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丹[1](2021)在《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生命关怀强调将学生成长中的欢喜、挫折、烦恼和困顿等生命经历和感受作为教育资源,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向上的生命价值观,生命关怀式的德育校本课程能带给学生更多向上的成长氛围。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德育校本课程在“立德树人”任务的指导下,在小学德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小学德育面对的是正处在生长旺盛期的儿童。儿童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每一个儿童各具差异,他们的生命还没有定型,充满了不确定性。而我国小学德育校本课程逐步建立的是以社会价值为主导目标,以道德行为规范为其主要内容,缺失关怀的德育内容难以让学生在生命中体验课程带给他们的幸福。因此德育要直面学生的生命,其目的在于育化生命,即通过德育的手段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本研究在调查了解当前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缺乏生命关怀的基础上,从生命关怀的视角探讨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优化,选取贵州省内部分市区小学教师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现状为调查对象,以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关怀教育理论、具身认知课程开发理论为研究的理论支撑,遵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第一,本研究首先探讨分析了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优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生命实践教育理论、关怀教育理论和具身认知课程开发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通过调查研究法,在贵州省内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等地区向小学教师发放教师问卷400份,并通过访谈的形式,选取遵义市部分小学领导、教师及小学生进行访谈,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对生命关怀融入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实践关照不足。第三,结合理论与实践调查分析,基于生命关怀视角发现当前在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现实困境,分别表现在课程内容窄化、活动性内容偏多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呈现的背后则是由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等四个层面共同导致的。第四,本研究基于现实考察结果并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指导,从生命关怀视角构建了优化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体系,从课程内容选择目标、选择依据、选择内容原则和课程内容要素等四个层面进行构建。第五,结合第四章的体系构建内容,基于生命关怀视角从政府、社会、学校及教师四个层面提出了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优化的相应策略,以达到优化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目的。
王敏[2](2020)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多元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与挑战逐渐凸显,尤其是对一个国家文化传统带来巨大冲击,直接影响到本国公民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教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非常的重要和必要。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对促进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语文课程肩负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语文教材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因此本研究立足于部编版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来探究低学段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实况。本研究首先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然后,从汉字文化、汉语言文化等八个方面详细梳理了部编版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接着,通过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总结了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优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改进策略。研究发现,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既有可取之处,但也有不少尚待改进之处。小学语文教师们对向低学段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清晰,重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向小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多样;但同时,教师们认为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有低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和家庭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总体来说,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效果不甚理想:教师主动渗透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强,在识字教学和古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限,忽视了教材插图中的传统文化要素等。这是由于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解读教材文本能力有限,接受传统文化培训有限等因素所致。最后,从课堂教学、教师和学校三个层面构建了渗透传统文化的改进策略。课堂教学方面:充分利用识字教学、古诗教学来渗透传统文化;贴近儿童生活,组织多样化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加强与家长的合作来拓宽渗透路径。教师方面:从师范教育、教师在职培训以及教师自身三个方面提出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的改进策略。学校方面:从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发挥教师群体文化榜样作用三个方面着手。
李晨琪[3](2020)在《日本中学道德教育及启示》文中认为21世纪各国之间激烈的竞争不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是人才的竞争。战败后的日本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道德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为当时的日本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培养了爱国、具有奉献精神的日本人。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日本道德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本文以辩证、客观的立场和观点对日本中学道德教育进行全方面阐述,探索日本中学道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状况,并结合我国道德教育情况,提出针对性建议,从而增强我国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我国中学生的道德素养。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从阐释日本中学道德教育内涵入手,明确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理论渊源及改革历程。第二部分为日本中学道德教育概况,主要从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三部分进行阐述。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生动个性的人,培养具有尊重意识和敬畏观念的人。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尊重与爱的教育、独立与顽强教育、礼仪与感恩教育、责任与个性教育。方式主要由以道德科目为基础的课上教育、以实践活动为重点的课下教育和以家庭、社会为辅助的合力教育三部分构成。第三部分为日本中学道德教育对我国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启示主要从五方面进行阐述:加强责任与个性的养成教育、注重独立精神与顽强意志的实践训练、丰富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育、完善尊重意识和敬畏生命的教育以及提高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的配合实效。
郑黄鑫[4](2020)在《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德育理论为培养人类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解决当今生态问题而生。在我国,在巨大的生态危机压力之下,在环境教育尚未取得应有成效的背景下,扎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德育思想、西方生态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态德育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正式诞生,四十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今生态环境下,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与反思,无论是对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对生态德育实践的开展和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德育理论进行了回顾和梳理。依据研究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大致可划分为孕育、萌生、探索和蓬勃发展四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学科和关系三种不同视角,围绕生态德育的概念、意义、理论基础、目标、原则、内容、特点、途径及方法八大主题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丰富性、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然而,分析发现相关研究尚存在研究取向的功利性、研究的系统性不足、研究成果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彰显生态德育理论的意义,建议在后续研究中,能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研究体系;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研究优势;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研究困境;加强实效研究,提升研究的可操作性。
