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赵子频[1](2022)在《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养护技术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能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工艺进行合理的控制,对施工技术要加强监督与管理。由于水泥混凝土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以及农村路基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高契合度,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水泥混凝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应用水泥混凝土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方面的问题就是当前施工单位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基于此,文章对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养护技术进行了探究。
张剑竹[2](2021)在《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文中指出为提高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性能,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以云南省红河州某地区农村公路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强度及保养,并从施工工艺、施工环境、地质条件、施工重点入手,提出有效控制施工质量的措施,需要加强施工前原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加强施工整体过程质量控制;加强施工后养护质量控制,为民众提供更安全的交通道路,同时提升农村公路的综合效益。
代腾飞[3](2021)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及层间粘结性能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间脱粘和早期裂缝十分普遍,已影响到公路桥梁的正常使用。已有研究和实践主要将裂缝成因归结为干缩裂缝,对极早龄期的收缩裂缝及由此造成的层间脱粘重视不够。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以及实例应用等方法,研究了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与层间粘结性能提升措施。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裂缝成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极早龄期的收缩和层间脱粘是桥面铺装层开裂的主要成因。(2)研究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收缩的来源构成,提出基于孔隙水饱和度的塑性收缩裂缝控制方法、基于水化反应程度的混凝土收缩预测方法和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温度梯度确定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裂缝成因进行分析,供决策参考。(3)通过切槽方法控制结合界面粗糙度,采用沿结合面劈裂试验方法,研究不同切槽参数对层间粘结性能的影响,确认界面粗糙度是影响层间结合的主要因素,层间结合强度远低于完整混凝土的强度。建立主要切槽参数下粘结劈拉强度预测模型,供工程切槽处理效果评价参考。
黄晓惠[4](2021)在《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推进,许多新增建筑物和混凝土路面取代了原有的土地、泥地、荒草地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干净卫生和便捷,但与此同时极大的增加了整个城市的生态压力。而用透水混凝土铺筑的路面,可以对“热岛效应”程度减轻、减小地表径流等生态问题,因此在国内外受到欢迎并得到大量推广应用。但实际路面施工中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其路用性能,限制了透水混凝土路面的进一步推广和使用。一方面是施工程序各步骤完成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影响透水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因素比较多,人材机、施工工艺等存在的差异。根据实际工程项目提出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相关指标来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从影响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三大要素:人、材、机进行分析控制,在施工材料、施工场地的准备以及施工工艺流程的具体控制措施和质量指标方面,都全面科学的做好路面施工的质量管控。路面施工完成以后,重点检测与评价路面质量,以检验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是否行之有效。重点研究了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的检测方式,对路面强度、透水系数、孔隙率等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相应的规范。通过现场试验检测与大量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考虑了水灰比、集料规格、试件尺寸等参数,结合各性能指标关系和进行透水混凝土各指标之间线性拟合分析。室内试验共设置了18组配合比,3种不同厚度的54块透水混凝土板,考虑钻芯与预埋两种方式,对比参考标准立方体试件。应用拟合关系式推算工程实体的抗压强度与透水系数,判断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
