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季滇东南强对流天气的高空环境场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苍薪竹[1](2020)在《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褐飞虱是一种具有专食性、远距离迁飞性、灾变爆发性等特点的重大水稻害虫。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大气中低温环境可以有效地胁迫褐飞虱迁入过程,导致其种群在某些区域集中降落。这种低温胁迫引起的褐飞虱迁飞种群降落多发生于年内早期种群北迁或年终南迁的过程中,并大多会与其它气象要素场(如风场、垂直气流场、相对湿度场等)共同作用于褐飞虱的降落过程。以往国内外多以单一的褐飞虱迁入个例结合大气背景场来综合分析其降落机制,而对多年大气低温胁迫对褐飞虱迁入影响的统计特征及其对褐飞虱降落过程中的胁迫机理研究甚少。本文基于多年褐飞虱灯捕数据,并利用HYSPLIT模式模拟了2000—2017年间褐飞虱年内首次迁入我国西南、华南两个稻区的迁飞过程,揭示了两个稻区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过程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统计了历次初始迁入过程中大气温度场的特征量,比较了褐飞虱在两稻区、不同年内初始迁入期大气低温胁迫产生的作用差异。从受大气低温影响的初始迁入过程中筛选出典型个例,结合气象数据剖析了不同条件下大气低温对褐飞虱迁入过程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将为全球变暖趋势下褐飞虱迁入发生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我国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早期预警和水稻生产安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2000—2017年华南、西南两稻区褐飞虱年内迁入始见期和首次迁入峰日的发生规律及初始迁入过程受大气温度场影响的统计特征分析得到:(1)近年来褐飞虱初始迁入中国的时间提前,初始迁入华南稻区的时间比西南稻区早。西南稻区始见期提早可能与其3月份盛行迁飞层温度升高有关,而华南稻区始见期提早可能与褐飞虱种群越冬北界北移有关。(2)西南稻区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境外虫源主要来自缅甸,华南稻区年内初始迁入的境外虫源主要来自越南和老挝的中北部。(3)对盛行迁飞层的温场分布研究表明,在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过程中低温屏障发生的概率约为54.4%,迁入当晚降虫地的平均低温强度为13.45℃,平均降温幅度为1.88℃。其中低温胁迫在华南稻区表现更为显着(发生概率为58.3%,平均强度为13.18℃),在始见期表现得更明显(发生概率为70.6%,平均强度为12.53℃)。2、针对不同天气背景下大气低温对褐飞虱迁入过程影响的典型个例研究表明:(1)低温胁迫对褐飞虱降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冷空气产生的低温胁迫迫使北迁的褐飞虱种群降低迁飞高度选择适宜温场,最终在“冷墙”南侧降落,同时冷区的下沉气流在动力上胁迫种群降落;二是降虫区周围的流场受到冷气团的扰动后发生改变,褐飞虱种群失去了适宜北迁的有效流场,导致一次迁飞过程结束。(2)华南稻区由于断续的低山无法有效阻挡北方冷空气的入侵也无法有效阻挡褐飞虱种群的北迁,因此,大气低温对褐飞虱的北迁屏障作用更显着些;而西南稻区则是由于其高海拔的地形,使向北运动的携虫气流被迫抬升,其地形胁迫与上层低温胁迫共同作用而导致种群降落,因此,低温胁迫作用相对弱些。
张柳[2](2020)在《2016-2017年我国中东部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引发暴雨事件的统计特征和个例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天气事件中,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MCS)引发的暴雨事件往往突发性强、雨量较大。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因此此类事件一直是我国气象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依据引发降水的天气系统,对2016-2017年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暴雨事件进行分类统计。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各类MCS型暴雨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研究了发生频次最多、平均持续时间最长的多MCS型事件的形成环境。其次,针对2016年7月17-18日湘赣闽地区一次典型的多MCS型暴雨事件,重点分析了降水过程各个阶段MCS的触发和维持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2016-2017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共发生204例暴雨事件,根据产生降水的天气系统可将其分为四大类型:天气尺度型、MCS型、小尺度风暴型和无匹配型。由引发暴雨事件的MCS的组织结构和运动特征,MCS型暴雨事件又分为先导层状MCS型、平行层状MCS型、尾随层状MCS型、邻近层状MCS型、准静止后向建立MCS型、无组织MCS型和多MCS型。总体来看,天气尺度型暴雨事件的发生频率最高。其中,低涡/切变线比具有锋面的环境更容易引发暴雨事件。在MCS型暴雨事件中,多个MCS共同影响产生的事件最为常见。(2)我国中东部的MCS型暴雨事件主要集中在华南沿海地区、长江以南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黄淮流域地区。其中,多MCS型是华南和长江中游地区主要的MCS暴雨事件类型。MCS型暴雨事件多发生在4月至10月,其中7月发生频次最多。春季到夏季,事件的多发区域从南到北推移,并在秋季回到华南地区。从日变化的角度来看,许多MCS型暴雨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的下午至傍晚,降水在午后左右达到旺盛,并在天黑之前结束。相对而言,多MCS型事件的降水能够在一天内更多的时次开始、旺盛和结束。MCS型事件的各子类别中,多MCS型事件的极端降水持续时间更长。(3)在所有MCS型暴雨事件中,多MCS型事件的频次最多、平均持续时间最长。依据最大小时雨强在降水生命期中的位置,可将其分为早期旺盛型和晚期旺盛型两类。分别研究两种类型暴雨事件的形成环境发现,二者均发生在850h Pa具有较强的低空西南急流、降水中心位置处呈现正涡度平流的环境中。然而,两种类型事件的上升运动、降水发生时的空气湿度和不稳定条件却有较大差异。其中,早期旺盛型暴雨事件发生之前,降水中心位置附近有明显的水汽辐合和更高的假相当位温(θse)梯度,而晚期旺盛型发生前,降水中心位置处西南急流的南风分量更强、θse较高。此外,早期旺盛型暴雨事件具有更加明显的湿度条件,大气不稳定潜势更强,抬升凝结高度较低。