孙成[5](2020)在《日本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强调要不断加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大力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深入研究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不断深化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交流,努力为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中日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实践方法,向来是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围绕重塑国家主导价值观与国际形象,日本既面临如何巩固和维系国家政权、服务国家战略整体转向,又面临如何在后冷战时代的国际体系与时代坐标下重塑国家政治认同,还面临在全球化冲击下教育引导青少年如何持守文化传统、彰显民族特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日本探索形成了依托学校社会科课程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模式,在目标确立、内容转化、方法应用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做法,值得我们辩证地加以观照审视。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价值原则,对日本社会科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历史流变、现状特点、主要困境和发展趋势,展开深入系统地批判性考察,以期全面把握日本价值观教育的内在规律与主要特点,并通过同我国的比较性分析,提出若干有益启示和对策建议。全文共包括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主要解决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前提性问题;第二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旨在从国家顶层设计、教科书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与实施方法三个层面,全面把握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样态;第三部分为第五章,重在对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进行本质透视和批判反思。具体来说:第一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通过厘定和辨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价值观教育、日本价值观教育、日本公民教育、日本社会科课程等相关概念,解决了日本社会科课程中价值观教育的“名实之辩”问题,证明了价值观教育在日本社会科课程中虽无名但有实的基本事实,并基于这一认识前提系统考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历程,以期在纵向维度上宏观勾勒这一问题的历史图景。第二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国家顶层设计。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日本社会科课程具有鲜明的国家主导性特征,在国家权力的支配下大力实施能够反映统治阶级价值取向的主导意识形态传播。身为日本中央政府行政机构之一的文部科学省精心地主导了社会科课程的顶层设计,围绕价值观教育构建了系统完备、层级分明的制度保障,具体包括三个层级:一是根本法和基本法层面的《日本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发挥着根本性、持久性的价值理想性功能;二是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层面的“教育振兴基本计划”,发挥着时代性、灵活性的价值导向性功能;三是学校课程标准层面的《学习指导要领》,发挥着直接性、系统性的价值规范性功能,为社会科课程建构起了既崇尚民主、和平,又具备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色彩的总体价值取向。第三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重在从教科书维度把握日本社会科课程对教育目标的内容性转化及其意识形态取向。一是分析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的审定制度与编写情况,选择样本并制定分析框架;二是总结归纳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结构及其内容形态。包括以民主、和平与爱国为主的政治价值观教育,以人权、公共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主的社会价值观教育,以创新、勤劳与契约精神为主的经济价值观教育,以持守传统与拥抱多元并重的文化价值观教育;三是基于意识形态取向的视角,发现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主要在自我与他者形象的对立性建构中宣传和倡导日本统治阶级的价值观,以确证自我意识形态的合法性。第四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方法。一是探究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课堂实施方法,包括基于个体经验与主体探究的问题解决学习法、从“他者”向“当事人”进行价值视角转换的情境与模拟教学法、从理性认知到价值反思的讨论与辩论教学法;二是探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课外协同方法,包括以地域教育场馆为中心的校外协同载体和以道德课程为中心的课程间协同载体;三是探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包括基于价值冲突选择与判断的标准化测验法和基于“量规”的观察与行动分析评价法。第五章主要研究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特点、批判与启示。一是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点,包括突出以国家认同重构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诉求、侧重以国家顶层设计为牵引的制度保障、彰显以显隐相融为特征的内容形式、强调以实践化培育为导向的实施策略、注重以横纵衔接为目标的一体化建设;二是对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进行批判性审视,包括“自由史观”与历史教科书的右翼化困境、意识形态偏见与民粹主义困境、“过度综合化”与主导性缺失困境、青少年政治冷漠与实效性困境;三是思考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启示,本文认为应当更加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体化建设;构建基于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探索形成更具亲和力与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张丹[6](2020)在《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养成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道德缺失问题屡见不鲜,严重影响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则是每个家庭成员道德养成的重要源泉,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养成。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其道德思想的形成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的主要环境,对其影响作用重大。家风是传承优秀道德文化的载体,家风规范家庭成员的道德行为,培养家庭成员的道德品行,尤其对正处于关键成长期的青少年有着重要影响。优良的家风指引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规范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及社会实践,对青少年道德养成具有基础性意义。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道德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从三个部分具体分析了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影响问题。第一部分主要通过查询相关书籍、文献资料,阐述家风相关内容,包括家风的内涵、类型及其特点,明确了家风在家庭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具体阐明了青少年道德养成的相关概念。最后论述了家风与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关系,具体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家风是青少年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点,二是青少年道德养成对良好家风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第二部分主要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了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影响。通过查阅资料及现状调查总结了影响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具体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不良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养成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第三部分根据前述不良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消极影响及产生原因,提出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的具体方法和建议。首先,以家庭教育为抓手,优化家庭道德养成环境,其次,调整家庭道德养成教育方式以促进青少年道德养成。最后,优良家风及青少年道德养成离不开社会和学校的协助,家庭和社会、学校要形成一股合力,为青少年道德养成保驾护航。