牟压强[5](2021)在《环氧沥青超薄罩面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公路网,截止2019年末,全国公路养护里程数达到了总里程数的98.8%,国家每年投入巨额养护维修资金,针对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和建设新一代高性能道路的需求,长寿命路面技术是我国未来路面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超薄罩面是一种能有效改善路表功能性能的材料,既能用于养护也能用于新建路面,符合国家倡导建设“环保、低碳、节能、减排、降噪”道路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超薄罩面力学性能要求高,普通沥青超薄罩面在服役过程中容易在路面结构层间和罩面层发生病害(主要表现为集料削落、脱层、滑移及反射裂缝等),严重影响路面的服务水平和使用寿命。环氧沥青作为一种热固性长寿命材料,具有优异的黏结、抗剪切、高温及耐疲劳性能。为在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前提下,铺筑高性能长寿命路面,课题组提出将环氧沥青材料应用到超薄罩面层间和面层的方案,以满足超薄罩面较高的力学性能要求。为分析和评价环氧沥青超薄罩面层间和面层的性能,本文系统开展了环氧沥青超薄罩面混合料路用性能、疲劳性能、抗反射裂缝性能及层间黏结性能方面的试验和分析;除此之外,还结合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化学改性特点和环氧沥青混合料“后掺法”施工工艺的工艺特点,针对施工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展开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最后将本文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了工程实践中。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路用性能方面的结论:环氧沥青SAC-10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达到了85.08k N,浸水残留稳定度比达96.4%,冻融劈裂强度比达83.9%,动稳定度达到了55090次/mm,低温抗拉应变为3012,抗弯拉强度为6.02MPa;假设设计交通量为1×108时,环氧沥青SAC-10混合料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为2.18,而SBS改性沥青SAC-10混合料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为4.82,即环氧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仅为普通沥青的45%。说明环氧沥青SAC-10混合料强度高、抗水损坏能力好、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优、抗疲劳性能好,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长寿命路表材料,采用环氧沥青混合料作为沥青铺装层时,可大大降低铺装结构层的厚度。(2)水泥混凝土面板-环氧沥青超薄罩面加铺层层间黏结性能方面的结论:该类路面结构层间具有较强的层间黏结性能。不同试验温度条件下,环氧沥青黏结材料最佳用量不同;加载速率对剪切强度有很大的影响,两种沥青黏结材料复合试件剪切强度随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浸水损害、长期老化后,环氧沥青黏结材料黏结性能均显着优于SBS改性沥青,且长期老化后,环氧沥青黏结材料的层间黏结性能反而增长。(3)沥青混凝土做基层-环氧沥青超薄罩面加铺层层间抗剪性能方面的结论:该类路面结构层间具有较强的抗剪强度。针对该路面形式,相比于冷粘结无黏结材料施工工艺,采用热粘结工艺或撒布环氧沥青黏结材料,均会显着提高路面的层间抗剪强度,但热粘结施工工艺对路面层间抗剪强度的增加更为有效;在相同层间处理方式下,超薄罩面级配为SAC-10时路面层间抗剪强度最大,AC-10次之,SAC-13最小。于复合式路面层间同时采用热粘结工艺和撒布环氧沥青黏结材料两种处理方式,不如单独采用其中一种对层间抗剪强度的改善程度大。(4)环氧沥青超薄罩面抗反射裂缝性能方面的结论:推荐0.135mm作为环氧沥青混合料OT(Overlay Tester)试验的目标位移值;环氧沥青混合料相较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抗反射裂缝性能,冻融破坏对两种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的影响比长期老化大;对于最大荷载-周期数曲线,环氧沥青混合料符合对数函数变化规律,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符合幂函数变化规律。(5)结合环氧沥青混合料材料特点和环氧沥青混合料“后掺法”施工工艺的工艺特点,对环氧沥青B组分混合料现场待料、环氧沥青混合料现场碾压、环氧沥青A组分添加量、拌和功、养生时间、B组分储存时间及容留时间等展开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详细分析总结了工程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环氧沥青超薄罩面施工的实时控制及施工质量的保障提出了相应的措施。(6)以云南武倘寻高速公路(武定—倘甸—寻甸)禄劝1号隧道右幅沥青铺装工程为实体应用,将本文研究成果用于工程实践中。
王宁[6](2021)在《基于LTPP检测数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变化规律及其应用》文中认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我国有着十分优越的发展前景,抗滑性能是表征水泥混凝土路面工作性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的研究,大多数是采用室内试验模拟的方法,从路面的宏微观构造去研究抗滑性能的衰减规律。我国没有抗滑性能的长期变化追踪体系、缺乏长年的有关路面抗滑能力、事故发生率等检测与统计数据,因此很难全面深入地研究在真实的路面服役环境中,在路面本身材料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交通荷载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路面的抗滑性能的变化趋势。本文借助美国LTPP数据库中有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检测数据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国内外参考文献,从轮胎-路面相互作用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目前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路面抗滑性能预测模型:Penn State模型、Rado模型和PIARC模型,将轮胎和路面间的相互作用力总结为四种力,明确了路面抗滑性能的产生机理。(2)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机理的理论分析,并考虑到现实中路面服役环境的复杂性,提出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诸多因素,从美国LTPP数据库中提取相关因素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及相关性分析,依据相关性系数的高低筛选出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参数,并建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数据库。