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磷农药稳定剂-MPD(论文文献综述)
喻鹤[1](2021)在《基于基因工程酯酶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年来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用于消灭害虫,为农业增产保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其中毒性较大的农药已被陆续禁止或限制使用,然而仍存在超量使用、超范围使用和隐性添加等违规行为,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实现上述农药残留的快速简便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酶抑制方法于上世纪60年代Ellman等人提出,多年来关于酶抑制法的研究不断深入,我国于2001起陆续颁布了5个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可分别针对12种/18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检测,已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技术手段,虽然存在灵敏度低、准确性差等问题,但对规范农产品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二十年过去了,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越来越严格,农产品中高风险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种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标准方法检测结果的假阳性假阴性比例超过了允许范围,已不适应新时代监管的需求,急需针对该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取敌敌畏、敌百虫等高风险有机磷农药,旨在对基于课题组通过基因技术获得一种催化效率高、农药敏感性强的微生物酯酶进行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表征,优化反应条件,进一步建立一种基于微生物酯酶与荧光分析的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开发出敌敌畏残留快检试剂盒。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大肠杆菌表达重组微生物酯酶纯化及其表征。采用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前期获得的重组微生物酯酶,除杂蛋白,并采用SDS-PAGE电泳分析验证。电泳结果表明:微生物酯酶的分子量为36k Da,在电泳中呈单一条带,获得了高纯度的酶液。进一步研究其酶学性质,发现该酶的Km=0.033mmol/L,最适p H为7.5,最适温度为50℃。该酯酶对乙腈表现出较差的耐受性,但能耐受低浓度的甲醇和乙醇,Fe3+、Fe2+和Cu2+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Cu2+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在加入0.1%BSA作为稳定剂后,其活性在放置240 min后依旧较为稳定。2.基于微生物酯酶和荧光分析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建立。通过对微生物对4种底物水解情况的结果分析,选择吲哚乙酸酯作为最适水解底物,确定检测方法的最优条件为:酶浓度0.067 U/m L,底物浓度0.5 mmol/L,抑制反应时间15 min,在最优条件下测定敌敌畏等5种有机磷农药的抑制率并建立标准曲线。结果显示:敌敌畏、敌百虫、甲胺磷、丙溴磷和对氧磷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32 mg/L、0.0096 mg/L、0.0990 mg/L、0.0990 mg/L和0.0074 mg/L,各农药的标曲方程的R2均大于0.99,满足国家标准限量检测要求。选择梨和大白菜为代表性样品,对该法在果蔬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进行可行性验证,平均回收率80%-105%,RSD低于5%,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际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3.冻干微生物酯酶稳定性及其检测敌敌畏残留的应用。通过研究微生物酯酶冻干液浓度、冻干方式,选择冻干液浓度为15%,液氮速冻作为冷冻处理方式,在该方案下冻干微生物酯酶在30天内酶活力仍保持在80%以上;进一步对酶浓度、底物浓度以及抑制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敌敌畏检测标准曲线,计算半数抑制浓度和检出限,拟合方程R2=0.9903、IC50≈0.026 mg/L和LOD≈0.006 mg/L,与国标《GB5009.199-2003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中提出的IC50进行对比,该方法的灵敏度更高。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微生物酯酶的敌敌畏残留速测产品,经梨实际样品检测,该产品检测的平均回收率80%-90%,表明能满足实际样品中敌敌畏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黄秀芳[2](2021)在《金属纳米簇探针的制备及其在农药传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金属纳米簇具有成本低、易制备、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已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蛋白质、核酸等多种物质的检测,而在农药检测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近年来,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威胁。在之前的报道中,基于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特定酶(乙酰胆碱酯酶等)活性的抑制作用发展了许多传感器,但是酶成本较高且酶活性容易受环境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在无酶的条件下利用金属纳米簇构建三种荧光传感器实现有机磷农药及氨基甲酸酯农药的检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了一种基于DNA-Ag NCs的“开-关-开”型荧光传感器用于测定草甘膦。首先以不同DNA为模板制备DNA-Ag NCs,选取其中荧光强度高、稳定性强的DNA2-Ag NCs用于草甘膦检测。Cu2+通过与银离子之间的亲金属相互作用以及与DNA的结合使得DNA2-Ag NCs的荧光淬灭。在草甘膦存在下,Cu2+与草甘膦通过配位作用结合,使得银纳米簇的荧光可以大大恢复。该方法检测草甘膦的线性范围为1 ng/m L~50 ng/m L,检测限为0.2 ng/m L。将该方法应用于自来水样品的草甘膦的检测,回收率为92.5%~1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2、建立了一种基于DNA-Ag NCs的“关闭”型荧光传感器用于检测乐果、乙硫磷和甲拌磷。在强碱性条件下,乐果、乙硫磷、甲拌磷中P-S键断裂,得到三种农药的水解产物。水解产物中的巯基与银纳米簇表面的银原子形成Ag-S键而使得银纳米簇聚集,银纳米簇的荧光大大淬灭。该方法检测乐果的线性范围为0.1 ng/m L~4 ng/m L,检测限为0.05 ng/m L。检测乙硫磷的线性范围为0.3μg/m L~2μg/m L,检测限为30 ng/m L。检测甲拌磷的线性范围为0.03μg/m L~0.5μg/m L,检测限为3 ng/m L。将该方法应用于湖水样品中的三种农药的检测,回收率为89%~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9%。3、设计了一种比例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甲萘威。首先在强碱性条件下水解甲萘威得到1-萘酚,在450 nm处具有荧光发射峰。通过引入表面活性剂CTAB大大增强1-萘酚的荧光强度。此外,使用在620 nm处具有荧光发射峰的GSH-Au NCs构建比例荧光。该方法检测甲萘威的线性范围为1 ng/m L~70 ng/m L,检出限为0.05 ng/m L。在紫外灯下,通过体系颜色的变化,可以实现甲萘威的可视化检测。将该方法应用于苹果和小白菜样品中甲萘威的检测,回收率分别在90%~101%、93%~1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6%。该方法具有无需酶的参与、反应时间短且灵敏度高的优点。
