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希望推动印巴经济文化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田子宜[1](2021)在《“印太”视域下日印“准联盟”关系的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印太”地区战略地位的提升,“印太”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美日印澳重启“四方安全对话”,并推动该机制成为塑造“印太”秩序的主导。作为该机制成员的日本和印度,不仅是“印太”区域中的重要国家,并且都与中国有领土纠纷,大有倚仗“印太”战略联合起来抗衡中国的趋势。本研究从准联盟理论视角出发研究“印太”视域下的日印安全合作关系,通过梳理日印“准联盟”关系的建构过程,阐述“印太”视域下日印“准联盟”关系的具体表现,进而探讨日印“准联盟”关系建构的促进因素和制约因素。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进行分析,第一,通过比较联盟与“准联盟”的差异定义“准联盟”,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或政治实体在次级安全合作协定之上形成的安全合作模式。“准联盟”的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立在涉及国家安全核心领域的一系列次级安全合作协议之上,这些领域包括情报交换、后勤支持和军备研究与制造等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方面。日印“准联盟”关系的建构受安全威胁、发展利益和意识形态推动促进,但同时也受到分歧、牵连、抛弃和挑衅因素制约。第二,通过对印度和日本的官方文献进行解读和分析,梳理出日印“准联盟”关系的建构过程,同时分析出日印“准联盟”关系主要包括海上安全合作、陆空军事演习、国防装备出售与技术合作、后勤合作、经济援助与合作以及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接下来运用结构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在分析国际和地区秩序变化对日印“印太”战略、国家利益、战略选择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日印在“印太”地区的发展利益、安全威胁和意识形态的相同点分析得出促进日印“准联盟”关系建构的动力,通过对比日印在“印太”地区的战略目标、国家利益和国际事务立场上的分歧得出制约日印“准联盟”关系建构的阻力。日印同时将中国视作自己在“印太”地区的安全威胁,不仅有追求成为世界大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还存在互补的经济利益,更共享基于西方民主制度和价值观的意识形态,这些因素都促进了日印“准联盟”关系的建构。但是,日印的“印太”战略目标与重点并不完全一致,印度的“不结盟政策”和美印关系的限度致使两国担心被对方抛弃,印度在领土争端问题上的强硬立场和日本配合美国打压中国的强烈意图导致了两国被彼此牵连的担忧,同时日印也不希望日印安全关系的强化挑衅中国和其他“印太”国家,这些因素将会限制日印从“准联盟”盟友发展成为联盟盟友。当前学者对日印关系特别是日印安全关系的讨论采用了现实主义均势理论、建构主义安全共同体理论、国际政治心理学错误认知理论等理论视角,而“准联盟”理论在印太地区被用于讨论日澳、日韩及美日印澳等双边多边关系。本研究从“准联盟”视角出发,研究了以安全合作为核心的日印“准联盟”的建构过程、动力和阻力,是日印关系研究以及拓宽“准联盟”理论的应用范围的新尝试。日印“准联盟”关系的建构也是对美国以构建新型亚太联盟体系为核心的“印太”战略的回应,这为研究转型变化的联盟体系提供了参考。日印关系作为“印太”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以安全合作为核心的日印“准联盟”关系的研究对建立“印太”地区新秩序有重要意义。
黄宇豪[2](2020)在《伊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研究》文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7年以来,各类合作项目扎实启动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世界经济复苏和沿线国家民生改善注入了新鲜动力。倡议发展至今,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然而作为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伊朗参与“一带一路”的进程却相对缓慢。伊朗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中伊之间的友好交往拥有丰厚的历史积淀。作为中东地区能源大国,伊朗与中国在发展需求上存在较高互补性,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施压和制裁下,中伊合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加突显。“一带一路”倡议是当前中国最主要的外交和经济合作计划,中伊之间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成果却低于外界期待,探究伊朗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至关重要。本文对伊朗政界、媒体、学术界涉及“一带一路”的相关表态、报道、报告以及学术文章进行了梳理分析,认为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的认知总体积极,其认知阶段经历了观望期、期待迟疑并存期和认知深化期,目前已进入积极合作期。然而经过深层分析后发现,当前伊朗政界在参与倡议时仍存在矛盾心态。美国对伊的“极限施压”、伊朗经济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契合是伊朗参与倡议合作的推力;“抵抗型经济”的排外性、伊朗“不要东方、不要西方”的外交基调、伊方对倡议在政治和安全方面的过度期许是阻碍合作的分力。伊朗官方通讯社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重点关注倡议的经济类报道和政治类报道,注重对“一带一路”的结果和评价进行建构。伊通社在报道中对倡议既有赞同也有批驳,在肯定“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经济利好的同时,又间接报道了他国猜忌,反映了伊通社对“一带一路”的基本态度是支持,但也力图通过全面性的报道,获取各方对“一带一路”的真实看法以作参考。伊朗学术界对倡议的研究全面,认知较为客观。伊朗学术界普遍认为倡议对伊朗的机遇大于挑战,机遇主要体现在经济机遇和安全机遇,伊朗可以利用“一带一路”,打破美国“极限施压”,缓解经济困境。然而,伊朗学术界对于挑战的解读主要基于传统的地缘理论,担忧倡议会使伊朗地缘经济落入中国控制,可能潜移默化使伊朗对中国形成依附,加剧地区竞争甚至侵蚀伊朗原有的地区市场。在倡议前景方面,认为域内外大国的干预是影响“一带一路”成功推行的主要因素。综合来讲,伊朗政界、媒体和学术界对“一带一路”基本持支持态度,但伊朗在参与“一带一路”时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伊方比较关注合作过程中的中巴经济走廊以及瓜达尔港和恰巴哈尔港的关系、数字丝绸之路的安全问题等。中方首先需正视中伊在“一带一路”上的需求差异,并向西延展中巴经济走廊,实现走廊与伊朗对接。资金融通是影响中伊拓展合作的主要障碍,中伊应合力在倡议框架下解决资金流动困难。其次,中方必须加强媒体建设,提高宣传力度,掌控国际话语权,形成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战略叙事,尽量消除伊朗在“一带一路”尤其是数字丝绸之路上的担忧,提升两国在各领域的对话与交流。
