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超声波发生器及其应用

射流超声波发生器及其应用

一、喷射式超声波发生器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郝新月[1](2021)在《非等压非等面积混合喷射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喷射器,作为结构简单的升压、回收低压流体、抽真空、回收膨胀功等设备,可应用在工业、农业、食品、生活、国防等多个领域,具有成本低、性能可靠、不含运动部件等优点。喷射器可由低品位热能驱动,如太阳能、余热、废热等,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当今,开发新能源及提高能源利用率,成为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有关喷射器的应用及相应研究进入崭新阶段。纵观现有喷射器及其应用的研究成果,限制喷射器应用拓展的主要因素是喷射器性能不高,尤其是在制冷系统中,与其它热驱动式制冷系统相比,喷射式制冷系统性能较低。喷射器作为系统关键部件,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系统工作性能。为提高喷射器性能,本文研究喷射器内部能量转换机理,分析内部流体流动过程及不可逆损失组成,发现混合室不可逆损失严重影响喷射器性能。混合室内包含复杂的流动过程,两股不同流速、流量、温度、密度等参数的流体,在混合室通过加速、漩涡、撞击、壅塞等运动,进行复杂的动量交换和能量传递,存在一系列的不可逆损失。在研究现有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非等压、非等面积混合模型,通过建立变压力混合过程的物理模型,以混合熵增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变分法计算混合过程轴向压力分布,获得了实现所需压力分布的壁面型线,使得混合过程流场更稳定,降低了混合过程因流体速度梯度、压力梯度及由密度梯度引起化学势差等导致的不可逆损失。两股流体混合过程,速度差是导致不可逆损失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混合室入口压力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采用渐缩结构的接受室,以提高引射流体混合前的流速,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工作喷嘴及接受室结构尺寸设计,减小混合过程中两股流体的速度差,从而提高混合效率。提出了喷射器计算新方法,设计并加工接受室渐缩结构、混合室新型壁面设计的喷射器,搭建喷射器性能测试实验台,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的方法研究新型喷射器的性能,并与传统等压混合模型喷射器进行对比。经测试,喷射器引射系数提升约16.1%,做功效率提高约10.5%,验证新型喷射器性能的优越及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王宾,蒋昊[2](2021)在《浮选柱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随着国内矿产资源不断开发,"贫"、"细"、"杂"的难选矿石愈来愈多,这对选矿设备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浮选柱是浮选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浮选设备,具有投资小、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其研发对于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浮选柱的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操作参数;归纳了浮选柱的发展历程及分类;重点阐述了Jameson浮选柱、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充填式浮选柱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优缺点、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归纳了浮选柱的气泡发生器、数学模型、按比例放大及自动控制等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新型浮选柱的特点及应用。最后,指出了浮选柱的未来发展应是气泡发生器的研制与应用、综合力场的结合、数学模型及按比例放大、自动化等方向。

辛鑫[3](2021)在《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蓄冷型太阳能复合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相继认同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因此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能源转型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道路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建设低碳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针对太阳能空调系统进行研究,有利于更进一步节约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但太阳能具有间歇性、分散性的特点,难以根据需求随时获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提出了基于相变微胶囊蓄冷的太阳能喷射-压缩复合制冷系统。根据复合制冷系统各温度变化特点,筛选合适的微胶囊颗粒,使用两步法配制相变微胶囊悬浮液;通过实验对比制备出流动性较好稳定时间长的微胶囊悬浮液,其基液主体为去离子水并添加十二烷基硫酸钠(SDS)0.2%、黄原胶0.2%、氯化钠(Na Cl)0.5%。通过DSC测试和计算研究其物性参数,以质量分数15%悬浮液为例:密度为1.013g/cm3,DSC测试得到熔融相变潜热197.31(J/g),显热比热容为4.71(J·g-1·K-1);5℃时其导热系数为0.5(W·m-1·K-1),粘度为2.36m Pa·s,黄原胶所占质量分数为0.3%时,悬浮液整体的粘度相比于添加量为0.1%时提升了92.23%;此微胶囊悬浮液各项参数能够满足本次复合空调系统蓄冷需求。构建蓄冷型太阳能复合制冷系统,通过热力学分析得到了最优工作范围,蒸发温度为-5℃、-10℃,冷凝温度35℃,发生温度80℃,最优中间温度范围7℃~10℃。通过采集的实验数据研究了相同蒸发温度不同质量分数悬浮液系统各参数变化,发现质量分数15%悬浮液对应的系统制冷量下降速度要快于10%悬浮液,10%悬浮液对应复合系统的能效比EER的整体数值大于15%悬浮液;相同质量分数悬浮液下对应不同蒸发温度对系统的影响,较高蒸发温度对应较高的压力且复合系统换热稳定,蒸发温度较低时蓄冷后期EER值提前接近于1;将微胶囊蓄冷与冰蓄冷结果对比分析,在系统较优工况且蓄冷时间≥10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研究,悬浮液蓄冷时系统制冷量和EER有所提高;从蓄冷槽内部换热介质温度变化角度分析,相比冰蓄冷,悬浮液拥有更长蓄冷时间;总蓄冷量方面微胶囊悬浮液蓄冷率比水大,所以同样时刻悬浮液的蓄冷量较高。本文对结合微胶囊相变材料的蓄冷型太阳能复合制冷系统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升太阳能利用率及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与节能性,为促进太阳能复合制冷系统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及参考依据。

