标志词。研究这些具有社会时代标志性特征的新词语,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他们由于同属某一社会领域的新词语,因而相互之间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将这些词语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个反映不同领域的社会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一个词语反映某一社会特征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由多个在义域上有联系的词语组成的“词语场”反映相关的社会特征的能力就要大很多很多了,甚至可以说能够相对比较全面的反映某一时代某一社会领域的时代全貌。同样道理,如果某一时代独特的社会时代特征已经形成了,就必然会催生出一批反映和记录这种时代的社会特征的新词语。因此我们就以这些新词语各自所反映的社会领域为内容,以“标志性新词语场”的形式,按照其内部一定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排列它们。由于篇幅较大,因此分为上、两部分。上半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是从反映民国政治、军事、法律方面的新词语,反映民国文学艺术方面的新词语,以及反映民国社会风俗的新词语三大角度对民国新词语进行归类的。下部分即第三章主要是探讨几个互相影响的相关领域的新词语,如反映民国工商业、娱乐业的新词语,反映民国教育及出版业、印刷业、造纸业的新词语,反映民国纺织业及服饰的新词语,反映民国科学技术、翻译学、语言学的新词语,反映民国交通、通讯方面的新词语等等。通过将互相影响、链条式影响比较大的产业系联在一起的方式,以一发牵动全身的线索来串连起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新词语场。第四章是探讨分析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特点的。我们主要集中在对双音节新词(包括新义词语)中的复合词的语法结构进行的分析研究上。并对每一类语法结构的内部词素的词性的组合情况,及其对应的组合成的复合词的词性的对应关系等进行了系统、细致的分析与探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我们力图深入到最深处,力图挖掘出汉语新词的组合规律,以便更好的约束、规范新词新语。第五章是对双音节复合词中的新词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语义关系的类型到底有哪些,语义关系是什么,这一点历来有是比较模糊的。我们的研究是集中在对复合词从语法结构的角度出发,探讨每一种语法结构的复合词中,其组合词素之间在意义上的对应关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语义关系,而不是从词义与词素义的对比关系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因此这一研究角度也是主要着力于对成词词素义的相互之间的语义上的组合关系的探析。并且,从对这些复合词词素之间的语义关系的类型的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挖掘出各个语法结构的复合词中的强势语义模式。在这两章中,我们运用大量图表的形式,从各个角度对蕴藏在民国新词语的语法结构、语义关系内的各种关系进行数量上的统计与比较,在数字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创新点一:开拓了民国词汇研究的新的领域。将我们的研究视角深入到词汇研究的薄弱环节。将民国词汇研究这一领域全面的展现出来。在对民国词汇研究中,我们将更好的搭起古代汉语词汇研究到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之间的桥梁,连贯起汉语史的历史。创新点二:“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①,只有在社会的真实面貌中,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语言词汇的发展脉络。所以,我们运用“标志性新词语场”的概念来组织民国时期新出现的众多词语,将词语置身于其所产生的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从而更真实的还原词汇发展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从一组组相关的时代新词语中,我们可以清晰而深刻的触摸到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脉搏,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和进程,感受到民国的时代特色和时代面貌。创新点三:对于语法结构关系的研究,我们的着眼点放在了词语内部词素的词性与成词词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在对六大类语法结构的新词语的内部词素词性及其组合关系的量化描写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数字来说话,得出同性词素组合而成的新词的数量远远高于异性词素组合而成的新词的数量,而在异性词素的组合中,也表现出诸多的差异:如在名词性词素、动词性词素、形容词性词素三大主要词性的词素对复合词词性的影响上,呈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或者说,也有大小或先后之分;如在构成词素中如果有动词性词素的话,那么基本上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的词性以动词为多,位于第二位词性选择位置上的是名词性,换句话说就是如果在两个词素中没有动词性词素的话,那么组合而成的复合词的词性又以名词性的数量相对要多于形容词词性的复合词的数量。另外,由于《汉语大词典》自身存在的一些需要修订、完善之处,所以,本文在文后附录中,针对在进行《民国词汇史》研究时所发现的问题,特附“《汉语大词典》书证滞后词语补充(始见书证为民国时期作品的词语)”等内容,希望能够对《汉语大词典》的修订工作有帮助。
