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替伪麻缓释片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赖文诗[1](2016)在《STVNa/STV-1新型口服给药系统的制备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大量文献证明STV-1具有多种显着的生物活性,但其为难溶于水的药物,不易被机体吸收,体内半衰期较短,因而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近年来药物缓释技术的发展为增加STV-1溶解度、延长其体内滞留时间提供了可行性条件,因而本研究设计将该水溶性较高的异甜菊醇钠STVNa制备成骨架型缓释片和普通片以及设计将水溶性差的STV-1制备成聚合物胶束,并对上述两种片剂作体内外评价以及对上述聚合物胶束制剂作体外评价。具体内容如下:本研究制备STVNa普通片和缓释片,其外观、硬度和脆碎度均符合要求。比较两种制剂的体外释药特性得出STVNa缓释片具有明显的体外缓释作用。STVNa缓释片体外释药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其体外释放特性符合Higuichi模型。另外,Ritger-Peppas模型拟合结果说明该缓释片释药方式为非Fick’s扩散,属于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本研究建立了犬体内STV-1定量分析的UPLC-MS/MS方法,本方法快速灵敏,选择性良好,准确度和精密度合格,定量下限为2.000 ng/mL,犬血浆中的STV-1在2.0001000 n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STV-1与IS的回收率结果精密和可重现。将上述建立好的定量分析方法应用到犬口服STVNa普通片和缓释片后的血样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测得的血药浓度经二房室模型拟合,结果显示STVNa缓释片的Cmax与普通片的Cmax相比明显降低,且缓释片可以在8小时内维持较稳定的血药浓度;半衰期T1/2延长约94%;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t相近;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2.9%;体内停留的时间分别为6.96±2.5 h和9.66±1.1 h。由此,可从一定程度上说明缓释片缓慢释放STVNa,可延长其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粒径较小且均匀、稳定性较好、体外有明显缓释作用的STV-1胶束。考察了不同投料比对药剂学特性的影响,得到STV-1与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的最佳投料比在50 wt.%至80 wt.%之间。STV-1混悬液和STV-1胶束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说明胶束不仅可起到长效缓释的作用,还可提高STV-1在释放介质中的溶解度。STV-1胶束体外释药曲线拟合结果表明在一定释放时间内应用First-order模型将STV-1胶束的体外释放特性拟合程度较好,释药方式为Fick’s扩散,属于通过浓度梯度扩散机制释放药物。
张金花[2](2016)在《三拗缓释给药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将治疗哮喘的经典名方“三拗汤”研制成一种缓释给药系统,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给药次数,增加患者服药的顺应性,减少毒副作用。方法:(1)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复方共煎和单味药分煎进行对比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不同提取溶剂对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以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2)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技术精制三拗汤水提液,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大孔树脂种类(D-101、HPD 100、HPD 300、AB-8、XAD-7、ADS-17、HPD 500、HPD 600)、树脂柱径高比、上样条件(药液浓度、上样流速和pH值)、杂质洗脱条件(洗脱溶剂种类和用量、洗脱流速)、有效成分洗脱条件(洗脱溶剂种类和用量、洗脱流速)等工艺参数进行优选。(3)以薄层鉴别方法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主建立三拗汤精制中间体的质量标准,对精制中间体开展理化性质和药动学研究,搞清楚中间体中主要活性成分在动物体内的半衰期等药动学基本参数,为三拗缓释片的设计与制备打下基础。(4)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三拗缓释片的制剂处方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颗粒制备和压片方法等制剂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优选。(5)采用TLC法对三拗缓释片中的麻黄、甘草和苦杏仁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三拗缓释片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甘草酸和苦杏仁苷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采用体外释放度试验评价三拗缓释片的缓释性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拗缓释片的质量标准。