张雷刚[4](2019)在《不同重力条件下蒸气冷凝过程及强化传热研究》文中认为冷凝传热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如制冷系统、空调系统、电子设备冷却、除湿系统和发电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冷凝传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重力条件下的研究,近些年相变换热系统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微重力环境中的冷凝传热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在冷凝问题中,无论是膜状冷凝还是滴状冷凝,重力作用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液膜沿重力方向流动并逐渐积聚,使得厚度在重力方向上不断增加;滴状冷凝中液滴的滚动及脱落也是在重力主导下完成的。因此,研究不同重力条件下的冷凝传热过程以及强化传热技术不仅对我国航天器两相流设备的研发和优化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还对提高空间电子设备运行效率、节约换热设备、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有效实施具有指导作用。目前针对微重力冷凝传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基研究,并且微重力环境中冷凝传热的强化还没有相关研究。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超声波在不同重力条件下加速冷凝液滴脱落的可行性,开展了超声波作用下竖直铝板表面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研究了超声波功率对铝板表面液滴分布、表面覆盖率以及冷凝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凝液滴生长到一定尺寸时,从铝板表面滚下。与无超声波作用相比,超声波加速了冷凝液滴的脱落。随着超声波功率从180W增加到900W,液滴的首次落时间提前,总脱落次数增加。铝板的热流密度和冷凝传热系数均随超声功率的增加而增大。当超声波功率为900W时,强化倍率达到了2倍以上。然而功率增大后,试验系统的经济系数有所下降。其次,提出了一种椭圆形针肋板,对不同倾角下椭圆形针肋表面的冷凝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针肋几何参数和倾角对冷凝传热的影响。实验发现针肋对冷凝液滴有一定的滞留作用,当横向肋间距较小,肋高增大后,液滴的脱落周期变小;反之,肋高的增大均使得液滴脱落周期有所增大。椭圆形针肋板的热流密度和冷凝传热系数均比平板更高。随着水平肋间距和肋高的增加,椭圆形针肋板的传热性能有所提升。当倾斜角从90°减小到30°时,热流密度和冷凝传热系数分别降低了16%和25%,且强化倍率有所下降。第三,对水平矩形通道内针肋表面的冷凝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肋几何参数、导热系数、蒸气质量流量以及制冷功率对冷凝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肋几何参数对冷凝传热的影响较小。当蒸气质量流量从0.17 kg/(m2·s)增加到1.67 kg/(m2·s)时,冷凝传热系数仅提升了80%左右。当制冷功率从56.4W增加到94.2W时,冷凝传热系数的增幅约20%。不同工况下针肋板的强化倍率及压降差异并不明显。第四,开展了不同重力条件下FC-72蒸气在针肋板表面的冷凝实验,分析了微重力对针肋板表面液膜分布以及气液界面分布、蒸气温度、冷凝台温度以及冷凝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重力条件下,针肋表面冷凝液膜沿不同方向流动,气液界面出现明显的波动和液体爬升现象,且非稳态状态下蒸气温度有显着升高。对于准稳态状态,短时微重力导致热流密度和冷凝传热系数分别下降了18%和20%。最后,通过VOF方法数值模拟了不同重力条件下蒸气在竖直壁面上的冷凝过程,分析了蒸气流速和重力大小对冷凝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常重力和减重力,冷壁面上均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液膜;而对于微重力,气液界面呈现出波状,且液相的波动越来越明显并沿蒸气流动方向传播。当重力垂直于壁面时,液膜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越厚。当重力作用越小时,提高蒸气流速对冷凝传热系数的改善越显着。随着蒸气流速从0.5 m/s提高到2 m/s,微重力时的冷凝传热系数相比常重力分别下降了约28%和12%。

吴迪[5](2019)在《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化工废水及强化反应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作为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高级氧化技术之一,因为其具有氧化性强、无二次污染、催化剂易分离回收等优势,在化工废水处理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关于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有高性能非均相催化剂的制备与高效强化臭氧反应器的开发。反应体系的反应效率不仅与催化剂和反应条件有关,同时也直接受制于气液固界面的传质特性。因此臭氧催化氧化的催化剂与反应器的研究同等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化工废水,考察了常用催化剂的性能及调控因素,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究强化臭氧反应器的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活性炭/臭氧体系催化氧化废水,发现其处理效果好于单独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作用的简单加和,协同效应因子为1.26,表明活性炭/臭氧体系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但是效应不明显;在酸性环境下,活性炭以吸附为主导作用;在碱性环境下,活性炭以催化作用为主,促进了臭氧向羟基自由基产生;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活性炭/臭氧处理废水COD去除率达73.4%,但是活性炭长期运行中活性下降及质量流失等问题。(2)研究了γ-Al2O3/臭氧体系催化氧化废水,发现其效果显着优于单独臭氧氧化和γ-Al2O3吸附作用的简单加和,表明γ-Al2O3/臭氧体系之间存在显着的协同效应,协同因子为2.88;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投加量为16 g/L,粒径为1.53.0mm、臭氧投加量为46.1 mg/min,初始pH为9,在上述条件下对COD浓度为201 mg/L的化工废水去除率达52.9%;γ-Al2O3/臭氧体系在处理废水过程,催化活性好,长时间运行性能稳定。(3)利用冷模实验装置研究强化臭氧反应器的性能,通过中试及工程设备进一步验证强化臭氧反应器的可行性,随着循环流量的增加,气体卷吸量、气含率均、臭氧总体积传质系数逐渐增加呈现增加趋势,而气泡直径呈现减少趋势;与传统鼓泡反应器相比,采用强化臭氧反应器可显着强化臭氧传质性能;强化臭氧反应器不仅消除了放大效应,还提高COD去除率,缩短反应停留时间1/3。

朱苏凯[6](2019)在《有/无磁场条件下水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的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航空航天工业中,为了提高发动机和燃烧室等热端零部件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通常会在这些热端零部件上加工制造大量的微孔。目前,工业上针对这类微孔的制造,有两种常用方法,分别是电火花打孔和脉冲激光打孔。电火花打孔的优点是加工质量高,但其加工效率低且加工成本较高;激光打孔由于加工效率高、可适性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逐渐成为加工冷却孔的主要方法。然而,由于激光打孔本质上是一个热物理过程,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缺陷,如重铸层、微裂纹、残余应力等。为了减小或消除这些缺陷,提高微孔质量和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水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新方法,以改善微孔成形质量和微孔周边区域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同时提高激光打孔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磁场的影响。基于自主搭建的水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实验平台,本文在有/无磁场辅助条件下对高温合金GH4037和GH4049材料进行了水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和机理探索。研究了超声振动对激光冲击打孔微孔孔口形貌、微孔几何形状尺寸、孔壁质量、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超声振动对激光环切制孔微孔几何特性、孔壁形貌和粗糙度、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初步探讨了超声振动或磁场辅助对微孔成形、孔壁形貌、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首次探究了水温对声-磁耦合辅助激光打孔的微孔几何形貌、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对于激光冲击打孔、激光环切制孔和激光螺旋制孔而言,水基超声振动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打孔效率,改善微孔成形和孔壁质量,提高微孔周边区域的力学性能,减薄重铸层,细化晶粒,提高显微硬度,削减残余应力。而且,在激光冲击打孔和螺旋制孔过程中,外加磁场也会提高激光打孔效率,改善微孔成形质量,削减微孔周围区域的残余应力。相对于单一超声振动或磁场因素的辅助,超声-磁场耦合辅助能获得质量及性能更好的微孔。

