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欢迎订阅2001年《丝绸经济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康丽娜[1](2021)在《文明交往视阈下的布哈拉汗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且地处欧亚大陆的通衢之地和各大文明交汇之处,毗邻中国、俄罗斯、伊朗、阿富汗等地区大国或形势动荡之地。近年来,随着中亚地区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地位,世界各主要行为体高度重视并积极扩大自身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自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首先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中亚地区的关注急剧上升,成为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领域。不过,我国在中亚各国的政治体制、外交政策、军事安全、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而对历史、文化等议题的研究非常有限。一直以来,有关中亚文明史的研究是中国世界史研究的薄弱领域。本文从历史学角度出发,采用文明史的研究路径和区域史的叙述框架进行写作。从理论分析来看,本文的研究立足于中国自己的世界史学派——文明交往理论,从而有助于在国际学术界发出自己的声音,加强话语权。因此,本文以布哈拉汗国(以下简称“汗国”)为研究主体,围绕制度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方面,对近代中亚地区内、外交往的背景、历程及影响进行系统论述,进而深入探讨中亚近代文明的形成原因、发展规律和演变特点。布哈拉汗国史是研究中亚近代文明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文明交往的视角出发,主要论述布哈拉汗国的历史演变,并试图揭示中亚近代文明形成和演变的动因、规律和特点。全文由绪论、五章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部分说明选题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目标与方法,指出创新之处与重难点,并对文明交往与中亚近代文明史的特点加以阐释。第一章概述了汗国的文明交往变迁史。布哈拉汗国国祚400余年,历经昔班尼王朝、扎尼王朝和曼格特王朝的更迭,其历史进程与中亚近代史基本同步。16世纪初,在成吉思汗后裔昔班尼的统帅下,乌兹别克游牧民南下河中地区建立布哈拉汗国。自19世纪开始,封闭且落后的汗国在曼格特王朝的统治下逐渐成为英俄在亚洲争霸的焦点。最终,俄国于1868年彻底征服汗国,使之沦为自己的附属国。总之,布哈拉汗国经历了兴盛、发展、衰落、沦为俄国附属国的历史变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亚近代史的演变规律。第二章分析了汗国制度文明交往的特点及演变。本章主要从政治军事制度、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三个方面来解读汗国制度文明的特点。汗国的制度文明经历了继承、融合、形成和完善的演变过程,以传统伊斯兰国家的制度为根基,借鉴游牧帝国的管理体制,因地制宜,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推动中亚近代制度文明的建设。第三章论述了汗国物质文明交往的曲折性和进步性。首先阐述了社会经济变革的主要动因,然后分别探讨了农业经济的转型、工商业及贸易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等问题。一直以来,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往贯穿于整个中亚文明史进程,是中亚社会经济变革的主要动力。另外,俄国的统治也是包括布哈拉汗国在内整个近代中亚社会经济变革与发展的催化剂,致使汗国的社会经济发生根本性变革。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汗国社会经济领域的渗透,导致汗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宗法制和自然经济体系逐渐瓦解。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讲,汗国的社会经济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但就本质而论,这种发展是以俄国殖民掠夺为前提的。第四章阐述了汗国多元宗教文化的融会与变迁。布哈拉汗国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其主导文化是以苏非主义为特征的伊斯兰文化。自古以来,中亚地处欧亚文明的核心地带。在中亚文明交往史上,中亚地区曾多次遭受异族入侵,甚至还有的民族在这里建立过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这种频繁的入侵与外族统治却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诸多不同文明在中亚的交往。因此,在保持自身文明特色的同时,中亚文明还不断学习、吸收和融会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文化是文明交往的重要标尺。随着近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布哈拉汗国的文化也随之衰败。然而,从微观层面来讲,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汗国的文化变迁既有发展与繁荣,也有停滞与衰败。第五章探讨了汗国对外交往的背景和进程。首先简要介绍了汗国对外交往的背景。然后重要论述了汗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系演变,从平等外交过渡到不平等外交再到附属关系的彻底转变。最后讨论了布哈拉汗国与周边的希瓦汗国、浩罕汗国、波斯、印度和奥斯曼帝国的广泛交往。总之,布哈拉汗国的对外交往具有明显的地缘特点,暴力与和平两种形式交替展开。汗国的对外交往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也更加丰富了中亚近代文明史的内容。结语部分对全篇进行总结,从文明交往论的角度出发,指出布哈拉汗国历史演变主要取决于生产力、地缘、宗教和国家四大因素。生产力是人类文明交往的根本动力。中亚地区没有适宜发展社会经济的环境和条件,落后的生产力导致布哈拉汗国最终被俄国所占领,其历史命运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交往的一个重要地区。以布哈拉汗国为代表的近代中亚地方政权依旧受制于地缘因素,其历史演变始终与大国命运息息相关。中亚地区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近代中亚的宗教中心,布哈拉汗国的宗教价值系统带来的强烈文化政治归属性始终贯穿于其历史进程中。一直以来,中亚地区少有形成长期稳定且人口众多的大国,近代诸汗国并存的局面从整体上削弱了中亚的实力。再者,布哈拉汗国的历史演变对中亚文明交往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宗教文明交往而言,布哈拉汗国较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了中亚传统的伊斯兰文明体系;从民族文明交往而言,布哈拉汗国是今天乌兹别克民族的文明生根之地;从对外文明交往而言,布哈拉汗国体现了中亚文明交往的多元融合属性。