卢倩[3](2019)在《发光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及其有机磷和硒分子的传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光金纳米粒子(AuNPs)作为一类新型的发光纳米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尺寸小、比表面积大、斯托克斯位移大、生物兼容性好、清除速率快、靶向效率高和表面易功能化等,其在传感及生物成像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由于表面配体对AuNPs的光学性质起重要作用,通过引入不同配体使其荧光性质变化可以设计一系列小分子传感研究。本论文基于巯基分子中硫原子与金的作用力强于DNA中氮原子与金的作用力,但弱于硒醇中硒与金的作用力这一规律性,分别实现了AuNPs对有机磷和硒醇分子的检测,具体内容如下:利用非巯基配体DNA制备红色荧光的金纳米簇(DNA-AuNCs)检测含硫有机磷农药。由于DNA-AuNCs中DNA的N原子与Au原子的结合力弱,使得这类AuNCs的稳定差,正是由于这种不稳定性为巯基分子的检测提供了可能。有机磷农药如毒死蜱、甲基对硫磷、二嗪农、马拉硫磷水解之后含有被活化的S和S或者S和O两个活泼位点。当含巯基的有机磷农药加入到AuNCs中,利用Au-S之间的强结合能力将DNA-AuNCs中的DNA替换,同时有机磷农药上的S原子和O原子将分别与不同的AuNCs相结合,使AuNCs团聚,从而导致荧光猝灭。当引入含巯基试剂的小分子如谷胱甘肽(GSH)和巯基丙酸等物质时,溶液的颜色逐渐变为无色且荧光猝灭,可以有效区分含S的有机磷农药,并应用于农产品中毒死蜱残留的检测。通过调节GSH配体与金的比例制备了不同表面覆盖率的GSH包裹的AuNPs(GSAuNPs)用于硒醇的检测。本文分别采用GSH与Au摩尔比为0.7和1.3分别合成了近红外区发光(810 nm)和可见光发光(610 nm)的GS-AuNPs,其表面配体密度分别为23.0%和47.6%。基于Au-Se的作用力强于Au-S这一特点设计了硒醇分子的检测,相对于表面配体密度高的610 nm发光的GS-AuNPs,810 nm发光的GS-AuNP具有较低的表面配体密度,表面空位多,一旦引入硒醇,硒醇分子将会迅速占据空位进入AuNPs表面形成Au-Se键,导致荧光猝灭。因此,根据硒醇引入前后荧光变化的强弱,可实现对硒醇定量检测。另外,还将610 nm和810 nm发光的GS-AuNP按一定比例混合,以610nm处的荧光为内参构建比率型的荧光探针,并用于细胞内硒醇分子光学检测。
廖芸[4](2019)在《基于荧光量子点的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发受到各国政府与消费者关注。农药残留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所要保障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逐渐成为社会重要的热点。为规范农药的合理使用,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农药残留标准以及相应法规。由于农药含量低,为要达到微量农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目的,则必须要建立高效、准确、快速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以保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健康。本研究用荧光量子点标记抗体制备量子点抗体探针,并经由间接竞争反应建立基于荧光量子点的三唑磷农药免疫分析方法。而后在单残留的基础上再建立对于对硫磷、毒死蜱与三唑磷多种农药残留物检测的荧光免疫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如下:采用在表面附有羧基,粒径大小均一、激发波长宽荧光量子点。将农药单克隆抗体和荧光量子点偶联,对标记过程的偶联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标记荧光量子点的抗体荧光探针。建立了基于荧光量子点的三唑磷农药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分析条件如探针与半抗原的工作浓度、工作条件温度等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在0.01-25 μg 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直线关系,检出限(IC10)为5 ng L-1。采用方法对水,梨,黄瓜,水稻和苹果基质进行添加和回收,平均回收率为85.0%~1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9.4%~17.4%,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LC-MS/MS)的分析法对该方法进行了比较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灵敏度高,结果可靠,可用于在实际样品中三唑磷农药残留的检测。在三唑磷农药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荧光量子点的三唑磷、对硫磷和毒死蜱农药多残留荧光免疫分析方法。选定了发射波长在520 nm,570 nm,630 nm的荧光量子点标记了抗体,并且将对硫磷抗体量子点探针与毒死蜱量子点抗体探针及其对应的包被半抗原工作浓度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三种探针和三种包被半抗原之间的特异性良好。三唑磷,对硫磷和毒死蜱分别在0.01-25 μg L-1,0.01-100 μg L-1,0.01-100 μg 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55 ng L-1,1.43 ng L-1和1.89 ng L-1。然后其添加回收试验适用水,大米,梨、苹果还有黄瓜作为基质,其结果与LC-MS/MS的方法互相比较确认。则本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5.7-113.8%。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6.3-18.2%,接近LC-MS/MS分析方法的结果,这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在实际样品中对于对硫磷、三唑磷和毒死蜱的多残留检测分析要求可以满足。也可以为其它农药多残留检测的分析提供参考。
吴茂,范亚军,郭亚平,谢练武[5](2018)在《有机磷农药残留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有机磷农药在土壤及水体中的残留污染问题,分子印迹技术在该类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已得到迅速发展。文章就有机磷农药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的研究背景、分子印迹技术基本原理及分类、计算化学在筛选优化虚拟模板及功能单体中的应用,以及有机磷农药残留MIPs的制备与应用研究等内容进行了综述。MIPs因具有结构可预测、特异识别和应用普遍的特性,可广泛用于光学传感、化学传感、电化学传感、光电传感、质量敏感传感、仿生催化及样品前处理等众多领域。可通过Discovery Studio、HyperChem及Gaussian 3种分子模拟软件对(虚拟)模板、功能单体以及二者所形成的加合物进行计算模拟以获得最低能量的优势构象,通过计算加合物的结合能来优化筛选(虚拟)模板和功能单体。将计算化学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相信在未来几年,有机磷农药残留MIPs有可能在原位显色传感、农产品农药残留高通量筛查及计算机自动化检测等领域得到长足发展。
徐勇[6](2017)在《新型农药载体材料及微胶囊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胶囊技术具有改善农药理化性能、增加农药化学稳定性、控制农药分子释放和延长持效期的优点,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解决农药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同时,丰富微胶囊的制备材料和制备方法,提高微胶囊的控释性能,本论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药作为研究模型药物,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针对传统界面聚合法壁材单体毒性大、反应活性高、反应速率不易控制的缺陷,本论文采用改性的异氰酸酯为壁材,对传统的界面聚合制备微胶囊的方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温和,壁材毒性低。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制备了甲基嘧啶磷微胶囊,并对微胶囊制备条件进行讨论,制备的微胶囊通过SEM、CLSM、FTIR、TG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微胶囊外观良好,粒径分布均匀,热稳定性良好,平均粒径为2.05 μm,包覆率为90.88%,载药量约为50%;释放动力学研究表明,制备的微胶囊控释性能良好,不同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的释放曲线与现有模型拟合度存在差异,释放机理也存在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界面聚合法适合农药微胶囊的制备,并使用此方法解决了甲基嘧啶磷气味大、稳定性差的问题。