(3)基于MATLAB软件,利用神经网络强大的多元非线性拟合的能力及构建好的数据库,将路面的抗滑性能值作为唯一的输出层,将各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层建立了路面抗滑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研究了路面抗滑性能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4)对比分析了中国和美国路面抗滑性能测量方法,建立了中美路面抗滑性能指标与的转化关系式;通过对已有关于路面抗滑性能与事故率的成果及国外的路面抗滑性能管理标准进行总结归纳,得出了美国路面抗滑性能指标的评价标准,利用路面抗滑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预测数据,得出了与的转化关系式,然后结合与的转化关系式,最终得出了我国路面抗滑性能指标评价标准,并利用成果对我国有关路面抗滑性能的设计规范与评定标准进行了评价。
甘有良[7](2021)在《低收缩高早强路面混凝土设计制备与工程应用》文中认为路面混凝土,具有收缩小、早期强度高且耐久性良好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需要快速修补的工程以及海港码头、桥梁隧道等快速抢修抢建工程。传统的制作方法是采用道路水泥或特殊工艺,配制的路面混凝土通常早期强度低、收缩开裂严重,而且配制成本昂贵、工艺复杂。本课题旨在采用常规原材料及普通工艺,研制出低收缩高早强路面混凝土。本文依托茂名市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针对桂东南丘陵山区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热气候的道路修建,开发出一种低成本低收缩高早强高抗折的路面混凝土试验配合比,使之达到设计要求。本文基于路面混凝土的原材料检测,分别提出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细集料、粗集料、拌合水和外加剂的技术指标要求。对路面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以用水量、外加剂掺量、砂率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以坍落度测量、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极差分析方法分析各因素影响程度大小。通过研究表明,用水量是影响路面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强度的主要因素。根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配合比优化,在正交试验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路面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力学性能指标进行研究。不同粉煤灰和矿渣粉掺量的路面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而增加,加入10%粉煤灰和12%能有效地提高路面混凝土后期力学性能。路面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与折压比随砂率的变化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皆先增后减,表明35%砂率能有效提高路面混凝土的抗折性能。降低水灰比有利于降低路面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但过低的水灰比影响施工性能,经试验水灰比以0.32为准。10%粉煤灰和12%矿渣粉掺合料,可以减小路面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但砂率对路面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影响不大,最佳值为35%。路面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由原来的145kg降低至130kg,并且增加掺合料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因此实现低收缩高早强的目的。当配合比试验水胶比为0.32,10%粉煤灰和12%矿渣粉掺量,砂率为35%时,其7d抗压强度超过40MPa,7d抗折强度超过5.0 MPa,360d干缩率为330~350*10-6,达到了低收缩高早强路面混凝土的设计目标要求。原施工方每方路面混凝土原材料成本为356.0元,经过改善后为315.2元,每方成本节约40.8元,为整个项目约24公里路面混凝土施工节省了两百八十多万的成本支出,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张仁洲[8](2021)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监理控制要点研究》文中认为水泥混凝土是指用硅砂、石灰等骨料替代部分水泥,并掺入适量的水化热较小的粗粒,使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抗磨性能,从而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同时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改善环境。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行业也在不断进步与完善,而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材料,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因此,该文将重点分析如何做好水泥混凝土的监理控制,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以及更高的强度等级。
陈飞宏[9](2020)在《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耐久性研究》文中提出耐磨性和抗滑性均为路面表面功能,主要受表面砂浆层的摩擦与磨损特性控制。针对表面砂浆层石粉富集导致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耐久性难以保证的问题,本文基于摩擦学理论和磨损机理,系统研究了摩擦系数的构成,建立了磨损量与混凝土表面特性的关系,并通过平板试验验证及工程现场试验结果,提出了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耐磨抗滑工艺措施。研究了不同水灰比、砂率、细度模数、石粉含量和河砂掺量对混凝土抗滑性和耐磨性的影响,以及宏观纹理对抗滑性的影响,并将抗滑性和耐磨性联系起来,对抗滑耐久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石粉提供的粘着摩擦较小,且能随表面提浆上浮于表面,是机制砂混凝土和河砂混凝土抗滑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机制砂的细度模数和石粉含量是影响路面混凝土抗滑性的关键因素,降低水灰比、降低砂率、增大细度模数、减少石粉含量和增加河砂掺量均能提高抗滑性。增大槽深和槽宽、减小槽净间距均能提高抗滑性能。(2)耐磨性可用表面回弹值间接评价,在一定范围内磨损量随着水灰比降低而快速下降。(3)降低水灰比是提高机制砂路面混凝土抗滑耐久性的重要措施,机制砂路面混凝土的优化,在保证水灰比满足耐磨性要求前提下,主要优化抗滑性。通过平板试验和现场试验,对三轴式摊铺施工工艺中的摊铺、密实、成型、耐磨、抗滑和养生工艺进行了系统改进,提出了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耐磨抗滑工艺措施,以及相应的抗滑性和耐磨性的评价指标。