杨张锋[2](2021)在《冷战后土耳其的中亚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身份指是研究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身份界定国家利益,进而决定国家的行为。身份既产生于国家之间的互动,也源于国家内部各类政治力量的此消彼长,国际格局和国内政治经济状况是领导层确定本国身份的基础,身份和外交行为之间有密切的关联。土耳其建国后,凯末尔确立了世俗化和现代化的国家身份,实行和平、孤立的外交政策。冷战期间土耳其选择加入西方身份,奉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冷战结束后中亚国家先后独立,土耳其的领导层先后确立了“领导者”、“桥梁国家”、“中心强国”的身份,并以这些不同的身份为指引制定出了各个时期的中亚政策。根据冷战后土耳其身份的变化,可以将它的中亚政策划分为厄扎尔、联合政府和正义与发展党三个时期。在厄扎尔时期(1991至1993年),美俄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俄罗斯无暇顾及中亚,西方支持土耳其在中亚发挥影响,土耳其在中亚面临历史性机遇。在国内,凯末尔主义者、伊斯兰主义者、泛突厥主义者均支持土耳其在中亚实施积极外交政策。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厄扎尔领导集体为土耳其确立了中亚“领导者”的身份。通过建立突厥语国家峰会、提供大规模援助、设立学生交流项目、鼓励中亚国家进行字母拉丁化改革等措施,土耳其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突厥语国家联盟。然而,中亚国家虽然欢迎土耳其的投资、援助及其它形式的帮助,但拒绝有关突厥语国家联盟的倡议,因此土耳其追求的“领导者”身份无果而终。在联合政府时期(1993年至2002年),美俄关系由合作走向竞争,俄罗斯出台“近邻政策”,而美国制定了针锋相对的“新中亚战略”。受政治伊斯兰和库尔德问题的影响,土耳其政治动荡不安,经济背负外债和通货膨胀双重压力。德米雷尔和奇莱尔领导集体出于加入欧盟的现实需要,为土耳其确立了连接欧洲与中亚的“桥梁”身份。土耳其借助突厥语国家峰会保持与中亚国家之间的政治合作,争取中亚国家支持土耳其的“桥梁”作用。在能源领域,土耳其在美国帮助下获得了巴库-杰伊汉石油管道项目,另一方面又与俄罗斯签署了“蓝溪”天然气管道协议,实现了成为能源走廊的目标。在文化方面,土耳其在继续吸引中亚学生到土耳其留学的同时,注重在中亚兴办各类学校,推广土耳其的语言和文化,提升土耳其在中亚的软实力。在援助领域,土耳其将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作为援助重点,弥补其中亚外交政策的短板。从双边关系的角度看,土耳其与乌兹别克斯坦关系恶化,与其他国家关系基本正常。在联合政府时期,中亚国家对与土耳其发展政治关系热情下降,但愿意与土耳其进行经贸合作。土耳其的“桥梁”身份得到了中亚国家的一定支持,但却没有获得欧盟的认可。正义与发展党执政以来(2002年至今),土耳其在中亚面临的国际环境大为改观。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为土耳其在中亚发挥影响提供了良好机遇,普京执政后俄罗斯表现出与土耳其合作的态度。土耳其国内政治稳定,经济以较快速度发展,具备了在中亚发挥影响的条件。正发党领导集体为土耳其确立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多地区“中心强国”身份。2009年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的建立使土耳其拥有了一个能够在欧亚大陆发挥影响的国际组织,借助该组织土耳其与中亚国家在经贸、交通、海关等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影响不断扩大。在能源领域,土耳其借助巴库-杰伊汉输油管道和巴库-埃尔祖鲁姆天然气管道的优势积极发展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哈萨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已经通过上述管道向土耳其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土耳其正在接近能源枢纽国的目标。在援助方面,土耳其对国际合作与协调署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改革,以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为重点援助对象,旨在强化两国对土耳其的支持。此外,土耳其加大了对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军事援助,试图在中亚的安全领域发挥影响。目前,土耳其与中亚国家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双边关系,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为第一层次,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为第二层次,塔吉克斯坦处于第三层次。从效果上看,中亚国家对土耳其的外交政策给予了积极响应,土耳其与中亚之间的政治和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心强国”身份突出了土耳其的主体地位,对中亚国家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其长远的效果还有待于观察。纵向来看,土耳其的中亚外交政策受到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首先,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和政策决定了土耳其不可能实现建立突厥语国家联盟的目标,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降低了中亚国家与土耳其合作的力度,俄罗斯在中亚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增加了土耳其实现能源外交目标的阻力。其次,美俄博弈有可能造成中亚动荡,使土耳其面临不确定的地区环境;土耳其需要在美俄之间进行平衡、避免被拖入冲突;美、俄博弈还会造成中亚国家外交取向分化,土耳其需要实现中亚各国的外交取向与自身中亚外交政策的融合,使中亚国家朝着与土耳其合作的方向发展。再次,伊朗作为中亚事务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冷战结束初期与土耳其在中亚展开地缘竞争,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双方逐渐转向合作。伊朗在经贸、文化领域与土耳其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但共同利益决定了双方在中亚的合作要大于竞争。从中亚方面看,各国在民族、资源、边界等方面存在诸多纷争,土耳其必须谨慎处理中亚内部的争端;中亚各国奉行的多元平衡外交政策决定了土耳其不可能在中亚获得比当前更大的影响力。从土耳其的角度来看,当前土耳其外交政策的重点在中东和周边地区,中亚在土耳其外交政策中的地位相对下降;此外,官僚部门之间的博弈和利益集团的影响有损于土耳其中亚外交政策的协调与统一,使土耳其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中亚政策。本文主要研究土耳其中亚外交政策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身份选择指引了土耳其中亚外交政策的发展。第二,俄罗斯因素对土耳其中亚外交政策影响突出。第三,文化、援助、能源一直是土耳其中亚外交政策的三个重点领域。第四,塔吉克斯坦在土耳其中亚外交政策中处于边缘,但并没有被土耳其所忽视。土耳其在中亚主要扮演了泛突厥文化的倡导者、西方的盟友、务实的合作者三种角色。展望未来,土耳其的中亚外交政策将继续以与俄罗斯合作为前提,中亚依然处于土耳其外交政策的边缘,土耳其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的层次将保持现状,如何确立稳定、合理的身份并得到国际的认同未来仍是土耳其中亚外交政策面临的核心问题。中亚是中国的西邻,土耳其中亚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安全和能源利益具有一定负面影响。然而合作是双方关系的主流,中国与土耳其在中亚反恐、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
