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对行为绝望鼠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肖[1](2021)在《柴胡—白芍药对及其成分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与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中药复方具有组方复杂(君、臣、佐、使)和作用规律多样(相须、相使、相恶)的特点,疗效确切且无严重副作用,体现了中药的治疗优势。但是怎样阐释中药配伍的科学内涵,用科学界的通用语言表征清楚中药配伍的合理性,却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药对,是中医理论指导下固定的两味或三味药物组合。相比于大复方,药对药味简化,易于阐明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药对本身即为小复方,可反映复方配伍的特殊规律与内在联系,因此常作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的对象。柴胡-白芍系多个疏肝解郁名方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的基础药物。柴胡辛散,疏肝解郁;白芍酸收,养血柔肝,二者散收相合,构成调畅情志复方的核心药对。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对抗抑郁作用确切。然而,柴胡-白芍药对配伍是否具有增效抗抑郁作用?其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是什么?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成分有哪些?其关键成分配伍是否具有协同抗抑郁作用?其协同抗抑郁作用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尚不清楚。目的:(1)明确柴胡-白芍药对是否具有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系统阐明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2)筛选柴胡-白芍药对关键抗抑郁成分,明确该药对关键成分配伍是否具有协同抗抑郁作用;系统阐明该药对关键成分配伍协同抗抑郁机制。方法:(1)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成分、抗抑郁靶点、抗抑郁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揭示柴胡、白芍共同调节的靶点和通路,以及独立调节的靶点和通路。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阐明柴胡-白芍药对配伍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另外,通过成分贡献指数分析,筛选柴胡-白芍药对关键抗抑郁成分。(2)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大鼠模型,以大鼠体重和行为学(糖水偏好、旷场穿越格数、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为指标,评价并比较柴胡、白芍与柴胡-白芍药对分别在低、高同等给药剂量下对大鼠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明确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以血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海马为样本,采用LC-MS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发现柴胡、白芍及柴胡-白芍药对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揭示柴胡、白芍所共同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以及独立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从代谢组学角度阐明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通过关联分析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结果,并结合代谢通路所含差异代谢物数量,筛选主要代谢通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对主要代谢通路及其相关信号通路进行验证,明确柴胡-白芍药对发挥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关键协同机制。(3)采用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模型,以细胞存活率为指标,对网络药理学所预测柴胡-白芍抗抑郁成分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结合网络药理学结果,筛选柴胡-白芍药对关键抗抑郁成分。采用Chou-Talalay,Loewe和HAS三种协同作用评价数学模型,明确关键成分配伍的协同抗抑郁作用。以PC12细胞为样本,采用LC-MS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发现单用成分及配伍成分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揭示两成分所共同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以及独立调节的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从代谢组学角度阐明成分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机制。通过关联分析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结果,并结合代谢通路所含差异代谢物数量,筛选主要代谢通路。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对主要代谢通路及其相关信号通路进行验证,明确成分配伍发挥协同抗抑郁作用的关键协同机制。结果:(1)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显示:柴胡抗抑郁成分有19种,调节抑郁靶点179个、通路20条;白芍抗抑郁成分有11种,调节抑郁靶点155个、通路20条。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拓扑分析结果显示:柴胡和白芍共同调节靶点135个、通路17条;柴胡独立调节靶点44个、通路3条;白芍独立调节靶点20个、通路3条,体现了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特点。另外,成分贡献指数筛选结果显示:柴胡关键抗抑郁成分3种(柴胡皂苷A、槲皮素、异鼠李素)、白芍关键抗抑郁成分2种(芍药苷、芍药内酯苷)。(2)抑郁大鼠模型抗抑郁作用评价结果显示:在低、高同等给药剂量下7.5g/kg、15 g/kg柴胡-白芍药对均具有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血浆中,柴胡调节差异代谢物10个、代谢通路4条,白芍调节差异代谢物9个、代谢通路4条,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14个、代谢通路5条;PBMCs中,柴胡调节差异代谢物8个、代谢通路条6,白芍调节差异代谢物9个、代谢通路5条,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11个、代谢通路8条;海马中,柴胡调节差异代谢物12个、代谢通路6条,白芍调节差异代谢物10个、代谢通路9条,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16个、代谢通路11条。在三个样本中,药对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数量均多于单用药。主要代谢通路筛选结果显示: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色氨酸代谢、嘌呤代谢为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主要协同机制。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调节花生四烯酸代谢、嘌呤代代谢、MAPK/NF-κB/NLRP3信号通路是柴胡-白芍药对发挥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关键协同机制。(3)细胞模型抗抑郁作用评价结果显示: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分别为柴胡、白芍关键抗抑郁活性成分。协同作用评价结果显示:2.5μmol/L柴胡皂苷A、25μmol/L芍药内酯苷配伍具有最佳协同抗抑郁作用;1.25-2.5μmol/L柴胡皂苷A、12.5-25μmol/L芍药内酯苷配伍是具有协同抗抑郁作用的剂量范围。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柴胡皂苷A调节差异代谢物12个、代谢通路3条,芍药内酯苷调节差异代谢物10个、代谢通路5条,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个16、代谢通路7条。成分配伍后调节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数量均多于单用药。主要代谢通路筛选结果显示:调节色氨酸代谢、嘌呤代谢、TCA循环、谷氨酸代谢为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成分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的主要协同机制;实验验证结果显示:调节色氨酸代谢、TCA循环、嘌呤代谢、谷氨酸代谢、MAPK/NF-κB/NLRP3号通路是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成分配伍发挥协同抗抑郁作用的关键协同机制。结论:(1)柴胡-白芍药对及其关键抗抑郁成分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确有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2)柴胡-白芍药对及其关键抗抑郁成分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配伍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其关键协同机制为调节色氨酸代谢、TCA循环、谷氨酸代谢、嘌呤代谢、MAPK/NF-κB/NLRP3信号通路。
任非非[2](2021)在《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方法:实验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模型组(MOD)、醒脾解郁方组(XPJYF)、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EOT)、醒脾解郁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XPJYF+EOT)。每组根据应激时间各分为3w、6w组。除CON外,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CRS)造模,共21d。各组造模的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造模前及造模第3 w、6 w时进行行为学观察。造模3 w时评价脾虚程度,结合行为学实验,评价模型成功与否。取材后以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变化及XPJYF干预效应。第二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分析线粒体及神经元突触体视学指标;高尔基染色观察神经元轴树突分支变化;提取海马突触体,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突触重塑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合成蛋白含量;检测海马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Ⅳ及线粒体酶活性。第三部分:制备XPJYF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体外分离、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并鉴定;采用CCK8法进行XPJYF细胞毒性实验;建立皮质酮(CORT)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分为 CON、CORT、CORT+X(H)、(M)、(L)、CORT+E、CORT+E+X(H)、(M)、(L)共9组。以细胞免疫荧光观察SYN、PSD-95表达及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成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及突触重塑蛋白表达;ELISA及RT-PCR检测5-HT、DA及其受体情况。第四部分:大鼠分组及干预同研究一。取材后以免疫荧光三标染色观察海马CA1区NeuN/CD31/GFAP表达;RT-PCR检测海马AMPK/SIRT1/PGC-1α通路基因表达;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 检测 NeuN、GFAP、VEGF、Collagen Ⅳ蛋白表达。结果:1.第一部分1.1宏观表征:造模前大鼠状态良好,反应灵敏,活动自如。造模3 w后,反应降低,神态倦怠,活动减少,毛发干枯或发黄,粪便逐渐变稀,至6 w时表现更明显,各用药组较模型组有改善。1.2体质量变化:模型各组大鼠体重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体重增加(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3 w、联合各组体重增加(P<0.01,P<0.05),西药6 w组降低(P<0.05)。联合各组体重较西药组增加(P<0.01,P<0.05)。1.3行为学:模型各组糖水偏好率(SPT)较空白组降低(P<0.01),强迫游泳不动时间(FST)延长(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联合各3 w及各用药6w组SPT升高,FST缩短(P<0.01,P<0.05)。联合各组SPT较中药、西药组升高(P<0.01,P<0.05),FST缩短(P<0.01,P<0.05)。与同组别基线比较,各组各时间点SPT降低(P<0.01),模型各组及中药、西药各6 w组FST延长(P<0.01,P<0.05)。1.4血清淀粉酶、尿D-木糖排泄率比较:造模3 w后血清淀粉酶和尿D-木糖排泄率均降低(P<0.01),至造模6周时更低(P<0.01)。1.5海马CA1区病理改变:HE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分布、形态均无异常,圆形胞核清晰居中。模型3w组神经元数量减少,排列及形态不规则,细胞大小不一,部分呈三角形,细胞核深染、固缩,核仁显示不清;至6w时损伤进一步加重。各用药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以中药6 w组和联合组较为明显。尼氏染色:空白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正常分布,胞质内可见丰富的尼氏小体,近胞核处呈“虎斑样”,远端呈细颗粒样,核仁清晰。模型3 w组细胞排列散乱,胞质内尼氏小体减少。至6w时,损伤加重,细胞皱缩明显,部分细胞尼氏体减少,并可见中央性染色质溶解现象。各用药组损伤逐渐恢复,以西药3 w组及中药6 w组明显。2.第二部分2.1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组神经元突起较多,线粒体正常,突触结构完整,突触小泡较多。造模3 w后,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突触小泡数量减少。至造模6 w,损伤加重,突触间隙显示不清,突触小泡减少,聚集分布,线粒体膜破坏,嵴断裂,基质空泡样变。各用药组上述损伤减轻。2.2线粒体体视学:模型各组Vvm较空白组升高(P<0.01),NM、δ、δm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Vvm降低(P<0.01,P<0.05),各6 w组NM升高(P<0.01),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6 w组δ、δm升高(P<0.01,P<0.05)。较中药组,西药6 w组δ、联合6 w组Vvm降低(P<0.01),联合各组δm升高(P<0.01,P<0.05)。2.3突触体视学:模型各组数密度(Nv)、面密度(Sv)、突触小泡面数密度(NS)均较空白组降低(P<0.01)。中药、联合各6 w组Nv、Sv、Ns较模型组升高(P<0.01,P<0.05)。2.4高尔基染色:模型各组Sholl交点数及树突棘较空白组减少(P<0.01)。中药、联合各组Sholl交点数较模型组增多(P<0.01,P<0.05),中药、西药各6 w组及联合各组树突棘密度升高(P<0.01,P<0.05),且联合6 w组较中药、西药各6w组升高(P<0.05)。2.5突触体突触重塑蛋白:与空白组比较,模型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6w组降低(P<0.05),各组SYN、syntaxin 1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联合各组及西药3 w组GAP-43、PSD-95增加(P<0.01,P<0.05),中药、联合各组SYN升高(P<0.01),中药、西药及联合各6 w组syntaxin 1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西药6 w组SYN降低(P<0.05),联合6 w组GAP-43增加(P<0.01)。