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手稿斋经分类再论

敦煌手稿斋经分类再论

一、关于敦煌写本宅经分类问题的再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祁晓庆[1](2021)在《“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综述》文中认为为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120周年,敦煌研究院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于2020年11月6—10日在敦煌举办了"2020敦煌论坛: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从敦煌藏经洞及其出土文物研究、丝绸之路宗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丝绸之路艺术与考古研究、中外探险家在中国西北地区活动史事钩沉、流失海外敦煌藏经洞文物数字化回归模式研究等方面展开学术研讨,回顾和总结120年来敦煌学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交流总结经验,共商未来敦煌学发展的方向。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学会领导。

张善庆[2](2020)在《李师仁故事与河西美柰——兼论历史叙述的“层累”》文中研究表明甘肃武威唐天宝《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是关于凉州瑞像信仰的一通重要碑文,它在《续高僧传》的基础上添加了部分内容,包括正光元年李师仁猎鹿和偶遇神僧的故事,李师仁怀揣的柰果也最终变化成石头,为整个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至于这个故事何时何地被添加进来,此前学界并无讨论。研究发现,李师仁故事只流传于河西地区,而柰自古以来就是河西特产,因此这则故事大概是释道宣《续高僧传》之后、天宝《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之前河西地区添加进来的。整个过程强烈凸显了历史叙述的"层累"。

曲晓霜[3](2020)在《简牍日书与秦汉社会》文中研究表明简牍日书是出土所见可施用于现实生活之中,包括大量日常活动与生活经验的民间选择之书。其更是应用性与理论性兼顾,由独立篇章组成并多附图表的杂抄型工具书。简牍日书以墓葬发现为主,年代跨度自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地域分布集中在今湖北与甘肃地区。其不同于当时的官方记录与后世的史家叙述,是秦汉社会史领域的重要资料。性质方面,日书并非“日者之书”,而是“每日之书”,既流行于民间,亦进入到官方视野之中。内容方面,简牍日书所涉具体行为可分为婚姻家庭、信仰风俗、日常生活、集体行动、财产出入、政法其他等类,以日常生活类所占比例最高。且虽出土地点不同,但现有较完整的简牍日书之内容基本相似,应是秦汉时期普通民众每日参考的工具书。家庭问题中常见有关于生子的占测,主要期望意在趋利避害,表现为对长寿健全、富贵吉祥的追求及对妨害家人、贫贱失意的回避。又有寄居现象,常见“寓人”、“寄人”、“客”,前两者地域用字有异而含义相同,均是寄居他家并与之有血缘关系的“室人”,无血缘关系的则可称为“客”。秦汉时期的寄居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同居”,即与本家同户而不同室。随着个人财产保护制度的健全与民间宗族势力的加强,寄居逐渐消失而客居仍有生存空间。社会群体中常见有官吏之行为,包括行政职能与仕途生活两方面,而其所受推崇应是得益于秦汉之政治环境。又有农商活动,二者密不可分且相得益彰,应为编户齐民所普遍从事,涉及到种植、畜牧、渔猎、林木、买卖等问题,反映出秦汉基层社会之生活情态。记时问题中涉及到秦汉时期漏刻记时、分段记时、十二时辰记时等不同记时方式。其中分段记时作为当时主要的记时方式,具有复杂的记录体系。然在现实应用中仍追求简便,即将一日划分为五个时段,包括三个标志性时段与两个过渡性时段,并存在有时段减省、时段过长、时段长短不均、时差等问题。而时称的使用与涉及的行为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简牍日书的主要特点是普遍流行与日常实用,其深层背景是民间的禁忌之风与权宜之计。立足于秦汉时期“天人之际”的思想根源,日书的基本精神可概括为“信天用人”,其既认可天之神秘性,亦强调人之能动性,反映出稳定遵守与灵活变通之辩证关系,勾勒出一个敬信鬼神又积极进取的时代剪影。而秦汉日书虽最终在形式上消亡,内容上却与后世之敦煌历日及明清通书一脉相承。其影响更可与其他民族及宗教之文化相对应,拓宽未来研究之思考空间。