(6)采用高温试验、高湿试验、光照试验以及加速试验的方法对三拗缓释片进行初步稳定性研究。结果:(1)提取方式对麻黄碱等四种指标成分的提取率有较大影响,其中麻黄碱和甘草酸的提取转移率在复方共煎中大于其分煎液,而伪麻黄碱的提取转移率则在麻黄与苦杏仁配伍中最高,苦杏仁苷的提取转移率在麻黄与苦杏仁配伍中最高。综合考虑,本制剂提取方式为以水为溶媒复方共提。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次数对麻黄碱等四种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具有显着性意义,而提取时间和加水量对提取率的影响无显着性意义,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是A2B1C3,即加十倍量水煎煮三次,每次一小时。(2)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HPD 300大孔树脂对三拗缓释片中的4种有效成分的吸附率和解析率均较佳。最佳的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参数为:每毫升树脂吸附1.67 g生药,树脂柱径高比1:7,上样液质量浓度为生药0.6 g/mL,上样体积流量4.0 BV/h,2BV去离子水洗涤,70%乙醇溶液洗脱,洗脱体积流量4.0 BV/h,洗脱量5 BV。(3)三拗汤精制中间体的大鼠灌胃给药药动学结果表明:盐酸麻黄碱与盐酸伪麻黄碱的AUC(0-t)分别为746.03和415.634;MRT(0-t)平均驻留时间分别为 138.066 和 115.355 min;Cmax 分别为 5.564 和 3.898 mg/L,t1/2 分别为110.93和83.189 min。由于盐酸麻黄碱半衰期接近2 h,盐酸伪麻黄碱接近1.5 h,为避免频繁给药,将三拗汤制成缓释给药系统是可行的合理的。(4)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优选出三拗缓释片的最佳制剂处方为:HPMCK4M 160 mg,MCC 90 mg,主药 250 mg,硬脂酸镁1%。最佳的成型工艺条件为:按处方量称取中间体及辅料,过100目筛,采用等量递增法使之充分混合均匀,用无水乙醇溶液制软材,过24目筛,制粒;在60℃烘箱中干燥,颗粒过24目筛整粒,加入1%硬脂酸镁,混匀,用直径1mm浅凹冲模于单冲压片机上压片,控制片重为0.50g/片。(5)建立了三拗缓释片中麻黄、杏仁和甘草的薄层鉴别方法,建立了 HPLC法同时测定三拗缓释片中麻黄碱等四种有效成分的含量。三拗缓释片中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和甘草酸的含量分别为2.00%、1.41%、6.68%和4.95%。体外释放度研究结果表明:2小时累积释药25%,6小时累积60%,12小时累积释药90%以上,说明其释药无突释现象且具有明显缓释特性。其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机制是药物扩散和溶蚀作用共同调节。(6)采用高温试验、高湿试验、光照试验以及加速试验的方法对三拗缓释片进行初步稳定性研究,发现三拗缓释片性质基本稳定,在选择包装时需要选择避免吸潮的材料且要密封保存。结论:三拗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是科学合理可行的。
李润萍[3](2012)在《喘平缓释制剂体外释药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喘平缓释片为模型药,阐述喘平缓释制剂体外释药机制,预测药物释放,为中药缓释制剂的处方设计与优化提供实验依据与理论基础。方法对9种不同缓释材料制备的喘平缓释片进行体外释放度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Ritger-Peppas释药模型拟合,测定体外释药过程中的溶胀率与溶蚀度,同时采用体视显微镜、质构仪,激光粒度仪等分别测定其凝胶层与浸润层厚度,凝胶强度及其溶出介质中脱落颗粒的变化,综合所有实验结果对喘平缓释片体外释药机制进行阐述。结果①9种喘平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研究显示,喘平缓释片4的体外释放6.0h时累积释放度达95%以上,喘平缓释片3或喘平缓释片9的体外释放12.0h时累积释放度仅达85%左右,其余缓释片的体外释放12.0h时累积释放度均达90%以上。Ritger-Peppas释药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除喘平缓释片4以外,其余缓释片的R2值均接近1,拟合结果较理想。②9种喘平缓释片体外释放4.0h或6.0h前其体外释放度与溶胀率成正比关系,4.0h或6.0h之后成反比关系,且12.0h时的累积溶蚀量均小于50%。③通过体式显微镜观察发现9种喘平缓释片中喘平缓释片6的内部浸润层不明显,其余缓释片均有较明显的三层界面(凝胶层-浸润层-玻璃核心),其体外释药过程中凝胶层与浸润层厚度变化呈现一定规律。④9种喘平缓释片中凝胶强度大小为喘平缓释片6>喘平缓释片3>喘平缓释片1>喘平缓释片2>喘平缓释片4>喘平缓释片9>喘平缓释片8>喘平缓释片7>喘平缓释片5,喘平缓释片4在1.0至2.0h,喘平缓释片5与喘平缓释片9在2.0至6.0h,喘平缓释片6在1.0至2.0h,4.0至6.0h,喘平缓释片7与喘平缓释片8在2.0至4.0h时的凝胶强度维持在一定值。⑤9种喘平缓释片中喘平缓释片4的脱落颗粒粒径大于其他缓释片;喘平缓释片1、2、3的整个体外释药过程中产生的脱落颗粒的粒径均小于喘平缓释片5、6、7、8、9;喘平缓释片5、6的脱落颗粒的粒径整体大于喘平缓释片7、8、9;喘平缓释片9在体外释药过程中产生的脱落颗粒总量中90%的颗粒的粒径小于喘平缓释片7、8。