2.6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模型各组SIRT1、PGC-1α、AMPK-α1、Tfam、NRF1较空白组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3 w组SIRT1和AMPK-α1、联合各组SIRT1、PGC-1α、Tfam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3 w组AMPK-α1、6w组PGC-1α表达升高(P<0.01)。3.第三部分3.1细胞毒性实验:经免疫荧光鉴定,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符合神经元细胞特征。经CCK8实验,确定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浓度为高剂量组10%、中剂量组10%和低剂量组20%,作用时间确定为24h。3.2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SIRT1、PGC-1α、NRF1、Tfam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组 SIRT1、NRF1、Tfam 升高(P<0.01),CORT+E 组 SIRT1 降低(P<0.05),CORT+X(H)组PGC-1α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H)组 PGC-1α、Tfam 升高(P<0.05),CORT+E+X(M)组 NRF1、Tfam 升高(P<0.01)。3.3突触重塑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GAP-43、SYN、PSD-95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 的 H、M 各组 GAP-43、SYN 升高(P<0.01),CORT+X(H)组 PSD-95 升高(P<0.01)。与 CORT+E 组比较,CORT+E+XPJYF 的 H、M、L 组 GAP-43、SYN、PSD-95 升高(P<0.01,P<0.05)。3.4 5-HT、DA及其受体mRNA含量:与CON组比较,CORT组、CORT+E组5-HT、DA、5-HT1AR mRNA、DRD1 mRNA 降低(P<0.01)。与 CORT 组比较,CORT+X(H)组 5-HT、DA 升高(P<0.05),CORT+E 组 5-HT 降低(P<0.05),CORT+X 的 H、M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与 CORT1+E 组比较,CORT+E+X(H)组 5-HT 升高(P<0.05),CORT+E+XPJYF 的 H、M、L 组 5-HT1AR mRNA、DRD1 mRNA 升高(P<0.01,P<0.05)。4.第四部分4.1线粒体合成基因表达:模型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 SIRT1 mRNA、PGC-1αmRNA、AMPK-α1 mRNA 均升高(P<0.01),中药6w组、西药及联合各组NRF1 mRNA升高(P<0.01),西药3 w组、中药及联合各组Tfam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各组SIRT1 mRNA、PGC-1α mRNA、NRF1 mRNA 均升高(P<0.01),西药 3 w 组 SIRT1 mRNA升高(P<0.01)。4.2突触微环境蛋白表达:模型各组NeuN、GFAP、VEGF较空白组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及联合各组NeuN、GFAP、VEGF均升高(P<0.01,P<0.05),西药各组GFAP升高(P<0.01),西药3 w组VEGF升高(P<0.01)。与中药组比较,西药各组GFAP 降低(P<0.05),联合各组 GFAP 升高(P<0.01),联合 3 w 组 VEGF 升高(P<0.05)。结论:1.慢性束缚应激3周时,动物模型符合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标准,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且随应激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不同程度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抑郁样行为,中药的远期保护优势较西药明显,且以两者联合应用作用更为显着;2.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破坏,线粒体损伤,突触重塑功能降低,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减少直接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和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均可动态调控该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但二者作用的优势环节不同,西药在调节神经递质方面更具优势,而中药在改善线粒体功能方面更为明显,且中药的远期作用效果优于西药。3.抑郁症海马神经元突触微环境中星形胶质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基底膜损伤,与神经元突触重塑相关。中药醒脾解郁方可通过调控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增加线粒体生物合成,保护突触微环境,促进抑郁症神经重塑,作用较西药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更具优势,且中西药联合应用效果显着。
李亚慧[3](2020)在《抑郁症的文献研究与天心解郁方的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抑郁症具有高患病率、高自杀率、高经济负担的特点,目前临床上仍需要挖掘更多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来丰富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郁证、脏躁、梅核气等抑郁症相关疾病有近千年的经验,中医药治疗有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等优势。本研究通过系统整理郁证及抑郁症相关的古代及现代文献,总结提炼历代医家的治则治法,导师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创制了温阳散郁、五脏同调治疗原则的天心解郁方,其在初步的临床观察中取得了有效率约为80.4%的疗效。基于其较好的临床疗效,对其有效性、安全性、作用机制及疗效特色进行初步探索,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目的:1.系统整理古代文献、现代文献中中医药治疗郁证及抑郁症的治疗思路和经验,梳理抑郁症的病机和治法,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撑。2.初步探索导师的经验方-天心解郁方的有效性、安全性、疗效特色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1.文献研究1.1古代中医药治疗郁证的文献研究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中医资源网、中医世家、中医古籍全文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以“郁证”、“脏躁”、“梅核气”、“百合病”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将相关语句,通过逐一阅读按照年代、出处、作者、症状、治法、方名、药物组成等录入Excel,构建郁证古代文献数据库,总结分析郁证的治疗思路和经验。1.2现代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文献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以’抑郁’or’郁证’and’中医’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近十年内公开发表的原始临床研究,要求中医的证候或辨证分型、症状、治法、方药完备且样本量≥60例,对证型、证素、症状、方药等分别录入Excel 2017,构建抑郁症的现代文献数据库,总结分析抑郁症的治疗思路、经验以及与古代相比的异同点。1.3抑郁症病机和治法的总结通过前面的文献研究结果,结合历代医家经验及现代医学进展,对抑郁症的病机和治法进行简单总结,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撑。2.实验研究2.1基于网络药理学天心解郁方的靶点预测研究获取天心解郁方1 1味药物的活性成分及靶点,获取抑郁症的疾病靶点,把两者对接得到天心解郁方抗抑郁的可能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将其对接出来的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和GO生物学注释,初步探索天心解郁方抗抑郁可能的作用机制。2.2天心解郁方对慢性利血平诱导的抑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选取与我们药物组成近似的已上市中成药代表组成温肾组、疏肝组和疏肝健脾组。将经过行为学筛选后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天心解郁组、西药组、温肾组、疏肝组、疏肝健脾组,每组10只,按照慢性利血平诱导的抑郁模型方式造模,造模的同时给药。灌胃4周后比较各组间体重变化、行为学测试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和大脑海马的病理切片来探索天心解郁方的有效性和疗效特色。对网络药理学预测靶点进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old分析来进行作用机制验证。2.3天心解郁方安全性的初步探索研究参照动物30d的喂养实验流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9只,低剂量组灌胃正常浓度天心解郁方、高剂量组灌胃4倍浓度的天心解郁方,灌胃30天后比较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血常规血生化指标、重要脏器指数及肝脏病理切片,其数值是否在95%正常值范围内波动,来初步探索天心解郁方的安全性。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1.1基于古代文献郁证的源流内涵及用药思路总结从发展源流来看,中医学对于郁证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起源于战国,发展于秦汉,完善于金元,而鼎盛于明清。从概念内涵来看,郁证相关概念包括三方面涵义,狭义郁证、广义郁证、仅属于过程而非概念。古代医家治疗郁证随年代而变化,多认为郁证以脾胃气滞为病因,这与古代医家经验和古代郁证的人群特点相关。肾阳虚为抑郁症病因的理论也经历了由战国时期萌芽到明清雏形阶段。古代治疗郁证的药物药性多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甘为主,归经与五脏皆相关,多从脾肺心论治,以健脾理气为主要治疗思路。1.2基于现代文献抑郁症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点总结与古代郁证病因不同,现代抑郁症的病因我们多数认为是阳虚气滞,其常见的病理产物为瘀血、痰浊、火热,与古代郁证治疗思路不同,现代治疗抑郁症多从肝脾肾论治,以疏肝理气为主要用药思路,方剂以柴胡类方加减为主,这些更符合现代抑郁症的疾病特点和人群特点。与古代郁证相同,现代抑郁症依然与中医五脏关系密切。1.3抑郁症病机和治法的总结根据文献研究结果和现代医学研究进展,阳虚气郁、五脏失调为抑郁症发生的重要病机,温阳散郁、五脏同调为抑郁症的重要治法,同时要关注瘀血、痰浊的治疗。2.实验研究结果2.1天心解郁方的靶点预测结果基于临床疗效的天心解郁方,其作用于β-谷甾醇、山萘酚、木犀草素、槲皮素、小檗碱类和乌药碱等4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IL-6、NF-KB、CREB、ADRB2、BDNF等28个有效靶点,可能通过上调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通路包括CAMP信号通路和神经营养蛋白信号通路,下调炎症因子的相关通路包括IL-17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上调血清素能突触从而增加了单胺类递质的释放,而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2.2天心解郁方对慢性利血平诱导的抑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结果2.2.1各给药组对抑郁大鼠体重变化及行为学测试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温肾组和疏肝健脾组可以显着恢复大鼠的体重(P<0.01),增加大鼠旷场实验中的水平运动得分(P<0.001)、垂直运动得分(P<0.05)和总路程得分(P<0.001),减少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疏肝组可以显着恢复大鼠的体重(P<0.05),增加大鼠旷场实验中的水平运动得分(P<0.001)和总路程得分(P<0.001)。天心解郁组和西药组除能改善上述指标外,其对旷场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和总路程的增加(P<0.05)以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缩短(P<0.001)对较温肾组、疏肝组、疏肝健脾组更明显。还可以缩短悬尾不动时间(P<0.05)。且天心解郁组对旷场实验总得分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0.05)。2.2.2各给药组对抑郁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温肾组、疏肝组、疏肝健脾组、西药组和天心解郁组可以增加血清中的单胺类递质DA、5-HT(P<0.001)含量,天心解郁组(P<0.001)和温肾组(P<0.01)可以增加大鼠血清内的CAMP含量,西药组、疏肝组、疏肝健脾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2.2.3各给药组对抑郁大鼠大脑海马病理切片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温肾组和疏肝健脾组大鼠海马细胞层数增加至3-4层,排列较有序,疏松,细胞轻度变性或萎缩。疏肝组大鼠海马细胞层数未明显增加2-3层,排列较无序,疏松,细胞变性或萎缩。西药组大鼠海马细胞层数增加至2-4层,细胞排列不规则。天心解郁组大鼠海马细胞层数增加至3-4层,排列较有序,紧密,细胞轻度变性。2.2.4各给药组对抑郁大鼠大脑内相关靶点表达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天心解郁方可以增加增加皮层内的PKA表达,促进海马内CREB的表达,降低海马内IL-6、IL-1β、TNF-α的水平。天心解郁组大鼠海马内BDNF、PKA、ADRB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NF-kB蛋白表达显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温肾组可以增加皮层内的PKA水平,疏肝组和疏肝健脾组可以降低海马内TNF-α水平,温肾组和疏肝组可以降低海马内的IL-6水平,温肾组、疏肝组、疏肝健脾组可以降低IL-1β的水平,对于其余靶点则无明显影响。2.3天心解郁方安全性的初步探索结果灌胃30天后与空白组相比,天心解郁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血常规各项指标(包括HGB、WBC、RBC、PLT、MONO)均无明显变化(P>0.05)。其肝功能(包括 ALT、TP、AST、ALB、TBIL、ALP、G)、肾功能(包括 UREA、BUN、UA、CREA)、血糖(GLU)、血脂(TCH)均无明显变化(P>0.05)。重要脏器指数(包括心指数、肝指数、脾指数、肺指数、肾指数、胃指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且数值均在95%的正常值范围内波动。肝脏病理切片可见各组肝小叶均清晰完整,肝窦未见充血、扩张,肝细胞未见变性坏死。结论:1.阳虚气郁、五脏失调为抑郁症发生的重要病机。基于中医五行相关理论,肾阳虚则肝木不能舒达,导致肝郁气滞,出现易怒、胁胀等症状;肝郁日久、郁而化火,使心火亢盛,出现心悸、失眠等症状;木盛克土、肝病及脾,使脾土受损,出现纳呆、忧思等症状;土不生金、心火克金,使肺金不足,出现悲伤、忧郁等症状;肺金被克、金不生水,进一步加重肾虚,加重畏寒、懒言、情绪低落等症状,进而影响脑的功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阳虚气郁日久会影响气血运行,出现瘀血、痰浊的病理产物。基于抑郁症发作周期较长的特点,标本兼顾,以温阳散郁、五脏同调为抑郁症的重要治法,同时要关注瘀血、痰浊的治疗,更符合抑郁症的疾病特点和中医整体观念。2.天心解郁方通过小檗碱类、山萘酚、木犀草素、槲皮素等有效成分,上调CAMP/PKA/CREB/BDNF信号通路,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分泌,调节神经可塑性,增加神经元细胞的增殖和新生,下调IL-17/NF-K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因子,抑制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3.