金仕亚[7](2019)在《导电游丝激光锡膏微焊接装置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加速度计中导电游丝是运动体之间信号传递的重要部分,由于游丝直径很小,目前都是人工操作焊接,这种方式得到的焊点一致性差、生产效率低。为了实现导电微游丝焊接的自动化,得到焊点一致性好的产品,本文对游丝的微焊接方式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焊接方案,设计并搭建出了焊接实验装置,然后通过实验,总结出良好的焊接工艺流程和关键的工艺参数,最终得到了直径为0.2mm左右大小的且导电性良好的焊点。通过选用锡膏作为焊料,激光作为加热源,设计了一套焊接实验装置。其主要包括锡膏分液模块、激光加热模块、视觉模块、红外测温模块、信号和数据处理模块。锡膏分液模块主要用来实现将微量锡膏定点定量的输送到待焊区,激光加热模块主要用来按指定的功率曲线对锡膏进行加热,使之发生熔融再凝固形成焊点,视觉模块主要用来实现视觉定位、视觉测量和焊接过程监控等功能,红外测温模块用来监控焊接过程中焊点的温度变化,为后续改进焊接效果提供依据,信号和数据处理模块主要依托工控机和相关软件对实验过程中的视觉信息和温度信息等进行保存分析和处理。为了完善系统的焊接功能和提高焊接质量,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标定工作和相关实验。首先,设计并实施了锡膏发射率测量实验,并对该发射率下系统的测温误差进行测量,得到实验所用型号锡膏的发射率为0.8978,其测温相对误差约为±1%,然后进行了视觉系统像元尺寸的标定实验,得出其像素尺寸为2.74μm×2.73μm,然后进行了激光能量中心和系统视觉中心同轴度测量校准试验,发现不同光斑尺寸下两者的中心偏差值不同,通过记录多组偏差数据,发现不同光斑尺寸下两者的中心偏差值之间为线性关系,可得出视觉系统中心轴与激光能量中心轴之间为异面关系,进一步实验表明,在光斑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镜头放大倍率时,两者的中心位置不会发生改变。紧接着,进行了小焊点红外测温实验,发现激光加热时锡膏的温度曲线和激光功率曲线具有同趋性,但在开始阶段存在一段温度爆炸区,后续实验表明温爆区的产生是由于锡膏的初始状态导致的。然后,进行了锡膏加热实验,总结出焊接过程中出现的四类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设计并实施了焊点导电性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焊点导电性良好。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最终得到了焊点直径约为0.2mm的导电性良好的焊点。

张梦[8](2019)在《供热系统用液—汽引射器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绿色生态意识的增强,节能环保己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我国气候多样,需要供热的区域面积大,供热时间长,能源消耗大。因此供热系统节能,成为供能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引射器作为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密封性能好、适宜高温工作的流体混合装置,用于供热系统中降低回水温度,在供热节能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液体引射汽体的引射器为基础,对其进行了相关理论与实验研究。所做的工作主要有:(1)介绍了引射器的结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相关知识,概括总结了国内外引射器在理论推导、数值计算及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2)确定引射器的结构是研究引射器工作的基础,以流体动力学及守恒方程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计算,推导出了液汽引射器的基本性能方程,并根据方程确定了引射器的结构尺寸。(3)在引射器结构确定的基础上,为了获得工作流体参数对引射器内部汽化及引射端状态的影响情况,通过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的方法,观察分析工作流体参数不同时引射器内部的汽化情况及引射流体入口处的状态变化,获取不同情况下的图像,并进行分析整合得出相关结果。(4)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搭建供热节能系统中的引射器实验台,通过改变不同实验参数,观察记录各组数据,最后整理数据,分析引射端真空度随工作流体压力、温度及流量的变化情况,并与数值分析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本文对液-汽引射器的研究,将为引射器在供热节能系统中的的实际运行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促进新型建筑供热系统的应用,为节能环保提供新的方法,为低碳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该论文有图51幅,表4个,参考文献84篇。

姚栋[9](2019)在《一种新型浮选柱的可行性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浮选设备是实现浮选过程的重要工具,它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浮选品质。在对现有浮选设备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浮选柱,该浮选柱主要由气泡矿化器、导流管和分选柱体三部分组成,论文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新型浮选柱的设计思路、结构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它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降低了浮选柱体的高度;引入旋流力场来强化气泡矿化过程;气泡矿化器中加入了可动的耐磨颗粒介质,有效防止堵塞的发生;分选柱体提供了稳定的流场环境。为了说明新型浮选柱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论文从机理分析和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证说明。机理分析部分,论文主要针对单个矿粒在新型浮选柱中的运动行为进行了分析,包括矿粒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轨迹分析、矿粒与气泡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从而在理论上说明了新型浮选柱的优势。数值模拟部分,论文中利用FLUENT17.0软件对分选柱体的二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中采用VOF多相流模型和标准k-?湍流模型,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时刻下流场中气相体积分数变化的情况以及流场中各项参数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分选柱体内部形成了较好的流场环境,对气液两相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采用攀枝花某地钛铁尾矿对新型浮选柱的分选性能进行了验证试验研究,首先用清水试验确定了最佳进气量和循环流量,此时局部气含率为16%,然后确定了相关的浮选流程、药剂制度等,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浮选柱对该矿样具有较好的选别效果。此外,还做了相同药剂制度下的单槽浮选机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给矿浓度(20%)时,新型浮选柱的主要分选指标基本与实验室单槽浮选机的分选指标持平,具体为新型浮选柱的钛精矿平均产率降低了1.52个百分点,精矿平均品位提高0.27个百分点,精矿平均回收率降低了1.65个百分点,尾矿平均品位增加了0.2个百分点。