赵雅琛[4](2020)在《敦煌涉医文献中的病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敦煌出土的医药文献根据与中医药的关联程度可分为四个层级。第四层级为涉医文献,本身并非医药文献,只是与医药有某些词语或形式关联的文献。第四层级中部分文献涉及民间医药,是中医药在民间地位以及使用情况的最直接反应,比起被官方修饰过的医书,虽然浅白却亦有其丰富的价值。这部分内容因更偏向于“中医文化”范畴,往往被中医界忽视,虽然敦煌涉医文献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厚的成果,但研究多分散,缺少对涉医文献的系统整理与归类,另一方面也缺少对写卷中医疗知识上较为专业的考证。通过校勘、文本对比等研究方法,可以对涉医文献中涉及到病症的写卷进行系统的整理,收录了《劝善经》(共44卷)、《新菩萨经》(共70卷)、《佛说善恶因果经》(共5卷)、《佛说痔病经》(1卷)、《四分律删补羯摩卷》(共4卷)、《佛说延寿经》(共8卷)、《患文》(共16卷)、《开蒙要训》(共5卷)、《俗务要名林》(共4卷)、《洞渊神呪经》(共4卷)、《道要灵只神鬼品经》(共3卷)、《发病书》(共11卷)、《诸杂推五姓阴阳等宅图经》(共1卷)、《占耳鸣耳热心惊面热目润等法》(共3卷)。对涉及到病症的部分进行校录,并将2010年以后对于该写卷的主要研究附录其后以便查阅;之后对这些写卷中所涉及到的病症作一定程度的分析研究,考证分析其中涉及的病症,包括常见病症如“痢疾”、“疟病”、“天行”,疑难病症如“乾痟”、“?”、“寒热勑色”等,总结涉医文献中涉及的病症具有三个共同特征即“直观性”、“重合性”以及“模糊性”。

张旭[5](2019)在《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文中认为藏经为佛教典籍之总汇,包括经律论三藏等汉译佛典与本土僧俗撰写的佛教撰述文献。从两晋南北朝时期,便有经藏之建立,执掌经藏的律僧随之而撰写经录,以纪译经之人代,甄别疑伪,勘定单本与重翻。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此时期有三大时代背景。一、隋唐时期,决定经典入藏的权力逐渐由僧人收归统治阶层,王权在经藏的建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整理经藏的同时诞生了许多敕撰经录。在此背景下,入藏录开始被创造出来,中国撰述文献的入藏成为经录学家们关心的问题。二、唐代中后期,历经安史之乱、会昌灭佛与黄巢之乱,政局之动荡对此时期之佛教典籍打击重大。三、从藏经的角度来看,唐宋之际是书籍形态从写本向刊本过渡的关键时期,佛教藏经也经历了这一变化。以往的研究专注于唐AI写作本藏经和宋代刊本藏经,而对处于这一过渡时期的宋AI写作本藏经关注不足。本论文首章着眼于写本藏经向刊本藏经转化的过程,关注产生于江南地区的宋AI写作本藏经和该地区的南方系刊本藏经之间的联系,提出写本藏经经历了从唐AI写作本藏经每纸28行的行款到宋代江南地区写本藏经每纸30行的变化,并揭示出江南地区的写本藏经可能影响到在湖州刊刻的《思溪藏》行款。第二章主要关注中晚唐之际的动乱对佛教典籍的影响,以《贞元录》的文本演变为引子,探讨会昌灭佛以后,宣宗和懿宗时期西明寺僧人重整经藏的举措。中晚唐的动乱时局还导致经典之异本间出,文本的讹脱衍倒问题严重,僧人校勘经典、比勘异本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在此情况下中晚唐时期的品次录逐渐创立,诞生了《经源录》和《开元释教录广品历章》两大经录。第三章主要探讨唐代前期,经典入藏的权力收归上层以后,僧人拟定入藏标准的过程中对中国撰述文献的态度。从早期经录到隋唐时期的入藏录、综合目录,撰述文献的收录方式与类目不断演进,最终智昇在《开元释教录》中为撰述文献开设《贤圣集》一目,虽然收录的经典尚少,但相对前人的经录,为一重大突破。