相壮[3](2020)在《美国的中亚政策“3.0”探析(2014-)》文中研究指明中亚地区位于亚欧内陆中部,油气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美国在中亚国家独立之后便将中亚地区视作是实现其国家利益的重要地区。自中亚国家独立以来,美国的中亚政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本文将这三个阶段的美国中亚政策分别定义为美国中亚政策“1.0”、“2.0”、“3.0”。美国中亚政策的第一阶段,美国在中亚主要聚焦于维护中亚国家独立地位、推动本地区实现无核化以及获取本地区能源。在美国中亚政策的第二阶段中,反恐和推进民主成为这一阶段的主题。随着美国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美国对中亚的政策也正式进入第三阶段,即美国中亚政策“3.0”时代。在这一阶段,奥巴马政府和特朗普政府都注重与中亚国家在经济、政治以及安全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美国中亚政策“3.0”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了适应阿富汗的新形势、新形势下牵制俄罗斯的战略需要、遏制中国在中亚不断上涨的影响力以及打击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与前两个阶段的中亚政策相比,这一阶段的中亚政策的特点是在战略目标方面与之前两个阶段的中亚政策表现出了一定的连续性,但是在政策实施手段上更加务实,意识形态色彩更加淡化。美国这一阶段的中亚政策对中亚国家、俄罗斯以及中国都产生了影响。首先,提升了美国在中亚的影响力;其次,激化了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亚的斗争;第三,对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中亚的推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消除美国新政策对中国中亚政策的影响,中国应该首先要加强与中亚国家在经济、安全、政治以及人文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其次要密切同俄罗斯的合作,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最后探索与美国在中亚可能的合作空间。
陈利君[4](2020)在《“印太战略”背景下的中斯合作》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印度洋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印太战略"逐步从构想转变为现实,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国家和以印度为首的域内国家不断加大对印度洋及其周边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安全等投入,使得印度洋的大国博弈日趋激烈。这不仅对印度洋周边国家的内外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我国倡议推动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国,人口不多,经济实力不算强,在"印太战略"中也非核心国家,但其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优势成为各方争夺的对象和大国博弈的一个重点。在此背景下,斯里兰卡的国内外政策与形势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国内政局稳定性下降,对外政策出现"摇摆",经济增长率下降,民生改善缓慢,恐怖活动增加,民众意见日益多元化,这值得我们在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过程中高度关注。
王思瑶[5](2020)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海外报道框架研究 ——以巴基斯坦主流英文媒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规模宏大,规划的五条线路分别从欧亚大陆中部心脏地带和南部边缘地带,从东向西把这块大陆上的主要战略枢纽区串连了起来,其成功实施将赋予中国作为重要力量参与欧亚大陆战略态势的基本能力,并极大优化中国外部安全环境。巴基斯坦由于其位于连接中亚、西亚以及南亚的十字路口,其位置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支点作用。加之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其顺利实施与落地将作为标杆吸引其他国家的加入。因此明确巴基斯坦国内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看法与态度十分有必要。而大众媒体一直起着调节社会内外的信息来维持社会现状的重要作用,其言论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影响。选择巴基斯坦国营通讯社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最古老的私营媒体《黎明报》作对比分析研究,对其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框架以及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掌握巴基斯坦看待“一带一路”倡议的真实立场,弥补学界对巴基斯坦媒体的研究缺口。通过使用框架研究方法,话语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两家媒体的报道框架从分歧走向趋同,体现为倾向使用积极性词汇描述“一带一路”倡议及其益处,以及信源来源主要来自中巴两国的官方喉舌以及权威领域等。地缘政治的外部影响,中巴友好互助的历史积淀,以及巴基斯坦经济凋敝亟需发展的迫切现实等因素决定了巴基斯坦选择中巴经济走廊的必要性,而新政府的组建则提振了人民的信心,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有关中巴经济走廊的负面声音,促使《黎明报》的报道框架与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这个主流声音合流。但巴基斯坦国情复杂,外部势力虎视眈眈,中巴经济走廊处境并不乐观,中巴亟需在和平反恐,媒体合作等方面深度合作,引导舆论从而保障中巴经济走廊的顺利实施。
莫德(Muneeb Ahmad)[6](2019)在《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文中认为自2005年伊斯兰堡孔子学院成立以来,目前巴基斯坦已经拥有4所孔子学院。这些孔子学院在巴基斯坦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促进了中巴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其中于2015年成立的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在短短的三年内取得了引入瞩目发展成果,但是同时孔子学院在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学方面尚存在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笔者对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的范围是汉语教学的教材、课程设置、教师、学习者及课堂教学相关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指出了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在教学设备、汉语课程设置、汉语教材、授课、汉语学习者以及课堂教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以第二语言教学及汉语教学相关理论知识为指导,对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提与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了本论文选题,国内外学科的背景、研究、现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巴基斯坦的语言政策及巴基斯坦4所孔子学院和2个孔子课堂的基本概况。