由此可见,早期旺盛型暴雨事件是由前期环境的上升运动和暖湿特征所引起,而晚期旺盛型的产生则与事件发生后的暖湿气流输送有关。(4)对2016年7月17-18日发生在湘赣闽地区的暴雨事件研究表明,降水是在西太副高东撤、高空短波槽东移、中低层切变线维持的大尺度背景下,配合925h Pa到500h Pa间中尺度辐合作用,以及200h Pa高空强辐散的抽吸作用产生。降水过程中主要有四个阶段性的MCS活动。对流的后向建立和邻近层状的动态结构是降水初期MCS发展和组织的主要方式,而晚期旺盛降水阶段MCS的组织形式则为准平行层状型。早期旺盛降水阶段MCS发展过程中雨带组织化增强,呈现邻近层状型特征,而降水后期MCS的发展最初表现为显着的对流单体后向建立,后期则以雨带的分裂与新生为主。各个阶段MCS的触发和维持机制各有差异:边界层辐合上升是降水初期MCS的主要触发机制,对流降水蒸发冷却形成的近地面冷池对MCS的组织和维持起重要作用。晚期旺盛降水阶段MCS的触发与大气环境、地形抬升和第一阶段冷池出流有关,低层切变线附近气流辐合产生的上升运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使得系统得以维持。前两个阶段MCS发展后期,对流降水蒸发形成的冷池不断推移,抬升偏南气流到达自由对流高度,触发第三阶段MCS。对流启动后,冷池出流边界向东南方向移动,持续触发新的单体。降水后期的MCS在西南暖湿气流加强的环境中形成,暖湿空气抬升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是系统维持的关键因素。
张杰,张腾飞[3](2019)在《云南4次热带系统影响强对流风暴卫星云图和地闪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利用NCEP再分析气象资料及FY-2E卫星云图、地闪、地面自动站和气象灾情等资料对热带系统影响下的4类强对流风暴卫星云图特征和地闪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移北抬的赤道辐合带、副高、热带低压等热带系统外围偏东、西南和东北气流为强对流风暴发生发展提供有利环流背景及充足水汽和较高的对流有效位能,800 hPa中尺度辐合线及风随高度顺转和高层反气旋低层气旋的垂直流场结构为强对流风暴提供动力条件;在高能高湿环境条件下,由于辐合抬升作用,对流单体生成、不断长大、有规律排列、相互合并发展成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单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飑线、MCC,结构密实和不均匀,伴随激烈地闪的同时产生冰雹大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4种类型强对流风暴云顶亮温与总、负、正闪频数随时间演变规律基本一致,正、负地闪活跃程度能表征强对流风暴发展演变状况,与云顶亮温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总(负)地闪频数演变趋势与云顶亮温演变趋势相反。
尹丽云[4](2019)在《云南强对流(冰雹)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云南是典型低纬高原地区,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同时受季风低压、副热带高压、热带低值系统、切变线等天气系统相互交汇影响,是我国强对流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区,冰雹、雷暴等强对流是云南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云南复杂的地形对强对流冰雹活动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影响十分明显,对流单体的区域性、季节性特征差异十分显着,因此不同地形条件对云南不同季节、不同类型强对流冰雹活动发展演变的影响和机理研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认识云南复杂天气背景和复杂地形条件下强对流(强降水、冰雹)的基本活动特征(源、移动路径、生命史、VIL(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等)、触发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认识不同类型、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强对流冰雹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雷达回波垂直结构特征,揭示云南强对流(冰雹)的源、移动路径、生命史演变和代表云内粒子垂直发展程度的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分布特征、雷达回波垂直结构特征差异及成因。本研究在统计分析云南强对流的天气背景和物理量特征差异的基础上,筛选出934个强对流过程,根据移动路径、生命史和VIL对强对流进行分类,开展强对流发展演变特征研究;对不同类型、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强对流发展演变过程中的雷达回波垂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针对超级单体强对流过程,在开展演变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对强冰雹对流中的宏微观特征进行模拟和机理分析。云南强对流有以下主要特征:(1)云南强对流的环流形势主要有切变线、夏季辐合系统、热带低值系统(台风低压)、南支槽4种主要天气类型。受地形影响,不同类型强对流过程的动力、热力和不稳定参数有显着差异。海拔最高、坡度最大的滇西北地区强对流移动距离最短,滇西南移动距离最长可超过100km。局地型(Path≤ 30km)和中距离型(30km ≤ Path ≤ 60km)强对流活动集中分布在小坡度但起伏多变、冷暖空气交汇最频繁、有较好水汽条件的滇中地区;中长距离型(60km≤Path≤100km)强对流集中分布在滇东南和滇西南地区;长距离型(Path≥100km)对流单体受天气系统影响较大,滇中地区多为偏西路径,滇西北地区为西北路径,其余地区为偏东路径。短生命史(time<90min)强对流活动密集出现在小坡度、水陆交界差异和夏季系统影响最为显着的云南中部地区,其特点是移动距离短,沿引导风场移动;中等生命史(90min≤5≤time<150min)强对流分布较分散,局地型出现在滇中、滇东北和滇西北地区,中长距离型出现在滇西,滇东南地区,长距离型分布在滇西、滇东南地区;长生命史(time≥150min)对流单体与长距离型对流活动对应较好。(2)南支槽过程有利于VIL增加,夏季系统水汽条件好,但强对流内粒子直径小,VIL偏小,冷锋切变过程0℃C层温度低,强对流内粒子相态易向固态转换,对VIL的明显增加具有较大贡献作用。4月对流单体以中长距离型为主,6、7月对流单体以短距离为主,8月局地型对流单体受地形作用影响最明显,长距离型对流单体则以天气系统影响特征为主。(3)VIL峰值与强回波强度相关性较好,45dBz回波高度与最大强度、顶高的相关性较好。春季温度层和动力条件有利于软雹充分循环增长,凝结核在-10~-20℃冰晶层和0~-10℃过冷水层不断与过冷水滴和冰晶碰并增长,形成冰雹,顶高偏低但等温层最大反射率大,VIL明显偏大。夏季冰雹强对流软雹粒子直径小,不同温度层的回波强度整体偏弱,VIL值偏小,不同强度的回波高度与春季相比均偏高1-2km。