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省长防林建设成就和效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记者[1](2018)在《打造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中部脊梁——访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湖南林业系统积极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着力构建完备的森林湿地生态体系、着力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全省林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此,本刊记者特就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湖南林业改革发展成就采访了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问:胡局长,您好!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请您介绍一下,湖南作为我国南方重点林区省份在改革的浪潮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陈翼[2](2016)在《《绿色湖南》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由此,城市外宣材料便显得格外重要。城市外宣材料通过对该城市的简介,让世界进一步了解该城市,从而吸引外资,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绿色湖南》以湖南省的生态文化建设为主线,介绍了湖南林业的发展状况,凸显了林业的重要地位。通过《绿色湖南》外宣文本的传播,希望读者能够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意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建设更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创建一个更优秀的社会。本文以《绿色湖南》翻译材料为范例,从词汇、句法以及篇章层面阐述了具体的翻译方法及策略,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的语境下,如何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旨在通过此次翻译,加深对外宣材料语言特点的了解,进一步探讨外宣文本的翻译策略,提高外宣材料译文的可读性。本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描述,主要陈述本次翻译实践的选题背景,对本次翻译任务的简介,以及此次翻译任务的选题意义。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介绍,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总结。第三部分结合《绿色湖南》部分内容的翻译,从词汇、句法及篇章层面对翻译案例进行分析,最后举例说明如何处理中译英过程中文化差异的问题。其中词汇方面主要分析专有名词、文化负载词以及词义引申;句法层面主要涉及长难句、无主句以及被动语态的翻译;语篇层面主要涉及语篇衔接、词语的连接以及照应,接着举例说明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以及解决措施。第四部分为实践总结,本章主要内容为本次翻译实践过程中尚未解决的翻译问题以及对译后翻译工作的期待与展望。本实践报告希望能够有助于深化对有关翻译实践的认识,为有关翻译活动提供参考。同时让广大专家学者意识到外宣翻译实践工作仍然是不容忽视、亟待加强的翻译研究领域。
谢奎[3](2016)在《广东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以东莞市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对比为例》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东莞市与乳源瑶族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碳收支情况的分析与研究,表明地区间的碳收支情况是有差异的。首先,森林、耕地、草地和湿地在国内外研究中是作为吸收和转换空气中的CO2的重要媒介,对全球的碳收支与碳排放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广东省的森林、耕地和湿地等陆地生态系统在地区上分布是不平衡的,在碳收支上具有地域的差异。其次碳排放与当地的工业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相关联系,工业产值高,第二产业发达的地区碳排放量相应的比较大。本文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东莞市的碳排放量在整个广东地区占有重要的比重,是广东省的重要碳源地之一。因此,全面倡导生态文明,减少碳排放是广东省在2030年中国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前必须寻求解决方法的紧迫问题。通过将乳源市的碳排放量与当地的森林面积、荒山绿化面积进行一定的计算得出固碳量的多少与森林植被面积有着重要的关系。为了了解广东省少数民族区域在工业化高速发展进程中CO2的收支情况,本文以乳源瑶族自治县为例进行了分析,估算了其从2005年到2014年的净固碳量和释碳量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同时将乳源县碳收支情况与东莞市的碳收支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出的结果得出了2014年乳源县的NEP2为363×104t,东莞市的NEP2为-2514×104t,这说明东莞市是广东省的碳源地区,乳源县是广东省的碳汇地区,未来的碳交易将对两地之间低碳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陈建义,郑云峰,卢卫峰[4](2013)在《安徽长防林二期工程建设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安徽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以下简称"长防林")二期工程,经过10年建设,全省森林资源不断增加,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同时存在着诸多新问题,如农业补贴政策对长防林建设成形了负面的影响、造林树种单一、基层林业技术力量薄弱和工程管理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为今后安徽长防林工程造林质量的提高,提出如下建议:尽快出台长防林分类经营政策;大力营造混交林,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充实乡镇林业技术力量;建立营造林信息管理平台,加快"数字林业"建设进程。
胡长清[5](2012)在《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服务功能及其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湖南省生态公益林为对象,在剖析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公益林服务功能分析与评介模型库构建,湖南省生态公益林需求分析,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及其机制探讨和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旨在不仅丰富我国生态公益研究理论与方法,而且为湖南省社会公众提高生态公益林重要性认识、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生态公益持续发展决策和建立健全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探明了目前湖南省生态公益林以国家级新建未成林状态的保护林为主体,集中分布在海拔600m以内,按面积计算的总量为586.99万hm2,占湖南省土地总面积的27.71%,占湖南省林业用地总面积的45.39%;由于其单位面积蓄积和生长状态均弱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表现出林分质量还较差;但其群落稳定性好,有利于生态功能的提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2、在对湖南省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动态分析的基础上,从涵养水源、土壤保育、净化大气、植物储能、物种保育和生态旅游6个方面,估算出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031.54亿元;同时,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和模型字典,初步构建了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模型库。3、在从属性和逻辑两个方面分析出生态公益林作为准公共物品,随着社会大众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态公益林规模数量的需求就会增加的基础上,根据湖南省生态公益林需求区位界定、供需均衡策略和C02排放与森林碳汇兑冲分析,结合本研究现状剖析结果,提出湖南省“十二五”期间需要新增生态公益林29.71万hm2,并就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布局进行了调整。4、在对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现状剖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补偿法律制度不完善、区划方式简单、资金渠道单一、补偿标准过低和补偿方式方法欠合理等突出问题,集成构建了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体系,并从动力、投入、保障三个方面对补偿机制进行了分析。5、鉴于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本研究相关结果,在明确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的前提下,从经营规范、管理政策和技术对策三个方面提出了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王光华[6](2012)在《木本油料林建设项目评估研究》文中提出发展木本粮油产业对保障我国食用油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是建设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对发展木本粮油产业的重视程度已经从发展林业产业层面提升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目前无论是中央和地方对发展木本粮油产业都非常重视。在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科技推动以及市场需求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我国木本粮油产业蓬勃发展,前景光明。