第三部分对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学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作出了相关分析,内容涉及学习者的情况、教师的情况、课程设置情况、教材的使用情况等。第四部分,指出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在汉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试着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旁遮普大学在汉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第二语言教学和汉语教学相关理论,结合巴基斯坦的具体国情和汉语学习者实际情况,提出一些相关建议。结语是对本调查作出的全面总结,并对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及巴基斯坦国未来的汉语教学前景进行了展望。
颜欣[7](2018)在《体系压力、安全认知与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文中研究指明自1967年成立后,东盟角色逐渐由地区安全边缘者向地区安全治理主导者转变。为探究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实质,本文提出核心假设:体系压力对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具有明显驱动作用,体系压力通过东盟安全认知作用导致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其中,体系压力、东盟安全认知和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分别扮演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角色。由于体系压力冲击,东盟在地区安全治理机制上不断做出回应。本文将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划分为1967—1978年、1978—1991年、1991—2003年和2003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1967年东盟正式成立,开启了地区安全治理进程。这一阶段,美苏安全竞争延续、美中在越南战争博弈和英美在东南亚地区收缩给东盟带来了体系压力,在其冲击下,东盟认为:大国竞争及战略收缩威胁东盟国家生存,维护东盟国家主权完整与东南亚地区安全是东盟安全目标,提升自身实力是东盟实现安全目标手段。为此,在组织机构上,东盟相继设立东盟外长会议、东盟首脑会议机制、东盟秘书处;在原则规范上,东盟强调抵御域外势力干预、协调一致、和平解决争端。这一时期的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具有东盟主导下突出抗御力、偏向双边、小多边传统安全合作及协商一致决策方式的特征。1978年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入侵柬埔寨,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美苏在东南亚地区竞争加剧、中美关系缓和并建交同时中国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由于体系压力原因,东盟安全认知发生变化:大国竞争加剧及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威胁地区安全,确保东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稳定是东盟安全目标,加强东盟互助与合作是东盟实现安全目标手段。为加强互助与合作,东盟一是将组织机构常态化并扩大其规模;二是在原则规范上强调可持续发展并按规约行事;三是在内部特定议题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实践。这一时期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具有区域平衡色彩浓厚、凸显东盟意志及强调机制规约性的特征。1991年冷战正式结束,美苏在东南亚地区的博弈终结,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大幅提升、日印积极“涉入”地区及中国综合实力稳步推进。在体系压力影响下,东盟产生新的安全认知:大国介入及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增加地区不确定性,增加东南亚地区的团结和凝聚力是东盟安全目标,推进东南亚地区一体化是东盟实现安全目标手段。为此,东盟一是进一步提升组织机构机制化程度;二是在原则规范上强调以合作求安全;三是通过东盟地区论坛等对外安全对话机制开展与域外国家的安全合作;四是内部以海盗、反恐等议题为中心的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大量涌现。这一时期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具有突出综合安全、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大国平衡下的多边化及包容开放性特征。2003年东盟签署了《巴厘第二协议》,开启了以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及社会文化共同体为支柱的东盟共同体建设,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迈进第四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美国东南亚地区战略发生变化、日印俄深度介入地区同时美国挑战导致中美竞争加剧。在体系安全压力作用下,东盟安全认知发生重大变化:大国深度介入及中美竞争加剧使地区博弈复杂化,扩大东盟在地区安全治理中的影响力是东盟安全目标,构建安全共同体是东盟实现安全目标手段。为构建安全共同体,东盟一是明显提升组织机构制度化程度;二是在原则规范上主张深化地区安全合作并加强法律约束;三是通过东盟—印度峰会等对外安全对话机制提升与域外国家安全合作水平;四是内部以特定议题为中心的安全合作机制几乎囊括各安全领域。透过这些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可发现其具有构建安全共同体、规则的增加及复合性的特征。最终,通过以上四个阶段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逻辑,本文核心研究假设得到验证。