单单体冰雹强对流过程生消时间短,降雹前后回波垂直结构特征具有明显倒“V”型特征,多单体强对流不同强度回波高度高但跃增特征偏弱,代表冰雹云内大粒子的35dBz、45dBz回波高度比单单体风暴偏高1-2km,强度与单单体强对流基本一致,VIL值和跃增明显偏小。飑线中强单体生消过程频繁,跃增特征不明显,表明了飑线内部回波结构特征的复杂性。(4)滇中及以东地区冰雹强对流过程的VIL、不同等温层反射率因子明显偏大,不同强度的回波高度三级跳跃增显着;滇西地区冰雹强对流过程回波强度偏强但跃增不明显,高度的倒“V”型特征不明显,不同强度回波高度均偏低约2km且较为分散,VIL比中东部冰雹过程偏大;滇西北地区以局地对流为主,不同高度上回波强度与滇西、滇中相比明显偏弱但跃增明显,VIL明显偏小但阶梯状跃增显着;滇东北强对流过程回波强度、高度、VIL均偏大,倒“V”型特征显着,0℃层回波强度跃增与最大回波强度相关性较好。(5)云南冰雹强对流过程以负地闪占主导地位,随着生命史增加,正地闪比例不断减小,降雹前后出现不同程度跃增。降雹前30min短生命史冰雹强对流过程粒子增长速度达到最强,长生命史冰雹强对流过程梯度变化不明显,对流云内强上升气流和粒子在降雹前主要增长时间为30min。(6)对强对流个例的垂直结构特征和回波演变分析表明:干冷空气入侵和低层辐合是导致冰雹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干冷空气入侵一方面降低了强对流内部温度层高度,使对流内混合相态粒子增长区增厚,利于冰雹粒子的累积生长和云内电荷的累积,另一方面增强了云内垂直运动,有利于上升、下沉气流的维持和大冰雹粒子的生长。(7)对两种不同天气背景下强对流单体模拟与实况对比,发现WRF模式对强对流的模拟效果较好。针对台风热带低压型,出现超级单体的关键机制是干冷空气入侵和低层辐合,使得风暴内部形成上升、下沉运动的正反馈作用,气压场增加,地面出现冷堆、阵风锋。南支槽型强对流过程,低层暖湿入流和中高层干冷空气入侵,使得降水蒸发作用与下沉运动形成正反馈作用,风暴维持的关键机制都来源于雷暴下沉运动与后侧入流叠加后产生的强环境风垂直切变,两类天气背景下超级单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入流导致的风暴内冰雹尺寸、地闪活动的差异。20170823过程入流来自于后侧急流出口区深厚暖湿气流,配合前侧低层干冷空气和后侧中高层冷气团向低层渗透,风暴内上升运动剧烈,发展高度高,粒子混合比、数浓度明显偏高,数浓度较大的霰粒子和冰晶粒子碰撞分离后携带负电荷,导致超级单体负地闪密集,强烈上升运动在高层辐散,大量携带正电荷的冰晶粒子向后侧云砧部位输送,成熟阶段出现正地闪。20180417过程入流则为前侧槽前暖湿气流,后侧干冷空气入侵形成超级单体内部的上升运动,对流偏弱使上升气流达到顶部后未出现明显辐散,冰晶粒子集中出现在风暴顶部霰粒子生长区上方,过冷水区的霰粒子和冰晶粒子碰撞分离携带负电荷,整个过程无正地闪出现。
张亚男[5](2018)在《昆明准静止锋进退及维持诊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明准静止锋是中国西南地区东部云贵高原上一个经常出现的天气系统,它对云南、贵州和四川南部地区的天气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利用天气学诊断、锋生函数诊断、合成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挑选了适合研究昆明准静止锋的温湿参数,讨论了昆明准静止锋进退及维持时的环流特征、锋面结构及锋生函数各项的特征与作用,揭示了锋面移动的成因及云贵高原大地形在锋面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主要的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对比位温、相当位温、广义位温及其对应的锋生函数,发现相当位温对昆明准静止锋锋面位置、锋区强度及锋生情况的描述最好。(2)从锋区结构来看,当锋后低层到地面等温线呈“V”型分布,锋后正的次级环流相对深厚,锋面易西进;当锋后低层呈较深厚的逆温层且锋后正次级环流较浅薄,锋面易东退;当逆温层仅限于低层而近地面为冷中心,锋面易维持。东西风风速零线西端在锋面左侧,锋面易西进,反之锋面易东退;零线的位置与锋面基本重合,锋面易维持。(3)对于锋区内的锋生情况,当锋面维持少动时,强锋生区与锋区完全重合,锋生作用很强;锋面西进时,锋区内的锋生强度增大且强锋生区向上发展,锋生区偏向锋区左侧;锋面减弱东退时,仅在低层出现弱的锋生区,且锋生区偏向锋区右侧。(4)对于锋生函数四项,非绝热加热项在锋面出现明显移动时,产生的锋生现象与锋面移动方向一致;锋面维持时,此项与锋面的日变化有关。垂直运动倾斜项在锋面西进时105oE附近迎风坡出现强烈的锋消现象,锋面东退和维持时出现弱锋生现象。水平辐散项产生的强锋生区在锋面左侧时,指示锋面西进,反之指示锋面东退;锋面维持时,强锋生区与锋区基本重合。水平变形项中切变变形起主要的锋生作用,而由于冷气团受迎风坡影响,导致伸缩变形在104oE以东的锋后区域产生较强的锋生现象。(5)通过增减地形发现,当地形高度降低时,静止锋将变为冷锋快速西移锋消,且地形高度越低,锋面移动速度越快;当地形高度增加时,高原大地形对冷气团的阻挡作用将加大,随着地形高度的增加,锋面维持的位置越偏东。
吴秋琳[6](2018)在《东亚稻飞虱的迁飞:格局、过程及气象背景》文中研究指明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Horvath))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是典型的水稻专食性迁飞昆虫,已经对亚洲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稻飞虱每年在我国和中南半岛周期性地往返(即春季迁入我国,秋季回迁至越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迁飞循环。但是,近年来通过与越南的合作研究发现,越南中北部长达三个月的水稻休耕期造成的食物链断裂使得稻飞虱回迁种群近似崩溃,但在翌年三月稻飞虱种群又得以重建。稻飞虱迁飞到底是否存在完整的周年循环?越南中北部稻飞虱的重建虫源来自何方,重建过程是怎样?每年春季大规模迁入我国华南稻区的稻飞虱种群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地区的气候指标将影响我国稻飞虱虫源的前期迁入?哪些气象要素又决定了稻飞虱在特定时空的大规模降落?地形地势对稻飞虱降落的影响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还尚未清楚。为此,本研究应用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轨迹分析、相关分析和地形敏感性实验对稻飞虱大尺度迁飞规律、气候因素对始见期的影响、关键气候指标的提取以及迁飞过程中种群大规模集中降落的时空动态机制及影响因子进行了深入探索,以期通过重新构建各稻区之间的“虫源区-降落区”关系,进一步完善整个东亚迁飞场稻飞虱的迁飞格局以及阐明迁飞性害虫种群大发生形成机制,实现稻飞虱精细化异地预测和因地制宜地持续治理提供理论基础、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WRF模式输出高分辨率的三维轨迹分析方法可有效准确地模拟昆虫迁飞轨迹。