许林[3](2020)在《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文中提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革命带来生产发展,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构;民粹主义与新冠疫情冲击欧美政治,全球化进程出现逆流。世界变局影响着中国变局,中国正处于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一是社会结构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成为国内市场承载不下自身生产能力的制造业大国,经济格局决定了中国必须开放开明,以求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进而增进世界对中国产品的认同;二是世界秩序从冷战后美国独大的单极格局向多极格局转型,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针对“修昔底德陷阱”的对抗性竞争疑虑,中国突破零和博弈思维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赢理念,并躬行自明身体力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全球公共产品建设,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与碰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密切与深入,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三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更新换代,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呈现出网络社交媒体化倾向,以往主要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与当下的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等各类传播混合一体无缝接轨的信息扩散交流实践不相适应,亟待创新开拓。如何在大变局中做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从理念内核、组织传播、公民外交等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树立仁和善念为核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世界观,学习佛教基督教等组织的成功经验,借助网络社交媒体开展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创新。论文首先以史为鉴,利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剖析了中国仁和理念的进阶之程:炎黄先祖已学会了建立我者与他者之间的非战争关系,顺利实现了三个部落的融合,部落融合后又以禅让制体现出了对权力公正的正确政治追求;而夏、商、周,从部落禅让到宗法分封再到周以后秦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呈现出了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中国政治视野里的“天下”体系的动态生成,也体现了以“中和”为目标的中国整体哲学观的初步形成;今天的中国将血脉传承里、集体无意识里自远古起就一直充盈着的仁爱万物、和待天下的善念发展成为能维系全球和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信念,每个中国公民都应理解并拥有这份善念,并将这份善念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理念。论文接着继续使用文献研究法从传播环境适应、传播主体设定、传播内容把关等三方面总结佛教与基督教等外国文化在中国传播的经验得失,发现外来宗教在他国的传播要获得成功:一是要弱化组织色彩,规避与当权者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嫌疑,以得到当权者的支持;二是必须主动融入当地文化,要先树精英形象、寻求社会身份认同,选用与当地精神同质、生活贴近的传播内容,以生动传播形式,进行“适应”传教;三是从文化抵触、文化顺应到文化同化,外来文化必须经过长期自觉的“本土化”过程,不断调整、变化,才可能真正融入本地文化。这对我国孔子学院类的文化对外传播组织有启发意义。论文还从现实层面,采用内容分析法,呈现了国际舆论利用中国民间舆论消解甚至黑化中国国家舆论场的引导作用的现象,并探究了其原因:信息科技的发展让普通网民借助网络社交媒体成为了对外文化传播的主力,这些网民却媒介素质堪忧并缺乏相关国际公共关系常识。论文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对外“轻传播”实践方式,认为要利用好社交类平台做好文化对外传播,应将重心放在引起他者对我方文化的兴趣上,即争夺关注度上,并在此基础上获取认同度,要采用以下策略:注重关注度、彰显独特性、扩大接触面、铺陈情感律。具体操作方法是:一要善于契合他者文化心理痛点,借势名人晕轮效应,培养超级文化传播者,搭乘热点话题公关;二要政治人物形象个性化、重要人物形象生活化;三要尽一切可能扩大本文化与他者的接触面,因为这是“滚动摩擦”时代的媒介接触,要善于全平台协作传播;四要以情动人,在中国故事里附加上浓烈的感情。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邴波[5](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Olena Shyian(奥莲娜·夕洋)[6](2020)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乌旅游合作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沿途许多国家充分利用与中国合作的机会,来促进本国经济、文化乃至旅游业发展。乌克兰作为欧洲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大部分土地领域在亚洲),也是最早响应倡议的国家之一,且作为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战略合作的程度如何?