2.针对传统微胶囊剂型功能过于单一的问题,本论文以丁硫克百威和噻虫嗪为模型药剂,对新型多功能微胶囊剂型微囊悬浮悬浮种衣剂进行研究。采用改进的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丁硫克百威微胶囊,并对微胶囊制备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进行优化,电镜显示微胶囊外观良好,粒径均一,平均粒径为2.08μm,包覆率为96.23%,载药量约为50%,持续释放时间达到50天以上。稳定性研究表明,微胶囊使丁硫克百威的稳定性提高,并且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降低使用时环境中克百威的浓度,减小对环境、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潜在威胁。通过对小麦发芽率和后期生长活性实验表明,与丁硫克百威乳油相比,丁硫克百威微胶囊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及后期生长基本无影响。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出噻虫嗪悬浮剂,与丁硫克百威微胶囊悬浮剂进行混合制备微囊悬浮悬浮种衣剂,研究增稠剂种类和用量以及pH调节剂的种类和pH值对体系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微囊悬浮悬浮种衣剂的中试生产研究,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为新型多功能微胶囊剂型的开发提供借鉴。3.以安全环保的二氧化硅为壁材,对纳米二氧化硅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制备了高效氯氟氰菊酯/SiO2纳米微胶囊,并对纳米微胶囊的制备过程进行讨论,制备的微胶囊粒径均匀,分散度高;为了更好地控制释放,对制备的高效氯氟氰菊酯/SiO2纳米微胶囊进行改性,制备出有机无机掺杂的双层微胶囊,两种制备的微胶囊使用SEM、TEM、FTIR、TGA等进行表征,两种微胶囊外观良好,载药量分别为50%和25%,热稳定性高;释放动力学研究表明,在不同pH下,双层微胶囊的释放速率低于单层微胶囊的释放速率,通过与释放模型拟合,结果显示,两种微胶囊的释放曲线符合Korsmeyer-Peppas方程,并且释放机制为扩散和溶蚀相结合的释放机制;家蝇生物活性实验表明,与传统制剂相比,制备的两种微胶囊在第90天仍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以上结果表明,以上方法制备的SiO2以及SiO2-NIPAM-MBA两种微胶囊缓释性能良好,两种材料是很有开发潜力的安全环保材料。4.以丙交酯、聚乙二醇和丙烯酰氯为原料,制备出环保的丙烯酸酯改性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制备的材料经过NMR、FTIR等进行了表征,并以该共聚物为壁材制备出高效氯氰菊酯微胶囊,制备的微胶囊通过FTIR、SEM、TGA进行表征,释放性能显示,制备的微胶囊缓释性能良好,释放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微胶囊在异丙醇水溶液中以扩散和溶蚀相结合的释放机制为主。以上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控释性能,为可降解材料在农业领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提供借鉴。本论文采用宏观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微胶囊的制备材料和制备方法进行研究,为安全、环保、多功能微胶囊开发提供研究基础。
刘伟[7](2015)在《猕猴桃中农药残留的纳米金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猕猴桃是一种深受大众欢迎的水果,然而在其生产、贮藏和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农药残留等危害物质污染。传统气相色谱等农药残留仪器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和准确性高的优点,但也存在操作繁杂、检测时间长、成本昂贵的问题,不能满足现场检测的需求。因此,开发灵敏、准确、快速的检测技术十分必要。本论文以猕猴桃中杀螟丹、沙蚕毒素类农药、啶虫脒和毒死蜱为检测对象,结合纳米金定位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特性、photoshop色值提取以及手机智能识别的优点,分别构建了猕猴桃中农药残留的纳米金分光光度以及视觉快速比色法,photoshop数字化识别方法以及基于智能手机的现场比色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杀螟丹与纳米金之间的分子识别机制,建立了一种以纳米金为比色探针,用分光光度计和肉眼观察快速检测杀螟丹的方法。通过加入0.9 m M的硫酸氢钠进行优化后,可在5 min内检测杀冥丹含量。借助分光光度计定量,该方法对杀螟丹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05 mg/kg~0.6 mg/kg,最低检出限为0.04 mg/kg。同时,该方法对杀螟丹浓度的颜色变化临界点为0.1 mg/kg,恰好是国内外杀螟丹最严格的限量值,因此,可直接用于农产品中杀螟丹农药残留是否超标的定性判别。实际样品检测时,本方法回收率在71.8%~104%之间,变异系数在4.5%~10.7%之间,表明本方法有较好的准确度与可靠性。2.依据沙蚕毒素类农药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沙蚕毒素,而沙蚕毒素会诱导纳米金聚集的现象,并结合数码相机图像采集以及phtoshop软件对颜色的数字化转换功能,本章中构建了一种沙蚕毒素类农药残留总量的数字化比色检测方法。优化后的检测条件是反应3 min、体系p H值4、并添加0.9 m M硫酸氢钠。用分光光度计定量沙蚕毒素总量的线性范围为0.05 mg/kg~0.25 mg/kg,最低检出限为0.04 mg/kg。借助phtoshop提取色值,将颜色变化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对RGB值进行分析。在0.05 mg/kg到0.25 mg/kg的范围内,R值与沙蚕毒素浓度成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3 mg/kg。实际样品检测时,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率,表明本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沙蚕毒素类农药总量快速检测方法。3.在数字化比色的基础上,开发了智能手机的图像采集附件和智能手机App应用,构建了基于智能手机的猕猴桃中啶虫脒比色检测方法。检测的最优条件是反应6 min,p H值6,并添加30 m M的氯化钠。在最优条件下,基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比色法检测线性范围为0.04 mg/kg~0.6 mg/kg,检出限为0.02 mg/kg。进一步采用智能手机提取不同浓度目标物与纳米金的反应最终液的颜色,并进行RGB色值分析,以R值与啶虫脒浓度建立数字化比色定量模型(C=10^((45.02-R)/80.84)),以此为主要方程编写啶虫脒的手机智能识别软件。实验结果表明该智能手机比色体系对啶虫脒的线性范围为0.04 mg/kg~0.5 mg/kg,检出限为0.03 mg/kg。智能手机比色法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分析结果较一致,同时具有良好的回收率,表明本方法在猕猴桃中啶虫脒的快速检测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4.在智能手机比色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毒死蜱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及乙酰胆碱酯酶催化碘化乙酰硫代胆碱引起纳米金颜色变化的特性,构建了猕猴桃中毒死蜱的智能手机比色检测方法。通过研究卤化乙酰硫代胆碱引起的纳米金光谱变化,发现在较高浓度碘化乙酰硫代胆碱存在的情况下,纳米金也能保持分散状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型的较高浓度碘化乙酰硫代胆碱存在下的智能手机比色分析方法。通过条件优化,确定最优条件为底物碘化乙酰硫代胆碱的加入量为30μM,检测体系的p H值为8,酶的加入量为2 m U/m L,反应时间为8 min。在最优条件下,用手机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1mg/kg~1.0 mg/kg,检出限为0.002 mg/kg。与已有文献相比,该方法酶用量较少,但是检测灵敏度较高。加标和真实样品检测时,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有望为猕猴桃中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的现场筛查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李欣宇[8](2015)在《无机纳米粒子/生物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文中认为无机纳米粒子由于其具有的独特的光、电、磁等性质,因而被广泛用于生物分子的分析检测。