费之奎[10](2018)在《基于矿浆驱动的自吸气浮选装置能量转换及微泡形成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机械化煤炭开采使得原煤中细粒含量逐渐增大,目前针对细粒煤的分选首选为浮选。常用的浮选设备主要有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喷射式浮选机和浮选柱等。然而,以上三种浮选机在矿浆浓度适应性、浮选效率和处理量等方面很难同时达到最优效果。根据流体的性质及浮选机的工作特点知,对浮选影响较大的流体特征是:喷射、涡流和搅拌,因此若能将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研究兼备喷射、涡流、搅拌的三相流体力学机理,则对浮选流场的优化、微泡的生成以及提高细粒矿物分选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矿浆驱动的自吸气浮选装置,在对其进行结构设计及流体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以理论结合试验的方法,探索了其能量转换及微泡形成机理并进行分选实验。主要结论如下:1.论文首先在制作浮选装置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浮选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以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对喷射流冲击叶轮旋转的驱动和搅拌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喷射流对叶轮的冲击力及搅拌轴轴功率与叶轮转速的关系。同时对浮选装置的吸气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浅液位时,搅拌轮在较低转速时能迅速排开矿浆进而形成低压区并吸入空气;深液位时,叶轮转速需要达到较高转速才能使内直形筒内的液位下降至搅拌轮区域,从而排开矿浆吸入空气;射流吸气量随喷射流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搅拌吸气量随叶轮转速的增加呈二次函数关系递增。受装置内部压力及矿浆粘滞阻力的影响,搅拌吸气量随液位的升高而迅速减小,射流吸气量随液位的升高而增大,总吸气量随液位的升高而减小;但由于存在射流吸气和搅拌吸气,浅液位时,射流吸气和搅拌吸气共同影响吸气效果,而深液位时搅拌吸气作用不明显,主要吸气作用为射流吸气。尽管浮选装置的叶轮转速较低,但在最深液位和最大叶轮转速条件下,仍能获得较理想的吸气量,最大吸气量约为4.31 L/min。2.研究了浮选装置的能量转换机理。建立能量转换试验系统,以电机驱动作为能量转换研究的辅助驱动方式,理论分析了搅拌轴功率与叶轮转速的关系,同时,确立了叶轮转速与循环泵流量及扬程的理论关系,为叶轮获得理想转速提供依据。通过试验研究了浮选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形状的叶轮,叶轮旋转时的迎流面投影面积越大,能量转换效率“越高”,即搅拌轮消耗的射流能量越大;叶轮转速随喷射流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随循环泵扬程的增大,叶轮转速呈幂函数关系递增;受矿浆粘滞阻力的作用,射流驱动时的搅拌轴功率较大,能量转换效率越低,即叶轮需获得较大冲击动能才能获得较大的叶轮转速;同时,通过能量转换的研究,验证了浮选装置的搅拌机理。3.建立了叶轮搅拌破碎气泡系统及气泡尺寸收集和测量系统。理论分析了气泡表面的化学特性,得出,气泡直径的变化与气泡表面张力有关,表面张力越小,气泡越易破裂成直径较小的气泡;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变气泡的表面性质,是决定生成气泡大小的关键因素。基于高速摄像系统,研究的叶轮搅拌气泡破碎机理及气泡尺寸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叶轮搅拌破碎气泡的主要方式为叶轮旋转形成的湍流漩涡对气泡的剪切破碎作用以及叶轮叶片对气泡的直接机械力破碎作用,湍流漩涡改变气泡表面的表面自由能,使气泡在叶轮区域运动的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拉伸变形,直至破裂,而叶片机械力破碎使气泡迅速破裂生成小气泡;起泡剂的加入改变了气泡的表面性质,阻止了气泡的相互兼并过程;随起泡剂浓度的增加,气泡直径减小,气泡尺寸分布更加均匀,达到临界兼并浓度时,气泡直径不再随起泡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气泡直径随吸气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叶轮转速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受吸气量与转速共同影响过程中,吸气量与叶轮转速存在临界交点,即n=610r/min,q=4.08L/min,且交点处的气泡最小平均直径约为0.45 mm;受静水压强的影响,气泡直径随液位的升高而减小。自吸气浮选装置产生的气泡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4.构建了浮选装置矿物分选试验系统。通过试验验证了浮选装置对矿物颗粒的预处理作用,并与实验室单槽浮选机的分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征浮选装置的浮选矿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浮选装置的混合室对矿物颗粒具有一定的预处理作用;矿物颗粒在混合室内预处理后,药剂在矿物颗粒表面的吸附量随药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药剂的饱和吸附时,吸附量不再随药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药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随叶轮转速的增加而增大,说明叶轮旋转对药剂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促进药剂在矿物颗粒的表面吸附;预处理分选试验表明,矿浆预处理后,精矿产率提高2.66%。浮选装置的分选试验表明,在相同的浮选条件下,浮选装置能够获得较高的精矿产率、较低的尾矿产率和较高的尾矿灰分,精矿产率提高8.66%;尽管精矿灰分高于实验室单槽浮选机,但精矿灰分仍小于10%,即可以获得低灰分精矿;同时,浮选装置的可燃体回收率和浮选效率随叶轮转速的增加而增大,且均高于实验室单槽浮选机,分别提高了 8.38%和6.24%。图[95]表[25]参[194]

二、喷射式超声波发生器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喷射式超声波发生器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非等压非等面积混合喷射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喷射器的性能评价指标、工作极限状态及激波
    1.3 喷射器的研究现状
        1.3.1 物理模型的研究现状
        1.3.1.1 等面积混合模型
        1.3.1.2 等压力混合模型
        1.3.1.3 物理模型的改进及发展
        1.3.2 数值模拟分析的研究现状
        1.3.3 喷射器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1.3.3.1 工作介质对喷射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1.3.3.2 工作参数对喷射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1.3.3.3 结构尺寸对喷射器性能影响的研究
    1.4 喷射器应用现状
        1.4.1 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1.4.1.1 增压型喷射式制冷系统
        1.4.1.2 膨胀型喷射式制冷系统
        1.4.2 天然气开采及运输
        1.4.3 真空系统中的应用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喷射器物理模型及计算分析
    2.1 喷射器的计算方法
    2.2 喷射器物理模型
        2.2.1 新型物理模型
        2.2.2 关键尺寸计算
    2.3 混合室入口压力影响研究
        2.3.1 物理模型
        2.3.2 混合室入口压力计算分析
    2.4 非等压、非等面积混合模型建立及分析
        2.4.1 非等压、非等面积混合模型
        2.4.2 混合完成压力影响分析
        2.4.3 变压力混合模型计算
    2.5 喷射器的几何结构
    2.6 本章小结
3 喷射器数值模拟研究及结果分析
    3.1 CFD技术
        3.1.1 CFD技术简介
        3.1.2 CFD软件结构和求解流程