许多科研人员、科技工作者对木本粮油产业的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对推动木本粮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木本油料林是木本粮油林产业的重要内容。但就有关研究看,木本油料林建设项目的评价领域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论文对木本油料林建设项目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基于木本油料林项目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学理论。论文在分析了生态功能、生态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从生态资产增值视角分析了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维持生态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则必须使生态资产得以增值,生态经济系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需求分为公共生态需求和私人生态需求两类,满足生态私人消费必须依靠市场,以市场调节为主;满足生态社会消费必须依靠制度,以制度创新为主。同时,提出了生态经济产品边际效益递增规律,生态供需规律,生态经济等效益规律、生态经济级差地租、生态经济成本等概念,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森林资源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理论为指导的生态产品、资源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利用增量化原则和价值链增值理论的资源价值增值化,是现代林业产业项目体系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以生态效益和生态文化效益为基础的各种木本油料林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市场空间的大幅度拓展是林业产业项目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木本油料林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生态经济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立项评估指标体系、项目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后评估指标体系、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五类,每一类别评价都有其具体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项目的生态经济价值分为生态资产存量价值和生态资产流量价值两大类。其下再分为市场化、半市场化和未市场化三种。适合与此的评价子标题包括存量资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流量资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木本油料林项目项目评价分为立项评价、后评价以及可持续性评价几个环节。可持续发展评价是长期被忽略的环节。影响木本油料林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要素包括外部影响因素(宏观社会经济环境、市场影响因素)和项目目标、资金、技术、管理等内部影响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构建了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木本油料林项目评价可分为宏观评价和微观评价两大类。前者主要用于区域性木本油料林产业发展规划,后者应用于具体的木本油料林项目评价。论文对此进行了实证计量分析验证。
孙凤莲[7](2010)在《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其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提出林木生物质能源作为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利用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并成为世界各国未来在能源战场上角逐的战略筹码。目前,在美国、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其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如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大多都已经实现产业化,有着相对稳定的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能源紧缺、优化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相比之下,我国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虽受到政府重视,但由于起步时间晚、发展规模小、技术创新突破难等因素,使得该产业发展仍然处于开发利用起步阶段,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如林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林木生物质液态燃料、林木生物质发电等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特别是受原料供应的制约较大,使得定向培育一定规模的能源林成为该产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以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其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以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为研究背景、运用农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相关原理及理论,构建企业和林农之间的博弈模型、农户生产决策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因素,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促进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三大支撑体系,即政策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市场支撑体系。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分析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研究发现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双重约束的背景下,开发利用林木生物质能源已迫在眉睫,它已成为协调能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尽管林木生物质能源在资源与技术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开发优势,特别是林木生物质发电、林木生物燃料乙醇、林木生物柴油的开发利用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进展,不少已经进入项目的示范阶段。但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目前因政策法规不健全、市场流通不畅、投融资体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还未能真正走向产业化,目前仍处于开发建设阶段。据此,本文研究认为,正确梳理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各个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该产业的影响,将有利于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突破重围,真正走向大发展及其良性循环。第二: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研究认为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涉及种苗选育、栽培、管护、采集、收购、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它是一个包括多个环节的产业链,政府、企业、林农三个不同利益主体在一定开发机制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相互作用,而产业发展离不开任何一方的有效参与,他们作为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有效行为主体在主观决策上对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构建企业和林农主体间的博弈模型,发现只有在他们各自所获得的额外效用大于他们所支付的开发建设成本时,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建设项目才能顺利展开。即U11-U10、U21-U20的值越大,林农和企业在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开发建设项目中所获得的预期效用越大,而该项目的开发建设作为一组最优的纳什均衡组合将越被企业和林农所接受,帕累托改进将越有可能形成。第三:林农参与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实证分析。研究利用湖北省谷城县、宜昌市所辖地区的182份农户调研问卷数据,运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林农参与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结论认为:该项目在该地区开发利用受林农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的影响不大,而受外部环境变量影响较大,特别是政府的补贴、政府宣传和引导都成为影响该项目能否顺利展开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今后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中,一方面政府需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入驻当地,保证能源林产品销路,免去农民的后顾之忧;一方面需要政府宣传引导农民参与,提高农民参与意愿。还要注意加强公众对常规能源发展、环境保护的认识,防止出现林农在未来预期效益不稳定时,“一窝蜂”撤出现象的发生。第四:政府参与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分析。研究发现政府政策因素在单一目标体系和多目标体系下对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同。在多目标体系下,多个产业间由于政府制定了不同的政策,就有可能对相关产业带来影响,例如在传统石油产业,因资源不足而衰减的情况下,政府制定了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质液态燃料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对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和支持新型产业的发展,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平衡各产业间的发展关系,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第五: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产业支撑体系的构建。论文在借鉴国外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基础之上,提出构建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市场支撑体系。在市场支撑体系中,特别明确了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区域定位,即定位在农村,提出农业用能的结论。并以省级单位为研究区域,进行了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等级划分,最终提出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政府+龙头企业”林电一体化模式、“政府+专业合作社+企业”模式和“政府+产业集群带动”林油一体化模式。