而由于纳米技术的发展,其研究趋势已经由研究单一纳米材料的合成和性质转向研究纳米材料组装体的性能与应用。其中通过无机纳米粒子与生物分子的自发组装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生物分子的引入不仅可以产生多种多样的复合结构,赋予了组装结构对于其周围环境的响应性,而且生物分子特异性的识别作用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无机纳米粒子之间的距离,改变组装体的光电性质,从而可以发展针对生物分子的新型检测技术。此外,由于无机纳米粒子与生物大分子尺寸、电荷的相似性,通过对于无机纳米粒子与生物分子自组装行为的研究,还可以进一步认识无机纳米粒子组装体系与生物大分子体系的相关性。本论文基于溶液法合成了单分散性良好的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的金纳米棒和具有尺寸依赖的荧光特性的半导体纳米粒子,并以金纳米棒和半导体纳米粒子为组装单元,研究了从生物小分子(半胱氨酸、三聚氰酸)到生物大分子(DNA、酶)分别与金纳米棒、量子点的组装行为,对光学无机纳米粒子与生物分子组装体产生的独特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进而利用组装体产生的光学性质检测了对生物体有重大影响的组分。采用生物小分子(半胱氨酸和三聚氰酸)与金纳米棒进行组装,形成了头对头或者肩并肩的组装结构。通过半胱氨酸诱导形成的头对头组装结构具有良好的等离子体圆二色性光学性质。两种相反手性的半胱氨酸在0.57.5μM浓度范围内,可以调节组装体产生不同的圆二色性吸收。而采用三聚氰酸盐诱导形成的金棒组装体多为肩并肩结构。基于组装体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耦合,三聚氰酸的拉曼信号得到增强,0.1 n M的三聚氰酸即可产生有效的拉曼增强信号。相关组装机制和光学性质,可以用于多种相似生物小分子的检测。采用非特异性序列的线性DNA与尺寸、表面结构和电荷等方面具有与蛋白质相似的性质的量子点组装。通过调节DNA与量子点的比例,可以制备成尺寸约为30 nm的球状纳米结构。随后这些球状结构链接成串珠状并最终成为三维的片状结构。这一组装过程与先前发现的单纯量子点自组装成为纳米线的行为有明显的差别。研究发现,量子点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以氢键和静电偶极作用等非共价相互作用方式为主,这与生物体内蛋白质之间或者蛋白质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相似。这一研究增加了对于无机纳米粒子与天然DNA之间如何进行有序组装的认识并且为可控制备相关组装结构奠定了基础。将乙酰胆碱酯酶与巯基丙酸稳定的Cd Se@Zn S量子点,利用可控的层层自组装方法进行组装。发现加入酶促反应底物后,酶反应产物可以作为量子点受光照激发产生的空穴的电子给体,从而增强光电流的强度,因而组装体光电性质随酶促反应的发生而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引入能级处于酶促反应氧化还原电位与量子点能级之间的石墨烯时,组装结构光电性质进一步改善。基于这种组装结构的光电性质不仅可以用于生物体内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检测,也可以用于两种酶抑制剂对氧磷与敌敌畏的检测,其检测限分别达到了10-14 M和10-12 M。这种光电化学检测方法十分灵敏,稳定性和重现性良好并且可以用于实际样品检测。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由小到大的生物分子与无机纳米粒子自组装形成的组装体的结构、光电性质以及利用这些优良性能构建可用于生物分析检测的光学、光电检测机制,进一步扩充了无机纳米粒子与生物分子组装结构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班睿[9](2015)在《几种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传感分析应用》文中提出荧光纳米材料,如量子点、金属纳米团簇等,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在细胞成像和传感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随着量子点制备工艺、表面修饰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功能应用研究的不断拓展,基于量子点的纳米荧光探针在化学生物分析等领域显示出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将重点针对环境中有毒有害污染物及生物标志物分析检测,结合高性能的荧光纳米材料Mn掺杂ZnS量子点(Mn:ZnS QDs)、硅量子点(SiQDs)及金纳米簇(AuNCs)的发光特性,发展针对有机磷农药、痕量TNT和多巴胺的光学传感识别新方法,探索对痕量目标分析物的特异性敏感检测以及在实际环境生物样品中的应用。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用谷胱甘肽(GSH)作为稳定剂,提出了一种水相中直接合成高质量的Mn掺杂ZnS量子点(Mn:ZnS)的方法。制备得到的量子点具有纯掺杂荧光发射和优异稳定性。发现用ZnS包覆修饰的Mn:ZnS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达27.4%,是目前该量子点水相直接制备法所得的最好结果。细胞毒性试验(MTT)证实了即使Mn:ZnS量子点浓度达600 mg mL-1对HeLa细胞也没有明显毒性。以刀豆蛋白(ConA)-甘露糖识别体系为模型,将刀豆蛋白功能化Mn:ZnS/ZnS量子点并成功用于识别HeLa细胞表面糖基的过表达。基于Mn:ZnS QDs优异的光学性能,GSH包覆的Mn:ZnS量子点有望用于生物学荧光标记。(2)基于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作用原理和长寿命磷光发射的Mn掺杂ZnS量子点,我们报道了一种灵敏、特异性的有机磷农药(OPs)测定方法。乙酰胆碱(ACh)首先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为胆碱,胆碱氧化酶(ChOx)进一步氧化胆碱产生H2O2,而H2O2能有效地猝灭量子点的磷光发射。然而,当体系中存在能抑制AChE活性的有机磷农药时,AChE酶催化水解速率就会减弱,从而减少了H2O2产生,导致量子点磷光猝灭效率降低。Mn掺杂ZnS量子点长寿命磷光能够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方法测定,从而有效消除来自于实际样品背景荧光的干扰,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信噪比。在最佳条件下,该法对有机磷农药(OPs)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pM~1μM,最低检测限为0.1 pM,低于现存的大部分检测方法。回收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用于实际样品分析。(3)以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原料,水热法一步直接合成了氨基包覆的高荧光硅量子点(SiQDs)。基于硅量子点表面的氨基与2,4,6,-三硝基甲苯(TNT)分子能形成Meisenheimer复合物,而所形成复合物的吸收光谱正好与SiQDs的荧光发射光谱重叠,满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发生条件,使得SiQDs的荧光发射能量能够有效地转移至Meisenheimer复合物,从而导致SiQDs本身的荧光被有效猝灭。硅量子点荧光猝灭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机理能用于对TNT分子的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TNT在5~500 nM范围内,硅量子点荧光对其呈现良好的线性响应,检测限低至1nM。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很好抗干扰能力和选择性。用于TNT在实际样品的添加回收实验取得良好结果。(4)基于单-6-氨基-β-环糊精(NH2-β-CD)修饰的金纳米簇(AuNCs),构建了一种新的荧光探针,并利用主-客体相互作用原理,实现了对多巴胺(DA)进行选择性检测。将NH2-β-CD通过EDC/NHS酰胺化反应连接到金纳米簇上,环糊精分子结构在金纳米簇表面完好保存,仍然保持了对多巴胺分子的主-客体识别能力。当多巴胺分子存在时,被环糊精分子的内腔识别从而形成包结物,通过电子转移的作用机理,被识别多巴胺的氧化产物有效地猝灭了金纳米簇荧光,从而实现了对多巴胺的检测,线性范围达5~1000nM,检测限为2nM。