王江波[7](2020)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现实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环节”,本选题正是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而产生。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指的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所带来的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的影响、效果及能力。该研究有利于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和理论视野,对于加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以下简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改进的需要、立德树人的高校之本守正创新的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来说,本研究聚焦于从研究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迫切需要到探究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挖掘古今中外相关思想资源;再研究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进而剖析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发挥机制,再结合现实对其现状进行考察,进而提出优化作用发挥的策略。归结起来,本研究集中于以下几大问题的探讨。第一,挖掘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从国家核心竞争力、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立德树人发挥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为切入点,寻找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与中外思想资源。“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基础”“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文化价值因素、心理与精神因素、态度因素、民族性格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显性影响是重要的西方思想资源。第二,厘清了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在对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要素、地位的分析基础上,进而把握“时代新人”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实践主体。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内在关系则表现为统一于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筑于形成国家开放战略中相互渗透,共建于互为对方营造环境中相互协调,共构于实现人全面发展目标中相互支撑。第三,剖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及其作用发挥机制。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实现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等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等则是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发挥机制。第四,分析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根据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名和总结立德树人的表现,构建了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指标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概括分析了两者常年的整体状况,用解释性指标详细分析了两者近年的具体状况,得出需要继续重视“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论。最后从加深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全方位认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等维度探讨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弥补了立德树人促进国家发展缺少实证研究的短板,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的统计(共计21年),并与国际数据进行结合,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吴美玲[8](2020)在《初中生班级自治研究 ——以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对于个人民主素养和公民品质的发展愈加重视,学校要承担起培养公民的民主精神和自我意识的重要责任。班级学生自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平台,以班级各项事务为载体,在规则的引领下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尝试练习过群体民主生活,培养自治意识和民主精神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本文的研究目标有两方面:一是价值层面,以陶行知的学生自治理论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厘清班级自治的意义;二是实践层面,选取一所学校对班级自治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在实际班级学生自治的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解决策略,为更好地培养学生自治能力,成为未来合格的社会公民做好准备。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对于班级实施学生自治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探讨学生自治的必要性。二是对初中班级学生自治的现状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班级自治的现实情况。三是对现下班级学生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并结合班主任与学生的建议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为了深入研究班级学生自治的现状,本论文采用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择不同年级的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选择其中一个班级进行了观察研究以及对部分老师和班干部学生进行了访谈。研究发现,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学生自治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学生自治在实际教育管理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自治组织没有真正发挥培养学生民主意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第二,教师管理团队对于班级自治的认识存在着差异;第三,学生对于参与公共事务的认识较为缺乏;第四,学校在实际教育和管理时与最初目标产生一定的偏差,学校对于学习质量的把控容易导致对于学生道德发展和能力提升的忽视;第五,应试教育对于学生自我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自我意识和个人能力发展的空间在以应试为主要的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愈加窄小。针对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改正,还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来改善现有的状态:首先是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综合素养。职业的性质与特点要求教师们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自身的修养。教师要主动去吸收先进的教育和管理理念,丰富个人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其次是学生要积极参与到班级的各项事务中。班级自治的实施的基础在于学生意识到,并且了解到民主的价值。最后是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要协调好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发展。学校对于学生自治发展要予以大力支持,带领师生们共同推动民主教育的进程。
郝钢[9](2019)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该类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已经先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佳的问题。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将会大大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工作软实力,更好的奉献于社会。本文以哈尔滨市5所中等职业学校的在职教师和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合个别访谈,发现中等职业学校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和实践相脱节及教学方法和形式单一的问题;学生存在忽视职业道德修养、自身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较低等问题。本文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三个维度对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从社会因素来看,因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公民整体的公德意识水平下降,趋利忘义行为屡见不鲜;网络环境四通八达,不良信息进入学生视线越来越多,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缺少良好的教育理念,不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成长方向。从学校因素来看,学校德育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够健全;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和时效性;同时从事职业道德教育的老师不稳定不精干。从学生自身因素来看,学生本人对职业道德认识肤浅,道德认识水平不能满足企业工作环境需求,也是导致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建议:要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在宏观社会层面上,要大力发挥企业的优势力量,加强社会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增强家庭的道德教育功能,尽好家庭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在中观学校层面上,应提升有关人员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鼓励创新的职业道德教育方法,重视实践教学,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德育教师评价体系;在微观个人层面上,应鼓励学生主动反思不足促进自身发展,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发展观。