郭红丽[10](2020)在《浅谈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式摊铺施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以实践工作经验为依据,对滑模摊铺施工的技术操作原理进行简要分析,同时介绍该技术的主要特点,通过改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来不断提高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在此基础上,总结滑模摊铺施工工艺流程,目的在于总结强化滑模摊铺施工要点,进一步强化路面施工效率。
二、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养护技术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
1.1 准备工作 |
1.2 模板安装 |
1.3 混凝土搅拌 |
1.4 摊铺施工 |
1.5 振捣施工 |
1.6 切缝施工 |
1.7 冬季施工 |
2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 |
2.1 裂缝养护 |
2.2 错台处治技术 |
2.3 非结构性病害养护 |
2.4 板下封堵 |
2.5 加铺面层 |
2.5.1 直接式加铺工艺 |
2.5.2 分离式加铺工艺 |
2.5.3 结合式加铺工艺 |
3 结束语 |
(2)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影响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 |
2.1 混凝土配合比 |
2.2 混凝土的强度 |
2.3 混凝土的养护 |
3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施工重难点 |
3.1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
3.1.1 混凝土拌和与运输 |
3.1.2 水泥混凝土的摊铺 |
3.3.3水泥混凝土的振捣 |
3.3.4混凝土养护与切缝 |
3.2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难点 |
3.2.1 地质条件复杂 |
3.2.2 施工环境较差 |
3.3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重点 |
4 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4.1 加强施工前质量控制 |
4.2 加强施工中质量控制 |
4.3 加强施工后质量控制 |
5 结语 |
(3)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及层间粘结性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桥面铺装层相关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研究现状 |
1.2.3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层间粘结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损伤调查及病害分析 |
2.1 主要桥面铺装形式 |
2.2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病害调查 |
2.2.1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典型病害 |
2.2.2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病害及使用寿命统计 |
2.3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病害成因分析 |
2.3.1 桥梁结构形式 |
2.3.2 铺装层结构设计 |
2.3.3 铺装层早期裂缝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措施研究 |
3.1 塑性收缩变形及开裂控制 |
3.1.1 塑性收缩变形预估 |
3.1.2 塑性收缩开裂评价 |
3.2 温度收缩变形及开裂控制 |
3.3 干缩和化学减缩变形及开裂控制 |
3.4 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措施 |
3.4.1 防止塑性收缩开裂措施 |
3.4.2 防止温度收缩变形开裂措施 |
3.4.3 防止化学减缩变形开裂技术措施 |
3.5 桥面铺装层裂缝实例分析 |
3.5.1 工程概况 |
3.5.2 裂缝调查与检测 |
3.5.3 裂缝的类型 |
3.5.4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判断 |
3.5.5 裂缝的影响程度 |
3.5.6 裂缝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面铺装混凝土层间粘结性能提升措施研究 |
4.1 粘结性能提升措施分析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验思路 |
4.2.2 试验原材料 |
4.2.3 试件制作 |
4.2.4 试验方法 |
4.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3.1 后浇混凝土强度影响 |
4.3.2 切槽法构造粗糙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 |
4.3.3 切槽法构造粗糙度效果评价 |
4.3.4 主要切槽参数对粘结劈拉强度影响的显着性分析 |
4.4 主要切槽参数下劈拉性能数值模拟 |
4.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4.2 材料参数与本构关系 |
4.4.3 粘结面界面处理 |
4.4.4 边界约束条件建立与网格划分 |
4.4.5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
4.5 切槽参数对粘结面劈拉强度影响预测模型 |
4.5.1 粘结劈拉强度神经网络模型 |
4.5.2 粘结劈拉强度多项式拟合模型 |
4.5.3 两种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技术规程 |