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战略背景下,乌克兰和中国之间旅游合作的现状如何,取得什么进展,今后双方合作是否具有发展的潜力?这些构成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关理论思考方面,本文对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国际旅游合作以及中乌旅游合作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认为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发展趋势,而旅游业的外向性、关联性和国际性使其具有很强的跨境性,国际及区域旅游合作符合当前发展形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旅游合作,既遵循国际旅游合作的相关规律,也要符合好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要求。在实证分析方面,本文研究了中国和乌克兰旅游业发展以及中乌旅游业合作的现状,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中乌旅游合作领域、合作主体、合作模式和机制方面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和乌克兰2007年至2018年涉及旅游发展潜力因素指标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当前中国和乌克兰旅游业发展潜力都处于上升期,双方旅游合作也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在充分讨论乌克兰与中国旅游合作存在的有关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就乌克兰和中国在旅游合作的领域和内容、方式和模式以及机制和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进一步促进中乌旅游合作的具体实施内容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一带一路”国际旅游合作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姜利媛[7](2020)在《北朝至隋唐时期粟特音乐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粟特音乐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田野考察法以及二重证据法将文献中记载的粟特音乐和存见考古资料中的粟特音乐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判定粟特音乐在中原的发展情况以及对中原地区音乐潮流趋势的影响。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分析文献资料以及考古资料中粟特人的人物形象特点,粟特音乐流行中原的社会背景,对来华粟特人的民族进行界定,借此说明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粟特音乐与中原音乐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主要研究北朝至隋唐时期来华粟特乐人,阐释这些粟特乐人对胡乐兴盛中原以及传播西域音乐所推动的作用。第三章以粟特本土地区发现的乐器排列组合和中原地区发现的乐器排列组合进行对比,分析粟特乐器组合进入中原之后风格产生的变化。第四章研究北朝至隋唐时期兴盛于中原的粟特三大乐舞,胡腾舞、胡旋舞、柘枝舞在中原的流行情况以及对三大乐舞的表演方式和风格特色进行区分,最后一节就流行中原的泼寒胡戏有关争论进行探讨,揭示泼寒胡戏的发源地和发展规律。此外笔者还根据粟特本土地区的考古资料中的乐器排列和舞蹈形象与中原地区的粟特音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揭示胡乐在东渐的过程中也受到汉乐的影响,从而产生胡俗乐双向交流的场景。
邹旋[8](2019)在《新移民时期以来法国华文传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对于法国华侨华人来说意义重大,这一时期是法国华侨华人社会总体面貌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也是法国华文传媒空前发展的时期。华文传媒与华侨华人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以20世纪80年代为时间界限,对法国华文传媒进行阶段性和整体性探究,以期理清法国华文传媒的发展脉络,阐明法国华文传媒与华侨华人、祖(籍)国之间的关系,并展望法国华文传媒的未来。法国华文传媒的发展进程及其特征与法国华侨华人的移民浪潮息息相关,而20世纪80年代前后的华侨华人移民法国的背景截然不同,在不同背景下诞生的华文传媒也因此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80年代以前主要的几次的法国华侨华人移民潮与几次战争有较大关联,移民人员以华工和留学生为主,此时的华文传媒也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而80年代以来的形成的法国华侨华人社会,除了部分与战争因素有关外,更多的华侨华人是在一个和平开放、对外交流的背景下移民法国的,此阶段的法国华侨华人新移民为华文传媒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土壤,另外得益于科学技术以及国际国内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80年代以来的华文传媒在创办背景、媒体特征、经营管理、功能作用等多方面有极大突破。且相较于80年代以前的法国华文传媒,80年代以来的华文传媒与华侨华人、祖(籍)国之间呈现出更为密切且日益重要的联系,它在服务于华侨华人在主流社会的生活、帮助华侨华人融入主流社会、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树立良好的中国形象、扩大中国的话语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国华文传媒的发展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创办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为之提供强有力的后盾,法国华文传媒的发展前景可观。但同时法国华文传媒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促使华文传媒健康持续地发展,从而进一步发挥华文传媒在助力华侨华人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等方面的作用,值得关注。