郑元凯[10](2019)在《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功能。大学生正处于个人道德水平发展与价值观生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公正价值取向逐渐成为道德判断的主要方面。当前,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公正观缺失与行为失范等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成为社会的问题聚焦。然而,大部分高校并未对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给予足够重视,既缺少理论层面的深入探究,也缺乏实践层面的深度探索。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理论指导,科学借鉴中西方公正思想的精华部分,构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观价值体系,提出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路径,以此回应大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的现实困惑,消解社会转型与文化激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困境。对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进行系统性研究,应坚持学理性、政治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原则,沿着理论溯源、现状审视、归因分析与实践探索这条逻辑主线层层深入。在理论溯源方面,文章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及其中国化创新实践与中西方经典公正思想,从伦理准则、制度标准与道德规范三重维度阐述公正的多重意蕴;在现状审视方面,文章对省内部分高校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公正认知、公正情感、公正意识、公正行为与公正感受五个维度直击大学生公正观的现实状况,聚焦大学生公正观的偏差与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现实困境;在归因分析方面,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高校内部环境以及学生成长环境三个层面的全面审视,深入洞察引发大学生公正观消极表现的问题起源与现实逻辑;在实践探索方面,文章依托价值观引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厘定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引导、内容选择与主体职能。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一项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系统工程,应当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及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家庭教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围绕深化公正认知、培养公正情感与公正意识、养成公正行为、改进公正评价四个目标有序推进;在公正观教育的核心内容选择上,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指导,将公正伦理观与社会活动领域的公正观与之有机结合,还必须依托我国具体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本质进行阐述。在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主体之中,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依托课程、组织、文化、网络、实践、心理等育人平台,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公正观教育的实效性;政府应当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提供政策支撑;家庭应当发挥亲缘优势,积极转变教养方式、端正家风,凝练家训,为大学生公正观生成持续注入养料。
二、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融入生命关怀的现实之需 |
(二)国家相关政策对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开发的支持 |
(三)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发展完善的客观要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生命关怀 |
(二)德育校本课程 |
(三)课程内容优化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总体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 |
(一)视角创新 |
(二)内容创新 |
第一章 生命关怀: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优化的理论概述 |
一、生命关怀与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优化的相互关系 |
(一)生命关怀引领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优化的价值取向 |
(二)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是融入生命关怀的重要载体 |
二、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优化的理论基础 |
(一)生命实践教育理论 |
(二)关怀教育理论 |
(三)具身认知课程开发理论 |
第二章 实践样态: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现状考察 |
一、考察设计 |
二、考察数据分析 |
三、考察结论分析 |
第三章 问题分析: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存在的困境及原因 |
一、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现存问题 |
(一)课程内容目标泛化 |
(二)课程内容窄化 |
(三)课程内容缺乏分层设计 |
(四)课程内容相关理论依据不足 |
(五)课程内容设置忽视对学生个体多元性的关注 |
二、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问题成因 |
(一)社会因素:生命关怀舆论的正向性缺失 |
(二)学校因素:生命关怀指导力薄弱 |
(三)教师因素:生命关怀理念缺乏 |
(四)学生因素:自身生命关照不足 |
第四章 体系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整体优化 |
一、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整体考量 |
(一)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优化目标 |
(二)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优化依据 |
(三)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优化原则 |
二、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的具体分析 |
(一)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要素的总体架构 |
(二)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优化要素的具体内涵 |
第五章 策略探讨: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优化的生命观照 |
一、制定生命式德育校本课程专项计划,凸显教育行政部门帮扶职能 |
(一)依据行政部门专项政策,设立生命课程开发专项经费 |
(二)依据政府宏观调控,有效调动和丰富德育校本课程内容的来源主体 |
二、普及科学的生命关怀理念,营造良好生命关怀社会舆论 |
(一)搭建“社会—学校”沟通桥梁,开拓社会生命资源 |
(二)动员社区参与校本课程内容优化,整体开发德育资源 |
三、完善生命式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体系,规范小学德育活动内容 |
(一)把握“生命关怀”的核心理念,整体优化德育校本课程内容 |
(二)开发以生命关怀为主的课程,关照学生身心健康 |
(三)借鉴先进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优化成果,保障“生命关怀”课程科学运行 |
四、拓展生命德育课程培训渠道,提升教师内容设计实践能力 |
(一)开发生命关怀网络平台,激发教师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意识 |
(二)强化内培外引制度,提高教师生命德育实践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实施”情况调查问卷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2:“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开发”情况调查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 3:“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开发”情况调查小学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全球化时代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迫切需要 |
1.1.2 党和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 |
1.1.3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丰富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 |
1.3.2 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1.3.3 为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
1.4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拟创新点 |
第二章 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传统 |
2.1.2 文化 |
2.1.3 传统文化 |
2.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
2.2.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
2.2.2 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 |
2.2.3 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选择 |
2.2.4 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用好部编版教材的内在要求 |
2.3 在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
2.3.1 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 |
2.3.2 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2.3.3 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 |
第三章 部编版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
3.1 部编版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 |
3.2 部编版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编排情况 |
3.2.1 教材选文整体编排情况 |
3.2.2 教材中传统文化选文编排情况 |
3.2.3 教材中传统文化要素具体编排情况 |