1.2.2 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应用现状 |
1.2.3 透水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方法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2 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
2.1 依托项目的工程概况 |
2.2 集料的质量控制 |
2.2.1 集料的变异性分析 |
2.2.2 集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
2.3 组织和人员的控制 |
2.3.1 管理层的岗位职责 |
2.3.2 施工层的岗位职责 |
2.4 施工机械设备控制 |
2.4.1 拌合设备 |
2.4.2 运输设备 |
2.4.3 摊铺设备 |
2.5 小结 |
3 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
3.1 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的基层施工 |
3.1.1 土基层质量控制 |
3.1.2 级配碎石层质量控制 |
3.1.3 找平层施工 |
3.1.4 测量支模 |
3.2 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的透水混凝土层施工 |
3.2.1 透水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合 |
3.2.2 透水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 |
3.2.3 透水混凝土混合料的摊铺 |
3.2.4 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切缝与养护 |
3.3 施工质量控制 |
3.3.1 施工质量控制阶段 |
3.3.2 质量控制对象 |
3.3.3 质量保证体系 |
3.4 小结 |
4 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施工质量的检测 |
4.1 路面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要求 |
4.1.1 质量检验标准 |
4.1.2 强度检测 |
4.1.3 路面厚度检测 |
4.2 试验设计 |
4.2.1 试验原材料及基本性能 |
4.2.2 试验配合比设计 |
4.3 试件制作 |
4.3.1 混合料搅拌 |
4.3.2 试件成型 |
4.3.3 试件养护 |
4.3.4 试件取样 |
4.4 性能测试方法 |
4.4.1 抗压强度测试方法 |
4.4.2 透水系数测试方法 |
4.4.3 孔隙率测试方法 |
4.4.4 表观密度测试方法 |
4.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1 抗压强度 |
4.5.2 透水系数 |
4.5.3 孔隙率 |
4.5.4 表观密度 |
4.5.5 不同参数对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的影响 |
4.6 小结 |
5 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强度推算 |
5.1 孔隙率与抗压强度 |
5.2 表观密度与抗压强度 |
5.3 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 |
5.4 实际工程项目的抗压强度检测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环氧沥青超薄罩面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环氧沥青黏结材料及其黏结性能 |
1.2.2 沥青路面抗反射裂缝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氧沥青超薄罩面路用性能 |
2.1 原材料 |
2.1.1 沥青 |
2.1.2 集料和填料 |
2.1.3 集料筛分结果 |
2.2 配合比设计 |
2.2.1 设计级配 |
2.2.2 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
2.3 路用性能测试 |
2.3.1 水稳定性 |
2.3.2 高温稳定性 |
2.3.3 低温抗裂性 |
2.3.4 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基层试件层间黏结性能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2 试件制备及层间处理 |
3.3 试件加载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黏层油撒布量及温度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
3.4.2 剪切速率对层间抗剪强度的影响 |
3.4.3 复合试件拉拔强度 |
3.4.4 界面浸水对界面强度的影响 |
3.4.5 界面老化对界面强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沥青混凝土基层试件层间抗剪强度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2 试件制备及层间处理 |
4.3 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
4.3.1 试验测试结果 |
4.3.2 直观分析 |
4.3.3 方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氧沥青超薄罩面抗开裂性能研究 |
5.1 试验方案 |
5.2 试件制备 |
5.3 试件加载 |
5.4 试验结果分析 |
5.4.1 不同目标位移值下的OT结果 |
5.4.2 常规条件下的OT结果 |
5.4.3 长期老化后的OT结果 |
5.4.4 冻融后的OT结果 |
5.4.5 不同条件对抗反射裂缝性能的影响 |
5.4.6 OT曲线拟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氧沥青混合料“后掺法”施工工艺研究 |
6.1 环氧沥青混合料“后掺法”施工工艺介绍 |
6.2 环氧沥青混合料“后掺法”施工工艺研究 |
6.2.1 模拟现场待料 |
6.2.2 模拟现场碾压 |
6.2.3 模拟环氧沥青A组分添加量 |
6.2.4 拌和功及养生时间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6.2.5 储存时间及容留时间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实体工程应用 |
7.1 工程概况 |
7.2 路面结构组合及混合料选择 |
7.3 环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
7.3.1 原材料检测 |
7.3.2 目标配合比设计 |
7.3.3 性能检验 |
7.4 环氧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
7.4.1 原材料检测 |