(1)得益于WRF模式输出的高时空分辩率的气象要素背景场以及加入了较为完善的迁飞性昆虫飞行参数的三维轨迹分析程序,我们的轨迹输出结果与传统HYSPLIT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同时也对环流形势具有很高的模拟能力,在迁飞性昆虫虫源地的追溯以及降落区的预测上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2)1995年3月20-22日由Lower Rio Grande Valley(LRGV)迁出的Helicoverpa zea虫群主要降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东部,且花粉标记数据与连续三天夜间低空急流出现的区域近乎重合,表明低空急流在Helicoverpa zea种群春季北迁过程中起到了尤其关健的携载作用。2.越南湄公河三角洲2-3月稻飞虱的近距离扩散和涡旋系统下的远距离迁飞。(1)2005-2014年湄公河三角洲二月和三月份稻飞虱均主要以近距离扩散为主,主要落点区域为湄公河三角洲本地和柬埔寨的湄公河平原及其南部沿海区,部分稻飞虱可迁至越南中部、老挝南部、泰国东部和马来半岛西部,小部分稻飞虱跨海迁飞进入缅甸南部和马来西亚的北部,极少数由湄公河三角洲迁出的稻飞虱轨迹落点可北达越南中北部,甚至到达我国海南岛。(2)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虱逐日灯诱虫量与越南中南部的广南省和越南中北部的义安省有着极其显着的相关关系,越南中南部广南省和富安省两地逐日灯诱虫量有极其显着相关性,越南中南部的广南与越南中北部的义安省也有显着相关关系。(3)中南半岛南部盛行偏东风,在生成的单个或多个涡旋(气旋或者反气旋)的作用下,中南半岛中部风向由东风转变为东南风后又继而在中南半岛北部上空急转为西南风。中南半岛及其周围出现的涡旋是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远距离北迁时迁飞方向与迁飞距离的主导气流。因此,在这种特定的气象背景条件下,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起飞的稻飞虱先迁至柬埔寨、泰国南部和东部后进入越南中南部及中北部稻区。3.越南中北部稻飞虱回迁种群的崩溃与春季种群重建。(1)越南中北部11月到次年1月份期间,田间以翻耕田为主,同时有少量落谷苗和再生苗,断裂的食物链、极其有限的栖息地打断了到越南中北部的大量稻飞虱回迁种群的生活史,种群崩溃。(2)越南中北部在2月下旬水稻移栽后,3月上中旬该区水稻正处于苗期-分蘖期,而越南中部同期水稻处于分蘖-拔节期,老挝南部水稻处于拔节-孕穗期。越南中北部稻飞虱重建虫源大部分来自老挝,一部分重建种群还可来自泰国东北部,还有少部分重建虫源可来自越南中南部。(3)中南半岛中南部盛行的偏东风先向西或西南而行后经由柬埔寨泰国又向北扩散,这为越南中南部、老挝和泰国东北部的稻飞虱进入越南中北部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运载条件。4.中南半岛稻飞虱“虫源区-降落区”的迁飞格局。(1)中南半岛稻飞虱主要短距离扩散为主。越南中南部起飞的稻飞虱主要迁入柬埔寨,其次为越南中高部和老挝,还有一部分稻飞虱可迁往越南中北部;越南中高部稻飞虱以西向或西北向迁飞为主,与柬埔寨、泰国和老挝有着密切的虫源交流关系;越南东南部的稻飞虱大部分迁入柬埔寨;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在此期间主要迁入柬埔寨和泰国,部分稻飞虱可迁往老挝南部和越南东南部;老挝南部大部分稻飞虱可迁入泰国和越南中北部;泰国东北部稻区同期稻飞虱迁飞范围波及整个中南半岛中部,迁往外地稻飞虱主要分布在老挝和越南中北部;泰国东部稻飞虱轨迹落点大部分分布在泰国东部,部分落在柬埔寨和缅甸;柬埔寨中部洞里萨湖稻区的稻飞虱主要迁入泰国、老挝和缅甸。(2)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三个国家地区间的稻飞虱存在着直接的虫源交流关系,其中13°N以南盛行的东风使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越南中高部和越南东南部稻区的稻飞虱与泰国东部和柬埔寨中部稻区的稻飞虱交流频繁,在13°N以北稻区,风向变化多端,泰国东北部盛行西南风,同时老挝南部以偏西南风为主,这是两稻区稻飞虱参与越南中北部稻飞虱虱种群重建的启动条件;在越南中南部的东南风是该稻区稻飞虱的北迁的必要条件。此外,温度是影响中南半岛稻飞虱在此期间迁飞的另一个重要因素。5.气候因素对我国两广稻飞虱的始见期的影响以及短期气候预警指标。(1)我国两广褐飞虱每年的始见期集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稻飞虱的始见期有着很大的年际差异。(2)我国广东和广西稻飞虱灯下始见期和大部分时段和指定的空间区域相关不显着,只与部分特定月份的特定区域存在显着或者及显着的相关性。在与海温的相关关系上,广西合浦稻飞虱灯下始见期与10-20°N区域的3月月平均海表温度呈负相关。(3)广东信宜稻飞虱灯下始见期和当年3月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和越南北部的月平均地表温度、与当年3月850 hPa高度场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越南中南部和越南北部月平均温度均有显着负相关;在广西灵山褐飞虱前期迁入灯下始见期随着3月越南中南部月平均地表温度的升高而提前;广西合浦稻飞虱灯下始见期与越南中北部3月月平均地表温度与广西本省、越南北部和我国海南850 hPa高度场3月月平均温度与老挝南部与越南中北部的850 hPa高度场3月月平均温度均有显着负相关性;广东阳春白背飞虱始见期与越南北部及海南上一年份12月月平均地表温度显着负相关,褐飞虱前期迁入的始见期与泰国东北部、老挝南部和越南中北部的1月月平均地表温度、与海南2月月平均地表温度和泰国东北部850 hPa高度1月月平均温度显着负相关。6.稻飞虱的降落机制及地形的影响。东亚大槽、西西伯利亚冷涡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波动是三大主导大气环流形势,不断加强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来的西南低空急流是稻飞虱从中南半岛远距离迁飞进入我国的重要动力条件,而气流辐合、下沉气流、降水和低温决定了稻飞虱的聚集和降落的时空分布,进而最终导致了后期稻飞虱种群的大发生。地形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白背飞虱的聚集和降落:(i)地形对迎风坡西南暖湿气流的阻挡和机械抬升作用。当西南暖湿气流在山脉迎风坡被迫爬升后,凝结降水,而降水产生的潜热又可以降低压强,这进一步激发了气流的上升运动对流活动的加强,降雨加强;(ii)地形对降雨中心位置和降水强度的时空调整。由于地形阻挡,背风坡处南下的冷空气被迫形成绕流或通过山地的低谷和垭口进入,气流辐合和切变发生在山体北侧;(iii)地势升高,温度降低,使稻飞虱由于生理适应而降低迁飞高度而被迫降落。