3.3 部编版小学低学段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要素分析 |
3.3.1 汉字文化 |
3.3.2 汉语言文化 |
3.3.3 传统文学文化 |
3.3.4 传统伦理道德文化 |
3.3.5 民俗文化 |
3.3.6 传统文化常识 |
3.3.7 传统历史文化 |
3.3.8 传统艺术 |
3.3.9 插图中的传统文化 |
第四章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现状分析 |
4.1 访谈调查总体情况 |
4.2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优点 |
4.2.1 教师对渗透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清晰 |
4.2.2 重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节日文化 |
4.2.3 传统文化渗透方式多样 |
4.3 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困境 |
4.3.1 低学段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
4.3.2 低学段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 |
4.3.3 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
第五章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问题 |
5.1.1 识字教学中汉字文化渗透不足 |
5.1.2 古诗词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意蕴有限 |
5.1.3 忽视了教材插图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意蕴 |
5.1.4 教师利用教材渗透传统文化的意识淡薄 |
5.2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高 |
5.2.2 教师接受传统文化专项培训较少 |
5.2.3 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有限 |
第六章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改进策略 |
6.1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拓宽渗透途径 |
6.1.1 利用识字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
6.1.2 利用古诗教学渗透传统文化 |
6.1.3 贴近儿童生活,组织多样活动来渗透传统文化 |
6.1.4 加强与家长合作,努力构建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
6.2 切实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
6.2.1 师范教育中夯实传统文化知识素养 |
6.2.2 在职培训中增加传统文化专题培训 |
6.2.3 教师自身努力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
6.3 学校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渗透渠道 |
6.3.1 营造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 |
6.3.2 积极推动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
6.3.3 有效发挥教师群体的文化榜样作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笔者调查访谈的教师清单 |
附录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课题 |
(3)日本中学道德教育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内涵与背景 |
一、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涵义 |
二、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特点 |
第二节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理论渊源 |
一、中国儒释文化 |
二、本土神道文化 |
三、武士道精神 |
第三节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改革历程 |
一、明治维新时期的第一次道德教育改革 |
二、二战后的第二次道德教育改革 |
三、面向21世纪的第三次道德教育改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概况 |
第一节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目标 |
一、培养具有完美人格和生动个性的人 |
二、培养具有尊重意识和敬畏观念的人 |
第二节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内容 |
一、尊重与协作教育 |
二、独立与顽强教育 |
三、礼仪与感恩教育 |
四、责任与个性教育 |
第三节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的方式 |
一、以道德科目为基础的课上教育 |
二、以实践活动为重点的课下教育 |
三、以家庭、社会为辅助的合力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中学道德教育对我国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 |
第一节 加强责任与个性的养成教育 |
一、规范学生各种道德行为习惯 |
二、开展关注家庭、学校、社会的课内外活动 |
三、举办认识自我、发现热爱的课内外活动 |
第二节 注重独立精神与顽强意志的实践训练 |
一、加大课下劳动锻炼的强度 |
二、增加独立生存能力的二课堂活动 |
第三节 丰富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育 |
一、深刻认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
二、增加情境模拟式的合作训练 |
第四节 完善尊重意识和敬畏生命的教育 |
一、切实落实尊重与关爱的课标要求 |
二、倡导关注自然敬畏非人生命的理念 |
第五节 提高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的配合实效 |
一、定期召开教育指导性质的家长会 |
二、大力开展以社区为主的社会教育 |
本章小结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现实动因:生态问题依旧严峻 |
(二)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
(三)完善需求:现有生态德育理论存在不足 |
(四)时代氤氲:特殊时间节点进行理论回顾成为潮流之势 |
二、概念界定 |
(一)生态 |
(二)德育 |
(三)生态德育 |
(四)生态德育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如何进行文献综述的研究 |
(二)关于德育理论发展的研究 |
(三)关于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日新月盛: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1990年:生态德育理论的孕育阶段 |
一、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政策背景 |
二、作为生态德育理论产生基础的环境教育的理论背景 |
第二节 1990-2002年:生态德育理论的萌生阶段 |
一、环境教育的成长——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催生了生态德育理论 |
二、理论界关于环境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思考促使生态德育理论初步形成 |
第三节 2003-2005年:生态德育理论的探索阶段 |
一、国家政策支持促进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 |
二、理论界的热烈讨论激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进步 |
第四节 2006年至今:生态德育理论的蓬勃阶段 |
一、可持续教育再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引发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热潮 |
二、生态德育大范围进入校园实践促使生态德育理论的实践性转向 |
第二章 八大主题:共构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生态德育概念与意义的探究 |
一、生态德育概念的厘清 |
二、生态德育意义的揭示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特点的探析 |
一、生态德育理论的特点 |
二、生态德育实施过程的特点 |
第三节 生态德育理论基础的探讨 |
一、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德育思想 |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第四节 生态德育目标及原则的探明 |
一、生态德育目标的分析 |
二、生态德育原则的探寻 |
第五节 生态德育内容的探索 |
第六节 生态德育途径及方法的探求 |
一、按照不同教育实施主体进行划分 |
二、按照不同教育方式进行划分 |
第三章 三种视角:共建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维度 |
第一节 理论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逻辑基础 |
一、东方哲学思想孕育了生态德育理论的发展雏形 |
二、西方哲学思想奠定了生态德育理论的生存逻辑 |
第二节 学科维度:生态德育研究的实践契入点 |
一、在语文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二、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三、在地理和生物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四、在其他学科中进行生态德育渗透的研究 |
第三节 关系维度:深化生态德育研究的立足点 |
一、生态德育与环境教育关系的辨明 |
二、生态德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关系的辨明 |
三、生态德育与生态文明教育关系的辨明 |
四、生态德育与德育生态关系的辨明 |
五、生态德育与其他教育关系的辨明 |
第四章 继往开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与超越 |
第一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特点 |
一、丰富性 |
二、多元性 |
三、开放性 |
第二节 生态德育理论研究的困境 |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性 |
二、研究的系统性不足 |
三、研究的实践导向和效用不够 |
第三节 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困境的超越 |
一、借鉴相关经验,完善生态德育理论研究体系 |
二、继承优良传统,发扬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优势 |
三、克服现有不足,突破生态德育理论的研究困境 |
四、加强实效性研究,提升生态德育理论的可操作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致谢 |
(5)日本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
(二)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需要 |
(三)日本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样本意义和独特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价值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与价值观教育 |