7.4.2 生产配合比设计 |
7.4.3 性能检验 |
7.5 施工质量检测 |
7.5.1 燃烧炉级配和油石比检验 |
7.5.2 室内环氧沥青混合料测试结果 |
7.5.3 环氧沥青混合料温度检测 |
7.5.4 现场马歇尔击实试验 |
7.6 路面铺筑效果评价 |
7.6.1 摊铺厚度 |
7.6.2 密水性能 |
7.6.3 抗滑性能 |
7.6.5 平整度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
(6)基于LTPP检测数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变化规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场调查法 |
1.2.2 室内模拟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路面抗滑机理分析 |
2.1 轮胎与路面作用机理简介 |
2.1.1 经典摩擦定律 |
2.1.2 轮胎与路面间摩擦力的构成 |
2.1.3 轮胎与路面作用模型简介 |
2.2 湿润状态下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力 |
2.2.1 路面湿润状态下轮胎与路面的接触形式 |
2.2.2 轮胎“水漂”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 轮胎与路面间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
2.3.1 道路本身方面 |
2.3.2 车辆本身方面 |
2.3.3 外界环境方面 |
2.4 本章小结 |
3 路面抗滑性能数据库构建 |
3.1 LTPP数据库简介 |
3.2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数据库构建 |
3.2.1 数据提取 |
3.2.2 数据预处理 |
3.2.3 路面抗滑性能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路面抗滑性能预测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 |
4.1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史 |
4.2 BP神经网络简介 |
4.3 路面抗滑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4.3.1 花岗岩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4.3.2 石灰岩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4.4 路面抗滑性能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敏感性分析 |
4.4.1 花岗岩混凝土神经网络模型敏感性分析 |
4.4.2 石灰岩混凝土神经网络模型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美路面抗滑性能指标联系及我国路面抗滑标准评价研究 |
5.1 中美路面抗滑性能指标联系 |
5.2 我国路面抗滑性能标准评价 |
5.2.1 国外的路面抗滑性能标准 |
5.2.2 我国的路面抗滑性能标准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低收缩高早强路面混凝土设计制备与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1.1 课题背景 |
1.1.2 工程背景 |
1.2 路面混凝土的概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1.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 发展趋势 |
1.2.2 低收缩高早强的机理 |
1.3 课题来源 |
1.3.1 课题提出 |
1.3.2 解决思路 |
1.3.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原材料性能及配合比设计 |
2.1 实验仪器及主要材料 |
2.1.1 实验主要仪器 |
2.1.2 实验主要材料 |
2.2 原材料测试方法 |
2.2.1 水泥 |
2.2.2 粉煤灰 |
2.2.3 矿渣粉 |
2.2.4 细集料 |
2.2.5 粗集料 |
2.2.6 拌合水 |
2.2.7 外加剂 |
2.3 配合比设计 |
2.3.1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要求 |
2.3.2 配合比设计参数要求 |
2.3.3 配合比参数确定 |
第3章 路面混凝土早强分析 |
3.1 引言 |
3.2 正交试验 |
3.2.1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 |
3.2.2 正交试验结果判定指标 |
3.2.3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 路面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
3.3.1 配合比调整 |
3.3.2 试验方法 |
3.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4 路面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
3.4.1 试验方法 |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路面混凝土收缩研究 |
4.1 引言 |
4.2 路面混凝土的收缩 |
4.2.1 路面混凝土收缩类型 |
4.2.2 试验方法 |
4.2.3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收缩高早强路面混凝土施工工艺 |
5.1 制备流程 |
5.2 施工准备 |
5.2.1 技术准备 |
5.2.2 现场准备 |
5.2.3 施工机械选型与配套 |
5.3 原材料技术要求 |
5.3.1 水泥 |
5.3.2 粉煤灰和矿渣粉 |
5.3.3 粗细集料 |
5.3.4 水和外加剂 |
5.4 路面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
5.4.1 路基调平 |
5.4.2 拌合及运输 |
5.4.3 施工和养护 |
5.4.4 回访与鉴定 |
5.5 成本核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监理控制要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监理控制理论研究 |
2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监理控制要点分析 |
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监理控制措施 |
3.1 制订科学合理的监理方案 |
3.2 充分考虑经济性 |
3.3 强化路面质量控制计算 |
3.4 加强路面质量验收与成本效益评价 |
3.5 注重工程养护 |
4 结语 |