杨芳园,沈茜,周稀,邹灵宇,段燕楠,潘娅婷,李晓鹏[7](2018)在《云南省一次飑线大风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文中认为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地面风场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等,对2016年4月19日出现在云南省的一次飑线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着重分析该过程形成时的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本次过程产生于弱南支波动和切变线影响下,通过高低空急流耦合及高空动量下传造成雷暴大风天气;层结不稳定、地面辐合线等为强对流天气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从雷达回波中尺度分析发现,本次过程为飑线影响,持续时间长,存在后侧弱回波区;速度图上存在明显的速度模糊,低层速度大值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中层径向辐合等特征,均对提前预报预警地面大风有很好的指示性。地面大风与飑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辐散区密切相关,根据地面辐合线可提前1 h左右预警飑线,上述特征信息对地面大风短临预报预警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艾永智,杨传荣,李蕊[8](2015)在《玉溪一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分析》文中提出利用常规探空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地面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及T639数值模式资料对2013年6月9-10日发生在玉溪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高空槽后西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并与西南暖湿气流在云南中北部交汇引发的,对流层低层切变线和地面中尺度辐合线、气旋式辐合中心等是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其水汽主要源于孟加拉湾,水汽在低层集中和输送并在云南等地上空辐合,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中尺度强对流云带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系统及对流有效位能(CAPE)不连续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中尺度强对流云带发生、发展的位置和走向与前期地面辐合线基本一致,对流单体在CAPE不连续带大值区一侧容易加强和发展。综合分析地面流场和高分辨CAPE的分布,对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
杜正静,何玉龙,熊方,邓晓红,石开银,彭倩[9](2015)在《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锋生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卫星云图、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逐6 h的1°×1°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3-2006年春季滇黔准静止锋背景下,出现的5次贵州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在准静止锋背景下,贵州春季暴雨是由高低空急流、高空槽、冷空气与准静止锋的共同作用产生的。低空急流将大量的水汽从孟加拉湾和北部湾输送到贵州,不断积累对流有效位能;高空急流的加速增强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大尺度上升运动,并通过急流下侧的正环流圈带动冷空气南下,使得准静止锋活跃锋生,是暴雨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锋生现象分析表明,高空急流加速导致对流层中高层极锋锋区内锋生和对流层中层正环流圈的形成,加强了准静止锋附近的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进而促使锋生加强。水平变形和垂直运动对暴雨的产生也有直接影响:水平变形项范围越大则降雨强度越强,与垂直运动相关的倾斜项移动与在准静止锋附近生成的强对流云团的移动方向一致。准静止锋与贵州春季的暴雨过程关系密切,暴雨落区集中分布在准静止锋南侧1个纬距带内。高空急流加速度、冷锋附近的水汽辐合强度以及对流有效位能的高能舌区范围对暴雨范围和强度有指示作用。基于以上锋生机制,提炼了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物理模型。
鲍媛媛,康志明,李伦,黄小玉[10](2015)在《2009年早春南方地区一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的机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6.7μm卫星水汽图像和TBB、闪电定位资料以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3月3日南方地区一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进行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主要影响系统是中低层低槽、低涡切变线、西南低空急流、南北支西风急流。低空急流造成暖湿气流输送和高空急流造成冷平流侵入是对流触发机制。近地层为层结稳定的"冷空气垫",位势不稳定出现在低空急流与中高层干冷气流之间,并因急流中的下沉运动得以加强;西南暖湿气流与其北部干冷气流在中低层形成湿斜压锋区,西南气流的下沉支和北方下沉气流汇合在近地层形成的东北风回流与上部西南风生成锋面次级环流圈及中高层上升气流与北支急流中的下沉气流耦合形成次级正环流圈有利于倾斜上升运动的发展;低空急流的强暖平流和水汽通量辐合、北支急流入口区右侧的强辐散和南支急流北侧的辐合均加强了中尺度上升运动。湿层浅薄、上下干层较为深厚、强垂直风切变、低层逆温、-200℃过冷水层气流强上升运动等有利于雷暴天气的发生。雷电和冰雹出现在TBB、低空急流风速、θse、水汽通量以及300 h Pa散度等值线密集区附近。
二、春季滇东南强对流天气的高空环境场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春季滇东南强对流天气的高空环境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温度对褐飞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2.2 温度对褐飞虱越冬界的影响 |
1.2.3 褐飞虱迁飞行为的研究进展 |
1.2.4 褐飞虱的降落机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所用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虫情调查方法 |
2.3.2 轨迹分析方法 |
2.3.3 数据统计方法 |
第三章 初始迁入期褐飞虱迁飞时空规律 |
3.1 初始迁入期褐飞虱发生时间动态 |
3.1.1 始见期褐飞虱迁入时间动态分析 |
3.1.2 首次迁入峰期褐飞虱迁入时间动态分析 |
3.2 初始迁入期褐飞虱发生空间分布 |
3.2.1 初始迁入过程的轨迹空间分布 |
3.2.2 初始迁入过程中降虫地的空间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褐飞虱初始迁入过程中的低温胁迫特征 |