孙景波[8](2009)在《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前中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不断满足社会对林业工程多样化需求,是历史赋予林业的使命。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实现,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是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大省,自1978年国家开始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以来,黑龙江省就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改善黑龙江省的生态状况,搞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而临的重要挑战,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策略与对策,对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林业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全面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系统研究相结合、座谈研讨与现状分析相结合研究的方法。最终得出结论:黑龙江省未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发展特点将体现在:(1)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2)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4)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5)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6)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7)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8)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9)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10)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11)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则为:(1)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2)坚持生态体系建设与产业体系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3)坚持总体推进与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区域合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6)坚持人才培养与大胆使用相结合的原则;(7)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原则;(8)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的原则。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战略重点是:(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退耕还林(草)工程;(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和五期工程;(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6)森林经营工程;(7)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8)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1)为建立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生态完备、功能完善、效益显着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供保障;(2)为实现林业和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证;(3)为促进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的生态主导型产业体系的形成,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提供支撑;(4)为推进林业全行业技术升级,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贮备;(5)为拓宽广大农民群众和林区人民增收致富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具体包括:(1)西部松嫩平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2)东部三江平原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3)北部大、小兴安岭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4)南部长白山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5)中部丘陵漫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6)城乡绿化美化一体化工程布局。提出了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3)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4)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5)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6)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7)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8)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9)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10)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11)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12)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13)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王连茂[9](2009)在《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石化类能源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及其消费导致了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也诱致了木质能源产业的发育和发展。江西省因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适宜的社会经济条件而成为木质能源产业发育的理想之地。本文的研究将为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在此基础上,以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为核心,首先分析了木质能源产业诞生的必然性,然后探讨了能源林基地建设和木质能源产品生产策略两方面的内容,并从产业一体化的角度,分析了能源林基地布局和木质能源产品生产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制度创新之于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案例研究则进一步论证了发展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的可行性。从论文研究的内容来看,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本文为开展研究所进行的准备工作,随后的第三章至第七章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八章是本文研究的简要总结。第一章前言部分是关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及范畴的界定等相关问题的说明,本章重点是国内外关于木质能源产业研究领域内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评价。目前,国内外虽然有一些木质能源产业项目开始了示范和试点,甚至启动了商业化运营,但总体而言,产业结构及其形态尚未显露,因而涉及产业化的研究成果较少。第二章是本文开展研究的理论基础,木质能源成为替代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原因,是其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内在特征,因而循环经济模式就成为了木质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而木质能源产业仍然属于幼稚产业范畴的判断,使得制度变迁理论和政府经济学原理成为研究木质能源产业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关于木质能源产业诞生的背景分析。