        3.1.3 ANSYS FLUENT软件介绍
    3.2 建立喷射器计算模型
        3.2.1 建立控制方程
        3.2.2 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3.2.3 边界及求解器设置
        3.2.4 求解方法及控制参数设置
    3.3 渐缩结构接受室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
        3.3.1 渐缩结构接受室对引射系数的影响
        3.3.2 渐缩结构接受室对壁面压力的影响
        3.3.3 渐缩结构接受室对马赫数的影响
    3.4 变压力混合模型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
        3.4.1 变压力混合模型对引射系数的影响
        3.4.2 变压力混合模型对壁面压力的影响
        3.4.3 变压力混合模型对马赫数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喷射器性能测试实验装置
    4.1 工作原理
    4.2 实验设备
    4.3 测量系统
        4.3.1 压力测试
        4.3.2 流量、温度测试
        4.3.3 测试系统不确定度分析及重复性检验
    4.4 实验准备
    4.5 实验操作步骤
    4.6 本章小结
5 喷射器性能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新型喷射器及传统喷射器引射系数测试
    5.2 新型喷射器及传统喷射器壁面压力测试
    5.3 非设计工况下喷射器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浮选柱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浮选柱的基本原理、主要操作参数
    1.1 浮选柱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
    1.2 浮选柱的主要操作参数
2 浮选柱的发展历程及分类
    2.1 浮选柱的发展历程
    2.2 浮选柱的分类
3 浮选柱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
    3.1 几种典型浮选柱研究及应用进展
        3.1.1 喷射型浮选柱
        1) Jameson浮选柱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 Jameson浮选柱的优缺点
        3) Jameson浮选柱的研究现状
        4) Jameson浮选柱的应用进展
        3.1.2 微泡型浮选柱
        1)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优缺点
        3)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研究现状
        4)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的应用进展
        3.1.3 充填式浮选柱
        1)充填式浮选柱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充填式浮选柱的优缺点
        3)充填式浮选柱的研究现状
        4)充填式浮选柱的应用进展
    3.2 浮选柱气泡发生器的研究进展
        3.2.1 浮选柱内部气泡发生器
        3.2.2 浮选柱外部气泡发生器
    3.3 浮选柱数学模型、按比例放大及自动控制的研究进展
        3.3.1 浮选柱的数学模型、按比例放大
        3.3.2 浮选柱的自动控制
4 几种新型浮选柱的研发
    4.1 Nova Cell浮选柱
    4.2 无传动浮选槽
    4.3 电解微泡浮选柱
    4.4 充气旋流微泡浮选柱
    4.5 环形充气浮选柱
5 结语

(3)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蓄冷型太阳能复合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喷射-压缩复合制冷系统的研究现状
        1.2.2 相变微胶囊蓄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1.2.3 相变蓄能技术在空调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2.蓄冷用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配制
    2.1 相变微胶囊材料的选取
    2.2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制备
        2.2.1 制备方法介绍
        2.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2.2.3 悬浮液的配置
    2.3 本章小结
3.蓄冷用相变微胶囊悬浮液的物性分析
    3.1 外观形态及密度
    3.2 DSC测试与分析
    3.3 比热容
    3.4 导热系数
    3.5 粘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4.蓄冷型太阳能复合制冷系统的构建
    4.1 复合制冷系统原理
    4.2 复合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
    4.3 太阳能喷射子系统最优工况研究
    4.4 复合制冷系统最优工作范围计算
    4.5 本章小结
5.蓄冷型太阳能复合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
    5.1 实验系统构建
        5.1.1 实验目的
        5.1.2 太阳能喷射子系统
        5.1.3 压缩蓄冷子系统
    5.2 实验方案
        5.2.1 实验测点的布置
        5.2.2 测量参数及设备
        5.2.3 数据采集系统
        5.2.4 实验前的准备
        5.2.5 实验步骤
    5.3 实验数据的处理
        5.3.1 主要内容
        5.3.2 直接测量误差
        5.3.3 间接测量误差
    5.4 实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5.4.1 不同质量分数悬浮液对系统的影响
        5.4.2 相同质量分数悬浮液下对应不同蒸发温度对系统的影响
        5.4.3 微胶囊蓄冷与冰蓄冷结果对比
        5.4.4 蓄冷槽内蓄冷实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6.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4)不同重力条件下蒸气冷凝过程及强化传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重力冷凝传热研究现状
        1.2.2 主动式强化传热研究现状
        1.2.3 被动式强化传热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空间冷凝主动式强化传热研究
    2.1 引言
    2.2 超声波强化冷凝传热的可行性分析
        2.2.1 超声波作用机理
        2.2.2 超声波强化传热基本理论
        2.2.3 超声波去除冷凝液效果的影响因素
        2.2.4 超声波强化冷凝传热效果评价
    2.3 超声波作用下冷凝传热的试验研究
        2.3.1 试验装置及主要设备
        2.3.2 试验方案设计
        2.3.3 试验数据处理
        2.3.4 试验结果及讨论
    2.4 微重力条件下超声波强化冷凝的可行性分析
        2.4.1 微重力下液滴受力分析
        2.4.2 微重力下超声波作用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空间冷凝被动式强化传热研究
    3.1 引言
    3.2 被动式强化传热分析
        3.2.1 膜状冷凝强化思路
        3.2.2 椭圆形肋对冷凝液的滞留作用分析
    3.3 针肋表面冷凝传热实验原理和方法
        3.3.1 实验装置及主要设备
        3.3.2 实验方案设计
        3.3.3 实验数据处理
    3.4 针肋表面冷凝液滴分布特性研究
        3.4.1 针肋表面冷凝液滴的可视化分析
        3.4.2 针肋板表面冷凝液滴受力分析
        3.4.3 针肋板表面覆盖率对比
        3.4.4 针肋板表面液滴脱落周期对比