荆利强[10](2013)在《混浊苹果汁浑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改善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限制我国混浊苹果汁发展和出口的主要是由于浑浊稳定性差和农药残留超标。添加合适的稳定剂是提高浊汁浑浊稳定性的主要方法,但随着消费者日渐增强的健康意识,对添加有稳定剂的产品产生了抵触心理。因此零添加的果汁产品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新的发展趋势。而农药残留超标,尤其是有机磷类农药残留超标,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健康,并经常导致出口受阻、大规模退货和索赔现象的发生。这不仅造成我国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对我国的国际声誉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本课题主要研究在不加稳定剂和外源酶的条件下,通过选取不同苹果品种,改变苹果原料的贮藏条件和混浊苹果汁的加工条件等方式,利用苹果中的内源酶作用来改变果胶的含量和性质(果汁浑浊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从而提高浑浊稳定性。果汁的安全性改善则主要是通过热处理方法控制果汁中微生物的含量和果汁品质,同时采用超声波和辐照技术降解果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并考查其对果汁品质的影响。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我们选取了四种不同品种的苹果制备的果汁,其浑浊稳定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黄香蕉、花花牛、灵宝富士和水晶富士。然而由于不同品种苹果的成熟期和贮藏期的不同,可以有选择性的挑选苹果进行果汁的制备。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苹果原料贮存于4℃(低温)和12℃±1℃(室温)条件下,果汁浊度保留率和浑浊稳定性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提高。且与低温贮存相比,苹果原料贮存于室温条件下更有利于提高果汁的浊度保留率和稳定性。其次,我们研究了苹果原料的热处理对果汁质量影响。90℃热处理5min后检测果汁中细菌总数,其数量低于国家标准。预处理温度高于90℃时果汁中检测不出霉菌和酵母,并且热处理导致总酚含量降低进而影响果汁颜色。而且本实验发现采用70℃热处理时果汁浊度保留率最低,其浊度保留率随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下降。在原料破碎前后我们均采用热处理,发现破碎后热处理时间越长,果汁稳定性越高。并且破碎温度对果汁的浊度和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破碎温度高于40℃时,其果汁的浊度和浑浊稳定性均要高于室温条件下破碎。最后,我们研究了超声波和辐照处理对有机磷农药降解的影响。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四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毒死蜱、乙酰甲胺磷和氧化乐果)的降解率逐渐增加,降解率最高的为敌敌畏,之后依次为毒死蜱、乙酰甲胺磷和氧化乐果。并且在超声功率达600w并处理120min时,四种农药的降解率均达到最高。辐照处理同样可以降低四种农药的含量,降解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毒死蜱、敌敌畏、乙酰甲胺磷和氧化乐果,降解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与超声波处理方式相比,辐照处理更有效的降解混浊苹果汁中残留的有机磷农药,并对苹果汁的品质影响较小,然而超声波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苹果浊汁的浊度和浊度保留率,对提高浑浊稳定性有明显帮助。
二、有机磷农药稳定剂-MP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磷农药稳定剂-MPD(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基因工程酯酶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基因工程酶的研究现状 |
1.2.1 当前酶抑制农残检测主要酶源 |
1.2.2 基因工程酶改造技术的概述 |
1.2.3 基因工程酶在农药快速检测技术上的研究现状 |
1.3 酶抑制法农残快检产品的研究现状 |
1.3.1 酶速测卡 |
1.3.2 酶生物传感器 |
1.3.3 微流控装置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生物酯酶表达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溶液配制 |
2.2.2 微生物酯酶的表达纯化 |
2.2.3 微生物酯酶活力的测定 |
2.2.4 米氏常数测定 |
2.2.5 最适pH |
2.2.6 最适温度 |
2.2.7 有机溶剂耐受性 |
2.2.8 干扰离子影响 |
2.2.9 酯酶稳定剂筛选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微生物酯酶的表达纯化 |
2.3.2 米氏常数测定 |
2.3.3 最适pH |
2.3.4 最适温度 |
2.3.5 有机溶剂耐受性 |
2.3.6 干扰离子影响 |
2.3.7 酯酶稳定剂筛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微生物酯酶和荧光分析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 |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反应条件优化 |
3.2.2 方法灵敏性测定 |
3.2.3 实际样品检测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反应条件优化 |
3.3.2 方法灵敏性测定 |
3.3.3 实际样品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微生物酯酶的有机磷农药速测试剂盒开发 |
4.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不同浓度冻干液对冻干酯酶的影响 |
4.2.2 微生物酯酶冻干方法优化 |
4.2.3 反应条件优化 |
4.2.4 灵敏性和稳定性测定 |
4.2.5 实际样品检测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浓度冻干液对冻干酯酶的影响 |
4.3.2 微生物酯酶冻干方法优化 |
4.3.3 反应条件优化 |
4.3.4 灵敏性和稳定性测定 |
4.3.5 实际样品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金属纳米簇探针的制备及其在农药传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药残留危害 |
1.1.1 有机磷农药 |
1.1.2 氨基甲酸酯农药 |
1.2 金属纳米簇的合成和应用 |
1.2.1 金属纳米簇的合成 |
1.2.2 金属纳米簇的应用 |
1.3 农药检测方法 |
1.4 本课题的立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立题意义 |
1.4.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铜离子介导的银纳米簇荧光“开-关-开”检测草甘膦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DNA-Ag NCs的制备 |
2.3.2 草甘膦检测方法 |
2.3.3 选择性分析 |
2.3.4 检测方法验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检测草甘膦的传感策略 |
2.4.2 DNA-Ag NCs的合成和表征 |
2.4.3 检测草甘膦的可行性验证 |
2.4.4 反应条件优化 |
2.4.5 检测草甘膦标准曲线的建立 |
2.4.6 选择性分析 |
2.4.7 分析Cu~(2+)介导的DNA2-Ag NCs荧光猝灭及恢复机理 |
2.4.8 检测方法验证 |
2.5 结论 |
第三章 一种新颖的基于银纳米簇的荧光传感器检测三种有机磷农药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DNA-Ag NCs的制备 |
3.3.2 三种农药检测方法 |
3.3.3 选择性分析 |
3.3.4 检测方法验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检测三种有机磷农药的传感策略 |
3.4.2 DNA-Ag NCs的合成和表征 |
3.4.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3.4.4 检测三种农药标准曲线的建立 |
3.4.5 选择性分析 |
3.4.6 分析农药水解产物淬灭DNA-Ag NCs荧光的机理 |
3.4.7 检测方法验证 |
3.5 结论 |
第四章 一种比例荧光探针用于甲萘威的超灵敏检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试剂与材料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GSH-Au NCs的制备 |
4.3.2 甲萘威检测方法 |
4.3.3 选择性分析 |