本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起点,继而分析了世界和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以石化类能源产品为主的消费是不可持续的。同时还探寻了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污染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表明,石化类能源产品的大量消费正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及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可以认为,石化类能源产品的生产及消费属于环境非友好性的行为。正是石化类能源产品的不可持续性和环境非友好性催生了木质能源产业的诞生和发育,因而国内外木质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就是本章必不可少的内容了。第四章是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策略分析。从产业一体化的角度来看,能源林基地经营企业是木质能源产品生产商的原料供应商。为了实现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必须要求两者无论是在空间地域布局还是在原材料和产品产量方面都保持协调一致,而循环经济模式则是指导能源林经营和木质能源产品生产的指导思想,要求将其贯彻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考虑到木质能源产业到目前为止仍然属于幼稚产业的范畴,因而政府经济职能的有效发挥和经济制度的创新就成为了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发育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第五章的内容是第四章内容的展开,主要探讨能源林基地建设方面的内容。能源林基地的布局及其生产规模将直接影响木质能源产品的生产布局,所以本章在能源林基地建设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了国外能源林基地建设经验,提出了江西省能源林基地建设的生产组织形式。第六章主要探讨了江西省木质能源产品的发展策略。市场需求特征决定着产品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的选择,因而本章首先分析了木质能源产品市场需求情况,然后探讨了产品生产技术的选择。在揭示江西省能源产品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预测了该省木质能源产品市场的需求状况,并详细分析了影响需求的主要变量。在木质能源产品的供给方面,主要分析了木质能源产品生产技术的选择策略,提出了在木质能源产业化技术尚未成熟的条件下,需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出符合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发展需要的产业化技术及生产装备。第七章的案例研究,主要考虑到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以欧洲投资银行贷款的江西省生物质能源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为对象。在分析项目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江西省能源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及管理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该项目的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同时对项目风险及其控制、项目活动的环境影响也进行了必要的探讨。本文认为,该项目能够融洽地处理项目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第八章是本文研究的简要总结,总体而言,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因其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适宜的社会经济条件而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仍需要产业技术的研发投入、制度创新和政府经济职能的有效发挥,才能为江西省木质能源产业的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提供必要而有效的保障。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①首次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揭示了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变动的内在关系,建立了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②首次从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链的角度,分析了能源林基地建设与木质能源产品生产之间内在联系,提出了能源林基地布局与木质能源产品生产布局一体化的科学依据;③首次运用有关经济学理论,对江西省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制度保障和制度创新的内在要求和实现方式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强调了地方政府经济职能之于木质能源产业化发展的特殊作用。
陈瑶[10](2009)在《祁阳县长江防护林工程生态效益的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祁阳县长防林工程建设区为研究对象,用价值法、效益法、影子法和影子价格法等分析其在不同治理模式下产生的生态治理效果。经过近10年的建设,长防林林内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祁阳县长防林内林下植物总盖度在50%-90%之间,杉类森林最高(90%),松类次之,而柏类森林最低(50%).林分多为幼龄林(5-10年),正处于生长旺盛期,株高和直径生长快,但单位面积蓄积相对较小。祁阳县长防林工程建设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林地面积增加6752.5 hm2,森林覆盖率提高5.7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增加84.61×104m3;投工137万个,为近12000人增加了就业机会,农民人平纯收入提高2000元。年产生经济效益3753.7×104元,其中用材林产生的效益为336×104元,经济林产生的效益为2021×104元,防护林产生的经济效益为1396.7×104元。达到了增资源、增效益的目的。祁阳长防林生态服务功能中,长防林生态系统可涵养水源2079.5×104m3/a,可减少土壤侵蚀43.4574×104t/hm2.a,可吸收SO2354.862t/a,可释放氧气9381.744t/a,可固定CO241.85×104t/a.年产生态价值39503×104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18195×104元、占总生态价值的46.06%;水土保持价值1726.5×104元、占总生态价值的4.37%;农田防护价值3026×104元、占总生态价值的7.66%;净化大气价值5073.8×104元、占总生态价值的12.84%;释放氧气价值562.9×104元、占总生态价值的1.42%;固定CO2价值10918×104元,占总生态价值的27.64%。祁阳县长防林涵养水源的价值最大,其次为固定CO2功能,第三为净化大气功能。祁阳长防林产生的生态效益是其产生的经济效益的10.5倍,可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是十分巨大的。
二、湖南省长防林建设成就和效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省长防林建设成就和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绿色湖南》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ask |
1.2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ask |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ask |
Chapter Two Task Process |
2.1 The Preparations before the Task |
2.1.1 An Overview of Foreign Publicity |
2.1.2 A Brief Study on Publicity Translation Theory |
2.1.3 Strategies Adopted in Publicity Translation |
2.1.4 Translation Plan |
2.2 The Procedure of the Task |
2.2.1 The Implement of Translation Plan |
2.2.2 Management of Emergencies |
2.3 Conclusions from the Task |
2.3.1 Quality Control and Proofread |
2.3.2 Evaluation from the Client |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
3.1 Analysis on Lexical Level |
3.1.1 Proper Noun |
3.1.2 Culture-Loaded Words |
3.1.2.1 Political Culture-Loaded Words |
3.1.2.2 Four-Character Phrases |
3.1.3 Semantic Extension |
3.2 Analysis on Syntactic Level |
3.2.1 Long Sentences |
3.2.2 Non-Subject Sentences |
3.2.3 The Appliance of Passive Voice |
3.3 Analysis on Textual Level |
3.3.1 Discourse Cohesion |
3.3.2 Conjunction |
3.3.3 Reference |
3.4 A Comparison of Cultures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
4.1 The Unsolved Problems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4.2 Inspiration and Expect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 and Work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1 Source Text |