李亮[8](2018)在《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文中提出上海合作组织是欧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安全与经济合作组织,也是中国落实中亚政策、维护西部安全与参与欧亚地区合作的主要制度工具。2017年6月,上合组织完成首次扩员,吸纳印度与巴基斯坦为正式成员国。新成员国的加入、地理活动空间的扩展、议程的扩大,不仅会深刻影响上合的内部运行和发展前景,改变各成员国在上合和地区内的利益格局,还将重塑整个中亚与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未来很长时间内,上合都将处在扩员后的适应期与调整期之中。它必须充分消化扩员的收益,控制相关风险,使扩员成为组织进入发展快车道的跳板而非走向松散的岔道。在中国,建议暂缓扩员的观点曾一度成为学界主流。这说明上合扩员对中国的复杂影响。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对我国外交理论和总体布局进行全面创新和升级。扩员后,中国既要保证上合在落实中亚政策、维护西部安全和推动欧亚地区多边合作等方面的原有功能,又要使它承担起在“一带一路”建设、亚洲新安全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广中的新使命。这些均对上合组织扩员研究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从曲折过程、复杂影响和应对策略三方面,对上合组织扩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扩员是国际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普遍规律,也是上合观察员国提出的迫切要求,还能为上合深化现有合作提供全新动力。但与这三种动力相对应,上合组织在制度建设、行动效率与成员国分歧等方面缺陷,使扩员又隐含诸多风险。加上中国与俄罗斯在扩员问题上的分歧难以调和,上合的扩员经历了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印度与巴基斯坦在上合内的多重利益诉求,也加大了扩员决策的难度。印度希望在上合内实现的三大现实利益包括:深度参与阿富汗重建,提高本土反恐能力,以及加大与中亚各国的“连通性”。此外,它还有三大战略目标,包括应对中国的战略压力、对冲大国博弈的风险以及防止巴基斯坦在欧亚地区的壮大。与印度类似,巴基斯坦在上合的诉求也是争取经济发展机会、获得反恐支持、寻求对印度的“战略纵深”以及减轻对美国的依赖。在动力与障碍相互作用下完成的扩员,将对上合的发展产生复杂且深远的影响。从收益来讲,上合组织在扩员后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将全面提高,经济合作空间将更为广阔,安全合作范围也会显着扩大,一直备受瞩目的上合能源俱乐部也有望尽快成立。印度的加入会增强上合组织的政治合法性,印巴冲突在上合框架下也可能得到一定控制。对中国来说,上合扩员有利于维护中国西部安全,能证明中国推动地区合作的能力,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与南亚的推进也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俄罗斯来说,印度加入上合将有助于俄罗斯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上合因扩员而走向“务虚”的可能性也更符合俄罗斯的预期。中亚各成员国在上合扩员后有望获得期盼已久的出海口,同时在中俄之外拥有更多大国平衡的选项。但上合扩员的风险也同样突出。组织在扩员后将背负更沉重的财政负担,决策效率与行动能力也会进一步降低,成员国间本就薄弱的身份认同感将更加模糊,而印巴冲突一旦激化,上合组织的内部团结与一致性将受到重大损害。中国是对上合扩员风险最敏感的国家。它在上合的影响力可能因成员国的增加而遭到稀释,在上合内的关切议程也可能因印度的掣肘更难推进。印度与巴基斯坦这两个能源消费大国加入上合能源合作框架,可能使中国在中亚的能源领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俄罗斯是扩员的积极推动者,扩员对俄的利益冲击有限,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印巴加入能源俱乐部会削弱俄罗斯对中亚能源的控制。上合扩员后,中亚各成员国的核心地位可能受到冲突,上合的经济类公共产品也将因印巴的加入而被摊薄。作为扩员的另一个后果,中、俄、印将首次获得在同一个地区组织展开互动的机会。从理论上说,三国可能在上合内形成四种互动模式,即“战略三角”、“两驾马车”、俄印与中巴对立以及俄罗斯主导。而结合成员国的政策偏好与现实,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三国形成一种倒置的战略三角关系,即中俄继续对上合发挥“两驾马车”作用,印度影响力相对较弱,但在重大决策与行动中具备一定的话语权与博弈能力,且影响力呈逐渐上升态势。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与新形势,上合应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对内而言,上合应该完善与改革组织内部制度,加快落实与深化当前的经贸合作,并推动上合开发银行、能源俱乐部等重要机构的建设。此外还要整合印巴在阿富汗问题上的资源和优势,建立一个覆盖中亚与南亚、以打击“三股势力”和参与阿富汗重建为核心功能的安全与反恐合作网络体系。最后从预防、解调等多个环节做好应对印巴矛盾的准备,考虑创建一个成员国矛盾调解机制,以应对印巴矛盾对组织的潜在冲击。在对外关系上,上合组织将拥有更丰富的资源与更强的动力与各大地区与国际组织进行合作,拓宽在亚洲及全球的战略空间,寻找新的合作增长点。中国是受上合扩员影响最大的国家。一方面,上合的扩员难免会对中国在上合的现实利益产生一定冲击。另一方面,上合扩员又是中国新时期外交战略全面升级的结果,扩员后的上合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重大外交战略的实施与战略思想的弘扬。因此从对策角度,中国应在上合内积极发挥作用,将扩员的风险降到最低。包括推动上合对决策机制进行一定调整,提高在上合内设置议程的技巧和主动性,在上合建立成员国冲突调解机制的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主导性,并加快上合与“一带一路”等其他地区合作机制对接。在执行对策的同时,还应把上合置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宏大格局中、对它的全新价值加以考察。首先,上合将成为“一带一路”在中亚与南亚推进的载体、平台与安全保障,上合的成功扩员也将为“一带一路”积累经验与威望。其次,扩员还从印证了中国“新安全观”受到广泛认同的事实。维持印巴在上合内的和平相处、扩大欧亚地区反恐安全网络,正是新安全观在欧亚地区的全新实践与成果。此外,在八个成员国之间构建的身份认同感与区域命运共同体意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局部试点,能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助力。基于扩员后上合在中国外交中的诸多新功能和新价值,传统研究与决策路径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学界应尝试超越国别与短期利益,将上合放入国际制度发展、跨地区联动与整合、中俄印三角互动的宏大背景下,以新的研究路径与视域来响应新形势下的需求,促进中国上合决策与研究的全面升级。当前国际社会当前正面临着冷战思维回潮、保守主义盛行、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交织等诸多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洞察,全面创新中国对外关系理论,深化整体外交格局,深度参与地区治理,并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上合组织在这一历史时机下实现了它的首次扩员。希望本研究能为上合渡过扩员后的适应期提供理论与政策支持,有助于中国应对扩员风险、提升上合研究与决策格局,最终为“一带一路”的加速推进服务,其终极目标则指向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张麟[9](2018)在《二战后伊斯兰世界的国家类型及其对外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的一种本能就是习惯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并将之妖魔化。