结论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喘平缓释片6、7中三个指标成分均实现了均衡释放,达到较理想的缓释效果。初步描述9种喘平缓释片(除喘平缓释片4以外)的体外释药机制为非Fick扩散,即药物扩散与骨架溶蚀协同作用。同时研究9种喘平缓释片的溶胀率与溶蚀度,凝胶层与浸润层厚度,凝胶强度大小,溶出介质中脱落颗粒的变化发现喘平缓释片体外释药过程中存在溶散、溶胀与溶蚀作用,其体外释药机制的核心是凝胶层厚度及凝胶强度的变化。9种喘平缓释片中(除喘平缓释片4以外)药物能够缓慢释放是通过控制体外释药过程中形成的凝胶层厚度与凝胶强度的变化来实现的。研究发现喘平缓释片1、2、3中药物的释放受脱落颗粒的影响较小,其余均受到脱落颗粒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喘平缓释制剂体外释药机制受缓释材料的种类与性质影响较大,可考虑使用不同缓释材料调节凝胶层厚度及凝胶强度来控制药物的释放,从而预测药物的释放,为中药缓释制剂的处方设计与优化提供实验依据。
陈丽华,徐德生,冯怡[4](2008)在《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介绍缓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使其能更好地模拟体内状态,得到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对最近的国内外文献中有关缓控释制剂的体内评价、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体外评价方法的建立对中药缓控释给药制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腊虎,陈唯真,于宝珠,陈立亚,赵慧芳,王子兰,刘小帅[5](2007)在《溶出度近年发表的部分文章摘要》文中研究说明标题:齐墩果酸滴丸的制备及其体外溶出度研究着者:唐芳;杨绍华;刘家稳;冯裕;李焕德着者单位: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剂科410011
张涛,余春梅,蒲道俊,陈兰,邓履红[6](2006)在《萘普伪麻双层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行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制备萘普伪麻双层缓释片并研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采用固体分散技术,以羟丙甲纤维素为缓释骨架,二次压片制备萘普伪麻双层缓释片;并考察盐酸伪麻黄碱释放度的影响因素和释药特性。结果制备的萘普伪麻双层缓释片,萘普生钠在0·5h的溶出量大于85%,盐酸伪麻黄碱在0·5h的累积释放百分率20%40%,2h为40%60%,6h为60%80%,8h为70%90%,12h在90%以上。盐酸伪麻黄碱从缓释层释放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制备的萘普伪麻双层缓释片具有明显的速释和缓释作用特征。
郑琴,杨明,朱卫丰,张霄潇,郝伟伟[7](2006)在《中药与化学药(天然药物)复方释药系统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表明复方释药系统是当今医药界的研究热点。化学药(天然药物)复方释药系统主要是根据临床需要,依据各种成分的作用特点设计,以期达到协同或减毒增效的作用。中药复方释药系统一般是以精制的提取物入药,设计成同步释放、均衡释放或pH梯度释放,但这种设计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现代中药复方释药系统应以方剂的配伍为指导原则,从方剂中寻找设计依据,以治疗法则为核心,借鉴化学药复方释药系统的设计思路,运用现代制剂手段构建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现代中药释药系统。
孙晔,陈钟,施钰文,张蕙,陈希[8](2004)在《西替伪麻缓释片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西替伪麻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筛选最佳处方,采用湿法制粒,并制备双层西替伪麻缓释片。建立释放度检测方法,以HPLC法测定盐酸西替利嗪与盐酸伪麻黄碱含量,采用不同方程拟合自制片释放曲线,根据相似因子法计算并比较自制片与进口片的释药行为。结果:用25%HPMC K4M制得缓释片,其释药曲线可用一级方程动力学拟合,相似因子法算得f2为73.64,表明自制片与国外进口片的释药行为相似。结论:HPMC用量为25%时所制西替伪麻缓释片具良好的释药效果。
杨腊虎,赵慧芳,于宝珠,陈立亚,刘小帅[9](2003)在《药物溶出度近年来发表的部分中文文章目录及摘要》文中指出标题:Excel 在溶出度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着者:罗岩着者单位:沈阳药大集琦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10015 中文摘要:本文介绍一种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处理溶出度数据的方法。在中文 MS Windows 环境中,采用中文 MS Excel 软件,