4.1 初始迁入期的温度变化动态 |
4.1.1 始见期温度变化动态 |
4.1.2 首次迁入峰期温度变化动态 |
4.2 迁入地温度分析 |
4.3 低温胁迫统计特征 |
4.3.1 低温胁迫特征地理差异 |
4.3.2 西南稻区、华南稻区低温胁迫特征上的时间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气低温胁迫作用机理—以初始迁入个例为例 |
5.1 华南稻区典型个例 |
5.1.1 虫情结果分析 |
5.1.2 大气环流场分析 |
5.1.3 风—温场分析 |
5.1.4 气象要素的垂直场分析 |
5.2 西南稻区典型个例 |
5.2.1 虫情结果分析 |
5.2.2 大气环流场分析 |
5.2.3 风—温场分析 |
5.2.4 气象要素的垂直场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参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2)2016-2017年我国中东部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引发暴雨事件的统计特征和个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我国暴雨预报与研究的阶段性进程与结果 |
1.2.2 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 |
1.2.3 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观测 |
1.2.4 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组织结构 |
1.2.5 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成环境条件 |
1.2.5.1 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成环境 |
1.2.5.2 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 |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5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分析方法介绍 |
2.1 资料介绍 |
2.1.1 中国国家级气象台站逐小时降水数据集 |
2.1.2 多普勒雷达反射率资料 |
2.1.3 韩国气象厅历史天气图 |
2.1.4 再分析数据 |
2.1.4.1 NCEP CFSv2再分析资料 |
2.1.4.2 ERA5 再分析资料 |
2.1.5 探空数据 |
2.1.6 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逐小时资料 |
2.2 主要方法介绍 |
2.2.1 基于雷达回波拼图的MCS识别、跟踪 |
2.2.2 MCS动态结构的分类依据 |
第三章 基于天气系统的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暴雨事件分类 |
3.1 引言 |
3.2 暴雨事件的定义 |
3.3 基于天气系统的暴雨事件分类 |
3.3.1 天气尺度型 |
3.3.2 MCS型 |
3.3.2.1 LS型暴雨事件个例 |
3.3.2.2 PS型暴雨事件个例 |
3.3.2.3 TS型暴雨事件个例 |
3.3.2.4 TL/AS型暴雨事件个例 |
3.3.2.5 BB型暴雨事件个例 |
3.3.2.6 多MCS型暴雨事件个例 |
3.3.2.7 无组织MCS型暴雨事件个例 |
3.3.3 SSS型 |
3.3.4 无匹配型 |
3.4 各类型暴雨事件的概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16-2017 年我国中东部地区MCS引起暴雨事件的统计特征 |
4.1 引言 |
4.2 降水特征物理量的定义 |
4.3 MCS引起暴雨事件的时空特征 |
4.3.1 空间分布特征 |
4.3.2 月变化特征 |
4.3.3 日变化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2016-2017年我国中东部地区MCS引起暴雨事件的环境特征 |
5.1 引言 |
5.2 降水特征 |
5.3 环境场特征 |
5.4 个例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一次湘赣闽地区MCS引起暴雨事件的观测分析 |
6.1 引言 |
6.2 个例介绍 |
6.2.1 降水实况分析 |
6.2.2 强降水形成的天气背景 |
6.2.3 强降水形成的局地环境 |
6.3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和组织方式 |
6.3.1 对流系统的活动特征 |
6.3.2 雨带演变与对流系统的组织方式 |
6.4 MCS的触发与维持 |
6.4.1 降水初期阶段MCS的触发和维持 |
6.4.2 晚期旺盛降水阶段MCS的触发和维持 |
6.4.3 早期旺盛降水阶段MCS的触发和维持 |
6.4.4 降水后期阶段MCS的触发和维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价值与创新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云南4次热带系统影响强对流风暴卫星云图和地闪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天气概况 |
3 环流背景 |
3.1 500 hPa高空大尺度环流形势 |
3.2 近地面800 hPa中尺度环流形势 |
3.3 对流有效位能 (CAPE) |
4 强对流风暴云图红外卫星云图和地闪特征 |
4.1 单单体风暴 |
4.2 多单体风暴发生 |
4.3 飑线 |
4.4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MCC) |
5 强对流风暴地闪与云顶亮温随时间演变关系 |
6 结论 |
(4)云南强对流(冰雹)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强对流天气 |
1.1.2 强对流预警技术的现状和问题 |
1.1.3 强对流过程的演变 |
1.2 强对流的形成 |
1.2.1 强对流发展的基本条件 |
1.2.2 强对流的分类 |
1.3 强对流的生消过程 |
1.4 强对流中的闪电 |
1.4.1 闪电与云内降水粒子 |
1.4.2 强对流云中的电荷极性 |
1.4.3 强对流演变与闪电活动 |
1.5 强对流生命史的研究情况 |
1.5.1 强对流生命史 |
1.5.2 雷达和闪电与强对流演变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算法 |
2.1.1 SCIT算法 |
2.1.2 SCIT算法的应用和改进 |
2.2 强对流的雷达回波资料质量控制 |
2.3 冰雹灾情资料的质量控制 |
2.4 地闪观测资料 |
2.5 天气背景分类 |
2.6 强对流生命史划分 |
2.7 CAMS云方案的WRF中尺度数值模式 |
第三章 云南复杂地形下强对流活动特征 |
3.1 云南强对流天气影响系统和物理量场 |
3.1.1 主要天气背景 |
3.1.2 主要天气类型的物理量场分析 |
3.1.3 地形对闪电活动分布的影响 |
3.2 强对流的空间分布 |
3.2.1 强对流的移动路径 |
3.2.2 强对流单体的分布 |
3.2.3 不同月强对流空间分布 |