    3.5 针肋表面冷凝传热特性研究
        3.5.1 竖直平板上的冷凝传热
        3.5.2 水平肋间距及肋高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3.5.3 倾斜角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3.5.4 水平肋间距及肋高对强化倍率的影响
        3.5.5 倾斜角对强化倍率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蒸气在水平针肋表面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装置及数据处理
        4.2.1 实验装置及主要设备
        4.2.2 实验方案设计
        4.2.3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4.2.4 实验系统的可靠性验证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可视化分析
        4.3.2 局部冷凝传热系数分析
        4.3.3 肋几何参数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4.3.4 导热系数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4.3.5 质量流量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4.3.6 制冷功率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4.3.7 强化倍率分析
        4.3.8 压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重力条件下竖直针肋表面冷凝传热的实验研究
    5.1 引言
    5.2 落塔实验设备及原理
        5.2.1 实验装置及主要设备
        5.2.2 落塔实验方案
    5.3 实验装置及数据处理
        5.3.1 实验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5.3.2 实验方案设计
        5.3.3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5.3.4 实验系统的可靠性验证
    5.4 地面实验结果
        5.4.1 可视化分析
        5.4.2 局部传热系数分析
        5.4.3 肋几何参数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5.4.4 导热系数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5.4.5 质量流量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5.4.6 强化倍率
    5.5 落塔实验结果
        5.5.1 可视化分析
        5.5.2 微重力对蒸气温度的影响
        5.5.3 微重力对冷凝基底温度的影响
        5.5.4 冷凝传热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重力条件下蒸气冷凝传热的数值研究
    6.1 引言
    6.2 数值模型
        6.2.1 VOF模型
        6.2.2 表面张力和壁面粘附模型
        6.2.3 相变模型
        6.2.4 边界条件及求解方法
    6.3 数值模拟结果
        6.3.1 重力对冷凝过程的影响
        6.3.2 蒸气流速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6.3.3 重力大小对冷凝传热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7.2 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5)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化工废水及强化反应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化工废水深度处理及技术进展
        1.1.1 化工废水来源及特点
        1.1.2 化工废水深度处理概述
        1.1.3 化工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1.1.4 化工废水深度处理现有问题
    1.2 臭氧氧化及臭氧催化氧化技术
        1.2.1 臭氧氧化
        1.2.2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
    1.3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1.3.1 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3.2 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3.3 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用水
    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装置
        2.3.1 小试实验装置
        2.3.2 中试试实验装置
        2.3.3 冷模实验装置
    2.4 实验方法
        2.4.1 小试及中试实验方法
        2.4.2 冷模实验方法
        2.4.3 分析方法
第三章 活性炭/臭氧催化氧化处理二沉池废水
    3.1 引言
    3.2 活性炭/臭氧体系协同效应
    3.3 活性炭投加量的影响
    3.4 活性炭粒径的影响
    3.5 臭氧投加量的影响
    3.6 初始pH对臭氧/活性炭催化氧化的影响
    3.7 吸附饱和活性炭/臭氧催化氧化废水
    3.8 臭氧-活性炭催化氧化废水的机理
    3.9 活性炭催化剂长期运行的稳定性
    3.10 小结
第四章 γ-Al_2O_3/臭氧催化氧化二沉池废水
    4.1 引言
    4.2 γ-Al_2O_3/臭氧协同效应
    4.3 γ-Al_2O_3投加量的影响
    4.4 γ-Al_2O_3粒径的影响
    4.5 臭氧投加量的影响
    4.6 初始pH对γ-Al_2O_3/臭氧催化氧化的影响
    4.7 γ-Al_2O_3长期运行的稳定性
    4.8 小结
第五章 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强化反应器的初探
    5.0 引言
    5.1 强化反应器性能
        5.1.1 循环量流量对气体卷吸率与气含率的影响
        5.1.2 气泡直径分布
    5.2 臭氧溶解特性
    5.3 强化臭氧反应器中试实验
        5.3.1 循环流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5.3.2 初始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5.3.3 优化条件下的动态实验
    5.4 强化臭氧反应器工程应用
        5.4.1 运行情况
        5.4.2 运行成本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6)有/无磁场条件下水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激光打孔的优点
    1.3 激光打孔的方式
    1.4 激光打孔新方法
    1.5 超声辅助激光打孔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5.2 超声辅助激光打孔的发展趋势
        1.5.3 超声-磁场辅助激光打孔展望
    1.6 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1.6.1 课题的来源
        1.6.2 课题的意义
    1.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超声辅助激光打孔原理及实验平台搭建
    2.1 激光与靶材的作用机理
        2.1.1 激光束的特性及应用
        2.1.2 靶材对激光的吸收
    2.2 超声辅助激光打孔原理
        2.2.1 超声波简介
        2.2.2 超声波特性及应用
        2.2.3 超声辅助激光打孔原理
    2.3 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实验平台的搭建
        2.3.1 德玛吉五轴联动数控精密激光加工中心
        2.3.2 超声振动辅助系统