苏远尚[3](2010)在《山东吕剧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吕剧曾名“化妆扬琴”、“琴戏”等,在山东临邑、济阳一带也被称为“迷戏”,在胶东则又叫“蹦蹦戏”,是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全国八大戏曲种类之一。吕剧酝酿于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坐腔扬琴),同时又吸收融合了如“大鼓”、“弋阳腔”、“坠子”等其它民间戏曲、曲艺精华,借鉴化用了“五音戏”、“扽腔”、“柳腔”、“京剧”、“梆子腔”等剧种中适于自身的某些音乐腔调、表演等成份,不断地丰富、发展、完善,而一跃成为山东省重要的代表性剧种。吕剧是黄河三角洲地区及至山东省文化发展的产物。它起源、兴盛于素有吕剧“窝子”之称的博兴、广饶一带地区,成长、成熟并定型于济南等大城市,流传于江苏、新疆、黑龙江、辽宁等地。吕剧以山东琴书主调【凤阳歌】为曲调母体产生出基本腔调【四平腔】,使唱腔结构由曲牌联套体演变为板腔体,又由【四平腔】衍生出【慢四平】、【快四平】、【四平散板】等多种板式;以山东琴书曲调【垛子板】发展出【二板】,又由【二板】进而衍生出【慢二板】、【快二板】等丰富的戏曲音乐板式。吕剧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柔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吕剧的唱腔、念白统一于以“济南官话“为基础。吕剧富有浓郁的齐鲁文化韵味,乡村气息浓重,许多优秀剧目生动地反映出齐鲁民俗风情,内容健康活泼,戏词风趣诙谐,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吕剧迄今发展有百年历史,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度辉煌,文革时又遭受了巨大破坏。新时期,吕剧又得以恢复和发展。而电视、电影等新媒介的兴起,使吕剧的发展受到了很大挑战,同时吕剧艺术自身包括音乐和题材内容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改革以顺应时代潮流。2008年,吕剧被收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传承、发展问题越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在对吕剧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吕剧史料、戏曲史、戏曲美学、戏曲文化学、戏曲社会学等知识对吕剧源流、吕剧艺术表现形式、吕剧生态进行全面、系统的透析。在此基础上,联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来探讨吕剧的发展对策,使其重新焕发光彩。吕剧根植于齐鲁文化的深厚土壤,是一笔无形的文化财富,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对传承齐鲁乃至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的原因和意义、当前研究成果,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作系统、详细的介绍,突出本文研究的价值所在。第二章,针对吕剧音乐腔调的原生态、形成时间、产生地、创始人以及定名等社会上莫衷一是的问题,在调查采访的基础上结合吕剧史料、戏曲知识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的探讨和分析。第三章对吕剧母体山东琴书的历史源流作系统探析,探索出吕剧产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动因。第四章,对吕剧的艺术特色作系统、全面、深入地探讨,对其各种表现形式包括音乐、剧本、行当表演等,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对剧团提供的各个时期的剧本、现场观看并拍摄剧团排练、演出等)和采访,对各个艺术组成部分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第五章,通过查阅吕剧史料、市、县志并结合对吕剧起源地的调查采访所得来对吕剧的历史兴衰、流变作以客观、详细的归纳整理和研究。第六章,对吕剧早期艺人班社、建国后各剧团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等在查阅史料和调查采访的基础上,作详细、条分缕析的整理、介绍。第七章,基于实地调查的成果对吕剧的生存状态和存在的问题作以客观分析。第八章,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为吕剧的保护和传承、创新与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第九章,对本文研究做出总结,试图为以上对吕剧的探讨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指出实地调查采访并结合戏曲理论知识对吕剧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金立群[4](2006)在《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 ——文化、媒介的综合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的逻辑基点是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不仅应理解为包括了审美与启蒙、革命与欲望这样终极目标价值的总体性现代性,而且还应包括“诉诸感官”的、无意识的、零碎的、平面化的非总体性现代性。 “绪论”揭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存在着两种文化转型和两种现代性。一种文化转型遵循启蒙式的由观念到观念的观念改造路径,对应着包含着终极目标与价值的总体性现代性:另一种文化转型则遵循直接由物质到观念的感官刺激的路径,对应着非总体性的现代性,也即“现代性的碎片”。而后者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就是媚俗,这正是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特质。 第一章“文学的位移和媚俗的发生”,首先揭示了在19世纪末近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出版物变得大量而廉价,从而使阅读行为成为更广泛的人群,特别是一般市民的日常消遣的过程中,由于媒介的变迁,导致了文学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文学作品不再是单独的存在。它已作为某一更大的文化商品的一部分被提供给读者。而媒介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如何拼盘、打包,从而把这一商品售出。单个文本已不再具有崇高地位,它开始沦为整体商品中的零件。因此,对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研究,实际上就成为期刊视野下的综合性的文化研究,因为文学在这里是和其它文字一起,作为一件不可分割的文化商品整体被提供给读者的。而媚俗的发生则源于文化、文学的商品化和大量复制。具体于中国来说,由晚清大众报纸、石印画报小报文字所构筑的都市印象与现代体验标志了媚俗的发生。本章重点以《申报》和《点石斋画报》为例,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以《申报》和《苏报》的对比,比较了媚俗文化世界与总体性现代性的文化世界之间的区别。 第二章“包装的手段:媚俗化中的文学期刊编排策略”则基于这样的逻辑:由于在媚俗文化的世界里,读者所接受的,首先不是哪篇具体的作品,而是一件整体的文化商品,这件文化商品首先要通过一种感官层面的视觉效果激起读者的消费欲望,通过期刊体式、目录、由摄影和图画组成的彩页这些读者必然在第一之间浏览的内容传达出整个商品的大致口味和消费价值。因此本章就从杂志的栏目、图文安排方面入手,探讨作为消费品的通俗文学杂志是如何包装成型的。本章首先描述了近现代通俗杂志编排体制上的流变过程,说明了栏目编排与形制对于形成媚俗化的阅读世界的重要作用,接着又在区分图像之认识功能和感官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视觉图像在通俗杂志中的媚俗化运用,并重点分析了《良友》画报。本章还指出了由于整个社会文化消费中感官化程度的不断增长、强化,20、30年代后出现了新兴视听媒介对传统印刷媒介的冲击。 自第三章开始,论文分别从知识系统、审美系统、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这样三个方
司马龙[5](2003)在《透视贪官的“表演术”》文中指出
司马龙[6](2003)在《贪官“表演术”透视》文中研究指明 表演是舞台艺术的需要,也是演员的基本功.现实生活中,有些贪官为了伪装自己贪婪的本来面目,逃避党纪国法的制裁,竟也学起了演员的"表演术".与演员相比,他们的表演技巧并不逊色,可谓五花八门,奇招迭出,几乎达到了乱真的地步.但假的真不了,金玉其外、
二、透视贪官的“表演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视贪官的“表演术”(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戏曲期刊的发展与戏曲理论的繁荣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一 戏曲期刊的初兴阶段(1904-1927年) |
二 戏曲期刊的繁荣阶段(1928-1936年) |
三 戏曲期刊的衰退阶段(1937-1949年) |
第二节 主要内容 |
一 功用论 |
二 创作论与表演论 |
三 接受论 |
第二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观念的演变 |
第一节 “旧剧”与戏曲期刊 |
一 “甲寅中兴”时期的新、旧剧比较论 |
二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旧剧理论 |
第二节 “国剧”与戏曲期刊 |
一 新“国剧”的错综发展 |
二 作为“国剧”的戏曲艺术 |
第三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特性的认知 |
第一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艺术精神的探讨 |
一 论戏曲的综合性 |
二 论戏曲的写意性 |
第二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文化属性的思考 |
一 民间意识与雅俗艺术论 |
二 民族意识与“国防戏曲”论 |
第四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改革的反思 |
第一节 戏曲期刊对海派京剧的辨析 |
一 对海派新戏的批判 |
二 对海派艺术的辨析 |
第二节 戏曲期刊对舞台艺术改革的反思 |
一 舞台艺术改革论的提出 |
二 舞台艺术改革论的反思 |
第五章 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生成和传播 |