3.3 强对流结构的日变化 |
3.3.1 VIL日变化 |
3.3.2 最大反射率日变化 |
3.3.3 回波高度日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冰雹强对流的发展与演变 |
4.1 强对流分类与闪电活动 |
4.1.1 强对流的分类 |
4.1.2 强对流中的闪电活动 |
4.2 冰雹强对流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
4.2.1 云南冰雹过程雷达回波参量频次特征分析 |
4.2.2 冰雹过程雷达回波演变特征 |
4.2.3 不同季节冰雹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
4.2.4 不同类型冰雹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
4.2.5 不同区域冰雹过程回波演变特征 |
4.3 冰雹强对流的生命史 |
4.3.1 冰雹强对流生命史 |
4.3.2 冰雹强对流生命史的地闪演变特征 |
4.3.3 标准化的回波特征参数梯度演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一次台风低压前侧超级单体演变个例分析 |
5.1 天气形势背景 |
5.2 冰雹强对流过程的物理量场分析 |
5.3 超级单体的回波演变特征 |
5.4 冰雹强对流过程的回波预警指标分析 |
5.5 超级单体结构模型 |
5.6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两次超级单体过程的数值模拟 |
6.1 模式介绍 |
6.2 2017年8月23日超级单体的数值模拟 |
6.2.1 超级单体环境场与结构演变 |
6.3 2018年4月17日飑线的超级单体数值模拟 |
6.3.1 天气形势和物理量特征分析 |
6.3.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6.3.3 超级单体风场与结构特征 |
6.4 两个不同类型超级单体的概念模型对比 |
6.5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全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昆明准静止锋进退及维持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关昆明准静止锋的相关研究 |
1.3 锋生函数在昆明准静止锋中的应用 |
1.4 与锋面有关的温湿参数研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方法 |
2.2.1 锋生函数的计算 |
2.2.2 昆明准静止锋锋面位置客观判识方法 |
2.2.3 位温、相当位温及广义位温的计算 |
第三章 昆明准静止锋天气系统及典型个例分析 |
3.1 昆明准静止锋天气系统 |
3.1.1 基本特征 |
3.1.2 概念模型 |
3.2 典型个例分析 |
3.2.1 过程描述 |
3.2.2 大尺度背景场 |
3.2.3 要素场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描述昆明准静止锋的三种温湿参数对比 |
4.1 位温、相当位温及广义位温的基本概念 |
4.2 三种温湿参数对锋面位置和强度的描述 |
4.2.1 无西南暖湿气流影响 |
4.2.2 有西南暖湿气流影响 |
4.3 三种温湿参数计算的锋生函数 |
4.4 三种温湿参数对温度场和湿度场的描述 |
4.5 各守恒量的优缺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锋生函数诊断分析 |
5.1 x和y方向上的锋生函数分析 |
5.2 增强西进型的锋生函数诊断 |
5.2.1 总锋生函数特征 |
5.2.2 锋生函数各项特征 |
5.2.3 锋面生消及增强西进的成因分析 |
5.3 减弱东退型的锋生函数诊断 |
5.3.1 总锋函数生特征 |
5.3.2 锋生函数各项特征 |
5.3.3 锋面减弱东退的成因分析 |
5.4 长期维持型的锋生函数诊断 |
5.4.1 总锋生函数特征 |
5.4.2 锋生函数各项特征 |
5.4.3 锋面维持少动的成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昆明准静止锋进退及维持合成分析 |
6.1 合成方法 |
6.2 合成环流背景特征 |
6.3 合成温、湿、风特征 |
6.4 合成锋生函数特征 |
6.4.1 总锋生函数特征 |
6.4.2 锋生函数各项特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昆明准静止锋锋生函数数值模拟研究 |
7.1 模式设计 |
7.2 控制实验 |
7.2.1 对锋面位置及总锋生函数的模拟 |
7.2.2 对锋生函数各项的模拟 |
7.3 地形对锋生函数影响的数值实验 |
7.3.1 非绝热加热项模拟 |
7.3.2 水平辐散项模拟 |
7.3.3 水平变形项模拟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8.1 总结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东亚稻飞虱的迁飞:格局、过程及气象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稻飞虱的生物学特性 |
2.2 中南半岛迁飞场: 气候背景、地面资源配置和大气物理环境 |
2.3 昆虫迁飞的气候气象学及地理资源配置 |
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WRF模式昆虫迁飞轨迹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轨迹分析 |
1.2 性诱剂数据 |
1.3 气象背景场分析 |
1.4 模拟结果评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美国德克萨斯州中部和南部的虫情动态及950 hPa迁飞背景场 |
2.2 迁飞过程个例分析:顺推轨迹有效性检验和评估 |
2.3 迁飞过程个例分析:低空急流对Helicoverpa zea北迁过程的影响 |
2.4 轨迹结果有效性检验和统计性评估 |
2.5 迁飞过程个例分析:回推轨迹有效性检验和评估 |
3 讨论 |
3.1 基于WRF模式模拟的轨迹有效性检验 |
3.2 迁飞的动力条件及降落机制 |
第三章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2-3月稻飞虱的迁飞扩散和中尺度涡旋对其远距离迁飞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气象模型和参数化方案 |
1.2 轨迹分析 |
1.3 灯诱数据与田间调查资料 |
1.4 模拟区域的起飞格点设计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2005-2014年2-3月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的迁飞动态 |
2.2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与越南中南部和中北部稻区稻飞虱灯下虫发生动态统计分析:以2010 年为例 |
2.3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稻飞虱迁飞的大气动力背景场 |
3 讨论 |
3.1 十年湄公河稻飞虱的迁移扩散 |