一、价值观、价值观教育的内涵界定与学科阐释 |
(一)价值与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
(二)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 |
(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价值观教育的学科阐释 |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及其与价值观教育的关系辨析 |
(一)日本价值观教育及相关概念辨析 |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的内涵界定、教学科目和学习领域 |
(三)社会科课程:日本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 |
三、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历史流变 |
(一)战后民主化改革中的民主主义导向时期 |
(二)经济高速增长中的国家主义与能力主义结合时期 |
(三)政治保守化转向中的右倾异变时期 |
(四)国家正常化路线中的公共主义本位时期 |
第二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国家顶层设计 |
一、以根本法和基本法确立民族性价值理想 |
(一)《日本国宪法》与《教育基本法》中的三大价值理想 |
(二)社会科课程创生与价值理想的确立 |
(三)价值理想的挑战与困境 |
二、以教育中长期规划树立时代性价值导向 |
(一)日本时代性价值困境与《教育振兴基本计划》 |
(二)“公共”价值导向确立中的社会科课程改革 |
三、以学校课程标准制定指导性价值规范 |
(一)《学习指导要领》的内容结构与总体特征 |
(二)《学习指导要领》中的社会科课程价值体系 |
(三)《学习指导要领》的最新修订与价值观目标深化 |
第三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 |
一、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及其内容分析方法 |
(一)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审定与编写情况 |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的样本选择与依据 |
(三)基于日本社会科课程教科书的内容分析框架 |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结构 |
(一)以民主、和平与爱国为主的政治价值观教育 |
(二)以人权、公共精神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社会价值观教育 |
(三)以创新、勤劳与契约精神为主的经济价值观教育 |
(四)以持守传统与拥抱多元并重的文化价值观教育 |
三、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内容的意识形态取向 |
(一)意识形态取向:课程分析与教科书研究的重要视角 |
(二)他者形象建构:以偏见和失实性描述刻画价值对立面 |
(三)自我形象建构:以回避和美化凸显自我价值优越性 |
第四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方法 |
一、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课堂教学方法 |
(一)问题解决学习法:基于个体经验与主体探究的价值认同 |
(二)情境与模拟教学法:从“他者”向“当事人”的价值视角转换 |
(三)讨论与辩论教学法:从理性认知到价值反思 |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课外协同方法 |
(一)校外协同:以地域教育场馆为中心 |
(二)校内协同:以课程间协同为主体 |
三、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效果评价方法 |
(一)标准化测验的评价方法——基于价值冲突的选择与判断 |
(二)基于量规的观察与行动分析评价法——以表现性评价为中心 |
第五章 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特点、批判与启示 |
一、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特点 |
(一)突出以国家认同重构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诉求 |
(二)侧重以国家顶层设计为牵引的制度保障 |
(三)彰显以显隐相融为特征的内容形式 |
(四)强调以实践化培育为导向的实施策略 |
(五)注重以横纵衔接为目标的一体化建设 |
二、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深层困境 |
(一)“自由史观”与历史教科书的右翼化困境 |
(二)意识形态偏见与民粹主义困境 |
(三)“极端综合化”与主导性减弱困境 |
(四)青少年政治冷漠与实效性困境 |
三、日本社会科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作用 |
(二)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体化建设 |
(三)构建基于中国实践与国际比较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
(四)探索形成更具亲和力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养成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1.1 选题目的 |
0.1.2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方法 |
0.3.1 文献研究法 |
0.3.2 问题导向法 |
0.3.3 多学科综合法 |
0.4 本文创新之处 |
1 家风与青少年道德养成问题概述 |
1.1 家风的内涵 |
1.1.1 家风的概念 |
1.1.2 家风的类型 |
1.1.3 家风的特点 |
1.2 青少年道德养成相关概念 |
1.2.1 青少年 |
1.2.2 道德 |
1.2.3 道德养成 |
1.3 家风与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关系 |
1.3.1 家风是青少年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点 |
1.3.2 青少年道德养成对良好家风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
2 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影响分析 |
2.1 良好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积极影响 |
2.1.1 传播优秀传统道德思想 |
2.1.2 增强青少年家庭孝道观念 |
2.1.3 警示青少年的道德失范行为 |
2.2 不良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消极影响 |
2.2.1 不能为青少年树立良好道德榜样 |
2.2.2 忽视对青少年的劳动教育 |
2.2.3 放松对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 |
2.3 不良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养成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
2.3.1 家庭结构畸形 |
2.3.2 父母宠溺过度 |
2.3.3 重智轻德严重 |
3 培育良好家风促进青少年道德养成的途径 |
3.1 优化家庭道德养成环境 |
3.1.1 父母间建立和谐相处关系 |
3.1.2 家长与孩子建立民主相处模式 |
3.1.3 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 |
3.1.4 保障青少年的亲子陪伴资源 |
3.2 提高家庭道德养成实效性 |
3.2.1 注重培育青少年道德心理 |
3.2.2 父母要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以发挥榜样作用 |
3.2.3 坚持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相结合 |
3.2.4 加强新时代下对青少年的“共享精神”教育 |
3.3 发挥社会、学校与家庭的合力作用 |
3.3.1 学校与家庭同步健全青少年道德养成体系 |
3.3.2 媒体与家庭协作传播家风道德正能量 |
3.3.3 社会与家庭接轨为青少年道德养成提供实践平台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7)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溯源 |
2.1 理论之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论述 |
2.1.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论断 |
2.1.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论断 |
2.1.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重要论断 |
2.2 守正传承: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论述 |
2.2.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
2.2.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思想 |
2.2.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思想 |
2.3 思想借鉴:西方社会的相关论述 |
2.3.1 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观点 |
2.3.2 关于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观点 |
2.3.3 关于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观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1 立德树人的解析 |
3.1.1 立德树人的内容、特征、原则、任务 |
3.1.2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 |
3.1.3 立德贯穿于树人全过程 |
3.2 科学认识国家核心竞争力 |
3.2.1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 |
3.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科技、创新是构成要素 |
3.2.3 四个要素形成合力 |
3.3 立德树人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
3.3.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时代新人” |
3.3.2 统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相互合作 |
3.3.3 共筑在形成国家开放的战略中相互渗透 |
3.3.4 共建在互为对方营造的环境中相互协调 |
3.3.5 共构在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目标中相互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
4.1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4.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引领作用 |
4.1.2 发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精神动力作用 |
4.1.3 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 |
4.2 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4.2.1 以政治是经济集中表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方向机制 |