基于临床疗效的天心解郁方,在实验中对慢性利血平诱导的抑郁大鼠模型有较好的抗抑郁作用,且在增加旷场实验得分和改善大脑海马结构方面的效果优于氟西汀,在实验中对正常大鼠无明显不良反应,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数据支撑。4.基于温阳散郁、五脏同调治疗思路的天心解郁方较单纯疏肝、温肾或疏肝健脾的治疗思路,疗效更好、治疗靶点更多元化,因其治疗抑郁症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李婷[4](2020)在《红花注射液药渣中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抗抑郁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花注射液是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常用药物,药效明确,是山西省重点中医药品种。由于红花注射液采用的是水提醇沉工艺,导致了生产上产生大量药渣。前期我们从红花药渣中制备出了一类总亚精胺含量在50%以上的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并且在小鼠悬尾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中初步显示出了抗抑郁作用,但是该提取物确切的抗抑郁作用和作用机理仍是未知的。因此,本课题进一步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大鼠抑郁模型评价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效果,并从单胺类神经递质调节和HPA轴功能调控、代谢组学等方面探讨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机制。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CUMS抑郁模型对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进行抗抑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34.6 mg/kg、17.3 mg/kg)均能显着提高CUMS抑郁样大鼠的糖水偏爱率(P<0.01);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中剂量组(17.3 mg/kg)能够显着增加旷场实验中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P<0.05,P<0.01),显着减少离开中央格时间(P<0.05);亚精胺有效部位低提取物中剂量组(17.3 mg/kg)能够显着降低CUMS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表明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CUMS模型引起的抑郁样行为,说明其具有较明显的抗抑郁作用。2、从单胺类神经递质和HPA轴两方面对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方法(UHPLC-MS/MS)方法检测大鼠海马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高、中剂量组(34.6 mg/kg、17.3 mg/kg)可以显着增加5-HT和NE代谢途径的神经递质含量(P<0.05,P<0.01)。运用酶联免疫印迹法(ELISA)测定了大鼠血清中HPA轴相关激素(ACTH、CRH、CORT)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高、中、低三个剂量组(34.6 mg/kg、17.3 mg/kg、8.65mg/kg)均可以显着逆转由于CUMS造模引起的激素含量异常的情况(P<0.01)。3、运用1H-NMR代谢组学研究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对CUMS抑郁样大鼠血清代谢物的影响。PCA和OPLS-DA统计结果表明模型组与空白组能够明显分开,说明CUMS造模是可信的。进一步通过S-plot图结合P<0.01筛选得到10个与抑郁症相关的差异代谢物:N-乙酰糖蛋白、异亮氨酸、乳酸、O-乙酰糖蛋白、丙氨酸、胆碱、谷氨酸、乙酸盐、氧化三甲胺和肌酸。最后,对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获得4条与抑郁症相关通路,其中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通路可能是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主要通路。
王莹[5](2019)在《参胡温胆汤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小鼠行为绝望模型和大鼠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评价参胡温胆汤的抗抑郁作用,并从单胺类神经递质、炎性细胞因子、ERK信号通路和神经营养因子等方面探讨其抗抑郁作用的效应机制。方法:1.药效学研究:(1)雄性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盐酸氟西汀组(0.02g/kg)、柴胡疏肝散(9.29g/kg生药)、高剂量组(23.52g/kg生药)、中剂量组(11.76g/kg生药)和低剂量组(5.88g/kg生药),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16天,空白对照组予同容积的蒸馏水,于第14天进行悬尾实验和第15天进行强迫游泳实验。(2)选用雄性Wistar大鼠建立CUMS模型,以糖水偏好实验作为造模成功的判断标准,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盐酸氟西汀0.01g/kg)、中药阳性对照组(柴胡疏肝散6.5g/kg生药)、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16.48g/kg生药)、中剂量组(8.24g/kg生药)和低剂量组(4.12g/kg生药),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各组连续灌胃给药连续15天,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予同容积的蒸馏水,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继续给予应激,持续15天,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和给药后称量大鼠体重,进行糖水消耗实验和开场实验。2.机理研究:(1)单胺类神经递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皮质和下丘脑中5-HT、DA和NE的含量。(2)神经免疫: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L-4和IL-10的水平。(3)ERK通路: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Raf、p-Raf、Rsk、MEK、p-MEK、ERKl/2、p-ERKl/2、CREB、p-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ERKl/2、CREB、BDNF和Trk B的m 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ERKl/2和Trk B的表达。结果:1.药效学研究:(1)小鼠行为绝望模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中剂量组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均缩短(P<0.05);氟西汀组、柴胡舒肝散组、参胡温胆汤中剂量组和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参胡温胆汤低剂量组的小鼠游泳不动时间缩短(P<0.05)。(2)大鼠行为学结果:组内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大鼠的糖水偏好度明显提高(P<0.01),模型组大鼠的糖水偏好度明显降低(P<0.01);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各剂量组大鼠的糖水偏好度均明显提高(P<0.01)。给药14天后,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均上升(P<0.05),空白对照组和参胡温胆汤中剂量组大鼠的体重均明显上升(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前造模组大鼠的移动总距离和直立次数均显着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组的大鼠移动总距离均明显减少(P<0.01),参胡温胆汤各剂量组的大鼠移动总距离均减少(P<0.05);模型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各剂量组大鼠的直立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后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大鼠的移动总距离均明显增加(P<0.01),参胡温胆汤低剂量组大鼠的移动总距离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高剂量组大鼠的直立次数均明显增加(P<0.01)。2.机理研究:(1)单胺类神经递质测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海马、皮质和下丘脑内5-HT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氟西汀组皮质内DA含量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海马和下丘脑内DA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氟西汀组海马内NE的含量增加(P<0.05),空白对照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海马内NE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2)炎性细胞因子测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血清中致炎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组大鼠海马中的致炎因子IL-6水平明显下降(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的致炎因子IL-6水平下降(P<0.05),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的致炎因子IL-1β、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4和IL-10的水平明显上升(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抗炎因子IL-4的水平上升(P<0.05),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血清中抗炎因子IL-4的水平明显上升(P<0.01),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明显上升(P<0.01)。(3)ERK信号通路检测结果:WB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Raf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Raf的蛋白表达上升(P<0.05),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p-Raf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组大鼠海马内MEK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空白对照组和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内p-ME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内p-MEK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内ERK1/2和p-ERK1/2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内Rsk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内Rsk的蛋白表达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的大鼠海马内CREB的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内p-CREB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BDNF的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rt-PCR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的ERK1m RNA和ERK2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CREBm 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空白对照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CREBm RNA的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的BDNFm RNA和Trk B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柴胡疏肝散组大鼠海马中的BDNFm RNA和Trk Bm RNA表达升高(P<0.05)。IHC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氟西汀组、柴胡疏肝散组和参胡温胆汤组大鼠海马中的ERK1/2和Trk B的光密度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1.参胡温胆汤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可缩短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悬尾和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逆转CUMS大鼠糖水偏好度下降、体重减轻、移动总距离和直立次数减少的症状。2.参胡温胆汤的抗抑郁作用与上调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和NE的含量有关。3.参胡温胆汤可能通过下调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4、IL-10对机体进行双相良性调节,恢复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有助于防治抑郁症。4.参胡温胆汤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指标(Raf、MEK、ERK、RSK、CREB),调节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 B,有助于发挥抗抑郁作用。