3.2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迁飞的空中廊道与“涡旋”效应下的远距离迁飞 |
第四章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自然种群的崩溃与春季种群重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气象模型和参数化方案 |
1.2 轨迹分析 |
1.3 灯诱数据与田间调查资料 |
1.4 模拟区域的起飞格点设计 |
1.5 月平均气象数据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越南中部地区稻飞虱自然种群崩溃与春季种群重建 |
3 讨论 |
3.1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自然种群的崩溃 |
3.2 重建种群在越南中北部的建立与迁飞动力条件 |
第五章 越中北稻飞虱种群重建期中南半岛稻飞虱的迁飞格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气象模型和参数化方案 |
1.2 轨迹分析 |
1.3 模拟区域的起飞格点设计 |
1.4 长时间序列月平均气象资料和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越中北种群重建期中南半岛东南部八区的稻飞虱迁飞 |
2.2 中南半岛稻飞虱迁飞与越中北稻飞虱种群重建的气象背景场 |
3 讨论 |
3.1 2010-2014中南半岛8区2月21日至3月20日稻飞虱迁飞规律 |
3.2 越南中北部稻飞虱重建种群虫源地 |
第六章 我国广西、广东两省稻飞虱前期迁入种群动态与境内外虫源区之间气候气象要素的关系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气象数据 |
1.2 灯诱数据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2000-2016年我国两广稻飞虱灯诱动态:始见期 |
2.2 稻飞虱虫源种群迁入前期的气候背景场 |
2.3 稻飞虱虫源种群迁入始见期与各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
3 讨论 |
3.1 我国广西和广东稻飞虱始见期规律和虫源区气候背景 |
3.2 稻飞虱始见期与各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
第七章 稻飞虱大规模降落的中小尺度机制分析——环流系统、天气条件及地形的影响:以白背飞虱为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灯诱数据和田间调资料 |
1.2 气象资料和数值模式 |
1.3 地图资料与地形数据 |
1.4 地形敏感性分析 |
1.5 大气动力背景模拟与分析 |
2 结果 |
2.1 个例分析1: 我国中南部白背飞虱种群迁入过程及降落机制 |
2.2 个例分析2: 地形效应下2008年5月4日云南江城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降落机制 |
3 讨论 |
3.1 我国中南部白背飞虱前期迁入种群大规模降落机制 |
3.2 地形对稻飞虱重大迁入事件的敏感性实验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1 总结 |
2 论文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云南省一次飑线大风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过程概况 |
2 天气背景分析 |
2.1 大尺度环流背景 |
2.2 环境条件分析 |
3 多普勒雷达回波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
3.1 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
3.2 风暴单体垂直结构演变特征 |
4 地面流场中尺度特征分析 |
5 结论 |
(8)玉溪一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天气实况 |
3 天气背景分析 |
3.1 高空环流形势 |
3.2 水汽条件分析 |
3.3 地面中尺度系统与雷达回波演变分析 |
4 高分辨CAPE变化分析 |
5 多普勒雷达特征与大暴雨分析 |
6 结论 |
(9)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锋生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资料和方法 |
3暴雨特征及环流系统分析 |
3.1暴雨分布与准静止锋的关系 |
3.2对流云团的发展 |
3.3高、低空形势的配置 |
4暴雨产生的基本条件分析 |
4.1水汽条件 |
4.2垂直运动 |
5锋生机制分析 |
5.1高空急流的影响 |
5.2锋生机制分析 |
6结论与讨论 |
(10)2009年早春南方地区一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的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实况介绍 |
3大尺度环流背景 |
4雷暴云团的发生、发展 |
5雷暴发生环境场动力热力结构特征 |
5.1探空资料分析 |
5.2急流、锋区与垂直运动的特征 |
5.3低空急流的作用 |
5.4高空急流的作用 |
6结论与讨论 |
四、春季滇东南强对流天气的高空环境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研究[D]. 苍薪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2]2016-2017年我国中东部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引发暴雨事件的统计特征和个例研究[D]. 张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3]云南4次热带系统影响强对流风暴卫星云图和地闪特征[J]. 张杰,张腾飞. 气象科学, 2019(04)
- [4]云南强对流(冰雹)过程的发展演变特征分析与机理研究[D]. 尹丽云. 云南大学, 2019(09)
- [5]昆明准静止锋进退及维持诊断分析[D]. 张亚男. 云南大学, 2018(01)
- [6]东亚稻飞虱的迁飞:格局、过程及气象背景[D]. 吴秋琳.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7]云南省一次飑线大风天气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J]. 杨芳园,沈茜,周稀,邹灵宇,段燕楠,潘娅婷,李晓鹏. 暴雨灾害, 2018(01)
- [8]玉溪一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分析[J]. 艾永智,杨传荣,李蕊. 高原气象, 2015(05)
- [9]滇黔准静止锋诱发贵州春季暴雨的锋生机制分析[J]. 杜正静,何玉龙,熊方,邓晓红,石开银,彭倩. 高原气象, 2015(02)
- [10]2009年早春南方地区一次高架雷暴天气过程的机理分析[J]. 鲍媛媛,康志明,李伦,黄小玉. 高原气象,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