Appendix 2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3)广东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以东莞市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对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原始文献获取资料 |
二、统计分析方法 |
三、资料整理 |
第一章 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国外关于低碳经济研究 |
第二节 国内低碳经济研究 |
第二章 发展低碳经济的手段 |
第一节 碳交易理论 |
第二节 碳排放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碳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森林碳汇的估算 |
第二节 森林碳汇服务商品的价格特征 |
一、森林碳汇估算方法 |
二、森林碳汇模型 |
第四章 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吸收量的测算 |
第一节 碳排放的计算公式 |
一、各种化石燃料排放估算 |
二、水泥生产排放估算公式 |
三、人体以及主要牲畜呼吸释放co2的相关计算公式 |
第二节 地区碳排放与碳吸收的结论方法 |
第五章 乳源县和东莞市碳收支情况分析 |
第一节 乳源县概况 |
一、乳源县碳收支状况历年NEP2/NEP1系数 |
二、乳源县碳汇经济潜力 |
三、广东省碳交易的现实 |
第二节 东莞市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
一、东莞市区位 |
二、东莞市经济可持续性现状 |
三、东莞市碳收支情况 |
四、东莞市部分碳排放企业实行有偿排放 |
第三节 对东莞市与乳源县区域碳收支比较分析 |
一、东莞市区域碳收支情况分析 |
二、乳源县碳收支状况分析 |
三、东莞市和乳源县同期碳收支情况对比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一、关于碳平衡 |
二、森林碳汇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用途 |
三、论文观点后期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A:访谈记录 |
附录B:东莞市和乳源县部分数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4)安徽长防林二期工程建设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长防林二期工程建设概况 |
2 工程建设成就与经验 |
2.1 森林面积和蓄积稳步增长 |
2.2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
2.3 加强技术服务, 造林质量全面提升 |
2.4 产权明晰, 机制创新, 极大地调动了造林绿化积极性 |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农业补贴政策对长防林建设成形了新的挑战 |
3.2 造林树种单一, 混交林比例偏低 |
3.3 基层林业技术力量薄弱, 大部分乡镇没有林业专职人员 |
3.4 工程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
4 建议与对策 |
4.1 尽快出台长防林分类经营的政策, 提高林农的经济收益 |
4.2 大力营造混交林, 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
4.3 充实乡镇林业技术力量, 确保全省“双增”目标的实现 |
4.4 建立营造林信息管理平台, 加快“数字林业”建设进程 |
(5)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服务功能及其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 研究展望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区域与对象界定 |
1.1 研究区域界定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设置 |
2.1 研究内容设置 |
2.2 技术路线制定 |
3 分析方法与数据收集 |
3.1 观测项目及其分析方法 |
3.2 数据采集及其预处理方法 |
第三章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剖析 |
1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界定与总量分析 |
1.1 生态公益林资源界定 |
1.2 生态公益林资源总量划定 |
1.3 生态公益林蓄积分析 |
1.4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结构状态分析 |
1.5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自然度分析 |
2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类型构成分析 |
2.1 按事权等级构成分析 |
2.2 按林种类别构成分析 |
2.3 按地类统计分析 |
3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时空布局分析 |
3.1 生态公益林资源平面空间格局分析 |
3.2 生态公益林资源立体空间格局分析 |
3.3 生态公益林资源年际变化分析 |
第四章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功能分析与评价模型库构建 |
1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动态分析 |
1.1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动态分析 |
1.2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养分动态特征分析 |
1.3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碳吸收/贮存动态分析 |
1.4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动态分析 |
1.5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水文学过程分析 |
1.6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对小气候调节作用的分析 |
2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价值估算 |
2.1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功能的价值估算 |
2.2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土壤保育功能价值估算 |
2.3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净化大气价值估算 |
2.4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植物储备能量价值估算 |
2.5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物种保育价值估算 |
2.6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生态旅游价值估算 |
3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模型库构建 |
3.1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模型库设计 |
3.2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模型的组织与存储设计 |
3.3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服务功能价值评价模型库管理系统开发 |
第五章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需求分析 |
1 生态公益林需求属性分析 |
1.1 生态公益林的外部性 |
1.2 生态公益林的非排他性 |
1.3 生态公益林的非竞争性 |
1.4 生态公益林的市场交换局限性 |
2 生态公益林需求逻辑分析 |
2.1 生态公益林需求范式集成 |
2.2 生态公益林需求区位界定 |
2.3 生态公益林供需均衡策略 |
3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需求量分析 |
3.1 湖南省CO_2排放与森林碳汇兑冲分析 |
3.2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需求总量判定 |
3.3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布局调整 |
第六章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及其机制探讨 |
1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现状剖析 |
1.1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历程回顾 |
1.2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现状分析 |
1.3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问题聚焦 |
2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体系构建 |
2.1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依据集成 |
2.2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设计 |
3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分析 |
3.1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动力机制 |
3.2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投入机制 |
3.3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补偿保障机制 |
第七章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
1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 |
1.1 生态公益林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1.2 生态公益林资源管理成效分析 |
1.3 生态公益林资源管理问题探究 |
2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管理对策 |
2.1 明确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思想 |
2.2 构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 |
2.3 完善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体系 |
2.4 建立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流转运行与管护机制 |