4.2.2 以教育具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属性为连接机制 |
4.2.3 以把方向、协调各方等为内容的党的领导为保证机制 |
4.2.4 以人的利益、使命、理想为导向的个人发展动力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与实证分析方法 |
5.1 指标体系构成与框架 |
5.1.1 指标选取依据、原则与框架 |
5.1.2 数据来源及其发布单位 |
5.1.3 分析方法为单变量频数分析、双变量相关系数、分类与制表 |
5.2 立德树人、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状况及特征 |
5.2.1 我国国家核心竞争力21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 |
5.2.2 高校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保持健康向上并逐步提升 |
5.2.3 教师尊重与关爱学生表现突出,学术道德等稳定上升 |
5.2.4 积极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肯定学校立德树人各项工作 |
5.2.5 党和政府工作表现突出,综合国力趋势乐观 |
5.3 显示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3.1 立德树人对整体竞争力的相关性表现 |
5.3.2 立德树人对人才的相关性表现 |
5.3.3 立德树人对科技的相关性表现 |
5.3.4 立德树人对创新的相关性表现 |
5.4 解释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5.4.1 国家核心竞争力随着对党的领导的不断坚定等而提升 |
5.4.2 不断加强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趋势保持同步 |
5.4.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上升状态互相契合 |
5.5 对策与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加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在国家核心竞争力中作用的路径思考 |
6.1 形成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透视视角 |
6.1.1 全方位地把握国家核心竞争力 |
6.1.2 充分肯定我国制度优势 |
6.1.3 自主设计国家核心竞争力指标 |
6.1.4 以实现人民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 构建立德树人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把立德树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 |
6.2.2 围绕立德树人目标设计学科、教学、教材和管理体系 |
6.2.3 立德树人要注重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方面上下功夫 |
6.2.4 建设新时代立德树人教师队伍,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 |
6.3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
6.3.1 要深化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 |
6.3.2 要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
6.3.3 要扩大高等教育开放水平 |
6.4 加强党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全面领导 |
6.4.1 突出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
6.4.2 培养和组织精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才队伍 |
6.4.3 突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领导责任 |
6.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初中生班级自治研究 ——以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二 核心概念 |
(一)自治 |
(二)学生自治 |
(三)班级自治 |
三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学生自治的研究 |
(二)关于班级自治的研究 |
(三)关于初中生班级自治的研究 |
(四)研究的聚焦点和薄弱点 |
五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五)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分析 |
一 陶行知的学生自治理论分析 |
(一)学生自治的定义 |
(二)学生自治的特征 |
(三)学生自治的必要 |
(四)学生自治的利弊 |
(五)学生自治的制度设计 |
(六)学生自治的方法 |
(七)学生自治的现实价值 |
二 班级自治其他相关理论分析 |
(一)人本管理理论 |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 |
三 班级学生自治的几个基本方面的分析 |
(一)班级学生自治的基础 |
(二)班级学生自治的内容 |
(三)班级学生自治的管理方式 |
(四)教师在班级自治中的角色定位 |
(五)班级学生自治的特点 |
四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S中学班级学生自治管理现状分析 |
一 S中学相关背景简介 |
二 对S中学的调查研究的问卷设计 |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
(二)问卷调查的结构 |
(三)问卷设计的思路 |
三 对S中学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 |
(一)共同治理 |
(二)立法守法 |
(三)练习自治 |
四 观察班的观察与发现 |
(一)观察设计 |
(二)观察实施 |
(三)观察结果 |
第四章 改进班级学生自治的对策研究 |
一 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养 |
(一)潜心钻研不断提升 |
(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
(三)合理分工小组自治 |
(四)协作配合形成合力 |
二 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
(一)树立民主管理的意识 |
(二)增强学生责任意识 |
(三)实行教育意义上的学生自治 |
(四)搭建“班级-小组-个人”自治体系 |
三 学校加强对于学生自治的重视 |
(一)立足实践深入研究 |
(二)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
(三)沟通家长加强互动 |
(四)关注社会密切联系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一 结论 |
(一)教师管理理念传统化 |
(二)学生缺乏参与热情 |
(三)班级自治形式大于内容 |
(四)学校办学理念不同 |
(五)应试教育有所影响 |
二 建议 |
(一)班主任实施“无为”的管理理念 |
(二)建立自主管理的班级文化 |
(三)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公共事务 |
(四)重视班级活动的实施 |
(五)遵循班级自治的基本原则 |
(六)引导学生理解班级自治的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的确定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相关研究回顾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中等职业学校 |
(二)职业教育 |
(三)职业道德教育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六、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生活教育理论 |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 |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
第二章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 |
三、调查对象 |
四、调查结果 |
(一)哈尔滨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
(二)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
(三)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中学生的基本情况 |
(四)环境对学生职业道德养成的影响 |
第三章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一)中等职业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偏低 |
(二)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不合理,缺乏优质教材 |
(三)德育教学与实践环节相脱节 |
二、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 |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身忽视职业道德 |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不佳 |
第四章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社会因素分析 |
(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二)网络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三)不良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 |
二、学校因素分析 |
(一)学校德育机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
(二)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创新不够,缺乏时效性 |
(三)职业道德教育缺乏精干的师资力量 |
三、学生因素分析 |
(一)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 |
(二)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解肤浅 |
第五章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策略 |
一、社会层面的策略 |
(一)发挥企业的优势力量 |
(二)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力度 |
(三)增强家庭的道德教育功能 |
二、学校层面的策略 |
(一)提升相关人员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二)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方法,重视实践教学 |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三、学生个人层面的策略 |
(一)主动反思促进自身发展 |
(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发展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公正观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公正思想 |
一、以规范君主执政理念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