        2.3.3 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实验平台的搭建
    2.4 试样的处理及实验测量表征仪器设备
        2.4.1 试样磨抛仪器设备
        2.4.2 测量表征仪器设备
    2.5 试样的预处理及后处理
        2.5.1 试样的制备和预处理
        2.5.2 试样的后处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超声辅助激光冲击打孔机理的探索及研究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2 超声振动对微孔孔口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
    3.3 超声振动对微孔几何形状及尺寸的影响规律研究
    3.4 超声振动对激光冲击打孔孔壁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
    3.5 超声振动对微孔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超声辅助激光环切制孔机理的探索及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 超声振动对微孔几何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4.3 超声振动对孔壁形貌及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研究
    4.4 超声振动对微孔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4.5 超声振动对环切微孔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超声-磁场辅助激光打孔机理的探索及研究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2 不同辅助方法对激光冲击打孔微孔成形的影响规律研究
    5.3 水温对声-磁耦合能场辅助激光打孔微孔几何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
    5.4 水温对声-磁耦合辅助激光打孔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
    5.5 水温对声-磁耦合能场辅助激光打孔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
    5.6 轴向磁场对螺旋制孔微孔成形、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后续相关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7)导电游丝激光锡膏微焊接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激光微焊接的背景及意义
    1.2 激光微焊接概述及发展现状
        1.2.1 激光微焊接技术简介
        1.2.2 激光微焊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锡膏焊接技术概述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2 导电游丝激光锡膏微焊接系统设计
    2.1 系统的基本需求和面临的问题
    2.2 焊接系统方案介绍
        2.2.1 点锡膏装置
        2.2.2 红外测温装置
        2.2.3 激光加热装置
        2.2.4 视觉监控装置
    2.3 本章小结
3 系统参数测定与补偿
    3.1 锡膏的发射率测量
        3.1.1 发射率测量方案
        3.1.2 测温精度测试
    3.2 视觉系统像元尺寸测量
        3.2.1 像元尺寸测量实验
        3.2.2 视觉测量精度测定
    3.3 相机视场中心和激光光斑中心的偏差补偿
        3.3.1 偏差值测量方案
        3.3.2 改变光斑大小后的偏差分析
        3.3.3 改变镜头倍率后的偏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实验与分析
    4.1小焊点红外测温实验
        4.1.1 测温方案设计
        4.1.2 实验现象与分析
        4.1.3 实验小结
    4.2焊接加热实验
        4.2.1 虚焊假焊分析
        4.2.2 多锡珠现象分析
        4.2.3 焊点接触面积分析
        4.2.4 助焊剂残留影响分析
        4.2.5 工艺总结与分析
    4.3 焊点导电性实验设计和测量
        4.3.1 导电性测量方案设计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供热系统用液—汽引射器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供热系统的形式
    1.2 引射器
    1.3 引射器研究概况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引射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1 引射器的工作原理
    2.2 引射器的基本参数与相似律
    2.3 引射器的基本性能方程
    2.4 引射器的结构尺寸设计
    2.5 本章小结
3 引射器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
    3.1 CFD数值计算模型
    3.2 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与主要步骤
    3.3 引射器的Fluent模拟
    3.4 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引射器性能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研究的系统及方法
    4.2 引射器实验研究的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一种新型浮选柱的可行性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浮选及浮选设备
        1.1.1 浮选过程及其特点
        1.1.2 对浮选设备的相关要求
        1.1.3 浮选设备的发展及其分类
    1.2 充气式浮选机(浮选柱)
        1.2.1 浮选柱的发展历史
        1.2.2 浮选柱的结构及原理
        1.2.3 浮选柱的应用及效果
        1.2.4 浮选柱的气泡发生器
        1.2.5 几种典型浮选柱
    1.3 浮选柱的相关原理及数值模拟
        1.3.1 浮选柱捕集区原理
        1.3.2 浮选柱泡沫区原理
        1.3.3 浮选柱的数值模拟
    1.4 浮选柱的发展趋势
    1.5 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选题目的、意义
        1.5.2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新型浮选柱的设计
    2.1 新型浮选柱的设计思路
    2.2 设计原则
        2.2.1 相似准则
        2.2.2 设计准则
    2.3 新型浮选柱的结构设计及加工
        2.3.1 新型浮选柱的整体结构设计
        2.3.2 分选柱体的结构设计及加工
        2.3.3 气泡矿化器结构设计及加工
    2.4 新型浮选柱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2.4.1 新型浮选柱的工作过程
        2.4.2 气泡矿化器工作原理
        2.4.3 分选柱体工作原理
    2.5 新型浮选柱的优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型浮选柱的机理分析
    3.1 单个矿粒的运动分析
        3.1.1 单个矿粒在气泡矿化器内的运动
        3.1.2 单个矿粒在分选柱内的运动
    3.2 微泡的产生与附着
        3.2.1 微泡的产生方式
        3.2.2 矿粒在微泡上的附着
    3.3 气泡与颗粒的作用研究
        3.3.1 矿粒表面水化膜的薄化过程
        3.3.2 气泡与颗粒的碰撞
        3.3.3 气泡与颗粒的黏附
        3.3.4 气泡与颗粒的脱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型浮选柱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4.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4.1.1 FLUENT简介