田忠卿[9](2017)在《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电视对外传播自1990年前后开始迅速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期间对外传播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更加适应国际舆论的基本规则,另一方面也还保留着一些中国固有观念的印记。在当下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上升的环境下,对外传播中话语权的建构也被提上日程,中国的对外传播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因此,很有必要对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历史,尤其是对外传播观念的演变,进行一个梳理。由于中央电视台正是中国电视对外传播最重要的媒介,以央视对外传播为例的考察能够揭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嬗变的全过程。本文从冷战史的视野出发,首先对新中国对外宣传史进行了鸟瞰式的梳理,将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历程以1990年前后为界划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的外宣实践中形成较为强劲的“斗争”观念,且形成的话语体系与主流世界的舆论体系也是完全不同的,这是1990年代中国电视外宣开始迅速发展时所面临的局面。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是对外传播的重心转移到电视媒体上的时段,这一过程到1992年基本完成。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开办和海外节目中心建立为标志,中国的电视对外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以后的电视对外传播在不同层面存在不同的观念演进线索,但在每个时期都有一个主要的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2002年,对外传播观念变化的主线是从“以我为主”到“受众为重”。从1992年到1997年前后,中国的电视外宣基本是针对国外关于中国报道的“回击”,以一种斗争的姿态进行对外宣传,这种传播方式是基于中国方面自身需求的,在节目的制作、编排上以中方能够迅速有力地回应西方有关报道为目的,而非为了吸引受众;1997年前后,由于认识到中国对外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和技术水准相较于西方主流电视媒体的严重不足,开始逐渐淡化“回击”式的对外传播,而是开始关注自身“专业化”程度,注重节目内容质量和制播水平的提高,虽然开始重视受众的感受,但追求“专业化”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到与西方主流电视媒体的差距,这在客观上也迎合了受众的需求;到2001、2002年,中国的外部舆论压力稍有缓和,对外宣传开始注重“说明中国”,抛开了对西方媒体的单纯回击或竞争,逐步成体系地对国外受众介绍和说明真实的中国,这是有意识地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2003年-2012年,对外传播观念变化的主线是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说明中国”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对传播体系进行自主规划的意识,但仍然建立在颠覆西方建构中国形象的基本思路上,仍然是一种回应,属于“被动宣传”。从2003年开始,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开始成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关注点,提高国际新闻直播能力、搭建海外电视播出平台、建立海外记者站、提高海外家庭和酒店的频道入户率、开设多语种对外频道等,都在有计划、成体系地开展并取得巨大成果。在具有了一定的海外传播能力后,开始重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以中国文化吸引海外受众、主动拓展海外市场,这已经变成“主动传播”。2013年以后,对外传播观念发展的主线是全面建构话语权。在中国国力增强的情况下,必然寻求与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舆论话语权。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央电视台在本土化和国际深度合作方面有了诸多有益的尝试,海外认可度大大提升。全面建构话语权的进程方兴未艾,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在未来进一步建构话语权的时代,最关键的一点是处理好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让西方受众感到疏离,也不能完全融入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中。中国在国际舆论平台上建构自己的话语权时面临着三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对内传播规则束缚对外传播规则、海外受众心中的“中国形象”早已定形、中国民间异化的民族主义思潮大行其道。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外宣工作者要在具体工作中独立思考、理性分析之外,还要吸取国外媒体的成功经验,尤其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经验。在外宣决策层面应当确立建立起内外有别的对外宣传机制,中央电视台应该进一步明确在对外传播格局中的定位、以非常手段打开局面、疏导对外传播领域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金强[10](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认为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二、欢迎订阅2001年《丝绸经济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欢迎订阅2001年《丝绸经济信息》(论文提纲范文)
(1)文明交往视阈下的布哈拉汗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重难点 |
五、文明交往与中亚近代文明史的特点 |
第一章 布哈拉汗国的文明交往变迁史 |
第一节 乌兹别克人的南迁与昔班尼王朝的建立 |
一、乌兹别克人南下与帖木儿王朝衰败 |
二、汗国的创立与前期统治 |
三、阿布杜拉二世统治的兴盛 |
第二节 扎尼王朝的统治与战争交往 |
一、王朝建立与伊玛姆库利的统治 |
二、阿布杜拉齐兹汗与汗国分裂 |
三、乌拜杜拉汗统治与部落贵族间斗争 |
四、王朝衰微与纳迪尔沙入侵 |
第三节 曼格特王朝与俄国保护国的形成 |
一、曼格特部落与新政权的稳固 |
二、沙赫穆拉德时期的繁荣与19 世纪初的汗国 |
三、纳斯鲁拉强化集权与对外征战 |
四、1868 年俄国占领与统治 |
五、1917—1920 年汗国历史的终结 |
小结 |
第二章 布哈拉汗国制度文明交往的特点及演变 |
第一节 政治军事制度的特点 |
一、汗位继承与分封制 |
二、帖木儿帝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延续 |
三、宗教阶层的显着地位 |
四、俄国政治代办处的设置 |
五、军事管理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变化 |
一、伊斯兰教法和部落习惯法并行适用 |
二、伊斯兰国家司法体系的地方化 |
三、俄国统治后的司法改革 |
第三节 经济制度的演变 |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
二、赋役制度的完善 |
三、货币政策的变化 |
四、水资源管理体系的改善 |
五、经济自主权的丧失 |
小结 |
第三章 布哈拉汗国物质文明交往的曲折性和进步性 |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变革的主要动因 |