姜柯易[6](2018)在《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生产生活民俗中的神只研究》文中认为唐宋时期,传奇小说等含有志怪元素的文学形式方兴未艾,中国传统文化、民间信仰文化、佛教文化的神话架构亦在大众社会生活与思想观念的舞台上互相碰撞、交融。敦煌作为连接东西两方的丝路要冲,神只信仰丰富、民众信仰复杂且民间风俗神灵众多。本文的研究点即是唐宋敦煌日常生产生活民俗中具有代表性的神只。绪论重点厘清研究对象的内涵,即阐述文中所指“生产生活民俗”、“神只”的概念,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和方法。在界定了研究主题的范围之后,正文内容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生产体系。生产部分将涵盖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性质决定了农业的重要地位,上至帝王,下至庶民无不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愿望形成了祭祀、求雨等祈祷形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神灵。另一方面,敦煌的手工业门类齐全,且由于自然条件畜牧业也较为发达。因而在部分领域中常见随之衍生而来的神只。第二部分是日常生活体系。该部分主要研究敦煌民众日常行为、观念中存在的神只,唐宋时期的敦煌民众常在他们婚丧嫁娶、起居出行以及祭祀祷告的过程里自发地将一些神只融入其中,研究此类神只有助于了解当时敦煌民众的生存状态。

赵贞[7](2016)在《中古历日社会文化意义探析——以敦煌所出历日为中心》文中提出中古时期的历日有官修和私造之别。官修"新历"由太史局(司天台)官员编定而成,并始终与帝国的政治、礼仪活动相结合,切实可行地制定出国家政务活动与大祀礼典的时间秩序。每当官颁历日不能及时送达地方时,民间便有私造历日者,这在中晚唐五代尤为明显。历日的书写形式是"朱墨分布,具注星历",这是中古社会最为常见的历日撰述格式。在内容上,历日通过五姓修造、八门占雷、九曜行年、十干推病、十二属相、周公出行等术数元素的渗透,在民间社会中还发挥着"检吉定凶"和"阴阳杂占"的作用,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如公务、医疗、农事、丧葬)施加影响。

刘泓文[8](2014)在《百年敦煌占卜文献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敦煌占卜文献,是指保存於敦煌藏经洞的那些以吉凶预测爲主要内容的术数文献,它是敦煌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於深入认识中古时期的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社会史、民俗史等具有独特的意义,是敦煌学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但由於长期以来人们对占卜文献所带有的偏见,再加上敦煌占卜文

屈懿[9](2014)在《敦煌占卜文书字词校释》文中研究说明敦煌占卜文书,是指敦煌文献中的以占卜预测为主要内容的文书,涉及易占卜筮、风角占候、占梦相面、风水择吉、禄命行年等多方面,共300余件。这批文书在整个敦煌文献中所占数量不算太多,但这些材料的发现填补了中古时期数术史的空白,其价值不容忽视,亟需学者对其进行认真的整理和研究。这批材料在2000年之前一直都没有人对它进行过全面的文献整理。到今天为止,敦煌占卜文书各方面的研究比起敦煌文献其他领域的研究来说也仍显得相对薄弱。而这批材料本身内部各方面的研究也很不平衡,从数术角度进行研究的比较多,而文献整理的工作遗不够。文献整理较为深入的有相书、梦书、宅经、葬经、五兆卜法、禄命书等几类,其他类别的占卜文书都遗需要进一步细致深入的校录整理。敦煌占卜文书中的字词训释除了部分学者在校录过程中偶见提及外,专门深入的考释研究几乎是空白。前人在占卜文书校理上出现的疏误,不少都是因不识其字或不解其词造成的.因此,占卜文书中涉及的疑难字词的辨认与训释很值得研究。本文主体分为三部份,分别是简述、校勘和训释.敦煌占卜文书中宅经、葬经、相书、梦书、禄命书、五兆卜法等部份已有前人校录.王爱和的博士论文《敦煌占卜文书研究》则将除宅、葬、相、梦四类文书之外的占卜文书进行了全面的校录。前人的校录工作有箪路蓝缕之功,但由於当时校录条件不好,错讹较多.将已有校录与原卷覆核比勘,可以正误、补校和祛疑。而训释方面前人研究得较少,可做的余地较大,覆核中发现的字面普通而义别、字面生涩而义晦的词语将放在训释部份进行考释。