王琳[10](2003)在《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的制备及盐酸非索非那定在大鼠离体小肠吸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盐酸非索非那定(FXD)是H1组胺受体拮抗剂,盐酸伪麻黄碱(PS)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二者合用作用互补,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本文首先考察了FXD的基本理化性质及稳定性,测定结果显示在生理pH条件下,FXD均几乎不溶,原料药对光、热、湿度和氧气均稳定。 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由FXD速释层和PS缓释层组成,以保证快速起效,持续作用。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FXD和PS的含量,用以科学的评价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的质量。速释层以崩解时间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优处方,崩解时间为10s±2s;缓释层以累积释放度为指标,以Aventis公司出品的复方制剂Allegra-D为标准,利用相似因子法进行体外释放度的相似性评价,进行了缓释层的处方筛选,最优处方相似因子为89.2。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制备了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并制定了该缓释片的质量标准。通过经验式对释放度曲线的拟和,探讨了缓释片的释药机理为扩散和溶蚀协同作用,并以扩散机制为主。 初步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制剂对光、热、湿度等均较稳定,含量、释放度均无明显变化。 建立了UV-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llegra-D为参比制剂,进行了家犬的体内药动学研究。药动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FXD在自制片中与对照片中的Tmax分别为2.7±0.8h、2.5±0.38h;Cmax分别为603.7±75.8ng/mL、529.2±93.0ng/mL;AUC(0-1)分别为2926.0±227.1ng ·h/ml、2704.5±452.3ng·h/ml;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9.7%。沈m药科人学响I: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PS在自制片与对照片中 Tm。分别为 7.7土 0.82 h、8.7土 1石卜 Cm。分别为55.9土153.In针mL、506.2土119.4*旷mL;AUC(。;)分别为7349.9士m92.6 ng十/ml、866O对士2889.4*g十加: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3%,体内外十关性系数分别为0.9609、0.9679。 通过外翻肠囊法实验,研究了FXD在大鼠离体小肠的吸收机制。结果显示,除被动扩散以外,主动转运蛋白P一糖蛋白o唱p)和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P)也同时参与了 FXD在小肠的吸收,加入 P一糖蛋白抑制剂(地高辛和盐酸维拉帕米)后,可以增加 FXD从小肠粘膜端k端响浆膜端旧端)的累积吸收量;加入 OATP抑制剂(阿跌美辛和双氯芬酸钠)后,FXD从小肠粘膜端(A端)向浆膜端旧端)的累积吸收量减少。
二、西替伪麻缓释片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替伪麻缓释片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STVNa/STV-1新型口服给药系统的制备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 STV-1 |
1.1 甜菊苷、甜菊醇及STV-1 |
1.2 STV-1 的药理作用 |
2. 缓释制剂 |
2.1 常见缓释制剂的剂型及特点 |
2.1.1 骨架型制剂 |
2.1.2 渗透泵型制剂 |
2.1.3 膜控型制剂 |
2.1.4 缓释固体分散体 |
2.1.5 缓释环糊精包合物 |
2.2 纳米缓释制剂的剂型及特点 |
2.2.1 胶束 |
2.2.2 脂质体 |
2.2.3 固体脂质纳米粒 |
2.3 缓释制剂的质量评价 |
3.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3.3 创新性 |
第二章 STVNA普通片和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
引言 |
1. 实验仪器、药品、试剂与材料 |
2. 处方前研究 |
2.1 STVNa的基本理化性质 |
2.2 STVNa的平衡溶解度 |
3. STVNa普通片和缓释片的制备及基本性状 |
3.1 STVNa普通片和缓释片主药剂量的确定 |
3.2 STVNa普通片的制备及基本性状 |
3.3 STVNa缓释片的制备及基本性状 |
4. STVNa普通片和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 |
4.1 STVNa普通片释放度测定方法 |
4.2 STVNa缓释片释放度测定方法 |
5. STVNa普通片和缓释片释放度测定 |
5.1 色谱条件 |
5.2 STVNa普通片与缓释片体外释药特性比较 |
6. STVNa缓释片体外释药曲线拟合与释药机理 |
6.1 体外曲线拟合 |
6.2 释药机理 |
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TVNA普通片和缓释片体内释药研究 |
引言 |
1. 实验仪器、药品与试剂 |
2. STV-1 体内分析方法建立 |
2.1 检测条件 |
2.1.1 色谱条件 |
2.1.2 质谱条件 |
2.2 标准溶液制备 |
2.2.1 STV-1 储备液的配制 |
2.2.2 STV-1 工作液的配制 |
2.2.3 IS储备液的配制 |
2.2.4 IS工作液的配制 |
2.3 标准曲线样品与质控样品制备 |
2.4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