第一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生成 |
一 戏曲期刊的创刊宗旨 |
二 戏曲期刊的批评主体 |
第二节 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的传播 |
一 理论批评与其他资料的协调 |
二 戏曲期刊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
结语 |
附录 |
(一)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理论批评篇目汇录(未完) |
(二)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理论批评文章选辑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2)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民国词汇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词汇史研究现状 |
二、民国词汇研究是词汇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民国词汇研究的方法 |
二、民国词汇研究的语料来源 |
三、民国词汇研究的内容 |
注释 |
第二章 反映民国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上) |
第一节 反映民国政治、军事、法律的新词语 |
一、政治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
二、军事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
三、法制生活方面的新词语 |
第二节 反映民国文学艺术的新词语 |
一、文学领域的新词语 |
二、戏剧创作、演出等方面的新词语 |
三、音乐、绘画、雕塑、书法领域的新词语 |
第三节 反映民国社会风俗的新词语 |
一、饮食方面的新词语 |
二、建筑居家方面的新词语 |
三、婚丧嫁娶、宗族祭祀及称谓方面的新词语 |
四、时令节气方面的新词语 |
五、宗教信仰方面的新词语 |
第三章 反映民国时代特征的标志性新词语场(下) |
第一节 反映民国工商业、娱乐业的新词语 |
一、工业领域的新词语 |
二、商业领域的新词语 |
三、娱乐业的新词语 |
第二节 反映民国教育及出版业、印刷业、造纸业的新词语 |
一、教育领域的新词语 |
二、出版业领域的新词语 |
三、印刷业的新词语 |
四、造纸业的新词语 |
第三节 反映民国纺织业及服饰的新词语 |
一、纺织业领域的新词语 |
二、反映民国服饰变化的新词语 |
三、反映发式的变化的新词语 |
四、鞋帽及化妆品的新名称 |
第四节 反映民国科学技术、翻译学、语言学的新词语 |
一、医学领域的新词语 |
二、生物学领域的新词语 |
三、数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领域的新词语 |
四、翻译学领域的新词语 |
五、语言学领域的新词语 |
第五节 反映民国交通、通讯方面的新词语 |
一、交通领域的新词语 |
二、通讯及信件往来的新词语 |
第六节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民国新词的语法结构与词性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双音节复合词语法结构与词性关系分析 |
一、名词 |
二、动词 |
三、形容词 |
第二节 语法结构对应关系统计与分析 |
一、复合词词性与语法结构对应关系 |
二、构词结构与词素词性组合形式的对应关系 |
三、三大词类新生双音节复合词的组合情况 |
四、词素组合形式与构词结构和复合词词性的对应关系 |
五、构词方式与词素词性组合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
六、小结 |
第三节 附加式派生词的词性的倾向性 |
一、然 |
二、老 |
三、性 |
四、头 |
五、手 |
六、子 |
七、儿 |
八、化 |
九、阿 |
十、家 |
十一、员 |
第五章 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 |
第一节 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一、偏正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二、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三、动宾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四、补充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五、主谓式复合词的语义关系类型 |
第二节 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特点分析 |
一、语法结构与语义关系类型之间的联系 |
二、民国新词语义关系类型统计分析 |
三、小结 |
注释 |
附录 |
一、《汉语大词典》民国词语表 |
二、《汉语大词典》滞后书证补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山东吕剧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
1.1.1 选题的原因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吕剧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吕剧起源与定名问题考辩 |
2.1 吕剧起源于山东琴书 |
2.2 吕剧形成时间、创始人、起源地辨析 |
2.3 吕剧产生于黄河三角洲的必然性 |
2.4 吕剧的名称由来 |
2.5 吕剧定名时间 |