张瑞[10](2014)在《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有关南宋朱熹风水思想的一项系统研究。全文共五章二十节。第一章全面讨论了近60年海内外有关风水问题的相关着述。其中前四节的内容虽然是对一般风水着述的梳理与讨论,但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与宋代或朱熹的风水思想相关联;第五节则分三个方面综述了与朱熹风水思想直接相关的重要研究成果。第二章、第三章对朱熹阴宅风水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一,讨论了朱熹在阴宅风水问题上的“两难”与“悖论”:就知识理性而言,包括朱熹在内的精英阶层未必认同阴宅风水的迷信与蒙昧,但就忠孝人伦和道德情感而言,不讲求风水,其忠君、孝父的人伦情感却又无从寄托。朱熹以及中国传统儒学精英,大都在这种“悖论”与“两难”的语境中叙述着各自的风水话语;二,讨论了朱熹反对迷信阴宅风水,但更反对“孟浪不信”的理学立场,指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一流思想大师中,朱熹是唯一一位深入风水、熟知风水,却又力图跳出风水、提升风水的知识精英。而他在阴宅风水中的最大贡献就是以“诚敬”关联儒学与阴宅风水,进而完成了风水的理学化。第四章、第五章讨论了朱熹阳宅风水的基本架构,即由天地到山川、国都、城镇、聚落、住宅、宅内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大格局。指出朱熹风水思想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是将风水从“阴宅风水”引向更为广阔的“天地风水”。“天地间好个风水”,是朱熹关于风水的创造性表达,标志着风水的重心从“祸福吉凶”转变为自然风水。

二、关于敦煌写本宅经分类问题的再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敦煌写本宅经分类问题的再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敦煌藏经洞及其出土文物研究
    1. 敦煌藏经洞出土社会经济文书研究
    2. 敦煌藏经洞出土文学类文书的研究
    3. 敦煌藏经洞出土宗教类文书研究
    4. 其它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物的整理与研究
二丝绸之路宗教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三佛教艺术与考古研究
    1. 敦煌石窟考古与艺术研究
    2. 其它地区佛教艺术的研究
四中外探险家在中国西北地区活动史事钩沉
五流失海外敦煌藏经洞文物数字化回归模式研究

(2)李师仁故事与河西美柰——兼论历史叙述的“层累”(论文提纲范文)

一、李师仁故事流行于河西地区
二、李师仁故事中的“柰”盛产于河西地区
三、凉州瑞像历史叙述的“层累”