2.5 方法选择性 |
2.6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2.7 提取回收率 |
2.8 定量下限 |
2.9 准确度与精密度 |
3. STVNa普通片和缓释片比格犬体内释药研究 |
3.1 体内释药研究实验方案 |
3.1.1 实验制剂 |
3.1.2 实验动物 |
3.1.3 给药与样品采集方案 |
3.2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3.2.1 口服普通片测定结果 |
3.2.2 口服缓释片测定结果 |
3.3 药物动力学参数拟合与生物利用度比较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TV-1 胶束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
引言 |
1. 实验仪器、药品、材料与试剂 |
2. STV-1 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
2.1 基本理化性质 |
2.2 平衡溶解度 |
2.3 检测限和定量限 |
2.4 STV-1 胶束的制备与外观及稳定性观察 |
2.5 STV-1 胶束的表征 |
2.5.1 STV-1 胶束的粒径、Zeta电位测定 |
2.5.2 STV-1 胶束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测定 |
2.6 考察不同投料比对STV-1 胶束的药剂学特性和外观及稳定性的影响 |
3. STV-1 胶束的体外释药研究 |
3.1 检测条件 |
3.1.1 色谱条件 |
3.1.2 质谱条件 |
3.2 标准溶液制备 |
3.2.1 STV-1 储备液的配制 |
3.2.2 STV-1 工作液的配制 |
3.2.3 IS储备液的配制 |
3.2.4 IS工作液的配制 |
3.3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3.4 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
3.5 STV-1 混悬液和STV-1 胶束的体外释放度测定 |
3.5.1 STV-1 混悬液释放度测定方法 |
3.5.2 STV-1 胶束释放度测定方法 |
3.6 STV-1 混悬液和STV-1 胶束的体外释药特性比较 |
3.7 STV-1 胶束体外释药曲线拟合与释药机理 |
3.7.1 体外曲线拟合 |
3.7.2 释药机理 |
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三拗缓释给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支气管哮喘研究进展 |
1.1 缓解支气管哮喘药物 |
1.2 控制和预防哮喘发作药物 |
2. 三拗汤中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1 麻黄化学成分研究 |
2.2 苦杏仁化学成分研究 |
2.3 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
3.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
4. 缓控释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4.1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现状 |
4.2 中药缓控释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6. 本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三拗汤的提取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和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 提取方式的考察 |
2.3 提取溶剂的考察 |
2.4 正交试验设计 |
3. 小结 |
第三章 大孔吸附树脂对三拗汤纯化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筛选 |
2.2 HPD 300大孔树脂泄漏曲线的绘制及上样量的确定 |
2.3 径高比考察 |
2.4 上样液三拗汤质量浓度考察 |
2.5 上样流速考察 |
2.6 洗脱剂浓度考察 |
2.7 洗脱流速考察 |
2.8 洗脱剂用量考察 |
2.9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的确定与验证 |
3. 小结 |
第四章 三拗汤精制中间体的药动学研究 |
1. 仪器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测定条件 |
2.2 样品采集、处理 |
2.3 药代动力学研究 |
3. 小结 |
第五章 三拗缓释片制备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三拗缓释片成型工艺研究 |
2.2 三拗缓释片处方筛选与制备工艺研究 |
2.3 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
3. 小结 |
第六章 三拗缓释片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中间体质量标准研究 |
2.2 三拗缓释片质量标准研究 |
3. 小结 |
第七章 三拗缓释片稳定性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高温试验 |
2.2 高湿试验 |
2.3 光照试验 |
2.4 加速稳定性研究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喘平缓释制剂体外释药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中药缓释制剂研究现状 |