外界越是不了解伊斯兰世界,就越有武断的将伊斯兰与邪恶、恐怖主义划上等号的趋势。如果任由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无论是对伊斯兰世界自身还是对其他文明都是有害的,将阻滞全球化的进程和人类交流的脚步。尤其是在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普遍希望推动世界经济新发展,加速地区一体化建设。今天的伊斯兰世界在地理范围上虽然突破了亚欧大陆的限制,成为一种世界性宗教文明。但伊斯兰文明的载体——民族国家却并没有统一在伊斯兰的旗帜下,为穆斯林世界的集体利益而奋斗。相反,伊斯兰国家之间的宗教、政治斗争正在将伊斯兰世界撕裂,使之陷入持久的分裂和严重的碎片化状态之中。内政决定外交,在政教关系、民族构成、教派势力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的伊斯兰大国之间对外政策的矛盾主导着伊斯兰世界内部的冲突性与互斥性,为伊斯兰世界的团结凝聚、集体自强之路增加了很多障碍,也为来自其他文明的观察家了解、梳理伊斯兰世界内部情况提出了挑战。伊斯兰世界不能再成为国际市场分工中的空白地带,融入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伊斯兰国家顺应历史潮流之举。现实情况是57个伊斯兰国家中有相当部分处于国际社会的边缘,同时也是“一带一路”的重点沿线国家,搞清楚这些国家的对外政策倾向,进行更系统的梳理分类是我们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必要环节。通过“中心——边缘”的分析框架,现代伊斯兰世界体系的结构可以较为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中的“中心国家”是支撑这一体系的重点。而且不同类型的中心国家是伊斯兰世界次级势力集团的代表,它们对外政策中的泛阿拉伯主义、泛伊斯兰主义、世俗化的民族主义、霸权主义等倾向都是我们应该予以研究掌握的,并根据国家利益和外交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以提升我国外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含桀[10](2018)在《解析印以军事合作(上)》文中认为对于印度来说,大力发展与以色列的军事、战略关系对其同样具有特殊意义。印度调整对以关系既是反映冷战后国际政治的现实,也是摆脱苏联阴影,推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必然结果。冷战后,印周边地缘安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苏印联盟不复存在、中亚五国出现、中国的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巴基斯坦与塔利班结盟、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在中东中亚地区加速蔓延、里海能源成为国际争夺的焦点、巴基斯坦与印度同时成为事实
二、印希望推动印巴经济文化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希望推动印巴经济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印太”视域下日印“准联盟”关系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六、框架结构 |
第一章 “准联盟”理论 |
第一节 “准联盟”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影响“准联盟”关系构建的变量体系 |
第三节 “准联盟”理论的分析框架 |
小结 |
第二章 日印“准联盟”关系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日印“准联盟”关系构建的背景 |
第二节 日印“准联盟”关系的形成 |
第三节 日印“准联盟”关系的主要内容 |
小结 |
第三章 日印“准联盟”关系的促进因素 |
第一节 日印认为在“印太”地区面临来自中国的安全威胁 |
第二节 日印在“印太”地区的发展利益 |
第三节 基于西方民主制度和价值观的意识形态 |
小结 |
第四章 日印“准联盟”关系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日印的“印太”战略差异明显 |
第二节 日印担心被对方抛弃 |
第三节 日印担心被对方的纠纷牵连 |
第四节 日印避免挑衅“印太”地区国家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2)伊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结构及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第一节 伊朗政界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
一、宗教领袖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
二、总统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
三、伊斯兰议会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
四、财经部关于“一带一路”的表态 |
第二节 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特点 |
一、全局性认知为主,缺乏深入分析 |
二、总体认知积极 |
第三节 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变化 |
一、伊朗政界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变化的四个阶段 |
二、当前伊朗政界参与“一带一路”的矛盾心态 |
小结 |
第二章 伊朗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第一节 伊朗媒体研究样本采样 |
第二节 样本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认知 |
一、高层框架分析 |
二、中层框架分析 |
三、低层框架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伊朗学术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
第一节 伊朗学术界样本选择及数据概况 |
一、伊朗智库研究采样 |
二、伊朗学术期刊采样 |
三、样本对“一带一路”的基本态度 |
第二节 伊朗学术界样本对“一带一路”的综合认知 |
一、样本对“一带一路”的性质与逻辑认知 |
二、样本对“一带一路”的目的与意图认知 |
三、样本对“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认知 |
四、样本对“一带一路”的前景与可行性认知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美国的中亚政策“3.0”探析(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美国的中亚政策的发展历程(1991—2013) |
第一节 美国的中亚政策“1.0”(1991-2000) |
一、等待与观望阶段(1991-1996) |
二、对中亚事务的全面介入(1997-2000) |
第二节 美国的中亚政策“2.0”(2001-2013) |
一、大举进入与迅速扩张(2001-2005) |
二、挫折与调整(2006-2013) |
第二章 美国的中亚政策“3.0”发展历程(2014—) |
第一节 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美国在中亚的利益诉求 |
一、阿富汗战争利益 |