(3)简牍日书与秦汉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日书的概念界定
    二、简牍日书出土情况
    三、简牍日书研究述评
    四、本文的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简牍日书的性质与内容
    一、简牍日书性质考辨
    二、简牍日书内容分析
第二章 简牍日书所见家庭问题
    一、秦汉时期生子期望研究
    二、秦汉时期寄居现象研究
第三章 简牍日书所见社会群体
    一、秦汉时期官吏行为考察
    二、秦汉时期农商活动考察
第四章 简牍日书所见记时问题
    一、秦汉时期记时方法综述
    二、秦汉时期分段记时的应用
结语
    一、日书的基本精神
    二、日书的消亡与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敦煌涉医文献中的病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文献综述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佛教涉医文献叙录及病症
    2.1 包含疾病的佛教涉医文献叙录
    2.2 佛教相关典籍中的疾病
第三章 道教涉医文献叙录及病症
    3.1 包含疾病的道教涉医文献叙录
    3.2 道教相关典籍中的疾病
第四章 占卜文献叙录及病症
    4.1 包含疾病的占卜文献叙录及病症
    4.2 占卜文献中的疾病
第五章 其他涉医文献叙录及病症
    5.1 包含疾病的其他文献叙录
    5.2 其他文献中的疾病
第六章 讨论与总结
    6.1 讨论
    6.2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具体内容
第一章 “刊本时代”的写本藏经
    引言
    第一节 宋AI写作本藏经概况
        一、金粟寺之历史与《金粟山藏经》
        二、《法喜寺藏经》
        三、《海惠院藏经》
        四、《崇明寺藏经》
        五、《景德寺藏经》
        六、其他宋AI写作本藏经
    第二节 宋AI写作本藏经的写造时间和卷数
        一、唐藏抑或宋藏
        二、“写造非一时”
        三、“起首写造”与藏经的写造时间
        四、《金粟山藏经》与宋AI写作本藏经之卷数
    第三节 宋AI写作本藏经与刊本藏经三系说
        一、行款
        二、千字文帙号
    第四节 写经题记与宋代造藏人员的分工
    第五节 宋AI写作本藏经之流传
        一、《秘殿珠林》与清宫所藏宋AI写作本藏经
        二、叶恭绰与上海图书馆藏《金粟山藏经》
    小结
第二章 新出文献与佛教经录藏经的研究
    引言
    第一节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考辨
        一、《贞元录》的版本与流传
        二、增窜与删改——从古写经到刊本藏经
        三、《贞元录》的增补与晚唐五代时期经藏的整理
    第二节 品次录的生成与流变
        一、品次录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敦煌文献中的品次录与《大集经》的异本
        三、《高丽藏》初雕本《一切经源品次录》
        小结
    第三节 俄藏黑水城TK326号写本考辨
        一、刊本藏经在西夏的流传情况
        二、TK326号写本与《契丹藏》密切相关
        三、《护净经》诸版本关系的再考察
        四、从唐代中原写经到《契丹藏》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撰述类文献在经录中的演变
    引言
    第一节 何为“中国撰述文献”
        一、概念的界定
        二、《阅藏知津》与撰述文献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撰述文献之兴起
        一、经典之传译
        二、经藏之建立
        三、着述之风潮
    第三节 早期目录中的中国撰述文献
        一、道安《综理众经目录》
        二、僧佑《出三藏记集》
        三、《梁世众经目录》《魏世众经目录》《齐世众经目录》
        四、《众经别录》
        五、法经《众经目录》
    第四节 入藏录与中国撰述文献
        一、费长房《历代三宝纪》
        二、彦琮《众经目录》
        三、静泰《众经目录》
        四、道宣《大唐内典录》
        五、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六、智昇《开元释教录》
    第五节 《西明寺录》与道宣的杂藏
        一、《西明寺录》的结构
        二、唐代前期的皇家官藏与《西明寺录》入藏录的复原
        三、《西明寺录》与《大唐内典录·入藏录》
        四、道宣与西明寺的“杂藏”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秘殿珠林续编》所载宋AI写作本藏经
    附录2: 现存宋AI写作本藏经
后记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6)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生产生活民俗中的神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社会生产体系神只
    第一节 土地祭祀民俗神只
        一 社稷神
        二 藉田神、川原神
    第二节 天候祭祀民俗神只
        一 风伯、雨师、雷神
        二 张女郎神、玉女娘子
    第三节 物产祭祀民俗神只
        一 青苗神、葡萄神
        二 蚕神
        三 驼神、马神、官羊神
第二章 日常生活体系神只
    第一节 产育丧葬民俗神只
        一 观音菩萨、摩睺罗
        二 土地神、道路神
    第二节 居家出行民俗神只
        一 灶神
        二 毗沙门天王
    第三节 社会民情民俗神只
        一 药王、药上菩萨
        二 钟馗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古历日社会文化意义探析——以敦煌所出历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朱墨分布:中古历日撰述的基本形制
二纪日序事:中古历日的政治功用
三检吉定凶:中古历日的宜忌选择
四决民犹豫:中古历日“阴阳杂占”的渗透
    (一)婚娶。
    (二)出行。
    (三)禄命。