        4.1.2 湍流模型简介
        4.1.3 多相流模型简介
    4.2 新型浮选柱的模拟假设
    4.3 初始物理模型的建立
    4.4 网格划分及参数设置
        4.4.1 网格划分及质量检查
        4.4.2 物理参数设置
        4.4.3 求解器参数设置
    4.5 模拟结果及分析
        4.5.1 分选柱体内部流场的发展过程
        4.5.2 分选柱体内部流场参数分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型浮选柱的矿物分选试验研究
    5.1 不同条件下的气含率试验
        5.1.1 循环流量对气含率的影响
        5.1.2 进气量对气含率的影响
    5.2 试样的制备及性质
        5.2.1 试样来源
        5.2.2 试样的加工与制备
        5.2.3 试样性质
    5.3 试验设备、药剂及流程
        5.3.1 试验所用主要设备
        5.3.2 试验所用药剂
        5.3.3 浮选流程及药剂制度
    5.4 新型浮选柱与浮选机对比试验
        5.4.1 相同浓度下的浮选对比试验
        5.4.2 不同浓度下的浮选对比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基于矿浆驱动的自吸气浮选装置能量转换及微泡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射流技术在浮选机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动态
        1.3.2 浮选机能量消耗的研究现状和动态
        1.3.3 叶轮转速对浮选气泡生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本章总结
2 基于矿浆驱动的自吸气浮选装置设计及工作原理
    2.1 引言
    2.2 基于矿浆驱动的自吸气浮选装置模型设计原则
        2.2.1 流体力学相似原理
        2.2.2 相似准则
        2.2.3 模型计算
    2.3 自吸气浮选装置模型结构设计
        2.3.1 基于矿浆驱动的自吸气浮选装置结构原理
        2.3.2 混合室及内直形筒的固定
        2.3.3 喷嘴相对于驱动轮的布置
        2.3.4 底部搅拌轮
        2.3.5 吸气管
        2.3.6 定子叶片
        2.3.7 自吸气浮选装置主要部件结构参数
    2.4 基于矿浆驱动的自吸气浮选装置的工作原理
        2.4.1 浮选装置的预处理作用
        2.4.2 自吸气浮选装置的多重吸气方式
        2.4.3 自吸气浮选装置矿浆循环与矿化能力
    2.5 自吸气浮选装置设计的可行性
    2.6 本章总结
3 基于矿浆驱动的自吸气浮选装置的流体动力学
    3.1 引言
    3.2 试验系统及方法
        3.2.1 试验系统
        3.2.2 试验仪器
        3.2.3 试验方法
    3.3 自吸气浮选装置射流驱动机理
        3.3.1 射流基本原理
        3.3.2 射流轴向速度分布
        3.3.3 射流冲击动能
        3.3.4 射流冲击力
        3.3.5 射流冲击叶片的速度分析
        3.3.6 驱动轮轴功率
    3.4 自吸气浮选装置的搅拌机理
    3.5 自吸气浮选装置的吸气机理
        3.5.1 射流吸气机理
        3.5.2 搅拌吸气机理
    3.6 吸气量的影响因素
        3.6.1 叶轮转速对吸气量的影响
        3.6.2 喷射流量对吸气量的影响
        3.6.3 液位变化对吸气量的影响
        3.6.4 浮选装置内部压力分布
    3.7 本章总结
4 基于矿浆驱动的自吸气浮选装置能量转换机理
    4.1 引言
    4.2 试验系统及方法
        4.2.1 试验系统
        4.2.2 试验仪器
        4.2.3 试验方法
    4.3 电机驱动轴功率
    4.4 射流驱动
        4.4.1 循环泵轴功率
        4.4.2 喷嘴能量转换
        4.4.3 射流驱动搅拌轴功率
        4.4.4 射流驱动能量转换效率
    4.5 射流驱动能量转换试验
        4.5.1 喷射流量对叶轮转速的影响
        4.5.2 扬程对叶轮转速的影响
        4.5.3 搅拌轴能量转换效率
    4.6 电机-射流驱动能量转换
        4.6.1 电机驱动能量转换
        4.6.2 电机-射流驱动能量转换
    4.7 基于能量转换的浮选装置参数预测
    4.8 本章总结
5 基于矿浆驱动的自吸气浮选装置微泡形成机理
    5.1 引言
    5.2 试验系统及方法
        5.2.1 试验系统
        5.2.2 试验仪器
        5.2.3 试验方法
    5.3 气泡的表面现象
        5.3.1 表面张力
        5.3.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
    5.4 表面活性剂对气泡表面张力的影响
        5.4.1 气泡表面的吸附现象
        5.4.2 吉布斯等温吸附
    5.5 叶轮搅拌气泡破碎机理
        5.5.1 涡流破碎
        5.5.2 机械力破碎
    5.6 气泡尺寸分布及影响因素
        5.6.1 临界兼并浓度
        5.6.2 叶轮形状对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
        5.6.3 药剂浓度对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
        5.6.4 叶轮转速对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
        5.6.5 吸气量对气泡尺寸分布的影响
        5.6.6 液位对气泡尺寸的影响
    5.7 本章总结
6 基于矿浆驱动的自吸气浮选装置矿化效果
    6.1 引言
    6.2 试验系统及方法
        6.2.1 试验系统
        6.2.2 试验样品及药剂
        6.2.3 试验仪器
        6.2.4 试验方法
    6.3 浮选评价指标
    6.4 自吸气浮选装置浮选矿化效果
        6.4.1 吸附量试验结果
        6.4.2 预处理作用分选试验
    6.5 自吸气浮选装置的分选试验
    6.6 本章总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四、喷射式超声波发生器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等压非等面积混合喷射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郝新月. 浙江大学, 2021(01)
  • [2]浮选柱的研究与应用[J]. 王宾,蒋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21(04)
  • [3]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蓄冷型太阳能复合制冷系统性能实验研究[D]. 辛鑫. 中原工学院, 2021
  • [4]不同重力条件下蒸气冷凝过程及强化传热研究[D]. 张雷刚. 东南大学, 2019
  • [5]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化工废水及强化反应器的研究[D]. 吴迪.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
  • [6]有/无磁场条件下水基超声振动辅助激光打孔的机理研究[D]. 朱苏凯. 江苏大学, 2019(02)
  • [7]导电游丝激光锡膏微焊接装置研制[D]. 金仕亚.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8]供热系统用液—汽引射器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 张梦.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1)
  • [9]一种新型浮选柱的可行性分析及试验研究[D]. 姚栋.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基于矿浆驱动的自吸气浮选装置能量转换及微泡形成机理研究[D]. 费之奎. 安徽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射流超声波发生器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