(9)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耐久性研究概况 |
1.2.2 路面机制砂水泥混凝土抗滑性和耐磨性研究 |
1.3 主要研究目标、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耐磨机理 |
2.1 抗滑机理 |
2.1.1 粘着摩擦 |
2.1.2 形变摩擦 |
2.2 耐磨机理 |
2.2.1 磨损机理 |
2.2.2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磨损机理 |
2.2.3 路面机制砂水泥混凝土的磨损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面机制砂混凝土抗滑性试验研究 |
3.1 试验原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原材料 |
3.1.2 机制砂分析试验 |
3.1.3 水泥混凝土相关试验 |
3.2 路面机制砂混凝土抗滑性能试验 |
3.2.1 水灰比对混凝土抗滑性的影响 |
3.2.2 砂率对混凝土抗滑性的影响 |
3.2.3 细度模数对混凝土抗滑性的影响 |
3.2.4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滑性的影响 |
3.2.5 河砂掺量对混凝土抗滑性的影响 |
3.2.6 宏观纹理对混凝土抗滑性的影响 |
3.3 路面机制砂混凝土抗滑性能的提高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面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法 |
4.2 路面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能试验 |
4.2.1 水灰比对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 |
4.2.2 砂率对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 |
4.2.3 细度模数对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 |
4.2.4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 |
4.2.5 河砂掺量对混凝土耐磨性的影响 |
4.3 路面机制砂混凝土耐磨性能的提高措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耐久性研究 |
5.1 路面抗滑耐久性的机理研究 |
5.1.1 现有理论中摩擦和磨损的联系 |
5.1.2 水泥混凝土路面摩擦与磨损的联系性研究 |
5.2 路面机制砂混凝土抗滑耐久性研究 |
5.2.1 水灰比对混凝土抗滑耐久性的影响 |
5.2.2 砂率对混凝土抗滑耐久性的影响 |
5.2.3 细度模数对混凝土抗滑耐久性的影响 |
5.2.4 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抗滑耐久性的影响 |
5.2.5 河砂掺量对混凝土抗滑耐久性的影响 |
5.2.6 宏观纹理对混凝土抗滑耐久性的影响 |
5.3 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耐久性的提高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耐磨抗滑工艺 |
6.1 工程现场试验 |
6.2 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耐磨抗滑工艺措施研究 |
6.2.1 摊铺 |
6.2.2 密实成型 |
6.2.3 表面抗磨施工 |
6.2.4 抗滑构造施工 |
6.2.5 路面养生 |
6.2.6 与规范的对比 |
6.3 机制砂混凝土路面抗滑耐久性的评价指标 |
6.3.1 路面耐磨性评价 |
6.3.2 路面抗滑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及数据换算 |
致谢 |
(10)浅谈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式摊铺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滑模摊铺施工技术原理及特点 |
1.1 滑模摊铺技术原理 |
1.2 滑模摊铺施工技术的特点 |
2 提高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三大指标”的技术措施 |
2.1 提高路面抗折强度措施 |
2.1.1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 |
2.1.2 滑模施工技术 |
2.2 保证路面板厚技术要点 |
2.3 提高路面平整度技术要点 |
2.4 保证平整度技术要点 |
3 滑模摊铺施工的施工工艺 |
3.1 现场测量放样 |
3.2 调整摊铺机并就位 |
3.3 混凝土搅拌、运输 |
3.4 布料 |
3.5 摊铺 |
3.6 路面终加工 |
3.7 拉毛施工 |
4 结束语 |
四、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养护技术探究[J]. 赵子频.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2(02)
- [2]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 张剑竹. 交通世界, 2021(18)
- [3]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早期开裂控制及层间粘结性能提升研究[D]. 代腾飞. 广西大学, 2021(12)
- [4]透水混凝土整体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研究[D]. 黄晓惠.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5]环氧沥青超薄罩面关键技术研究[D]. 牟压强.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基于LTPP检测数据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性能变化规律及其应用[D]. 王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7]低收缩高早强路面混凝土设计制备与工程应用[D]. 甘有良.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监理控制要点研究[J]. 张仁洲. 科技资讯, 2021(06)
- [9]机制砂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滑耐久性研究[D]. 陈飞宏. 广西大学, 2020(07)
- [10]浅谈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式摊铺施工技术[J]. 郭红丽. 四川水泥, 2020(11)
标签:水泥混凝土论文; 路面结构层论文;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论文; 质量控制方法论文; 普通混凝土论文;