宫文霞[6](2019)在《当归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题依据:抑郁症是以持续情绪低落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发病和高致死率等特点,其危害已越来越引起医药卫生界的重视。由于抑郁症的病因复杂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关于抑郁症的治疗仍未取得根本突破。因此,阐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发现疗效确切的抗抑郁药物是医药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当归作为祖国传统医学“补血活血”要药,素有“十方九归”之美称,“药王”之美誉。相关研究表明当归在经典抗抑郁复方中使用频率高且占有重要地位,如逍遥散、无忧汤、当归芍药散、抑肝散等,且进一步研究表明单味药当归在慢性束缚应激模型、CUMS模型、和小鼠绝望模型也具有确切的抗抑郁作用。然而,这些报道仅观察了当归对抑郁症模型的抑郁症状的改善作用,并未关注当归对抑郁症模型血液系统的影响。此外,抑郁症模型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紊乱的现象,当归抗抑郁作用机制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尚不明确。目前已有文献报道当归中部分化合物的抗抑郁活性,如:阿魏酸、香草酸、丁苯酞。然而,关于当归化学成分的抗抑郁活性仍无系统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将1)从当归单味药层面出发,明确当归对抑郁症模型的抑郁样症状和血液系统紊乱的改善作用,并明确两者间的的相关性和机制,不仅为当归药性理论的拓展提供科学依据,还将为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2)从当归单体层面出发,系统地从当归中筛选具有抗抑郁作用活性成分,并对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从中药当归中开发临床疗效确切、质量可控的抗抑郁天然产物奠定药理学基础。目的:(1)明确当归对抑郁症模型的抑郁样症状和血液系统紊乱的改善作用;并从代谢组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当归抗抑郁作用与调节血液系统间的相关性及机制;(2)从当归中系统筛选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天然小分子化合物;(3)验证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松柏酯体内抗抑郁活性进行,并阐释其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孤养结合CUMS抑郁模型,以体重、糖水偏爱率、水平穿越格数、直立次数以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为指标,明确当归对CUMS模型抑郁样症状的改善作用;再以外周血象、血气、以及血流变为指标,明确当归对CUMS模型大鼠血液系统紊乱的改善作用,并对当归的抗抑郁作用与调节血液系统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血清和肝脏(贮藏血液的器官)生物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UPLC-MS/MS和NMR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当归对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进而阐明当归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与调节血液系统间的相关性机制;最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当归对CUMS大鼠肝脏中的HIF-1α、PDK-1和LDHA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明确HIF-1α介导的能量代谢途径在当归通过养血发挥解郁功效中的重要作用。(2)采用超临界CO2技术萃取获得当归提取物,运用多种色谱分离方法对当归提取物进行分离获得单体成分,通过波谱解析(NMR、MS)对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再结合文献报道从市场上购买已知的当归的化学成分。通过以上两种方式获得当归的单体成分,为当归抗抑郁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奠定物质基础。再分别采用皮质酮、谷氨酸、和H2O2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以细胞存活率为指标,对所获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最后运用神经递质转运体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对所获得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3)采用小鼠悬尾试验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对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松柏酯的体内抗抑郁药效进行验证;采用MTT法和LDH释放法检测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MMPs)、细胞内Ca2+浓度和活性氧(ROS);采用试剂盒法测定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NR2B、p-CaMK II、p-JNK、p-p38、细胞色素C、Bax、Bcl-2、caspase-3水平。结果:(1)7.5 g生药/kg和15 g生药/kg的当归能显着逆转CUMS引起的大鼠体重、糖水偏爱率、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显着性降低,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着性升高。慢性不可预知刺激大鼠28天能使SD大鼠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单核细胞百分比(MO%)、血氧分压(PO2)、血氧饱和度(sO2)、pH显着性降低,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全血粘度显着升高的现象,当归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CUMS引起的血液系统紊乱。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行为学综合指标与血液系统综合指标的相关系数较高,当归的抗抑郁作用与其养血功效具有较高的相关性。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的40个生物标志物和肝脏中的47个生物标志物均发生了显着性变化,给予当归干预后,血清中的26个和肝脏中的27个差异代谢物被显着性回调。此外,当归还能抑制CUMS抑郁大鼠的HIF-1α、PDK-1和LDHA的过表达。(2)从当归药材中分离得到12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包括Z-丁烯基苯酞(1)、藁本内酯(2)、E-丁烯基苯酞(3)、棕榈酸(4)、cis-Z,Z’-3a.7a’,7a.3a’-dihydroxyligustilide(5)、Tokinolide A(6)、Tokinolide C(7)、β-谷甾醇(8)、Riligustilide(9)、12-异戊烯酰基-14-乙酰基-2E,8E,10E-三烯-4,6-二炔-1-醇(10)、法卡林二醇(11)、阿魏酸松柏酯(12)。Tokinolide C是未经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从市场上购买到的当归中的化合物11个,其中包括洋川芎内酯A(13)、洋川芎内酯H(14)、洋川芎内酯I(15)、新蛇床内酯(16)、欧当归内酯A(17)、阿魏酸(18)、5-羟甲基糠醛(19)、欧前胡素(20)、香草酸(21)、伞形花内酯(22)、正丁基苯酞(23)。体外实验研究表明,洋川芎内酯A和阿魏酸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藁本内酯、Z-丁烯基苯酞、阿魏酸松柏酯和Tokinolide A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洋川芎内酯A、洋川芎内酯I和正丁基苯酞对H2O2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5-羟甲基糠醛和阿魏酸松柏酯对ASP+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阿魏酸松柏酯能显着性缩短TST、FST的小鼠不动时间;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下降、LDH释放、细胞凋亡率升高;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Ca2+内流、p-NR2B、p-CaMK II、p-JNK、p-p38水平升高;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ROS生成,SOD活性降低,MDA水平升高;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MMPs下降,Bcl-2/Bax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激活。结论:(1)当归能有效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抑郁样症状和血液系统紊乱现象。当归的抗抑郁作用与其调节血液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能涉及TCA循环、糖代谢、氨基酸代谢、鞘脂代谢、甘油脂代谢、牛磺酸代谢、和脂类代谢。HIF-1α信号通路介导的能量代谢途径是当归通过养血发挥解郁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2)洋川芎内酯A、阿魏酸、藁本内酯、Z-丁烯基苯酞、阿魏酸松柏酯、Tokinolide A、洋川芎内酯I、正丁基苯酞和5-羟甲基糠醛可能是当归抗抑郁药效物质基础。(3)阿魏酸松柏酯在体内外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与调节NMDAR-CaMKII-MAPKs信号通路、抗氧化应激和抗线粒体凋亡有关。
欧喜燕[7](2019)在《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动物神经可塑性调节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采用抑郁动物模型,观察舒郁方能否通过改善RAS-MAPKERK信号传导通路途径对脑内神经可塑性进行调控,进而改善其抑郁状态,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为舒郁方在临床应用提供有效并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方法:实验一:本实验采用孤养方法联合慢性不可预见刺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观察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上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组织中相关神经营养因子(包括NGF、BDNF、CREB)的活性,观察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神经营养、神经保护和神经可塑性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内RAS、MAPK、ERK的表达,以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内RASmRNA、MAPKmRNA、ERKmRNA的表达,观察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内RAS-MAPK-ERK传导通路的调控,探索其对神经可塑性调节的分子机制。实验二:本实验采用慢性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方法复制抑郁小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上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质组织中相关神经营养因子(包括NGF、BDNF、CREB)的活性,观察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脑内神经营养、神经保护和神经可塑性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抑郁模型小鼠海马组织内RAS、MAPK、ERK的表达,以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内RASmRNA、MAPKmRNA、ERKmRNA的表达,观察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海马组织内RAS-MAPK-ERK传导通路的调控,探索其对神经可塑性调节的分子机制。结果:实验一:1.旷场实验: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在旷场内行进总距离、中心区活动距离、中心区停留时间、中心区穿越次数、在旷场内的行进平均速度以及站立次数都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在旷场实验中各项指标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2.糖水偏好实验: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糖水偏好系数明显增加(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糖水偏好系数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3.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脑皮质组织中相关神经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脑皮质组织中NGF、BDNF、CREB活性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脑皮质组织中NGF、BDNF、CREB活性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4.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蛋白表达的影响: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表达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表达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5.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传导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海马组织中RASmRNA、MAPKmRNA、ERK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海马组织中MAPKmRNA表达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实验二:1.旷场实验: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在旷场内行进总距离、中心区活动距离、中心区停留时间、中心区穿越次数、在旷场内的行进平均速度以及站立次数都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在旷场实验中各项指标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2.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入臂总次数、入开臂时间百分比都明显增加(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各项指标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3.强迫游泳实验: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减少趋势。4.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脑皮质组织中相关神经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脑皮质组织中NGF、BDNF、CREB活性明显增加(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脑皮质组织中NGF、BDNF、CREB活性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5.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蛋白表达的影响: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表达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表达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6.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传导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海马组织中RASmRNA、MAPKmRNA、ERK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海马组织中MAPKmRNA表达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结论:舒郁方可以增加抑郁动物在陌生环境中的自主活动、其对新环境的探究行为以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可以增加抑郁大鼠对糖水的偏好程度,调节抑郁症造成的快感缺乏状态;可以增加抑郁小鼠对新奇环境的探索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恐惧心理;可以增加抑郁小鼠提高其求生欲望,缩短动物绝望行为时间;可以增加抑郁动物脑皮质组织中NGF、BDNF、CREB活性,调节抑郁症导致的脑皮质组织中神经营养物质缺乏,加速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减缓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系统受损状态;可以增加抑郁动物RAS、MAPK、ERK的表达,调节RAS-MAPK-ERK通路传导,进而调节抑郁症神经可塑性,改善神经系统受损状态。综上所述,舒郁方可改善抑郁动物的多种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RAS-MAPK-ERK通路传导,影响脑内营养物质含量从而促进神经重塑而发挥作用。