3 湖南省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对策 |
3.1 构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的精准补偿机制 |
3.2 提高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等级 |
3.3 依托现代林业科技,发展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技术 |
3.4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面提升生态公益林的综合效益 |
第八章 结语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6)木本油料林建设项目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的目的 |
1.2 基本概念 |
1.2.1 木本粮油 |
1.2.2 木本粮油林 |
1.2.3 木本油料林 |
1.2.4 木本油料林项目 |
1.2.5 木本粮油产业 |
1.2.6 发展木本油料林产业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发展木本油料林产业项目的重要性方面的论述 |
1.3.2 发展木本油料林产业项目的效益方面的论述 |
1.3.3 木本油料林产业项目发展战略方面的论述 |
1.4 具体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具体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本章小结 |
2 理论基础 |
2.1 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 |
2.1.1 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辩识 |
2.1.2 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
2.2 生态经济价值模式及生态经济成本 |
2.2.1 生态经济价值模式 |
2.2.2 生态经济成本 |
2.3 生态供需规律 |
2.3.1 生态需求及生态需求量变动规律 |
2.3.2 生态供给及生态供给量变动规律 |
2.4 生态经济级差地租 |
2.4.1 生态经济级差地租的内涵 |
2.4.2 生态经济级差地租的确定 |
本章小结 |
3 林业建设历程回顾 |
3.1 以木材生产为主的阶段(1949-1978) |
3.2 由木材生产转为生态建设阶段(1978—2000年) |
3.3 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阶段(2000-2007) |
3.4 建设现代林业阶段(2007-今) |
3.5 大力发展木本粮油产业阶段 |
3.5.1 木本油料林产业现状 |
3.5.2 木本油料林产业发展规划 |
本章小结 |
4 木本油料林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
4.1 木本油料林项目的特点 |
4.1.1 木本油料林林项目的生态经济学特点 |
4.1.2 木本油料林项目的项目特征 |
4.2 评价体系结构 |
4.3 评估指标体系 |
4.3.1 生态经济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
4.3.2 立项评估指标体系 |
4.3.3 项目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
4.3.4 后评估指标体系 |
4.3.5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
4.4 评估方法概述 |
4.4.1 对比法 |
4.4.2 成功度评估法(Success-degree evaluation method SDE) |
4.4.3 多目标规划法(multiple objective program) |
本章小结 |
5 木本油料林建设项目评价案例研究 |
5.1 项目基本情况及效益计量 |
5.1.1 项目基本情况 |
5.1.2 项目效益计量 |
5.1.3 评述 |
5.2 项目的生态资产价值计量评价 |
5.2.1 生态经济价值构成分析 |
5.2.2 生态资产价值 |
5.2.3 生态资产价值计量结果 |
5.3 经济效益分析 |
5.3.1 经济培育周期分析 |
5.3.2 投入产出经济效果分析 |
5.4 替代效益计量分析 |
5.5 多目标综合生态经济效益优化分析 |
5.5.1 油桐林项目多目标的基本内容 |
5.5.2 最低层次目标的实现 |
5.5.3 中间层次目标的实现 |
5.5.4 最高层次目标的实现 |
5.5.5 多目标规划优化模型评价 |
5.6 基于成功度方法的项目综合后评价 |
本章小结 |
6 发展木本油料林产业项目的政策措施建议 |
6.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6.2 扶持木本油料林项目重点建设工程 |
6.3 发展生态——经济型木本油料林项目 |
6.4 发展木本油料林林下经济产业 |
6.5 打造木本油料林产品知名品牌 |
6.6 开发木本油料林生态文化产业 |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 |
7.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4 后记 |
附图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其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文献比较分析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生物质与生物质能源 |
2.1.2 林木生物质与林木生物质能源 |
2.2 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 |
3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
3.1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动因 |
3.1.1 能源安全与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 |
3.1.2 粮食安全与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 |
3.2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趋势 |
3.2.1 林木生物质能源资源禀赋潜力 |
3.2.2 林木生物质能源应用趋势 |
3.3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
3.3.1 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
3.3.2 对环境发展的影响 |
3.4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
3.4.1 政策法规操作不稳定,原料有效供应不足 |
3.4.2 市场保障机制体系不健全,公众能源环境意识淡薄 |
3.4.3 投融资体制不畅、多元化投资渠道尚未形成 |
3.5 本章小结 |
4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行为主体的博弈分析 |
4.1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中的各行为主体勾画 |
4.1.1 各行为主体的参与职能 |
4.1.2 各行为主体的行为关系 |
4.1.3 各行为主体的行为特征 |
4.2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中行为主体间的博弈 |
4.2.1 弗兰克.艾利思风险行为下农民生产决策效用最大化 |
4.2.2 不同行为主体博弈行为存在性的合理解释 |
4.2.3 开发利用行为主体的博弈过程 |
4.3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各行为主体的行为规范 |
4.4 本章小结 |
5 林农参与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典型分析 |
5.1 研究背景 |
5.1.1 湖北省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动因 |
5.1.2 湖北省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 |
5.2 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中林农参与意愿实证分析 |
5.2.1 研究样本区域描述和农户行为特征分析 |
5.2.2 林农参与林木生物能源林建设的意愿分析 |
5.2.3 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政府主体参与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
6.1 政府主体参与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
6.1.1 单一目标体系下政策因素对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
6.1.2 多种目标体系下政策因素对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
6.2 政府主体参与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
6.2.1 政府主体参与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对能源树种的选择 |
6.2.2 林木生物质能源加工厂成本效益评价 |
6.2.3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分析 |
6.2.4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生态效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产业支撑体系构建 |
7.1 政策支撑体系 |
7.1.1 国外林木生物质能源政策的实施及启示 |
7.1.2 国内林木生物质能源政策支撑体系的构建 |
7.2 技术支撑体系 |
7.2.1 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现状 |
7.2.2 确定林木生物质能源技术发展方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原料生产技术体系 |
7.2.3 建立技术研发专项支持政策,构建良好的原材料加工转换技术体系 |
7.3 市场支撑体系 |
7.3.1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市场区域定位 |
7.3.2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市场等级划分及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
7.3.3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2.1 研究不足 |
8.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调查问卷 |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
第二部分 林木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情况 |