二、一般性地区利益 |
三、地缘政治利益 |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的中亚政策(2014—2016) |
一、政治上启动多边对话机制 |
二、安全上增强与地区国家安全合作 |
三、经济上加强与中亚国家内部以及周边国家的合作 |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的中亚政策(2017—) |
一、安全上加强与中亚国家合作 |
二、经济上缩减对中亚国家的援助规模 |
三、政治上注重双边及多边框架下的合作 |
第三章 美国的中亚政策“3.0”形成原因及特点 |
第一节 美国的中亚政策“3.0”形成的原因 |
一、为了适应阿富汗新形势 |
二、新形势下牵制俄罗斯的战略需要 |
三、抵消中国在中亚不断上涨的影响力 |
四、打击恐怖主义 |
第二节 美国的中亚政策“3.0”的特点 |
一、战略目标的连续性 |
二、手段的务实性 |
三、去意识形态化 |
第四章 美国的中亚政策“3.0”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 |
第一节 美国的中亚政策“3.0”的影响 |
一、提升了美国在中亚的影响力 |
二、激化了美俄在中亚的斗争 |
三、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的应对 |
一、加强同中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 |
二、密切同俄罗斯的合作 |
三、寻求中美在中亚的合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海外报道框架研究 ——以巴基斯坦主流英文媒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意义 |
0.3 理论基础 |
0.4 研究设计 |
0.4.1 研究对象 |
0.4.2 研究目的 |
0.4.3 研究思路 |
0.4.4 研究样本 |
0.5 研究方法 |
0.5.1 框架分析方法 |
0.5.2 话语分析方法 |
0.5.3 抽样分析方法 |
1 支持与推崇——巴联社报道框架研究 |
1.1 经济交往内容占主导地位,多种领域交往内容并存 |
1.2 积极友好的用词风格 |
1.2.1 以“合作”促“发展”——对经济现状的清晰认知 |
1.2.2 中巴经济走廊——命运改变者 |
1.2.3 亦师亦友的中国 |
1.3 权威信源的选用 |
1.3.1 信源来源官方程度高,专业性强 |
1.3.2 隐匿的媒体意图与正面信源的选择 |
1.4 小结:巴联社——“推进中巴友谊的领头兵” |
2 相异与趋同——《黎明报》报道框架研究 |
2.1 第一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两家媒体报道框架对比 |
2.1.1 “独奏”与“交响”——信源来源的对比 |
2.1.2 赞赏与隐忧——关注重点的异同 |
2.2 《黎明报》两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期间报道框架对比 |
2.2.1 《黎明报》报道框架与官方声音趋于一致 |
2.2.2 民间舆论的同向变化 |
3 由摇摆走向坚定——巴基斯坦主流媒体报道立场影响因素分析 |
3.1 地缘政治影响 |
3.1.1 印巴冲突——巴基斯坦严峻的外部环境 |
3.1.2 中巴战略伙伴关系 |
3.2 巴基斯坦发展的经济发展需要 |
3.2.1 第一、二产业发展受限 |
3.2.2 中巴经济走廊——对接巴基斯坦发展痛点 |
3.3 国内外恐怖主义活动的困扰 |
3.3.1 巴基斯坦与恐怖组织的密切关系 |
3.3.2 联邦软弱的政权与民族分离主义的矛盾 |
3.4 政权更迭——腐败的谢里夫政府的下台 |
4 他者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积极意义与阻碍因素 |
4.1 “一带一路”倡议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趋势 |
4.1.1 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
4.1.2 文明交流深化相互理解 |
4.2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阻碍因素 |
4.2.1 沿线国家的复杂国情 |
4.2.2 不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对汉语教学国内外相关的研究 |
1.2.3 巴基斯坦汉语教学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方法 |
2 巴基斯坦汉语教学基本概况 |
2.1 巴基斯坦概况及相关语言政策 |
2.2 在巴基斯坦孔子学院概况 |
2.2.1 伊斯兰堡孔子学院 |
2.2.2 卡拉奇孔子学院 |
2.2.3 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孔子学院 |
2.2.4 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 |
2.3 巴基斯坦孔子课堂概况 |
2.3.1 佩特罗中学孔子课堂 |
2.3.2 穆扎法尔格尔孔子课堂 |
2.4 汉语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 |
2.5 巴基斯坦汉语教学的总结 |
3 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及问卷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设计 |
3.1.3 问卷处理 |
3.2 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基本情况调查 |
3.2.1 孔子学院学生人数统计 |
3.2.2 学生性别以及年龄情况 |
3.2.3 汉语学习者的年龄和学习效果相关性分析 |
3.2.4 汉语学习者外语水平学对其汉语学习的影响 |
3.2.5 汉语学者的第一语言对其汉语语音学习的影响 |
3.3 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者动机和态度调查 |
3.3.1 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调查分析 |
3.3.2 汉语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调查分析 |
3.3.3 汉语学习者对汉语的认识及情感调查分析 |
3.3.4 汉语学习者对教师及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
3.4 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师情况调查 |
3.4.1 授课教师基本情况 |
3.4.2 授课教师对生活和工作条件满意度调查 |
3.5 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课程设置及教材使用调查 |
3.5.1 课程设置情况 |
3.5.2 教材使用情况 |
3.6 小结 |
4 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4.1 教学设备方面 |
4.2 课程设置 |
4.3 教材 |
4.4 授课教师方面 |
4.4.1 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水平急需提高 |
4.4.2 缺乏对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 |
4.5 学习者方面的问题 |
4.5.1 学习时间难以保证 |
4.5.2 汉语学习动机不是很强烈 |
4.5.3 学习方法单一 |
4.6 小结 |
5 对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的一些建议 |
5.1 对教学设备方面的建议 |
5.2 对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 |