陈青峰[8](2019)在《淡豆豉除烦功效及其GABA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淡豆豉(Sojae Semen Praeparatum)的抗抑郁作用与γ-氨基丁酸(γ-amino 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关系,分析淡豆豉炮制过程中高富集GABA的影响因素,为科学阐释淡豆豉的“除烦”功效和揭示淡豆豉炮制中GABA形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1、本实验室前期参照2015版《中国药典》已建立规范的淡豆豉炮制工艺,本研究按此炮制工艺制备淡豆豉,获取各炮制不同时间点样本。2、应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模型,研究淡豆豉的抗抑郁作用与GABA含量的关系。(1)GABA含量测定:应用本课题组前期建立的柱前在线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OPA)测定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不同时间点样本的GABA含量。(2)CUMS抑郁模型制备:100只昆明小鼠(Kunming mice,KM)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GABA组、黑大豆组、发酵6 d组、再闷6 d、组、再闷15 d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每只单笼饲养。连续28天,按每天1种或2种刺激随机交替建立CUMS抑郁小鼠模型。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取单笼饲养及以下慢性应激刺激:禁食24 h,禁水24 h,潮湿垫料24 h,夹尾1 min(以小鼠发出哀鸣声为宜),45℃热水游泳3 min,斜笼24 h,4℃冷水刺激3 min,震荡2 min,通宵照明24 h,共9种刺激每天随机选取一种应激,持续应激28 d,使小鼠无法预知将要给予的应激。具体安排如下:第1、11、20 d为禁水;第2、10、21、28 d夹尾;第3、12、19 d为潮湿垫料;第4、13、24 d为热刺激;第5、15、22 d为禁食;第6、16、23 d为斜笼;第7、14、26 d为冷刺激;第8、18、27 d为通宵照明;第9、17、25 d为震荡。造模同时连续灌胃给药28 d,观察体重、悬尾、强迫游泳、敞箱、糖水偏好等行为学指标的变化。3、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影响GABA富集的主次因素初步分析应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淡豆豉炮制中pH、温度、水分、蛋白酶(酸、中、碱性)和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各指标在GABA形成中的主次地位。(1)淡豆豉炮制过程中相关指标的检测:利用pH计、温度计、干燥失重法、福林酚法及Berthelot显色法分别测定淡豆豉炮制过程中pH、温度、水分、蛋白酶和GAD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应用柱前在线衍生HPLC-OPA方法测定淡豆豉炮制过程中GABA的动态变化。(2)统计学方法分析:以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各个指标含量为横坐标,以相应时间点样本的GABA含量为纵坐标作散点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对各指标与GABA含量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用双尾检验法评价显着水平。用R2对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评价,F检验法评价其回归方程的显着性。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回归方程,通过比较各因素系数绝对值的大小,明确各指标在GABA形成中的主次地位。4、淡豆豉炮制中产GABA微生物的产GAD能力分析根据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影响GABA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各优势微生物在不同pH和温度下产GAD的能力。结果1、按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淡豆豉炮制工艺制备淡豆豉,获得以下不同时间点样本:黑大豆(H)、“黄衣上遍”阶段为发酵0、3、6 d(分别记为F0、F3、F6)“再闷”阶段为再闷3、6、9、12、15 d(分别记为Z3、Z6、Z9、Z12、Z15),成品性状: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浓郁,味微甘。样品性状和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2、淡豆豉的抗抑郁作用及其与GABA含量的关系(1)各药物组中GABA含量:按前期建立的发酵炮制工艺获取淡豆豉炮制不同时间点样品,并测定样品煎煮液中GABA含量,此次运用柱前在线衍生色谱技术在黑大豆和发酵6 d中未检测出GABA,再闷6 d和再闷15 d的GABA含量分别为5.559 mg/g、8.421 mg/g。(2)淡豆豉抗抑郁作用与GABA的关系:采用单笼饲养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复制抑郁模型,连续给药28 d后,各行为学指标变化如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体重、糖水偏好、跨格数和直立数均减少(p<0.01);悬尾及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表明CUMS抑郁模型建造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体重:造模前各组均无差异(p>0.05),造模后盐酸氟西汀组、GABA组、再闷6 d组、再闷15 d高、中剂量均增加(p<0.05),黑大豆组、发酵6 d组及再闷15 d低剂量组无差异(p>0.05);糖水偏好:造模前各组间无差异(p>0.05),造模后阳性药组、GABA组、再闷6 d组(p<0.01)及再闷15 d高、中剂量(p<0.05)均增加,黑大豆组、发酵6 d组及再闷15 d低剂量组均无差异(p>0.05);敞箱实验:造模前各组的跨格数、直立数均无差异(p>0.05),造模后阳性药组、GABA组、再闷6 d组、再闷15 d高、中剂量跨格数增多(p<0.01),黑大豆组、发酵6 d组及再闷15 d低剂量组均无差异(p>0.05);阳性药组、GABA组(p<0.01)、再闷15 d高剂量组(p<0.05)的直立数增加,黑大豆组、发酵6 d组、再闷6 d组及再闷15 d中、低剂量组均无差异(p>0.05)。悬尾实验:阳性药组、GABA组、再闷6 d组及再闷15 d高、中剂量组不动时间均减少(p<0.01),黑大豆组、发酵6 d组及再闷15 d低剂量组均无差异(p>0.05)。强迫游泳实验:各组游泳不动时间均缩短(p<0.01)。3、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影响GABA富集的主次因素(1)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各指标的动态变化:(1)GABA含量:在炮制前原料黑大豆中含有微量GABA,进入“黄衣上遍”阶段未检测出GABA,洗去黄衣进入“再闷”阶段后,GABA含量逐渐增加,至再闷15 d后含量稳定。(2)pH值:淡豆豉炮制过程中pH值总体处于偏弱酸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3)温度:炮制体系的温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黄衣上遍”初始阶段温度最高。(4)水分:水分在“黄衣上遍”阶段逐渐降低,进入再闷阶段后逐渐增加后趋于稳定。(5)蛋白酶:淡豆豉炮制过程中酸、中、碱性蛋白酶均呈现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酸性、中性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最高分别达11.88 U/g、116.56 U/g和69.20 U/g。(6)GAD:GAD活性总体呈现先减后增,于再闷15 d时活性高达17.64 U/g。(2)淡豆豉炮制中GABA富集的主次因素:淡豆豉炮制过程中水分和酸性蛋白酶与GABA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211和-0.340,p值分别为0.324和0.228,相关性较小且无统计学差异;比较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知,其它各指标在GABA形成中的主次地位为pH(-0.375)>温度(-0.284)>GAD(0.140)>碱性蛋白酶(0.047)>中性蛋白酶(-0.030),其中pH、温度和中性蛋白酶与GABA具有负相关性,GAD活力和碱性蛋白酶与GABA存在正相关性。4、淡豆豉炮制中产GABA微生物的产GAD能力: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d3和鸟肠球菌(Enterococcus avium)15R3在pH=6.0、温度为34℃时产GAD活力最高,此时GAD酶活分别达19.43 U/h和11.18 U/h;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15r1在pH为5、温度为31℃时产GAD能力最高,酶活达3.41 U/h;极细支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ME4在pH为4、温度为28℃时产GAD较强,酶活为11.50 U/h;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MB2和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ME3均是在pH为7、温度为28℃时产GAD能力最高,酶活分别为41.97、3.44 U/h;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JD2在pH为7、温度为31℃时最适产GAD,酶活为25.78 U/h;溜曲霉(Aspergillus tamarii)MA3在pH为8、温度为28℃时最适产GAD,酶活为12.49 U/h;白腐菌(Phanerochaete sordida)MG1在pH为6、温度为25℃时最适产GAD,酶活达15.74 U/h。结论1.本实验按前期建立的淡豆豉炮制工艺制备淡豆豉其成品性状和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要求。2.本研究首次运用经典的CUMS抑郁模型来评价淡豆豉的除烦作用,结果表明淡豆豉对模型小鼠的抑郁行为有较好改善作用,抗抑郁作用与样本的GABA含量有关,为后期进一步明确淡豆豉除烦功效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3.淡豆豉炮制过程中pH、温度、GAD、中性及碱性蛋白酶等指标对GABA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其主次顺序为pH>温度>GAD>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4.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各优势菌种最适产GAD的条件也不尽相同,各菌株最适产GAD的条件与淡豆豉自然炮制条件范围相吻合,为进一步阐明淡豆豉炮制过程中GABA动态变化的机制奠定基础。
甘甜[9](2019)在《XYZ和WY抗抑郁活性及香叶子化学成分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XYZ为樟科(Lauraceae)山胡椒属(Lindera)植物,具有温经通脉,行气散结,治疗胃痛、胃溃疡等功效。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云贵、广西、四川等地。WY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传统理气药,常用于温胃、理气、止痛,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文初步评价了XYZ和WY乙醇提取物的潜在抗抑郁活性及机制,并且对XYZ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通过建立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孤养抑郁模型,探究不同剂量的XYZ和WY粗提物对抑郁小鼠的行为学指标—小鼠体重、糖水消耗、悬尾不动时间等改善作用;检测抑郁小鼠海马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中皮质酮含量的变化,研究XYZ、WY可能的抗抑郁作用机制。结果显示XYZ、WY提取物能够显着提高抑郁小鼠的糖水消耗、降低悬尾不动时间;XYZ、WY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其调节海马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中皮质酮的含量有关。将风干后的香叶子叶粉碎,用95%乙醇渗漉提取3次得到香叶子总浸膏,总浸膏加水悬浮以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三个极性部位。对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层析、MCI、凝胶柱Sephadex LH-20、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0个单体化合物。结合NMR和MS等手段进行结构鉴定,鉴定出其中15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Nordicentrine(1)、Phanostenine(2)、Cryptodorine(3)、Neolitsine(4)、Dehydroneolitsine(5)、Anolobin(6)、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7)、Kaempferol-3,7-O-α-L-dirhamnoside(8)、Kaempferol-3-O-β-D-xyl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ide(9)、p-Methoxyphenylacetic acid(10)、4-Methoxycinnamic acid(11)、Demethylmacrosporine I(12)、Daucosterol(13)、Stigmasterol(14)、β-Sitosterol(15)。
贺栋业[10](2018)在《金花茶药用叶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以心境低落、快感缺失、重度恐惧、意志活动减弱和认知功能低下等为核心症状的心境障碍性精神疾病。抑郁症人群发病率和患者致死率较高,不仅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而且给国家造成极大的社会经济负担,因此它已经成为全球性主要公共精神卫生问题之一。目前抑郁症临床治疗药物较多,如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氯胺酮等,但这些化学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均较为显着,并且价格非常昂贵,因此研发安全有效且价格低廉的抗抑郁症药物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金花茶在我国不仅被列入新资源食品目录,也是广西壮族地区民间传统用药,其药理作用广泛,主要用于防治咽喉炎、痢疾、黄疸型肝炎、高血压和癌症等疾病,研究已发现金花茶药用叶部位含有较多抗抑郁作用相关活性成分,但是关于其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论文旨在系统地研究金花茶叶水提取物体内对抑郁模型大、小鼠的行为、生理影响和体外对皮质酮诱导神经分化型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12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防治抑郁症的潜在作用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加工制备金花茶叶子粉末,考察粒径分布、颗粒形态和大类活性成分溶出量,并对其中与抗抑郁相关的单体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粒径分析与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经添加2%助剂的微切技术处理后,粉末粒径在0.2~40μm范围内所占百分比例达到79.18%,且颗粒形态均匀,细胞破碎充分。大类活性成分含量分析结果显示,上述方法制备的水提取物中黄酮、多酚、皂苷、多糖、儿茶素含量分别为 11.78 ±0.62%、6.15 ±0.29%、9.43 ±1.19%、34.60 ±3.37%、1.99±0.11%,这些活性物质的含量均高于其他方法制备的水提取物。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采用2%助剂微切粉制备的水提取物对皮质酮损伤分化型PC12细胞的最小保护作用剂量为20 μg/mL,高效液相色谱和液质联用检测结果显示,该提取物中与抗抑郁作用相关的单体活性成分可能为槲皮素、芦丁、咖啡因、L-茶氨酸和人参皂苷Rgl。(2)以昆明小鼠和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金花茶提取物对抑郁模型动物的行为及生理水平的影响及其防治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FST和TST实验结果显示,100、200 mg/kg金花茶提取物均显着降低小鼠的不动时间,且能够增加TST后小鼠脑部和血清中5-HT、DA、NE的含量。旷场实验结果表明各剂量金花茶提取物对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并无影响。药物互作抑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200 mg/kg金花茶提取物显着地提高100 mg/kg 5-HTP诱导的小鼠甩头次数,并有效地逆转静脉注射2 mg/kg利血平所引起的小鼠眼睑下垂和体温下降等抑郁样症状。