4.3.4 检测方法验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检测甲萘威的传感策略 |
4.4.2 GSH-Au NCs的制备和表征 |
4.4.3 反应条件的优化 |
4.4.4 检测甲萘威标准曲线的建立 |
4.4.5 选择性分析 |
4.4.6 检测方法验证 |
4.5 结论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发光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及其有机磷和硒分子的传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光金纳米粒子 |
1.1.1 发光金纳米粒子的概述 |
1.1.2 发光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
1.1.3 发光金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 |
1.2 发光金纳米粒子的应用 |
1.2.1 发光金纳米粒子的传感应用 |
1.2.2 金纳米粒子在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 |
1.3 论文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发光金纳米团簇的合成及有机磷的检测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DNA-AuNCs的合成方法与纯化 |
2.2.3 有机磷农药的的配制及水解 |
2.2.4 DNA-AuNCs对于有机磷的检测 |
2.2.5 干扰实验的测定 |
2.2.6 实际样品的测量 |
2.2.7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NA-AuNCs合成 |
2.3.2 毒死蜱的水解 |
2.3.3 CP的水解产物与DNA-AuNCs的反应 |
2.3.4 Au和 S元素的XPS研究 |
2.3.5 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
2.3.6 实际样品的检测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以发光金纳米粒子为探针对硒醇的传感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不同比例的金纳米粒子的合成 |
3.2.3 GS-AuNPs对于Cyse的检测 |
3.2.4 干扰实验的测定 |
3.2.5 细胞的培养 |
3.2.6 细胞毒性试验 |
3.2.7 细胞成像试验 |
3.2.8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S-AuNPs的合成 |
3.3.2 硒醇的检测 |
3.3.3 干扰性实验 |
3.3.4 硒醇与金纳米粒子的反应 |
3.3.5 金纳米粒子对于细胞内硒醇的检测 |
3.3.6 不同比例的发光纳米粒子对于细胞内硒醇的成像 |
3.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基于荧光量子点的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目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 |
1.1.1 农药残留的危害 |
1.1.2 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 |
1.2 荧光量子点研究进展及应用 |
1.2.1 量子点的简介 |
1.2.2 量子点标记方法 |
1.2.3 量子点的应用 |
1.2.4 量子点在农药检测方面的应用 |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使用试剂 |
2.1.2 配制缓冲溶液 |
2.1.3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荧光量子点抗体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
2.2.2 基于荧光量子点的单残留农药免疫分析方法 |
2.2.3 基于荧光量子点的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方法 |
2.2.4 LC-MS/MS方法 |
2.2.5 样品前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荧光量子点抗体探针的制备方法条件的优化 |
3.1.1 量子点抗体探针的表征 |
3.1.2 荧光量子点抗体探针的制备方法偶联条件优化 |
3.2 荧光量子点的有机磷农药单残留免疫分析方法条件优化 |
3.2.1 抗体荧光探针与半抗原浓度优化 |
3.2.2 荧光量子点检测三唑磷的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3 荧光量子点三唑磷农药添加回收及实际样品检测 |
3.2.4 与其它基于量子点检测的文献方法比较 |
3.3 基于荧光量子点的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方法 |
3.3.1 基于荧光量子点的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方法优化 |
3.3.2 建立基于荧光量子点的三唑磷、对硫磷和毒死蜱标准曲线 |
3.3.3 荧光量子点的有机磷农药多残留添加回收及实际样品检测 |
4 讨论 |
4.1 基于荧光量子点的农药单残留检测免疫分析方法 |
4.2 基于荧光量子点的农药多残留检测免疫分析方法 |
4.3 未来研究方向 |
4.4 创新点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第一作者论文发表情况如下 |
英文缩略表 |
致谢 |
(6)新型农药载体材料及微胶囊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世界农药发展状况 |
1.3 农药剂型概述 |
1.4 农药微胶囊概述 |
第二章 论文设计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方案设计 |
2.3 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新型界面聚合法制备农药微胶囊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新型界面聚合法制备甲基嘧啶磷微胶囊 |
3.3 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多功能剂型微囊悬浮悬浮种衣剂制备研究 |
4.1 引言 |
4.2 丁硫克百威微胶囊制备及性能表征 |
4.3 噻虫嗪悬浮剂制备工艺研究 |
4.4 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悬浮种衣剂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
4.5 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微囊悬浮悬浮种衣剂中试生产工艺研究 |
4.6 小结 |
第五章 二氧化硅纳米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步骤 |
5.4 结果与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丙烯酸酯改性聚乳酸嵌段共聚物材料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3 实验步骤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猕猴桃中农药残留的纳米金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 |
1.1.1 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
1.1.2 猕猴桃产业存在的问题 |
1.1.3 猕猴桃质量安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1.1.4 猕猴桃农药残留安全现状 |
1.2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药残留传统检测技术 |
1.2.2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
1.3 基于纳米金的比色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
1.3.1 纳米金比色法的分类 |
1.3.2 纳米金比色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
1.4 智能手机分析技术研究现状 |
1.4.1 手机免疫分析 |
1.4.2 手机横向流动层析 |
1.4.3 手机集成电化学传感器 |
1.4.4 手机表面等离子共振 |
1.4.5 手机显微成像技术 |
1.4.6 手机流式细胞术 |
1.4.7 智能手机比色法 |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纳米金的杀螟丹比色检测方法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仪器与耗材 |