(8)百年敦煌占卜文献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阶段
    (一) 相占
    (二) 星占
    (三) 天文历法
    (四) 宅经葬书
    (五) 鸟占
    (六) 杂占
二、第二阶段
    (一) 概説
    (二) 相占
    (三) 星占
    (四) 云气占
    (五) 天文历法
    (六) 民俗及其他
三、第三阶段
    (一) 概説
    (二) 相占
    (三) 星占
    (四) 云气占
    (五) 历法
    (六) 梦占
    (七) 宅经葬书
    (八) 禄命
    (九) 鸟占
    (十) 五兆卜法
    (十一) 杂占
    (十二) 民俗及其他

(9)敦煌占卜文书字词校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tract
凡例
第一章 敦煌占卜文书筒述
    一、敦煌占卜文书的概况舆价值
    二、敦煌占卜文书的研究概况
    三、敦煌占卜文书的语料价值及研究意义
        1、语料价值
        2、研究意义
        (1) 有助於敦煌占卜文书的校理
        (2) 有助於大型语文辞书的编纂
        a、补充失收的词目
        b、增改分立的义项
        c、提供恰当的例证
    四、敦煌占卜文书字词校释研究的反思
        1、因误録文字而误解文义
        2、因忽视文体而误断词句
        3、因未谙背景知谶而误録误断
    五、本文的研究范围舆内容
第二章 敦煌占卜文书字词校勘
    一、敦煌占卜文书已有校録的校勘
        (一) 正误
        1、误録
        2、误校
        3、误点
        (二) 补校
        (三) 祛疑
    二、舆相关傅世文献的封校互证
        (一) 以敦煌本校傅世本
        (二) 藉傅世本校敦煌本
第三章 敦煌占卜文书字词训释
    1、肤
    2、抅急
    3、黑子 压子 压子 黔子
    4、累抡
    5、历
    6、散嘶
    7、悮鬼 四道逢悮 道逢悮鬼
    8、侠挟
    9、吟嘻
    10、咋
参考文献