长期温和应激模型实验结果表明,50、100 mg/kg金花茶提取物可以有效地抑制CUMS诱导的大鼠体重增加量的下降和蔗糖偏好兴趣的缺失,并降低大鼠血清中CORT、ACTH、MDA水平,提高SOD和GSH-Px水平。免疫组化和HE染色结果进一步证明,各剂量金花茶提取物能够显着提高CUMS实验大鼠海马各区域神经元BDNF的表达,从而显着改善海马结构的病理损伤。上述结果揭示金花茶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HPA轴系统、单胺能系统、抗氧化系统介导发挥其体内抗抑郁功效。(3)以分化型PC12细胞作为体外研究模型,考察金花茶提取物对糖皮质激素-皮质酮毒性损伤分化型PC12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MTT实验和LDH实验结果表明,20、40、80μg/mL金花茶提取物可以显着地抑制皮质酮对分化型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Hoechst 33342染色、PI染色、DNA片段化分析和AV-FITC/PI双染结果一致表明金花茶提取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发生。各剂量金花茶提取物不仅可以恢复凋亡分化型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提高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还可以降低ROS水平、Ca2+浓度以及Caspase 3/9的活性,说明其通过对线粒体凋亡通路的调控发挥细胞凋亡抑制作用。分别采用ELISA、WB和FQ-PCR法检测分化型PC12细胞内PKA、p-CREB蛋白和BDNF mRNA水平,结果阐释金花茶提取物能够通过调控PKA-CREB信号通路上调分化型PC12细胞内BDNF基因表达,从而以神经保护方式起到防治抗抑郁的作用。(4)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急性毒性实验和亚慢性毒性实验对金花茶提取物进行初步安全性评价。7天急性攻毒实验结果证明金花茶提取物半数致死量LD50>5000 mg/kg。14天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各剂量金花茶提取物对小鼠的食物摄入量、水摄入量、体重、脏器系数、血液红细胞数、血液红细胞数、血清肌酐及肝脏AST、ALT水平均未产生任何影响。28天亚慢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600 mg/kg金花茶提取物显着提高了小鼠血液RBC水平,而未对其它上述指标产生显着性影响。脏器病理切片结果显示,高剂量金花茶提取物组小鼠出现肝细胞轻度脂肪变性,肾小球毛细血管轻度扩张。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结果表明,金花茶提取物并无遗传毒性。上述结果初步揭示了金花茶提取物抗抑郁作用剂量的高度安全性。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微切助互作技术的优化处理得到了含有较高活性成分的金花茶水提取物,揭示了其在动物实验水平上的抗抑郁作用及剂量安全性,并进一步发现金花茶提取物是通过对线粒体凋亡通路和PKA-CREB-BDNF信号通路的双向调控发挥抗抑郁作用,为金花茶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及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对行为绝望鼠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对行为绝望鼠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柴胡—白芍药对及其成分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与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研究进展 |
2.1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的化学机制研究 |
2.2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的药代动力学机制研究 |
2.3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的药理机制研究 |
2.3.1 柴胡、白芍的抗抑郁药理机制研究 |
2.3.2 柴胡-白芍药对的抗抑郁药理机制研究 |
2.4 小结 |
3 抑郁症研究概况 |
3.1 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
3.2 抗抑郁药物研究进展 |
3.2.1 抗抑郁西药 |
3.2.2 抗抑郁中药及天然药物 |
3.3 抑郁动物及细胞模型 |
3.3.1 抑郁动物模型 |
3.3.2 抑郁细胞模型 |
3.4 小结 |
4 药物协同作用研究概述 |
4.1 药物协同作用定义 |
4.2 药物协同作用评价方法 |
4.2.1 Loewe Additivity模型法 |
4.2.2 Bliss Independence模型法 |
4.2.3 Chou-Talalay模型法 |
4.3 小结 |
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思路、技术路线、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柴胡-白芍药对配伍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方法 |
2.1 柴胡、白芍化学成分收集及抗抑郁成分筛选 |
2.2 抑郁症靶点收集 |
2.3 抗抑郁成分靶点预测及其抗抑郁靶点获取 |
2.4 抗抑郁成分-抗抑郁靶点网络构建 |
2.5 KEGG抗抑郁通路富集分析 |
2.6 抗抑郁靶点-抗抑郁通路网络构建 |
2.7 抗抑郁成分贡献指数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柴胡-白芍抗抑郁成分及抗抑郁靶点 |
3.2 柴胡-白芍抗抑郁通路 |
3.3 柴胡-白芍抗抑郁成分贡献指数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与协同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CUMS大鼠模型的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改善抑郁行为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饮片提取物色谱分析 |
3.2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
3.3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糖水偏好的影响 |
3.4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旷场穿越格数的影响 |
3.5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LC-MS代谢组学的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研究 |
1 引言 |
1.1 血液和海马为药理研究中常用样本 |
1.2 PBMCs是一种用于抗抑郁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的新样本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血浆代谢的影响 |
3.2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PBMCs代谢的影响 |
3.3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海马代谢的影响 |
3.4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血浆、PBMCs、海马代谢的比较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节 基于花生四烯酸代谢和嘌呤代谢的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血浆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
3.2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海马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 |
3.3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海马嘌呤代谢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节 基于MAPK/NF-κB/NLRP3 信号通路的柴胡-白芍药对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的协同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海马MAPK/NF-κB/NLRP3 信号通路的影响 |
3.2 柴胡-白芍对CUMS大鼠海马炎症因子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柴胡-白芍药对成分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与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模型的柴胡-白芍药对抗抑郁活性成分筛选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皮质酮对PC12 细胞存活的影响 |
3.2 柴胡-白芍成分对PC12 细胞存活的影响 |
3.3 柴胡-白芍成分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存活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基于数学模型的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存活的影响 |
3.2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乳酸脱氢酶释放的影响 |
3.3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凋亡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节 基于LC-MS代谢组学的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代谢物的影响 |
3.2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代谢通路的影响 |
3.3 细胞代谢组学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结果关联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节 基于色氨酸代谢、TCA循环、嘌呤代谢、谷氨酸代谢通路的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色氨酸代谢的影响 |
3.2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TCA循环的影响 |
3.3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嘌呤代谢的影响 |
3.4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谷氨酸代谢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节 基于MAPK/NF-κB/NLRP3 信号通路的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配伍协同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MAPK/NF-κB/NLRP3 信号通路的影响 |
3.2 柴胡皂苷A-芍药内酯苷对皮质酮损伤PC12 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工作总结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2)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抑郁症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1. 抑郁症病理机制中的线粒体损伤 |
2.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突触可塑性损伤 |
3. 线粒体生物合成异常与抑郁症神经元突触重塑 |
4. 从“脾”论治抑郁症或成为中医治疗的新途径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醒脾解郁方对肝郁脾虚抑郁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基于AMPK/SIRT1/PGC-1α介导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醒脾解郁方含药血清对皮质酮诱导海马神经元损伤突触重塑的影响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基于AMPK/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突触微环境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及醒脾解郁方干预效应 |
概述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结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初步结论 |
三、存在不足 |
四、创新点 |
五、展望 |
第四部分 附录 |
附录1: 致谢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附录3 个人简历 |
(3)抑郁症的文献研究与天心解郁方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综述 |
综述一 抑郁症的现代研究进展 |
一.抑郁症的基本流行病学资料 |
二.抑郁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三.抑郁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
四.小结 |
综述二 抑郁症中医药治疗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前言 |
一.古代中医药治疗郁证的文献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二.现代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文献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三.抑郁症病机和治法的总结 |
1 阳虚气郁、五脏失调是现代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病机 |
2 瘀血、痰浊是现代抑郁症最常见的病理产物 |
3 温阳散郁、五脏同调为抑郁症的重要治法 |
讨论 |
1 天心解郁方组方依据 |
2 天心解郁方单味药物的功能主治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一.基于网络药理学天心解郁方的靶点预测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二.天心解郁方对慢性利血平诱导的抑郁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1 实验背景及目的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三.天心解郁方安全性的初步探索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及不足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4)红花注射液药渣中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抗抑郁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中药药渣的研究现状 |
1.2 亚精胺类物质研究现状 |
1.2.1 亚精胺类物质分类 |
1.2.2 亚精胺类物质药理活性 |
1.3 抑郁症研究现状 |
1.3.1 抑郁症动物模型 |
1.3.2 抑郁症发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3.3 抗抑郁药物使用现状 |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抗抑郁作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药品试剂 |
2.1.3 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 |
2.2.2 动物分组与给药 |
2.2.3 CUMS模型的建立 |
2.2.4 糖水偏爱测试 |
2.2.5 旷场测试 |
2.2.6 强迫游泳测试 |
2.2.7 数据处理 |
2.3 实验结果 |
2.3.1 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2.3.2 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对糖水偏爱率的影响 |
2.3.3 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对大鼠旷场实验各指标的影响 |