一、乌兹别克人与河中居民的广泛交往 |
二、政权稳固问题与统治者政策变化 |
三、俄国统治与工业文明的冲击 |
第二节 农业经济的转型 |
一、生态环境与农业发展 |
二、传统发达的农耕业 |
三、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
四、棉花种植业的兴衰 |
第三节 工商业及贸易的发展 |
一、手工业的兴衰 |
二、贸易发展的多元化 |
三、资本输入与俄国企业的建立 |
第四节 社会生活的变化 |
一、人口分布与游牧民定居 |
二、城市发展与市民阶层壮大 |
三、社会分层与民众暴动频繁 |
四、俄国移民的到来及其影响 |
五、交通和医疗条件的改善 |
小结 |
第四章 布哈拉汗国多元宗教文化的融会与变迁 |
第一节 汗国伊斯兰文化的特点 |
一、苏非主义的地域性 |
二、文化发展的宗教属性 |
三、地区教育中心地位的确立 |
第二节 多元文化的变迁 |
一、建筑步入衰微 |
二、文学转向现实题材 |
三、艺术趋向本土化 |
四、多语言融合与借用 |
第三节 俄国对汗国宗教文化转型的影响 |
一、斯拉夫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
二、知识分子与社会政治觉醒 |
三、社会改革新思潮与扎吉德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布哈拉汗国对外交往的背景和进程 |
第一节 对外交往的背景 |
第二节 与俄国关系的演变 |
一、政治往来与外交关系变化 |
二、贸易关系的实质性转变 |
三、俄国征服中亚的背景和原因 |
第三节 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的广泛交往 |
一、与周边汗国的领土争夺与经贸往来 |
二、与波斯的战争交往和文化融合 |
三、与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 |
四、与奥斯曼帝国的和平交往与宗教联系 |
小结 |
结语 |
一、布哈拉汗国历史演变的主要因素 |
二、布哈拉汗国对中亚文明交往产生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地图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冷战后土耳其的中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不足 |
第一章 身份的形成及土耳其外交政策的发展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外交政策 |
一、外交政策 |
二、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政策分析 |
三、身份视角下的外交政策 |
第二节 土耳其外交政策的原则及演变 |
一、凯末尔时期的和平外交原则 |
二、冷战时期土耳其亲西方的外交原则 |
三、冷战后土耳其积极、独立的外交原则 |
第三节 土耳其地区外交政策与总体外交政策的关系 |
一、从属于总体政策的地区政策 |
二、依托于地区政策的总体政策 |
三、土耳其中亚外交政策的特性 |
小结 |
第二章 厄扎尔时期土耳其的中亚政策 |
第一节 厄扎尔时期土耳其中亚政策形成的背景 |
一、苏联解体与土耳其面临的机遇 |
二、土耳其国内在中亚政策上的共识 |
第二节 厄扎尔时期土耳其中亚政策的重点 |
一、以突厥语国家首脑峰会领导中亚国家 |
二、通过援助展示领导中亚的实力 |
三、以文化外交增强土耳其对中亚的吸引力 |
第三节 对厄扎尔时期土耳其中亚政策的评价 |
一、中亚国家拒绝土耳其的“领导”身份 |
二、土耳其中亚政策泛突厥主义色彩浓厚 |
三、土耳其对中亚文化外交背后政治意图明显 |
小结 |
第三章 联合政府时期土耳其的中亚政策 |
第一节 联合政府时期土耳其中亚政策形成的背景 |
一、俄罗斯对中亚政策及美俄关系的转变 |
二、土耳其政治经济动荡不安 |
第二节 联合政府时期土耳其中亚政策的重点 |
一、利用峰会机制争取中亚国家支持其“桥梁”身份 |
二、构筑中亚-欧洲之间的能源之桥 |
三、以对外办学搭建“文化之桥” |
四、以援助推动中亚融入西方体系 |
第三节 联合政府时期土耳其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关系 |
一、土耳其与乌兹别克斯坦关系的曲折发展 |
二、土耳其与哈萨克斯坦的全面合作 |
三、土耳其与吉尔吉斯斯坦的教育合作 |
四、土耳其与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合作 |
五、土耳其与塔吉克斯坦关系的缓慢发展 |
第四节 对联合政府时期土耳其中亚政策的评价 |
一、中亚国家对土耳其“政冷经热” |
二、“能源走廊”目标基本实现 |
三、文化外交成败参半 |
小结 |
第四章 正义与发展党以来土耳其的中亚政策 |
第一节 正发党以来土耳其中亚政策形成的背景 |
一、“9·11”事件后中亚力量对比的变化 |
二、土耳其政治经济稳定发展 |
第二节 正发党以来土耳其中亚政策的重点 |
一、以“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增强制度化合作 |
二、借助枢纽优势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
三、以援助增进政治与经济合作 |
四、加大对中亚的投资规模 |
五、加强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安全合作 |
第三节 土耳其与中亚国家双边关系的层次 |
一、土耳其中亚外交政策的重点对象国 |
二、土耳其在中亚的争取对象国 |
三、土耳其中亚外交政策的边缘国家 |
第四节 正发党以来土耳其中亚政策的效果 |
一、中亚国家积极回应土耳其政策 |
二、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影响逐渐扩大 |
三、土耳其与中亚国家经贸易发展迅速 |
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土耳其中亚政策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俄罗斯对土耳其中亚政策的影响 |
一、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和政策 |
二、冷战后土耳其与俄罗斯关系的演变 |
三、俄罗斯对土耳其中亚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美、俄博弈对土耳其中亚政策的影响 |
一、美国在中亚的利益及战略 |
二、美、俄中亚博弈的主要领域 |
三、美、俄博弈对土耳其中亚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伊朗对土耳其中亚政策的影响 |
一、伊朗在中亚的利益及战略目标 |
二、伊朗与土耳其在中亚的关系 |
三、伊朗对土耳其中亚政策的影响 |
第四节 中亚国家多元平衡的外交倾向 |
一、中亚国家间的争端 |
二、中亚国家的多元平衡外交政策 |
第五节 土耳其自身的局限 |
一、土耳其综合国力的限制 |
二、土耳其官僚政治和利益集团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土耳其中亚政策的特点、趋势及影响 |
一、土耳其中亚政策的特点 |
二、土耳其中亚政策的发展趋势 |
三、土耳其中亚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参与科研项目 |
3.访学交流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主要经历 |
(3)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
1.4.1 研究重点 |
1.4.2 创新之处 |