2.2.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2.3 方法 |
2.3.1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 |
2.3.2 杀螟丹原药的检测 |
2.3.3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纳米金比色法检测杀螟丹的原理 |
2.4.2 纳米金比色法检测杀螟丹原理的验证 |
2.4.3 杀螟丹存在下纳米金的聚集动力学 |
2.4.4 硫酸氢钠优化后比色法的建立 |
2.4.5 比色法的选择性 |
2.4.6 实际样品的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hotoshop的沙蚕毒素类农药总量数字化比色检测方法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仪器与耗材 |
3.2.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3.3 方法 |
3.3.1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 |
3.3.2 沙蚕毒素原药的检测 |
3.3.3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纳米金比色法检测沙蚕毒素类农药总量的原理 |
3.4.2 纳米金比色法检测沙蚕毒素原理的验证 |
3.4.3 检测条件的优化 |
3.4.4 沙蚕毒素类农药检测方法的建立 |
3.4.5 实际样品的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啶虫脒比色检测方法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仪器与耗材 |
4.2.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4.3 方法 |
4.3.1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 |
4.3.2 啶虫脒原药的检测 |
4.3.3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
4.3.4 基于智能手机的比色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纳米金比色法快速检测啶虫脒 |
4.4.2 基于智能手机的App应用和设备 |
4.4.3 实际样品的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智能手机的毒死蜱比色检测方法 |
5.1 前言 |
5.2 材料 |
5.2.1 仪器与耗材 |
5.2.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5.3 方法 |
5.3.1 纳米金粒子的制备 |
5.3.2 毒死蜱对乙酰硫代胆碱/乙酰胆碱酯酶/纳米金体系的作用 |
5.3.3 毒死蜱的智能手机比色分析 |
5.3.4 实际样品的预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卤化乙酰硫代胆碱与纳米金的相互作用 |
5.4.2 纳米金比色法检测毒死蜱的原理及其验证 |
5.4.3 检测条件的优化 |
5.4.4 智能手机比色检测方法的性能 |
5.4.5 实际样品的检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无机纳米粒子/生物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具有良好光电性质的无机纳米粒子组装基元 |
1.2.1 无机半导体纳米粒子(量子点) |
1.2.2 贵金属纳米粒子 |
1.3 纳米结构组装体的构建方法 |
1.3.1 无机纳米粒子的自限制组装 |
1.3.2 由界面、模板、外部场引导的组装 |
1.3.3 依靠生物方法进行的组装 |
1.4 生物分子/无机纳米粒子组装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
1.4.1 生物分子/无机纳米粒子组装体的性质 |
1.4.2 生物分子/无机纳米粒子组装体的应用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材料制备 |
2.3.2 表征方法 |
第3章 生物小分子/金纳米棒组装体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分散金纳米棒的制备与表征 |
3.3 不同生物分子与金纳米棒组装结构 |
3.3.1 半胱氨酸与金纳米棒组装 |
3.3.2 三聚氰酸与金纳米棒组装 |
3.3.3 半胱氨酸和三聚氨酸与金纳米棒组装体结构的比较分析 |
3.4 半胱氨酸/金纳米棒头对头组装体及其光学性质 |
3.5 三聚氰酸/金纳米棒肩并肩组装及其光学性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DNA/量子点组装结构及性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用于组装的量子点尺寸调节 |
4.3 DNA与量子点的自组装 |
4.3.1 DNA与量子点比例对于组装结构的影响 |
4.3.2 不同组装时间下的组装体结构 |
4.3.3 DNA长度、结构与量子点尺寸对于组装体的影响 |
4.4 DNA与量子点的自组装机理研究 |
4.4.1 DNA与量子点的自组装过程 |
4.4.2 DNA与量子点的自组装过程的驱动力 |
4.5 DNA与量子点组装体的光学性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酶/量子点组装结构及其光电性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光电性质 |
5.2.1 量子点的光电性质 |
5.2.2 量子点种类对于光电性质的影响 |
5.3 乙酰胆碱酯酶与量子点的层层自组装 |
5.3.1 Cd Se@ZnS量子点薄膜的组装过程 |
5.3.2 Cd Se@ZnS/AChE薄膜的组装 |
5.4 乙酰胆碱酯酶/量子点组装结构的光电性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光电增强的酶/量子点结构对农药残留物的检测 |
6.1 引言 |
6.2 酶/量子点组装结构的光电性质增强策略 |
6.3 石墨烯/量子点/乙酰胆碱酯酶自组装复合膜的光电特性 |
6.4 石墨烯/量子点/乙酰胆碱酯酶自组装薄膜对有机磷农药的检测 |
6.5 实际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几种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传感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绪论 |
1.1 纳米材料概述 |
1.1.1 纳米材料的概念与分类 |
1.1.2 纳米材料的几种效应 |
1.1.2.1 量子尺寸效应 |
1.1.2.2 表面效应 |
1.1.2.3 小尺寸效应 |
1.1.2.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1.1.2.5 库仑阻塞与量子隧穿 |
1.1.2.6 介电限域效应 |
1.2 量子点 |
1.2.1 量子点的性质 |
1.2.2 量子点的制备 |
1.2.2.1 金属有机物合成路线 |
1.2.2.2 水相无机合成路线 |
1.2.3 量子点的功能化修饰 |
1.2.4 量子点在传感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
1.2.4.1 用于金属离子检测 |
1.2.4.2 用于生物分子检测 |
1.2.4.3 用于微生物检测 |
1.2.4.4 用于酶活性分析 |
1.2.4.5 用于生物标记成像 |
1.3 硅量子点 |
1.3.1 硅量子点的性质 |
1.3.2 硅量子点的制备 |
1.3.2.1 自上而下的方法(The top-down approach) |
1.3.2.2 自下而上的方法(The bottom-up approach) |
1.3.3 硅量子点在传感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
1.4 金纳米簇 |
1.4.1 金纳米簇的性质 |
1.4.2 金纳米簇的制备 |
1.4.2.1 模板法 |
1.4.2.2 微乳液法 |
1.4.2.3 刻蚀法 |
1.4.3 金纳米簇在传感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
1.4.3.1 离子检测 |
1.4.3.2 生物小分子检测 |
1.4.3.3 蛋白质检测 |
1.5 本论文选题思路及主要工作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高荧光谷胱甘肽包覆Mn掺杂ZnS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成像应用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材料 |
2.2.2 仪器及表征 |
2.2.3 水相合成GSH包覆的Mn:ZnS量子点 |
2.2.4 水相合成Mn:ZnS/ZnS核壳型量子点 |
2.2.5 制备ZnS:Mn/ZnS QDs-Con A探针 |
2.2.6 细胞毒性实验 |
2.2.7 共聚焦成像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n:ZnS/ZnS量子点的表征 |
2.3.2 Mn掺杂浓度的影响 |