2.3.4 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对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
2.4 小结 |
2.5 讨论分析 |
第三章 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
3.1 CSE对CUMS模型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2.1 样本的收集与制备 |
3.1.2.2 对照品溶液和内标溶液的配制 |
3.1.2.3 色谱质谱条件 |
3.1.2.4 数据处理 |
3.1.3 实验结果 |
3.1.3.1 CSE对CUMS模型大鼠5-HT代谢途径的影响 |
3.1.3.2 CSE对CUMS模型大鼠NE代谢途径的影响 |
3.1.4 讨论与分析 |
3.2 CSE对CUMS模型大鼠HPA轴激素的影响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4 讨论分析 |
第四章 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对CUMS模型大鼠血清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3.1 ~1H-NMR图谱处理 |
4.3.2 代谢通路分析 |
4.4 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展望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液相图谱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5)参胡温胆汤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
2 抑郁症的临床特征 |
2.1 心境低落 |
2.2 认知功能损害 |
2.3 意志活动减退 |
2.4 躯体症状 |
3 抑郁症脑结构的改变 |
4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
4.1 脑内神经递质 |
4.2 神经内分泌 |
4.3 神经免疫 |
4.4 神经营养因子 |
4.5 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
5 抑郁症的治疗 |
5.1 药物治疗 |
5.2 非药物疗法 |
二 中医对郁证的认识 |
1 郁证病因病机概述 |
1.1 沿革概要 |
1.2 蒋健教授郁证研究成果 |
2 中医药解郁(抗抑郁)治疗研究进展 |
2.1 中药 |
2.2 针灸 |
三 加味温胆汤相关研究 |
1 方剂来源及其主治、适应症 |
2 组方意义 |
3 相关临床及实验研究 |
3.1 抑郁症 |
3.2 失眠 |
3.3 癫痫 |
3.4 心血管疾病 |
3.5 消化系统疾病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参胡温胆汤对小鼠行为绝望模型行为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及给药 |
2.2 行为绝望模型 |
3 数据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参胡温胆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 |
4.2 参胡温胆汤对行为绝望小鼠模型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
5 小结 |
实验二 参胡温胆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
2.2 造模方法及观察指标 |
3 数据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参胡温胆汤对CUMS大鼠一般状态的影响 |
4.2 CUMS大鼠模型的建立 |
4.3 参胡温胆汤对CUMS大鼠糖水偏好度的影响 |
4.4 参胡温胆汤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
4.5 参胡温胆汤对CUMS大鼠开场实验中大鼠行为的影响 |
5 小结 |
实验三 参胡温胆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
2.2 造模方法 |
2.3 取材 |
2.4 指标及检测方法 |
3 数据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海马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 |
4.2 皮质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 |
4.3 下丘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 |
5 小结 |
实验四 参胡温胆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
2.2 造模方法 |
2.3 取材 |
2.4 指标及检测方法 |
3 数据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参胡温胆汤对抑郁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4.2 参胡温胆汤对抑郁大鼠海马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5 小结 |
实验五 参胡温胆汤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大鼠ER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 |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分组及给药 |
2.2 造模方法 |
2.3 取材 |
2.4 指标及检测方法 |
3 数据处理 |
4 实验结果 |
4.1 WB检测大鼠海马区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 |
4.2 rt-PCR检测大鼠海马区ERKl/2、CREB、BDNF和 Trk B的基因表达 |
4.3 IHC检测大鼠海马ERKl/2和Trk B表达 |
5 小结 |
讨论 |
1 实验方法的选择 |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1.2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依据 |
1.3 实验取材的选择 |
2 参胡温胆汤的抗抑郁作用 |
2.1 对小鼠行为绝望模型的影响 |
2.2 对CUMS大鼠的影响 |
3 参胡温胆汤抗抑郁作用的效应机制 |
3.1 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3.2 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3.3 ERK通路的影响 |
创新点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已发表论文 |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6)当归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当归抗抑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2.1 当归在抗抑郁复方中的现代研究 |
2.2 当归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2.3 基于抑郁症分子机制的当归抗抑郁作用研究 |
2.4 结语 |
3 浅谈“养血解郁”的科学内涵 |
3.1 中医理论指导 |
3.2 现代科学研究 |
3.3 结语 |
4 体外抑郁模型研究进展 |
4.1 大鼠嗜铬细胞瘤PC12 细胞 |
4.2 原代神经元细胞 |
4.3 原代神经胶质细胞 |
4.4 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 |
4.5 其它 |
4.6 结语 |
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当归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
第一节 当归对CUMS大鼠抑郁样症状的改善作用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1.3.2 大鼠慢性温和不可预知结合孤养模型(CUMS)的建立 |
1.3.3糖水偏爱实验 |
1.3.4旷场实验 |
1.3.5强迫游泳实验 |
1.3.6 统计分析 |
1.4 实验结果 |
1.4.1 当归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 |
1.4.2 当归对CUMS大鼠糖水偏爱率的影响 |
1.4.3 当归对CUMS大鼠水平穿越格数的影响 |
1.4.4 当归对CUMS大鼠直立次数的影响 |
1.4.5 当归对CUMS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养血解郁”学说研究当归对CUMS大鼠血液系统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血液样本的采集 |
2.3.2 血常规分析 |
2.3.3 血气分析 |
2.3.4 血流变分析 |
2.3.5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当归对CUMS大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
2.4.2 当归对CUMS大鼠血气指标的影响 |
2.4.3 当归对CUMS大鼠全血粘度的影响 |
2.4.4 当归的抗抑郁作用与调节血液系统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的当归“养血解郁”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3 实验方法 |
3.3.1 血清液质备样方法及分析条件 |
3.3.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当归干预CUMS致抑郁大鼠的血清液质代谢组学研究 |
3.4.2 当归干预CUMS致抑郁大鼠的血清核磁代谢组学研究 |
3.4.3 各给药组干预CUMS大鼠血清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比较分析 |
3.4.4 当归干预抑郁症和贫血两种发病机体代谢物谱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第四节 当归干预CUMS大鼠的肝脏代谢组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肝脏核磁备样方法及分析条件 |
4.3.2 肝脏液质备样方法及分析条件 |
4.3.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当归干预CUMS大鼠肝脏核磁代谢组学研究 |
4.4.2 当归干预CUMS大鼠肝脏液质代谢组学研究 |
4.4.3 各给药组干预CUMS大鼠肝脏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小结 |
4.5.2 讨论 |
第五节 基于HIF-1α信号通路的当归“养血解郁”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蛋白的提取 |
5.3.2 Western Blot步骤 |
5.4 实验结果 |
5.4.1 当归对CUMS大鼠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的影响 |
5.4.2 当归对CUMS大鼠乳酸脱氢酶-A(LDHA)表达的影响 |
5.4.3 当归对CUMS大鼠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DK-1)表达的影响 |
5.5 小结与讨论 |
5.5.1 小结 |
5.5.2 讨论 |
第三章 当归的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 |
第一节 当归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4 实验结果 |
1.4.1 分离所获得的化合物及结构鉴定 |
1.4.2 购买所获得的化合物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细胞模型的当归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细胞存活率的测定 |
2.4 实验结果 |
2.4.1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PC12 细胞的作用研究结果 |
2.4.2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
2.4.3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
2.4.4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H2O2 损伤的PC12 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节 基于神经递质转运体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当归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盐酸氟西汀对ASP+抑制作用检测 |
3.4.2 当归单体化合物对ASP+抑制作用检测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第四章 阿魏酸松柏酯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小鼠绝望模型的阿魏酸松柏酯体内抗抑郁作用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1.3.2 小鼠悬尾试验 |
1.3.3 小鼠强迫游泳实验 |
1.3.4 统计分析 |
1.4 实验结果 |
1.4.1 阿魏酸松柏酯对小鼠悬尾试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
1.4.2 阿魏酸松柏酯对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不动时间的影响 |
1.5 小结与讨论 |
1.5.1 小结 |
1.5.2 讨论 |
第二节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药物处理 |
2.3.3 细胞存活率测定 |
2.3.4 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测定 |
2.3.5 细胞凋亡率测定 |
2.3.6 Hoechst33324-PI双染 |
2.3.7 统计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4.2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 PC12 细胞模型乳酸脱氢酶释放率的影响 |
2.4.3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2.5 小结与讨论 |
2.5.1 小结 |
2.5.2 讨论 |
第三节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 细胞NMDA-CaMKII-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内钙离子测定 |
3.3.2 免疫印迹 |
3.3.3 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NR2B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2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内Ca~(2+)的影响 |
3.4.3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CaMKII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4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 PC12 细胞模型 JNK 和 p38 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 小结与讨论 |
3.5.1 小结 |
3.5.2 讨论 |
第四节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内活性氧的测定 |
4.3.2 细胞内SOD活力的测定 |
4.3.3 细胞内MDA含量的测定 |
4.4 实验结果 |
4.4.1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内ROS的影响 |
4.4.2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细胞内SOD活力的影响 |
4.4.3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 PC12 细胞模型细胞内 MDA 含量的影响 |
4.5 小结与讨论 |
4.5.1 小结 |
4.5.2 讨论 |
第五节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诱导的PC12 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 |
5.3.2 免疫印迹 |
5.3.3 统计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 细胞模型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5.4.2 阿魏酸松柏酯对谷氨酸损伤的 PC12 细胞模型 Bcl-2、Bax、细胞色素 C、和Caspase-3 表达的影响 |
5.5 小结与讨论 |
5.5.1 小结 |