二、以构建良好社会制度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
三、以实现个人高尚品德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正思想 |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
二、对资本主义形式公正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立论依据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公正的价值旨归 |
四、公正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的题中之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
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的不懈追求 |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公正的生动实践 |
三、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的创新解读 |
第四节 国外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公正思想 |
一、亚里士多德的“应得”公正论 |
二、罗尔斯的制度公正论 |
三、现代社群主义者的“共同体”公正论 |
四、阿马蒂亚·森的具体公正论 |
第二章 公正与公正观的应有之义 |
第一节 公正的多重意蕴 |
一、公正是一定社会形态下具有正当性的伦理准则 |
二、公正是评价社会制度的基本依据 |
三、公正是个人美德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公正观的内涵与呈现 |
一、公正观的内涵 |
二、公正观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开展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
一、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 |
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
三、大学生公正观教育能够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现状审视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设计思路与基本结构 |
二、调查对象选取及其基本特征 |
三、调查的统计方法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调查的数据统计 |
一、大学生公正认知调查结果统计 |
二、大学生公正情感调查结果统计 |
三、大学生公正意识调查结果统计 |
四、大学生公正行为调查结果统计 |
五、大学生公正感受调查结果统计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的积极表现 |
一、大学生公正认知水平总体稳定 |
二、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正义感 |
三、大部分大学生针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立场端正 |
四、大部分大学生公正行为表现积极向上 |
第四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的问题聚焦 |
一、部分大学生对公正的认知有所偏差 |
二、部分大学生公正观受到逐利意识的影响 |
三、部分大学生的公正意识与公正行为存在情境差异 |
四、部分大学生维护社会公正的行为缺乏理性 |
五、部分大学生对当前社会公正状况的评价较为偏激 |
六、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正态度冷漠 |
第四章 引发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主要诱因 |
第一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经济因素 |
一、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
二、经济主体行为失范 |
三、社会逐利意识增强 |
第二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政治因素 |
一、官员违法违纪现象偶有发生 |
二、司法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
三、公民政治参与度略显不足 |
第三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社会环境因素 |
一、生存压力攀升引致心态失衡 |
二、社会阶层固化形成身份差异 |
三、舆论引导失当激化非理性行为 |
第四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文化因素 |
一、传统文化窠臼残存 |
二、错误社会思潮侵袭 |
三、劣质文化产品供给 |
第五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高校教育因素 |
一、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定位不清 |
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主体不明 |
三、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
四、高校自身公正环境缺场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
第六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个体因素 |
一、对网络高度依赖致使大学生缺乏理性思考 |
二、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导致大学生欠缺奋斗精神 |
三、家庭环境缺乏公正理念影响大学生公正观初始养成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原则与目标 |
第一节 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原则解析 |
一、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
二、坚持理论传授与实践感悟相统一 |
三、坚持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统一 |
四、坚持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家庭教养相统一 |
第二节 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目标导引 |
一、端正公正认知 |
二、培育公正情感与公正意识 |
三、养成公正行为 |
四、改进公正感受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
一、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
二、正确理解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
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
第二节 道德指引:公正伦理观 |
一、平等观教育 |
二、义利观教育 |
三、“应得”观教育 |
第三节 国情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之维 |
一、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公正所向 |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对社会公正的理论创新 |
第四节 现实延伸:具体场域下的公正观 |
一、经济公正观教育 |
二、政治公正观教育 |
三、法治公正观教育 |
四、网络公正观教育 |
第七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实践指向 |
第一节 搭建大学生公正教育的主要渠道 |
一、夯实认知基础,建设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课程体系 |
二、强化情感认同,推动公正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之中 |
三、紧贴生活场域,打造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网络阵地 |
四、倡导知行合一,丰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实践感悟 |
五、平复失调心态,加强大学生消极公正观的心理调试 |
第二节 丰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以知识讲授巩固公正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以思想灌输提升公正观教育的话语公信 |
三、以隐性教育推动公正观教育的资源整合 |
四、以情境构建强化公正观教育的情感体验 |
第三节 强化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文化附着 |
一、打造具有公正价值导向的文化载体 |
二、开展具有“仪式感”的主题文化活动 |
三、树立公道正派的先进典型 |
第四节 优化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
一、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
二、营造共享共创的民生环境 |
三、营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 |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 |
第五节 增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家庭熏陶 |
一、转变基本教养方式 |
二、树立良好家风家训 |
三、提升父母教育能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道德教育与学校教育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生命关怀视域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内容优化研究[D]. 刘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2]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以部编版教材为例[D]. 王敏. 江南大学, 2020(01)
- [3]日本中学道德教育及启示[D]. 李晨琪.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0(02)
- [4]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德育理论研究[D]. 郑黄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日本社会科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D]. 孙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家风对青少年道德养成影响研究[D]. 张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7]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对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研究[D]. 王江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20(12)
- [8]初中生班级自治研究 ——以S中学为例[D]. 吴美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 郝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10]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D]. 郑元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