5.3 对教材方面的建议 |
5.4 对授课教师的建议 |
5.5 对汉语学习者的建议 |
5.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体系压力、安全认知与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及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本文结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结构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假设和理论分析框架 |
一、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内涵与阐释 |
(一) 地区的概念厘定 |
(二) 安全治理机制的概念界定 |
(三)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的内涵 |
二、核心假设 |
(一) 核心变量 |
1、体系压力 |
2、安全认知 |
(二) 变量间关系:从冲击到回应 |
(三)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967—1978年) |
一、体系压力(1967—1978年) |
(一) 二战后美国、苏联在东南亚地区安全竞争的延续 |
(二) 美国、中国在越南战争的博弈 |
(三) 英国、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收缩战略 |
二、东盟安全认知(1967—1978年) |
(一) 对安全威胁来源的认知:大国竞争及战略收缩威胁东盟国家生存 |
(二) 对安全目标的认知:维护东盟国家主权完整与东南亚地区安全 |
(三) 对实现安全目标手段的认知:提升东盟自身实力 |
三、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及其特征(1967—1978年) |
(一)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1967—1978年) |
1、组织机构:相继设立东盟外长会议、东盟首脑会议机制、东盟秘书处 |
2、原则规范:抵御域外势力干预、协调一致、和平解决争端 |
(二)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的特征(1967—1978年) |
1、东盟主导下突出抗御力 |
2、偏向双边、小多边传统安全合作 |
3、协商一致决策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1978—1991年) |
一、体系压力(1978—1991年) |
(一) 美国、苏联在东南亚地区的竞争加剧 |
(二) 中国、美国关系缓和及建交 |
(三) 中国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及外交政策的调整 |
二、东盟安全认知(1978—1991年) |
(一) 对安全威胁来源的认知:大国竞争加剧及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威胁地区安全 |
(二) 对安全目标的认知:确保东南亚地区安全秩序的稳定 |
(三) 对实现安全目标手段的认知:加强东盟互助与合作 |
三、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及其特征(1978—1991年) |
(一)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1978—1991年) |
1、组织机构:常态化且规模扩大 |
2、原则规范:可持续发展并按规约行事 |
3、内部以特定议题为中心的安全合作机制:关注柬埔寨与核议题 |
(二)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的特征(1978—1991年) |
1、区域平衡色彩浓厚 |
2、凸显东盟意志 |
3、强调机制的规约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1991—2003年) |
一、体系压力(1991—2003年) |
(一) 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大幅提升 |
(二) 日本、印度积极“涉入”东南亚地区安全问题 |
(三) 中国综合实力稳步推进 |
二、东盟安全认知(1991—2003年) |
(一) 对安全威胁来源的认知:大国介入及中国综合实力提升增加地区不确定性 |
(二) 对安全目标的认知:增加东南亚地区的团结和凝聚力 |
(三) 对实现安全目标手段的认知:推进东南亚地区一体化 |
三、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及其特征(1991—2003年) |
(一)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1991—2003年) |
1、组织机构:制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
2、原则规范:以合作求安全 |
3、对外安全对话机制:开展与域外国家的安全合作 |
4、内部以特定议题为中心的安全合作机制:聚焦海盗、反恐等安全议题 |
(二)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的特征(1991—2003年) |
1、突出综合安全 |
2、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
3、大国平衡下的多边化 |
4、包容开放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2003年至今) |
一、体系压力(2003年至今) |
(一) 美国东南亚地区战略的变化 |
(二) 日本、印度与俄罗斯深度介入东南亚地区 |
(三) 美国的挑战导致中美竞争加剧 |
二、东盟安全认知(2003年至今) |
(一) 对安全威胁来源的认知:大国深度介入及中美竞争加剧使地区博弈复杂化 |
(二) 对安全目标的认知:扩大东盟在地区安全治理中的影响力 |
(三) 对实现安全目标手段的认知:构建安全共同体 |
三、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及其特征(2003年至今) |
(一)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2003年至今) |
1、组织机构:制度化程度明显提升 |
2、原则规范:深化地区安全合作并加强法律约束 |
3、对外安全对话机制:提升与域外国家安全合作水平 |
4、内部以特定议题为中心的安全合作机制:囊括各领域安全议题 |
(二) 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的特征(2003年至今) |
1、构建安全共同体 |
2、规则的增加 |
3、复合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分析 |
0.2.1 上合研究文献综述 |
0.2.2 上合扩员研究文献综述 |
0.3 研究框架与整体结构 |
0.4 研究重点和创新 |
0.5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上合组织扩员:动力与阻力 |
1.1 上合组织的发展历程 |
1.2 上合组织的三大特征 |
1.2.1 独具特色的指导原则 |
1.2.2 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 |
1.2.3 不断拓展的功能领域 |
1.3 上合扩员的必要性 |
1.3.1 扩员是地区组织发展的普遍规律 |
1.3.2 扩员是各观察员国的迫切要求 |
1.3.3 扩员是上合深化合作的必然路径 |
1.4 上合扩员的现实障碍 |
1.4.1 上合组织的现有缺陷与不足 |
1.4.2 中俄在上合的关系:“两驾马车” |
1.4.3 中俄对扩员的看法:各执一词 |