第三部分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品市场需求状况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林业生态工程兴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
1.1.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要求 |
1.1.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黑龙江省林业发展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
1.1.4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是新时期实现黑龙江省林业发展转变的需要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自然环境分析 |
2.1 地貌 |
2.1.1 山区 |
2.1.2 平原 |
2.2 气候 |
2.3 土壤 |
2.4 植被特征 |
3 国外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
3.1 美国"罗斯福工程" |
3.2 加拿大"绿色计划" |
3.3 前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 |
3.4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 |
3.4.1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背景 |
3.4.2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 |
3.4.3 法国"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效果 |
3.5 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
3.6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 |
3.6.1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背景 |
3.6.2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的实施 |
3.6.3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效果 |
3.6.4 菲律宾"全国植树造林计划"实施措施 |
3.7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 |
3.7.1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背景 |
3.7.2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的实施 |
3.7.3 韩国"治山绿化计划"实施效果 |
4 中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 |
4.1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4.2 退耕还林(草)工程 |
4.2.1 工程规划 |
4.2.2 建设成效 |
4.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4.3.1 工程建设进展 |
4.3.2 工程建设成效 |
4.4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4.4.1 沿海防护林成效 |
4.4.2 沿海防护林面临的挑战 |
4.5 三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工程 |
4.5.1 发展历程 |
4.5.2 建设成就 |
4.5.3 教训 |
4.6 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
4.6.1 工程规划 |
4.6.2 工程进展 |
4.7 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
4.7.1 工程规划 |
4.7.2 工程效果 |
4.8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 |
4.8.1 工程规划 |
4.8.2 工程进展 |
4.8.3 工程效果 |
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5.1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现状 |
5.1.1 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
5.1.2 黑龙江省退耕还林(草)工程 |
5.1.3 黑龙江省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
5.1.4 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及湿地保护工程 |
5.1.5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科学研究 |
5.2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 黑龙江省与国内主要省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比研究 |
6.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
6.2 森林公园建设 |
6.3 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 |
6.4 湿地保护工程建设 |
6.5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 |
6.6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7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
7.1 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成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
7.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方针将更加明确 |
7.3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则将更加丰富 |
7.4 科教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角色将得到强化 |
7.5 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
7.6 与林业生态工程相关的法规建设将得到加强 |
7.7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将得到加强 |
7.8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速度将加快 |
7.9 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力度将加强 |
7.10 重点水源区林业生态建设将获得重视 |
7.11 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将加大 |
8 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 |
8.1 总体指导思想 |
8.2 战略指导方针 |
8.3 基本原则 |
8.4 战略目标 |
8.5 战略重点 |
8.6 主要任务 |
8.7 总体布局与重点建设区域 |
8.8 技术途径 |
9 加快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9.1 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加强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领导 |
9.2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搞好并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区域内部规划 |
9.3 增加投入,加大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研究的支持力度 |
9.4 加速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一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
9.5 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新型林业科技创新机制,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强大科技动力 |
9.6 加大研究与推广力度,不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新良种、新技术、新成果 |
9.7 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林木种苗与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示范辐射效应 |
9.8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 |
9.9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
9.10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长效补偿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社会化 |
9.11 制订和完善政策、措施和法规,加强宣传力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
9.12 推进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激活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在动力 |
9.13 抓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配套工程,巩固和扩大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文献述评 |
1.3.1 能源植物资源研究 |
1.3.2 生物质能源产业研究 |
1.3.3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 |
1.3.4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文献评价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及范畴的界定 |
1.4.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5 论文结构及章节安排 |
2.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说明 |
2.1.1 能源的内涵及其种类 |