5.5.2 讨论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工作总结 |
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附录 |
(7)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动物神经可塑性调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实验研究 |
1 舒郁颗粒对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可塑性调节的研究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2 舒郁颗粒对抑郁模型小鼠神经可塑性调节的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8)淡豆豉除烦功效及其GABA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淡豆豉“除烦”功效与GABA含量的关系研究 |
1.实验仪器和材料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实验方法 |
2.1 淡豆豉的炮制及不同时间点样本的获取 |
2.2 淡豆豉抗抑郁作用与GABA含量的关系研究 |
2.2.1 药物的制备 |
2.2.2 各组药物中GABA的含量测定 |
2.2.3 分组及给药 |
2.2.3.1 分组 |
2.2.3.2 给药 |
2.2.4 CUMS小鼠抑郁模型的建造 |
2.2.5 小鼠行为学指标的测试 |
2.2.5.1 体重 |
2.2.5.2 糖水偏好实验 |
2.2.5.3 敞箱实验 |
2.2.5.4 强迫游泳实验 |
2.2.5.5 悬尾试验 |
2.2.6 统计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0 淡豆豉炮制不同时间点样品性状 |
3.1 药物中GABA的含量 |
3.2 体重指标 |
3.3 糖水偏好指标 |
3.4 敞箱实验 |
3.5 悬尾实验 |
3.6 强迫游泳实验 |
4.讨论 |
第二章 淡豆豉炮制过程中影响GABA富集的主次因素初步研究 |
1.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GABA含量测定 |
2.2 pH值测定 |
2.3 温度的测定 |
2.4 水分的测定 |
2.5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
2.5.1 溶液的配制 |
2.5.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5.3 粗酶液的制备 |
2.5.4 样品测定 |
2.6 谷氨酸脱羧酶活力测定 |
2.6.1 溶液的配制 |
2.6.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6.3 GABA含量测定 |
2.6.4 酶液的提取 |
2.6.5 酶活测定 |
2.7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GABA含量动态变化 |
3.2 pH值 |
3.3 温度 |
3.4 水分 |
3.5 蛋白酶活力 |
3.5.1 方法学考察 |
3.5.1.1 L-酪氨酸标准曲线的建立 |
3.5.1.2 精密度考察 |
3.5.1.3 重复性实验 |
3.5.1.4 稳定性实验 |
3.5.1.5 加样回收率实验 |
3.5.2 蛋白酶活力的动态变化 |
3.6 谷氨酸脱羧酶活性 |
3.6.1 方法学考察 |
3.6.1.1 GABA标准曲线的制作 |
3.6.1.2 精密度实验 |
3.6.1.3 重复性实验 |
3.6.1.4 稳定性实验 |
3.6.1.5 加样回收率实验 |
3.6.2 GAD酶活的动态变化 |
3.7 统计学分析 |
4.讨论 |
第三章 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产GABA微生物的产GAD能力分析 |
1.实验材料和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1.1 基本试剂 |
1.1.2 菌株 |
1.1.3 培养基 |
1.2 实验仪器 |
2.实验方法 |
2.1 试剂的配制 |
2.2 微生物的活化 |
2.3 微生物液体培养 |
2.4 微生物GAD酶液的制备 |
2.5 GAD酶活的测定 |
3.结果与分析 |
3.1 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产GABA细菌的产GAD能力 |
3.1.1 pH对 Xd_3、15R_3及15r_1产GAD的影响 |
3.1.2 温度对Xd_3、15R_3及15r_1产GAD的影响 |
3.2 淡豆豉炮制过程中产GABA真菌的产GAD能力 |
3.2.1 pH对六株真菌产GAD的影响 |
3.2.2 温度对六株真菌产GAD的影响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附录 |
(9)XYZ和WY抗抑郁活性及香叶子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特色与创新 |
1.4 课题来源 |
第2章 植物提取物及单体抗抑郁研究进展 |
2.1 引言 |
2.2 植物粗提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
2.2.1 抗抑郁粗提物 |
2.3 植物提取主要化学成分抗抑郁研究进展 |
2.3.1 抗抑郁总皂苷类成分 |
2.3.2 抗抑郁挥发油类成分 |
2.3.3 抗抑郁多糖类成分 |
2.3.4 抗抑郁总黄酮类成分 |
2.3.5 抗抑郁总生物碱类成分 |
2.4 植物单体抗抑郁研究进展 |
2.4.1 抗抑郁苷类单体化合物 |
2.4.2 抗抑郁生物碱类单体化合物 |
2.4.3 抗抑郁黄酮类单体化合物 |
2.4.4 抗抑郁酚类单体化合物 |
2.4.5 抗抑郁其他类单体化合物 |
2.5 讨论 |
第3章 XYZ叶和WY块茎抗抑郁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XYZ、WY提取物对抑郁小鼠行为学的影响 |
3.2.1 实验动物 |
3.2.2 实验仪器、试剂 |
3.2.3 模型建立 |
3.2.4 药品制备 |
3.2.5 蔗糖消耗实验 |
3.2.6 悬尾实验 |
3.2.7 统计分析 |
3.2.8 实验结果 |
3.2.9 实验小结 |
3.3 XYZ、WY提取物抗抑郁机制研究 |
3.3.1 实验动物 |
3.3.2 实验材料 |
3.3.3 实验方法 |
3.3.4 血清CORT含量测定 |
3.3.5 海马区5-HT和NE含量测定 |
3.3.6 统计分析 |
3.3.7 实验结果 |
3.3.8 实验小结 |
3.4 讨论 |
第4章 香叶子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4.1 引言 |
4.2 香叶子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4.2.1 试剂、色谱材料、仪器 |
4.2.2 植物来源、鉴定、存储 |
4.2.3 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
4.2.4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4.2.5 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
4.3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10)金花茶药用叶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抑郁症研究现状 |
1.1.1 抑郁症的定义及类型 |
1.1.2 抑郁症的危害 |
1.1.3 抑郁症的发病机理 |
1.1.4 抑郁症实验研究模型 |
1.2 抗抑郁药物发展概述 |
1.2.1 抗抑郁化学合成药物 |
1.2.2 抗抑郁药用植物 |
1.3 金花茶研究进展 |
1.3.1 金花茶种类及分布 |
1.3.2 金花茶植物化学成分 |
1.3.3 金花茶现代药理学功能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2 金花茶叶超微粉的制备及其活性物质的分析和鉴定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金花茶叶不同粉末的制备 |
2.2.2 颗粒粒径分析 |
2.2.3 颗粒形态观察 |
2.2.4 金花茶叶水提取物制备 |
2.2.5 黄酮成分含量测定 |
2.2.6 多酚成分含量测定 |
2.2.7 皂苷成分含量测定 |
2.2.8 多糖成分含量测定 |
2.2.9 儿茶素含量测定 |
2.2.10 金花茶提取物对分化型PC12细胞的毒性检测 |
2.2.11 金花茶提取物对分化型PC12细胞受损的保护作用检测 |
2.2.12 液质联用鉴定神经保护作用相关活性成分 |
2.2.13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槲皮素、芦丁和咖啡因含量 |
2.2.14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不同处理方法制备的金花茶粉末的颗粒粒径分布 |
2.3.2 不同处理方法制备的金花茶粉末的颗粒形态分析 |
2.3.3 不同粒径金花茶粉末的水提取得率 |
2.3.4 金花茶提取物大类活性成分分析 |
2.3.5 金花茶提取物对分化型PC12细胞毒性的影响 |
2.3.6 金花茶提取物对分化型PC12细胞受损的保护作用分析 |
2.3.7 金花茶提取物神经保护作用相关活性成分鉴定 |
2.3.8 金花茶提取物槲皮素、芦丁和咖啡因的含量分析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金花茶提取物对抑郁模型动物的行为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试剂 |
3.1.4 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金花茶提取物制备 |
3.2.2 动物分组及药物施用 |
3.2.3 小鼠明暗箱实验 |
3.2.4 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
3.2.5 行为绝望模型 |
3.2.6 小鼠旷场实验 |
3.2.7 药物互作抑郁模型 |
3.2.8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模型 |
3.2.9 HE染色观察大鼠脑部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 |
3.2.10 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部海马组织BDNF蛋白表达 |
3.2.11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金花茶提取物对明暗箱实验小鼠行为指标的影响 |
3.3.2 金花茶提取物对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小鼠行为指标的影响 |
3.3.3 金花茶提取物对行为绝望实验小鼠不动时间的影响 |
3.3.4 金花茶提取物对小鼠单胺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
3.3.5 金花茶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能力的影响 |
3.3.6 金花茶提取物对5-HTP诱导小鼠甩头次数的影响 |
3.3.7 金花茶提取物对利血平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
3.3.8 金花茶提取物对CUMS实验大鼠行为指标的影响 |
3.3.9 金花茶提取物对CUMS实验大鼠HPA轴系统的影响 |
3.3.10 金花茶提取物对CUMS实验大鼠氧化水平的影响 |
3.3.11 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切片分析 |
3.3.12 大鼠海马组织BDNF的蛋白表达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金花茶提取物对皮质酮毒性损伤分化型PC12细胞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金花茶提取物制备 |
4.2.2 PC12细胞诱导神经分化 |
4.2.3 分化型PC12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
4.2.4 皮质酮浓度筛选 |
4.2.5 MTT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 |
4.2.6 乳酸脱氢酶释放率测定 |
4.2.7 细胞凋亡检测 |
4.2.8 线粒体凋亡通路检测 |
4.2.9 PKA-CREB-BDNF信号通路检测 |
4.2.10 统计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神经生长因子对PC12细胞的诱导分化 |
4.3.2 分化型PC12细胞的生长曲线 |
4.3.3 皮质酮对分化型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3.4 金花茶提取物对受损的分化型PC12细胞存活率影响 |
4.3.5 金花茶提取物对分化型PC12细胞LDH释放率影响 |
4.3.6 金花茶提取物对损伤的分化型PC12细胞形态影响 |
4.3.7 金花茶提取物对分化型PC12细胞DNA片段化的影响 |
4.3.8 Hoechst 33342染色分析分化型PC12细胞凋亡 |
4.3.9 PI染色分析分化型PC12细胞凋亡 |
4.3.10 分化型PC12细胞的凋亡发生率 |
4.3.11 分化型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
4.3.12 分化型PC12细胞的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 |
4.3.13 分化型PC12细胞内Ca~(2+)浓度 |
4.3.14 分化型PC1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
4.3.15 分化型PC12细胞Caspase 3和Caspase 9活性 |
4.3.16 分化型PC12细胞蛋白激酶A水平 |
4.3.17 分化型PC12细胞磷酸化CREB的蛋白表达量 |
4.3.18 分化型PC12细胞内BDNF mRNA水平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金花茶提取物对动物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 |
5.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金花茶提取物制备 |
5.2.2 动物分组及药物施用 |
5.2.3 半数致死量测定 |
5.2.4 急性毒性实验 |
5.2.5 亚慢性毒性实验 |
5.2.6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 |
5.2.7 统计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金花茶提取物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 |
5.3.2 急性毒性实验小鼠病理指标变化结果分析 |
5.3.3 急性毒性实验小鼠脏器病理切片结果分析 |
5.3.4 亚慢性毒性实验小鼠病理指标变化结果分析 |
5.3.5 亚慢性毒性实验小鼠脏器病理切片结果分析 |
5.3.6 亚慢性毒性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发生率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金花茶提取物高分辨质谱图谱 |
附录B 金花茶提取物及L-茶氨酸高分辨质谱图谱 |
附录C 金花茶提取物及咖啡因高分辨质谱图谱 |
附录D 金花茶提取物及芦丁高分辨质谱图谱 |
附录E 金花茶提取物及人参皂苷Rg1高分辨质谱图谱 |
附录F 金花茶提取物及槲皮素高分辨质谱图谱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贯叶金丝桃提取物对行为绝望鼠抑郁模型的抗抑郁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胡—白芍药对及其成分配伍增效抗抑郁作用与协同机制研究[D]. 李肖. 山西大学, 2021(01)
- [2]基于AMPK/SIRT1/PGC-1α通路研究醒脾解郁方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重塑的影响[D]. 任非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抑郁症的文献研究与天心解郁方的的实验研究[D]. 李亚慧.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红花注射液药渣中亚精胺有效部位提取物抗抑郁作用研究[D]. 李婷. 山西大学, 2020(01)
- [5]参胡温胆汤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王莹.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当归及其活性成分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D]. 宫文霞. 山西大学, 2019(01)
- [7]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动物神经可塑性调节的研究[D]. 欧喜燕.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1)
- [8]淡豆豉除烦功效及其GABA形成机理的初步研究[D]. 陈青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XYZ和WY抗抑郁活性及香叶子化学成分的研究[D]. 甘甜.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10]金花茶药用叶提取物的抗抑郁作用研究[D]. 贺栋业.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