1.4.4 中俄围绕扩员的博弈:协调一致 |
1.5 上合扩员的曲折过程 |
1.5.1 出台法律文件:程序与标准 |
1.5.2 挑选扩员对象:蒙、伊、印、巴 |
1.5.3 确定最终结果:争议与一致 |
第二章 印度与巴基斯坦加入上合:过程与动机 |
2.1 印度加入上合的过程 |
2.1.1 印度与上合的互动历史 |
2.1.2 印度与上合的互动特征 |
2.2 印度加入上合的动机 |
2.2.1 三大现实动机 |
2.2.2 三种战略动机 |
2.3 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的过程 |
2.4 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的动机 |
2.4.1 争取经济发展机会 |
2.4.2 获得反恐行动支持 |
2.4.3 寻求对印度的战略纵深 |
2.4.4 减轻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依赖 |
第三章 上合组织扩员的影响:收益与风险 |
3.1 上合组织扩员的整体收益 |
3.1.1 地缘政治影响力全面提高 |
3.1.2 经济合作空间更加广阔 |
3.1.3 安全合作范围显着扩大 |
3.1.4 能源俱乐部或有望成立 |
3.1.5 政治合法性有所加强 |
3.1.6 印巴冲突有望得到控制 |
3.1.7 域外大国在中亚的存在将被削弱 |
3.2 各成员国的个体收益 |
3.2.1 中国的个体收益 |
3.2.2 俄罗斯的个体收益 |
3.2.3 中亚成员国的个体收益 |
3.3 上合组织的整体风险 |
3.3.1 决策与行动能力更低效 |
3.3.2 组织与财政负担更沉重 |
3.3.3 成员国身份认同更模糊 |
3.3.4 印巴冲突或有损组织的一致性 |
3.4 各成员国的个体风险 |
3.4.1 中国的个体风险 |
3.4.2 俄罗斯的个体风险 |
3.4.3 中亚各成员国的个体风险 |
第四章 中俄印在上合的三边关系:理论与现实 |
4.1 中俄印“战略三角”:起源与现状 |
4.1.1 理论起源与现实发展 |
4.1.2 研究现状及既有不足 |
4.2 中俄印互动的分析框架:变量与模型 |
4.2.1 研究价值与便利条件 |
4.2.2 五大变量与四种模式 |
4.3 中俄印互动的四种模式:内涵与表现 |
4.3.1 战略三角 |
4.3.2 “两驾马车” |
4.3.3 两相分化 |
4.3.4 俄罗斯主导 |
4.4 上合成员国对四种模式的偏好:次序与缘由 |
4.4.1 俄罗斯的偏好次序 |
4.4.2 中国的偏好 |
4.4.3 印度的偏好 |
4.4.4 中亚各成员国的偏好 |
4.5 偏好排序与现实预测 |
第五章 扩员后上合组织的应对:改革与创新 |
5.1 上合组织的内部调适:完善与改革 |
5.1.1 完善与改革现有制度与原则 |
5.1.2 落实与扩大经贸与金融合作 |
5.1.3 整合与扩展反恐与安全合作 |
5.1.4 培育身份认同和共同体意识 |
5.1.5 做好预防、调解印巴矛盾的准备 |
5.2 上合组织的对外交往:对接与开创 |
5.2.1 与联合国各机构:深化伙伴关系 |
5.2.2 与本地区其它机制:全面战略对接 |
5.2.3 与毗邻地区的合作机制:落实合作意向 |
5.2.4 与欧美主导的发展机制:寻找共同利益 |
第六章 中国语境下的扩员:对策、认知与新视野 |
6.1 中国在上合扩员后的应对策略 |
6.1.1 提高在上合内的议程设置能力 |
6.1.2 主导研究成员国冲突协调机制 |
6.1.3 加快对接中国主导的其它地区机制对接 |
6.1.4 加强与俄罗斯在上合内外的协调 |
6.1.5 在两大优势领域集中发力 |
6.1.6 借青岛峰会推动开发银行等议题的突破 |
6.2 中国新时代外交战略语境下的上合扩员 |
6.2.1 “一带一路”倡议与上合扩员 |
6.2.2 亚洲安全观与上合扩员 |
6.2.3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上合扩员 |
6.3 中国的上合研究新视野 |
6.3.1 国际制度新视野 |
6.3.2 地区整合新视野 |
6.3.3 中俄印战略三角新视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二战后伊斯兰世界的国家类型及其对外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 基本思路框架与创新 |
四 研究难点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现代伊斯兰世界体系:中心——边缘的视角 |
第一节 伊斯兰教与二战以前的伊斯兰世界 |
第二节 分析单元——伊斯兰国家 |
第三节 引入“中心——边缘”框架建构现代伊斯兰世界体系 |
第二章 民族视角下的伊斯兰国家及其对外政策 |
第一节 阿拉伯系国家与泛阿拉伯主义指导下的对外政策 |
第二节 突厥系国家与泛突厥主义指导下的对外政策 |
第三章 教派政治视角下伊斯兰国家的对外政策 |
第一节 逊尼派国家与瓦哈比主义指导下的对外政策 |
第二节 什叶派国家与宗派主义的对外政策 |
第四章 政教分离国家及其对外政策 |
第一节 世俗化的伊斯兰国家与其对外政策 |
第二节 非世俗化、事实上政教分离的国家及其对外政策 |
第五章 政教合一国家及其泛伊斯兰主义对外政策 |
第一节 神权共和国伊朗 |
第二节 伊斯兰世界盟主沙特阿拉伯 |
第三节 塔利班的极端泛伊斯兰主义政策 |
第四节 伊斯兰国的扩张 |
第六章 国际核秩序中的伊斯兰国家 |
第一节 民族矛盾催动的核危机 |
第二节 教派政治催动的伊朗核危机 |
第七章 “一带一路”下的伊斯兰世界与中国外交 |
第一节 打好与伊斯兰世界的“多边外交”这张牌 |
第二节 搞好与伊斯兰世界中心国家的双边外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解析印以军事合作(上)(论文提纲范文)
印以军事合作的地缘政治影响 |
结语 |
四、印希望推动印巴经济文化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 [1]“印太”视域下日印“准联盟”关系的建构[D]. 田子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伊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研究[D]. 黄宇豪.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12)
- [3]美国的中亚政策“3.0”探析(2014-)[D]. 相壮. 外交学院, 2020(08)
- [4]“印太战略”背景下的中斯合作[J]. 陈利君.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02)
- [5]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海外报道框架研究 ——以巴基斯坦主流英文媒体为例[D]. 王思瑶. 辽宁大学, 2020(07)
- [6]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D]. 莫德(Muneeb Ahmad).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7]体系压力、安全认知与东盟地区安全治理机制变迁[D]. 颜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上海合作组织扩员研究:过程、影响及其应对[D]. 李亮. 兰州大学, 2018(11)
- [9]二战后伊斯兰世界的国家类型及其对外政策研究[D]. 张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03)
- [10]解析印以军事合作(上)[J]. 含桀. 坦克装甲车辆, 2018(06)
标签:一带一路战略论文;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论文; 上合组织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 印巴冲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