1.1 中药缓释制剂成型技术的发展 |
1.2 中药缓释制剂的制剂类型 |
2 药用缓释辅料研究现状 |
2.1 水凝胶(Hydrogel) |
2.2 生物降解聚合物 |
2.3 离子交换树脂 |
3 中药缓释制剂体外释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
3.1 体外释放行为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
3.2 骨架片释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
3.3 胃滞留制剂释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
3.4 渗透泵片释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
3.5 包衣缓释制剂释药机制的研究现状 |
4 中药缓释制剂复杂成分的均衡释放 |
5 结语 |
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喘平缓释制剂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测定方法学的建立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制备 |
2.3 波长的选择 |
2.4 专属性实验 |
2.5 线性关系考察 |
2.6 精密度试验 |
2.7 重复性实验 |
2.8 稳定性考察 |
2.9 回收率实验 |
2.10 样品的含量测定 |
3 东莨菪碱含量测定方法学建立 |
3.1 色谱条件 |
3.2 溶液的制备 |
3.3 波长的选择 |
3.4 专属性实验 |
3.5 线性关系考察 |
3.6 精密度试验 |
3.7 重复性实验 |
3.8 稳定性考察 |
3.9 回收率实验 |
3.10 样品的含量测定 |
4 小结 |
第三章 喘平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制备喘平缓释片 |
3 体外释放度研究 |
3.1 6 种喘平缓释片(单一阻滞剂)体外释放研究 |
3.2 3 种喘平缓释片(复合阻滞剂)体外释放度研究 |
4 释药模型考察 |
4.1 6 种喘平缓释片(单一阻滞剂)体外释药模型拟合 |
4.2 3 种喘平缓释片(复合阻滞剂)体外释药模型拟合 |
5 小结 |
第四章 溶胀率与溶蚀度的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溶胀率的研究 |
2.1 6 种喘平缓释片(单一阻滞剂) |
2.2 3 种喘平缓释片(复合阻滞剂) |
3 溶蚀度的研究 |
3.1 6 种喘平缓释片(单一阻滞剂) |
3.2 3 种喘平缓释片(复合阻滞剂) |
4 小结 |
第五章 体式显微镜法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体式显微镜法的研究 |
2.1 样品预处理及其测定 |
2.2 实验结果 |
3 小结 |
第六章 质构仪法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样品处理 |
3 凝胶强度的测定 |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1 6 种喘平缓释片(单一阻滞剂) |
4.2 3 种喘平缓释片(复合阻滞剂) |
5 小结 |
第七章 脱落颗粒的研究 |
1 仪器和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脱落颗粒的研究 |
2.1 样品处理 |
2.2 脱落颗粒的测定 |
3 小结 |
本文结论 |
课题来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体外评价 |
1.1 释放介质的选择 |
1.2 释放度取样时间点 |
1.3 搅拌速度 |
1.4 释药模型的拟合 |
1.5 体外释放百分率-时间的体外释放曲线的相关性 |
2 体内评价 |
2.1 生物利用度 |
2.1.1 药动学评价 |
2.1.2 药效学评价 |
2.1.3 PK-PD模型评价 |
2.2 生物等效性 |
3 体内外相关性 |
3.1 模型依赖方法 |
3.2 统计矩分析法 |
3.3 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的其它方法 |
(10)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的制备及盐酸非索非那定在大鼠离体小肠吸收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试药与仪器 |
第一章 FXD基本理化性质及初步稳定性的考察 |
一、 方法与结果 |
1 紫外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2 FXD在一些溶剂中的溶解度 |
3 pH对平衡溶解度的影响 |
4 含量及pKa测定方法与结果 |
5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6 有关物质检查方法 |
7 原料药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
7.1 光照试验 |
7.2 露置空气试验 |
7.3 高温试验 |
7.4 高湿试验 |
二、 讨论与小结 |
1 讨论 |
2 研究小结 |
第二章 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的制备 |
一、 方法与结果 |
1 分析方法的建立 |
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1.2 色谱条件 |
1.3 系统适用性试验 |
1.4 干扰试验 |
1.5 含量测定方法 |
1.6 释放度及溶解度测定方法 |