2.1.2 林木生物质能源的内涵及其种类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1 循环经济内涵的界定 |
2.2.2 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 |
2.3 制度变迁原理 |
2.3.1 制度的内涵 |
2.3.2 制度变迁原理 |
2.4 政府经济学原理 |
2.4.1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2.4.2 政府行使经济职能的理论基础 |
2.4.3 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的主要理论 |
2.4.4 市场机制的缺陷与中国政府角色 |
3.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背景 |
3.1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 |
3.1.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 |
3.1.2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
3.1.3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
3.2 温室气体排放与能源结构变动 |
3.2.1 能源消费与温室气体排放 |
3.2.2 中国的能源结构与温室气体排放 |
3.3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
3.3.1 国外的发展 |
3.3.2 中国的现状与趋势 |
4.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策略 |
4.1 循环经济模式是木质能源产业化的指导思想 |
4.1.1 循环经济是江西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4.1.2 循环经济模式的生产技术要求 |
4.1.3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 |
4.2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布局设想 |
4.2.1 林木生物能源原料林基地布局 |
4.2.2 林木生物能源产品生产布局 |
4.3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一体化策略 |
4.3.1 林木生物能源产业结构分析 |
4.3.2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一体化设想 |
4.4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
4.4.1 国外生物质能源产业的政策安排 |
4.4.2 中国政府的生物质能源产业政策 |
4.4.3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的制度创新 |
5.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的基础 |
5.1 江西省自然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5.1.1 自然地理概况 |
5.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5.2 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开发现状 |
5.3 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的资源基础 |
5.3.1 国外能源林基地的研究 |
5.3.2 江西省能源林基地建设条件分析 |
5.3.3 江西省能源林基地经营组织模式 |
6.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品生产策略 |
6.1 江西省能源产品结构变动分析 |
6.1.1 江西省能源产品生产现状 |
6.1.2 江西省能源产品消费现状 |
6.1.3 能源产品消费结构变动分析 |
6.2 江西省木质能源产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国外生物质能源产品市场需求的创造 |
6.2.2 江西省木质能源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
6.3 江西省木质能源产品生产技术策略 |
6.3.1 国外木质能源转化技术概况 |
6.3.2 生物柴油生产技术选择 |
6.3.3 木质燃料发电技术选择 |
7.案例研究 |
7.1 项目概要 |
7.2 项目区自然及社会经济概况 |
7.2.1 自然地理条件 |
7.2.2 交通通讯概况 |
7.2.3 社会经济状况 |
7.3 项目区木质能源林建设 |
7.3.1 能源林基地建设布局 |
7.3.2 能源林建设进度 |
7.3.3 能源林营造技术 |
7.3.4 项目区能源林建设风险分析 |
7.4 项目区能源林建设的保障条件 |
7.4.1 合理的组织架构是顺利开展能源林建设的前提条件 |
7.4.2 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能源林建设的基本保障 |
7.4.3 科技推广与培训是能源林建设的技术保障 |
7.4.4 科学监测与客观评价是能源林建设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
7.4.5 充足的资金是能源林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
7.5 项目产品市场前景与需求 |
7.5.1 项目产品供给潜力 |
7.5.2 项目产品需求预测 |
7.5.3 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
7.6 能源林建设的效益分析 |
7.6.1 能源林建设的经济效益 |
7.6.2 能源林建设的生态效益 |
7.6.3 能源林建设的社会效益 |
7.7 项目区能源林建设的可行性 |
8.结论及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及继续研究的方向 |
附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历 |
致谢 |
(10)祁阳县长江防护林工程生态效益的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生态保护建设及研究现状 |
2.1 国外概况 |
2.1.1 防护林建设概况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概况 |
2.2.1 生态保护建设概况 |
2.2.2 森林生态效益的定性及定量研究进展 |
3 研究内容 |
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地区概况 |
1 祁阳县概况 |
1.1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
1.2 自然条件 |
1.3 植物资源现状 |
1.4 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现状 |
1.5 社会经济状况 |
2 祁阳县长防林项目建设的实施 |
2.1 编写总体设计 |
2.1.1 工程区划 |
2.1.2 林种布局 |
2.1.3 树种布局 |
2.2 小班区划、调查和造林技术 |
2.2.1 小班区划及调查设计 |
2.2.2 营造林技术设计 |
2.3 项目监测 |
2.3.1 监测内容 |
2.3.2 监测方法 |
2.4 技术措施 |
2.4.1 适地适树 |
2.4.2 加强抚育管理 |
2.4.3 落实封山育林措施,积极改造低效林 |
2.4.4 坚持良种壮苗 |
3 祁阳县长防林工程生态建设模式 |
3.1 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3.1.1 南部板页岩、砂页山地轻度水土流失治理类型 |
3.1.2 东部、西北部、紫色砂页岩、变质岩、砂页岩、强度水土流失治理类型 |
3.2 生态林业综合开发 |
3.3 封山育林 |
第三章 祁阳长江防护林生态效益研究 |
1 研究方法 |
1.1 调查样地及测定 |
1.2 生态效益计算 |
1.2.1 涵养水源功能效益计算 |
1.2.2 水土保持功能效益计算 |
1.2.3 净化大气吸收SO2功能效益计算 |
1.2.4 固定CO2功能效益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长防林林分结构与环境分析 |
2.1.1 长防林林地立地条件分析 |
2.1.2 祁阳县长防林林内环境分析 |
2.1.3 长防林林分现实生长水平分析 |
2.1.4 长防林林种树种结构分析 |
2.2 长防林工程投资分析 |
2.2.1 长防林工程投资情况 |
2.2.2 长防林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
2.3 祁阳县长防林工程生态效益的计量研究 |
2.3.1 涵养水源功能效益计算 |
2.3.2 水土保持功能 |
2.3.3 农田防护功能 |
2.3.4 净化大气功能 |
2.3.5 释放氧气功能 |
2.3.6 固碳(CO_2)功能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祁阳县长防林样地小班相关图片 |
四、湖南省长防林建设成就和效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打造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中部脊梁——访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J]. 本刊记者. 林业与生态, 2018(12)
- [2]《绿色湖南》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报告[D]. 陈翼.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3]广东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以东莞市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对比为例[D]. 谢奎.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6(02)
- [4]安徽长防林二期工程建设问题与对策[J]. 陈建义,郑云峰,卢卫峰. 华东森林经理, 2013(03)
- [5]湖南省生态公益林服务功能及其补偿机制研究[D]. 胡长清.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7)
- [6]木本油料林建设项目评估研究[D]. 王光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8)
- [7]林木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其产业支撑体系构建研究[D]. 孙凤莲.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8]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 孙景波. 东北林业大学, 2009(01)
- [9]江西省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研究[D]. 王连茂.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10]祁阳县长江防护林工程生态效益的计量研究[D]. 陈瑶. 湖南农业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