1.5 主要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内容分析法 |
第2章 先人理念:中国仁和的进阶之程 |
2.1 从部落天下到家天下的融合选择 |
2.1.1 炎、黄、蚩尤的“三国”融合 |
2.1.2 禅让故事里的权力公正 |
2.1.3 夏、商、周的整体世界观 |
2.2 汉朝的均势“和”策略 |
2.2.1 汉匈一家的“和”理念 |
2.2.2 汉匈共处的“和”策略 |
2.2.3 汉匈相争的“有利均势”战 |
2.3 唐代:夷狄一体的开放格局 |
2.3.1 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格局 |
2.3.2 广迎宾朋的社会实体格局 |
2.3.3 多元融合的灿烂文化成果 |
2.4 全球变局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
2.4.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提出 |
2.4.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他山之石:佛教与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 |
3.1 “理解他者的理解”:传播之环境适应 |
3.1.1 方法:分寸感与“理解他者的理解” |
3.1.2 把握两国关系,规避可能风险 |
3.1.3 理解传播体制,处好公共关系 |
3.2 个人传经与组织布道:传播之主体设定 |
3.2.1 弱化组织色彩,淡化文化领导权之争 |
3.2.2 树立精英形象,寻求身份认同 |
3.3 求同存异,文明互鉴:传播之内容把关 |
3.3.1 精神求同,“适应”传教 |
3.3.2 内容求轻,形式生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实压力:国际舆论与中国民间舆论的双重误读 |
4.1 民间意识与国家理念的错位 |
4.1.1 从2020新冠肺炎疫情看国际舆论对民间舆论的利用 |
4.1.2 官方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舆论引导 |
4.1.3 民间舆论场对“中国为世界抗疫作贡献”的意义消解 |
4.1.4 常识缺乏下的错位与误读 |
4.2 西方对中国的误读 |
4.2.1 远方的乌托邦 |
4.2.2 愚昧的中国 |
4.2.3 黄祸论 |
4.2.4 中国崩溃论 |
4.2.5 中国威胁论 |
4.3 被掩敝的国际公共关系 |
4.3.1 跨文化传播研究中传受双方母国关系的缺席 |
4.3.2 传播模式对传受双方母国关系模式的忽略 |
4.3.3 传受双方母国关系被掩蔽的原因探究 |
4.3.4 对外文化传播主体的公民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变局中的中国文化对外“轻传播”策略 |
5.1 “轻传播”的概念探析 |
5.2 路径选择:万物自生听的网络社交媒体 |
5.2.1 技术基础:“沉浸”泛在的网络信号覆盖 |
5.2.2 渠道平台:内容、服务、账号的多维信息超市 |
5.2.3 范围特征:人内、人际、组织、大众、国际的组合传播 |
5.3 实践创新:“轻传播”的效果四律 |
5.3.1 注重关注度 |
5.3.2 彰显独特性 |
5.3.3 扩大接触面 |
5.3.4 铺陈情感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5)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乌旅游合作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区域旅游合作的文献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国际旅游合作的文献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中乌旅游合作的文献 |
第四节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乌旅游合作概述 |
第一节 中乌旅游合作的条件 |
第二节 中乌旅游合作的历程 |
第三节 中乌旅游合作的现状 |
第四章 中乌旅游合作潜力研究和分析 |
第一节 中乌旅游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乌旅游合作潜力函询问卷设计和调查分析 |
第三节 乌克兰和中国旅游业合作潜力分析 |
第四节 中乌旅游合作潜力的合作范围 |
第五章 中乌旅游合作潜力和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中乌旅游合作潜力研究的结论 |
第二节 构建中乌特色国际旅游合作新机制 |
第三节 提升中乌合作开放度,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
第四节 完善政府合作沟通机制,规范旅游运营程序 |
第五节 加强旅游企业专业人员培训合作,提高旅游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 |
第六节 打造特色旅游和品牌化经营合作 |
结语 |
第一节 中乌旅游合作发展的愿景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北朝至隋唐时期粟特音乐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粟特民族界定 |
第一节 何为粟特民族 |
一、粟特地理位置特征分析 |
二、粟特人物形象判定 |
第二节 粟特音乐流行中原的社会背景及粟特人来华原因 |
一、粟特音乐流行中原的社会背景 |
二、粟特人来华原因及其社会地位 |
小结 |
第二章 存见资料中的粟特乐人 |
第一节 历史上着名的粟特乐人 |
一、曹国乐人 |
二、康国乐人 |
三、米国乐人 |
四、何国歌唱家 |
五、安国乐人 |
六、洛阳地区发现的粟特乐人曹乾琳墓志铭 |
小结 |
第三章 粟特乐器组合 |
第一节 粟特地区考古发现的乐器 |
第二节 文献记载中的粟特乐器 |
第三节 考古图像资料中的粟特乐器 |
小结 |
第四章 粟特乐舞之形态探析 |
第一节 胡腾舞 |
第二节 胡旋舞的来源与流传 |
第三节 柘枝舞 |
第四节 泼寒胡戏的起源及入华时间再考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新移民时期以来法国华文传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对象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一章 法国华文传媒的历史演进 |
一、法国华文报刊的诞生 |
二、一战时期法国华文报刊的繁荣 |
(一) 以华工和留学生为读者对象 |
(二) 以政党为依托创办的政治刊物 |
三、抗日战争时期法国华文报刊的转变 |
四、二战后到70年代末法国华文报刊的沉寂 |
小结 |
第二章 80年代以来法国华文传媒空前繁荣 |
一、新移民与法国华文传媒 |
二、法国主要华文传媒的现状 |
(一) 纸质传媒继续发展 |
(二) 电子传媒异军突起 |
三、80年代以来法国华文传媒的主要特征 |
(一) 百花争妍,竞争激烈 |
(二) 中法双语华文传媒增多 |
(三) 华文报刊“大陆化” |
(四) 经营方式多元化 |
(五) 收入以广告收入为主 |
(六) 走上媒介融合之路 |
(七) 受众和报道内容范围扩大 |
小结 |
第三章 法国华文传媒的主要功能 |
一、帮助华侨华人融入法国社会 |
(一) 担当生活向导 |
(二) 为华侨华人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 |
二、维护华侨华人和祖(籍)国合法权益 |
(一) 报道不平事,为华侨华人发声 |
(二) 建言献策,反映华侨华人诉求 |
三、鼓励法国华人参政议政 |