(10)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式
    二、选题缘起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60年有关风水着述的综述:学术史或文化史的讨论
    第一节 1949—1980年:风水研究的历史学范式
        一、关于“一片空白说”的质疑
        二、宿白的《白沙宋墓》:风水器物与风水文献的研究
        四、指南针与磁偏角:风水术的科学史研究
        五、《徽州明代住宅》:风水的建筑学研究
        六、关于历代“反风水”的思想史研究
    第二节 1981—1990年:风水研究路径的拓宽和类型的丰富
        一、1981—1990年相关研究一览表
        二、梁容若的一项被遗忘的重要研究
        三、潘谷西、何晓听的东南风水研究与“风水建筑学”的开端
        四、尹弘基、于希贤与“风水地理学”的开端
        五、《金翼》与《银翅》:“风水人类学”的学术开端
        六、王玉德、邵本武等关于风水的历史学考察
    第三节 1990—2013年:风水着述的繁盛与混乱
        一、该时期研究状况一般综述
        二、该时期有关风水、堪舆学研究与着述的年度统计结果
        三、“风水的泛滥”:批判与反弹
        四、近30年以风水研究的硕博论文:学科分类统计
    第四节 中国台湾地区的风水研究
        一、刘祥光、廖咸惠——史学界研究的代表
        二、李亦园、叶春荣——人类学界研究的代表
        三、汉宝德——建筑学界研究的代表
        四、相关硕博论文
    第五节 国外有关中国风水问题的研究
        一、欧美关于风水研究的三个阶段
        二、欧美国家的相关研究成果
        三、伊特尔与李约瑟的研究
        四、小林宏至与日本人类学风水研究的阶段划分
        五、日本风水研究的代表人物:渡边繁雄与濑川昌久
        六、日本风水研究的“新生代”学者
    第六节 关于朱熹风水思想的相关论述
        一、近30年以朱熹为专题的重要研究着作(含博士论文)
        二、陈荣捷、余英时、束景南等:关于朱熹风水思想的认识
        三、其他有关朱熹风水研究的着述
第二章 阴宅风水与“送终之孝”
    第一节 朱熹为父亲的择葬“改葬”
        一、朱熹为父择地改葬
        二、改葬原因:“惧其体魄之患”
        三、朱熹改葬的比较研究:宋代的其他改葬
    第二节 朱熹为母亲择地分葬
        一、朱熹为母亲择地分葬
        二、朱熹为父母分葬原因
        三、朱熹分葬的比较研究:宋代的分葬与合葬
        四、坟旁建房:寒泉精舍
    第三节 宋代改葬、分葬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一、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改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二、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合葬、分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第三章 卜地、卜时与葬法中的风水
    第一节 朱熹夫妇的卜地与择葬
        一、朱熹夫妇的异地择葬
        二、异地择葬遭遇质疑
        三、宋代异地葬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朱熹对亡子的卜时与葬法
        一、朱熹为亡子择葬
        二、朱熹为亡子择日的比较研究
        三、朱熹研制“灰隔法”
    第三节 宋代卜地、卜时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一、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卜地”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二、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卜时”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三、宋代阴宅风水中有关“久丧不葬”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第四节 《山陵议状》:风水的理学化与两难语境
        一、对“五音葬法”的批判
        二、阴宅风水的理学化
        三、对风水具体方术的高度重视
第四章 大阳宅与山川风水
    第一节 天人合一:朱熹的大阳宅观
        一、择地而居
        二、阳宅风水的诞生与发展
        三、朱熹的阳宅观
    第二节 岳麓书院与山川风水
        一、朱熹与岳麓书院
        二、宋代关于书院风水形胜论述:与朱熹作比较研究
        三、后代关于岳麓书院风水形胜的论述:与朱熹做比较研究
    第二节 白鹿洞书院的的川风水与“风水层累”
        一、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二、书院古志五种中的“风水层累”
    第四节 宋代山风水与书院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一、“胡贾建层楼”的风水之争
        二、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书院”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第五章 家国卜居与理学风水
    第一节 家国卜居之一:都城与城居
        一、朱熹的都城风水观
        二、南宋关于择都的其他论述:与朱熹比较
        三、朱熹的城居风水观
        四、南宋城邑风水观的其他论述:与朱熹比较
    第二节 家国卜居之二:住宅
        一、卜居西山
        二、卜居云谷
        三、卜居考亭
        四、武夷精舍的建构
        五、南宋的其他阳宅卜居:与朱熹比较
    第三节 家国卜居之三:宅内风水
        一、宅内风水研究现状
        二、朱熹的上梁文研究
        三、陈元靓《事林广记》
    第四节 宋代卜居问题的统计与整理
        一、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城镇”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二、宋代阳宅风水中有关“卜宅”的各类记载统计表
结语
    一、关于阴宅风水
    二、关于阳宅风水
    三、综合阴宅、阳宅风水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关于敦煌写本宅经分类问题的再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纪念藏经洞发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综述[J]. 祁晓庆. 敦煌研究, 2021(02)
  • [2]李师仁故事与河西美柰——兼论历史叙述的“层累”[J]. 张善庆. 敦煌学辑刊, 2020(04)
  • [3]简牍日书与秦汉社会[D]. 曲晓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敦煌涉医文献中的病症研究[D]. 赵雅琛.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D]. 张旭. 浙江大学, 2019(07)
  • [6]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生产生活民俗中的神只研究[D]. 姜柯易. 兰州大学, 2018(11)
  • [7]中古历日社会文化意义探析——以敦煌所出历日为中心[J]. 赵贞. 史林, 2016(03)
  • [8]百年敦煌占卜文献研究综述[J]. 刘泓文.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4(00)
  • [9]敦煌占卜文书字词校释[D]. 屈懿. 复旦大学, 2014(03)
  • [10]朱熹风水思想的历史学研究[D]. 张瑞. 山东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敦煌手稿斋经分类再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