2.3.3 pH值对制备Mn:ZnS/ZnS量子点的影响 |
2.3.4 不同稳定剂的影响 |
2.3.5 量子点的稳定性 |
2.3.6 量子点细胞毒性评估 |
2.3.7 细胞表面糖基表达的荧光成像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生物酶催化的磷光探针测定有机磷农药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材料 |
3.2.2 仪器及表征 |
3.2.3 水相合成GSH包覆的Mn:ZnS量子点 |
3.2.4 测定对氧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n掺杂ZnS的性质特征 |
3.3.2 室温磷光探针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机理探讨 |
3.3.3 优化检测条件 |
3.3.4 测定有机磷农药 |
3.3.5 抗干扰测试 |
3.3.6 添加回收率实验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氨基包覆的硅量子点的高选择性荧光探针测定2,4,6-三硝基甲苯爆炸物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材料 |
4.2.2 仪器及表征 |
4.2.3 制备高荧光硅量子点 |
4.2.4 硅量子探针检测TNT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硅量子点性质特征 |
4.3.2 硅量子点与TNT间荧光共振能力转移的机理 |
4.3.3 基于硅量子点荧光探针测定TNT爆炸物 |
4.3.4 基于硅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TNT的选择性 |
4.3.5 硅量子点荧光探针检测TNT实际分析应用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β-环糊精功能化金纳米簇的主-客体作用荧光探针检测多巴胺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材料 |
5.2.2 仪器及表征 |
5.2.3 制备高荧光AuNCs |
5.2.4 制备NH_2-β-CD功能化的AuNCs |
5.2.5 基于CD-AuNCs荧光猝灭检测多巴胺 |
5.2.6 实际样品多巴胺添加回收率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D-AuNCs性质特征 |
5.3.2 主-客体作用增强猝灭机制 |
5.3.3 CD-AuNCs作为荧光探针测定多巴胺 |
5.3.4 评估CD-AuNCs荧光探针的选择性 |
5.3.5 基于CD-AuNCs荧光探针测定血清中多巴胺添加回收率实验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 |
致谢 |
(10)混浊苹果汁浑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改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苹果的功能性成分和保健价值 |
1.2 我国苹果原料概况 |
1.2.1 我国苹果分布区域与产量 |
1.2.2 我国苹果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1.3 混浊苹果汁的研究现状 |
1.4 安全性控制 |
1.4.1 微生物的控制 |
1.4.2 农药残留的控制 |
1.5 立题目的和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苹果品种和贮藏条件对混浊苹果汁浑浊稳定性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混浊苹果汁的制备 |
2.3.2 苹果贮藏条件 |
2.3.3 果胶提取 |
2.3.4 混浊稳定性的测定 |
2.3.5 果胶含量的测定 |
2.3.6 果胶甲酯化度的测定 |
2.3.7 黏均分子量的测定 |
2.3.8 果胶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 |
2.3.9 pH 值的测定 |
2.3.10 苹果含水量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苹果品种对浑浊稳定性的影响 |
2.4.2 苹果储藏条件对混浊苹果汁浑浊稳定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破碎前后热处理对混浊苹果汁浑浊稳定性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混浊苹果汁的制备 |
3.3.2 打浆前热处理方法 |
3.3.3 果浆热处理方法 |
3.3.4 果胶提取 |
3.3.5 浑浊稳定性的测定 |
3.3.6 果胶测定 |
3.3.7 果胶甲酯化度的测定 |
3.3.8 果胶黏均分子量的测定 |
3.3.9 果胶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破碎前热处理对浑浊稳定性的影响 |
3.4.2 果浆放置温度对浑浊稳定性的影响 |
3.4.3 果浆 45℃处理不同时间对果汁浑浊稳定性的影响 |
3.4.4 pH 值对果汁混浊稳定性的影响 |
3.4.5 验证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和辐照杀菌对混浊苹果汁微生物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热杀菌方法 |
4.3.2 辐照杀菌 |
4.3.3 细菌总数测定 |
4.3.4 霉菌和真菌测定 |
4.3.5 总酚的测定 |
4.3.6 颜色的测定 |
4.3.7 浑浊稳定性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热处理温度对混浊苹果汁的影响 |
4.4.2 热处理时间对混浊苹果汁的影响 |
4.4.3 均匀实验 |
4.5 辐照对混浊苹果汁的影响 |
4.5.1 对微生物的影响 |
4.5.2 对浊度和浊度保留率的影响 |
4.5.3 对颜色的影响 |
4.5.4 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
4.6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超声波和辐照降解混浊苹果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超声波处理 |
5.3.2 辐照 |
5.3.3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 |
5.3.4 L-抗坏血酸的测定 |
5.3.5 固形物含量 |
5.3.6 颜色的测定 |
5.3.7 浊度保留率的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超声波对有机磷用药降解和果汁品质的影响 |
5.4.2 辐照对有机磷农药降解和果汁品质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 |
四、有机磷农药稳定剂-MPD(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基因工程酯酶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喻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金属纳米簇探针的制备及其在农药传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黄秀芳. 江南大学, 2021(01)
- [3]发光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及其有机磷和硒分子的传感研究[D]. 卢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基于荧光量子点的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研究[D]. 廖芸. 海南大学, 2019(03)
- [5]有机磷农药残留分子印迹聚合物研究现状与展望[J]. 吴茂,范亚军,郭亚平,谢练武. 农药学学报, 2018(06)
- [6]新型农药载体材料及微胶囊制备与性能研究[D]. 徐勇.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5)
- [7]猕猴桃中农药残留的纳米金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刘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8]无机纳米粒子/生物分子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研究[D]. 李欣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9]几种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传感分析应用[D]. 班睿. 南京大学, 2015
- [10]混浊苹果汁浑浊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改善研究[D]. 荆利强. 郑州轻工业学院,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