2 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速释层的处方筛选 |
2.1 崩解时间测定方法 |
2.2 分散均匀性检查方法 |
2.3 分散片的制备工艺 |
2.4 影响分散片崩解时间的因素的考察 |
2.4.1 不同种类崩解剂L-HPC或CMS-Na的影响 |
2.4.2 崩解剂CMS-Na与MCC混合使用的影响 |
2.4.3 不同种类粘合剂对崩解时间的影响 |
2.4.4 非索非那定分散片的处方设计 |
2.4.5 分散片硬度的影响 |
2.5 处方的确定 |
2.6 普通片与分散片溶出度的比较 |
3 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缓释层的处方筛选 |
3.1 缓释片的制备工艺 |
3.2 释放度数据分析方法 |
3.3 处方的筛选与确定 |
3.4 释放方法与转速对释放度的影响 |
3.5 不同溶出介质对释放度的影响 |
4 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 |
4.1 处方 |
4.2 速释层与缓释层的相互影响 |
4.2.1 缓释层对速释层崩解时间溶出度的影响 |
4.2.2 速释层对缓释层药物释放度的影响 |
5 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的质量考察 |
5.1 释放度均一性及溶出度均一性 |
5.2 工艺重现性 |
5.3 溶出度及释放度标准的制定 |
二、 讨论与小结 |
1 讨论 |
2 小结 |
第三章 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释药机理的探讨与初步稳定性的考察 |
一、 方法与结果 |
1 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释药机理的探讨 |
2 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
2.1 影响因素试验 |
2.1.1 高温试验 |
2.1.2 高湿试验 |
2.1.3 光照试验 |
2.2 加速试验 |
二、 讨论与小结 |
1 讨论 |
2 小结 |
第四章 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的犬体内药动学研究 |
一、 方法与结果 |
1 给药方案及血样采集 |
2 FXD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与结果 |
2.1 FXD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2.3 药动学参数计算 |
2.4 t-检验结果 |
2.5 相对生物利用度 |
3 PS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与结果 |
3.1 PS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3.2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3.3 药动学参数计算 |
3.4 t-检验结果 |
3.5 相对生物利用度 |
3.6 体内外相关性 |
二、 讨论与小结 |
1 讨论 |
2 小结 |
第五章 盐酸非索非那定在大鼠离体小肠吸收机制的研究 |
一、 方法与结果 |
1 实验方法 |
2 实验原理 |
3 肠段的选择 |
4 分析方法的建立 |
5 样品测定方法 |
6 不同浓度FXD的肠吸收情况 |
7 不同浓度的FXD加入地高辛的肠吸收情况 |
8 不同浓度P-糖蛋白抑制剂对FXD肠吸收的影响 |
9 OATP抑制剂对肠吸收的影响 |
二、 讨论与小结 |
1 讨论 |
2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西替伪麻缓释片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STVNa/STV-1新型口服给药系统的制备与评价[D]. 赖文诗.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2]三拗缓释给药系统研究[D]. 张金花.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6)
- [3]喘平缓释制剂体外释药机制的研究[D]. 李润萍. 广东药学院, 2012(12)
- [4]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进展[J]. 陈丽华,徐德生,冯怡. 中国中药杂志, 2008(03)
- [5]溶出度近年发表的部分文章摘要[A]. 杨腊虎,陈唯真,于宝珠,陈立亚,赵慧芳,王子兰,刘小帅. 药物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7
- [6]萘普伪麻双层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行为研究[J]. 张涛,余春梅,蒲道俊,陈兰,邓履红. 中国药学杂志, 2006(23)
- [7]中药与化学药(天然药物)复方释药系统研究现状[A]. 郑琴,杨明,朱卫丰,张霄潇,郝伟伟. 第二届中药现代化新剂型新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6
- [8]西替伪麻缓释片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研究[J]. 孙晔,陈钟,施钰文,张蕙,陈希. 药学进展, 2004(12)
- [9]药物溶出度近年来发表的部分中文文章目录及摘要[A]. 杨腊虎,赵慧芳,于宝珠,陈立亚,刘小帅. 2003年药物分析论坛药物溶出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
- [10]非索伪麻双层缓释片的制备及盐酸非索非那定在大鼠离体小肠吸收机制的研究[D]. 王琳. 沈阳药科大学,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