3 吕剧母体-山东琴书的渊源流变 |
4 吕剧的艺术特色 |
4.1 吕剧语言—浓郁的齐鲁乡土话语特色 |
4.2 吕剧音乐解析 |
4.2.1 吕剧唱腔音乐的特点—散发着柔婉、质朴的温馨气息 |
4.2.2 吕剧的伴奏音乐—乐器、乐队的特色 |
4.3 吕剧的表演特色 |
4.3.1 吕剧脚色行当的历史沿革与现行体制 |
4.4 吕剧剧目、剧本 |
4.4.1 吕剧剧目的分类 |
4.4.2 吕剧剧本分析 |
5 吕剧历史状态探析 |
5.1 建国前早期吕剧—化妆扬琴的发展 |
5.1.1 拉地摊(亦称“盘凳子”)时期 |
5.1.2 搭舞台与组班演出时期 |
5.1.3 进入城市,在剧场演出时期 |
5.2 改革完善时期(改革、定名和繁荣阶段) |
5.3 文革及新时期的发展 |
6 吕剧演出团体和演艺人员 |
6.1 早期吕剧—化妆扬琴时期班社、活动及代表艺人 |
6.1.1 化妆扬琴时期主要班社 |
6.1.2 化妆扬琴时期班社主要活动 |
6.1.3 化妆扬琴时期代表艺人 |
6.1.4 东营市早期吕剧—化妆扬琴时期艺人谱系 |
6.2 建国后至今吕剧代表剧团及着名演艺人员 |
6.2.1 吕剧代表剧团 |
6.2.2 建国后至今着名吕剧演艺人员 |
7 吕剧生存状态透析 |
7.1 国家专业剧团的生存现状 |
7.2 民营剧团的生存现状 |
7.3 民办公助庄户剧团的生存现状 |
8 吕剧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
8.1 吕剧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
8.2 吕剧的革新与发展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及获奖情况 |
(4)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 ——文化、媒介的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何谓现代性的媚俗化 |
一、两种文化转型与两种现代性 |
二、“两个翅膀论”与媚俗化问题的引出 |
三、媚俗化·通俗化·大众化 |
第一章 文学的位移和媚俗的发生 |
第一节 文学的位移:由作品到商品 |
一、文学的传统存在方式:以作家作品为中心 |
二、近代以来文学数量的膨胀和媒介作品关系的变化 |
三、媒介的商品化与文学的商品化 |
四、文学研究中期刊视野的意义 |
第二节 媚俗的发生—从“新瓶装旧酒”开始 |
一、以早期《申报》为例:一个最初的媚俗化世界 |
二、《申报》与《苏报》:媚俗与非媚俗的比较 |
三、关于“新瓶装旧酒”的问题 |
第二章 包装的手段:媚俗化中的文学期刊编排策略 |
第一节 栏目编排中的媚俗化表现 |
一、“栏目”的出现与意义 |
二、从大型化到小型化:以《礼拜六》为转折点 |
三、小型化后的精致化:从《红玫瑰》《紫罗兰》(前)到《永安月刊》《万象》 |
四、两类不同的杂志形态:两个阅读世界的简单对比 |
第二节 视觉图像的媚俗化应用 |
一、视觉图像的不同功能 |
二、绣像时代的图文并茂 |
三、摄影时代图画栏的全面兴盛 |
四、以《良友》为代表:摄影画报的异军突起 |
五、新兴视听媒介对传统印刷媒介的冲击 |
第三章 俗套与时尚:媚俗化中的知识系统 |
第一节 媚俗化知识系统的建构 |
一、媚俗文化与新文化:两种不同的知识系统 |
二、媚俗化知识系统的材料来源:生活表象的幕前幕后 |
第二节 媚俗化知识系统的更新 |
一、俗套与时尚的相反相成 |
二、俗套与时尚的交替更新 |
第三节 媚俗化知识系统扫描 |
一、文史掌故:媚雅和媚俗 |
二、科学常识:科学的碎片 |
三、世界见闻:“西方”是个万花筒 |
四、时尚生活:“现代”剪影之一 |
五、职场生存:“现代”剪影之二 |
六、情场百态:怎样操作爱情 |
七、小结 |
第四章 拼贴与嵌入:媚俗化中的审美系统 |
第一节 杂志编排中的审美意识 |
一、基本编排技巧:风格、口味的穿插交错 |
二、编排技巧背后的美学意味:拼贴与嵌入 |
第二节 通俗小说中的拼贴与嵌入 |
一、新旧混杂 |
二、功能拼贴 |
三、热点嵌入 |
四、拼贴技巧的日益娴熟 |
第三节 拼贴与嵌入:被制造出来的美 |
第五章 没有主义:媚俗化中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存在方式 |
第一节 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组合方式 |
一、西方学术界与中国文学界的媚俗文化意识形态观 |
二、无可无不可: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大杂烩 |
第二节 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表达方式 |
一、媚俗化中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几种言说方式 |
二、没有主义:媚俗文化的反阐释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透视贪官的“表演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D]. 于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7)
- [2]基于《汉语大词典》的民国词汇研究[D]. 李娜. 山东大学, 2011(12)
- [3]山东吕剧调查与研究[D]. 苏远尚. 山西师范大学, 2010(03)
- [4]媚俗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现代性碎片呈现 ——文化、媒介的综合研究[D]. 金立群.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5]透视贪官的“表演术”[J]. 司马龙. 廉政大视野, 2003(12)
- [6]贪官“表演术”透视[J]. 司马龙. 新疆人大(汉文), 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