四、改善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
(一) 倡导“入乡随俗”,提升自身形象 |
(二) 客观介绍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促进法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 |
(三) 与主流媒体合作,提升在主流社会的话语权 |
五、传播中华文化,架起华侨华人、法国与中国之间的桥梁 |
(一) 增强侨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
(二) 促进中法两国的沟通与交流 |
小结 |
第四章 对法国华文传媒的思考 |
一、法国华文传媒发展的经验总结——以欧洲时报为例 |
(一) 始终坚持为华侨华人服务的理念 |
(二) 注重与同行交流合作,整合资源 |
(三) 经营方式网络化、集团化、跨国化 |
二、法国华文传媒发展前景展望 |
(一) 外部发展环境良好 |
(二) 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 |
(三) 新闻人才专业化 |
(四) 经营管理集团化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1.1.1 学术价值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现有研究状况的不足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2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历史与背景 |
2.1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基本状况 |
2.1.1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定义 |
2.1.2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发展脉络 |
2.2 新中国对外宣传历史概述 |
2.2.1 新中国对外宣传史的阶段划分 |
2.2.2 新中国前四十年对外宣传的主线与媒介 |
2.2.3 1949年-1989年中国外宣史概览 |
3 电视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战场(1989-1992) |
3.1 1989 年以后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 |
3.2 中国对外宣传反思与调整 |
3.2.1 中国对外宣传暴露出的问题 |
3.2.2 1990年前后中西电视传播能力对比 |
3.2.3 1989年后中国对外宣传观念的进步 |
3.3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创办 |
3.4 小结 |
4 从“以我为主”到“受众为重”(1992-2002) |
4.1 1992 年-2002年国际形势的变化 |
4.1.1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 |
4.1.2 1992年之后中国的国际环境 |
4.2 变化的形势下外宣观念的不断调整 |
4.2.1 1992-1997:“回击”——针对国外媒体舆论攻势进行反击 |
4.2.2 1998-2000:“专业化”——节目制作精良化 |
4.2.3 2000-2002:“说明”——介绍真实的中国 |
4.3 小结 |
5 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2003-2012) |
5.1 2003-2012 年对外宣传的背景 |
5.1.1 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 |
5.1.2 中国的民族文化自觉 |
5.3 新形势下的对外传播方式转变 |
5.3.1 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 |
5.3.2 “主动传播”的两条线索 |
5.4 中央电视台对外传播的实践 |
5.4.1 “传播力”:建设具有强大传播能力的对外媒体 |
5.4.2 “软实力”:重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
5.5 小结 |
6 建构全新话语体系的尝试(2013年至今) |
6.1 政治形势与政治需求的变化 |
6.1.1 当下国际政治环境 |
6.1.2 中国全球经济地位的变化 |
6.1.3 中国对旧体系的“突围” |
6.2 对外传播新需求 |
6.2.1 西方话语体系下中国对外传播的窘境 |
6.2.2 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改善 |
6.2.3 建立与中国政治经济地位相匹配的话语体系 |
6.3 建构全新话语体系的尝试 |
6.3.1 建构话语体系的理论规划 |
6.3.2 话语权建构在对外传播实践中的体现 |
6.4 小结 |
7 对外传播观念与实践的展望 |
7.1 何为话语权建构 |
7.2 如何进行话语权建构—我者与他者之间 |
7.2.1 “我者”—融入抑或同化? |
7.2.2 “他者”—妖魔抑或彼岸 |
7.2.3 “我者”与“他者”之间 |
7.3 当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面临的问题 |
7.3.1 对内传播规则约束对外传播 |
7.3.2 海外受众心中的“中国形象”早已定形 |
7.3.3 最大的障碍:异化的民族主义思潮 |
7.4 “今日俄罗斯”崛起的经验与启示 |
7.5 未来电视对外传播的展望 |
8 结语 |
附录: 当事人口述资料七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
2.1 传播主体分析 |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
2.3 微观控制分析 |
2.3.1 表达控制分析 |
2.3.2 屏蔽控制分析 |
2.4 宏观控制分析 |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
4.1.1 外媒渠道分析 |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四、欢迎订阅2001年《丝绸经济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 [1]文明交往视阈下的布哈拉汗国研究[D]. 康丽娜. 西北大学, 2021(12)
- [2]冷战后土耳其的中亚政策研究[D]. 杨张锋. 西北大学, 2021
- [3]以史为鉴: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选择与实践创新[D]. 许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6)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
- [6]“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乌旅游合作潜力研究[D]. Olena Shyian(奥莲娜·夕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7]北朝至隋唐时期粟特音乐探究[D]. 姜利媛. 天津音乐学院, 2020(08)
- [8]新移民时期以来法国华文传媒研究[D]. 邹旋.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D]. 田忠卿.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